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课题研究基础

科研课题研究基础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3 08:22: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课题研究基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研课题研究基础

篇1

一、引言

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是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旨在研究现有技术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来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各项基本应用、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软件、硬件的频繁更新,以及全国各地的高中的师资力量分配的不够均衡等原因,导致现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能真正达到课程设置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尝试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入手,探索新的大学计算机实验课体系的建立,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收获。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现状分析

(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大学计算机基础普遍存在实验课紧跟理论课的节奏,没有独立的实验课体系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内容广泛,包括中文录入技巧、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INTER-NET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所限,现在这门课程普遍是以办公软件为主要讲授对象,其他的方面只是略微讲授一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实验课时不足,实验内容相对独立,不够综合,不够系统。学生学的许多知识不能够融会贯通实验课时不足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普通问题,授课内容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才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现实的情况是只有部分内容进行上机操作,其他的都没有机会实践。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三)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验课内容的安排相对不够合理,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高中,而全国各地的高中由于地域的差别等原因,师资力量也相差悬殊。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计算机的的基础操作已经烂熟于心了,而有的学生甚至都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导致实验课的进程出现很大的差别。

三、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

(一)有目标、有计划地增加实验课在整个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然而,许多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将其分成理论课的实验课来上,这样其实会一定程度地破坏很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解决方法是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或者说,直接都改为实验室上课,学生在机器旁边听课边实践,效果要优于理论加实验的方式。

(二)探索构建系统的、完备的、独立的实验课课程体系现在实验课多是依附于理论课,内容不够系统,知识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新的实验课课程体系中从三方面解决上述的问题。首先,以办工自动化软件知识为例,从知识层面上,将内容系统化。在设计实验内容中,先以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实验内容的设置,这是第一层次的实验,如表格的操作;其次,在每个章节结束时以整个章节知识点为中心设置初步综合实验,如图文混排;第三,以整个软件为中心,设置综合实验,如WORD综合实验;最后,将相关软件相结合,设置跨软件的实验,如,在WORD中插入一幅图片,而该图片在插入前需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预先处理一下,等等此类的综合实验。如此,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对前面的知识有所回顾,以及对知识的系统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需要调整,不要完全依附于理论课内容的顺序。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有很多软件不能细致的讲授,但是并不代表这个软件不重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地编排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堂老师认真检查,这样就可以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所编排的实验内容一定要具体、细致、步骤清晰,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同时,要求为这种学习方式配置严格的考核方式,只有严格考核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课余学习的品质。考核方式中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比如多媒体这一章,内容包含音频、视频、图像处理、动画等很多知识,每个内容其实都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来讲解,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可以将这些内容划分为必学和选学两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知识点和实验内容来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个方面的优势和兴趣所在,以便为将来的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选修课中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这个学科,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安排实验内容。由于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相同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为了使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堂的时间,可以把每次实验的内容设置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并配合相应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自主选择,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力。在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更新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探索适合的实验课教学体系,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节奏。

参考文献:

〔1〕姜腊林.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152-154.

〔2〕陈丽春.建立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7,(1):52-54.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拥有丰厚理论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引导部分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赤峰学院获批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单位,赤峰学院于2017年开始实施三学期制,利用小学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实习的机会,以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课题是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开设实践创新学期的背景之下,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实践探索。

1第三学期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基础实验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结合,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专业能力为导向,融入创新的教育模式和专业思维训练,打破基础医学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实验课有机地进行重组,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交融。

2研究对象

我校2016—2020年招收的全日制五年制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四年制相关医学类本科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其中有2016、2017级为二本招生,2018级为一本招生。涉及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蒙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和药学等各专业学生。

3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研究法,构建、实施、持续优化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1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我校实验室和师资队伍现状,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前期经过项目申报、遴选,在33个教师申报项目中遴选出了7个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密切相关,并独立于课内实验之外的子项目,进而整合成综合性实践技能课程平台。平台采取项目管理方式,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编写项目大纲,形成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以实验课程平台的形式建设团队,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免疫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学科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形成宏观、微观,形态、功能相融合,从机制到应用的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体系。

3.2课程体系的实施

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均来自医学院2017版培养方案,在研期间所产生的课时费等经费皆来自本校的课时津贴支持。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已在2017、2018、2019年的第三学期———实践创新学期开展。项目组成员一直承担着本门课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三年的具体实施,整合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3.3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根据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师资队伍和实验室资源,制定课程改进方案,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和拓展,持续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已有教学模块的设计。

4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整合课程体系构建效果

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应用型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1]、学生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

4.1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平台建设是在我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基于第三学期的开展,我校教师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际校情研发的原创项目。项目前期经过项目申报、遴选,进而整合构建成综合性实践技能课程平台。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综合设计性能,突出技术技能训练,如表1。

4.2建设跨学科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基本原则是学科融合、资源共享、产教研用协同育人。建设过程以现有的教研室为基础,打破传统教研室界限,整合各学科教师力量,以实验课程平台的形式建设队伍[2]。本课程教学团队跨越6个医学基础学科,团队成员为基础学科负责人,学科背景扎实、教科研工作经验丰富,团队负责人为医学院分管教学院长,管理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项目团队实力雄厚,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团队目前共有教师9人,其中医学院精品课程负责人2人,优秀课程负责人3人,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5人,中级职称3人。平均年龄42岁。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3.3%。日本毕业博士1人,韩国毕业博士1人,医学专业背景4人。团队发展目标明确、合作良好、成果丰硕、梯队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创新性强,是一支有活力的创新性教学团队。该团队在2018年度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

4.3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

本课程与专业相融合,自主开发研制项目———“PICC的形态学基础建模训练”及“护理学角度预防医院感染”。整合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等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课程建设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融通融合的基础上,致力于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发挥实践课程体系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在2019年度被评为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

4.4教材建设的创新和特色

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学团队自编校本教材,教材收录的实验项目均为我校教师原创,结合本校实际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定位,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价值。教材突出技术技能训练,注重同伴学习和创新思维训练。为了便于教学过程评价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综合了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验报告、反思与小结等内容,编写了实验指导和配套的实验报告,以实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了不同学科在教学创新中的丰富实践与异同,展现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教材建设的亮点之一。

