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采购管理注意事项

采购管理注意事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9 09:29: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采购管理注意事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采购管理注意事项

篇1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项目采购管理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好坏和项目的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联系。所谓的采购管理并不是为了减少成本而降低工程的质量,而是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优化供货商的选择、提高自身的采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发展。

1、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进行完善,就需要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而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有着最为关键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项目采购主要包括如下管理模式:其一,承包商代购关键设备模式,这种模式的工程项目的关键设备由承包商按照业主要求进行采购,费用由业主进行支付,完成设备的采购之后,承包商收取采购服务费用。其二,项目管理承包商采购模式,业主聘请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管理承包,使其成为自身的代表或是延伸,负责采购相关工作。其三,自主采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业主一身两任,不但是投资主体,而且是管理主体。业主自己进行相关采购管理工作。其四,项目总承包建设模式,总承包模式主要包括设计、采购、执行等工作,我们也将其简称其为EPC模式,业主只需要负责采购监督和监察工作即可。

2、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

要想完成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就需要遵循如下的注意事项:其一,科学划分采购包,采购包的划分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该结合设备材料性质、供货商供应力等科学划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采购价格。其二,确定工程项目采办模式,为了更好地进行采办成本控制,应该根据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执行、设计等因素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采办模式。其三,依托项目内外环境。采购环境是进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客观存在,只有充分利用好采购环境,才能更好地进行采购成本控制。其四,建立整体成本控制观念,采购管理成本控制应该着眼于采购全流程成本控制,不应只针对于单一的采购货物、服务价格。其五,施行采购预算制,为了更好地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应该采用预算制,这样才能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降低采购成本。其六,优选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和调整是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旦在这个环节出错的话,将会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应该加强对供货商的考察、分析、比较,以确定最优的供货商。

3、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步骤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就需要明确工程项目控制的步骤,具体如下:

3.1成本控制对象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需要选择对项目成本影响最显著的目标对象,根据其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层次优化。成本控制人员需要详细了解采购成本的预算状况,对成本的构成进行透彻地分析,并分清这些费用中那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对费用的现实使用状况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采购成本的预算。

3.2成本计划的制定调整

要进行工程项目的执行,就需要消耗成本,在实际的工程中,成本控制存在较大可变性,执行状况对其有较大影响,为此,应该加强其根本计划的制定,并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市场材料价格等方面的数据,对计划进行科学地调整,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3.3采购方案的编制优化

采购方案对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成本控制的合理,就需要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采购方案并非仅仅以成本控制为目标,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质量、功能。真正优秀的采购方案不但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还能减少成本的支出。

3.4成本监督的动态细化

成本动态监督是保证项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只有根据成本控制的原则对成本支出进行分析、评估,才能找出那些不必要的开支。管理人员需要对市场上原材料的动态信息进行搜集、对比,对自身的采购数据进行修改,时刻调整采购计划,确保项目工程的正常进行。实际上,成本监督伴随着工程执行展开,在项目工程的逐个采购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的状况进行细致了解,确保采购支出在合理的范围内,使采购效率得以提升。

4、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对策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有了必要了解,掌握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理清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步骤。笔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水平,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1增强人员成本意识

控制人员在项目采购管理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采购成本控制水平,就需要对成本控制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对采购管理、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入地了解。只有提升了成本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才能根据市场的动态信息调整自身的采购成本计划与采购方案,对收集的市场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整理,在大量变化的市场信息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和管理。此外,为了紧跟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潮流,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质,使其掌握信息化的信息收集、处理、调控办法,制定科学的工程项目支出预算,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质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2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采购管理成本和实际的执行材料、设备的使用状况有直接联系,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员工工作态度、成本意识等对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很大影响,为此执行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惩罚机制,奖励那些节约资源的人员,对那些造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予以必要处罚,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够调动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得以加强。其二,改善运输方法,运输是采购重要的环节,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当前的运输环节进行优化,减少成本的支出。其三,减少项目所用材料的开支,一方面要确保材料的性价比,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边角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杜绝材料的浪费。其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使材料的使用效率得以提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五,降低机械设备损耗,管理人员采购或是租赁的时候,应该选择合理的设备或使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减少机械设备的损耗,降低维修与损坏造成的成本支出,提升工程的进度。其六,减少其他费用支出,除了如上几个方面的采购成本,还包括如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了解库存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物资,提高货物周转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只有优化这些方面的成本,才能更好地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4.3建立成本监督体系

为了更好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水平,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监督体系,施行动态全过程的监督,对涉及到采购管理的环节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在成本预算计划之内,确保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水平。一方面企业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信息采集联网系统,及时比对市场材料的价格,优化材料、设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流程和人员的管理,确保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效度。

5、总结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项目采购管理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好坏和项目的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联系。所谓的采购管理并不是为了减少成本而降低工程的质量,而是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优化供货商的选择、提高自身的采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阐述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钢锋.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09(14).

[2]熊勤.工程项目采购管理要点浅析[J].钢铁技术,2007(05).

[3]陈进伟,王尔翟,陈其常.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2).

篇2

1餐厅物料概述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以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餐厅物料有蔬菜、水果、豆制品、肉类、禽类、蛋类、水产品、粮油、调料、酒水、洗涤用品等类别;其具有采办频次高、种类众多、使用量大、保质期短、时令性强的特点。

2传统的餐厅物料采购管理方式

根据餐厅物料的特点,限于以往的技术手段,为了保证采办质量和提高采办效率,多采用框架协议订单采办模式。因为“一单一招,“互联网+”在餐厅物料采购管理中的新实践文/李华娟餐厅物料采办频次高、种类繁多、使用量大、保质期短、时令性强,线下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采办质量和效率多采用框架协议订单采办方式。本文详细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于餐厅物料采办方式的深远影响,在保证采办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餐厅物料当下采用邀请招标的可行性、优势以及注意事项,最后介绍了互联网+餐厅物料采办管理系统的应用框架和技术框架,这些新实践旨在不断探索优化“高质量低成本”的工作方法。摘要一单一签”的采办方式远不能满足餐厅对物料使用时间上的要求。框架协议订单采办是通过资格预审或供应商现场考察确定优质供应商资源,向供货商发出采购要约,拟向供货商提出订货数量和技术要求的一种书面文件。订单采办使采办人员从大量重复性工作中脱离出来,在“保质量、效率高”具有明显优势。在一定时期,这个采办方式在实践中总结的可行的、较为合理的一种方式。

