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0 09:22: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医疗保险管理信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

篇1

1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数据信息的应用作用

1.1为医疗结算、保险监控提供数据支持

当前医疗结算的主要流程是对患者的信息、诊疗项目等进行核定,在患者的各项费用到账之后,可以形成一定的账目清单,以便进行医疗方面的结算。构建相对完善的数据库信息,对患者的住院费用、账目等进行相应的结算,以此更好到提升其工作效率。当前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对于不同参保项目、人群等享受的程度都是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保证医保报销方面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无论是在医保管理方面还是医院本身都需要对相关项目进行审核。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对相关项目进行监督审核,特别是患者自己的自费项目,治疗方式、服务等,都可以通过数据的形式进行全程积累,以便保证信息的可靠真实。

1.2为经营管理提供指导

当前医疗保险管理中很多都是进行总额支付的方式,医疗保险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就要求医院在管理时提升自身的管理力度,提高准确性,以免出现核对不准的问题。此外,也要注重完善相关数据库,根据其费用结构,调整相应的分配方式,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方案,以此更好的促进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医院医疗管理中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提供能够更好的把握医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数据信息本身比较可靠,这也就为医院自身的发展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不会因为不真实的原因导致出现错误的因素,进而影响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数据信息自身的可靠准确以及相互共享等都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依据,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对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2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数据信息的具体应用

2.1注重数据挖掘

医疗保险管理数据挖掘中,通过数据信息的分析是其进行管理的切入点,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要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完整性。当前医院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通过信息系统和医疗保险方面获得。这就使得这两个信息来源存在一定的互动和互补性。医院系统的数据主要指在医疗活动中对没有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这些信息一般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较为分散。医疗保险中所提供的数据信息主要是人们在医疗保险中所表现出的事实,提供的信息本身比医疗信息更加全面,这种数据的获得也比较方便。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是医院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医保部门相关的政策进一步解读开放,有些政策的实施是和医疗相互结合,在这个基础上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关联,也就是构建信息相互共享和交互的平台,以此实现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挖掘,还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有效整合,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自身价值。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更好的实现医保结算相关数据的高效利用,做好数据库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相应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开展中各种信息的数据采集,通过将医院数据信息进行关联整合,实现医院数据库的完善,确保患者在医嘱、检查、收费等各个环节中的数据都能够准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以此为医疗保险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一定的支持。此外,要能够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相关的软件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通过计算、归纳的方式,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以此更好的推进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开展。

2.2强化数据统计分析

首先要对拒付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对各个地区反馈的数据进行筛查,找出相对应的数据,然后通过适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的信息进行调出分析,对拒付费用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确定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如果拒付的原因是因为医院的操作不当导致的,就需要将其费用进行落实。如果是因为系统误差或者是相关政策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就需要向有关的部门进行反映,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时还需要能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此找出最终的拒付负责人。对拒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负责部门进行确定,以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次,要能够对费用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对医院和科室的费用都进行相应的分析。为此,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需要按照医疗保险的反馈信息对医院的整体费用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数据的环比、同比变化率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对医院的发展战略和方向进行确定。当管理方向确定之后,将相关医疗信息进行上传,应用相关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此外,还要对数据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的监督,对其变化进行分析,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

2.3提高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医疗保险数据如果出现失真问题,不仅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同时也会给医院发展带来违规的风险。为此,在进行数据信息建设时,要注重数据的真实可靠。医院要能够按照总额付款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支持指标,对各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对于药品、服务环节等方面,对不同科室的费用、自费指标、实际支付等进行相应的分析,强化对业务数据的监督审核,以便更好的保证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实可靠性,强化医疗保险自身的管理水平。

2.4确保数据的共享安全性

篇2

1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数据信息的应用作用

1.1为医疗结算、保险监控提供数据支持

当前医疗结算的主要流程是对患者的信息、诊疗项目等进行核定,在患者的各项费用到账之后,可以形成一定的账目清单,以便进行医疗方面的结算。构建相对完善的数据库信息,对患者的住院费用、账目等进行相应的结算,以此更好到提升其工作效率。当前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对于不同参保项目、人群等享受的程度都是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保证医保报销方面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无论是在医保管理方面还是医院本身都需要对相关项目进行审核。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对相关项目进行监督审核,特别是患者自己的自费项目,治疗方式、服务等,都可以通过数据的形式进行全程积累,以便保证信息的可靠真实。

