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09:29: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课文故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北宋杰出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醉翁亭记》便是他的得意之作。
《醉翁亭记》讲的是安徽滁县城西的秀丽风景。那里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取名为“醉翁亭”。因为欧阳修常和朋友来这里喝酒。
欧阳修酒量小,很容易醉,但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酒,而在于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
小学生看的成语故事书里的故事2:得过且过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飞翔。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得意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每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读后: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垂头丧气,消极悲观。
为了将来的美好,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正确地分析,作个计划,现在就努力工作,成功一定是属于勤奋者。
小学生看的成语故事书里的故事3:各得其所
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黄金和一千万钱,为昭平君预赎死罪。”
这种事没有先例,但汉武帝见她病生得很重,为了安慰她,也就点头应允了。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没有人管束他,日益骄横。一次他酒后杀人,被捕入狱
古诗词是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呢?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其重要地位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难抒之情;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十里荷香”。故而,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篇以上。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首。可见在背诵优秀诗文总量上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而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凑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内容也趋向丰富,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原则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文阅读记诵的“过程”。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教学,必须考虑不同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即实质上讲的是语文教学中的“度”的把握问题。新课程标准对于1-6年级不同级段学习的内容和份量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体现明显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历来都有精读、细学、扎扎实实地学,字、词、句、段、篇全不放过,全要深刻理解、细细琢磨的主张。这样做,虽然从理论上来看,能够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但在实践上又往往行不通。一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你多顾了“此”,必然将会失去“彼”,如果全面开花,处处追求齐全与完美,其结果可能是什么都追求不到,或者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过于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整与完美,其结果却是完而不美……语文教学要敢于残缺、善于残缺,唯其残缺,才可能求得更大意义上的完整与完美。这句话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辩证法。
优秀的古诗,与语文材中其它方面的内容本来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古诗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因此,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四)科学评价、激励为主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背诵诗文的数量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记忆力好的同学,背得要快些,记诵得数量要多一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数量要少些。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诵读诗文时音调、节奏、情感方面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也要灵活掌握其标准。对读得不理想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并且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很有感情”等,以此激发其诵读诗文的兴趣和信心。
三、小学语的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1.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古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逐首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
2.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二)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
(三)启发想象,入境悟情
[关键词]
“故事化”;连贯性;节奏感;“课堂核”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儿童天生是热爱阅读的,从咿呀学语开始,他们就期待着每天的睡前故事,尚未识字时,绘本是孩子们的最爱,一旦拥有了自主阅读能力,书中那丰富多彩的故事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新世界的神奇之窗。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课堂,是否也能像故事一样,拥有深深吸引孩子的课堂魅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多彩的故事之旅?
课堂“故事化”,首先应使课堂如故事般具有连贯性,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既拥有外在的连续性,又拥有内在的逻辑性;其次,课堂要如故事般具有节奏感,行云流水,高低起伏,激昂处还他个激昂,悠扬处还他个悠扬;再次,要如故事的重要元素之一“故事核”一样,课堂也要拥有“课堂核”。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细节,合理运用蕴含其中的生成契机,避免课堂学习平铺直叙、平淡无味,这些契机也许是本课重难点的突破,也许是语文知识的延伸,也许与教学功利丝毫无关,只是语文素养某一方面不起眼的小小提升与淬炼。但是,正视现下的语文课堂,就“故事化”而言,我们可发现不少问题的存在。
