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0 09:22: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篇1

关键词:结构游戏;合作能力;幼儿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1;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41-01

结构活动中的合作是指在结构游戏中,孩子们能主动参与合作、分工,运用语言交往技能进行协商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搭建任务,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一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需要创设良好的结构环境,开展多样的合作技能教学。

一、创设良好的结构环境,激发幼儿合作意识

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心理品质。

(1)合作内驱力源于比较和体验。基于学习需要的合作活动,能让幼儿自然参与并发挥合作学习价值。教师可以同一内容、同一时间为搭建前提,让结构技能较强的幼儿和合作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雪花片结构作品“长颈鹿”进行搭建比赛,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个体幼儿用15分钟完成一头“长颈鹿”,而小组合作的三个孩子只用了6分钟就大功告成。通过独自搭建和合作搭建的对比,幼儿都深刻地认识到个体搭建和小组合作搭建的明显区别,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提升了合作意识。

(2)合作素材取材于主题活动。结构游戏应取自幼儿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教师可要求幼儿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如在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合作搭建“长城”“火箭”。由于幼儿在主题活动开展中已积累了所要搭建物体的丰富表象,幼儿按照搭建时间和作品大小的要求,在合作结构游戏中都能主动寻找同伴并进行合作搭建。

二、开展多样的合作技能学习,积累合作经验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并逐渐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学习必需的合作技能,可为幼儿合作经验的积累提供有利的保障。

(1)合理分配搭建任务,促进合作的发展。在结构游戏中,幼儿承担适宜的搭建任务能促进其合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都必须有明确的个人分工。

(2)习得合作交流技能推进合作的开展。合作开展结构游戏,需要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表达和建议,在共同商议中使合作搭建工作顺利完成。而幼儿各自为政的交往总会使合作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影响幼儿的顺利合作。例如,LL等5人自由组成一组,进行搭建游戏。“我搭箭体”“我也搭箭体”TT和HH边拿花片边大声地喊着,为自己选的任务开始埋头搭建,全然不顾组内其他小朋友做什么。“嘿,我搭推进器。”听到两个朋友搭箭体,QQ只能选择这个任务。“那我也搭建推进器。”CZL和LL别无选择。几分钟后,搭推进器的几个孩子吵了起来。LL指责QQ和CZL:“谁让你们用和我不一样颜色的花片,现在怎么办?不好看呀!”“刚才你没说呀!”CZL反驳LL。“那怎么办?”QQ想了想,“下次我们再搭的时候一定要先说好用哪种颜色,对吗?”“嗯!”CZL忙顺从地点头应道。“那好吧!”想到了解决的方法,LL平和了许多。TT和HH搭建的箭体几乎同时完成,LL把自己搭建的推进器给了TT,并对QQ说:“你的推进器也给TT吧。”于是QQ把自己的推进器装在了TT的箭体旁。HH急了:“那我少了,不行”边说边去拿QQ的推进器,在争抢中QQ的推进器被拉坏了。几个孩子乱作一团。上述案例中,幼儿们虽然参与了小组讨论,但有的幼儿缺乏倾听能力,如HH和TT只关注自己的表达,却不在乎其他朋友的表述,因此出现了两个箭体的现象。同时,其他几个孩子在颜色的选择上也出现了问题。缺乏小组交流的过程使结构游戏活动既浪费时间又易引发争执,难以完成合作任务。因此,在结构游戏活动前后,教师要适时引导,加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要培养幼儿倾听技能;二要培养幼儿表达技能;三要培养幼儿协商技能;四要培养幼儿求助技能。

三、利用多元的评价形式,提升合作实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历程,激励幼儿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育指导策略。大班时期,幼儿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明显,已从教师的依从性评价向自身的独立性评价发展。每次结构游戏结束后,教师都要让他们对自己的合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正确判断、及时评价,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和多面性评价的发展。首先,幼儿评价法。幼儿评价是大班幼儿自主合作的强大内驱力,可以增强他们合作的凝聚力。大班幼儿的自评、组内互评、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等评价方式,能促进幼儿合作水平的提高。其次,教师评价法。一是指导性评价,教师要对幼儿的合作进行正确指导;二是发展性评价,教师要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做出正确评价;三是终结性评价,教师要对小组合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做出正确评价。

四、结束语

教师要认识开展小组合作结构游戏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合作结构游戏活动,为幼儿们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合理开展与幼儿主题有关的结构游戏,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合作能力是幼儿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而结构游戏活动为幼儿的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

篇2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江苏如皋地区的教学创举,其与课程改革的意旨相通,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义务教育阶段,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已经运用得比较充分,相比较而言,幼儿教育中如何引入活动单导学,成为不少有识之士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用有形的活动单来对幼儿的成长行为(幼儿教育以成长为主题,故此文尽量不以学习来表述活动单导学的“学”)进行导学,是不太现实的,但借助于活动单导学的思想,让幼儿在成长中体验活动单导学的精髓则是必要的。事实上,今天的活动单导学已经进一步明确了中心思想,那就是用活动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而幼儿在幼儿园内的主要成长形式之一,就是活动,那么,活动单导学的思想在幼儿园内就有了生根发芽的可能。基于此,笔者开展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理论契合