3互联网+餐厅物料采购管理新实践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的越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信息由原来的纸张传递变成了电子传递,由原来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互联互通,由原来的手工操作变成了计算机自动执行。这种改变也将给餐厅物料传统的采办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3.1餐厅物料新采购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单一招,一单一签”这种理想的采办方式借助于该技术在信息的传递上和处理上的效率大大提高,已经能够满足餐厅物料对采办时间上的要求。同时,线上邀请招标方式为各类供应商提供透明、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环境,保证了充分的竞争性,从而最大程度节省了公司预算,加强了采办业务的规范和管理,可实时了解和掌握采办信息。新采办管理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橘色部分是需要相关人介入的,绿色部分完全可以由计算机自动执行,可以看出,大部分重复的工作和全部的信息流转已经由计算机和互联网完成。

3.2新采购方式的注意事项

新采办方式改变了原来在一段时期由固定的供应商提供物料的做法,改为每次采办由高评价低价格供应商中标提供物料的方式。固定的供应商经过长期磨合对物料质量是有保证的,不固定的供应商需要增加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产品质量波动的风险,所以引入的新方式还有几个注意事项:(1)严格审查供应商入库资质:一批有实力的供应商是保障物料质量的基础,通过资格预审或现场考察,引入多家优质供应商入库,在充分竞争的同时保障物料质量。(2)物料标准化消除二义性:编制物料标准化说明,通过单位、规格、图文结合的说明方式详尽的描述所需物料的特征,避免在报价和送货时由于理解的不一致而出现扯皮的事情。(3)让供应商考核分影响中标得分:中标策略有两个权重,一是价格,二是供应商考核分。供应商考核分是由每次供货的质量决定的,所以珍惜信誉的供应商有更多的中标机会,进而保证物料质量。

4物料采购管理系统架构

通过需求分析,物料采购管理系统应用架构设计如下图,主要有三部分构成:(1)系统管理相关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主数据管理、日志管理、接口管理等(2)用户通用功能模块,包括个人工作台、应用导航、信息、消息提醒、搜索查询、资料共享等(3)业务逻辑功能模块,包括采办基础支撑模块、采办业务模块、采办统计与分析模块,各模块详细功能详见图2。实现应用模块的技术架构如下,分成基础设施层、开发平台层、应用层和展现层,每层提供的服务如图3。

5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业务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是提升企业运行和管理效率非常有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化已经不仅是业务的辅助工具,而是业务管理不可或缺的属性。

篇3

引言

以海工建造为例,项目计划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在项目合同的基础上,通过计划指导项目的技术、物资、建造、调试等工作,保证全部活动均在计划之中。最终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按合同要求交付。

1 海工建造项目计划管理步骤

在海工建造中,项目计划管理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项目定义,根据合同明确范围;第二步,项目安排,对建造流程和工序进行安排,收集并评估和建造活动相关的所有要素,编制WBS;第三步,项目实施和管控,包括工期、成本、人力、材料、设备等方面,并形成阶段性报告;第四步,项目结束,重点在于海工调试、买方及第三方验收。

2 项目计划管理在海工建造中的具体应用

2.1 范围管理

建造项目的范围,会在招标书、投标书中有所体现,并在建造合同中明确界定,主要内容是规定了船东、船厂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建造项目目标。因此,船厂必须按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此外,包含内容还包括当项目范围发生变动时,船东、船厂的应对措施。

计划管理人员应组织项目相关人员,根据项目范围,编制工作分解结构(WBS)和相应的WBS词典,同时应记录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以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含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含在项目内。由此可见,项目范围管理的科学编制,是整个建造项目开展工作的基础。

2.2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在报价阶段就开始了,报价中要涉及项目建造需要的材料、设备清单;并调研市场价格,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列出材料、设备的成本,以及各项生产费用(如设计费、船台费、下水费、保险费等)和人工费用,总和即为项目成本。

合同签订后,成本管理的内容,就是根据成本估算,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初步的成本预算。然后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及资金平衡,得出经批准的、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项目建造期间,保证实际生产成本不超出项目预算,并且随着项目进展,分析成本变化的特点,做出科学的调整。成本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2.3 工期和逻辑关系管理

工期和逻辑关系管理是计划管理的重点,做好工期和逻辑关系管理工作,能够促使各项生产活动有序展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一旦工期和逻辑关系管理混乱,就会延长工期、增加成本,甚至出现罚款、弃船等不利后果。同时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对比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保证两者的协调一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点。

在实际工作中,计划管理软件(Primavera 6)已被广泛接受,使用计划管理软件,具有操作方便、平台统一、可视化等优点。

2.4 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的基础,是编制可行性的项目采购计划,也就是对项目采购的全面安排。具体来说,其内容包括采购时间、采购方法、前后衔接、管理协调等。尤其要保证采购时间和施工进度具有一致性,在计划编制前完善市场调查工作。

采购管理过程中:首先,应根据项目范围完善采购清单,并做好前期市场调查。其次,根据公司管理特点,确定采购方法,明确采购环节。再次,,根据物资需求日期,及采购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需周期,倒推各物资采购各环节计划完成日期。最后,根据采购计划,对实际进行跟踪,并根据项目变化,做好动态管理。

2.5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是重要的管理要素。项目人力资源由为完成项目而承担不同角色与职责的人员组成。项目计划应提供了关于如何定义、配备、管理及最终遣散项目人力资源的指南。

海工项目一般采用项目性结构,考虑到项目型结构的针对性,各个职务和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能、关系都比较稳定。项目团队组建后,应重视日常管理中的团队建设,例如人员培训、技能考核、激励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管理项目团队,跟踪团队成员工作表现,解决问题,优化项目绩效。

2.6 质量管理

海工的使用质量,是依靠建造工作的质量体现的,因此在建造期间要树立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质量的策划、控制、保障、改进等工作。该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合同签订、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售后服务四个阶段入手,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要点,制定科学的质量目标,并划分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

2.7 风险管理

项目建造期间存在诸多风险,只有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才能够消除或减小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在建造期间,风险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安全风险,例如火灾、工伤事故等;二是自然风险,例如地震、台风、暴雨等;三是运输风险。而对于风险的控制,包括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控制风险发生,以安全风险为例,要求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施工作业。第二,消除风险后果,例如暴雨天气无法开展涂装工作,可以进行其他项目施工,或者避开阴雨天气。第三,风险转移,主要是购买商业保险。

3 项目计划管理编制的注意事项

3.1 建造场地的选择

签订合同后,船厂要根据合同规定编制建造方案,其中建造场地是首要考虑因素。根据实际建造过程,可以分为车间内制作场地、船台合拢场地两个。限于施工场地和条件,同时开工的难度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进场顺序、分段施工等内容。

