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最新煤矿风险防控措施

最新煤矿风险防控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9 09:29: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最新煤矿风险防控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最新煤矿风险防控措施

篇1

一、引言

伴随着煤炭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新常态,传统煤炭企业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倒逼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企业内部管理上做文章,寻求增加效益的新途径。神华准能集团公司是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铁路运输及煤炭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的中央大型综合能源企业,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维持稳定健康发展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课题。神华准能集团公司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深入分析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创新经营管理的思路及办法,深入挖掘成本联控、价值管理、财务转型等内在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管理会计工具的基本内涵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将管理会计内的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经营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效应,主要从成本联控、异常管理、价值管理、对标管理、风险防控、财务信息化、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七个方面,深入阐述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创新与应用,七大管理会计工具互相影响、目标统一,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成本联控分析及实践

传统理论是对成本管控要素或预算控制的描述。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下,准能集团主动强化内部管理,深入剖析成本发生的内在逻辑关系,创新性地提出“成本联控”理论。成本联控主要是指深入分析各生产作业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寻求系统内最合理的成本管控区间,最大限度创造价值[1]。在“成本联控”理论的指导下,准能集团提出“成本倒推、资金授限、联动管控”的经营管理思路,在集团及二级单位探索开展资金月度计划项目,突出生产经营联动分析研究,重点分析露天矿穿爆、采掘、运输、排弃生产作业环节系统成本异动原因,制定成本消耗最佳管控措施,提升企业精益化管控水平。探索成本与绩效考核的联动效应,将成本管控与绩效考核通过数据连动起来,研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

(二)异常管理分析及实践

在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准能集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成本消耗的异常分析研究,落实责任与考核,制定异常管理的办法与举措,将成本管控的压力及措施切实传递到企业一线车间、段队、班组及员工。以现场月度经营分析会为抓手,深入实施异常管理,联合组织召开企业内部两露天煤矿、两选煤厂、两设备维修中心、两铁路公司之间的专题分析会,协调研究解决交叉经营业务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在异常管理思路指引下,准能集团积极鼓励并创新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细化企业车间、段、队核算,深入挖掘降本增效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核算型班组,努力构建全要素、全方位、全员成本管控格局。

(三)价值管理分析及实践

企业价值管理是将公司的全局目标、财务分析技术和管理程序整合在一起,推动公司将管理决策集中在价值驱动因素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创造的经营目标[2]。准能集团全面加强预算管理,注重预算管理与计划、业务实际、考核等相结合,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及严肃性,确保预算在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活动中落实的准确性。全面强化财务与生产的衔接,主动提高经营分析手段,积极拓展财务工作的知情权、话语权,推动财务工作全面转型。在此基础上,全力推动建立“生产、投资、资金”三大计划联动融合机制,将过去先定产量再算效益、先定投资再算效益改为先算好效益再定产量、再定投资,充分调动财务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做到事前算到、事前算细、事前算赢。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五型企业”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加大成本管控、内部挖潜、价值创造考核权重,用正导向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每一名员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引导全员提升管理水平。

(四)对标管理分析及实践

对标管理是指企业以行业内外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生产、技术、经营等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一流企业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管理提升,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准能集团深入挖掘对标管理内涵,全面提出“短板寻求差距、长板树立典型”的管理策略,突出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益管理出最大效益。以成本联控为重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机电设备功效、劳动用工、储备资金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行业内外经营管理对标,积极提出并实施了露天煤矿“横班连挂”成本管控、内外单位调剂库存闲置物资、露天矿新投入大型设备以租代买、轻资产运营等系列管理新举措,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同时,深入实施了“管理提升典型案例”经验交流活动,全面总结企业近年来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先进管理经验,逐步建立起企业内部互相学习管理优点的长效机制,在企业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管理氛围。

(五)风险防控分析及实践

风险防控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准能集团作为中央大型综合煤炭能源企业,一些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容易被掩盖、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全面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以经济本质安全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防控经济风险的能力。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构建了涵盖企业煤炭、电力、铁路、氧化铝循环经济四大产业板块及财务、产权、招标、采购、工程五个重点业务领域的经济本质安全体系,全面梳理了经济风险业务流程及风险管控节点,做到了提前防范经济风险。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经济健康档案”管理,将企业已发生的经济风险案例汇总,形成企业内部的“经济健康病例”,并不断更新完善档案内容,全面营造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良好环境。

