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0 09:22: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

从古至今,传统的文化思想意识均对心理问题有一个误导,就是认为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甚至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病,因此大多数人对心理问题都避而不谈。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也成了“隐君子”,不敢去吐露心声,不敢去面对,久而久之,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以至于对大学生自身的身心以及家庭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心理问题做相关的良性教育,从源头上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乃至全社会知晓,心理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它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的情绪问题,只要进行适当的调节,疏导,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仅是高校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2.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2.1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寻常课堂。现如今,很多高校已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尝试的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而事实上,不仅仅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更多的应该是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各个学科的课堂,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结合思想政治课堂的特点,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之下的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培养良性的心理趋向。再例如,大学生语文课堂、历史课堂,可以结合历史与文化来注意疏导心理对于人的发展乃至社会走向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自己的心理活动。2.2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校园心理咨询系统。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建立了专为在校大学生服务的心理咨询室,以期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做良性疏导。这是一项很大进步。然而这还远远不够。鉴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心理咨询系统。在原有的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网站,或以网络服务为基础建立网上咨询室。一方面,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多,现今网络通信也比较发达,所以利用好这一点可以很好的解决大学生不愿意亲身去咨询室咨询的难题。另一方面,更好的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2.3建立强大的校园心理健康互助体系。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互助系统对维护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学校要建立起立体的学生心理健康互助系统,帮助心理问题学生恢复健康,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学校通过建立学生朋辈辅导小组,使学生彼此间开始关注自我心理健康,有效增强学生应对挫折、解决问题和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朋辈心理互助以学生为中心,能提升学生自我反思意识,增强学生心理品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3.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仅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发动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通过全民有意识的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进行重新定义,从源头上缓解心理问题的舆论压力;其次,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从课堂、从校园生活、从校园心理咨询室(网络咨询系统)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巩固“心理问题不是病”这个概念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吴新颖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

1.1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

当代高校讲究德育为先,而后育人,追求学生个体知识、素质两者高度结合。大学生多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虽然价值观大多已经成型,但是仍然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依旧是人生观的重要养成时期,培养能力、人格、知识、道德四者合一的当代学生也是当代高校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优化培养学生的三观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大学生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能够帮助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且深度体现了现代大学教育的优越性。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之一。思想变革引起社会变革,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同样适用,学生的思想变革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个体的奋发图强或者日渐颓废,当代学生的生理活动、行为活动必须以一定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本人很难适应多样化的大学生活以及钻研度加深的大学学业知识,因此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学生掌握大学相关学术知识的基础之一,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2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现代社会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便是许多人在价值观形成初期遭受了重大变故或者遭遇强烈刺激,形成了偏激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关,大学生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心理价值观念,才能对于现实拥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才能拥有更加强大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个体来说,高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价值取向,可以帮助其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减少与他人、社会的矛盾,而与此相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年龄阶段,他们拥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崇尚个人合法权利的保护,这既是大学生闪光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学生非常强的叛逆心理,导致其偏激的情绪活动以及冲动的性格特点。因此,对于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学生个体身心结合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大学生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使得大学生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加强对自我认知的训练,对自身有一个客观合理的判断,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生道路的规划,以帮助学生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

1.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并没有形成具体明确的规划,也就是说,许多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迷茫之际,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模糊的。与此相应,现代经济社会出现大量失业现象,分为两种情况失业:一则是大量工作无人做;二则是很多人无工作可做,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便是多数人并未对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大量的失业又容易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财产纠纷、生活问题甚至犯罪。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其在提升心理素质的同时,促进自我认知的形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以后的创业、就业形成正确的认识,减少失业的同时减少了社会问题的发生,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又会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两者形成良性循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单一

基于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当今多数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开办相关讲座,并且强制学生去听此类讲座,心理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并未普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寄托于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学生自行组织的心理社团活动,并未有专业的人员或者课程对学生展开相关教育。多数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单方面学习心理知识或者单方面学习学术知识的局面,形成了常见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孤立形式,学校并没有将心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并未对其进行相关的全局规划,导致学生教育仅有形式而未达到实质效果。

2.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封闭

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时,仅仅将心理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而未注意到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忽略了学校心理教育与社会教育接轨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学生空学诸多心理理论,但是实际心理承受能力偏低的现状。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以课堂或者讲座的形式开展,并没有注意到学生日常生活才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课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学生在知识上高谈阔论,而在实际处理中手忙脚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班级人际关系以及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而导致学生对于周围人际关系的漠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事倍功半。

