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1 09:14: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园传统文化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篇1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它的优秀基因也得到弘扬。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完成育人职能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高校有责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2.提升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得到强化和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公德意识、修身意识、共处意识等方面开始出现不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价值观念中表现出的诸如人格问题、人际问题、等倾向都是人文意识缺陷的外化。优秀传统文化里,更多的是如何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很好的弥补了目前工科高等教育里所缺乏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工科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容乐观

部分对传统文化缺乏理性认识。本校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你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吗?”23%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47%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30%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自豪。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关注古典文化的非常少。

2.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很实际的需求

调查问卷显示,“如果一些传统文化能告诉你如何更好的待人接物,你会感兴趣吗?”这个问题回答“是”的统计结果为95%,问卷和访谈调查表明,学生对某些传统文化有很迫切的需求,只是鉴于文化的承载方式,他们不能静下心来去慢慢品味。目前,普通学生所受的教育里,很难系统的告诉他们如何立身做人,如何为人处世,而同学经常咨询的问题,如应该怎么处理事情,应该如何待人接物都反映了同学的强烈需求。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校园文化的措施

1.与时俱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传统文化如果只是停留在过去,它就会僵化。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让优秀传统文化里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的精神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篇2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考察结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指示。为实现提出的“中国梦”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职业学校必须强化育人意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中职学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三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感恩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信念。而这些都离不开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当前,各校都在着力校园文化建设,但尚未形成有特色的模式。笔者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贯串于中职德育教育中,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国民不仅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还无端反感传统文化,以至于一些国民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不稳定的因素。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教育的现实状况,迫切需要在学校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面,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传承和包涵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富民强”、“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从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儒家“天人合一”、“隆礼重法”等思想,从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有利于塑造平等、诚信、与人为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职生都处在15-18岁的青春躁动期,尚未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时,他们对新事物的探求欲和模仿力很强,不论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东西,他们都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社会教育外,汲取知识,塑造人生观、形成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个学校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学校通过重视这项工作,能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创新性,养成感恩、孝悌的好习惯,也可以帮助中职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塑造个人良好品格

从诸子百家以来的哲学家、教育家,到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都非常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有潜移默化的改造作用,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心理素质,助其成为品德高尚、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我校这几年,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即学唱一首歌《感恩歌》、熟读一本书《弟子规》、上好一堂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感恩社会、国家、父母、长辈、他人的良好品德,学生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总之,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成长,并养成其良好的品德。品德修养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生活、学习、乃至就业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彰显人文性

中职生将来要走入社会、走进企业,成为企业的有用之才和社会的良好公民,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彰显人文性。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继承的精华:如仁、义、礼、智、信、孝、勤等。对学生进行《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文化的系统教育,让优秀传统的经典文化净化洗礼学生的心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培养其高尚人格。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和义工活动,通过班会、国学班、第二课堂讲座等形式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重新定位自己,重塑自信。

二、中职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权威的定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如何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也没有标准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的文化正慢慢被遗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独特见解的专家、学者没有机会、没有渠道走入校园为学生授课。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通常年纪大、见识广博,而中职学生年纪小、视野狭隘,新、老一辈没有机会进行交流,两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出现断裂,极大地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弘扬。

(二)盲目推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好的。这样导致了封建主义思想死灰复燃,固步自封,缺少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或是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照搬西方的文化,脱离中国的实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无用,淡忘了儒道的传统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浮华世界中飘渺的概念,过度追逐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从而忘记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心灵愈加空虚,都市中患上忧郁症、轻度自闭症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中职学生走上这两种极端,都会对生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需要学校、老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轻松、愉悦、平等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投入更多的关注。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普及教育上,并未走向深入。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过去在专业设置、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上,学校、教师花的精力较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上关注的较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生活和学习,理论和实践,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建成符合学校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校园文化,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精心的打造。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先后、轻重之分,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同时,“教什么、怎么教”,需要教育有关部门做出规定,并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

三、常创常新,做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相协调

笔者认为,在中职校园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一)中职学校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制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习传统文化内容的安排。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安排学习的内容侧重不同,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内容。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二是中职教育培养理念的认识。中职教育要把“人人成才”的观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和育人的活动和实践中。学校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入手,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教育内容,并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中。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保证校园文化工作计划有序推进。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或副书记为副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抓的良好局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不定期召开工作联系会和交流会,适时对工作加以评估和检查,为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是保证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

校园文化工作措施应依据计划和各时段教育的实际需要制定,并在人、财、物上给予有力的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与校外活跃的文化组织、机构合作,通过邀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几年来,我校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通过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摄影大赛,运动会、大型团体操和文娱晚会等丰富的课余活动的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到中职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让校园成为学生的一方乐土,为创建乐教乐学的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四)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中长久有效地开展,确保工作有落实,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可以在各班开展校园文化推广示范班评比活动,并把该活动列入班级半学期或年终考评分数之一;在学生层面上可以执行学生个人星级评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评选德育优等生,根据学生的星级在毕业时可以优先推荐就业等等。总之,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向品牌化、长效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职生必将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树立良好的品格,形成学得好,就业好,发展好,人人成才的局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发挥真正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文吉昌.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2]王碧昱,梁宗宪.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代渗透意义[J].中国轻工教育,2014,(1).

[3]罗冲.浅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报业,2011,(4).

