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息化医疗市场

信息化医疗市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8 09:36: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息化医疗市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信息化医疗市场

篇1

中国医疗IT市场现状

按发展阶段的先后以及普及程度由高到低,中国的医疗信息化主要分为三类: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医院临床信息系统(HCIS)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系统(GMIS)。其中,HMIS以财务收费系统为核心,HCIS涉及整合电子病历和身体检查资料等临床功能,GMIS则涉及医院之间、中小城市之间或者大城市各城区之间的信息共享。

HMIS在国内的建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较为普及。目前,医疗信息化正在向HCIS支持为主的第二阶段过渡,下一步的重点是推广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实现区域内的联网使用,而未来5年,GMIS将成为医疗信息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随着医患纠纷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的难题,群众对医疗服务效果普遍不满,效率低下、质量差、成本高等问题突出。数字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支出达2545元,占其全年可支配收入的13.3%;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支出达694元,占全年纯收入的11.7%。这种情况之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HMIS的应用大大简化了挂号、划价、收费、报销等流程,缓解了排队问题。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患者在不同医院之间的自由转换,减少重复检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医疗服务开始向家庭延伸。老年人作为突发病的高发人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病情进行跟踪监测。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带有感应、检测装置、报警和求助系统的便携性医疗设备进入家庭,医院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控。例如东软推出的健康管理平台“熙康”,通过构建全方位的个人健康信息系统,能有效实现远程健康监护的家庭、社区和医院的无缝对接。

面对这一块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化市场虽有优势,但市场整合能力不强。由于中国医院管理体制的特殊性,相比外资企业,中国企业在医院信息化阶段更有竞争力。据统计,在HMIS阶段,外商企业市场份额仅占25%,而中国本土企业达到75%。但由于中国医院管理信息化市场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目前的中国医疗软件市场中,排名前6名的公司只占40%的市场份额。

在软件及服务方面,中国企业实力也稍显不足。据华通医疗研究统计,2007年中国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份额达70%,软件和服务市场份额仅为30%。预计2012年,硬件市场份额将达45%,软件和服务达55%。因此,软件与服务将成为本土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而国内一些看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大企业,已经将业务重点放在了软件及服务上。这其中的典型事件包括,金蝶医疗斥资1.2亿并购有14年医疗卫生信息化经验的广州慧通、华为“医疗云”战略,为医院提供以云管端为基础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等。

三足鼎立格局

从实力上看,中国的医疗信息业已形成本土企业与欧美、日本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东软是本土企业中最典型的代表。其医疗信息化业务比较全面,涉及医疗IT业务、卫生行政、医院信息管理、医保、个人健康服务等多个环节。东软在医疗IT领域的业务包括HMIS、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HCIS、EMR、PACS等软件解决方案和产品。东软偏重于行业解决方案和嵌入式软件,目前全国3000多家大中型医院都运行着东软的系统,近几年还加大了卫生行政业务的发展力度。

目前东软业务中软件外包占35%,医疗设备占15%-18%,行业解决方案占47%-50%。近来,东软加大数据中心建设力度,旨在构建云计算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建立可扩展的应用架构。目前东软在全国三甲医院中市场占有率达到40%左右,在社保和医保领域的市场份额亦稳居第一。现在备受欢迎的熙康行表和熙康益体机,整合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以及医疗领域的专业资源,可以动态收集和管理个人健康信息,实现家庭实时跟踪与监测,是东软医疗电子商务由B2B向B2C转型的开始。借助本土化优势,东软还为唐山、郑州、无锡、沈阳、都江堰、海南省澄迈县等20多个城市提供健康城市解决方案,构建起了区域医疗卫生平台和区域的以物联网、互联网为核心的健康服务平台。此外,东软还积极与大型医院和医疗机构合作,向家庭和个人推广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并购与战略合作,东软不断拓展新的产品线。例如,与圆刚科技携手开发医疗影像设备的软件和硬件。2011年初,东软斥资1.141亿元收购最好的ERP提供商望海康信73.14%的股份,正式进军ERP市场,创下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最大规模并购纪录。

除了东软,本土医院信息管理软件供应商卫宁软件,势头同样强劲。卫宁软件主要从事医疗及技术服务业务,在HMIS市场占有优势。在其软件系统收入中,医院信息系统的占比超过70%。随着医改的深入,卫宁也逐步进入整体医疗信息解决方案、电子病历等领域。尤其是在2011年7月上市之后,其专业医疗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定位更加清晰,目前在卫生部两批电子病历试点医院中,卫宁软件的电子病历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0%。针对中国基层医疗市场,卫宁软件开发出了SAAS“软件即服务”的新的业务模式。

立足自身优势,卫宁软件通过加大投资、加强合作等方式推进医疗信息化力度,与微软、IBM、HP、华三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核心合作伙伴关系。截至2009年末,卫宁软件已拥有55家三甲医院客户,在全国722家三甲医院中占7.62%。2010年,业务区域扩展至28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营业收入达到1.59亿元,预计接下来几年,增速都将超过30%。

本土企业之外,受中国医改政策利好驱动,外资企业也纷纷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且多以与本土企业合作的方式进入。总体而言,欧美和日本企业在中国医疗信息市场具有优势,与中国本土企业形成竞争三大阵营。

欧美企业在IT系统架构、医疗器械领域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在大型数据存储分析、数字医院整体解决方案方面亦基础深厚,借助其在高端市场优势,发力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现在,英特尔、IBM、甲骨文、思科等都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医疗行业部门。IBM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1亿美元专项资金,整合IBM在系统集成、云计算、分析和新兴科技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实现高品质、循证式的医疗护理服务。在巩固其在高端医院优势地位的同时,欧美企业另一方面也加紧进军中国的基层医疗市场。例如,西门子与浙大中控合作研发针对中国基层医院的全方位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GE2011年提出的针对中国农村医疗市场的“春风行动”等。

日本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较早,业务集中在以医学影像等临床信息领域,整体影响有限。富士胶片较早进入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重点推出数字医疗影像业务,NEC主要瞄准高端医院的医疗解决方案市场,日立数据中国(HDS)则致力于为医院提供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还协助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解决了医院大规模信息、图像信息搜索和动态归档问题。