2.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说,新的模式耗费精力多,学校支出大,耗费资源远远多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因此,多数学校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实行了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本质上还是处于老旧的模式之下,依旧存在封闭化的教育模式、单一化的教育途径等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多数高校拥有心理健康普查以及学生个人的心理档案,为学生开展相应心理课堂以及心理讲座,最后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开设心理辅导咨询,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模式依旧是传统的事后处理和事后控制而非现代心理教育理念所推行的事先预防。因此,多数学校看似实行了现代化的心理教育课堂,但是实际上并未改变,并且这一形式化的心理教育模式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便是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导。

2.4教育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

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乃至到了大学,目前国内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大多数时候处于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失去了对于所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亦是如此,学校强制开展讲座活动,学生被迫参与讲座而内心则对学校的相关活动进行抗拒。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陈旧,讲授知识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学,也导致讲师失去了教学兴趣,因此讲师愈发不愿教授,学生不愿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3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以及相关途径

3.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坚持的原则

3.1.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相结合,高校只有将心理健康教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才能探索出适应本校学生的教育模式,也才能适应学生的个人情况,从而在不断的结合中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新教育模式。高校在开展相关课程时,应该注意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程度,相关教育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结合相关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掌握能力。

3.1.2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鉴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必须改变当前的教育方式,追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工作从学生出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积极性。

3.1.3个体化原则

不同学生所经历的人生阶段不同,其人生经验以及知识系统结构也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在普遍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点,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差异化教育。学校在对每个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充分考虑教育时机、教育地点、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公平的心理健康教育。

3.1.4阶段化原则

学生在进入大学的不同阶段时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比如刚入学校的大一新生充满好奇,大三学长相对迷茫,大四毕业生具有模糊但基本正确的人生规划。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3.2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3.2.1创造适合心理教育环境的环境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进行新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创造新的适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学习的环境。校园环境是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阵地,环境创造要注意符合学生整体的价值取向以及学生综合意见。

3.2.2加强相关人员培育

学校应该打造一支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通过与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提升自身心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

3.2.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途径和方法

一、引言

依照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极为不利,并需要引起教师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探索更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心理支撑下活动更好发展是赋予教育的重要责任,也是其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相关人员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大学生的发展不断努力。

二、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心理与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和谐、行为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心理素质起着很大的作用。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承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的人,不仅难以有所作为,而且极容易造成其未来发展的不良倾向,严重的情况下还容易造成学生“钻牛角尖”的情况发生。由于中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使得中国大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结合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审视,寻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最佳之路。

三、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大学生的顺利成长与其息息相关,同时,大学生的思想健康教育也极为关键,二者在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宗旨上都有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出心理健康的思想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互补,在教学方法上又互通,从而使教学活动开展更加轻松,能够轻而易举地化解矛盾,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避免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缺陷或者价值观取向存在扭曲问题。第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课程,当前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采用心理咨询或辅导进行的,其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科学应对难题的答案,还能帮助学生在困难面前坚定信念,养成不放弃的精神。有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这类学生如果能够早发现,早点进行心理治疗,就能够尽快地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因此,在大学校园中一方面要注重心理咨询或者辅导的开展,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多渠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等。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高校可以开展一些宣传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节、健康月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可以利用网络传媒等新型的传播技术,更好地引导学生向着心理健康的良性方向不断发展,让学生即使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能够保证积极健康的心态,让学生的心理充满阳光。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需要教师的积极、正确的引导,这就让心理健康教师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在教育中更具有指导性。因此,心理教师必须在心理学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高校应该组建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其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样的教师身兼多职,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帮助。学校可以通过选拔或者推荐的方式组织一支有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专业化队伍,通过一带一的教学模式,不断使队伍获得新水平的提升。同时,学校还应该定期聘请专业心理专家对教师队伍进行业务素质培训,让教师获得不断的进步,让教师将更加先进的心理学理念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第四,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高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同专业学科教育放在同一个高度上,高校的主管部门也应在政策指导、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督导检查等方面给予支持,这样高校才能全力发挥教育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成绩。此外,高校要注重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相应的修订,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与学分考核之中,让学生认真对待心理学方面的健康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就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后期跟进,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并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之中,让学生从内心对于心理健康予以高度重视,让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学生在高校之中的学习,随着其所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以及社会发展,其只要具有较强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够让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才能够让其面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够让学生的未来发展越来越好。因此,教师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段义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一、系统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概述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组成系统有三个基本条件,即.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的功能不是各要素功能的简单迭加、拼凑,而是呈现出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功能。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也要具有相关性,系统中任一要素与其他要素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他们之间某一要素如果发生了变化,则对应其他相关联的要素也要相应地改变和调整,从而保证系统整体的最佳状态。系统也要具有目的性,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性。此外,系统也具有结构功能相关性,系统中任一要素与其他要素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他们之间某一要素如果发生了变化,则对应其他相关联的要素也要相应地改变和调整,从而保证系统整体的最佳状态。