篇3

(一)二者相结合符合时展的要求。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和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不止一次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也应该抓紧时代命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跟紧时代的脚步,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来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把这种自信加之于自己的学习中来,作为一种动力。[1]

(二)二者相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在当前竞争环境压力大,如果办学不佳,将很难继续招生。当前,学生选择高职院校也不再盲目,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来考查学校。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真心关注学生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让学生“静心学习”,除了学习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学生好了,高职院校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三)二者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着正面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可以获得更快地成长。尤其是能够形成遇到困难积极面对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2]

二、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具体则可归纳为四种形式: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方面的如秦砖汉瓦、服装服饰、茶和茶具等等,精神方面的主要是道德和文化理念,制度方面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行为方面的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父慈子孝等等,很多行为方面的传统是在精神方面的传统指导下的。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融入的还是精神层次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是一股脑儿地放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里,而是需要选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度最高的元素。

(一)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一般来说,校园建设中也需融入一种文化氛围。比如,很多院校都有孔子塑像,这一塑像则代表着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我国著名教育家的尊敬。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科多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所以,校园名人画像或者是名人名言中都可以借用一些中国历史上的手工艺人,如木匠“祖师爷”鲁班等等。这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建设能够给高职院校的校园中融入一种浓厚的尊师重学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行学习活动。[3]

(二)有针对性地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公修课。传统文化方面的公开选修课是很多学生喜欢的科目,学习这门科目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相应课程的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以营造校园的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氛围,健全学生的人格。

(三)鼓励学生组织传统文化社团研究,通过支持社团活动来对全校学生产生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生活离不开学生社团,学校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设传统文化的研究性社团,多举办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重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

(四)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节日来丰富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很多节日的含义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比如端午节,纪念屈原,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通过对节日的深层次理解,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将院校打造成培养优秀学生的摇篮。传统文化精神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恽达明.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J].中国科技信息,2009(03).

篇4

       在大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他们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校园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引领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促进全面发展。而重要抓手就是建设网络文化,开设网上学习先进,展示自我,传承文明,浸润人生。这就引发了笔者对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有机结合的思考。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要正视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服务。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精髓

传统文化是适应于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经久不衰,强大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着中华民族。中国传统文化是源于《周易》,以儒、道为主体,是一种包容宽大的文化。一个“和”字贯穿始终,也是其中的精髓。“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一种状态。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

二、 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虚拟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的一种新方式。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特殊文化,是以人对其自身——大脑的开发,谋求智力的突破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展现。网络文化具有平等参与、多元竞争、开放和个性化等特征。

三、 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无论网络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存在方式不同,但都是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摆脱不了“文化”的内涵,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将吸收网络文化中积极的成分为己所用,互利互济,共同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达到两者共融。

一)网络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给养

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多元文化反映和交融的产物。传统文化为它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给养。

一方面,传统文化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榕树下”从封面设计、编排方式到稿件的内容,无处不流露着国人传统中的含蓄和恬淡,而像搜狐这样的知名网站,大多辟有文学论坛或读书频道,不时刊出诗词歌赋、历史图片、,吸引了大批文化名人和文学爱好者谈古论今、传统文化形式成为网络的一道独特风景,满足着人们的爱好、兴趣。

传统文化规范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网络互动行为。网络虚拟交往,主要是通过论坛、MSN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的,而这些规则内容则直接体现了传统文化规范的影响。规范人们尊重他人、不歧视、共建和谐友好社区环境,体现了“仁”“和”思想,阐发了传统文化的理念。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弥补了网络文化的固有缺陷。由于网络跨疆界、共享、个性化等传播,也不乏文化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危机。一些人为发泄某种不满情绪,利用网络作掩护,编造、歪曲信息,攻击他人;在这种环境中,传统文化秉承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形成对文化危机的自觉抵制,可以更好地提升国民自信心和凝聚力。

另一方面,当今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文化重构的重要历史时期,网络文化也在深刻地反映这一社会现实,呈现出多元化价值观的融合与冲突,同时,也暴露了主体意识过分强化,社会道德感减退的问题。如近期“天涯论坛”出现的围绕“女子写博客引发道德事件”所形成的一边倒舆论声讨,其中论述虽不无道理,但不少也夹杂着谩骂和攻击,直接影响了当事人的日常生活。面对诸种道德失范行为,在网络中,如何提升我国的传统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为本”,这种文化内涵所滋养的道德观、价值观,有助于人们自我约束力的培养,促进社会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形成,从崇德尚义的传统文化精神中获得给养,是网络文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扬弃创新

传统的东西总是在不断扬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网络文化中扬弃和创新。

第一,网络文化强调个性和“自我”,否定了传统文化的尊卑情结和循规蹈矩的行为方式。我国传统文化思维强调圣人之制,祖宗之法,形成人们循规蹈矩的行为方式。而网络文化张扬个性、诉求平等,个体突破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清规戒律束缚,在网络中的思想和行为,甚至现实中的“另类”举动都能够得到志趣相投者的认可和支持。传统文化表现包容在其中,消除了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经济收入、文化阶层等方面的落差。当人们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角逐时,主体便获得了更大的活力、空间和自由度。

第二,网络文化张扬创新精神,否定传统文化的保守、封闭性特点。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和大陆型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赋予了它保守而封闭的特色,而网络文化恰恰弥补了这一点。网络文化传播是一个动态领域。网络文化巨大的吐故纳新能力,消除了文化中心和壁垒、实现开放性的要求,促使传统文化克服自身不足,并以创新为动力获得自我增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保持持久的吸引力,使得文化价值得以提升。