(六)财务信息化分析及实践

财务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开发并利用适合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平台,以整合财务活动的各项信息,提高财务操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财务和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3]。随着ERP系统的稳步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基础大大改善,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及水平。准能集团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在财务内部结算中心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财务共享机制,强化生产经营指标的分析;积极探索财务职能由单一的核算报表系统转型为生产经营财务和基础核算财务相结合的模式,提高财务系统工作效率。在露天煤矿卡车调度生产系统信息化基础上,不断融入经营数据模块,缩小分析单元,提高精益化管控水平。同时,深入分析研究“企业生产经营一体化决策分析系统”的开发工作,将企业煤炭生产、洗选、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与企业在每一环节的成本消耗联动起来,建立正确快速的生产经营决策机制。

(七)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分析及实践

管理会计人才,在企业中承担着管理决策推动执行等重要责任,需要具备特定的素质与能力[4]。为更好地应对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认清经营、财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丰富经营财务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经营管理团队应对风险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准能集团持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差异化”的方式,加大内外培训力度,加快对经营管理团队的知识更新步伐。积极参加财务、税务知识及新会计准则等行业内外专题培训;着重对总会计师、财务部经理、会计核算及资金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岗位轮换,既提高了经营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又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积极建立企业“经营财务大讲堂”学习平台,开展了首届经营管理知识“大比武”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学习经营财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果

近年来,企业通过实施成本联控管理、异常管理、价值管理等七大管理会计的具体探索与实践,煤电路一体化运营经受住了市场剧烈波动的考验,生产经营虽然低于预期,但是运行总体平稳,与煤炭同行业整体形势相比,均好于平均水平。企业成本逐年大幅下降,2010—2015年企业综合煤炭成本年均降幅0.55%,电力成本年均降幅6.48%,铁路运输成本年均降幅3.29%。尤其2015年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形势下,企业实现了逆势向上的经营态势,整体运营维持了较高的发展质量。本文对当前煤炭企业摆脱发展困境,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陈新寰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管理学院 神华财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温素彬,李文思.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企业价值链的三维分析法及应用案例[J].会计之友,2016(9):134-136.

篇2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市**煤业有限公司对各位领导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年前国家安委明电【2019】3号(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方案)、国家局警示教育会和黄玉治局长讲话精神以及河南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矿立即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讨论如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并做好近期以及2020年安全工作,加强矿井安全基础建设,现将具体工作的主要措施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情况

**市**煤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河南豫联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位于登封市大冶镇石岭头村境内,距登封市17km,井田面积7.406K㎡,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t/年。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开采二1煤层,中央分列式通风,原始瓦斯含量最高为5.68m3/t,瓦斯压力0.32MPa,高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为III类不易自燃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煤层平均厚度3.31米,2013年补充勘探后保有资源储量3820万t,可采储量1700万t,服务年限27年。矿井证照齐全有效。矿井于2020年元月7日八点班停止采掘活动进行设备检修。

(二)矿井各系统基本情况

1、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即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主井井筒直径4.5m,井深528m;副井井筒直径5.0m,井深523m,主、副井落底标高-118m;风井井筒直径3.6m,井深239m,落底标高+118m。风井安装FBCDZ№23/2×185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一用一备,电机功率185KW,矿井总进风量为2281m3/min,等积孔1.5m2,负压1010Pa,通风设施齐全,系统运行可靠。

2、安全监控系统

采用KJ95N型监测监控系统,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粉尘等各类传感器配备齐全,安设符合规定,监测数据传输及时。监测终端、监控机房设在调度室,与煤业公司、登封市煤炭局实现联网。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3、瓦斯抽采系统

地面建有瓦斯抽放泵站,安设2台2BEC42型水环式真空瓦斯抽放泵,功率185KW、抽气量为140m3/min。抽放主管风井井筒段采用Ф426mm无缝钢管,专回上山采用Ф400mm的镀锌钢管。购置有ZDY-3200S等大功率钻机,确保瓦斯抽放钻孔施工。