1955年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开启了近代系统论的新发展。贝塔朗菲关于系统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一是整体观点: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一种在时空上有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一种自然整体。二是动态观点:认为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活的东西的基本特征是组织。等级观点:认为各种有机体都是按照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的,生物系统是分层次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个体,再到超个体聚合物,形成了层次结构。贝塔朗菲根据生命有机体的等级秩序、逐渐分异与逐渐集中化、均等潜能与等终局性、动态有序、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自我调整、节律-自动活动等特征,提出了机体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有机体是一个原本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这一思想对于其他科学(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诸多启示。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认识不全。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绝非单一的,而是一个多元综合的系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其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侧重于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及人格倾向寻找原因,对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尤其是微观环境)的认识不够。

二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较为单一。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采取课程教学和心理辅导中心的方式,缺乏多元化的渠道。

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性建构不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侧重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式辅导,对于其他的项目研究不够。

三、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探讨

一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从环境来看,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和家庭。从大学生个体来看,其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不良的人格倾向有很大关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应对方式、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社会比较方式、社会支持以及人际关系等。此外,大学生群体所处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独特的发展任务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是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三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性建构。从体系的思想出发,考虑整体性与综合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实施途径、模式、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与工作评价等诸多方面加以体系性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廖桂芳.系统论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J].理论月刊,2007,(12):183-185.

[2]鲁先锋,李文莉.系统论视阈下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动态研究[J].教育探索,2012,(2):67-69.

[3]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24-126.

篇5

作者简介:欧晓霞(1980-),女,山东平度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王崇(1981-),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项目编号:C-2-9、B-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203-02

民族院校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希望。如何帮助民族院校大学生克服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心理焦虑、心理障碍、心理失衡等问题,加强改进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民族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影响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就业困难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全国大学持续扩招,全球经济不景气,使本就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迫使大学生毕业时不得不直面激烈的竞争。民族院校大部分学生认为,无论是学校牌子还是个人水平,与其他普通高校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在就业的竞争中均处于劣势,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毕业即失业。对于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弱的学生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现实。恐惧、焦虑、烦躁的情绪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处境无能为力,对前途失去希望,更有甚者认为生存没有意义。

2.经济压力大

民族院校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家庭贫困、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给他们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贫困背景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显,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内心孤独失落、自我封闭、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此外,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学生常有“学而无用,金钱才是硬道理”的想法,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

3.学业压力大

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刺激。考研的学生不仅要上辅导班、听讲座,还要上专业课,选择毕业即就业的学生要准备考取各行业的资格等级证书,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紧、压力大。另外,来自家庭的中国式“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要求和期盼,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具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4.沉迷网络

当代社会,网络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冲击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互联网给人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经受多方压力的大学生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体验着一种情感,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得到了一种逃避的方式,以屏幕为界面来回避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一些学生对游戏、网聊、网恋钟情和迷恋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各民族院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受教育观念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这项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重治疗、轻预防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基本沿袭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1]侧重于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干预,而非积极的引导。心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本体,而是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其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略了学生潜在的积极特质,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相对薄弱

高校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班导师完成。他们在心理健康咨询方法的运用以及咨询经验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正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另外,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培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使其无法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课程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普遍借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实际教育过程表面化、形式化,导致学生仅将心理课程作为拿学分和高成绩的捷径,这与开设心理课程的预期目的,即教育学生“自爱、自重、自珍”背道而驰。

