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09:14: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劳动教育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教育也随之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的教育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广大高校中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根据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制定的一项教学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带领在校生进入社会,深入工作岗位,依靠社会的力量完成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劳动教育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实习劳动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形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经验、新问题不断涌现出来。
一、实习劳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实习劳动对于高职护理学教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对接的平台。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能力对病患的日常生活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做出反应,为病人的康复提供必要的服务,为医生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于护理人员的实际需要,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一)实习劳动是理论知识教育与工作岗位结合的重要环节。教育理论所提出的中心问题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深刻地反映出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律。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有担当的技能型人才,尤其对于高职护理学教育而言,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人的康复质量,对于社会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是向新一代人才传授理论知识和经验能力的过程,若仅有理论依据而轻视实践,则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学生虽然有着满腹理论知识,但却不能将其与工作实际进行结合,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劳动是实现学生理论与知识结合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从学校迈进社会的重要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自身在护理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或认识的误区进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合格护理工作人员。(二)实习劳动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以实践为主,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中受到丰厚的待遇,往往养成了怕苦怕累的习惯,劳动观念不强,而护理行业又是劳动强度相当大的一个行业,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强化劳动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面对社会的挑战。(三)实习劳动可以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开始逐渐提高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积极奉献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要求,而通过实习劳动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社会劳动中感受到奉献社会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强社会责任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立志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新时代青年。(四)实习劳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医院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往往对学生的实际工作经历和临床护理经验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积累工作经验的主要机会和来源也就在实习劳动这一环节。因此,在劳动实际中积累经验,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更加快速的适应护理工作的岗位,提高就业率。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价值弱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现阶段,大学生大多数出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对孩子优厚的待遇和功利主义心理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许多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不愿意吃苦,从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不强。(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模式单一。大多数职业学院将专业技能的教育列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劳动本身的教育,缺乏利用劳动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和刻画的意识,忽略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仅仅采用传统的说教教育,不能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劳动过程中,无法锻炼学生的实际劳动能力。更有甚者采用粗暴强制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劳动产生厌恶的情绪,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式。
三、在实习劳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实习劳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想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劳动和就业素质,就需要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学生不怕吃苦,谨守初心的作风,并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临床护理行业。通过实习劳动教育的开展,学生可以在护理实践过程中感受到护理工作对于病患康复的重要性,加强对本专业的理解,从思想上做到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珍惜学习的时光,为正式迈向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许多学校已经将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纳入对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但对学生毕业所需要的实践学分要求并不是很高,许多学生在第一个学年就可以轻松完成毕业所需要的社会实践劳动学分,无法满足新课标背景对学生实践劳动时间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向社会各界寻找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劳动的平台,组织学生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劳动,并利用好志愿汇等网络APP对学生的实践劳动进行管理和登记。例如,在当地的图书馆做志愿图书管理员、为当地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给当地福利机构捐献物品等等。在实习劳动过程中,要精选适合的单位开展合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及时获取最新的学生实践情况和数据,了解学生的劳动情况,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奖罚机制,对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督促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二)开展职业道德专题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岗位的竞争力度逐渐加大,对毕业生的劳动能力、职业道德、诚信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重点就放到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校要加大力度开展劳动道德专题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对于护理工作而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医护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并且承担有一定的风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疏漏,极易引起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上述几点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自我表达等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其所从事的岗位。学校可以组织实习生定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劳动或者义务活动,也可以邀请医院中优秀护士实行劳动交流并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三)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社会劳动期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工作,能为内心带来极强的震撼,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晚上可以在学生总结工作经验之余,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学生舒缓紧张的情绪,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与娱乐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正式进入企业后可以尽快融入集体中,建立感情,更好的在工作中相互配合,为病患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劳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实习劳动环节的重视,在实践中完善实习劳动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出实习劳动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有担当的医疗护理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徐嘉玲.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护理学生实习阶段劳动教育的途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9:62~63
[2]刘素芹.江苏省卫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南大学,2014
[3]储珍珍.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9:287~288
[4]张娜.民办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以民办四川天一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9,23:121~122
[5]高洪贵,张永杰.服务型乡镇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范研究[J].三晋基层治理,2020,7
[6]梁佩佩,沈宝国.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分析和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
[7]胡莹瑾,吕丽,胡月阳,狄娜,李艳,李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
《天鹅之歌》的内容里,裴斯泰洛齐就提出在生活中受教育的重要思想。在“伊佛东”的学校里,裴斯泰洛齐特别重视体育,把各种体操训练发展到师生生活当中,为了全面锻炼机体,编排体操,体操能有节奏、有顺序地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在家庭和学校应该都进行体育活动。家庭里的生活劳作产生的动作,也是体育的一部分,例如生活中的做饭、行走等日常活动。学校里进行常规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运动会、体操、游泳等。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里,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体育。因此,当前的体育课程,需要思考如何教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生活体育精神,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活体育活动项目。例如,体育教师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讲解动作、说明动作、注意安全等,让学生能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把此项活动布置成家庭体育功课,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地要求练习次数。这样,就能把体育融入生活里,让生活里充满体育活动。
(二)倡导将体育教育融入生产劳动当中
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教育理念里,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在结合劳动来帮助贫苦农民,让贫苦农民通过学习提高劳动技能,进一步改变贫苦状态,而且把德、智、体的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联系,这种理念对现代社会的体育教育有积极意义。裴斯泰洛齐提出的“劳动教育”,训练内容包括:训练各种身体器官,职业、生活能力等的训练,也包括一切实践内容。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的起初阶段和最基本开始是劳动教育,且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就是关节活动。人类关节活动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能力,它能让人类的各种体力得到发展,也是体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关节活动是体力活动的要素,也是体育教学的要素。体力活动是最基本的劳动,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关节活动。体力发展是培养各种劳动的技能、习惯、教育和训练的基础。裴斯泰洛齐在儿童开始就主张学习一些劳动技能,他通过各种关节活动发展加入到劳动技能当中,例如手抓、走动、脚蹬等关节活动,通过这些力量和技巧来发展儿童身体。裴斯泰洛齐通过制定“技能入门”,用于帮助实际劳动,也作为体力发展的内容,像一些身体体操内容中有推、拿、挥动、掷等简单体操项目。通过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能够全面促进儿童体力发展,同时把劳动技能掌握。这就是裴斯泰洛齐主张的家庭和学校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
(三)强调体育教育应与其他教育活动协调开展
裴斯泰洛齐强调打击、拉转、震动、投掷、压等的基本要素学习以及体力训练,必须要在体育活动中掌握。为了实现教育人,要使人的各种机能发挥完全,包括脑、手、心、智、体、德等。这样才能实现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同时进步。例如儿童体育活动可以使旺盛的精神体力得以宣泄,能使压力舒缓,也能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体育活动开放才能形成人际互动,促进儿童培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能在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体育运动对全面体能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和其他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把体育中的技能、认知、情意等落到实处,使体育教育与各类教育并重。