4、防灭火系统

所采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采取监控系统和人工日常巡监相结合的监测方法。矿井建有消防管路系统,制定有防灭火措施。井下巷道均采用锚喷或U型钢支护,采煤工作面采用ZH2000/16/24Z型悬移支架支护顶板。井上、下设置有消防材料库。主要硐室采用U型钢和锚喷不燃性材料支护,配备有灭火器和消防沙箱。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畅通;井下主排水泵房、变电所设有防火门;消防用水取自地面工业广场消防水池,井下按规定设置阀门、三通等。

5、粉尘灾害防治系统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建立有综合防尘系统。地面建有550m3的消防水池,专供井下及平地消防防尘用水,沿风井敷设一趟Φ108×4.5mm无缝钢管将水送入井下,经井底大巷、采区巷道至采掘工作面和设备转载点。在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大巷、皮带运输巷均按规定设置三通和阀门。溜煤眼、转载点均设置有洒水降尘设施,水质水量满足要求。采掘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和煤层注水措施。井下各主要巷道设置隔爆水棚,主要回风巷和采面回风巷设置有风流净化水幕装置。

6、运输系统

主运输系统:井下原煤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工作面选用刮板输送机,胶带为阻燃胶带,胶带输送机烟雾、温度等综合保护配备齐全。

辅助运输系统:井下轨道运输采用1.0吨矿车,井下所需物料由副井入井后,经井底车场和轨道上山运至工作面。

7、提升系统

主井提升机选用2JK-3/20型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装备一对4t立井单绳箕斗;副井提升机选用2JK-3.5/20G型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装备一对1t矿车单层单车罐笼,担负全矿井的人员和物料升降任务;各种保护装置齐全,运行正常。

8、供电系统

采用双回路10kv高压供电,供电可靠,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线路沿副井井筒敷设至井底中央变电所。井下全部采用矿用阻燃电缆和矿用防爆电器,高低压保护齐全。配有“过流、漏电、接地”三大保护,井上、下供电均安装有防雷电装置,并经监测合格,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9、排水系统

在-118m水平建有中央排水泵房、内外环水仓,水仓容量4000m3,一级排水,矿井实际涌水量为50m3/h。主泵房内配备MD500-57×10型高扬程耐磨离心水泵3台,单台水泵排水能力为500m3/h,排水管选择Ф325×10mm无缝钢管,沿副井敷设2趟。

10、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采用KJ95N型监测监控系统(现已经升级KJ95X系统,正在试运行);配备一套KJ69J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由地面压风机房安装2台DVA-250+/1.0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1台工作,1台备用,可满足压风自救系统的供风要求。压风管路为Ф159mm无缝钢管一趟,沿副井井筒引入井下;供水施救系统水源来自大冶水厂,满足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供水管路采用无缝钢管,从风井引入井下;通讯联络系统为一套KTJ103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在轨道上山中下部建有能容纳100人的紧急避险系统。

二、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市**煤业有限公司始终把事故警示教育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手段,以增强干部的风险意识,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根据国家局事故通报我矿先后组织职工观看《平禹四矿2010.10.16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登封市兴裕煤矿1.4瓦斯爆炸事故、河南省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火灾事故、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商丘市“12.17”重大火灾事故警示教育片。针对10月下旬以来5天内全国发生3起较大事故,尤其是山西二亩沟煤矿11.18瓦斯爆炸事故和山东淝城11.19火灾涉险事故、12.14四川省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12.17贵州省广隆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管副矿长以及各科室科长认真进行了剖析,针对当前**市**煤业有限公司井下每个作业地点、各个系统认真找不足、查漏洞,进行风险辨识并制定相对应的管控措施,贯彻落实到班组,确保年前安全稳定。12月25日在副井口更换最新煤矿事故警示教育宣传栏。

针对事故教训我们开展了专项评估工作,共评估重大风险2条,对评估出重大风险制定专项管控措施和责任人,12月18日矿长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矿井进行专项评估(贵州省广隆煤矿12.17和四川杉木树12.14透水事故),共评估出重大风险1条,较大风险2条,对评估出重大风险制定专项管控措施和责任人。

