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短期股票投资技巧

短期股票投资技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7 09:50: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短期股票投资技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短期股票投资技巧

篇1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和投资理念也在不断地进步,这导致了居民的理财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居民理财成为我国当前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居民在理财过程中出现了理财观念落后,目标不明确,投资方式传统、保守等问题,现以杭州地区为例,针对居民的投资理财习惯和理财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居民对于投资理财的认知和投资方法的偏好,从而引导居民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提高风险意识及防范。

一、杭州地区居民个人理财现状及特点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2015年杭州实现GDP1.005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居全省第一、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2015年杭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642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9.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1.88。总体呈现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随着杭州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们都希望个人资产能够得到保值和增值。因此,大多数居民都通过银行、网络等途径进行理财,使用投资房地产、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等理财手段实现财产的增保值。

现就以杭州市居民的理财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本次总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4份,其中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为80%。问卷收回后借助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杭州市居民理财有如下特点:

(一)银行存款占比大

通过调查的数据和分析,杭州居民主要的理财方式有银行存款、基金投资、股票投资等。其中,银行存款所占比重最大,占32.38%,说明储蓄是深受普通居民家庭欢迎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投资方式。其次是基金投资,占了总比重的22.54%。基金具有购买费用相对低廉,透明度相对较高的特点,所以购买基金的居民比重在上升。位居第三的是股票投资,占19.67%。股票投资的收益虽高,但其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股票投资是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理财方法,加之近期股市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很多股民纷纷从股市中退出,所以股票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期货投资、外汇投资和金银投资所占的比例则较小。详见表1:

(二)成本与个人负担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

成本与个人负担能力成为居民选择理财产品的主因,占26.64%。基于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不同,会考虑购买其负担能力之内的不同成本的理财产品。其次考虑的因素则为投资风险的大小,占23.36%。投资理财具有不确定性,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也意味着将面临不同的风险与收益。预计收益占18.85%,风险与收益并存,收益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大小。另个人偏好,投资观念对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而对于市场热度,变现能力,政策影响等因素所占的比例较小。详见表2:

(三)投资收益为理财主要目的

投资收益成为杭州居民理财的主要目的,占总比例的45.49%。很多人认为参与理财就在于获得与投入的资产相对应的或者更高的收益,理财就是收益。其次是出于资产保值、为自己养老准备,分别占15.57%和13.93%。出于兴趣爱好而选择投资理财的居民占12.70%,另外有11.07%的居民选择投资理财是出于资产的安全性考虑。详见表3:

(四)组合投资为主要投资方式

选择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组合投资方式的居民占41.28%。选择少选或规避高风险投资,以稳健性投资为主的居民占24.20%。根据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提高判断能力的方式来规避风险所占比例为18.86%。另有少数居民选择见好就收这种投资方式来回避风险的仅占11.74%。理财方式要多元化,往各方面发展,不要局限于一种方式,这才能使资产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详见表4:

二、杭州居民个人理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杭州居民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仍存在大部分居民的理财观念落后,理财目标不明确,理财方式较为传统等问题。这些都是杭州居民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将面临的难题,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

(一)杭州居民个人理财方面存在的问题

1.居民个人理财观念落后

据调查数据显示,杭州市居民的理财知识来源于网络和金融宣传的各占59.43%和34.43%,来自专业知识的占比为36.07%。由此看出,更多居民的理财知识是从杂乱无章的互联网或者书报中获得的,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有42.35%的居民对理财还处于不太了解的阶段,对各类投资工具均有深入了解的居民仅占13.88%。这说明杭州市居民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人人都需理财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普及。详见表5、6:

2.居民理财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期规划

选择短期投资规划和中庸投资规划的居民分别占50.53%和30.25%,而仅有19.22%的居民对理财制定了长期的投资规划。不少居民认为在短期获得最大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缺乏对市场的长远认识,因此没有确立适合自己的理财目标和合理设置理财计划。详见表7:

3.居民的理财方式较为传统

杭州市居民大部分都选择了风险中等或较低的理财方式,所占比例为51.60%和37.72%。只有10.68%的居民选择了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方式。所以风险低,投资便捷的储蓄成为了大众居民最喜爱的理财方式。居民之所以会采取比较保守的理财方式,主要体现在居民对于理财产品的不熟悉,从而导致居民难以选择合适的,风险较低又有一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详见表8:

(二)影响杭州居民理财收益的因素分析

正因为居民理财方面存在观念薄弱,目瞬幻魅罚方式保守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金融机构未做出积极的引导和决策,以及社会宣传力度不足所致。

1.政府部门未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居民在选择理财工具时受政府政策影响的因素仅仅只占了总比例的2.05%,这足以表明政府未对居民理财做出积极的引导。如果政府出台一些支持居民理财的相关政策,居民投资的需求就会增加。作为政府,有责任为居民的投资理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资理财政策,保护各投资者的利益。

2.金融机构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不高

虽然各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不在少数,但都大同小异,种类单一。目前,金融机构还未能提供一些富有特色,能满足客户个性化投资需求的理财产品。而金融机构的员工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很难做到耐心为客户讲解,没有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方案,而是简单的将客户的需求进行整合。金融企业缺乏专业理财人员也是影响居民理财投资的一道阻碍。

3.社会宣传力度欠佳

虽然居民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理财的相关信息,但大多数介绍没有把各类产品明确的区分,也没有将各类理财产品的优劣性,风险与收益做总结归纳。某些中介机构则是挑选一些收益较高的或近段时期内投资热度比较高的产品向居民介绍,而并非所有的理财产品。社会的宣传不到位,就会造成居民做出不正确的选择,从而缺乏对理财的热情。

三、加强杭州居民个人理财收益的对策建议

(一)杭州居民应树立理财意识,科学规划理财方式

要加强杭州居民个人理财收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可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渠道学习各种关于理财的知识和技巧,也可参加理财知识培训加强对理财的认知能力,保证在投资前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同时要树立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着眼于未来的理财态度和思维方式,有时一种积极向上的观念往往可以帮助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其次,杭州居民要根据现阶段自己的资产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制定符合自己的的理财目标,做好精细的收入和开支规划。并且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些,不要只着眼于投资所带来的利益,而要正确分析各种投资的特点;最后,杭州居民要改善自身的理财方式,做到正确识别风险,分析各种理财产品的利弊,风险大小和收益状况,从以往单一的理财方式向多元化理财方式转变。

(二)政府应当发挥积极的引导、调节作用

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做到科学引导,首先,应当积极出台一些有利于理财投资的政策,进一步完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和改善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做好对金融机构的监督,针对部分银行存在的信息不透明、运行情况不公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最后,政府可引进国外的先进思想和个人理财管理制度,以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机构丰富理财产品,提高服务水平

金融机构首先应该针对不同居民,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能满足居民个性化投资需求的理财产品。金融机构所做的一切政策变化,都要以居民的理财需求为导向,在提升自身业务的同时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其次,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理财人员的培养,必须要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职业道德高尚、投资经历丰富的理财师。最后,建立一套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做到让客户满意,让居民对不同的理财产品有更深的了解。

(四)加强社会宣传力度

首先,社会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理财知识的宣传,在居民们常用的渠道对产品做详细的介绍,做到把产品明确的区分,把优劣势、风险和收益做归纳总结,让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各种产品的异同;其次,社会也可通过相关媒体单位在电视、报纸上刊登相关理财信息,引导居民更好的进行理财;最后,相关机构也应该让居民了解每种理财产品的功能,真正让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

四、结论

杭州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理财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与时俱进。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加入理财的队伍中。投资理财是使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方式,居民需要结合自身的资金状况和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进行投资,要避免因盲目投资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参考文献:

[1]马良,孙春来.关于我国居民个人理财有关问题的探讨[A].大庆社会科学,2006,(4).

[2]王芊.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思考[B].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

[3]李亿平.我国城镇普通居民个人理财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4]华金秋.中国居民理财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

[5]林元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7.

[6]彭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0,(2).

[7]张贵华,石青辉.居民理财产品的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纵横,2010.

