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29: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区治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4] 姜向群,刘妮娜.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4,36(1):16-23.
[5] 曾毅,陈华帅,王正联,等.21世纪上半叶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变动趋势分[J].经济研究,2012(10):134-149.
[6] 杜鹏, 李兵, 李海荣,等.“整合照料”与中国老龄政策的完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86-91.
[7] 龚秀全.医养融合的实现路径及其策略性嵌入――以上海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W版,2016,31(5):95-102.
[8] 郑文文.城市机构养老比较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9] 国家民政部.2014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EB/OL]. http:///article/qgmzgzsphy/zhbd/201312/2013120 0569541.shtml. 2013-12-05.
[10] 田欣,汤哲,孙菲,等.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115-117.
[11] 王建平,汤哲,孙菲,等.北京市老年人就医难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2012(12):26-28.
[12] 孔德香,孙晓阳,陈小飞,等.淮安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7):66-68.
[13] 程念,,汪早立,等.部分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人的住院及受益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 31(10):36-38.
[14] 李希良,左群,刘素平,等.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树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的路径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4):101-104.
[15] 王梦怡,姚兆余.江苏省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的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28-30.
[16] 胡琳琳,胡鞍钢.中国如何构建老年健康保障体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45(6):22-29.
[17] 赵凌波,葛炜,韩慧慧,等.宁波市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1):83-85.
[18] 崔晶晶.中国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以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样本[J].学理论,2016(3):82-83.
[19] 吴艺,邓仁丽,张丽娥,等.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护理服务的开展分析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6):126-129.
[20] 刘华.上海构建“持续照料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与措施建议[J].科学发展,2016(86):108-11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mmunity fire situation and the risk of fire, tha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daily management of some unreasonable problem, in recent years, residents of fire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ommunity fire.
Key words: community fire; fire; fire supervision; safety counter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迅速发展,小区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也日趋复杂。发展的同时,由于社区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使近年来居民火灾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当前,加强社区消防建设是消防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构筑小康社会消防安全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分析社区消防现状,并提出防火对策对当前居高不下的居民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消防现状及火灾危险
1.新建社区规模庞大,布局复杂,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源,提高了消防管理工作的难度。目前,城市社区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社区的布局和功能越来越复杂,很多住宅小区成片开发,占地数万平米甚至十几万平米,而且,开发商为了满足居民的需要,提供多功能化的服务,在社区内建有大量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商场、市场、学校、幼儿园、宾馆、医院、健身休闲中心、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天然气调压站、液化气供应站、供气瓶组等危险物品场所,这些都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也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困难。
2.消防设施不完善,管理混乱,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一些社区,尤其是一些较老的社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消防设施很不完善,室外消防管网没有形成环状,消火栓数量不够,消火栓位置布局不合理,供水管径偏小,压力偏低,且年久失修,消火栓被埋压和圈占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小区采用“封闭”式管理,很多消防车道的出入口被取消、上锁或设置了障碍物,使消防车无法迅速到达起火部位。有的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一些搭建的简易小房大多耐火等级不高,并且造成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不畅,增加了火灾扑救的困难。
3.消防监管不到位。现阶段,消防部门把消防监督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重要机关、易燃易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单位,对社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兼顾较少,也未形成监督管理的有效经验和措施;另外,虽然《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对公安派出所和物业管理单位进行社区消防监督管理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基层派出所和物业管理单位工作量大,人员少以及消防业务水平欠缺等问题,造成社区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不少漏洞,使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存在困难。
4.居民消防知识欠缺,消防意识淡薄。现阶段,居民对家庭装修的投入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装修过程中对美观和舒适性考虑较多,对安全尤其是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很多家庭装修采用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安装多层防盗门,大量增加了家庭的火灾荷载和逃生困难。并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被大量使用,用电用气越来越多,但居民对日常用电用气的安全常识很是缺乏, 火灾发生后也没有基本的扑救常识,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或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扑救初起火灾,在火灾中还缺乏自救逃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得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二、防火对策及建议
