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13:11: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两会心得体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及至两会开幕,刘翔“缺席门”事件点燃了对明星代表委员缺会现象的社会性反思,“不幸”成为标靶的刘翔火速回国参会,完成了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跨栏”。
其后又是“解释门”事件,“个税起征点暂时不会调整”的论断、“检察机关反腐缺乏有价值线索”的说法,招致一些代表委员不满和网民批评,有关方面先后出面解释、澄清。而官员代表、委员如何不混淆官方身份与议政角色,则成为公共讨论中最富价值的思考。
此次两会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出格”议政言论和议案提案。从一些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称“中国人看病既不难也不贵”,到一些代表委员吁请暂停执行《劳动合同法》,再到“将‘人民币’改称‘中华元’”、“封杀‘山寨’现象”、“恢复使用繁体字”等“雷人”议案提案,无不陷入质疑声浪,而代表委员的利益倾向、代言立场、参政素质等等,则成为最核心的追问。
在参政议政群体内部,也出现了勇敢的反省。钟南山代表“10分钟发言,8分钟歌功颂德”的直言,葛剑雄委员“政协提案质量连年下降,应设专职委员”的呼吁,捅破了两会参政议政中的某种困局。
而为了改变高考的地域不公,河南代表团一些代表已由去年温和的“建议案”,转向今年尖锐的“批评案”,一旦未有改观,明年将提出更为强硬的“质询案”或“罢免案”,行权、监督的意识自觉呼之欲出。
更加不同寻常的是,随着两会透明度日益提高,“会场议政”与“民间议政”的互动效应在今年空前放大,殿堂里论政正酣,“网上两会”、“公民两会”亦是如火如荼。
从恢复“五一”黄金周之争的利益冲突,到“躲猫猫”事件背后的公民力量,从4万亿投资的流向监管,再到官员财产申报制的反腐诉求,代表委员的个体吁求与坊间民意相伴相行,共同构成了推动制度改革的激情和伟力。对于代行政治权力的代表委员们,公共媒体和平民百姓不再是敬畏旁观或漠不关心,而是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呼应、臧否其言行。
纵观历次两会,民意从未如今年这般深度参与两会政治,代表委员群体从未如今年这般接受民意的评判和监督,而这种来自民间的“两会意识”、公民意识,乃是推动民主政治的最大动力。
自然,今年两会也不乏遗憾之处,比如,会场内的辩论还不够充分激烈,社会期待的质询案等监督方式仍无缘实践,敢于直言、议政质量高的代表委员也不足够多,甚至“开炮”的还是限于几张老面孔。
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一些常识也有待普及。比如,对于一些“出格”、“雷人”的议案提案,坊间其实更应该关注为何没有出现足够的“反议案”、“反提案”,并在两会平台上通过博弈、交锋达成妥协和共识,而不是一味沉浸于讨伐的狂欢中。如果强求代表委员必须符合某种被规定的政治正确性,反而可能吓阻其表达勇气,进而倒退回“众口一词”、“四平八稳”的历史情境,这实际上有害民主的健康发展和民众的长远利益。
今年“两会”分别在3月5日和3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是一个中国人,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关注“两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生还是会场内外普遍受到关注的热点。谈到民生,不外乎“房价、物价最好降一点,希望工作好找一点,食品吃得安心一点,看病能够方便一点,教育实现公平化……”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就是再具体不过的民生了,也就是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了。各大网站的调查显示,广大网民都以积极的态度关注“两会”的召开以及“两会”上的民生提案。当然,这或许是因为温总理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正是因为有“群众关心的就是两会关心的”这样的对接,让网友们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充满了信心。其中,今年“两会”网民的“五大热点话题”有:一、加大保障房建设,公平透明分配;二、提高收入,增长工资;三、稳定物价,严防通胀;四、加大防腐力度,健全防腐制度;五、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公平。
从网民们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这些关注也为十二五规划提供了一些方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住房问题有更高的认识,他们关注的不再是抑制房价、打击房地产投机,而是如何实现保障房的建设及如何公平透明分配。为此,温总理在人大四次会议上就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其中就有加大保障房建设措施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相信“两会”上还会有更多与民生有关的提案提审。毕竟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制度,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而要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就要让他们免于生活的窘迫,就必须要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和措施,从制度表面着手改善民生。
今年的“两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代表们的提案很切合实际,很多都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但也因为太过直白,遭到不少人的质疑。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的两会提案:“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这或许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户籍问题一直都是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很多农村的孩子一直都处在尴尬的位置上。其次,上大学的费用很高,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笔大开支,王委员也是为农村人着想。而且现实是很多农村的大学生都很难在城市找到工作。当然,王委员的提案也不是说不让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只是不鼓励。我们得要辩证看待该提案,它也不是歧视农村的孩子,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
