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09:14: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篮球市场现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26-01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地理位置和培训机构的规模的不同,选择运城市农业局,运城中学,康杰中学,运城学院等拥有体育锻炼场所的5个培训班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全面分析了篮球培训市场的市场存在状况及经营情况,并对参与训练的学员进行了调查访问。
二、研究结果与建议
(一)运城市青少年篮球培训市场现状调查与分析
1、篮球培训班训练形式及收费情况
培训班的训练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训班,以寒假培训班,暑假培训班,中考培训班为主。运城市暑假篮球培训班最受欢迎,因为学生会有将近两个月的暑假,再加上暑期昼长夜短,早晚天气相对舒适。寒假时间较短,且气候寒冷,寒假培训班参加人数比较少。而在运城市中考后,也会有若干针对中考的篮球特招生的篮球培训班。短期培训班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暑假培训班会在早上,下午各训练一次,这样每周的训练时间甚至会达到10余次。各培训班每次的训练时间一般在1-3小时之间。
2、篮球培训班硬件设施及教练员现状
通过对篮球培训班的实际训练情况的观察,和对管理者和教练员等有关人员进行了解,篮球培训班的训练场地多为室外场地,只有初高中校队的训练班是在室内场地,但场地都能满足训练班的需要。且只有初高中校队的训练班的训练用球和场地属于校方提供,其余培训班基本都是租用和借用篮球场地,训练用球都是学院自带。
3、篮球培训班授课内容
调查了解到,培训班都注意到了青少年篮球的普及与提高的协调发展,一般会根据学员篮球技术水平状况而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传球,接球,运球,突破,偷懒和基本步法等,并经常以游戏及趣味联系的训练形式为主。中级班的学习内容是对传球,接球,运球,突破,投篮等基本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多在早上的班中增加跑圈等体能训练,基础技术巩固后,会逐渐加入传切,掩护等基础配合,及人盯人,联防等防守练习,并且在训练期末尾通过比赛实践所学知识。高级班的学员一般年纪较大,身体和心理发育较成熟,他们有比较扎实的篮球基本功,他们的训练较有针对性,以比赛为主,以提高他们在实战中的技术,战术应用能力,当然,他们每次课也会有一定时间的基本技术训练时间。
4、篮球培训班学员性别,年龄现状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学员中,83%的学员年龄在10―18岁之间,并且几乎都是中小学学生,这充分说明了中小学学生是参加业余篮球培训班的主力军。其中,13-15站32%,根据年龄判断这部分学员为初中学生。初中学生兴趣较广,对业余爱好明显的有了个人的观点。在学校对篮球兴趣的培养能促使他们参加篮球培训班,还有部分学员是为了竞争高中体育特长生而参加篮球培训班,有23%的学员年龄为10-12岁,他们一般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处在篮球兴趣培养的启蒙阶段,这个年龄段学员参加篮球训练多是受家长的影响。16-18岁学员占28%,他们大多数是高中学生,大部分为了兴趣爱好参加篮球培训班,少部分是高考体育生,为了提高篮球技术而参加篮球培训班。
(二)建议
1、篮球培训班加强宣传,营造出篮球培训市场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学员和学员家长对培训班的认可程度。当培训班具有一定的规模后,可以聘请名气更大的职业球员或教练来班内教学。
2、加强培训班的内部管理。对培训班各个负责具体训练任务的教练员进行开班前的培训,从各方面提升教练员的素质,尤其是注意面对年龄较小的学员时的心态。
3、加强培训班的教学能力。促使培训对象层次化,培训内容多元化,充分满足学员的需求,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
4、配置相应的场地设施,提高训练场地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建梅.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人才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陈丽娟,张晴.对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探讨[J].福州师专学报,2001(5).
随着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篮球运动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而已经上升为一项高度商品化、职业化的体育产业。1995年中国篮协在原国家体委“坚持正确方向,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深化改革,发展体育事业”的精神指引下,坚持“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改革方针,抓住与国际管理集团(IMG)合作机会,利用外资推出了以全国男篮甲级联赛改革为突破口的篮球改革,从而推动了我国篮球职业化、产业化进程和部分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建立;1996年又推出全国职业篮球联赛;1997年举行了希尔顿全国俱乐部篮球比赛;1998年同时实行甲A和甲B联赛。由中国篮球协会组织的职业篮球联赛逐步推向市场。
篮球竞赛表演业作为篮球产业的主体产业,它的发展一方面会使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提升,并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如,电视转播权、广告冠名权、俱乐部标志的特许使用权等;另外一方面,篮球竞赛表演业的优先发展还会带动健身娱乐业、篮球信息服务业、篮球经纪业、篮球用品制造和销售业的发展。
回顾CBA职业联赛的发展,由于赛制的改变(主客场、跨年度、南北分区)、比赛场次的增加、外援的引进,使得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联赛的包装和商业化运作,吸引了社会和众多篮球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有效的扩大了篮球运动的影响,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当稳定的观众和球迷群体,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商机。目前,我国篮球人口有两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19%,因此,篮球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当务之急就是该如何定位篮球竞赛表演业和有效发展篮球竞赛表演业市场,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建立庞大的市场。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内涵及特点
经济学研究认为,市场是商品使用价值让渡和价值实现的二重化过程中,在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物质利益交换关系的总和。篮球竞赛表演市场,是指为满足人们观赏需求而举办各类篮球竞赛和表演活动所形成的市场。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含义包括3个方面:(1)狭义的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它是指高水平篮球竞赛和表演的场所。这类场所一般是大型标准的体育馆。(2)广义的篮球竞赛表演市场。是指实现高水平篮球竞赛和表演这类劳务产品相互转让的交互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产品交换的相互群体,以及交换中的供求之间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3)市场营销学意义上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那些对高水平篮球竞赛和表演有需求和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所构成的总和,即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动机。
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具有的特点是:市场供给主体主要是篮球职业竞技俱乐部,需求主体大多是篮球运动的爱好者和俱乐部队的支持者。市场客体是篮球表演服务,除了具有服务的一般特点,诸如无形性、无储蓄性和质量不稳定性外,还具有竞赛表演服务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最终产品即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广泛的社会关注性;产品的载体即运动员也具有市场价值,产品质量随载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而变化;最终产品可衍生新的市场需求等。这些都是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我国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形成的时间较短,加之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市场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行政部门控制着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供给主体
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由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职业俱乐部(或省市队)――职业运动员(或专业队运动员)的管理层次,控制者市场供给主体。
篮管中心对职业篮球联赛的管理和市场的经营开发方面,实际是把职业篮球俱乐部作为资本来经营开发职业篮球市场的,但是,职业篮球俱乐部一般都隶属于企业,与篮管中心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和产权关系,但篮管中心还是依靠其行政权利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沿革下来的“权威”对参赛的各个职业篮球俱乐部进行指令性管理。这种体制的隶属关系,实际上既不具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约束力,也不具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律约束力。实际具体的决策过程也一般是由篮管中心先提出方案,再召集各俱乐部老板就方案的内容进行讨论,然后由篮管中心决定,虽然在决策过程中有召集俱乐部方征求意见的程序,但是俱乐部只有发言权并没有表决权。这就造成了整个系统在市场运作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协调,不和谐因素,从而出现了决策者利益和俱乐部相矛盾的现象。
2.产权关系不明晰,运行机制不畅通
体委和企业合办的俱乐部是兼容着两种体制和机制的产物。所有制结构和产权不清晰,缺乏必要的契约和法律基础,既影响了对企业积极性态度的调动,也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产权矛盾。虽然俱乐部在组建初期都有相应的权责协议,但是在履行协议和运作过程中,双方都希望拥有更多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时常会因为所有权不明确而引发权、责矛盾,使双方的利益都难以从法律上得到保障,矛盾一旦激化,企业撤资,俱乐部的经费就没有了保障,就会影响俱乐部的生命力。企业独资型的俱乐部虽然不存在产权关系的矛盾,但是与合办型俱乐部一样,其机构设置不健全,在实际运作中,也没有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营活动少,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还不强。
