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8:21: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67(2015)04-0047-03
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和普及的速度,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益,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湟中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目前,湟中县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了由种子、蔬菜、农技、农机等部门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县上有种子经营管理站、蔬菜技术推广站、农机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良种繁殖场、农业技术学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机械化学校;全县15个乡镇有农机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拦隆口、共和、田家寨、上新庄、李家山、鲁沙尔、多巴镇7个中心乡镇有种子站(供种点),393个村有农业科技示范户。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168名,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的科技辐射户15000户。
2农技推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步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从传统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发展,因而对农村生产形式和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农业生产进行分户作业,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户之间生产技术、资金投入和劳动力的不平衡,在产量和收益上差别较大。由于生产耕作高度分散,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的难度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益较低,甚至生产上具有盲目性;由于按人承包耕地,不能很好地发挥农民各自的专业特长,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比较低,有的乡镇和村甚至出现了耕地撂荒的现象。据2013年统计资料,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64元,15个乡镇中最高的乡镇达11146元,最低的乡镇只有5985元。进行技术型农业生产的仅占46.3%,农业技术推广的推广普及面只能到村一级的主要干部、组长、科技示范户和极少数的普通农户之中。特别是还有一些村的组长选任,还以轮换承担的形式进行,农户间逐户担任,一年轮换一次,科技永平较低。因此,农业技术推广的渠道淤塞不畅,直接影响了推广效益的真正发挥。最终,将会影响湟中“三农”工作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思路和对策
3.1建立农民经济联合组织,疏通农技推广渠道
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宏观控制,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发挥这一积极因素,农技推广部门应顺应当前时展潮流,因势利导,务必帮助农民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经济联合体和经济合作组织。具体作法是,发挥农民各自的专业特长,推荐科技水平较高和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户主为农业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的负责人,组织农户拿出一部分或全部耕地,使同类型耕地或同类型生产资料相对集中,形成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产种养业、养殖业、企业经济联合体等等。各种农户经济联合体的规模大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地域条件以15-20户联合为宜。这种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村组内或村组外联合建立,并且保持相对稳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做到统一核算,自负盈亏。组建农业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推广效益的提高。其一,同类型生产资料相对集中,技术推广和普及面也随之扩大;其二,生产单位相对减少,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宏观控制,实行科学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其三,县种子管理站、农机推广站、蔬菜技术推广站和农技推广中心的各专业站及相关科室,乡镇种子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干部与各种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之间,有利于技术渗透;第四,不同的经济联合体或经济合作组织推广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疏通农业技术的推广渠道,大大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益。
3.2以点带面,加速技术的推广速度
没有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点和样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大面积上是难以推广开的。因此,县种子经营管理站、农机推广站、蔬菜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各专业站、相关科室,乡镇种子站、农机站和农技推广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首先要办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点。示范基点应做到“五有”,即有技术骨干,有推广项目,有推广效益,有经验总结,有突出影响(能带动大面积)。示范基点宏观技术与管理可办到一个乡镇或一个村,微观技术可分类型和专业,直接办到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由示范基点的经济合作组织再带动面上同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真正做到点、面结合,达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通过办示范基点,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提高他们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办示范基点,要把过去那种单一的产前指导或产中指导,发展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有的农民说,新技术实话好,可就是产品不好销。因此,要搞好农技推广工作,就必须要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既能发挥技术优势,又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湟中县农技推广部门开展的测土、配方和供肥(作物专用肥)一条龙示范样板,取得了“开方、抓药、治病”的系列化服务的新成效。湟中县农机部门推广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马铃薯种植中传统的人工施肥、开沟、播种、除草、培土、杀秧、收获的落后生产方式,摆脱了马铃薯生产投工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效益差的问题,实现了节本增效。其次,要建立良种繁育基点。一般良种的增产潜力要占整个农艺措施的三分之一。因此,搞好良种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一个好的优良品种推广到大面积运用需要几年时间,须繁殖6-8代,有的优良品种到大面积普及时良种的各种优势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品种的抗性下降更加明显。多年来,湟中县种子部门一直坚持不懈,常年开展的小麦、蚕豆“三圃制”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制度,实施的农作物种子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良种优势和增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基本遏制了以往大田生产中品种多、杂、乱的状况,得益于良种推广示范基点和特约种子繁育基地的建立与运行。但在有些浅山乡镇,由于种子部门没有在当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或良种推广示范基点,品种杂、乱、劣的现象还较严重,可谓是一把增产的“枷锁”。所以,各乡镇种子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都应该建立良种推广示范基点,把粮食、经济、蔬菜等作物的优良品种加速推广到大面积生产中。第三,农艺与农机相融合。农业机械化是以机械化代替畜力和人力种植的新技术,传统的作物种植方式存在着用工多、生产成本高、产量损失大,而机械化生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技术优势。所以,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实现农艺与农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与综合运用,相得益彰。
3.3围绕商品生产搞推广,提高技术生产的规模效益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应该立足于商品生产,因为商品生产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性。近几年,湟中县种子、农技部门分别在川、浅、脑三类地区的拦隆口、土门关、鲁沙尔等乡镇建立了麦类新品种繁殖基地、优质豆类原种繁殖基地、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高海拔地区冬小麦扩种基地、蔬菜优新品种展示基地,树立了粮食、油料和蔬菜作物模式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了不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万亩高产示范区”、“千亩高产示范片”和“百亩高产攻关田”创建,以及“塔尔寺大景区万亩油菜花”种植等,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村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这样围绕商品生产搞推广,把农业新技术开发、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与种植业经济效益开发融为一体,把微观技术与宏观决策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效应和规模效益。
3.4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运用步伐
