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09:36: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体操是中学生必修课之一。在大学四年的体操学习中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体操教学能力。因此,分析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确保体操教学顺利进行,就成为体操教师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话题。这里仅就个人体操教学的实践体会,与同行们共同讨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黑龙江省部分中学的学生。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因为这方面的资料实在太少,只查阅到少量和本论文有关的资料,为研究积累理论素材。
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制定问卷调查表。为了测定问卷的有效性,将调查问卷发放给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向他们征求意见,均认为可行。问卷发放采用亲自发放和委托两种发放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2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收回率82%有效率80%。
二、结果与分析
1. 体操教学中学生厌学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厌学体操作为人的一种行为表现,是指对体操活动的一种消极怠工行为。体操教学中。学生在练习时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或很不积极,流露出紧张,信心不足,甚至不想再练的厌学情绪。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究其原因大致有:
从下面(表1)中造成损伤原因的统计数据明确告诉我们:
(1)紧张心理
体操的动作多,技术的差异大,每个动作,必须在必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完成,既有节奏快慢、幅度大小之技术分别,又有身体各部位用力顺序和用力时机之技巧要求。在动作技术练习时,容易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这种不协调常常造成动作失败,甚至身体受伤,很容易使学生形成紧张心理。多次失败的刺激使学生认为学习体操很苦,久而久之,发展为厌学心理。
(2)急于求成心理
体操动作技术的掌握要经历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而这个过程的长短对每个学生来说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学生自以为能力强,素质好,过高的估计自己,在练习动作时往往抱着“一举成功”的期望,而不是仔细思考动作技术的难点、重点、关键以及用力的时机等。持“一举成功”心理的学生,总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学习技术,当然是难以奏效的。这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发现自己的成功值小于期望值,便由“求成”到失望,如再缺乏学习的耐力和吃苦的精神,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进而发展成厌学心理。从掌握动作技术的过程来看,学生掌握体操动作技术的过程不是直线匀速上升的,一般是初期学有所获,一个阶段后动作技能出现波动甚至停滞不前,被心理学家称为“高原期”。这个时期正式技术飞跃的前奏,而处于“高原期”的学生,信心下降,产生“畏难”心理,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3)胆惧心理
部分学生因身体素质较差,加上许多体操动作与自己平时掌握的体育技能毫无联系,技术动作练习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动作经常失败,极易产生焦虑情绪,总觉得困难重重,于是自信心下降,以至错误地夸大动作的难度,形成“胆怯”,如果再缺乏信心和勇气,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产生不想练习的厌学心理。
(4)个性特征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性特征较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而一个人的行为与动作的完成情况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认为,个性特征与学生是否喜欢体操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这方面原因导致厌学的学生也为数不少,教师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心理来选择教学的方法。
2. 消除厌学心理的主要措施
学生的厌学心理是动作技术学习的阻力,直接影响和削弱教学效果,但厌学心理并非不可改变,只要教师耐心指导;采用诱导性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亲切、鼓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讲解,译介优美、准确的示范,是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要求练习的动机与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的。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目的教育,激发内部动机
学习动机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的一切活动总是受某种目的的驱使,学生学习体操的行动是否积极,同样与他们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做育人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作为译名体操教师所应达到的体操技术技能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2)不断挨近教学方法,重视心理素质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举止言行中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素质差的学生要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和耐心。在教法上,运用简明扼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地讲解,准确、优美的示范,因人而异的教法,以及各种鼓励性的语言,加强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重视体操转向素质训练,打好基础
体操动作对身体各种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灵敏、柔韧、协调、上肢力量素质。这些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动作的基础。因此,在课中,教师要根据体操专项特点,结合学生素质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进行素质训练,为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打好基础,基础扎实了,学动作就变得容易,学习信心也会因此得到增强。
(4)防止体操运动中的运动损伤
如何避免或减少学生的运动损伤呢?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1)思想上重视
加强安全、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加强防伤观念,思想上不能麻痹大意,应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学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充分认识运动损伤的严重性。
2)合理安排教学和训练
教学训练中,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的水平,充分了解教材中难点,估计哪些动作不容易掌握和哪些动作环节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做好预防的准备。不断改进教学训练的方法,在学习动作时注意由易到难,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的教学;在运动训练中,要保证保护、帮助的实施。
3)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教育学生认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掌握一般准备活动的合理方法,养成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准备活动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应根据教学、训练的内容而定,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主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对主教材活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分成不同小组,由教师或体育骨干带队集体做准备活动,并注意手段的多样化,避免单调,在训练时,自己应根据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加强保护、帮助和自我保护能力
体操教学应首先有利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的动作。如:前、后滚翻,鱼跃前滚翻等。保护和自我保护是预防运动损伤重要手段。特别是儿童少年在体操训练中,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判断和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发生技术动作上的错误或失手跌倒。在进行器械练习尤其是学习新动作时,都应加强保护。在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特别是学生体育骨干的保护、帮助能力作为教学任务,教师应将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传授给学生,强调在新、难、高、尖动作时保护、帮助的必要性。例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背部着地顺势翻滚,而不可直臂撑地等等。
(5)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未见乐处,必不我学”。可见体操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怠慢厌学行为。相反,如果教师教学过程中,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容易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另外可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以采用竞赛性、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体操教学过程充满很强的吸引力。
(6)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地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体操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态度,改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
