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09:36: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语言表达方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时下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惊人发现西方艺术也进入所谓后现代主义时期。中国绘画、设计等在近二十年间发展也不谓不快,一茬茬出了不少作品和人物。除了现在流行的“新生代”、“后生代”据说已经出现了初露锋芒的“70一代”。样式各异、形色咄咄逼人的作品随着新人也大批涌来。尽管如此,东西方的思维与表达方式还是有很大的出入的,本文从几个实例中来阐述东西方形态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性。
1.思维方式的差异
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发现使绘画具备了真实“复制”自然的条件。达·芬奇根据“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知觉”这一基本观点分析了绘画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自然是绘画的源泉,绘画是自然的模仿者。他还以著名的“镜子说”比喻绘画如何反映自然:“画家的心应当象一面镜子,将自己转化为对象的颜色,并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应该晓得,假设你不是一个能够用艺术再现自然一切形态的多才多艺的能手,也就不是一位高明的画家。”即认为绘画使反映画家心里的自然,使借助艺术手段再现的自然。达·芬奇对画画做了非常详尽的观察,比如他曾经这样描绘日落和日出时有风有水的景色:由于树枝翻倒、枝丫弯曲而垂向地面的叶子在风的地方摊平了,这时它们的透视就颠倒过来,因为,假使树处在你和风的地方之间,那指向你的叶梢将采取它们自然的位置,而对面的叶子的叶梢原应指着反方向,却因为叶子颠倒的缘故,叶梢叶指向你了。
19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强调对自然物象的装饰化再现,20世纪初的印象派运动以及后来的后印象派运动又将对自然物象的表现分为两派,一类借助对自然的空间、形、光影分析为表现依据,以莫奈、塞尚及点彩派为代表;另一类使更忠实于自我的只觉表现,代表人物使梵·高、高更、卢梭等。对自然物象的意象再现是对自然一种主观的再现,它不同于复制再现的是:在收集客观物象的信息时,艺术家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有了艺术家自己的主观感受,艺术家眼中的自然就由我们所看到的转变为他个人心中的意象了。同时,客观物体在主体脑海里所产生的意象也给自然物象的表现带来了新的生命契机,在这里,艺术家的眼睛不再是反映自然的一面平镜,而是变成了多棱镜、哈哈镜甚至是透视镜。
图1铜版画《露珠》图2中国画《骏马图》
发现新形态的过程就像发现新大陆的探险过程一样,越敢于挑战自我的某种极限,就越容易发现更多的内容,而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视觉习惯,就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设计主题,作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来。荷兰图形大师埃舍尔在凝视着球面镜子上自己的脸映出来的变形的样子后,创作了一副名为《反射球体与手》作品,模仿了这种镜面反射对客观形态产生的扭曲。他的另一幅作品《露珠》可以让我们看到他是如何在二维平面空间中模仿借助这种变形所带来的形态扭曲的。
相对国外绘画来说,中国绘画作品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国外绘画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国外绘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2.视觉基点的差异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国外绘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国外绘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国外绘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
图3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端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视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专注于研究美感的古希腊人,发现美的物体在形式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内在比例关系,他们探究出的数字比例来源于毕达哥拉斯的观念,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数字,即这样一种信条:某些数字关系表明了宇宙结构的和谐。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植物之所以和谐而有美感,就是因为他们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这各种特殊的关系比例。黄金分割的比例便是数字关系之一。古希腊人发现,在人体比例中,黄金分割起着支配性作用,并存在于许多自然物象与形态中,通常被看作美的自然标准。
图4鹦鹉螺生长方式剖面图图5鹦鹉螺的黄金分割矩形结构示意
及其形成的螺旋线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不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模糊式、笼统式,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逻辑式、分解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换言之,我们是综合,他们是分析。
参考文献
1 不同病人的语言表达方式
1.1 掌握病人心理状态,以亲切、关怀的语言疏导病人的心理郁结。
病例介绍:患者,女,43岁,诊断为神经性头痛,该病人患病4年,在其他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治疗,通过交谈发现病人的疾病与她的思想负担过重有很大的关系。经我们的护理人员多次关心的询问她才说出其中的原委。自己在工作中出现差错而待岗,家庭生活不和谐,心理上压力很大,心情郁闷,有时有轻生的念头及其他不理智的想法,以至于抵消了治疗效果。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多次主动与她接触,交朋友,并以亲切、友爱的语言同她交谈、疏导、劝慰。并向她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并启发她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有利因素,去改变自已的困境。同时又教她治愈头痛的自身调理方法。增强信心,通过一段时间心理上的帮助与疏导病人觉得医护人员如自己的亲人一样,值得信任。很快恢复了身心健康。
1.2 对于某些病运用尊重性的语言,让病人感到被尊重,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护理人员同病人的交谈是一种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手段。因此,要体现护患双方在人格上的平等。对贫困、离异妇女及无人陪护探视的孤寡老人,尢应以更加热情服务态度,在语言上应注意病人的忌讳。尊重病人的人格,尤其是患了“难言之隐”的病人,语言应持无贬低之意。因为你对待的是一位病人,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让病人觉得被理解,不被歧视,使病人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网络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谐音、替代的表达方式,例如:哭哭惹(了),童鞋(同学),去哪吕(里),咖熏(开心),讲接(这)个,独特的港(感)觉。这种表达方式传播速度快,应用领域较广,使用群体主要为青少年及年轻人。因此,这种谐音替代表达方式的使用涉及到语言规范的问题。
语言的使用既要符合语法规则,即音和义的结合要有理据;同时也要满足语用的要求,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可以做出必要的省略,扩充,改变。语法创新是有必要存在的,当语法创新由个体推广到广泛的群体并被绝大多数人所接收,语言演变就形成了。所以语言的使用过程既要结合理据,又要懂得创新,要把握理据和创新之间的平衡。邹韶华(2004)曾提出语言规范的几点理性原则。首先,语言表达要符合简明性原则。简,是要以最简短方式表达,符合经济原则。明,是表达最准确的语义。其次,语言的演变有其理据性,因此要符合类推性原则,汉语里大部分的语言现象可以用类推机制解释,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言现象都是对称和系统的,有一小部分语言现象用类推机制无法解释。第三是语言的保守性原则,语言不能永远处于大的变动之中,否则语言将丧失其交际功能。
