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学的艺术性

文学的艺术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8 09:36: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学的艺术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学的艺术性

篇1

[作者简介]李鸣,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电影和文学作为两门各自独立的文学艺术样式,有着彼此不可替代的艺术特性和思维规律。电影作品是以导演为中心的摄制组集体创作,是作用于大众感官的视听艺术;而小说则属于个体创作,是作用于单一读者的想象艺术。后者通过文学描绘,可以反映既丰富又复杂、深度广度兼具的社会生活内涵,在突破时空限制、刻画人物细腻心理等方面也十分灵活、自由;前者则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影像魅力见长,有些蒙太奇段落所蕴涵的意象性多义性和信息量,又是任何文学语言难以表述、无法媲美的。

但是,电影和文学同为叙事艺术,天然地存在着某种难以割舍的关系。古往今来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渴望最完美地发挥电影特长的艺术家提供了多姿多彩、游刃有余的“半成品”,使导演们得以从中汲取素材、灵感和文化底蕴。而相当一批融人了导演对社会、对人生独特体验和天才创造力的优秀影片,也使得文学原著及作家陡然扩大了影响。

尽管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性,尽管电影与文学的结合曾经碰撞出不朽的经典,但如今我们面对的却是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正越来越缺乏文学性。如果把电影与文学比作两条相交的波浪线,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虽然它们有着各自的发展路径,但二者又呈现出很有规律地交叉状,交结点就在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性的复杂上。而现今我国电影界的发展状况正显示,自电影与文学结合以来,这两条波浪线间的波峰距离已然达到了历史之最,隐然有了分道扬镳的迹象。时下的电影艺术创作由于商业化的过度炒作,已经完全定位在票房记录和追求感观刺激,和70至90年代的电影相比,时下的电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文学性的。

加强电影艺术的文学性,丰富电影的文学意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到电影创作的各个层面。这一工程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便是观众,因为电影只有被观众接受其艺术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彰显,而观众爱看什么样的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回应的问题。针对近些年一些被人们热议的电影缺乏文学性的现状,电影创作中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电影的文学性。

第一,注重电影的含蓄美。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在情感抒发和动作表现时都具有比较间接和含蓄的艺术特点,这种含蓄蕴藉的艺术表现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作为视觉、听觉艺术的电影与之比较当然有很大的不同。画面空间的直接性,视觉色彩的生动性,叙事方式的直觉性,人在运动时空中的活动性,都显示了电影艺术表达生活的直接和外在特点。但是,这一特点并不妨碍电影艺术适当借取文学艺术的特点,将生活和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一些。这不但能够将文学韵味融入电影艺术之中,增加电影的艺术魅力,而且也能增加观众的思想参与和艺术回味,从审美接受上促动观众的审美积极性。

篇2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效率低下、不受欢迎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过分地强调语文的独立性,把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割裂开来,从而形成封闭化、程式化、刻板化的教学模式。其实,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语文学科的感彩尤为强烈,艺术因素最为丰富,本人就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课堂教学的情境艺术

课堂教学,都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因为课堂教学艺术依赖特定的情景而形成,这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情境性。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教师要不断地丰富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和感染力。教师要努力探求课文本身的审美因素,美文美教。按照传统的作品分析教学模式,往往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如同嚼蜡,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作了极大的努力,学生的反应还是极为冷谈。记得我在讲散文《散步》时,我先用一般的教学模式串讲了一遍,结果学生一个个像小木偶似的。后来我分析了一下失败的原因,这篇文章的语言很优美,浅近动人,散文虽不是一首诗,却有着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韵,因此一定要朗诵好,我按照这样的设计重讲一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用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话调朗读这篇散文时,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学生都有聚精会神地听我朗读。我的朗诵,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作品所描述的美丽的艺术世界中去,使学生真正品味到文学作品的味道。

要注意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态。教学是一项示范性很强的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将会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加强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才有可能在一举一动,一颦一瞥之间自然流露出教师的大度风范和高雅情趣,流露教师的灵气和睿智,流露出教师的慈爱和严格,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学好语文,学会做人。