(四)体育教育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本能
裴斯泰洛齐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来增长认识,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和研究,体会其中的知识和方法。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习者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更要让继承者在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能对体育文化进行创新,让体育学习者逐渐把体育生活充实,能够发现和思考体育动作以及体育的每个环节,并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发现新内容和新方法,这样不仅能满足自我实现的情感,还能促进体育发展。例如体育教育课中的创作课程,老师可以利用教导者的立场引导孩子的体育心灵,促进孩子创作能力的发展,并与他们互动相处,完成体育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心每个孩子的体育意识,根据不同孩子用不同教育方法来施教,帮助孩子的潜能表现,鼓励孩子从各类体育活动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体育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体育教学实现最好效果,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
(五)体育教育工作应逐步增进
教育是为了人类的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人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德、智、体的教育协调,这三者彼此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裴斯泰洛齐就对整体教学过程存在的最简单教学因素,也是教育要素,做出强调,教育要从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开始,让儿童从最简单的开始接受教育,然后逐渐增加复杂的要素。裴斯泰洛齐这个理论全面实施到儿童的初等教育体系当中,让初等教育能够使德、智、体等的教育和谐地在教学中展开,并能均衡地发展德、智、体的教育。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裴斯泰洛齐认为是关节活动。关节活动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动作,生活当中处处包含着它,如撞、拉、跳、压等,把这些基本的关节活动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体育活动也应该从简单因素开始,等这些简单动作熟练掌握,再进一步训练复杂动作,根据人的体质和年龄的增高而逐步加强训练。这样逐渐地由简到难的动作练习,就可以使儿童力量和技巧逐渐发展。
二、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强调健康是体育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体育作为人类获得健康的最有效方法和手段,裴斯泰洛齐在19世纪时就已经提出了体育的价值,认为体育活动对人类、国家以及社会活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将健康视为人类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根本目的,这为以后体育课程的有效建立奠定了基础。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与发挥。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才逐渐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探索与研究分析,并从作者深刻的体育思想中得到了更深的含义。
(二)孕育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中,早已孕育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联系,而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的来源离不开这位伟人的体育思想,很大程度上有着高度一致性。首先,就素质教育的含义而言,狭义上是针对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与在裴斯泰洛齐的“头、手、心”的思想较为对应;其次,素质教育的三个素质层次,正好对应到作者认为人发展的三状态中,即自然、道德、社会的素质与状态。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裴斯泰洛齐还把思想深入到青少年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中,在相应的初等教学中,认为不仅要使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而且还具有三方面教育获得平衡发展的能力。通过上述思想,可以将教育的各类要素进行划分:智育所要表达的最基本元素是直觉的有效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类与智力相关的能力;德育表达的基本元素为情感的互通性,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自我行为的情感与爱的能力;体育要表达的基本元素则是身体的活动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与发育。
(三)体育教育要从幼儿开始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要从婴幼儿开始,而且作为母亲以及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婴幼儿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体育教育与活动,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而且母亲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欠缺,体育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必须通过国家和家庭的进一步深入认识来开发幼儿体育教育。通过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启发,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中,要进一步开展幼儿体育教学。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幼儿体育项目与活动的开发研究。只有以研究的相应成果为基础,才能逐步积累的经验实施到我国幼儿体育的具体教育中。其次,要培养幼儿体育教育性专业人才。专业性人才是进一步发展幼儿体能的引导者,各个高校应该设立相关课程培养适应性人才。同时也要加强院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才能广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在幼儿中的开展。再次,编制适应幼儿体育教育的配套性教材,这也是普及体育教育方法与知识的一个强有力手段,对于我国母亲了解幼儿身体成长与发展,采取合适的体育活动锻炼幼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体育活动要与儿童的运动天性相符合,遵循其发展规律
裴斯泰洛齐所论述的要素理论,要我们在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这一原则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儿童与生俱来的性格就是运动,也是自然的一种本能,但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对体育课不喜欢,而对体育活动特别喜欢的现象,这也恰恰显示出孩子的自然属性,我们的体育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还有很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师资水平和安排的实际教学等,存在的问题都很严重,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去反思。儿童的教育有别于成人,他们自然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如果不重视儿童先天的规律,不在儿童的兴趣爱好发展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育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那么对儿童实施的教育发展必然会遇到阻碍,也限制了体育发展。如果也不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不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给儿童教学,最后的教育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有些教材内容距离儿童很远,而且有很大的难度,不能有效地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实施,这就让小学的体育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首先要从教学内容选取方面,要用一些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运动项目,让儿童喜欢体育运动,选择合适的竞技类体育运动,让教学内容满足儿童的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上,要与儿童生活中的简单动作进行结合,让儿童的体育教学与日常行为活动联系起来,有效的促进儿童体育学习。
一般地说,特殊儿童都是特殊教育的对象。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特殊儿童指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儿童,也称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如视觉障碍、弱智和肢体残疾儿童等。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超常儿童等。②但事实上,特殊教育实施对象因地区的情况而异。一般地说,教育越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特殊教育实践的范围也越广,它包含的特殊儿童的类别也越多。
台湾实施广义的以特殊教育儿童为对象的特殊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大类。③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和其他显著障碍共12种;资赋优异包括:一般智能、学术性向、艺术才能、创造力、领导才能和其他特殊才能6种。
大陆近十几年来主要是以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弱智儿童等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规定为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实际在调查和统计中又增加了综合残疾(多种残疾)。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大陆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
通过对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比较,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变动。但在实践操作中,大陆对各类发展异常儿童的区分比较模糊,仅有少数高校招收个别残疾类型学生。面对诸多类型的残疾儿童,仅实施以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弱智儿童等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其他各类儿童更多地被纳入到普通教育系统内,没有接受特殊教育。
二、特殊教育的教育体系
对于特殊儿童的安置,两岸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是特殊学校、普通学校中的特殊班及普通班,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有一些区别。
台湾专设的特殊学校,分为启明(收盲生)、启聪(收聋生)、启智(收智力不足学生)、仁爱(收肢体残障学生)四类。目前,台湾各类特殊学校有24所, 2000个特教班,共约4万人接受特殊教育。其程度可分为幼稚部(3-5岁)、小学部(6-12岁)、初中部(13-15岁)、高职部(16-18岁)四个阶段。有启智、启聪、启学、启健、启仁等班;还设有辅导资赋优异和才艺优异的资优、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班。
大陆特殊教育发展较晚,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数量有限,各机构和系统之间的关系还要调整。但目前,大陆已把特殊教育列入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开办了职业高中或中专班,普通高中班,10余所高校建立了特殊教育学院和专门招收残疾人的专业、班级,从服务的对象和所负担的任务上,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残疾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主要面向3至7岁的残疾儿童,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担负促进残疾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补偿其缺陷,准备进入小学的任务。
2、残疾儿童的初等特殊教育:面向学龄的残疾儿童(年龄各地不全相同,有的地区从6、7岁开始招收,有的大于7岁)。担负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较发达地区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进行一定劳动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3、中等文化和专业的特殊教育:面向受过基础特殊教育的残疾学生。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文化科学知识,为升学做准备,或学习一门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达到专业等级水平。
4、高等教育:面向具有高中水平或同等学力的残疾青年,进行国家规定的大学专科或本科的教育,以至研究生教育。
三、特殊教育的法律保障
“特殊教育法”是台湾一部有关特殊教育的专门法,这足以体现台湾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其规划了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自1984年颁布“特殊教育法”后,特殊教育从过去点的实验变成全面性的推广,有84%的身心障碍和资质优异的特殊儿童进入了普通学校学习,其余的进入特殊学校和特殊机构。
从台湾“特殊教育法”来看,台湾特殊教育朝着一个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三度空间在发展。长度是特殊教育向下延伸至三岁,向上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宽度是特殊学生的入学率逐渐提高,特殊教育的类别和程度有所增加;高度是特殊教育的质量有所提升,为特殊学生提供合适的个别教学计划和教学服务。
大陆特殊教育的法律的较大发展主要在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包括:第一层次,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1982)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是大陆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依据;第二层次,《义务教育法》(1986)和《残疾人保障法》(1990);第三层次,《残疾人教育条例》,对特殊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原则而又细致的规定;第四层次,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具体规定和地方法规。