目前,有些农民仍然在运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活动,而新兴科学技术尚未从根本上影响到传统的生产领域。而只有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部分农户,应用新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当前我县经验性农民约占全县农村主要劳动力的70%,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线上。如果说以往农技推广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农民智力的经验层次,那么在以后的发展中,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必须由此转向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智力开发上。这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的极其重要的举措。湟中县有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共和镇苏儿吉村苏生成,只有初中文化程度,2005年以来,他先后到山东、四川等地学棚蔬菜生产种植技术。几年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实用技术运用上,办起了当地第一家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全村蔬菜种植户提供优良种子、育苗、栽培咨询和产销服务,提供技术指导,是一个典型的由经验性农民发展为技术性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农业部门要主动配合其他相关部门立足于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农民,实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发展文教事业,普及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知识。首先,要办好县级农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切实加强师资力量,配备教学器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乡村干部、专业户和经济合作组织输送大批人才;其次,以乡镇种子站、农机站和农技站(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依托,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村、组,创办农民“田间技术学校”,针对农民在本季节、本农事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开展理论讲座或授课,到田间地头手把手进行施教,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二是加强科普宣传,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着眼服务于当前,使农业科学技术真正渗透到广大农民中去。如开办各种培训班,举行科技咨询,发行科技资料;召开新技术交流现场会、良种推广现场观摩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宣传等。第三,搞好农民技术队伍建设,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快速通道。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思路,推进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创新与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效地解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业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最终实现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达到农民增产、增收和增效的目的。这是国内外业界的通用做法,也是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措施之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总结过去五年的发展之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指导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化,进一步认识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不断深化,不仅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利益主体多元现象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缓慢和滞后。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两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广泛而深远,促使世界经济朝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制度重建时期过渡,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相对收缩,世界经济恢复需要较长时间。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它直接影响的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实质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对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突出显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济、科技领域竞争更趋激烈,各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规模和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度变革和调整,面对正在全球展开的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我们只有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挖掘国内需求潜力,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才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紧紧跟上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形成国家发展新引擎,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遵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取得突破,为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必须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推动,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确定“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是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为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
所谓“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所谓“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求进”的核心是扩大内需,切实提高最终消费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2012年把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要地位,就是说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支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要巩固2011年抑制通胀的成果。这个变化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所提出来的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决策。”
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
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由于欧美弱增长对我国出口的带动还将回落,长期支持我国高增长的外贸,今后对经济拉动作用将减弱,中国经济的增长最终必然要靠内需。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我国的消费潜力非常大。中央提出“稳中求进”可靠的途径是增加消费,因为消费增长有别于投资的最大优点是平稳。投资可能大起大落,消费真正激发起来的话,就能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
在扩大消费方面,我国可以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途径扩大居民的最终消费。文化、休闲、汽车等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合理控制的前提下,居民的住房需求也应该得到更好满足。在民生支出上,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效果,比如教育支出,更应该考虑的是公平,重视农村、农民工子女入学,还要考虑到我国今后将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只有民生领域投入的规模和效益提高了,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减少了老百姓的社会负担,增强其对未来的安定感,扩大消费才能具有基础。
发展实体经济
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经济增长才能平衡市场主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实体经济的投资主体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房地产调控后持续回落,基础设施也不可能再大规模扩张,因此就是要扶持制造业发展,提高竞争力。通过创新、税收扶持、结构性减税等措施,增加“稳中求进”中“稳”的成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实体经济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是我国宏观经济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2012年一定要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税费、理顺能源资源价格机制等方面,真正让做实业的企业有奔头,才能避免产业‘空心化’。”
预调微调宏观政策
2012年的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更侧重于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通过财政政策引导信贷投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把整个社会资金包括银行的资金,引导到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方向上来,引导到转变发展方式所需要的行业上来。具体地说,就是把资金引导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海外投资上来。
控物价防反弹
2011年11月份4.2%的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年中峰值回落了2.3个百分点。价格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百姓感受来看,物价仍居高位。
会议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会议在部署2012年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稳定物价的基础是发展生产、保证供应。
结构性减税力度增大
积极的财税政策将主要从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和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两个方面进行。2012年结构性减税力度将进一步增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表示,结构性减税将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税收部门也应转变观念,政绩不能靠税收的多寡来衡量,而应服务于整体经济,并且降税后也能培养税源。他说,减少中小企业税负,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减少老百姓的税负,可以让老百姓有钱敢于消费。
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动摇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进行明确定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拉动投资、保障民生、调控楼市的重要抓手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会议强调:“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说,这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体现了中央的坚定决心,意味着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要达到预期的、明显的效果。
发挥资本市场积极作用
与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同,此次会议特别强调,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会议提出的2012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中,就有两项工作任务直接与“资本市场”相关。