3.2 建造模块的划分

模块划分需要考虑船厂的能力,例如吊装工艺、吊机吨位、舾装件安装。为了方便生产和管理,要按照舾装件的特点划分区域,如泵房、舱室、房间等;同时要清楚模块的吊装顺序,确定关键路径。

3.3 建造工期的预测

在建造时间的预估上,可以采用类比法、参数估算法、三点估算法等。其中,海工建造一般选用前两种。在操作上,和相似项目进行比较,考虑储备量因素,对比预估建造时间和实际建造时间,获得修正系数,最终预测出较为准确的工期时间。

3.4 计划编制的设计

对于复杂首制项目、船东供货项目,如果有明确规定,基本设计由专业的设计公司完成,相反则由船厂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依据生产计划的分段施工原则,先制作的分段先安排,以保证舾装率、完整性,减轻分段合拢的工作量。而且,区域设计要在生产设计之前,预留出审图时间,经船东审核认可。

4 结束语

项目计划管理在海工建造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项目计划管理在海工建造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范围管理、成本管理、工期与逻辑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项目计划管理方案的编制,要注意建造场地的选择、建造模块的划分、建造工期的预测、计划编制的设计等事项,以提高编制质量,促进海工建造施工的顺利进行。

篇4

引言

以海工建造为例,项目计划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在项目合同的基础上,通过计划指导项目的技术、物资、建造、调试等工作,保证全部活动均在计划之中。最终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按合同要求交付。

1海工建造项目计划管理步骤

在海工建造中,项目计划管理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项目定义,根据合同明确范围;第二步,项目安排,对建造流程和工序进行安排,收集并评估和建造活动相关的所有要素,编制WBS;第三步,项目实施和管控,包括工期、成本、人力、材料、设备等方面,并形成阶段性报告;第四步,项目结束,重点在于海工调试、买方及第三方验收。

2项目计划管理在海工建造中的具体应用

2.1范围管理建造项目的范围,会在招标书、投标书中有所体现,并在建造合同中明确界定,主要内容是规定了船东、船厂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建造项目目标。因此,船厂必须按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此外,包含内容还包括当项目范围发生变动时,船东、船厂的应对措施。计划管理人员应组织项目相关人员,根据项目范围,编制工作分解结构(WBS)和相应的WBS词典,同时应记录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以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含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含在项目内。由此可见,项目范围管理的科学编制,是整个建造项目开展工作的基础。2.2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在报价阶段就开始了,报价中要涉及项目建造需要的材料、设备清单;并调研市场价格,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列出材料、设备的成本,以及各项生产费用(如设计费、船台费、下水费、保险费等)和人工费用,总和即为项目成本。合同签订后,成本管理的内容,就是根据成本估算,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初步的成本预算。然后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及资金平衡,得出经批准的、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项目建造期间,保证实际生产成本不超出项目预算,并且随着项目进展,分析成本变化的特点,做出科学的调整。成本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2.3工期和逻辑关系管理工期和逻辑关系管理是计划管理的重点,做好工期和逻辑关系管理工作,能够促使各项生产活动有序展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一旦工期和逻辑关系管理混乱,就会延长工期、增加成本,甚至出现罚款、弃船等不利后果。同时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对比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保证两者的协调一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点。在实际工作中,计划管理软件(Primavera6)已被广泛接受,使用计划管理软件,具有操作方便、平台统一、可视化等优点。2.4采购管理采购管理的基础,是编制可行性的项目采购计划,也就是对项目采购的全面安排。具体来说,其内容包括采购时间、采购方法、前后衔接、管理协调等。尤其要保证采购时间和施工进度具有一致性,在计划编制前完善市场调查工作。采购管理过程中:首先,应根据项目范围完善采购清单,并做好前期市场调查。其次,根据公司管理特点,确定采购方法,明确采购环节。再次,,根据物资需求日期,及采购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需周期,倒推各物资采购各环节计划完成日期。最后,根据采购计划,对实际进行跟踪,并根据项目变化,做好动态管理。2.5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是重要的管理要素。项目人力资源由为完成项目而承担不同角色与职责的人员组成。项目计划应提供了关于如何定义、配备、管理及最终遣散项目人力资源的指南。海工项目一般采用项目性结构,考虑到项目型结构的针对性,各个职务和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能、关系都比较稳定。项目团队组建后,应重视日常管理中的团队建设,例如人员培训、技能考核、激励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管理项目团队,跟踪团队成员工作表现,解决问题,优化项目绩效。2.6质量管理海工的使用质量,是依靠建造工作的质量体现的,因此在建造期间要树立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质量的策划、控制、保障、改进等工作。该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合同签订、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售后服务四个阶段入手,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要点,制定科学的质量目标,并划分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2.7风险管理项目建造期间存在诸多风险,只有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才能够消除或减小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在建造期间,风险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安全风险,例如火灾、工伤事故等;二是自然风险,例如地震、台风、暴雨等;三是运输风险。而对于风险的控制,包括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控制风险发生,以安全风险为例,要求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施工作业。第二,消除风险后果,例如暴雨天气无法开展涂装工作,可以进行其他项目施工,或者避开阴雨天气。第三,风险转移,主要是购买商业保险。

3项目计划管理编制的注意事项

3.1建造场地的选择签订合同后,船厂要根据合同规定编制建造方案,其中建造场地是首要考虑因素。根据实际建造过程,可以分为车间内制作场地、船台合拢场地两个。限于施工场地和条件,同时开工的难度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进场顺序、分段施工等内容。3.2建造模块的划分模块划分需要考虑船厂的能力,例如吊装工艺、吊机吨位、舾装件安装。为了方便生产和管理,要按照舾装件的特点划分区域,如泵房、舱室、房间等;同时要清楚模块的吊装顺序,确定关键路径。3.3建造工期的预测在建造时间的预估上,可以采用类比法、参数估算法、三点估算法等。其中,海工建造一般选用前两种。在操作上,和相似项目进行比较,考虑储备量因素,对比预估建造时间和实际建造时间,获得修正系数,最终预测出较为准确的工期时间。3.4计划编制的设计对于复杂首制项目、船东供货项目,如果有明确规定,基本设计由专业的设计公司完成,相反则由船厂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依据生产计划的分段施工原则,先制作的分段先安排,以保证舾装率、完整性,减轻分段合拢的工作量。而且,区域设计要在生产设计之前,预留出审图时间,经船东审核认可。

4结束语

项目计划管理在海工建造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项目计划管理在海工建造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范围管理、成本管理、工期与逻辑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项目计划管理方案的编制,要注意建造场地的选择、建造模块的划分、建造工期的预测、计划编制的设计等事项,以提高编制质量,促进海工建造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5