但总体上,大陆的特殊教育立法比台湾起步要晚,而且至今还不健全,特殊教育法律体系本身还有许多重要的方面需要加以完善。首先,在现存的特殊教育法规体系中缺乏核心的特殊教育法,也就是说,从法律的整体系统来看,大陆还缺乏一部较为权威的至少应该与《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具有同等效力的特殊教育法。其次,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原则和制度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本身的需要,致使残疾儿童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再次,现行的特殊教育法律有些条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没有规定明确的法律问责制,导致了对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如: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就已提到了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1994年8月23日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又规定了学前残疾儿童的教育方式、教育机构、支持保障系统等。但由于法律法规执行、监管不到位,致使大陆目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非常薄弱。以经济、文化和教育比较发达的北京市为例,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北京市7岁以下的残疾儿童仅有160名接受到学前机构的教育,而此部分儿童不到学前残疾儿童总数的10%。⑥因此,大陆要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 对特殊教育的资源配置、教学管理、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加强普法执法,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四、从事特殊教育的资格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师资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台湾重视特殊教育师资的正规化与专业化, 于1975 年颁布了“特殊学校教师登记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从事智能不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性格或行为异常、学习障碍和资赋优异等类教育的教师的登记资格。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采取双重资格认定,除了特殊教育系所毕业者以外,均要求须具有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者再修特殊教育16个学分,并对三种级别的学校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对高职部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至少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特殊学校教师登记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应是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特殊教育系毕业者;第二款规定:应是岛内外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或研究所本科系,或相关科系,或有学士以上学历者。对于仅有大专文凭的教师,该办法规定至少要在高级中学有3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且成绩优良者。对于中学教师部的资格,台湾规定,获得高职部教师资格的教师,可以在中学部任教而不必重新登记,因为中学教师的资格要求水平较高职部低些。台湾对小学教师登记资格有些特殊,不但允许本科学士水平的教师,还允许在普通小学或幼稚园教师在修习特殊教育科目后可以担任小学教师。
随着台湾特殊教育的发展,目前台湾各类特殊教育师资培育制度也竞相出现:(1)短期特殊教育师资培育制度。为了推行特殊教育计划,针对实际参加工作的教师施予短期的,大约一年或半年,乃至更短时间的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教育;(2)特殊教育师资正式专业教育制度。主要是由师范或教育院校的有关系组作较长更具系统性的专业课程以培育师资的制度,目前有两种系统:师范专科学校的系统和师范或教育学院的系统。⑦这保障了特殊教育师资的质量,提高了特殊教育教学水平。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大陆也陆续建立了一些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对特教师资进行长期、短期培训,但发展较快的地方只是少数。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大陆在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作出过明确规定,但缺乏措施来保障落实,这一制度只是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率先得到了实施。可是在其他省市,这一制度并未得到普及,一些特殊学校由于师资不足而不得不聘请没有资格证书的老师。因此,除部分特殊教育教师来自中等特殊师范学校或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之外,大部分来自普通教育系统,基本没接受过特殊教育理论训练,对教师的培训更多地停留在传帮带阶段,即老教师带新教师。使得特教学校师资严重老化,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目前大陆仅有4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生总数不到50人)、两所大专层次特教专业(每年培训30人左右)、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每年毕业生不到400人),算下来,大陆每年培养的中、高等特殊教育师资不足500人。据统计,到2000年,在3.1万专业教师中仅有3%的人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获得了完全资格认证。到目前为止,仅有1.1%的具有特殊教育大专以上学历,27.6%具有特殊教育中师学历,17.7%的教师经过半年以上的短期培训。⑧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大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五、台湾特殊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台湾和大陆特殊教育以上四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 台湾的特殊教育对大陆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
1、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本身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大陆的特殊教育体系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教育目标定位尚未具体化。因此,有必要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建立纵向通达、自成体系、横向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特殊教育体系,即纵向上使特殊教育在各个学历层次开展,横向上使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成为可以互相交叉的立交桥体系,使特殊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2、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目前大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比较的薄弱,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此现状,一方面要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基地的建设,在重点建设好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基础上,要在一部分有条件的普通院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增加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在职教育的岗位培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像台湾地区那样,经过特殊教育培训后上岗。
3、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政策和法规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进步,特殊教育立法的社会基础条件将逐步成熟。保障公民受教育机会均等是《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原则。“人人共享,普遍受益”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宗旨,也已成为各国或地区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受教育权利更是被视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和借鉴台湾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内地特殊教育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法规来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以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保障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质量。重点通过法律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明显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真正达到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注释:
①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华夏出版社,1996年。
②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编印:《特殊教育季刊》,1997年63期。
④李惜雯等:《中国残疾人口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0。
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及其回答》,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2006年12月1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51-02
在当代每个人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立志于终身学习才能跟踪社会的发展,才能立足于社会。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终身教育”转变。终身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目前,学校发展的漫长历史已经为人类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随着父母教育意识的逐渐提高,也开始从经验逐渐向科学的教育方式过渡;然而,社会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比较欠缺,在社会教育的发展中,目前在探讨的相对比较规范和富有成效的一种方式就是社区教育,如果说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体的成长,那么社区教育就是其中每个成长的细胞,它们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教育以至终身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说,终身教育呼唤社区教育的大力发展。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强化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功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学校与其所属的社区能有效地互动,相互提供资源,实施资源共享是完善教育功能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因此,必须实现学校与社区双向开放、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在社区大力支持教育的同时,学校凭借人才、知识、信息等优势发挥对社区的辐射功能。
一、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
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文化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物质环境资源。社区文化资源是指社区里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成员的价值观等,是一种无形资源,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来源;社区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众组织,包括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等,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施范围和活动水平;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高等学校、工厂、部队、商场、信息中心等,能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资源、学校人力资源、学校物质资源和学校管理资源。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出适合社区特点、居民需要的课程内容;学校人力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师、专家和学者等,选派中小学得力教师和干部做社区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利用大专院校的专业人才优势,建立由教授、讲师、专家学者组成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师资库,随时为各类培训提供服务;学校物质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育场地、教育设施和教育设备,社区教育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服务;学校管理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可以借鉴这些资源提高社区教育的规范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学校与社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社区与学校结对共建,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双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为社区开展各种培训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学校工作,并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方便。因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就是要实现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但就现实而言,很多学校与社区并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共享,造成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巨额浪费,社区教育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借助于社区内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而重复投入,企业不能借助于学校的科研设备,培训机构进行技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正规的学历教育在人口逐渐减少下慢慢萎缩,而以转岗、再就业、为提高生活质量与情趣的技能培训则因时空、需在当代每个人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立志于终身学习才能跟踪社会的发展,才能立足于社会。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终身教育”转变。终身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目前,学校发展的漫长历史已经为人类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随着父母教育意识的逐渐提高,也开始从经验逐渐向科学的教育方式过渡;然而,社会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比较欠缺,在社会教育的发展中,目前在探讨的相对比较规范和富有成效的一种方式就是社区教育,如果说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体的成长,那么社区教育就是其中每个成长的细胞,它们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教育以至终身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说,终身教育呼唤社区教育的大力发展。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强化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功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学校与其所属的社区能有效地互动,相互提供资源,实施资源共享是完善教育功能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因此,必须实现学校与社区双向开放、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在社区大力支持教育的同时,学校凭借人才、知识、信息等优势发挥对社区的辐射功能。
一、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
