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7 09:50: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妇产科;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304-01

随着我院的不断发展,妇产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相应的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繁琐而忙碌,每天不仅要护理产妇,同时也要护理新生儿,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护理质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工作模式是否体现了整体的护理理念;②护理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③护理的工作效率是否符合效率原则。从这几方面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也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1]。根据妇产科的特点,分析妇产科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将改进措施及取得的相应成果,报告如下:

1 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缺陷

1.1 护理人员自身方面: 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工作责任心不够、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薄弱,责任制护理不到位和健康教育不及时等,使工作质量无法提高。

1.2 患者的需求方面: 现在病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护理人员还停留在旧的护理模式中,无法满足病人的需求,从而产生纠纷。

1.3 护患沟通方面: 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解释不到位,还因沟通不及时,而造成病人的不满。

1.4 护理管理方面: 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安全列于形式,护理人员把质量考核视为工作负担,考核时往往应对过关,使考评流于形式,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护理工作质量。

2 改进措施

2.1 护理人员自身方面: 加强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护理部及本科室每月通过“三基”“三严”的培训、专业知识的业务学习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能力,使之达到与现代医疗模式相应的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医护安全及提高医护质量。

2.2 患者方面: 让患者或家属正确认识疾病,主动与医生或者护士交流身体或心理的不适,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2.3 护患沟通方面: 加强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介绍病区环境,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除疑惑等。

2.3 护理管理方面

2.3.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体系进行的,成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为组长,科内其他护士为组员模式的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2],通过全院的努力来提高护理质量。

2.3.2 开展护理质量检查,通过护士长每天查房以及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等来了解病人的需求,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及时整改,也能及时发现存在与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对现存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每月组织一次全科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质量缺陷讨论,对现有的问题告知全体护理人员,防范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2.3.3 建立科室护理缺陷登记本与护理质量评价分析登记本,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潜在的问题均登记在护理缺陷登记本上,要求每位护理人员谨记,以此来规避工作中的风险。科室设立安全监督专员,每月进行安全检查与自查,把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书面形式上报给护理部。如发现问题也可及时整改,让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 结果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专业技术能力有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和谐,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明显减少,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4 小结

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可作为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通过不断的学习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专科业务学习、人文素质的培训,并落实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减少护理质量缺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护理人员要以身作则,真正地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篇2

结果:管理组的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妇科疾病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00-02

妇科疾病患者由于病情特殊,在术后需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而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有必要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文对护理安全管理方式在围手术期妇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了比较,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6例,其中年龄为21~58岁,平均为37.8±11.4岁;患者实施的手术包括流产手术、清宫术、切除手术等;所有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均接受相关诊断,判断符合手术指征后实施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手术类型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抗感染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监管,并可实行定编定岗制度,完善护理管理体系;②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工作,树立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让护理人员能够拥有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③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隐私,尽量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对患者对疾病的个性诉求给予关注;④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进行安全管理,包括交接班、病房交接、出入院流程、转科工作等,对这些工作流程进行规范,防止差错事故;⑤根据妇科疾病的特点,向患者详细介绍相关手术治疗方案,以及在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等。

1.3观察项目。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护理缺陷事件和术后感染事件进行统计,并计算相关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率上的差异性;对本组研究的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计算达到满意以上标准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发生率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进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0.05水平上的发生率差异性,其中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对比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其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为%,管理组发生率为%,管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就成为各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重点。妇科疾病患者由于其病情较为特殊,患者由于隐私或害羞等导致在接受治疗期间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护理安全管理增加了困难。本文主要对妇科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患者相比,其护理缺陷事件如护理投诉、护理技术和文书书写等,这些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与患者之间的护患关系得以改善,护理投诉减少,在投诉中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护理缺陷事件减少。同时,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对患者切口的护理更加谨慎,降低了发生感染的概率。另外,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管理组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这说明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水平,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综上,在妇科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3-0062-02

妇科患者坠床与跌倒的比例较老年患者的比例相对要低,但因为妇科患者在进行妇科检查及部分治疗时需在妇科检查床上进行,所以,发生坠床及跌倒的比例也相应的要多。患者坠床或跌倒是非故意事件,指人体从高处坠地或起床及行走时突然倒地。本文就妇科发生坠床及跌倒事件13例进行原因分析,以寻求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1 风险因素分析