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内容中提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同时,在对外开放工作内容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农”工作依然是“重头戏”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发展路子,致力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设了一批重要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我市科技综合进步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探索,奋力攻关,付出了大量心血、智慧和汗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47-03
一、创业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创业型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彼得·德鲁克提出。中外学者普遍认为,创业型经济是一种通过创业活动,以创业型中小企业为依托,以知识创新、创意和创造力为核心要素,以知识外溢和扩大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管理型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更加注重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和灵魂,它与创业的互动融合构成了创业型经济的基础力量。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和创业活动是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2)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物本”经济,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特征,具有极高的物质依赖性,经济增长建立在物质的大量投入和规模的持续扩大的基础之上。而创业型经济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作用,重点发展以技术产品、知识产品、创意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解决传统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品低质化的瓶颈问题,促进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3)更加依赖中小企业作用的发挥。创业型经济需要通过创业活动来实现,而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对创业、创新和就业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小企业是创业型经济的微观基础和重要途径。(4)高风险性。中小企业是初始创业的主要方式,而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配套政策不完善和市场竞争环境差等问题又恰恰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使其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向创业型经济
国外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消费不足,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绿色贸易壁垒增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创业型经济就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型经济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要解决国外市场需求缩减和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是要弱化或者纠正原有的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向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和扩大,实现向扩大内需的转变。实际上,扩大内需的实现必须创造更多新产品、培育新需求和促进尽可能多的人实现充分就业。创新型经济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方式。(2)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抢占世界经济发展主动权和推动国家创新的重要依托。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向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巩固和扩大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国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掌握更多主动权,也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依托创业型经济进行全面创新,才能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保障。(3)发展创业型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就业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当前就业渠道和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有限的中国而言,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践也证明,创业型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具有巨大作用。据统计,仅5%的成长型创业型企业可以创造77%的新就业机会。
二、创业型经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创业型经济要求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核心特征,又是其推动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的争夺,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作为创新型经济微观经济形态主要载体的中小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中取得较大进展,但相对于成熟的大型企业而言,其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上明显处于劣势。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传统产业或者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新产品开发有限,主要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或集中于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这主要是其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结果。在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形成新的需求领域,是创业型经济赋予中小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二)中小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型经济是对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纠偏,它通过开发出更多的知识产品、技术产品、信息产品、创意产品,形成低碳化、高技术化生产销售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短期效益增长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小型企业应实现产业选择的新转向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处的一般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以及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往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利润微薄、竞争力不强。而具有先导作用、高竞争力的知识型和高科技型企业则相对不足,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缓慢。创业型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应实现新的产业转向,由传统行业转向知识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三、创业型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方向及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与创业型经济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需要中小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环境,而且缺乏中小企业的支撑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难以实现。实现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必须选准转型基点、把握转型核心、优化好转型路径。
(一)转型基点: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需同时兼顾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所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利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关税、强制性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反倾销、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市场准人等方式限制、阻止国外产品进口的趋势必定更为严厉。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履行更大的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才能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掌握更多的竞争主动权。中小企业所处在的传统行业和产业链低端,是最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过于追求效益的高速增长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往往对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重视不足,这就出现了企业效益短期增长与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管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往往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增长的高速度、跨越性造成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倒闭的风险。0而现实中,中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其不仅体现在资源环境的保护上,还体现在产品质量低下、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上。当前社会出现的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既损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又给企业带来了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倒闭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更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其转型的根本立足点。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消费者权益、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好企业高位增长与长远发展、企业短期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关系。