3.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经营运作不善,不能自负盈亏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仍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不适应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有些俱乐部虽已被推向市场,但是没有形成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和企业意识,没有把俱乐部当作一个现代企业管理,缺乏专业人才,对球市、球迷与俱乐部、运动员的关系还没有摆正;经营概念还比较狭窄,营销意识薄弱,经营成本过高及资本回报率不高现象十分严重;无形资产的开发程度低,开发市场和经营球队的权利、意识不够,俱乐部大多停留在球队冠名、主场经营权等极其狭窄的经营开发项目上,球队的指导思想也往往是注重成绩而不重经营,忽视了建立在俱乐部整体基础上更广泛的无形资产的开发。
4.缺乏和新闻媒介沟通,宣传力度不够
媒体和体育的联姻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体育利用媒体传播了运动价值,媒体凭借体育抓住了五湖四海的观众,体育比赛成了媒体渴求的优质资源,从而体育组织也找到了生存之道,目前几乎所有的国际体育组织都成立了专门的传媒委员会,利用媒体寻求发展资金。体育组织和媒体的关系是资源提供者和精神产品制造商的关系,而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和新闻媒体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篮管中心和各职业篮球俱乐部缺乏与新闻媒体的积极沟通,对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新闻媒体对CBA联赛这样的优质资源尚存顾虑,所以宣传不到位。
5.篮球竞赛产品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质量性能是消费者对商品基本功能达到满意或完善程度的要求,“商品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竞赛项目,篮球运动的比赛作为一个产品,通常用一定的技术性能指标来反映商品的质量性能。目前,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的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反映在对产品质量各指标的需要上主要有:第一,观众对比赛的精彩程度不认可,还希望追求更多精彩场面。第二,观众对球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存在不满,说明我们应该加强对球员职业道德的教育。第三,充满悬念应该是篮球比赛的魅力所在,而目前国内篮球比赛过程比较平淡,各队之间相差太大,比赛一般都过早的进入垃圾时间,不能吸引观众。第四,教练员的指挥艺术、现场讲解员的讲解等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观众需求。
6.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管理缺乏高层次的立法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经济,篮球市场的发展和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需要竞争,而公正合理的竞争需要法律保护。目前我国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管理缺乏高层次的立法,只有篮管中心和篮协的一些管理办法,实施和监督的效果也很不理想。
三、完善我国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对策
1.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科学定位篮管中心的管理职能
运用市场经济制度管理篮球竞赛表演业市场,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针为原则规范管理行为,这就要求以市场为核心,通过市场进行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
篮管中心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场供需平衡及价格情况,制定篮球竞赛表演业发展战略,优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做好市场服务工作。建立相应的决策机制、转会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干部管理,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等。职业篮球俱乐部根据市场信息和国家调控信息来控制生产经营活动。
2.明晰CBA职业篮球联赛的产权,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职业篮球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应该代表CBA各家俱乐部的整体利益,管理体制应既能保证篮管中心参与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决策管理,又能得到发展中国篮球必要的经费保证,同时还能保证参与职业篮球市场活动的俱乐部方面得到真正的决策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3.加强对俱乐部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
俱乐部逐步提高俱乐部管理人员的经营素质,锻炼一批懂球、懂经济、会经营的新型管理者和经营篮球竞赛表演产品的专门人才,并设立齐全的部门,如经营开发部、财务部、法律事务部等。同时,拓宽经营渠道,开发新的经营领域。依据市场规律支配、使用、运作自身资产,使人、财、物实现最佳组合,并且除了继续积极开发广告、门票、电视转播等领域之外,还要大力开发其他无形资产,如:俱乐部吉祥物、纪念章、彩旗、帽子等。
4.加强与新闻媒介沟通,加大宣传力度
中国篮协和各俱乐部必须把和新闻媒介的合作问题提升到决定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意识到新闻媒介对各俱乐部的关注程度甚至可以决定各俱乐部的发展是否平衡的主要因素。俱乐部、篮协、新闻媒介和赞助商之间要形成相互依托的关系,使大家能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配合、相互收益。俱乐部和篮协利用新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篮球运动知识,提高观众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媒体的宣传,吸引大量企业家增加对篮球的投入,为俱乐部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5.注重篮球竞赛服务质量,满足观众的需求
首先,篮球竞赛表演业作为一个市场要为观众提供优良、舒适的比赛观赏场所;其次,要不断提高篮球竞赛水平,净化球场不良风气;同时,篮球竞赛表演业经营与管理要不断进行市场调查,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通过各种手段熏染赛场气氛,比如中场的文艺表演,增加球星与观众交流的机会,通过大众体育培养大众对篮球竞赛表演的理解和需求。另外,要大力发展社会体育,培育广大民众参与篮球运动积极性,增加民众对篮球竞赛表演的需求,从而促进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篮球事业,培育新的消费群体。
6.加强职业篮球运动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约束机制
制定有关章程、规定。如:就职业俱乐部审批条件、注册手续、权利义务、决策程序、收益分配、纪律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必循。
参考文献:
[1]赵映辉等:浅析职业篮球的商业价值及我国篮球市场的开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20
[2]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体育市场研究[M].2000年版:3-4
关键词:青少年 后备人才 业余篮球 训练 市场
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广大青少年特别喜爱的运动之一。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篮球运动俨然成为了一些国家(美国)的体育支柱性产业。在邯郸市篮球运动同样有着广泛群众基础。但是,近年来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加强邯郸市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培训市场的研究,对邯郸市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邯郸市青少年参加业余篮球训练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制度与篮球后备人才选拔制度的矛盾
教育制度与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协调是影响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的主要因素,邯郸市体育系统培养后备人才主要依托教育系统各级全日制学校开展课余训练,发现有潜力的人才一般都输送到体校进行专业化培养。学习好而又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家长不愿意来参加训练,怕影响学习。加上政策上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扶持力度不够,所以自身培养的篮球高水平运动员很少。特别是教育系统,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业绩的主要指标,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兴趣不大,因此这是教育制度与体育后背人才制度的不协调的根本所在。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邯郸市体育管理体制很不完善,缺乏完备的政策法规,许多管理关系没有理顺。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目前仍然呈现的是条块分割分层管理的格局,从市体育局到区、县体委实行的是逐级业务管理。有的则由于管理不当,造成运动员学习生活和训练比赛中困难重重,这使家长送子女到体校参加业余训练心存顾忌。教育系统又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兴趣不大。
(三)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
由于我国竞技运动的特殊性和竞技体制的单一性,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邯郸市的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情况也是这样。在金牌压倒一切的目标管理模式下,运动员往往要以牺牲掌握其他技能为代价,只有出了成绩,出了名,些大学才慕名而来。这时文化课学习的最佳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篮球运动员的最佳选材年龄在10-13岁,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他们小学升初中的关键时期,家长和孩子不得不在文化学习和继续坚持训练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运动员在这个时期的流失率相对较高,尤其是13岁以上的运动员继续参加业余训练的少之又少,出现断层。
(四)教练员的科学化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备人才的质量。邯郸市业余篮球教练员整体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近几年,有一批热爱篮球运动的年轻教练员参加到业余训练中来,但是大部分教练员缺乏专业运动经历,特别急缺既有高水平运动员经历又有学历的教练员,职称结构也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练员少之又少。所以要首先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水平教练员队伍迫在眉睫。