2、创造课堂良好的心理环境。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畅快地朝着教学目标流动的。要使课堂达到这一目的,课堂上必须创造出使思维朝着这一目标流动的心理环境,正如要使水朝着一个方向流动须创造一个落差一样。课堂心理环境,是课堂中每位同学都具有某一心理特征而呈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对某一思维的欲望,兴趣情感和焦虑等。因为课文一般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它有较强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最佳方式是联想、想象和感悟;实践证明,欲望、兴趣、情感和焦虑等心理现象,是配合这一思维畅快流动的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堂课能否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源于他们内部的力量,而内部的力量往往取决于需求的满足。因此,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应作好了解。其方法有:可通过学生的周记了解,可通过询问、谈心、递纸条等形式了解,也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提出。如我在讲《心声》时,学生建议:此文内容好懂,只是篇幅太长,不知全文的思路结构,只要解决这个难点便行。我采用了他们的意见,仅使用了图解的方法,便使同学们愉快便捷地上好了这篇课文,一改以前学生讨厌,老师又不讨好的课堂局面。

二、课堂教学的情感艺术

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从语言角度看,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十分注意上好每一节课,从而树立起威信,在情感上建立信任基础,让学生认为你是最好的,并且坚信你能教好他们。由于情感上的息息相通,学生都爱与你亲近,都愿欣赏你的成果,都敬佩你的人品与才华,都愿为你争气,你所布置的任务都能自觉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你还愁教不好学生吗?

三、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也都有各自的优点与长处,导入的设计,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例如在教学中,我常用“直观教具”导入法,容易激发学生去探讨课文。现在中小学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出问题,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最后理解创造性思维这抽象的事物。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17-01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艺术,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所谓教学的艺术性,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而是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采用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高效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发展智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

调教学内容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这意味着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而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语文老师照本宣科,借助参考书把语文教学当做一种程序性地机械复述,甚至把重点放在答案的对错辨析中。语文教材中仅有的艺术性内容,在老师毫无激情的讲解中变得支离破碎。

2、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多样性与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的形式丰富,教学行为充满人文关怀,学生就更容易被语文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有些语文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行为生硬僵化,导致学生兴趣全无,课堂气氛压抑;有些语文老师则把课堂当做自己一个人的舞台,无视学生的反馈信息,这些都影响到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语文教学不是“独角戏”,学生也不仅仅是观众,而应该是主体和参与者。

3、教学语言贫乏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传递教学信息、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教学语言是否得体适当,影响着教学的进行。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贴切,营造出适当的课堂氛围,就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致。而对于教学语言贫乏的教师,即使丰富生动的教材,由于不能用适当的教学语言进行组织,就会陷入乏味、干瘪的课堂教学形式。有些教师把对语言的锤炼当做咬文嚼字、舍本逐末,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灌输,把成绩的高低当做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更被这样的老师抛却在脑后,这种情况下,优美的文学作品也失去了韵味。

语文教师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受其害的就会是学生。

二、语文教学为什么提倡艺术性

之所以提倡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原因在于:

1、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人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具体指的就是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文化陶冶功能。语文教学通过将艺术的魅力引入语文课堂,将语言、情感、形象、态度、价值观等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语文教学艺术性实现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文学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形式,语文教学的艺术化,使得语文教学不再是干瘪的语句分析、背诵朗读,而变得更加的充满美感和情趣。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相互融合,促进了学生以艺术的眼光鉴赏文学,同时用文学的角度欣赏艺术,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机械、刻板的语文教学提高的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 ,其他的各种能力却得不到提高。 而艺术化的语文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富,使教学语言更加精彩,使教学行为更加多样,发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实现自我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三、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性的实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语文教师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潜质,了解学生的实际,展示个人的教学能力。

2、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

4、师生共创和谐课堂氛围

篇4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连接学生已有知识、促进学生积极思索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即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教师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质疑和对话,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体现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过程。注重发挥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提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将是一个有益的促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性的缺乏

虽然我们强调课堂提问的技术技巧,强调素质教育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当前一些中小学教学中,有违学生发展和教育规律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现,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下面,我们将对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即提问艺术性的缺乏进行分析和探讨。

1.提问缺少启迪,不能引发思考。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针对学生的疑惑来设问,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探索,最终求得解答,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而缺少启迪的提问,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下,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提问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所设问题显而易见,有“明知故问”的倾向,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开动脑筋,探求问题的答案,提问和回答环节不是探索的过程,更像是师问生答的对话。