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原材料和废弃物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由“高增长”的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二)转型核心: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基石。技术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产品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在竞争处于劣势的关键所在,其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实现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企业内部而言,首先是要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业型经济以企业家的创新和创意为基础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彻底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并将创新思想和意识传送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培育和发展企业的创新文化。在政策制定上,要加大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创新方向上,既要改进和完善传统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又要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力度,力争在新技术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以适应未来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创新方式上,坚持企业内部创新人才培养与外部引进、企业独立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企业与技术优势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技术研发联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实际生产力能力,开发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企业外部来看,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在直接资助、财政担保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创新扶持激励机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瓶颈难题。持续推进产学研联盟、合作基地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水平。完善知识产品保护制度,在发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作用的同时,要加快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咨询机构和无偿救援组织等,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业务咨询、纠纷调节和维权创造良好环境。
(三)转型路径: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多元化转向专业化
(1)由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依托低成本优势和资源的高度消耗是众多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空间和利润的主要方式,但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低成本策略并不是创业型经济所倡导的,其或许可以为企业创造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建立持久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无法与成熟的大型企业竞争,实现长远发展。在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依靠产品的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向“专、精、特、新”的产品的高质量化和服务水平的高水准化发展。加强技术研发,依托和强化自身优势,促进产业链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移,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产品品牌,通过提高产品和企业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突出服务特色,以高效、优质、特色服务优势构建企业新的竞争点。(2)由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技术水平有限、资金不足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决定了中小企业难以与同行业成熟企业进行抗衡。而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步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竞争”转为“合作”。未来时期,中小企业如果继续沿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将难以奏效,实现联盟竞合才是明智之举。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分析企业资源、优势、能力和发展定位,通过企业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接受大型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大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优势解决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等瓶颈问题,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组建战略同盟。利用自身的技术、生产或者服务优势与其他企业参与合作,通过风险、成本分担,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力。(3)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实践证明,受制于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中小企业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并不足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必须专注于优势领域或价值链环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进一步根据市场细分和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和调整市场定位,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等方式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对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或者环节,应予以外包、出售、切割或关停,集中技术、资金和人力发展核心业务。
我县农村小康建设,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十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康村建设为基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到乡和村组开展抓建小康村、小康乡镇工作,发展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两高—优”农业和乡镇企业,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程度比较低。二是全县农村人口比重比较大,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还有42%的人口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三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2003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741元。四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农户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很大,有些乡(镇)的农民收入很高,有些乡(镇)的农民收入较低。全县还有特困户72户226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五是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村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更是大大落后于城市。
由此可见,我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县这个全局来说举足轻重。在我县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稳定的解决温饱,不断加快跨进小康“门槛”的基础上,今后的2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由小康到宽裕型小康,进而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
在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实现温饱,农产品供给保持基本平衡以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农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都有赖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赖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的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结构雷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反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反映。所以,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尽快由满足温饱需求向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转变,把农业增长的基点转到质量效益上来,由农产品品种质量结构单一,向优质化和多样化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来源。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13341”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要求的全局性调整,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做大做强,尽快提高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尤其要以果业、畜牧业产业化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培植和硕农业的名优品牌,增强我县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优质化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全面提升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今后,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大力调整种养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按照“限制山区、发展农区、以大换小、以草定畜、禁牧轮作”的方针,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发展肉(奶)牛、牦牛、肉驴、骆驼及“两小”养殖,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更广泛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第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很快,对带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今后,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上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来。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工业化主导产业之一。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我县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态势良好。特别在果品、粮油、肉类、棉花、鸡蛋、蔬菜、食用菌、奶业等产业中,出现了一批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龙型”经营组织。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情况下,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与农户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传递到农村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的好形式。