Q公司目前的采购方案是零部件外购。这是由企业长期战略规划、预备供应源潜力、总成本、内部制造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所决定的。

1.采购流程

通过对其采购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Q公司现有的一些问题:采购流程中具体操作规范不明晰;反应时间略长;采购流程有待进一步细化。

2.采购组织

此前,Q公司是按照地域区分公司,根据工厂,设置部门,制造、货物供应和货物调整部门等均为单独分散的部门,部分的分散造成了人员冗余,运营成本高。Q公司削减冗余,机构重组,简化运营势在必行。

3.采购管理信息系统

Q公司利用SAP软件进行订单的下达、处理。利用自行开发的SRM(供应链关系管理)系统进行订单的确认和管理,其订单管理内容包括新订单确认、订单查询、修改等。现有的系统并没有做到信息的无缝连接,而且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不能及时反映到系统中来,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二、Q公司采购管理对策建议

1.采购流程细化

针对Q公司现有的采购流程,对相关的实施细节进行规范,列出切实的操作细则。

(1)供货准备阶段

成为Q公司认可的合格供应商引入后,在开始批量供货之前,须与Q公司采购部门签订采购合同,协商关于价格、质量、服务等相关条款,确定采购价格标的等事务。具体流程细则和注意事项如下:

①签署协议

通过供应商引入,被纳入合格供方名单的供应商需由供方法定代表人或合法授权人与Q公司采购部授权人共同协商签订“采购协议”、“协议附件”、“相关协议”后方能进行正常合作。

②商定价格

供方应向Q公司采购部定期反馈即时市场价格、货期等真实的信息。供方的报价必须基于诚实原则,其对采购部门及其他部门的报价一致。同时,供应商应按Q公司要求提品分项报价表供其采购部作参考,并在报价发生变化时,将更新后的报价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Q公司采购部。

(2)正常供货流程

产品通过测试后即进入批量供货阶段,正常供货流程主要涉及到如下环节:

①订单确认

采购部根据物料使用计划和采购周期制定采购订单。订单需包含产品型号、数量、价格、交货期、交货地点等相关信息。供方在收到订单后,应在36小时内进行确认。确认后供应商须全面履行订单中所涵盖的全部要求。

②备货与交货

供方应按协议及其附件的要求提供订单中的产品和服务。供方不得擅自提前或延迟交货并于备妥待运后24小时内已书面形式通知Q公司,供应商根据指定的交货模式履行交货义务。

③收货及验收

供方或其指定的承运人应到交货现场同Q公司采购部一起清点产品,核对产品名称、数量、包装等,办理收货手续。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④付款

产品检验合格后Q公司应向供应商支付相应货款,具体的支付办法以生效订单中规定的为准。供应商必须在付款日前10天内将正本发票送达Q公司。

⑤DOA索赔

在检验、测试、组装过程中发现的个别不良品,Q公司对供应商的不良品进行判定,必要时请供应商一起确认责任归属。Q公司提出索赔申请,供应商反馈索赔信息,核对审批内容与申请内容一致后,供应商必须根据物料特性的索赔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物料维修完好后全部返回或提供索赔款。

2.采购组织整合

针对目前Q公司各分公司分散管理采购的现状,应该将生产、供应链和采购部门合并为一个新的运营部门,集中负责Q公司的全国供应链和采购业务。采购中心的任务是管理和整合零配件供应商。

Q公司全国采购的资源被分成两类:一类是生产资料采购,直接用于生产;另外一类是通用型采购。在管理生产资料供应商方面,运营部门有三个战略性任务。一是保证供应商供应的连续性。二是保证供应商在生产成本方面有一定的领先性。三是要保证供应商产品的品质。

篇6

何谓中小企业

综合来看,大家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大多都是从职工人数、资产总额或者销售额等角度去判断,不同的角度最后定义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同。其实,在信息时代做这样一个定义本来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发展速度堪称日新月异的中国。

之所以说为中小企业下定义比较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使企业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实时沟通成为可能。对信息的占有与竞争的日益公平,为每个企业在虚拟的自由市场体系中营造了平等的机会,小帆板从此可以和万吨轮船平起平坐。而在工业时代,这一点则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在工业时代,凭借一个作坊的员工人数,以及营业额确实就可以成为评判企业大小的标准,而现在的时代,依旧从人数或者营业额去评判一个群体的大小已然意义不大,或者说,规模在竞争中的作用从此不再那么重要了。

其次,市场瞬息万变,归根结底仍旧是信息的缘故,信息爆炸在客观上为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变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的发展变化很快。

所以,尤其是在IT项目中,在描述一个企业的大小时,不能再简简单单用员工的多少或者规模的大小来说事儿。从业务以及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信息管理需求的多少可以说是评价一个企业大小的一大关键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讲,笔者不建议以员工人数作为基础考量点,而是代之以企业信息点或信息终端用户数量以及企业业务变化的多少来考量企业的大小。

按照以上宗旨,笔者建议可以试着用以下的方法去区分不同的企业,继而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小企业采购管理软件的几个因素(以下文中用的数量来代表重要程度)。

影响采购的因素

一、企业业务规则的变数

重要程度:

说明:这是指企业是否有稳定的业务模型或者是否处于业务要不断变化的模式。其实也就是管理和企业战略的稳定性。变化是永恒的,稳定是相对的。考评自己的企业处于哪个阶段。如果企业已经发展得很稳定了,可以考虑购买通用的软件,或者定制开发一套;如果业务会一直变化,就要考虑软件成本了:如果开发一套软件,到底能用多久?到底能不能做出来?这不是开玩笑,有的企业可能一套软件还没开发出来,业务已经变化过几轮了。这时可以考虑购买价格实惠的在线服务,或者功能相对简单的单机版软件。

二、企业信息点或者用户端数量

重要程度:

说明:企业信息点或者用户端数量多,则相互之间的沟通需求就会增加,即便是在那些业务规则变化不大的企业里,成员之间的沟通需求,例如协同办公、后勤保证方面,依旧会有很多的信息管理需求。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中小企业,他们所需要的管理软件类别,业务管理占30%,协同与支持占70%。

三、企业业务类型 生产/销售/市场

重要程度:

说明:其实,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无论偏重哪一种类型,对选择某种软件的影响并不大,因为,现在市场上什么类型的管理软件都有。但是,在选择软件提供商方面还是有分别:一些领域由于企业共性需求多,已经有通用性相对成熟的软件,比如进销存、财物软件、服务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而个别领域则由于企业间的业务管理模式千差万别,根本无法形成通用型的产品,因此,在管理软件的采购上很难找到合适的产品。

四、营业额或者资产总额

重要程度:

说明:营业额或者资产总额对于采购软件的影响不大。

管理软件采购建议

一、企业信息点数少且业务规则变化小

建议:一般通用的软件系统基本都能够满足基本业务规则需求,一般情况下,单机版软件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里建议企业在考虑购买通用的软件系统之前,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微软操作系统内置的Excel或者Access软件,Excel以及Access是非常好的工具,它们其实可以解决企业的很多需求问题。

注意事项:

1: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购买复杂的软件系统,很容易造成浪费,购买成本浪费,使用成本也会很高。复杂的软件系统通常流程复杂,对于本种情况下无端给企业增加很多管理成本,费时费力。

2:要认真选择软件,在没有通用软件系统的时候,通过Excel或者Access解决问题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企业信息点数少且业务规则变化大

建议:通常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通用的业务系统可以使用,为了适应变化,可以采用一些能“随机应变”、灵活性比较强的软件,比如Access、Excel、Google电子表格,或者其他的网络信息平台,例如如意Netcel智能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概念上类似网络版的Access。

注意事项:

1.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业务变化大而放弃信息管理,业务尽管也会有变化,但总是有相对稳定的阶段。可以通过购买支持变化的产品来解决问题。

2.不能无视企业业务会经常变化的特点而盲目采购通用业务系统,采购时如果抱着似是而非的态度,使用时很可能就会部分可用,部分不能用,最终的结果就是只能放弃。

三、企业信息点数多但业务规则变化小

建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注重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规划。在考虑通用业务系统的时候,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业务领域以及管理领域都需要软件的支持。如果所属行业恰巧缺乏通用的软件系统,可以考虑定制开发,或者也可以考虑前面提到的如意Netcel智能信息管理平台。

注意事项:

1.不能单一地考虑一个方面,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个业务问题而采用某个软件,最后就会成了救火队员,应注意构建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战略。

2.一些企业通过沟通群件配合Excel来解决问题,效率低下。

四、企业信息点数多而且业务规则变化大

建议:信息化预算有限,而需求变化无限。这种情况是所有软件公司的噩梦。此时你基本不要考虑任何通用的业务系统了,找一个软件公司作定制开发恐怕也很难成功,谁会为你自己企业的变化买单呢?当预算少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Google的在线电子表格或租用如意网络信息平台,这些产品都是以随需应变功能较强而著称的。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邀请咨询公司介入。

注意事项:

1.不能因为企业业务变化大而放弃信息管理,其他需求暂且不谈,企业信息点数众多,那么,至少在办公方面以及协同方面的业务需求会是相对固定的。解决这部分问题,就会节省企业很多的沟通成本。

2.不能无视企业业务变化的特点而盲目采购通用业务系统,看上去似是而非,部分可用,部分不能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放弃。

・小贴士・

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分类

篇7

本文首先将企业中存在的物资供应管理中的普遍现状进行呈现,对管理系统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清楚,抓住细节事项,再将这些细节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协调整治,比如采购管理、采购方式、物资使用手段、存储管理办法等内容的强化进行详细分析,帮助我们在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现状研究

(一)管理系统不完整

企业在进行物资供应过程中,应该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来控制管理系,确保各个细节能够呈现井井有条的,但是企业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这完善系统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资管理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没有进行全面的联系,独立于企业综合事务考量内容之外,物资部门的主观判断,以及单凭经验来进行的采购活动,是不科学的,计划不完善、采购质量低、采购内容奇缺等一系列的事项出现,导致采购活动经常出现漏洞;2.采购计划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就再者一方面,物资部门经常出现奇缺的现象,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采购计划设计,只重视对资金的节约,忽略了对物资质量的全面研究,导致物资出现较大剩余,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3.采购部门人员素质低下,对物资采购手段掌握不起来,没有对实际情况做好分析,对当下、将来的物资供应手段的协调内容还是存在众多缺失的。

(二)管理过程混乱无秩序

物资供应管理是通过良好的采购计划来进行初期工作协调的,但是已经采购的内容存在着缺失,初期工作没有进行全面的控制提升,今后的物资数量控制盒现状更正手段不能做好物资管理延伸,员工在现场工作中互相推卸责任,对真实完整的数据呈现的工作的认识不清楚,导致了企业在运用物资的时候,不能有及时促进、全面的协调工作机制出现。

二、企业物资管理方案促进分析

(一)建立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建立良好的物资采购灰度,要从采购计划、合理采购规模的建设、库存结构的优化、物流配送费用的降低、结算控制上进行研究,强化系统内部的控制手段的能力。1.采购计划的合理管理。2.集中采购,发挥规模优势。3.集中储备,优化库存结构。4.集中配送,节约无量费用。5.集中结算,节约财务费用。

对这些统一、集中的采购工作认识清楚,真正对合理的控制办法进行延伸分析,帮助企业做好控制工作,使采购办法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物资采购方式的多样性促进

建设更好的物资采购计划,然后才能进行物资采购的工作提升,这样,利用多种物资采购方式,将可靠性与科学性的采购内容都呈现出来,实现综合施治、合理促进的工作效果。1.战略伙伴采购方式。厂家与其他厂家合作,互相配合,事项互补互助的工作方案;2.招标采购内容建设。如果需要的材料质量要求较高,可以通过厂商招标来进行材料招标工作,实现采购最佳目标;3.竞争性谈判采购工作。对于采购的材料,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厂商材料质量对比等内容的竞争手段,来完成采购;4.单一来源采购工作。确立材料采购的地点或厂商时,可以进行对这家厂商的材料进行综合采购,保障材料质量与合理资金运用提升;5.定向采购方式。对生产厂家中的材料质量做综合评价,知道哪家好,哪家不好,定向做出采购工作,提升物资采购效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帮助。

(三)物资使用管理手段的强化

目前,企业在对物资使用管理上,重点突出的是配送方式的灵活性,讲究快速、统一、集中的呈现效果,将统一发放的材料物资进行及时性的配送,但是企业只重视材料配送的时效,不能对质量控制认识清楚,领取材料、搬运物资的时候经常出现浪费的现象。根据这样的现象,需使用多批次、少批量的配送方式来建立物资使用计划,在提高配送效率的时候,确保物资不出现较多的浪费现象。合理控制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物资消耗量,对现实中的物资消耗情况做记录、分析、比较,确保今后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较好启示。查明物资使用缺失的原因,积极改正,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

(四)物资供应存储管理手段提升

对仓库中的物资信息进行合理、科学的采集,建立正确、完善的数据报表,每天的采购货物数目、配送数目都要有记录,每天都要进行调查,分析数据的合理性。仓库内部的物资管理不能有所欠缺,做好配送计划、组织、协调工作,提升仓库内部人员的自身素质,对现实中的工作细节都认识清楚,出现问题勇于承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将这些注意事项延伸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合理规划,合理做好工作准备。领导要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做好工作报告,观察现场出现的各种缺失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进行细节内容的不断强化。

