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2: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区域经济案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80-03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突破了传统教学误区,通过叙述式的表达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配合可操作性强、实际的典型案例来沟通理论与实践,同时鼓励学生的参与、帮助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或理论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说,案例教学需要“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习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由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1)情景性,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这种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当中,鼓励学习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运用典型案例(对于一个特殊情景的分析所必需的)对实际行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管理者群体面临的情景所进行的部分的、历史的、诊断性的分析,因为“案例就是经验学习中的控制的练习”,这种分析“是对引起决策问题的陈述”,同时提供对于分析特定情景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实质的和过程的数据,以此来构建和设计可替代的行动方案,为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供实证和过程的资料。(2)自主性,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知识的认知范围上均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权威性,同时学生也被期望着对自己的学识负责,也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和思想双向流动。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虽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控制论题的选择和讨论的方式,但学生却是被关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或者资源提供者经常作为辅助人员而居于次要的地位,这对于师生双向交流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有益。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激发了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已然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3)目的性,案例教学法贵在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本着充分挖掘学生的学理潜能的目的,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从“空中楼阁”的建立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学习与实训。从案例教学的情景性和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通过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够使参与者认知经验、共享经验,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从案例教学的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的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Seminar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Seminar教学法的形式。在现代英语国家中,Seminar教学法有“教学的范式或方法”、“研讨班、研讨会或讲习会”、“大学中开设的一门培训课程”三种意思。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英国,兴起于德国柏林大学,流行于欧美。早期的Seminar教学法主要面向于优秀的高年级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因而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取向。虽然Seminar教学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存在一般形式:知识的传授者给学习者指定研究题目或范围学习者课前准备或初步研究,撰写发言稿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学习者的质疑或批评意见学习者根据其他学习者的意见修改并撰写一个完整的报告在课堂中再次发言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20世纪30年代后,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的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教师广泛采用,而且教学的对象也开始扩大到了普通本科生中。因为,Seminar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通过构建各种不同的结构模式来体现出各自独特的实践价值,形成了各种实施方案和教学理论研究,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或交流目的。
2.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Seminar教学法具有民主性和互动性,即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并扩大其阅读范围并提高阅读水平。Seminar教学法具有学术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促使学生形成合作研究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型、主动型学习为主。同时,Seminar教学法具有激励性,它能促使教师教学重心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能力提升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Seminar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思维发散、头脑风暴表现出多向互动、学生主导的特点,在师生沟通、交流和讨论中完成了观点的碰撞、分析与归纳、知识的呈现,展现了从知识再现到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讨论,师生自由发表意见,大胆探索,来发现真理、趋近真理,并完善真理,完成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立足于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方法的构建
1.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不适合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单纯使用。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一定的关系。同时,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区域性和实践性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的明显特征,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案例缺少地方特色,将会使区域经济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如果缺乏讨论,会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意义。(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性和实践性,以案例内容和Seminar的结合形式为契合点符合学习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为理论联系实际、师生观点碰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点:来源于社会实际或校园及周边生活实际的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案例可以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架起桥梁。而Seminar的教学主题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对理论的思考和质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2)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有脱节现象,特别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生动典型的案例;另一方面,作为塔里木大学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区域经济学本身综合性极强,并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较为紧密。而且,该门课程开设在第七学期,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就开始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通过讲授区域经济学的各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区域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研究型教学,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宽专业知识面宽、寻求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贯彻、运用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案例和Seminar的结合通过充分的多向互动与交流,活跃了学生的知识视域和思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激活了教师的研究潜能,真正实现了“教、学、研相长”。(3)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动的案例和活跃的课堂讨论体现了教、学、研的有机结合,本着尊重、平和的宗旨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进行教学互动和学术研讨,使课堂成为智慧修炼的道场、思维激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诠释、分析知识点。使得一些区域经济素材得到了直观的展示,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以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政策参与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不仅强调在教学中要综合性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还强调需重视实践教学。踪家峰认为,应按照“顶天立地”的原则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顶天”即通过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全球化和国际视野的形成。“立地”即通过发挥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着重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构建立足于自身教学需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①构建方向,要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再加上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一是引进并借助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和教辅书,目的是通过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如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空间计量等来加强和充实区域经济的内容;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区域经济学学者、大家来校讲学,也可以选派部分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人员或研究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外进修或攻读学位。②要面向区域化。有目的性、区域性地针对不同层次的本科学生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农业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农村和城镇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而非农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城市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如在案例的选择上,有民族学生的院校可以以选择贴合民族学生身边或家乡的相关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使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2)教学体系构建。综合化和多样化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鲜明的趋势,基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可以考虑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经济学基础。要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如微、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区域经济学教学。(3)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定为三大部分:理论基础与脉络、应用、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60-62.
[2]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128-129.
[3]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57-59.
一、搜集现实和史料素材,创设直观感知情境,引导学生生“疑”,逐步建立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直观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心生“疑”问、逐步探究的过程中达成课标要求。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读黄土高原区位图,以及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聆听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资料2: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表明,古代黄土高原的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既生长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附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
资料3:搜集一些黄土高原生态问题治理成果的图文素材,体会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思考:(1)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搜集部分治理成果的图文数字基础上,讨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水土流失;耕地变薄、生态恶化、河床抬升。 (2)自然因素(位置、土壤、气候和地质);人为因素(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施工、破坏植被);人为因素。(3)工程、农业技术和生物措施。
【思路点拨】教学中,第一步先通过现实素材的探究,引导学生心生“疑”问,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明确水土流失能带来哪些危害。第二步再通过史实素材,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农耕以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所以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等人为原因才是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决定因素。
最后,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西南地区的石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洞庭湖湿地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案例型情境设置方法。
【注意要点】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利用旧知“同化”新知,或做到认知结构“顺应”新知。
二、虚拟故事情节,创设诱思情境,引导学生行“动”,逐步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
曾有教育工作者说过,施教三功贵在诱导,进学三功贵在领悟。以诱导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的分析,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题。
设疑诱思的实质就是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学生学习首先要有需要,为满足需要才会有内驱力以至于行动。而学生的需要是靠诱因激发的,教师创设冲突或矛盾的情境是诱因,当教师能激发学生想舒缓矛盾的需要时,学生就会提出问题,并产生想解决矛盾的内驱力。因此,扣住课标要求,虚拟一些故事情节,制造一些悬念,作为案例型情境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产生适度学习动机,从而逐步建立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9世纪后半期,保罗·罗伯特是一家小企业管理者,他的企业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畔的杜伊斯堡,经过他和他的工友们几十年的拼搏与努力,他的机械制造企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空前扩大,迅速成为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老罗伯特因此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到20世纪50年代末,退休在家的百岁老人老罗伯特每月领到的薪水越来越少,企业区住房、生活空间的生存环境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后来他因患肺部疾病(肺气肿)而死亡。
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提出治理措施,老罗伯特的孙子——怀特·罗伯特,从企业技师的岗位走上了企业家的管理岗位,小罗伯特带领他的工友们,利用政府政策,努力工作,不断改造企业,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企业东山再起,成为蒸蒸日上的现代大企业。
思考:(1)通过阅读以上三段文字,结合教材内容,从图文中找到鲁尔区的区域特征有哪些?并探寻鲁尔区发展前后期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2)联系提供素材和教材内容,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3)如果你是鲁尔区政府决策者,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治理策略?