因此,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一是要大力开发支柱产业,建设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为产业化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二是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文件精神,重点培育集高科技、新技术、科研与生产、良种与良法、推广与服务于一体的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辐射能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双赢。三是围绕“龙型”经济,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整个“龙型”经济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使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四是要抓好产前产后服务,为农民提供种子、饲料、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科技服务、卫生防疫等各项服务。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目前,农民收入之所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分明,城市化严重滞后造成的。如果继续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就根本富裕不起来,农村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实践证明,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建设。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民收入问题说到底是就业问题。所以,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注重发挥小城镇增加农民就业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应取消所有歧视性限制政策,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五、在稳定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体制创新,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体制不改,机制不活,是束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一些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现了走形变样现象,一些地方违背民意,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发展,又要抓改革,要多把功夫用在农业之外,从体制、机制、政策的落实上扫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积极性的各种因素。坚持市场改革取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发展培育和造就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先发性体制优势和所有制结构优势。
那么,国家是如何组织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在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了哪些原则;这些区域政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宏观调控、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是如何发挥重大作用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哪些深层次矛盾和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接受了本刊专访。
分类指导 区别对待
“国家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是有选择、有依据、有目标的。为了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而推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都是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遵循一定的线索推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范恒山告诉记者。
近年来,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别对待是区域政策的实质和核心。”范恒山强调。每一个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都是贯彻国家的意志和总体发展战略,同时,又是从各个地方的实际出发,体现地方的比较优势,把每个地方的最具优势的东西挖掘出来。要始终把立足各地实际、体现差别化作为研究制定区域政策的基点。
因此,在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在把握国家战略方向的同时,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差别和实际要求,设定不同目标,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政策,有效解决“一个规划管全国,全国规划一个样”的问题,真正实现“一区一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范恒山说,区域政策有利于实施分类指导,解决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由于区域政策立足于从各地实际出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比较优势,从而有利于实现区域合理分工,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
以发展金融业为例,过去内地很多城市都提出建设金融中心,通过区域规划的定位,明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广州、深圳配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错位发展金融服务业,重庆、成都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样就减少了盲目定位和重复建设。
区域政策有利于避免“一刀切”造成经济在大起大落中循环反复,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区域政策就是因地制宜、有保有压。”范恒山指出,区域政策完善了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和思路,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把“一刀切”变成了分类指导,既照顾了地区差异性,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各地重复建设的情况,维护了全局的统一性。
重视地方合理利益诉求
“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实现了国家意志与地方发展思路的有效对接,体现了政策统一性与针对性的良好结合,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范恒山说。
历史经验表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调控内容的科学性,也取决于调控方式的适宜性。宏观调控只有符合地方实际,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宏观调控环境与对象的不断变化,要求不断完善调控的思维和方式。
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及所产生的显著成效,给我们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化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从操作上进一步完善对地方发展的指导方式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从根本上说,中央和地方是一个利益整体,国家的调控意志与地方的发展意愿是一致的。
由此我们体会到,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应该是要在体现国家整体布局、统一安排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各地的实际差异和客观需要,基于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分类指导,实行区别对待。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国家战略、思考全局问题和实施宏观调控时,充分考虑地方的想法,兼顾地方的需要。
与此相应,在操作上要更加注重方式的灵活性和适宜性,特别是注重通过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组合项目等方式,把全局性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及明确的宏观调控要求寓含到地方的发展思路和项目建设之中。这样更有利于地方认真贯彻国家总体战略意图,保障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地和有效实施。“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地方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细化发展措施。通过改善对地方发展的指导方式,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范恒山说。
突破体制机制困境
实践表明,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指向越合理、越体现区域特点,就越实在、越具可操作性,作用也就越明显。“区域政策不仅充分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破解了一些现有体制难以解决的关键难题,丰富和完善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和路径。”范恒山强调。
第一,解决了地方发展思路与政策措施不连续、不稳定的问题,有利于做到一张“蓝图”贯到底。区域政策有利于确保地方发展思路与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做到一张“蓝图”贯到底。由于干部任期制度、政绩考核办法、财税制度和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容易造成一些政府的短期行为。国家区域战略的出台可以有效避免换一个领导改变一次思路,换一届班子重绘一次蓝图的格局,保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使得好的规划蓝图能够一以贯之。
第二,解决了国家意志与地方发展思路不对接的问题,有利于把国家战略落到实处,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域政策既体现了国家战略的要求,又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特别是注重通过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组合项目等方式,把全局性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及明确的宏观调控要求寓含到地方的发展思路和项目建设之中,以服务代替管理、以支持代替约束、以引导代替规范,有利于地方认真贯彻国家的总体战略意图,保障中央各项政策的顺利落地和有效实施。这一特点,使得区域规划和文件的贯彻与地方发展紧紧连在一起,从而使扎实的和创造性的实施成为了地方政府自觉的行动。