与理性原则相对的是习性原则,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使用特定表达方式的人多了,就会形成固定的形式。例①“失火”。原本“失火”的“失”为“失误、意外”,该词原本的意思是意外着火,但是在人们逐渐的使用过程中,“失火”的意思也已经等同于着火,发生火灾。所以失火一词即使被用在着火的语境中,也不能算是偏误。再如:②他差点儿没摔倒。这句话本身是一个偏误的表达,句义想表达的是“没摔倒”,所以既可从正面出发说“差点儿摔倒”,也可从反面出发说“没摔倒”,这样正反结合的表达之所以得以固定,就是因为用的时间长,说的人多。类似的情况还有:③我店里没人。有的情况下说话人自己一个人在店内,并非无人,这时候“我店里没人”实际是“我店里没有第二个人”的意思。以上这些偏误得到认可并继续使用,都是习性原则的影响。网络及口语交际中流行的谐音、替代表达,多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心情和诉求。例如:④咖熏(开心),该词的使用群体一般为年龄较小的女性,在交谈双方的地位中,通常处于“弱势”的一方,说话人抱着卖萌的心情,想表达出自身青春、可爱的特质。再如:⑤讲接个(讲这个),⑥去哪吕(去哪里)的使用群体多为女性。说话人的故意说成错的发音方式能吸引听话人注意,博得听话人的喜爱,进而完成诉求。这种表达也符合现代人审丑、审怪的心理。
许多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在群体学习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模式,有些地区的普通话受到本地方言影响,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自身的特点。同时语言是自由的,语言使用者有理由“创造”新的表达方式,但是新表达方式的生命力是无法预料的,“流行”的难以成为“经典”的。其中谐音造词,往往只是选取相近语音,很少衍生新的意义,只是为了表达的独特,并且应用群体较窄。这类谐音替代词是暂时性的,正规的用法和表达并未被取代,因此生命力不强。汉语中有一类谐音造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使用时间久远,已经被字典收录成为正规词语。例如:⑦马虎。马虎本来是麻糊一词,清清楚楚对应麻麻糊糊,虽然麻麻糊糊见字明义,但是语言使用者还是难以因噎废食。再如:⑧秋老虎,秋老虎指立秋后仍然炎热的天气,造词之初本想表达,立秋了应该天气凉爽,但反而十分炎热,秋天老糊涂了的意义,秋老糊就被说成了秋老虎。秋老虎的表达较有新意,“虎”与“热乎乎”的“乎”也谐音,就此取代了秋老糊。
总结起来,谐音替代表达难以用语言规范去规约,在定性上仍属于偏误的语言现象,使用频率不高,使用群体不广泛,但是其表达情绪的方式新颖特殊。因此,这样的语言创新较难发展成为语言演变。
参考文献:
[1]邹韶华.《论语言规范的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1期
[2]耿红岩.《零度、偏离与语言规范》,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3]周一农.《语言规范与言语规范》,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03期
[4]于根元.《新词新语和语言规范》,语文建设,1995年09期
对称,指直面对话时对听话方的指称。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指直面对话时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听话人的指称。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都有各自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特点鲜明。本文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时期的著作《世说新语》《水浒传》《茶馆》等为主要语言材料,对汉语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进行历时研究。本文还在一定程度上选取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其他作品作为辅助语料,以期完备。
一、古代汉语中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
(一) 用单复数同形表达对称复数
一般,研究者认为古代人称代词单复数采用同一形式来表达,没有明确的界限。郭锡良先生(1996)认为: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区别,人称代词代表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如“尔”“汝”都可以兼用于表示单数和复数。如:
(1)以吾一日长乎尔,无吾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2)汝无侮老成人。(《书·盘庚》)
唐丽珍(2001)认为这种单复数同形的现象其实质是有区别的。她设想: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虽然在书面语中采用同一字形,但有可能在口语中存在语音的差别,通过内部屈折来表示。唐丽珍的设想有一定合理性。屈折语如英语、俄语、德语等常常利用语音的内部屈折来表示词义、词性、语法功能的不同。虽然汉语是一种孤立语,但从理论上说,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孤立语,也没有纯粹的屈折语。所以古代汉语中存在用语音屈折来区分单复数的现象是有可能的。
也有研究者认为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某些形式存在数的区别。如周生亚先生认为殷方言第一人称代词“余”表单数,“我”表复数,有明确的分工。但到了西周,由于雅言的兴起,殷方言人称代词数的特征遭到破坏,与书面上看不出有数的限制的雅言的人称代词合流了。
总的来说,从现存文献资料看,汉语历史上确实存在单复数同形的现象。
(二)用“侪、等、曹、属、辈”等词表达对称复数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认为,在先秦时代,只在《左传》里有用“侪”表示复数的两个例子,并且说这种“侪”是“侪辈”的意思,“侪”字并非词尾。汉代以后,有“属”“曹”“等”“辈”,并且渐渐多见。这些字都是同义词,它们还保有一定的实义。
1.第二人称代词+侪(等、曹、属、辈等)。如: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4)不愿汝曹效之也。(马援《戒兄子书》)
(5)天子使我来,正欲除尔辈。(《隋书》)
2.其他称谓+侪(等、曹、属、辈等)。如:
(6)使君辈存,令此人死。(《世说新语·伤逝》)
(7)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 (《世说新语·文学》)
(8)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世说新语·排调》)
(三)“诸X”类对称复数形式
(9)阆曰:“方问国士,而及诸兄,是以尤之耳。”(《世说新语·言语》)
此例中的“诸兄”我们将其称为“诸+亲属称谓”类。
(10)(孙兴公)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世说新语·言语》)
此例中的“诸贤”,我们将其称为“诸+美称”类。
(11)王大将军于众坐中曰:“诸周由来未有作三公者。”(《世说新语·言语》)
此例中的“诸周”,我们将其称为“诸+姓氏”类。
(四)用“二三子”表达对称复数
(12)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例(12)中,孔子用“二三子”称呼他的学生们。
二、近代汉语中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
近代汉语中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在继承古代汉语中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形式。
(一)用单复数同形表达对称复数
古代汉语里存在“尔”“汝”既表单数又表复数的情况,近代汉语里也有类似的情形:所指不止一人,却不加“们”。如:
(13)委屈你们几个,算填了馅了,只是饶你不得。(《儿女英雄传》)
(二)近代汉语中产生了表示复数的固定词尾“们”
吕叔湘,江蓝生(1985)认为,“在宋代的文献里,们字有懑(满)、瞒、门(们)等写法(出现的先后大略依这里的次序)”“元代文献里虽然也有们,只是少数例外,大多数作每”“到明朝中叶以后们字才又多起来”。
(14)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乐府雅词》)
(15)不因你瞒番人在此,如何我瞒四千里路来?(《齐东野语》)
(16)你懑只恃着大江,我朝马蹄所至,天上天上去,海里海里去。(《黑鞑事略》)
“们”表示复数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对许多人说“你们”,另一种是对一个人说“你们”。如:
(17)你们姐儿俩里头,我总觉得你比他合我远一层儿似的。(《儿女英雄传》)
在例(16)中,“你们”就是对一个人说的,它所表达的意思仍是复数的“你们”。
对于复数形尾“们”的来源,语言学界还没有定论。吕叔湘(1999)通过将“辈”字的使用特点及语音方面的特点与“们”作比较,认为:现在固然不能肯定地说“们”是辈的化身,但是也不能忽视这两者之间可能有关系。
李艳蕙、石毓智(2000)认为“们”来自于原来表示“家庭”“一组”“学派”的“门”。因为在中古汉语中,“门”具有与“们”相似的分布,即常用于代词和表人名词之后。这种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再举几个其它用“们”类称呼表达对称复数的例子:
(18)宋江道:“你弟兄们若是可怜见宋江时,容我去江州牢城听候限满回来,那时却待与你们相会。”(《水浒传》第三十五回)
(19)宋江方敢挺身上来说道:“感谢众兄弟们又来救我性命!将何以报大恩!”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
这里“众”和“们”都表示复数。
近代虽已经产生了固定的表达复数的词尾,但“等”“辈”等表示对称复数的形式也还在使用。如:
(20)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水浒传》第十五回)
(三)用“您”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
近代汉语中还出现了主要用于表达第二人称复数的“您”。吕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对“您”有研究。他认为,“您”初见于金人的诸宫调。“您”是个地道的俗字,不见于元代以前的文献,金、元文献中常借用“恁”字。但“恁”又作“那么”讲,在当时口语里是个常用的字,不能尽着借用,因而又在“你”字底下加个“心”,就有了“您”,用来表示“你们”的合音。如:
(21)问众官,“您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
(22)您两个恰便似一个印盒里脱将下来。(《元曲选》)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汉语里,“您”也可以用来指称单个的对方,但与现代汉语“您”不同,它还不含有恭敬的意味。如:
(23)于时,吕女闲步至于后园,见一小孩儿耍。吕女问曰:“您是谁家小的?”(《续前汉书》)
(24) 我打您个弟子孩儿!(《元曲选》)
(四)用“数词+位”表示对称复数
“位”是带有表敬意味的量词,“位”前面的数词一般是“二、三、四”等较小的数目词,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用“诸位”来表示复数。“数词+位”还可以和其它称谓形式组合表达对称的复数。例如:
(25)吴用道:“请三位即便去来。明日起个五更,一齐都到晁天王庄上去。” (《水浒传》第十四回)
(26)史进大惊,跳起身来道:“三位贤友且坐,待我去看!” (《水浒传·第五回》)
例(26)中,“三位贤友”就是用“三+位”和“贤友”这一美称组合表达对称的复数。
(五)用“众X”类称呼表示对称复数
“众”指“人多”,通常放在其它成分前表示对称复数。如:
(27)武松笑道:“不成意思,众高邻休得笑话则个。”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28)两个上岸来说道:“你们众位将军都跟我来。” (《水浒传》第三十五回)
(六)用“你两个”表示对称复数
“你两个”表达对称复数限定指称对象的人数为两人。如:
(29)陈达叫将起来,说道:“你两个闭了乌嘴。” (《水浒传》第一回)
(30)史进下马来喝道:“你两个跪下如何说?” (《水浒传》第一回)
(七)用“伙”类称呼表示对称复数
关于用“伙”表示复数的问题,赵世举先生(2005)已有论述。他认为,“伙”本作“火”,由古代军事单位引申为由若干人组成的群体。“‘伙’明显具有表复数的功用”。下面两例转引自赵世举先生:
(31)哎,你伙看的每休将咱来指点。(元佚名《刘千病打独角牛》)
(32)你这伙是什么人,拦我去路?(元施惠《幽闺记》)
“伙”类称呼表示复数,有轻视、蔑视对方的意味。如:
(33)史进道:“胡说!俺家现当里正,正要拿你这伙贼;今日倒来经由我村中过却不拿你,倒放你过去,本县知道,须连累于我。” (《水浒传》第一回)
三、现代汉语中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
(一)用“你们”表达对称复数
现代汉语中用来表达对称的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复数形式是“你们”“你们”的使用不受使用对象及态度情感的限制。直接用“你们”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如:
(34)常四爷:告诉你们,我可是旗人!(老舍《茶馆》)
(35)小唐铁嘴:你们先去吧,我还在这儿等个人。(老舍《茶馆》)
用“你们+其他成分”的组合形式表示对称复数。如:
(36)宋恩子:别动!君子一言,把现大洋分给我们一半,保你们俩没事!咱们是自己人!(老舍《茶馆》)
(37) 大: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雷雨》)
(二) 用“其他称谓+们”表达对称复数
(38)巡警:老总们,我这儿正查户口呢,这儿还没开张。(老舍《茶馆》)
(39)王大栓:老师们,快走!他们埋伏下了打手。(老舍《茶馆》)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们”的组合称呼并不表示复数。如:
(40)松二爷:哥儿们,我们天天在这儿喝茶。王掌柜知道,我们都是地道老好人!(老舍《茶馆》)
这里的“哥儿们”不表示复数,松二爷用“哥儿们”称呼特务吴祥子套近乎,以达到缓和气氛的目的。
(41)“哦,哦,老哥们,别开玩笑了!我本人可并无一点野心。”(杨沫《青春之歌》)
这里余敬唐称一个牌友为“老哥们”。
(42)大: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雷雨》)
这里的“你们”是单数,指周朴园。
(三)用“位”类称呼表达对称复数
现代汉语中这种对称表达方式沿用了近代的“位”类称呼的用法。
1.用“诸位”“二位”表达对称复数
直接用“诸位”“二位”表达对称复数。如:
(43)王利发:(在门口)诸位,大令过来了!(老舍《茶馆》)
(44)松二爷:那,有话好说,二位请坐!(老舍《茶馆》)
用“诸位”“二位”与其他成分组合表达对称复数。如:
(45)松二爷:(看清楚是他们,不由地上前请安)原来是你们二位爷!(老舍《茶馆》)
(46)王利发: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老舍《茶馆》)
2.用“您二位”“您几位”等表达对称复数
“您”和其他表敬称呼组合表达敬称,敬意更深。
(47)松二爷: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老舍《茶馆》)
(48)刘麻子:您二位真早班儿!(掏出鼻烟壶,倒烟)您试试这个!(老舍《茶馆》)
总之,汉语虽然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但用来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很丰富。从上文的对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中表达对称的复数形式的梳理,可以看出汉语对称表达方式复数形式的发展有这样一个特点:由单复数同形到在称谓词后加表示数量多的“等、曹、属、辈”等,最后形成固定的复数词尾“们”。伴随着这一发展主线,同时还有其他辅助方式出现,如“数词+量词(位、群、伙、帮等)”。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对称表达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G39];湖北省重点学科建设立项学科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生亚.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J].中国语文,1980,(2).
一、引言
省略表达方式是指说话者为了表达简洁或其他需求,在一定条件下省去一个或多个句子成分,不影响句义的表达。中日两国语言中使用省略表达方式的目的大体是一致的,但是受本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的省略方法各有不同。通过对省略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窥见两国社会文化的特征。日语同汉语相比,经常使用省略表达方式,从日本人的思维来考虑,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来使说话双方心灵相通,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即“言不尽而意无穷”,这种“以心伝心”的沟通方法颇受日本人的青睐,被他们视为最高的交流境界。因此,省略表达方式在日语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汉语中也存在着省略表达方式,在汉语中经常省略前文所说过的内容,避免谈话的重复冗长。相对于日语注重形式的协调,汉语不拘泥于语言的形式,只要意思传达出来即可。本文旨在对汉日语言的省略表达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而尝试对省略表达方式中潜在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
二、省略表达方式内容的比较
(一)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
很多语言学者对日语中主语的省略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一现象无论是在书面文字中还是日常会话中,出现频率极高。另外,日语中动词主观性很强,即使省略主语,句子的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1)A:あのさ、先週沖縄へいってみた。 B:あ、そう。で、どうだったの。
(2)鈴木と申します。よろしくお願します。
(3)雨が降りそうだから、傘を持ってあげましょう。
(4)この夏は海岸へ行こうと考えます。
这四个例句在汉语中应该如下表达:
(5)A:那个,我上个星期去冲绳了。
B:哦,这样啊,怎么啦?