三、总结

对企业中的物资供应管理方案进行全面的研究,把握较好的控制手段,将内部的物资采购计划建设、采购内容的强化、物资分配效果提升等内容认识清楚,才能在现实中做好提升准备工作,同时,对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上来,从领导到员工,都能够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实际工作的延伸,为物资供应管理方案的完善建立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3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比价采购的作用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与信息技术发展,比价采购作为企业单位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已被众多大型企业单位所应用。比价采购能有效加强采购监督,维护公司和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公司资金的高效廉洁使用保驾护航。

1.1比价采购有效降低成本,赢得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供货商

比价采购在众多供应商中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扩展了企业选择供应商的范围;在同系列产品中比较出质量好的产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在同等质量商品中选择价格低的商品,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故比价采购有效降低了成本,为企业赢得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供货商。

1.2比价采购可以鞭策供应商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

企业的采购是持续不断的一种行为,一个良好的供应商决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决不会沾沾自喜于谋取了一次供货机会而不注重所品的质量,不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他们清楚地知道,在群雄角逐的环境下,不注重质量与售后服务,其他的供应商马上就会取而代之。故供应商注重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成为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

1.3比价采购有助于防止采购工作中的腐败现象

比价采购对杜绝个人不正当得利和防止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也有积极的作用。在传统采购中,主观性的东西将会影响购买决策的制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比价采购使供应商报价清晰,决策者可以在合适的供货商中一目了然地做出选择,避免了业务不熟、个人拍脑袋的情况,也避免了采购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为了个人利益内外勾结、坑害企业的腐败现象,比价采购过程也受到各方的关注与监督,增加了采购的透明度,有效地保证了竞争的公平、公正、公开,防止腐败现象。

2比价采购基本程序和管理制度

2.1比价采购

比价采购,是采购单位采购要求及相应的交易条件,由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竞价,采购单位根据信用、价格、成交历史等因素选择最终确定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

2.2比价采购基本程序

在预算范围内非招标采购项目,采购物件(服务)单价或批量采购总价在一定金额以上的,应进行比价采购。采购部门在采购商品前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工作,在合格供应商中择优选出三家或以上的供应商提供其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商品名称、规格、单价、总价等报价资料,提交采购申请给比价小组进行市场调查与价格审核,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采购。

进行比价采购时,程序和资料须详细完备。采购部门根据预算和需要,多方研究确定采购项目、型号或标准,运用多种有效方式如网络、电话、实地调查、历史记录等联络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报价,核实供应商的基本资料如资质、信誉、公司名称、账号等,根据市场价格和供应商洽谈,确认报价(含税、送货、安装等其他一切费用),从价格、质量、付款方式、信誉、服务等方面考虑,择优选出不少于三家,将相关资料和请示提交给比价小组审核,报公司领导审批。

2.3比价采购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比价采购管理制度,增强物资采购的可操作性。“管理制度”规定了公司购置原材料、燃料、辅料、工具、工装、备品备件、低值耐用品、设备、办公用品、劳保用品和医药、生活物资及其它物资采购过程中的管理职责、价格监督、控制采购过程等基本要求。

2.3.1制度中首先成立物资采购价格小组,其职责是对公司物资采购事项进行研究、决策;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广泛收集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信息,利用电脑建立数据库;对物资采购价格进行日常性的检查和监督。

2.3.2制度中对供应商的要求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供应商已经成为公司营利的关键要素和基本前提。许多公司业务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缺少供应商,尤其是缺乏优质的供应商。供应商是公司采购的重要当事人,公司采购离不开供应商,正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有序进入,给公司采购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准确选择并科学管理供应商,保证公司采购优质高效、秩序井然地进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誉优先

作为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公司和供应商的首要目标就是获取利益,求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因此,公司与供应商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博弈的利益关系之中。供应商、公司存在于社会,既要追求利益,又要防范风险,因此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将供应商是否有信誉放在首位。

(二)合格供应商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供应商的介入采取公平竞价,使公司采购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合格供应商的基本条件应该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的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等。只有经过资质、业绩、信誉、能力等审核选择的合格供应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良好,售后服务良好。

(三)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

在审查过程中,一是看书面资料,逐项分析。二是组织人员对供应商进行实地勘察、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认真做好供应商的注册登记工作,才能保证让信誉好、履约能力强的供应商参与竞争,以确保公司采购的质量和降低采购价格,同时也减少招标、投标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益。审查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单,可在全公司采购活动中使用。

(四)供应商日常管理与动态考核

对名单内供应商的履约和服务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情况登记备案,作为年度供应商评审的重要依据。对骗取供应商准入资格、提供虚假招标材料、不能如实反映情况、单方违约的供应商,公司要在职权范围内及时做出处理意见。

对供应商的考核,是对进入公司采购市场的供应商实行年度复核的一项工作,对评审不合格的供应商,不得参与下一年度公司采购活动。

比价采购小组负责收集采购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服务态度、技术能力、产品质量等信息,实行动态考核和管理,强化售后服务跟踪监督,确保服务质量过关,及时办理供应商变更、注销等事宜。

3比价采购注意事项

3.1企业领导要重视,组织保障要到位,层层建立责任制。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企业领导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否则,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若一个企业能够坚定不移地将成本控制制度在全单位贯彻实施,会使该单位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2加强比价采购审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首先,审查部门设立价格审查业务,了解掌握物资采购等价格的信息,制定最高限价,对超出最高限价的行为有否决权。其次,对于采购过的物资,将其进货的资料实际价收集汇总,对于当地采购物资,到市场了解行情,收集第一手价格信息;外地采购物资采取网上询价、电话询价等方法,逐步建立完善价格信息库,为审查监督提供决策依据。

3.3提高职工对比价采购的认识,促进比价采购的全面实行。“比价采购”不同于传统的定价定货,无论是操作程序、商务谈判都不同于以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采购方式上的一场“革命”。多多宣传比价采购知识,经过运行比价采购制度,让职工实实在在地看到价格差距,看到实惠,提高对比价采购的认识,关心支持比价采购工作,让它充满生命力。

3.4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最高,不能一味追求低价。

3.5大中型采购项目,不仅应该选择多家供应商作报价比较,而且还应该聆听专家意见。一般大中型采购项目尽管不用经过招投标,但不仅要听供应商的介绍,而且要到已经实施了该项目的单位去考察,请有关专家根据本公司的实际需要提供建议,这样保证采购项目物有所值,充分满足使用要求。