1.2为经营管理提供指导

当前医疗保险管理中很多都是进行总额支付的方式,医疗保险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就要求医院在管理时提升自身的管理力度,提高准确性,以免出现核对不准的问题。此外,也要注重完善相关数据库,根据其费用结构,调整相应的分配方式,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方案,以此更好的促进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医院医疗管理中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提供能够更好的把握医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数据信息本身比较可靠,这也就为医院自身的发展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不会因为不真实的原因导致出现错误的因素,进而影响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数据信息自身的可靠准确以及相互共享等都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依据,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对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2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数据信息的具体应用

2.1注重数据挖掘

医疗保险管理数据挖掘中,通过数据信息的分析是其进行管理的切入点,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要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完整性。当前医院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通过信息系统和医疗保险方面获得。这就使得这两个信息来源存在一定的互动和互补性。医院系统的数据主要指在医疗活动中对没有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这些信息一般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较为分散。医疗保险中所提供的数据信息主要是人们在医疗保险中所表现出的事实,提供的信息本身比医疗信息更加全面,这种数据的获得也比较方便。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是医院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医保部门相关的政策进一步解读开放,有些政策的实施是和医疗相互结合,在这个基础上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关联,也就是构建信息相互共享和交互的平台,以此实现信息数据之间的共享。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挖掘,还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有效整合,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自身价值。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更好的实现医保结算相关数据的高效利用,做好数据库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相应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开展中各种信息的数据采集,通过将医院数据信息进行关联整合,实现医院数据库的完善,确保患者在医嘱、检查、收费等各个环节中的数据都能够准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以此为医疗保险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一定的支持。此外,要能够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相关的软件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通过计算、归纳的方式,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以此更好的推进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开展。

2.2强化数据统计分析

首先要对拒付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对各个地区反馈的数据进行筛查,找出相对应的数据,然后通过适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的信息进行调出分析,对拒付费用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确定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如果拒付的原因是因为医院的操作不当导致的,就需要将其费用进行落实。如果是因为系统误差或者是相关政策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就需要向有关的部门进行反映,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时还需要能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此找出最终的拒付负责人。对拒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负责部门进行确定,以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次,要能够对费用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对医院和科室的费用都进行相应的分析。为此,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需要按照医疗保险的反馈信息对医院的整体费用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数据的环比、同比变化率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对医院的发展战略和方向进行确定。当管理方向确定之后,将相关医疗信息进行上传,应用相关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此外,还要对数据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的监督,对其变化进行分析,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以此更好的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

2.3提高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医疗保险数据如果出现失真问题,不仅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同时也会给医院发展带来违规的风险。为此,在进行数据信息建设时,要注重数据的真实可靠。医院要能够按照总额付款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支持指标,对各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对于药品、服务环节等方面,对不同科室的费用、自费指标、实际支付等进行相应的分析,强化对业务数据的监督审核,以便更好的保证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实可靠性,强化医疗保险自身的管理水平。

2.4确保数据的共享安全性

篇3

随着近年来医疗改革制度的实行,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保障,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做好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保证医疗保险的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医疗的保险管理体系由医疗保险中心和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组成,为了保证双方的良好发展和利益,应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医疗保险管理的安全性。在医疗保险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有助于加强医疗保险工作的规范性,落实保证医疗保险制度。

一、信息化手段在医保管理中的应用

1、有效提高监控力度

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机构也具有一定的盈利性,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有必要加大监控的力度来严格的审核保险费用。在一些医院采取刷卡结算方式,这种监控的力度比较小。而在医疗保险的管理过程中,因为人的因素影响,经常出现一些管理问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来监控操作,严格制止违规现象,有效了监督了医师的工作过程,端正人员工作态度,还能够避免违规操作,提高了医疗保险的管理效果。

2、有效提高管理效果

加强对于医疗保险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费用并提高医疗保险的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保进行管理,有助于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体统。采用分析数据、统计数据的方法,对比和评价各项指标,有效的科学的反应出医疗的服务水平,合理控制医疗保险的费用。在实际的应用中,医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办法,提高监控力度,严格的控制医疗保险费用。在年底时统一落实医院的指标落实情况,并且根据本年的情况来做出第二年的管理规划,拟定出医疗保险的指标协议,完成各相关负责人的签订工作。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果,有利于医疗保险的实行。

3、有效细化管理过程

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进行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时,可以细化管理过程,更加的具体分化管理工作。医疗保险的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医院的医疗保险现状,从实际出发,以医疗保险的操作流程为基础进行优化整合。比如一些医院已经建立了医疗保险的管理系统,分析了各科室的次均费用和药占比,这种方法虽然具体到了每个科室,但是管理方式还是略为粗放,不够细致。对于这种现象,可以采取细化的管理方式,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三个级别的管理体系,从科室具体到个人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真正的细化医疗保险的指标。对于所有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进行严格考核,采取分级别的对比分析方式,对比细化各项指标。