韩国医疗企业和IT企业在韩国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具有实力,但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韩国首尔三星医院等医院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有优势,但目前未进入中国。以SK集团为首的韩国企业尝试进军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但商业化应用不多。2011年,哈工大与SK集团合作成立医疗信息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至今尚未产业化。

信息共享和系统整合成趋势

尽管中国医疗信息化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需要政府整体推动,特别是加强整体规划和标准制定,避免项目成为孤岛。

例如,一个完整的HMIS系统,至少需要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资,国家拨款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投入主要靠医院,受赢利影响,医院热情不高。医疗信息化是系统工程,但目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等都是分开推进,项目间缺乏联系,政府需要制定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

HCIS和GMIS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信息系统集成至关重要。而HMIS作为内部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和区域信息系统的基础,将进一步向集成系统发展,因此必须保持高度的开放性、超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随着HMIS与社保、医保甚至银行系统的业务及数据交互越来越频繁,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需要解决好医院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移动医疗和家庭医疗是未来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但都需要与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联网日益强大和3G移动时代的来临,远程医疗会诊已经成为各级医疗单位的强烈需求。

相比外资企业,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仍有优势。中国企业在医院管理信息化领域有技术和客户基础,下一步,由临床医疗信息系统模块整合带来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给国内企业带来市场机会。政策向基层医疗信息化倾斜,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中国企业业务整合能力不足,未来在技术和软件方面有待提升。临床医疗信息化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对企业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和业务块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目前中国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需要加大协同合作力度,以应对强势外资巨头的竞争。

大规模数据集成、整体架构搭建是一些外资企业的强项,是外资企业的市场机会,但由于中国医疗体制的特殊性,外资企业未来需要选择更加本土化的路径。基层医疗信息化是“十二五”建设重点,市场潜力大,但地方政府是其发展的重要推手,因此,寻求与政府合作是切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大型医院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处于强势地位,外资企业拥有较多的高端客户,需要把握好医院的需求,并通过其向基层医疗机构渗透。(作者系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技术产业组研究员)

图表一:

中国医疗IT市场规模(IT花费)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肖宏亮(2011) “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2011-2015预测与分析”(CH8037309T) IDC中国

主要国家医疗IT市场比较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IDC公司、BMI(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UK Trade & Investment

篇2

2、产品线齐全、实力雄厚的整体方案解决商;

3、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毛利率持续增长。

即将登陆创业板的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宁软件”,300253)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业务的领先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医疗软件研究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面向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市场。公司在2009年国内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中市场占有率位列同行业第一名。

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凭借公司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快速增长。2008-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1701.87万元、2616.26万元、3534.6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12%。

受益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

公司是一家以医疗卫生领域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并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我国仍处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IDC的研究,2009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为20.3亿元,较2008年增长23.7%,预计2014年将达到66.4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7%。

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未来面临以下驱动力:1、新医改催生新的医疗卫生信息化需求;2、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有助于改善医疗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发挥区域医疗的整合优势,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市场空间超30亿;3、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驱动医院信息化投资,未来几年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将逐步在医院普及,驱动的投资将是几十亿级别;4、乡镇医院及农村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仍非常落后,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新农合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医疗信息化市场有望出现较快增长。相信在这四大驱动因素下,公司凭借其领先地位,将持续维持快速增长势头。

领先的行业地位

卫宁软件在医疗卫生软件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行业地位,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位列IDC“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十大供应商”第一名。

公司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复合型人才的储备优势,这一竞争优势保证了公司在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可以通过不断扩大产品线以及维持创新能力来应对多变的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在2007年国内首届IHE医疗信息系统互连测试中,成为唯一通过测试的国内医疗软件企业;在2008年、2009年测试中又成为通过项目数量最多的医疗软件公司。显示了公司技术研发实力的雄厚。目前,公司的产品线涵盖了医院信息系统、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内的整个医疗卫生领域,能够提供完整的医疗卫生行业IT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同行业中拥有产品线最齐全的公司之一。

篇3

实际上,将IT应用植入到还在不断完善的医疗体系中,以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系统的合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等,早已成为了许多国家在建设医疗保健体系投入的重要一环。

加拿大政府从2001年开始投入了16亿加币建立电子健康系统,而美国在医疗信息化的支出方面已经占到GDP的17%,奥巴马甚至定下了在2014年美国每个市民都拥有电子病历的目标。通过实施医疗信息化,美国的医院工作效率也被提升了20%以上。

在中国,医疗信息化是医疗改革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2012年8月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卫生部也将推出611亿元预算的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医卫行业的IT投资规模约为190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同比增长25.5%。

面对如此诱人的机会,在IT巨头IBM、戴尔、SAP、微软、华为等公司先后进入医疗信息化领域之后,中国的小企业也不示弱。

“在我国做医疗信息化的小企业非常多,有的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相对小。如果大公司要做这些市场是要亏损的。”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北京总部总经理郭海涛对《英才》记者表示。

其实,国内较大的医疗信息化厂商东软集团,其市场份额也不超过5%,整个行业极度分散。在投资人看来,中国的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特点恰如春秋战国一样,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如果能够快速成长起来,“钱”途不可限量,而这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

“现在,一些做医疗信息化的企业在长大之后,其服务的领域正好是那些IT巨头想要进行合作或并购的,”维梧生技创投管理合伙人赵晋对《英才》记者表示“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同样是个机会”。

从事医疗信息化的无线技术与远程医疗等业务的深圳新元素,相继获得了如江苏高投、海纳亚洲创投基金、鼎辉等多家机构的投资;而从事与医疗信息化相关的影像设备领域的中科美伦、德润特数字也分别获得了深创投与赛富基金等的投资。

“我们也投资过类似的企业”赵晋表示维梧生技创投当前正试图把医疗服务与IT搭建起来,“先做医疗健康服务,再把IT引入进去”。

而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则看重远程医疗及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等细分领域的企业,他们投资了这一领域里的主导企业——云南山灞。

