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29: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1.1 营销网点逐步增多,营销规模持续扩大。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趋势的增强,区域经济异军突起,保险公司瞅准区域市场,将分支机构延伸至各个县域,营销规模辐射大部分农村地区,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1.2 险种增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过程中,瞅准市场动向,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推出了多个险种,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
1.3 县域人身保险快速普及,财产保险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1.4 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参保意愿强烈。近年来,随着三农政策的提出,各种惠农政策纷纷出台,农民通过外出打工或进行特色种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逐渐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一项关于保险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都有参与社会保险的意向,在养老问题上,62.65%的调研对象期望通过养老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如果财政有补贴,愿意参加农保的占被调查人员的87.84%。
2 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一是农业保险缺乏经营主体;二是农业对自然的过分依赖,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潜在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商业保险公司无力独立承担农业风险;三是保险费率偏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四是农业保险缺乏政府有力的支持;五是宣传不到位;六是各保险公司“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制约了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对保险有五盼,一盼雹灾保险,二盼种植业灾害保险,三盼牲畜保险,四盼养老保险,五盼医疗保险。
3 制约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3.1 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设了服务农村生产的农业保险科,入保范围涵盖了果蔬种植、特色养殖以及麦收等项目,但随着商业保险时代的到来,单设的农业保险科以及相应的保险服务被取消,只开设了农作物火灾、冰雹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公司所有的险种服务中,真正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项目还不及所有财险种类的十分之一,而且已有农险种类少,份额有限。农业保险之所以无法在农村地区普及,主要是因为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现后事故鉴定困难,赔付率高,而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这与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因此保险公司很少参与农村险种的开发和经营。
3.2 保险产品设计存在缺陷,与农民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现阶段,大多数保险公司基于上述因素的考量,只将经营规模定位在城镇地区,但是在推出新险种之前,大多数都未针对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致使保险产品趋同性较强,有的与农村生产特点不符。
4 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4.1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笔者建议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针对农、林、牧等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保险服务。当前,为积极响应我党关于三农建设的号召,提高商业保险公司服务农业的积极性,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可增进政府与保险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对致力于农村保险事业的商业保险公司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重点加强入保环节和出险后理赔环节的政策扶持:在入保环节,根据农户入保比例给予相应的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根据保险公司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4.2 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方针的提出,增强了保险业业务向农村地区辐射的可能性,并为其业务规模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商业保险公司应瞅准市场先机,乘势而上,首先,加速农村保险产品的研发。针对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加速新险种的开发,根据农村地区生产特点,尽量减少保费比例,扩大保险辐射范围,从而惠及更多农民;其次,加速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优化农村保险机构网点布局,尽量将营业网点延伸至偏远地区,扩大业务规模,活跃农村保险市场;第三,加强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保险营销人员是公司的“门面”,营销人员的行为和气质直接影响广大农民对保险公司的评价,公司应定期针对营销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职业操守。此外,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员工考评机制,不仅要重视保费收入增量,还应该维护好保户资源。
开发农村商业保险,可有效防范化解被保险人因疾病、意外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体伤害,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天灾人祸往往会加剧其贫困程度,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可以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农村的保险发展问题不仅是保险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全国所有农民的事业,是我国政治与经济发展以及人文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目前埇桥农村物流业呈现网上购物人数增加,物流业发展迅速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多数物流收发点业务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20%,少数物流收发点基本持平略增。全区24个乡镇均有农村物流收发点,一般偏远镇及小乡2-3家,大的乡镇3-4家,大学城及矿区坐落地朱仙庄镇达10多家,主要以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天天快递等分公司为主,各分公司多以家庭式经营且与总公司签订代办合同并交纳一定金额的风险押金,一般操作流程为客户填单---快递打包---自己装车送至上级物流公司---上级物流进行分拣快递---装车。每天1-2次驱车到总公司开展收发件业务,一般每点每日收发件在千余件以上。如宿州市韵达快递有限公司栏杆分公司快递收发点每日来件约1000余件,发件约50-60件;宿州市吉祥快递有限公司栏杆分部快递收发点每日来件约900余件,发件约30-50件。又如大泽乡镇共有4家快递公司经营部,其中丁文侠户代办中通、韵达、天天、百世、唯品会业务,韩强户代办圆通、申通业务,另外2家为商店代办点。丁文侠、韩强两家为物流专营店,通过实地调查他们经营物流同外出务工差不多,只是照顾小孩方便些,一个物流点业务量太小,根本无法单独开店经营,也无法支撑一个正常务工人员收入。只有把两个以上物流点结合在一起才能正常经营。
二、目前宿州埇桥农村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宿州埇桥农村物流起步晚(一般经营3-4年)、技术水平低(服务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多数硬件设备跟不上)等。虽然农村物流体系初具规模,物流主体向着多元化发展,但是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与城市物流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滞后,物流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因交通、天气等原因造成到货有晚点、延迟现象;
(二)货物安全有时难保障,经营商易与被服务对象发生小摩擦;
(三)有些客户反应客户信息安全难保障且收费标准不够透明,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失信;
(四)部分客户取货态度不好且群众收发件要到亲自店面来,延伸服务群众更加困难;
(五)有些店面基础设施不完善且经营较乱,硬件设施提升不足;
(六)由于农村物流收发点多为集体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几点建议
(一)交管部门能否像农产品一样开通绿色通道,以加快货物流转速度;
(二)为保障货物安全,在装卸环节加大设备技术投入;
(三)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监管力度,合理制定措施依法依规管理,减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发生;
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扩招促使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由于各类高校不断扩招,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在招生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虽然每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逐年上升,但2005年以前始终保持在50%左右,50%左右的升学率意味着每年有一半的初中毕业生没能升学而直接参与就业,积聚了大批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对我国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造成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基础教育相类似,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农村职业学校在与城市职业学校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部分农村贫困家庭虽然想让孩子进入农村职业学校却承担不了高昂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招生困难直接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二)办学条件差,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存在着专业建设缺乏相应的教学配套设备,实习设备陈旧落后,缺少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力量薄弱,专业骨干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紧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办学方向还是单一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类似于普通高中,教学内容陈旧。由于绝大部分农村职业教育几乎是单一地根据城市的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不能统筹好劳动力的输出与本地需要的关系,在专业设置上贪大求全,存在专业重复设置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做到“适销对路”,它们的专业设置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敏感性,不能前瞻性地进行专业调整;所开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基地要求不高,缺乏特色的专业;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2]
(三)农村职业教育评价低,社会偏见严重