在研究中,笔者首先从理论角度梳理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需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活动单导学强调的是通过活动来引导幼儿发生有效的成长行为,而活动既包括幼儿的个体活动,也包括幼儿的群体活动。事实上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在园的活动更多的是一种群体,但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因而没有同龄人之间的合作意识与行为,与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之间的行为往往也缺少合作因子,因而现在幼儿的合作能力确实有着培养的迫切性。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让幼儿感受到合作能力培养的需要,而这恰恰是可以通过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思想来实现的。活动单导学强调的活动之一就是幼儿成长的群体性活动,也就是说在幼儿的群体性活动中,贯串活动单导学的思想,就可以让后者为前者的培养提供动力。

另一方面,活动单导学天然强调六大原则,即需要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生成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这六个原则其实也是描述幼儿在园群体性活动的特征。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都知道,幼儿在群体性活动中主体性、层次性非常明显,而生成则是幼儿群体活动的天然属性,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进行有针对性且适度的指导,即可完成一个高效的活动。当合作成为这种活动的主题时,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便成为可能。

二、基于活动单导学思想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与探究

基于以上的理解,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注意在幼儿的活动当中贯串活动单导学的思想,在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面通过事例来说明。

在一次结构游戏活动中,笔者让幼儿去玩积木游戏。积木的来源既包括园内准备和部分幼儿自带的现成的积木,也包括在平常的活动中幼儿自己发明的积木,而在后者的结构性游戏中,合作能力培养的机会更多。

笔者所带班级的区角当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纸盒,用这些纸盒去形成一个类似于机器人或者美羊羊那样的人物,是幼儿们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在实际的活动中,笔者没有让幼儿们自己去漫无目的地尝试,而是首先去让幼儿进行构思。这也符合活动单导学的思想,因为活动单导学强调在活动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活动计划,当这个计划以书面形式呈现时,就是“单”;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看不懂书面的东西,但这个“单”的思想必须存在于教师的心中。根据这一考虑,笔者让幼儿首先去想如何构造出自己意想当中的人物或动漫形象,于是幼儿自然地就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没有教师的要求,讨论就自然发生了,而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会各抒己见,遇到不同观点的时候怎么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体现了合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笔者在参与幼儿讨论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对于不同的观点,提醒幼儿可以先记住,然后到实际结构游戏中再进行验证。

到了实际的结构游戏中,幼儿们积极地寻找自己喜欢的纸盒,用他们来充当动漫人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纸盒大小的选择、颜色的确定,都充满了合作的过程,他们渐渐学会了通过商量来最终确定最后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活动成为幼儿成长的主体形式,活动中的合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上所说,这样的合作往往都是自然发生的,因而不同幼儿之间偶尔也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有争执,但这也正是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机会。比如说有小组的幼儿在如何让大黄蜂的手臂更有力的时候,有的说手臂的上部分应该是用个大的长盒子,而有的则说应该选个粗扁点的盒子,这样可以显示它的肌肉……在上面构思的过程中,这个情形已经遇到,于是就有幼儿提出:可以分别试试。够不着怎么办?可以让个儿高的来,还可以让教师成为合作的一部分。

有了这样的过程,合作的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合作的能力更加可以形成。

三、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以“活动”为核心引领

研究发现,对于幼儿而言,合作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两个部分,首先是合作意识的培养,然后才是合作能力的培养。既然是合作能力的培养,那只能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非常丰富,活动不只应当以学生自由的形态出现,更需要教师的“教”蕴含其中,这里的教实际上是一种引领,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引领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的研究同时表明,活动是合作能力培养的最佳载体,因为在活动中幼儿表现了发自内心的各种语言与行为。语言用于与他人沟通,行为表示着学生对活动的观点与意图,而在语言与行为中,由于前面说过的原因,幼儿常常表现出不会合作和不善合作的现象,这便是合作能力培养的契机。而从活动单导学的思想来看,此现象正是以“活动”为载体来“导”的最佳时机。故此笔者认为,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活动引领,只要活动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就永远具有可能性。

篇3

1.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合作水平状况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大班幼儿心理活动的有意性与概括性明显增强,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水平进一步提升。大班幼儿在开展活动之前,就有了一定的活动目的性,就已做了初步的活动计划与初步的行动方案,并在活动中能加强自我控制,以进一步的去将活动任务完成。因为教育对大班幼儿施加的影响,让大班幼儿能够基本理解并掌握和自身相关联的社会规则与行为规范,大班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能团结协作、合作分工制定规则,并主动地去遵守制定的规则并且能够有效地去纠正他人违反规则的做法。大班幼儿能够参与团队协作性活动,相互分工,相互学习,互相传递信息。

2.在自主游戏活动中为大班幼儿构建合作的平台

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阶段以及大班幼儿的认知经验为大班幼儿努力构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大班幼儿充分享受到游戏带给他们的愉悦,让大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学会合作。比如,教师在歌唱活动中,灵活地根据歌唱的内容,巧妙地将游戏渗透其中,引导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合唱,在唱歌中游戏,教师应鼓励大班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自主交流歌唱的感受,自由、轻松、和谐的合唱游戏氛围,让大班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教师应通过开展各种领域的自主游戏活动为大班幼儿构建合作的平台,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尽情挖掘有利于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因素,并因势利导地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3.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技能

