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09:22: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毕业设计设计内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TU273 文献标识码:A
1 冶金机械设备绿色设计的必要性
冶金机械行业一直是污染的最重的企业之一,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仅设备有特别大的噪声,同时排放物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源直接造成空气环境的质量下降,同时增加机械设备的故障率,降低其使用寿命。我国的冶金机械行业中,由于长期以来的思想和观念影响,对于绿色技术还没有充分的重视,大多数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还在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从而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冶金机械业实现绿色设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绿色制造的兴起,我们国内企业的设计、制造也应该紧跟步伐,合理利用资源、能源,进行清洁化生产,减轻环境的枵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设计与制造是“清洁化生产”出“绿色产品”的设计手段。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它是这样一种设计: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设计、制造、运输、销售、使用或消费、废弃处理).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同时也并行地考虑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寿命、经济性和质量等。
2 冶金机械绿色设计内容
2.1 注意生产冶金机械原材料的选择
在进行冶金机械绿色设计之中,在充分选择可回收,能再生的材料,这样在原材料方面就有效的控制了其污染率。在冶金机械绿色设计与制造之中,应该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对各类新型材料进行研究和应用,提高冶金机械的可回收性。H型钢是一种新型经济建筑用钢,是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极力推广使用的新兴替代型材,是许多国家钢结构工程的主要材料,由于其力学性能良好,截面形状经济合理,而广泛运用于需承截能力大,截面稳定性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可回收的绿色材料,可以在冶金机械中大力推行这种型号的钢材使用。
2.2 控制废气、废水、废液(切削液)的排放
在冶金机械的生产制造过程之中,会产生废料、废水、废气的排放,这些都会对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冶金机械生产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通过加大对废料、废水、废气的回收力度,实现无排放的闭环生产。同时,冶金行业及香港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强制性排放法规。在相关冶金机械的研发及相关企业制造之中,应该施行排放达标一票否决制。对于那些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应该强制性的关闭和停产。
2.3 减震除噪除尘,提高作业环境的清洁性
为实现冶金机械的减震作业,应该在设计中替换那些振动比较厉害的机械零部件,选择那些减震效果好的零件。同时也应该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及采用各种隔振性能好的各种弹性支承,以提高冶金机械产品的动态性能。同时为了降低冶金机械产品的运转和作业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除了做好产品机械结构的设计之外,还应该采用高性能的消声器及采用隔振和吸音的措施。灰尘是冶金设备生产运营之中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在冶金机械设计生产之中应该做好除尘工作,可以采用吸尘和密封处理的方法,减少粉尘的影响。
2.4 防止泄漏发生,提高密封技术
冶金机械经常出现泄漏现象,这会造成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其次,泄漏会使冶金机械不良,造成冶金机械的磨损,降低冶金机械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冶金机械的设计生产之中,应该提高密封技术,降低冶金机械的泄漏率。同时,也应该做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通过日常的维护减少冶金机械油的泄漏。
2.5 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时间和次数,提高故障诊断技术
冶金机械日常使用过程之中,经常出现维修和更换配件的工作。因此,在冶金机械的设计之中,应该对坏件的回收和修复使用进行考虑。同时提高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通过优秀的故障诊断系统,使维修做到有的放矢,减小维修和日常维护工作的工作量。同时,在设备日常管理之中,应该建立一套合理有效、充满柔性的设备管理制度。当前,我国冶金设备管理制度之中,常使用年度或月度的维修制度,这种制度虽然可以排除设备故障隐患。但是,也会有一些弊端,例如: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对以磨合好的冶金设备进行日常无目的维修可能会影响其性能的发挥,破坏了其最好的磨合。因此,应该改变这种呆板的维修制度,通过引入优秀的故障诊断系统,对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哪些设备出现了故障,那些设备运行良好,这样,我们的维修就会做到有的放矢,也就会减少维修成本和不必要的最好配合。
2.6 注重绿色视觉环境的外观造型的设计
在传统思想里,冶金机械的外观和颜色都比较单调和古板,在设计时很少去顾及视觉环境的需求,因此,长期以来冶金机械给人一种“傻、大、笨、粗”的形象。冶金机械的这种形象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而外观与时俱进也是绿色设计理念重要要求。因此,在冶金机械产品的设计之中,应该通过造型、色彩方面的艺术技巧和手法,营造绿色视觉环境。冶金机械产品也该通过采用与时俱进,鲜明的时代感和个性特点的外观吸引客户争夺市场份额。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如何在节省资源、环保的前提下,实现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绿色设计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给人们一个清洁的生存环境,使人们能享受健康的生活,对人类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绿色设计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未来技术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企业应有超前的意识,争取产品研发的主动性,使企业从技术人员到企业的决策者,都充分认识到绿色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保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1 澳大利亚会计教育
澳大利亚的会计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将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挂钩,有很多课程得到了澳大利亚会计职业组织甚至是英国会计职业组织的认可。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并节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的时间。
会计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研讨式教学”、“面授+辅导式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多地在于学校教学计划中留给他们的各种练习、案例分析、课堂发言以及老师对他们的辅导。
1.2 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校企合作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两类教学内容;(2)实训教材(企业)和理论教材(学校)两种教材;(3)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两类考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第一年以理论教育为主,第二年、第三年以企业培训为主。理论教学强调实用性,重点向学生传授技艺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在双元制课程模式下,学生结束教育后可以立即投入生产,无需再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同时,这种课程模式解决了职业教育所面临的资金、师资、设备和场地等一系列问题。
教学时推崇一种培养学生自立学习的引导探究教学法,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不过由于这种教育模式注重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紧密配合,而且会计专业涉及一定的商业秘密,所以“双元制”课程教育模式在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顺利实施有相当大的难度。
1.3 加拿大会计教育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它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成为终身教育一部分。加拿大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在课程设置上采用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强调以培养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的基础来设计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约为1∶1。教学大多采用学生自我学习和评估教学等教学方法。
随着人们对课程模式研究的深入,发现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这种课程模式是把职业能力分解为一些细小的任务,对于一些非技能型的能力,如职业道德、处理应急事务的能力是无法进行精确分析的。其次,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打破了学科体系,对于培养学生从事某一岗位的工作能力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是零碎的,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学习,这与目前强调终身学习是不相容的。因此,要将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应用到正规的职业教育中,还必须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
2 国内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会计课程一般分成普通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是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从课程结构看,以理论课程学习为起点,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从课程内容和组织模式看,“三段式”课程都是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并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从课程实施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只是依附于理论学习,而且即便如此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课程评价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书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并未采用学生制作的样本来评价。因而“三段式”课程模式虽有理论课、实践课之名,但只是机械拼合,并未进行科学整合。