【中图分类号】G712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心理及其相关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关于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定义、表现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防矫正等方面。从以往研究中可得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厌学现象在中职学校尤其常见,对中职学生厌学心理的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目前的厌学现状, 进一步推进学生厌学心理预防矫正的研究。
1 中职学生厌学心理分析
中职学生厌学现象相当普遍,学生来源复杂,除了初中毕业生,辍学后又重新上学的学生,还有许多社会青年,他们的共同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就动机低下,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遇到困难时又缺少勇气和决心,甚至自暴自弃,常以 “我不行” 作为推辞,害怕失败,从心理上不指望自己能成功。其次,自我评价低下,缺乏必要的自我认同感,认为自己不能学好,因而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困难面前不去思考、努力,逃避困难。再次,效能感低下,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想的更多的是失败,不去努力便放弃,因而经常体验到失败,厌倦甚至厌恶的情绪,身心健康也受到损害。最后,消极归因,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失败多于成功,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从而更加以固执、消极的方式对待学习,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把这一切问题都归因为 “自己笨”。
2 厌学心理的危害
厌学心理是一个社会、学校、家长都担忧和关心的问题。厌学心理的危害性首先在于它的普遍性、易流传性, 这对我国的教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模仿要大于对成人的模仿。因此,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一问题,其厌学症将继续流传和扩大。其次, 厌学心理将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并将对我们的民族素质产生不良影响。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能掌握熟练的技能,并能在社会中胜任某种技能型工作,如卫生类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护士。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 就不可能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更不可能掌握熟练的技能, 又何谈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呢?再次, 厌学心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乐学, 不愿意学无法取得优秀的成绩, 达不倒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无法融入社会和得到社会的认同,进一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厌学是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因此, 中职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真正关注。
3 厌学问题研究现状
我国对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经验理论性的层面上, 实证性的研究偏少, 文章的共同特点是理论分析少, 多集中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主观感受,而在国外的研究中多采用实证性研究。已有的实证性研究多采用问卷法对厌学的影响因素及厌学状况等方面进行考察, 问卷多为自编调查问卷, 现在仍没有统一的问卷全面地反映出厌学的影响因素,对厌学状况的考查情况也不统一。在现有的研究当中,关注人群主要是中小学生,而对中职学生的研究少之又少,研究方法也不统一规范。中职学生离开学校后就会进入社会,若在校期间厌学心理严重,将不利于他们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适宜的针对性强的研究方法,加强实证性研究, 以得出更有说服力和信效度较高的研究成果。
4 研究的意义
厌学是学生对正面和负面学业负担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尤其是中职学生,在经历中小学阶段,很可能已经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而家庭和学校把这都归咎于学生主观原因的做法对成长中的少年极不公正,也是成人和教育者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学生之中的确存在主观厌学的倾向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个人责任,但是,也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所受的待遇和教育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教育者和社会必需寻求理性的解释替代粗暴的对学生的责怨态度,勇于承认、担当道义责任,帮助学生从学业倦怠和厌学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学业成功和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全面和谐。只有对中职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才能得到可信而又有价值的结果,才能指引我们达到最终目的。
5 结语
学生厌学心理是一个心理问题, 也是一个教育问题, 心理专业与教育专业的学者应共同参与研究, 通过研究探索去 “拯救一批人(包括诲人而倦的教师和学而生厌的学生)、一代人(当前社会现代化急剧转型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和一批学校(薄弱学校、教育Y源分配中的弱势学校)”,履行和实现教育工作者在当前国情条件下的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使影响厌学心理的内外部因素都能有效地改变, 达到预防及改善中职学生厌学心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格格.中学生厌学文言文现象的教育心理学分析[D]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中图分类号:G44
1 心理健康
1.1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可理解为:无心理疾病(没有心理障碍),无心理或行为异常情形;并具有积极心理状态,即指人们能经常保持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努力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发展状态。
1.2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客观的标准,很容易测定。但心理状况如何,其标准就难以测定。许多心理现象往往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般把心理健康的人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分析,中学生的健康心理表现大致为:
1.学习上刻苦、自觉、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关心集体、愿与同学交流。
3.热爱劳动,能帮助父母从事简单生产劳动。
4.遵守社会公德,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5.富有同情心,自觉帮助他人。
2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特征表现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升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造成了一定的不健康心理。其特征大致表现为:
2.1骄傲自负型心理
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成绩好;或是长期担任班干部;或是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等。进入中学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的成绩,不习惯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就产生失落、怨恨心理,总认为自己“失宠”、被“冷落”、没有人“关心”等。
2.2自卑孤僻型心理
有的学生由于神庭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2.3贪图享受型心理
现在的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过分宠爱,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吃苦,生活上讲究吃穿,追求高消费,抗挫能力差。
2.4过分依赖型心理
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生活上自理能力差,这部分学生往往不能接受寄宿制生活,需要家长陪读。
2.5 任性自私型心理
当前有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常常顶撞父母,在学校自然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因此无法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3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3.1个体的原因
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开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
随着学生生理变化,“成人感”出现,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感”,总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师长在他们心中的权威降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存在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情绪比较冲动不能克制自己,在兴趣和愿望上常有随意性、多变性,在感情上较封闭,不愿对别人敞开心扉。
3.2外界的原因
外界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条件有利与否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等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幸福美满且教育方法得当的家庭会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良好作用,反之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其次,在学校的教育环境里,如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一味抓成绩,或者教师的不当言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在社会的环境里,许多社会变化必然会影响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人。
4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4.1 心理健康促进学习作用