合作能力不是幼儿天生就有的,需要教师教给大班幼儿合作的方法,真诚地去指导大班幼儿进行合作,让大班幼儿学会合作技能。大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喜欢用动作、用幼儿天生喜欢的游戏,表达自己对游戏活动的理解,从而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比如,游戏"火车钻山洞"、"猫捉老鼠"等活动中,大班幼儿必须通过通力合作才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获得游戏成功的愉悦,大班幼儿在这类游戏活动中交往合作能力得到发展。比如在"找朋友"的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一边唱一边也与同伴相互触碰头,相互触碰脸,相互触碰脚,彼此之间陌生感消除,构建出一种自然、和谐的合作氛围。又比如在"拉拉手"的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们自主选择伙伴,在快乐的歌声中手拉着手,进行着情感的交流碰撞,大班幼儿共同合作,共同分享,共同分享合作技能。

4.在自主游戏中及时鼓励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

教师应对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行为大加赞赏、大加鼓励并做好适时的引导。比如,游戏活动"小雨和花"。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应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多人的合作表演小雨和花,只有多人合作才能组成一朵大花,变成一朵造型优美的大花。教师要鼓励并积极引导大班幼儿增强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只有在合作中大班幼儿才能变成一朵优美的"花"。合作行为的发生需要大班幼儿的通力配合。

5.自主游戏活动为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提供了可行性

研究表明,游蚴怯锥的自发、自主的活动。大班幼儿自发、自主地参与到各种游戏活动中时,大班幼儿必须去配合已经在游戏的同伴,自主地去询问同伴正在进行的游戏的玩法,思考自己又该怎样也一起来玩这个同伴正在玩的游戏,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篇4

幼儿园里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景象:一群孩子聚在一起,但是却各自玩各自的,个别调皮的孩子甚至喜欢抢同伴的玩具,弄得其他孩子哭闹不止,为教学管理带来一定阻碍。究其本因,我们发现合作意识的缺乏是孩子们容易吵闹打架的根本原因。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受传统传宗接代思想影响,家长和长辈们将孩子当作掌中宝,普遍溺爱、宠爱孩子,容易导致孩子养成自私、自我的不良心理。在独生子女家庭,幼儿自小缺乏与兄弟姐妹一起玩耍的经验,很少可以体验到合作带来的快乐,这加剧了合作能力培养教学任务的严峻性。基于此,我们提出农村幼儿一日生活中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接下来,本文就针对具体途径,展开简要分析。

一、发挥学校优势,优化教学方案

幼儿园是学生一日生活的重要场所,每天至少有八个小时学生都待在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幼儿园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方面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发挥幼儿园资源优势,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中提高合作意识。

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玩具往往是引起孩子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导火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本学期采用了小组轮流使用玩具的方法,鼓励孩子们一起玩同一种玩具,帮助他们养成合作、分享的好习惯。例如,跷跷板是孩子们最热衷的一种玩具,但是由于教学设备有限,孩子们经常争抢推搡,容易发生危险。考虑到跷跷板需要两位学生合作玩耍,笔者便将学生分成两两一组,要求学生自觉排队,并给每组学生一定时间,在规定时间结束之后,就必须交换,以消除幼儿的独占意识。各组学生如果出现争抢现象,马上由小组长进行调解,让幼儿尝试自己解决冲突。

学前阶段是幼儿合作能力初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尚不明确,他们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也不懂得如何开展团队合作。以玩具这一话题进行导入,旨在帮助学生获得合作情感体验,增强合作经验,逐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开展一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必须对合作能力培养这一课题引起重视,巧妙采取角度,训练幼儿的合作能力。

二、农村传统游戏,培养合作能力

在广大农村地区,虽然很多教学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重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局限和教育资源的匮乏,那种盲目模仿城市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无法促使农村幼儿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一日基本活动”,这为农村幼儿一日生活中培养合作能力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农村传统幼儿游戏所涉及的领域是全方面、多角度的,包括创造类游戏、角色扮演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和规则游戏等多种类型。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培养合作能力这一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以有策略地进行类型选择。例如,小班学生思维比较简单,智力水平和行动力有限,可以开展“两人三足”这样的体育游戏,促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大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游戏经验,可以开展一些益智类游戏,如“荷花荷花几月开”“瞎子摸鱼”“老鼠笼”“跳房子”等。这些游戏属于集体游戏,都需要学生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一旦在游戏中享受到成功与快乐,学生就会自发产生进一步交往的内在动机。

教师应当注意,虽然这些农村传统游戏对培养幼儿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孩童天性使然,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学生容易分心,喜欢动来动去,这就对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造成了一定阻碍。为有效达成合作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开展游戏活动之前,务必要介绍清楚游戏规则,引导学生分工协作、互帮互助,以提高游戏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合日常生活,加强合作训练

教学实践发现,对于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问题,学生课下总是很容易忘记。这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年纪小,另一方面w现了课堂教学的不当。为更好渗透合作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建议教师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于细微之处加强合作意识训练。例如,每天午睡后让学生互相合作叠被子、系鞋带、扣纽扣,潜移默化之间实现合作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