三、贯彻学习讲话精神,开展集中执法活动

我们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黄玉治局长11月22日讲话精神,结合上级文件制定专项排查方案,共查出隐患22条,逐条对隐患进行剖析,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的原则,制定整改方案,认真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所查出隐患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四、隐患清零活动

2019年1-12月份,上级部门来矿检查55次,检查出隐患560条,已整全部整改到位。

五、年末随初确保安全措施及2020年重点工作

(一)减少掘进工作面、减少维修作业地点。减少井下作业人员:“三违人员”、不按措施施工人员等全部清退。

(二)瓦斯治理

瓦斯抽采上严格落实好各环节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力争建设成“三化一工程”标杆矿井。

(三)强力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明年的重点是把双重预防向纵深推进,形成管理层从技术和管理上堵住漏洞,杜绝大事故;现场从施工上严格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消灭小事故。

(四)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目前**市**煤业有限公司为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2020年要重新制定达标计划,争取向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迈进。

(五)实施“一优三减”、“四化”建设

篇3

1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准则讲解规定,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应当根据研究阶段或开发阶段不同情况,分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将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中规定企业为研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发展新工艺等发生的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按照其成本的150%计算摊销。

2上市煤企研发支出的普遍现状与问题根源

2.1企业外部客观因素

(1)前期煤炭市场大环境的影响。2012年年底至2016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持续低走,中国煤炭行业连续3~4年时间持续疲软。这一期间恰逢央行信贷政策以及商业银行对去产能煤炭企业信用评级严控的影响,加之市场疲软导致回款不畅,营运资金不能充分补进,煤企的经营性现金流接受着严峻的考验。反观煤炭企业的研发支出,成本通常较高,从研究、开发直至联合试车到投入使用,期间较长,并且存在研发失败或借鉴失败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在市场大环境下大多数煤企当年的资金计划中并未涉及研发支出。即使2016年年底甚至2017年上半年价格持续回暖,大多数煤企的资产负债率仍然高居不下,这可以理解为大多数煤企正缓慢通过市场见好时稳健的经营性现金流偿还筹资支出。因此,前期市场低迷的影响是深远的。

(2)税务机关加大税收优惠审核力度。对于一些能源型城市或地区,煤炭电力等基础产业是当地税收的主要来源。当地各级税收机关为保证任务完成,不断加强审核监管力度,严格把控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备案工作。

(3)会计与税法本身的差异所在。尽管企业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提出定义式的概念,并且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提出的概念比较宽泛,并无实质性的范围限制。企业财务人员以及事务所审计,对研发支出范围的确定,一定程度地依赖职业判断。税法中规定研发支出税前加计扣除的项目,仅限于《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以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活动的范畴。例如参照上述解释,煤炭企业的资源勘查、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资源绿色开采技术,绿色矿山设计与施工技术,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如煤矿事故防控技术、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技术、非煤矿山事故防控技术等,在税法中均属于允许加计扣除的项目。会计与税法本身的差异,导致很多会计上计入研发支出的项目,税法上并不属于加计扣除的范畴。根据四大所历年来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总结,事务所审计出企业财务人员理解范畴上的常见误区主要有: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管理费用,如专家咨询费、差旅费、办公费、培训费及会议费等;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不能合理区分是否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资产占用费、试验检验费等。

2.2企业内部主观因素

(1)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及工作跟进不足。煤炭企业中,与财务管理部沟通较为密切的部门主要有经营管理部、各利润中心及各成本中心。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一般由该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或专门的自动化公司完成,这些部门往往与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大多是在最终既定事实,例如在研发成功与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才将费用及资金支出报财务部门。研发支出从研究阶段到开发阶段最终形成无形资产,应当根据不同阶段分别费用化或满足一定条件资本化。但上述普遍现象的存在导致很多费用不能合理区分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形成,因此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以及研发活动的特点。因而可能存在某些实质上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项目,形式上不符合税务机关的认为条件。