【答案要点】(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较近;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2)发展前期,区位优势条件明显;发展后期,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不协调。 (3)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整治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思路点拨】第一步,让学生回顾区域特征的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而结合素材第一段文字和教材第一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交通、资源、市场等。
第二步,结合素材第二段文字和教材第二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传统产业衰落和生态恶化等现象的成因、表现和危害,认识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人地不协调。
第三步,结合素材第三段文字和教材第三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产业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和营造绿色空间等。
最后,经过以上逐步行“动”,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分析区域特征探寻、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
进行教学。
【注意要点】案例素材设计要关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创意要新颖,以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好奇心。
三、迁移同类案例素材,创设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善“议”,逐步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及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m. s. james就将迁移定义为“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1] 。可见,课堂教学中同类案例素材迁移的情境创设,能影响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提高,达到一举反三的教学效果。
当然,近年来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也提出,抽象的、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常常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因为知识与认知技能双方均高度地依赖于学生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时的情境[2] 。只有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比一般知识更容易迁移。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技能和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创设同类案例素材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西电东送可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江河治理,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路线图。
思考:(1)我国的水能资源、坑口电厂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东西部供需矛盾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送?)
(2)西电东送的3条通道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用彩笔描绘下来。(怎么送?)
(3)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送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1)黄河上游和晋、内蒙古煤产地;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乌江、澜沧江和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以及黔、滇煤产地。东部电力不足,需求量大;中西部电力富余,需求量小。 (2)在图上描绘。(3)促进中西部电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东部电力紧缺和交通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思路点拨】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先“议”区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供需矛盾,引出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资源。第二步,运用地图描绘三条通道,加深学生对西电东送怎么送的认识。第三步,分组活动、查阅资料讨论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第四步,形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学习思路:为什么送?(该资源有什么特点、供需矛盾是什么)怎么送?(线路方案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正面、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第五步,迁移在该案例型情境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思路,开始分析教材中的“南水北调”案例。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内容,也可以运用案例型情境的迁移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思路来进行。如长江、田纳西河、珠江、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注意要点】迁移同类案例情境素材的设计,要有详、有略、有对比性,才能突出课标要求的重心。
四、提供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情境,引导学生巧“辩”,逐步厘定经济发达地区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利用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常用技巧。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3] 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部分直观内容多,但抽象内容也不少。教师要善于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理性的内容,巧选中间案例素材,设置“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素材情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思维模型,以带动课文两端内容的学习。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资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地区已有城市25座,建制镇420个,城镇密度为108个/万平方千米,城市密度为6座/万平方千米,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2010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已近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答案要点】(1)从资料1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是什么?
(2)从资料2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是什么?
(3)从资料1和资料2可以看出,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是什么?
答案:(1)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快。(2)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两者相互促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思路点拨】第一步,阅读资料1和2,搜集一些图表文字素材,分析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以及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初步厘清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关系。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先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预设好“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型情境。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珠三角工业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结合珠三角区位图,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成就的分析,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利弊影响。
第三步,提供巧辩方式,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分组梳理珠三角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如巧设“要科学发展规划,还是要单纯发展速度”等辩题,以体现学生对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等问题和措施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了解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区域农业发展”一节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先预设探讨“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特点”这个中间
案例,再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最终讨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注意要点】“中间开花”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开放性,以引导学生产生多方面联想,生成相关思维,体现“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妙境。
当前,案例型情境设计与运用依然存在诸多操作误区。诸如“讲”案例,而不是“用”案例教学;脱离教材,精典案例不选,另选其他案例;新选案例素材设计不当,没有扣住课标要求教学,等等。
另外,根据教学业务差异,案例型情境设计的层次性应不同:一个是浅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教师采用有意义接受式的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新教师;另一个是深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学生采用有意义发现式的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有经验教师。两个层次的案例型情境设计,教师均应把握。
参考文献:
一、背景及意义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安新区,成为全国第八个国家级区。贵安新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20个乡镇,所辖区域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设立至今,其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自开工建设以来,城市骨干路网基本完成,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观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建成投产,一批绿色环境建设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城市统筹初见成效。“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十年建新城”,贵安新区蓝图绘就。“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6月17日,视察贵安新区时做重要指示。作为全国第八、西部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紧紧围绕“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战略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建设中坚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民营经济作为开发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新兴动力,坚持创新与创业环境并重,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最大限度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存和经济活动的跨界功能一体化,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国际联系不断加深的过程。”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动、新技术的浪潮和区域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问题日益凸现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落后病”、“膨胀病”,区域问题如同区域“病症”一样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区域问题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区域”或者“问题地区”。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区域”的解决。因此,在将来的区域经济学发展中,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文献中数学模型形成了几种模型,分别为:投入产出模型、?线形规划模型、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动态城市模型、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
三、经济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一旦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源于产业之间的自然联系,必然会形成在主导产业周围的前向联系产业,从而形成乘数效应。
(二)积累因果理论
累积因果理论,又可以称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其的形成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的,后来经卡尔多和瑟卡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一种模型。根据研究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这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比较落后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相比发展更慢;后者所指的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理论
中心理论是拉美国家的“依附”理论的重要体现。中心是决定经济体系发展路径的局部空间,这也就是决定了被称为“”的依附的局部空间的发展。中心和共同构成了体系,是以权威性和依附性关系为主要标志的。中心和存在了不同层面:一个区域的局部范围之间,区域之间和国家之间以及在全球层面上的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第三国家的大城市是该地区的中心,但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中,是所属于地位。由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周边地区依附于“中心”而获得发展。因此,发展本身就包含极化过程,在这一点上同极化理论一致。
四、贵安新区现状
关键词:免疫机理;免疫识别;危机预警;阳性选择机制;阴性选择机制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10-02
