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0 09:22: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生存、生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同语文课型的可行性谈谈看法。

一、讲读课文中的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可以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个学习过程可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其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老师采用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回荡在学生之间,升华在学生心中,彰现了合作学习之奇妙。让其自选自读自悟,小组过关,班里竞赛,显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之功力。(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更表现出吕老师生活即课本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小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无不是在讲读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搜集、运用、交际,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

二、阅读课文中的操作

阅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帮助小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教师应注重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在小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习得、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具体的做法可以是:(1)营造民主氛围。让小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2)创设活动情境。A、还小学生活动的时空。教学时,充分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B、还小学生选择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或简画、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C、还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朗读竞赛、小博士答辩、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可让小学生兴趣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阅读课文教学。(3)发展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关注小学生的异象,诊视小学生的反常,异象即标新,反常即创新。采用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使小学生在学文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和体验。

三、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标准》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分学段分期规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量,重视语文积累。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拓展。因而,教师要定位于学前指导,学中帮助,学后促进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从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能,美化语文素养。我认为不妨尝试以下方法:(1)提一个目录供您选;(2)提一个时间表供您读(背);(3)供一个机会让您说;(4)供一个平台让您演。而且,学生课外阅读不要局限于配套教材《自读课本》,可以扩展到中外古今诸方面的有益读物;不要局限于书本,可以扩展到网上;不要拘泥于家校,可以扩展到图书馆、文化超市。学习方法应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设定专题,鼓励小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如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以读好书行动,树读书好意识,成好读书习惯。让全体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激情中学语文、用语文。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17-01

1.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实施自主学习教育,培养自主学习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显著特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的偏差,首先,观念更新不够彻底。一部分教师、教研员对教学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比较普遍,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其次,教师自身培训不够。新课改对教师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陈旧的培训方式,对教师没有产生根本的作用,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也不能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教学宗旨。同时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比如说其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就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己开发课程。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新教材往往形式多样,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增加了,甚至对教师的体力提出了挑战。

最后,外部条件不够。教学创新需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和充足的发展空间。但现实中不仅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很少,而且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补差上,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探索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

2.教学中的探索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所占课时最多,所用精力最大,被誉为"智慧之源"。简言之,每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各有不同,而积极建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必须提倡。

较深、不易理解的,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必学习中获得发展,如,《猫》一课力现所蕴含人文精神,教学时可以引入选择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入研读机制,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点拔、深化、评价。

如此,不但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结合,推陈出新,开辟了阅读的新天地,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小学语文教学自主习方式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 、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3.1 新课程的呼唤。《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重要地位是:"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

3.2 语文教育的渴求。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建构主义理论),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条件、学习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3 时代的呼吁。现代学生观--学习的主体、各有个性的人、处在发展中的人,现代人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终身学习,现代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师生在目标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和谐共振,共同发展。因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则为现代性教育之需。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参考文献

篇3

当前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努力地将自主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引入到教学中,用以改进当前语文教学的状况。自主合作学习作为迎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情感特征、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在教学中调动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合作精神,引导他们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自主性的探究以及合作的解答,以帮助他们实现对于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把握,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诸多帮助。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意识

自主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注重在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自主性进行调动,以引导他们实现对于自我学习的主动约束以及有效鼓励,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使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效用得以顺利实现,首先就必须采取措施来提升小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本文下面就具体谈论几点提升其参与意识的方法:

1、有效引入课题

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对于课题的初步认知以及好奇心理,而要开展这一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借助趣味化的语言、故事、情境、悬念等对课题进行有效的引入来实现。以《放飞蜻蜓》(苏教三年级下)这篇文章的讲解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在讲解之前,谈论一下自己在少年时代扑捉蜻蜓的小故事,并使用多媒体屏幕来展示蜻蜓飞舞的相关视频,或静态的蜻蜓图画,引导小学生回忆他们对于蜻蜓的记忆以及感情,继而引发他们的兴趣。

2、使用激励手段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小学生对于课题的自主参与意识,还可以通过采取操作、竞赛、游戏等方式来组织课堂的开展,形成对于学生学习的激励,这样的途径来开展。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人教四年级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提出“以每一横排为单位,以五分钟为限,请同学们猜一猜,不同重量的两个苹果在同一高度落下,是重的先落地还是轻的先落地”的课题,引导学生借助课本等道具进行试验,使小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讨论中,提升自主学习的兴趣,继而引导他们对课文展开自主学习。