篇2

一、大纲基本结构和主要变化

结合理财实践的需要,将原教材中投资与筹资的顺序对调,教材部分章节的内容适当删减和增加。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本章变化较小,主要是把原来四节内容调整为三节,将原教材中财务管理环节的内容合并到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全面介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环节,由此搭建“干”字型课程体系。“干”字型字头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纵向是财务管理环节,横向主干是财务活动。调整了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顺序,先讲财务管理的目标,并强调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其他群体利益,然后再介绍财务管理的环境,并在法律环境中添加公司治理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风险与收益分析,相当于把原来教材第二章的第二节的风险价值,和第五章投资概述的相关内容重新组合成一章。从内容上来讲删除了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别的介绍,补充了风险偏好。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这一章内容主要是将原教材中第二章第一节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原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即股票评价和债券评价重新组成一章新的内容,主要讲关于债券和股票价值估价和收益率计算的问题。在结构上也是做了调整,主要补充了“股票估价的三阶段模型”。

第四章项目投资,是原教材第六章内容。这章最大变化是计算投资项目现金流量公式,将原书中以“净利润”为基础调整为新教材以“息税前利润”为基础,等于将原来的“利润总额”调整为“息税前利润”,将原来“净利润”调整为“息前税后利润”,并在运营期现金净流量计算公式法的最后部分减掉“该年维持运营的投资”,这章变化较大,考生应引起注意。

第五章证券投资,相当于把原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和第七章的有关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主要介绍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的一些特点,基本不涉及计算,与此有关的计算指标在新教材第二章中掌握。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新增了第五节“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涉及到商品期货、金融期货、期权投资、认购股权证、优先认购权和可转让债券等,并在第二节股票投资里增加了“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及其两者区别”方面的内容,所以本章新增内容比较多,考生也要特别关注。

第六章营运资金,是原教材第八章的内容。本章最大的变化就是第四节“存货的管理”将原来存货日常管理模式中的储存期控制方面内容删除,将ABC分析法调整到存货控制方法中,并增加了关于“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保险储备和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等内容。

第七章筹资方式,是原教材第三章内容。本章主要做了以下调整:一是将原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权益筹资中的“认股权证”和第三节负债筹资中的“可转换债券”抽出,单独组成了第四节“混合证券筹资”;二是把原来“负债筹资”进一步划分为长期负债筹资和短期负债筹资,分别用两节内容来介绍(其中在第五节中新增了“短期融资券、应收款项的转让”等一些短期筹资方式,并在第五节新增了关于“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的组合”策略);三是将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中关于“个别资金成本”计算的内容也调整到本章相应筹资方式下。

第八章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主要介绍原教材中第四章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的内容。所做的调整:一是将原第一节“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内容调整到第七章;二是把原“资金结构”改为“资本结构”,主要介绍长期资本结构;三是在资本结构理论中原来七种理论减少为五种理论,删掉了“平衡理论”和“传统的折衷理论”。这章虽然变化较大,但没有增加新内容。

第九章收益分配,就是原教材第九章的利润分配。本章变化主要有:第一,在第三节“利润分配的程序”中取消了“提取法定公益金”,而是在“提取任意公积金”中描述;第二,将原书第一节三种股利理论(股利重要论、股利无关论、股利分配的税收效应理论)重新调整概括为四种理论(股利相关论、股利无关论、所得税差别理论和理论);第三,对股票回购的动机、股票回购的影响,新教材重新做了表述。

第十章财务预算,是原教材的第十章。这一章变化最小,只在个别文字和个别表述方面做了适当完善。

第十一章财务成本控制,这章也是原教材中的第十一章。这章变动最大的是新增了第三节“成本控制”,内容涉及到“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种类以及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以及“成本控制的其他方法”。这一补充非常重要,应该重点关注。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相当于原教材第十二章财务分析的内容。这章变化主要有:第一,在第三节“财务指标分析”中增加了一些指标,如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增加了“或有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营运能力增加了“其他资产质量指标”,发展能力中增加了“技术投入比率”等;第二,将原书第四节“财务综合分析”的内容调整到第三节;第三,增加“业绩评价”一节。

以上是根据新的考试大纲,就各章节一些主要变化给考生做的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其中提到需要特别注意的章节,将可能是今年考试的重点,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二、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针对今年的教材变化,考生在今后的复习当中哪些章节是要着重注意的?从历年考试的分值分布情况看,各章内容都会考到,但分值相差悬殊,一般考试的重点在决策章节和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几章。结合今年的具体变化,建议考生重点关注下面内容:第二章风险与收益分析;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尤其是其中股票估价的三阶段模型);第四章项目投资;第六章营运资金(尤其是其中存货管理);第八章,综合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第十一章,财务成本控制(尤其是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这几章是比较容易出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地方。

三、学习方法及应试技巧

在学习这门课程中,考生普遍认为公式难记。实际那些公式是有群族特征的,考生一旦理解公式的根本,就能举一反三。

例如:(1)学会时间价值,清楚现金流量、具体发生时间点及折现率等因素,掌握终值和现值的概念,那么第三章中股票、债券的价值计算、收益率的确定和第四章项目投资的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动态指标,包括在决策中应用到差额内部收益率、年等额净回收额法、计算期统一法等都是依据时间价值推的,掌握了时间价值这个“根”就掌握了一系列计算公式,所以考生切忌死记硬背;(2)营运资金管理一章所涉及到的公式多与计算利润的指标有关,但由于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和最佳存货批量等问题,追求成本最小化,而应收账款的管理则以利润最大为出发点,所以只要掌握了解决每一个问题的“相关成本”,这章的公式就迎刃而解了;(3)如果掌握了成本按习性划分的原

理,那么第六章中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第七章中用资金习性分析法确定现金需要量、第八章中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等一系列公式就因为成本习性这个“根”记住了;(4)第十章编制财务预算的公式的“根”是“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余额”;(5)第十一章成本差异的计算以“连锁替代法”为公式的根,只要记住“量差”和“价差”两个公式就可以轻松应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6)第十二章财务指标分析中短期偿债能力的根是“流动负债”,只要将各种短期资产与流动负债相除,就可以得到各种短期偿债能力,而长期偿债能力的根是各种不同外延的“债务”,将其与有关资产(净资产)相比,就可以得到一系列评价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的根则是“营业收入(成本)”,将其分别除以不同外延的资产平均值,就可得到一系列不同资产的周转率指标;而盈利能力则是以“净利润(或息税前利润)”为根,除以占用的相应资源,就可以评价盈利水平;发展能力指标则是对2―3年收入(或利润)进行对比,计算跨期增长速度。因此,只要你搞清楚每一族公式的根和来龙去脉,然后再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就变得相对容易了,所以,建议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快速、准确地掌握重点和难点问题,大大地节约记忆的时间,提高考试成绩。

《中级经济法》

一、大纲基本结构和主要变化

今年中级经济法考试大纲由原来的十二章调整为九章,表面来看“章”变少了,但内容和篇幅非但没少,而且增加了。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新增了第三节“法律行为和”,将去年考试大纲中的第三节“经济法的实施”调整为第四节。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由原来的七节增加至十二节,分别为第一节公司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公司的登记管理、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四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第五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六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第七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第八节公司债券、第九节公司财务会计、第十节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第十一节公司解散和清算、第十二节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其中每~节在内容上都与去年相关内容不完全一样,变化相当大,望考生能加以注意。

第三章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删除了去年相关章节中的“企业的概念和分类”一节。调整为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和第二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其中第二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根据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在内容上做了比较大的调整。

第五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由原来的四节增加至十一节,并在内容上也做了很大调整。分别为第一节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破产申请和受理、第三节破产管理人、第四节债务人财产、第五节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第六节债权申报、第七节债权人会议、第八节重整、第九节和解、第十节破产清算、第十一节违反破产法的法律责任。大家在学习这一章时,一定要结合一些案例学习,它们可以帮助你很好的理解相关的制度法规。

第六章证券法律制度,共有证券法律制度概述、证券发行、证券交易、上市公司的收购、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等五节内容,并且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在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将原第六章票据证券法律制度分为两章,即第六章证券法律制度和第七章票据法律制度,在内容和篇幅上比去年增了两倍。