目前世界各国对社区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均较为薄弱,现有的社区安全预警机制存在较多问题。若利用社会仿生学的知识,模拟人体免疫系统对疾病的预警去理解、构建社区预警机制,就可以建立一个与免疫系统相似的、具有较高预警效率的社区预警机制。
一、社区安全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1.社区应急的人员培训机制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缺乏医疗、自保、防恐等应对常识。
2.社区应急后备人员的选拔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社区应急后备人员的选拔制度。
3.社区危险的识别机制不健全。现在有一些识别机制预警能力弱,不能及时地进行风险识别,导致危机发生时社区处于被动应急的局面;但有的预警机制又过于敏感,尽管能有效预测,但虚警率较高,动辄提高预警级别,造成社区不必要的恐慌,久而久之会降低社区对预警机制的信任,得不偿失。
二、基于仿生学的社区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
本部分重点阐述免疫监测的相关功能,通过仿生,构建与免疫监测系统相似的社区安全预警机制。
1.社区系统的构成。人体机体与社会系统都属于复杂系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机体内存在的神经系统与社区内存在的处理社区信息的信息系统;机体内存在的血液循环系统与社区内的生产系统和外贸系统;机体内存在的免疫系统与社区内存在的危机应对系统等[1]。当机体发生疾病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分泌的抗体会对各种病毒(抗原)进行识别、攻击直至消灭抗原,最后将抗原清除出体内;社区的危机应对系统在政府的组织下,存在应对危机的部门、组织以及各部门为了应对各种危机而制订的各种预案以及当危机发生时根据预案而应对危机的各种动员活动。
2.社区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下面就通过分析免疫系统具体的免疫机制来构建社区安全预警机制。
(1)阳性选择机制。①阳性选择机制的意义。阳性选择机制是细胞依据是否与自己MHC分子有亲和性,有则与之结合,进行克隆增殖,反之则会直接死亡。将这一机制类比到社区系统中,社区系统中的法律法规相当于人体内免疫系统中的MHC分子,未发育成熟的T、B细胞相当于未经训练的危机应对部门的工作人员,阳性选择就相当于危机应对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的危机应对部门的执行人员进行培训与演练的过程。在社区危机预警系统中,阳性选择机制的过程应该这样描述。危机应对部门要能够更好地应对危机,也必须有相应的信息侦察部门、信息传递部门和具体应对部门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分工。信息侦查部门就相当于T细胞,信息传递部门就相当于提呈细胞,危机应对部门相当于B细胞,危机预案就是相当于B细胞上的基因组。在应对危机前,危机应对各部门人员进行“阳性选择”。②社区应急后备人员培训机制的构建。社区应急后备人员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既为社区安全增加了一道防线,又为危机来临时的快速反应和及时应对赢得了时间。第一,制定安全法规并进行普及。应急后备人员是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一个重要群体。安全法规的制定与普及,可以让他们在危机来临之时,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违背安全法规的危险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带来的损失。第二,进行安全常识的普及。应对危机之时,安全第一。这就要求对社区应急后备人员进行安全常识普及,让他们能在保护自身的同时,也可以保护他人。第三,制定不同的安全预案。对于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特征,所以要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对“”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让应急后备人员进行各种安全预案的学习,提高他们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灵活性。第四,进行安全预案的实际操作。要对应急后备人员进行安全预案演练,让他们熟悉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在真实的危机应对中,做到稳而不乱。
(2)阴性选择机制。①阴性选择机制的意义。在免疫系统中,经过阳性选择的T细胞还需要通过阴性选择才能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阴性选择是指早期T细胞与早期B细胞与细胞自身抗原作用结合,并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B细胞克隆死亡并被清除,或克隆存在但受抑制不能活化的现象。在社区安全预警系统中阴性选择机制相当于危机管理部门在训练相关人员时,首先经过“阳性选择”,将不具备法律法规知识的人员淘汰,但剩下的危机应对人员也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还必须进一步培训和演练。因为合格的危机预警人员应该具备按操作规范识别、监督和处理危机的能力,所以“阴性选择”机制就是培养后备危机应对人员的这些能力。②社区危机应急人员选拔机制的构建。人的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不同的差异,同样的培训得到的效果也千差万别。因此要建立一种选拔机制。第一,对想要参加应急后备培训的人员进行选拔。第二,对参加过安全法规及安全常识培训的人员进行选拔。第三,对参加过应急预案及实际操作培训的人员进行选拔。第四,对晋级人员进行公示。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晋级人员及考核成绩进行公示,使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完全透明。
(3)免疫识别机制。①免疫识别机制的构建。社区安全预警系统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对系统薄弱环节造成危害的程度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基于危险识别理论的社区安全预警系统,尽量量化检测到的警报信号,使预测警报更加严密。但是,阈值设置不合理也会导致警报错误。按照系统中受到异常破坏的节点与正常原因而受到破坏的节点的比例产生的危险信号来建立危机预警模式来识别风险。识别风险的过程一般先根据风险级别来设置危险信号和危机爆发的阈值,危险信号由异常受损节点的数量与正常受损节点的数量的比例来确定,同时根据危险信号与危机爆发的阈值两者之间的平衡来影响社区危机预警检测系统的激活状况。②社区危险识别机制的构建。通过对“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社区危机应急人员进行合理的编组,采用分布式将社区危机应急人员布置在社区的各个“方位”,构建社区危机识别节点。当危机入侵时,受到危机入侵的节点中的相关专业应急人员要及时对危机进行识别和判断,并马上上报危机入侵情况。危机识别节点还要找出危机的特征和类型,以便正确做出应对的方案并实施。所有危机识别节点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控制,当节点上报危机入侵情况后,指控中心要对上报的危机进行分类统计,实时掌握被同一类危机入侵节点的数量。一旦被同一类危机入侵节点的数量超过阈值,则判定未来将有这一类的危机发生。并把信息到全社区,社区所有成员一同做好准备。同时指控中心调集社区力量,对将要出现的危机进行排查,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总之,本文为社区应急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浪.基于免疫机理的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陈文涛.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文,2010.
[3]刘浪,邓伟.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危机预警系统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7,9(4):37-41.
[4]施式亮,彭新,李润求.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事故预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156-160.
[5]龚红卫.犯罪的防控研究――以风险社会为视域[N].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6]申雨.论事件的预防――以层次分析法槭咏[N].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04).
[7]张译丹,陆宁.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思考――以昆明事件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工管委主导、部门配合、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的原则,以雪为令,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及时清除街、路积雪,确保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组织机构
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冬季清雪工作指挥部,负责全区清雪工作的指导调度和安排部署。
总指挥管委副主任
副总指挥:工委办公室主任
管委办公室负责人
城市发展局局长
各清雪责任单位(见附表)主要负责人为全区冬季清雪工作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清雪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信息反馈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城市发展局,办公室主任由城市发展局副局长殷港同志兼任。
责任分工
(一)城区主干道的机动车道,由环卫部门负责喷撒融雪剂,并对融雪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证正常作业;财政部门为清雪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二)城区主干道的慢车道、人行道由工委、管委机关和驻区各单位负责(详细情况见附表)。
(三)城区次干道由各企业单位、沿街门店按“门前五包”规定的责任范围负责(左右单位的间隔延长线至街道中心线)。
(四)小街巷、居民小区由社会发展局和物业部门负责。
(五)区内广场、游园等公共场所的清雪工作由日常管理责任单位负责。
关键词: 语言;人力资本;经济发展
Key words: language;human capital;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326-02
1 语言和经济
美国学者Ja.cob Mmchak在1965年提出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并由其他学者不断完善,这是语言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最早被提出。在语言经济学中认为:语言可看做一种人力资本,学习语言则是对其的一种经济投资;语言的使用体现了一种有高低之分的经济价值;语言使用蕴含了经济学本质的要素。
总体来讲,语言在经济中的价值和效用、费用和效益是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我们把语言在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的使用地位、使用频率、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评价,以及由此制定的语言政策定义为语言的经济价值。我们在某些语言政策的驱动下进行语言学习,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张卫国(2008a)这样总结语言的经济性质: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与此同时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是语言其他经济属性的本质体现;鲁宾斯坦(2004,第6页)指出,经济学试图用某些函数(微观行为)的最优化过程所衍生出来的常规性来解释社会制度,通过语言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所要研究的东西恰好是这些最优化过程中的“行为函数”,这会为语言制度的动态演化奠定微观基础。
2 语言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它是资本的一种形态。如果一种投资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效益,就可以把它看成是人力资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语言就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力资本,因为语言知识基本上就是知识资本的积累。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语言多把技能看做人力资本的体现形式,它符合人力资本定义的标准:第一,语言的获得是要花费一定代价即成本的。第二,语言具有生产性。语言作为人力资本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语言自身的特性 语言是取得、传播及积累信息的主要工具。犹如一个文化窗口,具有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状况的功能;犹如一架文化交流桥梁,让我们可以跨越国界、民族、文化,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语言作为意愿表达的实现功能,其已经越来越紧密的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了一起,对推动和发展区域经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突发猛进的状态,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入21世纪即知识经济时代后,我国也前所未有的广泛和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尤其是我们成功的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科技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与此同时,外语语言人才的多元发展和应用对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起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知识和人才是在新时代竞争中取胜的致命点,由于社会上对知识经济的需要及相关专业人才的渴盼,让人们不断认识到有必要进行语言学习,我国政府也不敢忽视非汉语人才的培养。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并加快,我国居民的居住消费意识也在提高,人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室内的设计,而是逐渐扩大到整个居民区的整体景观,外部景观对购房消费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也纷纷提出了以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来吸引消费者的营销策略。园林景观设计从以前仅仅是居住区辅助设施甚至摆设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可以说已经成为人们买房以及开发商建房时的一个重要参考。石家庄某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得到了很多购房者的认可和喜爱,并且为业内专家所推崇,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例子。本文正是结合此案例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研究。
1.案例概况
石家庄某居民小区的开发商是河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小区位置位于石家庄开发区太行大街与学苑路交口西南角,小区东面是东南环城水系,而南面则是一个公园,名称为天山公园,而北边是山湖公园。此小区整体面积达到将近七万平凡米,其中光是建筑面积就有将近一万五千平方米,剩余的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笔者对其建筑设计图纸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整体建筑面积是矩形,内部地形相对较高。
小区施工之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会审,发现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将这些问题总结为三点:首先是小区整体建筑物位置分布的问题,整个小区内的楼层单元分布太密集,导致出现的空地比较多,而楼层之间的空间又比较小,不但影响了低楼层居民的采光,而且不利于整个小区的一体化;其次是景观分布的问题,总体来说设计图纸上的景观比较零碎,仅仅是景观,而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园林。具体来说,小区内计划栽种的植物以及喷泉等设施都被切割开栽种在单元楼的间隙内,而空阔的大片场地并没有形成小区内部比较完整的核心园林式的景观;最后是小区整体太封闭,不利于向外部展示小区景观,也不利于将外界景观同小区景观融为一体。
2.石家庄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2.1娱乐功能