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农民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处于弱势阶层的农民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片面追求高学历,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普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学习,将来能够离开农村到大城市生活。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养不高、目光短浅,许多农民对农业职业教育认识不足,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蓝领阶层,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社会评价低、收入水平低。家长认为子女如果通过接受职业教育仍然不能够“跳出农门”摆脱农村生活,他们宁愿让子女选择外出打工或参加农业劳动。[3]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职业技能培训”的思想观念,[4]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多在城市,少在农村”,城市职业院校财政投入资金多、规模大、生师比高。
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
(一)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是经济和谐发展的社会,而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同时也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5]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人、财、物分配,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源头,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当前就业市场矛盾相当突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就业大军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稳定。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
当今一个阶段,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为提高我国生产技术含量,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些学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有力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激活农村经济,将农村职业教育称为“经济助推器”,所以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培养和培训农业劳动者,提高其科技素养,有力地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推广、应用,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一)扩大职业教育对农村学生的招生,树立“大职教观”
生源不足使得农村职业学校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招生难成为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进一步扩大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首先应把加快发展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除进一步扩大招收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的规模,还要通过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其次,应实行灵活学制。虽然乡村的新生代农民、外出的农民工急需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拥有一技之长,但往往因职业学校学习周期等问题,挫伤了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应树立“大职教观”,让中考、高考落榜的往届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转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等能够无门槛或低门槛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再次,在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推进教育公平,逐步推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发展农村职业义务教育。
(二)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支持。首先,为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应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提供农业职业教育的经济保障。为消除城乡职业教育的巨大差别,国家必须推进城乡教育机会平等,在资金投入方面继续向农村倾斜。推进城乡教育机会平等,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7]其次,在师资方面,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素质。为提高农业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农业职业教育质量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应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为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步伐逐步建立适应新型农民的师资队伍,包括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或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聘任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着力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同时学校应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到农村职业学校。学校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招聘,从行业、企业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农业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重视选拔和培养骨干教师和学术科研带头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教师成为集理论教师、实训教师、素质培育师为一体的教育工作者。[8]再次,在专业设置方面,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职业学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农村职业教育应涉及农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城市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大力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办好涉农专业,增强为农服务的能力。
(三)转变传统观念,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充分借助新闻舆论的力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关注和宣传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宣传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改变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并促使他们愿意让孩子接受合适的职业教育。同时,要提升农村职教的层次,畅通职业教育升学通道。有些学者提出:“职教育可以拓展到本科职业教育和研究生职业教育,可以授予学士学位和硕士、博士学位。职校毕业生与普校毕业生平等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职校生同样可以从事白领工作。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9]在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缩小城乡差别,优先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政府提供的政策倾斜让农民子女拥有与城市相同的职业教育权利和机会,这有助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上向农村倾斜,有效解决在人财物资源分配方面的“贫富悬殊”,以实现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唐喜政.关于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0(1):53-54.
[2]王敬红.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报,2007(2):60.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0.
[4]王凤琦.新形势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10.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6]刘洪银.新形势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4):61.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40-03
由于农村就业能力较弱,极大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对于有效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县从实际出发,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有效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
一、伊宁县基本概况
伊宁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属于温带半荒漠气候,冬春温暖湿润,夏秋干燥较热,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年降水量200mm,全年日照时数2 800~3 000小时左右;无霜期160~175天。县境东西距最长116公里,南北距最宽95公里,总面积6 152.55平方公里。
伊宁县县乡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国道218线和省道220线横穿辖区全境,“精伊霍”铁路也贯穿全境。有利于产业发展及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和特点
(一)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
伊宁县是全疆人口大县、农业大县。2011年,县辖总人口41.7万人,少数民族占85%。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8.41万人,创收4.4亿元,其中长期转移3.07万人(6个月以上),带动全县农村人口33.2万人均创收1 325.8元,人均增收356.8元。农村总户数7.1万户,人口约33.2万人,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5万人。由于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大量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农牧民增收致富任务艰巨。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特点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七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伊宁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8.1万人、8.3万人和8.41万人。从总量来看,变化不大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据统计,伊宁县每年有6 000名农民工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左右。截至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有组织转移3.54万人。
三是从年龄结构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中年龄在27~37岁、38~48岁两个阶段的人员比例均在30%左右,说明伊宁县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青壮年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于其他劳动力,他们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可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因此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如下页表1所示)。