区域增长格局形成重大转变
范恒山告诉记者,区域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了国家经济的整体活力。区域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两个革命性成就。
一是促进了我国区域增长格局的重大转变。通过密集出台的区域规划等政策的有机配合,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地区的状态得到根本改变。同时,东部把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区域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范恒山说,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变,多年以来我们期盼的结果得以实现。速度指标虽然不是根本性指标,但这一象征性指标的改变,为公共服务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地区实质性差距缩小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促进区域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二是推动形成了一大批经济增长极。在区域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继续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中西部地区培育形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重庆两江新区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在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东部地区一些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好于其他地区。
问题与对策
“尽管近年来区域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和突破性进展,但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困难。”范恒山表示。
11月8日,央行将一年期央票利率下调1个基点,这是自28个月以来首次下调一年期央票利率。
王琦分析指出,在日前召开的G20峰会上,主席表示,各个国家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增长。而我国央行这一行动传达的信号,也是政策转向的开始,“保增长”或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政策的主要目标。
从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两大动力,一个是城镇化,一个是工业化,未来这两个根本的动力还有很强的推进空间。“未来,政府将有很大的施展空间,经济蕴含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方面也会释放出很大能量,从各个维度来看,中国经济本身是健康、具成长性的。换言之,从基本面来看,A股市场目前仍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王琦如是表示。
稀缺性凸显刚需强劲资源行业迎入场良机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资源约束和瓶颈也日趋明显,供需矛盾突出。王琦表示,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中国经济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未来随着行业集约度的提升,资源企业抵御周期波动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整体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资源企业将能够长期享受超额收益。
王琦同时指出,受全球经济放缓、局部地区危机影响,前期金属价格暴跌使得泡沫已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释放,基本金属价格已经开始在新的平台震荡整固。未来随着政策的转向,预计宏观经济将进入筑底过程,此时正是介入资源板块的良好时机。
此外,四季度是传统的煤炭销售旺季,预计整个冬季煤炭价格都将在高位徘徊。短期来看,受资源税影响,板块估值下移,但上游企业成本上升将自然而然向下游企业转移,调整反而提供了介入良机。
正在发行的银华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分级基金跟踪标的为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均为各个资源行业的龙头企业,被视为大宗资源品的集中营。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成份股由沪深两市资源主题行业的50只资源龙头个股组成。全面涵盖了煤炭与消费用燃料、基本金属、黄金、白银、多种稀有金属等各项资源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自然资源需求的持续上扬与供给瓶颈日益突出,因此,从长期来看,稀缺资源的投资价值日益凸显。随着“十二五”规划的不断深入,资源行业整合力度不断加强,具有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将长期利好。
指数显示高弹性特征 分级运作彰显交易性机会
Wind数据显示,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过往表现出高弹性特征,这为分级基金提供了较好的交易性机会。Wind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0月27日,中证内地资源指数近5年来累计收益率达147.99%,而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为82.51%,上证综指收益率为34.52%,其大幅跑赢沪深300、上证综指等指数同期收益率。而按照分段数据统计显示,2005年1月4日至2007年10月31日的整体上涨阶段,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涨幅高达惊人的814.94%,超过上证大宗商品股票指数614.42%的涨幅,更远超上证指数370.18%的涨幅。
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全民创业正是发达国家经济成功与社会进步的基本依托。尽管中国正在走入一个全民创业的新时期,但现实的创业制度环境并不健全,表现在促进企业成长的制度建设三个主要方面的错位上。
市场制度
从政府角度来讲,现实中国市场制度建设没有正位于创业与创新促进的基点上。创业与创新尤其是全民创业运动需要“以民为本”,但尽管中国向促进创业的市场制度变迁已有近30余年历史,至今却并没有跳出政府主导即“以官为本”的传统思路,创业与创新的制度建设都只是立足于解决传统体制的遗留问题,从而只作为传统体制的辅助,而不是立足于从根本上减少这类问题的产生,以创业体制作为替代传统体制的现代制度的主体。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民营企业的制度、政策与市场待遇,不仅严重不如国有企业,甚至严重不如外资企业。事实上,民营企业对于中国GDP、利税及就业增长的贡献与日俱增,在很多地区、很多产业已经超过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相比,也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但国有企业享有产业与资本垄断、政策保护,外资企业享有土地出让及税收优惠和身份保护。
针对这种现实,中国民营企业的创业者经常通过身份变换(注册地外迁、合资企业化、外资企业化、资本外逃等)进行隐蔽性创业,这严重地约束了作为创业主体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外资企业数目却在增加。
管理制度
从企业角度来讲,管理制度建设没有正位于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点上。企业成长本身是一个具有生命周期特质的过程,不仅包含企业创建,更离不了市场生存与成长增强,以实现健康成长的基本目的。但中国的创业者忽视了企业成长的这种过程性,着眼点主要限于创业的起点,尤其是市场机会的捕捉上,大多缺乏实现市场机会的开发及其引导的产业高度化发展的制度建设能力。
外部市场制度环境的严重不足对创业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但创业者管理知识(理念)、管理经验的先天不足却是一个更为严重的约束因素。中国民营企业中,能够通过期权制度激活管理的最典型的创业型企业是百度公司与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但其创始人都具有西方学历与工作经验背景,而中国绝大多数其他的民营企业,包括家族企业,却始终迈不过这个坎。管理制度建设的滞后严重约束了作为创业主体的中国民营企业成长性――比不上外国同类企业。即使存活的企业,规模也不大,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性,成长性严重不足。例如,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起始并不比印度滞后,但现在,其核心领域的软件开发已经远远落在印度后面。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从环比看,一季度增长1.3%。数据显示,第一产业投资1553亿元,同比增长32.8%。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投资31361亿元,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投资44597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同比增长7.9%。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分化明显,形势复杂,国内经济处在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面对双重压力,我国经济首季仍取得了“7%”的不俗成绩。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良好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增长仍具有潜力,且政策工具箱储备丰富,将为我国实现全年7%的预期增长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经济总体仍处合理区间。从国际范围来讲,我国GDP同比增长7%仍是较高速度,而且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7%的增量较大。所以从增长指标来讲,我国经济没有滑出合理区间,而且,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有就业增长的良好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此前根据测算,如果就业弹性在最近几年不发生较大变化,经济增长保持6%-7%的速度,能够实现劳动力市场上总量平衡。
在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的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增长质量得到提升。我国经济依靠投资、出口的旧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消费“短板”的补足有利于“三驾马车”更趋平衡,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从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在一季度表现依然不俗,即便剔除了春节因素对服务业带来的刺激作用,我国服务业增长仍快于工业,在GDP中占比提高的趋势依然明显。服务业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蓝海。
“稳中有进”基本面未改。去年,内需萎缩超预期,外需不确定性较大,需求疲弱与产能过剩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结构性矛盾凸显,稳定经济增长任务艰巨。2015开年以来,随着中国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减速的迹象仍然明显。一季度外贸数据偏低,进出口同比双双明显下降,3月中国出口销售较上年同期萎缩15%,出现近年来少有的降幅,进口下滑12.7%,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疲弱的忧虑。然而,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当前我国经济减速是趋势性、结构性的,但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速度略降但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等新的经济特征正在凸显。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供给创造需求的空间仍然广阔。