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也有一些问题,专业课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对于相关行业课程安排较少,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学生应用能力差。比如针对目前进出口业务的增加,新旧会计准则交替,对于外贸会计和新旧准则比较等课程都应该是会计专业可以设置的选修课程,可学校现有课程设置中没有这样的课程。
在教材选用方面,有一部分教材选用本科院校通用教材,有一部分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教学案例基本上来源于书本,也比较陈旧。任课教师没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不具备从不断变化的现实会计实务中及时挑选案例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中,主要偏重知识传授性课程,忽略有利于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课程。如写作、学
年论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
在实践性课程设置上,学校教学时间里的技能实训课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些提高,但总的来说还是太少,最后一学年的“毕业实习”,本来是应该通过生产实习来完成教学要求。但实际是打工、找工作。
教学实施过程中,像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辩论、课内实验、课题调研等教学方式,在我国一般性院校中采用较少,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不高。在实践教学方面,实验软件不能及时升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校外实践由于实习企业的条件限制,很少能做到依次轮岗实习。在教学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质量。但在改善实验条件、保证实习经费、确保教学首要地位等方面,规章制度难以发挥作用。依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许多方面是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教学质量,而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与我国相比,国外高职教育发展较早,虽然具体的会计教育模式不同,但其围绕就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兴起和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科学、教学内容以实用技术和技能为主,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和整体性,理论教学以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度。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多还得到会计职业组织的认可。这些经验对于优化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切忌照搬,以免水土不服。
参考文献:
[1] 延霞.“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 庄严,庄勇.论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一、毕业设计环节的具体内容
各高校的毕业设计时长有所不同,一般在半年左右。笔者在近几年所带毕业设计过程中做了一些总结,根据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毕业设计时长一般定为十六周,包含选题、调研、设计制作等内容阶段。(见右表)
选题阶段是毕业设计的最初阶段,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大致分为: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等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毕业设计的课题内容呈现出综合性、多元化的趋势,不再是围绕一个课题内容进行设计,而是多方向多角度地对课题内容进行设计。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对毕业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确定课题后,便指导学生展开课题调研。调研应根据具体课题内容,要求学生对市场、企业等有关方面进行考察,使学生了解所做课题内容的现状、问题、缺陷,及创新发展方向。在调研过程中应注意对同类课题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并深入了解相关受众。如饮料包装设计课题的调研,应对市场中各类饮料的包装形式、包装装潢面、包装材料等内容进行考察,还要对购买人群进行各种分析。学生通过调研完成的调研报告,内容应当准确详实、资料丰富,并阐述自己课题内容的观点。
在完成选题和调研阶段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与制作。确定课题设计内容后,开始设计方案的草图构思,通过一定数量的方案图表达出课题内容与创新性,再依据指导教师意见进行修改,经过反复修改筛选确定设计方案。在进一步的毕业设计中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设计方案制作,以实物作品展示表达课题设计主题。最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和作品展览。
二、毕业设计的现状
毕业设计是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的,每个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各不相同但又环环相扣,各阶段进程顺利与否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好坏。笔者在近几年所带毕业设计中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学生对毕业设计各阶段任务缺乏计划性,在毕业设计前期浪费大量时间,后期时间不够从而导致毕业设计内容和质量下降。同时,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学生通常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找工作,就业和毕业设计相冲突,一些学生为了得到好的工作机会不重视毕业设计,因此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
2. 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尚未充分理解、分析时就确定所做课题,往往所选题目不是偏大就是偏小,或者题目内容方向单一,以至毕业设计缺少多样性和实际意义。清华美院装潢艺术系主任马泉说:毕业设计多样性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它是很多因素的结合。例如,载体多样性、思维多样性、材料多样性等等,而视觉元素的越来越丰富,也是创造设计多样性的催生剂,学生们接触的东西多了,看的多了,思维开阔了,自然就会设计得多样化。做好毕业设计,选题至关重要,学生应对毕业设计选题广泛了解后再确定课题,这样更能体现出毕业设计的多样性、创新性。
3.课题调研过于形式化,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实地调研分析普遍不够深入,资料搜集不够全面,缺少逻辑性,往往过分依赖网络,没能针对课题深入市场、企业及受众进行调研。
4.设计构思制作过程中,学生受到市场现有设计及调研内容影响较大,自己课题设计的思路不够开阔,毕业设计课题创新性稍有不足。
5.对印刷工艺、制作材料缺少实际接触。毕业设计后期往往通过实物制作来展示毕业设计成果,学生在实物制作过程中对纸张及其它材料、实际印刷过程缺乏了解,以至所选择的设计承载物效果欠佳,从而浪费时间与金钱。
三、毕业设计的实践与优化
1.毕业设计各阶段时间内容的控制
通常,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时间为十六周,约四个月。在这一段时间里,学生要完成选题、调研、构思设计方案、确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制作、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以及毕业答辩等任务,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学生的实习、就业等问题也对毕业设计有着影响。
以往,毕业设计存在 “前松后紧”,学生对毕业设计前期的选题、调研不重视,表现松散,后期赶时间赶进度,往往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为改变这种情况,学院与指导教师应双重控制,合理把控毕业设计时间,从选题开始严格要求,合格者进入下一阶段,不合格者继续完成直到合格。指导教师每周检查学生进度内容,学院不定期抽查,对屡次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推迟或取消答辩资格,这样各方面督促、要求下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能使毕业设计保证时间、保证质量地顺利进行。
2.毕业设计推动教学调整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集中体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及培养目标在毕业设计中得到检验。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学习的综合检阅,也是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与延续。对于学院,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哪方面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哪方面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发现专业教学中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不足,如哪些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教学内容滞后,课程作业与社会、企业缺少联系等。
因此,毕业设计可以推动日常教学改革,日常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也能促进毕业设计的良好发展,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专业教学成果的展示,而更是一种检验。
3.毕业设计与企业合作的可行性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印刷工艺等课程的设计实践对促进专业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关企业、设计公司进入到毕业设计中,使毕业设计不再停留于模拟、虚拟课题之间选择,把毕业设计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这是符合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的。企业与公司参与指导毕业设计,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环境、工作状态,为毕业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一、毕业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衔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全面检验和总结,也是为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点的设置
毕业设计是经历时间最长,经历阶段最多,教学背景最复杂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个阶段如果质量监控环节设置不合理或监控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从大的方面,按时间顺序,可把毕业设计分为毕业设计准备、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结尾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个点。
1.毕业设计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可把毕业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点:
毕业设计启动的动员;毕业设计题目的酝酿;毕业设计题目申报,提交毕业设计申报书;毕业设计题目及内容审查;题目公布,供学生选择,召开双向选择会;落实题目选配工作,最后张榜公示;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审核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进程安排和要求,安排指导计划。
2.毕业设计进行阶段
文献检索、外文翻译、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检查和中期答辩;完善设计内容;撰写毕业论文。
3.毕业设计结尾阶段
指导教师评阅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果演示;评阅人评阅毕业论文;毕业答辩,评定成绩;上交材料。
三、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各节点的监控
1.毕业设计的准备阶段
毕业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良的毕业设计一定包含一个充足的前期准备。
(1)毕业设计启动的动员。毕业设计的动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必须坚持。动员分学院和系(教研室)二级,要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步骤和要求。系(教研室)的动员要着重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布置。
(2)毕业设计题目的酝酿。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往往有的老师随便想几个题目就上报了,不进行深思熟虑,没有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样会产生很多问题,如有的题目根本不符合本专业的要求,超出本专业的范围;有的年轻教师把读博士时的题目拿来给本科生做,题目难度过大;有的过于简单,工作量太少;还有一些题目多年重复使用。所以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要求先在各研究所进行讨论,年轻教师的题目由老教师把关,题目要符合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也要把握好难易程度。
(3)毕业设计的申报。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报表》,做到一人一题,一人一表。申报表要阐明本题的目的、要求、内容、国内外进展、重点、难点、设备条件、对学生的要求等,为师生双向选择提供依据。
(4)毕业设计题目及内容审查。在各研究所进行出题把关的基础上,题目申报表汇总到系(教研室),由系组织专家小组对题目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题目返还给老师进行重新命题,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
(5)题目公布,供学生选择,召开“双向选择”大会。题目审核通过后,向全体学生公布,然后召开“双向选择”大会。每个老师要做好PPT,在会上每个题目有3分钟推介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的题目是进行双向选择的最重要的目的。一般要求收集到1∶1.2以上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按兴趣排序选择3个题目,每个题目按学生选择的次序配制。当有多个学生第一志愿填报同一个题目时,才有老师的选择权,若第一志愿只有一个学生,不管该学生成绩如何,老师不得放弃,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所以双向选择主要是让学生有更多选择题目和老师的权利。
(6)落实题目选配工作,最后张榜公示。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根据学生的志愿顺序进行选配。由于有重选,选配过程通常要进行多个来回,选配完成后在网上张榜公示。
(7)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选题完成后,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可给出样板,内容、要求、条件等必须明确。任务书是学生最终完成毕业设计情况的依据,所以任务书中各项目内容要切实可行,难易适中。
(8)审核毕业设计任务书。对任务书提出的内容、要求、条件等内容及是否规范和可行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经系主任签字报学院主管领导批准才能下达给学生。
(9)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经审批后的任务书下达给学生,要求指导教师对任务书的每一条内容向学生交代清楚,学生按任务书规定的要求开展毕业设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内容。
(10)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进程安排和要求,安排指导计划。为了让学生有序按时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教师必须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进程安排表》,进程表按周设置,写清楚每周要学生设计的内容,还可给出重点、难点和基本思路。 转贴于
2.毕业设计阶段
在毕业设计开始后,教师要严格把握好各个环节。
(1)文献检索、外文翻译、文献综述。要求针对毕业设计题目涉及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检索中文论文不少于15篇,英文论文不少于3篇,并写出不少于4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翻译2篇英文论文,不少于2万字符。英文的原文必须是最近几年在期刊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指导教师要对文献综述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英文翻译的质量严格把关。
(2)开题报告。要求学生制定好毕业设计的技术线路,明确设计的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时间安排,并写出4000字以上的开题报告,做好PPT,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指导小组应及时指出学生开题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3)毕业设计阶段。这是毕业设计中最重要的阶段。在毕业设计阶段,指导教师除了对学生个别分散指导外,每周必须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指导时要求对学生前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布置下面要做的工作。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程,避免学生前松后紧,影响毕业设计进程和质量。
(4)毕业设计检查和中期答辩。学校、学院和系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进行抽查,对毕业设计进程和指导情况进行抽查。督导组平时也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为了促进学生的毕业设计进程,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开展中期答辩,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进程滞后的学生发出警告,对不专心做毕业设计,进程严重滞后的学生取消毕业设计资格,以严肃毕业设计纪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完善设计内容。对毕业设计各部分和总体内容进行完善,对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在得到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尽量使设计结果达到最优。
(6)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先写出论文提纲,经教师审核后开始写论文。要求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文字流畅,格式规范,设计图纸清晰正确。
3.毕业设计结尾阶段
(1)检查毕业设计成果,准备毕业答辩。由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成员按照指导教师任务书给定的任务检查其完成的情况,学生要对其设计的成果进行实物演示,教师对其成果进行点评,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演示记录》。
(2)论文评阅。学生论文先要交给指导教师阅读、修改、评定,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然后交给答辩小组的其他老师进行评阅,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3)毕业答辩,评定成绩。学生的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环节,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主要由以下各方面综合评定:文献查阅与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成果演示情况、论文(设计说明书)质量、答辩情况。论文(设计说明书)又从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成果的新颖性、论文撰写的质量等各方面评定。小组优秀的学生一般还要进行一次大组答辩,最后确定毕业设计真正优秀的学生。对于小组答辩不及格的学生,还有一次大组答辩的机会,最终确定其能否通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一次重要实践和检验活动。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培养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任职能力。本文结合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做好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探讨。
1 准确定位专业教研室的地位和作用
专业教研室是本科毕业设计的组织者和验收者,在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贯穿于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准确定位专业教研室的地位和作用是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
1.1 专业教研室是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者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由学生所在的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其主要任务体现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论文选题、撰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安排毕业设计教室和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等。
1.2 专业教研室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验收者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验收任务也由专业教研室承担。验收工作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和毕业论文的修改归档等。
2 合理制定毕业设计的任务和计划
学生的特长和能力水平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学生应拟定不同的毕业设计题目、制定不同的毕业设计计划。这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完成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2.1 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研究任务
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前,应采用集中座谈、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和能力水平,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个人特点为依据制定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研究内容的难度应适应学生个人能力水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既能按时完成,又能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2 制定科学的毕业设计实施计划