2.提问流于形式,不能调动积极性。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涉及了提问,但都流于形式,师问生答,或者采用全体互动形式,在小组内生问生答,但就其提问内容的含金量而言,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提问往往集中于文章细节或一般简单推理,而对于主体思想的把握等提问和回答,还有很大欠缺。

二、课堂提问艺术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注重课堂提问艺术性的提升,会让初中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1.课堂提问艺术性的提升会充分调动中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胜过很多细致的讲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提问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照顾到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那么所产生的良好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提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能够很好地促进有效教学。初中的语文教学注重情感性、情境性,如果把握好了提问环节,那么使提问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3.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自觉性并不是很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并非完全来自于对学习内容本身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授课风格和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这种情况下,提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增强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性的途径方法

针对以上提到的课堂提问艺术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对其提升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

1.把握提问的时机,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教学中,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提问必须抓住时机,伺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般说来,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把握提问的重点,注重内容的系统性。每堂课都有一个中心,我们的所有问题都应该为它而服务,对于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课前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问题,有利于课堂重点展开的保留,不利于课堂重点诠释的删除。问题要意思明确,言简意赅,我们提问的对象是初中学生,在理解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听到提问,有所疑、有所思,从而有所得。

3.情感投入,寻找共鸣。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课堂提问生硬,缺少情感与共鸣,因此,很难真正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气呵成、顺利进行。作为教师,应重视和学生培养师生感情,多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努力缩小同他们的生活差距和思维距离,使得课堂提问流畅而受到关注。

简言之,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教学中是学者,生活中是第二父母,思想教育上是循循善诱的“向导”。做到这些,学生就会受益匪浅,得到发展与提升,并在情感上愿意同老师接近,教学也会因此自然达到配合默契的理想境界。

篇5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语言较为脱离,反而过度关注教材当中的边边角角。对于书本的熟悉和掌握固然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理解老师的语言特点,或者无法真正进入课本当中所传递的真正有价值的语言环境,而是一味地关注难字异性字,是不是逐渐背离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去接触原始材料,通过大量的语文教育中独特语言的具体实践和实用形式,掌握具体的语言规律。学习语文中的优美的字词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扩大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接触范围,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从而使学生志存高远。

二、方法创造性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们就创下了很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更是为我们的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方法。但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其找到自己学习的兴奋点,并且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是现在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加要侧重发展学生心灵中的人性闪光点。让学生积极走进文学作品,深刻解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以及浓厚的文化积淀;让学生学会找寻榜样的力量,学习优秀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品格,深入渗透古代先哲的智慧结晶,成就自我人生,实现自我梦想的最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各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方法诸如,诵读课、演讲课、说读课、读写课、欣赏课、辩论课、讨论课、活动课、创作表演课等等,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独创性的表现欲望,激活学生“我要学”的乐趣。

三、手段先进化

篇6

2.打造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课堂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这就要精力打造课堂结构的艺术生,教师要艺术性地驾驶整个教堂进程。一开始就要巧设导语,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渲染气氛、或风光导游、或描绘精彩场面、或让学生自述体验等等。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这是一节课的开端。随后,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精心选择能突破阅读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整体把握主旨,口味语言,弄清写作技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牵引课堂思维流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在对话、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此时要用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魅力参与其中,或用微笑表示肯定,或以简洁的语言点拨启发,或用热情的表扬及时鼓励,或用委婉的疑问促进深入思考,这是充分体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时候,这是一堂课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审美的愉快,好的课堂效果是给学生创造高昂的美感体验,以便于学生在心灵豁然开朗之时,对课本有种入木三分的印象,产生久久难忘的情感。此时,教师应该抓住“动情点”进行尽情的渲染或是艺术的再加工,让课堂进入。随后,教师不能让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停滞不前,而是进一步向课外延伸,纵深拓展课堂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3.发展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味

教堂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个性化的教师成功之路,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辨认等形式开展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篇7

一位哲人说过:要想答得好,首先必须问得好。语文课堂提问是教与学、读与思的一个交叉点,其成功与否、效益之大小均取决于问题的质量。因此,提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提问要有启发性。

