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8 09:36: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近代经济管理方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近代经济管理方式

篇1

一、取消《关于实施〈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办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97)京房资中心字第051号〕第四款“个人贷款不能用于别墅等高档住宅”规定。

二、《关于实施〈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办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97)京房资中心字第051号〕第六款修改为:借款人月均还款额一般不超过其家庭月收入的70%,且三口之家每月至少保留800元生活费。

三、自本通知下发之日,各分中心和各直属归集部门(以下简称分中心)须一律执行市中心有关个人贷款规定,此前自行制定的与市中心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即行废止。

四、分中心接到个人贷款申请,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成有关手续;分中心办理个人贷款有困难,可转至归集部或归集二部办理;分中心不得拖延发放或拒绝办理有关手续。

五、分中心不得拒绝发放30年(含)以内任何期限档次的个人贷款。

六、分中心转至归集部或归集二部办理个人贷款,按相应额度,核减分中心明年个人贷款计划指标。有特殊原因,并报市中心批准的,可酌情核减。

篇2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资金管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现代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给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加强资金管理对企业竞争实力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

1.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引起现代企业经营效益低下的因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企业综合竞争力问题,而其中财务管理问题尤其是资金管理问题是影响现代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最根本因素。所以,资金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加强资金管理对企业经济行为的规范和竞争实力的提升意义非凡。

2.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在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中,将资金管理定义为简单的会计工作,资金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未形成综合系统的观念。而现代企业资金管理中涉及了筹资、资金调配、资金使用等过程,所以加强资金管理有利于控制资金的使用与周转,从而促进资金价值增值,这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部分。

3.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由于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力度不足,管理较为分散,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而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资金使用结构,能够推动企业内部组织要素正常高效的运行,促进各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发挥,实现了系统化的内部管理。

二、现代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现代企业对资金的管理主要是采用科学完善的手段及方法保证资金在客观规律下正常运行,提高资金流转效率,突出资金的特点如增值性、补偿性。笔者根据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强资金管理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1.树立规范的财务控制观念,加强资金系统管理

当前,企业应充分认识资金管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企业呈现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点,大部分企业发生了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销售、存货等环节管理的同时,还必须管理好资金筹措的渠道,明确适当的资金筹措数量,企业一旦发生资金不足将无法正常的经营发展,而资金过剩则会阻碍企业资金作用的发挥,因此对资金的科学筹措至关重要,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资金事后控制及管理

第一,构建一套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将资金的收支纳入规范的预算管理程序中,对事前资金支出、事中资金支出过程严密控制,以确保资金的正常流动。预算编制应以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方式为主,预算一旦明确,没有特殊情况,禁止随意更改,将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

第二,构建规范的信息反馈制度。企业从资金筹集到资金分配全过程中,都要求各部门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计划部门,要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使风险与损失处于可控范围,从而实现科学系统的资金管理目标。

第三,灵活应用存量资金。首先,企业应防范产品积压问题,及时回笼资金,保障资金的有效周转;其次,应充分挖掘现有资金的潜力,灵活应用现有的存量资金,避免原材料与资金的占用等,从而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此外,企业还应制定并落实完善的资金回收责任制,合理节约资金,制定各类规范高效的回收资金的方法及措施,强化产品销售资金的回收管理。

3.注重资金分析,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及时掌握国家颁布实施的财政金融政策,丰富筹资渠道,科学调整主权资金、借入资金的税额比例及长短期资金的比例,加强筹资风险管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及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准确估计潜在的支付风险,对规避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提高诚信度,和银行、信用社等部门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选取较低的贷款利率,节约资金成本。适当的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谨慎心,从而规范资金的使用,实现预期的资金效益目标。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明确最优的筹资方式。比如引进外来投资、融资租赁、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

4.设立专门的财务结算中心,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篇3

1.1注重效率

注重效率,是现代管理最显著的特点。从美国福特公司的崛起不难看出这一点。1913年,美国福特应用创新理念和反向思维逻辑提出在汽车组装中,汽车底盘在传送带上以一定速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前行。前行中,逐步装上发动机,操控系统,车厢、方向盘、仪表、车灯、车窗玻璃、车轮,一辆完整的车组装成了。第一条流水线使每辆T型汽车的组装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提高效率成为了21世纪所有公司生存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2重视科技

现代社会,科技成为人类向前进步的主要动力。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的论断。所以,掌握了核心科技,就掌握了整个行业。这一点,在美国的科技市场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上世纪80年代的微软,凭借着操作系统的绝对优势,奠定了比尔盖茨美国首富的地位,同时也铸造了微软不可动摇的市场份额。今天,苹果公司凭借其领先时代一步的科技创造力,让苹果公司重新焕发生机,市场价值扶摇直上,在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竞争中,不断取得先机。

1.3民主管理、团队合作

在我国古代,讲究的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信息的高度流通性,人们更注重团队合作、民主管理。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智商再高,也难以把所有的事情考虑的面面俱到。即使他可以想得到,也未必有精力去执行。所以,团队协作的概念从战场、工厂逐渐引入到了商场决策等方面上。

1.4建立完善的制度

由于现代企业的人员流动逐渐加快,大部分企业把建立制度当成一个重要的工作去做。因为建立了制度,人们可以去根据制度工作,把无序的工作流程化,把长期的工作阶段化,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同时,降低了人员流动的风险,也降低了新手入职的难度。

2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虽然现代管理理念与传统的管理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中国,由于受古典文化的影响,管理的很多方面还是继承了传统的理念。

2.1举荐人才与培养人才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教育机制的原因,应届大学生的实战能力远远未达到社会的需求。所以,如何发现和推荐人才,是一个企业面临的难题。我国企业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对忠诚度和道德的侧重程度要高于外企或合资企业。在选材上,古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苟不能得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当今社会,不少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都会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训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同时,受传统管理影响较深的管理者大多会选择和“提拔”身边的“老人”或者“嫡系部队”,因为他们的忠诚度较他人较高。这一点与国外的做法不尽相同,国外的管理者更多的是利用猎头公司挖竞争对手的墙角,而被“挖”者也没有太大的心理上的负担,因为工作是工作,人情是人情。

2.2侧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渐看重。在这一点上,传统的管理方式对现代管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从我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来看,人们更偏好解决实际问题。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大多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闻名天下的。比如:虽然我国古代科学家商高在《周髀算经》中记录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特点,比毕达哥拉斯早了将近1000年。但是这位科学家也只是针对3、4、5这一对基本的数字做了证明,而没有深入的解决普遍性的数学定理。反之,毕达哥拉斯解决了普遍性的数学应用,并证明了其真实性。类似的还有:我国人民可以发明出火药,并产生实际应用效果,但是西方却研究出了元素周期,给出了理论性的解释。这些例子,都反映了我国自古到今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从未停止,但是对寻找背后理论证明重视度不够。

2.3注重气度的培养

根据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上位者对上下级的概念一直颇为注重。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也没有完全改变。我国企业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较深,领导者需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孟浩然就说过“吾善养浩然之气。”这里的“气”,可以理解为气度、气场、气势等。公司高层可以对一般员工的某些事情不在意,但是,对于下属的某些礼仪却异常关注。一般员工,见到上级时,普遍会觉得低一等,在公众场合发言,觉得底气不足,这就是气场有所欠缺。在面对客户时,基层员工的处理方式偶尔会有所欠缺,不如领导处理的游刃有余,这就是气势的欠缺。