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文化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物质环境资源。社区文化资源是指社区里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成员的价值观等,是一种无形资源,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来源;社区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众组织,包括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等,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施范围和活动水平;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高等学校、工厂、部队、商场、信息中心等,能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资源、学校人力资源、学校物质资源和学校管理资源。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出适合社区特点、居民需要的课程内容;学校人力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师、专家和学者等,选派中小学得力教师和干部做社区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利用大专院校的专业人才优势,建立由教授、讲师、专家学者组成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师资库,随时为各类培训提供服务;学校物质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育场地、教育设施和教育设备,社区教育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服务;学校管理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可以借鉴这些资源提高社区教育的规范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学校与社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社区与学校结对共建,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双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为社区开展各种培训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学校工作,并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方便。因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就是要实现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但就现实而言,很多学校与社区并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共享,造成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巨额浪费,社区教育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借助于社区内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而重复投入,企业不能借助于学校的科研设备,培训机构进行技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正规的学历教育在人口逐渐减少下慢慢萎缩,而以转岗、再就业、为提高生活质量与情趣的技能培训则因时空、需求的变化而无人顾及。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关部门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区教育在内容上仍为传统的时政宣传、普法、计划生育、营养卫生、文体活动等;在教育手段上,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很少,社区教育资源管理、师资保障等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措施。这些同样是其他地区在进行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责任、利益不明晰导致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无法突破资源的专属性。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一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有一些学校比较愿意接受资源共享的理念,想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资源,但由于存在经费、安全事故以及双方责任协调困难等顾虑,所以资源共享迈出的步伐不大。
三、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
发展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乡村城镇化,家庭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人们吸收知识的途径亦超越书本,超越课堂。学校在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日趋减弱。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多方位、多角度地汲取知识,以改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社会也要求学校打破围墙,将教育对象延伸到校园之外的机关、工厂、部队等。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走社区化的道路,而教育社区化的前提是人们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社区教育的新观念。
1.社区教育必然要占用教育资源,但无需过多的额外投入,更不必独立设置社区学院,它应在职业学校、高职院校的基础上拓展其社区教育的功能下实施,它可以与学校、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共享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学校的培训、教育功能,企业的就业、实习功能、社区人力资源、安居乐业功能的结合,在政府的牵桥搭线、政策引导、经费保障下实现多方共赢。
社区中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与作用是学校自身无法实现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对学生最具实效、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在与社区互动与构建中,挖掘社区教育优势,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同时,良好的社区环境,浓郁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2.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办各种培训班。如可利用电脑房开办电脑学习班,向社区居民传授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利用体育馆或运动场开办健身培训班,给居民提高强身健体的场所和正确方法;为社区提供教室开办各种劳动技术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等等,这样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也达到了让居民终身学习的目的,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了实绩。
基于学校、社区整合的社区学院老师一部分可来自于学校的讲师团,一部分可来自于企业的工程师,还可以来自于社区的自愿者。通过有偿讲学、无偿服务满足老师物质,尊重、关爱、荣耀等精神需要,实现社区教育、实训、成长三结合的目标,通过整合后的人际资源更有效地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促进学校、企业、社区的合作。
3.以高等院校(并发挥其社区学院的作用)为联系纽带,将其置身于社区环境中,探讨信息网的作用、建立与运作,将政府的政策引导,招商选资与高校学生的创业,职高学生的就业有机结合,通过学校、企业、社区资源整合共享的合作模式,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图书、计算机网络、科研设备、甚至是师资,人际关系资源)、学校优雅的环境,将高校与各界各业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中心城市的联络、辐射中心,从而启动、拉动、驱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区建设。
由社区和学校双方的资源共享整合而发展成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教育机构,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时空分布的局限性,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体现了政府对社区居民的人文关怀、对纳税人的回馈,同时也提供了全体居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更满足了居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针对社区教育的功能、社区居民的需求、实践的需要,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课程的编制、教学实施的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应从高效节约的角度探讨学校、企业、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互利互惠,实现多方共赢,也是构建和谐教育、服务社会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金单.教育资源与社区资源共享机制探讨[J].教育纵横,2007,(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明天。然而,由于社会开放度的增加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因素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许多大学生产生了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入了失信的人群,如作业抄袭、论文拼凑、考试作弊、简历注水,甚至还有恶意拖欠学费、拖欠归还助学贷款等恶性事件。
1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
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分析探讨它的成因。
1.1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道德水准滑坡的首要原因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引起人们心理的嬗变,出现社会思维混浊化、价值目标物欲化倾向。个人权利本位观念在个体意识中逐步形成,过度强调个体利益的完全实现而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则较少予以关注,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这股歪风通过家庭、朋友、网络等,传到大学校园,使得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思想受到浸染,灵魂受到腐蚀,从而导致诚信的滑坡。
1.2 家庭和学校一贯忽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虽然对德育非常重视,也强调了德育的首要地位。但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校普遍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学习成绩的优良来评价学生好坏等重智轻德的做法,使德育仅仅流于形式,诚信教育更无从谈起。
1.3 我国诚信管理机制的缺失。目前在我国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至今都没有建立起系统有效的诚信管理机制,对信用缺失不能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给不守信者以许多可乘之机,可轻而易举从中谋得不当暴利。第四,自身因素:自律意识较差,同时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深深地担忧。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细节决定成败,小节的“无所谓”往往会消磨大诚信,若真这样,和谐社会谈何容易。纵观这种现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2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措施
笔者认为,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仅仅凭借空洞的道德说教方法不足以将大学生的诚信知行统一,应当把法律观念、法律制度、法律的规范性作用引入到大学生诚信建设中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2.1 加强诚信的法律内涵教育,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民法学界见仁见智。有的认其为人类社会的理想,有的认其为交易上的道德基础;有的认其为极端抽象的名词,不如不加解读,采顾名思义为宜;有的认其为帝王条款,为全法域之基本原则。笔者同意以下看法:“诚信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及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概言之,诚信原则就是立法者实现上述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目的在于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发展。”这个定义的优点是对诚信原则的适用范围做出了较为符合国情的界定,既非过窄地限定于民事主体双方之间,又未盲目地扩展到整个法域。
在讨论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诚信有道德的诚信和法律诚信两层含义,应当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道德上的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可简称为“道德诚信”;法律上的诚信,是指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可简称为“法律诚信”。道德诚信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当代各国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法律诚信与道德诚信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从渊源上看,法律诚信源于道德诚信,是道德诚信的法律化。其次,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相互维系的关系:法律诚信必须有相应的道德诚信作为基础和依托,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木;而道德诚信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诚信作为保障,否则就会柔弱无力。
诚信的法律规范性可以弥补道德机制的缺陷,因为违背道德一般只是受到舆论的谴责,很多人不会顾及,但由于法律有国家强制力的支撑,违背它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威慑力可以使人惧法而诚信。虽然这也属于教育的范畴,但突破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对于即将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这种法制教育显得尤其迫切。
2.2 把法律观念、法律制度、法律的规范性作用引入到大学生诚信建设中来。具体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并与社会的其他诚信评价体系相衔接,使之真正能发挥实效。虽然非诚信行为不为道德所赞成,但如何制止这种行为,杜绝其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显然则不能光靠舆论指导。任何道德体系的维护都要靠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他律就需要有操作性强的规则和制度,这种体系和法制规范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成效则会更加明显。
目前国内有很多大学已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学生的诚信档案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纽带,可使诚信教育保持时效性和连贯性,具有促进“它律”和“自律”的双重效应。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学生的信用档案构成人事档案的一部分,在学生毕业时,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这样便于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信用情况,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
(2)建立学生诚信评估体制。诚信教育的前提和依托是诚信评估,诚信评估工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诚信评估可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推进诚信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不规范和不公平的诚信评估则会使学生丧失对诚信的尊重和向往,更加诱发投机心理、失信行为。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实事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价情况,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