今天的孩子都是未来新世纪的小主人,只有学会合作,他们才能携手打造新世纪的美好明天。农村幼儿一日生活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是学前教育刻不容缓的关键课题,加强对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有效策略的研究,是时展和教学改革工作的必然需求。本文是笔者对农村一日生活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几点粗浅见解,还望诸位教学同行予以指正分析。只要全体幼儿教师共同努力,孜孜不倦展开研究,我们的学前教育工作必然会迎来焕然一新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篇5

幼儿体育是幼儿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努力挖掘幼儿体育活动创编的教育价值,着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增强幼儿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养成善于交流、交往,与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坚强、不怕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一、在活动创编过程中增强身体素质,发展幼儿体能

体育活动能培养幼儿热爱及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良好情感,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持久兴趣,形成独立开展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能够调节其精神,使他们心情愉快,性格活泼开朗。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积极主动参与适当的身体运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使幼儿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情绪愉快。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心在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旅途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人的失败其实质是自信心的丧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越是自信心强的人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同时在成功的激励下就会越发自信;而越是缺乏自信心的人,越会萎靡不前,越会走向自卑的一面。在我们实施幼儿体育活动研究的过程中,在如何突出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方面感受深刻,可以说,体育活动对自信心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活动的创编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宽松环境。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天性,运动与操作是幼儿学习获得知识与发展的首要条件。创设游戏环境、活动环境,让幼儿轻松参与活动,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自我成长与变化,使幼儿更加自信。如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多种游戏的组合,幼儿自主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自由玩耍,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以及各种功能的实现,无疑增强了幼儿自信心;幼儿运动会给每个幼儿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幼儿在“我能行”“我最棒”的成果展示中,获得奖励、掌声、鼓励与赞美,激昂的乐曲,高高的领奖台让幼儿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自信和喜悦;小型竞赛活动鼓励幼儿挑战自我,参与同伴竞争,增强幼儿的好胜心、必胜心,为幼儿走向成功树立信心。

三、培养幼儿交往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

篇6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99-01

团队合作是幼儿重要的品质,其是促进幼儿未来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如果一个幼儿无法与他人合作,他只会变得更加孤僻和自卑,这会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正因为如此,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关键的。而幼儿期无疑是人的一生当中成长和提升自身社会性的重要时期,更是有效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最好时期。基于此,本文就对新时期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策略进行探讨。

1.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分析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都脱离不开社会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如果想要发展和进步,就需要掌握有效的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只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人才能够进步,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其首次从家庭教育中走出来,开始参与到集体教学氛围之中。在这个环境下,幼儿需要面对更多的伙伴,如何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无疑对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这种团队合作能力是幼儿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幼儿阶段有效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其沟通和交流,以及同他人配合的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以及群体意识。可见,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2.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目前来看,幼儿园在教授幼儿知识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幼儿的团队合作行为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提高。年龄较小的幼儿则较为喜欢独来独往,而随着年龄增大,他们也会更加融入到团队中来。另外,一些幼儿喜欢向老师打报告,告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一问题出现的频率也在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当幼儿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时,他们大多都缺乏合作意识,不喜欢与他人合作。虽然大多数幼儿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但是心里仍然较为自我,一自我为中心,与他人合作时较为消极和被动,且即使参与合作也并不能够维持长久。可见,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通过分析幼儿团队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知,影响合作的原因,主要是年龄因素、气质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以及性别等。小班幼儿合作意识很不稳定,合作动机往往出于一时的兴趣,缺乏目的性;中班幼儿的总体合作水平较小班幼儿有明显提高,他们的合作行为中已有意向性,且相对稳定,适应性也大大增强,合作持续的时间有所延长,但这一时期幼儿的合作仍缺乏组织性,范围也较狭窄,以2~3人的合作为主,偶然也有5~6人的合作发生。

大班幼儿已能有效地将合作意向转化为行为,并能围绕一定目标较长时间合作,合作的形式也增多了,能开展10人以上的较大规模的合作,已有一部分幼儿能在合作活动中主动承担一定的组织领导工作;不同气质的幼儿其合作的差异非常显著,具有强型气质的幼儿身上合作行为发生率较高,他们多采取主动合作的态度,合作的稳定性也较好,合作人数从2~10多人均有;不同家庭教培养幼儿集体合作精神的探索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合作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在性别因素上男幼儿合作行为更多指向事物或活动,女幼儿则更多对人感兴趣,比男幼儿更容易与人合作,在合作形式上,男幼儿更倾向于身体动作,而女幼儿则有较多的言语合作。

3.新时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的策略研究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就为幼儿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其培养策略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3.1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团队精神。游戏是幼儿教学中重要的方法和环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其懂得为了集体荣誉而不断努力。比如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选择那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够完成的游戏活动,然后让每个小组进行比赛。这样一来,幼儿在想赢的思想基础上更加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很好地合作。游戏结束后,教师同幼儿一起分析胜利和失败的原因,然后告诉幼儿,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够真正获得胜利,从而更为有效地传输了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2 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责任感。幼儿拥有了责任感,其才会更加注意团队合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懂得互帮互助,要学会照顾他人,考虑其他小伙伴的感受,当其他小朋友有困难时,要积极给与帮助。而在面对性格较为孤僻的幼儿时,教师要努力提升他的团队意识,让其更好地融入到小伙伴中来,然后再进一步培养其团队精神。总之,通过提升幼儿的责任感,让其养成互帮互助,考虑他人感受,认真负责的品质,可以为其团队意识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基础。

3.3 在解决小纠纷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当幼儿出现矛盾时,教师不应该过分关注谁对谁错,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通过对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真实感受,从而有效帮助幼儿提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其是非观念有时候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给与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可以纠正幼儿的思想,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让幼儿产生集体合作精神。

4.结语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对幼儿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要充分考虑幼儿教学的特点,深入分析幼儿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促进幼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沈筱梅.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7):5- 86.