“远程监控、设备的远程记录,包括医疗信息化在手机等方面的应用,在未来都还是有大量投资机会的,因为毕竟中国的专家资源还是稀少的。”郭海涛说。

篇4

据CHIMA荣誉主任、中国数字医学杂志主编李包罗介绍,目前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份额仅占医疗卫生行业总投入的1%,即200亿人民币,但每年在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

“美国前10的医疗信息化企业占市场份额的60%,而中国前10的医疗信息化企业占比15%不到。”李包罗对此表示,“这说明目前这个市场并不成熟,我们期待大鳄进入,更好地规范市场。”

而所谓的“大鳄”,不应仅局限于开发移动设备终端,而应考虑构建数字化医院,运用IT技术促进革命性的健康保健服务模式的产生。

这个理念与联想集团当前的战略不谋而合,联想致力于成为医疗行业整合方案提供商。“近几年,信息孤岛问题日益严重,医院内部及医院间的信息化建设陷入无法整合的困境。”联想集团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新兴行业总经理王云峰进一步说明,“各级医院迫切需要整体解决方案,对业务进行前瞻性和规划和管理。联想将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条件下的业务流程再造,创造医疗新体验。”

联想集团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医疗卫生行业总监瞿忠表示,目前国内具有整合能力且能够真正构建智慧医院的供应商,也仅在10家以内。

篇5

随着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医疗呈现出全新的应用。以平板电脑为医生工作站的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受到医生们的欢迎,309医院以iPad为终端的应用开创了移动医疗的新时代。联想、摩托罗拉、三星、HP等品牌的平板电脑给移动医疗带来了新技术和新产品。银江、医惠、交大京颐随即在移动医疗软件服务领域展开了竞争。

2011年医疗软件服务领域最大的事应当是卫宁软件创业板上市成功和东软收购望海康信股权。医疗软件服务企业与医疗信息化行业一起经历了相当长的艰苦发展历程,2009年以来随着医改的深入,医疗信息化成为医改的四梁八柱,用友、东软、金蝶等上市公司的进入,使医疗软件企业迎来了资本运作的时期,企业发展进入了高速公路。以医疗信息化为主业的企业上市成功在业界还是第一次,卫宁软件的成功上市让很多同类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道路,看到了全新的希望。

医疗服务企业上市元年――卫宁软件成功上市

2011年8月1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称,创业板公司卫宁软件(300253)成功上市。卫宁软件发行价为27.5元/股,对应市盈率43.65倍。公司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为135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5350万股,其中网上定价发行的1080万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开始上市交易。

登陆创业板的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宁软件”)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医疗软件研究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面向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市场。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凭借公司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卫宁软件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快速增长。2008年~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1701.87万元、2616.26万元、3534.6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12%。

至2010 年末,卫宁软件公司拥有71 家“三甲”医院客户,在全国765家“三甲”医院中约占9%左右。 2011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55.72%;实现营业利润2898万元,同比增长69.3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696万元,同比增长53.13%;基本每股收益0.65元。从单季度数据来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3万元,同比增长45.25%;实现营业利润889万元,同比增长30.1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937万元,同比增长40%;第三季度单季度每股收益0.21元。

受财政部对改善地方医疗信息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和公司加强市场拓展双向驱动下,截至报告期内,卫宁软件新签100万元以上医疗信息化项目33个,包括重庆、贵州等地市场,合同总金额7508万元,合同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94.12%和74.18%。随着卫生部的“3521工程”进展深入,卫宁软件在该领域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集中度较低,前六名所占市场总额32%,随着行业统一标准的出台,行业间并购将不可避免,卫宁软件有望通过行业整合增强竞争力。

证券界对卫宁软件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是预计2011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05元、1.35元、1.77元,按10月25日的收盘价33.76元测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2倍、25倍和19倍,证券界专家看好卫宁软件在医院信息化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卫宁软件“增持”的投资评级。

东软望海专注医院经济管理

随着2012年1月1日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应用,公立医院改革中以预算和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成为各级医院的经济管理核心。东软望海在卫生经济管理领域已经成为龙头企业,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解决方案和医院成本核算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东软望海推出的新一代医院战略成本管理解决方案,方案全面涵盖成本核算、分析、控制、预测、决策、计划、考核过程,帮助医院提升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1月11日,东软宣布与北京望海康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望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其73.14%的股权,成为“东软望海”的控股股东。通过此次收购,东软将在已有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基础上,扩充并加强医疗ERP产品线,并将通过系统整合其医疗IT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医疗卫生与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从而扩大其在该领域的业务规模,进一步确立其在中国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行业的领先优势和领导品牌地位。

依据此次签署的协议,双方实现融合和优势互补。一方面,东软期望借助此次投资控股,补充东软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中“综合运营管理”(物流、财务、成本核算、预算、人力资源及绩效考核等)、区域卫生资源监管信息系统及病种成本核算单病种付费等业务,扩大东软医疗IT业务的规模,扩充医疗ERP产品线;另一方面,望海希望通过东软集团的投资,迅速提升其在医疗机构管理信息化领域的竞争能力,分享东软既有的营销体系和丰富的产品线,加强其新产品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投入力度。

嘉和美康实现100%增长

嘉和美康公司作为专注于专业电子病历平台和临床路径系统开发的公司,在2011年迎来了连续第三个销售额超100%增长的年份,预计全年软件销售额将超过1亿人民币,公司员工人数突破300人。公司在产品方面形成了以电子病历平台为基础,临床路径、质量控制、专科知识库、科研数据应用、区域电子病历数据平台等多个方向的扩展,并在客户现场得到良好的应用反馈。

2011年,嘉和美康电子病历及临床信息系统除了在北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巩固了其持续市场优势之外,还在东北、东南、西北等地区开拓了新的增长点。

据嘉和美康公司多年来的市场经验分析,从医院结构来说2011年的电子病历市场出现三个新趋势:

1. 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购买力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县级医院已经不满足于HIS自带的病历书写模块,开始采购专业电子病历系统;

2. 以市级卫生局主导的电子病历集中采购案例快速增长,在医疗机构普及电子病历系统的同时对于电子病历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应用成为区域电子病历建设亮点;

