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银行合规发展

银行合规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0 09:22: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银行合规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银行合规发展

篇1

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必须是贯穿金融业经营发展的主线,处于金融业重要位置的商业银行更应是如此。如今,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业务种类不断增多,其日常经营在包括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国家、声誉、法律以及战略等方面面临诸多风险。同时,近20年来金融市场危机频发,例如:1995年英国历史悠久的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倒闭;1997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因此,商业银行决策者十分重视防范风险、内控合规在当前银行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并视为第一核心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含义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年第6号)公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经营目标,商业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其外延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范畴及原则。

内部控制有四大目标:(一)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二)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三)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四)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内部控制的范畴既包括显形的各种规章制度,又包括看不见的银行内控文化和内控理念。

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具体体现在:(一)商业银行的任何业务过程、操作环节、所有部门及岗位均要存在内部控制,各项决策或操作也应有案可查;(二)防范风险、审慎经营是内部控制的出发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都以“内控优先”为要求;(三)内部控制要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都要受到内部控制的约束,同时应当及时反馈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四)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应相互独立,内部控制监督、评价部门有直接向管理高层汇报的渠道。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控体制建设的现状和不足

自《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施行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内控体制建设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家商业银行都依照《指引》,成立独立内控部门,制定相关内部稽核检查制度,培养内控管理人才队伍,加快完善自身内控体系。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结合多年在内控管理实践的积累经验,在新形势下以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为基础,构建起由内控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业务规章制度与措施、合规性监督检查、独立的内部审计和信息沟通交流六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体系。行政管理方面,工行在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三个层次都设立了内控管理委员会和内控合规部门,负责统筹部署和承担具体内控、合规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工行在各层级工作单位推广应用《业务操作指南》,周期性组织各部门员工培训学习《员工行为规范》,对个金、对公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改造;资源投入方面,工行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搭建创新性内控评价信息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开发覆盖全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实施数据治理工程,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其他商业银行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各自开展内控合规建设。

然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体制建设的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一)内控制度体系还需继续完善。因银行业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不同经营层级制度衔接不充分,导致控制不到位或控制重复;(二)内控制度在实际监督中牵制不足。多数银行内部监督力量无法达到应占比重,内控人员素质与内控合规职能的高标准相背离;(三)内控合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分行“合规”让位于“发展”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人特别是基层网点工作人员“重业绩、轻内控”的思想比较严重。

三、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对银行经营发展的影响

内控合规文化是商业银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灵魂。针对自身经营发展特点,建立一整套有特色的内控合规文化,是充实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那么,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对银行经营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具体来说:

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有利于防范操作风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银行大部分业务操作复杂、流程繁琐、涉及大批资金往来,若员工内控合规意识观念不强,在一味追求效率的情况下却忽视了对操作风险的规避,这将给客户和银行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通过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向员工灌输“控制风险、合规操作”的工作思想,提醒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可能会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点,可以引导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操作,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有利于提高内控管理水平。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内控合规团队多为审计序列改编而组建,而不是吸收专攻内控合规的新鲜血液,组成人员在内控合规工作领域还不能称得上是“高素质、高起点、业务精通”。加大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力度,对员工不断地进行培训和专业培养,不仅可以增强前台业务人员的内控合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内控合规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之能更好地胜任内控合规管理工作。同时,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可以增强全行上下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为内控体制全局建设提供思想指导,促进整个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水平的提高。

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有利于增强业务创新能力。归根结底,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与所有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获取最大收益为目标。增强业务创新、服务创新能力是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特色内控合规文化,可以使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坚持以“内控优先”为基本原则,建立相应创新型内控合规管理制度,全面评估新技能、新产品、新业务、新服务存在的潜在风险,让员工熟悉和了解当中的规范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精髓,为商业银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四、加快特色内控合规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统揽全局、总体规划,加强内控合规文化顶层设计

建设特色内控合规文化,是商业银行形成内部控制完整体系的关键。因此,做好特色内控合规文化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战略、有步骤地构建适用于各个专业、各项业务、各种人群的内控合规核心价值文化,是关系到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商业银行总行级别企业文化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总结各分行、支行内控合规的实践经验,制定出通行于全行的内控合规文化,并纳入自身企业文化范畴;其次,各分行、支行都要成立专门负责部门,具体进行内控合规文化宣传推广事宜;再次,搭建“总行-分行”、“分行-支行”、“支行-网点”及同级别工作单位间的内控合规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沟通和及时反馈内控合规文化的践行情况。

(二)建立健全内控合规文化宣传推广长效机制

通过各种载体、媒介、方式,周期化有组织地宣传推广内控合规文化,形成内控合规文化宣传推广长效机制。具体来说:运用讲座、培训、会议、考试等载体,定期开展内控合规文化教育学习;借助银行内部网讯、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介,向员工和客户传播银行内控合规文化,公布内控合规成绩;让员工把内控合规文化铭于心、践于行,各分行、支行应适时灵活组织以汇报演出、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等为形式的各种宣传活动,营造亲切友好的内控合规文化氛围。

(三)施行科学有效的内控合规奖惩办法

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及商业银行内部关于内控合规方面的各项政策规定,对内控合规管理人员的权、责、利进行清晰界定,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提高内控合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形成制度化的内控合规奖惩办法,鼓励对每个考核期间评选出的优秀内控合规员工、领导、部门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不合格的人员、部门要进行罚款和问责。

篇2

众所周知,依法合规经营是商业银行法对银行业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银行稳健发展的生命线,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则、准则及内部规章的要求,否则就会受到法律制裁、监管处罚、财产损失或声誉损失。但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合规经营应当辩证对待,把握好尺度,做到“可塑可调”,不能一味因追求合而失去活力。

一、准确理解“依法合规经营、科学稳健发展”的深刻内涵

“依法合规经营、科学稳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依法合规经营”是“科学稳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通过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科学稳健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科学稳健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实现“科学稳健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制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必然需要通过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对各项业务经营进行正确指导,从而促进“依法合规经营”的合理运行。