第七章票据法律制度,增加了“票据法律制度概述”这一节,使得这章的内容更加详细、具体。

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将第五节“合同的担保”内容细化,增加了有关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本章增加了第九节“具体合同”。

“第九章相关财政法律制度”为新增内容。包括第一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第二节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第三节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法律制度。

把去年考试大纲中的第八章至第十二章所有关于税收及其征收管理的内容全部删除。根据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中级经济法这四章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

2007年中级经济法考试大纲中有些章节的内容变化不是太大。如第一章经济法总论只是增加了第三节“法律行为和”,其他内容变化不大;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几乎没有什么明显调整,其他章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二、复习时注意事项

首先,考生要树立信心,建立一次考过的决心,不要因为内容调整而有畏难情绪。《经济法》内容易变,今年内容调整较大,这并不能保证明年就不变了。应当在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经济法》,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

其次,去年没有考过的考生,要争取将去年的内容忘掉,不要带着旧内容的痕迹来准备今年的应考。因为今年考试大纲的内容调整太大,很多细节都变了。为此,千万不要用去年的教材和复习资料,以免产生误导。考生可以到北京安通学校的网站的查看最新的辅导班讲义和配套练习。

最后,注意经济法特性:一是需要记的内容较多,但决非“死记硬背”,比较相关内容记忆、做题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二是专业术语多,如不安抗辩权、连带责任、无限责任等,基本要求是弄懂含义,习惯使用,专用术语在答题中有重要意义;三是操作性强,案例题多,选择判断也出案例。

《中级会计实务》

一、大纲基本结构和主要变化

第一章总论,修订了六要素的定义及特征,新增了利得和损失的定义,新增了四个会计基本假设,对十三个会计处理原则作了重新分类,财务报表的体系发生了变化。

第二章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减值计提的变化,商业企业的进货费用作了调整。

第三章固定资产,规定了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取消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资本化条件参照资产确认条件,修正了“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四章无形资产,修正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取消原准则第10条中的“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对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修订,增加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规定,增加了分期付款购入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修正了减值的会计处理,引入了残值的界定,设置了“累计摊销”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

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此章为今年新增内容,考生应该格外加强复习,应该作为考试的重点。

第六章金融资产,本章为新设的章节。涉及过去的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债券投资等,但现在不按过去的分类,而是称为金融资产。按金融资产持有目的不同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准备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及贷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现在教材中所讲的与原来所讲的不仅仅是分类标志不同,而是从内容本质上发生了变化。

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发生改变,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变化,权益法下投资方应享有

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确认。

第八章非货币易,无补价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有补价的非货币易中支付补价方的会计处理,有补价的非货币易中收补价方的会计处理和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第九章资产减值,本章为新设章节,其中包括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资产减值的确定方法、可收回价值的确认标准、资产组的减值认定。

第十章负债,本章新增了辞退福利的核算,对应付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

第十一章债务重组,主要对以现金清偿债务会计处理原则、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原则、债转股方式的会计处理原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混合清偿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中涉及的会计处理原则比较多,考生在记时不要把它们弄混了。

第十三章收入,这一章主要修改了分期收款购入商品的会计核算方法。

第十四章借款费用,单独设置第十四章,与原来相比内容上虽没有过多的增加,但内容却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借款范围、借款费用的范围、资本化的范围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都与原来的内容有本质的区别。

第十五章所得税,本章为新设章节。较以往取消了应付税款法,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程序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在学到这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教材的内容,可以在北京安通学校网上安通辅导班上的讲义做为参考资料,上面给大家做了详细的总结。

第十六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会计差错更正,这一章较去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较去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第十八章外币业务,为新设章节。较以往修改了授受外币资本投入时的汇率选择标准。

第十九章财务报告,报表体系的内容发生了改变:(1)原来的“财务状况说明书”换成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即原来的利润分配表由附注转成了正式报告;(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作了调整、利润表的格式作了改变、现金流量表增加了两项。

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新增了国库集中支付的核算。

二、复习建议与方法

今年会计职称的教材出版的非常晚,考生在未拿到新教材之前可以先对大纲中变化不大的章节进行提前复习,这些章节包括:(1)存货除后进先出法以外的内容;(2)固定资产除分期付款购入方式及期末计价的核算;(3)无形资产除分期付款购入方式及期末计价的核算;(4)应收及预付款项;(5)负债;(6)收人中除分期收款核算方式外的内容;(7)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8)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核算;(10)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今年是会计职称考试变化最大的一年,很多考生都通过参加辅导班的方式进入了提前复习阶段,尚未展开复习的考生一定要抓紧时间,等新教材下来可能就来不及了,大家也可以到北京安通学校网站上去查看最新的会计辅导资料。

篇3

股指期货上市后,对A股市场会有哪些影响?股指期货都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投资?今后,股指期货和股票投资者将在一个新环境下进行投资,二者之间如何适应?就广大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新财经》采访了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满平、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刘国宏。

股指期货不适合普通股民

《新财经》:中国的股指期货已经开始上市交易,这个市场适合哪类投资者参与?

桂浩明:股指期货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理财工具,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金融风险管理手段。上世纪80年代,股指期货在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开始出现,当初主要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风险对冲的工具。由于其交易灵活,具有明显的杠杆作用,很快受到各界的青睐,成为各大投资群体的操作对象。不过,真正在股指期货中进行大规模操作的,还是对冲基金。中国的情况与海外不同,我们还没有正规的对冲基金,股指期货的推出主要是满足投资者控制风险、锁定收益的需要。

因此,它更适合具有一定规模资产的投资者,将其用于投资风险管理。当然,就股指期货本身的特点来说,它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一面,而这一点的确是很吸引投资者的。但是,如果是冲着这一点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实际上是有违于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原意。强调对参与者进行适当管理,目的就是避免不合适的投资者盲目参与。

刘国宏:股指期货专业性比较强,具有高杠杆、高风险的特点,适合有雄厚经济实力、有一定市场经验(或模拟期货经验)、风险承受能力强、能够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评估的投资者参与。无论从投机买卖,还是套期保值的角度,机构投资者都具备小散户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就是说,股指期货是一种更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的交易品种,不建议普通散户投资者参与。

《新财经》:投资者在参与股指期货时应注意哪些风险?在现货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上的操作应注意哪些技巧?

桂浩明:在理论上,股指期货的最大风险在于其具有高杠杆性。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规定,股指期货的近期合约保证金比例为15%,远期为18%。这个杠杆比例不算高,但还是要将风险放大5倍以上。如果一个投资者满仓介入,在开仓方向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几个涨跌停板,就可能导致血本无归。另外,股指期货合约是有时间限制的,它不能像股票那样“套住”了可以“捂”,因为到合约交收期是要进行清算的。所以,对于习惯于股市现货操作的投资者,一定要先熟悉股指期货的各项规则和特点,把握其操作特征。

刘国宏: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首先要明白它与股票现货有很大的差别,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投资者应当注意几方面风险:第一,价格风险。由于股指期货的杠杆性,微小的价格变动可能造成客户权益的重大变化,在价格波动很大的时候甚至会造成爆仓,也就是损失会超过投资本金。

第二,结算风险。股指期货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对资金管理要求非常高。如果投资者经常满仓操作,可能会面临追加保证金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当日被多次追加保证金。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补足保证金,按规定将被强制平仓,可能会造成投资资金的重大损失。

第三,操作风险。和股票交易一样,行情系统、下单系统等可能出现技术故障,导致无法获得行情或无法下单的情况,都可能造成损失。

第四,法律风险。股指期货投资者如果选择的期货公司是未经证监会批准的地下期货公司,或者未经批准从事境外股指期货交易等,都可能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在操作技巧上也要注意:第一,投资者应关注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联动性,既要了解股票现货市场又要了解期货交易特性。与普通的商品期货相比,二者的现货标的不同,影响面也不一样。商品期货大多是周期性变化,但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更敏感,在期货交易上经验不足的投资者要注意资金分配和仓位管理。

第二,要注意止损,行情很难被连续准确预测,任何一项投资策略制定完毕,都可能有意外发生,需要有止损策略。当行情发展与自己的预期发生偏差时,前期制定的止损策略就将派上用场。

第三,要保持谨慎、健康的心态。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如果做投机交易,股指期货盈亏幅度与普通股票市场相比可能有所放大,当盈利和亏损幅度被放大后,会对投资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冲击。

第四,决策要快、操作执行要迅速。股指期货实行的是T+0交易,对市场信息敏感,要求交易者能作出更快速的反应。

第五,资金管理要合理。很多股民喜欢满仓操作,不愿浪费一分闲钱,但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如果持仓量大,每天的盈亏会非常显著,所以切忌满仓操作。

股指期货对A股影响大

《新财经》:股指期货上市后,对于A股市场有哪些影响?现货市场的普通股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变化,以控制投资风险?