2005年至今,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患者中发生坠床或跌倒的13例,其中坠床的6例,占46.15%,跌倒7例,占53.84%5受伤的5例,占38.46%,未受伤的8例,占61.53%,引起的原因有环境、设施的因素,有自身的因素,有医护的告知因素。

1.1 环境、设施因素 由于环境设施安全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安全,妇科的部分检查及治疗均需上检查床才能进行,大多数女性上妇科检查床都不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但部分检查者存在恐惧心理;另外,妇科检查床、踩脚凳的稳固性;住院病人上卫生间的距离、体力、病区通道是否通畅和足够的照明、地面湿滑或下蹲时间较长突然站立等因素也可造成坠床或跌倒。

1.2 患者身体健康的问题 自身存在与妇科疾病无关的疾病,如梅尼尔氏综合征,单纯性晕厥,手术后体质弱,疼痛,性低血压,癫痫发作等;或妇科疾病的原因如疼痛、阴道流血较多的患者,在上检查床时没有人在旁边搀扶或将之抱上检查床,均为发生坠床、跌倒的高危患者。

1.3 医护人员对坠床和跌到的防备意识不强 由于病人在就诊或入院时,医护没有对病人做坠床或跌倒的风险评估,因此防备意识较薄弱。对于需做妇科常规检查的,或需进行手术操作的病人,医护要告知在上检查床时要站稳、坐稳,检查后可能会因为疼痛或高度紧张,下床时易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我们有4例患者跌倒就是因上下检查床时医护没有告知所造成的。有2例患者手术操作后在检查床上休息的时间不够而下床,医护又没有意识到会坠床,患者猛然起床后即坠床。还有7例因手术后身体虚弱下床行走中及上厕所久蹲后站立跌倒。

1.4 药物的作用 现计划生育手术需要做无痛人流、无痛清宫的人越来越多,由于药物的原因,手术后乏力、头晕、嗜睡等也增加坠床及跌倒的风险。

2 制订坠床、跌倒的防范措施

2.1 根据就诊病人的病情及环境设施情况,及早识别有坠床或跌倒风险的患者,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有助降低坠床及跌倒的发生[1]。患者在入院后及时作出评估,评估有危险因素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住院期间动态评估发生坠床及跌倒的风险,随时提醒患者要注意的事项。因健全的基础设施是环境安全的重要保证,醒目的安全标示、温馨提示是预防坠床、跌倒的重要环节。妇科检查床一定要平稳,挂钩一定要卡牢,上床踏脚凳要平稳。结实,对于需要用平车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车轮锁是否起作用,卫生间要防止地面积水,妇科检查室、治疗室、计划生育室要将电线归顺到较隐蔽的地方,不要有电线在检查床周围拉过。

2.2 做好入院后坠床、跌倒的宣教工作 预防患者坠床、跌倒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医生、护士、保洁员共同参与,每位新入院的患者在入院时及检查前医生及护士均要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妇科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可以说每一位病人都需要

做一次或几次妇科检查及治疗,首先要消除对妇科检查及治疗的恐惧心理,另外提示患者要预防在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安全教育,检查床及治疗床头或踩脚凳上要贴上醒目的:“请站稳,防止跌倒”的标示牌;妇科小手术室,计划生育手术室,也在醒目的位置或在手术室外墙贴上温馨提示:妇科小手术,计划生育手术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或下腹疼痛,手术中要配合医生的操作,手术后要卧床休息10~15分钟,在医生或护士允许的情况下才能由护士搀扶下床,住院病人要由护士搀扶或平车推至病房,绝不可擅自下床,以免发生坠床或跌倒。每天查房时对于手术后的病人特别是卧床时间较长,第一次下地的患者,要提示先坐起10-15分钟,在旁人的协助下再下地走动,或及时提出要医护人员帮助。

2.3 加强病人安全管理,减少坠床及跌倒事件发生 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重要主成部分,是评价医疗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同样病人安全管理在新形式下也是医院管理优劣的重要指标。妇科病人不同于其他科的病人,由于妇科检