二、正确认识“依法合规经营、科学稳健发展”的现状

目前,农业银行已形成覆盖全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随着内控体系建设的推进,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正趋于完善。一是建立与组织架构相匹配的独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为机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开展专项检查整改,确保监督检查落实到位。按照全行整体联动、各级行分层实施、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方式,开展“两加强、两遏制”回头看工作,对重点领域潜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治理,并对内部控制水平进行了全面评估。三是开展员工合规教育活动,推动合规理念的全面深植。支行领导与一线网点员工进行面对面进行合规教育交流,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行长挂点宣讲,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将合规文化建设逐步融入基层行日常经营活动中。四是开展“三线一网格”工作,提升全行内控管理能力。在全行范围内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抓实党建线,抓严纪检线、抓细运营线,推进员工网格化管理,明确各级网格管理责任,有效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推动业务经营发展。

虽然,商业银行在合规经营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也需清醒地意识到,当前合规管理工作仍需不断提升和加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规建设有待进一步灵活,二是员工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合规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合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五是合规文化环境需进一步培养。

三、明确提出“依法合规经营、科学稳健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发展与灵活有机融合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还需辩证看待“合规”二字,合规经营不应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过分吹毛求疵、墨守成规、设置层层障碍。“层层加码”看似思想重视、管理严格、追求高标准,但实际上则是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还要在合规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经营,不断寻求突破、寻求创新,在“不越红线”、“不闯红灯”的基础上,提供适当可调节空间,保持适度的灵活性与弹性,做到既严密又可行。总之,合规经营应在适度原则的基础上保持生命力,伴随业务经营发展共同生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合规经营、稳健发展”在我行落地生根。

(二)解决观念与导向问题,确保合规经营不走过场

一是解决“观念”问题,加强法纪教育,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合规培训,认真组织员工学习《银行员工行为守则》、《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经济处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座谈研讨,引导员工将合规经营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员工在业务受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同时,通过考试与学习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员工遵纪守法自觉性,增进员工自律意识,从“要我合规”转变为“我要合规”。二是解决“导向”问题,实现合规理念自上而下践行。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起,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考察、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好班子内控建设。在领导班子层面设立良好的合规基调,引导班子率先垂范,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对依法合规经营的组织领导,实行行长负责制,建立由行长挂帅、副行长主抓、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的内部管理监督委员会,实现组织内部协调配合,确保各项经营活动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有序开展。

(三)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合规经营落到实处

篇3

二是坚持做到“六个结合”、“三个贯穿”、“三个转变”,确保查摆问题取得实效。“六个结合”即查摆问题与思想建设相结合,查摆问题与推动当前业务工作相结合(当前重点结合清理教育储蓄、保险、发展vip客户等项工作),查摆问题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查摆问题自查与互查相结合,查摆问题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查摆问题与治理整顿商业贿赂相结合;“三个贯穿”即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调查研究贯穿始终;“三个转变”即彻底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由于领导小组职能的充分发挥,保证了查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查摆现象更贴近实际,剖析原因更全面准确,从而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领导干部、党员做好表率。行长xxx等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主任以身作则,带动了广大员工认真做好查摆工作。由于查摆阶段是整个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关键阶段,问题查摆得如果不够准确、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就不能达到我们这次教育的目的和预期效果。为此,我行按层级严把查摆剖析材料关,即行领导分管科室正、副主任;各部门主任分管本部门员工的剖析材料。查摆不准不深刻的各级领导帮助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一律退回重写,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4

韩沂:此次“合规文化与执行力建设年”活动,是湖北银监局为了深入贯彻银监会2011年工作会议和刘明康主席在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促进辖内银行业安全稳健发展,继2009年的“两转一落实”(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和2010年的“信贷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后,组织开展的又一项重要活动。此次活动与前两次活动一脉相承,是对前两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开展此次活动,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的:

一是应对复杂经济金融形势,确保辖内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的需要。在过去几年里,湖北辖内银行业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保持了银行业稳健运行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后危机时期我们面临的经济金融形势更为复杂,辖内银行业在应对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新老矛盾和问题还相当突出,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复杂形势和特殊政策的影响下,银行业的一些不合规、不审慎的经营行为出现反弹,银行运营机制和信贷管理出现回潮和倒退,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案件操作风险等一些突出的风险隐患正在孕育和积累。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的合规管理工作,有效防范银行合规风险及由此而引发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促进辖内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

二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是有效市场”的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受到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性框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加强合规管理,既能从源头有效防范银行机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其他风险,又能引导银行业理性发展,避免羊群效应和集体失误,促进整个行业稳健经营。

三是促进各项银行业监管政策有效执行的需要。近年来,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和银行业监管政策,这些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对于维护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比如说贷款新规,贯彻实施一年以来,湖北省银行业总体执行情况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贯彻实施不平衡、没有做到“齐步走”、部分机构在执行中还有不规范和存在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新规定的执行效果。这些问题都是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合规管理、提高政策的执行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内在需要。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合规经营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的关键所在。合规风险是其他风险的源头。加强银行业的合规管理,对于有效防范银行业合规风险及由此而引发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其他风险,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银行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如果一家银行缺乏合规基础,经营活动缺乏合规支撑,那么这家银行持续发展的根基就不存在,要成为良好银行、标杆银行和品牌银行就很困难。正如银监会刘明康主席所讲的那样,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合规文化与执行力建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根本内在需要。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中国银监会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里都提到了“合规”、“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那么您对“合规”内涵有怎样的理解?

韩沂:按照我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合规和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和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有关内容的理解,我认为,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合规”内涵,应树立四种观念:

首先是全面合规观。合规既是指对法律法规等外部规则的遵循,又是指对企业内部规则及伦理、道德准则等实质性的奉守,合规不仅要做到依法经营,同时也要做到按章操作。银行业合规不仅要从金融机构的高层做起、从法人做起,而且还需要从每个员工做起、从每个基层机构做起,不仅董事长、行长和其他高管层成员以及管理行应清楚地了解自身在管理合规风险方面的职责,负起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责任,也需要加强普通员工特别是基层分支机构和各业务操作岗位员工的合规管理,重视培育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做到人人合规。

其次是主动合规观。合规管理是银行内生的需要,是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合规不仅能保障金融机构经营活动创造的价值,更是深度参与银行各项经营活动直接创造价值。金融机构应从企业核心文化和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合规,在各项经营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做好合规管理,这样,合规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增强。

再者是系统合规观。合规文化与执行力建设是系统性工程,诚信、自律等合规价值观念和合规行为准则的培育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应加强行业合规规划,以银行合规文化建设和合规能力建设为中心,有力有序推进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监管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合规风险监管能力建设,始终强化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把合规风险监管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的监管一道,纳入风险为本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之中,改进合规风险监管的方式方法,完善风险为本的监管流程。

最后是和谐合规观。合规管理是一门互动性的艺术,既需要银行内部合规和审计等部门之间的独立,更需要部门间在流程管理中有效互动,提高合规检查、管理的效率。此外,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与监管机构的透明沟通,监管机构对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外部治理和约束也助于提升银行合规管理的质效。

《》:您是如何理解银行业合规文化的,为什么要把合规文化建设作为此次活动的主题?