4.1.1学习成绩与学习适应能力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适应能力上的差异十分显著,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自然在学业成绩上会较适应能力弱的学生好。
4.1.2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学生会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会对每一件事感兴趣,在别人的启示和指导下,他会努力完成一项艰难的工作,并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自信、乐观、积极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学生在心理健康状态下接受教育,就会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反之,效果很难想象。
4.1.3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决定于智力因素,而决定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兴趣、态度、情感等。所为心理素质好坏,其实就是心理健康与否,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时刻表现出积极乐观、充满自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经常缺乏自信,自信心的强弱就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学生成绩好坏与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据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的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有心理异常表现。另有一项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不完全合格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心理缺陷的困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有着现实的重要性、紧迫性。下面就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实施挫折教育等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1 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老师和家长要求过高,导致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其二是教不得法,课内损失课外补,使学生疲于应付,产生了厌学情绪;其三是评价手段不当,学生往往对学习,特别是学习成绩好坏产生紧张心理。因此,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学校、教师多和家长联系,减轻家庭对学生的压力
大凡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希望子女考上高一级重点学校,将来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重点学校的招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尽管教育部曾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各种宣传媒体也竞相报道了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但忧心忡忡的家长却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老师要帮助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走出重才轻德,“按分付爱”的家教误区。
1.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减轻学校教育给学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一些教师观念陈旧,业务素质偏低,对教材挖得不透,只能是课上“满堂灌”、“满堂问”;课下搞“题海战”,致使学生厌学情绪有增无减。由此可见,教师只靠旧有的知识很难雄踞讲台,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在教学方面,要研究教材、教法,不能把学生当成“加工”的对象或“复印机”。更重要的是要潜心研究学生,赋予学生活的思想和思维空间,力求创造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要经常地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情绪、性格、兴趣、能力、意志等各方面的心理特征。只有了解得清,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精神境界。
1.3 改革评价标准,减轻不良社会成才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升学竞争异常激烈,升学率几乎成为社会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将升学人数下达到学校,学校又与教师的奖金和职称挂钩,于是升学率、平均分就成了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那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是围着考试的指挥棒疲于奔命,考什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只有学生考了高分才说明自己有能力,学校才承认有成绩,考试排名愈演愈烈,导致学生视分数为宝贝,视考场为战场。这样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却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识测试的目的,克服惊慌、紧张、焦虑、厌烦等情绪;另一方面要注意检测的方式。测试只应成为老师掌握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手段,而不应把测试或公开学生的分数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的工具。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时要富有激励和亲切感,让学生有一种愉快和谐的情感体验,以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2 实施挫折教育
在我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大部分中学生属独生子女,他们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生活一般也一帆风顺,无忧无虑。因而经受挫折,尤其是严重挫折的能力比较差,稍有挫折和不顺,便会一蹶不起,甚至滋生轻生念头。因此对中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进行承受挫折的心理教育
在挫折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事例引导,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是短暂但又是漫长的,每个人的生活历程都是不平坦的,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连遭挫折的境遇。虽然人人希冀时时幸运、事事顺利,可是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社会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在曲折中前进。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2.2 不畏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就人们的愿望来说,自己的努力与事情的结果最好能“同步”。可是实际生活中有些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而且还会遇到困难,经受挫折。所以,要注意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不畏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增强承受挫折的韧劲。让他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迎接困难的勇气,遇到了困难挫折便会退缩,甚至一蹶不振,那么成功和胜利怎会跟他有缘呢?如果没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不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顽强地学习,即使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外部条件再好,也不能保证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历经坎坷、战胜挫折方面,小平同志堪称青少年学生的楷模。他一生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且每次复出后肩负的担子更重,做出的贡献更大。除了雄才大略外,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坚定的生活态度和不畏挫折的非凡勇气,才使其成为了“打不倒的一代伟人”。
2.3 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一个人受到挫折,有时往往是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于是容易产生过多的自卑情绪,加重心理负担。所以要教育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既要善于疏导自己,又要勇敢地面对现实,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补救方法。请求帮助,是遭受挫折者解开心理疙瘩、克服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吃一堑,长一智”这也是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所以,每经受一次挫折,都要冷静地思考,分析挫折的原因。通过冷静分析,弄清造成挫折的原因,从而端正动机,修订目标,改变方法,改善环境,事情就一定能向积极方向发展。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特点,能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生活目标。上大学并不是每个人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面对挫折,要引导中学生仔细审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从另一方面谋求发展。
总之,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实施挫折教育,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既是素质教育向每个教育者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迫切需要。
1.问题的提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发现,确有一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特别是女生较为突出,有的甚至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就必须了解并掌握女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女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他们既增强了体质,又能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根据女生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呢?