毕业设计的时间通常是3个月,以毕业设计研究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毕业设计计划,确保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进度准时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基本保证。
3 把握要点确保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通过多年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为确保本科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工作中应准确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3.1 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做好针对性教育引导
不同于其他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工作持续时间长、难度高、任务重,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践中发现,随着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在发生变化,有盲目乐观的,有不思进取的,还有认为毕业设计无用而沉迷于游戏和网络的[1]。面对这些情况,若不加引导,毕业设计的质量将难以保证。指导教员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引导,保证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毕业设计期间,学生面临毕业分配问题,这是关系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必将分散学生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耐性细致的教育引导和人文关怀在此时将显得尤为重要。
3.2 准确把握毕业设计任务及主要研究内容
指导教师撰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时应明确毕业设计的具体任务和研究内容,尽可能详尽,保证学生毕业设计时的研究方向不至发生偏差。设计过程中,要与学生及时沟通,针对学生研究进度和研究水平,适当调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以确保学生按照指导教员的设计意图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3.3 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毕业设计以保证进度
科学合理的计划是确保工作完成的前提,严格的落实计划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近些年,毕业设计期间通穿插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也在毕业设计期间召开,毕业设计的时间无法保持连续性,为毕业设计计划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进度,指导教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研究情况,严格督促,保证毕业设计工作按既定计划进度顺利开展。
3.4 扎实积极深入开展毕业设计防浮于表面
毕业设计的评定指标具有一定的宽泛性,部分学生认为只需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基本要求即可通过毕业设计,而不愿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这种现象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比较普遍。针对这一现象,在毕业设计工作中,除了做好思想引导外,指导教员撰写任务书,布置研究任务时,应明确提出研究任务要求,确保毕业设计的难度和深度,使学生的工作充实饱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随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工作情况,防止毕业设计浮于表面。
3.5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杜绝抄袭和舞弊现象
抄袭现象是毕业设计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部分学生为了凑够字数要求,东拼西凑,抄袭舞弊。特别是一些平时工作中投入时间少,研究内容不饱满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抄袭和舞弊现象。要解决这一顽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思想认识上要加强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抄袭和舞弊的性质及危害;从日常监督中要及时纠正,一旦发现学生有抄袭和舞弊的苗头,要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做好预防;从规章制度上加强惩处,对于严重抄袭和舞弊行为,一旦发现,不姑息,不迁就,坚决取消毕业设计成绩。
4 结语
2毕业设计问题出现的原因剖析
2.1从学生的角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1.1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度不高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是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情境式教学为主。与本科相比,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度要求不高,由此造成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理论分析性不强。经管类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一大特点是理论资料的堆砌,因此,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过多的参考网络资料内容,不会以理论解析为切入点,对实际问题做深入剖析,这一现象必然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肤浅,针对性不强。2.1.2学生实习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此时,正式学生忙于实习与就业的紧张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重心很难集中在毕业设计方面,甚至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任务要求未下达之前,就已经离校寻找工作,期间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基本不予教师沟通。2.1.3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缺失受经济管理专业类型的影响,学生很难找到适宜自己的顶岗实习工作,即使实习,所参与的也是最基层的工作岗位。这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停留在情境模拟中,且与工科类专业相比,经管类学生也难以找到具体的“物”的感觉,所学知识得不到实际应用,社会实践经验缺失,必然导致毕业设计内容空洞,泛泛而谈。
2.2从教师的角度剖析毕业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2.2.1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科研水平高低不一在开展毕业设计指导教学环节中,受教师自身科研能力高低因素的影响,对部分学生所提问题的指导不够细致,对一些较为新颖或者知识内容较偏的选题,难以给出有效的实际性指导建议。2.2.“2一对多”的指导方式与学生相比,教师的比例较少,一位指导教师不仅要同时负责指导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还要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因时间、精力等有限,教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顾及整体,对部分主动要求教师指导的学生,教师会给予详细的问题辅导。另一种现象是指导教师仅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对论文提出一些修改性意见,加之随机抽样式的答辩方式,对于未被抽样到的学生,教师也会给予相应的分数。
2.3从毕业设计教务管理的角度剖析毕业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虽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制定了关于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制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求不规范、不严格,且对教师的监督力度不够,进而导致毕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2.3.1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过程中,极少出现因毕业设计不达标因素而造成不予毕业的情况,进而造成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认为教师会在毕业设计审核过程中放水。2.3.2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师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监管力度不够,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进而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3改革经管类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探讨
3.1不断创新经管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3.1.1开展多样化的毕业设计教学形式学生毕业设计最为常见的形式为论文形式,它适用于各专业学生。此外,教师可参照经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设定出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形式,如:对旅游管理学院的学生,可开展旅游文化方案设计、旅游路线设计等;对物流管理学院的学生,可开展灵活性极强的“以赛代考”的设计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学校与企业联合组织的物流竞赛,若学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则可替代毕业设计等。开展多种类型的毕业设计教学形式,既能够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又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3.1.2完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建立以企业、学校、院系、专业、班级等为组织的论文管理体系,如,建立企业参与管理模式、成立系部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成立学院式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等,由点及面、由个体到组织,从各细微环节实现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控制。详见图1。图1论文管理组织构成3.1.3开展与企业合作式毕业论文指导方案调查研究发现,经管类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设计选题内容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可将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中,加大对企业真实案例的研究,或请校外经管类企业的高管人员深入校园,共同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如何将论文内容探讨的更为深入、细致。3.1.4采用模块化及双导师化论文指导“一对多”的论文指导方式,导致教师难以对每位学生做细致的辅导,若一位教师同时负责1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则很可能是15个课题研究方向。而采用模块式指导、分组指导方式能够极为有效的弥补传统指导方式的不足,使得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研究方向,然后再选择自己的指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极为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积极性。