三、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问题筛查、危机干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需要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在高校经费中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办公场所、设备有保障,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待遇有保障。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民族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民族院校可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2]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各高校应按照规定的师生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用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发展空间吸纳专业人才;二是加大培训辅导员、班导师等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力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毕竟只占少数,学生很少去心理咨询室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班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其有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建立四级心理健康干预网络

高校教师工作繁忙,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有限,不能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也不可能帮助所有的学生。要使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开展,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应成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干预网络。在宿舍和班级选出心理委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课程培训,让他们成为教师的助手,及时向导师、辅导员反映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导师、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报告院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心理教育者帮助其解决;同时,学校的心理教育措施又可以通过学院、班级、宿舍贯彻落实到每一名学生。

4.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特质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3]民族院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各项才能;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给予学生尊重与理解,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管理风格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形成自主品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客观的评价过去,积极的接纳现实,乐观的展望未来,使学生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5.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民族院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普及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避免形式化、简单化。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心理训练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完善心理机能,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6.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

民族院校的生源约60%是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构成的核心,是民族成员所共有的区分事物好与坏、对与错,并决定可行或不可行的基本评价体系。[4]当本民族的价值观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产生差异时,学生很可能产生困惑、无所适从的感觉,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专业心理人员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应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时,应充分考虑到各民族学生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7):50.

篇6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栋梁、21世纪的主人。作为服务和建设社会的主人,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为社会作贡献的真才实学,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各种情况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的、丰富内持续的心理状态。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研究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时代要求存在偏差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其心理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他们的自我意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理想呈现出层次化、多元化,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但尚未成熟,性格特征处在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品德心理结构趋于合理并日渐成熟,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与时代的要求依然有很大偏差。

三、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他们成才,因此新时期大学生必须设法消除或减轻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健康和谐的心理。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遵循科学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目标性原则。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现实性原则。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不仅有横向差异,还有纵向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遵循差异性原则,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另外,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

(5)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象、辩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在多元化社会中促进自我意识发展。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新时期大学生如何完善自我意识,是能否成为栋梁之材的关键。新时期大学生应在多元化社会中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强化意识。

(2)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社会实践使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让新时期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用自己所学知识实际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有利于他们坚强意志的培养。

篇7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一些高校的领导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且没有将该项工作放在主要位置上,因而,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力度上与规模上,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其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也不同。相对而言,一些大城市或沿海城市的高校,对该项工作比较重视,且有部分高校已经将心理咨询与心理卫生等纳入医疗保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但有部分地区或省市却没有这样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够充分,因而,造成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关部门对23所高校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12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挂在学工部下,其他学校则是挂在教育系、社科部以及团委等部门下。一些学校声称有场地、有人员、有经费,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表面上来看,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极为热烈,但实际上都是走形式,应对上级的检查。这种情况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是极为不利的。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现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了两种错误的观点:其一,过于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将高校学生思想、价值以及政治等观念上存在的问题,都认定为心理问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其二,把高校学生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一律看做思想品德问题,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错误地以为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完全取代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套用德育教育的方式,从而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趋于德育化。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不同之处。例如它们的教育目标不一样,前者的主要目标是处理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注重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而后者的目标在于处理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强调对其健全人格的塑造。此外,它们的教育内容也不相同,前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规则,且使其能够分辨是非,其内容一般包含四个方面,即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等的教育;而后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且对其自我意识与自律能力、自控能力等进行培养,其内容主要包括:养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指导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强调自我教育等。除此之外,在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以及理论基础等方面也不相同。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相互替代。

(三)师资数量少且专业水平低

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严重缺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在高校中,大约两千至三千名大学生,就需安排一名专门的心理学教育人员。然而,在中国有许多高校,其大学生人数过万,但是一名专业的心理教育人员都没有,这种情况在我国并不罕见。有研究者对湖北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人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大约三成的本科高校,其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和高校大学生之间的比例低于1∶4000。由此可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严重匮乏,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科学性,其对相关教育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但需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同时还需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并非专业的心理学家,他们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对该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多,无法真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虽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是心理学本科出身,但对咨询理论或者是教育理论不了解,无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对策