4.5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影响

4.5.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学习的机会课题实践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摒弃传统的教科书式的教学方法,以“从做中学”为核心教育理念,利于学生“去证实所学的知识,去了解知识的意义及其应用”,重点解决教学方法老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在属性,采用案例教学、小组教学、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中的操作演示、习题和作业相结合的方法[3],体现了文化科学与实用科学并重的特点。通过改良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自由、具体、可动手实践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潜能[4,5]。在教学分组中打破专业、班级界限,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蒙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随机分组,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通过讨论、阅读、思考、认知冲突等,形成疑问。教师科学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学习和实践去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

4.5.2培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跨学科课程设计实验内容,构建真实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设计、案例分析、反思小结的人才培养构成,让学生整合知识自己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结果导向构建学业测评指标。每名同学提前印制课程积分卡,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每个项目模块根据自己的实验特色设置考核评价方式,项目的总积分计算评价成绩,结合专业基础、行业素养、通识能力,进行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估,是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与考试评价方式转变进行的突破性实践,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职业能力的培养[6]。

5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三学期基础医学教学体系构建,从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多个维度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三年的实践,整合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进行的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课程的设计不仅仅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还延伸了医学其他相关专业内容,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还拓宽了视野;实验整合课程中的实验不同于平时所做的基础实验,多具有综合性、设计性,这也使同学们较早地接触了初步的科研活动,既为获取实践创新学分打下科研思维基础,又为日后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理念和技术支持,动手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参与本课程的学生在出勤率、完成度和考核等各方面都较普通课程更为突出。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是根据我院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开设第三学期的现实背景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所做的一些初步实践,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继续探索与完善。第三学期只有4周的时间,而本门整合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只有2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很大的难度;各个实验项目如何进行更加有机地链接和优化;在有限的实验经费中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在第三学期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符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具体情况、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的整体课程体系,既是提高基础课实验教学水平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7,8],也是在今后改革实践中需要深入思考、进一步总结、推进与完善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钢,顾鸣敏,唐红梅,等.医学新目标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sl):l-3.

〔2〕张秀军,王丽雅,欧阳乐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0(08):107-108.

〔3〕王庭槐,王淑珍,周慧明,等.构建综合性大学“243”型课程体系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05):5-6.

〔4〕时连君,万殿茂,王芳,等.实验室开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06):41-43.

〔5〕曾令初,孙连鹏,张再利.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03):89-92.

篇3

酒店 宾客投诉处理

随着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不断涌入和国内外资本的投入,我国酒店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酒店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在这种形势下,即使高星级酒店对宾客的依赖性也日益明显。提高宾客满意度,培养宾客忠诚度已成为酒店竞争的核心。因此,优质的产品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酒店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酒店、员工和宾客等诸多因素,任何一个环节衔接不当都会影响产品质量。当产品质量不能令宾客满意时,投诉就不能避免。但是,投诉的出现并不代表宾客对酒店产品评价的终结,若投诉处理结果令宾客满意,他们会重新对酒店产品做出评价。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投诉处理来提高宾客满意度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1.酒店宾客满意度

酒店宾客满意度是宾客消费酒店产品后所获得的心理满足程度。它是宾客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酒店产品多由无形服务组成,再加上其独有的特征,宾客在购买产品之前无法准确知道其质量优劣。为降低购买风险,宾客会在消费之前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产品信息,形成消费前的预期。宾客满意度则源于这种预期与消费时实际感受间的关系比较。当宾客预期超过实际感受,宾客会不满意,不但不会重复购买,还会进行负面宣传;当宾客预期等于实际感受,宾客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今后是否购买则不确定;当宾客预期不及实际感受,宾客会满意,差距越大,宾客的满意度会越高,他们不但会重复购买,还会在不断购买中强化对酒店产品的认可,形成宾客忠诚。由此可见,酒店宾客满意度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变动目标,这使得酒店通过处理投诉把宾客的不满意转化为满意成为可能。

2.酒店宾客投诉必然性

首先,酒店产品自身特点决定了投诉发生的必然性。1、构成综合性。任何酒店产品的生产都由多个岗位或部门参与,质量难以统一把握。2、生产和消费同时性。酒店产品必须在宾客消费的同时才能生产,不但产品生产完全在宾客的监视下完成,而且由于宾客的参与,服务员难以完全自主,提高了操作难度。3、服务质量显现短暂性。酒店服务是由内容不同的具体服务组成的,它们的使用价值只有短暂的显现过程,不能储存,不能返工,一结束,留下的只是宾客的感受。4、对员工素质依赖性。酒店产品是在有形实物的基础上通过员工的劳务服务创造并表现出来的,其质量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即席表现,这种表现又很容易受到员工素质和情绪的影响。

其次,宾客自身原因。酒店宾客千差万别,众口难调,酒店不能百分百满足所有宾客的每个需求。另外,酒店产品是一种公开销售的服务产品,宾客有权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论,而这种评价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同时,随着宾客消费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他们对酒店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强甚至苛刻,他们清楚自己支付的费用应该享受的服务程度,当获得的服务程度与期望存在落差时,在求尊重、求发泄或求赔偿心理的驱使下,投诉也自然发生了。

最后,不可抗力也是宾客投诉的原因之一。不可抗力的发生是酒店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当不可抗力带来酒店产品的质量问题时,不理解的宾客也会选择投诉。

3.两者间的关系研究

宾客投诉作为宾客对酒店产品质量不满的一种情绪发泄,无论对酒店还是宾客本身都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一方面,说明宾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说明酒店产品没有令宾客满意。当投诉发生时,宾客对酒店的满意度可想而知。但是,投诉仅表明宾客对酒店产品产生了暂时的不满意。根据westbrook(1987)的研究可知,有效地投诉处理能获得宾客第二次满意;Etel和Silverman(1988)的研究也指出,相较第一次服务满意,宾客在投诉处理后得到的第二次满足,会带来更强的宾客忠诚度。[1]同时,宾客投诉使酒店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投诉处理,不仅维系了良好的宾客关系,而且酒店产品质量在一次次修复中也会得到质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多宾客更高的满意度。当然,若对宾客投诉处理不当,宾客的满意度就无从谈起,还会带来更坏的影响。在酒店企业中,没有什么比消极的口碑宣传更具杀伤力,学者 RobertC.Lewis和 Richard E.Chambers在酒店宾客投诉研究中提出,最忠诚的宾客是由投诉而被满意解决的宾客发展而来的,这样的宾客愿意把此事告诉其他人,为饭店做积极的口碑宣传[2]。所以,处理宾客投诉与提高宾客满意度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微妙的关系,善于把握和运用这种关系,酒店就会获得更多的宾客满意和丰厚的利润。