新增长点不断涌现。虽然一季度经济数据不够靓丽,但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不断涌现。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8.7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升级持续推进。另一个可喜数据是工业内部创新升级步伐加快。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装备制造业增长7.7%,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高出5.0个和1.3个百分点。这是推进发展新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国家战略的结果,未来仍可期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61,比上年同期缩小0.05,这反映出农民生活变得更好。同时,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6%。这体现了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居民环保意识在提高,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处于调整期,增长缓慢必然导致能耗降低。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重点实施,为企业应对经济下行挑战的同时,提供了把握经济增长转换大背景下的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创新红利的机会。
投资合理增长基础向好
伴随前期基建项目启动带动信贷需求回升,商业银行普遍加大放贷力度,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1万亿元,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一季度信贷结构明显改善,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回落,信贷投放对稳增长、促转型和保民生的支持作用在增强。
基建投资拉动信贷增长。由于经济企稳回升,且政府加大对公共设施,诸如农田水利、公路铁路、城市管网的投资力度,相关领域融资需求增加,导致今年以来信贷增长明显加快。形成一季度贷款同比多增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在息差压力较大的环境下,银行有提早投放信贷的倾向;二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降息政策对信贷供需的刺激作用持续释放;三是前期基建项目逐步启动,形成较多信贷需求;四是部分表外融资回表,导致短期新增需求较多。
信贷投向结构合理。央行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不仅贷款增长较快,信贷结构也出现明显改善,信贷投放对稳增长、促转型和保民生的支持作用在增强。分部门看,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889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2.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5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643亿元。从信贷结构来看,信贷对企业部门贷款的支持力度增加。3月份对企业部门新增贷款7304亿元,同比多增712亿元。而老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542亿元,这显示信贷更多的配置到企业部门。产业部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贷款增长较快将促进基础设施、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等产业投资增长,支持经济增速回升,稳增长的政策效应将逐渐显现。此外,贷款结构中,钢铁、建材等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投向小微企业、“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的平均水平。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等行业也引到了更多信贷投放。
政策工具丰富确保经济走稳。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今年货币政策实施的重点之一,也是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央行数据显示,企业融资成本和货币市场利率明显走低。2015年3月末,企业融资成本为6.83%,比上年末下降1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50个基点。货币市场上,截至2015年4月13日,3个月Shibor为4.77%,比上年同期下降73个基点;7天回购利率为2.99%,比上年同期下降76个基点。
融资成本的下降有赖于央行今年以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引导。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有效降低了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等短端利率,推动企业融资成本持续回落。与此同时,在国务院、人民银行及相关部委督促下,商业银行取消了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了部分收费标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评估、登记、审计等中介机构的收费也有所下降,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的综合成本。
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就一季度数据正式出炉之际,国务院总理在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仍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定力,灵活施策,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守住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基本盘。除了“灵活施策”、“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用好多种政策工具”等要求外,特别强调了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这也是我们以后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未来增长要靠内需。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要靠内需,尤其是我国消费性需求增长的潜力巨大。当前诸多政策包括“新四化”、“互联网+”等都将推动内需的极大释放。推动内需增长离不开改革创新,因此,后期要在简政放权为市场主体松绑上继续下工夫,财税、金融、价格、投融资等一系列改革要齐发力,形成一股强大合力,推动经济马车稳定前行。
同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当前稳增长的重要利器。伴随着基建投资升温,商业银行未来在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还会加码。未来政府会加大“稳增长”的力度,“一带一路”的大项目清单将陆续公布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也有望在二季度公布,以交通、环保和“互联网+”为核心的基建投资将驰援托底经济。
经济增速趋缓更需“稳”与“调”。未来,政府将通过内部调结构,减少一般性的投资,加强重点领域的投资,引导和加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但也正如总理在座谈会上所言,“新旧产业与动力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在调结构的重要阶段,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非常必要。同时,大家对未来应有良好的预期,相信中国经济会迈向“双中高”。但绝不能忽视当前经济的下行压力,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调控政策既要利长远,也要稳当前,稳当前也是为了利长远。目前来看,提高增长的质量与保持稳增长的底线,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两个重要且相辅相成的问题。下一步,必须以稳促进,实现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给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留出空间。
货币财政政策综合发力。“积极+稳健”的双政策将会继续协同作战,财政政策更积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将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当前,财政政策不断在做加法和减法,包括PPP项目的推广、地方债券置换、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后期加法减法力度或将继续加码。
扩大内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消费和出口成为拉动经济迅速增长的“三驾马车”。 其中,与消费相比,投资和出口在经济增长中长期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凭着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低汇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尤其在东南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型企业与日俱增,从而使我国形成了对外需有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的特色经济。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波及,仅靠单纯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实现本国经济的长远和跨越式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扩大内需是大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的经济最终仍需通过拉动内需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战略时期,已经进入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关键期,国内市场存在着广泛的市场需求,无论在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方面,还是在改善和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暗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扩大消费需求,党的十报告也明确地提出了“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因为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据统计,我国的消费率即消费额占GDP的比例自2000年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只有48.2%,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也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落后了30 多个百分点(赵振华、尹依灵,2012)。内需乏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之一,只有加大消费需求力度,才能实现消费与投资、进口与出口的良性循环,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我国当前的消费实际来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率,也要视具体情况做出科学选择,提倡理性消费、科学消费、节约资源。值得强调的是,扩大消费需求不是提倡消费主义,更不是提倡浪费,无论是政府消费还是居民的个人消费行为,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到适可为止。
我国当前的消费主义倾向
消费主义始于19世纪,随着物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告别短缺经济而进入生产过剩时代,逐步从以生产为核心的社会过渡到消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对消费的依赖越来越重要,消费不仅决定生产,还决定着循环和再生产,资产阶级为了刺激消费,攫取更多利润,不断更新各种促销手段,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进入消费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强大影响力,消费主义开始蔓延到世界各国角落,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20世纪80年代后,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随着各种西方思潮的涌入,消费主义逐渐开始影响我国。