3.6不断提高比价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使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比价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积累经验,提高比价技术水平;不厌其烦地建立合格供应商一览表、比价记录表,利用EXCEL表的强大功能,有效的储存利用历史比价信息。

篇9

二、问题的提出

尽管物资采购已采用ERP管理系统,虽然能为管理者提供较多信息,,但诸多原因造成日常生产、装置大修、项目建设、矿区建设的物资常出现上报计划的规格、材质、标准不清晰;供货商资信能力不强;材质复检不认真;加工工艺不合理;不同材质混放;未按照说明书要求安装等问题,影响装置生产,甚至危害员工生命,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避免该事故的发生,是摆在物资采购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在SAP工作流管理工具中,改变人们在采购作业上陈旧的观念和做法,改革管理机制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物资采购时取得了明显效果,杜绝了材料采购计划的误报,劣质产品的进入,避免了因运输、保管过程中的损坏,确保了装置的检修和生产。

三、管理现代化成果的理论依据及创新点

物资采购中强化制度管理,发挥SAP管理平台的优势,应用SWOT分析矩阵、麦肯锡矩阵等理论,引入物资采购风险管理意识工作,在物资采购工作中做到以目标为准则,工作有计划;以落实为准则,行动有方案;以实效为准则,步步有确认;以提高为准则,事后有总结,使物资采购工作高效、高质保障供应的同时全过程受控。

四、主要做法和内容

为适应采购管理的需要,经过对工作的探讨与实践,通过采购过程分析,从采购物资的计划、质量、供应商、性价比、服务等方面细化管理,使工作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

1.梳理物资采购规章制度,细化工作管理环节

企业管理实质是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如果在采购工作中没有配套的制度去约束,仅依靠人的自律性,难免会产生失控,出现偏差。依据《供应商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实施细则》和《行业管理考核办法》等完善的制度体系,将其要求细化到计划管理、采购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验收、库房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每个流程中,使物资采购管理步入正规化、专业化轨道,落实在SAP流程管理工具中,使工作规范、行为约束且便于追溯和科学决策。

2.细化供应商评价工作,打造优秀供应链

从SAP系统供应商数据库中梳理出优秀供应商,细化供应商管理工作,从供应商的制造能力,资信情况,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生产业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供应物资的质量、价格及服务情况等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通过内部从源头上把住采购物资质量关,并保证物资供应经济合理,打造一套优秀的、有竞争力的、战略联盟的供应链系统。

3.细化物资供应质量管理,筑起质量屏障

为石化装置安全生产提供物资质量安全保障,从制造、出厂检验、入库检验等方面入手,筑起质量屏障。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保证供方评价工作真实、有效。

4.严把物资计划入口关、统筹关,为采购物资提供保障

计划是物资采购的源头,把好计划入口关、统筹关就为采购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4.1严把计划入口关,制定计划上报规范,避免因上报计划规格、材质、标准不清晰引起的问题,上报计划时应按国家相关规范统一标准执行。

4.2物资编码是物资采购网信息管理工作的重点,物资编码是计划录入、查询、询价基础。填写5497物资标准的申请模板,规范物资上报标准。

4.3利用SAP系统编制计划平衡表,使需求物资与来货物资,到货物资与出库物资进行比照,可以平衡库存,方便施工单位领料,减少采购成本。

4.4根据提报的计划,与使用单位研究,提出一系列保证措施,把好产品质量第一关做准备。

4.5对采购物资按金额和数量进行麦肯锡矩阵分析,根据重要程度,安排工作优先顺序,严把物资采购统筹关,以ERP系统中的需求计划分析中的相关数据为经线,对采购计划平衡、计划接收、合同发票收发为控制点,以质量检查、业务往来记录、现场使用效果为纬线,编织圆满完成采购工作的锦绣蓝图。将繁杂的工作梳理清晰,对物资制作、入库、验收、出库、使用情况全方位跟踪,监控。

5.提升物资供应服务,塑造文明窗口

物资采购针对石化公司日常生产、装置大修、项目建设、矿区建设等方面,面向生产厂、生活区提供业务协调及服务,加强与使用单位、项目部门、设计单位、库房、质检、招标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塑造文明服务窗口。

6.细化价格管理,保证物资供应经济合理

价格管理现代采购管理的核心业务,把好厂家圈定、询价方案、合同签订关。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计划,选择产品性能好,价格合理的,经领导审批后入选,充分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市场行情、同行业的价格、所购物资的概算、历史价格,通过加成成本,需求导向、竞争导向等方面入手,运用 SWOT矩阵原理,对供需双方进行价格分析,风险分析,优势分析,为谈判做好的准备,发挥招标办、专家、审计、纪检的评判监督作用,一同研究谈判策略,综合考虑,采购质优物美的产品, 把价格监督精细化管理推向新境界。

7.细化仓储管理,保障物资顺畅供应

为防止物资在保管中防潮、防火、防盗工作,发放中防止物资错发、漏发从通过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8.深入现场,践行物资质量全过程管理

加强与项目部门、公司机动设备处、二级分厂等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强调运输、搬运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质量检查确认,践行物资质量全过程管理。

9.深挖SAP管理功能,拓展办公时空

发挥物资供应工作SAP系统管理平台的作用,物资供应流程各环节的工作均依托本体系有序进行,发挥网络管理系统功能,提高查询、统计、平衡、预警、分析等优势功能,为高效、快捷、客观,便捷工作构建平台。

10.流向拓宽流程认知广度,深化风险意识,规避采购风险

篇10

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采购到材料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工程的优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材料的价格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以及企业的利益有非常大关系,而且材料的采购是否及时对于建筑工程的进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优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现阶段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现状分析

建筑材料采购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因此,现阶段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系统来说意义重大。

(一)建筑企业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材料采购过程中信息不完善。在材料采购中,供应商的选择是基础环节,现阶段的材料采购过程中承包商与供应商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的问题。建筑材料用量非常大,获得利润相对较高,材料供需双方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信息交流与沟通出现障碍,结果带来交易成本提高,风险增加的结果。其次,采购质量难以控制。材料采购质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自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是交货期限。在现阶段的采购模式下,供应者与需求者都存在短期性、不稳定性等缺点,在材料质量和供货期限上控制难度较大,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供货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最后,材料储存库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成,所以很多建筑材料都是提前进行采购,材料的安置和储存为管理带来难度,增加了管理费用,影响材料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二)材料采购过程不规范存在原因分析