第三,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科技文化,否定了传统文化泛伦理政治倾向,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传播科技催生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不断阐释着传播科技,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偏爱伦理政治,忽视科技因素的否定。媒介即信息,网络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新方式。网络技术更赋予传统文化以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

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网络文明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明确和围绕文化建设的目标要 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把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网络文明的任务纳入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部署中,积极建设和巩固先进文化阵地,努力营造社会文化发展的健康语境。

打造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网络文化精品,引领网络精神文明,这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在网络文明的塑造中,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网络文化也会失去其独立存在的内在根据。而传承传统、引领网络文明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打造精品、主动积极地占领网络阵地,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文化形式,将其深深植入人们的心中,让健康文明的文化产品去主导市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类文明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彰显、光大。笔者认为,在大学生中利用网络这一工具,进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经典诵读活动,就是一种好的形式。

     另外,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在建设校园文化中,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网民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转变大学生的观念,做成熟理性的网民,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把握文化动向,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教育、自律等多种手段,规范文化秩序,为传统文化发展和网络文明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将网络文化的科学性与传统文化的价值感相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开放的心态,以交融的、动态的眼光,来审视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这必将促进高职院校人才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篇5

中华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它所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道德践履、强调道德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等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陶冶品质、完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突出问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极为重要的。校园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能够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敦促大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大学校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复杂。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往往由于过分注重功利性目的,忽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明主题,集中表现为:有的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认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单一,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具体措施、手段的落实;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在建筑物的建设;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对大学生人品的塑造,造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缺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太狭隘,只局限在校规、校训、教学理念的理解,没有建立整套完备的校园文化体系等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非常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等的获得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一些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依托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健康、和谐宽松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生良好精神家园的创建。

推崇 “仁爱”原则,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仁”既是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什么是“仁”?《论语・颜渊》里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是爱人的道德规范,并且给它赋予“泛爱众”的普遍性的理性品格和准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主张对人要有爱心、尊重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家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仁”的思想。依据这一原则,孔子提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三条基本道德原则:“知人”“慎言”“远怨”。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要宽容,认为宽容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必备涵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爱人”包括自爱、爱人、互爱。爱人与自爱是统一的,是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将心比心地去爱别人;也只有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互爱是自爱和爱人的逻辑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仁爱”原则与和谐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张扬,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对于同学之间的宽容互助、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强调“重义轻利”,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确立了“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的义利观。所谓“义”主要是指道德义务;“利”指功利或利益,主要是个人的私利。所谓“重义轻利”就是倡导人们在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义”永远在“利”之上,儒家的这种义利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论,也是中华民族主导的价值取向。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义”是至高无上不可丢弃的,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明确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把通晓道义还是私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当“义”和“利”二者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要“舍生取义”。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儒家义利观中的精华必须借鉴发扬。当前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而淡薄社会责任、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一些大学生在物质上崇尚消费,在精神生活上崇尚现实的快乐,将道德原则等同于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对精神动力的淡漠、对金钱功效的崇拜,已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追寻。儒家“义利观”的弘扬,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能够自觉的以民族国家大“义”为重,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甚至是不择手段。

追求“内圣外王”,塑造理想人格。“内圣外王”是儒家对人生理想人格的一种最高追求,它体现了儒家关于道德与政治的直接性的统一。儒家认为圣人是最适合做君王的,所以他们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统治者,因为“大德者必得其位,天下之大,非圣人莫能王。”因此,孟子指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一个人要想“外王”,那就必须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内圣”,因为只有“修己”才能“安人”。在儒家的思想中,若想达到“内圣”,仅仅具备仁、义、礼、智、信、诚等道德品质还不行,他还必须有相应的能力和知识。否则,仅有道德品质而没有知识、能力,还是无法达到“外王”的。所以,既做到了“内圣”又做到了“外王”,这才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儒家这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个体人格形成过程中内在和外在的统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对于克服大学生的冷漠和浮躁心态,重建大学生的人文价值关怀和理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倡导“自强不息”,培养积极进取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种自立自强、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华夏祖先从四季推移与日月星辰运行等自然现象稳健不已的步履中感悟到一种自主、能动、永不停息的精神,认为人应该仿效自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脊梁。西北的胡杨树 “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就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很好体现。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塑造大学生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独立人格,培养大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悲观、不放弃的精神,让广大学生志存高远,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开设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推崇仁爱、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丰富国学资料库,加强学校在国学领域的专业研究,便于师生对国学的研究和学习。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组成各种“品读国学”兴趣小组,研读国学名著,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二)精心组织活动,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思想升华

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邀请校内和校外专家举行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专题讲座;充分利用节庆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不断加强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歌舞比赛等,让大学生感悟经典、启迪人生。

(三)领导高度重视,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9-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步和社会的大量实践进程中,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深厚深刻的文化习惯、文化积淀和文化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可以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及发展方向,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精神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中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讲究内部凝聚力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和谐为核心,使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有机的和谐的文化关系;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讲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第三,文化的本质是促进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的人文之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推崇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最大价值。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代代相传的非常重要的文化成果和文化积累,比如道德、伦理、制度、规章、风俗以及传统习惯等,是古人用心用力来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最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思想、行为、道德以及生产、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二、校园文明的界定以及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华,它遵循了教育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学校的办学质量,可以说是一种校园的规范规则以及群体意识和思想的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总和和概括。而校园文明是由校园文化支撑的一种环境和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教育质量。当前,我国校园文化和校园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校园文化和校园文明建设方向上存在问题,有的学校偏重于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思想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很多学校的物质基础条件大大改善,一幢幢漂亮大楼拔地而起,特别是一些校园的整体规划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高档,校园的整体环境一天比一天美,校园的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水平。但是,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基础设施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有一种与精神文明建设不一致的现象,一些校园文明被丢弃,一些学生的综合素养因社会物质的冲击而变形甚至变异。