4.通过处理投诉提高宾客满意度的途径研究

(1)建立“追求宾客完全满意”的酒店企业文化[3]

酒店企业文化是酒店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的集合,它赋予所有员工一种信念,向员工提供酒店的行为准则。所以,在酒店内部形成“追求宾客完全满意”的酒店企业文化,不仅使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宾客满意度,也使员工注重坚持以该理念来处理所有的宾客问题,包括处理宾客投诉,实现宾客最终满意。

(2)制定系统的投诉处理程序和标准,鼓励宾客投诉

完善的宾客投诉处理程序是酒店进行有效投诉处理的前提,它不仅是员工进行投诉处理的依据,也是整体投诉处理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制定系统的宾客投诉处理程序很关键,员工能否按照既定的程序处理投诉更重要。同时,酒店要设计方便宾客投诉的程序,保证投诉渠道畅通,鼓励和引导宾客投诉。

(3)加强员工培训,建立高效处理投诉的团队

酒店的每位员工都可能成为宾客发泄不满的对象。同时,坚持“首问制”,不仅投诉处理的效果最好,付出的成本也最小。这就要求酒店要加强员工积极处理宾客投诉的意识、能力和技巧的培训,使每位员工都具有按照程序独立有效地处理客人投诉的能力。而对于那些一时难以解决的投诉,最好交由大堂副理解决,所以,建立一支大堂副理牵头的高效处理宾客投诉的团队也至关重要。

(4)及时处理投诉,做好与宾客沟通

投诉处理及时与否不仅关系着酒店解决投诉的成本,也关系着宾客的满意度。客人投诉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对于客人的投诉应立即着手处理,处理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反之时间越长,宾客的忠诚度就会受到严重的考验,还会造成宾客不满升级,越难以处理。Ritz Carlton酒店有条称作“24/48/30的规则,即 24小时内承认错误,48小时内承担责任,30天解决问题。[4]该规则能及时地回复客人,有效地帮助客人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宾客的忠诚度。因此,及时处理投诉至关重要。同时,在投诉处理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与宾客的沟通,告知处理的进度或结果,以平复其情绪,体现酒店对其重视度,获得宾客满意。

(5)做好经验总结

学者 Christopher H.Loveloek、Paul G.Patterson和 Rhett Walker提出了有效服务补救系统的构成为:一次就把工作做好+有效处理抱怨=提高满意和忠诚,其中有效的抱怨处理包含识别抱怨、有效解决抱怨和从修复中学习经验三步[5]。因此,酒店有效地处理宾客投诉可以按照此理论进行。首先,对宾客投诉按轻重缓急进行初步分析归类,识别其原因。其次,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解决投诉。最后,做好记录,事后对投诉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同时,建立宾客投诉档案库,研究和改进处理投诉的技巧,并归纳处理措施,把多发问题的处理方法系统地整理成册,以便员工学习。随着处理宾客投诉经验的不断丰富,酒店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会逐步提升,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会日益增强。

参考文献:

[1]彭建军.酒店顾客抱怨之诱因、行为及其补救研究[D].2005:12-76.

[2]Robert C.Lewis,Richard E.Chambers.饭店业营销案例[M].东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00:52—53,74—75.

[3]殷正强.酒店行业对宾客抱怨的管理[D].2005:14

[4]李肖楠.基于酒店形象树立的宾客投诉处理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1(11): 136

篇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界定

课题研究背景:新课改实施以来,物理教师大胆尝试、努力探索科学探究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模式,以提高物理课堂中“探究过程”的效率.但也有不少教师在新课程下的教学中没有领会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质,使科学探究过程盲从、浮躁和形式化,教学效率不高.不能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在物理“探究过程”的教学中还是存在诸多误区与不足。

课题名称界定: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探究学习内容为载体的教学.

该课题旨在走出物理课堂的误区,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中学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体现为:(1)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使他们不仅掌握物理知识,还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2)必须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1)何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和提出问题、做出猜想的能力;(2)如何培养学生探与究的能力,让探究在思考中升华、明晰;(3)如何培养学生对探究过程中“非预设性问题”的处理能力;(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5)如何培养学生交流、评估的能力;(6)如何提高物理探究过程的效率.

2、研究内容

(1)正确定位物理教师的角色;(2)研究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和探究教学思路;(3)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4)物理探究过程既要“形”似,更要“神”似;(5)教师要面向全体,更要关注个体,分类推进;(6)高效物理探究过程的基本教学模式.

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4、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2011年4月20日―5月31日)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培训,调研课题的背景与现状,寻找研究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讨论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5、 4月14日,我校初中部在初二年级举办了课外物理探究实验竞赛,活动之后,我们召开了课题组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研究目标,该活动拉开了我们课题研究实施的序幕;

6、在初三进行了物理探究实验竞赛笔试,调研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

7、建立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及《中学物理有效教学评价表》等,完成了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2011年6月1日―10月31日)

(一)立足现状,确定目标(见上);(二)明确分工,团结协作;(三)问卷调查,弥补不足 ;(四)互相听课,互相督促;(五)5月26日,参加总结经验交流会,李仿琴老师代表课题组进行了交流发言.;(六)完成了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七)10月11日,本校初中部课题组之间经验交流;(八)10月19日下午课题组织开展了课题研究交流课;(九)10月25日 课题组专题研讨: 学生实验报告的分析与思考;(十)10月28日,召开了课题组专题研讨会;(十一)11月15日李仿琴老师在雁塔区教育局主办关于“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十二)11月16日李仿琴老师在学校教师培训会上作了“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11月-12月)

(一)2011年11月10日、24日,课题组分别进行了课题研究汇报课交流(3节)

11月10日,主讲老师:李仿琴、廉亚莉,课题:伏安法测电阻

11月24日,主讲老师:周西霞老师,课题:透镜

(二)2011年11月22日,学校青年教师过关课上,课题组老师与学校领导、专家组老师以及其他课题组老师共同观摩了一节实验探究课.