首先要明确的是园林景观的第一个作用,那就是娱乐功能。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高楼大厦中间人们枯燥的生活,增加一些生活乐趣。比较完善的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媲美城市公园的作用,其不但是小区内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为居民提供了整套休闲设施,居民可以不必走很远就能进行户外游玩、散心。近年来城市居民区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其规模的扩大也直接促进了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水平的提升,不但为居民提供了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而且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进行社会交往的纽带地区,有利于小区内部人文关系的和谐和居民整体身心健康。
2.2生态功能
除了上述所说的娱乐功能之外,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也不能被忽略。园林景观以绿色植物为主,其不但能够净化空气、减少小区内部由于汽车排放等带来的尘土,而且能够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尤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研究表明,湿地是生态宝库,不但能够对外部环境起到改善作用,而且能够为内部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很多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本身有很多植被,然而整体比较混乱,不但不能起到美化作用,而且成为了小区脏乱的印象之一。因此,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但设计栽种新植物,而且对原有的植被进行形象改善,在不破坏整个小区内部生态系统平衡的情况下进行植被改造,可以有效改善居住区的形象,使其变得雅观大方。
3.石家庄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总体来说,石家庄某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实现了整体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现代化的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到绿化植物的形态美,其次植物质感以及其色彩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造成游人视觉效果的要素之一。另外,空间环境的布局对园林景观的框架影响很大,比如说石家庄某小区设计图中园林景观的空间布局就不是很好,空出的场地太多,建筑物密集导致植物景观分布也比较密集。而其地形大约高出小区外部地形1.3米,这也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这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同建筑物设计师以及施工人员相互之间商讨解决。
4.石家庄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4.1地方特色
我国幅员广阔,因此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要设计出既能够获得本地人认可又能够给外地人以惊艳感的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就要充分了解本地文化特色,尤其是建筑方面的习惯以及审美方面的特点。另外,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地形特点,将山水情怀体现到其中。总体来说我国汉族民居分为北方和男方两个派系,石家庄属于典型的北方地区,其文化是典型的燕赵之风,因此建筑特色也具有浓郁的北方气质。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园林构造方法,将其灵活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
图1 北方楼房特色
4.2功能性
园林景观虽说是小区建筑物的一部分,然而在建筑过程中还是要顾及到其实用性,因为园林景观是小区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空间。一方面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将整个场地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并合理确定每一个功能区的大小、场地高差以及其质感。另一方面,石家庄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考虑到了园林景观对居民的心理影响功能,其能够带给人一种家园感觉。总体来说,在进行功能性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动静结合。所谓动,是指其运动场所,例如篮球场、羽毛球场、喷泉等,而静态的景物比较多,很多绿化景物属于静态的,例如假山、树林等。动静功能的发挥是矛盾的,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处理好其关系。
图2 静态景观设计一角
4.3借鉴现代建筑风格
除了上述所说的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发挥地方特色之外,从现代创新性的建筑风格中汲取营养是必要的。现代建筑风格是目前世界上多种文化交流碰撞之后融合的结果,其博采众长并克服了很多建筑风格的缺点,应该说比较先进,能够适合更多人的审美观念。
5.小结
本文以石家庄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主要从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时要遵循的原则和要注意的要素进行分析。总体来说,既要发挥地方特色,又要注意借鉴最先进的现代建筑风格,既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又要使得其格调高雅,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并带来生活乐趣的作用,这也是设计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清风.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J]. 现代园艺,2012,06:122+124.
党的十强调,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独特的示范作用。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落脚点是在中部县域,重点、难点在中部县域,必须根据中部县域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发展要素,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进中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中部县域自主创新力度,发展低碳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本文试以湖南省长沙县为例,就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一理性的梳理。
一、湖南省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
1、湖南省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湖南省长沙县自古为三湘“首善之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县”、“最具幸福感县城”等荣誉称号。2011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排名中,分别位居第18位和17位,均列中部第一。人均GDP8035元,城镇化率51.99%,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见下表。
中部地区各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与长沙县对比一览表
中部地区
省份 平均县域人口
(万人) 平均县域GDP
(亿元) 平均县域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山西省 25.93 68.93 4.22
河南省 66.74 174.90 6.03
湖北省 57.02 125.33 5.37
安徽省 80.30 119.21 7.28
江西省 43.66 82.48 6.28
湖南省 58.36 128.98 4.91
长沙县 80.38 789.90 96.90
2、湖南省长沙县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前,湖南省长沙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对外封闭,经济体制单一,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停留在温饱阶段。到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仅2亿余元,工业总产值为6800多万元,财政收入只有1919万元,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为51:32: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7元和143元。1978年,党的的召开,拉开了长沙县改革开放的序幕,经济发展方式开始由粗放经营逐步向集约经营转变。
一是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0:42:18,以工业为主的二产业首次超过一产业,并在三次产业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底,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5:73.2:20.3,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70%,约有70%的财政收入和农民新增收入来自于工业。
二是实现分散化向集约化、集群化的转变。湖南省长沙县90%的企业都集中在“一区六园”,95%的工业产值来源于“一区六园”,并逐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三大支柱产业和食品饮料、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印刷包装等主导产业。
三是经济增长逐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建立了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1家,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3%。节能降耗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二、湖南省长沙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促进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系统问题,湖南省长沙县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发展要素,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进中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中部县域自主创新力度,发展低碳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1、建设生态文明的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湖南省长沙县效率优先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业已面临资源瓶颈等诸多深层次因素的挑战,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能源、重要原材料短缺矛盾及国家对土地利用、能源节约、二氧化碳以及污染物排放更高要求使发展压力增大,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县域绿色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关工作,包含绿色经济、生态保护、宜居环境、两型社会、低碳经济等内容,需要增强分析经济发展的成绩与代价、产出与投入和节能减排等工作能力,加强技术进步和统筹发展等工作手段。
一是注重规划,制定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城镇规划等,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主动选择污染少的合适项目,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中集聚集约效应;二是注重功能区建设,将县域划分不同功能区,统筹发展,积极推进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拓展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三是注重城乡统筹,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地区分散型农户及乡村学校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及其清运系统工程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注重环境生态建设,加强“两河”流域林地、湿地保护力度,建设浏阳河、捞刀河风光带,加快推进绿色市政建设,创造低碳出行条件。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就是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县域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湖南省长沙县二产业比重过高,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仍然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要打好“转换牌”,着力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借鉴工业组织形式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进组织创新,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提高产业化水平。二在现有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可持续节能环保建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形成“高端产业自主化,关键部位自产化,产业布局集群化”的良性发展格局。三要把发展“生产业”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铁经济、空港经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会展业、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等生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创意经济等都市型经济业态;进一步提升房地产、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生活业发展水平,推进商贸服务、休闲旅游、房产装修、汽车服务等生活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从总体上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的状况和严重依赖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严重依赖引进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提高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催生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支撑。湖南省长沙县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
要进一步增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理念,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上来,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和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要构建以技术为中心的集成创新体系,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骨干企业。在重点支持梅花新能源汽车、远大集团、顶立科技、众兴新材、瑞翔新材料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做大优势,突出特色,树立自主创新发展的理念,着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促进技术要素与自然资源要素、人力资源要素、资本要素的有机结合,集中力量开发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为特色产业的发育和成长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十二五”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与重点[J].新华文摘2011.3
[2]姚永康.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2.