1.严把规划设计和审核验收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对于新建的城市社区,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必须依照有关消防法规,会同消防监督机构制定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讯和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以及供电、供热、民用燃气等的规划和具体的建设方案,并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设计单位应针对不同建筑的火灾特点,依据有关消防规范,搞好建筑防火设计。消防监督部门要与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密切配合,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从积极的方面预防火灾的发生及其蔓延扩大。并严格监督建设、设计、施工单位执行工程设计防火的有关规定,对建设工程的防火设计进行审核,检查和验收消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工程不予批准和验收,做到“防患于未然”。
2.大力改善消防设施,加强管理。政府部门应把社区消防工作纳入社区综合治理建设之中,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社区尤其是一些较老社区消防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社区消防设施。有条件的社区应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依法为住宅小区设置消防器材箱,配备灭火器、水带、水枪、消防斧、救生绳、应急照明、消防安全标志等消防设施,并落实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完好有效。
3.加强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公安部门要增强派出所警力,加强派出所消防业务培训工作。派出所要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要求,加强对社区消防安全的日常检查和对社区消防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把社区消防建设和管理纳入社区综合治理范围,建立居委会、警务室、物业管理单位和社区居民代表参加的消防安全委员会,下设消防办公室,统一协调和组织开展社区消防工作,建立健全各种业务档案和记录,组织人员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情况,发现并查处各种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
4.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社会整体消防素质。社区消防重在宣传和教育。社区管理部门要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活动室以及社区宣传栏等阵地,利用广播、报刊、标语、板报等宣传媒体和载体,经常性的开展一些居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条件的社区可设置消防宣传画廊、社区消防图书室以及开展消防文化广场活动等。社区消防办公室还可开通消防热线,随时接待群众的消防咨询和投诉。同时,应深入开展以消防法律法规、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安全用电用气、初起火灾的扑救、火场逃生自救等消防基本常识为内容的宣传教育,以期丰富群众的消防知识,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抗御火灾的能力。
总之,近年来社区消防工作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公安消防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由于近年来社区建设发展迅速,从总体上看,社区的消防管理工作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还需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3] 王石泉.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重建[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4.
[4] 杨团.葛道顺中国城市社区的社会保障新范式[J].管理世界,2002(2).
[5] 王静,范绮萍,李雪霜.我国养老模式发展与探索[J] .现代护理,2005(11).
[6] 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04(6) .
[7] 吕宝静.老人照顾:老人、家庭、正式服务[M].台北:五南园出版社,2002.
[8] 苏姗・特斯特.老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9] 陈树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J].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4).
嵌入性治理:公众利益诉求理性表达的路径探析——以基层征地拆迁纠纷为视角
英国公共服务类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地方政府间关系
灾害治理:政府与公益组织的良性互动
组织平台创新与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以宁波市江东区“社区网络发言人”建设个案为例
社会服务购买延续机制的中国语境
公司型地方政府的运作过程及其特征
科学发展观意涵:基于政府决策维度的认知
网络反腐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设
双向同构:缩小三大差距的政情话语机制
论涉法涉诉的传统法律文化困局
行政规划的法律内涵研究
行政指导的程序规范探讨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以上海为例
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民间规则认同模式研究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与应对
房地产调控的难点误区及对策
非常规突发事件动态应急群决策:“情景—权变”范式
公共权力理性建构的逻辑进路
高可靠性应急管理政府:借鉴与构建
网络监督的兴起与政府行为模式创新研究
中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与职场生态优化探析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腐败终端机制——以制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为起点
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的内涵阐析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哲学底蕴论析——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解释视角
房价失控与政府公共管理的矫治
探析应急管理理论的跨域治理网络模式——“5·12”汶川特大地震全国研讨会观点之启示
论权威主义的功能与发展前景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
中国政治学研究与政治实践的价值取向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现实基础、种类及立法控制
公私合作行为的行政法实证分析——以“治安承包”为中心考察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困境及其纾解
论专业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的发展
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的空间及特殊性探讨
欠发达地区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探讨
背景下公共财政的本质
论公共事务治理的二元对立特征及其缺陷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误区与实践策略
公共管理学中必须厘清的几个概念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对我国“大部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行政学院行政咨询职能的分析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环境建设
区县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背景下的政治参与和沟通
行政区划视野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公权异化再思考——基于古典社会契约理论的阐释模式