(2)费用无法准确划分。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或自动化公司在实施某项研发活动的同时参与着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因而所在部门发生的费用可能无法准确区分是为研发活动还是为日常经营活动。此外,准则讲解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不是十分清晰,标准不是十分明确。在阶段划分这一问题上,企业财务人员以及事务所审计一定程度地依赖职业判断。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因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及研发项目具体特点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然而,费用化与资本化的划分结果又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处理与经营成果,因此,研发过程阶段划分的不合理,将加大事务所的年报审计风险。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研发项目立项之后随即介入,跟进从研究阶段至投入使用的整个会计期间,根据进度合理计量费用以及资本化金额。事务所年报审计在承接项目进行初步业务活动之日起,即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熟悉研发项目的实施概况、进展及各流程节点,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参照准则讲解对两个阶段划分的做出合理判断。因具体行业特点及研发项目的具体情况过于专业、导致无法合理区分费用化与资本化阶段时,应当适当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

3探讨适当措施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3.1认真解读最新税法规定及国家出台政策

2016年上市煤企在国资委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政策指导下,对无法实现经济效益、产能不足的固定资产大额减值的生产矿井实施闭坑。对于闭坑后的矿井,企业可利用现有资源,如塌陷区、矿区土地等,进行开发利用,发展种植养殖业,培育新市场。对房屋、设备等闲置资产实施对外租赁,增加效益增长点。再例如重点做好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煤干馏等新研发项目,助力公司转型发展。此外,例如煤炭企业救护中心研发的煤矿事故防控及应急救援技术,也可积极向税务机关备案,也属于税法中研发活动的范畴。

3.2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沟通协调

企业关注自身经营成果,税务机关关注企业当期入库税款并及时掌握预期信息。关注点不同导致双发事务执行过程存在差异。因此企业财务人员需要积极与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机关加强沟通,争取某些层面的理解与政策的支持。

3.3企业内部充分沟通协作,财务人员积极跟进

研发项目立项之后,上市煤企必要时可以抽调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专设研发机构。财务部门需在研究阶段随即介入,对当前项目对照加计扣除条件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使其符合相关规定并满足税法中研发活动的范畴。财务人员需持续跟进从研究、开发直至联合试车到投入使用的整个会计期间,根据进度均衡发生费用以及资本化,以符合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要求。待项目完成,所有涉及部门均需收集整理资料,最终由财务人员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备。

4结论

上市煤企通过技术的创新研发,一是企业深化改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二是能够在国家政策法规支持下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负,避免企业营运资金的流失。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14)[EB/OL].

篇4

工程地质测绘能够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效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同时还可以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况做一个系统性的勘探。在对某一区域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便于国家对勘探区域做进一步的规划。工程地质测绘需要借助测绘技术才能有效的开展,而且先进技术的应用将会显著提升测绘的精确度,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很好的融合了这两种技术,在显示和操作上表现出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特点[1]。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仅便捷了测绘人员,而且在地图的绘制细节上与实际的地质特征相差很小。

1传统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测绘是工程建设和施工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测绘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测绘结果的精确程度和工程建设的稳定性。传统的测绘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且手工测绘所造成的误差是很大的。在测量过程中,会将所测地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得到每块区域的数据之后再进行汇总,如果遇到不规则的地形,会利用经纬仪辅助测量,因为地形的复杂,所带来的测量难度会加大,精度也会变低。由于测量的误差较大,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会造成比较大的争论。随着对于工程地质测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测量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精度才能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

2现代测绘技术

3S技术是现代测绘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利用这三种技术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可以快速、准确的采集地质特征的相关数据,同时还有一系列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地质测绘中,如数字化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等[2]。

2.1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本质上是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对目标进行定位,该系统可以快速并且准确的获取测绘区域的位置坐标,因此全球定位系统在工程地质测绘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全球定位系统所显示的定位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其转化为三维坐标的形式,使测绘人员利用计算机便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地质测绘。

2.2遥感技术

地球上的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吸收、发射和反射着各种信息,遥感技术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通过卫星来接收地表物体发射的相关信息,从而对物体的各种特征进行采集,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探测到同一时段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地质特征。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广泛的获取地面的各种信息,能够动态的反映地面物体的各种变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测绘的工作中。图1为进行探测的遥感卫星。