查及治疗的特殊性,加上妇检床较一般床高许多,一旦发生坠床后果很严重,因此,要建立健全病人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建立规范化的医疗管理程序,提高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防范坠床及跌倒的意识,建立预防坠床及跌倒预案及应急预案,对于可发生坠床及跌倒的环节要制订相应的规定及要求,从更本上杜绝坠件的发生。

无论是妇科门诊还是住院的病人,发生坠床或跌倒这一意外事件,都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如果只损伤皮肤及皮下,经医院赔礼道歉及解释还有可能化解矛盾,如损伤关节、骨骼、五官等就很难用解释、道歉来化解纠纷,有时甚至要走法律程序来解决。因此,妇科门诊及病房的医务人员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坠床及跌倒的风险评估,在重要环节及位置张贴醒目的标志,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安全。当下无论是我国卫生组织还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病人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持续质量改进,改善患者安全是不良事件管理的目标[3],这也符合我国卫生部提出的10个患者安全目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9个患者安全策略之一。创建病人安全文化,建立病人安全新理念,是我们每个医疗机构和每位医务工作者须高度重视和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12月我院8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2岁~68岁,平均年龄(37.65±2.64)岁,子宫内膜病变139例,子宫肌瘤162例,外阴白斑7例,功血83例,卵巢囊肿90例,异位妊娠344例,盆腔炎31例;另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91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20岁~65岁,平均年龄(36.57±2.59)岁,子宫内膜病变149例,子宫肌瘤185例,外阴白斑7例,功血85例,卵巢囊肿87例,异位妊娠362例,盆腔炎37例。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确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治疗依从性差、精神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组患者在风险管理模式下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为:①建立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护理实施制度,确立护理风险责任制,预防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同时制订有效的风险事件应急预案,保证相关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5]。②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护理人员配备应满足床护比1∶0.4,并根据护理人员资历、管理能力、业务水平等进行梯队建设,实施分层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排班方式,科学合理利用人力资源。③完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培训及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优质服务意识,全面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记录与书写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护士条例》《护理中的法律问题》等相关的法律文件,加强其对护理风险事件的管理与认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风险系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同时还应加强业务能力、沟通技巧、优质服务理念等,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并组织学习风险事件应急预案,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妇科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预防跌倒、压疮、非计划性拔管等风险事件[7]。在培训的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培训结束后安排考核,考核未通过者继续下一轮培训。④精细化护理:对妇产科的安全隐患细节进行分析,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细节化的管理实践,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分解细化、量化落实安全隐患细节,做好差错事故的防范[8]。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能忽视任何细节,并提高自身服务意识,以温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巡视,详细的向患者解释临床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心中的疑虑,避免发生护理纠纷[9]。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可进行一对一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沟通协调能力。加强细节监控,同时严抓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节假日工作安排等。做好仪器设备的检修工作,急救物品管理等,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10]。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护理记录书写错误、遗漏治疗及护理操作、误损检查标本、非计划性脱管、医嘱执行差错、巡视不到位等差错事故发生率。护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从基础护理、服务态度、书写能力、消毒隔离、交流能力、急救品管理、护士长管理7个维度评价2组护理质量,每项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11]。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评价患者满意度,共包括20个条目,满分100分,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71~89分;不满意:60~70分;很不满意: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差错事故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差错事故发生率为0.77%,对照组患者差错事故发生率为3.27%,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2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8-0106-02