(五)资金投入不足
上海体育学院院长俞继英教授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出路》一文中指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能因为家庭经济关系导致大量有天赋的青少年脱离训练队伍,从而导致后备人才的大量流失[1]。目前邯郸市的业余体校行政主要经费是由国家拨款,训练自负盈亏。隶属于教育部门的学校运动队没有专项拨款,除少数学校校长喜欢,获得一些经费,民办的业余篮球训练班在场地上存在着紧缺的问题,训练没有固定场地,打一枪换个地方。训练的时间随意性就比较大,学员也会流失,以致常年坚持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
二、发展对策
(一)加强引导篮球后背人才训练社会化
篮球运动在邯郸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后备人才培养走向社会化道路的重要基础。引导社会形成对篮球后备人才投资的正确认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后备人才培养走向社会。从提高对体育市场和体育消费的认识上去引导,树立体育训练服务有偿有价的新观念,同时加强市场价格的监督管理,让消费者感到付出的钱对于所接受的服务有价值,使公众逐渐接受并主动参与体育有偿服务[2]。
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走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拓宽投资渠道,改变政府主导、以“纵向联系”为结构关系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培养社会兴趣和利益主导、以“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增强市场意识,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3]。
(二)重视“体教结合”
健全青少年业余体校训练体系,青少年篮球传统学校的社会功能应当逐渐转到促进全民健身的轨道上来,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对青少年提高他们对篮球运动的更深的认识,既弘扬了篮球文化,促进篮球运动的普及,又有利于提高篮球人口数量,激发社会学校人群对篮球运动的参与热情,从而弥补了篮球传统学校的经费不足、比赛偏少,教练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缺陷,不失为一条新途径。
(三)训练模式多样化
刘玉林等老师所著的《从篮球后备力量看我国篮球运动水平》[4]和白喜林等老师所著的《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5]都提出了要改善篮球后备人才匮乏的局面,必须改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训练体制,实现梯队建设和衔接。现在邯郸市学生一般训练都是在体校或公办学校,其他形式的基本很少,比赛也是逐级市级、地区级、省级等等。这种现行的竞技体育体系弊端是面对对象窄;政府负担重,训练条件落后;一家独大。正是这样,要打破传统竞技体育的训练模式,必须引进市场模式,多种训练模式并存,使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与培训社会化,市场化。让真正喜欢篮球运动普通青少年学生也能参与进来。
(四)建立高水平的管理制度
纵观国内外,高水平的训练必须是建立在高水平的严格的管理体制上的,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改革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学生的学制管理,可以采用学分制,对其训练进步程度和比赛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学分,同时在训练比赛不紧张期间可以专门对学生进行文化课补习,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不仅有高水平的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聪明睿智的大脑。这也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家长所期望的相吻合。
(五)建立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
近几年,我市业余篮球教练员整体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教练员是训练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要提高训练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必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队伍。目前邯郸市大部分教练员没有专业运动员经历。因此要实现教练员的专业化,使教练员专心投入到训练和管理中来。通过竞争上岗,把激励和竞争放在教练员的选拔和聘用中来。同时发现具有发展潜质的教练员,送他们到省、国家的教练员学习班进行深造;也可以聘请专业队的高水平教练员作为短期或长期的兼职教练,实现对本地区的教练员的传帮带作用。
三、结语
场地场馆有限、训练和竞赛资金短缺限制了邯郸市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的发展,虽然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很高,但不能有效的刺激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业余训练。邯郸市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与培训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市的新出路,不仅要因地制宜,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有力的管理组织体系;还要争取市政府的重视,持续增加财政投入,确保业余训练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也要转变管理职能,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明确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兴办体育事业的积极性;制定出有利于业余训练工作的相关法规政策,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保障体系,把邯郸市的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出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
[2] 陈林祥. 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效益投资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2):45-48.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常州市高中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动机和认知的分析
常州市高中学生参加篮球活动动机的排列依次是增强体质,发展和完善个性,丰富生活情趣,提高运动成绩,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常州市高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集中在增强体质,发展和完善个性,丰富生活情趣方面,为主要动机,同时也与调剂生活相联系。
1.2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态度
50.06%和29.55%的学生对参加篮球运动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但不感兴趣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之所以女生不感兴趣是由于女生喜静、怕羞、爱美、不喜欢有身体对抗及项目相对“枯燥”的运动项目,更喜爱具有娱乐性特点的项目。如果篮球运动的客观条件与她们主观愿望出现差距,她们希望的锻炼条件没有得到主观满足,那么她们思想中的主观思想倾向可能转入消极状态,就会对参加篮球运动没兴趣。
1.3影响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原因
只有6.24%的男生和4.12%的女生表示对篮球运动知识很了解,48.89%的男生和49.94%的女生了解甚少,还有20.61%的男生和28.81%的女生对篮球运动知识一点也不了解。在访谈中了解到一般中学一学期体育理论课占1―2节课,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理论课,试想想要了解一门学科的性质,明确学习目的就仅仅花1―2节课甚至没有安排课,能达到目的吗?学生又将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这一门学科的性质呢?他们真的会自觉地去查资料了解相关保健知识吗?答案不容置疑。所以,由于篮球理论知识的缺乏,学生对为什么要参加篮球活动,参加篮球运动的目的并不明确。例如女生,对篮球知识了解很少,她们并不清楚篮球这项运动对她们身体的帮助。课上经常会有很多人见习,而如果体育教师一定要她们参加少量的运动时,她们就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认为是体育教师故意为难她们,以致于对体育活动产生不满,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1.4学生参加课外篮球运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
学生每周参加篮球运动1-2次为最多,5次以上为最少,这也是由于学业紧张的原因造成的。男生参加篮球运动每周1-2次为最多,为32.74%,每周5次以上(含5次)共为13.54%,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偶尔参加为最多,为31.76%,每周5次以上(含5次)仅为7.06%,女生参加课外篮球运动5次以上明显低于男生,而不参加篮球运动的25.60%的女生又明显高于男生。其主要原因除男女之间生长发育、身体形态变化、体育态度差异外,还与女生对体育价值观缺乏切身实际感受,缺乏篮球运动的情感体验、怕苦、怕累、怕脏、没有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有关。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结果表明常州市高中学生对参加篮球运动能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和丰富生活的目的非常明确,对参加篮球运动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的水平,但对篮球规则的了解程度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课外的篮球活动比较感兴趣,但女生实际参篮球运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不尽人意,与认识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有部分女生甚至不参加。
2.2建议
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窗等手段,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娱乐体育为主导,使学生在娱乐中了解并掌握几种体育锻炼项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习惯,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和认知感。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为他们带来的成功感、成就感,使之热爱体育运动。
关键词 永荣中学 篮球 课余活动
一、荣昌永荣中学课余活动中篮球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参与课余篮球活动的基本情况