四是从文化程度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约占50%,转移劳动力学历较低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目前农村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部分劳动力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二是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转移劳动力由于其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都已进入城镇工作,因此,转移的劳动中这部分人较少(如表2所示)。
三、伊宁县农村就业转移经验及做法
(一)抓好组织领导、政策落实、资金配套三大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伊宁县组织乡村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算经济账、收入账,让群众认识到外出打工是快速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以村为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播放宣传片、播出用工信息、以播放在外出务工场景专题片等形式,对村干部、农村党员、“三老”人员、宗教人士、农牧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克服畏难情绪,解决“不敢出去”的问题。
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保障。伊宁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2005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转移就业专项资金、劳动力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经费等1 206万元。
(二)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
一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培训中心、各类职业中学、技校、远程培训等培训力量,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培训,全面推进农民工由“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
二是大力推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3+2”学习培训模式,促使新增劳动力有外出务工的一技之长,积极拓展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每年至少为伊宁县培训并转移就业800名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三是坚持培训质量与就业效果挂钩,创新管理模式。劳动力培训过程采取开放式模式,一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都可在伊宁县开办培训班,极大地增强了伊宁县的培训力量,持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工资待遇高于无证人员,有力促进了劳动者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争取持证上岗的意识,形成了培训过程、职业鉴定、实现就业相互挂钩的良性监督、管理机制,以培训促就业、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待遇的社会效应得到良好发挥,这种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已在全州乃至疆内得到广泛推广。
(三)围绕县域重点发展,实现就地就近转移
一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按照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的思路,把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作为推动伊宁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40多家大集团、大企业入驻伊宁县,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伊宁县内自治区、自治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12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自治州级龙头企业5家。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近几年来,伊宁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粮食、畜牧、林果、蔬菜四大基地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大力组织发动农牧民积极参与县内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1年县政府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批准经过培训拿到职业资格证的农牧民可以组成施工队、挂靠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创业,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机率。
(四)加大中介组织的培养
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建设。鼓励农村能人、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从事劳务输出中介工作,大张旗鼓地对劳务经纪人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全县劳务经纪人由2004年的70人发展到目前的1 323人,成为带动劳动力转移的一支重要力量;扶持组建10家劳务派遣公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通过经纪人带动和劳务派遣公司劳务输出量占到转移总量的60%以上,在岗位开发,劳务派遣、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伊宁县是全疆的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问题相对突出,通过积极发展经济,以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形成“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转移模式,使伊宁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县市借鉴。
参考文献:
[1] 蒋翠.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近年来,林州市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创建安阳市引领改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打造畜牧养殖大市建设,积极探索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农民自愿”等方式[1],充分发挥各类致富能人、农户,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搭建市场与农户的桥梁[2],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1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涵盖种植、养殖、沼气、加工、运输、劳务、信息、技术、仓储、销售等多个领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作用较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在工商局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266家,注册资金6 987余万元,入社会员13 540人,其中农民成员12 727人,占94%,辐射带动农户8.9万户。2009年交易额达12.9亿元,入社会员较入社前人均增收近万元,辐射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 500余元。
2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创新能力弱。目前,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费由领班人自筹,无能力开展大规模活动,且市合作社普遍未收取会费,经费筹措渠道不畅,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学习培训、信息宣传等基本活动需要,而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项目上资金不足。信贷资金匮乏,从客观上削弱了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制约了其发展壮大。
(2)组织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自身经济实力小,服务功能较弱。一般的合作社入股社员仅10多户,比例偏小,形不成合力,中介服务组织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3],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对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还不强。
(3)内部制度不完善。专业合作社虽然制订了章程,但不能完全按章程办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合作社成员的素质不高,对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的意识淡薄,增加了合作社运作的难度。
(4)部门配合不力。目前合作社主要依靠内部进行经营服务活动,还未引起有关金融及职能部门的重视,缺乏技术指导和支持,以致出现贷款难、技术指导难等问题。
(5)外联市场不够。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的力度薄弱,信息网络仍停留在较闭塞的状态,在跨区域、跨行业、外向型发展上,信息量明显不足。尤其表现在市场信息缺乏、品牌意识差、缺乏企业支撑等方面,导致市场功能弱化,合作效益低。这些都需要有关涉农部门建立综合信息分析处理平台,及时信息,宣传推介林州品牌,提升林州对外形象,拓宽外地市场,帮助合作社实现和外界大市场“接轨”。
(6)品牌效果不明显。品牌是产品的无形标识、有形价值。林州市130多个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沼气、加工、运输等多个领域,但品牌较少,能走出林州的是林州市东姚洪河米业专业合作社、林州市晨鑫沼气专业合作社等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优势没有放大。
3发展林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
(1)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林州市高度重视,组织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并安排农业、财政、工商、畜牧、林业、农机、供销等有关部门,对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行对口服务,使合作社与职能部门工作实现有效对接,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4]。
(2)合理引导,自愿建社。林州市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坚持2个原则:一是积极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只要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成立条件,只要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流通中有需求,就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建社,不搞行政推动,不片面追求数量。二是“到位”不“越位”。在专业合作社建设中,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特性,各职能部门积极帮助合作社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章程,提供信息服务,宣讲有关政策,不参与、不干预、不干涉合作社的正常经营。
(3)落实政策,扶持到位。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各专业合作社能够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以林政办〔2009〕57号文件转发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当前,正在制定起草林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标,拟定奖补扶持政策。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用于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性、季节性和临时性资金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服务,对合作社注册登记、用地、用电、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积极组织各专业合作社申报河南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安阳市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4参考文献