一、正视课堂现状
(一)图花哨舍意求形
花哨课堂,在低年级大多显现为活动过繁过多,在中高年级显现为多媒体粗用滥用。
教学中倡导“以活动为主体”是顺应儿童天性的,但若活动过多过繁,使课堂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便会违背以活动培养兴趣、提升素养这一初衷。一方面,读、说、演、画、比等活动面面俱到,易使每个环节的学习变得浮光掠影,无扎实之效,虽热闹却并无深度;另一方面,课堂失去了节奏的把控,学生会在所谓气氛之中变得心浮气躁,难以有静心的思考。因此,即使是低年级,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安静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活动之中必备的一个环节。
在高年级,教师更倾向于借助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这对于课堂表现不似低年级那般活泼的大孩子来说,确是一种极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精彩课堂的产生。但若使用不当,《二泉映月》必要听曲,《西湖》必要赏景,《荷花》必要观舞……语文课便失去了语文的本质味道,得形忘意。
(二)显个性破碎解读
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其独立思考、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我们不乏听到许多类似的自主性学习引言:“文中哪一处最令你感动,说说理由”“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读一读,说一说”……在经过一系列颇具撞击感的智慧交流之后,学生的思维开始天马行空般自由驰骋,如若教师的阅读功力不够,此时往往无法在适当时候将学生引领至思辨的安全轨道上来。
其实,个性化阅读不代表解读可以散漫无边、不受约束,文本解读应建立在作者写作、编者改编、教师导读的基础之上,并不是越与众不同就越能彰显个性。破碎的解读既曲解、颠覆了作者和编者的本意,也破坏了文本与课堂的整体之美。
(三)守旧法照本宣科
还有一类课堂,可谓之波澜不惊。这类课堂,无论何种体裁的文本,教师都能上得四平八稳,毫无悬念。我们在学期初常常可见,拿到新书时,学生最爱翻的往往是语文书,他们非常爱读其中的故事。但到了课堂上,教师却并没有能够将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反而抿灭了不少,这就是忽略了“课堂核”的发掘与延伸。教师照本宣科讲的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常识,若是他们能自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则是可喜的,但相比之下,教师本身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未知点”,鼓励他们用适合的方式去探究“未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终的发现固然能给学生喜悦,但探究中所带来的各种能力的提升则是终生有益的。
二、诊视课堂根源
当课堂不能如故事般保持连贯性、节奏感、故事核,追根究底,问题出在何处?基于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失内涵脱离阅读
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鲜活个体,触及的内核是生命成长的难题,所以,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和阅读脱离的人。碎片化、浅层次的阅读只能让我们跪着教书,终其一生成为重复某一日劳动几十年的艰辛工作者。
失去源头之水的课堂,要么平淡无奇,因为只能照本宣科;要么热闹贫乏,因为只求形而不得意;要么解读无忌,因为无知者尚能无畏。因此,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拥有理性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当我们在书中站起来,课堂也将更稳重、更高耸。
(二)轻本位忽视天性
“天地之性人为贵。”既然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以人最为尊贵,那么,学校作为培育这万物之灵的圣土,就要以人为根本,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人及生命更自由的发展建构平台。但是,由于教师忽视了儿童的天性,本位的缺失又使课堂主体发生了偏移。我们可以看到,年级越高,课堂氛围越沉重,学生被迫成为了课堂的接受者。这一切都因为背离了儿童最初、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儿童被迫离开了生命的本源地带,也许他们的童年就这样被扼杀在了课堂教学的摇篮之中。
(三)囿模式创新失真
伴随教育改革浪潮而诞生的种种教育模式令教师们耳目一新,应接不暇。行政推动、区域整体推进在模式尚未成熟、效果有待拭目、教师对其尚是一头雾水之时,教学改革已轰轰烈烈拉开帷幕。要给学生自主,教师只得退居讲台之侧,因为那是课堂主体的位置,教师引导不当或是言语过多就触犯了自主的高压线;以活动串联教学,课堂必成几大板块,语文课的情感色彩骤减,只因为课堂需要合作式的理性学习。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模式的课堂学习,它都以课标为导向,在共性中追求与个性的统一。教师在领会模式理念精髓的同时,要巧妙融合自己的特色,创设课堂之中最精彩的“故事核”。
三、探视课堂新法
在课堂教学与故事之间寻求共通点,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持原味故事贯之
对于一些故事性不强的文本,教师可创设一条引线来贯穿其中。比如,低年级识字教学,十二个词语之间含有某些内在联系,教师若能以主题贯之,学生学习的趣味会更浓,印象也会更深刻。再如,学习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关的词串时,教师可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引进课堂,随场景变化推移镜头,请他带领孩子们领略自然风光之无限美好;还有,“节日风俗”词串,可以“小小节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学习,这样,既是轻松有趣的民俗交流,又是扎实有效的读写训练;另外,形近偏旁的识字,在了解实物到古文字、再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时,可为学生展示一次神奇的由古至今的时光之旅,在时光隧道中感受祖先的智慧、汉字的变迁。
除整体贯穿,也可中间顺承。例如,二年级《会走路的树》,结合课题所隐含的疑趣,教师将自己编写的儿歌融入课中操:“会飞的灯笼是什么?会飞的灯笼萤火虫;会游的喷泉是什么?会游的喷泉是蓝鲸;会跑的电线杆是什么?会跑的电线杆长颈鹿;会走路的小树是什么?会走路的小树是驯鹿。”在猜谜互动后,配以轻快的音乐,师生以对答形式随着律动轻快道来。这样的课中操扣题眼、活思维、循律感,为课堂教学服务,更与之融为一体。
(二)激趣味故事引之
课堂伊始,教师以与文本相关的故事引之,既紧扣主题又激发兴趣,情意兼得。在《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前预热时,老师请学生念了一首儿歌《进城怎么走法》,并随着朗读有节奏地走动起来: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在这简单又充满趣味的抬脚、放脚之间,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快乐,也对文中反复结构的句式运用有了初步印象,由此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除引入新课,也可穿插中间环节。如二年级下册《新补充读本》中《夏夜真美》一文,讲述了小蚂蚁掉进池塘,睡莲姑姑、小蜻蜓、萤火虫热情帮助它,并送它回家的故事。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将这个小故事演一演,在表演之前,师生之间进行了一段即兴采访。
师:你最想演谁?