陆满平:股指期货推出短期内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但中长期能够平缓市场波动。股指期货将为投资者提供避险机制,缓解市场的“狂躁症”,促进股市稳定发展。股指期货先期规模有限,对股票市场影响不大。但对于权证投资者来说,股指期货上市对其有一定影响。

桂浩明:股指期货上市,对于A股市场影响很大。因为它改变了长期以来A股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历史,也增加了杠杆交易的机会。由于股指期货具有发现价值的功能,它的出现,会有效抑制股指的过大波动,使其稳定在一个大的区间内。但是,因为股指期货又具有放大作用,同时在合约到期时必然会产生某种震荡,自然会加剧股指在区间内的波动。可以说,有了股指期货,股市的波动会更加频繁,但波动的空间会被压缩。如果在前几年就有股指期货,股市也许不会涨到6100点,也不会跌到1600点。如此大的波动,是会被熨平的。

《新财经》: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会给证券公司带来哪些机会和风险?

桂浩明:在海外市场,股指期货的交易额通常会达到现货的1~3倍。因此,对于中介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利润增长点。特别是在程式化的高频交易逐渐成熟的情况下,股指期货在刺激交易活跃方面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股指期货对证券公司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内证券公司大都控股期货公司,并且建立了IB制度(券商担任期货公司的介绍经纪人或期货交易辅助人制度),这就使期货业务纳入到了证券公司的范围之中,期货交易越活跃,证券公司的收益也越大。当然,现实情况可能不那么简单,股指期货的佣金大战已经开打,各券商为争取业务,都在放低身段,降低手续费。因此,股指期货开始交易后,究竟能够给证券公司带来多少新增业务量,现在还很难说。

陆满平:股指期货将给证券公司提供扩充传统业务范围的良好机遇,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将发生变化。绝大多数证券公司都控股了相应的期货公司,未来股指期货的交易者,主要是来自券商的客户资源。因此,各家期货公司的股指期货业务市场占有率,主要取决于控股股东券商的市场占有率。从业绩贡献总量来说,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高的券商,特别是具备全面结算会员资格的券商受益较高。

刘国宏:从国外经验来看,不少市场特别是东亚地区市场,其股指期货交易额已经超过股票市场交易额。参照境外的经验,这类投资的年投资收益率可望达到10%~15%。

业务体系的变革,将导致证券公司在金融工程研究和衍生产品研究及交易人才上的竞争将更为残酷。一方面,有实力的证券公司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国内证券公司与外资公司在这块业务上的抗衡,可能加速进入“肉搏战”阶段。同时,将进一步强化“强者恒强”的证券公司竞争格局,小券商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新一轮证券公司整合浪潮也将来临。

券商经营管理风险将随之放大。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管理风险的工具,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引发风险的源头。如“百年老店”巴林银行,由于交易期指导致巨额亏损而倒闭,法兴银行因衍生品交易引发巨大风险等事件。

股指期货完善了证券市场体系

《新财经》:股指期货推出后,还应该出台哪些相关的配套措施?

桂浩明:现在,股票市场是T+1交易,而股指期货则是T+0交易,在理论上做多力量与做空力量不平衡。在现货市场上,股票一旦被买进,当天不能再卖出,而卖出股票后所获得的资金是可以用于买股票的,这样做多力量客观上就会大于做空力量。股指期货不存在这个问题,两者平行交易,平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到了结算日,就会因为多空不平衡使市场运行的公平性受到挑战。当然,现实情况是否如此,还可以再研究,这毕竟是个极为明显的漏洞。

《新财经》:截止到股指期货上市前,已有9000多人开户,这能否满足股指期货的流动性?

陆满平:目前的开户数不多,在满足股指期货流动性方面确实存在一定不足,是低于原来多方预期的。但根据我国投资者的习惯,随着股指期货的正常开展,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变。

刘国宏:目前开户数不大,这是管理层为保障上市初期市场的稳步运行,严格执行高标准开户条件、高度警示风险的背景下的“初始开户”结果。据中金所统计,现有的客户90%都是商品期货投资者,具备较强的期货市场投资经验和风险控制能力,因而总体开户数量比较合理,质量比较高,众多潜在开户者仍在观望。但随后开户数将保持稳定增长,股指期货上市初期的流动性是能够保证的。

桂浩明:由于实行了严格的适当性管理制度,现在股指期货开户的人数很有限。如果从市场还处于培育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不准备短时间内把成交量搞到现货的几倍,那么,这种交易还是可以被接受的,股指期货流动性应该没有大问题。

《新财经》:股指期货推出,对基金业有哪些影响?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注意些什么?

刘国宏:首先,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指数型基金的流动性,指数型基金会更加盛行。

其次,除了相关股票外,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相关性较大的还有封闭式基金和ETF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将成为历史。

再次,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基金是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投资优势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境内股市齐涨共跌的系统风险很难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来化解,这就使机构投资者由于缺乏有效的规避风险投资工具而不敢积极入市。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使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基金充分利用这一风险管理工具,在预期股市行情呈现下跌趋势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并在估计下跌后对冲原期货合约,用期货市场的获利来弥补股票市场的亏损,减少了机构投资者在熊市中的恐惧心理。

桂浩明:现在,仅有部分基金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而根据有关规定,它只能进行套期保值。因此,目前基金很难成为股指期货的主力。投资者大可不必以能否参与股指期货作为选择基金的参照。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现在投资者要参与股指期货,一般还是要自己做,尚不能借助基金进行。

《新财经》:股指期货推出后,会对我国证券市场近期和远期产生什么影响?

刘国宏:股指期货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打通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联系通道,预示着交易品种将与国际接轨,具有技术含量的投资行为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有利于证券市场长远健康发展。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股市的限制将会得到大幅度放宽,其他稳健型的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将会显著提高。

成功推出股指期货将带动股指期权、个股期货及期权等众多系列衍生产品的推出,必将吸引很多投资者入市,市场规模将明显扩大。对冲基金的出现也将成为必然,这将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当前,大国竞争趋势已经转向资本、金融市场,而股指期货在金融市场中是一个制高点。建立和完善这样一个制高点,对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争取金融资源的定价权具有重要意义。

桂浩明: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最大的影响在于使得市场结构比较完整了,多层次市场体系也因此基本成型。这样,投资工具比较完备,投资手段也相对丰富,可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要,也为市场的风险控制与价值发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当然,这应该是在股指期货运行比较成功时才会产生的效果。而现在,人们最需要做的是,如何保证股指期货平稳起步,有序运行。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区别

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股指期货有固定的到期日,到期就要摘牌。因此,交易股指期货不能像买卖股票一样,交易后就不管了,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结算头寸,还是等待合约到期,或者将头寸转到下一个月。

期货合约是保证金交易,必须每天结算。股指期货合约采用保证金交易,一般只要付出合约面值约10%~15%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张合约,一方面提高了盈利空间,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必须每日结算盈亏。交易后每天要按照结算价对持有的合约进行结算,账面盈利可以提走,账面亏损第二天开盘前必须补足(即追加保证金)。由于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投资本金。

期货合约可以卖空。股指期货合约可以十分方便地卖空,等价格回落后再买回。股票融券交易也可以卖空,但难度相对较大。一旦卖空后价格不跌反涨,投资者会面临损失。

篇4

“试水”资金到底会有多少

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资金量到底有多少,是场内外人士关注的。德意志银行预计到2007年,包括QFII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总额,将达到15820亿人民币,占中国股市流通盘的64%左右。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总经理张红力宣称计划向有关部门申请2~3亿美元的QFII投资额度,在拿到QFII资格后,计划3个月之内先汇5000万美元进来。