学校教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是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它包含许多层次和方面,而学校体育环境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除学校设计的各门课程外,还包括整个学校生活中的其他多方面。学校篮球运动氛围包括诸多方面,如学校篮球队参加各类比赛取得的荣誉,学校内部组织各类篮球活动情况,学校内教师、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等都在深刻影响着学生,如果一所学校形成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会使更多的学生从不感兴趣到产生兴趣,到主动参与篮球。
(二)永荣中学学生对篮球的了解
在对永荣中学的学生观察后得知,大部分学生打篮球只是无意识的去玩篮球,在学校里都是看见有人在玩篮球就上去玩一下,都没有刻意的要去打篮球,没有强烈欲望。他们玩篮球只是单纯的拍打和“投篮球”,其实也不叫做投篮球,因为那不能够称之为是投,而是把篮球往篮圈上扔。他们不会运球,偶尔看见几个人在打半场,场上也是混乱的不行,几个人都在为抢那球,没有规矩没有原则。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篮球赛事是培养学生篮球兴趣的有效途径。中央、国务院也有规定“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在观察期间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在下午课后或者上晚自习之前活动,但锻炼的强度也不大,没有达到运动锻炼身体的效果。在一些同学那里了解到,他们一个班都没有几个人会打篮球,也不知道打篮球的相关规则。
(三)学校体育教师及体育课教学类容、教学方法的现状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以学会和锻炼为主要目标的,即以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科学地锻炼身体为主要目标的,其主要功能是,强化动作记忆、增加动作运动负荷、保证运动安全、适应班级教学等,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学习时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的理念都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创新。要求我们要有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学目标、教材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更佳的教学情景,通过改造教材,变换形式,使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通过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热情。
二、影响永荣中学课余活动中篮球项目开展的因素
(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由于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学习任务繁重、业余时间少,大大影响了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机会和时间。虽然国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但为了升学率的提高,为了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老师大都采用布置大量课外作业和开办课外补习班等方法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家长也大都采取支持的态度,学生们也为了提高成绩把所剩不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可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非常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篮球运动深受影响。
(二)家长对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持反对态度
家长对学生打篮球都是不认同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成绩占主要地位,打篮球只能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打篮球就是不务正业,就是贪玩。
三、结论与建议
(一)学校没有开展课余篮球活动的气氛。学生在校没有开展好课余篮球活动,在平时的课余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打球,没有组队的对抗打球,也不曾打过篮球比赛,学校也没有开展篮球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学校的课余篮球活动没有开展的气氛。部分学生对篮球这一运动项目不了解,不会打篮球。对相关的篮球技术、战术的知识不了解,对进行篮球比赛的比赛规则也不知道。对篮球的了解只限于只知道有这一项运动项目而已。
(二)永荣中学课余篮球活动的开展好与否,学校的课余篮球活动氛围是关键。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运动,多开几次篮球运动会,提高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兴趣。在校老师在课余时间要主动带领学生进行课余篮球活动,师生都共同参与到课余篮球活动中,努力搞好学校里面的课余篮球活动氛围。
(三)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应从初一年级的体育课开始就教同学们相关的篮球知识,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光是教学生篮球实践技术,还有相关的规则。这样学生了解了篮球后就会很自然的在学校开展好课余篮球活功。
参考文献:
[1] 郭维.湖北省农村中学篮球课余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关键词 职业篮球 产业化 市场化
纵观世界体育运动史,各个运动项目的实践证明,实行俱乐部制,将运动项目推向市场走职业化的道路,是推动该项目发展和提高技、战术水平的重要途径。100多年来,篮球运动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因此,实行俱乐部制,走职业化的道路,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一、职业篮球的含义
所谓职业篮球是指以把篮球作为谋生手段的高水平运动员为主体,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俱乐部为基本组织形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利用高水平篮球竞技为商品,参与社会商业活动与社会文化活动,在获得经济收入同时,满足人们精神享受需要的一种竞技体育运动[1]。
二、职业篮球的特点
(一)以篮球为职业
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竞技运动是他们的工作,其目的是在为社会提供有偿观赏价值的高水平比赛的同时获得高额报酬,训练、比赛是其本职工作。运动员在训练中最大限度挖掘人体潜力,运用一切手段提高运动技术,特点是训练负荷大,训练条件好,严格要求,有明确的指标。
(二)以企业形式运作
职业俱乐部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用现代的企业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独立,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三)以表演为商品
体育产业的特点是运动员以技术表演为商品,用运动员的技术作为表现手法,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美国的职业篮球每年的表演都在几千场,用表演作为商品,换取大量的金钱。没有比赛,或是商品没有人观看,就没有收入。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他们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战术风格。
(四)以特殊的竞赛规则和赛制
职业篮球的竞赛规则往往有自己的特殊规则,实行特殊的赛制。如美国的NBA实行的赛季制,并且比赛的规则有许多地方不同于国际篮联颁布的《篮球规则》。
(五)以俱乐部形式为管理模式
运动员是为俱乐部打球,一旦与俱乐部签约,俱乐部对运动员拥有所有权。俱乐部与运动员是契约关系,俱乐部的利益受法律保护。
三、篮球产业与产业化
(一)篮球产业
篮球产业是生产篮球运动服务产品的一群人、―批组织(单位、企业)合在一起组成的篮球行业[2]。它是以篮球运动的发展为生存依托,开发篮球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功能,通过篮球实现其资本增值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再生产的经济实体。
(二)篮球产业化
篮球产业化是一种动态的运行机制,是指办篮球活动应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行政方式运作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按产业经营方式运作的转变。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产业化一定要求市场化,篮球产业化必然要求“篮球活动市场化,篮球组织俱乐部化,篮球实体企业化,篮球消费投资化”。
四、篮球市场与市场化
(一)篮球市场
篮球市场是篮球运动服务产品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是这种交换关系的总和[3]。它是以篮球竞赛表演为主体,以职业篮球为典范,以盈利为目的,以篮球培训、中介等活动参与的各种篮球交换关系的集合。篮球市场是根据需求与供给法则,在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供给和需求形成的篮球市场均衡是通过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如果篮球没有占领市场,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职业化也只能是―个空架子。我们应当引进经济杠杆的调节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篮球的发展和运动员的成长创造外部条件。
(二)篮城市场化
篮球市场化是篮球商业化的突出表现,其前提是篮球运动员(队)竞技水平的精湛程度[4]。篮球的市场化,必须利用自身的影响,同企业或篮球产品相结合。其实现途径如下:
1.提高篮球运动员(队)的精湛技术、本项目的全球影响力及观众的参与程度。
2.通过世界大赛,特别是奥运会来推动篮球的市场化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
3.出售电视转播权。
4.企业赞助与广告收入。
5.其它收入(例如;门票收入、发放商务许可证、出让特许权、吸收民间捐款、发售比赛和纪念邮票)。
6.发行篮球股票、债券、彩票等。
7.篮球服装、运动器材。
五、篮球产品目标市场
(一)篮球市场细分概念
篮球市场细分又称为篮球市场分割或是篮球市场划分等,它是指企业或某一个机构根据人们对篮球运动产品的差异性,选择―定的标准将整个消费群体分割为若干个子消费群,以选择和确定篮球运动产品目标市场的活动,用俗语来说就是分门别类。
(二)篮球运动产品的市场定位
篮球运动产品的市场定位,就是指开发篮球市场的企业或某一个机构,为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寻求和确定最佳位置而设计品牌形象、产品和经营特色的活动。美国广告经理J.特劳特和S.瑞维金非常精炼地指出:“营销的终极战场是消费者的心灵,你知道得越多越有效。”因此,根据市场细分方法,确定目标顾客进行市场定位。
通过了解篮球产品目标市场,应根据不同的篮球市场情况进行不同的营销运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军,梁徐静.全球化视域下中国篮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4):67-69.