生:小蜻蜓。
师:小蜻蜓,当你看到睡莲姑姑愁眉苦脸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我很疑惑:睡莲姑姑,你发生了什么事?
师:(继续采访睡莲)睡莲姑姑,当你刚刚睡醒,听到小蚂蚁在哭,你觉得――
生:我觉得小蚂蚁很可怜,我会问他:小蚂蚁你怎么了?
师:听出来了,你很关心它。
师:(继续采访小蚂蚁)当你掉进池塘孤独无助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依次说出)伤心、着急。
学生读小蚂蚁的对话,但未能体现出心中的伤心、着急,教师进一步引导:将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你就能体会到他的内心了。
有了这样采访式的演前指导,学生对各角色的内心把握更加到位,对表演的投入也更加专注了。这种采访,相当于一次比较完整的故事式小指导,将课堂更好地串连了起来。
(三)扣字词故事阐之
课堂教学中,有时一个字、一个词的学习若创设巧妙,也可成为一个精妙的故事,为课堂添彩。
生动活泼的识字形式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且印象深刻。在学习“游”字时,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识记方法,将它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清凌凌的水,流入方方的游泳池,大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游泳比姿势。再如,学习“帽”字时,教师利用课堂学习中使用到的荷叶,请学生根据描述做出相应的动作:“一顶大大的荷叶,遮住了头发和眉毛,只露出下面的眼睛。”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画儿般画出古文字,最后在旁边加上巾旁。这样的识记方式生动形象,把字面变成了一幅图、一个故事,学生自然记得又快又牢。
学习《放飞蜻蜓》一课,围绕“七嘴八舌”“异口同声”两个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在陶行知问孩子们知道蜻蜓吃什么的时候,请5名学生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孩子们按照课文顺序中规中矩地读完了。老师停了停说:“我觉得换一种方法读也许更符合课文的描述。”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后,师生进行第二轮合作,此时已有学生扣住了“七嘴八舌”和“抢”这两个关键词,他们抢着读完了自己的部分,没悟过来的学生还在发愣,有些莫名地看着抢读的人。这种情况下,兵教兵的效果显然就是最好的了。课文最后一部分对话,由6名学生完成,他们整齐划一地读完了,老师顺势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不抢着说了?学生很快说出:刚才是“七嘴八舌”,现在是“异口同声”。在这样的课堂里,课文是故事,孩子们的学习就是故事中的小故事。
(四)学语用故事拓之
在文本留白处进行故事化教学,鼓励学生想象、表达,能彰显课堂语文味儿,将语言文字运用落到实处。
学习《九色鹿》,围绕“谁救了九色鹿”这个问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思考、辨析,懂得了是九色鹿的一段话让国王改变了想法。为什么这段话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学生通过朗读,品悟出了设问与反问在表达中的作用,感受到了九色鹿的语言智慧。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设问与反问,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下课时,两个小调皮在教室里追逐,不小心把张明的桌子碰翻了,东西撒了一地。热心的李红赶紧过来帮忙整理,不巧被刚进来的张明看到了。张明便责备了李红几句。李红会怎么为自己辩解呢?请学生练习说一说两人接下来的对话。在李红辩解时,要用上反问与设问,并用上“竟然”这个词。学生有了课文的依托,在迁移运用中澄清事实,观点明确,表达恰当,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会走路的树》一文体现了小鸟与驯鹿深厚的友情,但文中对于两人感情的递增部分描述较简单,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来说,在这里可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时,教师辅以几张场景图,如花园、(下转第21页)(上接第18页)果园、山间、草原等,请学生为场景中的两位主人公配上对话,这是小鸟与驯鹿在果园里的一幕:
生1(小鸟):小树你看,那圆圆的、绿绿的是什么?
生2(驯鹿):那是西瓜,到了夏天就会成熟。
生1:成熟了就可以吃吗?
生2:是的,西瓜很甜,里面是红的,还有黑色的籽呢,特别香甜解渴。
生1:我好想吃西瓜啊!