二、如何建立信息化医疗保险体系

1、保证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法制化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信息化制度不完善,相关的法规比较之后,这使医疗保险信息化的手段严重缺乏法律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保险的信息化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建设医疗保险信息化的管理,使信息处理在医疗保险方面做到有法可依,进而提高医疗保险的服务质量。

2、加强规划医疗保险信息化,使医疗制度政策与信息化管理同步

目前我国以初步建立了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为基本体系的医疗保障制度,而很多地区的城镇职工保险、居民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并不在一个系统平台上,是经由不同的机构来办理的,造成很多不便,也体现了医疗保险系统并没有完善全面的建立。因此,我们应该整合资源系统,将目前的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保险和农村合作保险建立统一平台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同步设计,做到资源共享。并且制定出符合现实状况的医疗保险政策,提高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和可靠性,为信息化医疗保险建设打好基础。

3、保证医疗保险各项指标的标准化

医疗保险的标准化包括了医保的各项指标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医保的各项指标必须要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指标的统一有利于医保系统建设信息化平台。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标准,对于一些还未制定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保险部分,要由相关的部门来制定统一标准。另外要多借鉴和利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方法,使医保信息标准化,也为医保系统之后的发展奠定信息分类基础。医疗保险各项指标的标准化是包括了医保管理系统和定点医疗机构、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的技术指标和联网数据接口都要统一标准。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各个不同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这是整个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各个城市的医疗保险建设的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来开展的,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因此必须要加快信息化标准的建设,为医保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束语

充分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医保工作的效率,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系统,是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提高了医保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医疗保险的信息化是以采集医保的基本信息为基础,通过相关信息数据的传输和加工,并且由工作人员和计算机软硬件共同处理所完成的有机整体。信息化手段完善了医保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了医保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我国的特色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信息化平台构架近些年来已经初步形成,同时从制度上也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地区的居民全覆盖,从而实现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服务权利得以实现。此外,我国的医疗人员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以及设施的完善也进一步实现了医疗服务的完善和发展。但是我国的整体医疗资源明显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很多的异地就医以及转包就医类人数不断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医保的审核以及医保整体的结算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同时,整体的监管工作也没有实施到位。

医疗保险网络的信息平台系统化实施主要是通过医保过程中的结算环节以及相关业务深入医院端口来保障完成,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面对各类不同的参保人群,医院的医保部分应该有针对性的安排专人进行结算作业,同时出具不同的证明资料,完成各种不同的对账工作和报表发票管理工作。只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才能实现对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点性工作。

二、建立医院医保管理信息集成平台

1.业务流程。医院医保流程都需要首先对参保人员进行消费明细参照分析,对具体的消费金额进行总结计算,之后按照医保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以及相应的结算方式进行结算,完成最终的结账。第二步,完成与医保管理中心的各类相关医保对账信息确认流程,需要将医保参保人员的具体消费明细以及医院端口的对账信息进行上传,最终实现在医院医保数据管理中心的信息储存以及信息统计审核工作,最终完成医保结账。

篇5

随着北京市医保数据库、医保数据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2013年起北京市医保中心逐步完善了总额预付管理的考评机制。从仅对医疗总费用考核过渡到对定点医疗机构人次人头比、拒付比例、次均费用、药占比、病案上传率及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质量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年终考评。2015年总额额度核算方式再次改变,将以往的结余额全部留用改为按分段计算累加(结余额在本院2014年指标额5%以内的部分全部纳入结余核增额,5%~10%以内的部分按50%纳入结余核增额,10%以上的部分不纳入结余核增额)。医疗保险改革重点已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1]。北京市医保中心总额预付管理方式的细化促使医院应加强自身应对能力才能确保总额预付基金的合理充分利用,避免总额基金的核减,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链,是快速反应能力的基础,是危机问题应对的根本,及时调整的依据。我院对下达的总额基金进行测算,结合自身数据完成情况,分析质量核减系数、结余核增额,在保证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积极调整费用结构,鼓励科室先进技术的申报开展,扶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合理分配,确保总额费用的有效利用。通过对医保数据源的及时获取,充分分析,了解潜在问题,医院决策层及时采取了有效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效率,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保证医院健康发展。

2深度挖掘数据,建立统计分析体系

医保管理数据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统计,科学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医保的管理方向。通过完善数据管理,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医保管理水平。