消费主义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在行动上强调占有的实践方式,是观念与行为的结合,其核心在于过度的占有和消费,并以此获得社会身份的认同与文化的认同。在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消费的目的已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身的需要和满足,而是幻化为一种不断膨胀的欲望与消费热情,消费的对象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符号象征价值。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主义所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基础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按照西方消费社会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中国现在仍未进入消费社会,消费水平是由国民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来决定的,那么从反映国民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的人均GDP来看,有数据显示,美国早在1890年人均GDP已经达到3396美元,到2012年已经达到36300美元,而中国在2012年才达到4700美元,再加上我国广泛存在的城乡差距和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国内的人均GDP并不能够反应人们真实收入水平,但是在中国,消费主义确实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单就拿奢侈品消费来说,中国已俨然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称,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超过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孙郁婷,201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消费主义不是在大众层面上发生的,而是由一些特殊群体推动的。
笔者认为,中国当代的消费主义主要是由三类群体构成的:
第一类群体是由各级党政机关的中高级官员和重要行业的国企管理者,以及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亲属等构成。对于这类群体而言,体制性的漏洞造成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及权力向利益的转化,从而造就了腐败性消费的基础。特别是公款消费领域的腐败,不仅助长了整个社会的的奢靡与享乐风气,更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消费不公,激起民众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与长久。
第二类群体是由目前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行业中的私有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以及投资者构成的。对于他们而言,各种形式的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及浪费性消费都是屡见不鲜的生活方式,在对全球的奢侈品消费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价值达到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25%,位居世界第二(孙郁婷,2012),全球的奢侈品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消费市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富豪特别热衷于奢侈品消费。
第三类群体是国企中、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的会计师、律师、医生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并且大部分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或是海归人员。他们是中国目前规模还不算大的中产阶级的主要构成者,由于他们有文化资本的优势,又处于身份区分的需要,也更加容易接受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同时,大众传媒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着和新的阶层结构、新的消费模式相联系的消费理念,消费文化。他们是当代中国消费主义的实践者。
如上所述,中国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主要存在于高收入群体以及一些特殊群体中,但是他们所推崇的这种生活方式正在被其他社会民众所接收和效仿,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正在由高收入群体向其他社会群体所扩散,给中国当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不可避免地带来影响。
由于消费主义是由中高收入者所推崇和实践的,社会上的相当一部分居民并不能维持那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落差,有些收入不高者甚至是青少年因为痴心于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在没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实施犯罪行为,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我国媒体报道的相关荒唐事件就足以说明消费主义给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冲击。
而且,由于消费主义所推崇的是一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挥霍型的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它使消费突破了需求的有限性,形成过度消费,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进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此外,消费主义风气的盛行更加剧了人们的精神危机,消费主义将人生的意义价值与他所占有与享有的物质财富等同起来,必然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个人的物质享受而造成精神世界的空虚,这实质上是否定人的内在价值,把人变成没有灵魂,只知道追求物质的单向度的人,所以,面对消费主义潮流,我们应该少一分盲从,多一份清醒和思索。
遏制消费主义的同时促进科学消费
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大众消费的兴起而发展的一种将消费看做是满足自我和实现人生最高目标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上一直都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无论是早期的“圈地运动”“羊吃人”等残酷剥削,还是今天的生态环境危机、消费害人等现象,无不是资本主义国家重经济轻社会、重短期利益、轻长期利益的结果,当前,全球化浪潮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发展独领,经济贸易高度繁荣,然而,“一派繁荣美景下却暗藏着资本主义危机: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和失衡,全球财富分配日益不均,少数精英追逐巨利,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由于过分追求效率,公司大幅裁员,社会福利制度面临崩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文明的根基发生动摇,道德沦丧,既有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根本的变化”(理查德·隆沃思,2002)。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也使消费主义发展成为必然,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已经陷入了深层危机,消费主义的肆虐更加剧了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消费模式,已经进入了死胡同,使人类陷入了奴役之境。
当前我们提出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方针,值得注意的是扩大内需并不等同于多消费、多浪费,将扩大消费需求等同于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是对扩大内需的极大误解,我们应彻底扬弃与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以人的真实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扩大内需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原则。要顾及自然的承受力度,从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我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奢侈浪费行为归根结底就是对资源的浪费,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一年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的行为任其泛滥必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必然会损毁人类生存的根基,最终导致人类社会大厦的倾覆。
扩大内需要坚持以为民、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内需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扩大内需的目标应该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的,扩大内需尤其要注意改善广大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状况,要满足这些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使之过上更好的生活,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与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建设等措施,在全社会中构建消费政策体系,扩展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等,扩大居民消费能力,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质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办事,杜绝公费浪费和政府浪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
扩大内需要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更为重要的是,消费满足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扩大内需的需应该是合理健康之需,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更要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有利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培养健康的消费方式,充分合理利用自由时间,进行精神文化的需要,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愉悦心情,增长见识,扩大社会关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少群.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现象:消费革命抑或过度消费?[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黄茂兴.扩大内需:从权宜之计到战略基点[J].经济学家,2012(10)
4.赵振华,尹依灵.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