生2:等到夏天,我再带你来这里吃西瓜!
生1:好,一言为定!
简单的画面、温情的语言,不经意间,小鸟与驯鹿的足迹似已踏遍千山万水,感情也日渐深厚。
莫言称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尔文学奖。笔者认为,教师也应力争成为讲故事的人,不是为了获奖,而是遵循学生成长的需求。让课堂成为故事的落脚点,成为助飞孩子梦想的双翼,这样的课堂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融会贯通,张弛有致,永远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
[参 考 文 献]
诗题就是古诗词的眼睛,也是古诗词心灵的窗户,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只要我们从诗题入手,就可以具体感知到诗的大概内容。例如从《赠刘景文》一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秋天美景的描绘,从而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从《山行》一诗中,我们可了解到这也是诗人对山中美景的赞美之情;从《回乡偶书》一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诗人抒发热爱家乡的千古名诗;从《赠汪伦》一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成功地写出了汪伦对李白的情深义重,从而抒发了作者十分珍惜友情之感。其它如《夜书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词、诗题与内容也有关系,因此,古诗词教学必须从诗题着手,我们应舍得在诗题上下功夫。具体的可以通过诗题,让学生在课前整理资料,了解诗人写诗时的时间、地点、与他人的关系,包括描写对象的相关材料。
二、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诗句。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浅显易懂,一般来说,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只要借助于书中的注释,借助于字典、词典,自己应该会懂,我们这里讲的重点字词,提的就是那些需要教师指点的,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疑难字词,还有就是一些虽然是常见词,但在特定语境中有特殊的含义的那些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诗句,教师应有意识帮助学生弄清“坐爱”的意思,“谁言寸草心”重点应放在解释“寸草心”这一词。请看下列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找一找,诗中体现诗题意思的是哪句,请认真读一读,体会它的意思。
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你们知道“坐爱”的意思吗?“红于”又是什么意思?
生:“坐爱”是因为喜爱的意思。
生:“红于”就是比什么还红的意思。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红于”深秋枫林的画面,让学生形象感知)
师再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寒山”“白云生处”的地理位置。
师问生:你这样标出的根据是什么?
生: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说“寒山”,白云飘浮的地方。
学生从这两个重点词的解决,较好地理解了这两个诗句的意思。
三、品赏佳句,体会意境
古诗词中有许多名词,这些名句如同镂精绣,炫转荧煌,让人玩索不尽,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它们有的想象丰富,情感饱满,如“一年美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有的清疏泉永,激人联想,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有的哲理深蕴,耐人咀嚼,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句子脍炙人口,神韵悠远。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吟读,领会其意思,并熟读成诵。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教学,我们可以还诗句从为一下几个具体景物,具体形象,具体画面:江河两岸上猿猴的叫声清晰悦耳,江中的小船却飞快地向下奔流,早已绕过一座又一座数不尽的大山了,虽然两地远隔千里,但坐船却一天就能一个来回,这些画面可以让学生脑中有诗人目驻神驰的情态,从而体会到诗人官复原职的快乐的心情。又如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教学,可以通过解决“诗人拿什么跟什么比较?”和“诗人为什么会感到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天里的鲜花还更红艳?”两个问题,来体会诗句的哲理意蕴,小学教材诗词中的佳句是不可少,如“野火烧不尽,春天吹又生。”“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目边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山村水路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却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指点迷津的,让学生多读多背,铭记于心。
四、吟诵诗词,体味声律美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吟读诗词的重要性,古诗词讲究用韵,特别是韵律诗,对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还有严格规定,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声,琅琅上口。对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大声吟诵来体味其中韵律的和谐之美,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应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为此我们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联想,感悟诗句中的含义,在诵读中,结合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诵读时,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一般地说,七言绝句诗要把握好四、三停顿,五言绝句诗要把握好二、三停顿。
如: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小学生而言,指导朗读还要注意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比如,全班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读、范读、领读、配乐演读……等等。
五、拓展学习空间,博闻强记在心间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词浩如烟海,璨若繁星,文本中那些古诗词只能是沧海中之一粟,仅仅依靠书本中那几首诗词的学习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把古诗词教学置于古典文学的大文化背景之中,注意对课堂广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古诗词,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古诗,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古诗词阅读,如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再读读《无题》,把你由此想到的告诉给大家,(先读古诗,看插图,联想)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我想到了李清照的《秋思》,(接着高声地读了起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你读得真是太棒了,把它写在黑板上。请你领着同学们读一读,好吗?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 古诗的特点及意义
1.1 古诗的特点。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描写具体事件、人物为主的,如:《蚕妇》、《小儿垂钓》等;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它又可以分为写景和写意两大类,但不少古诗既写景又写意。
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音乐美,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形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古诗,对仗工整,显示了形象美。