韩沂:银行业合规文化涵盖面广,内涵十分丰富,不但包括诚实、守信、正直等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操守,也包括要求银行高层倡导并做出表率。同时,还包含“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有效互动”等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银行合规文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合规和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强调“当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与正直的准则并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作出表率时,合规才最为有效”,同样,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也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可见,合规文化建设是银行业合规管理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合规文化是银行业合规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是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基石。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普遍重视银行业合规文化建设,逐步培育和形成了良好的银行合规文化。银监会成立后,积极倡导银行业合规文化的建设,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国内商业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虽然国内银行业根据要求采取了如设立合规部门、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配备合规管理人员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合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合规风险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不审慎、不合规的违规经营行为屡禁不止,违规操作所引发的操作风险案件还时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根源,在于国内银行业片面强调合规体制机制建设而忽视了合规文化的培育,正如银监会刘明康主席深刻指出的,我国银行业体制机制确已出现可喜变化,但这种变化还只是阶段性的,还没有深植于理念和文化进步当中。因此,要提高银行业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把合规文化建设作为银行业合规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使银行业合规管理体制机制真正深植于合规理念和合规文化进步当中。

《》:为什么说“合规从高层做起”是合规文化建设的关键?

韩沂:判断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文化建设工作做的好不好,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关键要看高层是否有强烈的合规意识,是否能够做到率先合规。

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高层,是金融机构的核心和灵魂,他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员工的观念和经营行为,直接影响机构能否做到合规经营,高层在界定银行奉行的合规文化和行为偏好并向员工灌输时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因此,只有高层带头做起,树立良好的合规经营的理念和合规创造价值的价值观念,率先合规,并通过设定鼓励合规的基调,倡导并践行诚信、合规的行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规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开展,良好的合规文化才能有效形成,合规风险管理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当前,加强银行业合规文化与执行力建设需要重点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韩沂:加强银行业合规文化与执行力建设,不仅是银行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的内在需要。根据当前银行业监管工作形势和湖北银行业的实际,我认为,应着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大力开展合规理念培育。要采取银行员工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宣传和灌输合规理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合规文化习惯的培育,不断增强银行业从业人员“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观念,营造一个“人人合规”、“主动合规”的良好合规文化氛围,使银行业的合规管理体制机制牢固地深植于银行业经营管理活动和合规文化进步当中。

二是要督促银行高层带头合规。“合规从高层做起”是合规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要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高层充分认识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率先垂范,带头合规,设定鼓励合规的基调,倡导并践行诚信、合规的行为规范,大力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充分有效发挥合规职能部门在有效管理银行合规风险中的作用。

三是要紧紧围绕银行业监管的重点。要把银行业合规文化和执行力建设统一到2011年湖北银行业监管的重点上来,要督促金融机构在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贷款新规贯彻落实和案件防控三项重点工作上,严格按规定开展平台贷款清理,严格贯彻执行贷款新规的各项规定,严防各类操作风险案件的发生,确保国家各项银行业监管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

篇5

(一)提高合规意识,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好“规”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对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整合和优化,可以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主动合规,银行可以与监管部门实现更为有效的互动。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银行的品牌价值,有助于银行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合规的银行将增强持续竞争力,而这恰恰是给银行带来财富收入和提高声誉价值的不竭源泉。因此,银行不应该将合规管理看作单纯的成本负担,严格履行合规义务和责任,为实现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二)积极倡导和培育“人人合规”的合规文化。合规绝不仅仅是合规部门或者合规人员的事情,合规工作与银行的各个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和每个银行员工都息息相关。银行要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只有这样才是全员合规、人人合规,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合规风险,从而确保银行的经营不偏离目标,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首先,合规文化建设要求领导应率先垂范。从一定程度上说,银行的文化往往取决于银行领导者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作为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倡导合规文化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工商银行将考虑通过适当方式对所有新上任的部门和支行负责人进行上任前的合规培训,通过培训使其充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分行的各项主要规章制度和其所在部门的全部规章制度,对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规”做到了然于胸。

其次,“合规”更是银行每一位员工的责任。工商银行要在全行上下推行诚信和正直的道德观念,强化“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有效防范合规风险。

(三)正确处理合规与发展及与创新的关系。许多事实证明,不注重合规而取得的一些业务发展是比较脆弱的,是经不起时间检验或环境考验的。合规不仅是满足外部监管的需要,而且是促进银行自身业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合规管理不仅是防范声誉风险的手段,也是实现银行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合规经营并不是僵化、保守、教条的代名词,合规也是在实践中动态发展和不断创新的。在处理合规和创新的关系上,既要立足合规,也要鼓励创新。事实表明,在合规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合规和创新是可以互补和共容的。

篇6

一、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趋势

从发展历程看,合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监管和银行业的发展而演变,大致经历了“管制缺乏导致风险严重-为应对风险实施严格管制-为促进金融效率放松管制-为防范新的风险,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我约束并重”几个发展阶段。从中可见,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趋势势必影响和引导银行业的经营战略转变和管理创新。如何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在业务创新过程中开展高标准的合规管理,这都需要商业银行夯实合规管理基础、创新合规管理手段。

为全面推进银行业标准化工作,促进银行业国际化与信息化发展,在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编制完成并《银行业标准体系》。该体系已通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描绘了未来五年银行业标准全貌和标准化发展蓝图,是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对于促进银行业建立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协调标准关系、提高标准质量、加强标准工作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预见,《银行业标准体系》后,将与证券、保险等标准体系共同构成金融业标准体系,成为金融标准化工作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的重要基础,这也为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二、新时期合规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外部经济金融形势与内部经营管理对银行业的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开展高标准的合规管理工作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加大了银行的合规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尚未结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流动性不佳,由此衍生的合规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在资金供给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的形势下,民间融资与“影子银行”等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鉴于其与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关联,一些业务领域存在较大合规风险。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大量金融创新,但普遍存在低水平创新现象,因此须警惕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当规避监管的创新。