2.受西方文化影响过大,在很多方面忽视了传承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遗产,它的存在持续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且还将深入、持久、深刻地影响和传播下去。在我国的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形成了一种以爱国主义为精髓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灵魂。而我国的校园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必须把这部分内容纳入其中,并制定全面的规划,予以全面的继承和发扬。

3.侧重于对专业知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传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特别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与教育。在校学生必须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整个民族都有用有益的人才,没有专业知识,毕业后就没有一技之长,就难以立足。但学生在切实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课本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学习。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综合人才,是既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在以前是这样,现在以及以后也是这样。大学校园永远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熏陶。

4.由于校园文明建设缺失,一些学生表现不佳,表现在:尊师重教观念淡薄,我行我素,不在乎老师的感受也不愿接受老师的建议和劝告。有的自我中心思想严重,不愿与同学和同伴合作,不愿为集体奉献,不愿意付出;有的诚实守信的意识不够,缺少责任心;有的叛逆心理严重,不以不遵守校纪校规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容易形成小团体意识;有的开拓进取精神缺乏,面对挑战和困难退缩推诿;有的受西方文化影响,不重学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恋爱、上网、游戏上,没有了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对高校校园文化和文明建设的作用

1.有利于弘扬我国的爱国主义,全方位地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的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蕴含和包括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这笔丰厚的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小学、中学以至大学里具有重要的宣传和教育意义。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有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国而后家,公而后私,多少历史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多少名人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民族利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这些都深刻的全面的多层次的昭示了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最为高尚的品德。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明瑰宝,大学生应该永远牢记并渗透到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中。

篇7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瑰宝。几千年来聪明而勤劳的华夏祖先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虽然历经风雨飘摇,但始终一脉相承,没有断层。当今世界,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一股绵远而强劲的软实力,深深地影响各个国家。中华儿女,更有必要传承、发扬老祖宗的优良传统。

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有许多有利因素,而面对初中知识层面的学生,笔者认为,可按照德育―美育―职育的道路,循序渐进,逐渐赢得学生的好感,使之内化为他们的内在需求,并最终对其人格魅力和人生素养产生深远影响。

一、时代呼唤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提上议案,不仅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国学热”,而且官方层面越来越重视。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过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014年初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上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当今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显得尤其重要。学校应通过传承与发扬这一伟大的精神财富,使学生夯实文化修养的基础,在传统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完美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提高综合素养。而学生人人都学习传统文化,个个都发扬传统美德,必将为构建和谐初中校园提供很好的帮助。

二、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分析

当今,对中小学生的阅读量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曾列出学生必读书目,加上网络文化的渗透,当今中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对许多作品都有所涉猎,至少听说过。笔者在任教的学校里开设过传统文化选修课和讲座,发现这些学生对中华典籍多有了解。对于一些特别出名的著作,如《论语》《孟子》、四大名著,以及唐诗、宋词的重要篇章,表现出较高的喜爱程度。有部分学生在暑假里打工,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充分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涌现出来许多小孝星,这些都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通的。

初中阶段,正处于承上启下时期。一方面,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量已经基本形成,利于初中阶段的深化研究。另一方面,随着中考对古文学比例的提升及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初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很有必要。

三、初中学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设计思路

充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竞赛、活动为抓手,按照德育―美育―职育的顺序,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人人学习文化、班班诵读经典的氛围。同时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学生的道德、品行、素养,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

四、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学习内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学者终其一生都只能研究到其中一部分。特别是对初中生来说,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宜太深,也不宜过于理论化,不宜直接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直接拿过来用,而是要加以改造,形成初中学校独有的体系。

笔者认为,一年级应重在“德育”,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品德为核心任务。第一学期以《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菜根谭》为主,第二学期以《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语》为主。这些作品有较明显的劝善因素,可操作性较强,且内容相对较浅显,容易理解。教师可选取上述著作的经典片段,配之以传统美德故事,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受到影响,自觉效仿古人的做法。如学了王祥卧冰求鲤、汉文帝亲尝汤药等故事,对孝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了廉颇负荆请罪、禅师送人明月等故事,进一步增强了宽容心;学了曾参杀猪教子、季布一诺千金,更明确了诚信的重要。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良好印象。二年级应趁热打铁,以“美育”为主,让学生品评美文、好诗、妙辞,提升文学修养。第一学期以《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为主,适当加入现当代及外国诗歌,以及著名楹联、趣味灯谜、文人轶事、节日风俗等。第二学期以《古文观止》为主,挑选精彩文章,或是文学性与思想性都很强的片段,适合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在多次咀嚼文字时,自然能品出其浓浓的味道来。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这里面就有很多东西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如诚信、宽厚、合作、进取等,无论这些学生将来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这都是人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第三年应进行“古代文化中的职业精神”专题学习,从古代典籍中选取与职业精神有关的篇章,配之以企业家演讲稿、职场故事、著名企业文化等,重在“职育”。当然,这一年度的校本教材最难做,要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能牵强附会。