1.2 学习古诗的意义。首先,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由此可以引出其第二个作用即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
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方法
2.1 反复吟诵,陶冶性灵。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就朗读的指导而言,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读,感受诗意。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
精读,加深理解。初读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
品读,深化理解。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表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憩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2 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第一,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庙。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也相继营造宅第,杭州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具有了当年汴京的规模。而当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灿烂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因此,加强古诗词教学,重视古诗词习诵,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培养人文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学习《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设下一疑:对诗句中这个“晚”字,有人认为是“傍晚”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晚秋”,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你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于是学生又沉入到对诗句的品读中去。在对诗句描绘的意境进行反复体味后,学生们开始发表他们研究的结果了。有同学支持“晚秋”的说法,他从“霜叶”一词中领会到当时肯定的深秋,到了“晚秋”,经过霜打的枫叶才会红得像二月里的花;也有的同学认为“晚”应该是傍晚的意思,其理由是因为当时夕阳将落,在火红的霞光映衬下,枫叶才会红得快要燃烧一样,几乎超过了二月里的鲜红的花朵。双方争持不下,各从诗句的字词中,从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中,寻找说服对方的证据。不管结果怎样,这种学习方式对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肯定大有好处。
二、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1.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庙。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也相继营造宅第,杭州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具有了当年汴京的规模。而当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适当补充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还可锻炼学生课外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2.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蝶和莺,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春晓》,课外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中,再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文学领域有多种文学题材,其中最富有韵律和美感的文体是诗词。诗词除了能够传达语言信息之外,还能宣泄作者内心的情感。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控制好诗词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与文学喜好。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践经历,研究了为小学生开展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小学生理解诗句、感悟诗意的能力。
二、通过朗读示范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字音和情感基调
教导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朗诵诗句。通过阅读可以了解诗词的大致内容,而朗诵可以让学生掌握诗词传递的情感。受年龄和学识的局限,小学生无法像初中和高中生那样自主分析诗词情感,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在示范时教师要注意把诗词中蕴含的情怀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比如,教师在讲到《悯农》这首唐诗时,可以为学生示范朗读诗歌的方法。在朗读时,教师要注意控制语速和情感,在读前两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时,教师可以用一般说话的速度和口吻进行朗读,将诗句描述的内容呈现朗读出来。而读到后两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时,由于诗句的含义和情感出现了明显的起伏,因此教师也要转变朗读速度和语气。教师可以适当把读速拖缓、延长音调,以此来体现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世道不公的控诉。完成朗读后,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诗歌的含义和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悯农》中蕴含的深刻情感。诗歌的前两句使用了对偶修辞,通过“春种”“秋收”“一粒”“万颗”这些词表现了农夫的辛劳,同时使诗句对仗工整。在讲解对偶修辞时,教师不能直接点明对偶词,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观察,自己找出两句诗的特点。教师在讲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时,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再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的文字叙述体会深层的情感。
为了巩固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运用学校配备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一些诗词朗诵录音或诗词歌曲,反复收听诗词录音和歌曲,能够加深学生对诗作的记忆,有助于学生背诵诗词。比如,在教小学生学骆宾王的《长歌行》时,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在网络上查找《长歌行》的朗诵录音,并在上课前抽出几分钟给学生播放录音。听完录音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诵《唱歌行》或默写《长歌行》,经过2~3次练习,学生就能顺利地将诗词背诵下来。
三、运用图片影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描述的画面和意境
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经过数次改版后增加了许多古典诗词。如《古朗月行》《村居》《江畔独步寻花》《江上渔者》,等等。这些古诗除了词句生动、格律清雅之外,还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怀,为读者创造了优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些古诗时,除了要帮助学生读懂诗句和诗词内容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诗词描绘的图画及画面中流露出的情怀。古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创作的诗词作品皆是有感而发,因此诗句营造的画面往往能呈现出某种情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描述的“景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诗歌相配套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可以在脑海中想象诗句刻画的景观。