(二)趋严的监管政策要求高标准开展合规管理

危机之后,加强监管成为金融界共识。银监会在2012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会上提出,鼓励将监管政策内化为银行规章制度的激励性监管,要求大型银行规范业务行为、信息披露、投诉处理,强化现场检查监督;人民银行已试行反洗钱“总对总”的法人监管。同时,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国家发改委对商业银行开展“不规范经营治理”上升到了整顿行业不正之风的高度。趋严的监管政策要求银行必须以更高标准开展合规管理。

(三)合规文化建设亟待深化推动

合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还未真正深入人心,员工主动合规的意识有待增强。一是普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现象,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偏重指向业绩指标;二是员工制度执行力有待加强,“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合规文化尚不能人脑人心,员工参与社会融资、经商办企业等行为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仅靠内部监督很难发现,必须通过深化合规文化建设、抢占员工思想高地、加强员工行为管理等方式予以防范。

(四)合规管理技术方法有待改进提升

一是合规管理尚在起步阶段,缺乏合规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的技术和手段,合规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之间难以定量管理、有效平衡;二是缺乏合规风险数据以及国内外同业合规管理信息的积累,难以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三是银行内部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条线之间尚未形成资源信息的共享机制。

总之,合规管理工作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外部监管的需要,跟不上业务经营发展的步伐,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提升与创新。

三、“五位一体”的标准化合规管理实践模式

为应对新时期合规管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顺应金融同业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趋势,商业银行需要围绕合规管理的标准制定、组织保障、技术支持、价值创造、评价考核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创新,探索思考并努力实践合规管理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绩效化“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一)标准化——制定合规管理的工作基准

随着银行业务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各国监管当局意识到,监管机构要持续跟踪单个机构的风险变得日益困难,外部合规性监管不应该、事实上也不可能替代银行内部的合规管理。监管机构需要鼓励银行在满足最低合规要求的情况下,制定出标准更高、更为有效的合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基准,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体系,培育按章办事的合规文化,坚持持续改进的整改纠偏机制。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的控制理念和工具方法,制定高标准的合规管理工作目标,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架构;将岗位制约、制度执行、跟踪监测、结果评价、激励考核等内控合规机制贯穿于各级组织机构、所有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

(二)专业化——完善合规管理的组织保障

专业化和独立性是合规管理的生命线,合规管理如果丧失了专业化和独立性,其职能作用必然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专业化的合规管理体现了银行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银行业合规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化的合规管理机制要求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构建合规管理组织架构,设置独立的合规部门,配备专业的合规管理人员,明确专门的合规管理报告与反馈路线,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合规管理人才。一是将合规部门的预算管理与其工作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取决于业务部门的盈利状况:二是避免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存在利益冲突,避免合规官兼任的非合规任务与其合规职责存在利益冲突,确保合规官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而不用顾虑受到报复或冷遇;三是以制度化形式明确合规风险报告路线中每位人员的职责,规范报告方式、要素、格式和报告频率等;四是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合规管理人才。专业知识是合规管理的起点,专业人才是合规管理的基础。合规工作涉及银行不同层次、不同业务的经营管理,需要熟悉法规和立法意图、了解经营业务及客户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信息化——健全合规管理的技术支持

合规管理是一个实时动态的互动过程,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平台支持合规风险的及时监测、评估和分析,合规信息的及时与实时更新,实现管理层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保障合规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IT思维,将合规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嵌入到生产流程之中,实现合规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开发出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开展业务产品与流程环节的违规点梳理与评估,实时录入内外部检查违规问题及合规风险事件,积累合规风险数据,揭示合规风险敏感区域与管理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合规风险的提示预警,不断提高全行合规风险防控意识与水平。

(四)品牌化——实现合规管理的价值创造

银行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实质上是一种服务,是与货币信用相联系的一系列服务的总和。品牌作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信号,能向顾客传递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一家银行的合规管理如果标准规范、值得信赖,必然有助于其卓越品牌的塑造。高标准的合规管理水平,是一流商业银行品牌塑造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合规管理本身并不能直接为银行增加利润,但却能通过系列的合规活动增加盈利空间和机会,避免业务活动受到限制。一是通过密切关注和跟踪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市场规则的最新发展,争取必要的话语权,代表本行利益及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有利于银行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政策环境;二是通过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将银行日积月累的各种良好做法沉淀下来,并清晰地界定实际工作中的尽职、问责和免责标准;三是合规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关系,合规活动有利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控制,提高资本回报。

(五)绩效化——探索合规管理的评价考核

目前,银行对合规管理的绩效考核主要停留在合规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上,并且主要集于案件防控方面,对业务经营条线的合规绩效考核不足,业务绩效评价与合规绩效评价联系不足。这些情况导致合规人员缺乏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内在动力,被动合规现象突出。为此,银监会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确立了“合规引领”的原则,要求合规经营类和风险管理类指标应当明显高于发展效益类等其他类指标,用于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的情况。为此,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开展研究落实,在倡导全员合规的理念下,在完善的合规组织架构下,依靠有效的考核手段确保合规执行效果。一方面将合规管理的指标纳入到对各经营单位、各业务条线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另一方面将各经营单位、各部门合规管理的内容写入到部门职责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说明书中,根据部室职责设置相应的合规考核指标,形成责任明晰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蔡珞珈、曹昫:《对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思考》,载《武汉金融》,2012(3),59-60页。

[2]肖远企:《合规管理模式的变迁路径及其启示》,载《银行家》,2006(9),34-38页。

篇7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121-02

随着金融环境以及政策的逐渐放宽,农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促进。基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以及合规风险管理的实质意义在于降低商业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并且在不同的角度保护着农村金融环境的和谐发展。但三者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充分的协调好各方之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本文研究农村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

1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操作风险以及合规风险

分析

1.1 内部控制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主要是指金融产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保证资产的完整性以及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性,实现金融产业内部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以及控制的一种手段与措施,其主要的性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 全面性

内部控制在农村金融产业当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内部控制能够贯穿整个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中,并渗透到各项业务以及环节内容的开展中,覆盖商业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岗位。实现在整个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做到决策信息以及具体操作内容有据可查。