[1] 董长海,张广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及发展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9(12):5-8.
[中图分类号] DF4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155-02
一、引言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发展现状及总体情况
三原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平原广阔,水利发达,历史悠久,为陕西省重要的粮、棉、菜、果产区之一。近年来,三原县将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升到重要地位,并且始终坚持把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立足三原实际提出了“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放手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了266家专业合作组织,入社会员高达1.2万余人。蓬勃发展的涉农产业为市场提供了大量农产品,推动了农业商品经济的进步,同时也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二)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特点
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着自己的时代和地域特点:
1.龙头企业带动。该模式是由龙头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创建了“企业(公司)+ 合作组织+ 基地+ 农户”的合作模式,具有明显的以龙头企业(公司)为主导的特征。凭借优越的区位、气候、交通优势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三原县努力调整县域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过政策性引导等多种手段,先后打造出清河等一批区位、设施、交通等发展健全的食品工业园区,使得娃哈哈、白象、米旗等大批国内、国际知名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入驻。通过工业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得到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加快。
2.以特色产业为依托,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其大多数是以一种农产品为桥梁的合作和联合,经营服务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其中以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的蔬菜、水果、花卉及畜禽和水产品的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围绕某一产品或产业开展技术及信息服务和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服务活动。
3.多元主体领办, 农民自己兴办少, 外部力量介入
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不是完全由农民自己创建, 而是呈现出来多元主体兴办的特点。除农民以外,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办主体还有基层政府、农业相关部门、科协、企业或者其他经济实体。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不断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便于管理和指导,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三原县积极推进相同或相近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连接与合作,以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商标品牌共同使用和生产技术的统一享受。
4.能人牵头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中的能人牵头,农业大户合作而创建,并形成了以“能人大户+ 协会+ 基地+农户”为合作模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具有明显的中介性。三原县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带领下,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投入和紧密围绕农村合作组织进行本土人才队伍培养,种种举措使农村产业大户和乡土能人在科技示范、服务指导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三、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发展形式单一
三原农村合作组织大多数由农民自发组织,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发展形式单一、初级联合多、高水平规范运作少而且很不稳定。大部分农民虽然是自愿
加入合作社,但其并不能以土地、技术等自愿入股,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
(二)合作领域较窄,对农村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不够充分
部分干部对农村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重研究和扶持。有些干部甚至担心合作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会与政府抗衡,难以管理。由于缺少政策扶持、技术指引和市场导向,所以众多合作组织仍停留在种植或养殖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上,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并且这种仅仅依托血缘、地缘、人缘关系自发建立的合作组织很难应对市场经济的震荡和冲击,稳固性较差。
(三)合作内容层次较低 ,合作组织的实体不够强大
在市场化经济趋势下,各地发展较好的农业合作组织都不断加大农产品工业化投入,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方面向上下游纵深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而相比较而言,三原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徘徊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没有充分挖掘农产品的深层价值,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农村合作组织中,有的服务虽然在其经营活动中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但仅仅是能维持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无偿或低附加值的服务内容,制约了多种产业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四)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
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一方面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与扶持力度不够,信贷支持不到位,农产品收购的流动资金难以保证,致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能全方位开展服务,影响了服务功能的发挥及会员效益的提高。虽然三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实体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税收、财政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落实起来相当困难。同时,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也远远落后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要求。
四、三原县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对策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三原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必须要兼顾现有基础,注重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鼓励和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同时,也要逐步规范和支持其发展,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作用,使之能够自下而上地、循序渐进地、实事求是地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改善经营管理等方式,探索合作组织的新模式,激发合作组织的新动力,走出一条新型专业合作发展示范道路。
首先,加强组织自身建设,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规模经营和发展,提高对农户的吸引力。拓展各合作社之间服务功能,打破区域界限,鼓励和引导合作组织按行业类别、产品属性进行重组联合、做大做强,开展跨区域经营,积极打造功能性、稳定性更强的龙头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从而强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规模收益。特别是购销环节,规模采购生产资料可以拿到更低的价格,规模销售农产品可以降低费用成本。加工增值也是重要的收益来源。
其次,以合作组织为载体,实施品牌战略,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一是以农业为基础,走“特色+品牌”、“特色+规模”、“特色+外向”的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最大优势。二是依靠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对农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避免主要产品低层次趋同现象,防止“多、乱、杂、低”,突出“名、特、优、新”,立足农产品自身优势,充当好调整结构的载体,调出特色,调优品质,调高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建立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注册自主产品商标,这样有利于将成员产品组织起来出口国际市场以获取更大的效益。三是立足流通加工新领域,实现增值增效。瞅准市场,带动农民群众,充分挖掘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潜力,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努力提高到最大化,进而提高农民的农产品收入,增强农业生产的经济实力。
再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投入,延长贴息贷款的时间;在税收方面,对农产品加工及服务项目应该减征相关税费;在用地方面,放宽合作组织入股、租赁、承包等土地流转方面的期限和税费。作为三原主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单位――县农合联,应该通过技术指导,给予资金支持,重点扶持一些发展势头良好、运作规范、有模范推动作用的合作组织,完善其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营机制,从而带动同类型的农村合作社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总体收入。
[ 参 考 文 献 ]
[1] 吕新业,卢向虎.新形势下农民合作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
[2] 章家恩,骆世明,叶延琼,等.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11):86.
[3] 周敏.重庆市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2):25.
[4] 许星.浅谈农科类研究生就业现状及解决办法[J].大学教育,2012,(2):26.
1.发展较快
截止2011年底,霍邱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16个,已获省级示范合作社5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4个,入社成员 4.6万人,带动了近20万户农户。户均增收近3000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兴起,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形式多样