3. 在北京、广州等电子病历普及较早的地区出现了电子病历替换采购的项目, 电子病历厂商的持续服务能力和系统功能扩展能力成为医院更换电子病历系统主要考虑因素。

嘉和美康公司的产品优势与这三大新趋势非常吻合,相信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万达公司合同签约达2亿人民币

2011年区域卫生信息化市场投入成倍增长。从国家层面,卫生部2010年从财政部申请到2.1亿元用于首批5个省级平台的试点,包括上海、浙江、安徽、重庆和新疆。2011年又确定第2批8个试点省。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每个城市财政部补贴1800万,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各地配套经费不一。另外,成都、武汉、绍兴、青岛等许多地区自发投资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总投资在10亿~15亿左右。借此良好态势,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新签合同额大概达到2亿人民币,收入1亿多人民币,总体增长超过100%。

从涉及区域上来说,万达公司已经在上海、四川、重庆、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内蒙古等地区拥有案例。在全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领域中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其中,在上海市场中,上海市级平台及区县的案例,已占据了1/2以上市场份额。上海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暨上海市健康信息网工程,是卫生部首批3521省级平台建设试点省,也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经上线。与此同时,广州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一期于11月1日正式上线。这一项目是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后首个启动建设的特大型城市、市―区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同时实现了IHE、HL7 CDA等国际标准在工程层面的全面落地。

在全国范围内,万达公司的项目包括西南地区的成都市及区县等,在成都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并在重庆市也有市级平台和区级平台的案例。其中,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国首个覆盖医改四大体系――公共卫生、医疗(医管)、医保(农合)、药品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预计12月底上线。

与此同时,万达公司在华南市场中有广州、佛山、深圳等案例;在华中地区有武汉等案例;在华东市场的江苏、浙江等多个城市保持案例的不断增长态势;在华北开拓了内蒙古的新兴城市,如鄂尔多斯等案例。未来,万达公司在华北、华中等多个城市也将有新的项目落实。

华海公司新增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项目158家医院客户

篇6

一“精”一“专”“必杀技”闯“江湖”

2011年电子病历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最热的焦点。电子病历得到了从政府到医院院长、从业务科室到IT部门的普遍关注。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在国家政策层面高度关注,不少医院也将部署电子病历落到实处。甚至一些传统的HIS厂商也开始提供电子病历解决方案。在谈到2012年的发展时,卿建国自信的说:“近两年,我们在传统电子病历方面继续扩大战果,市场占有量继续增大。产品线也继续丰富,在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等方面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医电子病历方面,和传统的西医电子病历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们在这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功部署实施并应用,在中医科研方面有大的突破。安博维2011年经营额约400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0%,2012年估计将增长60%。与此同时,从市场的发展上看,2012年也肯定会比2011年发展更快,行业规模也将更大。在电子病历方面,大型医院在电子病历应用的深度、广度、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整合性,以及满足不同临床科室专业化需求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会更注重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规范和政策导向,注重标准和规范的应用,以适应未来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趋势。二甲医院的电子病历实施和应用在今年大量展开,迎来一个大潮,展望2012年仍会是电子病历年,全国电子病历市场总产值大概将达到2个亿的水平。”

安博维成立至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有了成功的产品和案例,但卿建国仍然强调:我们始终是一家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发展的IT企业。他说:“从业务构成上讲,公司在电子病历、区域医疗、数字化医院、中医临床科研业务这几方面的产值比例大概是4:2:2:2。虽然我们在医疗的很多领域取得了不同成果,是医疗信息化的综合服务提供商,但电子病历仍是我们的重要的拳头产品之一,我们作为电子病历的专业厂商,过去是,现在是,在将来公司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电子病历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强手如林的电子病历市场,安博维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卿建国说:“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精’和‘专’这两点上下足了功夫。”

安博维在成立初期就提出了建立“结构化”的电子病历,在全行业都注重“结构化”的今天,安博维已经开始深入研究“结构化”的真谛。卿建国说:“结构化电子病历是安博维提出的‘精’的最大体现。目前,我们的电子病历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正在做临床术语采集这样一个工作。电子病历再发展3年~5年之后会向知识库的方向发展,只有完成了临床术语的录入工作才能发展到知识库的层次,才能满足医院未来对电子病历的要求。”

在“专”方面,卿建国非常重视特点科室的特殊需求,进而研发出更加适合临床需要和科研需要相结合的高质量电子病历系统。卿建国对此介绍说:“我们服务了很多大型三甲医院,这些医院除了整体医疗水平很高以外,都有自己在全国医疗系统中排名前列的科室。这些科室的科主任又是全国范围内的学科带头人,因此他们对电子病历的要求会更高,尤其是在临床术语和科研价值方面,以及前后台对应关联程度的要求都格外严格。公司在满足这些科主任的需求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骨科、肿瘤、产科等专业科室的电子病历系统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专业科室的电子病历系统需要大量与其专业相关的专用术语,这对于安博维产品的专业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精”一“专”,两大“必杀技”成就了安博维在电子病历市场的成功,但是卿建国也对电子病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担忧:“电子病历建设之初,曾被很多人误以为是病历的电子化,所以信息化建设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其实电子病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进化过程,分为多个阶段,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仍处在病历电子化阶段。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电子病历产品结构化深度不够,未能做到全结构化,只能实现系统内的调阅、查询,在对数据统计、数据共享和科研分析、主题分析等方面难以提供支持。尤其居民健康档案和区域信息化建设方面对电子病历要求更高时会难以适应。国家刚出台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为电子病历信息化发展指出方向和提供依据。在国家层面,政府自上而下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但有些标准未必适合全部用户的所有情景,一些标准在一定层面上看实用价值有待提高。”

“江湖”风云起,吾当立潮头

卿建国作为公司总裁在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公司致力于医疗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本着“诚、信、精、新”的企业理念,多年来一直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软件开发、网络构建、系统集成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卿建国在总结这一年的市场发展态势时说:“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在2011年总体来说是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整个产业行业规模扩大,政府全面参与。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明确把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四梁八柱’之一,这些政策上的支持和落实在2011年对医疗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效果逐步体现并放大。”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在2011年展开。很多地方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由政府牵头联合医疗机构、服务提供商进行了很多不同模式的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卿建国说:“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当时就开始了公司在这方面业务的布局,并且投入了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系统的开发。可以说安博维的发展是公司有能力牢牢把握市场发展动向带来的。”