2.3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对地表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显示,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实际的地形地貌在计算机中模拟出来,实现对地表的动态显示。该系统可以对地形地貌等数据进行不断的组合和分析,将地下、地表以及大气的三维特征动态的显示出来,从而对各种地理特征和自然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目前,该系统在资源勘探、土地治理、灾害预警和市政规划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4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在地质测绘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传统形式的地图信息需要很多测绘人员的细致测量才能将地理信息绘制出来,其中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而且所造成的误差也很大。而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纸质化地图上的各类信息以二进制的形式传入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的精细化处理,将实际的地图信息显示在计算机中。

2.5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通过对测绘区域进行摄影,可以高效准确的获取该区域的各类基本信息,通过连接计算机系统,将原本比较模糊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数字化图像处理,从而使高清的图像显示在计算机中。测绘工作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中难以开展,但是如果利用摄影测量技术,在室内便可以进行实际的测绘工作,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对城市的规划和地质信息的探测。

3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3.1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的对河流水位进行动态的监测,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显示出三维的模拟图,该系统实时掌握河流水位的变化,从而对洪涝灾害提前预警,避免造成人员的伤亡。在发生洪灾之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洪灾的最新情况,便于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去防止灾害的扩大[3]。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还可以为水库大坝的选址提供便利,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分析与建模。

3.2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

目前,全球定位系统以RTK技术为核心,可轻松获取矿区建筑物的三维坐标,通过该坐标不仅可以绘制矿区开采平面图,还可以实现煤矿井下控制测量,同时,利用全站仪可以保证数据测量的精准。数字摄影技术可以探测矿区和井下的不稳定因素,根据其探测结果建立有效地风险防控机制,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4]。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于煤矿地质环境测量的精准度,为煤炭长期稳定的开采奠定了基础。

3.3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测绘技术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保障,为了选择合适的施工路线,在工程设计之前,需要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做细致的勘探,对公路建设区域内的结构物的稳定性做适当的评估,以保证该工程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在测绘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便是绘制出该公路的带状地图,利用遥感技术对工程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将所测数据传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经过分析之后,将图像信息显示出来,为带状地图的绘制提供便利[5]。如果公路需要横跨河流,应当对河流两岸的地质情况做进一步的勘测,保证桥体建设的稳定性。

3.4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极大的压缩了湿地和农业用地的面积,土地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动态的分析湿地资源,监控湿地动植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湿地中的土地环境,同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

4结语

地质测绘技术已经被运用到许多工程领域,包括矿业、水利等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开始加大对地质测绘的重视程度。在地质灾害频发的今天,我国对工程地质测绘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加快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得以产生和应用,共同构成了现代测绘技术。有了现代测绘技术的加持,工程地质测绘的便利性与精确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地质测绘也朝着更高的要求去发展。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现代测绘技术,加强对新技术的融合,才能与时俱进,实现工程地质测绘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宪东.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3):170.

[2]张波.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2):107-108.

[3]王永亮.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52-53.

篇5

“这件衣服买回来掉色特别严重,可以找商场退换货吗?”

这是消费者们带着自己的疑惑向山西省纤检局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而工作人员则针对具体情况或给予回答,或安排产品检验,或出具质量问题证明。记者也有了疑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消费者前来咨询?

局长任磊对记者说:“现在山西省消费者协会遇到服装鞋帽类的消费纠纷,也建议消费者先来我们的投诉举报中心做免费鉴定。而且全省的超市和商场,都以我们的鉴定作为仲裁结果。”

这些年,山西省纤维检验局不仅成立投诉科为山西人民搭建了一个维权的平台,还在服务和监管中有力助推了纤维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追溯历史,从60年前开始

“现在的山西是天然纤维产量小省,在14个产棉省份里面排名靠后,但以前山西的棉花产量及纺织服装行业是很强的。”任磊介绍道。

早在1953年,山西省纤维检验机构就作为河北纤检的分支机构成立了,主要任务是棉花检验和棉花标准研究。1987年由纤检所改为纤维检验局。1999年拥有了皮革制品检验实验室,2010年购置了劳动防护用品检验设备,从2012年开始,重点提升实验室的检测环境,现有检测设备260台(套)。