(三)11月25日,在李仿琴老师所带两个班中进行了调查问卷,各项综合评价均为优秀.(学生各项评价表及统计已上传博客)

(四)收集,整理各类研究过程资料并上传博客,做好分析总结和反思,并撰写相关论文.

(五)填写小课题申请表,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上传博客,完善小课题档案袋.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小课题研究结果

主件:《物理课堂中“探究过程”的效率研究》结题报告

附件:开题报告、中期报告、 论文、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报告、自制教具等.

(二)小课题研究成效

此次小课题研究,我们始终坚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修养,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研究,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正确定位物理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探究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教学中重点要处理好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有限的教学时间的矛盾,处理好自主探究与教师必要指导的矛盾,既要放得开,还要收得拢.

2、明确了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和探究教学思路

(1)基本特征:问题―假设―证据―解释―评价―交流

本质特征:知识建构的自主,思维活动的开放

(2)教学思路:情境――问题――探究――结论,以情境引问题,以问题导探究,以探究促真知.

3、重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建构主义的情境性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或模拟的任务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合作解决情境性的问题.

4、深刻领会到物理探究过程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探究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更是体现了一种理念和精神,前者是“形”,是探究的载体;后者是“神”.

5、加强探究教学的组织管理

实验室分组探究是最典型的探究教学形式,基本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是我们所倡导的探究方式.也是学生最喜爱、最希望的教学组织形式.

6、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课堂分组探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基本形成了物理课堂分组探究的基本教学模式――五步探究法.

(1)提出问题,预习自学。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前的一节课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外思考、预习并撰写实验探究预习报告.

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其不仅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信息,而且还能营造起亢奋的心理环境.

撰写预习报告,是提高课堂探究效率的保证,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以及器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进入实验室时心中有数、充满期待,可快速投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预习报告的内容要求有所不同.

(2)交流讨论,确定计划。交流的内容不是探究内容的简单重复,通过预习,重点交流要探究什么?怎么探究?通过实验要获取哪些信息?要注意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困惑?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探究计划.

(3)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合作探究是探究过程的关键环节,课堂不妨“粗放”一些,这样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能体现探究的真谛.求实的态度应贯穿在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选择仪器、确认变量、单一测量的可靠性等.每次探究都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探究过程又不能放任自流.

展示成果,是在记录、处理实验数据之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的过程,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加以解释,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故障分析,提升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学生对实验错误或故障要有记录,随时告知老师,同学们也能从实验过程的分析中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演绎出探究过程的灵动和高效.

(5)知识拓展,完成报告。探究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反馈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求学生在整个环节中都要实时填写其各部分内容,另外教师随时巡视指导,恰当增加探究实验内容,或奖励优秀生进行自主创新探究实验.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篇5

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指课程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赖以存在的基础性学科。这些基础性学科为课程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同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三大学科。体育课程研究属于课程研究的一部分,体育课程研究同样离不开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支撑。同时体育课程的研究还依赖于体育的学科基础以及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相关理论体系。

1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任何学科研究的根本理论基础。阐明了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各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指明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前途和方向,为人们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前提和方法论,为人们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信念和态度。

1.1 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课程研究根植于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中,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母体,人类知识来源于哲学,存在于哲学,并在哲学范畴中得以发展。

首先,哲学是课程研究最早的知识来源。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过程。在古代,人类知识没有产生分科时,几乎都包揽在哲学当中。例如,孔子关于课程的许多论述,尤其是关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论述,都散见于他的哲学思想之中。柏拉图的关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等的论述,大都存在于他的哲学论著《理想国》中。近代,人类知识进入分化阶段,各个知识领域逐渐独立于哲学之外,形成独立的学科,教育学也在此种情况下形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代表着教育学独立的开端与确立,其中都有关于课程问题的阐述。

其次,当今的课程研究仍然处于哲学之中,受到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最具概括性、最一般、最抽象的知识,为其他各门学科的研究提供思想框架和指导。课程研究中的许多思想、价值观念、信念、方法论等,都来源于哲学。

课程研究以课程实践为现实基础,课程实践的三个基本方面:开发课程、理解课程和实施课程都是以哲学为基础的。课程开发要符合社会对人的需求,要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要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人们要理解课程的价值观念、思想基础、形成原因等,都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

1.2 哲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首先,课程研究要融合多种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对课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研究一般都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根据一种哲学思想建立一种课程体系,这种情况持续了漫长的岁月。然而,坚持一种哲学思想会带有一定的理论偏见和信念偏见,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上的偏颇。例如,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美国,人们分别以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建立了彼此不同甚至彼此孤立或对立的课程研究体系,造成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混乱。由此可以看出,一种哲学思想仅仅是反映事物的某一侧面并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只有将多种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反映事实和文化的价值,给人以完整的指导。

其次,要将哲学思想融入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课程研究接受哲学的指导,哲学思想也必将融汇在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中。课程各构成要素的研究都要以哲学为基础,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都要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2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的课程研究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教育理想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基础之上,其灵魂学说将灵魂划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重视理性能力发展的教育思想。可见,心理学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同样也是课程研究的基础。

2.1 心理学在课程研究中的应用

课程最终要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课程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首先,课程要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心理学规律。只有掌握了学生心理学的规律,如记忆规律、思维规律等,才能科学地、合理地理解和编制课程,确定课程的难度、抽象的难度等。其次,课程要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种课程是提供给一定年龄阶段的个体学习的,课程研究必须把握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提供适合于该年龄阶段的课程。第三,课程要符合特定学生的个性特征。美国弗雷斯特・W・帕克(F.w.Parkay)等人在其《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提出,从人的发展角度规划课程要考虑如下问题:课程是否反映了个体内在的差异以及每个学习者的独特性?课程能否使不同的学习者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是否反映了学习中的连续性?课程规划者在规划课程时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发展任务,是否考虑到走向成熟的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发展阶段?课程能否提供那些早期没有很好完成的任务?当这些任务顺利完成时是否还要继续努力?在人的发展的每一阶段,课程能否及时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最新变化?H71该书还就不同的年龄特征作了具体的课程规划。