3.2改革毕业设计管理的全过程
参照经管类毕业设计教学的主要特点,重点改革毕业设计管理的全过程,其内容主要分为如下几方面:3.2.1提前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时间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前移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毕业设计内容。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学生在大一、大二及大三上半年的时间都集中在考取各类证书上,而到了大三下班学期,学生又将主要时间集中在毕业实习、找工作方面。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可在大二下班学期开展毕业设计选题与导师分配工作。3.2.2实施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的内容主要为:其一,毕业设计宣传,它是为了让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一个全面的感知认识,可组织学生查阅历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鼓励学生主动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其二,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的前、中、后期检查,其三,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其四,学生毕业设计抽查;其五,学生毕业设计总结。3.2.3改革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考核制度为确保学生高质量的外城毕业设计内容,需改革并完善毕业设计监管体系。其监管评价指标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学校对相关院系下达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内容,详细为毕业设计落实情况、组织安排等;第二,院系落实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详细为工作质量指标与工作完成指标等;第三,教师对学生设定的评价指标,详细为对学生的评价与管理内容。另外,针对毕业设计的评价内容,也需做细致划分,主要为: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度、学生毕业设计理论知识的运用度、学生毕业设计的抄袭情况等。针对毕业设计检查工作,严禁不合格的毕业设计通过审批,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还能够让学生重新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另外,还需开展教务处抽查工作。所选抽查方式为:对经教师评定后且通过的毕业论文按照特定比例随机抽查,对优秀毕业设计做重点随机抽查,若在该过程中,教务处发现有严重错误的毕业论文,需对指导教师做出相应的处罚,以提高教师的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82-03
毕业设计环节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而且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是培养实际工作及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过程,同时,它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水平的全面检验。它是培养学生设计技能的直接手段和途径。
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重大课题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环节训练现状及存在问题
毕业设计是学生识图、工程计算、施工图设计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以实际工程的实际需求为基线,不仅要有工程训练的背景而且应有较强的实践价值,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的状态。技能训练的目的使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不同及联系,了解及掌握所学专业设计与施工中的制度、规范、技术措施及设计标准,对所学专业有更高定位和初步认识;毕业设计采用以实际工程作设计课题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实际设计过程的工作程序及设计步骤,通过独立及认真地完成毕业设计,可以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做更高层次总结,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时,指导教师还需认真分析,从工程项目中选出适合进行毕业设计的部分,并将较复杂的部分进行简化,应注意培养学生设计原理及系统的设计能力,避免较大及重复的工作量,以达到既训练学生,又保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的目的。毕业设计应提交的图纸应包括:系统工作原理图,某分支系统轴测图,底层平面图,主要层平面图,主要剖面图,机房详图,节点大样图。一般应以六张一号图为基本设计工作量,相同类型的图纸只能按一张图工作量计算,例如,二层水平面图、层层风平面图、三层及其他层平面图等,设计内容变化不大的均应按一张图纸工作量计算,目前,在毕业设计中部分学生存在采用计算机复制及简单修改或将内容少的图纸扩大成一号图纸等滥竽充数的现象。指导教师应严格控制,评价标准应适当及统一。对于毕业设计环节训练的指导,应该以学生实际需设计的题目存在问题的发现、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程设计中如何应用为主线,以强化及培养设计能力、挖掘创新能力、扩展知识领域为目的,教师应“指导”为中心,学生应以“动手工作”为主线,围绕一个“解决疑难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做文章,在探究疑难和弄懂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及创新意识。将本科阶段的“获取知识”的过程转为“探究知识”的过程。导师应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串联,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指导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指导老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知识培养与人才素质培养相结合;应尽力做到这三大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计过程应当以综合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绘图表达能力及应用基础知识处理非常规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题。同时,指导教师也应具有完备的设计能力及技能,目前,年轻教师缺乏设计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此问题应予以关注,应注重与设计院相结合,联合培养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技能。但是,目前在毕业设计训练环节中,存在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投入时间缩短等问题,学生对此环节应付以对,在网上下载图纸,拷贝论文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现状使人担忧,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师质投入不能满足需求。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本科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真正能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人数有限,导致每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多,这样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有限,指导不到位,同时,存在一些青年教师本身对设计不了解及认识不深的问题。
2.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和控制体系不完善,设计所用时间难以保障。毕业设计阶段正好是学生找工作和企业招聘的一个高峰期,毕业设计与找工作在时间上经常发生冲突,这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影响很大,由于不能不让学生找工作,学生的时间观念及主次的把握能力均较差,学生能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少,监督和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使学生更加放任自流,学生的培养质量向就业率让步,所以,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难以保障,设计所用时间难以保障。个人观点认为学校应以培养质量为主要评价标准,学校不应承担就业率的责任,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书之前应不被允许找工作。就业率不应成为学校的紧箍咒,这样,虚假就业及被就业以及学生无时间和精力进行毕业设计的学校就可能消除。
3.毕业设计质量偏低。一些毕业设计不满足任务书要求,或一些主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毕业设计前期工作中资料收集工作不充分。新的信息以及目前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发展趋势了解不足。或者没有找出所做课题的主要矛盾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毕业设计质量一般,通常没有特色,没有突破,没有创造性。目前,由于采用计算机绘制施工图纸,一些学生在网上下载或从其他设计单位拷贝设计工程图纸的现象时有发生。
4.毕业设计质量评审体系及评分标准不完善及不严格。有部分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毕业设计评审的各环节中出现不规范、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对不合格的毕业设计不能严格要求,缺乏不合格学生的控制毕业,通常无论优劣毕业设计均能通过。个人观点认为学校应组织社会力量或通过设计院以设定标准、统一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应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毕业设计应全部盲评,目前,采用极少量抽盲审的方法应改进,应加强盲审数量并制定不通过比例,全部通过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毕业设计与设计技能培养的关系