卿建国饶有兴致的介绍了安博维在区域信息化建设上的经典案例。拉萨市区的东部有一个县名叫“达孜县”,这是一个平均海拔3700米、以农业为主的县城。自医改深化以来,达孜县不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农牧区医疗卫生工作改革起到了带头作用。由于地理原因,达孜县在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药品器械管理、基层工作督导、统计数据收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反馈不及时、数据不准确和应急反应不迅速的难题,政府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取得的效果不成比例。为突破工作瓶颈,当地县领导逐步认识到要改变落后、原始的工作方式,必须通过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多方调研,在自治区卫生厅的支持帮助下,达孜县与北京安博维科技有限发展公司初步达成协议,合作实施全县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项目第一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各基层单位在试用后普遍反映建立的“达孜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门户应用系统”充分结合地区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全面涵盖远程医疗系统、居民健康档案、药品管理系统、妇幼保健系统、计划免疫系统、农牧民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的数字化建设和应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的统一规划和各种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全部实现了共享共用,极大地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为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支撑。如移动医疗检查车使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在基层医院就能共享区域医疗中心的大型医疗检查,使群众得病不需要出远门。此外,通过远程预约挂号,能降低群众为等看病在大城市的食宿费用等。另一方面各系统统计数据即时生成,极大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各基本医疗保障系统与本系统的对接大大降低医保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本。达孜县区域卫生系统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以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全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县乡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即时结报等区域协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纳入到全区医疗和新农合系统运营平台。切实解决当前医疗资源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并存的现状,迅速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群众医疗负担,保障和推动达孜县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谈到区域医疗未来的发展前景,卿建国说:“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建设模式会更多种,居民健康档案是实现区域医疗的基础,也是实现医疗改革目标的关键途径,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的省级平台建设会向纵深发展。”

卿建国告诉记者,成功抓住市场机遇而取得成功的案例在安博维还有很多。随着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都在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相关资源,安博维的客户有80%以上都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但近两年也出现了一些发展较好的二级甲等医院的身影,为安博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卿建国说:“各地、各医疗机构都希望在力度如此之大的医改大潮中借力而上,特别是近两年,县级市或地级市医院也就是二级甲等医院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成为了新的发展点。山东省蓬莱市的一家医院是安博维的客户,他们投资了500万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无线查房、台车、PDA等信息化系统已经用到了临床当中。公司今后会更加关注这一部分的市场,整合出符合这一级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信息化系统。”

篇7

2011年区域卫生信息化市场投入成倍增长。从国家层面,卫生部2010年从财政部申请到2.1亿元用于首批5个省级平台的试点,包括上海、浙江、安徽、重庆和新疆。2011年又确定第二批8个试点省。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每个城市财政部补贴1800万,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各地配套经费不一。另外成都、武汉、绍兴、青岛等许多城市自发投资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专家估计,市场规模据总投资约10亿~15亿。

区域卫生信息化在各地的试点更多的是以地级市和县域为单位,各地根据医改的布局,以信息平台来整合医疗信息。县市级医疗卫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这一级的医改相对成熟,国家在资金投入上也比较倾斜。当县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做得比较成功的话,省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就有了基础。

企业丰收年

2011年医疗软件服务领域最大的事应当是卫宁软件创业板上市成功和东软收购望海康信股权。以医疗信息化为主业的企业上市成功在业界还是第一次,卫宁软件的成功上市让很多同类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道路,看到了全新的希望。

2011年是医疗IT软件服务企业盆满钵满的一年,年终很多企业都实现了营业额50%以上的增长,达到翻番的也不在少数。电子病历、区域卫生、县医院PACS三类项目的相关技术产品服务提供商就尤其的突出了。

篇8

麦迪克斯公司最初以神经电生理产品起家。据岳顺红介绍,那时神经电生理产品几乎由日本企业垄断,麦迪克斯成为为数不多进入该领域的国内厂商之一,许多医院都陆续使用上了麦迪克斯的神经电生理产品。

随后,借助国家“八五”计划中针对心电产品的项目,麦迪克斯抓准机会在1997年将工作重心转向心电产品,针对信息化心电设备这一缺口,大力发展自己的心电网络产品,并将心电信息化的理念传播到医院中。岳顺红介绍:“我们从一开始就想研发数字化心电产品,因为觉得数字化心电产品是未来的趋势。目前产品完全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设计,可以跟医院的HIS系统或电子病历系统相连,全院都能查看。而这一特点,现在其他大部分厂商的数字化心电图机是做不到的。”麦迪克斯的心电网络产品在成功地覆盖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6医院、总医院等多家北京三甲医院后,业务也向全国医院辐射。

除神经电生理、心电设备外,麦迪克斯也在同步开展医学影像区域信息化设备业务。依靠区域信息化技术理念,其影像设备也成为市场的有力竞争者。由此,神经电生理、心电、影像构成麦迪克斯“三位一体”的主要业务。

麦迪克斯将自己定位于信息化医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不满足于生产信息化设备,而将产品线的触脚延伸到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公司为三大硬件设备业务都研发了信息系统,与自己的产品结合,完成从采集、存储、交换、共享等全套功能。

“越了解用户的需求,就越有机会。”岳顺红说,遵循迎合需求的理念,麦迪克斯深入了解了基层医院的医技科室特点,在2010年研发出信息化一体机。这种一体机可以连接院内已有的各种检查设备,统一将信息发送到远程会诊中心上,大大降低了成本与操作复杂度。

从心电网络到区域医疗

国家前几年着重投入医疗设备的添置,但多数基层医院由于诊断水平不高,又缺少专家支持,实际使用效果很有限。因此,现阶段国家开始重视发展区域医疗、远程医疗,着重扶持基层医院。麦迪克斯响应国家号召,在北京、上海、浙江、河北、山西、山东等全国多个地区积极参与区域医疗的建设,使旗下心电网络、放射、超声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得到充分地应用。