(3)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完善诚信管理规章制度。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建立档案、评价说明、奖惩结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严密的诚信评价系统。作为社会和学校应该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处罚,从根本上杜绝“老实人”吃亏的弊端,营造一个“讲诚信获益, 不讲诚信付出代价”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诚信是一种资本,诚信符合切身利益,从而把诚实守信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需求,积极主动去追求诚信, 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我们还可以在校园中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在治理考试作弊问题上,加强考前教育,强化诚信意识,严格考场纪律,对于违纪者除了仅仅根据处分条例对其施加惩罚以外,还可以借鉴香港的劳动教育措施,给予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责令其进行公益劳动,使其在服务社会、服务同学的劳动中反省与自我教育。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使人们良好诚信。
2.3 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转变诚信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和内容。大量实例证明,对失信的大学生仅仅凭借空洞的道德说教方法不足以将大学生的诚信知行统一。进而又有学者指出,我们不能只是停于言语上的教育,要多举办些活动,这样大家才能深刻体会。于是,各个学校、组织甚至全国性的诚信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如主题班会、征文大赛、签名行动等等,但这些活动总是带着“应命而为”的痕迹,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这仍然脱离不了道德化教育的范畴,只是方式的变换而已。所以,希冀通过道德教育来扭转目前大学生失信现状,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学校应打破以往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主体的趋利性,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和个人利益,合理配置义务和权利,同时注意把教育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前大学生以及社会诚信水平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做出既符合诚信要求,也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选择,避免其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做出不理智的抉择。
教育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理论讲述,或者是案例分析,或者是研讨辩论,或者是开展活动,不拘一格。同时以诚信教育为主题向学生灌输和培养诚信理念和诚信行为规范、方式, 养成和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注意把教育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前大学生以及社会诚信水平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做出既符合诚信要求,也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选择,避免其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做出不理智的抉择。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学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导向,通过具体的措施,建设诚信校风、诚信教风和诚信学风,真正使学校成为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社会示范园。通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思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提高自己,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学校还要注意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围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年学生养成良好诚信观的环境和氛围。总之, 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诚信教育, 思考高校诚信教育的若干问题,积极探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使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梁慧星. 民法总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一、城市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市正努力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宜创宜居的国际性商贸城市,教育一方面要为城乡百姓提供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百姓“有书读”“读好书”意愿;另一方面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面对挑战,**发展经济的竞争力急待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在于市场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在于知识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支撑,在于专利、品牌等新兴经济元素的培育,在于城市人文的积累和提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提高发展质量,需要教育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动机”的作用。
(一)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百姓要求享受良好教育的矛盾依然尖锐,城乡教育之间、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还需进一步改进。我市用十年时间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转变,**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硬件的完善转到队伍的优化,从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到优质、和谐发展。当前及今后,教育的关键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均衡上来,更注重校风、学风、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和发展潜能等,促进教育公平要从外延扩张,更注重内涵发展,尤其要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每所学校都得到发展提升。因此,今后要加强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的良性配置,加快我市要优化教师引进、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在教师待遇的保障、优秀人才的引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创新人才的奖励等方面,深化政策,建立多渠道的教育骨干和师资的科学流动机制和培养提升机制,努力突破制度瓶颈,促进教师资源“柔性流动”、“多向流动”等,培育优秀教研组、先进班组等创新型团队,每个学校都要推出自己的名师团队。完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资源分配制度,大力研究资源共享、“和谐共进”的均衡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与本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很高的教育类别。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源泉,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困此“围绕产业办学、围绕市场兴教”是其基本理念。例如苏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是“合拍共振,无缝对接”,苏州是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之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密集区,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在苏办厂,苏州产业在升级,苏州职业教育也在跟进,从传统的电子商务、文秘、电工到微电子制造,现代通信技术、物流、汽车维修,市场需求与学校发展和谐共生。我市已提出了建设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题,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发展职教空间很大。但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经费不足,生源不佳、发展信心不足、群众认可度还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度还不高。(近几年我市职业学校先进设备闲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要有懂技术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提供实训,但由于活动经费缺乏,学校不能购置丰富的材料,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一些设备被闲置;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热情不高,有的企业前几年满怀热情办起校企合作班,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投入回报不对称,办班难以为继。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些规模企业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的“适用度”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锻炼往往成为企业的骨干,但现在经常会遭遇中职生用不上、用不起的现象,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有所“滑坡”。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深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迫切。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扶持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营造全社会重视实用人才、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职业教育单位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瞄准市场办学,着眼企业办教,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拓展办学的形式,提高职教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做好国民教育的“前伸”和“后延”工作,一方面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化、公益化进程,今年把6个镇街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列入政府实事,还要制订幼教专项政策,推进学前教育加速度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统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家长教育,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教育需要怎样的学校。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入,“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青年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形势,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已显露出当今社会“新人才观”的端倪,形势要求我们确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但另一方面,恰恰是就业竞争的激烈,使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过重寄托到学校的升学绩效上,这种关注并没有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而有所减弱,反而更为加强。这就使学校面临两种质量观的矛盾,是追求“分数的质量”,还是“追求生命的质量”。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一些偏差。我认为,德育关键是做人教育;智育关键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关键是终身锻炼的习性养成;美育关键是情操陶治;劳动教育关键是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教育青少年要养性—注重优美人格的奠定,养慧—圣贤智慧的陶治;养德—正大品行的规范;养志—理想抱负的树立;养能—生命能力的完善。学生不仅要提高文化科知识水平,更要发展体质水平、审美水平、创新水平、心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树立“因材施教”理念,确立不同个性、不同禀赋学生不同的质量标准。人格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具有深刻文化素养、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二)深化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改革。
要从积极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入手,提高教师实践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实施新办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要着眼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为原则,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要改变全市学校一把尺子衡量绩效的局面,实行教育质量多元策略,实施策略分层,多元发展,确立“各级各类争一流”思想,促使不同学校努力在自身层次达到最优,实行群体创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统筹学校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体系。
(三)加快学校内涵成长。
近三年我市高扬学校文化建设大旗,推动学校锤炼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主流意识,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树品牌。但目前学校文化尚未深刻融入管理者治教理念,以及师生团队的治教求学行动中,有品位的学校不够多。一个富有内涵的学校,我的理解:一是理念一定要贯彻得非常到位,得到全体成员多年不变的认同和自觉遵行。二是管理一定要修炼到细节,学校的一本书或是一棵树背后都可能有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三是风格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学校不一定每个都是名校,但可以是有个性的学校,特色的培育源于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以及拓展和发挥,不因学校规模宏大而庞杂失序,不因学校规模小而无可实施。比如义中是我市教育多年的典型代表,已经塑造了比较深厚的学校形象,那么,“义中人”这个品牌怎样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是否可以将更多象“义中人”这样富有精神内涵的学校特色品牌呢?面对既定的师资和生源、硬件和软件,学校文化发展的境界决定了学校内在发展力和外在的影响力,靠有限的名师建不起名校,只有文化才有化平凡为神奇、化散沙为整体的力量。
三、学校需要怎样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精神空间。