毕业设计应注重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设计思维训练培养的是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其本身也是一种高级和复杂的技能。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及应用。所学知识是技能存在的基础,掌握知识的多少决定技能掌握的快慢和深浅;而技能则是知识转换为现实的工具,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毕业设计环节训练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设计技能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不能代替设计技能的训练,在学生就业之前,需要进行设计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其今后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训练环节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对学生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所需知识只有通过设计技能才能在工作及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把知识变成生产力必须依靠设计技能。因此,用人单位更需要掌握了一定设计技能的学生,仅有知识而缺乏技能的所谓高分低能的学生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因此,毕业设计环节训练的目标应是培养既具有宽广专业知识,又具有娴熟专业技能的“两高”应用型人才。我们采用课堂设计方案设计、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三位一体化的设计技能培养模式,课堂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及深度与设计工程方案设计内容及深度相对应;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及深度与设计工程初步设计内容及深度相对应;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及深度与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及深度相对应;为了达到培养合格的工程设计人才,必须准确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毕业设计评价模式、毕业设计环节训练模式,必须培养具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师资队伍,弥补目前全面由缺乏实际设计技能的博士生指导设计的现状。
三、毕业设计质量提高途径及强化设计技能培养的方法
结合多年工程设计实际经验和多年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个人观点认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是师生重视及管理严格。在整个毕业设计训练过程应加强管理及对学生的考勤,每周必须与指导教师有三次指导交流的时间,每次点名记录,缺少三分之一点名记录的,毕业设计不予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阶段性检查,毕业设计工作检查不能流于形式,应做到实处,保证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管理规定和评估指标,毕业设计严格设定不合格比例和优良学生的比例,增加盲评数量和实行用人单位或设计院评审制度,从而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2.严格选择适合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毕业设计题目时应力求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知识,设计深度和工作量应掌握适当,应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技能训练,应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毕业设计题目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内容应新颖多样,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毕业设计题目。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要本着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采取“公布题目、双向选择、院系调控”的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排除找工作的干扰,消除学生无论如何进行毕业设计均能正常毕业的思想现状,是目前急需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4.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问题是教师的科学指导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指导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很强的工程设计技能和创新能力和较高的计算机绘图技能,对于青年教师应增加进设计院培训及工作一段时期的培训。其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具备完整的工程设计技能,具有工程实际设计经验和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再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应提高,以便能够将学科前沿的知识和问题介绍给学生,将新的科研手段和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将学科前沿的知识应用于毕业设计中。
5.对毕业设计各个环节要求的规范化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保证和前提。毕业设计内容可以多元化,但设计的过程必须规范化。而毕业设计应该是结合专业特点,对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过程都要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毕业设计训练应包括: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程序的应用能力培养;CAD平面及三维绘图技能的培养;设计基本步骤和程序的培养;规范及标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平面、立面、剖面、详图及施工大样图表现能力的培养。
6.严把成绩考核关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条件。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情况的综合评定和全面考核。通过严格的质量评定,制定完整的评定方法及手段,强化及增大第三方盲评的数量及力度,制定严格的不合格比例,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情况。
7.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和过程控制。对于毕业设计与找工作在时间上经常发生冲突,由于不能不让学生找工作,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难以保障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主要是培养人的场所和机构,并不应承担学生就业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迁就学生就业,片面强调就业率,而不顾毕业设计受到冲击,造成四年的本科教育,目前实质上已变成三年的现状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毕业设计能力与需求单位的要求差距将会不断加大。因此,学校应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因找工作或毕业设计时间不足的,应不允许其毕业。
8.加强手绘设计图纸的能力。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手绘设计图纸是基础,所以,施工图纸的绘制不应全部采用计算机,学生的毕业设计图纸中必须不少于三张手绘图纸,应占总基本图纸的一半,这样,也可避免拷贝现象,加大学生的实际设计工作时间,目前,毕业设计计算机复制图纸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毕业设计实际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必须设法改变现状。对于不合格的手绘图纸一定要打回重画。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手绘能力和识图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监督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教学是否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的体现。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不断学习与其自身设计技能掌握和对学生设计时间的监督和催促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及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评定体系,设定选优及淘汰制度则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在指导毕业设计中应严把成绩考核关,应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应加强手绘能力,应设置设计课程教学,建议推广课堂设计方案设计、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三位一体化的设计技能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及强化学生设计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我国的服装专业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毕业论文(设计)是服装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国多数高校的服装专业又以毕业设计为主。要进行毕业设计,学生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收集设计素材,遴选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定稿,服装制作、成品展示等多个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综合的运用,是对学生整个专业学习的总结和检验,同时也是对专业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等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滑。结合本校服装专业近几年毕业设计课程的实践及体会,对本科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意见。
一、调整课程时间设置,实现“双赢”
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按照常规教学计划,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一般都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要根据指导老师拟定的主题完成整个系列的服装设计作品,其中包括设计效果图、结构图、设计说明书、成品服装等,精力投入多,时间耗费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就业普遍呈现提前的趋势,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以至于真正能够用来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少之又少,根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尤其像我校这种地处中西部、服装产业不发达地区的一般本科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就业区域主要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远离学校,因此不管是去公司面试还是实习都会影响毕业设计工作进程,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我校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是以系列服装的设计制作及相关书面材料的准备为课程内容,毕业设计工作所需时间久。毕业设计课程曾经根据就业需要,专业教师通过调研,调整了教学的时间,把毕业设计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毕业实习设在第八学期,使得学生既能有充裕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作品,又有足够的时长用于实习、找工作,改善了毕业设计与就业的矛盾冲突,但是违反了学校的教学规范,得到相关部门的通报。也实践过不改变毕业设计教学必须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教学规范,让学生把毕业设计带到企业里去完成,力求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但由于大多数服装企业是私企,是以追求企业的最大效益为主要目的,学生在企业里几乎没有做毕业设计的空间和时间,为了修到学分,学生最后一般都是找人代做或者草草了事,严重影响毕业设计作品质量。