首先,无论是教育目标研究,还是课程目标研究,都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无论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还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都以心理学为依据。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是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学习者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心理学研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也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其次,课程内容的研究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如何组织学习内容,选择哪些知识和技能、进行什么样的智力训练可以完成对学习者的教育与培养等等,这些既需要进行逻辑组织,也需要进行心理组织。

2.2 心理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不同心理学流派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应注重多种心理学思想的融合。事实上,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例如加涅就是在吸收了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以及控制论等观点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今天,随着课程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多样化、复杂化,更应该融合各种不同的心理学思想作为课程研究的基础。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心理学思想可以用于不同的具体领域,如课程行为目标的表述更多采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而学习风格的研究则多采用认知心理学思想;在同一领域、同一问题上也可以运用多种心理学思想,如关于学习者心理特征的研究;分别依据不同的心理学思想构建不同的课程领域或课程类型,并将其整合在一个和谐的体系中,如以动作技能和简单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可以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以理论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则依据认知心理学;以情感体验、人生意义、独创性发挥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则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的研究则是融合了这三种情况的课程构建方式。

篇6

关键词: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的重要手段[1]。医学是一门重视实践性的科学,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指导思想,我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开设了针对临床中医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将基础实验技术作为专门的实验内容独立设课[2]。该课程以医学实验中涉及的基础技能和常用仪器为主要教学内容,着重于对学生医学基础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正确的科研态度,为今后临床或科研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中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医学实验技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然而,在高等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对实验课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4]。传统实验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大多参考理论课程考核方法,以笔试考核为主,不符合实验课程自身特点。因此,我们以高等教育改革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为平台,尝试构建多元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验课学习评价考核体系。

1评估实验课程考核模式现状

1.1实验课考核模式现状及分析

目前,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共40课时,全部为实验课,主要讲授机能、形态、生化三个方面的医学基础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与各学科实验课程联系十分紧密,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中药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实验课通用的实验技术。考核方法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期末考核为理论考试。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现存考核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平时成绩中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这种考核形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有的学生相互抄袭实验报告,改写实验结果,从而不能从实验报告中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无法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作出相对真实的评价。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敷衍了事,对动手实验缺乏积极性,不重视对实验结果特别是失败结果的分析,难以激发学生在平时实验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从操作考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出发,拓宽考核内容,对考核指标作量化处理,有利于全面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笔试考核时间不统一,影响考试的公平性。目前,笔试考核在课程结束前最后一节课进行,采取闭卷方式,时间为30min,卷面成绩为4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然而,各个班级考试时间无法统一,容易出现试题泄露等问题,影响考试公平。最后,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不能完全依靠笔试理论知识评价教学效果。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对实践能力要求高,而理论内容相对较少,教学重点多是掌握某些实验技能而非理论概念。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扎实,然而不能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不足,依然无法达到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实验课程应该根据实验课自身特点进行量化考核,强化实际操作考核,适当增加操作考核所占比重,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手练习。

1.2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任务、教材、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考试或考核、实验报告和实验研究6个二级指标。其中实验考试或考核作为评价教与学的重要指标,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一方面可以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评价学生对所学技能掌握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客观科学的考核方法可以明确教学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5,6]。以往我校考查课实验操作考核一般不设专门的考试,传统的实验成绩主要综合平时的实验报告成绩及实验课出勤情况进行打分,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实际情况和实践能力,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实验课程的量化考核内容较传统方式更加全面,可操作性强,对学生的实验思维、操作技能、问题分析、实验态度等可进行全面、动态的考核与评价。因此,改革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的考核方式十分必要。

2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多元评价体系

2.1建立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评价模块

将考核成绩化整为零,以每一实验项目为一个模块,建立量化考核的评价体系。每个实验模块占总成绩25%,每个学生需要完成4个模块。其中平时考核模块2个,期末随机抽取模块2个。每一模块包括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三个部分,所占分数分别为5分、10分和10分。理论部分的考核根据每部分实验项目的重点内容,建立试题库,每个实验不少于5个试题。操作考核按照操作步骤量化考核,现场打分。

2.2考核实验卡片的创建方法

教师根据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开设实验项目,整理出本课程中涉及的所有可操作性强的关键技术和常用仪器,将这些关键技术和仪器进行合理组合,制成基本技能实验项目考核卡。进行项目组合时,力求做到考核内容面广,并且具有代表性。确定实验项目后,按照每个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命题,考核内容为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熟练掌握的相关内容,即教师总结的重点部分,命题范围应覆盖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计算和实验注意事项。对于仪器使用实验项目,理论问答还应包括仪器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及应用、日常维护保养方法等重点内容。每个实验项目卡从试题库中随机分配一个该实验所涉及的理论题,命题形式为问答题,方便现场快速考核。实验项目考核卡应分为2种类型,即学生考核卡和教师评分卡。学生考核卡包括口试问题、实验操作项目题目和操作要求。教师评分卡包括口试问题、问题答案及给分点,该实验操作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给分点,以便教师给出客观合理的考核成绩。考核卡制备完成后,将学生考核卡随机编号,以便学生抽取。

2.3评价模块的具体考核方法

每堂课教师随机考核6-7名学生,考核内容为当堂课所涉及的实验模块,保证全部课程结束前每名学生完成2个实验模块的考核。最后一节课作为期末考核,每两名学生为1个考试组,由2名授课教师同时监考,采取一对一的监考方式。考核时,学生采取抽签方式抽取考核卡,每名学生抽取2张考核卡,按照对应的实验项目要求进行操作。监考教师根据具体量化指标及给分点进行打分,评定操作技术的规范性。操作完成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考核卡上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按照答案的给分点来判断该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情况,客观给出分数。每个考试组的实验操作时间大约为5min,问答题回答时间为2min,每组学生在7min之内即可完成2个项目考核卡。每名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课堂实验项目考核成绩+期末2个实验考核模块的成绩。

3改革后考核方法的评价

3.1量化评分标准,减少教师评分的主观性多元

量化考核方式在评分过程中,无论是操作考试还是知识点问答,都在教师评分卡中给出了统一的评分标准,对关键技术的给分点更是进一步加以细化,减少因不同教师主观影响造成的评分标准的差异。另外,每名学生需要完成4个实验项目模块的考核,减少评分的随机性,更能反映学生实验技能的整体水平,评价更客观,更具有科学性。