为此,我们针对女生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改进体育课教学方法。笔者对广西百色民族高中女学生采取了问卷式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到现在的高中女生大部分都比较喜欢体育,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不喜欢,但是在问到他们是否喜欢上体育课时却出现了相反的回答。为什么他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呢?笔者在经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后了解到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广西百色民族高中2010、2011级女学生。
2.2调查方法
2012年3月,我们对广西百色民族高中在校的2010、2011两个年级39个班中,随机对17个班的374名女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了14个问题。发出的问卷374份,收回的问卷356份,回收率95.19%,经过检验有效问卷341份,有效率91.18%。同时辅以随机谈访问等方式。
3.调查结果
3.1影响中职女生上体育课原因调查
3.1.1主观原因
3.1.2客观原因
4.调查结果分析
4.1主观原因
4.1.1认为体育课不重要这部分学生占9.1%,主要是对体育课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4.1.2上体育课怕苦、怕累这部分学生占26.1%。主要是现阶段在我国的学校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的特殊地位,长期处于家庭的宠爱,养成娇生惯养的毛病,即使是农村的小孩也因为父辈的期望走出农村,家庭劳动、家务等也极少参加,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缺乏艰苦的锻炼和磨砺,怕吃苦是他们的通病。而体育教学与文化课的区别就在于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的身体练习,就要与苦、累、脏打交道,身体就要承受一定的负荷量,在无形中就使这些学生从心理上不喜欢体育课了。
4.1.3心情不好这部分学生占8.5%。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后,面对全新的环境有许多的需要适应:文化课程比预想的难度大;还有青春期种种“成长的烦恼”等诸多因素,这些或多或少会在他们的心理上有所反映。他们的内心感到困惑,忧郁的时候最希望得到别人真诚的理解和帮助。但是这个时候大人、老师往往不能理解他们的心情,缺乏平等的交流和帮助,导致他们心情不好,无心上课。
4.1.4自身身体素质差这部分学生占17.9%。进入青春期以后女生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运动能力。在生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增厚,体重增加,肌肉力量减弱,完成动作比较困难,在心理方面,自尊心较强,且有自卑感,对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往往显得信心不足,甚至产生厌倦感。最终对体育课产生厌学心理,渐渐地不在喜欢体育课。
4.1.5对体育不感兴趣这部分学生占24.6%。学生对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任务、对体育锻炼价值不了解,她们认为体育课无非就是蹦蹦跳跳、玩玩而已。并且在这部分学生中不曾有过体育锻炼带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这些多方面的因素严重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思想认识,对体育更加不重视,认为学习体育没有太多的意义,太浪费时间等,被动、消极地参与体育课学习。
4.2客观原因
4.2.1有9.96%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学生认为体育教材乏味,缺乏新鲜感,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安排变化不大;讲解、示范、练习单调,每节课上是打打球、跑跑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缺乏吸引力,学生感到简单枯燥。因而导致部分学生由此不喜欢上体育课。
4.2.2有34.31%的学生认为感觉运动量和强度过大。由于这一原因造成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比较多,主要是身体素质较差,教师对课的运动量、练习密度和强度安排不周,学生一堂课下来感到特别累,造成不适应,慢慢地对体育课产生反感,不愿上体育课。。
一、拖延的概念
拖延的英文是“procrastination”,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pro”的意思是“向前,偏好”,“crastinus”的意思是“明天”。所以这个英文单词本身的意思是“推迟到第二天”,在国内翻译为拖延、拖沓、拖拉或惰性。
关于拖延的概念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极的拖延
Laura J.Solomon和Esher D.Rothblum认为拖延是个体对可能体验到主观不适的任务进行不必要的延迟行为。Lay认为拖延是一种非理性地推迟应该完成的任务的倾向,侧重的是认知因素。Steel将拖延定义成非理,“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槽糕的结果仍自愿拖延的行为”。Knaus认为拖延是一种自动化的习惯,这种习惯导致不必要的推迟有时间限制的、重要的、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Haycock等人认为,拖延是推迟或者完全逃避必须承担的责任、做出的决策、完成的任务的倾向。Tuckman则认为拖延是个体延迟或完全回避必须完成的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是自制力不足的表现。
2积极的拖延
Simone把拖延当作个体在做决策时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Chu和Choi认为,拖延有时也会与积极后果联系起来,一些人通过拖延,在时间压力下产生强烈动机,反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还进一步指出,积极拖延具有四个特征:一是选择时间压力;二是故意拖延;三是有能力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四是最后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3多维度的拖延
Milgram认为拖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迟的行为,二是不利的行为结果,三是拖延者认识到任务很重要,四是拖延导致了痛苦。但是,Ferrari(1995)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晚完成任务的行为都是拖延,那种认为拖延是由于主观上的不舒服所造成的观点有点狭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拖延都会带来痛苦。基于此,他提出拖延具有三个标准:其一,无论行为还是意图,都缺乏一种即时性;其二,目的和表现出的行为相矛盾,存在不一致;其三,在拖延期间,偏爱其他有竞争性的活动。Steel认为,拖延的含义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为意向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二是不良的行为表现;三是心境变化。
综上可以看出拖延的概念有从原来单一的维度向多维度发展的趋势,说明其研究在逐步完善。但是拖延的概念还没有实现统一,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概念展开相应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拖延的测量方法
迄今为止,对于中学生拖延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行为观察法、日志法和他人评定法。
1问卷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拖延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问卷法是指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最为广泛的是Lay在1986年编制的一般拖延行为量表,它共由20个描述与拖延相关的行为和感觉项目组成(如对必须做的工作也要拖拖再开始做),其中包含10个相反的项目(如看完图书馆的书不管到期没有都会立刻归还)。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根本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为1分至5分。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一致性系数为0.82。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结果容易量化,但是其主观性比较大。
2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个体在作业期间的时间管理和分配,以及完成任务的进度来看其是否具有拖延的倾向。如Piers Steel etal(2007)根据拖延的定义中包含延迟和非理性两个方面,采用观察法来获得“延迟”(每个测验完成时间的加权平均数,即完成越晚数字越大)和“非理性”(被试没有完成的题目数)的数据,最后将两者之和作为拖延行为的量化比较标准。行为观察法具有行为的真实性,但是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3日志法