(6)我叫铃木,请多多指教。
(7)好像要下雨了,我把伞借给你吧。
(8)今年夏天我想去海边。
从以上例句的对比可以看出,这四句在日语中全部省略了主语,但是汉语中是无法省略的。例(1)省略了主语“わたし”,如果直译成汉语就变成“那个,上个星期去冲绳了”,会使得听话者感到莫名其妙,所以需要加上主语“我”。例(2)是日语敬语的一种,自谦语的表达,“と申します”是自谦的说法,所以即使不加主语,听话者也能明白。例(3)是日语中某人给某人某物这种授受关系的表达,对人称代词有固定的规定,也就是“「第一人称が第二、第三人称にして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第二、第三人称が第一人称にしてくれる(くださる)「第一人称が第二、第三人称にしてもらう(いただく)”,所以只要有授受助动词出现,主语的人称代词即使不出现也可以理解。例(4)是表达主观思想的句子,主语是“わたし”,根据日本人的说话习惯,在表述自己的事情时,一般可以省略主语。
当然,汉语当中也有省略主语和人称代词的情况。
(9)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副清美的图画!
(10)给孩子找个老婆,能报上小孙子,就好得没底啦!
例(9)和(10)是表达自己所想的事情,主语即第一人称“我”,因而主语即便被省略也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这个省略方式和日语是基本一致的。
(11)几时到的?好久不见啊!
(12)吃了吗?最近生活怎么样?
例(11)和(12)都省略了主语,也就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由于发生在两个人的会话当中,即使省略了主语,听话者也能知道指代的是自己。
(13)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在古代,秦朝之前没有出现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在这种情况下,遇到第三人称代词要充当主语的时候,往往采取两种处理方法,或者用名词充当主语,或者直接省略主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汉日两种语言都有省略主语的表达方式,但是相较于汉语,日语的主语省略使用频度高,且范围广泛。一般来说,主语是构成句子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但日语中频繁省略主语,不得不说这与日本人的思想中主体意识薄弱,甚至主体性的薄弱有关。
(二)谓语的省略
所谓谓语,是对于主语进行解释说明的部分。世界上无论何种语言,谓语的重要性是无须赘言的。日语虽然被称作是“以谓语为中心的语言”,但从实践调查来看,在影视剧的台词、小说中的会话、谚语、新闻标题或日常谈话中,谓语是经常被省略的对象。
(14)お客様、どうぞこちらへ。
(15)スポーツで国民の心を一つに。(朝日新闻 2010年)
(16)星に願いを。(电视剧名)
(17)健康は足の裏から。
上面的四个例句都是以格助词①结句,省略了之后的谓语内容。这是因为只要文中出现了格助词,后面跟随的是哪个动词也就可以被理解,即使不说完整也无妨。日语中的格助词有着特殊的语言机能,它附在名词之后,可以表示词与词的关系,指示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格助词之后接的是动词,这些动词大多数担当起文章的谓语部分,因此可以被省略。汉语与日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日语属黏着语,助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汉语起作用的是词语的语序,所以在汉语中没有类似的省略表达。
(18)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例(18)是日本有名的俳人松尾芭蕉的千古绝句,这个俳句是由“水の音”这一名词词组结句。整句表达出一个幽静的池塘,青蛙跳入水中,这一瞬打破了周遭的寂静的主题,其中省略了一部分内容,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毫无疑问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客观、准确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属性特点,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准确的教学语言。首先,概念的表述要准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概念、术语,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概念。叙述事实时尽量使用明晰、确定的表述,不要使用笼统、含糊的语言。学生听完教师的语言表达后,能够在内心深处产生科学真实的感受。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还必须规范,避免出现随心所欲、语病频出、肆意发挥、词不达意的现象。总体而言,需要克服以下三个缺点:一是语言不完整。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严密,表述混乱无序,而且有的还发生语句过繁复冗长的问题。二是偏离课堂教学主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其有好感,就投部分学生所好,在课堂上打诨逗趣,或者极力渲染夸张,东拼西凑,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三是语言习惯错误。有很多教师因为平时不太注意用语规范,在课堂上不经意间就将平时的俚语、口头禅等释放出来。这极大地损伤教师的威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和真实性
在教学和演讲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显得尤为重要,逻辑性强的语言能够扣人心弦。首尾呼应作为一种成功的教学方式,已经为大量的教学实践所证明。讲课时宜直奔主题,做到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递进式的阐释和论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进行及时的小结和巩固练习,让整个授课过程成为听、思、练的有机结合,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认同、深入领会和提炼升华,让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能成为精品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3]对于教师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就像做人的诚实与诚信一样重要。在传授真知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更不能弄虚作假,绝不能与其昏昏使人昭昭,更不能不懂装懂,妄自宣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诚实的教师才能教出诚实的学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胸怀坦荡、以实为实,不能为了掩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而去对此知识点做出胡乱讲解和答复,用不正确的观点去应付和蒙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教师应从实际和事实出发做出正确的回答,如果不能正确给出答案就需要课后查资料再给答案,千万不能为了教师的面子而自欺欺人,误人子弟。
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语言的积累
语言是博大精深的,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重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样的事情,采用不同的说法,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说,教师语言的丰富、准确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日积月累的结果。
(一)注重对多彩词汇的收集积累
汉语词汇的广博和多彩举世公认,不论是对人、对景、对物、对事的描写词汇都是不胜枚举,应有尽有,诸如“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忐忑不安”等不计其数。课堂教学使用丰富、优美的词汇会使教学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如能掌握这些词汇,就会表达出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意象。积累词汇的主要方法有三点:一是来源于生活当下;二是来自古代经典;三是舶来外国精华。教师要做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之人,对于平日里触动自我内心的文章、话语、事件和情节等,要多听、多看、多思、多记,形成积累素材和感悟体验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高效地积累丰富的词汇。通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词汇量自然而然就增加了,为课堂上丰富教师语言的自然流露奠定基础。
(二)注重对名言警句的收集积累
名言警句大家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就是那些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简约有力的话语。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归纳总结出了数不胜数的名言警句,世代相传,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亮丽多彩的艺术瑰宝。这些名言警句在教学活动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收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尤其是对学生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更为便捷、实用和有效。在新的社会背景和课改要求下,在教育界相传已久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警语,现在早已演变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5]因此,教师的一节课应该是用几十倍于一节课时间去准备,平日里我们既要注重对各种名言警语的积累,也要对每一个名言警句透彻研究,更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切忌出现张冠李戴、词不达意,甚至是曲解歧义的问题。要保证每一个运用到课堂上的名言警句都能恰如其分,为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教学效果而服务。因此,教师要把善于制造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落脚点,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融入教师的教学之中,与教师感同身受地去探索和求知。