1.1.2 审慎性

内部控制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能够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确保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内部控制优先发展贯穿于整个商业银行的经营全过程中。

1.1.3 有效性

内部控制具有权威性,能够约束商业银行内部的任何人,保证权力行使过程中的合理性,并且能够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反馈。

1.1.4 独立性

内部控制部门独立于整个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当中,具备直接向高级管理者进行汇报的权力,充分的体现出内部控制的具体作用。通过上述性质可以分析得出,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其根本的职能是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避免风险的产生,并针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1.2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在农村商业银行当中出现,将会严重的阻碍农村金融产业的完善。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使得银行在实际发展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具体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子商务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得到普及,但其中由于以网络计算机为操作基础,存在较大的系统风险。

②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大规模的银行并购、拆分以及测试新系统运行状况,使得操作风险严重增加。

③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也在寻求新系统的建设,造成商业银行的人工操作风险转变成为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信息方面的风险。

④新型技术被应用于信息系统当中,使得结算以及清算系统中的技术使用范围逐渐广泛,在避免其他风险的同时增加新的风险因素。由以上的风险分析可以看出,操作风险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影响问题较大,如果有效的规避操作风险至关重要。

1.3 合规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的合规主要是指按照规则、规定、规章、规律、规程以及规矩进行商业银行内部业务的处理。合规风险管理主要强调按照具体步骤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强调严肃性以及规范性。基于内部风险控制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3.1 全面性

合规风险管理覆盖整个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商业银行内部的所有人员都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以及规程进行操作。

1.3.2 权威性

合规风险管理过程中发展的任何违规行为以及会严重的损害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操作并带来风险的行为,都需要及时的向管理层反映,避免风险难以控制。

1.3.3 独立性

合规风险管理与其他的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别,具备独立的报告路线以及调查权力。

1.3.4 预警性

合规风险管理应该及时的发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风险,并明确风险的及时评定、审查以及检测。针对合规风险向管理层提出具体建议和报告,保证在风险来临之前有效的规避风险,体现出预警性作用。通过上述的特性分析,合规风险在商业银行内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的保证银行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业务活动,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使得内部控制更加完善。

2 内部控制、操作风险以及合规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操作风险以及合规风险管理是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三种制度,这三者相互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下面对三者之间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进行分析。

2.1 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涉及在整个商业银行的发展全过程中,并通过具体形式保障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操作风险,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造成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阻碍,使得农村金融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着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方面,操作风险主要主要是由内部操作人员、技术以及系统的不完善引起的,这就造成内部风险因素的产生。操作风险的产生最为常见的形式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以及内部勾结的欺诈行为,严重影响农村金融环境的发展。使得农村金融本就较为脆弱的体系遭到破坏,内部控制出现问题。

另一方面,操作风险当中的内部程序、人员以及系统都属于内部控制的具体范畴,内部控制需要对具体内容进行管理,保障商业银行内部的发展。由此可见,两者既能够相互影响也能够相互控制。只有两者充分的协调,才能够保证内部控制的更加完善,减少风险因素的产生。

2.2 内部控制与合规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由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以及方法所构成的动态控制活动,严格约束着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内部控制是一种控制内部业务操作过程以及文化构成的综合体系,其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视风险管理的机制建设以及优化,而合规风险管理较为侧重对人员行为的管理,对人员的自身行为以及操作流程进行约束,避免由于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而造成的风险。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发展中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与全面,其主要涵盖合规管理以及操作风险管理等内容,两者是在内部控制领域的深化。

2.3 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操作风险与和合规风险管理之间存在一定交集,并且两者重合的部分主要在针对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员管理方面。操作风险内容涉及到人员的方面,主要是由于内部的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使得系统或者技术层面出现相应的问题,导致风险的产生。而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人员方面的管理也主要体现在人员不遵守商业银行的操作规范以及基本准则,使得操作过程中自身的主观因素占据主要地位,导致在进行商业银行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风险。基于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的组织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商业银行的专业化管理需求,内部控制方面通常分散在各个业务的条线、职能部门以及内部审计、法律事务、风险管理、纪委监察以及财务控制等不同的层面当中,并且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每一个职能部门当中负有内部控制的责任。合规管理能够在商业银商内部控制的管理过程中实现分散式管理以及集中式管理。分散式管理的方法主要的适用范围为一些大规模的商业银行,分散到各个业务层面区进行管理,保证管理内容能够分布于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而针对于农村的商业银行,则需要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合规风险管理。在农村商业银商的总行设立单独的合规管理部门,所有的工作人员集中在一个部门当中进行工作,在保证操作高效性的同时,能够提供合规风险管理的效果,对健全内部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操作风险的管理模式也被分为分散管理模式以及集中管理模式两种。分散的管理内容是将农村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进行分散,分散到商业银行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银行内部的决策层设立操作风险委员会,负责操作风险的管理。集中管理模式则是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设立操作风险管理机构,并将风险管理的内容在各个渠道进行收集,保证集中管理模式发展,避免风险的出现。

3 结 语

总而言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保证内部控制的完善性能够有效的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效率,满足现代农村金融环境的发展需求。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冲击下,充分协调内部控制、操作风险以及合规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只有保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商业银行内部能够实现统一发展,才能够实现并且促进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完善,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日常生产经营奠定笔实的基础并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石阅兵.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2.

[2] 刘敬.润昌农村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 代绍华,何广文,邵一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3,(3).

[4] 陆丰.基于操作风险管理视角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北京金融评论,2012,(1).

[5] 卢灵娟,李花.从操作风险特征角度透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大众商务,2010,(14).