公民监督:监督权利和监督权力的会通
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刍议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
关于增强行政复议公正性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场舞在丰富人们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的同时,也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就是广场舞,社区文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一项内容也正是广场舞,虽然各地广场舞的形态不一,规模也不尽相同,但它却极大的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建设。为了让这项深受老少喜爱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发展得更科学、更健康,应当考虑为社区文化活动创造新动力,并将新活力注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以确保其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
一、广场舞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效应
(一)广场舞产生的时代背景
为了满足人类表情达意、娱人、娱己、娱神的需求,产生了大量的民间舞蹈,广场舞也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城市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城市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完善,城市广场的诞生和发展催生了广场舞这种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舞蹈的发展,广场舞逐渐向平民化、大众化方向发展,逐渐在我国各城市发展起来。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广场舞从城市扩散到了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广场舞的影响范围,使广场舞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健身项目。广场舞也被视为一种时尚、健康的运动方式。特别是随着广场舞由城市向农村的扩散,使广场舞逐渐成为了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公共文化的蓬勃发展。
(二)广场舞产生的社会效应
1、广场舞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的创新应当将社会治理水平进行提升,对社会发展活力进行加强,人们应共同参与对社会的创新治理。广场舞具有大众性、便利性、广泛参与性。众所周知,以前社区都是由政府制定体制、发号施令对其进行单向管理的。此种单向的管理形式导致民众不愿服从、政府没有作为、政府和民众脱离、制度变得僵化,根本无法适应实际要求。另外由于流动人口正日益增多,城镇化的进程正日益变快,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正逐步加剧,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人们都生成了强烈的自我权利意识,并形成了权利的倒逼机制。由于社区广场舞具有全民健身娱乐性、辐射范围广泛性以及超强的带动性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为了有效的治理社区公共文化,政府的职能必须从管理到服务进行转变,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也必须满足。
2、广场舞能够遏制赌博、封建迷信的活动
人们自发组织的集体活动之一就是广场舞,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简单易学、开放性强是广场舞的主要特点。街道旁的空地、社区的开阔地、公园、具有娱乐性的广场等场所都是广场舞的最佳活动场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广场舞的参与者、传承者和创造者。广场舞不仅使群众的精神内涵得到了丰富,而且使群众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还使健康文明的生活形式得到了倡导。由于广场舞广泛的包容性和参与性,使其比社区群众艺术馆、社区青少年科技工作室及社区图书馆等社区文化活动更易让群众主动参与,并使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更丰富。特别是随着广场舞从农村的扩展,对我国广大农民的精神风貌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广场舞在农村的普及使广大农村人民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对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进行了一定的遏制,提升了广大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品位。
3、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因社区广场舞而被推进
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社区文化经费保障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都属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每个方面都可参考借鉴社区广场舞对社区公共文化的治理作用。单从广场舞参与者的多元化、全民性来说,广场舞现今正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某些地方还对广场舞进行了登记注册,并订立了公约,对文体娱乐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完善,同时广场文化活动综合管理协调领导小组也相继出现,并严格规范其活动的音量控制、地点选定及时间选取等方面的行为。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广场舞培养了群众的社区共同体意识,社区也实现了整合,文明生活的美好氛围也逐渐形成。在广场舞的发展进程中,不同阶层的群众被引导参与社区事务处理,使广大群众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参与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另外,广场舞参与者对街道办事处、社区内社会组织、政府、党委及企业的工作加以配合,自发的组织合适的活动,并对政府无暇顾及的社区文化问题加以解决。
二、正确引导广场舞健康有序发展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广场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我国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为例:全县共有16.5万人口,目前在八镇一街办91个行政村(含9个社区)中,广场舞队伍已发展到137个,参与人数已达8300多人。广场舞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娱乐项目,而且设施简单、参与自由,这也意味着广场舞的参与门槛较低,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对广场舞进行积极的引导,将广场舞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广场舞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内部治理
参与就是强调个人应融入身份角色中,也是强调个人在团队中应塑造集体责任感。在广场舞的开展中,每天应专业指导部分参与群众,对其管理意识及健身常识进行培训,然后依照其参与活动的效果和程度对其进行筛选,最后在脱离核心团队的基础上,让这个自发群众性组织自主选举出一支有能力带领广场舞活动不断发展的领舞团队。
广场舞本质上是一种群众活动,因此要不断提高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和协商能力,提高其协商意识和权利意识,尽可能的使各参与主体的自身利益得到最大化,避免各方的矛盾冲突。在广场舞活动的开展中,由于各方人员的协作,广大社区群众实现了追求和谐、高尚及文明的社会文化生活的愿望,这既使利益相关者知识的互补、信任的建立、技能的展现及关系的均衡等合作精神得以塑造,同时还使群众的自治精神得以培养。各参与者的关系因合作中的互相交流和磨合变得更加亲密,进而实现多元化治理社区文化事务,这种合作治理的方式必将成为日后社区治理模式的主流。
(二)外部干预
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广场舞对于提高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广场舞的正常发展,政府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广场舞及其现象进行仔细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积极应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矛盾。对于这种由群众自发形成的社区广场舞团队,有关广场舞机构的建立,以及有关广场舞公约的订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及时处理广场舞活动中发生的扰民现象。另外,各地方政府部门还应对广场舞的设备、场地、时间等细节上加以限定,按照各地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执行,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引导和宣传力度,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管理广场舞,并科学规范广场舞活动中的配置及音量等方面。