1.1 体育无形资产的定义
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存在于体育运动中具有体育特质、受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为特定主体所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收益的一种非实物性和稀缺性的经济资源。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专利权、技术知识产权、商标、徽记使用经营权、特许名誉、名称经营权、运动队冠名权、体育广告、广播电视转播权的销售等。
1.2 体育无形资产的特性
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核心是由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运动员,没有运动员就没有观众,没有电视转播,更不会有赞助商。一般来说,体育无形资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独立性、转化性、增值性、交易性、潜在性以下几个方面。
2.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开发无形资产的现状
由于我国职业篮球市场是通过职业篮球运动员的篮球赛事和表演,来满足消费者对篮球比赛观赏的需要,体现了市场上的交换关系,因此形成了篮球竞赛市场和表演市场。经过12年的经营和运作,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取得巨大的成绩和进步。由于实行俱乐部制,以主客场制为形式的经营性赛制已经形成,带来了广大群众的篮球热、观赏热、消费热。联赛品牌、广告、电视转播等无形资产的经营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1 CBA联赛提升了品牌形象
在12年的经营与探索中,CBA联赛一直注重了自己的策划与包装,目前取消升降级的比赛办法;分成南北区、实行1周3赛;首次进行胜场奖励;首次在联赛期内进行中韩全明星赛;聘请了专业公关公司对联赛进行包装;特别在2005-2006赛季推出“准入制”等等,都极大地推动了CBA的品牌塑造和商务推广。说明在注重形象工程的无形资产开发上做出了努力,许多企业也看好篮球联赛无形资产的宣传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纷纷投资职业篮球赛事,以提高赞助企业的知名度。
2.2 开发俱乐部自己的品牌
由于各篮球俱乐部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无以伦比的垄断性,其品牌优势不言而喻。据调查,目前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的商业价值已达上亿元,在其母公司近8个亿的资产中占到1/8。按照各俱乐部现有估价,2006-2007赛季整个联赛的16支队伍价值超过2个亿,而他们的商业价值更是潜力无穷,并且效应在逐渐显现。
2.3 各俱乐部对球星的开发
在篮球产业中,对篮球明星无形资产的开发是一块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蛋糕,而且资源丰富。在12年经营运作的中,先后向NBA输送王治郅、巴特尔和姚明三名球员。其中姚明的运作最为成功,其身价已达到数亿美元。据了解,CBA目前有近30名球员签约了各种运动品牌,各篮球俱乐部同时也推出篮球明星卡、篮球博克、球星与球迷互动等等。这说明在篮球明星无形资产的开发进行了努力,使俱乐部一直保持较高的上座率,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4 广告与电视转播的开发
据统计,男篮甲A2000~2001赛季,央视直播收视率首次超过了“足球之夜”,一度排列于体育方面节目收视率第1位;BSGB网站的日访问量达到百万人次。2004-2005赛季,NBA电视台首次购买了全部五场CBA总决赛的转播权,对北美地区施行了实况直播。
据华奥星空提供的数据,本赛季的忠实观众,也就是完整收看整场比赛的观众人次达到2.24亿人,是上赛季的6倍,接近美国的人口总数。除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国内多家电视台对联赛进行转播,就连NBATV也对总决赛进行了现场直播。以上数据说明,我国的篮球市场运行良好,职业篮球联赛的组织者和俱乐部的经营者,在开发电视转播和广告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上取得了效益。
2.5 对场地、队服的开发
据资料统计,参加2005-2006赛季的14家职业篮球俱乐部,在比赛队服的广告开发上,除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的队服是为本公司做宣传广告外,其余13家俱乐部的队服均在为赞助商做广告。这说明各俱乐部在场地、队服等俱乐部无形资产的开发上均有建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开发无形资产中存在不足
3.1开发无形资产的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职业篮球市场起步较晚,对篮球市场中的无形资产开发的整体认识教浅,对无形资产的经营与开发还不尽完善,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俱乐部的发展,影响了俱乐部的收益。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经营理念,相对制约了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壮大,不利于俱乐部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与管理。
3.2俱乐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整体规模小
目前,球市的好转但票房收入不高,这与红火的篮球市场形成倒挂。而国外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体育无形资产的规模和所占收益的比例却很高,约占50-60%。[7]在NBA的产业中,对电视转播、品牌、产权、特许经营权、球员的肖像权等项目的经营占有很大的份额,无形资产成为支撑篮球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这充分说明在开发俱乐部无形资产的细节和打造服务品质上,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无形资产的开发。
3.3对无形资产开发的结构不合理
与国外篮球市场对无形资产开发的项目、种类及效果来看,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在无形资产经营中,其专利权、专有技术、秘密所占收益比例不高,甚至没有。这表明我国篮球市场中,对篮球无形资产的经营与开发的重点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这种现象导致俱乐部经营及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3.4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无形资产得经营与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力的创造,所以有必要专门就涉及篮球市场无形资产的领域,甚至整个体育领域给予特别的保护或在知识产权法的范围内制定相关的保护细则。在2005-2006赛季中,CBA提出为媒体、球迷和赞助商服务的理念,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各俱乐部忽视了对其经营理念的落实,严重影响了俱乐部的品牌形象和经营效益,这显然是不利于篮球俱乐部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
3.5俱乐部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就现时而言,具体表现为缺乏篮球市场无形资产经营开发的专门人才;相应的制度和专门的管理组织。也有篮球俱乐部期望经营和开发本部门的无形资产,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制度,实际效果尚未显现。因此,我们要发展篮球产业就必须提高“无形”意识,从有形向无形的转变是增强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环。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4.1.1 我国职业篮球各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除开发经营自己品牌产品过程中,应提高俱乐部核心竞争力、加强管理、健全建立无形资产的各项制度,真正做到以“无形”促“有形”的良性开发经营机制,抛弃只重“有形”的经营观念。
4.1.2 职业篮球联赛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激励机制,讲质量、重信誉,有利于篮球联赛的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创新。
4.1.3 积极培养无形资产的专门人才,有利于俱乐部对篮球市场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匮乏问题。
4.2 对策与方法
4.2.1深层次挖掘开发理念
在开发无形资产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招标、竞拍等手段,以实现俱乐部无形资产的最大值。理念上要不断创新,才能增强竞争力,才能巩固已取得的优势地位和避免竞争对手模仿,也才能真正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4.2.2提高开发无形资产意识
在现阶段,应进一步充分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意识,首先要提高管理层的无形资产管理意识,从宏观上使无形资产的管理得到重视和加强。
4.2.3规范法律法规建设
就目前而言,首先是篮球俱乐部自身要加强保护;再者是加快制定涉及篮球无形资产的专门立法,由于出台单项法规的难度很大,所以可以考虑制定自己的规章和实施细则。
4.2.4实现无形资产的转化与增值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号:1004-4590(2006)06-0081-04
Abstract: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mathematics statistics method, the comparison analytic method and so on, makes the statistics to our country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club booking rate; Carry on the analysis to various clubs profit level and the management condition.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Under the present system, to makes the league tournament brand, the ball city development, the people to its attention degree and so on, the booking rate height directly has a more tremendous influence; The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club income changes for the better year by yea, and the club booking rate existence is being connected relation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club; booking rate; management system; profit; development
我国篮球职业化开展11年来,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与辉煌的成就,现已逐渐向真正的职业化靠拢。可以说,目前职业篮球职业化程度是我国开展职业化项目中最好的一个。职业篮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职业篮球俱乐部是职业篮球市场经营开发的基本单位,具有企业属性。因此,对于职业篮球俱乐部来讲,其经营目的当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俱乐部业绩也自然把获取经济利益的多少做为评价标准。但目前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盈利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对其经营现状和盈利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上座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俱乐部的经营业绩,对其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有益于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盈利水平提高和俱乐部的发展。
1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上座率现状
上座率是计算现场观众参与数量的一种方法,其计算方法是现场观众人数除以场地座位数量的比值,其数值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球迷对俱乐部的忠诚度[1]。同时也是代表着球迷对俱乐部篮球竞技水平的认可程度和俱乐部品牌形象的扩展度,是对俱乐部经营状态的一种肯定。