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教学与就业“双赢”,同时又不违反学校的教学规范,就要调整部分课程的时间设置。以我校的服装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培养方案中第七学期除了有8周的毕业实习以外,还有一些课程设计,第八学期则安排有14周的毕业设计课程。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增加与成衣设计制作相关的课程设计周数,利用课程设计时间完成毕业设计内容的成衣设计制作内容。增加毕业实习的周数,使其贯穿第七、第八学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试用。同时减少培养方案中毕业设计课程的周数,因为第八学期实习归来的学生仅需要少许时间完成毕业设计的书面材料部分即可,甚至这些材料也可以利用实习间隙完成。
这样的解决方案,,在大幅度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预留了大量的时间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能真正形成教学质量与就业率“双赢”的良性循环。
二、改革指导模式,做到“优势互补”
这几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推行,高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却没有同步跟进,高校教师尤其是一般高校的教师严重不足,并且现有的师资结构也不够合理。前面提过,各院校服装专业现在的毕业设计课程内容主要是系列服装的设计与制作,整个过程耗时长,内容多,毕业设计的一般的指导模式是一个教师指导几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内容包括选题方向、款式设计、结构制版、面料选择、工艺制作、成品展示、文字材料的书写等所有环节,指导范围广泛。而且许多服装专业教师除了指导毕业设计的任务,还有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以及科研任务,导致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数量和精力都有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过程对学生设计质量的严格把关。
同时每个专业教师的学科专长都有不同。在实际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对自己所熟悉及擅长的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就比较细致、深入,而对不擅长的环节则可能降低要求,指导教师的这种不全面性指导就很容易影响到毕业设计作品质量,最终使得毕业设计效果不佳。
笔者以为要想更好的提高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就需要改变目前这种一个专业教师包揽学生毕业设计所有环节的指导方法,做到不同教师指导不同环节的“优势互补”。具体来说,就是专业教师根据学科专长不同先进行分组,尽可能保证每个指导小组里面配齐各个学科方向的专业教师,然后由整个小组的教师一起指导一定数量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组内的各个教师分别负责指导自身擅长的环节,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好的指导分工。例如,在款式设计阶段,学生可以找指导教师组内擅长设计的教师进行指导,在纸样制作阶段就可以找组内擅长结构制版的教师进行指导。各个环节的分别的有效指导最终将能很好的提高指导效率,提高整个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实现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缺憾。
三、改革课程内容,强调“以人为本”
“学院化”的专业教学模式难以与市场发展需求接轨。近几年,国内各本科院校的服装专业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和调整。但是很少有院校对毕业设计课程内容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各院校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主要是系列服装的设计与制作,这对于设计能力和工艺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能起到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作用。但是服装专业学的不仅有设计、制版、工艺,还有跟单、营销、策划、贸易等内容,而且毕业后真正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学生也只有一小部分,多数学生主要还是从事服装贸易、跟单等工作。那些对服装设计不感兴趣的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热情不高,对毕业设计就敷衍了事,达不到毕业设计课程设置的目的。
笔者认为应该对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改变以往这种不考虑学生学习兴趣,不考虑学生就业方向的“一刀切”的单一毕业设计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就业意向,实施“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丰富毕业设计的内容。课程内容改革后,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及就业意向,选择系列服装的创意设计与制作,也可以选择版型与工艺技术的创新研究、服装的营销方法研究、特定服装产品的开发企划等不同方向的毕业设计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方向的指导教师。毕业设计的内容改革可能要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它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兴趣都得到施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能力,为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结语
毕业设计课程是高校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实践基础,是高校几年教学质量的检验标尺。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为目的,积极改革课程不足,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面向新世纪的服装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孟秀丽.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新模式探索.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
二、改革毕业设计思路
1.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到企业实践按照国家、省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指示,首要问题是转变教学思路,培养的学生要“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全面发展”,改革理论为主,重研究,强调公式的思想。毕业设计中要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到企业,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认识工程实际,了解电力行业的运行。回校后完成的毕业设计有针对性,就是企业正常运行的设备或技术,哪怕做了一点改进或一个系统的设计,要有参照,要能跟得上时代。可以讲,如今培养的大学生是有知识的技术人员,不是每个人都要求有创新,能设计研究出产品,现在的教育是培养技师,不是人人都是研究员。
2.改革毕业设计内容和评价体系从毕业设计的内容、成果到评价体系做一番改革,转变原有的落后的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与企业联合,选择合适的设计内容和方案,内容不要大而宽,不要看似需要花很多时间完成好似很费精力,要贴近实际,与今后可能用到或接触到的工作结合,设计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基本的可操作性。评价体系是对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考核,原有的工作量、完成质量和论文水平评价要有所改变,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要转变评价体系到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提高,通过毕业设计,该生取得了实践的锻炼,得到了今后可能用到的技能,这个设计就是成功的。
3.激发大学生热情,鼓励自主研究和参与实习一个好的设计是学生付出努力学习研究的结果,学生不投入精力,毕业设计质量何谈提高。在毕业设计中,要鼓励学生参加设计实践,培养他们查找、检索资料的能力,提高总结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热情。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方位开展工作,从选题到内容等各方面吸引学生研究,完成毕业设计。
三、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
两年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改革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逐年提高。改革举措逐步向纵深发展,为社会输送满意合格的电气专业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与实际相结合的选题,更新研究内容我校教师集思广益,聘请校外指导教师,更新毕业设计题目和设计内容,如新能源领域、微机继电保护、光伏系统、DSP与PLC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毕业设计内容强调强弱电结合,控制与运行结合,综合多学科多种检测手段,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结合等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时代的内容,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2.改变各环节监控体系,重视研究学习成果专业改革毕业设计各环节监控体系,一方面规范各种文件、报告等,同时更注重研究设计内容,鼓励学生做与实践单位相关内容,强调研究的内容今后从事工作可以用到,如学生实践的视频、录像,学生在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等,通过注重结果、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毕业生综合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针对教师实践能力缺乏的现实,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关键是需要一支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近三年,专业教师有5人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开展教师综合能力竞赛。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企业进修,让教师提高能力,充实自己,保障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4.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校外实时基地建设,学生利用毕业设计的时间到实习基地或学生工作岗位实习,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设计内容在现有工程实际基础上而来,做到数据有依据,应用有需求。我校电气专业最近几年先后建立了“许继电气”、“阳光能源”、“拓新电气”等符合专业方向、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每年有40余名毕业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其中每年有近20名毕业生留在实习企业工作,这种实习基地带动学生能力提高,促进就业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专业将与相关企业开展密切合作,更好促进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能力工作。