对广场舞的舞蹈内容进行丰富,对参与人员的组织构成进行调整,根据不同人群特点编排不同的舞蹈类型,使广场舞内部结构设置得以优化。定期举行创新、典型、先进的广场舞活动,将广场舞的比赛规程进行公平化、完善化及规范化的改进。像公益性质的广场舞活动应大力、积极开展,并倡导全民参与,将广场舞的质量进行提升,同时成立一支专业的领舞团队。社会公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社会公共文化的治理进行创新,像某些地方将规范广场舞协会登记入册,以及建立广场文化活动综合管理协调领导小组等的先进示范就是最好的体现。
例如可以积极参照“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发展模式,结合社区的景观、公园和河流等资源,组成多层次的社会公共活动中心,例如区域中心、新镇中心、邻里中心、邻里组团中心等,合理利用资源,有序的划分公共活动的空间,既要为本社区人民群众开展广场舞活动提供便利,又可以对公共场域的矛盾问题进行解决。
三、结语
广场舞的发展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注入多元化主体,并有效实行这一参与体制,可确保广场舞活动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得以推动。
参考文 献:
[1]夏国锋.从权利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话语转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2]李雪萍,曹朝龙.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J].城市问题.2013(06).
[3]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0(24).
[4]许洪文,聂胜男.莆田市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24(4).
司法实践中的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刍议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刍议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析——基于法学视角
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的薪酬设计研究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论列宁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历史作用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下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本质区别及创业优势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基于电子商务网站的推荐服务使用接受研究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淮北市依靠旅游业转型的策略探讨
中国建立境外军事基地的法学思考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
本地化视角下的企业网页简介英译策略刍议
我国农村敬老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略论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经营方式的十大转变
对十报告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解析
虚拟社会管理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
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瓶颈与对策
积分对电子商务网站客户忠诚度影响研究
基于改革视阈的零售业营销创新模式研究
加拿大企业参与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研究
承接产业转移对安徽省外贸发展的影响
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
云南文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芜湖市高校校园DM广告项目的开发研究
安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典型模式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与国际收支失衡关系分析
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出租车数量管制分析
交易费用范式下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对策分析
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化差异与融合
对促进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元治理探究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论中国化学说发展史的精神实质
商业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安徽城乡一体化研究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权利性质的理性转变
法国邮政银行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笑永远是自觉的——论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作用的非均衡分析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1]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2]张军元.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3]刘德芸.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李俊.中小学德育的不足及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04)
[5]胡建华.关于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08)
[6]陈伯良.构建小学德育实效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2(01)
[7]黄静.小学网络德育初探[J].考试周刊.2011(81)
[8]张耀灿,.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J].学术论坛.2011(08)
[9]程守梅,夏莹.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8)
[10]仁真古.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9)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宗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康冬梅.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
[5]宋维维.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6]马子茵.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
[7]徐睿.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8]胡馨元.单亲家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1]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2~124.
[2]何齐宗.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6.
[3]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
[4]刘久成.建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4(1):88~90.
[5]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
[6]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刘兴杰.台湾小学教师素质培养及其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4):6~9.