篇7

【分类号】G448

4-5岁幼儿处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合作、配合、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都出现了属于这个年龄段较为特殊的表现。近年来,幼儿园大力开展区域活动,这样一种分小组活动的形式,对发展幼儿合作性能力方面具有其特殊功能。活动中能充分发展幼儿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

每个人都依附于某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幼儿要想从单独的个体逐渐融入复杂的社会生活不仅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才能,同时更要对人对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些都是社会性发展的表现。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学前期是社会性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儿主要发展的是对冲动的控制,性别认同,伙伴关系等。学习成功地发起和维持与伙伴的交往、介入伙伴的游戏、寻求双方都满意的方法,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合作游戏就以充分的人际沟通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学会与人相处。

二、合作游戏的意义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在以合作游戏为主的多种游戏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游戏中幼儿既能在假想的情境里自由的从事自己向往的活动,比如开车、烧饭,又可以不受很多真实的生活中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操作技能、体能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促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可以真实的重现或者去感悟成人生活中的一些情感与关系。

合作游戏,使幼儿能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合作和微妙的竞争,为同伴作出一定的牺牲,对他人情绪的感受敏感,由自我为中心逐步发展到能与他人相互合作的社会性能力。

三、不同区域活动中的合作过程对幼儿能力发展不同

众所周知,不同的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能够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规则游戏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合作游戏对幼儿的团结互助等品格形成有重大影响,创造性的培养则更多的依靠创造性游戏。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不同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观察发现,中班的幼儿能够在区域活动中适时与同伴发起合作,不管是益智区的竞赛类游戏还是娃娃家的不同角色分工,幼儿都能够采取符合自己年龄的特有的方式去处理和解决。在不同的活又杏锥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记忆和观察能力都得到发展,能够和别人共同协商处理遇到的问题。

四、培养策略:

幼儿喜欢合作游戏,但幼儿又具有很强的个体独立性,所以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合作。为此,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如何合作问题也做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学会合作

游戏中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正是考虑了幼儿的心理特点,用好奇、好动、好胜心理引导激发幼儿,使幼儿体验到合作的作用和力量。日常生活中,老师教育幼儿如何做,需要怎样合作,他们虽然听得进去,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当让幼儿真正投入活动中时,往往会反其道而行,没有把道理与行为统一起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教育情境,充分利用区域活动中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幼儿多种选择的空间,使其能体会到在不同场景下与同伴交往所获得的快乐,逐渐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比如:某幼儿捏制彩泥,一遍一遍没有成功时,教师可引导他先看看别人的杰作,再邀请个别幼儿来帮助他,并及时的讲评他的作品。辅导鼓励会增进幼儿的自信心,更让他体会到和同伴合作的乐趣。

2.让幼儿在家庭通过游戏学会合作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让幼儿进入某一角色,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和引导。例如,幼儿到医院看病,可以让幼儿进入男子汉的角色,幼儿一旦意识到自己是“男子汉”就可能不哭不闹了。再如,幼儿玩布娃娃时间长了,不肯丢下“娃娃”来吃饭,你可以对幼儿说:“娃娃累了,该让她休息了。”幼儿这时会放下“娃娃”,让娃娃睡觉,因为他知道,妈妈是不应该影响自己休息的。当然,父母让孩子进入“角色”,也不仅仅为了解决一些“应急”的问题,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受情绪支配,也易受外界干扰,因而角色更替比较频繁,很容易进入新的角色,这为我们对幼儿进行情绪与行为调节,解决幼儿暂时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在充分利用“角色”解决幼儿短时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与幼儿角色扮演的特殊功能对幼儿进行长时的教育和训练。

3.让幼儿在家庭教育中增强集体性

增强家庭生活的“集体性”,可以为幼儿与他人合作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幼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的最主要途径就是要让幼儿在集体中同化、内化社会的意识、规则和行为规范等,培养合群与合作的品格,也离不开家庭这个特殊集体的影响!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年龄相近、地位平等的小伙伴互助互爱的交往活动,缺少兄弟"姐妹之间的模仿、帮助,没有共同游戏的小伙伴,所以,幼儿寄希望于父母这一特殊的“伙伴”,组成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在这一特殊的集体活动中学习知识,了解一些活动的规则规范。如果父母以“独”行动,以“独”教子,不把幼儿作为家庭整体中的一分子,幼儿就失去了“集体性”,也失去了加速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钱叶月.游戏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J].芜湖联合大学学报,19989(02):57-60

[2]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P26-27.