拖延日志法是通过追踪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活动执行情况,从纵向了解学习拖延的动态过程,收集学生学习拖延的有关信息。日志法可以比较不同学生之间拖延的程度,但是该方法只能研究小样本,不具有普遍的推广性,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4教师评定法
由于问卷法的主观性较大,为弥补问卷法的缺陷,有些研究者采用学生自我报告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Milgram(1993)对学习拖延的研究中采用教师评定法,这一简单的评定量表包括三个问题:学生预习次数、学生课堂出席次数、该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或下降情况。但是这个研究方法也只能针对小规模班级,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综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尽量使研究的结果准确。
三、拖延的相关理论
关于拖延现象,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论解释,这里主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防御论、行为主义的强化说和认知学派的不合理信念理论。
1精神分析——自我防御论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拖延是在面对威胁性事件时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降低焦虑、保护自尊不受伤害、获得安全感的防御方式,是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比如:学生在考试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害怕在考试中取得不好的成绩被老师、家长批评,被同学另眼相看,所以在考试前假装生病。
2行为主义——强化说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拖延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习惯,是从个体对愉快活动和短期奖赏的偏好发展而来的,拖延者比非拖延者在记忆中有更多的成功。换言之,学生拖延既可能是因为因拖延而受到了奖励,也有可能是因为拖延的惩罚不够。在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在合适的时机给拖延的中学生正确的强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拖延行为。
3认知学派——不合理信念
从认知学派的角度看,拖延是因为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于是就会拖延这种存在疑虑的学习任务。受到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干扰,学生往往迟迟不肯开始执行学习任务,一拖再拖。持这种不合理信念的学生大多追求完美,对于完成实际的学习任务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怕事情的结果不如人意,被其他人嘲笑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拖拖拉拉。如果最终没有完成任务,会归因为“不是我不够优秀,是时间不够充足”。
四、总结与展望
作为探究性实验,自然是以某个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驱使学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展开探究.当学生有了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后,才能够产生探究兴趣,这样才会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实验中.因而,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展现自我、探究科学,帮助学生解放双手和大脑,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和科学的内涵.例如,在讲“燃烧的条件”后,学生掌握了物体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这一知识自主设计相应的实验.经过引导和讨论,学生做了“纸片不怕火烧”的实验.用报纸折成纸盒后装进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结果纸盒里的水都沸腾了,纸盒也没有燃烧.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当水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水沸腾后温度将不再上升,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因此纸盒却没有燃烧.这个实验比较简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
二、体会成功喜悦,消除紧张畏惧
不管能力多强,面对未知世界时,人都会产生紧张畏惧的情绪.进行科学实验时也是如此.学生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而害怕担忧.若长期让学生独自面对这种情绪,学生进行实验时就会容易发生各种意外状况,他们对探究性实验可能就会习惯性害怕畏惧,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是消除他们紧张畏惧心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那些困难程度较高的实验,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完成;对于难度较低的实验,教师可以让平时不敢独自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上台尝试操作.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学生克服实验时的恐惧心理.当然,还有些学生是因为不了解科学知识而觉得实验操作很危险,教师应向这些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消除学生过分自我保护的心理.例如,根据植物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能够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原理,让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测试生活中常见溶液的酸碱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危险性不高、易成功且充满乐趣,教师可以用类似的实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消除不良心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试管架,玻璃棒,研钵,纱布,酒精溶液,稀盐酸,醋,胶头滴管,澄清石灰水,蒸馏水,学生自己准备的紫包菜.实验操作:(1)取适量紫包菜在研钵中捣烂,加入5mL酒精溶液后搅拌,使两者充分接触;(2)2~5分钟后,用多层纱布过滤含有紫包菜色素的酒精溶液,装好备用;(3)观察滤液颜色,并记录;(4)取四支试管,分别滴入适量稀盐酸、醋、澄清石灰水以及蒸馏水,接着在滴入2~3滴滤液,振荡后放置于试管架上,等待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束后,教师可让一些平时实验表现较低调的学生发言,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帮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发现原来实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不良心理也就消除了.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心理学及支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教育学、生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以运用心理技术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以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和运用心理调节技术为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协助学生发展自我个性、防止心理偏差、调节心理技能、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在当今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年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引起教育界同仁的重视,但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什么是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二、中学生心理的特点
A、渴望独立、渴望其行为得到大人认可,但自我评价与调节能力不高。
B、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并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认知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C、能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控制情绪、自我监督的能力还不高。
D、有了稳固的学习兴趣,观察富有目的性、模仿性,想象富有创造性和多样性。
E、开始意识两性关系,萌发、和恋爱需求,人际关系逐渐频繁,渴望找到朋友。