二、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自主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使用,还必须充分地体现出合作的优势,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某项目标的指引下,对各学习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本文下面就分析以下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划分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征求全体小学生对分组的自主结合意愿,然后在以具体课题的难度、侧重点等因素为基础,通过对小学生的性格、性别、日常情感、学习水平、学习优势、交际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再在他们自主结合意愿的基础上,对小组进行调整划分。

以《揠苗助长》(苏教三年级下册)这篇寓言故事的讲解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应当为每个小组配备具有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喜欢讨论、善于调动其他同学的学生,以使小学生在主观猜想“揠苗助长”这一成语的含义的基础上,针对文章内容进行合作探讨学习。

三、精心落实合作学习任务

小学语文教师在激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意识,并做好了对于小组分配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各小组中成员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等因素,认真做好对学习任务的合理分配,才能够顺利地将所有的小学生引入学习中,使他们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达到对于自主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双向培养,继而帮助他们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学习。本文下面就谈论一下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分配:

语文教师在分配学习任务时,首先要自主地对某一语文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将整体的语文课题划分成不同的项目,确定各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再通过对各个目标进行处理,使各部分目标的达成能够推动整体目标的实现。然后再结合小组中各个成员的综合情况,在他们自主分配的意愿基础上,对他们的学习任务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鹿和狼的故事》(苏教六年级上册)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将本篇文章分为“故事复述”、“词语解释(如苟延残喘)”、“文章线索分析”、“文章大意概述”等几个独立的部分,以及“故事含义的阐释”的总体目标,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对任务进行分配,以实施自主合作的学习。

四、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

语文教师要使小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合作学习,提升他们在日后学习中对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兴趣,还必须积极地做好对于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工作,借助于有效的评价,增强小学生开展自主以及合作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本文下面就分析以下评价工作的优化开展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组织开展小组成员自主评价、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小组之间评价、教师评价等几种主体评价方式,以及实施前的预测评价、过程中评价、完成后评价等几个学习阶段,来对小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进行帮助、鼓励、表扬以及引导,使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维持积极的态度。

以上文《鹿和狼的故事》的评价为例,教学评价要真正地结合各个小组学生学习成果中的亮点、缺陷等开展,比如,借助“某小组对于词语含义的查找非常快速、判断精准,对故事的复述极其清晰、完整,对故事含义的解读具有独到的见解,能够结合自身周围生活进行解读”等表扬性的话语进行积极评价,借助于“同学们的解读十分精准,但若能够结合自身生活及学习事例对故事含义进行解读,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的表扬以及鼓励性话语,指出缺陷。

结语:

自主合作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极其显著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加强对于此种方式的深入研究,借助有效手段推动此种方式的完善,以借用此种方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尹利华. 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合作学习的一点思考[J].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 2010 (07)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17-01

苏教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教师应摒弃模式化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努力将教学课堂向受学生们欢迎的方向迈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已经成为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作为探究式教学课堂的引导者,其任务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到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探究,将问题解决。小学生作为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要探究的问题,扩宽自己的探究思路,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对探究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并对探究结果做出总结。笔者根据其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造教学意境,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能够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充分挖掘出其内在的潜能,使其进入良好的语文学习心理状态。同时,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因而更能够启迪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去探究问题。通过教学情境的营造,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教学质量与效率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个充分的了解,引导学生去回忆那种曾经被火柴或蜡烛灼烧的感觉,并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持续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之后对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情节进行了重点描述,并提出“为什么能够在烈火焚烧之痛中一动不动”的问题,由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自主探究学习。

2 多加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方式转变成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该种学习方式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相应问题的标准答案,而在于让学生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用自己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分析与判断,从而将问题解决。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可以先让学生做好预习,之后在课堂让他们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补充,如小壁虎为什么会借尾巴?都向谁借了尾巴?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会提升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学习的兴趣,还会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真正投入到自主探究性学习当中去。

3 引导小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不具有科学研究的严密性,但通过这种探究,可以引导他们对于已学知识的“再发现”,从而引导他们掌握一些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他们的学习技巧与手动操作能力获得相应的提高。小学语文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还承载着一定的创新因素,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化,应尽量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如:“为了帮助灾区小朋友该付出哪些行动”、“如何保持校园清洁”、“零花钱怎样花才有意义的调查”等课题。在该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写出课题探究的意义,并让他们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学习工具来收集有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以小论文的形式对探究过程进行结论。通过这样的课题探究,不仅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