[3]浅谈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河北博才网.2013.10.8.
作者简介: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是一份动态信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在健康档案使用的过程中对建立的方式不断探索与创新。所以我们设计并完成了基于网络环境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接下来我们对此操作系统进行具体阐述。
我们所创建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包括档案管理、信息服务、家庭监护、信息传递和系统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根据普通患者、儿童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三种群体进行分类。
社区居民健康系统的五个模块所产生的功能具体如下:
档案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既可以生成和打印所需要的档案报告,还可以进行档案的修改、添加和删除。信息服务模块利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把社区服务中心和用户家庭关联起来,在社区居民从网上查询所需医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健康信息情况上传到服务中心,这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及时地了解社区居民用户当前的健康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社区居民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家庭监护,这个模块主要是针对社区的独居老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有需要的家庭进行监护,防止和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信息传递,主要是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完成社区医院和中心医院的网络互通,如果病人需要在大中型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医院医生就可以将所需要的病历档案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取,同时社区医生也可以通过互通网络来获得中心医院专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社区居民用户用来对信息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以及社区用户设置权限,修改用户密码和对系统数据的备份和还原。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保密安全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保密安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即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程序。用户登录时采用双密码,一个密码进入应用程序,另一个密码用来进入数据库,双密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其他人仅用一个密码就可以直接打开应用程序并进入数据库。
用户进入管理系统的主要流程是:首先用户要用一个账号来连接注册表,在注册表中查找是否有此用户,如果有,系统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系统进行比对,密码正确用户就可以进入应用系统并将第二层数据库密码解密,然后系统把该用户ID和密码再次进行比对,正确则进入数据库,如果错误就退出系统。应用系统密码是由用户本人进行设置和更改,用户的ID号是系统的管理员进行分配。
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表现方式
首先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库主要是把居民家庭住址、社区医生安排、常见疾病和体检情况等基本信息情况进行记录。在系统中,我们把居民的姓名、年龄、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存放在居民基本信息表里,在社区服务中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从表中提取。
接下来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终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运行在Windows2000应用程序所提供的进程,其中主要用到了COM组件,因此这个服务器终端的应用程序没有应用界面。
引言
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花建(2005)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核心是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李宜春(2006)通过对安徽省的实证研究认为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模块构成。顾江等(2012)利用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采用AHP法对花建提出来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权重的确定。乐祥海(2013)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建立了产业基础、产业投资和产业收益三大维度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SD-ANP模型。
本文认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建立在区域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环境资源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行业领域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得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以至达到最优,形成在文化产业中对文化市场的争夺优势、获取产业发展优势和获得文化产业增长动力的能力。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
借鉴前人对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考虑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本文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竞争力纳入指标体系。
通过设计问卷和专家意见调查法对最初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选取桂林各高校相关领域专家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18份,问卷有效率为80%。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运用“Sig.(双侧)值”和“均值差值”判定指标测量属性,当“Sig.(双侧)≥0.05”且“均值差值>0”或者当“Sig.(双侧)≤0.05”且“均值差值
(二)基于ANP方法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应用ANP构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将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因素层,第二部分是网络层,由所有受控制层支配的元素集构成,即二级指标和下属的37个指标组成的,内部之间呈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见图1)。
通过Super Desicion软件中9标度法设计调查问卷,借助Super Desic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关于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以控制层的四个准则指标(B1、B2、B3和B4)作为判断标准,对二级指标(C1-C13)进行两两比较,由于二级指标是相互独立的,即转化为用传统的AHP方法进行权重设计。关于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以二级指标(C1-C13)为判断标准,考虑到三级指标中指标与指标因素间的相关性,根据专家意见构造两两判断矩阵,采用一致性检验方法来判断矩阵是否被接受,最终通过极限超矩阵确定三级指标权重(见表1)。
(三)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显示,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和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二级指标中以文化产业实力、文化企业经营能力、经济环境、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资本资源更为重要,说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依靠产业的内部驱动,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至关重要;其次,经济环境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播速度,从而更好的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资本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积累和资金来源,有利于区域文化产业在先天自然资源不足的状况下发展人文资源文化产业。
两广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原始数据采集说明
在文化产业中,事业单位经费统计数据已将“销售税金”纳入 “经营支出”子项目,为避免对销售税金进行重复计算,人为降低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率水平,本文提出文化文物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率的计算公式为:
关于文化产业开发投资年增长率、文化产业平均收入增长率、文化文物单位经费自给率和文化产业平均资金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至2013年各省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在三级指标中,文化资源和自然遗产的开发利用程度(C24)、文化行业协会的管理水平(C61)和文化企业经营配合程度(C63)为定性指标,采用九分制量表(1-9)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该指标水平越高。
(二)评价结果统计
在表1中,部分指标为带量纲的数值,如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本市万人口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等在内的15个指标,对这些指标数值采用级差变换方法进行标准化,从而消除量纲:
其中, I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的无量纲数值;Xij 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数值;minXj 为第j个指标中所有样本的最小值;maxXj 为第j个指标中所有样本的最大值。计算得出两广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见表2-表4)。
两广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对比分析