新医改政策指引下,信息化投入增大,各地信息化厂商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没有突出优势难以在行业中立足。麦迪克斯拥有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双重实力,多专科的全面覆盖加上软硬件的高度集成,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竞争力。为在基层医院竞争中取得领先,麦迪克斯的系统也特别进行了优化,如基层医院网络带宽有限并且常不稳定,软件优化降低了带宽要求,增加断点续传的功能,满足基层环境中的数据传输和会诊功能。

麦迪克斯远程会诊系统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应用是公司在远程医疗方面实践的成功体现。岳顺红介绍说,项目最初是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出的,院长希望通过社区医院的心电网络会诊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并促进本院医疗水平发展和口碑建立。最初的尝试为许多突发心血管患者及时提供救治,反响很好。在进一步得到卫生局的支持后,太原二院把连接社区进一步扩大,并向乡镇辐射,加入放射、超声影像远程会诊后,成为了连接各基层医院的区域影像、心电会诊中心。

完整的远程医疗合作模式包含四级架构,即基层医院、县级医院、市级或省级医院以及卫生管理部门。以太原远程医疗项目为例,乡镇医院或社区医院会与太原市人民医院、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市级医院一同会诊,遇到疑难问题可进一步同北京301医院会诊。会诊工作部署和指导由各地卫生局负责。这样的四级架构可以有效地调配医疗资源和医疗人才来协助解决疑难问题。

谈到太原市远程医疗项目的成功原因,岳顺红总结:“首先,项目本身具有实用意义,远程影像网络和心电网络给基层社区患者带来方便,提高了社区医院检查、治疗水平;其次,成套、成熟的解决方案便于推广应用,网络化影像、心电都集成在系统中,基层医院能从电子健康档案中自动采集患者信息,大大简化操作。”

构建“心的网络”

当被问到麦迪克斯如何能保持产品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连并不断创新时,岳顺红毫不犹豫地回答:“注重用户的反馈。”

岳顺红说,麦迪克斯特别重视用户的体验和反馈,因为通过对用户使用感受的调查,能得到比较深入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发展和商机把握很有帮助。公司内经常开会讨论从用户方带来的反馈,这不仅成为了公司内的一个习惯,更是凝结成了不断传承的企业文化。

用户反馈还常常为公司带来新的商机。麦迪克斯同北京301医院、北医三院以及上海、湖北等全国各地多家医院开展课题研究,得到很多难得的合作机会,通过医疗人员的参与,开发出的产品也更能符合医生的实际要求。岳顺红认为麦迪克斯的成功离不开与用户的不断交流:“集成心电网络的想法就是客户提出来的。医生提出将软、硬件合并在一起,我们才意识到很多产品是能结合的,甚至不同专科的功能也可以深度结合。”

大型医院的专家用户能看到国际上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方向,这种专业的视角对于医疗行业厂商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岳顺红说:“很多时候是医院提出想法,我们发挥自身优势一同合作。任何一些小的成果放在产品中,都将提升产品的质量。”

在机遇与挑战中遨游

作为一个在2000年进入全球市场的中国公司,麦迪克斯旗下电生理产品、脑电产品早已成功遍及欧洲、亚洲、非洲等国家。但随着国内医疗信息化升温,各医院信息化的规范越来越明确和细致,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麦迪克斯仍然将市场的重心放在国内。

当今的医疗信息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岳顺红说道:“国内医疗信息化企业非常多,传统的一些做财务软件、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厂商也都进入这个行业,一些极具竞争力的国外公司也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现在机会多,竞争也多,这就需要每家企业锻造自身的优势。”

篇9

天健与姜跃滨的成功转型

从记者到教师,从文学到理工,从作家到商人,姜跃滨的事业转变就像其人生转变一样――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993,姜跃滨接管了朋友创立的天健公司(以下简称天健),并当上了企业的法人,这一当就是18年。

谈及发展历程,姜跃滨介绍说,与目前活跃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许多解决方案公司相比不同,天健不是从IT行业进入医疗行业的,而是从医疗行业创业,转而进入医疗IT行业。从天健创立之初,一直生产并销售医疗设备;1997年底天健涉入PACS行业,是中国最早从事PACS的企业之一;2002年底,天健将公司的其他业务全部放弃,将全部精力都聚焦在医疗信息事业上,正式走上了医疗IT之路。

姜跃滨说:“我做事情强调的是专心、踏实,所以我们把公司其他业务全部放弃了,专心从事医疗IT研发,没有其他原因。”将原有业务全部放弃,这是何等的魄力!可他却双手一摊,肩膀一耸,以开玩笑的语气道出原委,仿佛当时做这个决定像吃饭一样平常,根本无需过多考虑,反而我的惊讶让他很不理解。

在天健发展的这18年中,从器械到IT,从最初的PACS领域发展到HIS领域,天健的全部业务都是围绕医疗信息事业所展开。“可以说,天健从最初的40名员工发展到今天的700多名员工,十几年的医疗行业浸染,使天健人对医疗卫生领域有着近乎本能的感知和情感上的高度认同,这也是坚定我们在医疗IT行业深扎的信心来源。”姜跃滨说。

最近两年医疗IT市场异常热闹,天健的产值基本也以每年40%的速度向上增长着。但与国际厂商的大手笔不同,姜跃滨所带领的天健并没有国际企业的浓墨重彩,他做事总强调平淡、理性。也许是由于多年文化积累的浸染,即使是在公司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的时候,他看问题仍会往本质里看,总能看到行业中的种种问题与不足,并时刻告诫行业人员要静下心来,踏实做事。“我时常告诉我们的管理团队,在公司快速成长的同时,心境要沉下来,要挑战压力,要超越过去,要提升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这一点对天健这样的创业型企业更为重要。”

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热闹而无序”