[8]刘瑞琼.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素质提高与自我发展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9):69.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234-02
随着蚌埠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聚集,人口集中,垃圾排放量也同步增加,造成污染加重,甚至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虽然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来,居民环境意识逐渐增强,乡镇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乡镇居民深切感受到生存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渴求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同时乡镇加大了对乡镇的保洁力度,垃圾处理步伐加快,基本做到了定点归集、集中堆放或填埋。但是,乡镇垃圾尤其是边远乡镇的垃圾处理,受地理、运输成本等客观条件所限,其处理难度较城市、城郊地区要大得多,污染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1 乡镇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蚌埠市辖4个市辖区、3个县,共设36个镇、19个乡(其中民族乡1个)。蚌埠市农村清洁工程自2010年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多措并举改善农村环境,至今已完成39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投入资金4 680万元,初步建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其中2012年实施的10个乡镇的农村清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由市、县住建部门集中采购的垃圾压缩机、板车、小型垃圾运输车、垃圾桶已分发到各个乡镇并投入使用。
据调查,蚌埠市已初步建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形成了村有保洁员、镇(乡)有环卫队的保洁队伍,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系列基本制度,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乡镇镇区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全覆盖。2013年蚌埠市将进一步推进城乡垃圾处理统筹规划和配套建设,计划实施10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以改变农村垃圾污染现状。
2 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乡镇中,垃圾的处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垃圾场选址不合理。有的垃圾填埋场离乡镇居民住房很近,有的还离水源很近。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恶臭和苍蝇,是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因素。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乡镇尤其是边远乡镇的垃圾填埋场,实际上就是垃圾露天堆放场,没有建设配套的垃圾渗滤液、填埋气体收集系统。由此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四处漫延,同样带来恶臭等环境问题。三是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乡镇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垃圾处理方式简单,采取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方式,没有及时对垃圾进行掩埋、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散乱堆放和随意焚烧垃圾的现象较为普遍。个别乡镇将垃圾随意倾倒在河沟、洼地或山谷。集中填埋变成了“集中污染”。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污染了环境空气,而且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潜在的威胁,特别是蚌埠市地处淮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是十分宝贵和需要珍惜保护的,一旦污染,无法恢复。
3 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各乡镇要加强市容环境政策法规的宣传,大力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教育广大群众,提高卫生意识。市容环境管理局要抓好培训工作,全年举办市容环境管理、垃圾清运处理培训班2~3期,重点对各乡镇分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各乡镇市容环境管理作业队伍懂政策、懂业务、善管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针对乡镇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对具体解决办法和措施进行研究。乡镇垃圾问题是一项民心工程,积极抓好该问题,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同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能动作用,引导乡镇居民除陋习、树新风,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1-2]。
3.2 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充分把握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机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编制乡镇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将其纳入县域的生态整体建设规划中。县级政府统一负责规划或审批镇垃圾处理方案,具体设计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承担。二是合理布局。明确乡镇垃圾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规模。离县城垃圾处理场10 km以内的乡镇,对垃圾采取“社区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其余乡镇,根据一定辐射半径,以片区为单位建立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填埋场要远离饮用水源、河道和人口居住区,选择集雨面积小的沟壑等地。以乡镇为单位,合理规划规模化畜禽养殖区、禁养区和控养区。三是科学处置。对乡镇垃圾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卫生填埋。对新建的垃圾填埋场,注重底部防渗处理及渗滤液管网建设,加强对渗滤液和恶臭的处置。对现有乡镇垃圾填埋场进行定期杀菌消毒、素土覆盖,及时恢复填埋地的生态环境[3-4]。
3.3 规范管理,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建立健全乡镇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县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理顺管理体制,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权限授予乡镇政府,使其有人办事,有权管事。同时完善考核机制,把做好乡镇垃圾处理工作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行任期目标考核。由市目督办、市容环卫局负责检查考核。2个部门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例会,印发督查通报,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效果不明显的,下发催办通知书,并由市目督办备案,作为对乡镇年终卫生考核的依据。
另外,可借鉴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及高科技技术。如浙江省宁波市象山鹤浦镇建设42座太阳能垃圾处理站,覆盖全镇所有建制村,在生活垃圾处理上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宁波市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太阳能生态处理点的管理办法、监督制度和分类制度,并且实行垃圾运行考核专项奖励措施,大大调动了清运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垃圾处理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专门环卫公司负责运行管理,聘请垃圾处理技术人员,实行工资和可回收废品利润业绩挂钩。公司负责人还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到处理点检查,根据入仓垃圾分类情况予以奖惩,使乡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5-6],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
4 参考文献
[1] 阳成贵.浅谈农业污染与防治[J].遵义科技,2010(1):42-43.
[2] 张文彬.三门县农业生产污染源调查及治理对策[J].浙江柑橘,2009,26(4):21-23.
[3] 郭宝强.乡镇垃圾处理系统的创建[J].民营科技,2011(10):153.