4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的不断普及,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往往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从而充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该种现代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意义上的“黑板+粉笔”式的教育模式,能够以色彩丰富的动态影像来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这种将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影像、立体声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能够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将学生带到一个身临其境的境界,能够很好地激发起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5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学习其他部分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写”模式,要改变“一个字写十遍”的现象,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方法应用到识字教学活动中,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测。也就是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出题进行识字检查,比如:一只wū yā( )口kě( )了,到处找水hē( )。乌鸦看见一个píng( )子,瓶子里有水。……或者是写出读t坏暮鹤郑 )等等,组织学生在小组互相出题练习中提高自己识字、写字的能力,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小组学习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将小组学习模式与阅读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例如:在阅读《丝绸之路》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如:(1)丝绸之路有什么意义?(2)通过阅读文本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3)丝绸之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你还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故事?……组织学生阅读之后在小组内对上述问题思考讨论,互相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故事”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课外阅读到的文本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交流,目的就是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同时,也确保学生在小组互相交流中文本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

篇6

1 引言

任何事物的进步和发展都依赖于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事物在原有的水平上逐步提高,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小学教育的对象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的接班人。小学义务教育的质量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加班人。所以提高小学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更多地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在这个方面,小学的教学法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小学教学的教学思想,但是需要更多的教学法的创新和教学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体制下义务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实际上,小学的语文教育是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开放,更加优化和有效。我们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来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可是怎么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2 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课题。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光光是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更加关键的一点,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怎么自学,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寻求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的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小学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目的。古人也有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培养出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终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自学模式的教育,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具体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内容,也就是让他们指导他们要学什么。第二步就是要学生进行自学了,基于老师的知道学生们可以依据课后问题和课文的提纲进行自己独立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先进行默读课文,然后依次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大概了解到学生最课文的了解程度,然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返回文章中,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在文中找到问题答案出现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尽量多地去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这个过程完成后,就可以对问题进行继续深化自学,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培养学生在围绕具体的问题大家进行学习交流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进行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形式可以多样,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不断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以上几个环节的自学进行更深一步的升华,也就是时候,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课后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引导式的回答和分析,并且对重点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的回答和解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点拨式的学习启发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寻找答案,互相谈论提炼答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中介结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给出自己的结论。

在最后的环节,作为老师要对整篇课文进行总结和解读,给出学生答案,这个阶段老师是主导,通过黑板板书,老师和学生一起寻找作者的思维方式的轨迹,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使得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同时,老师还可以找一些和课文风格相近的文章,给学生进行自学的练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样要求老师也要选择好要学习的课文和内容,并且提出恰当的学习内容。使这样自学的学习模式得到锻炼和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自己更加充实,发展也更加全面,为以后更高级别的学习奠定基础。

3 通过情景教学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情景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课堂教育的手段,老师和学生可以达到共通过对一个事物或者故事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情景教学首先要设计和创造一个学习或者生活的情景然后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情景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进行恰当的课前的兴趣引,展示学习的目标,交代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出问题,点出有趣的地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用情感来感受课文中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思想和其他,让他们逐渐进入情境,进入感情中,对学生动以情,晓以理,和作者的思维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这样也就很快的理解了作者的初衷了。

4 总结

小学教育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的起步。对整个人的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的质量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义务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对于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本文就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法的一些创新的探索,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篇7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可以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语文老师要致力于创建一个校内外相互联系、课内外相互沟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整合各种语文学习资源,使语文学习的环境更加优化,学习模式更加先进有效,并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1.有序性与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序进行的,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有步骤的进行,来保证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有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时应该也是开放的,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社会问题,课本和实际生活等。而且学习的时间空间没有限制、指导方式、组织方式具备开放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语文学习可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灵活的选择是在课堂还是在校外教学,同时学习时间的安排也具有很大的弹性。

2.综合性与实践性

综合性学习,包括了写字识字与口语交际,阅读以及写作等四个方面,它是这四个因素的综合,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语文学习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例如:在体察社会,体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到语文的学习来自于生活。综合性学习,还是一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这种学习方法将学习的探究与学习的接受综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综合起来,将课堂所学与课外所学综合起来,比如:学生可以自己策划一个主题然后再进行交流与讨论,得出分析结果,写出活动的计划与总结。

3.全体性与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要求的不是个别同学的参加,而是所有同学的参加,即学生的全体性,使每位同学经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来达到使语文素养提升的目标。从另一方面说,全体性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即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投身其中,能够很好的与他人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尊重对方,善于理解和宽容他人,就如目标要求的那样“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同时,综合性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亲自设计并且组织活动,注重探索与研究过程。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案

1.注重探索的过程

具体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产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体验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促进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每个学生实际上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在主客观的互相作用中来构建主体自我的,从而使个性素质最终形成。我们应该注重过程,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情感反应与探究行为表现上,而不是只关心以结果的形式来展现和检验的技能与知识,比如:学生只要融入感情,真切体验并且全身心投在新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学生的个性素质有所发展。