(一)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来看,广东地区文化产业要素生产力整体强于广西地区。两广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要素和产业资源要素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而资本资源要素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在人力资源要素上,两广地区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和本市万人口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在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文化产业占同业人数比重指标上, 2011年和2012年广东的负增长速度分别为6.94%和8.64%,表明广东具有高等学历水平的文化产业人员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资本资源要素上,广西的整体竞争优势优于广东。广东在文化产业开发投资上占GDP比重大,但广西在文化产业开发投资年增长率上明显高出广东。这主要是由于广西自2010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等政策,不仅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更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财政等政策保障。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水平来看,2010年至2012年广东地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整体强于广西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其中,在文化市场占有能力、产业管理能力和文化企业经营能力上,广东的竞争优势明显强于广西。但是,在文化产业实力上,广东省的竞争优势比广西弱。
在文化产业实力上,由于广东省文化总产值总量大,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比重也高达5%以上。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2.6%,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在16.5%以上。但是,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广西。
(三)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来看,广东的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整体高于广西。2010年至2012年广东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分别为24.14%、26.50%和 17.92%,广西分别为11.47%、14.17%和16.24%。
广东作为中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不仅拥有经济起步早的优势,并拥有临近港澳台的优势,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其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不仅吸引了更多高学历从业人员,也获得了更多的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文化产业基建投资额,从而使得广东文化产业在环境竞争力上取得了比广西更好的发展优势。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来看,两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态势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状态,广东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整体高于广西。
在教育发展水平要素上,由于两广地区对教育、科技和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增多,且广东省在教育、科技和文化上财政投入较广西更多,广东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大,但同时也导致两广地区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均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广东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低于广西,2010至2012年广西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分别为12.75%、10.52%和10.32%,广东依此为15.69%、10.58%和10.28%。
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一)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投资,落实文化产业政策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法制和政策的支持,文化产业也如此。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依靠政府将已有的法制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所处的阶段不断完善政府政策和法规,进一步为广西文化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法可依、有秩序的竞争平台,从而为广西文化企业的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推动广西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加大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与全国31省市相比,2010-2012年广西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分别为17.4元/人、17.81元/人和18.21元/人,在全国排名连续保持在24名以后,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不仅落后于广东,且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加大人均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增加居民文化消费可支配资金,刺激居民文化产业需求,培养居民文化消费行为,从而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带动文化产品消费,促进广西文化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促进文化企业间合作,提升文化行业协会管理水平
2011年广东成立了深圳市文化产业产业协会,入会之初共有350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组织。行业协会不仅具有组织、协调的职能,更有服务和监管的职能。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推进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形成,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可作为文化行业整体代表,利用自身实力处理和协调好各方关系,从而达到减少单个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广西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有序管理和有序发展。
(四)培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
广西文化产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尤其需要具有高素质从业水准的文化产业专业型人才。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快建设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在未来几年,应有步骤地开展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教育机构的作用,设立文化产业专业院系,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
(五)实行重点城市带动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主要分为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现有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即在发展桂林高新创意动漫产业园和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为动漫骨干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广东“广深佛莞文化创意产业圈”模式,实行重点城市带动经济带发展战略,立足于区域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文化产业资源特色,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强势品牌。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3.顾江,高丽丽.我国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基于31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4.乐祥海.中部六省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2013,3(31)
转轨经济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虽然在量上未必高于成熟市场经济下的风险程度,但是在质上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特征却远比后者复杂。在上,成熟市场经济中的金融风险往往具备周期性和可预测性,在分析上一般体现为“泡沫”的积聚和破裂;在转轨经济中,风险往往随体制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为了从动态上把握我国金融风险的变迁过程,前瞻性地反映今后若干年经济转轨与发展中可能遇见的金融风险种类,并预先准备风险防范手段,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以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地区一一浙江省温州市为典型,探讨改革开放二十年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及其管理模式。
至2000年12月,温州各项存款余额达928亿元,是1990年同期的22倍;各项贷款余额595亿元,是1990年同期的20倍;外汇存款余额13亿美元,是1990年同期的24倍。金融机构数量达1400多家,基本形成了在中央银行监管下,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并存,多层次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业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银行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行的转轨与变革。
随着经济金融的迅速发展,金融风险的动态特征亦十分明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八十年代中期,温州民间个人集资泛滥,“会案”频繁爆发,涉及面广,破坏力大。大规模、大范围的民间金融风潮时有发生。第二阶段是九十年代初,上出现乱集资、乱批金融机构、乱从事金融业务(称“三乱”)现象,以及小法人金融机构高风险状况严重了金融秩序。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中后期,逃废银行债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影响了金融的稳定,金融风险度加剧。总结二十年的金融风险历程,呈现出主体规模化、风险隐藏化、形式多样化的特征。