根据表4.1统计数据分析,2007年-2010年南充市城市供水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居民家庭用水趋于稳定,工业用水有所增加.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均生活用水在减少.城市供水不足与日益增加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会愈演愈烈。
5 嘉陵江中游南充段饮水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5.1 政府政绩观的偏差
嘉陵江水环境的持续恶化,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求经济的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例子屡见不鲜.“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造成了环境问题的积患成疾.面对脆弱的水环境和严峻的水污染现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领导者必须旅行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绿色GDP持续高效增长。
5.2 南充市环境监管能力较弱
环境监管能力较弱存在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环境监管设施较差,检测仪器不足,设备较陈旧,技术水平较落后,属于客观原因;其二是环境监管机构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弊端。
5.3 城市居民环保观念及其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居民的消费观念以及环境保护的观念深深的影响着一个城市能否和谐发展.南充市消费能力较高,但是居民和企业的环保素养较差,垃圾乱丢乱放,废弃物直接倾倒在嘉陵江中的现象随处可见。
6 嘉陵江城市饮用水污染的治理和保护的对策建议
6.1 严格控制污染物来源,确保污染物的总量平衡
要提高嘉陵江水质标准,必须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来源和数量,确保污染物的总量平衡.建议采取的措施:一是关闭存在重点污染且无力治理污染的中小企业(小电镀厂、小纸厂、小油厂、小化工厂等)[6];二是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进行强制技术改造,技术不达标不允许生产,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不达标不准排放;三是执行污染物总量收费政策,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7],污染物排放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引导排污企业寻找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解决方法;四是农业生产方面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积极推广农作物生物防治技术,提倡施用农家肥。
6.2 进一步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
南充市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有7座,市辖三区共有两座(嘉东污水处理厂、高坪污水处理厂),南充市污水处理厂采用CASS工艺,该工艺一般适用于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即10w吨/天以下水量,不适合大水量的污水处理,但是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量和现有的污水处理能力存在很大的矛盾。
强化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与监管,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动态监督与管理,实现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改进污水处理工艺,采用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例如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onduction Current Biofilter(简称CCB))。
6.3 建立小型人工湿地进行一级处理等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机制
作为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投资成本大,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少,污水处理能力限制大等问题。南充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开始运行之后,南充市两大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为12万吨.根据南充市城市化发展趋势(2009年为35.8%[8]),城市化率将得到显著提高,这也使现有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人工湿地功能 ,如利用芦苇作供养手段,具有良好的净化废水功能,BBD去除率达到85%-95%,SS去除率达90%,氨氮、磷的去除率约为40%-50%,投资和运行只有传统的二级生化工艺处理的1/10到1/2的费用,且具有投资少,出水好,运行费用低的特点[9]。
笔者建议在嘉陵江龙门至青居段规划建设南充嘉陵江湿地公园,一方面达到净化废水、涵养水源、解决水质“富营养化”的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发展对江岸湿地的干扰和破坏,提高沿岸湿地生态及周围环境的自然生产力;另一方面,人工湿地的建设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6.4 全面提升南充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和能力
南充市固体垃圾主要来源于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而处理方式主要采用无害化填埋方式。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应符合区域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南充市城市规划,避开工农业发展区、生活饮用水保护区等区域.垃圾填埋场应该设置防渗漏检测系统,以保证在防渗衬层发生渗滤液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实行雨污分流,设置雨水集排水系统;并采取封闭等措施防治恶臭物质的排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环境标准,加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监管,严格垃圾处理全过程污染控制,全面执行垃圾填埋场的大气、污水、地下水的环境标准,规范开展全要素环境监测。
针对南充市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高的现实情况,鼓励采用焚烧处理技术,次之采用填埋处理技术.发展集成多种处理技术,统筹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7 结语
综上所述,饮用水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命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日益变坏的水环境与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急需我们寻求一种有效而快捷的方式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南充市作为拥有700百多万人口的中型城市而言,饮用水安全显得尤其重要,嘉陵江的水环境保护是政府、企业、社会大众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和社会应进行广泛的宣传,如组织社区活动宣传环保知识或制作电视、广播节目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因为最终经济的发展只有和自然环境达到协调一致,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充市环保局,南充环境年报2007[R]. 南充:南充市环保局.2007年,4-6.
[2] 南充市环保局,南充环境年报2010[R]. 南充:南充市环保局. 2010年,1-3.
[3]南充市统计局,南充统计年鉴2011[R].南充:南充市统计局,2012年,256.
[4]谌柯,罗明云等.嘉陵江干流南充段梯级航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195-199.
[5]张军,李铁松,李成柱等.嘉陵江南充段水质主要污染物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5,21(1):88-90.
[6]李剑,李铁松.基于PPP的南充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率的研究[J].北方经济,2011,(6):82-83.
[7]李谦.南充市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化率的关系研究[F].现代商业,2012,(17):202-203
[8]谌柯,罗培,舒成强等.西部地区小型人工湿地开发思路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96-100.
[9]赵东.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的现状调查与保护建议--以南充段为例[J].天府新论,2006,(z1):98-105.