问题能为学生引领思路,提供学习线索,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提问要避免一味顺着课文的先后顺序一问一答,或者是从情节到情节,既缺乏内涵又没有思维强度的提问;而应抓住课文的突破口、节骨眼或关键处来设计问题,增大思维容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要有层次性。

语文课堂提问应当有合理的程序。提问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因为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又深入到问题当中,它始终和一定的问题联系着,应遵循一问一思的客观规律,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

3.提问要有关键性。

语文课堂提问必须抓住关键,抓住关键时机和关键内容,同时注意问点的优化。“问点”就是问题的切入点,优化问点就是要问在关键处、选在“点子”上,这“点子”就是课文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这关键就是教学目的和目标。问题的切入点要选课文中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处,而不能任意设点、随机发问。实践证明,精于提问的高手,常常独具慧眼,捕捉蕴含较大的思维价值的问点构设问题,用以训练学生思维,把握问题的难易度。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主要是指提问能与兴趣、灵活、新奇、情境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一定的生动的艺术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在提问的训练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提问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整个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

1.巧问激趣,寓教于乐。

如在教学《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拥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仗为什么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呢?这样的提问,会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踊跃发言。教师加以巧妙引导,让学生轻松愉悦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灵活提问,启发探索。

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课文中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先后三次找碴儿的过程。“三次找碴儿”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什么叫“碴儿”?“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2)狼为什么故意找“碴儿”?(3)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4)既然狼要吃掉小羊,那又何必故意找碴儿?在这一个个问题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弄懂了狼找借口的实质、小羊反驳的理由,明白了对像狼这样的坏家伙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通过这样的提问,把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思想教育熔于一炉,对提高学生透过字、词、句自然悟出中心思想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提问新奇,引导思维。

如学习《灰雀》一课,在学生熟练地朗读了课文之后,可出示这样两个问题:(1)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哪儿去了?(2)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小男孩,而偏偏去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动脑筋思考,纷纷回答:(1)灰雀被小男孩捉去了。(2)列宁不问他,是为了不让这个小男孩觉得难堪。(3)列宁是为了让这个小男孩主动改错。(4)列宁这样做是关心爱护这个小男孩。(5)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聆听着学生们独特的见解,我心中感叹不已:这是多么美妙的思维啊!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受到了熏陶。

4.创设情境,巧妙提问。

篇8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实效低下、不受学生欢迎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过于强调初中语文的独立性,把初中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割裂开来,从而形成封闭化、程序化、死板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实际上,在初中各学科中,初中语文学科的感彩最强烈,教学的艺术因素最丰富,我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艺术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依赖特定的教学情景而形成,这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情境艺术。要创设初中语文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1.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语文教学中的艺术因素,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和感染力。

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究教材本身的艺术因素,做到美文美教。传统的课文分析模式会把课文讲解得支离破碎,毫无乐趣可言,尽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四射,但学生的反映却极其冷淡。记得在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了一遍,结果学生一个个毫无反应。后来我深刻分析了讲课失败的原因,这篇文章文质兼美,语言优美,有动听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因此高质量的诵读至关重要,我按照这样的教学设想重新讲了一遍。在整节课的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我满怀深情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春》时,整个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学生都沉浸在我的朗读之中。我的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朱自清所描述的那个美丽的艺术世界,使他们真正品味到了散文的艺术之美。

要注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美态。课堂教学是一项示范性非常强的活动,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给初学者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才有可能在一言一行之间自然流露出教师的优雅和情趣,流露出教师的慈爱和睿智,使每一名初中生都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学会语文,学好语文。

2.营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堂成功的初中语文课,学生的思维应该是有效地朝着课堂教学目标流动的。要使课堂教学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营造使学生思维朝着这一既定目标流动的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以具有的特定的心理特征而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的心理表象。因为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一般都能反映社会生活,它们都有较强的思想性、生动性和情感性,对这些抽象内容的理解,最好的方式是多联想、多想象和多感悟。诸多教学实践证明:求知欲、学习兴趣、学习情感等心理现象,是配合这一思维有效流动的良好因子。