谈及当下医疗信息化行业,姜跃滨说这是“麦田守望者”所期盼的春天,因为几年前医疗信息企业还被人们形容成“麦田守望者”,规模不大,产值也不高,在孤寂而冷清的行业环境中默默坚持。但近两年,政府将改善民生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医疗卫生行业首先竖起了旗帜鲜明的改革大旗,之后的新医改方案又将卫生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及国家为医疗信息建设投入的大量资金,刺激了行业中众多从业者敏感的嗅觉,原本沉寂多年的医疗信息化行业便突然间“热闹”起来。

1. 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如今,正处于新医改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一方面国家财政的大量投入给一些地区的医改带来光明,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地区存在资金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很多基层地区的政府管理者来说,这股热潮来得太快,太突然。很多如“区域医疗”、“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等新概念还来不及消化理解,大多地方尚未做好组织、规划、人才等准备。

“很多人都在抱怨国家对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太少,其实这是没弄明白信息化在医改中的地位和位置。”姜跃滨说,“信息化手段在各个行业的支撑角度并不一样,金融就是靠信息化来支撑的,但医疗不是,医疗还有药品、器械、医生等等因素,是一个知识经验型产业。所以说,国家投入的比重在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更应尽量做到投入的有序化、重点化,让资金得到更规范的使用,避免浪费。”

2. 企业快速发展,竞争无序

政府对医疗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以及财政投入,势必使区域医疗和医院信息化建设成为行业的热点,霎时间让医疗IT企业有寒冬已过,春风扑面的感觉。现在的医疗IT行业可谓商机无限,一方面行业内原有的上市公司快速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招兵买马,大规模圈地扩张。另一方面,一些本来与医疗无关联的有实力的公司也将医疗IT作为其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并购方式高调进入医疗IT市场。无论是软件厂商还是硬件厂商都对中国医疗IT市场跃跃欲试,开始以各种商业战略和商业概念来分取诱人的蛋糕,着实“热闹”。

“纵观这两年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热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热闹’中却含着一定的‘无序’,这就是我对这两年国内医疗IT领域现状的评价。‘热闹而无序’势必影响到很多因素,比如说用户、员工。”姜跃滨说。

3. “繁华”背后的“落寞”

对于行业用户,尤其是医院来讲,其本质是治病救人,信息化只是其实现医疗质量控制、提高服务水平的工具,满足应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最好的系统和解决方案。而当前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名词纷纷出现,面对厂商催生的这些新增长点,不管是医院院长还是CIO来说,对信息化产品的性能都不可能做到透彻了解,难免会混淆视听,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另外,行业的喧嚣也过多地影响到行业从业人员的心态。近两年,由于有些企业决策者对未来收益期望太高,为实现这些目标而盲目过度挖人,造成行业内人心浮躁,人员无序流动。而原本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从默默无闻的边缘职业转变为炙手可热的“香馍馍”,于是对自身的价值重新定位,一些有些许经验和能力的从业人员一年换个企业,行走匆匆,逐利特征十分明显。

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不过,现在的‘无序’只是暂时的现象。是行业高速发展所必然伴生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行业繁荣的表现之一。”道出问题后,姜跃滨淡淡地表现出他的理解和远瞻,“随着国家在医疗信息行业中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陆续制定和客户需求的清晰和认识的成熟,以及行业内有实力的成熟公司陆续开展务实的工作,行业的竞争将会不断规范,医疗信息化行业必将走入健康发展的道路。”

1. 市场细分化发展

谈到未来的市场发展,姜跃滨分析说,未来的市场必然会走上细分发展之路。他认为国内医疗IT市场分为两大领域:医院信息化领域和区域医疗或云公共卫生信息化领域。

“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随着人们关注点的转变,从事医院信息化的企业似乎比从事区域医疗信息化的企业落伍了;从事HIS的企业似乎也较之从事临床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的企业落伍了。尤其是面对当下很多的新概念,原有厂商如果不去迎合这些新想法、新观念,似乎就变得过时而落伍了。”姜跃滨说,“其实这种观点是缺乏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如果人们不加思考地去渲染、追随,将之视为行业的现实,恐怕会将一些医疗IT厂商引入歧途,对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其实对于现在的医疗IT产品来说,不管是面对哪个领域,都没有进入产业的成熟期,离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产品的提升发展空间依旧很大。所以,若想立足医疗信息化行业,必须在自己的领域中将产品做深、做精才有发展空间。

2. 医疗IT厂商应踏实发展

这一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虽然医疗信息化行业是建立在IT技术之上的,但不等于医疗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要以技术为主导,满足客户的业务和管理需求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

姜跃滨断言:“医疗IT厂商一定要深知手段和目标之关系,仅仅靠‘炫技术、炫概念’而寻求发展的企业,最终不落到满足客户需求这一根本目的上来,无论今天多么活跃,最终要付出高昂成本和代价。”

面对未来的行业发展,姜跃滨是这样评价的:“未来医疗信息市场很大,但未必如你想象的那么大;商业机会很多,但未必如厂商预期的那么多。”为此,每家企业的决策者都应当理性下来、现实下来,认识到行业内自我竞争的空间。发现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将企业定位在合适的细分市场,提供有实际应用价值产品和及时有效的服务。

EMR应用评级标准

是“及时、智慧”的一步

11月6日,卫生部颁布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至此,以一年为期限的电子病历试点医院成效评测拉开帷幕。

自2010年以来,电子病历市场虽然相当热闹,但从上到下都没有给予电子病历一个权威的、清晰的定义。开发厂商和客户对电子病历的内涵和外延都有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可执行的办法出台,如果电子病历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是各行其是的话,最终区域共享的目标肯定实现不了。所以我认为《评价方法及标准》的颁布是非常及时和智慧的。”姜跃滨道出他对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颁布的观点。

这次标准规范的出台,不仅对医院,对企业来说也非常有意义。因为标准从功能应用出发,避开了对电子病历本身的纯理论的学术争论,虽然是“试行”版,但层次分明、内容清晰、指标量化,具有很强操作性,研发厂商和医院均能够在此引导下向着一个方向开展各自的工作,让医院应用做牵引,势必引导行业向着统一的方向前进。

天健未来的发展规划

面对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竞争环境,天健似乎已经做好了面向挑战的发展规划。在2011年,天健在产品、市场、人才等多方面开展了许多有序的改善性、细化性工作,为2012年持续发力做好了准备。