“两会”是传民声、汇民意、聚民智的最好平台。希望代表委员们都能够汲取民意民智,积极建言提案,为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出一份力。
以上就是我对“两会”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又是一年“两会”,每年的“两会”报道,总会使我无意中回顾难忘的一个过去中的点点滴滴,不自然的,又会憧憬一个新的来年。每年的“两会”,使我觉得和国家政治距离很近,原来一直以为遥远的政治,也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着新闻上关于“两会”的报道,使我能随着代表们的思绪,关注到生活中点滴问题的根本,或者赞同,或者反对。
“两会”的重点,我认为是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系统的回顾了过去的2008年,帮我们勾画了一个希望与危机并存的2009。
2008年是我们改革开放30周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确实,2008年有太多的我们值得回忆的东西,有喜有痛。温总理在报告中也特别提到抗震救灾工作。08年的这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展开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后方的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家捐钱捐物,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08年辉煌一时的奥运,展现了我们一个文明开放的大国,很多很多,值得我们铭记。
08年底的经济危机,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最困难的一个事件,以前一直以来,看着身边朋友们一个个的人心惶惶,逐渐在温总理的政府报告中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许就像是一盏灯,虽然没有带给我们很大的光明,可是却给我们指点了一条走出面前黑暗的道路。一是扩内需、保增长。以前我们总是把经济发展的助推点放在了外部的市场,经济发展了,而我们的国民却没有真正的享受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财富,现在,政府提出了要扩大内需,就是要把我们的目光放在国内,放在我们普通民众的身上,可以想象,我们接下来的2009,生活会更好。二是调结构、上水平。政府将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整合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保增长和调结构、增效益相统一,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造活力。四是重民生、促和谐。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每年的“两会”,全国各行各业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向政府进言献策。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得失,共同决定未来国家的发展大计,提出政策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向。一个负责的政府,就应该虚心接受各个方面的意见,尽管有的意见不是很成熟,但是它确实是代表了我们参政的热情。每天看着“两会”的报道,听着代表们提出的林林总总的议案,使我更加注重我自身的生活环境,更加热爱我所生活的家园,使我更加想把她建设的更加美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一鸣带来了一份提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建议》。图为休会间隙,同来自上海的政协委员张鳌讨论。
面对自然灾害,报告提出了“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措施极有针对性,也非常有力。
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有许多新措施。
环保方面,从“环境治理”到“节能减排”、“生态文明”。
优先发展教育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再连续三年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方面,提出了“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今明两年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徐一鸣认为,极端天气还会更加频繁地发生,政府部门应制定明确的攻关目标。
个人的一点思考: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必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非常重要位置。
2)、运行机制。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医院本来是救死扶伤的,而如今很多医院都公益性淡化公害性泛滥,要治病先付钱,否则一切免谈,这种现象是不少见的。究其根源应该是医院内部人员趋利动机不纯洁,当然按照“经济人”假设,人有趋利动机是很正常的,但作为医职人员,她们就必须具备比平常人更高的情操与素养。要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我想要做好以一下几点: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二是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最主要的我想应该是要增加政府投入。三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四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强化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
3)、管理体制。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控制成本。首先要打破很多国有医院的官僚管理模式—以医院自身管理为中心,不是以病人为中心。现在什么都提倡以人为本,这看病就医当然更加需要做到这一点,要以病人的需要出发,尽可能为病人提供舒适满意的服务;二是要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三是针对门诊、住院等就医程序复杂效率低等情况,要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机制,规范流程管理,借鉴好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
温总理周末在线聊天,网友的大多数问题都很好很强大。其中,房地产问题远比一些提案议案要更贴近民生。当然,总理的回答也令性情中人动容,不仅表示他也深知“所谓‘蜗居’的滋味”,更誓言“有决心在任期内管好房市,保持合理房价”。