一堂语文课能否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取决于教学方法。因为初中生学习的动机源于他们自身内部的力量,而自身内部的力量往往决定于需求的满足。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的需求有所了解。例如《羚羊木雕》,大部分学生都说这篇文章内容易懂,只不过篇幅太长,不知道全文的构思,只要讲解这一难点就行了。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仅使用了朗读的方法,便使他们愉悦而快速地学完了这篇课文。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教学语言为媒介,通过师生情感的传递,使初中生掌握课堂知识,形成学习能力。从教学语言角度讲,语言是教师表情达意的一种教学工具,有经验的初中语文老师都十分注意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在情感上打下信任的基础,让学生认为老师是最棒的,并且坚信老师能够教好他们。由于师生感情好,学生都会与你主动亲近,都愿意欣赏你的美,都会敬佩你的才华和人品,都愿意为你争光,你所布置的教学任务都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还愁教不好他们吗?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初中语文课堂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犹如一把打开初中生学习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语文教师应追求课堂导入的艺术性,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遵循语文课堂教学规律,结合本课重点、难点内容来设计。只有这样,才会极大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出疑问,逐步地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最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9

以往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学生学习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有了对事物的兴趣,才会使学生认真学习观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动了"情",继而便有了"趣"。如七年级课文《春》这篇优美的散文,在讲授时,摒弃了传统的讲法,采取向学生提问的办法:春天的活力是通过什么景传神地表现出来的?这样就引发了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对其所表现内涵的探索心理,继而在读"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时,明白"钻"、"闹"、"抚摸"、"笼"字的形象比喻,掌握了"春的活力给人带来的是希望和力量"的主题。讲授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先放根据此词谱曲的歌曲,最后以唱代背。

2 巧设悬念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开头得好,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结果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借鉴文学创作的作法,设置教学悬念能激活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悬念设置巧妙得当,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于你所讲的知识对象上,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迷宫",接受知识要点。如《荷塘月色》的悬念设置是:写"荷塘"?写"月色"?还是二者都写?《奇妙的克隆》这篇课文中的"克隆"指的是什么?它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假如你掌握克隆技术,你最想克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对所学的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受到极大的启示。通过这种方法组织的课堂教学也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巧设悬念组织的自学训练,学会了在学习中多提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的积极性。

3 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

一堂富有成效的教学课,是在轻松、愉快中完成的。而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形成,离不开灵活多样、随机应变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激思,不失时机地点拨,或板书、或演示、或讲解、或讨论,使学生在轻松中紧张地思考、学习,在活泼中自觉学习和发展能力。对于质疑问题提出异议的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多引导,形成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鸿门宴》中惊心动魄、刀光剑影的场面,借助语言、神态、动作,讲出课文中"忠"、"勇"、"威"、"壮"、"智",在课堂上掀起的波澜,把故事情节逐步推向,达到教学目的;讲授《口技》时,先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口技表演,并叫学生模仿;讲授亲情类的文章时,如的《母亲》,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唱歌颂亲情的歌曲;学习诗歌时,开展课堂朗诵、背诵比赛。

4 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

篇10

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 怎样艺术地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2.1 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题,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篇11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一套名词术语、范畴系统,一些传统批评的概念和术语,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至今仍然为汉语文学批评所沿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系统,除了借鉴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概念工具,还需要认真清理中国古代的批评术语。

一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二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特点

以西方文学批评的术语为参照,我国传统批评术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提出者往往是用以表达自己审美理解中的感受印象,故不作明确界说;运用者则主要也是依据自己的体会,并不注重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提出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故一个概念术语统统难以求得一致。每一批评术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含义。例如古代批语中常用的术语“味”,就具有这一特点。陆机首先将“味”用之于文学批评,《文赋》云:“阙大羹之遗昧,同朱弦之清泛。”用白煮的肉汁比喻文章缺乏必要的修饰而乏味。《文心雕龙》中多处用“味”,“味”已转变成专门的文学批评术语:“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隐秀》);“儒雅彬彬,信有遗味”(《史传》);“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体性》);“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明诗》)。到了钟嵘《诗品》,“味”特指诗歌的艺术性:“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昧者也”;晋代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昧”。到了唐代诗评中,“味”的涵义又有新的发展。《文镜秘府论》云:“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味”显然是指情意交融产生的抒情诗特有的艺术韵味。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南宋杨万里倡言“去词去意”而诗“昧”犹存,“味”又成为了超乎言间之表的文学韵致,一种综合了诗歌全部艺术要素的美感效应。至此,“味”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其基本含义才得以明确。