(二)学习形式及时间安排

在具体的推行中,学生处、教务处、总务处要相互配合。主要的学习形式有如下八条。

1.按期播放传统文化讲座视频。

2.每班每周安排一到两节“静心悦读”课,到图书馆阅读经典,每学期需记录4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3.每学期举行一次中华传统文化诵读竞赛(班级),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个人),一次“我眼中的传统文化”征文比赛(个人)。

4.每学期评选书香班级、书香达人。每学期评选一次传统文化学习标兵(慈孝之星、宽厚之星、礼仪之星等)。

5.每学期举行一次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

6.每学期举行两场高质量的传统文化讲座,由教师主讲。每学期举行两场由学生主讲的传统文化讲座,每场45分钟,可由三名学生共同完成。

7.每学期举行一次书法比赛,举行一次书法、国画展。

8.每学期举行一次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从本学期校本教材中选取。

(三)校园环境的创造

校园环境的创造,可以一蹴而就。但氛围的熏陶,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具体要做到如下六点:

1.在校园内主干道两侧、寝室楼外等地方布置高质量的国学经典教育灯箱、宣传栏。

2.布置传统文化走廊,在教室、走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张挂一些名人画像、中国山水画、经典格言、优美诗句。

3.在每周二、四上午下课后,播放国学经典朗诵片段和传统音乐。

4.食堂前宣传橱窗设立国学专版,每一个半月更新一次。

5.各班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布置,要求开设一个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专栏。

6.校园内草坪上放置文化石,刻上名人名言,使传统文化教育入“石”三分。

传统文化教育,功在当下,利在恒久。通过德育―智育―职育的线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肯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使他们见贤思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完美的思想品德、人格素养。不管他们毕业后就读普高,还是在职业学校里学习技术,抑或是直接走上社会,都将大有裨益。当然,这不是一个处室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各条线、各个教研组通力合作,校长室统筹安排。

参考文献:

[1]尚波编,著.中华美德书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

[2]李汉秋,等编著.诚孝仁义公――中华美德新五常.中华书局.

篇8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纹样装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它是图形糅合了吉祥含义的综合表达,能够在情感上与中华民族产生共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纹样装饰种类繁多、意义重大,既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也是世界艺术文化的瑰宝。传统纹样装饰是装饰品的一个分类。装饰性是传统纹样装饰最基本的功能,脱离了装饰性的纹样只是一种艺术,结合了纹样的装饰才是可以融入到生活中的艺术品。因此,纹样与装饰密不可分。而作为随着人类历史文明进程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纹样装饰是人类在生活和视觉审美上的巨大突破和进步。从历史文明的形态和发展来看,传统纹样装饰的发展与时代文明的进步同步,它除了反映出人类文明各时期的生活现状,更体现出各时期人类的思想形态。因此,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纹样装饰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断映射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

(二)传统纹样装饰的分类

数千年来,传统纹样装饰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纹样,下面笔者将按照形象和表现类型对其进行分类汇总。按照传统纹样装饰的形象,通常可以将我国传统纹样装饰划分为四大类:动物类纹样、植物类纹样、器物类纹样以及人物类纹样。也有一小部分其他形象的纹样装饰,但总体来说,这四大类囊括了绝大部分的传统纹样装饰。将其细分来看,动物类纹样装饰的形象以龙凤、野兽、鱼类为主,象征着祥和与丰裕;植物类纹样装饰通常带有连续性,纹样形象多以卷草纹、缠枝纹、宝相花为主,植物形象搭配波形线条、或者桃形的框架组合出现是植物类纹样装饰的最大特色;器物类纹样装饰多取材于有吉祥寓意的器物,如明清时期元宝、如意、玉石等形象的普遍使用;人物类纹样装饰最早出现在图腾中,此后大量出现在宗教宣传中。按照传统纹样装饰的表现类型,一般可以划分为表号型、象征型、宗教型、文学型以及寓意型等。细分来看,源自于原始社会图腾符号的表号型纹样装饰大多有着符号的意义,这一类图像简练且极为抽象,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和符号意义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装饰纹样,装饰价值较低;象征型的纹样装饰有着相对深刻的寓意,这类纹样装饰的符号性作用依然占主导,又具有引导的作用;主体思想为鬼神传说或的纹样装饰,一般归类于宗教型纹样装饰,这一类型的装饰纹样往往体现出人民大众在黑暗社会压迫下的一种精神寄托,或者是人们追求永生的精神幻想;以人为本思想的出现是文学型纹样装饰与其他类型的最大区别,这类纹样装饰的题材更为丰富,画面感也更加强烈;寓意型纹样装饰多出现在明清时期,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象征的手法赋予美好的事物以吉祥寓意,借此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传统纹样装饰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现状

(一)传统纹样装饰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纹样装饰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纹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也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二是传统纹样装饰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促进传统纹样装饰自身的发展。传统纹样装饰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中。传统纹样装饰中的许多基本元素都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在古代的图腾、建筑中都能看到传统纹样装饰的影子,这种应用和传承使得传统纹样装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错综复杂的纹样装饰体系。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传统纹样装饰,既是对传统纹样装饰的大力弘扬和传承,也能够促进传统纹样装饰的发展。