2.1数据挖掘

数据作为医保管理的切入点,是指标分析、指标制定的基础,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收集的及时性至关重要。我院医保数据主要来源为医院信息系统(HIS)及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互动关系[2]HIS系统数据主要为临床医疗活动中采集的未经处理的基础信息,繁杂且分散;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中的数据为医疗保险持卡实时结算中统计的数据,相对HIS数据已完成部分整合,处理后的数据虽使用方便但在特定查询中无法提供详细清单。医疗保险端数据促使医院端数据的规范与整合,医院数据又是北京市医疗保险系统获取医疗信息的源头和费用结算的必要平台。基于两种数据关系,如何在不相互开放数据库的情况下将两项数据有效结合,消除信息孤岛的形成,实现院端与医保中心数据共享与数据资源交换,一直是我院医保数据信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医保办通过政策解读,将政策导向结合临床需求,提出信息数据的关联方式。信息中心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HIS开发商、北京市医保系统开发商改造数据接口,将需要匹配的数据,可通过“对接”方式完成医院与医保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这一方法深度挖掘了院内数据,促使数据的使用做到点面结合,即不仅可获取某一特定点的详细数据,也可获取运行中的整体数据,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

2.2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分析是数据应用的基础,是方案制定的依据。数据分析的目的在于把系统中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集中、萃取和提炼,提取有效数据信息,经过计算、归类、综合分析形成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因此只有进行分析后的数据才拥有价值,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才能运用于管理工作中。

2.2.1拒付费用数据分析。在拒付费用管理中采取对数据点、面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对北京市医保中心反馈的拒付数据进行逐条筛查,通过软件调取当日就诊的HIS数据。根据HIS数据分析出现该笔拒付原因,原因明确后确定责任单位或个人,如为医生操作不当,则将该笔费用进行落实,若为系统错误或政策培训缺失,则向相关责任科室进行反馈,完成阶段数据分析。第二步汇总各科室拒付费用、拒付人次及科室发生的总费用与总人次,通过拒付费用比(科室拒付费用/科室总费用)、拒付人次比(科室拒付人次/科室总人次)、拒付费用构成比(科室拒付费用/全院总拒付费用)、拒付人次构成比(科室拒付人次/全院总拒付人次)四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分类比较,综合评判分析,根据数据横向比较确定主要拒付问题科室。除此以外,还可对全部数据进行纵向分类汇总,根据各拒付原因的数据占比,明确全院或科室的主要拒付问题。抓住问题科室、主要拒付原因,完成面分析也就是综合分析才能对下一步管理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2.2.2次均费用数据分析。次均费用分析分为全院次均费用数据分析及科室次均费用分析。根据北京市医疗保险院端业务组件的反馈数据,对全院次均费用数据进行纵向比较,计算同比、环比数据的的变化率,同时横向与同级同类医院比较了解兄弟医院指标运行情况,通过对整体数据分析提出医院下一步管理方向。在管理方式确定后,由HIS数据及医疗保险上传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确定每个科室的次均费用完成情况,分析次均费用的结构,对于科室异常的数据变化,及时测算结构动向,比较多项关联数据指标,确定涨幅所在,分析数据涨幅可能原因,及时与科室沟通,给予恰当的调整或引导。

3建立合理的医保指标考核体系

将数据信息运用于实际医保管理中,把提炼、整理清晰的数据应用于医院指标制定以及绩效考核方式的制定,以数据为基础,保证考核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

3.1遵从客观数据,结合科室特色,确定次均费用指标

我院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开展总额预付制试点工作,作为北京市首批4家试点医院之一,合理测算科室数据制定管理指标是试点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总额费用下达后,医保办以2010年7月12月各科室医保费用数据为基数,结合医保费用增长趋势和医保基金支付增幅等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各科室权重数据分别测算出应下达的科室次均费用、自费比例等指标。另一方面积极听取科室意见,尊重历史,考虑病种、环境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并加强定向激励,测算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情况,按照“公平求实、分科下达、保证特色、促进发展”原则,根据测算出的数据对指标进行动态调控。

3.2多层次数据结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2012年起我院逐步实现全院岗位管理绩效分配,医保指标作为全院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指标的科学性、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至关重要。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3]。医保办以数据为切入点,以次均费用、拒付费用为基本考核指标,以科学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基本考核体系,同时本着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的目标,变更绩效考核理念,采取精细化管理,通过医保指标数据和医疗指标数据联动考核方式,将医疗考核数据中的药占比、病例组合指数(CMI)作为联动指标,纳入医保考核管理。为了进一步体现不同科室间工作性质及费用结构比例不同的客观差别,实现考核的公平性,考核指标制定按照多项数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科室对全院贡献值、科研教学影响力等个性化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力争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合理的指标制定与考核,2012年-2014年我院总额运行平稳,次均费用无显著增长,费用结构得到调整。详见表1。