三、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语言技巧的运用
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技巧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进而把教师语言艺术技巧转变为一种教师自身所特有的能力和潜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语言艺术技巧的运用。
(一)让教师情感的释放恰如其分
情感就是人们通过对各种客观事物和客观想象的感知,而在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这是一种因人而异、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也是一个人内心感受和观点态度的外在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感,可以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铺平道路,烘托氛围。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要通过恰当合理的表达个人内心情感去感染和吸引学生。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要感动人,先要自己燃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道:“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理接触。”[6]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去控制和表达个人的情感,以此去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造就学生健康的灵魂,陶冶学生健全的品格。
(二)让教师语言的应变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灵活而又相对开放的互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事先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途径对课堂教学提前预判和分析,但是在实践中也会出现一些偶发和突况。诸如,教师的笔误、口误和个别学生的失控、过激行为等,对于这些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出现,教师需要通过熟练掌握和运用课堂语言应变的技巧去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课堂教学应变语言技巧需要平时的积累,更需要教师的实践锻炼。
中图分类号:E13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16-02
一 开场白
一般用于某一科目或某一专题的开始,它在授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比较难驾驭。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针对教授专业的特点,其开场白表述方法应做到:要从该学科的起源、用途、发展三方面给予介绍;讲清楚学好该学科的一些方法,怎样学好该学科;说明该学科的重要性,指出学好该学科对自己今后学习、工作的作用,使士官学员产生基本兴趣;对学员提出一些要求等。 开场白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几点:(l)知识点要准确。特别是起源的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一定要准确,要齐资料核实;(2)语气要精辟。不要废话太多,一开始就“又臭又长”,收不住话题;(3)主题要明确。不能走题,所有话题都要贯彻始终。
二 重点、难点强调性语言
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重点、难点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让士官学员知道和掌握哪些是重点、难点,除了直接指明外,教员在教学语言中要加以突出,这就是所谓的强调性语言。具体方法有:讲到重点、难点时,语速要慢,语调要重;要适当重复强调,要一字一句讲明白,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要仔细讲解,有些还可以用直观、通俗的比喻来说明或举例论证。 应用中要注意:语速适中。所谓“慢”只是相对而言,不能太慢,只要让学员听清楚并知道在强调就行了,其“火候”的掌握要多实践; 语调要重,同样适中就即可,不能有做作之势,让人反感;重复要有度,不能一味重复。
三 过渡性语言
所谓过渡性语言,就是课堂环节间,不同主题间或同一主题的各个阶段间的相互联系,逐步递进和自然过渡所需要的教学语言。也就是在讲解一个内容完结后,要开始新的内容不能太突然,需要过渡。如果突然冒出一句让人听后感觉与先前话题无关的语言,难以让人接受。这时,教员应用一些关联的语言进行自然过渡,并在此基础上讲清楚上、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即反映不同教学主题之间的联系,这就让学员知道哪些内容结束了,哪些内容被强调了,哪些又是新的内容开始。 具体应用中,主要多用自问自答的语言形式,做到简洁、流畅、自然,充分体现教员的思路和教学过程的走向,不能生硬。这种语言在教学实践中起着“桥梁”作用,有承上启下之功。
四 提问交流互动语言
现在“互动”这一形式应用比较多,如演员与观众,主持人与听众,为了气氛热烈,都要有机互动,即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就是演员、主持人,学员就是观众。为了让学员学习热情得到极大发挥,教员同样采用一些互动环节、互动语言,使学习气氛达到极致,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极大好处。 实践中,教员普遍采用“提问、问答”的方式与学员进行交流互动,从中获取学员学习信息,修正自己的教学思路;某些情况教员“无疑而问”,即采用设问或反问的形式,如“是吗”,“这是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如果这样.那又会怎样”等语言形式,有的是自问自答,有的是学员自然集体回答,有的是教员点名回答。这样有三点好处:从学员回答中获取学员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有利于教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员学习兴趣更浓;因为要提问,使学员有一些紧张感,学习精力更集中。虽然这种语言有如此多的好处,但一定要应用得当,具体应用中要注意:提问交流性语言应精炼、简短,不适合使用繁杂的复句;语言的节奏即语速要适中,要给学员留有思考的余地;要特别注意对学员给予适当的表扬。对一些不值得表扬的回答,教员应作出机智得体的评价,不能低毁、打击,要建立学员的学习自信心。
五 归纳总结性语言
为了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员应抓住适当机会对所授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员能在浓缩的几句话中牢记所学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归纳总结性语言一般用于结尾,教员要精心设计。设计归纳总结性语言要注意:(l)语言要简明扼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语言设计上要注意既需要复述所教内容,更需要升华提高;(3)要有归纳之感,又有总结之意,还要有悬念之态。就是说,要告诉学员什么内容要掌握,什么内容要了解;结尾时要给学员留悬念,让学员有急于知道下文之感,使其自觉预习。就像听评书,看连续剧一样,完了一节还急于想知道下一节。
六 教学组织性语言
教学组织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这类语言,首先要求教员必须针对课堂教学不同环节的需要与教学目标、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相连,如实习课与理论课不一样,应充分发挥和突出教学目标的激励、导向作用;其次,对学员提出课堂常规要求,要具体、明确、点面结合、操作性强、前后一致、一以贯之,避免原则性、倡导性语言;再次,对非认识性偶发事件的处理,要从学员心理状态出发,机智地加以化解和处理;另外,教学管理组织性语言中,切忌出现教员“忌语”。
七 肢体表达语言
肢体表达性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和“眼神”语言.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所谓肢体语言,就是人的手、头等肢体动作的表达;“眼神” 语言,就是人的喜、怒、哀、乐的表现,相当与演员的动作和情绪变化。教员在给学员上课时,适当地应用一些肢体语言,如手势、动作等,能使讲解形式更加生动,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在适当应用肢体语言的同时,有机结合眼神即教员的表情,这就会更生动,直接影响学员的情绪。如教员的讲授兴高采烈,那学员的学习情绪肯定高涨,但教员板着脸,讲得没精打采,那学员的学习热情肯定不高。再如,如果教员用赞许的眼神看某一学员时,学员的感受肯定很好,学习劲头肯定很足。肢体语言和“眼神”语言是教员与学员之间的无声交流,心灵感应,有言道:“此时无声胜有声”。
总之,教学语言是一种专门语言,它是教员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员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没有教学语言,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即便在现代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领域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和削弱教学语言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气息。文本精妙的语言形式是作者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载体。所以,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应为语言形式。教师应带领学生破译语言文字的密码,体会作者表达方法,最终打破学生在语言发展方面的瓶颈。
1.体味意味深长的标点
标点不是无情物,它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情感载体,参与情感表达。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言语形式的作用。有时我们只要抓住小小的标点符号,就能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其中的真味。
《穷人》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师:请默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文中使用了许多的“?”、“!”和“……”。
师:请再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能从这些标点符号中读出桑娜哪些心理活动?