(二)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第一,人们对传统纹样装饰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目前,人们对传统纹样装饰的表现手法与内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一方面,人们经常以纹样装饰是否采用了民间手法来判断该纹样是否具有传统性;另一方面,有些人片面地追求新鲜感和时代潮流,忽略了纹样装饰中所应具有的艺术内涵。这两种认识阻碍了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第二,传统纹样装饰的应用脱离于社会生活,导致学生难以接纳。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作为学校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不断影响着学生,而这些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实践中,有的学校随意引进传统纹样装饰,形式单调、简单,完全脱离于实际生活,这将导致学生学无所用,以至于与社会脱节;有的学校所引入的传统纹样装饰中虽然包含了一些生活元素,但是偏离了实际生活背景,往往会让学生难以接受和吸纳其中所包含的一些艺术理念。

三、将传统纹样装饰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导向功能,在细节中体现出传统纹样装饰,并注意校园建设中物质文化形态的呈现。作为传播知识、弘扬传统文化的殿堂,学校应该承担起传播传统纹样的责任。具体来说,将传统纹样装饰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将传统纹样装饰列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校园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将传统纹样装饰引入校风及学风建设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完成文化传承的责任。如在校徽和校旗的设计上引入恰当的传统纹样;在校训中结合设计思路与校训内容辅以说明,让师生了解传统纹样的构成及形成规律。另外,也可以将传统纹样的传承与保护作为学校的传统,纳入学校的规章制度,让传统纹样的学习与传承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保证学校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真正让师生认识到传统纹样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与独特底蕴。

(二)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

除了在校风、校训中引入传统纹样装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学校还应该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对传统纹样装饰加以推广和传播。只有在生活中体现出传统纹样装饰的应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传统纹样装饰的魅力。首先,可以在学校的各种地标位置(如照明设备、座椅、景观墙等)镶嵌一些相关的传统纹样图案,既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又能给这些景观设备烙上人文的印记,从而达到给学生以视觉享受、并喜欢上传统纹样装饰的目的。其次,可以在学校的走廊、过道等处采用回纹进行适当的装饰,或者在教室窗户上采用一些恰当的几何图形纹样进行雕刻装饰;最后,在一些校园装饰雕塑上,可以选取具有正义、祥和气息的纹样进行装饰。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和推广并非难事,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只有做好这些基础性的推广工作,才能够真正地把传统纹样装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而达到教育学生和传承文化的最终目的。

篇9

中国人民拥有着五千年丰富的物质文化文明,同时也拥有着五千年灿烂的精神明。面对五千年璀璨的精神文明的海洋,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个微生物一样吸取着海洋中的养分,在每一个人吸收养分的同时也使自己深深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怀抱里,从而遗留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主观意识的深处留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和记忆。这个文化烙印或文化记忆不会因为社会的更迭、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丧失生命力,它会毅然地沉淀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肌体里,发挥着支配人们思想和改变人们主观意识的作用;人作为社会的分子,其活动不可游离到社会之外,必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从属于社会文化,因此它的发生与发展都不能离开“母体”,离开“母体”的校园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文化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他首先是历史的结果,同时又成为历史的动力系统,文化是历史精神财富的沉淀,他是与历史的发展同步,并产生于历史的土壤之中,赋有历史时代精神的特点。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概念,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他的变化和发展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开枝散叶、枝繁叶茂、绿意葱葱。

2.校园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还包含校园景观、建筑等精神文化的建设,包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行为文化的建设,它既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因此,校园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价值,都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这也是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的目的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哲学的启示、规范的道德和理想的追求等传统文化的精神因素,都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并获得弘扬;在开展鲜明特色的富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通常都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与目的之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会让广大师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亲自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二、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正处于有史以来社会发展最快、文化推进传播最快、知识科技更新转化最快的时期,大众文化、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等各种不同的文化的浪潮不断地向我们袭来,不断地挑战和冲击着当代的校园文化。想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只有植根并依托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一肥沃土壤之上,才能使其成长的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自觉形成并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意识,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洗礼和演化而形成的一种人文主义伦理型文化,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勇、恕、让等思想精髓的推广与提升。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在校园中得到传播,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优化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强校园的和谐氛围;儒家“义利观”的弘扬,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拥有真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学生“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学思想,都对当前学生发展作用巨大。因此,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德的修养和学生灵魂的净化,有利于师生创建良好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校园所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它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通过环境设计和布置等具体物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表现出来,如树立历史文化名人塑像,选择那些经典的词句、谚语、格言作为校训、警句等,这些都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对学生高雅情操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的人文底蕴,使大学生开拓文化视野,而且还能完善文化品格,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3.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具体行为的展示,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诠释,是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格的修养,注重“修身”,这种“修身”思想在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如果师者能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展示高尚的道德、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果每个学生能够以身作则,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道德涵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祖国需要的“四有”人才,成为社会的栋梁。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树立形成优秀的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知行和一、和谐共进都具有推动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批判与继承并举,科学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源是人类的重要的思想资源,是除自然资源之外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由于经过千百年积累与锤炼,目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部分已经时过境迁,不合时宜,并且在发展进程中始终是良莠间杂的,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收其精华部分。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和提高,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才能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为人类的向先进的文明迈步贡献力量。

2.传统与现代并行,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备了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等多种特征。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知识的建构,而且还包含校园设施的建设、校园风格的营造、教研队伍的组建、传统文化的传承、品行操守的树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办,要着力开展以思想道德,传统文化,行为规范等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他们懂得鉴别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操行。要注重加快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加大经费的投入,实现与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一同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继承与创新并重,稳步发展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共同进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进而营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一个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例如:开设文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音乐欣赏、美术、影视世界等系列课程,举办名家讲坛,专家学者学术报告等,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从而使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得到更好交融,进而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的目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40-02