5.密切联系学生就业,重视学生工作实际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激发学生热情,并促进学生就业,要在毕业设计这段时间指导教师与学生密切沟通,跟踪学生应聘和意向协议单位情况,了解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特点,重视学生就业实际。在毕业设计内容和选题中鼓励学生从事已签或意向签订协议岗位,尽可能把就业岗位和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并且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笔者自2011年以来指导毕业设计学生有10人毕业设计设计内容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如AutoCAD绘图、电力系统主控室调度员等,在毕业设计课题中,让学生设计图纸、调度自动化内容,毕业设计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热情得到激发,用人单位支持,取得较好的效果。
2转型期高校机类毕业设计改革思路
毕业设计时间:转型期高校培养的目标是职业技能型人才,毕业设计完全不用到最后一个学期完成,有想法的学生大三可提前申请做毕业设计,学生提出毕业设计内容,教师对可行性和工作量把关,根据内容和学生探讨,师生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不受任何约束创新设计。毕业设计选题:目前毕设题目多雷同或沿用往届题目,设计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题目不能做到因人而异。转型期高校教师准备的题目应以工程实践型为主,理论型为辅,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选题。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来制定选题,为下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指导教师选择:提前在单位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聘请实习单位工程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作为指导教师,设计内容为本单位的实际生产项目,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不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提升毕业设计的技术含量,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实际生产和创新设计接触,必将会更快的走向生产一线。但由于企业人员对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不清楚,学校可以针对企业配备校内专业教师完成辅助工作,这样既能把握好毕业设计的任务量和要求,又能与企业建立长期培养机制,同时弥补了专业教师带多名学生不足的问题。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答辩环节直接明了的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以往答辩是对参加毕设所有学生进行答辩,每一个学生至少10分钟答辩时间。转型期高校应转变传统答辩思想,毕业设计成绩直接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给出答辩成绩。对于想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统一组织答辩。但答辩上交资料应取消上交图纸和设计说明书,避免纸上谈兵,取而代之则是上交毕业设计完成的加工或者创新设计实物,教师针对所做实物进行答辩。
分类指导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本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本专业学生四年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全面考核[1],旨在巩固学生的运算、逻辑推理和绘图等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丰富学生的生产实际知识[2]。由于行业背景及高校实习资源等方面因素限制,现阶段,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毕业设计是学生熟悉毕业后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重要环节。如果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没有达到要求,不仅会给就业带来困难,而且就业后可能存在对公司资料不熟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等问题[3]。因此,解决采矿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对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1毕业学生实习机会少、资料陈旧缺乏
由于煤矿高危、艰苦特殊行业背景的限制,学生的毕业实习仅限于到矿山收集相关生产和地质资料,部分老师能给学生争取少数下井的机会,但也只是走马观花,学生毕业设计前无法对矿井生产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对毕业设计内容框架、目的意义把握不清晰,毕业设计过程盲目甚至盲从,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1.2毕业设计与就业脱轨
采矿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在学校教学和未来工作间架起一座桥梁。现阶段,多数教师给学生按实习矿井划分毕业设计题目,单纯修改煤层厚度和产量,没有结合学生就业及以后工作实际需要,没能将学生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真切的体现到毕业设计中,无法充分激发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1.3指导教师煤矿现场经验有限
随着近些年煤炭行业的飞速发展,煤炭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于部分院校师资力量有限,有煤矿现场实践经验或煤矿开采设计经验的毕业设计指导师资队伍匮乏,常常出现一个老师带十几个学生或是部分年轻指导教师本身设计水平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有针对性指导的局面,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4]。
1.4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多、时间少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基本上是依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完成一个矿井的初步设计,内容多,工作量大。完成所有工作量对于正规设计院经验丰富的人员来说,至少需要2~3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现阶段多数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没有安排系统的毕业设计辅导课程,学生毕业设计过程遇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解答,这是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和最终完成质量的重要因素。
2基于教学矿井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差异化培养体系建设
2.1教学矿井简介
为了给煤炭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一个煤矿安全培训、实践教学和煤炭科研真实的大型煤矿环境,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投资2亿多元,技术含量按照现代化矿井要求,装备按照我国当前煤矿中等水平,井巷工程按1∶1的比例,在校园内建设了一座环节能力具备年生产300万吨的教学矿井。教学矿井的建设目标:力争把教学矿井建设成国家级煤矿安全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和有影响有成果的煤炭科研基地。自2009年投入运营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太原学院等院校先后与教学矿井签订协议,建立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已在教学矿井进行认识、生产和毕业实习累计10000余人次。
2.2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差异化培养体系的建设
结合教学矿井日常教学及建设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的目标,针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差异化培养系统的解决方案。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差异化培养体系建设分为毕业设计差异化选题体系和毕业设计差异化体系指导两个部分。
2.2.1毕业设计差异化选题体系
毕业设计差异化选题体系旨在通过毕业设计基础资料数据库建设,实现结合学生毕业后工作或升学规划进行差异化选题并根据选题结果形成毕业设计基础资料。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合理对毕业设计完成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题系统由基础信息录入和毕业设计基础资料抽取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信息录入主要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根据基础信息选择毕业设计基础资料抽取的数据库。毕业设计基础资料数据库内分五部分,分别整合了国内五个煤矿典型地区的基础地质资料,每一部分内又分为矿井边界、底板等高线、综合柱状图、其他地质资料和专题资料五个独立模块。根据学生基础信息选择相应的基础地质资料库,从五个模块中各抽取一个内容形成学生毕业设计的地质基础资料。
2.2.2毕业设计差异化指导体系
毕业设计差异化指导体系旨在通过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五个典型区域煤矿”知识体系架构的整理,实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矿井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差异化指导。结合五个煤矿典型区域划分,将毕业设计辅导系统划分为五个模块,按照毕业设计的内容,五个模块中都分为储量计算、矿井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八个大专题共计33个子课题。指导系统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矿井生产设计实际,对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讲解。
3结语
基于学生毕业后工作学习情况对其毕业设计一般部分实现差异化选题,结合学生的兴趣,根据以后工作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选择专题研究方向,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选题的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提高了毕业设计内容的实用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利用选题系统,学生确定煤矿典型区域后,还需要从五个基础资料库中各随机抽取一份资料组合成毕业设计基础资料,可以有效避免以往学生毕业设计内容“一刀切”、“批量化”的现象。毕业设计指导系统按国内煤矿典型区域划 分为五个模块,实行分类指导,各模块内容针对性强,有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毕业设计指导系统结合整个毕业设计的流程,对毕业设计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降低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院校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匮乏的问题;毕业设计指导系统内容结合矿井生产设计实际,增强了毕业设计内容体系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后续工作学习储备知识,有助于提升煤炭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华心祝.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
[2]查文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旬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