生:紧张、激动、担忧、害怕、坚定……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桑娜,当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你会担忧什么?试着把第一个省略号补充完整。
……
师:原来桑娜担忧的是孩子和丈夫。那她又害怕什么?又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呢?这两个问题你们小组自己讨论解决,试着把后面的几个省略号加以补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你们抓住标点符号,读出桑娜复杂的内心。
(学生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师:作者只用几个特殊的标点符号,寥寥几笔,就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了,不愧是擅长描写心理活动的大师。
师:请你也试着描写一段心理活动,适当运用各种标点符号。
……
本环节教学聚焦于桑娜抱回孩子“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关注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尤其深入叩击省略号的内涵,分层辐射课文内容,让学生走进桑娜矛盾的内心世界,体会她的善良,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是简约而不简单。
2.关注点睛传神的字词
把字词孤立地看,大多平淡无奇,但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灵动起来。
如,《与象共舞》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悠然而去”一般用于人的身上。此处,用于描写笨拙的大象,便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新鲜感,让人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产生丰富的遐想:大象会是怎样摇头晃脑,怎样甩着它的大鼻子,怎样随心所欲地卷着皮鞋……于是,读者在不经意间也会扑哧一笑:原来笨重的家伙也会这样“调皮”。教学时,我们可以紧紧抓住“悠然而去”,感受词语的画面,体会作者用词的新鲜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让学生领悟词语的感彩,可谓“一词入手,百味皆生”,让人回味无穷。
3.发掘精彩典范的句段
文本中蕴藏着许多精彩典范的句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要给足学生时间,实现学生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让他们在最真实的状态下阅读,从而学习教材的表达方法,提升学生言语能力。
例如,《触摸春天》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盲童安静拢住一只蝴蝶,创造了一个奇迹。为了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写奇迹的表达方法,掌握这一言语形式,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在词句中感悟奇迹后,展开这样的教学——
师:作者是如何把安静拢住蝴蝶这一奇迹写具体的?(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
师:是的,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表示连贯动作的词语,还在这些词语前加上修饰词,把安静拢住蝴蝶这一奇迹写具体的。
师:让我们学习作者的写法,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在动词前加适当的修饰词,写写安静创造的更多的奇迹。可以写嗅闻花香,也可以是抚摸枝条,还可以写聆听虫鸣……
4.抓住独具匠心的布局
文章的布局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进行的合理安排,充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这些独具匠心的文章布局,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主旨,更能为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布局谋篇提供多种蓝本。比如,《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布局独具匠心、新颖独到。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一直没有捅破,直到结尾处才交代:“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原来,老太太不仅失去了丈夫,还失去了儿子。读者为这悲烈的结局而痛心的同时,更为老支书的崇高品质深深震撼:原来老支书从队伍中揪出的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为了保护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为了保护儿子,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大的形象赫然屹立于学生面前。教学时,先让学生改变文章原来的叙述顺序来进行理解;然后再加以比较,感受文章的独特布局所带来的悬念和感染效果;最后模仿小说布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比较品评语言文字,促使语言表达内化
比较品评语言文字,是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表达方法的有效措施。这一方法能让学生感悟语言之精妙,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并产生这样的想法:在习作中我也要写出这样的词语。教师可以通过增减文字、变换语序、替换文字等方法让学生比较品评语言,促使学生语言表达的内化。比如,《猫》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教学这一句时,我出示以下句子: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比较,感悟到同是写猫的贪玩,写法稍有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却截然不同:加上语气词写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后者却写出对猫的责备。
又如,《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先将“我的母亲” 拿到整个句子的前面,让学生比较阅读;然后,在句子中只用一个“我的母亲”,再进行比较阅读。这样,让学生明白作者反复强调有什么目的。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比较,从中感悟到母亲的辛劳与疲惫,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教学到这一段:“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引导学生思考:“立刻”的近义词有哪些,这里可以换成这些近义词吗,为何连用四个“立刻”, 这种重复的用词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白了“立刻”一词不但没有重复之感,而且将母亲争分夺秒工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想象语言丰厚的内涵 ,习得语言表达技巧
教师应引领学生运用自己的直觉、情感、想象等因素,触摸词句的温度,丰厚语言内涵 ,让言语形式的习得过程有如大雪无痕般的自然、顺畅。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教学时,我抓住“大雨没喘气”展开教学: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象?
生1:大雨面目狰狞,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田地,使村民家毁人亡。
生2:大雨顾不上喘气,一心只想着报复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们。
师:作者是怎么做到把大雨写得那么可怕的呢?
生:作者把大雨当成一个魔鬼来写。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想象说话,丰厚 “没喘气”一词的内涵,不仅领悟到“没喘气”之意,更是体会到了拟人手法表达之生动,在不着痕迹中自然习得表达的技巧。
四、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迁移文本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学生能运用课内习得的文本言语形式,在生活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实现语言的意义和价值,让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迁移训练可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在感悟的过程中探究言语的表达方法。其次,教师拟定文本句型,让学生运用这一句式仿说仿写,初步掌握这一言语表达形式。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思维,自由创作,追求新的突破。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习得文本的表达方法,训练时可以先仿说仿写,再自主表达。
例如,《猫》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分以下三步进行:一是学习第一节,感悟猫性格的古怪。小组合作,探究出作者最突出的写作方法是采用这样的句式写猫性格的古怪。出示:
二是运用以上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习得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进一步感受猫的古怪性格。三是学会自由表达。课后运用这一言语形式写一写其他小动物的古怪性格。
又如,教学《落花生》一文,在学生明白作者借落花生的可贵特点,比喻人要做有用的人,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后,我先出示以下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是教师的传授知识的宣传品,学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不用用脑去思考问题,如果有问题只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没有提问的权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学生的主性得不到发挥,学习没有动力可言,更谈不上对体育产生兴趣。致使体育课堂上没有活力。
而自主学习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运用这种学习方式,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自己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自己的条件与学习兴趣,能制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在课堂或者课下付诸于实施,这种学习的方式把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能在教师的激励下能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学习情况,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让他们形成一个自我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能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样前提下,学生掌握技术提高体育能力才有可能,才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比如,在这习排球垫球时,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球,可以允许他们用上肢的任何部分玩球,也可以是单手的,也可以是双手的,也可以运用原地的或者行进间的,可以是连续的,也可是间断的,也可以两个人合作,这样,学生有了体验,他们感觉学习排球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运用体育合作学习的策略
我们所理解的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把学生分成几组,几个同伴在一起活动就是合作学习了,这种简单的分组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没有合作,还是单个的学习,那么,同样起不到合作学习的教育。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重新对合作学习进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他们能共同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合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合作学习细化可以分为互助学习与互动学习,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有不同的学习功能。互助学习也叫做互补学习,就是几个合作的伙伴在学习中能够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习别人的优势之处,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互补一般是指技术差的与技术好的同学合作,比如排球的垫球技术学习,不会垫球的可以跟会垫的学习。当然也可以体能好的与技术好的同学互补学习,则前者可以提高垫球技术,后者提高体能。还可以垫球技术好的与意志品质好的合作学习,前者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后者则可以提高垫球技术。而互动学习就是指在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鼓励,达到双方均衡得益的目的,再如,排球垫球中,学生可以讨论为什么他能垫得好,我需要怎么做才能跟你一样好等等。
三、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探究学习也叫做尝试性学习,就是在学习新的内容时,都事先不教给学生技术,而是让学生先进行尝试,然后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得到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被动学习成为主动学习。我们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大胆的去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究学习的能力。那么探究学习可以分为迁移学习、归纳学习与建构学习三种。第一,迁移学习,是指让学生的思维在尝试中转换,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观察问题,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新的技术之上,以掌握新的知识。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了鞭打的动作,当我们学习投掷时,就可以运用鞭打动作来形成投掷的抖腕动作,类似这个动作的还有排球的扣球、羽毛球杀球等,再比如,篮球上篮动作与排球上步扣动作也可以相互迁移。所以,在学习时,可以把几个类似的动作相互比较学习。第二,归纳学习,通过探究得到了一些经验,那么,就得对这些经验进行分析、归类,这就是归纳总结,我们对这些进行总结就会得出一些规律,从而让我们对新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篮球的传球、组织进功等要进行归纳总结,比如,田径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能,并可以把田径运动与其他基础上结合学习。第三,建构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总体的感受,建立起了一个技术的认知结构。通过对知识的构建学习,学生能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有利于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这三大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崭新理念。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教育,在体育学习中逐步培养形成三大学习方式,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为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旭.关于体育学习方式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08(19)
[2]冯海成,商洪林.实施体育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21)
中图分类号:H059
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有关颜色的表达词语有很多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语系,两个民族对同一颜色所产生的联想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在将汉语颜色词英译时,需要我们认真理解,谨慎处理,正确翻译。本文通过汉英语言颜色词在互译上的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十分重要。
1. 汉语原文用颜色词,英语译文照译为颜色词。
① 照译。
白宫 White House 红场 the Red Square
他原以为自己的前途黑暗。
He had thought his future would be black .