篇8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银行合规风险的管理已经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如何建立、完善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商业银行在金融形势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市场条件下保持竞争的有效手段,是构建有效内控机制的核心,是银行安全运行、稳健发展和持续成长的保障。

一、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

所谓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同时,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将“法律、规则和准则”界定为“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管理是银行制定和执行合规管理制度,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培育合规文化,规避和控制合规风险的发生。同时,合规管理还包括对员工进行合规教育,在全行进行合规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合规意识。

合规风险重点强调商业银行因为自身原因导致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这种风险的性质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更大。所以合规风险管理不仅要求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还需要符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符合诚信经营的原则。

二、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1、对合规风险管理认识相对淡薄,重视不够

目前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对合规管理比较重视,而基层管理者和营销人员由于要完成指标考核任务,普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的意识,常常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实现经营考核指标的完成和业务营销上,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有些时候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来完成考核任务而获取短期业绩,同时,基层行也普遍存在重事后管理,轻事前、事中控制的现象,银行往往偏重于对已造成损失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的措施,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不够,试图以事后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产生。从而加大了银行的整体合规经营风险。

2、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银行的规章制度是其持续经营发展的规范,也是员工遵循的准则,但在制度的建设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上级行各部门之间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和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下级行执行很困难,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二是制度的修订没有及时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业务的发展。三是不严格执行制度,有章不循的现象虽然在近几年得到改观,但在某些分支机构或负责人身上还有所表现,其结果直接导致违规操作,甚至是违法操作的案件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3、合规文化培育不到位,成效不明显

银行在合规文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缺乏系统性、长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没有系统的、长期性工作计划,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成为空话。二是没有根据员工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和从业经历去相应开展培训,使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导致合规文化不能融入到具体工作中去。三是银行往往是在案件发生后,总行各部门一窝风下发文件要求支行自查整改,但为时已晚,银行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背后潜藏银行没有形成严格、有效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的习惯或企业文化,造成合规文化在管理中的缺失,落后的管理理念给合规文化的培育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4、合规风险的管理方法创新不足

银行合规风险管理量化的难度大,一是在管理过程中对于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等方面严重缺乏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粗放落后陈旧,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技术分析手段相差甚远。二是对日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主要采取对各个分支机构突击检查、抽查等手段,虽然对银行的合规管理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这种方法自身的缺陷性,很难从检查中得到相对科学精确的风险评估结果,因此往往使合规管理效果远远达不到监管要求。

三、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合规文化和合规风险管理意识

合规文化的培育是合规管理能够切实得以贯彻的基础,是合规管理的前提。一是需要银行高层树立合规从我做起的理念,因为只有高层才能切实承担起在全行推行合规文化的责任,银行的合规管理才能得以有效实施。二是合规是银行业稳健运行的保证,应使合规的意识深入到每位银行员工,任何合规计划和制度的最终执行者都是各个业务管理部门。三是强调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从而使合规行为本身所创造得价值在银行的价值体系中得以体现,提升声誉价值和品牌价值,使合规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的“价值中心”。四是要认真落实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合规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严格落实问责制,使得银行在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绩效与安全上求得平衡,加强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管理制度及程序的执行力。形成所有员工理所当然要为其从事的岗位负责的氛围,而不再单纯依靠监督和处罚来约束员工,从而弥补制度漏洞,减少管理成本。

2、创建科学有效的合规制度和管理体系

一是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应对合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能、履职保障及检查监督作出规定。二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度建设要与业务流程改革联动。对现行制度体系和执行效力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审视业务流程的优化程度,对执行不到位和过时需要修订的制度要切实整改到位。有效控制合规风险,就是要建立和改善内部合规风险管理的能力,确保合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各管一段的部门风险管理模式,优化简化业务流程。制度健全后,还需要积极创建合规管理体系,保证银行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一是明确合规部门是专门协助银行高管层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二是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对银行合规经营负最终责任。三是业务部门是合规方案和工作计划的最终执行部门和直接责任部门,每位员工对其经手的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负责,合规部门应协助业务部门恰当设定内控流程和标准。四是合规部门对各业务部门或业务条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出具合规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价意见。

3、强化合规检查与监督力度

商业银行合规检查与监督是合规的管理的重要内容,合规管理工作必须要有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进行客观、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重点应侧重流程管理,即相关业务的开展是否获得适当的内部批准,是否遵守了特定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只有不断强化合规检查与监督的力度,银行合规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4、不断改进合规风险管理方式

不断发展和创新合规风险管理方式,是适应新经济常态下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规部门需要完善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机制,借助业务、风险管理等部门的优势和专业技能,提升合规管理的有效性。二是提前预防和提示合规风险。三是建立有效的日常沟通和协调机制。此外要正确处理创新与合规的关系,将合规管理嵌入到创新业务的工作流程中。同时还要要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合规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业务部门自主合规,只有这样,合规管理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合规管理才能渗透到每一项业务中,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它的效能。

四、总结

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各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均应履行合规管理职责,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合规文化的宣导,共同营造商业银行诚实、守信、合规经营的大环境,并通过建立权责清晰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使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健全的合规管理制度来实现合规经营的总体目标,从而消除重大风险隐患,建立规范经营的企业文化,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篇9

什么是合规文化?合规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涵包括诚实、守信、正直等职业道德与行为操守。“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有效互动”等理念和行为准则,以及银行对社会责任、银行对员工负责、员工对银行负责、员工对其他员工负责等价值观念取向。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营管理难度加大的新形势下,深化合规认识、狠抓薄弱环节、加强合规管理,对当前商业银行整体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商业银行合规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1、对合规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商业银行片面地将合规工作简单地等同于牵制、制衡、复核、监督,错误地将合规管理与业务经营对立起来,把合规管理看成一种成本负担,认为强调什么都按规章制度办,可能什么都会办不了,导致一些打球、钻空子、甚至违规经营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可能在短期内商业银行能把业绩指标做上去,但从根本上加大了风险,弱化了管理,削薄了根基,忽视了合规管理对商业银行整体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的价值创造功能。

1.2、合规组织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合规工作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涵盖了所有的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涵盖了所有的业务、产品和经营管理活动,涵盖了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具有“全员、全面、全过程”的鲜明特点。目前各商业银行均成立了相应的合规管理部门,各商业银行所属一级分行也明确了合规工作的牵头部门,商业银行的合规工作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商业银行合规工作的特点决定只要当其融入到商业银行各业务条线、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但目前各商业银行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合规管理团队或合规岗位,没有清晰的合规岗位职责定位和相对独立的合规管理绩效考核方法,不利于商业银行整合合规资源,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商业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

1.3、合规缺陷的治理重点需进一步明确

对商业银行合规缺陷的治理在整体推进的同时,应以分析、完善重点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合规缺陷为切入点,比如建设银行目前提出了按照“突出重点、稳步推进、逐年提高、持续改善”的指导思想,全面梳理、分析近年来内外部审计监管检查揭示的内控缺陷,通过业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共同参与判断,既个别把握具体问题的风险大小,又整体把握这一具体问题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大小及严重程度,从而确定各业务条线合规的最薄弱环节,通过逐项研究、改进、监测和评价,不断取得实质性的合规改善效果,以提升建设银行合规对业务稳健发展的支持保障能力。