2.4以人为本,注重社会责任感

传统的管理理念最注重以人为本,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一种理念。在今天,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概念逐渐回归社会的主流。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加工人的休假和福利。这将会极大的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此外,企业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许多企业不管是出自什么原因,每年都会做一些慈善工作。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而且在客观上,也契合了我国传统理念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企业存在的价值,也是企业适应这个时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现代管理理念是在传统经济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的。

篇4

一、科技进步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会计诞生在何时、发源于何地,至今尚很难确切地加以考证。但是,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产生与发展却同社会生产及科技的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但由于文字没有出现,所以只好“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这些原始的简单记录,就是会计的萌芽。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的种类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据马克思的考证,在原始的规模小的印度公社已经有了一个记账员,登记农业项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项,这便是早期的古代会计。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了造纸术,会计便有了专门的记账工具-账本,并且有专门的格式及结构用于记录各种收入和支出。值得特别重视的是,在13世纪意大利的银行账簿中,已分别以“借主”、“贷主”登记债权和债务,这为近代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科技进步对会计学科发展的影响

早期的会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对财物的收支进行计算和记录。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它从简单的计算、记录财物收支,逐渐发展成为用货币单位来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直到发展到参与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各个方面。会计的技术和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1.古代会计。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生产力的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货币关系还未全面展开,因而,会计的发展也很缓慢。起先,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属工作。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就为组织生产、管理产品和进行产品分配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生产开始了社会化,直接的生产过程已经采取共同劳动的协作形式,不再是个体劳动。当这两个条件具备时,会计就作为一项单独的管理职能由脱离生产的人来担任。但是,尽管会计由脱离生产的人担任,但那时的会计仍然很不成熟。严格说来,这一阶段的会计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了统计、业务技术核算等其他经济核算在内。会计独有的专门方法还远远没有形成,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近代会计。会计之所以能从古代会计阶段跃进到近代会计阶段,科技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

(1)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地球,从此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业特别繁荣。日益发展的商业和金融业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已经流行于这三个城市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技术首先来自银行的存款转账业务。为适应实际需要,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上的阐述。此书可以认为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最早的著作。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复式簿记方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开始了近代会计的。

(2)从15世纪到18世纪,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仍然是比较缓慢的。直到蒸汽技术的发明实现了社会的革命,才使得会计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英国进行了产业革命,成为工业最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在英国,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首先产生了适应大生产需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于是才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了会计的变化。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了,过去只服务于单个企业,现在通过职业会计师的活动发展为所有企业服务,使会计成为一种社会活动。进而会计的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发展,过去,会计主要是记账和算账,现在还要编制和审查报表,而为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还要求研究资产的估价方法和有关理论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无论是生产上、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上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会计学的发展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对标准成本会计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会计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会计科学也已经比较成熟。

3.现代会计。现代会计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代资本主义会计的新制度。这时,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很快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保护那些不参与企业管理的所有者的利益,实践中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另一方面,商品经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为了在这种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就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以便具有反应灵活的适应能力和预见能力。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管理当局的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地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领域。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是近代会计发展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

三、飞速对学科的

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特别是Interna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使人类从跨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会动摇整个的基础,而且还将使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并会彻底改变社会发展的运行方式,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数学化的时代。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和空间的形成,已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网络已经把整个世界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将得以完全实施,因此会计也必须完全融入到全球经济统一的潮流中去,以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同时,在会计领域中,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会计则又呈现出新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分支。

1.电算化会计。随着机的发明和运用,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逐渐发展到电算化,产生了电算化会计,这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和会计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从而在推动会计自身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也促进电算化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电算化会计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

2.电子商务会计。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主流贸易手段,也是商品贸易形式中的新兴商务方式,已逐渐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电子市场、虚拟商店、网上购物、网络贸易以至商业互动模式等新兴事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与全球各地消费者、合作伙伴及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得到极大的增强,大大加速了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会计角度看,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会计和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其中,电子商务会计=传统会计+会计数据信息服务+其他,而网络信息自由流动是会计信息供给方、寻求方、认证中心(CA)之间发生的信息自由流动。作为电子商务与传统会计的结合物-电子商务会计的出现,对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标准、报告及至整个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四、科技进步对会计发展的挑战

在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会计学科无论是在会计的方法体系、会计信息的传播形式等方面,都与飞速发展的形势有着明显的差距。

1.会计信息逐步国际化、标准化。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环境下,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at技术正改变着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从而要求会计信息形成一个统一传送、存储、使用的环境,不少跨国公司通过Internat向相关的信息客户发送可随时更新信息的联机财务报告,这一方面为会计信息走向国际化并与其产品一起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求会计信息的组织方式、传递机构等逐步国际化和标准化。作为记录经济运行状态的会计系统,在会计目标的制定、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和会计报表形式的采用等方面,在全球也将面临趋于统一的。

2.会计人员知识结构面临新变化。在网络经济下,一个崭新的财务管理时代-网络财务时代已来临。网络财务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下,利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原有财务系统引入网络技术。它的推出及应用使企业的经营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在管理方式上割除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等模式;同时,在信息提供上,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财务信息查询方式。因此,会计人员除了具有会计、财政、税收、、、审计、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外,还必须能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

3.会计核算的重点将有新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决定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不再是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发展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是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信息资产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会计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知识产品中无形资产的计价、金融衍生产品的计量、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新经济运行会计模式的建立等也会对会计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4.会计基本假设将面临挑战。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仅是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下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进而使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挑战。随着虚拟公司与网上银行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假设。

5.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然而,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体系却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会计学科分别经过古代、近代而发展到现代。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已超越经济等其他影响因素,成为“第一会计环境因素”。科技进步在促进会计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使会计学科的发展更加完善。

1.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2.王开田。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创新。江苏财会,2003(1)

篇5

■人们可以尝试各种创新,但前提条件是:创新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养。例如,科学技术知识准备、科技设备仪器、财务支持、组织激励,等等。审视过去500年的现代化历程,很多例证都说明,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创新通常只会是某种财富奢望和资源奢侈

■创新作为一种知识产权,蕴含着巨大商机。一般说来,它应该且必须按照市场方式来运作。但如果因此把创新简化为一种牟取利润和财富的方式,缺少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就难免会降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经济创新本身所N含的美德伦理意义

■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即在探寻古代科技发达领先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行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追问。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利于创新的守成主义藩篱,将其中的精华转化为有益于现代创新的文化思想资源

推动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已由传统生产力要素转向科学技术

所谓创新经济,是指主要由科学技术变革等内在因素带来整体经济创新进步的发展形态。就创新经济而言,推动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已由传统的生产力要素驱动转向了科学技术,尤其是新型技术的发展驱动。它不仅可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提高,甚至会使经济管理方式、商品营销方式、科技研发转化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

历史地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由创新推动的。只不过以往创新活动的速度比较缓慢,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幅度也比较弱小。现代社会有更多的创新理论、制度提供激励和支持,因而现代经济创新速度更快,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甚至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最根本、最关键、最持久的经济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的变迁不仅推动经济发展,也会带来政治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社会也需要理念观念创新、体机机制创新等,这是创新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比如,如果当时没有大量的新技术发明,没有大量发明性、创新性价值理念的支持,以及从15世纪到17世纪积累起来的较为雄厚的资本条件,近代西欧的工业革命就很难出现,更不可能最终充分实现。