四、结合绘画活动将诗歌转化为画面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
语文教师在开展诗歌教学活动时,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悟性,引导学生在阅读诗词后使用画笔、画纸把自己理解的诗句内容画在纸上。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小池》这首诗时,可以先组织学生朗诵诗句,帮助学生翻译诗句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彩色笔和画纸,将诗歌描述的景象画在纸上。又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咏柳》这首诗时,同样也可以在帮助学生翻译诗句后,组织学生用图画形式把《咏柳》描写的内容展现出来。贺知章在写作《咏柳》时,巧妙地使用了比喻修辞,使诗句在不提及“柳”的情况下,将柳树的美态、盎然的春意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绘制图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切身了解比喻修辞在诗歌中使用方法和修辞效果。
五、结束语
中国的古典诗词具有鲜明的特点,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学习、了解的传统文化。小学是引导学生养成语文兴趣与文学喜好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要辅导学生阅读诗句、背诵诗词,甚至掌握仿写诗句的能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教授诗词能够刺激小学生的悟性和创造力。笔者从阅读、绘画、观看图片三个途径,分析了开展诗词教学的具体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诗句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怀。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读、译、说、背、默的基础上,面对知识多元化,信息多渠化,我们思考着如何让小学古诗教学更生动、更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让故事、唱歌、绘画走入课堂,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将古诗演绎成故事
在古诗教学中,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将一首首古诗演绎成一个个故事。每首古诗都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中酝酿的一种情感、叙说的一个故事,其中蕴含的情志、理、趣,通过精炼的语言,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如: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根据古诗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它演绎成这样一个故事:黄鹤楼上,这对相处多年、一起生活、一起作诗的好友即将分别,彼此都有着无限的惜别之情,二人握手话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转眼间,孟浩然的船如同一只渺小而寂寞的孤帆,在碧蓝的天空与蔚蓝的江水之间,一点一点地变小。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有长江之水还在奔流向东。李白伫立在远处的岸上,不忍离去,思念着老友。
将古诗演绎成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每首古诗都可以有一个学生自己心中的故事,学习古诗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第二步:让歌声回荡在课堂上
唱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曲调以歌曲形式将古诗内容哼唱出来,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又温习了古诗的内容。
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我们可以将音乐引入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亲自教唱,亦可播放录音带或课件,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如《渭城曲》的舒缓深情、《鹅》的高亢轻盈、《望庐山瀑布》的激昂雄浑。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让旋律帮助学生记忆古诗的内容,进而体验诗人的情感。
第三步:用绘画的方式让古诗内容具象化
用绘画的方式捕捉诗中的意象,让意象具象化,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促进学生感悟自然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诗人在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感时较为隐晦,往往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个人思想。很多爱国主义诗人在抒发自身的爱国情怀时,往往会添加对美丽自然景观的描述。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达到诗人那样的丰富,便会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来勾勒出诗中的自然情景,通过自然情景的想象使学生对自然感悟的能力得到培养。
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古诗词人文教育中所展现出的思想文化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与诗人自身心理的反映,其中蕴含着诗人写作时的心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领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让学生在空间想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诗人所宣扬的情感中被感化,逐渐形成古诗词中诗人的良好修养,对一些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进行创造性的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小学诗词课程资源涉及历史、科技和文化,这些课程资源中也包含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强化小学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将古诗词中人文素养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渗透,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使自身的思想观念得到矫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形成全新的经验与理念,做到有所思、有所感和有所悟。
二、新课标下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径
1.融入古诗词的背景文化,强化学生人文情怀的感受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材都是经典古诗文化,每一首诗词的发生背景都有极大的差异性。古诗词的表面文字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在古诗词中要尽量将每首诗词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诗词讲述的故事中进行深入学习。当学生对每首诗词的背景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便能更加准确地体会当时诗人作诗时的心情,进而透彻地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好相关的语言,确定科?W的教学目标,并强化学生对人文情怀的感受。