摩根斯坦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竺稼就有关资金进入市场的规模上给出的答案比较模糊。他说:“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首先资金的进入要等批准后资金才能进来,但我们希望能尽快获得批准。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把资金规模做得很大。可能先是一个比较小的规模,再逐步扩大,具体的数额现在还没有定。”

传闻高盛将建立中国A股投资基金,记者就此事向高盛(香港)公司发言人张梅进行了询问。张梅称,高盛目前没有设立A股投资基金的计划,并尚未最后确定以何种方式进入市场,一切都在进行当中。这家老牌的投资银行对投资中国市场表示出谨慎的乐观,与其他境外机构一样,高盛在对国际市场和国际投资规则的熟悉度、严谨的投资决策程序、研究能力、投资理念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同时,它在把握中国国内政策变化、上市公司情况以及投资规则等方面却处于劣势,加上国内市场一些自身的因素,诸如市盈率过高,A股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值得怀疑;股权分割,现存的大量非流通股成为股市运行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和二级市场的稳定;系统风险高,缺乏避险工具;股市信息披露机制有待完善,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外资还可通过投资B股和H股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等,这些都不利于境外资金短期内大规模进入。因此,预计高盛在年内不会有大资金进入市。

据悉,野村证券将成为首家取得QFII资格的日本公司,进入中国A股市场。但野村证券驻京首席代表川田保拒绝对此发表任何评论。野村证券与很多其他日本的证券公司一样,面临着日本国内经纪业务不断疲软的状况,它们都希望能够介入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股市,意图通过提供有较高回报率的产品吸引散户投资者,以减轻自己在日本国内的消耗。

国泰君安的一位研究人员预计,日本证券公司将不断扩大涉足QFII的阵容,但中国监管机构严厉的选择标准,可能使其他机构在短时间内步野村证券的后尘有相当难度。

野村证券的一位发言人说,公司尚未决定在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额,以及多久以后开始向客户提供A股的相关服务。但野村证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说,公司计划投入2亿美元进入中国A股市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方星海认为,近期外资不会大规模入市,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数十亿美元进入。总之,QFII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量资金和投资理念。即使是少量的试探性的资金,也意义重大,它将对市场起到补充作用和积极的市场心理作用。

QFII“花落谁家”

中国的证券市场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到底这些QFII会光顾哪些行业或公司呢?

摩根斯坦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竺稼在出席中文网站启动典礼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的行业都有可能,但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这个行业能得益于规模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二是得益于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也就是说是“中国成本+国际价格”,回报率要超过平均数。他对此解释说,有时候一些跨国公司在给他们的投资者做推介时,会讲他们在中国是怎么做的:一方面讲中国本身是一个大市场;另一方面就讲是如何利用中国比较低的制造成本。相当多的台湾和香港公司,像Acer就是在中国大陆生产,打上自己的牌子然后到全球各地去销售。

他还重申,并不只是QFII才会喜欢这些,其实很多投资者都喜欢投这类公司。像华为公司和美国3COM合资,产品一部分销往国内,大量的是利用3COM公司的销售渠道销往国际市场。

摩根斯坦利亚洲有限公司也在帮助一些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让有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外国公司和能进行生产的中国公司合作。竺稼说:“这样的结合,可以做到双方优势互补。”

在选择投资标准、选择行业方面,高盛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却另有考虑,他说:“中国是一个飞速增长型的国家,凡是有增长潜力的行业都具有吸引力。从理论上讲,汽车、住房、金融服务、银行等行业的增长都非常好,赢利的前景预期很好,都是有利可图的投资行业。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转型国家,很多行业都在进行重组,比如航空公司和石化企业,通过重组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才能提高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中国的很多产业都比较有吸引力,中国的问题并非宏观的、或者说是产业的问题,而是公司的问题。不少公司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管理层的问题、信息披露问题等。中国的宏观和微观存在着冲突。但我认为这种状况会逐渐好转,因为在华的外资企业和很多民营企业还没有上市。”

德意志银行关于《中国的合格境外投资者机制》的研究报告显示: 大约有50家A股上市公司被QFII看好,这些公司一般是各行业龙头。

困扰QFII的几大问题

外资目前普遍看好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对其改革进程颇感鼓舞,都想亲历中国的经济奇迹。但中国的股票市场毕竟历史很短,尚未成熟,存在不少问题, QFII们也是牢骚满腹。高盛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担心上市公司的透明度问题,公司治理水平问题,尤其是股价的估值问题。他说:“与同类市场相比,中国A股股价的估值偏高,大值股较少,自有流通量较小,实际地讲,可选择的股票不多,投资组合非常困难。”

对于QFII来说,资本市场的风险和机会是并存的,他们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竺稼认为,资金规模、投资种类的限制就可能增加风险。因为金融工具不多,避险就有限制。其次就是衍生品能否运作也是一个风险;了解市场也是一个风险。他说:“管理基金的人,如果了解国际市场不了解中国市场,也是一个风险。归根到底,你最想做的事情是对于将来的市场有一个判断。如果判断准确,这个基金表现就好,不准确表现就差,这也是个风险。”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方星海说:“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后,难免会被我们讨论已久的4大问题所困扰,即中国股市市盈率过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公司质量不尽如人意、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问题。作为规避风险的考虑,外资可能会侧重于企业债券这一风险相对较低的品种上,而非股票。”资金从债券市场向股票市场流动,也正是新兴市场向外国投资者开放时的普遍规律。

门槛外的QFII如是说

美国奥本海默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基金经理李山泉认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相当于用“合格与否”这种简单的方法把众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筛选一遍,留下部分大机构,这样,QFII的信用风险降低了很多。中国计划在此方面积累一些经验后再逐步开放,而非一步到位,这种改革策略是值得赞赏的。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会因准入门槛过高而减少,现在可能存在一种矛盾:根据《暂行办法》,想到中国投资的不一定合格,而合格的不一定想去投资,余下的既合格又有投资意愿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就很少了,现在大多是大型的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对于这些机构,它们迟早要进入中国市场,前者欲拓展中国的证券经纪业务,后者想抢占中国的信托业务,因此,用一定资金在中国抢先形成循环、展开布局是划算的。

对这些公司而言,早进入更好,有个学习的过程。但是,在二级市场上操作的机构投资者,比如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养老基金,目前对于QFII不一定有兴趣,或者只是表现出象征性的兴趣,大多持观望态度。

李山泉说:“今年年初,我与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相关部门交换的信息和意见提交了公司,公司的决策层认为,奥本海默是否向中国监管部门提交QFII资格的申请,目前阶段仍无关紧要,我们会继续对中国市场保持关注。”

他认为,把中国股市放到全球市场范围内比较,它的股价过高,尽管A股市场已经过一年多的大调整,但仍有40倍左右的高市盈率,赚取资本利得的机会不大,使得许多境外投资者望而却步。而且,中国好的企业未必上市,从投资选择看,仍很狭窄。但一些境外基金管理公司对投资中国市场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设有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的公司,但它们可能会通过取得QFII资格的机构进行操作,通过这种间接的投资,等待中国证券市场的完善,视情况决定是否或何时亲赴中国市场投资。

作为一个由长期封闭的资金推动型的股市,引入QFII机制无疑是一个利好措施。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方星海认为,QFII的进入将有利于逐步淡化中国股市的投机色彩,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帮助国内的证券分析师提高投资技巧和证券研究方法。目前中国的证券研究水平较低,比如,除中金公司外,很少有证券公司使用模型研究方式。

可以肯定地说,引入QFII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但QFII在很大程度上更带有标志性含意,它究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变革能起到多大作用,中国证券市场能藉此取得多少有效的进步,最终取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自我完善,它应该与外资进入相辅相成。

刘啸东:客观、渐进地看待QFII机制

为了配合QFII的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执行副总裁刘啸东去年曾率代表团专门去欧洲进行QFII推介。就在中国证监会将在四、五月份颁发第一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许可,预期首批资金将在6月底前进入市场之际,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国市场缺的是投资理念

记者:原来业界人士预计会有较多海外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角逐QFII资格,但目前在申请该资格的海外机构多为大型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与早先的预测有一些偏差。您如何看待这一偏差?