山西省在历史上也曾是我国的产棉大省,早在清朝末年,山西就发展出了现代纺织工业,领先于周边省份。当时的纺织服装企业数量也很多。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山西都是我国的产棉大省,山西纺织服装行业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但90年代初,山西更加侧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确定了“以煤为基”的九大支柱多元发展战略,而纺织服装行业排除在九大支柱之外。从那时起,山西棉花产量总体开始下滑,纺织厂也越来越少。

党支部书记张明回忆说:“现在山西省的国营纺织服装厂已全部消失,除一家军工厂外都是民营企业。目前山西省棉花年产量约8万吨,生丝年产量300吨左右。”

生产企业少,无法与广东等沿海省份比;棉花产量小,无法与新疆等大省区比,在这样的现状下,山西省纤检局如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呢?

经过调研,山西省纤检局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为指引,积极面对纤维检验工作的新形势,深入剖析新问题,观念上求新、管理上求细、技术上求精、安全上求严,坚持关注民生,高效履职,努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在延伸服务上做文章,开创了自己的一套工作路径和方法。

面对新局面,从观念创新开始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下,要力争主动,就要从新的观念开始。”山西省纤检局的班子充分认识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适应改革形势,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发挥作用,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来巩固自身地位,在改革中力争主动。

山西省纤检局兼具行政监督和检验检测双重职能。对此,他们同时在两个方面布局。首先在行政执法方面,要树立纤检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保证数据准确性、执法严肃性。做到有为必有据,有为必有序,有为必有责,有为必有果,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行,依法监督。

其次在检验检测方面,时刻体现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抽样工作的公正性、检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而以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山西纤检局强化纤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明确了以质量为中心、做服务大文章的思路,并细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山西局通过“三个坚持”来强化服务:一是围绕山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为提高棉花、茧丝、絮用纤维制品等纤维质量及其竞争力,规范生产和经销企业的质量行为,坚持为企业服务。二是坚持从繁荣和规范市场、满足市场对纺织皮革制品检验服务的需求出发,坚持为市场服务。三是为促进纤维产业发展,适应新原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形势,走产学研发展之路,坚持为科技和标准化服务。

实践新举措,从服务民生开始

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后,山西省纤检局随即在创新发展方面大胆尝试,大胆实践。

这些措施,总结起来讲就是精细合作、精准作为,最后落实到为民服务。树立精细合作的意识,就是加强同相关各部门的互动沟通,建立质量监管共享机制和联动机制。

在纤维质量管理工作中,山西纤检局加强了同各政府部门的配合,及时通报棉花、茧丝质量工作信息,主动反馈企业状况,为推动全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作出积极的贡献。在集团采购絮用纤维制品及床上用品质量监管工作中严把产品质量关,成为全国较早在这些领域开展监管合作的省份。

树立精准作为的意识,体现在积极为企业提供标准技术服务。山西纤检局提出了“进企入市搞培训、现场指导解难题、质量分析找问题、改进管理保质量”的帮扶措施。

“进企入市搞培训”就是深入企业开展检验技术和标准等免费培训服务,提供最新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进入商场开展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知识培训,讲解商品鉴别及维护保养常识。

“现场指导解难题”就是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工艺和质检状况,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完善检验条件;定点定人到商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商品质量信息,对存在的标识、外观等质量问题随时指导经销人员纠正或下柜,对消费者的投诉或咨询现场给予解决。

“质量分析找问题”则是和生产及经销企业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及时反馈产商品质量信息,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提供质量分析报告,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

“改进管理保质量”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查找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改进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为消费者的诉求开辟绿色通道,这或许是山西纤检局比较独特的做法。2004年该局成立了投诉举报中心,免费受理消费者投诉,为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诉求提供帮助。

据统计,该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一万多起,这一为民服务窗口和平台,不仅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得到群众的称赞和欢迎,也得到了商家和社会的认可。不但太原市民会通过这一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山西其他地市的消费者也会慕名而来。

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山西省纤检局对实验室进行了大量投入,现在的山西省纤检局已具备了开展棉花、毛绒、茧丝、化纤及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劳动防护用品、救灾用物品等9大类261种产品的检测能力,同时实验室还拥有纤维和纺织皮革制品标准文献和图书资料上万份。