F、逐步形成比较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但带有冲动性和感彩,不大切合实际,不善于把感情与理智结合起来。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学习的适应性也仍然是左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在参照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一)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而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和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
(三)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知,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知。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作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四)个性发展的良好性 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导致学习压力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2)学习落后于其他同学;(3)能否考上大学;(4)考试要争取好名次;(5)有学习天赋,成绩却不能名列前茅;(6)学习成绩忽上忽下;(7)试卷面前脑子一片空白;(8)努力了,但还是学不好;(9)一到考试出现躯体症状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和谐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五、针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1.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注意培养锻炼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自觉学习,确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其二要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凡事从大局出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再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懂得生活知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对待心理疾病,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
学生由于水平、基础的实际差异,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会不断增大,所以很难坚持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感、自卑感、无助感,而这种感觉又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导致更多的学习缺陷和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加强认知训练,同时加强情感和意志教育,并注意将知、情、意、行四者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忍耐挫折的教育,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
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及组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咨询等做到切实有效的服务。一是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力度。学校要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增强学生心理上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强调疏导,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心理障碍咨询,对于正常的心理反映和一般性心理问题,要靠心理咨询和教育来疏导,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挖掘病原,找出对策,消除痛苦;第二,心理适应咨询,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通过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并提供帮助;第三,心理发展咨询,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应以教育的、发展的咨询内容为核心,要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把自己融入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之中,使其精神世界更为充实。
3.社会和家庭的应对策略
社会有关部门应大力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以免对中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带来消极影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不良因素也深刻影响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网络成瘾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所以对于网络或网吧的管理要切实加强。
社会舆论应该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另外还须注意,舆论宣传不应一哄而上,大肆炒作造势,使其产生强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舆论也应同社会各界一样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任何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既不能溺爱子女,也不要对子女提出不合理的期望,要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在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滞后,多数学校未形成规模,尚在初步探索之中,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必将逐步深入,中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认真总结,找出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使其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情况下,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又不时出现新的倾向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索和研究,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三方联合起来,共同帮助中学生,使他们心理状况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为今后他们各自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六、探讨、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当前,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离异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注释:
[1]胡军生,王登峰,李泉.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第35页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文出版社。
[2]胡军生,王登峰,李泉;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年04期
[3]张岗英;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03期
一、从众心理的基本概念
1.从众心理的含义。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存在的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多种从众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群体因素,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也就越强,从而使得群体的意见一致性较高,便易形成从众行为;二是情境因素,当人们所处的情况,接收到的信息较为模糊或者是受到某些有权威人士的号召和影响,便会产生从众心理。三是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格特征、性别差异及文化差异等方面不同,致使从众心理和从众的层次及情况也具有差别。就从众的意义看,从众心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就业。现如今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就业渠道及方式多种多样,就业信息方便快捷,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讲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使得一些较低级的岗位无人愿意承担,而较好的职位却蜂拥而至。在这种大的就业背景下,避免不了跟风现象的产生。例如一些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研,那就避免不了会跟风地考研,而在学习过程中又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看到其他人找到工作,心里难免为之所动,又弃研找工作。