全县4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结构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多个服务方面。主要有7种类型:全程服务型、技术服务型、劳动协作型、市场带动型、实体经营型 、“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型、“专业合作社+专业型、协会+基地+农户”型。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政策贯彻落实不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有序发展牵涉多个部门,在政策宣传贯彻上需要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但现实是农业、供销、工商、财政等部门各管各的,多头管理反而无人管,缺乏有效协调和联合监督机制,基础性的法律、政策宣传工作出现盲点,针对性、系统性培训缺位。
2.环境、要素优化整合不佳
相关部门、乡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不足,引导、扶持、鼓励措施不多;有的干部群众对合作社的服务意识不强,可有可无,听之任之;多数农民观念陈旧、小农意识强、总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对如何办好合作社的经验不足,缺乏参与和经营意识,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成,组织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合作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相对较弱,在新技术应用、市场营销、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方面,亦存在较大不足;合作社大多由于缺少有效资产抵押,自身的资金积累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产业季节性强,风险性大,难以争取金融部门大额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仓库、加工、交易等用地政策不明朗,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农用土地流转机制也尚未建立,影响了合作社对基地的长远投入;合作社基本生产要素保障不规范,加工用电纳入一般加工企业来管理,比农民个人用电价格还高。
3.管理、经营规范运作不够
一是重建立,轻管理。有的合作社创办人办社定位不明确,成立合作社只是为了得到政府扶持资金或者只是为了免税优惠。创办轰轰烈烈,运作不求规范,管理不想办法。虽然拟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形同虚设,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项决策往往由个别人说了算,会务不公开;在财务管理上,没有做到单独建帐,把合作社当作“个体户”来管理。 二是重利润,轻服务。有的合作社的大股东只顾自己赚钱,没有考虑社员利益,合作社中实行二次利益分配还很少,大部分没有实行按股分利、风险共担、利益同享。在会员管理上,缺乏基本的加入和退出手续,对社员没有提供基本服务;资金整合上,热衷于向政府伸手,拿到项目后也不很好实施,扩大再生产积极性不高,只想着怎么把眼前的项目资金转化成自己的利润,而不是用于合作社发展壮大,服务全体社员。
4.辐射、带动拓展后劲不强
目前,全县416家合作社中,经营粮油、畜牧业、渔业等占70%。但涉及其他方面的很少。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过小,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不到三分之一,没有较强的加工增值能力,也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在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标准化、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信息收集和经营网点分布等方面都与专业化公司有较大的差距,市场竞争力较弱,这就加大了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合作社中社员多于10人的不到二分之一,出资额最少的只有3万元,由于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够强,很难与农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三、促进霍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霍邱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何推动合作社发展再上新台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进一步引导、扶持、规范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建议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依法建管,夯实基础
依法办社、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要依法建立。专业合作社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必须符合设立和登记的五项条件。相关部门务必严格把关、完备手续、规范程序。要依法监管。农业部门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直接点到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规范管理、指导监督的职责,依法监管合作社的建立、运作和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强合作社扶持资金的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要把好注册关,并对目前已注册设立的合作社进行梳理,对组织机构不建全、运行不规范的要依法处理,对不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条件的要依法撤销,杜绝骗税骗扶持资金的行为发生。要依法分配。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群众性经济组织,财务分配制度是它的灵魂。所有合作社都应当依法实行“二次分配”,实现利益共享,搞好盈余分配,不断增强合作社内在动力,提高合作社的活力和凝聚力。
2.完善政策,加大扶持
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政府应对合作社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兴办服务设施的项目给予支持,以增强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和对社员服务的能力。要加强信贷方面的支持。金融部门应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帮助解决合作社资金不足的困境。要实行政策优惠。对合作社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用电、运输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3.整合要素,加强服务
要树立服务合作社就是服务农民,支持合作社就是支持农民的观念。要建立专业合作社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工作,明确职能部门的分工。乡镇要切实发挥农经部门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和服务功能,并纳入乡镇考核;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三支队伍培训:培训管理人员和业务干部队伍。培训合作社带头人队伍。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进行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及法律道德方面的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骨干队伍,发挥能人的聪明才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培训社员队伍。加强对广大社员的合作经济基本知识的普及推广,培养和增强参与、合作意识。
4.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力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要健全利益分配制度,建立抗风险机制。专业合作社在产、购、运、销和加工经营中应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储备基金,或开展参加农业保险等,用来弥补在生产、加工和经营中的亏损,以保护专业合作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监督合作社是否依法经营,同时要对其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奖大扶小,增强实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四川省农村新型工业化发展在金融方面的问题
(一)供需矛盾
如今,我国农村的金融供不应求的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需要贷款进行生产及经营的农户或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资金,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受限。同时,由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非盈利性特征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本质相冲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和功能也被严重削弱,更加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农信社贷款困难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金融需求种类的增加,推动了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又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贷款业务也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推进。但农村居民贷款困难、专业合作社贷款门槛高、农村经济产业需担保公司才接受贷款等问题,却严重制约着农村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三)商业银行支持力弱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支持泡沫经济的情况,即支持被泡沫化的房地产业,而只有少部分的贷款用来支持能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制造业、农业以及服务业。据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占所有企业的99%,并且能接纳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创造80%的城镇就业岗位。但是在所有中小企业中,80%的企业从未获得过银行贷款。
(四)政府融资平台方面不够成熟
着重发展政府融资平台已成为当展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但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政府融资平台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1.融资平台的政府担保并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应;
2.融资的模式过于简单,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基本来源于银行;
3.政府融资平台太多,同时也太过于分散,这便增加了负债、不良贷款问题的概率。
(五)民间贷款公司的发展存在障碍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门槛高,城镇中小企业很难跨入银行贷款门槛,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得不向民间贷款公司进行融资,致使民间贷款公司利率越来越高。这种高利率模式的发展,使得部分中小企业会无法偿还贷款时,企业则面临资金链断裂、破产,最终民间贷款公司陷入追债困境。
二、四川省农村新型工业化发展在金融方面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划分为四类、九种,分别是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我国农村基本上是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民间借贷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最为普遍。农信社是当今唯一直接面向农户开展业务的金融机构,其贷款也正在从农村小户贷款向大型乡镇企业贷款的方向转变。
(一)农村信用社
近年来,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信用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其金融业务也在不断发展。