doi:10.14033/ki.cfmr.2015.18.059

近几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安全逐渐得到了广泛重视,妇科由于护理工作较为繁琐,护理人员压力较大,一旦发生失误很可能引起护患纠纷,而且会对患者的安全产生威胁,影响医院形象[1]。为了顺利开展妇科护理工作,笔者所在医院对妇科围术期患者实施了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效果理想,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围术期患者2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6.8±4.5)岁;手术方式:异位妊娠23例,卵巢癌根治术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子宫切除术3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36.3±4.8)岁;手术方式:异位妊娠22例,卵巢癌根治术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子宫切除术39例。两组患者年龄、临床体征、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措施:(1)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密切关注,向其耐心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手术方法、作用等,使其对自身病情加深了解,给予患者支持、关心和爱护,保持态度和蔼,文明用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监测患者体征,给予疼痛护理,保护患者的隐私,提高其安全感,避免发生误解而引起护患纠纷[2-3]。(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安全人力资源。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准确、严格的记录,不可随意,使其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处理纠纷及医疗事故方面的重要性,能够正确反映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制定奖惩制度,每月的绩效考核虽然不受不理差错影响,但每月需要开展交流会,鼓励和奖赏护理记录质量高的人员,监督出现护理差错的人员并向其传授经验。对护理人员的错误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合理排班,以老带新,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另外,护士长要科学配备与安排人员,弹性排班,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进行人力资源安排,避免遗漏重要工作,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3)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成立安全小组,将护士长定为组长,定期举办考核、讲座、授课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安全教育的主题为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护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的保护,要求其能够提前发现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资,互相监督和鼓励,尽可能使患者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给予其可靠安全的护理。(4)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妇科护理工作量大且繁重,如果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出现失误,很可能影响护理安全,从而引起护患纠纷。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加强考核,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技能水平,确保其基础扎实,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做到严谨用药、详细向患者教导注意事项、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提高业务水平,避免护理纠纷[4-5]。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缺陷指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违反诊疗护理规范、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等而发生的护理过失行为,包括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四方面,护理缺陷患者例数之和与总例数之比即为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分数在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根据患者评分将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0~60分为不满意,61~80分为一般,81~100分为满意[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对照组共21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1.0%,观察组共4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的例数均多于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5.5%,远大于观察组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不满意36例,一般5例,满意59例,满意率为59.0%;观察组不满意1例,一般4例,满意95例,满意率为95.0%,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护理安全,妇科手术患者以急症患者为主,因为患者并不了解疾病和手术知识,加上自身疼痛严重,很可能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效果。最近几年,在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医院逐渐认识到安全护理模式的重要性,也就是要确保围术期内护理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能受到法律规定范围外的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缺陷、损伤或死亡。为了实现该目标,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护理安全,在医疗活动中避免因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过失而导致患者受到伤害[7]。

护理安全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工作体系较为复杂,必须不同部门共同努力、协同合作,从而达到护理安全的目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除了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之外,还在增强法律、安全意识方面进行努力,以期促进护理人员转换观念,纠正态度,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加以预防和处理,提高护理安全度[8-9]。结果显示,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为21.0%,远高于观察组(4.0%),对照组发生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的例数均多于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5.5%,远大于观察组的5.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59.0%,远小于观察组9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汪明珍.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6(15):1971-1972.

[2]周慧.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5,20(7):114-115.

[3]刘淑婷,柯捷莲,梁永华.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109-111.

[4]周继英.护理安全管理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3(8):211-212.

[5]李小倩,叶金梅.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94-96.

[6]叶林书,张杰.围术期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研究及其临床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156-159.

[7]黄晓红.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妇科围手术期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22):165-166.

篇6

近年来,安全管理成为了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建设项目,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安全事故的高频发场所,因此,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也成为了众临床专家热议的重要话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择9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萍乡市上栗县妇幼保健院的9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42.41±5.76)岁,其中有26例妇科手术患者,14例产科手术患者及5例儿科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8~64岁,平均(43.42±5.59)岁,其中有25例妇科手术患者,15例产科手术患者及5例儿科手术患者。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为手术患者,且排除手术禁忌及意识障碍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在医生的指导下,指导患者用药或进行药物注射;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情况,并积极地传递手术工具,主动为医生擦拭汗水;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入病房,对其进行临床护理。

1.2.2试验组

患者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进行观察,详细的观察指标包括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和纠纷率较小,满意度及质量评分较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手术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差错率、纠纷率低于对照组,质量评分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我国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医院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故相关的临床专家认为,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极其的重要。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安全事故的高频发场所,因此,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也成为了众临床专家热议的重要话题[2]。安全管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及有决策的控制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安全操作,减少护理安全事故[3],临床实践表明,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有效减少了护理安全事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众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4]。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5-8]:

(1)成立专业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指定专业的护理人员为小组责任人,由小组责任人对手术室护理的人员分工、工作内容作出具体的安排,并由小组责任人对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以进一步促进护理效率的提高,减少相关的安全隐患。

(2)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服务意识,护理技能专业性的提高,有利于减少操作不当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间接降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实行护理责任到个人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机制,成立专业的监督小组,对手术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对于表现积极,热情主动的员工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对于表现消极,态度恶劣及操作失误较多的员工,进行严厉的思想教育,情节严重者,可在全院通报批评。

(4)加强细节管理,在手术室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细节管理,例如可采用铅屏作为保护屏风,以减少仪器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定期对手术设备及室内环境进行消毒,进入手术室时,佩戴好口罩,穿好无菌防护服,最大程度地减少细菌的蔓延。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降低护理纠纷率及护理差错率,进一步促进护理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并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及口碑,故该管理模式值得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9-50.