有些人觉得大家都选择的应该是没错的,所谓最多的选择也是最好的。一旦存在这样的选择心理,也就是就业从众选择。选择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或兴趣,甚至与专业都无关,只是选择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选择,有些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大部分人则在后来的发展中被重新抛回起跑线,因而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是既有利又有弊的。
2.消费。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消费群体,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城附近发现各种娱乐设施场所,这些场所多数都是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虽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但在交际活动上和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并无差别,举办生日Party、舞会、派对、出席团体活动等都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的消费还表现在“网购”和“韩流”上,在当下淘宝流行的时代里,淘宝商家利用大众的从众消费心理,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重要节日里,将商品大打折扣,并且提供各种优惠和红包发放吸引大众消费,这时许多人看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终于有了优惠变迅速抢购,还有一些销量较好的产品,可谓是一哄而上,迅速被抢购一空。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有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并无用途,只能闲置下来,造成产品资源的浪费。
“韩流”是从众心理的一个明显表现,韩餐、韩服、韩妆、韩式整容一系列的韩国风暴扑面而来,韩国游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人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都被卷进韩流中,疯狂地购买韩代购的产品。韩式整容让人变得漂亮,如今不仅明星整容,普通人也为了美貌不惜身体的代价,选择赴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整成“冰冰脸”,过安检时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麻烦,认不出其真实容颜,整容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被电视媒体曝光,从众心理引发的整容风波此起彼伏。
3.恋爱观。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一个代表,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在情感上也正是发展的时期,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一方面,在调查问及一些人的时候,为什么会谈恋爱的理由是,因为我的周围人都在谈恋爱,那我也应该谈恋爱,这样的恋爱心理显然是不够成熟的,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学生已十八周岁,是独立的个体,对待感情应该有责任和承担的态度,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情感追求,不能盲目地将周围的情况不假思索地复制在自己的身上,这对己对人都是不够负责的表现。另一方面,大学生恋爱时的从众心理还表现在都对万众瞩目的异性产生好感,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但在感情上并不代表最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有人盲目从众,跟风追求万众瞩目的异性,觉得这样才充分显示自己的魅力,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大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因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形式。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就是人们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推动某一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售卖,甚至影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多利益,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换。
2.消极影响。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从众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极为不利,它会危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过于盲目地从众,购买不需要买的东西,浪费金钱,不计后果的跟风随大流影响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缺少主见,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自己陷入困境,影响个人发展。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大学生要正确对待,避免盲从,要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大学生的力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尤为重要,因而一定要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摒弃有害的价值选择,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54-02
从本质上说,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部物理学的发展史正是不断创新的历史,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和改进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大学物理教材为例,就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若干策略方法。
一、大学物理实验室外部环境的营造方法
1.构建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大学生已处于成年阶段,并具备较为成熟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在物理课堂上,师生之间更容易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验教学中,师生要开展双边交流,各抒己见,课堂上允许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师生双方要对每一个实验问题的看法、认识和观点,阐明个人的想法,公正、平等地完成探讨,并及时以实验的方式检验带有分歧的问题,为大学生在实验探究的氛围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物理规律提供先决条件。
2.营造安全可靠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每名学生均能在互动、沟通及探究中发挥各自的智力优势,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并主动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放松学生的心理包袱,这是推行创新实验教学的首个要旨,不能由于学生回答或理解错误便遭到负面评估,这样一来,大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问题的思考之中。也就是说,在“心理安全”的外部课堂环境中才会实现真正的独立思考,自由拓宽思路,充分地凸显新思维,让创新思维得以竞相迸发。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对策