为了确保现今高校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且保证其拥有健康的心理,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就学生本身而言,学校应当对学生的人格、品质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进行培养;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锻炼。除此之外,在生活方式上,学校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身每天的生活、学习、休息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切实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其次,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家庭不但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是其受到打击、挫折后的一个“疗养所”。因此,学校应当注重与促进家庭教育的开展。学校可在入学时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掌握其成长背景、教育情况以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一些来自于特殊家庭的学生,例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应当适度地给予干预。另外,对学生开展跟踪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构建一个好的互动平台,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和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不用的方式与学生家庭取得联系,以便更好地处理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且对其心理进行辅导。再次,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且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同时将其纳入到高校的重点工作中。此外,应构建一支具备专业素质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且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方面的培训,以便对大学生开展更好的心理辅导。学校还应当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联系现当代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要,对其开展针对性的、有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后,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学生作为一个尚处于成长期的个体,其心理还没有成熟,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都应当尽可能地做好引导工作,消除一些不良的、消极的、负面的因素。换言之,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假使学生能够始终牢记且坚持下去,那么不论受到什么样的外部刺激,大学生都不会迷失方向。

篇8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1宣传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想要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正确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平台以替代传统的教育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与综合素质。基于此,学校应该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理念,并且对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宣传。然而,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重塑的过程中应该以尊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为基本前提,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2]。

2.2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项庞大而长久的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为学生构建一套切实可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在网上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坚决心理问题,同时还能够为需要咨询服务的学生对其身份和信息进行保密,充分估计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

2.3提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心理教育问题上仍然要依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及时辅导,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心理教育方面更渊博的知识储备量,对学生的心理、行为变化具有更细心细致的观察,并且提出更有效的方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想要更好地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师必须以身试法,深入网络世界去体验网络生活,亲身经历学生所经历的各类事件,才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感受,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话题[3]。

篇9

一、“微生活”的新时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都被冠以“微”的名称,例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旅行、博客工作群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占据了整个网络平台,因此,现代社会已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一个“微时代”。随着这些“微”事物的兴起和蔓延,中国网民俨然进入了一个“微生活”时代。“微时代”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可以在生活、学习,或者是工作的缝隙时间来阅读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微”事物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如今商家、媒体等使用微博、微信与消费者和观众互动已经成了一道新风景。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和记者也互加微信,方便沟通和做好报道。“微”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浏览新闻、互动交流,不再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每天以“微”事物开始,也以“微”事物结束,刷微博、微信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微”事物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朋友聚会,大多数人都在忙着发微博、微信,于是完全背离了聚会的初衷。“微生活”时代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于是很容易患上手机依赖症,影响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科技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深受网络科技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更是极大地挑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心理素质。

(一)“微时代”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

当代“90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总是希望被关注和尊重。微博、微信等平台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展示自我,“关注”“朋友圈”等功能更是满足了他们希望被关注的需要。大学生可以随意地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共享自己的照片,记录一段生活感悟,宣泄一下糟糕的心情,这能使他们放松心情,排解压力。微博、微信的“关注”“转发”“评论”“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大学生通过这些功能与微博、微信中的好友互动、交流,结识新的朋友,而且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微博、微信受到当代大学生的热捧,“微博控”“微信控”更是当下的热点名词。部分大学生过度使用微博、微信,他们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微博、微信的更新,吃饭、走路、上厕所、睡觉前,甚至上课都在刷微博,聊微信。如果某天手机丢了或者是断网了,他们就会浑身不自在甚至莫名的烦躁。大学生如果过度使用微博、微信,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还可能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大学生如果整日沉浸在微博、微信的虚拟网络世界,不参加学校的社交活动,可能导致现实人际交往恐惧、自闭等不良心理。“微时代”使大学生习惯了简短快速的阅读,因此,去图书馆看书的大学生越来越来少,大学图书馆也成了部分大学生休闲上网的场所。

三、“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如今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微博、微信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也更愿意通过这些“微”网络平台来沟通交流、接受各种信息。因此,“微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借用这些“微”网络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实施心理干预。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微博、微信平台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比,微博、微信平台将更有利于学生获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信息。微博、微信信息非常方便快捷,而且字数一般不多,所以学生更愿意浏览和阅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建立微博、微信平台,并通过学校网站、宣传橱窗、广播站等途径来宣传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在微博、微信一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一些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来给学生推荐一些心理学书籍、心理影片等等。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微博、微信这一平台,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给大学生正确的指引。