[2]张岚,马淼,何碧莹,等.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5(12):3556-3558.

[3]何春艳,屠晓微,李佳育,等.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0):164-165.

[4]胡素芬.手术室医疗护理缺陷分析及安全管理策略[J].当代医学,2012,18(6):44-45.

[5]倪佃芳.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67-68.

[6]蒋桂香.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31):33.

篇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75-02

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课题之一[1]。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包括一切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管理也应该从保障病人安全着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作为病房护理管理者应该准确分析风险因素的来源,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及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1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1 管理因素

1管理因素:护理队伍普遍年轻化,护理管理者年轻缺乏经验,自身知识和医疗法律知识缺乏,加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护士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自身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护士长对新护士、年轻护士的业务培训以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欠缺,管理力度不够,护理人员严重缺编、配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或分工协调不当,有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护士长对职责、制度、常规检查不到位;。

1.2 护士因素

1.2..1专业技能欠缺,低年资护士居多,临床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技能相对缺乏,临床工作质量有待提高,护理人员缺乏,工作负荷重,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1.2.2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经济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观念不断增强,而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思想跟不上改革和时展的要求,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对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给病人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2.3 业务技术水平低下:对病人病情变化观察不到位,对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有限,对有些药物的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不明了。

1.2.4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由于护理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认真执行护理规范,护理措施不到位,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按习惯、凭印象草率办事,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1.2.4 护理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交接班不认真: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护理工作中有多种规章制度,少数护士工作态度不严谨,缺乏慎独修养,粗心大意,缺乏责任心。

1.3病员及家属因素

妇科病房为开放式病房,患者均为女性,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住院女性比较多,易受情绪及环境的影响,心理应激反应比较强烈,敏感,容易多疑、焦虑,对护理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

1.4其他因素

医疗护理服务均为一过,服务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目前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由补偿性质转变为赔偿性质,举证责任倒置、患者知情同意权、病历复印权,医疗护理文书成为一把双刃剑,各种因素客观上增加了医疗护理风险的几率。

2 妇科病房安全防范管理措施

2.1 强化制度管理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护人员在从事日常各项医疗护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

2.1.1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病房及病人管理 落实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根本保证。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床头交接班,交接内容应突出重点,特殊及危重病人执行书面交接班,交接内容应详细全面; (3)对所有的住院病人做好住院制度及病房管理制度宣教,外出病人应由主管医师同意并填写请假单。科室建立住院病人信息登记本,以便必要时能和病人或家属及时取得联系。 (4)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病员入院时做好入院安全告知,做好相关安全教育,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必要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5)制定、完善、落实护理操作前的告知程序,满足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病人和或家属充分了解护理操作的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并能积极配合。(6)规范物品,药品清点制度,认真落实抢救仪器交接、保养管理制度。急救物品、药品做到五固定两及时,定期对病区护理物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制订各仪器操作使用卡,挂于仪器旁。

2.1.2加强组织管理(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力求有章可循、执行有力、严格培训。(2)科室设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成员由两名科室业务骨干组成,主要承担科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每月召开护理缺陷及隐患讨论分析会,准确识别和分析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3)科内实行非惩罚性护理缺陷报告制度:鼓励护理缺陷上报,及时通报不良事件,对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系统原因分析,寻找系统中发生改变的具体环节,根据情况进行安全教育或流程修改,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对每位出院病人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根据患者建议改进工作。