[10]周小敏.执行水污染物总量收费政策效果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4):10-12,30.
[11]翟青.强化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维护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解读[J].环境保护,2010,(12):8-10.
[12]余波,张斌,黄正文等.水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10):775-778.
[13]刘心爱,赵辉,袁建平等.清洁饮用水供应的公共政策保障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0,(21):21-23.
[5] Albert L L. National Profile of Community College: Trends & Statistics[J]. The Hispanic Outlook in Higher Education,2001(12):1236.
[6] 黄尧. 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414.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107-02
一、引 言
社区报纸是源于美国的一种小型地方报,它面向的是社区内小范围、指向明确的读者,充当“全面报道所在社区的一切”的角色[1]。与大报相比,社区报是“分众媒介”,在中国传统媒体碎片化的现状下,社区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将成为我国大众媒介的新生力量。社区报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早在2000年左右就引入了社区报,但能坚持到现在的已所剩无几,只有一些依托传统传媒集团的社区报仍在维系,而西部地区的社区报纸至今尚未启动。但据互联网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苏省现有社区报十余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研究分析江苏省社区报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我国社区报整体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课题组对《新坝风采》、《钟楼之声》两份江苏省社区报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促进社区报健康发展的策略。
二、江苏省社区报的办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江苏省社区居民对读报纸有着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社区事务关注度高,为社区报的创办、发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大量的受众。但调查发现社区报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办报主体未能正确认识社区报纸的作用,办报理念不清晰
社区报关注的是城市中的某个特定区域,服务核心是社区。报纸应通过对内容的筛选塑造社区个性,从而形成社区的主流价值观。虽然《新坝风采》和《钟楼之声》是江苏省创办较早的两个社区报纸,但它们都没有正确认识到报纸在社区中的重要作用。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新坝风采》的创办是由于东台市在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东台市规模较大的社区之一,新坝社区借此提升社区的影响力,加大宣传。而《钟楼之声》是在《泰州晚报》记者的提议和帮助下创立起来的。“不可代替、难以共享、时时贴近”应该是社区报纸在内容上的定位,社区受众居住相对集中,对本社区及周边发生的新闻与资讯的需求强烈。因此,在办报理念上,社区报需要在较小的半径内——即以社区为中心,辐射周边享有共同的教育、休闲娱乐等资源的一个大区或几个相邻社区的“大社区”范围,为社区读者提供服务;在新闻报道内容上需要专注于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报道和与生活相关度较高的服务类信息。
(二)报纸版面简单,信息量少
《新坝风采》自2011年9月出版第一期以来,报纸共设有一句话新闻、民生服务直通车、民生民聊、健康小常识等板块,但出于信息量少及节约版面的考虑,每期报纸板块设定不固定,平均为4~5个板块,每期版面仅有一张8开打印纸大小,信息量较少。有时甚至主要内容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汇报,居委会成为报纸的主体,而社区居民成为了配角。由于考虑到印刷费用等问题,报纸全部为文字,没有配图、插图等,全部为黑白打印,看起来较为简单,缺乏美观。相较《新坝风采》,《钟楼之声》的设计内容丰富,包括社区留言板、社区传声筒等互动板块,为居民和居委会间的沟通联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能够发挥社区报纸应有的功能。为提高读者的视觉冲击力,报纸中几乎每篇新闻报道都配有彩色插图或照片。但也正是丰富多彩的内容、大量插入的彩色图片使得每张报纸的印刷费用大幅提高,而经费的紧张又限制了其正常出版。由于社区报版面简单、信息量少,最终导致社区报在社区内的影响力不大。
在美国,社区报记者和编辑的工作是深入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他们每天出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与人们热心交谈、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写出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在我国目前由于报纸的影响力小,同时受到编制、工资等问题的制约,使社区报难以吸引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加入,这成为社区报纸发展的一大瓶颈。据调研,《钟楼之声》和《新坝风采》在采编人员方面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几乎没有专业的记者和编辑,而是由居委会工作人员担当起这一重任。报纸都是由一个人承担起来,并且办报纸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很难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报纸中,更不用说深入社区,了解社区发生的点点滴滴。
(四)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支持