(二)通过微博、微信平台,掌握学生心理动向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他们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他们还承受着很多方面的压力,他们不愿跟父母沟通,有时又羞于跟朋友表达,于是网络就成了他们表达情感,宣泄情绪的一个平台。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表达愤怒,宣泄不满,心理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微博、微信平台的开放功能为心理工作者提供了监控学生心理动态的窗口,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在微博、微信平台上直接与学生交流,及时解答问题

微博、微信使用的便捷性使我们能随时随地操作,大学生更是热衷于刷微博、微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借助这个平台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因此,心理健康工作者要标注好明确的在线时间,这样学生有问题就可以来与教师直接进行交流,寻求教师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定期建立讨论群组,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愿参与讨论,讲述自己最近的烦恼和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他人问题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时对学生的问题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解答。

参考文献:

[1]欧阳文芳.“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J].学术研究,2013(12).

[2]陈丽雯,王家成.“微时代”对高校心理工作者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4(9).

[3]张丽芬.微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GH14665)。

篇10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个性鲜明的“90后”们正在陆续步入高校深造,成为各个大学的主角。在现实社会中,他们往往被看做是自信、遇事淡定、兴趣爱好广泛、现实的一个群体。然而,我们却发现网络报刊上关于“90后”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仅去年11月就相继发生了上海大学生刺死室友、三峡大学大一女生坠楼等事件。在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们不禁感叹:自信甚至有些自负的“90后”大学生们到底怎么了?笔者在高校从事多年辅导员工作,基于对学生的重视和负责,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当今“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为今后学生管理和辅导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1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由于“90后”大学生出生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成长环境日新月异、社会观念不断更新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所表现的出的心理问题也与一般青年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集中体现为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抗压能力差的问题等四类问题。

1.1情感问题

情感问题主要包括亲情和爱情两个方面。一方面“90后”大学生普遍比较叛逆、渴望自由,他们长期以来受到家长和学校的严格管制。进入大学以后,远离家长的他们个性得到了充分释放,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学习生活。然而,由于“90后”大学生过去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独立能力比较差,突然失去家长的保护让他们感到手足无措,这使得“90后”大学生容易陷入与家长的情感纠结之中,产生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初高中阶段,“90后”对异性的倾慕与渴望也因为高考压力而被压制着。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普遍渴望拥有一份甜蜜的爱情。由于他们的性格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不能够妥善对待恋爱关系,使得他们容易因为婚前、同居等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1.2人际交往问题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之中是“王子”或“公主”,长期被宠爱所包围的他们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忽视他人感受。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后,相似的个性使得他们时常因为一些小问题发生冲突和矛盾。而在信息化和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为“90后”提供了广阔的交往平台,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挫的他们容易沉溺虚拟网络空间之中,诱发网络依赖、网瘾等心理问题。

1.3学习问题

一方面由于“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他们形成了较为功利的价值观,这在他们的学习中也表现的比较突出。进入大学后,有的学生会因为学习氛围的宽松变得懈怠,有的学生会因为学习内容与自己心中所想的存在差距而感到失望,这些会导致厌学、逃学等问题。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是创新精神比较突出的一代,但他们在遇到某个问题之后,会急切地想得到答案,而不愿意去独立思考。这使得他们缺乏学习新知识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最终使得他们在就业时遭遇挫折,出现焦虑情绪。

1.4抗压能力差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90后”大学生普遍表现的比较早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当他们真正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却不能表现出自己独立、成熟的一面,而变得情绪化严重,一旦问题无法解决就会否定自己,选择逃避。“90后”大学生比较善于表达自己,但缺乏独立精神的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会过多地依赖他人的帮助,而不愿意去承受压力。

2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基础,其角色定位的准确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扮演着传播者、组织者和执行者三种角色。

2.1传播者

高校辅导员处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往往承担着教育管理学生、指导社团工作及党支部负责人等多种工作,平时与学生最贴近、接触最为频繁,既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天然优势,又要不可避免地帮助学生处理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在做好日常事务的同时,可以利用班会、开展集体活动、与学生交心谈心等形式,有计划性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完善自我心理健康,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

2.2组织者

高校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吸引学生高度关注自身心理健康,让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健康协会队伍不断壮大的机遇,进一步创新协会工作,帮助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心理辅导,使得学生在开展社团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最有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