要弄懂创新或者创新型经济,还需关注创新背后更加复杂的方面,尤其是创新的伦理之维。只有更好地理解创新经济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文化后果,才可以更好地驾驭和管理创新型经济,更好地规范创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不能有效防止创新成果被剽窃,创新经济恐怕终将成为一句空话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概40%的经济发展来自于技术或者体制性的创新。这是过去3年的一个数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到目前为止依然能够保持6.5%以上的GDP增长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执行,实际上也一直在激励人们更积极地尝试和追逐自己的梦想。

但即便如此,对创新经济的道德哲学反思仍然是有必要的。比如,创新的目标仅仅是为了GDP的增长吗?或者说得更直接一些,创新经济只是为了保持目前的增速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角度是片面或褊狭的,就难以正确看待创新,甚至可能导致过分依赖GDP来判断创新经济的成效。

实际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创新而言或许是更为重要的。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经济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得不对创新作更全面的反思和评估。比如,认真考量在创新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多少代价?这些代价是否被忽视了?创新经济或许会消耗大量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金融资源、科技资源等。但在具体的过程中,这些资源或成本是得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还是被浪费掉了?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形式的创新如果缺失了合适的条件或前提,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也未必一定是值得追求和鼓励的。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人们固然可以尝试各种创新,但前提条件是:创新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养。例如,科学技术知识准备、科技设备仪器、财务支持、组织激励,等等。审视过去500年的现代化历程,很多例证都说明,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创新通常只会是某种财富奢望和资源奢侈。

第一,任何经济创新都必须具备社会价值的合理性。比方说,不管是否会带来经济上的成功,如果造成污染或者付出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任何所谓创新在社会伦理意义上都可视为恶的。

第二,任何经济创新都必须具备科学的合理性。否则,只会导致过度使用甚至浪费社会资源。而任何形式的浪费,无疑都是不应有的。

第三,创新需要必备的社会体制条件。一些用于刺激、鼓励经济创新的制度安排或多或少会有某种程度的制度偏向,从而引起某种形式的制度偏颇或安排不公。例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说,某些针对创新经济而作出的现时性制度安排(特殊政策或策略)会不会产生制度效应的不公,就值得思考。

第四,创新需要足够的法治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不能有效防止创新成果被剽窃或“被抢劫”,创新经济最终将是一句空话。如果创新者的创造成果不能得到很好保护,人们也就没有高涨的创新热情。

更重要的是,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科技知识的法律保障问题,而且在根本上是对创新者个人和团体基本权利的保护问题。就现实情况而言,保护知识产权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第五,要避免过度商业化的炒作和利用。创新作为一种知识产权,蕴含着巨大商机。一般说来,它应该且必须按照市场方式来运作。但如果因此把创新简化为一种牟取利润和财富的方式,缺少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就难免会降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经济创新本身所蕴含的美德伦理意义。换言之,遵循社会科学的逻辑和道德伦理的考量,创新其实有着真理与道德、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双重意义。

不敢或不能突破传统陈腐既定,很难创造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的创新经济?我认为,以下三大挑战需要克服:

一是文化的挑战。文化的挑战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如何传承和突破文化传统?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中国社会近代以来仍未真正解决的老问题,却是未来创新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大问题。

毋庸讳言,中国传统文化似乎给人一种创新较弱的印象,在很多方面缺乏首创精神。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即在探寻古代科技发达领先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行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追问。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利于创新的守成主义藩篱,不仅传统文化自身需要与时俱进,而且需要将其中的精华转化为有益于现代创新的文化思想资源。

二是制度的挑战。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现代科技之于经济创新发展所具有的强劲影响,我国创新中最为急需的,与其说是前沿的科技创新,不如说是适应这一科技革命的社会制度创新。没有科技体制和社会制度创新,就无法使创新获得必要的制度保障。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就需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还要加强教育制度改革,尤其是对应试教育的积弊进行改革。

此外,创新绝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本身的内部改革,还要注重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h境。这是因为,后者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建构和发展。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外部的制度创新要比企业内部的体制创新更为急迫、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和艰难。一套真正有效合理的社会制度,必须是能够较为充分地激励、发挥和保护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的制度系统。

三是能源与生态环境的挑战。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不仅具有深刻的全球化特征,而且遭遇自然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危机的困局。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既有的增长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人们的生活、消费、生产,不仅要接受经济理性的检验,也要接受生态伦理的审视和评价。

篇6

西北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这里曾经孕育了中华文明中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起源地。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再到开元盛世,西北一直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宋代以后,随着国家政治中心、政权中心的南移,西北不再作为中国的中心。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清政府的大门后,中国被迫拖入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而中国现代化的开始也最先出现在东南沿海等海上交通便利的地区,西北沦为经济边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中心在沿海地区,西北经济再次又被拖入边缘。直到本世纪初,西部大开发的提出,才给整个西北的经济带来腾飞的可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提出已经有十余年了,西北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依旧明显落后于东南地区。

一、西北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西北经济落后在全国看来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但就其落后的原因来看又是复杂的。在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划块内,西北三省两区被列入同一个区域,但虽然在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划块中,西北三省两区被列入同一区域,但就其内部而言,发展水平是有显著差异的。陕西省整体经济实力特别是工业水平高于其他省区,新疆农棉等商品又高于其他省区。什肃、青海、宁夏落后的原困更偏重于耕地和工业的欠发达。但就西北五省整体而言,工业的单一和落后又是落后的共同原因。

1、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从自然条件看,大西北占据中国1/6以上的土地面积,其中,绝大部分地区属于荒山、沙漠、戈壁和雪域高原,缺雨的环境是其发展最大的阻碍,灌溉面积也只是围绕黄河或者祁连山的雪水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在历朝历代的开发中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过度开垦,使得土地、水、林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其主要表现:一是自然界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资源严重匮乏。西北地区曾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区,但近代以来,干旱却成为开发的大敌,由于古代开发使天然水体遭到破坏,而人工水利工程又年久失修,加之战乱不断,使本已破烂不堪的水利设施更难维护,严重制约了开发的地域。二是土地的利用价值弱化。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土地沙化、盐渍化严重,加大了土地开发利用的难度。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不断,自然灾害的频发,使本已不堪重负的农民进一步过垦过牧,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2、政府对西北地区开发、扶持、创新难度高于南方地区。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依旧是指令性的管理方式,政府机构极为庞大。部门十分雷同,被动性的改革制约着这一地区始终无法主动改革,往往会出现“牵着牛鼻子走”的状况。和我国的南方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经济改革有三点不同。一是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比东部要大许多,西北地区是“老、少、边”区的政府,必须把解决温饱、稳定边疆,协调民族关系、抓好安定团结做为政府职能改革的基本前提。二是西北的地方经济实力在改革初期就与东部地区处在不同的档次上,加上可开拓的市场空间远远小于内地,交通便利程度也远远小于内地。所以,即便能够在改革进度上与内地同步,也不可能取得同样的效果。三是改革所选择的突破口不同,东部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都是从市场要素最活跃的领域开始的,如乡镇企业、经济特区、股份制、民营经济、家庭企业等,最后才对国有企业实行改造,因此,政府对改革的承受力有一个适应和过渡期,而西北的改革别无选择。