“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环境很复杂,要科学地、预见性得做出天健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天健已经步入企业的成长期,如果没有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做指导,企业发展的风险系数会很大。”姜跃滨坦言。

对于天健来说,其发展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强调均衡性,业务模式的各要素之间不能出现短板;二是特别注重客户的应用价值。所以在制定公司在中长期规划时,首先对行业现实和可能发展有清醒认识;对产业内竞争者和竞争程度的理性分析;最后,要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定位。

基于这些分析判断,未来天健还将在医疗信息事业上专注地发展,在医院信息化领域继续保持和扩大领先地位,并在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区域医疗领域的业务。同时,继续保证技术服务能力(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服务满意)和市场占有率、销售额之间的平衡,在夯实前者基础上去追求市场占有率。

小结

面对行业内涌入了不少实力企业的事实,包括天健在内的很多国内企业都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不过正如姜跃滨所说:天健自从创立以来就是一个有愿景和梦想的企业,这些年来,包括姜跃滨在内的天健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努力将之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可能发展的路上会有崎岖,但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只要静下心来踏实做事,梦想终会成为现实。

采访后记

采访中,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姜跃滨的理性、平淡与随和,他形容我们的聊天是“满纸荒唐言,没有辛酸泪”,因为这是一个蓬勃向上的行业,每个人都是这个热潮的受益者。虽然也曾有一些事不理解,但更多的是淡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云在青天水在瓶,我自空明无人忧”的淡然。

姜跃滨说,天健人主张在确定了道路和目标之后,以“持续”的精神一路向前,并最终取得“结果”。所以“持续和结果”是天健的文化特质。

篇10

对于PACS市场,这五年来取得的最大成绩是医院从讨论要不要建设PACS,转变为讨论如何建设PACS,以及什么样的PACS才是好的PACS。 另外,从产品和技术上来看,非常明显的变化是从科室级的Mini PACS跨入了全院级PACS时代,并在最近一两年,部分拥有分院的大型集团医院已经迈入了企业级PACS阶段。

这五年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是标准化工作,在招标工作中,客户都非常看重企业的资质以及产品的标准化情况,IHE-C测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出台了很多规范,解决了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除了资金之外的第二大难题:有章可循,避免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从市场角度看,政府扶持并加大了对县级医院能力建设的投入,大大提高了中国基层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这对于未来区域医疗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但是也要看到,县级医院一方面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本身业务量不是很大,经济收入低,导致很多系统建设之后的使用率很低。远程会诊项目就是典型的例子,到目前为止最终落实了国家建设任务目标的省份很少,而已经建设了的使用效果也并不是很好。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机制问题,医联体概念的提出,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企业――五年辉煌

华海在这五年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一直坚持走专业化道路,目前已经成为中国PACS市场的第一品牌,无论在大型医院,还是在中小型医院PACS市场上,占有率都是最高的,并且仍在不断扩大,保持着领先优势。公司规模和经营业绩在五年中翻了近一倍。

从2009年开始,公司对业务方向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从专注于医学影像信息化转变为致力于成为卓越的医院临床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又开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和心电系统,并与原来的PACS业务进行了有机整合,如今已经成功进入市场,并获得了快速发展。

华海紧紧抓住了政府在这几年中大力扶持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和发展以各种形式医联体为基础的区域医疗、远程医疗的机会,成功地打开了基层医疗机构的PACS市场和远程会诊市场。

如今随着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华海在今年又成功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华海医疗云服务平台和华海移动医疗平台,开始了从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充分利用了二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信息化项目建设经验,为广大客户、尤其是中小型客户提供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的咨询、实施和服务。

篇11

IT与通信的融合使信息化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由此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化服务市场空间。通信业发展到今天,以话音服务为核心的传统电信服务的增长空间已日趋饱和,电信运营商进入信息化服务市场以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已是大势所趋。在信息化服务市场,IT业无疑走在了前面,那么作为后来者,电信运营商又该如何面对呢?

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

全球范围内,包括政府、企业等在内的行业客户信息化市场在2006年将形成2.2~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电信运营商该做些什么?

实际上,目前国内无论是基础电信运营业、IT产业还是IT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能使三方都获得新增长点的最佳途径是重新构造产业关系。而ICT业务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正是如此,ICT这杯羹最好的享有方式是IT与电信分而食之。

原因在于,基础电信运营商必须通过企业信息化服务获得新的增长点,而IT产业必须通过电信产业才能最终在市场落地。从短信服务与ICP捆绑后的良好效果来看,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移动增值业务的爆炸性增长不仅使ICP、SP们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甚至带动了娱乐、新闻等一系列周边产业的连动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了综合信息服务的外部经济性特点。

此外,与多样化的需求相对应,企业ICT服务的涵盖范围也应是相当广泛的,在目前条件下,无论单一的IT企业还是单一的电信运营商,都很难完全以自身的能力满足企业客户的信息化服务需求。

个人与家庭信息化市场 :不做比特管道

如果说在ICT市通信必须与其他行业分享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而在多媒体通信这一具有无法比拟的自身优势的阵地,运营商需要提高对内容的整合能力,尤其是娱乐类服务,不能空有一张网络,做他人的比特管道。

信息化的基础是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相融合的信息网,也就是当前正在热烈讨论,即将逐步形成的下一代网络(NGN),没有这些条件,信息技术普及的基础只能是一句空话,而信息化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信息流通过一个业务融合的网络传送到相应的用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

信息资源不是仅仅用语音信号就可以完全承载的,它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多媒体的表示方式,是语音、视频、图形、文字等等这些媒体的综合。也就是说,多媒体信息资源与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仅仅是多媒体通信的传统应用,就已经为社会信息化增添了不可磨灭的效用。会议电视是利用电视召开会议的通信方式。而早在1990年,我国就在福建省首次建立了自己研发出的PCN二次群彩色数字会议电视网,1994年分布在全国各省市的国家级会议电视网投入使用。截至目前为止铁路、公安、卫生、电力、银行、法院等部门都已建立了相应的会议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