2.3执行者

当前,国内多数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即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辅导员、学生朋辈辅导。在网络中,处于中间的辅导员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一方面辅导员需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通过提供一定的心理辅导或者建议学生去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专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疾病。同时,辅导员还必须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好信息反馈和传达工作,在出现心理危机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协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好心理危机干预和处理工作。

3 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

“90后”大学生反映出来的现实思想和行为问题,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出学生的思想问题和产生根源,针对性地采取更加人文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是实践基础。虽然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但很多辅导员既没有心理辅导专业背景,也没有接受过正规心理学培训,特别是在与“90后”存在年龄代沟的前提下,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困难。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认识到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自觉地学习各种心理学知识,了解“90后”普遍心理特点,为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知识基础。

(2)建立学校、家庭、学生的良性互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影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鉴于“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强、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的现状,高校辅导员应该主动架起学校、家庭、学生良性互动的桥梁,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需求和心理状况,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理解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3)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由于网络空间的隐蔽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相比较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而言,“90后”大学生更乐于在虚拟网络中尽情地倾诉和宣泄情绪。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对症下药,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与学生建立起良性沟通的局面,让学生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释放自己心中积压的苦恼与烦闷,从而准确及时地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使得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更有效果。

(4)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90后”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多数更倾向于向自己的同学、好友等同龄人倾诉。针对这一特点,高校辅导员可以选拔出部分优秀学生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成立朋辈心理辅导小组,组织和引导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时,高校辅导员要注意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及时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解决在实施心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尽快摆脱心理困扰。

参考文献

篇1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少受过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遭受挫折与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这使得他们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上存在较大的错位。由于高考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到位,考入大学后没有目标,导致出现了种种行为。因此,探索寻求一种有效诊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方法,给大学生以心理帮助和治疗,排除种种不良困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稳定性、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产生原因

1.来自社会的原因

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国家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高校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的变化必然会辐射影响大学校园,这就向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在价值观上树立自主、平等竞争、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民主与法制等观念;在道德观上形成平等自由、协作互利的新型道德关系;在生活方式上注重生活质量、讲求实效等。这些积极因素需要大学生从心理上适应,以便走向社会,适应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转轨和文化转型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给人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来自家庭的原因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具体地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子女管教特别严格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一心督促其学习,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缺乏理解,常常用命令的方式强迫孩子去学习;父母过分的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保护;父母对子女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惟我独尊的任性个性,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来自校园的原因

(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队,衣服自己洗、床自己铺、日用品自己上街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从而产生了一种不适应感。

(2)教育过程的影响

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顺境中成长的经历造成了大学生惧怕挫折的人格弱质。

(3)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

当大学生处在一种疏远、冷漠的关系中时,便有一种紧张状态,心情不愉快、烦恼,甚至有可能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从而导致攻击,有损身心健康。

(4)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

转型期的不良社会文化辐射到校园,滋生的种种不健康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一些大学生变得颓废,无朝气。

4.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渐形成的以心理机能为主体的心理特性或品质,是以人的本质为核心,与需要、认知、情感、意志等社会特质相协调的心理机能特性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心理已基本成熟,这必然带来他们性心理的变化。他们渴望接近异性,但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意志性差,因而增加了对意识和欲望表露的盲目性和欠严肃性,很容易进入低级情感滥泄的误区而无法自拔,最终导致情绪不稳,心理冲突直至行为异常。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途径及其方法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重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从心理结构上必须明确五种品质的教育目标:自信自强的理智品质;乐观积极的情绪品质;真诚谦虚的态度品质;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进取创新的性格品质。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都是做人的工作,但两者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育人,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之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统一在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下。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校园不仅是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和尽快赋予教育行为中。

(2)心理健康教育与各项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社团功能。高校社团可以使大学生的才华得以显现,兴趣、爱好得以表现,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赢得信任感,满足大学生归属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操,实现自身的心理个性和精神的塑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途径,健康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在锻炼中接受教育,养成自主、自信和克服困难、勇于成功的坚强毅力。通过自觉接受和吸纳外界信息来调整适合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普及教育与重点治疗相结合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健康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进行重点的心理咨询、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心理,从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应。

(4)心理健康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批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合格师资。我国目前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之路,即由心理学教学研究人员、德育课教师、学生思想工作干部、医务人员共同协力参与、创建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使其个性和谐,适应性强,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总目标,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其他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