3.2课堂随机考核,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每名学生需要随机完成2个课上实验项目模块,而不是简单的依靠点名和提交实验报告来约束学生,一方面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动手实践的主动性,使学生比以往更加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做到课前积极预习、课后认真复习,实验中既注重自己动手操作,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实验报告的书写也比以往更加认真细致。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促使其认真备课,课堂上对学生要求更严格,讲解、示教、辅导也更加耐心细致。虽然改革后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课堂上的工作量,但同时减轻了教师在课后批改试卷的时间。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学设计、准备中,及时发现一些教学过程中易被忽视的问题,从而促使其不断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促进了教学相长。

总之,基础医学教学中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元化实验课评价模块的建立,不断总结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在实验课中的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慧萍,葛金文,张国民,等.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对中医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75-76.

[2]陈文娜,马贤德,孙宏伟.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多元量化考核模式的探索[J].中医教育,2012,31(4):39-40.

[3]铁茹,周辛春,张海锋,等.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实践和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41-143.

[4]胡燕,龙瑶,卢研宇.医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229-232.

篇7

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农林类高校迎来了很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社会和企业对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重视质量,对人才的知识深度、广度和对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核心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林业装备系统总体及其子系统技术的掌握程度,拓展学生在林业装备系统上运用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中核心知识的科研能力,是农林类高教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4]。

1课程教学剖析

1.1课程内容

“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是后续液压与气体传动、泵与风机、林业机械等专业及特色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目标包括:掌握工质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热工转换的规律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学会基本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通过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基本理论、对流换热基本规律、黑体辐射基本定律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基本的传热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流体上的作用力分析,能够推导流体动力学方程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针对黏性流体,能对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判断;能够对“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工程中的现象及问题,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总体来看,本课程讲授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以及工程流体力学三大板块的内容,是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学习,拓展到实际的工程问题,所以本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工程应用性也很强;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涵盖了本应三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内容,知识难点聚集、微积分公式众多、三大知识板块思维跨度大、学生融会贯通掌握难。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情况。

1.2教学思路

目前,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理论授课42学时,实验授课6学时。三大板块的教学内容多,理论授课课时较少,矛盾突出:(1)学生由固体学科切换到流体学科的学习需要较长适应期;(2)课程中较多章节内容抽象,且涉及大量公式推导及专业的概念铺垫,加之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更新较快,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较大;(3)教学内容和后续专业及特色专业课内容衔接性不够紧密;(4)从内容的充实性和课程的结构上来看,“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满足要求,但是对接林业机械领域最新技术,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当前的课程建构仍无能为力;(5)由于本课程的学习不涉及具体的机械装备系统,使得同学们对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认知不足,学习积极性欠佳,这些现状使得提升教学效果难度较大。针对上述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结合农林类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思路:(1)授课时,使学生从机电系统、固体力学等学科的思维中切换出来,将空间观测法跟同学们探讨透彻,基于空间观测法开展“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的课程教学。(2)在教学大纲中删除过于抽象、应用面较窄的教学内容,深入讲解与后续“液压与气体传动”“泵与风机”“林业机械”等课程关联度较深的内容,为专业及特色专业课的学习做好扎实铺垫。(3)结合在林业机械领域与“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紧密关联的科研经历,探索寓教学于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授课模式,强化同学们对“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里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认知,显著提升同门们自愿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4)注重思维方式、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注重切入问题角度的讲解,使得同学们在明白问题的同时更养成学习思考问题方法的习惯;从固体学科到流体学科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在跨越的过程中,使同学们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为以后培养同学们提出、解决林业机械领域学科前沿性、热点性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构建探讨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硬性发展要求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速推进的浪潮之下,农林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所以基础专业课程构建更需获得与之地位匹配的重视。一方面,基础专业课课程构建要体现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内容要很好衔接并服务于核心专业课、特色专业课,为学生后期毕业设计、研究生科研深造做好铺垫。

2.1课程内容深度衔接核心专业课

“林业机械”是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内容涵盖林业动力、整地、清理、苗圃、造林、抚育、保护、防火、采伐、采摘、智能化等机械。其中,和“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专业基础课相关的包括动力、清理、保护、采摘等板块。林业动力机械(包括泵、风机)涉及“工程热力学”中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问题,同时也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可压缩混合气体压强、温度变化和装置的动力匹配问题;林业清理机械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不可压液态水在管道内部的流动,在雾化器内的流态分布、出口后雾化粒径分布等复杂多相流问题,如图1所示;林业保护机械中喷雾射程、喷雾穿透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可压缩流体空气的外部流动及耦合风场、雾滴的多相流动问题,如图2所示;林业采摘机械中,基于负压的采摘系统涉及可压缩流体空气的管内流动问题。从衔接核心专业课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农林类高校“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深耕“工程热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而“工程流体力学”应该是重点中的重点;另一方面,也好兼顾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传热学”也要适度调整。

2.2匹配三大板块关系,优化课程结构

建议协调、平衡三大板块的课时占比,同时明晰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在“工程热力学”(热能的间接应用)板块中,我们将实现热力学能向机械能转化的媒介称之为“工质”,媒介一般是“单一气体”或者“混合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工质热力学性质及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等课程内容和专业核心课程林业机械吻合度较好。“工程流体力学”中,对流体的终结性定义是“抓不起来的物体”,一般性的定义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但课程内容中流体基本概念的铺垫、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及黏性流体等课程内容都是基于不可压的液体,同为流体,但气体和液体的性质及研究重点相差甚远,“气体”这种流体相关课程内容的缺失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知识结构缺陷。“传热学”(热能的直接应用)中,对导热、对流传热(混合传热,主要是流体和固体之间)、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工程应用等课程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但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对传热学中的知识需求很少,仅仅在脉动燃烧技术这一研究领域有所涉及。总体来看,不管是“工程热力学”中的“工质”,还是“工程流体力学”中的“气体”,再或者“对流换热”中的“流体”,其中“气体”是课程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和林业机械这一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最大公约数”。鉴于此,“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总体上可以维持不变,部分章节可以简化,不重要的知识点减少不必要的推导,侧重理论、公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可省出一部分课时。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合理缩减“传热学”的课时,对辐射传热只做一般性介绍;考虑到相似原理在流体力学的试验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可以在这里对相似准则进行深入讲解,省出较多课时。将“工程流体力学”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省出来的课时分配给这一部分;增加可压缩流体“漩涡势流理论”“相似理论中的量纲分析法”、包括气体动力学中“扰动在外空间流场中的传播”及“管内气体的流动”等内容,以匹配林业机械核心专业课。