3.3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完成多部门协同管理

信息化管理可实现医院各部门间信息数据的汇总及整理,使数据共享,一方面保证了各科室间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数据的反复采集,减少资源无形中浪费,同时加强了管理科室间的联系,为多部门联合管理提供基础。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既往依靠医保部门单独管理医保费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考核方式和管理要求,需要医务处、门诊办公室、物价办公室等多部门相互配合,制定相互制约指标,才能达到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篇6

随着医保体系的逐渐完善,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医保信息平台,其中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这样在对居民实行医疗救助的时候可以体现一站式的服务:医保补偿的实时化、医疗服务监管的精细化等,让居民深切地体会到医保的改进和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福利。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保体系中的应用,医保的信息化管理逐步踏入正轨,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也规范了操作的流程。依靠网络的力量可以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统一的城乡医疗管理系统。同时加强了信息的管理,也提高了办公的效率。

一、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在医保中的应用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立起了医保信息的管理系统。医保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范围比较广、规模比较大的信息工程。基本设想是以一个网状的形式,将全国的各个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相连接,形成一个在网络上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由信息的录入,与各个医保机构之间进行网络上的信息交流。通过网络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筛选、审核、传输,从而实现网络一体化的目标。

但是现在的医保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达到完美无缺,不过经过不断的完善,信息系统已经从单一化逐步向统一化发展。随着医保工作的逐步深化,很多医院与医保信息管理系统之间形成了一套信息交流的体系,有了数据联机操作的标准,使各个医保体系与医院之间进行HIS联络。并且现在很多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信息系统之间已经建立了HIS系统的链接。这种情况下,实现了医保信息系统与HIS系统的无缝隙链接。这样在保证了医院的HIS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医院的一系列信息都会通过接口传递到医保信息系统中,这样不仅免去了患者要携带病例、账单等的麻烦,也使患者的信息被更快速、更准确地传达到医保工作人员的数据库中。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由医保人员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整理、审核,然后再将数据传达到医疗机构的HIS系统中。对诊疗项目、药品的花费进行实时筛选,确定哪些由医保机构负责,这些一系列的活动都可以有医保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跟踪审查。这样做让患者及家属在很大程度上更方便,在患者住院、出院期间也可以节省开支,并且其医药费用也及时得到了报销。

二、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在工作管理中的应用

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就是通过医保信息平台让管理机构可以充分了解到办理医保居民的信息,在患者就诊、医疗补偿等方面进行行为上的规范。在医保管理中,医保信息管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医保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HIS系统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实行相应的补偿制度。对医疗机构内部而言,可以适当地起到规范的作用。医保信息管理体系的运行,使医保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网络的联系,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汇报。医保管理机构也可以通过网络强化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医疗管理机构可以在网络上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核实、审查。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和医院HIS系统的相互连接,不仅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地域的不同、患者数据的丢失、在监管方面的疏忽等。这样由医保管理系统对医疗机构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监督,也可以防止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诊治的时侯乱收费,多收费,不认真治疗等。当今社会,这种乱开药方,虚假收费,虚报医疗费用,违规补偿等的情况屡次发生,现在有了医保管理系统,这样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就可以避免,必要的时候为联系司法部门提供了足够的证据,逐步让这样类似的违法行为从医疗机构中消失。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各个医疗机构与医保机构之间的交流加强,让信息更快速地传递。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使很多患者及工作中的信息可以更透明地展现出来,也可以将数据反复使用,更实现了各个医保信息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也能稳定地保存在数据库中。医保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促进着整个医保体系向更完善、更高效的方向前进。

三、结语

总体来说,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在外部满足了患者的很多需求,让患者及家属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情况,通过网上的信息进行了解,避免因纸质信息的形式而造成流失,更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也可以让医疗机构更快速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筛选、审核,及时提供需要报销的项目,患者及家属也可以更快地得到补偿。从内部来说,对医保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内部人员也有一种约束,让大家在工作期间时刻处于一种透明的状态,防止有舞弊的行为发生。医保信息管理系统是在计算机中运行的,更多的时候可以避免出现错误,也大大地提高了医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保证医疗机构稳定、高效地运行。