2.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为以“升学率”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倾向于功利主义,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还是以与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相关的内容为依据。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我们应把目光聚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而不能只关注那些可以通过结果来呈现、检测的知识与技能。从这一角度来看,应该对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和体系来重新构建与思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注重对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出坚强的毅力,使自我个性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

3.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目标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关键性原则就是生成原则。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实践与综合性学习有关的行为,有了亲身体验以后,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产生,从而新的目标和问题就会产生。比如《说说广告》,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即“设计自己的广告”会产生,使新的课程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构建。

4.主动探索、创新实践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能否体验活动过程,能否掌握研究才是最为重要的,而非研究的成果。如在《说说广告》活动中,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小组合作搜集形形的广告,对广告进行分类,课上既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多向思维的环境。在学习中,学习如何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向别人学习将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于终身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三、结语

本次语文课程的改革亮点在于综合性学习方式的提出,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目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实施,正确的理解掌握和虚心的接受,这个课题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它有待于每个教育工作者去为它的实现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1)累积式学习就。语文的总体知识和能力而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宜采用累积式、渐进式的学习方法。

(2)联想式学习。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篇为单位,一课一课的学,课与课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联系,而要把分散在每课中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规律性认识,就必须充分展开想象,采用联想式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直线速进式的方法不适合语文学习。

(3)体味式学习。语文是工具性与情意性相结合的学科,课文内容不是公式、定理、定义、概念,而是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才华的有血有肉的作品,同学们在学习语文时,不仅接受它的形式,而且接受它的思想、态度和情感,因此对这样的学科,宜采用反复体味、领悟、推敲的方法来学习。

(4)模仿式学习。模仿是依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的行为的过程,模仿对于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母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模仿几乎是唯一的习得方式,在学校语文学习中,模仿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语言具有社会性。

2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所谓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语文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林崇德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以语文概括为基础的,由四N语文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的,有20个交结点的、开放性的动态系统。

对于小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现:听的关键是“听得好”。即会听,听得准确,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这是在"听"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现;说的关键是“说得清”。即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逻辑性强。这是在“说”中的概括能力表现。读的要素较多,一是朗读与默读的阅读形式,二是理解词、句、段、篇和修辞结构的阅读内容,三是分析段落层次、获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脉络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都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基础。写作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小学生从“说”到“写”,从“读”到“写”(仿写)两个过渡,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这里就有一个综合提炼的过程,即概括过程。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传统将学生的语文能力归纳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这种提法是正确的。如果说听、说、读、写反映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内容,那么,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则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差异密切相关。思维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通常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个方面。这五种思维品质,是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3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1)加强积累。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时间去学习,看一点,记一点;积累一些零碎的知识,在不经意中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鲁迅先生就善于翻阅各门各类的书,随时随地积累自己有用的知识。“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只有知识的广博积累,才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有学富五年,才能才高八斗。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篇9

认真写字。对小学生先要求他们把字写得端正,使其成为习惯,在端正的基础上再要求写得快。这样就又端正又快, 双方兼备。如果片面要求学生写的快,而写的不端正,就会使其形成写字求快而不端正的坏习惯, 此时如果想把它扭转过来当然要多费些工夫。特别是现在互联网时代,电脑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往往很少书写,而是采用电脑打字,在键盘上上敲敲打打即可。但对孩子们来说,初学语文时,不是弱化端正写字的地位,而是更要注重孩子们的认真写字习惯的培养。

勤于阅读。学生要勤于阅读,不能仅仅靠听教师讲阅读如何重要的道理,同时也不能只满足于学好了教材内的课文。 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在阅读中得到了收益,这样更能激励学生们继续进行广泛的阅读。学生一旦真正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就绝对不会满足于教材中那些作品,课文,例子等等,而会自觉地去阅读更多的好文章和好书籍,用以增加知识,增长才干。这样课内课外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语文教学始终处在动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会使阅读教学收到我们所期望的好效果。但小学生在刚开始阅读课外书时,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引导孩子对书籍的选择,使其阅读那些有益并且适合的书籍。

篇10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特别是对于初入校园的小学生来说,还处于纯真的时代,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引导。新课改的要求是要以学生为重,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学习的事情还是处于探索与学习阶段,这对于以后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为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提供参考。