由于影响力小、没有正式发行的刊号等,使得社区报纸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目前江苏省社区报经费来源主要有社区居委会提供和广告公司赞助两种形式。如泰州市新坝社区的《新坝风采》,资金由社区居委会提供,由于资金有限严重限制了其发行量和出版频次。相较于居委会出资的《新坝风采》,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社区只能依靠广告公司赞助。但是广告公司由于利益关系,赞助缺乏约束性和连续性,会让社区报的发行陷入困境。如《钟楼之声》在只发行一期小样之后,难以支付每月出版一次的费用,最终停办。另外社区内的变动、企业资金紧张、发展战略的改变等一系列因素都会造成社区报纸因无法得到资金支持而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单一的资金来源成为制约社区报纸发展和扩大发行的瓶颈。
(五)创刊审核标准严格、难以获得刊号
课题组调研的两份社区报纸都没有刊号,这就制约了它们大规模发行和刊登广告、拉取赞助。根据江苏省新闻出版总局工作人员介绍,社区报纸和普通报纸一样,若公开发行需要依据国务院令第594号《出版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的内容申请刊号。若社区报不以盈利为目的,可参照江苏省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准印证核发标准,向当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申请“内部资料准印证”编号。因审核标准严格、难以获得刊号,使得社区报面临没有合法地位的尴尬境地。
三、江苏省社区报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社区报提出“大社区”概念
在城市中,人们通常将一个住宅小区定义为社区,社区报中的“社区”也通常如此定义,江苏社区报多模仿美国,以传统小“社区”为范围,正如新坝社区和钟楼社区,两份社区报皆以本住宅小区中的人群为受众。然而一个社区人数有限,小区居民认同感较差,并且难以获得足够的新闻来源与广告来源。由于中美两国的巨大差异导致水土不服,与传统社区报的区域范围不同,社区报以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共同的教育、休闲娱乐等资源的一个大区或几个相邻社区为发行范围,及以“大社区”为受众范围[2]。新坝社区位于东台市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周围有几个规模较大的社区与之共享同样的基础设施、商店公司与基础医疗设施等,并且社区周围有多家大型超市与商场,在走访调查中大部分商家表示如果有覆盖附近几个社区的影响力较大的社区报纸,愿意在上面投放广告。在问卷调查中,受访者普遍对周边社区的事务较为感兴趣,普遍对广告的接受程度都是非常高的。大社区概念的引入可以丰富社区报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二)提前进行媒介产品策划,突出社区报自身特色
要创办一个成功的报纸必须针对消费者有独特的卖点。报纸产品策划过程中,更要加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本社区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第二,对本地新闻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第三是准确定位。通过提前策划分析,明确自身定位,突出自身特色。如受众定位,即办给谁看;功能定位,即确定媒介所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能,这是立足于受众需要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市场定位,即竞争市场在那里;内容定位,要注意寻找读者阅读意愿中的未知点,并在借鉴中创新;风格定位,即媒介产品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外在形象等综合表现出来的格调和特点,要注意塑造与众不同的媒介形象。
(三)加强与当地媒体合作,广泛发动小区居民参与
由于目前社区报纸的办报状况难以吸引专业的媒体从业者,解决问题的一个折中的方法便是与当地有影响力的报纸合作。上海第一张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版-闵行新闻》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新民晚报以牵手区域性报纸为突破口,有效整合资源,创造”母报”带”子报“的发展模式,渗透目标细分市场。要办好一份社区报纸,专业的记者与编辑固然重要,但是社区居民也是一支有力的生力军。陈凯在《走进美国社区报》一书中,提到过“煎蛋新闻模式”,即专业记者对社区最关键的硬新闻是蛋黄部分,偏软的社区话题让居民提供,这是蛋白部分。只要正确启发引导,就能让居民加入社区报纸的制作中真正成为报纸的主人。
(四)充分发挥社区报在社区自治中的作用,扩大影响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
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社会生活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政府主导的行政全能主义管理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社区自治这种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被提上日程。“善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理想模式。善治的基本要求是“公开透明”。社区居民是社区真正的主人和政府政策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居委会的各项工作与政策都要透明公开,不仅让社区居民了解,更要接受监督。社区报可以为社区居民与居委会的联系建立桥梁,增强沟通交流。善治还强调“公众的参与”,这种参与指的是政治参与、组织成员的组织参与以及社会生活的参与。善治离不开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真诚和密切合作,公民积极的建设性参与和对公共部门权威的自觉认同是实现善治的前提和关键[3]。社区公民作为社区报的记者、编辑,更加关注本社区的事物,并有发表意见的平台,才能参与社区自治,社区报纸为社区自治这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目前在中国,传统媒体碎片化的现状为社区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社区报这种区域性出版物正充满活力,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它将充分融入社区生活中,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