十召开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文化价值的主流,其号召我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去。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很多内容都来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有着比较强的生命力的。处于大学环境里,自觉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借鉴,是很有意义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或者说当前大学主流文化之所以展现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清雅脱俗的特点,就是因为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框架的文化建设活动中,大学生原本差异性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大学文化内容丰富,实践活动众多,无论是宿舍文化,还是服饰文化,乃至是动漫文化,都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一些不良的、消极的文化载体,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危害。而此时就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其成为引导大学主流文化发展,规避不良文化蔓延的重要思想根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大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的身份。大学作为教育科研的组织结构,以学问和真理为追求,不会受制于外在的权利和利益,由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精神价值,无论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团体意识培养,或者是奉献精神的锻炼,都可以将其归结到大学精神范畴中去。从本质上来讲,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领域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建设价值观。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人文主义情怀,以理性和工具的视角去审视文化建设,往往都是希望其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而不是从精神价值层面去探究其实施的必要性。(2)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动力不纯,很多都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入手,教师以职称评定为目标,学生以保研或者奖学金为目标,使得整个大学弥漫着浓郁的功利色彩,文化建设也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3)在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的环境下,社会中一些不良的文化价值观开始渗透到校园中来,西方文化中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形态也开始在校园出现,比如个人主义,这些价值理念的盛行充分验证了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

2.高校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缺乏个性。虽然也有很多高等院校意识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且也积极在此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其执行和推崇的过程来看,其存在以下的问题:不懂得依照自身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去制订文化建设方案,很多情况下,都是依照其他高等院校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模式化的效仿,由此就造成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情况。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1)关注综合性大学的扩展,推行专升本,硕士博士申请,改名风等。(2)仅仅从字面上强调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呈现形式化的倾向。

3.文化建设层次偏低,重心存在偏移。文化建设应该是能够深入学生内心的,应该是在完善系统基础上开展和推行的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建设也是有层次的,有重心的,如果仅仅在低层次、没有重心的基础上去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不能将其称为为合理有效的文化建设。当前的实际情况是:(1)各种文化建设活动都仅仅将视角放在生活文化层次上,文化建设内容狭窄,层次处于较低的状态,属于低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甚至部分高等院校出现将课桌文化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的情况。(2)在高校文化建设硬件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项文化建设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并且存在忽视精神文化的深层次挖掘的问题,难以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这也是文化建设重心偏移的重要表现。

4.难以理清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很多高等院校都会选择重视现代文化,轻视传统文化,以至于在遇到此方面问题的时候,很多高等院校都不加思考,就以这样的指导方针去执行了。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化建设活动中渗入科学现念,以竞争意识和时效理念为主导,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这是因为学生接触现代文化的机会比较多,其对于这种文化保持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此时自然会积极主动参与进去。(2)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比重处于较低的状态,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总是认为这些仅仅是过去的一些事情,没有必要成为现代人实践活动的指导。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借鉴的策略

1.从大学校训的角度来看。校训,是高等院校提出的道德要求、行为约束、品格养成的训诫,其不仅仅体现出大学的理想,还展现出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更加寄托了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就是说,校训作为学校文化核心,需要抓住大学文化灵魂,以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引导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及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导。在此方面融入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保证校训工整对仗,以均衡化的语言来表达,由此达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匀称美,这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重视简约、重视和谐的思维,是与传统优秀文化挂钩的重要体现。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来源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语言简单,阐述了传统文化中对行为个体提出的要求:自强自尊、施散恩德,言简意赅的同时,也展现出充足的韵味。(2)尽可能的引用经典名著,将其演变成为格言警句。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名著代表有《论语》、《周易》、《大学》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校训编写的援引。(3)要处理好德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展现中华民族近千年形成的成熟道德价值体系的时候,还应该融入个性自由权利意识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好权衡,在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做好选择,而不是对于个性文化视而不见。

2.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师生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其表达出来的意识和理念,会通过师生的行为呈现出来,这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对此,笔者认为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教学管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摒弃传统官本管理的理念,倡导个性化管理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人性与学习自由,不要以强硬的方式去开展管理,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运营模式,在尊重师生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完成规章制度的调整和改善,使其展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来。(2)倡导中庸之道,贵和尚中,保证在和谐局面实现的过程中,使各项活动都能够得到调整。也就是说,在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安排自己学习计划的自由,实现更多选修课的引入,降低必修课的比重,给予教师更多自由开展教学的权利,而不是以量化的方式去检查和考核,使教师可以在自己意愿下开展教学。(3)在师生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柔性管理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在规章制度中的融入,尽量不要在规章制度中出现过于硬性的词汇。

3.从校园规划的角度来看。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也是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在此方面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1)讲究轴对称的安排,根据校园不同区域的功能,实现不同校区的合理划分,保证在对应建筑为中心的基础上,展现出整个校园布局的对称性,这符合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的是以礼为制的基本理念。(2)注重山水自然环境的融入,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给教育教学创造相对理想的环境和氛围,这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要以师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实现对于校园自然环境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能够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教学工作开展的环境。(3)处理好中西建筑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而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照搬照抄的方式去应对,而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中西合璧,以保证校园的整体布局更加有层次性,更加有国际视野,更加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人兼容并蓄的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借鉴,并非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其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做好权衡,由此才能够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篇11