她头发上扎着一根红带子。...更使她在容貌和颜色上添了一种动人之处。
She wore a red ribbon in her hair . ...added eloquence to color and shape .
她的态度那么安静,她的神气那么含有情意,她穿着薄薄的白衣服,又那么温软轻柔。
She was so modest, so expensive ; she had looked so soft in her then white gown .
(Thomas Hardy : Tess of the D’ubervilles )
②加注释。
红包 red paper envelope containing money as gift or bonus
在他们分别的前一天,他送给她一颗红豆。
On the day before their departure , he gave her a red bean , which is a token of their love and remembrance .
黄粱美梦 Golden Millet Dream from the story of a poor scholar who dreamt he had become an official but awoke to find the pot of millet still cooking on the fire- pipe dream .
2.汉语原文用颜色词,英语译文不译为颜色词。
① 原文颜色词与颜色无关。
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May you remain happily married to a ripe old age.
(“白头偕老”表示一辈子。)
红白喜事 weddings and funerals
(“红白”表示 结婚和丧事。)
看着他们成功了,他真眼红。
He is really jealous of their success .
(“眼红”表示忌妒。)
宝钗忙劝道:“妈妈和哥哥且别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个青红皂白了。”
“Do keep your voices down !” put in Bao Chai quickly.“It will all be cleared up by and by right and wrong.”
(”青红皂白”比喻是非、情由等。)
②加注释。
又红又专
both socialist 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
一颗红心
a hear loyal to the Party ( the people , the motherland , the Communism , Socialism )
打白条
issue IOU ( I owe you .)
3.汉语原文用颜色词,英语译文改换另一颜色词。
红茶 black tea 黄色影片 blue films
红糖 brown sugar 眼红 green with envy
他的头发略带苍白。
His hair is touched with grey .
封面和封底是重磅的米色道林纸,边上打了两个眼。
The covers were of heavyweight , buff- colored calendered
paper with two holes punched in the edges .
我的手指夹在门缝里,压得又青又紫。
My finger was caught in crack of the door and got pinched black and blue .
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这才看清了脸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鲁迅《女吊》)
Only when she shook back her disheveled hair could people see her face clearly,a round,chalk―white,face,thick,pitch―black eyebrows,lark eyelids,crimson lips.
4.汉语原文用非颜色词,英语译文译为颜色词。
① 引申:
他醋意大发。
He is green with jealousy .
在英语教学中,他还是个新手。
She is a green hand in teaching English .
今天看起来闷闷不乐,出了什么事?
You look blue today .What’s wrong with you ?
因为经营这家公司几年来一直亏损,所以他们只好把它卖掉。
They had to sell the firm because for years they had operated it in the red .
我们的企业不可能雇佣在考验关头畏缩不前的人。
We can’t afford to have anyone in this enterprise who is likely to turn yellow when the testing- time comes .
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Mr.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blue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 When I saw him ,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 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
② 历史典故
害群之马 black sheep
我姐姐获得剑桥大学学位后,我们都称她为女才子。
My sister took her degree at Cambridge, since then we call her a blue stocking .
总之,汉英颜色词在语言的应用中非常广泛,丰富多彩,在英译汉语颜色词时,需要我们透彻理解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并结合语用语境,仔细推敲,谨慎处理,切忌望文生义,死译或硬译,导致文化传输的失真。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 高 鹗.红楼梦(上、下)[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Weinan Teacher College,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本研究基于中美英语报纸社论体裁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立场表达方式。研究发现,中国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英语表达作者立场时在人称代词、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和立场副词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horial stance between Chinese user English and native speaker English in the genre of editori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frequencies of the subcategories of authorial stance in terms of pronouns, modal and quasi-modal and stance adverb.