3、管理体制落后,法律意识淡薄,教育落后。这些是西北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西北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地方上,依旧满足于低水平的管理方式,不重视管理方式的创新。用人机制多是用行政官员的方式来选拔经理、厂长。这些经理、厂长一般对经营理念、管理理论不关注,过多关注的是职位和金钱。法律意识淡薄也是西北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现象十分严重。这里的民众也不会自觉地拿起法律工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宁肯吃亏也决不打官司告状,对法律机构没有足够的信任。教育发展严重滞后。西北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和观念陈旧。近年来,由于地方财政日趋紧张,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连保证教师工资和公用费用都很困难,使得学校无力对教学条件进行改造。一些县乡仅教师的工资就占据了全部教育经费的95%。有的学校的办公费每学期不到10元,教室的危房率高达50%。

二、解决西北经济落后的对策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但西北经济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民族的原因,使西部大开发的任务依旧还没有完成,路途依旧任重道远。十年来,在兴修水利、交通运输、资源开发上取得了好的成绩。但在一系列基础措施逐渐完善时,合理利用这些措施才是最关键的致富办法。

篇7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目前,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整个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1]

一、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契机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各种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由民生诉求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风险源”。如何有效改善民生、化解“风险”,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对社会管理的理念、方式、内涵和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符合新的社会需求才能实现不断满足社会社会稳定发展这一目标。因此,社会需要有更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更全面的社会服务机构有力支持,来化解社会风险、缓和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重塑社会风尚,这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1、社会管理理念人性化,需要本土化的服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谐社会是一种动态平衡,因此社会管理理念的更新也永远是一个不断进取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的利益和价值迅速多元化,社会进入了矛盾的凸显期,一方面许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另一方面仍有大量问题尚未显现,这种社会状态对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既要处理好向多元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复杂的、紧迫的社会问题,又要能够将潜在的问题消除于未然或者减小其爆发的破坏性。传统的简单强调社会控制和政府单一地分配社会资源的社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2]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本土化社会服务,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真正做到把“人”作为社会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社会全体成员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社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内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社会公民个人目标的管理理念。

2、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需要专业化的服务。

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但社会不是物的堆积,而是能动的人群,是利益的主体。两类主体相遇,如果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就容易产生摩擦或冲突。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社会管理创新所面临的复杂的利益格局。有些社会问题单靠政府自身的力量解决不了,此外,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社会管理方式也很容易导致行政人员的执法行为失范,从而造成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紧张。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应该认识到,社会管理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许多非政府部门的参与。当然,必须明确的是由于我国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尚不完善,因此,在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在此条件下,必须着力推动专业化的社会服务。[3]才能实现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达至缓解政府压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将精力和资源集中用于宏观调控领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社会公共服务的目标。

3、社会管理方式社会化,需要个性化的服务。

现代社会管理不再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权威,通过制订和实施政策,对公共事物进行直接性管理,而是强调的是管理主体中心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过程协作化的多元互动的新型公共治理的直接模式。社会管理的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监督与控制,更在于社会工作与服务,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社会目标的有效完成。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方式常常被简化为一种单纯的监督与控制,把社会监督与社会控制看作是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从而忽略了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作用,忽略了管理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原有的政府直接社会管理模式面对新的个性化的社会服务需求逐渐力不从心,社会发展要求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方式。其次,随着社会事务的迅速增多,处于中心地位的政府规模迅速膨胀,社会管理成本剧增,社会管理效率低下。面对上述问题,社会管理的方式必然实现社会组织和私人部门协作参与的直接服务。从社会管理的价值诉求来看,社会管理过程、内容及其实现目标,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个性化方式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的社会控制方式,在社会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从当前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个性化发展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

4、社会管理内容宽泛化,需要职业化的服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管理对象的社会系统是由社会不同主体及其他主体之间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构成的,是相对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和环境系统而言的,除社会之外,社会系统还包括那些在其环境中自给自足程度不太高的二人组合关系、小群体、家庭及各类组织等。[5]因此,社会管理应该是相对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和环境管理而言的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其内容包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社会制度的各要素、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和社会观念形成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4]从社会管理对象和发展需求来看,社会管理的内容非常宽泛,社会管理的内容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亟需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成为新职业的基本条件。当前,中国的经济条件已经能够承受社会工作职业化所需要的经济基础。充分的经济基础可以促进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实现增进社会福利与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以消除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工作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包括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公共安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管理、思想道德等方面。社会工作是近代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以助人为宗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满足社会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能够成为现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构建与理念更新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方式

(1)构建“以人为本”理念的政府社会管理方式。

针对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政府在协调利益关系时,采取“协商式”手段和方法,充分尊重民意,主动争取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实现代价最低的解决方案;通过全社会力量特别是媒体的力量,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来动员、吸引、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各项事务中;通过对管理的主体、内容、流程、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自觉接受被管理者和社会各方的监督、审核。

(2)构建不同主体有序协作、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方式。

社会管理的特质决定了社会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所以,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对有关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的过程,即政府的社会管理,也是各种社会力量(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的过程,即社会自治管理和社会自我协调。当前,继续那种单一性的行政化社会管理方式,不仅与中央要求相距甚远,而且严重落后于时展的步伐。政府部门应当明确多元主体间有序合作的边界,清楚地知道不同主体社会管理范围与边界,明确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管的管到什么程度。既保证党委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又要在人、财、物和法律法规等方面鼓励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还要拓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激发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助他与自助能力。

2、社会工作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工作是将社会管理理念、内容和方式转化为现实的具体服务过程,是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和谐运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社会管理的发展历程看,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福利的供给和社会矛盾的缓解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开展合作的体制机制。

(1)社会工作具有多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涉及个人或集体(家庭、协会、社区等等)如何帮助个人、群体或社区增强它们发挥社会功能的能力,以应付环境或生活情景的需要,创造适宜于实现目标的社会条件。社会工作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等直接的专业手法,在学校、医务、社区、老年和家庭等方面开展工作,激发人们参与经济建设和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人们参与经济建设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为发展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将设顺利进行。[5]同时,社会工作通过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研究等方法,来影响对各方面的服务。这些独特的工作方法既能实现政府的管制功能,又能充分调动各多元主体参加社会管理的的积极性。

社会管理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而通力合作对社会生活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组织和协调的过程,它以合作精神和现代公共规则的确立为价值取向。社会管理是从政策层面规定服务理念、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服务内容和方式及其评估体系。但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明确主体,如何根据不同的社会对象选择有效的社会管理内容和方式,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需要社会工作发展及其深入开展。

(2)社会工作发展介入可以发挥传统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实践中不能凸显的优势。

首先,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服务他人、社会互助和倡导民主。这种服务精神要求克己、利他,做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事情,社会互助是从自助发展到助人从而实现互助的过程,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标志,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尊重多数,倡导基层民主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作风,这将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其次,以社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转型过程中,正在兴起的社区、学校、家庭、医务、老年、残疾人、救灾、贫困救助、流动人口服务等方面的社会工作,为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完全可以发挥社会工作的社会保障功能。

最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工作是一项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核心价值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通过专业社会问题,可以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有助于社会稳定,而社会工作注重协调社会成员和群体的利益的原则,在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层面上可以达到社会和谐,构建一个正常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

三、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走向多主体、多元化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模式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状况其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成败,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推进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创新,应当遵循社会工作本土化、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思路。

1、 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人性化发展。

任何社会,其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有其社会特色,都必然符合该社会的文化和国民价值取向,只有结合社会的需求开展社会服务,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够使社会工作的开展获得社会的认可,才能是社会工作的发展成为可能。