我国篮球职业化自1995年开展以来,无论从上座率水平、现场观众人数的统计、俱乐部的规模和球队竞技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在1998-2005年的7个赛季中,联赛的比赛场次、观众人数和平均上座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见下页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8年-2005年的7个赛季中,联赛的平均上座率都保持75%以上,最高的上座率是在2001-2002赛季,达到87%;7年间的平均上座率为82.55%,这数据在国内外的职业联赛中是较高的。现场观众人数从1998-1999赛季的62万人次上升到2004-2005赛季的123.18万人次,在7个赛季间上升了近2倍。这说明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已经开始走向成熟,CBA联赛的品牌价值和轰动效应正日益显现。
表1中显示,在7年间,我国联赛的比赛场次由1998-1999赛季的172场,上升到2004-2005赛季的307场,说明我国职业篮球水平在逐渐提高,职业篮球运动员需要更多的比赛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同时也说明职业篮球市场正日益扩大,人们对篮球市场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的职业篮球运动正按照其规律发展和运行。
特别指出的是,在2004-2005赛季,各职业篮球俱乐部的上座率和场馆座位数量都有很大的变化,见表2。
从表2中显示,在2004-2005赛季,CBA联赛常规赛平均上座率为81.17%,上座率最高的八一双鹿俱乐部达到97.31%;新疆广汇、北京金隅、河南济钢的上座率都达到90.00%以上,分别是97.09%、94.74%、92.47%,占俱乐部总数的28.57%;上座率达到80-90%的俱乐部有4家;在70-80%之间的俱乐部有4家;而处在50-60%的俱乐部有2家,只占俱乐部总数的14.29%。
在2005-2006赛季,由于准入制的实施,职业篮球管理层加大了对上座率和比赛场馆的规定。在准入制实施的标准中,在准入制中就有一条对球市的要求,要求主场上座率不低于70%。在关于比赛场馆的第三条规定:俱乐部能选择并提供4000个座位以上的体育馆供比赛使用。自有或能长期协议(至少3年)拥有标准比赛场馆。到2008年要求为6000个座位以上,不达标不予参赛。[2]以上准入标准,从表2中看到,除了山东金斯顿和上海东方两家俱乐部需要作出努力争取达到外,其余12家职业篮球俱乐部是符合标准的。
当然,影响上座率高低的因素又很多。具体影响上座率的主要因素有:(一)竞赛产品,包括比赛的水平、质量、精彩程度,比赛是否有主队参加,比赛是否有著名球星出场,比赛的时间安排,比赛的配套服务设施,比赛前、中、后的文体表演等。(二)价格,包括合理的门票价格。(三)经营渠道,包括体育设施的质量、体育场的地理位置、交通,多渠道、多形式的门票销售方法。(四)促销,包括新闻界对比赛的宣传报道,管理人员经营观念的转变,积极有效的门票促销活动,比赛是否有电视直播,平时国外高水平篮球比赛电视转播等。(五)公共关系,包括体育场、俱乐部、观众、新闻界之间良好的公共关系,市民的篮球意识等等。
实践证明,上座率一直是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造品牌和创造良好球市的强心剂,提高上座率的根本在于提高竞赛质量;提高竞赛质量,又必须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水平。同时也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取得良好效益的主要方面之一。我国各职业篮球俱乐部应在保持较高上座率的基础上,加大经营理念的转变,改善经营和促销手段,使俱乐部的经营有较好的收益。
2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盈利现状
对于职业篮球俱乐部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照企业运作的形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其经营方式和经营渠道是俱乐部发展、开发市场和获取利润的重要内容。职业篮球俱乐部获取经济利益是目的,而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则是开拓市场的手段,是职业篮球发展的客观效果。通过职业化,可以使更多的企业投入篮球联赛,使篮球运动的发展有更多的资金保证,对于提高篮球运动水平自然是有利的。企业将资金投入职业篮球组建俱乐部是看好了职业篮球这块市场,需要的是有形和无形的回报。[3]那么,作为俱乐部方为了达到“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就必须赢得观众,只有赢得观众,才能赢得市场。
2.1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
从美国NBA职业篮球经营渠道来看,主要包括门票、电视转播、标志产品、球场经营、赞助、广告等。其中电视转播和标志产品的收入是主要来源。[4]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费来源除了主要得益于企业资助外,中国篮协在冠名的联赛中下拨一定经费,其他就得依靠经营所得。
从历年来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范围有门票、地方电视转播权、4块场地广告、赞助以及球迷协会会费等收入[5]。而广告内容还要受到限制,经营空间十分有限。在这有限的空间中,各个俱乐部各自为政,大部分俱乐部只能把门票作为经营主项。根据杨铁黎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在1998-1999和1999-2000赛季,经营状况最好的4家俱乐部的情况,见表3。
从表3中显示,在1998-1999和1999-2000两个赛季中,这4家俱乐部的收入在逐年的提高,但收入都在500万元以下,收益普遍不高。经营地方电视转播权的也只有辽宁猎人俱乐部和南钢俱乐部2 家;有会员费收入的仅广东宏远俱乐部1家;而从冠名权中有收益的有吉林东北虎和辽宁盼盼俱乐部2家。据资料统计,在1999-2000 赛季,能够把4 块广告全部拉满的也仅有4 家。广东宏远、山东永安俱乐部开辟了背心广告,分别获利)50万元和200万元,为俱乐部的经营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
在2003-2004赛季,各俱乐部的收入取得明显的进步。就门票收入而言,根据联赛临近结束时各俱乐部上报篮管中心的数据:广东450万元占据榜首,新疆347万元居次席,后面分别是江苏300万元,吉林260万元,辽宁、福建200万元,北京180万元,上海23.7万元居末位。从篮管中心经营开发部了解到,在此赛季,CBA各俱乐部平均总收入为600万元,14家CBA俱乐部中实现赢利的只有两家,分别是广东宏远和江苏南钢。而只有广东宏远俱乐部向媒体宣布此赛季赢利100万元,其他俱乐部虽然没有宣布赚钱,但在商业运作下都基本能保证不赔本[6]。
在2004-2005赛季,由于比赛场次的增加和较高的上座率,各俱乐部会有较好的收益。单从宏远俱乐部分析,宏远主场大约有4500个座位,按照2004-2005赛季的上座率,一场比赛下来有近30万元的“票房”。整个常规赛宏远队在主场打19场比赛,光是门票收入可到600万元,还不包括季后赛。其他俱乐部以此推算,其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往年。
由此可见,门票是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同样,在国外门票收入占俱乐部收入的50%左右。观众是篮球比赛中的上帝,各职业队均十分重视票房价值,定期公布人数和门票收入情况,并以此作为衡量俱乐部经营好坏、比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俱乐部的盈利水平与上座率的关系分析
从表3中的俱乐部收益项目的明细分析,门票和篮协中心拨款占有很大比例,见表4。
从表4中显示,在1998-1999和1999-2000两个赛季中,门票收入和中心拨款占俱乐部总收益的比例很高。其中广东宏远俱乐部在两个赛季中,门票收入的占有率分别为58.08%和59.63%;江苏南钢俱乐部在1998-1999赛季,门票收入的占有率为57.58%;与中心拨款合计占总收入的90.92%。
在2003-2004赛季,就本赛季各俱乐部平均总收入为600万元计算,门票收入所占的份额也是相当大的(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这8家俱乐部的门票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0%的有3家,其中广东宏远俱乐部所占比例达到75%;在30-50%之间的有4家。上海大鲨鱼俱乐部所占比例最小,但此俱乐部的收益也没有600万元。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收益中,门票收入已经占有相当数量的份额。而影响上座率最主要的因素是现场观众人数,有了观众就提高了上座率,有了上座率就有了球市。当然,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是比赛的水平、质量、精彩程度。市民篮球意识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比赛的时间、电视直播比赛的地点、球星能否登场、平时对国外高水平比赛的转播及交通状况等,不是俱乐部经营部门可以控制的。所以,在影响观众人数的诸多因素中,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就应放在那些可以实施有效控制的影响因素上。如对俱乐部的宣传、包装、管理、改善经营渠道和经营理念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上座率,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3 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1 俱乐部的产权
产权是以资产的使用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其中包括产权主体对资产的虚拟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受益权等项权能。[7]由于在开展职业联赛之初,成立职业篮球联赛时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体制上存在很多不规范因素等种种原因,没有解决好俱乐部的产权问题。到目前为止俱乐部没有明确的产权,没有做到“管办分离”,致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俱乐部经营的积极性和开拓性
2.3.2 经营过程中的电视转播权
电视转播费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费的可靠来源之一。在国外,出卖电视转播权一般由篮协掌管,从众多竞争者中选择付款最多的电视台,各参赛队按一定比例分成。我国在经营电视转播方面各俱乐部都有相当难度,不少电视台都采取电视转播当地的比赛,不付转播费,给予一定的广告时段,由各俱乐部自主经营,但各俱乐部大都由于精力或经验的关系放弃电视广告的经营。有些球队还要缴纳相应的电视转播费用。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思想观念的滞后,没有正确评价篮球市场给电视台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其次,电视台缺乏有力的竞争,再者,是各俱乐部在自身经营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缺乏广告的意识。
2.3.3 门票的流失
通过调查发现,在2005-2006赛季,14家俱乐部中,只有北京首钢、江苏南钢和东莞新世纪篮球俱乐部3家拥有俱乐部自己的体育馆,只占俱乐部总数的21.4%。由于很多俱乐部无自己的比赛场地,均租用场地作为自己的主赛场,经营管理人员少,又担心观众不多,所以有的将门票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承包单位或个人,有的俱乐部赠券失控,使得俱乐部有限的门票收入流失严重,所造成的结果是上座率有所偏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目前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上座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管理层和俱乐部经营者对篮球职业化经营理念的提高密不可分的。
3.1.2 目前我国各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收益逐年好转,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各俱乐部在保持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加大经营理念和拓宽经营渠道,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3.1.3 门票收入占俱乐部总收入很大的份额。要取得较好的收益,必须提高上座率水平,上座率与俱乐部的收益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3.1.4 在准入标准中,要求俱乐部的产权明晰,需要成立公司,必须为企业法人,拥有企业法人执照,俱乐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可见,准入制的实施,对促进我国职业篮球市场化、职业化程度有促进和提高。
[BT2]3.2 建议
3.2.1 加强产权制度的改革,尽快实施“管办分离”。在准入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快改革的力度和改革的步伐,促使俱乐部有更大的自、经营权。
3.2.2 在保持上座率的基础上,各职业篮球俱乐部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经营方式,使俱乐部向打造“百年老店”品牌的方向发展。
3.2.3 由于俱乐部所处地域不同,各俱乐部应根据本地域的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状况等情况,制定门票的价格和促销方式,来提高上座率。
参考文献:
[1] 仇军. 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8
[2] 《2005-2006CBA职业篮球联赛俱乐部准入实施方案(讨论稿)》第17条[EB/OL].http:sports.省略/r2005-01-06/092713360.