刘啸东(以下简称刘):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成长型市场,最明显的就是风险较大。我认为QFII只能有两种方式在中国进行投资,一是短期行为,比如用对冲基金、国际游资等短期手段进行投资;二是长期投资,即较长一段时期内持有中国股票。由于QFII的限制比较死,同时中国缺乏相应的金融产品,短期套利者恐怕现在不会来;另外一些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长期投资者则有藉QFII进入中国市场的愿望。不过,现在说只有大的券商和商业银行才会进入,作此判断为时尚早。

海外大型券商感兴趣QFII,想率先进入中国,是因为它们有长期的理念,想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战略性布局,并不企求投资中国在短期内赚钱。其实海外的共同基金或养老基金并不是不愿投资中国市场,它们有可能通过拿到QFII资格的券商在华进行投资。总之,在QFII实施的初期,谁来谁不来并不很重要,QFII机制本身和中国的证券市场都需要成长和完善,海外机构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的认识和适应程度也是发展的,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记者:引入QFII,是否可如一些人所说,能够抑制中国A股市场的投机现象?

刘:我在海外推介QFII时说过,中国实际上不缺资金,缺的是投资理念,只有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才能给我们带来这种理念。我希望QFII能促进投资理念到来的步伐,但期望值不能太高,否则就会背离现实。我一直对那些表示想进入的海外投资机构说,你来中国市场投资,一定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办事,完全照搬国外的规则是行不通的。我建议海外的投资机构根据中国的现实进行适当调整。但我也希望外资进入后,不要跟随投机风,要看公司的基本面,投资好的公司。

随着QFII概念的深入人心,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近期股市行情有所上升,走势较好的包括我们新近推出的上证180指数,该指数的编制照顾了公司的基本面。我认为外资会关注指数中的成分股。随着QFII数量的增多,对公司基本面的关注会增加,市场也会逐渐改观。但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不是说QFII一进来,人们就会变得理性起来。

QFII推动上市公司走向国际市场

记者:有人说中国股市是天马行空的绝缘体市场,引入QFII将使其与国际市场发生一些联系。您认为这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会如何显现?

刘:中国股市的“绝缘”不会因为QFII而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暂行办法》对QFII的限制很严格,尤其是对资金外逃的限制,使得资金外逃的成本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未对中国股市的“绝缘”造成冲击。不过,若全球其他股市转好,QFII有可能会把钱从中国股市里拿出来,投到其他市场。我认为,真正会对中国股市产生影响的是QDII。

若说QFII使中国股市与外界的联系增加,更多地将体现在中国上市公司身上。中国的企业必须了解,上市并非终点,日后优胜劣态的竞争仍将激烈,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感。现在我们虽然有了退市机制,但进展非常缓慢,不少企业上市后好比进了保险柜,进取心减退。我们采用QFII这一新机制,并非简单的吸引投资,除了引进投资理念外,还应该推动国内的上市公司走上国际市场。

记者:有业内人士称,在QFII进入中国市场3至5年后,中国股市的外资可达到10%到15%的比重。您认为呢?

刘:《暂行办法》规定的外资占中国股市比重的上限目前是20%,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会增加,但很难说在多长时间内会增加到什么程度。这其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首先取决于中国股市是否能发展和完善。另外要取决于周边市场。若周边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朝好的方面转变,投资者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市场,致使中国外资比重的增长过程放慢。

记者:目前外资对中国市场表现出热情,但他们大多表示在华投资很苦恼。您如何预测QFII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刘:现在QFII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来的态度几乎是在黑白之间,要么非常坚决,对中国股市很有信心,要么非常悲观,认为中国股市根本不行。我很难说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有信心,我相信QFII一进入,马上就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投资理念差异较大,投资选择余地小等。

从目前海外机构表明的意向看,基本理念是一致的,都是要选择基本面较好、有成长性、盘子较大、有交易量、市场前景较好同时又是政府比较支持的上市公司。从盘子(交易量)较大和基本面较好这两个先决条件看,能够满足条件的也就是一二百家上市公司,这是不言而喻的。以此看来,他们遇到的首要麻烦,就是选择余地狭窄。

QFII准入门槛不会降低

记者:您曾说,鉴于QFII迄今为止受到热烈欢迎,目前有关部门还没有改变严格限制之现状的迫切要求。我是否可以反过来理解,若是QFII机制受到冷淡,中方会考虑降低准入门槛?

刘:不会的!我当时是针对情况讲的。我在海外推介时说过:中国的市场很大,不知各位20年前有谁曾投资中国市场?当时在中国只能进行直接投资,那些先行者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敢说,最早进来的往往最易成功。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但只是开了一道小门,需要侧着身挤,才能进来。

我说的目的就是让海外投资者想明白再决定进入与否。一方面,若无严格筛选,让很多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对现在的市场不利;另一方面,若没有一番深思熟虑和一个艰难的决策过程,境外机构投资者不会冒然进入。但是,现在的限制毕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例如资金进入的成本高,无利于QFII的长久发展。这一规则在目前时间段里维持,并不意味着不再修改。我认为,短期内施行《暂行办法》有其道理可言,从长期看,改变条文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一个过程。

背景资料

根据韩国、印度和我国台湾的经验,QFII制度的创意在于通过一国(地区)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的有限制流动,成功解决了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向外资开放本土证券市场的问题。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实施QFII政策后,国际资本通过特定途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

篇5

2、投资企业的子公司和投资企业的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否应予抵销。如抵销,是在投资企业还是在投资企业子公司的个别报表中抵销或者是在合并报表中抵销?抵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谢谢!(河北省姚书勤)

在线专家:

1.因为内部未实现的损益已经实现,所以原来调整减少的现在可以调整增加,原来调整增加的可以调整减少。这种情况下不影响分录的处理,因为只停留在对被投资方净利润的调整上,影响的是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也就是影响下面分录中的金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净利润需要调整,上年度调整的反方向调整)

贷:投资收益

2.投资企业的子公司和投资企业的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在投资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抵销。抵销时,与投资企业的子公司个别报表无关。

抵销时应考虑的因素需要根据情况调整,如果是存货交易,则需要在投资方做抵销分录。在投资方合并报表中做如下分录:

借:营业收入(子公司)

贷:营业成本(子公司)

投资收益(因其影响了子公司的净利润,所以影响到了投资方的投资收益,也要一并调整)

如果是其他交易,道理相同。

酒店筹建期间的处理

酒店无营业执照之前的损益怎样入账?还有收入怎样入账?(陕西省孟智贤)

在线专家:

一般来讲,未取得营业执照之前发生的费用应属于筹建期间的,应计入开办费,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具体列支范围如下:

(一)开办费的具体内容

1.筹建人员开支的费用

(1)筹建人员的劳务费用:具体包括筹办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工资性支出,以及应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险。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如医疗费等福利性费用,如果筹建期较短可据实列支,筹建期较长的,可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予以解决。

(2)差旅费:包括市内交通费和外埠差旅费。

(3)董事会费和联合委员会费

2.企业登记、公证的费用:主要包括登记费、验资费、税务登记费、公证费等。

3.筹措资本的费用:主要是指筹资支付的手续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

4.人员培训费:主要有以下二种情况

(1)引进设备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选派一些职工在筹建期间外出进修学习的费用。

(2)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劳务费及相关费用。

5.企业资产的摊销、报废和毁损

6.其他费用

(1)筹建期间发生的办公费、广告费、交际应酬费

(2)印花税

(3)经投资人确认由企业负担的进行可行性研究所发生的费用

(4)其他与筹建有关的费用,例如资讯调查费、诉讼费、文件印刷费、通讯费以及庆典礼品费等支出

(二)不列入开办费范围的支出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支出。我国政府还规定,中外合资进行谈判时,要求外商洽谈业务所发生的招待费用不得列作企业开办费,由提出邀请的企业负担。

3.为培训职工而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不得列作开办费。

4.投资方因投入资本自行筹措款项所支付的利息,不得计入开办费,应由出资方自行负担。

5.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而支付的手续费,该费用应由投资者负担。

会计上将开办费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自产产品发放职工福利或赠送的处理

如果企业将自产的产品发给职工或者赠送,处理一样吗?怎么区分?(河南省王哲明)

在线专家:

处理是有区别的。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个人福利:

借:相关成本费用类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如果将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基建投资中待摊投资的归集

请问基建投资中待摊投资在归集时应如何处理?与待摊投资的分配有何区别?