2.3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

目前,流体力学板块中关于可压缩流体的课程内容匮乏,教学中会鼓励同学们在MOOC上寻找优秀资源进行线上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工程流体力学板块,我们在体力学的范畴内将研究运动的方法由拉格朗日法提升到欧拉法,这是一个显著的改变,也是重要的进步,通过这一步,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终身学习意识。

篇8

2 改变传统课堂形式,把舞台交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职教学也应该积极改变传统课堂形式,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或者大学,围绕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却迟迟无法前进。究其原因一是中职教师普遍认为中职学生基础差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二是没有考学压力,中职学生缺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主动性不足;三是由于学不会、听不懂,中职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干脆放弃。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改变旧模式,充分认识到自控能力差不代表学习能力差,理论知识基础差不代表实践能力差。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篇9

《机械基础》介绍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传动的构造原理、运动规律和应用特点等基础知识的专业基础课。对于由初中毕业上中职的学生来说,本身学习基础就差,又无实践和生活经验,学习过程中很少与机械设备接触,没有实物的观摩,而老师授课时通过板书、语言、部分教具挂图的方式去讲解,学生难免感觉很枯燥,难以接受这些专业知识,结果是老师在课堂上为知识点讲得精疲力竭,而听课的学生却一脸茫然,最终学生将失去课程学习兴趣,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下面就我个人在培养中职学生成为一个课堂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机械基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一、精心备课,设计课堂内容,引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加工,在授课时学生愿意接近我、相信我,积极主动地配合我,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讲授《绪论》机器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举例自己熟悉的各类机器,说说它们的功能,总结它们的共性,通过学生的多次讨论,再由我总结阐述机器定义的三层含义:(1)由构件组合而成的。(2)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接着我介绍机械领域内的一些科技动态,尖端技术成果以及我国在此领域内已取得的成就和还存在的差距,如数控机床的相关知识,机械设备与电的联系,机械设备与计算机的联系等等。通过这种讨论交流方式加深了同学对《机械基础》课程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机械基础》的热情。授课时我的情绪随学生地课堂反应做些调整,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他们感觉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使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大大增强。其次: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变换授课方式,将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举例教学法和课堂练习法等并进行有机的组合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第三: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例如下午上《机械基础》课时学生会显得精神疲惫,我就从语言、动作、神态等诸方面加以调整。采用幽默的语言、夸张的动作、讲一些教材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和亲身经历等,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接受知识。例如讲解摩擦力时,我请同学们做用筷子夹乒乓球活动比赛,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同学对摩擦概念的认识。反之往往会使课堂气氛很沉闷,即使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佳。

二、采用挂图、实物模型、实物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点认识和理解

在《机械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种机械的运动形成,齿轮轮系传动及液压传动,符号繁多,传动图线复杂,学生初学时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很难想象其中的运动和力的传递情况,若利用形象化教具,可以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就会收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平面连杆机构》,我选用四根长短不一的木条自制铰链四杆机构在课堂上边演示、边作图、边讲解,同时要求学生自己上讲台来动手转动铰链机构,通过展示教具模型加深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和摇杆运动特点,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然后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可从课件上看到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过程、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及位置,而且当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时让连杆颜色改变使之与曲柄颜色相同,加深了他们对机构极限位置和死点位置的印象;在播放不等长双曲柄机构时,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用传统教学方法演示所看不到的从动曲柄的变速运动;导杆机构的课件则让学生看到了相对运动着的各个杆件及不同导杆机构的运动状况。它把铰链四杆机构真实地再现出来,其构件间的运动关系一目了然、直观、具体,学生思维相应十分活跃,它不仅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认识深刻,记忆持久,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开展说课活动

在学生间开展说课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展开,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基础较弱的学生了解到其他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他人的优点,产生一种动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也从中得到了满足和自豪,同时也学习了其他学生的长处,双方共同取长补短。如在机械基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铰链四杆机构,我就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铰链四杆机构,看看缝纫机踏板机构如何运作,汽车的翻斗起落、课间请同学骑自行车表演组成曲柄摇杆机构,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又如在讲授凸轮机构时,首先我在教学前要求每组同学根据书本内容动手制作不同类型的凸轮纸片模型,授课时采取学生说课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感官产生的直觉效果,认识凸轮机构和工作过程,让学生分析凸轮作回转运动,从动件的工作规律;比较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从而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从动件是“借助其曲线轮廓”作相应的运动的结论,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凸轮轮廓曲线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深入浅出的理解问题、掌握知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作为任教机械基础的老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对本专业驾轻就熟,利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Design Study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Practice

FANG Zhengjian

(Hangzhou Greentown Yuhua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Abstract Classroom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exercises design directly impact on students' knowledge mastery and students' learning. The author on the cause of the error in the student test statistics, put forward five effective practice design patterns and experimental way to verify whether the practice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 and practice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exercise; design

1 现状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课堂练习设计的质量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实际课堂中,老师把某道题讲了好几遍,但学生在课后练习或测试中还是做错。那么什么原因使学生做错呢?为了找出学生练习或测试中出错的原因,随机抽取初一和初三学生共978人的12851题次错题的错误原因进行统计。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做错题的主要原因是概念不清、记忆不深和看错,三项合计达56%。

“看错”在失分中排第三位比例高达14.2%,看上去是学生粗心引起的,实际上是因为对概念的理解不全面引起的。另外“知识点完全不懂”、“回答不全或步骤不到位”和“看不懂题意”很大程度上也跟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为了找出其原因,做了调查,在一堂课结束后有89.4%的同学表示课堂上已经听懂,但自己做练习的时候就不会做或做错。但实际上,从听懂到会做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即感知、比较、联想、概括、抽象和升华的过程。