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分析其存在原因如下:首先,采购工作衔接存在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材料采购需要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通过生产通知书来制定,而在采购过程中存在采购计划制定延迟,计划制定缺少详细规划,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订单重复,订单缺失等现象,工作人员责任不明,互相推脱,导致工作效率极低。其次,供应商不稳定,采购数量不足,导致建筑材料成本增加。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对建筑工程整体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为整个施工带来难题。再次,供应商不稳定,导致材料质量难以控制。材料采购过程中,经常更换供应商,对其材料质量检查方面存在困难,不能保证材料质量。[1]最后,采购部门对建筑材料采购缺乏统一规划。常常会出现订单重复,多订货或者忘记下订单,材料供应不足,延误工期等现象。

2 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优化的措施

(一)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

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对采购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采购人员要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物资管理政策的指导进行采购,熟悉掌握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其次,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按照生产计划、施工方案进行材料采购。再次,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按照规章制度完善采购工作。最后,综合各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增强材料质量控制,保证供货期限。

(二)提高采购信息获取能力、树立市场意识

建筑材料采购要关注市场动态,材料价格变动信息,树立较强的市场意识。材料市场较为复杂,材料价格变动直接影响采购资本,因此,采购人员要提高采购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开通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树立强力的市场意识。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坚持"三比一算",比较材料的价格、质量、运输状况等,加强采购环节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在满足工程质量需要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低、距离最近的,认真考察供应商资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控制采购质量和成本。[2]

(三)建立健全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

招标采购是在市场经济下,一种科学合理的竞争采购科学方式。招标采购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在建筑企业材料采购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由于建筑企业材料需求的品种较多、对材料质量要求较高、可变性强,采购周期短,部分品种可比性差等特点,招标采购的规范化管理较为困难。所以,要想实现材料采购管理优化,就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在建筑材料采购中,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材料性质特点,综合影响采购的综合因素,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招标比价,完善采购管理体制。[3]

(四)加强采购组织与采购人员的建设

建筑材料采购组织及采购人员建设很重要,要培养采购人员遵章守纪的意识,强化采购人员主人公意识、自廉意识,规范采购环节管理,加强材料成本意识,为建筑企业节约资金。在材料采购前,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针对采购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讲授,加强采购组织管理。采购人员培训中还要注重培养自主思维,对材料采购进行项目化组织管理,在组织结构中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促进采购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采购组织化管理还可以制定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3 未来材料采购管理发展方向

(一)加强计划管理,寻找料源,采购招标信息

材料采购管理工作重在计划,针对生产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寻找治疗可靠的料源,与其供应商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还可以通过公开招标信息,进行公开的采购招标,化零为整,公开比质比价。

(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

招标采购集中化,有利于对各个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价格进行对比,同价格的材料进行质量比较,同质量的材料进行价格比较,同质量、同价格的材料进行交通运输方便与否的比较。强化采购统一配送管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优化供应商商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联合采购,提高采购部门的内部效率。统一配送管理能够提高采购数量,保持与供应商亲密、坦诚的合作关系,加强彼此沟通,降低材料单价和采购成本,改善交货服务,促进供应商对客户需求的反应力度。

(三)严控材料在数量、质量上验收入库管理

材料采购完成后,在验收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进而保证施工质量。材料采购数量要严格控制,材料数量过多会增加库存管理,提高材料保管费用,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资金的周转。材料数量不足时,会影响工程进度,严重影响工期。推行联合库存管理,保证材料入库后性质稳定。联合库存管理有利于减少企业库存问题,促进建筑企业与供应商双赢与合作。

4 结语

当前,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管理措施优化,掌握未来材料采购管理发展方向,切实做好材料采购工作。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R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279-02

随着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该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显现,因此造成的耐药菌株增多、不良反应的严重化、医疗资源的浪费现象等问题日益增多,并成为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共同讨论的重点话题。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下降,且使用时能够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因而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体疗效较为理想。但在我国,当下滥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普遍存在。可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成为国内各大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问题。

1.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

根据医院感染监控网对国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发现,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较高,呈现出严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使致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同时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甚至导致患者再度感染,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另外,抗菌药物的严重滥用现象,会造成严重的医疗资源浪费现象,更加大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出现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与人们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认识不高等因素有关。例如多数人认为感冒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且服用剂量越多、药物越贵,疗效就越好等,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策略

2.1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将抗菌药物分为特殊使用、限制使用和非限制使用三类。基于此,国内各个医疗机构应以自身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并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为目的,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结合细菌耐药情况明确药品的具体使用方法。不同医疗机构对三类抗菌药物可有品种数量不同的分级,并根据医疗机构实际纳入的不同而对同一品种药物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注意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应具体到不同级别医师的使用方法不同、特殊药物品种的应急措施或抗菌药物在特殊情况下的限制性使用情况等。

2.2规范基本抗菌药物品种的管理方法

首先,制定基本抗菌药物品种目录。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差异性,如不同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不同、服务能力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细菌耐药情况存在差异,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等,导致其抗感染的效果不同;加之抗菌药物的品种较多,各药物有不同的耐药性和药物收益风险,因而应用效果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各个医疗机构必须组织药学、临床感染学、组织病原微生物学等相关专家对本医疗机构的基本抗菌药物品种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性,促进治疗水平的提高。其次,加强新品种引进程序的规范管理。为保证评估结果的权威性与科学性,评估工作应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抗感染治疗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组织进行;评估人员应为该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评估事项包含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特点、作用、价格等。通过评估工作,得出新品种引进的收益及风险情况及药物临床耐药趋势潜在的影响,进而明确新品种的引进是否与本医疗机构的临床需要符合及需要程度,最终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新药品是否引进。再次,加强对抗菌药物的采购管理。加强采购管理是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关键。医疗机构采购部门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采购管理,实时掌握药品库存及临床用药的具体情况,确保出入药库用药量的平衡性;同时,根据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抗菌药物各品种的供应;另外,还要严格禁止医疗机构随意购进价格过高但不在本医疗机构使用范围的抗菌药物品种,并坚决制止购进价格低、质量差的药物品种。

2.3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

临床医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其重要性等的认识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基本知识及最新使用进展、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不合理或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等。培训方式可根据本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如组织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培训会、就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召开专家会议等,以加强医生的用药观念,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率。

2.4加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

医疗机构在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后,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制度得到落实。首先,临床病例的监督检查是实现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方式。因此,医疗机构应成立监督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疗专家、药学专家等,定期抽查抗菌药物使用的处方,并结合患者的病史、病情、诊断及抗菌药物的药效情况综合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违规超量、滥用抗菌药物等行为严格按照管理规章制度处理,必要时降价、停用或变换购药渠道等,以避免或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提高其合理使用的整体水平。

2.5准确掌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