1.不断开放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当代物理科学的进展,实验测量设备及技术有了明显的改进,因此,在大学物理课堂中,需持续地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测量设备、完善测量手段和方略,为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稳固的硬件基础。为能让实验教学跟得上当代物理科学发展的潮流,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实验内容,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变换为自选或自学内容,并加大探究性实验的比重。与此同时,不少实验可借由电子计算机变革陈旧的实验方式,并时刻增强实验测量的速度及精确度。把这一系列实验教学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整体框架告知学生,使其经由实际的操作、测量及观察深切地领悟到当代物理科学的魅力,并激发学生们对物理实验奥秘的探究欲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实验内容的改进需与经典相结合,例如,牛顿环、杨氏模量等实验均能运用CCD成像系统替代目前的观察系统,然而,经典的光杠杆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2.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提出、发现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实验中,问题的发现至关重要,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手脑并用,不断地在实验中尝试、验证,通过教师适度地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地变换实验条件,并严密地查看实验现象,最终提出问题。除此以外,学生们还能从实验指导书中提炼信息,进而发现问题。需强调的是,学生操作实验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难免与预期结果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仔细检查学生每一环节的操作步骤有无失当,使其在锲而不舍的探究中培养提出问题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结合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是实验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实验现象的科学、合理分析是开启物理科学殿堂的金钥匙。分析问题旨在用理论指导实验,通常,分析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办法: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教师要扮演组织者和引领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分析的过程中,全体学生会提出多种答案,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悉心听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并留意其出发点,肯定和鼓励每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及探究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们便能形成在物理理论的指导下独立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例如,在分析探讨RLC串联谐振实验中,对于电路品质因数Q,存在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偏差,在电磁学理论的引导下,分析LC的损耗总电阻对电路品质因数测定数值的影响,并将其高频及低频时的影响状况分别开展定量分析,依照定量分析的最终结果,正式决定影响能否修复或忽略。
4.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优化教材结构,注重对实验的探究。现如今,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特征被广大物理课堂所应用,变革课堂体系,以经典实验为基础,创建多层次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实验教学变革的大势所趋。为此,教师需不失时机地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不断地优化教材结构,以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降低实验理解的难度,将实验步骤分解,努力破除过往物理教学中“力-热-光-电-声”的纵式组织结构,在确保广大学生掌握实验技巧的前提下,果断地忽略掉教材中内容陈旧的实验,抓住实验教学的关键点,将实验与物理教学内容加以有效衔接,逐步地增设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具体做法:首先,要结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规范要求,精选传统实验,保留对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有帮助的经典实验,忽略掉一些价值较低的实验;其次,逐步增设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及难度,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探究能力,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自行设计,使其充分体会到实验成败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激发实验训练的热情,提高综合素养;最后,不但要削减实验成本,还需强化多媒体辅助设计、采集数据及操作管理等知识的有效渗透及实践。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但是在高中时期,教师在指导物理实验时,出现主动点拨频率较高的状况。为此,教师在指导实验时,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从预习、调试及操作等每个步骤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可借由多媒体动态影像,还原实验正确的操作经过,使学生们第一时间得知自身实验设计及操作中的问题与失误,进而及时加以纠正。
结语: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不断地为学生创造独立发现和分析问题、自由操作实验的机会,引领学生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中提高创新能力,拓宽物理思维。
参考文献:
[1]刘向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2]吴永萍.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7.
一、问题行为情境(案例)
小范16岁,智力中等,是重庆某校高一的一名普通学生。他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好,父母比较宠爱他,加上小时候有心脏病,做过手术,所以父母几乎没让他做过家务,凡事都顺着他,使得他比较娇气。小范很喜欢家里养的宠物,一次家里养的宠物意外摔死了,他哭了整整一夜。小范小学时成绩比较优秀,有一次,爸爸许诺他如果期末考试能考班里的前三名就买一台电脑奖励,他努力学习,期末果然考了班里的前三名。初中时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位于班级的中等水平,中考考得不好,进入了一所普通中学继续高中的学习。高一上半学期,小范表现出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映缓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逐渐变差。但是他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很少有迟到等现象,对老师的态度也很好,从未和老师发生过冲突。高一下半学期开学没多久,该生就不想继续高中学习,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二、对案例进行的分析
小范只是一部分厌学情绪学生的代表而已,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部分高中生厌学、逃学呢?在一些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或更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频繁的考试、艰苦紧张的学习生活都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而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环境、家庭环
境等。
三、对厌学学生的矫正
中学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厌学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克服,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教师、家长、学生都应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障碍。
1.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更多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找出厌学心理的原因,并且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远大的理想。教师要教会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要启发他们正确地对待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不断地鼓励和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奋发努力,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