由于批语术语的提出者是用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往往使术语带上具象比喻的色彩。批语术语的具象性使批评文本具有隐喻的特点,如果这种具象比喻贴切中肯,便能超出批评家一己之感受,为后批评家所采用。《石林诗话》卷下曾说: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初日芙渠”等,出语精当,比喻贴切,作为风格批评的术语,被后人经常采用。

第二,批评术语的人化倾向。以人喻文学,是占代批评术语体系的突出特点,秦汉以来,以气、以性论人的传统,导致六朝批评家以人为喻的术语成批出现。古人批评中普遍采用的诸如“气”、“才”、“性”、“情”、“志”、“骨”、“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神韵”等术语都是“近取诸身”以人为喻的产物。六朝文学批评大多带有品评特点,而最早设品所论的对象,便是人。品藻人物的风气影响到品画、品书、品诗,自然就带上了由品人带来的特点。

第三,传统批评术语具有长期延续性,在不断运用中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活力的同时,也容易老化,几成套语。

例如古代批评的“气”,由单词而推衍为许多复合词,内容越来越丰富,含义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人身之气,如“志气”、“意气”、“气力”、“风气”、“生气”、“神气”、“才气”等;有的侧重于艺术方面,如“辞气”、“气象”、“气格”、“气势”、“气体”、“气韵”、“气脉”、“骨气”、“气味”、“气调”、“气候”、“声气”、“气魄”等。古人谓“文以气为主”,居于主体地位之“气”便成为判断作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由此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气”,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玩味之余,很难辨别各种近似而又含义模糊之“气”的含义,不觉反生疑惑:是否有必要提出这样多烦琐之“气”?“掷笔三叹之余,好心肠的行家应该告诉普通读者一个诀窍:与其永远纠缠不清,不若大刀阔斧”,将这些眩人眼目的“文字迷宫”予以合并归类,抓住它们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随着小说戏曲批评的兴起,批评家“别作奇警之新熟字以为命名”,如评《西厢》有烘云托月法,月度回廊法,羯鼓解秽法,那辗法,浅深恰好法,起倒变动法;评《水浒》有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叙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鸾胶续弦法,等等。这些术语来自日常生活用语,易流于批评者个人一时之趣味,不易被他人理解。故这一类的批评术语只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一部分小说戏曲作品的评点中运用,频率较低。

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文化成因

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先秦时期,哲人对于抽象意义的表达普遍是从具体的感性对象人手的,并借助于感性对象本身的某些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抽象内涵。孔子强调高尚独立的人格,但也从未作过关于人格的抽象论述,而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即“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界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因此也需借助于具体物象的“空虚”来使人体会“无”(道)的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远古的八卦也是现象直观的产物,《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可见,八卦是在对象中对“象”之“像”的抽象,而抽象的结果不是导致概念的产生,而是对“象”的模拟,《系辞上》说:“对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先秦哲人这种在现象中直观本质的直观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古代思维的基本形式,制约着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批评术语的具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作为直观思维(主要表现为把握事物现象的表象特征及其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活动)的产物,既为历代批评家长期遵奉,也为广大读者所认可。HTtP//: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传统批评术语的形成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汉字没有走上与大多数民族语言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而成为对现象进行概括、模拟的象形一表意符号系统,与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八卦的起源同时也是文字的起源,文字因而也具有类似“象”的特点:内涵不确定,包容性极大。这就客观上限制了语言文字在数量上的膨胀,“古者字极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尚简不仅是文字的固有特点,而且是使用汉字的文人的习惯,刘大槐《论文偶记》云:“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字简和尚简的语言表达习惯制约着术语概念的精确。西方哲人,力图弄清术语内涵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力图区分不同术语之间的界限,其结果是术语增生,而中国古代哲人则不作此种区分,“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

一定的时代和社会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对于既定文化传统,批评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渗透力,只能被刻上历史文化的印记。中国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概念术语笼统含糊,缺乏明确定义,这明显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术语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符号工具和理论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要以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术语概念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