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1]研究表明,对于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民族情怀、养成民族性格、塑造健全人格、增强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而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的材料来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保障。[2]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的认识,不少中小学纷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中小学特别重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推进传统文化育人工作,以此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打造相得益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际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1以人为本:体现师生主体地位

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常见的失误就是建成“他人的校园文化,他人的传统文化”。让师生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缺位。须知,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师生,享受者也是师生,不能得到师生的认同的校园文化就仅仅是被悬置的符号,不是有意义的文化存在。而且如果缺失了师生的认同感,传统文化的现实传承与意义生成也会失去了“人”这一重要的载体。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都以客观形式存在,如果要发挥育人的功能必须让其实现从客观到主观转化。为此,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要实现“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四点:第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格化的学校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因此,让校园文化在展示其承载的社会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同时,还要彰显独特性质的办学理念,而这个理念应该是集合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气质修养的精神文化底蕴。我们说,物化的形式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但是思想才是一个人、一种文化能看多广能走多远的决定因素。第二、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性格。校学生的文化性格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综合涵养的体现,是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身上再现的体现。因此,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培养起自身的民族情感,陶冶出自己的民族性格。第三、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中的“人”天然包括学校中的教师,教师除了担负着教学工作,在校园文化中他们还扮演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这不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基本的要求,还对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出了挑战,让教师参与传统文化建设也是让他们自我提升和实现文化育人的过程。当今的学校都是多元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共存的地方,更加剧了对传统文化建设者和传承者心灵与精神的修养要求,这样的社会与时代背景,督促着教育者用毅力、用梦想、用灵魂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传递。同时,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合作,中小学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彰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反过来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塑造也能够让师生们感受到民间文化的尊严与信仰。

2意义生成:扎根学生生活世界

传统文化是人们为了优化和服务自己的生存而创造的,所以从产生之初就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但是文化一旦被浓缩和符号化之后往往容易给人一种远离生活世界的感觉。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整合传统文化,肯定不能把文化只以符号的形式存在,而应该是为了影响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的前提下更容易习得知识。这里所说的意义包括文本内容层面的知识意义和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意义。所以,在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过程中,要实现意义生成,需要注意两个个问题。第一、需要关注儿童的视角。一些学校机械照搬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的文本或者符号,虽然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和严肃性,但是却完全是学生生活世界。所以,学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视角,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文化现象,让学生觉得文化是可以理解、接受并分享的。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参与。如果学校认为学生只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传统文化建设中来,就忽视或者杜绝学生的参与,那就必然会让学生觉得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关联不大。相反,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的时候专门留有学生专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影子,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并让学生有机会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文化。我们认为,学校通过实现传统文化的时空延展和意义再生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以学生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让学生习得传统文化,延续文化基因,记录民族智慧,发扬文化精神。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质上也是人生教育,让文化进入并影响学生的生活世界。[3]而一旦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有可能激荡学生的心灵,并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的现实和未来。

3横向关联: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当我们谈及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理解为是国家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包括不同层面,从被分享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在国家层面被分享的国家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4]前者是指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国家内的各民族各阶层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规范、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后者是指是被某一民族或者在某一地域内人们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或者地域特点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学校和学生所生活的区域紧密联系,对学生的生活影响更大,而且因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地方文化往往与国家传统文化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将,地方文化也是理解国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要重视与历史深度的纵向联系,还应该注重与地方文化的横向关联。学校始终只是一个连接的纽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将学生们培养成才,并输送到社会,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做贡献,这是一段从“小家”走向“大家”的必然过程。社会变迁使得很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注重普遍性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社会之间的地域差异性和文化特殊性,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割裂了与地方资源的联系。社会中可资利用的资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变迁的社会带来的是多元的文化视角和多样化的文化传播途径,地方文化是属于民族社会的文化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社会的文化,它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既能够平等、和谐地促进学校师生接受现代教育,并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地方文化融合,也能够让民族学生、家长逐渐认同并接受现代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社会中的民族资源的参与还能够为学校提供新鲜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校园文化将优质的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建设视野,可以极大提升民族师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使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去,对整个文化教育环境改善起着积极健康的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还要积极努力地改变部分家长传统而保守的淡漠教育的观念,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唤醒、激励家长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提升家长、社会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和关心,从根本上实现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稳步整合。要知道,民族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一种文化单向地、简单地接受另一种文化,而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共荣共生。

4潜移默化:重视学生思想陶冶

传统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但是文化的核心还是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传统文化四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统筹共建,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陶冶,让传统文化铸魂育人,[5]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从思想上让学生认同文化精神,践行文化精神,这样才能够从上而下、由内而外地有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与行为方面的相互联结。要让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陶冶不能生硬灌输而应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灌输式的教育只能让学生习得知识而很难改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传统文化生长于过去,当下的学生已经不熟悉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疏离感,文化解读才更有利学生明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厚重与实用的同事增强文化的认同、内化文化的价值。第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践行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利用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层面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并自觉在改善学习生活习惯,确定人生理想等方面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第三、要整合多方面资源。学校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让传统文化资源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塑造、陶冶等功能,通过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从基础开始培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正力量。第四、让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兼容并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沈建华.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和链接[J].教育研究,2015(11):25-29+48.

[2]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6-42.

[3]卢德生.从普遍境域到特殊境域: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探析———基于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6(06):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