2、推动社会工作社会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多元化发展。

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多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取向,当前我国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也是多层面的。推动社会工作社会化,即是形成一个政府和社会在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方面互补的格局:一方面,政府努力整合各种资源,从政策层面解决宏观问题,鼓励和支持不同主体协作参与社会服务的社会环境,通过政策和行政力量帮助服务需求对象解决困难;另一方面,政府应搭建非政府服务机构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通过购买服务、合同外包、项目管理等多种方式提供经费和平台支持,鼓励他们作为社会工作系统更好地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最终形成一个分工合作、责任共担的完整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3、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化发展。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可以反映社会工作独特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推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不仅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也是现代社会管理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较少在毕业后从事直接的社会工作服务,这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化培养增长和专业化供给降低的悖论。发展现代社会管理同社会工作一样,要特别强调其专业理念与方法的运用,强调运用专业方法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秩序的有序发展。最后,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宽泛化发展。社会管理的内容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负责社会公平公正的,包括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劳动社保等方面,另一方面是负责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包括公安、司法、安全、社团管理、安全生产等。无论哪一方面,都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比原来高得多的新要求,将涉及社会管理的所有对象,原来传统的行政化的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问题的解决。因此,借助非正式组织的发展,聘用职业的社会管理者参加社会管理,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成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大事。

4、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适应社会管理内容宽泛化发展。

只有专门地、专业的、长期地从事社会管理者才能不断地根据对象的需求调试工作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和政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者队伍等沟通、协调,推动社会工作政策调整和完善,提炼社会工作理论,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军.社会工作:和谐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变革力量[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宋宝安、贾玉娇.社会管理策略的转型:从现代化到可持续生计[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

[3]刘少杰.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化解风险型社会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10,(3).

篇8

[作者简介]文小洁,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11: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146-03

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是时代的大趋势,2001年初,美国福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可以说,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也是文化致胜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凸显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演变

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型管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非理性主义管理,再到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五个阶段。

经验型管理方式顾名思义即凭借管理者(往往也就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体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企业经营实施组织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比较严密的组织形式而展开的,包括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学派。泰罗制的实施前提是“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泰罗制的实施,推动了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过渡。法约尔着重分析研究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他第一个明确阐述了“一般管理”理论,并根据自己总结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十四点管理”原则。韦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理想的组织机构模式”。他认为,行政组织体系应当具有准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条件。古典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但缺乏对人的认识和关怀,排斥人的感情因素,同时也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0世纪中期,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兴盛。行为科学着重分析研究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与动机,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激励理论是它的核心内容,群体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支柱,领导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古典管理理论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不同,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把对人的管理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多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由物到人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正是西方管理学取得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可以清楚地加以确定;管理人员运用精确的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就可以选定能够达到目标的最佳办法,从而作出合理决策,即一切都是理性化的。非理性主义则把当代科学理论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理论、模糊理论等应用于管理规划和管理流程中,它认为具有社会性的人并不仅仅严格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地方,完全理性地合乎逻辑支配行为的人几乎找不到。人的动机和意图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标的选择涉及人的价值取向,与其说靠清晰的思考,不如说取决于影响个人的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组织管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决策制定的过程,还包括了执行过程和创新过程,这两个过程更是充满了变化和强烈的个人感彩。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应当是非理性的,人的问题要求人性地解决,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理性管理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各要素加以简单化和抽象化后所概括出来的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方法,属于精确性认识;而“非理性”管理理念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理性化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时代的不适应性,而后总结概括出来的“模糊性”认识。古典管理学也重视员工,但其对员工的重视与老板爱护机器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则注重人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和变通性;不主张用哪一种既定的理论模式去机械地管理变动中的企业和复杂多变的人。所以管理无法过于精确,必须引进“模糊机制”,这便是“非理性”思潮。非理性主义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性化,管理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这就是人性化管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管理和管理人员也会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实质之一,就是管理学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人的价值。管理理论不断演进更新的过程,就是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从片面运用科学原理对工人进行控制监督,到把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管理,强调通过保护和倡扬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而获取良好的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鉴于此,当今文化被看做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素。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企业文化管理的特征

企业文化往往表现为一种现象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本身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强调活动显象、氛围和仪式。但是,企业文化其本质是组织文化,它体现出组织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理念及价值追求,如企业的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人文精神、战略发展、团队建设、管理规程等等。企业文化致力于企业运行中深层次的基础因素的建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效益,进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人本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或物本思想提出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它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根本、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值得关注,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

新认识。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效益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其基本思想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诚负责、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精神的员工。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权势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主动负责。企业培养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薰陶、习惯养成,即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培育。现代管理不只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应是一种理念、文化。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效益,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价值

现代区域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当一定的区域或组织形成某种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以后,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中就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理想的“结合点”。由此,在“区域文化”这个公正无私的“管理者”面前,个人的价值观被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同化;被管理者没有来自管理者的压力,却无形地受到区域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任何人都必须考虑自己的举止言行、道德品质能否被置身于其中的区域文化所接纳。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观念和行为的自我控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制度规定、程序和仪式、观念和习俗、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心理活动等等的塑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全程引导,从而塑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一,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长久深厚的发展动力。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并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归属感和主动精神。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信仰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第二,企业文化是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每个企业,客观上均具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企业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文化作为企业的制导系统、经络系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文化的丢失是生存权的丢失,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企业的衰败。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第三,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放大管理效能。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严格精细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要求在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扣紧环节,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益生产,敏捷生产,清洁生产。实施现代化管理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关系的干预日益广泛,其干涉的手段也呈多样化的趋势,其中行政合同作为一种较为新颖而有效的管理方式已为现代国家所普遍采用。行政合同也可以称之为行政契约,就是指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发生、变更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合意它在我国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也有所体现,如在实践中出现的国有土地转让合同、计划生育合同、国有公路经营权转让合同、粮食棉花订购合同等等。但由于我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轨过程中,涉及行政合同的相关社会事实尚未定型,有关行政合同的理论也在逐步的完善之中,一些理论问题还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在这其中,有关行政合同的性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许多理论上的含混之处,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行政合同的魅力就在于它是行政权力因素和民事契约精神的有效结合:一方面作为签约一方的行政主体具有公权力的身份,运用行政权力保证了行政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与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一般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而成的协议,留出了公民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余地。在这里,原本看来似乎水火不相容的两个概念行政与合同被奇妙的融合在一起,从此处也可以看出行政合同的性质必会具备行政与合同两种行为的某些特征。概括说来,行政合同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两个:一是行政性;一是合同性。

二、行政合同的行政性

当社会发展的历程步入现代,近代国家守夜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现代国家的通过各种手段介入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政府对社会经济管理的程度日益深化、范围也日益扩大,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更多的经济关系包括合同关系被纳入公法的调整范围,政府的意志也深入了合同的领域,传统的唯当事人意志的合同关系也出现了特殊的表现形式,既行政合同。政府的主要职能在现代社会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行政合同则是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干预社会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为了实现其目的不可避免的要将自己的权力意志渗入其中,因此行政合同的性质之一就首先表现为行政性。具体说来,行政合同的行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合同的主体特征表明了它强烈的行政性。行政合同的主体与民事合同的主体不同。行政合同的主体一般都有行政主体作为至少一方的当事人。行政主体包括了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它是作为一种优势地位的当事人签定行政合同的,而不是以机关法人既平等民事主体的身份成为合同当事人的。而行政主体的优势地位就表现在它是拥有行政职权的的当事人,这也表明了行政合同始终是与行政职权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说来,行政合同存在着以下几种主体的情形:

1.主体与普通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行政合同。这是最常见,最广泛的行政合同的形式。最典型莫过于政府采购合同。

2.行政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合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行政主体之间可以签定行政合同。但也有学者认为治在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存在缔结行政契约的可能性,从而将行政机关之间签定的合同排斥在行政契约之外,另称之为行政协议,其理由是行政机关间的合同不适用行政优益权原则,且不宜优法院主管。笔者以为,行政合同的是在行政领域形成的发生行政法律效力的双方合意,这种合意自然可以在行政主体间存在,这一点也被西方国家行政法理论与实践所肯定。如德国行政法理论上就肯定行政机关之间可以订立合同,日本公共团体间以行政合同的方式达成行政目标的事例也很多,因此应该承认此种合同的存在。此外,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类型的行政合同。如有学者认为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签定的招收、聘用合同也可以称之为行政合同。

第二,行政主体一方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机关对其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签定的合同,可以根据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单方依法加以变更或解除,但作为当事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享有单方面的变更合解除权。这就是所谓的行政优益权,它也体现了行政合同强烈的行政性。行政机关之所以享有行政优益权,主要是因为行政合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国家为了保障行政机关有效的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往往赋予行政机关许多职务上的优益条件,以保证行政合同制度的正确执行。这在国外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如在德国的《行政手续法》,澳门的《行政程序法典》及台湾地区的法律都有累似行政优益权的规定。当然,这种行政优益权也受到严格的限制。首先,这种权力的行使必须是于法有据,不能违法越权行使此种权力。其次是必须有合乎合同原则的理由、情况出现,使履行合同需要被变更或被解除,而且应当给予合理的赔偿,此项权力不应当使行政机关随心所欲的行使。

第三,行政合同是以业已存在的行政法律关系为基础建立的,并且它就是实现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形式。行政合同订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之需要,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订立行政合同围绕的目的始终是如何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履行行政机关的职责。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的行政法律关系他们订立行政合同的基础,只有在行政法律关系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行政机关具有相应的职责权限,相对人也具有相应的行政法义务的前提下,行政合同才有可能订立,没有在这种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合同永远也无法实现。并且,行政合同所确立的双方之间的特定的法律关系要受到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的行政法律关系性质的决定与制约,有什么样的行政法律关系,就会有什么性质的行政合同。如政府与相对人之间才有可能签定政府采购方面的的行政合同,私人之间就不可能签定。又如只有计划生育部门才有可能签定有关计划生育方面的行政合同,而不是税务部门,并且它也不能签定另外性质的行政合同,如军事采购合同等。行政合同的行政属性不仅仅表现在合同与赖以建立的行政法律关系上,还表现在行政合同的是将这种行政法律关系通过合同的形式具体化、特定化,使双方当事人之间在合同所涉及的特定事项、范围内,建立起一种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最终实现行政目的。所以行政合同条款所规定的事项总是特定的行政事物,其中的权利、义务、手段、目标和责任,无一不是具有行政特色。

第四,行政合同的目的就在于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它本身就是执行公务或履行行政职责的手段。行政合同总是与它在整个执行公务或履行行政职责的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目标相适应的,它必须按照行政法的规定和行政法律规则签定和履行。行政合同的兴起是政府管理方式从硬性行政到柔性行政转变的重要标志,但是不论其外在的形式如何的变化,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行政合同是一种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是一个特定的法律行为,而不是泛泛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它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能引起行政法律关系的发生、发展和消灭。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合同成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法律手段,必须是直接意义上的,而不是间接意义上的。

所谓直接就是指行政合同不需要凭借其他的法律行为与法律关系,而直接与行政机关履行或执行公务相联系,它本身就构成执行公务、履行在职责的法律行为。如公安机关为了治安管理的需要,要求辖区内单位的住户必须安装防盗门,而后各单位与生产安装防盗门的厂商订立了定货、安装合同,这个合同就不是行政合同,因为在这里合同不是作为直接执行公务的手段,而只是间接的与公务目标相联系。

三、行政合同的合同性

行政合同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质表现在它所具有的合同性之上,这也是行政合同同其他行政行为的主要区别。这一性质主要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执行公务时需要与相对人相互协商,经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后才能实施。这一性质使得行政合同主要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将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固定化、法律化,并用合同规范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因此使行政合同比较单方面的行政行为来说更能充分发挥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行政合同制度就其本源上来说是民事契约制度在行政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其带有明显的合同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行政合同以合同的形式确立确立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由于行政机关与相对人选择了合同的形式来确立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那么合同就应当成为规定双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基本框架,对于合同双方的当事人来说就应该按照合同来行事,处于优势地位的行政主体虽然享有行政优益权,但这项权力并不能被滥用,受到严格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行政主体也应该和相对人一样受到合同条款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约束,不能随意的违反合同,应该格守行政的诚信原则。

第二,行政合同的订立也需要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中的经典原则之一,也是合同法的重要原则。它是指当事人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去设计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事物。意思自治的真谛是尊崇选择,而其基本点则是自主参与和自己责任。同样,在行政合同签定的过程中,合同的条款、内容要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原则上不能由一方将自己的意思强加于对方当事人。行政合同的内容涉及个人利益和与行政职权相关的利益两个方面。对于前者当事人当然可以自主选择,问题主要在于对后者来说,与行政职权有关的权益可否进行协商。笔者认为这需要具体的分析,就其中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部分来说,在职权的行使方式、手段、期限、具体目标等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就给双方当事人自主协商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可见,从行政合同所涉及的内容上来看,虽然有些条款会受到法律规定与行政机关行政优益权的限制,但仍然可以有双方当事人协商的余地。

当然,行政合同虽然具有与民事合同相似的合同性,但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总体来说两种契约的差异主要在于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行政合同中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是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民事合同中形成的则是民事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对两种契约的理论基础、法律调整方式以及救济的不同。前者优先考虑公共利益,通过行政法来调整,以行政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设诉问题。后者则以意思自治原则为基础,由民法来调整,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在进一步具体说来,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第一,行政合同中,对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的设置是为了达成特定的行政目的之需要,这种权利义务的设置常常相行政主体一方倾斜,主要表现为行政主体居于优势地位为特征的双方地位不平等。而民事合同中双方地位平等是最重要的原则,这种平等原则在行政合同中是不适用的。

第二,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权力和义务是相一致的,或者说具有相对性。这种权力与义务在法律上是不能放弃的,也不能随意的转移给他人的。而民事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则不同。由于民事合同是由平等地位的双方当事人订立的,因此里面的权利主要是为了权利者本身的利益而设的,即使该权利消灭,也不会对公共利益产生影响。因此,权利人可以放弃自己的利益,而义务人则可以根据权利人免除其义务的意思表示而免除义务。

四、结语

可见,行政合同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新型合同,它兼具行政性和合同性两方面的性质。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简单的命令性行政已经不够用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家管理的高效率不仅象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来自于权力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公众的认同。而行政合同顺乎了上述观念的变化,成为国家乐于接受的行政管理方式,使硬性行政走向柔性行政,可以想见在今后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凌云。行政契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篇10

关键词:《管子》 管理 组织 控制 任用人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等行动。而在几千年前的中国,管理的思想即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古代作品、言论中,如先秦的《管子》、《墨子》、《周礼》及《孙子兵法》等典籍,就都包含着管理体系中若干基本思想和观点,许多见解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引人深思和令人惊叹的。本文将就《管子》中有关国家管理职能方面的思想观点做一点初步探讨,请专家们指教。