2.2加强科室护士教育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培养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护士“慎独”精神,改善服务态度,尊重理解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性化关怀,开展换位思考,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开展法律知识规范化培训,引导护理人员学法懂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3]。(3)加强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切实做好三基培训:针对人员现状制订全面细致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操作、护理常规、职责、操作规程,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急救程序、方法、沟通交流技巧等,制作化疗药物使用手册,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督导工作。妇科病房护士实行的是对病人全方位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肿瘤化疗病人的特殊观察护理等,因此护士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科室成立护理理论与技能带教小组,由资深护士担任,每月进行护理知识讲座与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指导,并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4)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各种护理记录严格按《医疗文件书写规范》要求记录,记录应及时、客观、正确,运用医学术语,杜绝涂改、粘刮,避免加入主观内容。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一定要及时、实事求是,数据统计要按时、准确。

2.3讲究科学沟通,创造和谐的护患、医护关系

2.3.1激发护士主人翁精神,共同管理病房 注重培养护士的管理理念,使护士认识到:护士不仅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病房管理的实施者。使护士认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病房环境的安全维护是护理质量安全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在基层医院产科,因条件有限多实施母婴同室,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的诸多环节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护理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基层医院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共抽取其中的98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组和实施后组,每组49例。实施前组产妇年龄20-42岁,平均(28.7±12.4)岁,经产妇12名,初产妇37名,孕周38-41周,平均(39.1±4.3)周;实施后组中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27.3±13.4)岁,经产妇11名,初产妇38名,孕周37-40周,平均(38.8±3.2)周。另外抽取我院产科护士5名,护士年龄分别为23岁、26岁、27岁、31岁、37岁,平均(29.1±14.1)岁。以上统计实施前组产妇和实施后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由产科护理部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对本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将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士综合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2.2 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①对产科环境进行改善,并增设相应的基础设施。联合后勤人员将病区的环境进行大改造,将产科与妇科分开,对病房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病床加固,地面防滑,走廊通畅,热水设施齐全。②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应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并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对护士的排班制度进行改进,增加早晨和夜间的护理人力资源,以使母婴安全得到保证[2]。③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做好护理安全宣传。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同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其需求进行了解并给予尽量解决。耐心倾听产妇的苦诉,了解其内心世界,对其给予适当的关心照顾和鼓励,缓解其因角色转换而产生的抑郁和恐惧心理。积极将护理安全等相关防范措施向其进行介绍,增强产妇和家属的安全意识,实现产妇自我防护的效果。④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有护士长任组长,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定期检查,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护理操作予以及时指出,并指导其改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3]。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进行表示,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

2 结 果

2.1 产妇护理满意度 经统计发现,实施后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组发生显著升高(P

2.2 护士综合质量评分 经统计,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产科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为(81.4±12.3)分,实施后为(94.7±14.2)分。显然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得到明显改善(P

3 讨 论

经分析发现,目前基层医院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①医院条件有限,管理制度不完善;②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低、健康教育工作不彻底、工作压力大、缺乏护患沟通;③产妇与家庭因素等[4]。

针对上述安全隐患提出了1.2.2的改进措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发生明显升高,且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并且实施后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也较实施前发生明显升高。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护理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将会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以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依据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并加强质量控制,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临床应给予注意[5]。

参考文献

[1] 雷美娥.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4(01):111-112.

[2] 胡霞.产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护理,2012,23(01):432-434.

篇9

妇科临床护理主要由质量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三个部分组成。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都是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让患者出现法律法规外的各方面损伤和障碍甚至是死亡。妇科护理的对象相对特殊,从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工作中必须找到适当的工作方式才能正确有效的处理这些安全事故。下文将具体介绍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事故以及相应的避免方法。

1 目前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对护理安全事故的分析能够发现,临床上妇科护理工作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主要为责任事故、技术事故和质量事故。

1.1 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是护理人员因未按照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进行日常工作,导致患者服错药、换错药等安全事故,这类事故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15%。

1.2 技术事故

技术事故是护理人员因对工作熟练程度不够或对工作岗位操作流程经验不足,对患者采取反复的静脉穿刺、血压测量等并得到不准确结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这一类事故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10%。

1.3 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是护理人员因服务态度不积极主动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这种事故在临床实际中最常见,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75%。

2 引起护理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

2.1 护理人员的自身原因

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其自身因素也就成为了护理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中将这些原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部分:

2.1.1 主观因素

容易引起护理安全的主管因素主要为以下一些原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风险意识薄弱、工作中对待操作流程不够严谨、工作时不够专心、专业知识欠缺、服务态度欠佳、对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够等。