[3]庞丽娟,陈琴,姜勇,叶子.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

教育,2001,(1)

[4]庞丽娟.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特征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3)

[5]张敏.教师作为合作者的研究集粹[J].教育评论,2003,(3)

[6]刘焱.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点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03,(4)

篇8

关键词: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教育要关注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明确指出要帮助和指引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倾听对方讲话”。鉴于其重要性,笔者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实践,拟从四个层面分析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倾听能力,意在为相关研究或教育教学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对幼儿学习而言,至关重要,正如常言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适当的氛围,以激发幼儿倾听兴趣,是培养其倾听能力的重要举措。鉴于大班幼儿在年龄阶段方面的特殊身心发展规律,创设符合其认知特征的氛围,十分具有必要性。和谐、愉悦并且充满创造性和挑战性,是适切大班幼儿氛围的重要特性。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故事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目的。

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中较好地运用了这一举措。结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和尚不成熟的认知特征,笔者经常使用故事来吸引幼儿的倾听兴趣。大班幼儿相对来讲,对周边环境充满着好奇心,记得有一次课上,外面突降大雨,这时幼儿看到窗外下雨,就会问“天为什么会有水”这一类的问题,这时笔者就为幼儿讲述了“雷锋雨中助人”的故事,幼儿很有兴趣地听完了故事。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阐释了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这样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此举不仅可以吸引其倾听兴趣,更是对其价值观的有益引导和培养。

二、布置任务,树立责任

任何教学中,任务导向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大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方面,亦需要布置相关任务,教师要让幼儿在任务开展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作,在培养合作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颁布不同的任务类型,但不论何种任务,都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幼儿要独立完成任务,期间可采取小组探讨的合作形式,但必须承担一定任务。此举意在让幼儿在操作中树立责任意识,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幼儿责任意识并不强,主要表现在小组学习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家庭小作业由家长代劳两方面。为解决此类问题,笔者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了努力。一方面,笔者在课堂上布置小任务,明确要求幼儿合作完成,在其合作过程中,笔者会进行适当引导,向幼儿灌输责任意识,让其明白“任务的完成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另一方面,笔者积极与幼儿沟通,改善其偷懒意识,并且会采用微信、话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建议让孩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己听、自己学、自己看,而非家长代劳。

三、家园合作,双向一体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大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中亦至关重要,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更好地提升幼儿倾听能力,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育者要基于“幼儿倾听能力”这一主题,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幼儿在园内园外的日常表现,注重两个场景之下的差异,积极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其更好更快地提升倾听能力。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不同场景下的双向教育,必须保持一致,不能幼儿园强调“善于倾听”,家长则灌输幼儿“别听他人”的观念。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牵手走”。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较好地践行了这一举措。为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外的倾听表现,笔者建立了微信群,鼓励家长畅所欲言,积极阐释自家孩子在倾听能力方面的表现。之所以建立微信群,而非单一的个体了解,是为了利用群体效应解决家长“不愿意说”“不想说”的问题。笔者基于不同家长的反馈,积极开展相应教育活动,来改善幼儿的不良倾听习惯,提升幼儿的倾听能力。同时,笔者定期约见家长,向其阐释倾听能力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并共同商议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策略,达成共识,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致。

四、言传身教,培养习惯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实施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要树立榜样示范,教师要言传身教,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大班幼儿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并不全面,容易出现爱插话、爱拌嘴等不良倾听习惯。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进而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幼儿诸多不良倾听习惯。为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笔者较为注意在幼儿面前的一举一动。如,在课上开展活动时,有的幼儿会插话,笔者会耐心听完幼儿的讲话,从不中间打断其言语;在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时,有的幼儿会问问题,笔者会耐心听完其问题,并给予准确解答。笔者还经常利用一些自己编写的小故事,来向幼儿传达“善于倾听”的理念。此举旨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幼儿提供榜样效应,借此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总而言之,大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上四方面着手。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学校要积极进行条件创设,为教师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资源,唯有此方面具备,才可施行培养策略。

篇9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善于与他人合作不仅是对成人的要求,同时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应拥有的必需品质。由于大部分独生了女从小缺少伙伴,加之成人教育方式上过度的包办,造成幼儿被成人世界紧密地包围着,发展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合作的精神,纠纷现象经常发生,他们交往实践少,经验缺乏,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得不到发展。而家长们大多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却忽略了社会交往对幼儿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会合作呢?作者认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幼儿学习具有较强的无意识性和模仿性,和任何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相比,幼儿都更容易受到外界感染,也更容易从环境中获得教育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效利用环境,依托创设合作的园所环境,积极营造合作氛围,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墙饰是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利用其变化多样、贴近幼儿等特点,通过墙饰来实现对幼儿产生直接的教育影响。主动地创设一些可以体现合作精神以及合作主题的墙饰,烘托幼儿园的合作氛围,进一步发挥墙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例如,可用拟人化的方法对介绍人体器官的知识类墙饰进行深入再造,让其真正成为会说话的墙,使幼儿不仅能够懂得每一器官各自有各自功能,同时懂得正是各个器官的密切配合才使每个人的身体保持了健康,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合作都是无处不在,让墙饰的教育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我们注意到,幼儿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是开始于共同的游戏和活动,通过共同玩耍相互熟悉并得到了交往经验。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由地交流,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也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各类文艺节目,让幼儿们在欣赏之后展开讨论:“为什么这些演员们的表演能这么精彩”,经过讨论后使其真正明白:只有演员们相互配合并承担合作的责任才能完成。