作为最近五年最牵动人心的民生话题,房价问题已成众矢之的。在群众,往往是干着急没办法;在中央政府,则既要顾及民生,又要顾及增长;在有些地方政府,则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在开发企业,则是乐得水涨船高,国企无责任,民企无义务。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力持续的政策意志,没有足够明朗清晰的政策宣示,仅靠“增加保障性用房”、“加快建设廉租房和普通租赁房”、“抑制投机性和投资性的住房”以及“依法对那些圈地不用、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等传统手段,恐怕是很难打破以往“房价越管越涨”的现象,更遑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要实现“合理房价”。 房价问题并非一个孤立问题,不可能以机会主义的态度、急用先学的手段,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房地产市场的乱象和宏观经济的根本矛盾紧密联系———房价暴涨与制造业产品的低成本、低毛利率一脉相承;资金热衷投机楼市,反映了其他投资领域的高风险、低收益……一言以蔽之,楼市的乱是经济痼疾的反映,不可能脱离经济结构调整去谈楼市正本清源。但迄今为止,中央层面的经济结构调整意图到了部门和地方,或被解释为产业结构调整,或被解释为企业产能整合,仍缺乏足够清晰一致的共识。
综上可见,自上而下,对房价问题,如果既无新手段,也缺乏比照标准,不能触动问题根源,又让我们拿什么去建构信心呢?
“两会”即将召开,代表、委员们实在该从总理和民众都感受到的“蜗居之痛”出发,以此为一个关键词来参政议政。传统上,以往代表人民的“两会”固然是年年召开,但其间不少的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限于各自领域,数量虽巨大,但重点难突出。还有些代表、委员则纯属“被代表”,不思进取、一言不发。与其如此,实在不如借助在“两会”前,即以网络平台收集民生热点主题,将之设置为当年或当届“两会”主题或关键词,然后再请代表、委员们围绕主题从各自角度发表看法,集中精力于主要矛盾,该是更有效率的做法。
再进一步,既然房价问题事关经济转型,且彻底解决该问题或不仅限于本届政府,那么不妨就从今年“两会”开始,将解决人民“住者有其屋”的问题当作关键词。
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转型的简要描述中可以看出,政府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并成为核心职能。而政府转型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和市场能够有效克服自身的缺陷,发挥彼此不能或难以相互替代的功能,实现政府与市场功能的良性互动。这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赖以形成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础。
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转型的过程相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政府转型尽管在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表现出共性,但转型的起点和走向则呈现出不同的轨迹。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全面控制经济运行,政府转型所面临的初始问题是“政府失灵”而不是“市场失灵”问题。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转型是由不干预市场运行,到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来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计划经济国家的政府转型则是通过缩小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在培育和发展市场的同时,向主要提供公共服务转变。这样,在政府转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矫枉过正”情形,市场经济国家更有可能发生政府“干预过度”的问题,计划经济国家可能产生“市场扭曲”的问题。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依然存在。从政府的公共支出结构看,经济建设仍然占有主导性地位,成为制约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因素。从经济运行状况看,行政性垄断的广泛存在,既导致了不公平竞争,也抑制了市场活力,增加了社会公共服务成本。从体制方面看,政府在许多领域依然承担着决策者、生产者、监控者等多种角色,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制约了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型的进程。理念之二: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转型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我认为农村孩子必须要上大学,理由是:
1、要改变自己和农村的命运。其实上大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成为公务员或国企老总,也不仅仅是要成为所谓的城里人,农村孩子要放弃这两样选择,还要上大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自己和农村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要真正做好一个现代化的农民,没有一定的知识,要去建设和发展现代农村和农业,是不符合实际的,未来农村的发展还将是科技与知识相互推进下的发展,没有知识的农民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贡献可想而知。
2、建设一流的新农村。中国城市的拥挤和人均占有资源的相对较少,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觉生活的成本相对较高,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较多的污染,更是让城里人头痛不已。通过大学学习,一大批农村孩子将再返回到农村,建设一大批山青水秀、设施齐全、生活富足的现代城市,把大量的城里人吸引到农村进行生活和消费,挣足城里人的钱,这才是农村年青人本事。
3、让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在农村更有用武之地。很多城市里流行的高技术产品在农村目前还是比较稀罕,通过扩大内需等一些形式,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在不久的将来会大量涌入农村市场,让一批有知识的农村青年更好地经验这些产品,让农民从这些产品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让这些产品发挥更好的作用,让高科技产品为新农村建设出力,这才是知识的用途。