2.1.2 客观因素

客观上,近些年随着需要妇科护理的病人逐渐增多,医院的护理人员往往没有因此增加,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长期的疲惫和加班导致工作人员产生厌倦感,进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部分医院对妇科护理工作的管理还不够科学和严谨,也在客观上加大了出现妇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2 其他原因

2.2.1 患者的原因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了解程度不足,对护理人员提出的要求和建议不以为然,这样的不配合对治疗和护理有很大影响。部分患者不遵守医院的相关制度,在住院期间擅自外出,也使得安全事故的比例上升。

2.2.2 实习护士的原因

实习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会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这些实习护士由于工作经验较少、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也较为缺乏,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3 避免妇科护理安全事故的方法

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对各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具体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避免安全事故:

3.1 加强对妇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

从教育的层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对于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给妇科护理人员灌输正确的护理理念和规范的工作准侧,通过这些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和举止,让他们正确的看待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问题;其次,要加强对妇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她们进行集中的培训和统一的学习进修;最后,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通过共同努力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确保护理工作过程的安全。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和护理技能对护理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各大医院应当从两方面同时着手,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多进行理论培训,并且通过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实践知识和沟通技巧,提升他们的护理水平,改善护患沟通的基础,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建立常见病种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护理行为

妇科护理的过程中,有很大部分的工作是在一些常见病症上的,因此临床上可以建立一些常见病护理规范路径,将这些病症的护理过程和护理重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出院指导、出院随访等内容进行明确,从而降低护理人员因理论缺失或实践经验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

3.4 强化前瞻性控制,加强细节管理

前瞻性控制强调在护理造作之前消除护理风险。前瞻性控制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造作过程前对患者的综合情况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并能够根据护士的能力和技术情况确定合理的护理方法。同时,应当对护理操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进行详细的监管,尤其对于实习护士的操作过程更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把关。

3.5 加强对药品和设备的管理药品和设备是进行抢救的关键

对于部分急救药品和设备,妇科护理人员应当进行专人专管,对设备的状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时的检查和记录。对于妇科护理病房中的其他设备,也应定时进行检查和修理,以防这些设备在关键时刻出现意外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3.6定期检查,严格监管

为了保证妇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医院妇科的管理人员应当建立一套全面的安全监管机制,从各个方面对安全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和严格监管,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对各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相信在业内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下,妇科护理工作一定会发展的更加规范、和谐,取得更加满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凌云.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34).

篇10

【关键词】安全隐患 对策 因素 观念 素质

“保证医疗安全、确保患者安全”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者是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是死亡。护理安全主要包括护理差错事故、意外事件、护理纠纷等,其中护理差错事故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患者造成了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意外事件发生常常是由于无法抗拒的因素,导致患者出现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护理纠纷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患双方出现的争执。因此,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或消除影响护理安全的各类不良因素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妇科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只重视解决母婴健康问题,忙于处理急症,却忽视了潜在法律问题,如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产妇知情权、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问题,易引起纠纷。年轻护士有时来不及系统培训就仓促上岗,技术操作不熟,缺乏自信,难免引起患者的不信任、不满意。护生在学校教学中,妇科护理教授内容有删节,似乎更重视内、外科护,一旦进入临床,专科理论知识则突显不足,加之妇科实习时间一般相对较短,为临床带教也带来一定困难。

2.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病床床挡设计不合理导致患者自行上下床时摔伤;患者在病房或走廊行走时因为地面湿滑而摔伤;环境卫生差,导致医院获得性感染或传染病的流行;医疗设备陈旧,老化、不配套、检修不及时导致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受到损伤等。

3.药物应用不规范

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相关知识的欠缺或者在分发药物时不细心导致患者服药错误或者服药剂量不准确给患者造成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因为患者本身对护理人员的交解错误或者遗忘导致服药错误或者延误服用,这些隐患都会给患者造成伤害。

4.规章制度不完善

医院规章制度是规范护理工作的基石,规章制度的全面、合理与否与护理质量息息相关。部分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护士缺乏责任感,将交接班查对、登记等制度仅流于形式,难免造成无菌物品及药品过期,影响急救时应用,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比如,新生儿出生后手镯上的记录与母亲信息查对不严格,甚至出现书写错误,未严格按要求指导母乳喂养等,以致出现新生儿呛咳、窒息等现象,极易引起护理纠纷及事故的发生。