最近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不断加大,教师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可喜提升,社会人士热衷教育的氛围日渐浓厚,但随着百姓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前我市教师的学科和学历结构还不尽完善,优秀教师群体还比较单薄,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师德行风状况有质疑的声音。教育发展首要资源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首要是师德。有一个事实全世界应该都相同,那就是当教师不是发财的工作,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教师是从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获得尊严,教师的价值是在学校中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但令人担忧的是,过度的量化使学校和教师的特有价值难以充分评价,功利的社会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不良影响,应试教育也伤害了教师职业的古老的欢乐,教师的信仰以及个性、灵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都在渐渐消退,教师作为人的精神导师和灵魂工程师的功能的退减,使教师不仅不被社会敬重,连学生都不再尊重他们。因此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以整治违规带生问题为切入点,以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为根本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琢磨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上来,培养更多的品德良好,学养深厚的优秀教师,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一、城市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市正努力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宜创宜居的国际性商贸城市,教育一方面要为城乡百姓提供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百姓“有书读”“读好书”意愿;另一方面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面对挑战,*发展经济的竞争力急待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在于市场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在于知识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支撑,在于专利、品牌等新兴经济元素的培育,在于城市人文的积累和提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提高发展质量,需要教育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动机”的作用。
(一)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百姓要求享受良好教育的矛盾依然尖锐,城乡教育之间、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还需进一步改进。我市用十年时间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转变,*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硬件的完善转到队伍的优化,从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到优质、和谐发展。当前及今后,教育的关键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均衡上来,更注重校风、学风、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和发展潜能等,促进教育公平要从外延扩张,更注重内涵发展,尤其要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每所学校都得到发展提升。因此,今后要加强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的良性配置,加快我市要优化教师引进、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在教师待遇的保障、优秀人才的引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创新人才的奖励等方面,深化政策,建立多渠道的教育骨干和师资的科学流动机制和培养提升机制,努力突破制度瓶颈,促进教师资源“柔性流动”、“多向流动”等,培育优秀教研组、先进班组等创新型团队,每个学校都要推出自己的名师团队。完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资源分配制度,大力研究资源共享、“和谐共进”的均衡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与本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很高的教育类别。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源泉,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困此“围绕产业办学、围绕市场兴教”是其基本理念。例如*市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是“合拍共振,无缝对接”,*是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之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密集区,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在苏办厂,*产业在升级,*职业教育也在跟进,从传统的电子商务、文秘、电工到微电子制造,现代通信技术、物流、汽车维修,市场需求与学校发展和谐共生。我市已提出了建设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题,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发展职教空间很大。但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经费不足,生源不佳、发展信心不足、群众认可度还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度还不高。(近几年我市职业学校先进设备闲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要有懂技术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提供实训,但由于活动经费缺乏,学校不能购置丰富的材料,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一些设备被闲置;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热情不高,有的企业前几年满怀热情办起校企合作班,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投入回报不对称,办班难以为继。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些规模企业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的“适用度”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锻炼往往成为企业的骨干,但现在经常会遭遇中职生用不上、用不起的现象,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有所“滑坡”。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深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迫切。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扶持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营造全社会重视实用人才、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职业教育单位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瞄准市场办学,着眼企业办教,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拓展办学的形式,提高职教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做好国民教育的“前伸”和“后延”工作,一方面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化、公益化进程,今年把6个镇街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列入政府实事,还要制订幼教专项政策,推进学前教育加速度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统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家长教育,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教育需要怎样的学校。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入,“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青年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形势,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已显露出当今社会“新人才观”的端倪,形势要求我们确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但另一方面,恰恰是就业竞争的激烈,使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过重寄托到学校的升学绩效上,这种关注并没有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而有所减弱,反而更为加强。这就使学校面临两种质量观的矛盾,是追求“分数的质量”,还是“追求生命的质量”。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一些偏差。我认为,德育关键是做人教育;智育关键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关键是终身锻炼的习性养成;美育关键是情操陶治;劳动教育关键是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教育青少年要养性—注重优美人格的奠定,养慧—圣贤智慧的陶治;养德—正大品行的规范;养志—理想抱负的树立;养能—生命能力的完善。学生不仅要提高文化科知识水平,更要发展体质水平、审美水平、创新水平、心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树立“因材施教”理念,确立不同个性、不同禀赋学生不同的质量标准。人格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具有深刻文化素养、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二)深化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改革。
要从积极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入手,提高教师实践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实施新办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要着眼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为原则,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要改变全市学校一把尺子衡量绩效的局面,实行教育质量多元策略,实施策略分层,多元发展,确立“各级各类争一流”思想,促使不同学校努力在自身层次达到最优,实行群体创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统筹学校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体系。
(三)加快学校内涵成长。
近三年我市高扬学校文化建设大旗,推动学校锤炼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主流意识,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树品牌。但目前学校文化尚未深刻融入管理者治教理念,以及师生团队的治教求学行动中,有品位的学校不够多。一个富有内涵的学校,我的理解:一是理念一定要贯彻得非常到位,得到全体成员多年不变的认同和自觉遵行。二是管理一定要修炼到细节,学校的一本书或是一棵树背后都可能有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三是风格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学校不一定每个都是名校,但可以是有个性的学校,特色的培育源于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以及拓展和发挥,不因学校规模宏大而庞杂失序,不因学校规模小而无可实施。比如义中是我市教育多年的典型代表,已经塑造了比较深厚的学校形象,那么,“义中人”这个品牌怎样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是否可以将更多象“义中人”这样富有精神内涵的学校特色品牌呢?面对既定的师资和生源、硬件和软件,学校文化发展的境界决定了学校内在发展力和外在的影响力,靠有限的名师建不起名校,只有文化才有化平凡为神奇、化散沙为整体的力量。
三、学校需要怎样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精神空间。
最近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不断加大,教师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可喜提升,社会人士热衷教育的氛围日渐浓厚,但随着百姓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前我市教师的学科和学历结构还不尽完善,优秀教师群体还比较单薄,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师德行风状况有质疑的声音。教育发展首要资源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首要是师德。有一个事实全世界应该都相同,那就是当教师不是发财的工作,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教师是从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获得尊严,教师的价值是在学校中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但令人担忧的是,过度的量化使学校和教师的特有价值难以充分评价,功利的社会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不良影响,应试教育也伤害了教师职业的古老的欢乐,教师的信仰以及个性、灵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都在渐渐消退,教师作为人的精神导师和灵魂工程师的功能的退减,使教师不仅不被社会敬重,连学生都不再尊重他们。因此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以整治违规带生问题为切入点,以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为根本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琢磨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上来,培养更多的品德良好,学养深厚的优秀教师,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一、城市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市正努力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宜创宜居的国际性商贸城市,教育一方面要为城乡百姓提供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百姓“有书读”“读好书”意愿;另一方面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面对挑战,**发展经济的竞争力急待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在于市场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在于知识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支撑,在于专利、品牌等新兴经济元素的培育,在于城市人文的积累和提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提高发展质量,需要教育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动机”的作用。