2、对下一步推进合规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2.1、深化对合规价值创造能力的认识

商业银行合规工作看似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确保稳健经营,减少和防范因违规造成的风险损失就是创造价值。但认识到,商业银行是经营高风险的行业,内控薄弱、违规经营将带来极大的负外部性,而强化合规、坚持合规能带来良好的口碑,提升商业银行的声誉,对培育商业银行的品牌效益意义重大。更要认识到合规工作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因为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培养一个合格的干部、员工要付出长期的努力,而一旦犯错,将会给自身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加强合规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倡导“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合规延续竞争力”等文化理念,以合规创造价值引领业务发展,同时,引领全员大力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2.2、着力打造合规队伍

在当前商业银行专职合规人员较为有限的情况下,为突出业务部门合规管理的主体地位,需要商业银行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设立合规管理团队或合规岗位,并明确其合规岗位职责,作为商业银行以企业级姿态整体开展合规管理的重要依托和真正着力点,从而将合规工作全面介入具体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同时,商业银行应设计有差别化的考核指标对合规岗位人员进行考核,以确保合规管理要求在业务条线得到贯彻落实,确保在音乐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能跟着起舞,唯独合规人员必须以理性、稳健、独立、审慎的态度,时刻关注风险、保持警惕,看紧底线和边界。

2.3、重点推进合规薄弱环节的全方位治理

篇10

所谓合规,是指使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合理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的内部控制活动,它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因银行业经营风险的特点,在吸取大量银行案件的教训后,银行业合规问题日益引起监管者和银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合规管理作为专门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也日益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合规建设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是指银行主动识别合规风险,持续修订合规管理制度,采取惩戒措施,避免违规事件发生,持续管理合规风险的动态过程。加强合规建设,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对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合规管理是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银行应综合考虑合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首先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合规是银行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

二、邮储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国内监管机构和银行自身的情况看,我国邮政银行在合规风险管理的系统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合规风险管理在我国邮政银行中是一个较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做好合规风险管理就必须使合规成为所有银行从业人员自觉的行为,并使之真正融入到业务操作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去。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银行业大案要案无不显示了银行业部分职员甚至高层的管理人员的合规意识非常淡薄。在现实工作中,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职员,对于什么是合规,为什么要合规,怎样才能合规,还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有的把合规作为一句时髦的口号,喊在嘴上,写在纸上,钉在墙上,却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措施,始终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有的把合规同业务发展对立起来,一味强调经济利益,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借口,逃避或抵制合规;有的长官意志严重,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轻制度管理重主观行事。如果对合规风险管理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依然无法满足形势的要求,必然会导致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形式化,为邮政银行的运行和发展埋下风险隐患。但由于有关人员对合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合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导致规定形同虚设。

(二)部分“规则”不规范。

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认为合规中的“规”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虽然邮政银行对外部规则如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则没有制定的权力,但对于自身内部的经营规则,邮政银行可以自主确定。这些内部规则,保证了邮政银行的正常运行。但是,在这些邮政银行内部规则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内容不规范。有的内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有的为获取更多的利益,违法或者超越职权设立多收费、高收费事项,与外部规则或法律精神相抵触;二是对内部规则的执行不到位,或者根本不执行,而对这种不执行规则的行为又缺少对相应的惩罚补救规则,使得规则仅仅成为一种装饰、一种摆设;三是备案审查工作不到位,表现在对规则制而不备或备而不审,制而不备逃避了外部监管部门和上一级银行的监督,备而不审导致监督流于形式。

(三)合规风险管理能力不强。

第一,近年来,我国邮政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国邮政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能力总体上仍然不高,尤其是对合规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上未实现动态监测和量化管理,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后劲不足,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邮政银行相比还有相当差距;第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新的合规风险不断产生,而有的邮政银行对合规风险管理的经验积累尚且不足,导致其对合规风险的应对和处理能力较弱;第三,我国有的邮政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还不完善,对合规风险的管理活动仍集中于传统信贷领域,还不能做到对银行整体经营业务的全面覆盖,离全面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相差甚远;第四,我国邮政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人才缺乏,合规风险管理队伍能力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邮政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发展。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邮政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邮政银行合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和外部监管部门对邮政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国邮政银行合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塑造深厚的合规文化。

合规是银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倡导“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主动合规”、“合规与监管有效互动”等合规文化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让员工了解和掌握合规知识,提高对合规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以确保合规风险管理切实有效。

(二)注重“规则”研究,确保规则制度的规范性。

邮政银行的规章制度建设是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为了更好地使邮政银行各项业务经营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确保银行经营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邮政银行首先应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文及其内在精神的研究,提高相关理论水平,特别是应重点研究与金融业务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金融监管规定,跟踪关注外部规则的变化,积极参与与银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

(三)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合规风险管理工作。

邮政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贯彻执行合规政策,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并配备充分和适当的的资源。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应在合规负责人的管理下,与各业务部门加强联系,有效发现和管理合规风险。

篇11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风险,其本身就是以经营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为目标的,风险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和生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越来越国际化、复杂化和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更加复杂,风险管理更加困难,国内外银行业违规案件时有发生。商业银行这些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银行未能合规经营。而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使得银行业更为重视合规风险的管理。银行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还处在初步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如何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及监管经验做法,加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合规建设与监管,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成为亟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概念

2005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指出:“本文件所称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

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2006年10月25日,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在第三条中,明确指出:“本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可见,在对合规风险的定义上,中国银监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是基本一致的。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商业银行有效识别合规风险,主动避免违规违法事件发生,及时采取纠正违规行为的措施以及必要的奖罚措施,适时修订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活动。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必要性

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受到广泛认可的背景下,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本的监控管理的基础。对于朝着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迈进并处于改革关头的中资银行来说,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合规风险的必要性更加突出。

(一)遵守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银行开始认识到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些银行逐步建立起了专业化的合规管理职业队伍,形成较为成熟的合规文化,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2005年4月,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高级文件,并且把合规风险管理提升到与资本充足率一样重要的高度。至此,国际银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已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合规风险己与银行其他风险一道被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