1.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1)农信社支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农户的生产、生活、经营、消费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扶持。
(2)对中小型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政府不断加大信用社对当地企业发展力度,为当地实力企业提供贷款,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城镇一体化、工业现代化进程。
2.支持“三农”的主力军
农村信用社扮演着是整个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角色,是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作用。
(二)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农信社提供融资渠道,并且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将大批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三农”重点工程等领域。
三、四川省农村新型工业化发展在金融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农信社成立担保基金、构建信用体系
国家每年向农户发放大量补助,而政府可将此补助累计成立担保基金。如将100元放置农信社,那么农信社则可放大5陪贷款给农户。这样,既满足农户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农信社信贷部的发展。与此同时,农信社可建立针对农户的信用体系建设,对信用良好的农户降低信贷门槛。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1.可建立真正属于农民的金融机构,此类金融机构是完全由农民自己组织并管理的新型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可向新型信用社发放贷款,新型信用社则向农民提供比较小型的金融服务。由于新型合作社的成员构成是当地农民,所以他们对贷款者知根知底,进而根据贷款者实际情况做出贷款决策。
2.组建纯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模糊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之间的界限。建立纯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一方面加大了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另一方面稳固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3.建立与中小型企业相匹配的中小型银行。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大部分民间贷款机构因法律控制而无法按照正常的市场准则去运行。建立正规的中小型银行可以为中小型企业贷款提供便利条件,有助于中小型企业在城镇中的不断壮大,从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4.设立基础设施产业基金。构建基础设施产业基金一方面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并且大大减少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能让投资者更容易参与到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中。
(三)金融机构转型
1.金融产品创新。为相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需求,金融机构应该限制重污染、高消耗等破坏环境的产业的贷款额度,应该支持更多绿色环保产品的创新。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三农”根基深厚和内、外部的基础设施薄弱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农信社,因农而生,为农而改,靠农发展,因而与“三农”根基深厚。而且农村商业银行为县级法人单位,决策链短,机制相对灵活,在信贷流程、信贷审批、贷款品种创新上都更为简洁高效,在提供金融服务决策方面反应更快、效率更高,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但内、外部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从内部看,农村商业银行的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人才结构层次较低,经营管理水平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受到了一定制约。从外部看,因属于地方性小金融机构,辖区外没有分支机构或机构。基础设施是银行经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的薄弱,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功能的拓展。
(二)产品优势和竞争同化现象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等产品一直对客户免收年费、工本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费、ATM机跨行取现、刷卡等相关费用(基本实现零收费),电子银行等产品也实现跨行转账免收手续费,且到账及时,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在贷款利率定价及贷款品种创新上都倾斜于“三农”、小微企业,农民及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对农村客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随着竞争性的金融制度推行,更多金融机构把目光投向农村市场,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村镇银行,甚至是城市商业银行也争相在农村设点。原有农村市场被“瓜分”,而且有些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实质上是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所抽资金不用于支农,而是投向房地产、矿山等高利润非农行业或热衷于追捧财大气粗的高端客户。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兴起,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错综复杂,组织资金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网点众多优势和业务创新能力较低并存
农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因此往往在机构网点、员工人数、服务对象、存贷款总规模、纳税总额上都占绝对优势,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者。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范围有限,经营领域受区域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基本局限于当地。资本规模小,在信用条件、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劣势。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制约了业务创新能力。
(四)从业人员的地缘优势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并存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员工基本来自当地招聘,多为本乡本土居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熟悉,对每个农户的家庭情况了然于心,多年积累的地缘、人缘、亲缘优势非常明显,农民对其怀有浓厚情感,是一种典型的“草根金融”,不是其他金融机构一朝一夕就能替代的。但是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营销意识不及其他商业银行,主动营销产品的少,被动等待上门办业务的多,服务方式落后,创新能力不足。普通服务人员多,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少。有的服务方式理念落后,对市场的把握欠缺,导致难以提供优质高效的、真正贴近“三农”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发展
(一)立足农村市场,挖掘潜在群体,努力成为区域内最优
当前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很多地区二、三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除小规模经营农户外,农村中小企业等各类业主,其金融需求已突破传统农业的融资需求。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应凭借其在农村地区的特有优势,深度挖掘农村市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中小金融企业,一方面要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坚决把市场定位在农村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等目标市场上,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随着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兴起,培植优质的农户投资者和中小私营企业作为自己的长期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一方面要改进服务,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工具,拓宽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品种, 充分发挥在农村的机构网点优势, 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特色。
(二)迎合农村需求,加强金融创新,建设有特色的地方性商业银行
一是推进产品创新,开发出贴近农村、贴近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快服务方式和业务工具的创新,加大产品营销宣传力度,尤其是在利率优势、银行卡产品优势等方面,着重从农村年青客户入手,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通过“便、利、亲”优质服务来吸引农村青年等潜在客户。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融资服务,农村经济中的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对金融创新产品也有需求。因此探索将其产品、存货、经营权作抵押担保,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对个体户,开发各种个人金融套餐等,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项目融资,简化贷款手续,加快结算速度。三是在金融环境上,要积极研究金融市场和竞争对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和技术水平都相当有限,因而要积极向外扩展,与社会上各类金融机构达成全方位的合作,凭借金融创新拓展经营领域,创新业务经营模式,扩大营销渠道, 通过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整合现有产品,大力推进产品、业务的创新。
(三)加强内外部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打造精品银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65-01
班主任专业化应该符合教师专业化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但又有其特殊性。班主任专业化需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逐步掌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班主任专业化应具备这个岗位的专业要求:精神上有追求,行为上有理论指导和道德约束,操作上有技巧,个人有成就感,技术上有个性发挥的空间。
但是在今天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对象的变化,都赋予了班主任工作重要的意义,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对普通农村高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历史性的紧迫任务。
一、当前普通农村高中班主任专业化的现状分析
1、班主任教师队伍的建设
当前,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学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少,尤其是普通农村高中班主任待遇偏低的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找不到对这一职业的认同感,班主任的业务培训更是一项空白,当然更难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
2、班主任的自身素养
班主任素养,主要包括班主任的政治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使得班主任根本就找不到自由读书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班主任工作仅仅停留在“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管”的水平。