(一)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百姓要求享受良好教育的矛盾依然尖锐,城乡教育之间、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还需进一步改进。我市用十年时间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转变,**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硬件的完善转到队伍的优化,从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到优质、和谐发展。当前及今后,教育的关键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均衡上来,更注重校风、学风、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和发展潜能等,促进教育公平要从外延扩张,更注重内涵发展,尤其要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每所学校都得到发展提升。因此,今后要加强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的良性配置,加快我市要优化教师引进、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在教师待遇的保障、优秀人才的引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创新人才的奖励等方面,深化政策,建立多渠道的教育骨干和师资的科学流动机制和培养提升机制,努力突破制度瓶颈,促进教师资源“柔性流动”、“多向流动”等,培育优秀教研组、先进班组等创新型团队,每个学校都要推出自己的名师团队。完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资源分配制度,大力研究资源共享、“和谐共进”的均衡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与本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很高的教育类别。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源泉,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困此“围绕产业办学、围绕市场兴教”是其基本理念。例如苏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是“合拍共振,无缝对接”,苏州是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之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密集区,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在苏办厂,苏州产业在升级,苏州职业教育也在跟进,从传统的电子商务、文秘、电工到微电子制造,现代通信技术、物流、汽车维修,市场需求与学校发展和谐共生。我市已提出了建设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题,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发展职教空间很大。但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经费不足,生源不佳、发展信心不足、群众认可度还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度还不高。(近几年我市职业学校先进设备闲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要有懂技术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提供实训,但由于活动经费缺乏,学校不能购置丰富的材料,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一些设备被闲置;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热情不高,有的企业前几年满怀热情办起校企合作班,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投入回报不对称,办班难以为继。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些规模企业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的“适用度”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锻炼往往成为企业的骨干,但现在经常会遭遇中职生用不上、用不起的现象,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有所“滑坡”。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深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迫切。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扶持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营造全社会重视实用人才、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职业教育单位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瞄准市场办学,着眼企业办教,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拓展办学的形式,提高职教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做好国民教育的“前伸”和“后延”工作,一方面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化、公益化进程,今年把6个镇街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列入政府实事,还要制订幼教专项政策,推进学前教育加速度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统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家长教育,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教育需要怎样的学校。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入,“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青年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形势,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已显露出当今社会“新人才观”的端倪,形势要求我们确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但另一方面,恰恰是就业竞争的激烈,使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过重寄托到学校的升学绩效上,这种关注并没有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而有所减弱,反而更为加强。这就使学校面临两种质量观的矛盾,是追求“分数的质量”,还是“追求生命的质量”。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一些偏差。我认为,德育关键是做人教育;智育关键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关键是终身锻炼的习性养成;美育关键是情操陶治;劳动教育关键是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教育青少年要养性—注重优美人格的奠定,养慧—圣贤智慧的陶治;养德—正大品行的规范;养志—理想抱负的树立;养能—生命能力的完善。学生不仅要提高文化科知识水平,更要发展体质水平、审美水平、创新水平、心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树立“因材施教”理念,确立不同个性、不同禀赋学生不同的质量标准。人格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具有深刻文化素养、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二)深化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改革。
要从积极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入手,提高教师实践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实施新办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要着眼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为原则,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要改变全市学校一把尺子衡量绩效的局面,实行教育质量多元策略,实施策略分层,多元发展,确立“各级各类争一流”思想,促使不同学校努力在自身层次达到最优,实行群体创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统筹学校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体系。
(三)加快学校内涵成长。
近三年我市高扬学校文化建设大旗,推动学校锤炼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主流意识,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树品牌。但目前学校文化尚未深刻融入管理者治教理念,以及师生团队的治教求学行动中,有品位的学校不够多。一个富有内涵的学校,我的理解:一是理念一定要贯彻得非常到位,得到全体成员多年不变的认同和自觉遵行。二是管理一定要修炼到细节,学校的一本书或是一棵树背后都可能有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三是风格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学校不一定每个都是名校,但可以是有个性的学校,特色的培育源于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以及拓展和发挥,不因学校规模宏大而庞杂失序,不因学校规模小而无可实施。比如义中是我市教育多年的典型代表,已经塑造了比较深厚的学校形象,那么,“义中人”这个品牌怎样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是否可以将更多象“义中人”这样富有精神内涵的学校特色品牌呢?面对既定的师资和生源、硬件和软件,学校文化发展的境界决定了学校内在发展力和外在的影响力,靠有限的名师建不起名校,只有文化才有化平凡为神奇、化散沙为整体的力量。
三、学校需要怎样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精神空间。
最近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不断加大,教师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可喜提升,社会人士热衷教育的氛围日渐浓厚,但随着百姓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前我市教师的学科和学历结构还不尽完善,优秀教师群体还比较单薄,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师德行风状况有质疑的声音。教育发展首要资源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首要是师德。有一个事实全世界应该都相同,那就是当教师不是发财的工作,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教师是从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获得尊严,教师的价值是在学校中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但令人担忧的是,过度的量化使学校和教师的特有价值难以充分评价,功利的社会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不良影响,应试教育也伤害了教师职业的古老的欢乐,教师的信仰以及个性、灵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都在渐渐消退,教师作为人的精神导师和灵魂工程师的功能的退减,使教师不仅不被社会敬重,连学生都不再尊重他们。因此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以整治违规带生问题为切入点,以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为根本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琢磨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上来,培养更多的品德良好,学养深厚的优秀教师,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1.1依法治教,法律保障体系健全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制比较健全,联邦德国的《基本法》中对教育的条款是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对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也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先后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街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川。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对各级各类职业培训的组织、实施、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规定,对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也作了一定要求,这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法令。这部法令的出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全面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和稳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之后,德国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诸如《企业基本法》、《手工业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培训员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等。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1981年12月,联邦政府又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需求挂钩,使“职业教育成为公共事业的责任和义务”「2口。此外,各部门、行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监督系统。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还对职业教育经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内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但国家对承担职业教育的企业有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正是由于德国政府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制定法规以及提供经费等来发展和规范职业教育,使参与职业教育成为企业义务并有利可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外部环境与教育保障,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的顺利进行。
1.2优化配置,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德国是16个州的联邦制国家,每州都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为减少资源浪费,又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为国家通用,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都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专业和培训项目。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方面政府都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叫。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监督系统的监督,减少了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复,形成了各有侧重、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苦恼,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发愁。
1.3规范行为,行业协会职能发挥充分
德国十分注意发挥手工业协会和工业与贸易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负责制订职业教育技能标准与培养方案,以及组织职业资格考试川,监督检查企业与学徒(学生)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企业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是否规范、各工种的劳动强度及给学生的薪酬是否合适等,同时接受企业和学生咨询、调解企业与学生的矛盾,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对中小企业因为设备不够先进、师傅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和涉及的实习实训内容,则由协会下属的职业学校(科技中心或培训中心)负责。协会下属的职业学校(科技中心或培训中心)除为学生提供培训外,也为企业工人进修和成为满师提供再培训。
1.4产教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特色突出