一 组织职能

国家管理职能,首先表现为组织。夏商时期,中国居民的组织形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聚居,以后才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居民。春秋初期的管仲比较早地尝试了这种方法。《立政》篇中说:“分国以为五乡,乡为之师;分乡以为五州,州为之长;分州以为十里,里为之尉;分里以为十游,游为之宗;十家为什,伍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建立起类似后世郡县制的行政系统。这样就把全体国民置于一个有效的行政管理网络之中,社会秩序管理也就有了组织保障。

针对春秋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管子》中把工商与士农列为“四民”,建立了四民分居的管理模式。“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小匡》)把士农工商分门立户,在全国“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穴,士农之乡十五。”实现一种按行业聚居的理想,与近代出现的工业城市、商业城市和农业区有相通之处。由于各行业的集中居住,便体现出它的历史进步性。工可以“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工匠们居住在一起,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谈论工艺上的问题,互相观摩工艺成果,互相夸比劳动智慧,有利于促进工艺的发展。农家居处相聚而集中,“审其四时,权节其用,备其械器”等,使有效的劳动力和劳动工具充分利用。商人相聚而居,“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经过商人们观察年岁丰歉,审视国情变化,按照不同季节,了解各地货源,掌握市场价格,乘牛马车周游四方,计算货物多少,比较价格贵贱,便可以“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商人们居住在一起,还可以“相语以利,相示以农,相陈以知贾”。因此,有组织的士、农、工、商分居居住,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措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这种四民分居制在管仲之后一直得以延续,从今天北京城区的布局,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天桥等,还可以看到这种措施下的一点痕迹。

二 控制职能

国家对社会的管理,进一步表现为控制。从国家管理来说,它一开始就是因控制职能的需要而形成的。国家正是统治阶级控制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通过控制而实施社会管理,将社会组织放在一定的模式中,本身就是出自控制的需要。

春秋初年,地主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因此,建立怎样的国家形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控制国家,这些问题便引起当时思想家、政治家的普遍关注。

在政治控制上,《管子》首先强调的是对权柄、威势以及国家法律的控制。《霸言》篇中谈到,明主“其所重者政与军”,《任法》篇中强调君主要“控四位”,即掌控行政权、军权、赏赐权与惩罚权。同时人君必须掌握人臣的生、杀、富、贫、贵、贱六柄。

对法律的控制和管理是一个国家稳定与否的标志。《管子》对法律也有较多的论述。它认为在法律的推行中,不用强制手段,命令就不能执行。君主发令而不能贯彻,是因为命令没有成为强制性的发令,有强制性的发令而不能推行,是因为起草命令时不慎重;慎重而不能执行,是因为赏罚太轻,赏罚重而不能推行,是因为赏罚不信实;信实而不能推行,是因为君主不能以身作则。法律失信于民,往往是因为法律愚弄了人民,失去了它的威严和效力。当然,在君主专制的国家里,法律最终不过是君主手中的玩物,是控制人民的工具,但《管子》中设计的这种理论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在实施政治控制的同时,经济控制同样是国家管理的重要职能,《管子》中阐述经济问题的篇章最多,是我国最早的成就很高的经济管理著作。

《管子》所设计的专制主义的国家形式在经济上首先表现为对土地、粮食和货币的控制, “地者,政之本也。”政治的根本在于土地,在古代来说,是极为深刻的思想。“理国之道,地德为首”,所谓“地德”,就是在国家控制土地的前提下分配好土地。分配土地要“均平和调”,“地不均平和调,则政不可正也”,按照劳动力授给土地,同时采取分成的办法“与民分货”(《乘马》)。粮食也是国家控制下的物质,《国蓄》篇指出“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两者为敌,则不俱平。”控制了五谷就能影响万物,同时把五谷摆在关系国家根本的位置上。粮食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的命脉,只有富国才能强兵。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齐国所以能第一个兴盛起来,成为赫赫有名的盟主,经济上的殷实是最重要的原因。至于货币,向来是国家完全控制的东西。《国蓄》篇提到“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管子》主张控制货币和物质,妙用更在于进行国家经营,《轻重乙》篇便有这样的论述:“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先王善制其通货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尽也。”国家要用货币控制粮食市场,运用国家掌握的粮食和货币操纵市场价格,增加国家的收入。

其次,经济控制还表现在对各行业的管理和资源的控制上。前面提到过的“四民分居”制,其目的也就是对手工业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资源的管理范围是很广泛的,如《山国轨》篇有“有菀蒲之壤,有竹箭檀拓之壤,有汜下渐泽之壤,有水潦鱼鳖之壤。今四壤之数,君皆善官而守之,则籍于财物,不籍于人”,对菀蒲沼泽、竹木丘陵、水涝洼地、河流湖泊这些国家资源,要妥善地进行管理,加以保护。“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足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立政》篇),涉及了森林与草地的防火管理。此外,对盐、铁也有很明确的管制。

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是国家管理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从人本身着眼,通过教育、伦理、宗教、风俗等方面表现出来。强调统一知识分子的思想,“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法禁》),只有知识分子思想一致,才能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对持异说者“诛”,以达到“民毋敢立私议自责”,“万民之心皆服而从上”。为了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治理形式,在思想上要对人民进行绝对的控制,一方面,强调礼义教化,“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女无事,训也。”“民之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另一方面,强调等级制,“民知义矣,而未知礼,然后饰八经以导之礼。”这种礼义、等级制的提倡,达到了专制主义国家的需要。同时,君王也控制了意识形态,“道德出于君”(《君臣》),“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说,皆虚其匈以听于上,上以公正论,以法制断,故任天下而不重也。”(《任法》)官论、士论、民论皆服从君上之论,君王、国家左右着意识形态。但在另一方面,《管子》对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礼”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牧民》篇中写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语道出了人们先得有饭吃、有衣穿,然后才有可能谈到礼节和荣辱这个朴素又深刻的道理,反映了管子与商周时代所不同的礼义教化观。

三 任用人才的职能

《管子》的用人原则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改变了亲贵合一、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标准的传统任官原则,实行薪俸官僚。我国商周奴隶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从诸侯、卿到大夫,不论他们是否具有国家管理的才能,不论他们是白痴、还是能者,完全凭借着宗法和血统关系,世代霸占享受着优厚的俸禄,形成一个世袭因替的上层特权集团,而出身社会下层或非宗法系统的人则无法近身仕途,也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被排斥于官僚系统之外。因而,管仲提出的薪俸官僚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任贤举能、因功授禄,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选官制度奠定了秦汉以后封建官僚政治的基础,当时推行的任贤举能,因功授禄制及取得的成果,常被历代杰出的封建君主和改革家总结经验时所借鉴,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

《管子》在具体用人方面很注重对人才的开发和任用,“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牧民》)主张任用“德当其位,功当其禄,能当其官”的人。规定逐级推荐“孝悌忠信,贤良俊才”。凡不能荐贤使能的官员,要依法惩处。《管子》在用人的管理职能上,特别强调了获取人心,认为用强制或其它手段得到贤良志士,而没有得到他的心,那只能徒有其人,于国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在《法禁》篇中,管仲引用了这样一段话,很耐人寻味:

“昔者圣王之治人也,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泰誓》曰: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纣以亿万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一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

管子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样的理论主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由于齐国采用了管仲的一系列主张,使齐国迅速强盛起来。