篇7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科学性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过去及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实测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情况,利用信息控制医疗保险的运行,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实现其规划的目标[1]。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医院保险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2]。本文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进行研究。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追求快速到位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在认识和操作上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和做法,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方面,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和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方面,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1.2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在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偏差。有的地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搞一套,规模小,功能少,并且互不兼容,重复投入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讲求使用效益,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都与实际脱节,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设;有的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是弃陈推新,而不是改陈推新,将老系统的东西当作糟粕,全面覆盖,而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重复劳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1.3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保险机构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阻碍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的扩大和全面推开,新的情况和问题将会更多,下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对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高。组织力量加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必须抓紧制定发展战略,探索经验,总结规律,为确保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整合城乡、地区各自设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应该与推进制度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级统筹紧密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搞信息系统的纵向整合,不能忘了强基层,着眼建设从上到下、直通社区、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信息系统,着力打造便捷医保、高效医保;搞信息系统的横向整合,应该从方便经办、方便群众出发,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可与经办管理服务相分离,等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走一条上下左右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和服务需求等协调一致的发展路子。

2.2加紧做好社区经办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社会化趋势明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模式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经办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当加强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加快联网步伐,提升网络速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社区信息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乃至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2.3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才体系,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办事人员,经办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保持队伍稳定;其次是要有能力的办事人员,在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信息管理人员除加强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

3结语

只有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组织及管理,严格抓好信息化建设质量,才能保证医疗保险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

篇8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科学性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过去及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实测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情况,利用信息控制医疗保险的运行,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实现其规划的目标[1]。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医院保险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2]。本文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进行研究。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追求快速到位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在认识和操作上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和做法,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方面,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和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方面,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1.2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在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偏差。有的地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搞一套,规模小,功能少,并且互不兼容,重复投入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讲求使用效益,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都与实际脱节,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设;有的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是弃陈推新,而不是改陈推新,将老系统的东西当作糟粕,全面覆盖,而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重复劳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1.3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保险机构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阻碍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的扩大和全面推开,新的情况和问题将会更多,下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对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高。组织力量加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必须抓紧制定发展战略,探索经验,总结规律,为确保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整合城乡、地区各自设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应该与推进制度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级统筹紧密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搞信息系统的纵向整合,不能忘了强基层,着眼建设从上到下、直通社区、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信息系统,着力打造便捷医保、高效医保;搞信息系统的横向整合,应该从方便经办、方便群众出发,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可与经办管理服务相分离,等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走一条上下左右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和服务需求等协调一致的发展路子。

2.2加紧做好社区经办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社会化趋势明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模式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经办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当加强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加快联网步伐,提升网络速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社区信息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乃至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2.3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才体系,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办事人员,经办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保持队伍稳定;其次是要有能力的办事人员,在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信息管理人员除加强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

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

3结语

只有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组织及管理,严格抓好信息化建设质量,才能保证医疗保险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

篇9

1 医保管理中潜藏的安全问题

1.1 欺报行为时有发生

首先,医疗机构对基金进行违规套取。目前主要的医院违规表现包括:利用虚报费用和住院的方式获取基金,通过没有在医院挂床和不是本院开设的病例等方式获取基金,把一些不是医保的项目划到医保范围内,以此来获取资金等。

其次,持有医保卡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特殊疾病和门诊慢性病等参保人员,把自己的医保卡借给别人使用,致使出现了一张医保卡多人使用的情况发生。

最后,经常会发生多重报销的情况。现在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和职工等各种险种实施了归属地管理,并且还降低了统筹层次。医保管理过程中依旧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结算,未实现联网制度,致使一部分人员在各个地区进行重复的参保、多次报销,而此种情况在审核过程中很难发现,致使医保基金大量的流失。

1.2 未进行规范的医疗服务

首先,在医生的诱导下,患者重复就医,具体表现是:应用高档仪器做检查或一次又一次的进行检查;为患者开一些不合理的药物和处方,进而呈现出滥用药以及用药贵和多用药的情况。

其次,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医保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医保管理人员把那些不在报销范围的项目进行了更改,将它们变成了报销项目,任意把众多基诊疗目标、医保药品、服务设施等目录都变成了医保目录,以此来骗取相应的医保资金,把一些吸毒、交通肇事、自杀、自残、医疗美容、故意犯罪等费用都归结成医保费用进行结算。

1.3 药店进行违规售药

首先,随意更换药品。把保健品、生活用品、化妆品、医药器械、食品、自费药品等都串换成为医保药品的名称,然后归为医保资金进行结算,吸引众多参保人员进行刷卡消费,进而从中获取诸多不当的经济利益。还有一部分定点药店把一些非特殊的药品申报成特别药品。

其次,为按照配售规定进行售药。部分单位并没有根据医保药品配置规定的数量和计量来对药品进行调剂,还有部分单位对配药处方进行伪造。这样就会导致如下几种情况的发生,如超物价、超适应症、重复和超计量的对药品进行配售,甚至还有诸多药店因为没有规范处方的管理,因此导致无处方、不合理处方、随意对处方和销售处方进行编造的现象发生。