“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在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后,自己或通过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经过考核得到一个培训位置,再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然后再到相关的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学校。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学校里接受理论教育。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进行。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学徒工,企业发给学生每月500一60。欧元的生活费用。学校只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学生的选择和最后的考核都以企业为主,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服务企业培训,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并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训的比例大(如三年制职业学院学生前三学期n周在企业、12周在学校,后三学期15周在企业、8周在学校)。各行业协会负责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工作。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工人。正是由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将学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或工程实践中去,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因而学习更有针对性,就业也更有保证。
1.5严格准入,教师任职资格标准高
德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强调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必须在大学学习五年,获得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在大学学习期间除开设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专业教学理论课程以及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另外还要开设实践课,主要通过教育实习来完成,时间各州不一,有的州四至五周,有的州一周去对应学校实习专门学科一天。这些实习都有相关法律保障,职业学校或企业都要设置相应的实习岗位。教师毕业前要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由州教育部批准,大学教授或考试委员会商定,考试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书面考试、试讲和教育实习。通过后进人第二阶段即教师准备期,共二年时间,由实习(录用)学校教师培训中心负责评定,准备期到期后要进行第二次国家考试,考试内容分为职业教育主修和副修两门。第二次考试主要考察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困。大部分州规定应用科学大学(faehhoehsehul-en)(相当于我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n)教师必须具备博士学位和本专业实际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闲。有的州还规定专职教师任教满4年后脱产半年时间去专业对口企业进修,了解最新技术成果,或从事应用研究,以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应用科学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中除专业教师外,还有实训教员。实训教员为既有经验又掌握职业教学理论的一线技术人员。只有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从理论的角度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1.6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行动导向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川,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德国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很多具体的教学法都是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蓝图和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组织,如项目教学法、工作计划分析法、案例教学法等等,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1.7目的明确,学生求知欲旺盛
“双元制”教育要求企业必须按规定设定培训岗位并在媒体上公布,学生向企业申请想获得的培训岗位,企业审查申请学生的资格,并将合格的经批准的学生名单交职业学校,接着企业与学校商定教学安排,并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将来于什么,现在学什么,对未来职业发展认识比较清晰,方向很明确,加上德国技工、技师的社会地位高,形成了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学生把大学毕业后当高级技工看作比当工程师更重要。因而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学习、锻炼上表现出特别的主动、专注和刻苦,具有较强的敬业爱岗精神和求知欲望。
2德国职业教育对武汉市高等教育的启迪
德国职教的运行机制,教育和实训时间的分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方案、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技能性等特征,对武汉市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1调整学科专业,服务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市属高校无论是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市属高校必须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强服务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符合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学科、专业,如光通信、移动通讯、激光、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集成电路、软件、汽车及零部件、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光电子信息、钢铁及钢材深加工、船舶制造、纺织服装、金融、物流、会展等予以政策倾斜,加大经费投人。对社会需求少的学科专业予以调整、改造,甚至停招,从而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藕合,使市属高校为武汉支柱产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2.2突出办学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同德国职业院校资源优化、特色鲜明相比,武汉市市属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趋同,专业和实验实训设施建设重复,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人,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市教育局应引导市属高校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师资水平、学科特色,妥善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办学理念,各有侧重,从武汉城市圈的区位特点出发,建设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形成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群,强化自身的稀有性,减少同质化竞争的威胁,以获得持续竞争的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3注重实践经验,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在德国,大学工程技术领域里的教授和专家必须来自企业,来自工业界,不允许直接从高校毕业生或博士生中聘用。德国的这一措施保证了大学教育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所以,德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懂得实践,了解企业,并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非常受企业的欢迎。市属高校应该向德国高校学习,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要按市教育局要求,认真实施“高校教师企业锻炼计划”;二是从企业聘请一部分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达到既请他们讲课,又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解决毕业生实习和就业问题;三是聘请身体健康的企业退休技师和工程师为学生实训实习指导教师,既保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又可以减少学校的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效益。
2.4强化技能培养,加大实验实训设施投入
德国职业教育校内实操实训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除企业非常关注“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未来市场的占有”阁,主动向行业协会教育中心或职业院校实训室捐助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外,德国职业教育经费比较充裕,有能力购置较精良的设备。为此,市属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互动,寻求企业部门支,在学校或企业建设实验实训设施或工程实训中心,使学生能与生产一线紧密接触,增强学习目的性;同时,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要加大对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建设市属高校共享、产学研一体的公共专业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训中心,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5满足岗位要求,推进市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德国职业教育以岗位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借鉴德国职业院校经验,市属高校一是要准确定位,将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模块式教学”,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积极探索产学结合的培养方式,走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道路;三是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以职业工作为导向,以工作中主要任务或环节为对象,结合相应能力来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四是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五是深化教学方法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2.6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尊重劳动的品德
劳动能对自我品行的养成、基本素质和能力的生成、价值认同和劳动观念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为个人顺利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市属高校应把劳动教育作为每位学生顺利毕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并计算学分。在利用思政课、专业课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观教育的同时,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专题讨论,邀请劳动模范座谈或作报告,开展职业观教育,使学生明白在第一线工作同样能取得社会的承认,实现人生的价值,培育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热爱和尊重劳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01-01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利于高职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高职学生创业搭建大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成绩虽多形势虽好,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文章通过对保定市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保定市物流管理专业的在校高职学生和部分相关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涉及我市4所高职院校。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相关教师2套问卷,以学生为重点,于2012年11月向保定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3份,回收率为92.6%,皆为有效问卷:高校相关教师发放50份,回收47份,回收率为94%,皆为有效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我市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愿望强烈
通过调查发现,我市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了解创业教育的占92.3%,对创业教育感兴趣的占86.5%,支持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占91.2%,创业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全面
通过调查,有90.5%的学生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学习开办企业方面的知识,有94.4%的学生把以后的创业理解为做生意办企业:有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适合理工科的高职学生,与物流管理专业不适合。
(三)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在我省受到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普遍不高。特别是创业心理素质不强,认为就业难,创业更难。
(四)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少
据统计,有85.4%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教育实践,有93.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教育比赛。教师问卷的调查中有96%的教师认为要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89%的教师认为应建设物流管理学科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与其他院系所积极进行的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相比,我市物流管理院系的创业教育显得尤为平寂,创业型人才培养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物流管理学科的专业特点、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缺乏等也有一定关系。
2.对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缺少针对性,没有针对物流管理学科的创业教育体系,也没有针对物流管理学科的创业实践平台,使受到过创业教育的部分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陷入纸上谈兵。
3.河北省创业教育氛围是非常好的,政府和高校也非常重视,举办了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并推出多项举措力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等。但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的不足,创业教育氛围不高,与当前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
(二)建议
1.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长期以来我市物流管理院系培养的是传统的就业型人才,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在人才培养中注重物流管理学科知识的传承而忽略创新,注重物流管理学科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的获取而忽略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缺失创业素质和能力,缺少社会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要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创造条件,在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创业实践基地的建立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弥补“先天性的不足”。
(三)在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