二、科学组建与管理幼儿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然而,它需要教师前期精心的策划,也需要幼儿小组成员共同的努力。通常说来,合作小组的规模并非是越大越好,因为小组规模越大,就越需要幼儿们有相对更强的能力来实现互动,也使教师的组织活动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当然,小组规模也绝非越小越好,如果我们希望幼儿可以从同伴互动中获益,我们就不应把小组人数仅仅局限在两人。如果教师第一次尝试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或是幼儿还没有参与小组活动的经验,建议教师应该首先使用2人小组,最好不应超过3人。如果小组人数较多,幼儿之间不但不能产生很好的互动,而且此起彼伏的幼儿冲突将使教师疲于应付。在有多次活动开展经验后,随着教师和幼儿经验的逐步丰富,教师就可以采取4人以上小组来进行活动了。如果幼儿在上小班的时候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小组活动经验,在到了中班、大班时,他们就可以同时与更多的同伴产生互动。在大班时可让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进行“步调一致”游戏,或三人一组玩“套圈”游戏,幼儿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合作质量。

三、利用文学作品和言传身教进行合作教育

在很多儿童作品中均有关于合作的话题,而故事又是孩子们十分喜闻乐见的,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培养了孩子们做事谦让、爱护关心同伴等优良品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比如:通过《金色的房子》可以教育幼儿只有大家一起玩才会更加快乐;通过《谁的本领大》可以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才能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幼儿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比如,在布置活动室时,多位教师们共同挂拉花、合作粘贴字画,可以让幼儿更加直接地感受合作的氛围,加深他们对合作的印象。

四、营造和创建幼儿合作机会

教师要想办法给幼儿创造提供和同伴合作的机会,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在作画中可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分工合作,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如在“世界地球日”这样的节日中,可以让幼儿合作完成画画,引导他们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之在完成图画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给幼儿适时提供合作的机会,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叠被子,还有大带小的交往活动,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幼儿教师要不断地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多引导其更多地参加集体性游戏,使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五、教师对幼儿鼓励和引导

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

六、结束语

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让孩子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相互理解,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参考文献】

篇10

新时期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多种能力,而合作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一种,但是有很多人都认为幼儿教师合作也只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对幼儿教育发展有着实质性的帮助,这是目前我国幼儿教师合作活动开展效果一直不佳的重要原因,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这种错误的观点。

1 新时期加强幼儿教师的合作能力的必要性

幼儿教师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展,而且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在幼儿心中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幼儿教师无论是日常生活,但是工作学习都应该注意,给学生起一个表率作用。新时期的幼儿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宠溺,因此难以交流沟通,不愿意与人分享与合作,而如果教师之间经常合作,孩子们耳濡目染就会逐渐的学会合作,这是新时期加强幼儿教师的合作能力的必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其必要性还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这是加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素质方面,还应该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力,幼儿教师之间如果能够相互合作,能够解决教学上的很多问题,再加之,各个幼儿教师擅长的领域不同,面对相同的问题,如果能够全力合作也能够增加解决问题的渠道与途径,进而增加将解决问题的几率,更利于我国幼儿教师的发展;其次,这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每个幼儿教师不仅要会唱会跳,还应该具备基本的合作能力,能够与教师的进行合作,同时也能够与孩子进行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是为了更好的教学,而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合作,则是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有其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而合作能够快速的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每个幼儿教师都应该具备一种合作能力。

2 幼儿教师合作的影响因素

幼儿教师合作由很多因素制约,因此要想达到幼儿教师相互合作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一件简答的事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幼儿教师自身应该具备合作意识,这是实现教师之间彼此合作的驱动力,如果教师自身就不具备这种意识,所有有关的教师合作的活动都难以开展,现代幼儿教师中,关于教师合作主要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认知,一种认为幼儿教师合作十分必要,应该定期开展各种合作活动,而另一种则热认为所谓教师合作就是形式化的工作,相比较而言,前者的认知更利于幼儿教育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举办各种合作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合作意识。

其次,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教师彼此之间实现合作交流的重要内部条件,因为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合作方式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如果教师这方面能力有些欠缺,则合作将会受到阻碍,难以完成合作项目,为了达到幼儿教师彼此合作的目的,幼儿员应该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尤其是对交往技巧进行培训,此外,教师与教师之间平时也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平时处理好关系,以此来培养工作中的默契。

3 加强幼儿教师的合作能力措施

3.1 营造良好合作氛围,激发教师合作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角色,做好合作者,确保幼儿园教师合作,要认识到幼儿教师自身是影响教师合作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理念影响着教师们在园内的合作,因而,激发和提高幼儿教师的合作意识与理念成为其首要任务。园所内创造开放的幼儿园教师合作环境与氛围,构建一个能让教师有效地进行相互沟通和合作的开发的气氛,教师之间亲密、互相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开放型气氛的营造有赖于所有幼儿教师的努力,尤其是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民主和谐、合作分享的态度和管理方式,以及相应的支持性措施的力度等。