3、班主任的职权
教师由于经过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学习,在学科上有明确的主导权,懂得基本的教学常规。但一旦涉及到班级管理,班主任的主导权则会较小,受学校、社会的束缚则较大,而且对于班级管理,班主任具有的权利也不是非常明确。
二、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
班主任教育服务的特殊性和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经验表明,班主任专业培训应作为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进一步的重视。在学习型班主任组织中开展同伴互助,是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校本方式。学校应设立班主任专业学习组织,让班主任共享个体经验教训、互助解决问题、催生工作智慧。实践证明,从身边他人的教育实践中学习灵动的智慧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在学习型组织中进行案例研讨是富有活力和效力,深受班主任欢迎的。学校应引导新班主任制定专业成长计划,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尽早进入提升期。坚持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反思。只有在自身的实践中,理论的、间接的知识经验才能转化为个人的教育智慧。班主任要将开展班集体建设作为重要的专业发展途径加以重视。建设班集体是班主任应有的工作目标,其过程又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对班集体建设中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将大大有利于班主任改善原有的心智模式、增强专业智能、提升人格素养,逐渐成为能够自主发展的专业人员。
三、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1、奉献与爱心
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是教师起码的职业素质。新课程下,班主任要有一种牺牲精神和奉献热情,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要树立为教育事业服务、奉献的志向。多工作,少索取,甘为人梯,才能实现新时期班主任的人生价值。班主任比科任课教师对学生要更具爱心、更富情感,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2、理论学习
新课程下,班主任要以全新的视野看教育,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要能将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还要从全方位审视自己,学习新课标,了解新理念,走进新课程,不断学习,精益求精,不断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同时,对自己不能低标准和低要求,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
3、创新意识
只有多动脑筋,树立创新意识,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求索,不断求新,才能开创班级工作新局面,才能适应新课程创新教育的需要,才能激励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班主任在完成学校统一布置的各项工作中,更应树立责任意识,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时刻提醒自己及时完成责任目标。这样,班务工作才能富有成效。
总之,班主任专业化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落实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目标是建立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关键,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以聪颖的智慧哺育学生,以共同的进步带动学生,以创新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明确的职责对待学生,才能无“误人子弟”之嫌,才能加速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77-03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幼儿园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农村幼儿园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农村幼儿教师现状
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的短缺、素质的偏低是直接影响和严重制约农村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幼儿园教师地位有所提高,工作条件有所改善,待遇有所改善,学历水平有所提升,但从总体来看,状况仍然堪忧。
(一)农村幼儿教师的来源分析
按照是否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系统学习,农村幼儿教师的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等专科院校、中等师范和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类教师由于在农村幼儿园工作,缺乏相应的进修机会,导致教育理念和方法陈旧过时,知识结构也趋于老化,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另一类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的初中、高中毕业生。这类教师教学方法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育活动目标意识淡薄。
(二)农村幼儿教师发展不均衡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公办园与民办园发展不均衡以及公办园编制内外幼儿教师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的公办幼儿园的财产均属公有,园长由教育局任命,建设经费、办公经费、教师及保育员工资均为财政拨付。而民办幼儿园自负盈亏,资金压力大,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幼儿教师流失快,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基数大,编制内外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差异较大。公办幼儿园编制内外教师收入差距过大,一直是制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编制内的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一般依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发放,而编制外的幼儿教师一般是按照合同工来对待,月工资只有千元左右。除此之外,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编制考试的应考能力方面[1]。随着国家对幼儿教师实行事业编制标准,很多幼儿教师都想通过编制考试来获得编制,改善自身的工资待遇。受过系统学前教育培训的幼儿教师通过学习,能够通过相应编制考试获得事业编制,而对于另外一类幼儿教师,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与技能知识,只有部分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很难通过编制考试。
(三)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的幼儿教育发展也有所差异。目前,各地农村幼儿园大多办园条件不好,甚至有不少农村幼教机构设在偏僻的山村,交通不便,教师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而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幼儿教师不仅要开展幼儿教育活动,还需要照顾孩子的生活,保护他们的安全,事无巨细,劳动强度非常大。在农村幼儿园,大多是一人身兼数职,集园长、教师、保育员、炊事员于一身。我国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基数大,工资低,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极低的待遇降低职业魅力,一方面使得幼儿教师资源流失,另一方面使得许多青年人不愿意选择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
(四)职称评定和外出培训机会少
农村幼儿教师基本文化素养较低,能力较差。由于最初的政策影响,正规幼师毕业人数少,多数是小教“嫁接”过来,而合格的小学老师并非合格的幼儿教师,其专业技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虽然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逐步重视,职称评定机会和外出培训机会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职称评定、外出培训的机会仍然有待提高,各种评先评优的机会也很难落到他们头上。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似乎是被排挤在教育体制之外,不管怎样优秀,工作如何努力,都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极大地消解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的“隐性流失”。加之农村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图书资料较少,幼儿教师很难通过业余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大多数幼儿教师只是凭借已有的教学经验年复一年教下去,其自身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未能得到有效发展。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滞后原因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受教育政策、幼儿园管理机制以及幼儿教师自身等因素的影响。
(一)教育政策的原因
由于幼儿教育尚未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专业起点、文化素质都和同期上岗的小学民办教师相比,民办幼儿教师条件是差不多的。但是,小学民办教师相继转正为国家事业单位教师,职称、待遇、医疗保障等问题全部得以解决,而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小学教师,也没有相应的医疗和养老保障。这会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一些教师选择离岗转行。同时,对于民办幼儿园教育部门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也没有明确的监督治理机构,使得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教师享受不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基本权利,待遇也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民办幼儿园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专业人才,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更无从谈起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2]。
(二)幼儿园管理机制原因
幼儿园管理机制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园长负责制。目前公办幼儿园的园长由教育局任命,园长大多会具有相应的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主要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我国农村大多数幼儿园为民办幼儿园,园长的专业水平制约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民办幼儿园长学历和业务能力普遍偏低。大多数园长并不懂得学前教育,更不了解当前流行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她们开办幼儿园从某种程度上是看中了这一商机。由于自己不具备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有时候为了与其他幼儿园抢夺生源,容易受农村幼儿家长落后思想的影响,一味的满足家长“学知识,看孩子”等不合理的要求,从幼儿小班开始就开始识字,算数等等。每天晚上还要给孩子留家庭作业,比如完成几道算术题。园长没有良好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得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专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自身的原因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也体现在幼儿教师自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的职业定位有所偏差。由于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基数大,来源也参差不齐,其专业基础差异较大。有些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把自己定位为保育员,忽视了自身对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表现出对幼儿教育工作倦怠。农村幼儿教师工作量大,除了每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大多还要担任保育工作。繁琐的日常工作使得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职业有些倦怠,一些教师每天上班后工作积极性很低,对待工作也就缺乏探索的精神,对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相应的兴趣,导致专业发展滞后。