(二)中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需要。

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银行、证券与保险的相互融合已经不可逆转。这一变化,对分业经营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现有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挑战。在中国确立了对金融机构的分业监管之后,不仅同类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监管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竞争。监管者竞争虽然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但也可能对金融发展和创新起到揠苗助长的效果,在风险控制手段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种快速的金融产品创新可能会对金融稳定造成隐患。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的业务类别交叉经营会使内部交易产生利益冲突和风险传递从而带来的合规风险增大,因此合规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三)促进银行改革重组,规避操作风险的需要。

我国银行业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其中包括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在业务管理垂直化和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再造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合规机制建设和合规文化的渗透,可能会加剧银行内控各环节上的失控,使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失效,也就不可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实现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近年来各银行基层机构亦暴露出相当多的操作风险案例,票据案件和非法挪用资金时有发生而且金额巨大,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或者就是有也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

四、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入世过渡期结束以后,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完成改革上市,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快,特别是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近年来合规风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都组建了合规管理部门

较早设立合规管理部门的是中国银行。2001年10月,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实力了法律与合规部。2002年,中国银行总行把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履行法律与合规两大职能,并设置了首席合规官。中国建设银行于2003年初在总行法律事务部下设置了合规处,2005年将其独立出来成为合规部,2008年又将法律事务部和合规部合并,组建法律与合规部。中国工商银行在2004年进行财务重组时,将合规和内控职能合在一起,单独设立了内控合规部。2006年6月29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下发文件将总行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增加全行合规管理职能。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也都设立了相应的合规管理部门。

(二)合规部门职责不断规范,合规培训得到重视

在各大商业银行建立合规部门后,对合规部门的职责的认识也逐步清晰。目前各行合规管理部门的职责基本相似,主要包括向高管层提供合规建议,制定合规政策,审核评价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合规性,开展合规培训和教育,开展合规风险的测试,保持与监管机构的日常联系等。我国银行业的合规风险管理起步晚,因此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商业银行通过不同培训班的形式,邀请专家对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合规管理人员、信贷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进行培训,以期达到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合规管理绩效逐步显现,银行违法违规案件有所减少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不断重视合规风险的管理,其效果也开始显现,整个银行业违法违规的案件每年都在减少。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生各类案件309件,比上年减少129件,下降29%。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89件,比上年减少37件,下降29%。各类案件涉案金额10.71亿元,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涉案金额9.7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7.52亿元和7.23亿元,百万元以上案件金额首次降至10亿元以内,按资产的平均发案率已接近国际较好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对合规风险的管理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合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把也该承认,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水平与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的标准和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第一是对合规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合规管理只是书面工作而已,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和要求认识不够深刻。第二是合规文化缺失,合规意识淡薄,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文化意识还比较欠缺。第三是专业合规人才匮乏,我国银行合规人员专职少,兼职多,这直接导致合规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要求。第四是合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不足,定性分析多而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而动态分析少,手工操作多而系统处理少。

五、建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想

(一) 培育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

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既是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银行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培育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首先,要倡导合规从高层做起。高层要起到表率作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做到一言一行都与银行的核心价值保持一致。其次,要倡导合规人人有责。使员工认识到合规是所有银行职员的责任,从而使合规成为全员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第三,要倡导合规创造价值。有效的合规管理,可以降低银行违规的成本,提升银行的声誉和品牌价值,最终提升银行的市场价值。第四,要倡导主动合规。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和培训教育,使员工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第五,要倡导合规与监管有效互动。通过银行与外部监管部门以及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有效互动,解决过去银行与监管者博弈,银行规避监管的传统理念。

(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风险保障的机制

商业银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应该积极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保障机制,树立合规经营与管理并重才是业务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关键。因地制宜地构建合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机制,倡导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并相应地在业务政策、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和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鉴于合规建设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合规工作的公正与独立,可以建立“特权制度”,即在主管领导对合规意见或建议持有异议的情况下,法律与合规部门有权将其合规意见或建议直接呈报上级法律与合规部门乃至银行最高管理层;上级法律与合规部门也有权直接与任何员工、部门了解与合规有关的问题和情况,而无需取得该员工或领导的事先同意。

(三)加强合规队伍建设,完善合规管理技术

建立一支既熟悉法律法规和银行业务,又具有良好个人素质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是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商业银行可从以下两个个方面加强合规队伍建设:首先,增加专职合规管理人员的数量。通过内部发掘、机构培训和海外引进,建立一支以专业合规人员为核心的合规管理队伍。这样既能增加合规管理的独立性,又能增加合规管理的权威性。其次,建立合规管理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要对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有效性进行持续考核评价,对表现优秀者要给予激励,对不合格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不断提高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水平,增强合规风险管理的长久性。在完善合规管理技术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合规风险量化方法,开发合规风险管理IT系统,提高管理的科技性。

(四)控制合规管理的成本,提高合规管理的效率

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使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部门在追求既定的管理目标时不应忽视管理成本的高低,必须认真地进行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如果银行建立起以流程管理为基础的岗职体系和清晰的报告路线,那么银行的复杂性就会减少。这样银行的合规成本就会相对的也会减少。如果银行的信息是孤立的或者是不一致的流程,将会造成银行的合规成本非常高,需要银行多方面的考虑,需要不同的配合,需要不同部门的参与。如果是这样相对的成本就会增加。而合规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银行只是想着下一年度的损益表,合规就显得无足轻重。但如果是为长远利益考虑的银行,就应将合规经营作为长期使命。所以要使合规所产生的效益大过为合规所付出的成本,持续合规是非常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文炳:《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中国金融》,2007年第12期。

[2]延红梅:《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访中国建设银行合规部总经理郦锡文》,《中国金融》,2007年第12期。

[3]黎志宇:《浅谈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消费导刊》,2007年第12期。

[4]孙学才:《构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现代金融》,2006年第2期。

[5]上海银监局课题组:《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新金融》2005年第12期 。

[6]杨建平,《基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上海金融》2008年第5期。

[7]吴建岭,《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6期。

[8]石选峰:《如何进一步强化合规风险管理》,《现代金融》,2008年第2期。

[9]牛筱颖、曹艳华:《综合化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金融论坛》,2006年第11期。

[10]王强:《应尽快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