教师在对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古诗《别董大》进行教学时,学生只能对其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进行字面理解,而不明确高适对景物的描写是出于什么原因。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此诗的深层内涵,教师便可以将《别董大》的故事发生背景进行简单陈述,使古诗词的背景文化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按照 由大到小的方向进行介绍。例如,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之后再详细地介绍。如此一来,学生在详细的文化背景下便明确了古诗的产生背景,使学生的人文情感得以强化。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能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古代诗人在进行作诗作词时,往往会融入个人的生活感受,然而其所描述的生活又高于其生活。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第一,导入情境,教师在对《商山早行》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将创设出的情境定位在烟雾蒙蒙的早晨,通过各种动物的叫声打破宁静,这种画面感十足的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之前情境的创设,学生便会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早行?要去哪里?这种求知欲望便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创设的情境进行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著,虽然唐代离我们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通过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
3.对古诗词的诗句细化解析,提高学生文化情感
对于学生而言,古诗词中的诗句十分抽象,但从字面的理解很难明确诗词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涵。这是因为古诗词是诗人通过文字的浓缩形成的,在诗词的制作中,很多诗句还采用倒装的方式进行组合,并对一些潜在的含义进行省略。这正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的障碍。为此,教师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时要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对古诗词形成正确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对李白的《赠汪伦》进行讲解时,要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让学生体会到诗句中抒发的友情。同时,教师也要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自然景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深入感悟李白内心情感世界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国诗词文化中那种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还要对诗词中的特殊表达形式进行解释,例如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教师便需要对“踏歌”进行单独的解释,即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
在“问什么”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问的目的。如在课堂导入时,要设计导入的问题;在检查学习效果时,要设计与所授知识相关的问题。其次,要考虑的是题目的难易程度。往往题目太难或太容易都不是好题目,题目的难度要适中。再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更重视这个问题,更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更有兴致地学习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在许多学生看来,《古代汉语》课程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在趣味性方面,古汉语教师上课时就更得注意。
二、合理确定提问形式
1.判断式提问
判断式提问句式往往是让学生有所判断、有所选择。
例如:在讲到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时,我问学生:“该诗句的意思,是不是主人下马后,在岸上挥挥手,和船上的客人说再见?”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没有掌握古代汉语互文的修辞方式,就容易出错。该诗句的正确理解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一同来到船上。
2.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往往是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到《孟子?滕文公上》中“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时,我问学生:“你认为五尺之童有多高?如果按照现在的一尺等于33.3厘米来看,那么,五尺就有166.5厘米了,古代的儿童这么高吗?”听到这个问题,很多学生感兴趣地想听解释,在问了一两位同学后,我解释道:“其实,在春秋时候,一尺大约等于23厘米,五尺大概是115厘米,这和儿童的身高就比较接近了。”
3.对比式提问
对比式提问往往是考察看问题的深度和洞察能力。
例如:在讲到儒家的思想“仁爱”和墨家的思想“兼爱”时,我问学生:“‘仁爱’和‘兼爱’的异同点是什么?”学生大多能回答出这两者都强调“做人要懂得爱他人,善待他人”,但回答不出这两者的差别。我解释道:“‘仁爱’更多强调的是有差别的爱。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亲疏厚薄的关系,所以爱也就存在差别。父母对自己小孩的爱往往胜过于对别人小孩的爱,所以我们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兼爱’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应该是无差别的爱。显然,‘仁爱’更加符合人之常情。”
4.连环式提问
连环式提问叫追问,往往针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漏洞作进一步提问,以便揭示问题的实质。
例如:在讲庄子《逍遥游》时,我问学生:“庄子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部分学生回答:“不需要凭借外物就是逍遥。”我进一步提问:“你个人认为不凭借外物就是逍遥吗?渡河的时候,借助船渡河,就不逍遥吗?庄子提到列子御风而行,列子会飞,庄子说他逍遥了吗?”学生回答:“列子也有凭借空气,所以列子不逍遥?”我再进一步提问:“照你这么说,连空气都不凭借,那就叫逍遥?人是自然界中的人,怎么可能任何东西都不凭借呢?如果逍遥是这样理解的,那么,庄子的理论就和做人的基本方式不相一致了。”关于什么是逍遥,我解释道:“庄子所认为的逍遥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需要和别人对比;二是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许多学生听后,骤然感觉轻松许多,感到自己还可以过得更“逍遥”。
三、合理把握提问节点
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时机”是发挥提问作用的关键。一般来说,课堂中存在三个提问节点,分别是课前、课中和课尾。
1.课前提问
课前提问是指刚开始上课时的导入提问,这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古今词义的异同”时,我问学生:“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有请大理寺的王大人’。那么,这里的大理寺指的是什么呢?”听到这个问题,某些学生就来了兴致。在问了一两人之后,我解释道:“在古代,‘寺’字是官署的意思,后来才演变为寺庙的意思。古代的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许多学生听后,感觉这堂课挺有用,很感兴趣地接着听下去。
2.课中提问
课中提问是指上课过程中的提问,这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跟得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另外,这可以起到吸引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同义词“回”和“返”时,我分析道:“在上古,‘回’表示旋转,如《荀子?致士》:‘水深而回。’大约在隋唐时代,‘回’才有了返回的意思。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于是‘回’和‘返’便成了同义词。”我进而问学生:“说‘回家’,广州话怎样说?”许多懂广州话的同学异口同声回答“返屋企”。这个问题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3.课尾提问