[3] 鲍明晓. 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 杨铁黎. 职业篮球市场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球场门票的销售
俱乐部门票收入通常占据总收入的35%左右,是俱乐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篮球俱乐部通常把门票收入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该俱乐部市场开发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在门票销售方面,俱乐部会最大程度地寻求机会宣传自己,让广大的球迷走进赛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与此同时,俱乐部为了加强与球迷之间的互动环节,通过对篮球市场认真细致的调查与走访,建立俱乐部球迷档案,争取更多的球迷成为本俱乐部的拥护者。在门票销售方面,俱乐部通过网络以及销售点,根据球迷年龄层次以及区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销售方法及优惠政策,从而使球迷能够通过最快捷的渠道获取最优惠价格的球票。
某调查公司和媒体受NBA的委托进行了市场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有4510万人参加篮球活动,篮球球迷为5700万人,且有70%的15—24岁的男性青少年会定期通过电视观看NBA篮球比赛,还对球迷的收入、家庭经济情况、其他业余爱好进行了调查。在具体掌握球迷的兴趣、收入和需要的前提下,用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球迷的需求。只有球迷愿意主动掏钱,NBA才能存活下来,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1996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9支球队的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2.4%,平均每场的上座人数达到17252人,赛季观众总人数达到20512628万,同时每当总决赛打响时,票价总会一路飙升甚至有时被炒到每张3000美元。因此,球场门票收入是俱乐部经济收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球星效应带来丰厚经济效益
1995年3月,NBA传出“飞人”迈克尔·乔丹复出的消息,其担任代言人的五家公司的股票猛涨,更在五天之内增值23亿美元。一个球星竟能带来如此庞大数字的经济效益。又如由于“魔术师”约翰逊的复出,使得湖人队前期票房收入在NBA29支球队中排列第25位的劣势下,在其复出后的前三场比赛中,湖人队比赛的门票炙手可热,其主场的17505张全额门票销售一空,且此后的上座率一直爆棚,即使在客场比赛,其客场票价也会出现飙升。
十几年前的美国,NBA只是“小买卖”,但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其已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体育的“大生意”。NBA总裁戴维·斯特恩把这种“球星效应”列为NBA成功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像迈克尔·乔丹这样才华横溢、技术出众的篮球巨星通过自身的高超球技、个人魅力以及崇高的敬业精神使得NBA的比赛更具观赏性与震撼力。上世纪60年代,张伯伦和拉塞尔荣退时,曾有人说NBA不会再有球星;80年代,“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被称为NBA不可逾越的高峰,但迈克尔·乔丹还是将NBA带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没有人会成为第二个一模一样的迈克尔·乔丹,但NBA还有一大批年轻的球星,如格兰特·希尔、哈德威、奥尼尔,甚至中国那个19岁、身高7尺1的大男孩(王治郅)”。因此,在球星效应的带动下,NBA在全世界的转播为其带来巨大的的经济利益。
3球星的转会
在NBA运作的球星转会可以使每个俱乐部在新的赛季充满新鲜感,能够使忠于俱乐部的球迷对自己的球队充满美好的遐想,从而吸引球迷涌进球场。NBA推行的转会方式,不仅带动了体育赛事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对球员而言,趁自己年轻,技术水平较高,转入更适合的球队会带来较多的经济收入;对老板而言,由于本队球员的实力增强,能够取得更多比赛的胜利,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NBA的这种通过球员的转会,使得各球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球队的队员,均衡各队实力,使得比赛场面更加精彩,比赛结果更加悬念迭出,进而吸引更多的球迷、观众,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4电视转播权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传播功能,但体育功能的体现要依附广大媒体的宣传。媒体可以从不同角度、层次、价值观对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在提高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扩大体育运动规模、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体育赛事不仅能丰富电视台的播放内容,也给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其收视率的上升,电视台竞争力的增强,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由于体育组织者进行了有偿的体育赛事转播,为其俱乐部也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电视转播权的发展较为滞后。由于现有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有偿转播篮球联赛开始得相对较晚,直至1998年,我国男篮甲A俱乐部的12支球队中,只有江苏南钢和辽宁盼盼两支球队进行了价值65万人民币的电视转播权的有偿转让,但其转让费只在CBA俱乐部总收入中占2.3%,在众多转播权的有偿转让中,其转让费是极低的。而有些不知名球队,为了使电视台转播自己球队的比赛,不得不给电视台些许的“劳务费”。但是美国NBA1966年以来每一个赛季转播费用收入已从150万美元增长到76667万美元。电视转播权的收入为篮球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电视转播的介入推动了电视媒体、体育赛事、各个运动项目的有力发展。现如今,众多国家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电视转播费成为其俱乐部收入的重要来源,约达三分之一,而电视转播这种途径也渐渐成为体育媒体市场的主要力量。美国NBA的良好运作就是很好的运用电视媒体转播,每年电视转播NBA达到23000小时,并且覆盖世界各地的1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51家电视台与42种语言。电视媒体转播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赛事的收视率、传播率以及篮球俱乐部的知名度,也能够带动很多无形价值的产生以及篮球运动影响力的传播。在当今的体育产业中,无形资产的比重大于有形资产比重。在众多体育赛事中体育媒介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体育产业的无形资产,如体育赛事的收视率的提高、俱乐部的宣传等,由于NBA联赛带来的无形资产的疯涨,使得众多企业、商人纷纷参与到体育产业的投资热潮中。
5小结
篮球文化的发展助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带动篮球文化的发展。篮球运动从不同方面推动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同时篮球运动的成功运作,例如场馆的建成、运行、维修以及篮球运动员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依附于金钱上,所以通过以上篮球运作的几个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反过来又推动篮球文化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喜林.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4.
〔2〕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及其市场开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36-39.
〔3〕贾志强.我国篮球市场现状及开发战略决策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6):16-18.
〔4〕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难在何处
〔J〕.体育文化导刊,2003,(6):37-38.
〔5〕曹桂祥.篮球运动的经济、文化价值浅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1,5(2):12-22.
〔6〕李敦杰,李敬辉.对我国篮球竞赛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
〔7〕李敦杰.发展我国篮球市场的条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69-171.