权利是靠什么来实现的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离不开制度与执行。公众要想拥有“看得见的权利”,就得让自己看得见制度被切实的执行。这实际上就是说,离开公众监督权利的落实,其他一切权利的实现都可能流于空谈。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的监督功能,网民的监督力量,都是不言自喻的。所以,最高检副检察长胡克惠强调“今后借助网络监督”,当然在是一件好事情。
网络监督的发现价值,已经被太多的事例明证过。特别是前阵子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最牛房产局长”周久耕事件与云南的“躲猫猫”事件,都让公众见识了网络监督的力量之大。现在,已有一种力量藏在网络深处,让权力明白只要脱离正义轨道运行,就很可能被撞得粉身碎骨。认识到这种宝贵力量的,不但有最高检副检察长胡克惠,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他日前也表示,他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到网上快速浏览当天新闻当中有没有涉及到法院的负面报道。网络俨然已经成为一面镜子,一面公众监督的镜子。不过,现在不仅仅需要权力者主动拿起这些镜子进行自照,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公众松开那双可能被有形或者无形绳索束缚的双手,自由地拿起公众监督的镜子,来让权力的运行一览无遗。
国家统计局权威人士和经济学家指出:“随着经济增速下降,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减少,对今年实现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有信心”。“去年国内外形势严峻,因而没达到4%的目标,今年一定能够实现”。
看点三:积极财政政策强调减税。
其主要观点为:“ 结构性减税将成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体现”。“具体来看,结构性减税要点将包括推进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落实小型微利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税收负担以及清理税费等”。
看点四:货币政策稳中有变。
亮点为:“继去年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后,今年关于货币信贷问题的亮点是强调:‘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看点五:扩内需成“立足点”。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要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而此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表示:“将总结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经验,及时研究制定替代接续政策;研究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扶持政策,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
看点六:外贸仍肩负重任。
强调了:“在经济不乐观的情况下,‘稳出口’的重要性”。指出:“要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扩大贸易融资和信用保险,改进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帮助企业克服订单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
看点七:“稳投资”有新含义。
《政府工作报告》对“优化投资结构”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其中指出:“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是‘报告’的亮点之一”。记者对比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是今年的新表述。这意味着与去年相比,‘稳投资”的重要性明显提升”。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变化将为民间资本带来诸多机遇”。
看点八:重点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报告’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被重点提及”。‘报告’在谈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首先提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如此排序说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这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而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也将因此展开”。
在新兴产业的重点内容上,‘报告’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物联网就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后,物联网发展将进入到一个更加理性的、追求价值、回归、价值发展的良好阶段”。
看点九:强调股市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指出:“发行和退市,其实就是资本市场一进一出的两个关口,把握住这两个关口,实质上就是在强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有专家认为:“健全和完善这两项制度的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像当年股权分置改革一样,将是载入史册的、中国证券市场的伟大变革。”
看点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报告’强调了‘两个提高’:“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专家指出:“‘两个提高是改革的重点’。在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方面,中央财政社保支出今年安排5750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由28%提高到31%”。
再次,农产品流通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存在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