关键词: 英语社论 立场 人称代词 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 立场副词
Key words: English editorials;stance;pronouns;modal and quasi-modal;stance adverb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317-02
0引言
近年来,语言学界开始日益关注说话者和作者传达个人情感和评价的语言手段的研究。此类研究的术语不尽相同,其中包括“评价(evaluation)”(Hunston & Thompson,2000)、“可证性(evidentiality)”(Chafe & Nichols,1986)、“遁言(hedging)”(Hyland,1996)、“情态(modality)” (Stubbs,1986;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以及“立场(stance)”(Barton,1993;Beach & Anson,1992;Biber & Finegan,1988,1989;Biber,2006),等等。其中,Biber等人提出的“立场(stance)”概念及其研究成果最受关注。
立场是作者或说话者对于信息或命题内容公开传达的态度、情感、判断或承诺(Biber & Finnegan,1988)。研究表明,表达立场的手段主要是词汇语法手段。Biber(2006)指出这些手段包括:情态和半情态动词(modal and semi-modal verbs)、立场副词(stance adverbs)、that补语从句、to引导的补语从句以及立场形容词/名词补语从句。国内外已有针对立场的研究(Biber,2006;赵晓临,2009等),但是英语新闻语篇中立场表达的研究以及新闻语篇立场的对比修辞研究似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就中美两份英语报纸China Daily和New York Times中的社论体裁进行立场表达的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中国英语与美国英语在立场表达方式上是否存在差异性,为中国英语教学提供启示,以及以期加深对中国英语变体的理解。
1研究回顾
立场研究的热点之一是立场副词的研究,如Biber (2006)和 Conrad & Biber (2000)将立场副词分为“认识(Epistemic)”、“情态(Attitudinal)”和“方式(Style)”三个子类。赵晓临(2009)对比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CLEC)与英、美英语语料库 FLOB和 Frown中的立场副词使用。其结果表明立场副词子类的频数与英美语言母语使用者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中国学习者英语所用立场副词在小句中的位置分布及其搭配序列更显示出其作为中介语的独特特征。国内立场研究的最新成果任关于及英语学习者立场表达,如刘小燕(2007)对比研究了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作者立场表达方式,其研究结果发现中、 美大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构建作者立场的主观和客观表达方式上,并不存在显著的数量差异,但是表达方式在中、 美大学生的议论文中的功能有不同之处;陈建生和张燕(2010)将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四、八级考试试卷中写作部分与英美报刊评论性文章中的立场副词进行对比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在使用立场副词的总频数差别不大。但是,认知立场副词过多使用;态度立场副词、言语风格立场副词以及副词的使用种类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过少使用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立场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存在差异。
2研究方法及语料
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取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描述社论体裁中国英语的立场表达特点。立场表达实现的手段和方式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手段是词汇手段。我们根据前人的研究选取立场表达的常用词汇进行词频统计,其中包括人称代词、情态动词和立场副词(Biber,2006;赵晓临,2009;陈建生和张燕,2010)。
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China Daily(CD)和New York Times(NYT)的网站社论体裁,时间为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4个月的社论。总字数为246,771个单词,其中China Daily为84,190词,New York Times为162,581词。
3结果与讨论
立场表达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人称代词的频度统计见下表(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人称代词we的使用情况外,人称立场的频数在NYT语料库中皆多于CD语料库。其中代词it在两个语料库中的频数最高,分别达到874个(NYT)和848个(CD)。值得一提的是,人称代词I和she在CD语料库中几乎没有出现,you的使用也相对稀少。此情况在NYT语料库中也是如此。但是,形成极大反差的是人称代词he的使用。代词he在CD语料库中仅出现53次,而与此相比,he在NYT中则有高达403词的标准频数。从结果可以看出,两类英语变体中的人称代词使用体现了社论作为评论性文体的客观性,其表现在大量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三人称代词指事指物的it的大量使用;以及较高频度的we的使用。但是,相对而言,中国英语使用者在社论体裁中表达立场的人称代词使用较为单一。
表达立场的情态和半情态动词的选择是基于Biber(2006)的选取和分类,其频数统计见表3。Biber(2006)将立场表达的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分为三类并分别列举:
①可能性/允许/能力:can,could,may,might
②必要性/义务:must,should,(had) better,have to,got to,ought to
③预测/意志:will,would,shall,be going to
从上表可以看出,CD语料和NYT语料关于表达立场的情态动词的使用偏好存在显著差异(表4):CD社论较多的使用可能性的情态动词表达立场,其次为预测性的情态动词,最后是必要性的情态动词;而NYT社论则较多的使用预测性的情态动词表达立场,其次是可能性的情态动词,最后是必要性的情态动词。出现此种情况可能与中国英语使用者的母语有关,汉语倾向更多的使用不确定性的词汇表达。过多的使用可能性的情态动词表达立场同样也反映出中国英语变体在使用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表达立场时的手段不丰富性。
立场副词是立场表达方式的较为常见和丰富的手段之一。不同的体裁,学者对于立场副词的界定和使用不尽相同。本研究所选取的立场副词参照陈建生和张燕(2010)的研究,其分类如下:
立场副词:
(1)认知立场副词(Epistemic stance adverbs)
a. 显然性副词(Evidentiality adverbs):apparently,evidently,plainly
b. 确定性副词(Certainty adverbs):absolutely,actually,admittedly,basically certainly,clearly,definitely,fundamentally,genuinely,indeed,inherently,naturally,obviously,ostensibly,positively,really,surely,truly unambiguously,undoubtedly,unquestionably
c. 回避式立场副词(Hedging stance adverbs)
①可能性副词(Probability adverbs):arguably,perhaps,presumably,likely,possibly,probably maybe,potentially,supposedly,tentatively,
seemingly
②不定期频度副词(Adverbs of indefinite frequency):commonly,frequently,generally,infrequently,normally,occasionally,often,rarely,seldom,sometimes, typically,usually,
③不定期程度副词(Adverbs of indefinite degree):considerably,dramatically,fairly,greatly highly,largely,mainly,markedly,moderately,
mostly,primarily,partially,partly,predominantly,principally,quite,rather,reasonably,relatively,significantly,slightly,somewhat,strongly,substantially,widely
④近似性副词(Approximative adverbs):about,almost,approximately,around,closely,essentially,justly,nearly,virtually
(2)态度立场副词(Attitudinal stance adverbs)
a.情感性副词(Affect adverbs):favorably,fortunately,frankly,interestingly,ironically,quietly,surprisingly,unfortunately,uninterestingly
b.评价副词(Evaluation adverbs):adequately,appropriately,correctly,crucially,importantly,inadequately,inappropriately,inevitably,logically,necessarily,objectively,overly,properly,remarkably,severely,significantly,successfully,sufficiently,typically,understandably,unexp
-ectedly,unnecessarily,wrongly
(3)言语风格立场副词(Style-of-speaking stance adverbs):briefly,broadly,generally,hopefully,ideally,metaphorically,seriously,simply,specifically,strictly,technically
从表5可以看出NYT和CD语料库中的认知立场副词使用频数最多,这也吻合Biber等 (1999)和 Biber(2006)对英语母语者语料的调查结果。在两个语料库中,认知立场副词、态度立场副词和言语风格立场副词的使用频数皆呈递减趋势。并且,相比NYT语料,CD语料中的三类立场副词的使用频数都相对较多。但是,从立场副词的子类来看,两个语料的使用偏好不尽相同(表6)。虽然两个语料中显然性副词和情感性副词都过少使用,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表达可能性态度立场时NYT则较CD语料显著增多。然而,相反的是,评价性副词在CD语料中出现的频数竟是NYT语料的近1.5倍。我们认为,造成我国英语使用者者和本族语者立场副词的使用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美报纸英语社论体裁的立场表达使用频数,发现中国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母语者在人称代词、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和立场副词三类立场表达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表现为:一、中国英语使用者的立场表达词汇-语法形式单一;二、中国英语使用者的立场表达词汇-语法手段相比英语母语使用者过度集中某类词汇。
参考文献:
[1]Barton, E. Evidentials, argumentation and epistemological stance [J].College English, 1993, 55: 745-769.
[2]Beach, R. & C. M. Anson. Stance and intertextuality in written discourse.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1992, 4: 335-357.
[3]Biber, D. University Language: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poken and Written Registers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 87-131.
[4]Biber, D. & E. Finegan. Adverbial stance types in English [J]. Discourse Processes, 1988, 11(1): 1-34.
[5]Biber, D. & E. Finegan. Styles of stance in English: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marking of Evidentiality and affect. Text, 1989, 9: 93-124.
[6]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 ]. Harlow: Longman, 1999.
[7]Chafe, W. L. & J. Nichols. Evidentiality: 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 [M]. Norwood, N. J.: Ablex, 1986.
[8]Conrad, S. & D. Biber. Adverbial marking of stance in speech and writing [C]//S. Hunston & G. Thompson.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56-73.
[9]Halliday, M. A. K. & M. I. M. Matthiessen.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3rd Ed.) [M].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4.
[10]Hunston, S. & G. Thompson.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
[11]Hyland, K. Writing without conviction? Hedging in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6, 17( 4): 433-454.
[12]Stubbs, M. A matter of prolonged fieldwork: Towards a modal grammar of English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6, 7(1):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