《管子》国家管理思想中的组织职能、控制职能及任用人才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种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往往是几种管理职能的结合。如“四民分居”制,它在行政划分上,是一种组织的职能,把士、农、工、商按类分开居住,而这种措施,又体现了它的控制职能,目的是把手工业者、商人、士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便于管理,同时,又利于促进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又涉及到用人的职能,任用了许多各司其责的官吏,使这种组织得以稳定和控制。因此,一种管理职能是很难单独成立的。

当然,《管子》的国家管理思想虽然丰富,有些甚至是很深刻的,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只是在各种言论中流溢出来。因此,用今天的国家管理思想的体系来认识和概括它,难免会流于片面。尽管这样,我们从中仍然看到了其中的许多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如对各行业的管理、资源的管理,物质货币的控制以及国家经营、税收等,已经构成相当完整的国家经济管理理论,其中的许多具体主张,也都是可行的,甚至与现代推行的一些措施相类似,绝大多数都能用国家管理原理来加以解释。《管子》对管理研究之广泛、全面,也是令人赞叹的。政治上,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有较全面的理论论述,提出了有别于当时其它国家的治理形式和礼义教化。而在经济上,《管子》尤为突出,论述丰富深刻,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当然,由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了《管子》的国家管理思想是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服务的,并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其中不乏有许多糟粕。但在3000年前,《管子》里就具备了深刻、广泛的国家管理思想,还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谢浩范、朱营平:《管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篇11

[DOI]10.13939/ki.zgsc.2016.35.065

人类社会从出现开始就存在管理,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16世纪开始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才开始出现。文章从技术和经济这两个方面对各个时代的管理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主要研究在经济和技术这两因素的作用下,随着时代的变化,管理特征的变迁状况。而管理特征,主要根据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变化情况进行总结,加深对管理历程变迁的理解。

1 现代管理的萌芽期

16世纪到17世纪这段时间内,经济上主要特点由原来自给自足的封建主义向更为复杂的经济体转变。个人活动受到的束缚渐渐减少,为市场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时土地、劳动、资本开始在市场被购买和销售。在技术上,随着农业革命的兴起,风车和水磨的大规模应用解放了人力,农业革命既是生产力的变革,也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次革命加快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脚步,此时现代生产和管理初现端倪。

进入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19世纪以后,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的发明成果,特别是采用和推广机器零件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生产力技术得到了飞速的提升。此时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出现了市场经济的兴起。国民消费水平的规模巨大,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用大量比较便宜且没有区别的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初始时期的企业,组织人员与规模都较小,出资人直接参与组织运营且组织产品单一。相应产生了直线制组织结构,这是最早的集权式结构。它是由等级制度衍化而来的,资本家、企业家、管理者是三位一体的。此种组织具有管理结构简单、消息传递快,决策迅速,省费用以及效用高的优点。对应的管理主要特征是控制与命令,控制是指基层工作者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指定的操作。命令是指员工没有自主性,严格按照规定工作,这种强制规定,造成劳资关系比较紧张。

19世纪20年代后,随着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人员的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增加,直线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相应产生了职能制结构。职能制是指除了直线人员外,企业还需要职能参谋人员提供服务――他们与直线人员共同工作。此结构快速、灵活、维持成本低且责任清晰。主要的特点是将出资人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主导管理与决策,提高了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这一阶段管理特征主要是专业化、分离化、大规模和高效率。专业化在于分化出了不同的部门,专职于一项任务;分离化在于由整体分化成了各个部门;大规模可以从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看出;高效率是指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追求产量的提升。

美国福特公司――典型成功案例,它以装配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为核心的福特制,为后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建立了楷模,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具有历史性进步的“大批量生产”的产业革命。实现了汽车的连续化、专业化、连续高效的生产。这种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生产的产业革命。大规模生产引进机械设备,用机器代替工人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劳动分工来提升生产效率。此时出现了现代管理与生产的分离,由此管理成为了一门专业的学科。

2 现代管理的过渡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平和的时期,此时西方国家开始了经济恢复。人民在生活基本保障的同时渴求进一步地改善自身的地位。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各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型企业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复杂,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应运而生。这种模式将企业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域或产品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进行管理,自负盈亏。此时的管理特征表现为复杂化、独立性以及分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国家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先导大力推进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残酷,多元化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经济上,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主要突出在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上,所以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开始关注于如何转型来获取利润。通过自身的转变,提高技术,进行精益化生产来获得市场份额,此时的管理特征主要为――精益化、人机结合、质量管理以及不确定性。精益化是指对产品的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人机结合是指工厂引入大型机器代替人工作业,人机结合来提升效率;质量管理是指根据顾客的要求不断改进产品;不确定性是指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复杂化,企业面对的环境、风险及需求等不确定较大。

以这一时期丰田的成功为例,由于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美国的不相同产生精益生产方式,这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除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公司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公司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因对零部件和在制品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此全面质量管理应运而生,此管理是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以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实现了更扁平化的管理结构。通过人机的有机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根据终身雇佣制来获取雇员最大限度的忠诚度以及承诺。

3 现代管理的成熟期

新技术革命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科技革命,典型代表是原子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等。20世纪70年代之后,基因技术、个人电光导纤维以及卫星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巨大发展。90年代以后,计算机互连网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在经济上,随着技术的提高,供求平衡向需求供方倾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拥有了充分选择的自由。市场状况已经由卖方为主导的经济转变为买方为主导的经济,即供应商占主导地位让位于消费者,客户经济时代到来。

这使得管理学在管理思想、方法、手段和组织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发展,此时流程型组织结构进入了历史舞台,大型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变化快、竞争激烈的环境以系统、整合理论为指导,按照业务流程为主、职能服务为辅,以顾客为出发点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同样时期,也出现了网络型结构,小型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将相互独立的业务流程或企业伙伴以信息为基础,依靠高度发达的网络将利益相关者组成短暂性联盟,利用不同的核心能力快速把握市场机遇。此时的管理特征主要是复合型、个性化、多功能化、模糊化。

(1)复合型:复合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例如汽车生产企业不仅仅会生产汽车,还提供有关汽车的衍生服务。

(2)个性化;每个顾客的需求都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针对个性化的商品或服务,更好地发展企业。

(3)多功能化:产品的界定在消除,不单是仅满足一方面,同时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求,例如手机兼顾了拍照、通信、视频等功能。

(4)模糊化:指各个企业的边界都在不断地削减,双方可以相互合作,学习创造新的产品。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隔阂也在消失,顾客也可以成为企业的一分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4 现代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以来,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企业每天都要面对日趋复杂的全球经济问题,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竞争,未来的管理发展趋势为:

(1)未来管理日趋人本化:中西方的文化相融合,借鉴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圆满。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工作积极性。使得不同部门、级别的员工可以相互交流,吸取经验,更好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2)管理更加融合与集成:生产的技术变革,以3D为代表的打印生产。利用世界的先进技术,与全球化的资源相结合,进行更加精益的商品生产,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

(3)管理更具有柔性化:创造性活动环境往往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通过柔性管理,以顾客需求和员工满意为指导,在努力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诱导、感化、启发等非强制方式,使员工个人的需要与企业的意志相协调,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能够最大地增加企业效益。

(4)创新成为管理的中心: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技术形势,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快速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管理的创新,在战略、组织、制度、观念等方面进行转化,是企业保持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米旭明,黄黎明.企业组织变革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5(2).

[3]张雪江.技术变迁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