二、金融风险与经济转轨的相关性分析
(一)二十年来温州金融风险历程
1.八十年代爆发的“会案”接连不断从1984年首开乐清县柳市“黄华会案”到1988年“平会”倒会和“银背”破产,中间经历了1985年的“抬会”风潮、1986年的苍南、平阳“排会”案。据不完全统计,每次“会案”风潮,仅倒会、破产在100万元以上的“银背”人员就达数十人,金额在6000万元以上;而100万元以下的则是不计其数,涉及资金达1亿元以上,风潮爆发后,为索债而引起的非法拘禁、扣人质、烧住宅,以及人命案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还伴随正常民间信用解体的事件。纵观八十年代的温州“会案”风潮,其突出特点是涉及面广量大,破坏力强。会主以超高利率为诱饵,进行的金融投机诈骗活动,用高达3%—6%的利率欺骗会员资金,由于这种高利率大大超过生产经营者的承受能力,使资金投向完全脱离生产和流通。同时还刺激民间借贷利率不断上升。
2.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民间集资花样翻新,主体由个人向单位发展
八十年代中后期,温州市民间“抬会”倒闭等金融风潮,使许多市民对非法集资带有一定程度的恐惧性和警惕性。此后,集资形式花样多变,出现一些企业以提供居民生活必需品,如液化气、食用品等为诱饵,承诺集资一定金额,按月提供物品,并随时可退资,大举进行筹资活动。由于集资企业经营不善,给市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社会反响较大。
3.九十年代以来金融风险的多样化
一是非法机构从事金融业务异常活跃,九十年代以来,金融风险产生的主体趋向多元化,并逐渐从地下的非法形式,向以公开的合法面貌出现;从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过渡,并呈现多样化特征。出现了由地方政府部门审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人参股组建的办理金融业务的合作基金会和民融资金调剂服务部;出现了物业(设备)租赁公司和股权转让咨询服务所;出现了变相办理金融业务的个体协会服务部、投资公司、城镇投资开发公司和未经审批的典当商行等组织。从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上半年间,各类融资性“农基会”达86家,后经温州市委、市政府和人民银行清理整顿,仍有33家民融资金服务部一直公开办理金融业务。此后,物业租赁公司、资金调剂服务社、个体协会服务部、老人协会基金会、驾驶员协会等相继登场,有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体改委审批,有的没有经过政府部门审批。其中物业公司形成较大规模,至1999年底,仅温州市区的物业租赁公司就达81家。这些物业租赁公司资本金严重不足,一些公司验资后,抽逃资本金,暗地里办理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综合费率高达18—22%。更严重的是部分物业租赁公司从业人员或股东,以其企业和个人名义向银行、城乡信用社融资,用于高利放贷,将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
二是小法人金融机构高风险状况突出。九十年代初,温州的小法人金融机构处于高增长期,小法人金融机构的发展,当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温州个体私营经济发达的格局,但由于其自有资金规模小,资本充足率极低,人员素质不高,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即使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信用社,也同样潜伏着风险。1996年人民银行确定高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情况是:高风险的城市信用社9家,占其数的17.6%;高风险的农村金融服务社13家,占其社数的32.5%,其中已出现风险或有风险隐患的有9家;高风险农信社36家,占其社数的21.3%。一般来说,诸如此类的小法人金融机构资金实力弱,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差,金融风险暴露速度快,风险系数高。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将在一定范围里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破坏力。
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不容忽视。在九十年代,温州市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较快的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证券经营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是由于违法违规经营金融业务形成的。如1993年温州“发景”、“钧科”二家国际期货交易公司未经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批准,非法办理外汇期货业务,欺诈盲目投资者,引起金融风波。
四是“逃废债”风波迭起。随着金融业内控措施的健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以贷还贷、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日益艰难。一时掀起企业“逃废债”风波。其主要特征是:少数国有大集体企业“悬空”银行债务,一些私营企业厂长经理外逃,逃避银行债务。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11月底,国有大集体企业以各种花样悬空银行贷款债务的有72家,贷款金额2.85亿元,厂长经理外逃人数达961人,“逃债”金额高达6.30亿元,其中市区470人,金额4.28亿元;逃债金额1000万元以上有11户,金额2.30亿元,几乎涉及每家金融机构,企业“悬债”主要通过改制渠道。部分企业采取兼并、关闭、“假死”等方式,转移资产,另立“炉灶”,或成立企业集团、搞股份制等,以此为契机甩掉银行贷款。一些企业“化整为零”逃避银行债务。一些企业“移花接木”,新“官”不理旧债。少数企业“金蝉脱壳”悬空银行债务。以现有的生产场地或设备与外方合作,将银行贷款束之高阁。私营企业主外逃,逃避银行债务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外逃”户负债率高,资金高度依赖金融机构。二是“外逃”大户在逃债前都经历过“以贷还贷”、“以贷还息”、“借新还旧”等资金艰难周转过程。三是“外逃”户大都一人多厂,且与金融机构关系密切。有的甚至就是某小法人金融机构的法人代表。
(二)温州金融风险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透视温州20年来金融风险事件的成因,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考察。主观原因主要是温州经济转轨进程中金融的民营化倾向和金融组织经营者素质等方面;客观原因则在于温州经济环境的演革所导致的风险必然性。
1.主观因素
一是民营化倾向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温州金融风险事件最为集中的阶段是八十年代,最为集中的主体是小型的甚至微型、个人开办的金融从业组织,如城市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金融服务社、典当行、各种“会”(呈会、抬会等)以及个人的非法集资活动等。在80年代国有银行服务严重滞后、国家还未能对金融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大背景下,金融领域也就成为温州人投资的一条重要尝试途径。于是,通过个人或合伙形式,温州人创办了大量的小型金融组织或以其他机构的名义变相从事传统的存贷金融业务。由于金融风险的暴露具有滞后性特点,加之风险意识淡薄,最终导致许多风险事件的暴露。
二是金融组织负责人经营水平低下。许多温州民间金融组织负责人根本达不到从事金融业的经营要求,政策、业务不熟,创办的金融组织与工商企业有千丝万缕关系,许多负责人本身是经商或办企业的,又不注重内控制度建设。结果温州的民间金融组织均存在或大或小的经营方面的,如股东贷款占比很高,非股东贷款过于集中,资本金不实,“三会”制约形同虚设,法定代表人权力过于集中,违规拆借资金,高息吸存,帐外经营,准备金备付金不足,存贷比超标,冒名、借名、越权、跨地区贷款司空见惯,不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内部管理混乱等等。
三是信用道德因素。可以说温州金融风险事件的不断出现也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地区信用道德环境建设滞后有相当联系。温州曾一度受“假、冒、骗”困扰,严重影响了温州声誉和形象,金融领域在这种大环境中也必然受到冲击。个人借钱任意延期偿还甚至逃债、赖债、废债,企业提供虚假的报表、多头开户、以贷还贷,无效担保、重复担保,金融组织虚假出资、高息吸存、违规拆借,民间非法集资诈骗,以及一旦风险暴露责任人经常选择潜逃国外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引致了金融风险的产生。
2.客观因素
一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特征。温州非公有制经济的独特之处曾明显地表现为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转产快。但产业层次低、经营方式传统,产品轻型化。这样的经济格局极易受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影响。与当地的企业规模一样,温州的民间金融组织规模也不大,通常存贷款规模仅几千万元,这样金融风险就更易于暴露并迅速传播。一旦一家贷款相对集中的城信社因企业经营不善或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临时无法销货还款,该城信社的资产流动性就会很快下降,支付缺口显露的可能性就很大。并且产生风险也极易传播到另一家而蔓延开来。在清理整顿农村基金会期间,就出现大多数的城信社备付金大量下降或各项存款受到明显影响,支付困难的现象。
二是银行发展在局部的滞后。80年代温州国有银行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无法摆脱观念的束缚,大量资金只投向国有集体企业,而蓬勃发展的温州个私经济获得国有银行的资金支持却极少,许多企业偏好向社会借款和用现金结算,为温州民间金融组织和民间借贷的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并且即使高利借贷的风险较大,但由于效率较高和便利的原因,人们还是愿意承担风险,从而内在地埋下了金融风险隐患。
三是经济环境偏紧导致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逐步恶化。资产质量是金融组织是否稳健经营的最核心指标,是金融组织的生命线。在资产质量恶化的情况下,若没有其他措施来补救,比如没有发达的资金市场拆入资金或资产不能及时转让或变现等,那么该金融组织就很可能面临支付缺口和流动性困境,一旦群众对其丧失市场信心,就会演化为金融风险。温州已暴露或面临风险的金融组织大多有一个资产质量逐步恶化的过程。如1997年瑞安市某金融服务社在面临支付压力时,其表上不良资产比例为24%,实际资产质量远比报表反映的要严重的多。其他风险边缘上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高的达到90%以上,低的也比规定的15%要高。没有资产质量作为金融组织资产负债比例和“三性”管理的基础和后盾,金融组织也就难以实现稳健成长。
四是政策导向的失误。温州20年的金融业发展历程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涉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某些具体操作上却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考虑不周而埋下金融风险隐患。一是80年代原体改委和农委宽于批设农村基金会,并收取代管资金,结果绝大多数机构走上吸存放贷的道路,成为温州金融业的重要风险源。大量基金会成立使得体改委和农委等主管部门根本无法深入管理和有效监督,可以说基金会长时间是处于失控状态的,从而使得风险的累积成为可能。二是对金融法人机构的政策连贯性若被打破,就有可能诱发金融风险加快暴露。如在组建温州城市商业银行期间,由于组建期过长,透发原有的一些城市信用社股东转让资本或大肆挥霍资产等现象的发生,给温州市商业银行成立后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三、风险处置