一、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小学教师是引导小学生从父母身边走入校园非常重要的引导者,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与素质将会在第一时间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与定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最好的总结。所以说,小学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有可能成为小学生模仿与学习的对象,并且小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教师肃然起敬。所以说,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既是小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小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启发者,其整体水平将会影响小学生认知力的水平。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在知识能力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素质发展要求下,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还应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往往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去研究。相对的新鲜事物对大多数小学生的吸引力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除非小学生对某件事情具有很大的兴趣。基于小学生好动、活泼的特点,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在课堂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小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通过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课堂中穿插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引导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例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教师先拿出与诗歌意境相仿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阅读,从而将学生带入诗歌的语境中,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改要求下,对教师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建议,要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教师要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将课本知识进行扩充,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是说完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而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的教学方式。比如打破原有的课堂模式,不仅将课堂45分钟局限于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将课堂搬入大自然中,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课堂。不仅会给小学生带来新r感,从而产生更大的兴趣,而且还能拓展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内容,锻炼小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如何引导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弊端,但是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实施正确积极的引导,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堂轮流演讲的方式,增强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总之,无论是通过哪种教学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目标,从而形成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小学语文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路俊.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67-68.

篇11

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相互合作,要求全体学生的参与,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们要了解合作伙伴的个性,学会交流与合作,彼此之间要尊重、理解与宽容,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接受别人的意见。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明确的界定,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几大部分中,从不同的出发点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了描述,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教学建议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评价建议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又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眼点主要在: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关系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宗旨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重视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

(二)综合性学习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和拓展,是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综合性学习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了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相互沟通,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学生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通过语文与音乐、美术、体育、思品、自然、数学、劳动等相沟通的综合学习活动,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挥特长。比如,学生网上查阅资料、观察大自然现象、实验发现、设计小报等都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运用,旨在将其他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语文学习,为提高语文素养服务。

2.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构建的综合发展。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把语文课中应有的听说读写训练、思维训练,以及促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能力、运用学习方法、熏陶情感、培养良好的品德情趣等整合起来,学生们用多种多样的形式阅读课文,在理解和感悟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书本学习与社会活动的紧密结合是综合性学习的又一特征,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渠道,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扩大语文学习资源,拓宽语文运用的时空领域,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的情趣,理解语文的奥妙,并熟练地运用语文。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的优势,既为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学生铺路,又给学生提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感兴趣的自主活动。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们循序渐进地接触和学习更多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有效地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社区等教育资源,完全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一展风采,既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语文综合素养在“小课堂”中生根,在“大课堂”中发芽、开花、结果。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主动求知的创新精神。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效地推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扩展了学习资源,拓宽了发展空间,加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建设。三年级上册的两个综合性学习,既给初次接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生铺了路,又给学生提供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感兴趣的自主活动。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们循序渐进地接触和学习更多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有效地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

大多数教师对综合性学习不够重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73.47%的教师都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太重要,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62.24%的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比较重视,有18.37%的教师根本不重视。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实行八年多,但大部分教师认为语文学习只是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补充,可学可不学,淡化和削弱综合性学习的“必修”的地位。各学校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无从考查,每次的考试也不出或很少涉及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试题,所以教师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搞这项学习,都应付了事,以腾出更多时间去搞应试教育的内容。

四、改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教学现状,我们应该及早采取积极的教学改革措施,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广大一线教师之所以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有各种认识误区,主要源自理论上的缺陷。只有用理论武装头脑,实践操作才能得心应手。上级教育部门要负责好课程改革设计、指导、培训和理论升华,保证改革的科学胜、规范性和有效性,把师资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整体规划的一部分,统筹安排,让教师认识和了解课程改革的内容、理论依据、意义等,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新旧教育体制之间的不衔接是困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前最需要的是过渡建设,而不仅仅是政策宣传。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升是新课改成功的必备前提。但是,必须意识到,仅仅依靠应然的教育理想的宣传,呼唤教师自觉地实现化蛹为蝶的蜕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新旧教育体制的衔接,教师即使对综合性学习有很高的价值认可度,也很难放开手脚进行尝试,更难以产生强烈的专业成长愿望。所以,当务之急是本着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健全相应的过渡机制。

上级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培训、督导、评价等活动,制定相应的培训、研修制度,扎扎实实做好教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教研活动,针对各个学段实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确立具体的目标与重点,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采取定期交流、全面检查、不定期观摩的形式,督促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使每个学校每位任课老师都能按既定的目标与要求,展开实实在在的研究,使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类型、形式、设计思路、教学模式等进行学习研讨,进一步加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增强改革意识,提高科研意识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素养,并逐步学会运用新理念指导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宋海罗.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贵州省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研究――以贵州省兴义、安顺及遵义市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6).

[2]赵幼华,郑央苏.让语文走向生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例谈[J].甘肃教育,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