最后,未严格对医保进行管理。部分药店没有在医保药品方面建立单独销存账,致使实际销售自己不能与医保结算相符合;部门药店在对费用进行结算时,只单一地传输药品总体金额,而不传输药品的明细账。

2 对医保进行安全管理的方案

2.1 对欺保行为进行处理

针对多人使用一张医保卡进行就医或取药的行为而言,现在应用了不定期抽查、实地稽核、增强监管力度、处理举报、专项检查等诸多检查方式,对医保服务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监管,使所有参保人员的权益得到保障,可是这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就可以利用指纹识别系统对参保人员进行身份认证,这样能够确保就保人员是持卡本人。同时身份认证还能够预防那些不具备访问权的人员来对网络资源进行访问,进而使网络资产得到保护。而在目前的众多应用系统当中,用户的访问控制以及身份认证就是应用用户名与密码这种模式进行访问。此模式当中人们很容易忘记密保,或者自己的密码被其他人盗用,当用户不记得密码时,就一定要持有效证件在管理员的帮助下重新设置密码。如果自己的密码被其他人盗用,那么用户和国家的经济都会有相应损失。而现阶段人们所使用的身份认证具有下述特点:指纹是唯一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指纹;指纹十分稳定,即当人在出生6个月以后,指纹的类型和结构就已经成型。现在指纹识别这种算法逐渐趋向于成熟,并且一些新指纹算法不断涌现,所以应用指纹识别方法来对人们进行身份认证,能够将存在于以前身份认证当中潜藏的问题有效解决,防止多人使用一张医保卡的情况,进而使医保管理变得更加的安全。

2.2 完善医疗服务系统

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和过度医疗等方式来获取医保资金的状况,应该应用下列两种方式进行管理:

首先,应该对医生工作站系统进行完善,不但要达到合理分配以及组织临床资源、共享每个科室的信息、快速治疗以及诊断的目的,还要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应用,有效实施动态监控,而医生可以从医保数据中心库当中查询到患者的就诊信息,例如诊断请款、诊断的次数、就诊的时间和医院、发生的费用、医师处方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预防浪费医保资金的情况发生,使医保基金变得更加安全。

其次,开发研究新的医保付费系统,并在此数据库当中将药品明确的划分出来,并将新农合、药品和医保等有效区分开,适当增加相应的警示管理功能,这样就可以避免医生开贵药的情况发生。假如患者在取药时发现药物费用比规定数额多,就会自动弹出一个消息框,在上边显示医师超量,这时监督人员能够利用监控系统对疑似信息进行筛查,同时还要开展目的明确的现场稽核工作,针对那些未按照医保政策为患者进行不合理的检查以及乱用药等进行处罚,进而使监管效率得到真正提升。

2.3 对定点药店进行监督管理

篇10

关键词:医疗保险 信息化管理 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指医疗保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

1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医疗保险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增强竞争力

由于原始的管理体制?无法做到及时跟踪掌握?导致医疗保险的管理繁杂?效率低下。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将会大幅度降低医疗保险的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将带动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作业?管理者能动态收集全社会的医疗情况和信息?变医疗保险的终端管理为医疗保险过程环节的控制管理?及时发现医疗保险中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

1.2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由医疗保险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我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着地区差异大和发展极不平衡等问题?从总本来看?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全国除了为数不多的城市建设相对比较好的以外?大多数城市权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虽然我国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技术水平足以满足信息管理的需求。目前我国医疗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内各地区中的发展极不平衡?主管领导医疗信息管理知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高?信息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缓慢?流程规范化管理及监督力度不强。规范化管理欠缺及对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医疗保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医疗保险改革的中心思想是用低廉的费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于医院和医疗保险系统都是个很大的挑战。

2.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肠

首先,对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数据交换频繁?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上的社会保障至少包括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险种、劳动力市场和其它综合业务。广义上的社会保障则是涵盖卫生、民政?社区服务和公安户籍管理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从整个系统建设参与单位来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劳动局、卫生局、民政局、药监局、技术监督局、财政局以及金融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次,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涉及面广、金额大、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由于应用系统过干复杂使得系统实用性很差?最终也会严重影响社保改革的进程。

另外,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信息化是潮流?但信息化绝对不是一毗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上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各险种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上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加快对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在医学院校设立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专业?在职人员要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结合新时期特点尽快完善专业学习内容和继续教育大纲。信息管理人员除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相关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在制作方面一定要遵循国际的信息交换标准?以保证信息统一和共享。