一、当前CBA外援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外援薪水的暴涨 当前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是:球市火爆,球员薪酬较高,令一些国外相对高水平的球员也将目光转向中国;与之不相称的是市场化运营起步晚,很多规则尚不完善。球市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但却又缺乏有效的监管,再加上经济危机波及全球,NBA劳资的纠纷,更让CBA有种逆市而上的意味。似乎我们的CBA联赛成为了NBA球员的‘养老院’。
(2)外援的来去自由 CBA在过去数年里,已经发生多起外援中途突然离开的情况。这样的随意性的行为不禁令我们深思,难道我们国内对外援的管理体制就这么脆弱。尽管我们采用一些罚款的制度来维持,但这根本是治标不知本的做法。如果我们没有完善的体制来维护,那么我们引来外援的根本目的即“更好的发展国内的篮球联赛”就如同虚幻,反而上述行的出现会对我国的联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球场斗殴事件不少 在任何一个职业联赛中都可能发生过,但在CBA,外援们似乎却乐此不疲并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了。我们知道篮球是一项充满对抗性的高强度运动项目,但是外援出现打架斗殴事件尤其之多,这是我们不得不去反思的问题。
二、外援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管理制度的不完善。CBA的外援管理体系中,篮协和各家俱乐部针对外援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性制度,如选秀制度、限薪制度和转会制度,来加强和规范外援管理,而忽视了对外援利益的保障制度的建立:当外援权益受到侵害时,如拖欠工资,却无处申诉。而篮协既当“老板”又当“法官”,缺乏一个真正客观公平的监督机制。
(2)经纪人不专业,不职业化,外援经纪人不专业不职业是外援管理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CBA球队之所以在引入NBA球员后多次后悔,主要是运作这些球员的经纪人良莠不齐。按规定,运作球员需要中国篮协认定的经纪人资格。但由于一些人掌握了球员资源,他们可以直接联系俱乐部,然后俱乐部在通过一些手段使之成为有资格,可想而知这样谁能保证质量。经纪人是外援与俱乐部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同样负有管理之责,但目前我们国内的经纪人与外援签订的多是委托协议,而不是正式合同,导致缺少话语权,最终导致不利于外援的管理。
(3)俱乐部急功近利,追求其商业利益。球队战绩不佳,或不达预期目标。不少球队换援是由于球队战绩不佳,CBA外援一般和各俱乐部签订短期合同,几个月的合同期一过,恢复自由身的外援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甚至有些俱乐部为了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引进‘大牌’球星。像这种急功近利,过于追求其商业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都势必会阻碍其发展,同时也给管理带来诸多的麻烦。
三、对外援管理体制的建议
(1)外援管理应该从引进开始,把好引进关。在挑选外援时,应该详细查看其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全部履历,其中不单看比赛数据,最重要的需要看其职业精神,多方搜集信息,进行综合评定。同时我们不能局限性的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国的NBA赛场。我们要多关注欧洲及亚洲等其它地方的优秀外援。当今的篮坛格局是南美洲的崛起,欧洲诸强的争雄,澳洲与亚洲的不断进步,都表现出了世界篮球正在向着多元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如果我们的目光仍然紧紧盯在美国篮球上,势必缩小优秀外援的选择范围,错过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机会,限制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与新的篮球运动发展格局相符。
(2)加强制度的完善,有必要运用法律来作保障。当前虽然篮管中心对外援进行了限薪和一些关于外援管理的相关政策,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部门,所以各俱乐部在执行时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他们并不能对政策进行很好的贯彻。所以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部门对俱乐部进行监管,必要时还要请国家法律部门介入对俱乐部进行审核与监察,以保证对外援的合法管理和政策的顺利实施。
(3)加强对外援经纪人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随着篮球的发展和新形式的需要,CBA篮球联赛竞赛的的国际化,社会化,产业化逐步升级,运动员职业化,和市场化的力度加大,因此我们管理体制也要越来越重视体育经纪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与之制定相应的法规。经纪人体制的制定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真正把握篮球市场的内在规律,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充分发挥体育经纪人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篮球运动项目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经纪人管理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应该加强对CBA联赛外援管理体制的改革,全方位的思考,不断的深化我们篮球联赛的氛围,推动我国篮球联赛更好的发展,促进我国篮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分析
NBA从诞生之日起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60多年中NBA几经风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在已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性职业运动组织机构之一。它堪称为国际职业篮球开发成功的典范。NBA市场的开发有其独到的成功之处,其整个联盟和俱乐部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成为商界仿效的成功对象。
1.1 美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组建与管理形式
美国篮球职业俱乐部(NBA)归属几个私人投资者,是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化组织机构。每个俱乐部并不属于政府中的体育管理职能部门,而是属于几个投资者的,决策一般是由投资者来作出。这些投资者把俱乐部作为自己的投资项目,其内部的运动员作为表演的商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买卖(转会),并建立了专门的、合理的转会制度。美国职业篮球协会在吸收新俱乐部成员时,必须要先考虑该俱乐部所在地的经济情况以及地域环境;其次考虑整个联赛场次的安排,过多的球队会使得比赛时间过长,不利于球员的恢复及NBA其它活动的开展;第三,还要对俱乐部的条件进行审核,一般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拥有标准的比赛及训练场地,拥有一定的注册资金和周转资金,拥有一支相当有实力的球队。俱乐部加入NBA前所具备的种种优越条件是俱乐部是否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NBA六十多年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美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方式
1.2.1 对内经营。对内经营是指俱乐部内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各俱乐部自身吸引力从而获得收益的经营。在NBA,一般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可获得约20万美元的门票收入。在门票经营上,美国各俱乐部把球票分成月票、季票和普通票,此外,还有包厢票、专座票、场边座票和站票。其中票价格各异,可满足各阶层人士的需要。为保证高水平的比赛,各俱乐部在经营中十分重视保障球队训练工作的需要。除场地、器材得到保障外,在球员的福利待遇上也给予极大的提高,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
1.2.2 对外经营。对外经营即俱乐部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外部资源,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进行的经营活动。在包括争取赞助、出售电视电台转播权、出售广告权、制造销售自己品牌的产品、发展会员、出票、发行股票等各种途径。正是多样化的灵活经营使NBA在为媒体提供大量的报道和节目的同时,也极大地宣传了自己,扩大了知名度,扩展了广告空间,并获取了可观的利润。
1.2.3 具有严格的法规制度。严格的选秀制度、转会制度、限薪制度。这些制度保证了NBA比赛的高竞技性和球员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2.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分析
2.1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组建与管理形式
目前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CBA组建有三种形式的俱乐部:一是部队与企业合办;二是省、市体育局与企业合办的俱乐部,有合资办的俱乐部,有独资办的俱乐部;三是民营企业组建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在组织形式上大多数是省、市、部队、地方出教练,企业出钱。因为企业和体育局都在争夺俱乐部的控制权,大多数俱乐部无明确的法人代表,不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中国也有转会制度,但是转会是在政府体育部门篮管中心的制约下进行的。
2.2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方式
2.2.1 俱乐部产权不清,责权不明。由于我国现有的职业篮球俱乐部大多由投资企业和各级体育局依照合作协议确定相应的投资比例和方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在俱乐部的责权地位和职权范围,形成由企业、体育局组成的分担责权的实体形态。但是双方责、权、利划分不清,产权不明,分配制度不明确。双方都希望拥有更多的占有、支配,忽略了俱乐部的主体性特征,造成俱乐部与企业的关系不顺,表现为俱乐部在决策、经营、管理、训练和人才培养上的不确定性,企业短期行为严重。
2.2.2 机构不健全,法制意识淡薄。由于俱乐部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其内部的机构设置应与市场接轨。我国篮球俱乐部的机构一般只有管理、财务、训练部门,缺少法律、媒体、信息、出版、娱乐、销售等一整套的职能部门,导致运行效率较低。在俱乐部之间、俱乐部内部各层次人员之间,在球员违法乱纪、奖惩和工薪的分配方面矛盾较为突出。
2.2.3 转会制度不规范,选秀制度不健全。转会制度的目的在于调控好俱乐部的发展平衡与商业经营,更好地发挥运动员的自身潜力和价值,有利于实现各队实力的均衡,使职业联赛更加激烈精彩。在我国俱乐部建设中,由于相关立法和规章制度尚不完善,致使目前转会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一是球员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一条鸿沟,对球员的合理流动起了抑制作用,俱乐部对球员的年收入上报随意性大,转会费的计算方式欠合理。二是球员转会过程中滋生的“私下交易”、“签字费”等行为,影响了职业联赛的良性发展。因此,球员的转会没有达到使各队水平实力平衡的目的,不利于俱乐部之间的平等竞争。目前,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缺乏有效的选秀制度,新人的选拔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造成强队与弱队之间的实力悬殊较大,有悬念比赛不多,不利于我国篮球水平的提高。
3.研究结果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