二、妇科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因素分析

1.护理人员因素 目前护士自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她们在临床工作中时间较低,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相关继续教育的机会。导致了他们技术操作水平低;不能熟练掌握使用仪器设备,操作失误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同时,部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够好、工作责任心差,不能认真做到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从而导致一些治疗不及时的事件发生。

2.患者自身因素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由于妇科疾病患者患病部位特殊,导致部分患者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对治疗不积极甚至回避治疗,有的年轻患者在疾病还未完全康复前急于出院,导致出现术后感染和病情反复等情况;大部分患者对医药卫生知识缺乏了解,对护理人员存在偏激思想、抵触,甚至有的患者私自服药,导致不良后果。

3.基础设施因素 医院基础设施不配套、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检修不到位等都可以引起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导致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对医院保洁人员缺乏规范的培训、管理,导致环境卫生差,地面湿滑,致使患者或行走人员滑跌;未及时消毒、灭蝇、灭蚊导致医院内感染甚至传染病的流行。

4.规章制度因素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安全隐患无工作预案;岗位责任制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清;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不重视新护士岗前培训和在职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妇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关系到我们广大妇女同胞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求医院做好坚强的后盾、要求妇科护理工作者专业知识过硬、患者积极配合,共同应对。

1.增强法制观念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护理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重视对护士的护理安全与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须明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防范护理纠纷。

2.加强素质培养

护理人员不但需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医院要创造学习氛围、提供学习机会,制订完善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方案,经常性的进行专业技术理论培训,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主动接受继续教育,精通护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专科护理要点,熟悉新理论、新技术。

篇11

在医院各科室中,妇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在开展护理工作的同时不仅要重视患者病情变化,同时还应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因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极为必要的[1]。本文观察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的实施与效果,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4.6±5.2)岁;其中14例子宫肌瘤,16例子宫颈癌,10例卵巢囊肿,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4例异位妊娠,2例子宫内膜癌。实验组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3.2±6.7)岁;其中13例子宫肌瘤,18例子宫颈癌,9例卵巢囊[,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3例异位妊娠,2例子宫内膜癌。两组病例的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分布均衡,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妇科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2.1优化一线护理团队,要求临床岗位护士人数所占比例为护士总人数的95%以上,力求"一患一护"[2];精简护理文书,不必要的内容可不予记录书写,推动护理文书表格化,要求护理文书书写时间保持在30 min左右。

1.2.2强化基础护理 每天应定时整理床单元,晨晚间均应开展相应的护理服务,根据基础护理工作内容制定相应日程,例如周一为患者剪指甲、更换被服、温水擦浴以及洗头;周二开展强化健康教育以及出院随访;周三组织人员大扫除,将护士站以及病房内各类用物清洗擦拭消毒等等。

1.2.3专科护理 及时清理引流液,并指导患者开展功能锻炼,结合患者病情、检查内容以及手术方式为其提供温馨提示卡,详细说明治疗护理具体内容、应注意事项和时间安排,提高患者配合度。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保证针对性,并将宣教内容详细化,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3]。

1.2.4重视医护与护患沟通 护士长应每天坚持查房,当班护士应主动巡视病房,对于存在的护理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责任护士应积极配合医师查房,与患者沟通交流并掌握其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地执行各项治疗以及检查操作;组织患者参与病情座谈会,记录患者个人建议,并根据反馈结果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态度评分并对比护理满意度。根据文献[4]制订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分级,护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方差齐者或者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者以t检验,方差不齐或者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者则行秩和检验,当P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对比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2。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临床护理的目的在于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和方法开展相关治疗以及辅助治疗工作,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现阶段医院妇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不少困难,例如接受患者范围较大、病种繁多且患者病情较为复杂,相当一部分患者因经济状况或者交通因素影响导致疾病诊治受到延误;还有部分患者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承受能力不高;一些医院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护理水平以及技术能力有所不足[5]等等,这些均需要我们落实优质护理理念,以优质护理服务来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更优,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妇科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予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素琴,林剑芳,洪飞,等.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36-137.

[2]王金萍,王欣,张耀红,等.做好细节护理减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5):39-40.

[3]殷玉明.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