三、美国农村幼儿教师质量保障经验借鉴
(一)建立科学幼师培养体系,制定教师教育专业标准
美国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形成专门的体系,对于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正规教育机构的培养,这些机构有职业学校、社区学院以及大学。职业学校的学制跟我国一样初中毕业,学制3年,从事幼儿园内保教工作。职业学校幼师教育渐渐被社区学院及大学取代。社区学院的学制为2年,培养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前或早教专业的学生修满30—35个学分的基础课程和20—25个学分的专业课程,并参加了教育实践后,即可获得副学士学位,毕业后优秀生可以继续选择升入大学,亦可在幼托机构做助理教师。大学的学前或早期教育专业有本科、硕士、博士3种层次的教育,本科的培养主要通过4年让学生掌握基础教育,研究生教育培养专门的学前教育人才,学制为1—2年,博士是学前教育的最高学位,学制一般为3年及以上,重视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在本领域的高精尖的专门人才。
除了正规机构的培养,美国还有学前教育协会或专业团体建立的专门的幼教培训机构。这是在对正规教育的补充。比较著名的办学机构为专业认证委员会 (the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于1971年创立的儿童发展副学士(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e } CDA)证书计划 [3],随着证书计划的市场化的接轨和完善,逐渐与社区学院和大学挂钩,可获得副学士学位。CDA证书的认定计划是针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培养情感和提升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全面教育。
确保师资教育质量,前提是要制定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和教师培养标准,这是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基本条件。美国通过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来分阶段、分步骤地培养幼儿教师,用制度来保障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1980年,全儿教育协会制订了一套专门针对早期儿童教育从业者的高等教育计划指南,包括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候选人培养计划指南。之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2003年,全儿教育协会完成了初级、高级计划和副学士学位计划,这三套计划满足不同专业水平、不同专业需求的幼儿教师的教育和实践的要求,这极大保障了幼教师资质量。
(二)规范教师入职资格,保障师资质量
在美国早在1825年就推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从低标准到高标准不断完善。目前,美国大约95%的幼师持有早期教育或基础教育,或者两个专业都有的教师资格证书。2004年,美国在原有教师资格标准的基础又做出了新的调整,如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学科知识、关注特殊儿童教育、测评儿童发展以及教学策略研究等。随着新的教师资格证书的推广,各州建立互认和合作,保证了城乡师资均衡发展,有力保障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质量。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分权地方政府,对幼儿教师入职质量的监控通过各地方政府的严格把关和教育团体的监控完成的。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过程。根据岗位要求条件招聘信息,按照程序筛选和考核,从求职者的资格证书、学历以及综合素质等来审批确定。被确定聘用的幼儿教师并不是最终确认,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聘用期,通过工作中的表现来确定该教师是否完全胜任再教育机构的工作。试用期的考察时新近教师接触实践的过程,每一次的评估能让实习者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提升自己适应环境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最后,由多元评价主体评审和鉴定幼儿教师能力,评价主体包括本专业专家、管理者、家长以及幼儿,从多方面来评估,这样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加强培训,保障在职教师质量提高
教育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来满足社会需求。在职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技能引领和传输作用。在美国,幼儿教师的师资培训和我国一样,是由社区学院、大学教育学院以及专业培训来承担的。培训机构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师资水平实际需求,来设计出多元的培训项目供老师们选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美国的幼儿教师培训,按照培训机构来说,可分为两部分,专业培训和学术培训。专业培训是由幼儿教育协会来组织承办的,开发的培训项目有助于教师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同工作实践相结合。项目设计由三种培训模式组成,分别是在线自定步调的学习、面对面培训,以及光盘式自定步调的学习 [3]。除了之外,教育协会组织实施专门针对于管理者的培训和一线幼儿教师适应性实践培训。
学术培训指的是高等院校如大学和社区学院组织的培训,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来实施不同类型和特色的培训项目。例如,斑克街学院和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幼儿教师培训以建立坚实的幼儿发展和早期学习知识基础而闻名美国;纽约大学和奥本大学则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倡导自我概念形成、档案袋评定等建构式的幼儿教师培训等 [3]。在职培训满足了幼儿教师专业提升的需求,特别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计划,保障了农村幼儿师资质量。
四、改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政府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各种便利的途径,逐步完善幼儿教师发展机制,从而达到普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城乡互动的教研机制,为城乡幼儿园教师建立交流平台。农村幼儿园可以到示范园进行观摩实践,与优秀的幼儿教师进行园本教研活动,交流教学、保教经验。示范园的骨干教师也可以到农村幼儿园进行送交下乡活动,将办学理念和经验给予分享和交流。有的幼儿园组织一课两上活动,即在听完示范园教师的授课之后,农村教师在学习名师授课基础上备课上课,让大家在点评和研讨,在大家给出意见之后,再上讲台讲课。这样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找到教师自身的不足,及时修正,不断训练,促进其专业成长。这样的教研活动可以一学期组织5—6次,让农村的幼儿教师都有机会参与互动。其次,改革农村幼儿园管理体制,将其从前乡镇管理体制转变为县区管理,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统筹委派参加市级、省级幼儿教师培训。解决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专业培训。第三,在农村推广远程网络继续教育模式。建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推广这种学习模式,将课程资源、专业资讯等教育资源上传至网站,让农村幼儿教师在网络上分享资源和交流。利用电视台专栏幼教频道开设专业课堂。远程网络继续教育模式能够解决路程远、经费少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4]。
(二)强化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
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原因,城乡幼教师资质量还存在着差距。对于农村幼儿师资要不断地加强,以示范集中幼教培训来引领,建立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一方面,加强幼儿教师学历的提高,特别是民办幼儿教师,好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凭借着一些教学经验在上课,幼儿“小学化”倾向严重,通过学历教育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后培养,根据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幼儿教育的优秀经验,建立农村幼儿教师名师计划,积极开展幼儿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以骨干带动全面,来提升幼儿教师整体水平。
(三)加大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专项教经费投入,建立同岗同酬机制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手段。平衡城乡幼教水平,要加大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经费要朝着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乡镇幼儿园的建设和投入,保证农村幼儿有学上。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为继续教育提供保障。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薪酬,也是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激励方式。目前幼儿教育尚未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没有核编依据,不仅编外的幼儿园从业人员,其身份、待遇、劳动保障等问题难以解决。
随着国家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发展,目前制定了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为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公共财政核拨幼儿园相关经费提供了政策依据,解决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加强了公办园教职工队伍建设,对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建议跟公办教师一个待遇,这样激发农村编外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便于规范幼儿园编制管理,促进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促进校地共建和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
首先,加强高校和地方密切联系,将高校的专业知识和办学经验等教学资源以“送教下乡”方式传输地方幼儿园。通过省市级教育行政机构每年定期在学前领域幼教专家、特级教师、一线优秀教师到区县、县镇幼儿园授课,为更新农村幼儿教师交流理念,提高教学水平而提供专业的培训。其次,组织城乡幼儿教师互动活动。城市示范园幼儿教师可到农村幼儿园支教一段时间,为农村幼儿园提供专业指导。农村幼儿园教师也可以交换到名园去观摩学习,从管理模式、保教经验以及课堂技能等方面不同程度地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第三,发掘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资源,加强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从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出发,在省内招收一定数量的免费师范生,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将来毕业位本土幼儿园提供专门师资。在此基础上,发掘本土资源,寓乐于教,将本土文化传递到课堂里,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琴.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环境及相关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