我看到有的将待摊投资的分配处理为:

借:基建投资-待摊投资―利息

―勘察设计费

―办公费

―差旅费

―监理费

贷:长期借款

银行存款

那上述费用发生时如何处理的呢?(北京市胡可润)

在线专家:

上述处理应是发生时的分录处理,即发生时:

借:基建投资―待摊投资(利息)

―勘察设计费

―办公费

―差旅费

―监理费

贷:长期借款

银行存款

摊销时应是:

借:交付资产

贷:基建投资―待摊投资(利息)

―勘察设计费

―办公费

―差旅费

―监理费

材料暂估入库

材料暂估入账后,货款已付800元,发票也收到了价税合计800元,比如:

(1)若当时暂估入账时的分录

借:原材料―圆钢1000

贷:应付账款―估价入库1000

这时应该怎么做账?

(2)若当时暂估入账时的分录

借:原材料―圆钢600

贷:应付账款―估价入库600

这时应该怎么做凭证?(吉林省王斐)

在线专家:

您的这个问题在这类企业是比较典型的,请参考下面的思路来处理:

(1)若当时暂估入账时的分录:

借:原材料―圆钢1000

贷:应付账款―估价入库1000

先做暂估冲回凭证:

借:原材料―圆钢-1000

贷:应付账款―估价入库-1000

正常做账(假设这里不考虑增值税):

借:原材料800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800

(2)若当时暂估入账时的分录:

借:原材料―圆钢600

贷:应付账款―估价入库600

先做暂估冲回凭证:

借:原材料―圆钢-600

贷:应付账款―估价入库-600

正常做账(假设这里不考虑增值税):

借:原材料800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800

农村合作社购入鱼苗的处理

关于农村合作社购入鱼苗应计入什么科目?如果它长大了是不是计入产成品?然后再计入库存商品?合作社的收入都通过经营收入科目核算吗?(河北省梁梅红)

在线专家:

农村合作社购入鱼苗应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长大后通过牲畜(禽)资产类科目核算。

借:牲畜(禽)资产

贷:原材料或产品物资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贷:经营收入

借:经营支出

贷:牲畜(禽)资产

农村合作社的收入都通过经营收入科目核算。

安装合同如何给对方开发票?如何纳税?

我公司是一家安装企业,签订了一份安装合同500万元,设备400万元由我公司自己购买,安装费100万元,我公司如何给对方开发票?如何纳税?(广东省詹骏)

在线专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一)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所以,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贵公司自己提供的设备如果是外购的就包含在营业额中,如果是自己生产的设备就不计入营业额中。

所以,应一并开具建筑安装企业统一发票,交营业税。

汶川地区政府置换土地及房产涉税问题

我公司地处汶川县,是一矿山企业,原在汶川县城有一块工业用地,上面建有我公司的办公楼,5.12地震以后,县政府向我公司征用该土地用于安置灾民,政府后提出用矿山附近的一块国有地与我公司进行置换,在置换前对我公司原有征用的土地及房产进行了评估。评估显示我公司原有土地价值340万元,房产为600万元,现在政府置给我公司的土地评估价为260万元。请问我公司是否需要交纳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契税?请分别指导。如不需要,请问依据是什么?(四川省马芳)

在线专家:

营业税:由于政策性搬迁是政府收回企业或个人土地使用权(包括地上建筑物等不动产)的行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就规定“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和个人土地被国家征用取得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有关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969号)规定,“对国家因公共利益或城市规划需要而收回单位和个人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标准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包括不动产)的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为了实际征管中准确界定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国家税务总局又出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77号)规定,“纳税人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时,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增值税: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土地增值税宣传提纲》的相关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因城市市政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而取得的收入,免征土地增值税。因此,企业取得政策性搬迁收入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符合上述免税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须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但是此类情况下的免征应以原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的批文为准。如果尚未收到批文,则应视同房地产出售或转让,计算土地增值税。

契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一)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占用后,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是否免征或者减征契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国外公司收取商标使用费如何扣缴税款?

国外公司A是一家著名的游艺园经营商。现公司A授权国内公司B在B经营的河北某游乐场的某些项目中使用A在海外注册的商标,并收取一定的使用费。

请问:该使用费需要包含哪些税目,如何计算?

比如是否包含5%的营业税,具体按照营业税的哪个项目征收?

是否包含10%的所得税?该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收取的使用费的10%,还是使用费中扣除营业税后的10%,请提示法规依据。(天津市李丽)

在线专家:

境外企业从境内取得的无形资产使用费收入符合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征税范围的规定,应按照转让无形资产征收营业税。

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劳务是指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且根据财税[2009]111号《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款规定中的“对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外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娱乐业,服务业中的旅店业、饮食业、仓储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中的沐浴、理发、洗染、裱画、誊写、镌刻、复印、打包劳务,不征收营业税。”

所得税法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要按10%的税率,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全额扣缴企业所得税。

股权转让的涉税问题

我公司8年前购得100亩地,取得时该土地价值500万元,两年前公司按评估的公允价值3000万元,以资产入股的形式,与另一公司合资成立了一个物流公司,另一个公司入股3000万现金,两个公司各持50%的股份。现由于经营上的原因,我公司准备把持有的该公司股份全部转移给另一个公司,作价为3500万元,请问我公司如何交纳企业所得税,是否需要交纳土地增值税、营业税?(福建省平小平)

在线专家:

企业所得税: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营业税: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用于对外投资,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投资后转让股权的,也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增值税:如果双方均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时,不交土地增值税,转让股权时,投资方也不涉及土地增值税。

城建税的计税依据问题

请问出口免抵退税企业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计税基数是包含免抵税额还是实际应退税额,财税[2005]25号究竟该如何理解,我对此始终不清楚,望解答。(上海市孙颍)

在线专家:

上述文件规定,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也就是说计算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的基数是当期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当期免抵税额。

发票名称不符问题

市场普遍现象:企业收到预付款,按付款人名称挂账(有私人、有单位),等到按付款人要就时间发货时,收货人往往又与付款人名称不符,开出发票的名称是收货人名称,与付款人名称不一致,很多时候为了促销,只要收到预付款就发货,根本就没有签订合同,财务如果根据税法规定不开具发票,那么企业根本就没法运行,客户也极不满意。由于这种情况特别多,市场竞争极其惨烈,若我们不做,其他企业仍然会做,但我们又不愿违背税收政策,请问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安徽省赵泰)

在线专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6.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7.纳税人发生本《实施细则》第四条第(三)项至第(八)项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所以,您上面举例的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应发出货物的当天产生纳税义务,应开具发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也就是说在纳税义务发生时应开具发票。与是否签订合同没有直接关系。

开出的发票最好与付款人相同,如果不同应让对方说明,或者加强这方面的沟通工作,事先准确知道对方的单位全称。

补交印花税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单位以前年度未缴纳购销合同印花税,现在我是否应该补交?还有没有其它的问题?(江苏省朱星)

在线专家:

在应纳税凭证上未贴或者少贴印花税票的或者已粘贴在应税凭证上的印花税票未注销或者未划销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应该及时补交,不然,按正常规定,滞纳金的金额会越累越多,而且涉及到处罚问题。

国债的投资策略

投资国债是不是没有什么投资策略或者技巧可言?如果有,还请专家指点一二。(湖南省刘小平)

专家:

国债投资并不是没有策略和技巧的。从总体上看,国债投资策略可以分为消极型投资策略和积极型投资策略两种,每位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资金来源和用途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具体地,在决定投资策略时,投资者应该考虑自身整体资产与负债的状况以及未来现金流的状况,期以达到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的最佳结合。一般而言,投资者应在投资前认清自己,明白自己是积极型投资者还是消极型投资者。积极型投资者一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管理他们的投资,通常他们的投资收益率较高;而消极型投资者一般只愿花费很少的时间和精力管理他们的投资,通常他们的投资收益率也相应地较低。有一点必须明确,决定投资者类型的关键并不是投资金额的大小,而是他们愿意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的投资。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操作方法。

一、积极型投资策略

(一)利率预测法

积极型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通过主动预测市场利率的变化,采用抛售一种国债并购买另一种国债的方式来获得差价收益的投资方法。这种投资策略着眼于债券市场价格变化所带来的资本损益,其关键在于能够准确预测市场利率的变化方向及幅度,从而能准确预测出债券价格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并充分利用市场价格变化来取得差价收益。因此,这种积极型投资策略一般也被称作利率预测法。这种方法要求投资者具有丰富的国债投资知识及市场操作经验,并且要支付相对比较多的交易成本。

利率预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投资者通过对利率的研究获得有关未来一段时期内利率变化的预期,然后利用这种预期来调整其持有的债券,期以在利率按其预期变动时能够获得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率。因此,正确预测利率变化的方向及幅度是利率预测投资法的前提,而有效地调整所持有的债券就成为利率预测投资法的主要手段。

利率预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利率除了受到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之外,还受到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汇率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发生通货膨胀时,市场利率会上升;从紧的货币政策,如减少货币供应量,加强信贷控制等都将使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变得紧张,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引起国外资金的流入和对本币的需求上升,短期内会引起本国利率的上升。

在考虑影响国债价格的利率时,应注重分析官方利率和国债回购、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官方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不同期限或不同类别的存、贷款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包括债券市场都有较大的影响。而国债回购、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在每个交易日都在变动,且变动幅度比较小,因而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的持续时间不长,程度也不大。投资者在对社会经济运行态势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抉择作了综合分析后,可尝试对未来市场利率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做出较为理性的预测,并据此做出自己的国债投资决策。

在预测了市场利率变化的方向和幅度之后,投资者可以据此对其持有的债券进行重新组合。在判断市场利率将下跌时,应尽量持有能使价格上升幅度最大的债券,即期限比较长、票面利率比较低的债券。也就是说,在预测市场利率将下跌时,应尽量把手中的短期、高票面利率国债转换成期限较长的、低利率的债券。反之,若预测市场利率将上升,则应尽量减少低利率、长期限的债券,转而投资高利率、短期限的债券。

(二)等级投资计划法

等级投资计划法,是公式投资计划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它由股票投资技巧而得来,方法是投资者事先按照一个固定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计算出买入和卖出国债的价位,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操作。其操作要领是“低进高出”,即在低价时买进、高价时卖出。只要国债价格处于不断波动中,投资者就必须严格按照事先拟订好的计划来进行国债买卖,而是否买卖国债则取决于国债市场的价格水平。具体地,当投资者选定一种国债作为投资对象后,就要确定国债变动的一定幅度作为等级,这个幅度可以是一个确定的百分比,也可以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每当国债价格下降一个等级时,就买入一定数量的国债;每当国债价格上升一个等级时,就卖出一定数量的国债。

(三)逐次等额买进摊平法

如果投资者对某种国债投资时,该国债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并且无法准确地预期其波动的各个转折点,投资者可以运用逐次等额买进摊平操作法。逐次等额买进摊平法就是在确定投资于某种国债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投资时期,在这一段时期中定量定期地购买国债,不论这一时期该国债价格如何波动都持续地进行购买,这样可以使投资者的每百元平均成本低于平均价格。运用这种操作法,每次投资时,要严格控制所投入资金的数量,保证投资计划逐次等额进行。

(四)金字塔式操作法

金字塔式操作法实际是一种倍数买进摊平法。当投资者第一次买进国债后,发现价格下跌时可加倍买进,以后在国债价格下跌过程中,每一次购买数量比前一次增加一定比例,这样就成倍地加大了低价购入的国债占购入国债总数的比重,降低了平均总成本。由于这种买入方法呈正三角形趋势,形如金字塔形。

二、消极型投资策略

(一)购买持有法

购买持有是最简单的国债投资策略,其步骤是:在对债券市场上所有的债券进行分析之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买进能够满足自己要求的债券,并一直持有到到期兑付之日。在持有期间,并不进行任何买卖活动。

购买持有法比较适用于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比较差的国债,并且更适用于不熟悉市场或者不善于使用各种投资技巧的投资者。投资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根据投资者资金的使用状况来选择适当期限的债券。一般情况下,期限越长的债券,其收益率也往往越高。但是期限越长,对投资资金锁定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最好是根据投资者的可投资资金的年限来选择债券,使国债的到期日与投资者需要资金的日期相近。其次,投资者投资债券的金额也必须由可投资资金的数量来决定。一般在购买持有策略下,投资者不应该利用借入资金来购买债券,也不应该保留剩余资金,而是最好将所有准备投资的资金投资于债券,这样就能保证获得最大数额的固定收益。

购买持有这种投资策略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投资策略。在投资者购进债券后,他可以毫不关心市场行情的变化,可以漠视市场上出现的投资机会,因而往往会丧失提高收益率的机会。其次,虽然投资者可以获得固定的收益率,但是,这种被锁定的收益率只是名义上的,如果发生通货膨胀,那么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这种投资策略的价值大大下降。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时候,这种投资策略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最后,也是最常见的情况是,由于市场利率的上升,使得购买持有这种投资策略的收益率相对较低。由于不能及时卖出低收益率的债券,转而购买高收益率的债券,因此,在市场利率上升时,这种策略会带来损失。

(二)梯形投资法

梯形投资法,又称等期投资法,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在国债发行市场认购一批相同期限的债券,每一段时间都如此,接连不断,这样,投资者在以后的每段时间都可以稳定地获得一笔本息收入。

梯形投资法的优点在于,采用此种投资方法的投资者能够在每年中得到本金和利息,因而不至于产生很大的流动性问题,不至于急着卖出尚未到期的债券,从而不能保证收到约定的收益。同时,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梯形投资法下的投资组合的市场价值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国债组合的投资收益率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此外,这种投资方法每年只进行一次交易,因而交易成本比较低。

(三)三角投资法

三角投资法,就是利用国债投资期限不同所获本息和也就不同的原理,使得在连续时段内进行的投资具有相同的到期时间,从而保证在到期时收到预定的本息和。这个本息和可能已被投资者计划用于某种特定的消费。三角投资法和梯形投资法的区别在于,虽然投资者都是在连续时期(年份)内进行投资,但是,这些在不同时期投资的债券的到期期限是相同的,而不是债券的期限相同。

这种投资方法的特点是,在不同时期进行的国债投资的期限是递减的,因此被称作三角投资法。它的优点是能获得较固定的收益,又能保证到期得到预期的资金以用于特定的目的。

散户应如何识别短线机会

天天盯着盘面在看,但不知道如何抓住机会,请问该如何识别短线机会?(河南省廖明)

专家:

一个交易日,同样是四个小时,高手看盘收获颇多,而水平一般的散户只会东张西望,随机乱看一气。没有章法的看盘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每每错失良机。一般来讲,看盘方法有很多,看技术指标,看基本面,看盘口买卖力度,看资金流向等,但这些方法没有定式,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要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和能力范围,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看盘套路。看盘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忘了看盘的目的,就是要为买卖决策服务。

下面就介绍几种看盘视角:

第一,看板块和热点轮动。这个可以判断行情大小和强弱。比如开盘的涨停家数就是一个人气指标;如果热点板块天天有不少,而且都能持续一段时间,并轮番上攻,有龙头牛股,这就可能说明行情短期内不会停止。

第二,训练盘感和捕捉市场机会的嗅觉。比如一根大阳线后缩量小调,这是蓄势走势;比如急跌大跌不要轻易抛股票,可以等技术反抽;这些都是需要在看盘中不断训练的。当然,这种盘感的训练既需要有识别基本面的功底,也要对技术分析有一定积累。新手可以先打好基础后再在实战中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