课尾提问指的是课程尾声的提问,这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课堂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适当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了“词类活用”一节后,我让学生分析:“‘不耕而食,不蚕而衣’中哪些字是词类活用?存在几种判断方法?”按照大多数流行教材的分析方法,在这两个句子中,名词“蚕”和“衣”都活用为动词,判断的方法有三,分别是:(1)名词放在副词后,‘蚕’字放在否定副词‘不’后;(2)名词用‘而’字连接,‘衣’放在‘而’后;(3)对应关系,‘不耕’对应‘不蚕’,‘而食’字对应‘而衣’。可以说,这个问题较好地检查了学生对课堂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合理确定提问对象
关于课堂提问的对象,大多数情况下是面向全体同学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广泛地参与。但有时也可以只面向部分学生,甚至只面向个别学生,具体要看提问的目的。
1.面向全体
在课堂提问中,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提问中最常见的。
例如:在讲到“诗词语言”的时候,我问全班学生:“大家认为李白的《静夜思》写得好吗?好在哪里?”学生听到这两个问题,纷纷思考起来,并且饶有兴趣地想听听老师怎么分析这首诗。
2.面向部分
在课堂提问中,有时面向学生也是可行的。比如,个别问题只面向男同学或只面向女同学。
例如:在讲到《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时,我问道:“在座的各位女同学,知道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我进而解释:“可以说,这是化妆的最高境界。化妆如果要达到‘肤如凝脂’,那是极难的事情。凝脂是凝固的猪油,大家看,凝固的猪油有什么特点呢?一是白中略带微黄。如果化妆后的脸是白色的,那就不好看了。二是固中略带柔韧。皮肤是需要一定弹性的。三是光滑中略带粗糙。如果化妆后的脸和玻璃的表面一样,那也不好看。四是干中略带水分。所以女子才要补水啊。”经过这一番解释,学生感觉古人用的这个比喻,实在太恰当。
3.面向个别
在课堂提问中,偶尔可以面向个别学生。之所以面向个别,可能是因为某位同学在某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或是因为教师发现有个别同学开小差,故意问他,起到督促课堂纪律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汉字的构造”时,由于这部分的内容和书法有关,如果班里个别学生对书法比较有研究,那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个别问题,与这位学生开展探讨。在探讨中,让其他学生“旁听”更多知识。特别是,这能够让其他学生佩服这位学生的见解,激发他们学习书法和学习汉字的兴趣。
五、合理回应学生作答
在学生作答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答进行恰当的点评,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该解释的要解释,这样才能将有关知识点讲解清楚。
1.作答后适当评定
在课堂提问后,对于学生的作答,往往需要适当肯定其中的合理之处,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对于不合理的地方,教师也应予以纠正。
例如:曾经在“古文今译”课堂上,我问学生:“韩愈《师说》中‘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如何翻译?”有学生翻译为:“因此,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个翻译显然是有误的,但我说:“这位同学的翻译,前一部分是对的,后一部分还要修改,正确的回答是‘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卑贱,不论年纪大还是年纪小,谁掌握了知识道理,谁就可以作老师’。”
2.作答后适当解释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效地将多种故事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糅合在一起,一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二来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故事性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论述,以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
一、构建故事性的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构建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故事性导入方式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导入形式中找到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为了将抽象的语文课堂形象化,也为了提高导入环节的质量,也为了将故事化教学方式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首先向学生讲授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一则小故事,即:母亲给孩子留下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则故事,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故事中感受到亲情的价值,之后,再顺势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构建故事性的新课教授
新课教授是直接影响高效课堂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展现语文课程价值的关键部分。而有效地将故事与新课教授结合在一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有意识地将故事带入课堂,目的就是要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有效的故事情节中掌握知识,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端午节的由来》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故事形式的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构建故事性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方面,但很多学生都比较畏惧写作文,所以,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更为了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故事性教学法来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在作文教学时,我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即:大头儿子的梦想是做一名宇航员,可是,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并不支持他,认为他是在胡闹,所以,大头儿子每天都不高兴,而且,爸爸妈妈还要求大头儿子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学习,试想,如果你是大头儿子,你应该如何和爸爸妈妈沟通这个问题?你的梦想又是什么?这样的故事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故事中产生共鸣,进而写出真情实感。因此,在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要通过讲述有效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进而也为学生良好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四、构建故事性的阅读教学
构建故事性的阅读课堂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更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讲故事”的平台,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讲故事中开阔知识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阅读课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讲故事,可以讲教材中的故事,如:《提灯女神》《夸父逐日》《孔明借箭》等,也可以讲自己读的课外读物,如,《三只小猪》《丑小鸭》《苦儿流浪记》等,引导学生大胆地将自己阅读过的文本讲述给其他学生,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课堂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来也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