首先,幼儿园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如短期培训、举办教育科研讲座等增加教师的各种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其次,幼儿园也可成立各种类型的幼儿园社团激发教师的合作意识,使幼儿教师利用多种沟通的方式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到肯定,培养相互的信任感,激发合作的意愿,形成良性循环。满足教师强烈的合作心理需要,为幼儿教师的创新思维营造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

3.2 通过多种渠道合作,提高教师合作的能力

幼儿园为幼儿教师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进一步开展多种渠道的合作。教师合作能力的提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实践中多渠道展开。

首先,幼儿教师要合理分工。幼儿园营造了基于教师共同目标和兴趣的合作氛围,力图通过幼儿教师合作、沟通和分享性的活动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合作。幼儿园为幼儿教师合理分工,完善合作学习共同体,使教师有明确的活动研讨目标和任务,使合作行为更加经常和有规律性。创建有利于其知识共享的合作渠道,并对不同的合作模式结合园所实际情况有选择的筛选,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促进多种教师团队合作形式的融合。构建幼儿园教师合作队伍,完善教师合作团队的制度,在互助与合作目标中有效的达成共同目标,彼此分工,相互协作的持续学习与创新的教师合作团体,建立教师间互助的人文性合作,加强合作,形成合作的幼儿教师团队营造合作的氛围。其次,协调好教师间的人际关系。幼儿园教师合作共赢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园教师合作的价值体系的体现之一,是集体成员的重要的结合方式。协调好教师间的合作关系需要彼此信任、互相关心、民主平等以及鼓励合作的理念作为幼儿园的基础和支撑。因而,幼儿园要在集体中打造沟通、对话、信任、合作、交流、分享的幼儿园合作文化,将教师关系看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励教师进行合作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发挥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新时期加强幼儿教师的合作能力很有必要,但是我国目前对此的研究并不多,尽管有些幼儿园在进行尝试,但是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往往都是参考中小学教师合作的案例,这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对幼儿教师合作来说却缺乏针对性,因此还需要相关幼儿教师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了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涂阳慧.幼儿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篇11

小班幼儿由于他们自身的年龄特点,更容易出现合作上的问题。他们即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比如,在最初的《漂亮瓶子》粘贴合作活动中,孩子们都不是很习惯这种共同完成作品的方法,常出现抢画纸(两人装饰一只瓶子)、抢材料、抢工具等等的情况。或是搭档两方各顾各,一方遇到困难,另一方不会主动帮忙,没有合作的意识。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在美术教育中潜移默化地灌输合作意识,并特地设计了一系列美术活动来配合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树立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还可以在教师操作时请幼儿帮忙。如在涂色时,教师可以假装不会涂,让一位或者几位幼儿帮忙,让师生共同完成作品,使幼儿从中体会合作的乐趣。这在无形中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

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并及时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在第一时间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可以安排小老师,为幼儿配对。

二、创造机会

在平时活动中,幼儿经常会遇上困难。那就可以让他们请教边上会的同学,让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和相互帮助来学会技能,解决困难,鼓励幼儿多相互帮助。

作为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良好机会。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对此可以设计一些美术活动来专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而这些活动也紧跟着教学主题的进度。

如《抽象画》,就是让幼儿共同完成一幅画。这是研究初期所设计的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大家可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作品的完成不再局限于个人。而研究中期的活动,如《大树妈妈笑了》,是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合作力量大,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知道遇到困难可以相互帮忙,相互协作。在进行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有选择的挑选创作工具。以使用棉签组为例,在棉签不够的条件下,就有幼儿主动将自己不用的棉签借给边上的小伙伴。他们会根据以使用棉签的颜色相互合用,充分利用教师所准备的工具。在将画好的树叶宝宝送到大树妈妈怀抱时,幼儿已会根据画面的整体来贴树叶,而不是将树叶集中在一块区域内。这次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这个活动,发现在美术活动中建立幼儿的合作意识,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在进行这个活动时,幼儿之间已经没有为材料工具而争吵,有一部分幼儿已能主动地帮助边上有困难的幼儿,当起了小老师。对于专门针对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专门设计的美术活动,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连接,层层递进,是紧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最开始所设计的是两人的合作画。如,《美丽的花瓶》,让幼儿通过两人的合作来初步体会合作的乐趣。等幼儿习惯和他人共创一幅作品的同时,再将合作的程度提升。小组的合作,如《抽象画》。更进一步的是,发动全班的合作,如《树妈妈笑了》、《快乐圣诞节》等。

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放在集体教学上,区域活动同样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理想场所。教师可以将一些内容放在区域中让幼儿去操作。在没有教师的干涉下,幼儿能更好的进行交流,而能力的培养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作为教师,即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

三、教授方法

由于小班年龄特点的限制,合作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行为,他们在需要合作的时候往往不会做出合作的行为,同时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合作。所以这里就需要教师去教授他们合作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如何合作。

比如,当绘画、手工材料不够用时,教师就可以使他们知道可以通过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来解决问题。如一次手工活动,班中固体胶不够用,于是就向幼儿提出这个问题的状况,请幼儿来想办法。有很多幼儿自愿将自己的固体胶和别的小伙伴并用。抓住每一次可以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行动、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也可以主动找小朋来协助,不一定事事靠老师的帮忙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学习到合作的方法。

四、体会到合作的效果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这一点,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予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以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的失败进行比较,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