尽快使医疗保险信息形成合理化流程。医生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应按时完成病案的每一个环节?在严格把关后?将完整病案及时提交病耗室。检验和检查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患者的报及时送往有关科室。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应该更新领导者的管理观念?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领导者应具备现代管理者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规范化和标谁化建设?以医疗信息管理为核心。

注重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篇11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指医疗保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

我国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MIMIS)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几年的发展,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机系统、局部网络系统到整个部门统一信息系统的多个阶段。

在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上,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主流,使用Windows环境和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是目前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主要采用的客户端环境,基于SQL语言访问的大型数据库在医保中心、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中也已普遍使用。

1.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医疗保险的特点决定了MIMIS存在本身的特点,医疗保险一般是以政府或社会组织举办,立法强制、统筹互济,并且是非营利的性质。它是面向社会的,覆盖面较广,一些企业都必须强制参保,参保的人数较多。所以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就具有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因为数据量大且数据交换频繁,所以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这些特点,导致了我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比如业务流程不规范,网络和数据库设计还不够完善,系统稳定性差。一些地方设计的系统只是手工操作的简单翻版,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很多业务流程需要优化,致使系统不得不进入第二次开发。另外,一些城市盲目追求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目标,希望采用的技术最先进,系统最稳定,且能保持很长时间不被淘汰。但是由于医保工作尚处于改革阶段,一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变化在所难免,致使“高大全”的目标难以实现。还有一些地方在系统建设之初,由于缺乏充分的需求分析,站的高度又不够,开发的软件不能适应医保业务的变化要求,致使不少系统陷入了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

首先,对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数据交换频繁?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上的社会保障至少包括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险种、劳动力市场和其它综合业务。广义上的社会保障则是涵盖卫生、民政?社区服务和公安户籍管理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从整个系统建设参与单位来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劳动局、卫生局、民政局、药监局、技术监督局、财政局以及金融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次,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涉及面广、金额大、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由于应用系统过干复杂使得系统实用性很差?最终也会严重影响社保改革的进程。

另外,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信息化是潮流?但信息化绝对不是一毗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上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各险种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上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适应需求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

医疗保险管理的计算机化是一项规模巨大的信息系统工程。它的基本模式是: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为信息系统的中心,与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联网,构成一个庞大的覆盖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

2.1基本的业务功能要求

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应根据系统的数据和功能需求,MIMIs主要由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子系统、定点医院业务子系统、定点药店业务子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该系统涉及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参保单位、定点医院和药店、财政部门、银行等单位以及众多的参保单位、参保职工。

参保单位:定期申报本单位参保职工的变更情况;按时进行医疗保险费的申报和缴纳,定期代表单位职工到医保中心办理报销业务。

参保职工:按月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医疗保险费;持医保I C卡到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购药。

定点医院、药店:按照医疗保险政策和医保中心制订的药品、诊疗、病种等医保目录,完成参保职工在医疗机构的治疗、购药等服务工作,允许其持医保I C卡结算,按约定与医保中心结算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负责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医保基金的征缴核定工作、负责管理统筹基金收支、负责完成参保职工的特殊医疗费用的报销、负责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费用结算、负责监督检查医保政策在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执行情况。

2.2子系统的功能要求

由于定点药店业务子系统的功能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重要,这里就主要把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子系统和定点医院业务子系统作一下介绍。

2.2.1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子系统功能。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子系统包括:投保服务、参保管理、基金财务管理、个人账户管理、医保:IC卡管理、医疗监督管理、医疗审核管理、现金报销管理、系统管理、统计分析、领导查询共11大类136个业务,覆盖了参保、征缴、实缴、缓缴、分配、变动、调动、结算、报表、查询、统计、管理和控制等各个层面上的业务。接口包括医疗机构接口、上下级经办机构接口、劳动主管部门接口和财务接口,满足了上下级、同级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

2.2.2定点医院业务子系统功能

定点医院业务子系统包括: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房管理、系统管理共4大类业务。其中覆盖了门诊挂号、退号、挂号日结、门诊收费、退处方、门诊日结、科室核算、数据查询、药库的出入库管理、门诊药房的出入库管理、病区药房的出入库管理、系统参数定义、操作员管理、与医保中心的数据传输等医院各层面的业务。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对医保业务更进一步的认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正逐步走向成熟,这将更好的提高医保中心和医院之间的办事效率,方便病人看病。当然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去探讨。

参考文献

[1]顼庆坤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传输设计,计算机与网络.2002,(7):1159第2期

[2] 胡颖《我国保险创新的走势分析》金融时报 2000年1月6日

[3] 徐文虎《论创建寿险营销新模式》保险研究 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