(一)因地制宜地多样化措施处置金融风险温州不断发生的金融风险事件,可分成:(1)金融“三乱”(乱设金融机构、乱办金融业务,乱集资);(2)办理存款业务的准银行类中小金融机构(农信社、城信社、金融服务社)风险;(3)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潜在的风险隐患。我们之所以这样分,是考虑到在不同的时期,温州金融风险侧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人民银行要时刻密切关注社会金融秩序,最大限度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社会“三乱”。
对于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的处理方式,温州金融监管当局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许多作法对金融形势仍有借鉴意义。具体手段起来有:一是核销和剥离不良资产,或出售债权,改善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救助,包括金融机构从系统内(信用联社或各信用社之间等)调剂资金保支付,经人行批准动用存款准备金,央行直接提供再贷款。三是重组,包括债务重组和机构重组,前者有与债权人协商,要求延期偿还债务,或债权转股权,或免除全部或部分债务本金或利息。广义上,此类方法还有股东贷款加速偿还与股东存款延期偿还,税务豁免,强制清理各种自有资产并出售,转让不良债权或转让营业网点与经营权利等等。机构重组主要指股权结构重组、机构间新设合并或吸收合并,以及私有股权国有化,如原有股东增资扩股,邀请新股东加入等。四是接管,建立并改善其内控制度等各项管理基础,重组管理层,以资产置换或资产出售方式增加该机构资产流动性,凭借接管组织的信誉加强对外融资,减少融资成本,从而调整被接管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最终使其恢复正常的经营管理水平。五是关闭清理,对于那些确实救助无望,关闭清理也不至于产生广泛的社会冲击的中小金融机构,果断选择有利时机进行清理。
对于其他金融风险事件,除个别典当行曾显露现实的风险外,其他机构均未发生严重的支付危机或挤提现象,但还是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因素。温州监管当局密切关注经营状况,指导改善管理,调整资产结构,责令停办各种违法违规的业务活动,平时增加现场监管的力度和频度,充分汲取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事件的教训和处置经验并适时运用后,确保了安全。
(二)风险管理手段分类
1.紧急救助。目的是要尽快控制危机并稳定局面。主要措施有: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主要用于有机构的债务清偿;建立专项基金对有问题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要求有实力的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临时资金支持;政府对有问题机构的债务(如银行存款)清偿提供保证;中央银行对有问题机构进行接管或进行其他干预,以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并有助于公众恢复信心;成立处理有问题机构的临时专门机构。如对“ST银行”的紧急救助,温州金融监管部门对永嘉、乐清一些城市信用社风险的紧急化解属于这一类。
2.撤消或关闭。金融机构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等原因被撤销、责令关闭的,该机构由总行直接监管的,总行要组织清算,其余由分行组织清算,如温州市泰顺县金鑫城市信用社的关闭;洞头大门金融服务社的清盘。
3.合并或归并。指金融机构间合并或一个较小机构并入较大机构之中。前者如温州市商业银行由28个城信社和6个金融服务社组成;后者如金融服务社并入信用社归口管理。有的还要求有对独立的相封闭运行的过渡期。
4.兼并与收购。指金融机构间的兼并与收购。一个实力较强银行以双方自愿,议价方式整体兼并收购另一个银行,如中行温州市洞头县支行整体兼并了工行温州市洞头县支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收购小法人金融机构等。
5.重组。包括股权重组和资产转让两种基本方式,这是小法人金融机构接受程度较高的操作模式,在清产核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强。一是改善其资产负债表:通过注入资本,缩减负债,盘活资产和政府弥补等方法提高债务人偿还有问题机构债务的能力。二是提高收入水平:通过减少支出,裁减人员,降低资金成本,增加收入等方法改善外部环境以提高有问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三)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几个现实问题
第一,简单合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央行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的最流行办法便是将中小金融机构归并入较大或大型金融机构。从风险化解彻底性来看是不理想的。一并了之是最方便,也最快速的,但风险的隐患并未消除,归并实际上只是化解风险的权宜手段,它只是为今后化解风险赢得时间与回旋空间而已。一般地说,出现金融风险,对其处置不能拖时间,越拖越沉重,甚至会丧失化解时机。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应下大决心、抓住时机进行化解。
第二,划时为界与承诺不能真正化解金融风险。从1998年起,央行与各商业银行总行负责人采取了划时为界,要求经营者作出承诺等办法试图控制信贷资产质量的下滑态势,要求各金融机构堵新化旧,不能再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并将这一指标与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审查挂钩,在商业银行则与管理者奖励、职位晋升挂钩。但实施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收效甚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近年来总体上呈持续恶化的趋势,即使经过不良资产的剥离,但不良率仍居高难下,说明限时划界,经营承诺制不能真正化解金融风险隐患。
第三,资产负债调整不能根本化解商业银行风险问题。应该讲,化解金融风险通常做法是所谓的增资减债。即通过股东或政府注资增加资本金,通过加大清收不良资产的力度,来减少债务负担,以减轻支付压力或缓解流动性危机。但从根本上讲,这种化解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风险源。只有通过重构一个金融机构的运营机制,即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自我,自我约束的依法经营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才是化解风险的根本之道。现在金融业竞争加剧,甚至呈白热化,一些机构只顾拉存款,展开拉存大战,肆意搞帐外经营,违规经营,这只会导致机构经营风险的聚集。必须重构金融机构竞争机制和重塑优等经营管理,注重内控的激励机制,才会真正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
第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能在短期内卸下银行交给的不良资产的沉重包袱。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1万多亿元不良资产,并对4200多亿元贷款实行债转股,明显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债转股不但降低了负债率,还减少了企业利息支出200多亿元。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风险资产化解的出路在哪里?至今仍在艰难探索之中。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由于其形成的特殊性,根本不具备证券化的条件,甚至与证券化的质量要求相去甚远。进行证券化的资产,最关键的条件或者说最基本的条件是,该资产能够带来可预测的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换言之,证券化的成功必然是以被证券化的资产有良好预期收益为基础的。更何况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大多数属于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和担保品,证券化处理缺乏现实基础。四、动态把握:区域性金融风险化解和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对已经存在的金融风险的处置
由于金融风险在每个时期,每一机构上的表现形式及特点都不同,因此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手段也迥异。政府部门和监管当局应发挥信心支撑作用,比如可建议政府部门把长期存款存入到有问题金融机构,这样既解燃眉之急,又不至于成为无偿赠与式资金缓救。有时,政府部门或监管当局也可通过清产核资,由政府部门接收该机构的全部所有权,并委托专业经营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使该机构在新的所有者手中继续存活下去,通过国有化来挽救。央行向信誉好的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来换取该金融机构向发生问题的中小金融机构拆放资金或存入同业存款等,或通过央行的再贷款展期来施救。
处置发生危机的中小金融机构方法的另一种选择,就是破产。让中小金融机构适时破产,以体现市场约束的作用,克服政府过度保护产生的道德败坏问题,这种方法国外发达的市场国家经常运用,但我国却极为少用。一者怕会引起系统性或地区性恐慌,二者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经验和具体指针文本,也与我国《破产法》本身执行不甚理想有关。所以,破产作为一种有效地体现市场意志的方法,往往成为我国监管当局难以逾越的禁地。在国内外,由于金融机构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金融机构“太大而不能倒闭”是可以理解的,但这话反过来也说明,小的是可以倒闭的。适当让那些存在严重管理缺陷的中小金融机构破产,可强化广大居民的风险意识与承受能力,也有利于反面激励其他金融机构改进管理,确保不被市场淘汰。要强化“我不好好经营就要被别人吃掉或出局”的市场约束机制。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与经营机制已大为提高,应当说,已经具备较强的因极少数中小金融机构破产引起冲击的抗风险能力,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不妨一试小金融机构倒闭的市场退出之路。如果优不胜劣不汰,金融业运行就缺少了市场机制的核心和灵魂,很难期望形成富有效率的金融机构体系和完善的市场结构。
此外,金融机构并购、关闭的专项应该完善。商业银行间的并购将是今后银行发展大趋势之一。但从目前我国政策、法律环境来看,尚未有涉及这方面的完备法律法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处理银行危机的法律制度,以维护公众信心与利益,减少金融体系运行进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我国的中央银行向有问题商业银行提供临时性贷款时,应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对它们的继续经营价值和提供贷款的必要性作出的预测估计和充分的分析论证,对确实无药可救的商业银行,在宣告其破产之前,中央银行不应对它们提供资金或其它方面的援助,以促进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破产制度还很不完善。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经人民银行同意,可由人民法院宣告其破产,破产程序适用《企业破产法》(试行)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与普通公司的破产并无二致。这是与我国国情和国际通行惯例严重脱节的。因此,当前我国应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银行破产立法,尽快修订《商业银行法》或制订单行的《银行破产条例》,建立起科学且具有较强独立性的银行破产制度,以促使已破产银行规范有序地退出金融市场。
(二)对潜在金融风险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