这些举措不仅为山西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山西省纤检局还能够通过投诉情况对山西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进行分析,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科研能力。

提升竞争力,从科研能力开始

树立了正确的新观念,实施了相应的举措后,山西省纤检局还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满足市场和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山西省纤检局着力于人才队伍建设、科技纤检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全局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该局从实验室建设、设备改造、业务拓展、质量管理多方面推进,不断提高硬实力。一是在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中,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积极推动全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二是加强检验装备的改造,先后投资600余万元购置实验室设备;三是结合山西产业发展,成立了“山西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拓了劳动防护用品检测业务,服务山西安全发展;四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加强内部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取得国家级“计量认证”、“机构验收”及“实验室认可”资质和证书,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准确、可靠;五是建设新的纤维检验检测基地。新基地规划面积近7000平方米,年底主体工程将完成,等建成入驻后,还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

“科技兴检,人才强检”,软实力和硬实力一样重要,硬件到位的同时,山西省纤检局在人才培训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气。为了推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局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每年坚持有计划地开展10余次不同规模、形式多样、内容贴合工作实际的内部培训。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选拔技术专业对口的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弥补检验岗位对技术人员更高层次的要求,充实人才队伍,为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储备力量。还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企业开展学术交流等多层次的合作,带动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和奖励政策,大力倡导科研之风,创造人人争学技术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支持科研工作,我们在去年制定了一套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每年拿出2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科研及奖励基金。凡获立项的国家级项目奖励5000元、省级项目奖励2000元,项目完成后再分别予以奖励。除此之外,发表学术论文和专业文章也给予一定的奖励。”任磊介绍说。

仅2014年该局就有2项地方标准批准,3项地方标准通过审查,2项行业标准通过立项审查,5项地方标准完成制修订起草工作,在国家和地方专业刊物发表专业文章共16篇。

履行监管职责,从落实措施开始

“为了严格风险防控,我们局一直强调‘严’字当头,提出了‘四强化四落实’的监管措施,这就确保了消费品生产加工等环节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和重大舆论热点问题。”张明说。

首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职责。按照分区域分片监管的原则,由分管领导负责把11个地市及所辖县区的监管责任落实到相应科室,再由科室分配到小组,定岗定人,保证监督工作不缺位,不留死角。

在岗位职责落实后,紧接着就是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监督责任。全局职工牢固树立了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做到履职有位,依法监管,守土有责。

2013年,山西省纤检局完成各类棉花公证检验19万吨,生丝公证检验193批;完成纺织皮革制品定期监督检验6715批,监督抽查890批次,同比增长23.6%;全年接待消费者投诉1360起,开展各类培训780人次;组织集团采购验货125万件,受理委托检验1618批,同比增长11.8%。监督领域涉及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销企业、酒店宾馆浴业,学校幼儿园、民政救灾、煤矿、电力、化工、水泥企业、建筑工地等,监督产品包括棉花、茧丝、纺织品、服装、皮鞋、皮包、床上用品、安全帽、防护鞋九大类产商品,监督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强化舆情监测,落实应急预案,该局还建立了网络媒体查询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查询网络媒体的信息,做到对舆情反映案件和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并且建立了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制定方案,做到科学防范,妥善应对。

该局加强同山西省教育厅、民政厅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对高校学生床上用品、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及救灾衣被的全程质量监管,完善供货企业质量信息和电子档案,落实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系统数据收集和报告责任。同时继续开展中小学校服的质量监督和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培训。做到了强化部门联合,落实把关责任。

展望未来,从做好现在开始

未来是要展望,但做不好现在,就不会有未来。

2013年,该局共组织仪器化棉花公证检验5530吨,完成2012年度国储棉入库公检任务11万吨。在出入库公检工作中,山西省纤检局与其他检验机构密切配合,与库方主动协调沟通,向中纤局及时请示汇报,展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

该局还根据山西省质监局的安排承担了全省纺织皮革制品、劳动用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仅2013年,就抽检了890批次,定期监督检验全面覆盖了全省11个地市,涉及多个领域100多个品种。监督检查各类企业1510家,抽检6715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