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和注重学生的建构过程以及记忆的转化条件,实实在在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2 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五种练习形式

为了进一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深入探讨并概括出了以下五种设计有效练习的形式:

2.1 比较练习

比较练习是将两个相近、相似、相反或容易混淆的原理、概念设计练习后同时呈现出来,两个原理或概念可以在同一练习中呈现,也可以在不同练习中呈现,但必须同时呈现。然后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加深学生理解,串联相关知识,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学生还可在比较中进行筛选和吸收,将知识内化。例如:

练习1:研制抗非典药品的过程:将非典病人的SARS病毒灭活(杀死)后注入马体内,使马体内产生SARS病毒的抗体。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SARS病毒分别是 (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练习2: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① 特异性免疫;②非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 ④人工免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以上两题对比的练习高度的概括了一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并把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都放在了一起,可以让学生对相近、相关的知识点比较后而内化。

2.2 递进式练习

递进式练习是指各练习题之间的关系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前一题(或前一问)是后一题(或后一问)的基础,最后来达到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目的。递进式练习的好处主要可以解决差异显著的学生的概念的理解问题。例如:

练习1: 定量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方法是( )

A.用紫色石蕊试液 B.用红色石蕊试纸

C.用蓝色石蕊试纸 D.用pH试纸

练习2:在测定雨水的pH值时,应用____蘸取待测溶液滴在____上,显示的颜色与 ____进行比较。

练习3:某同学在用pH试纸测定某酸性溶液的pH值时,先用水湿润试纸,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这样测得的pH值将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一样 D.无法确定

以上练习从知道到会用,再到深化;从练习目的出发,细化要求,层层递进,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3 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是对科学概念、原理、性质、应用以及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作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形式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却不变,恰当合理的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趣,并能让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

练习1.已知铝的比热比铜大,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热量以后相互接触,则( )

A.温度从铝块传递到铜块 B.温度从铜块传递到铝块

C.热量从铝块传递到铜块 D.热量从铜块传递到铝块

练习2.已知铝的比热比铜大,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热量以后相互接触,则( )

A.温度从铝块传递到铜块 B.温度从铜块传递到铝块

C.热量从铝块传递到铜块 D.热量从铜块传递到铝块

练习3. 已知铝的比热比铜大,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热量以后相互接触,则( )

A.热量从铝块传递到铜块 B.热量从铜块传递到铝块

C.热量不会互相传递 D.无法判断

练习4.讨论:初温相同的两物体甲和乙,吸收相同热量后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甲和乙两物体的比热谁比较大?

这一组变式针对这个知识点除了变量之间的变式以外,最好的是练习3,在缺少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练习,更能加深学生对热量公式和比热概念的理解,练习4的讨论放在这里恰到好处,起到了巩固和加深学生记忆的效果。

2.4 发散型练习

发散型练习是指针对某一知识点,从概念、原理、性质或应用等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中练习。发散型练习应该是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 。这种练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处理知识和问题,打破“章”或“块”的局限,做到能上挂下联,多层面、多角度、多方向思考知识和问题这种对知识和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仅能使孤零零的知识点串接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在一个较宽的视野中理解各个知识点的作用和联系,而且也会形成一种开放灵活的思维能力,从而使记忆、理解和应用三位一体。

例如:图1中A和C代表血管,B可以代表人体的很多部位:

(1)如果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那么在B处进行物质交换时,血红蛋白质与氧____,C内流动的是____血。

(2)如果B为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那么C中____含量明显增加。

(3)如果B为肾脏,A血管是____C血管是____,C中____含量明显减少。

(4)如果B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那么在A、C内流动的都是____血。

(5)如果B为肾小管的毛细血管网,那么A血管是____。

(6)如果在进食后,血液流过B处血糖含量下降,而在饥饿时,血液流过B处血糖含量又会上升,那么B处指的是____处的毛细血管。

以上例题发而不散,紧紧围绕一个图对人体上各不同功能的器官中的血液成分变化融合在一道题中,能够全面的巩固对循环系统的深入了解。如果是复习,这个图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练习,可加入某些化学反应装置如洗气瓶、其他除杂装置,还有如冷凝管、蒸馏器、用电器以及各种转换器等等所有有输入输出的装置。这种练习的设计符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理念,内容超越学科的界限,体现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2.5 组织结构式练习

组织结构式练习是为了掌握某一科学概念、原理或综合技能,先设计与这些概念、原理或技能有关的已学知识的练习,在相关练习的基础上再设计新概念、原理或综合技能的练习。组织结构式练习特别适合学新知识时需要用到较早时间学到的旧知识的教学。主要的好处就是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点并将它们连起来的同时,为解决新知识铺垫了基础,既可以使学习保持连续性,又能让学生体会到两部分知识之间逻辑关系。对深刻理解概念、原理,掌握综合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如图2所示电路图:

(1)请在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并说明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的连接方式。

(2)请在图中标出各电表的“+”、“-”接线柱;电压表V测的是____的电压,电流表A1测的是____的电流,电流表A2测的是____的电流。

(3)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_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4)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__,电流表A2的示数将____,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

此例题先把电流方向、电路连接、电表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阻值变化等知识先做了铺垫,然后解决综合的第(4)小题。四个小题也正好是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所以此题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无意中”教会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结论与反思

以上类型的练习在所任教班级(实验班)实施半年,与其他同层次班级(对照班)比较,取得以下成绩(见表1):

表1

其中前测1卷面满分150分,135分及以上为优秀,是实验半年前测的;前测2卷面满分为180分,162分及以上为优秀,是实验前测的,;后测卷面满分180分, 162分及以上为优秀,试卷均来源于区教师进修学校并采用区统一网上阅卷。

前测1到前测2过程(即实验前)中实验班与对照班没有明显差异,前测2到后测过程中实验班的优秀率显著提高,而平均分的提高并不明显。采用这样的练习设计能提高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记忆的转化,但对少数理科思维薄弱的学生来说,由于操作时受理科思维较强学生的影响,练习的速度过快等因素,成绩反而下降了,造成了两极分化,这是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不断改进的。

参考文献

篇11

目前我国视觉艺术教育体系的基础教改一味强调削减传统基础课程的课时和种类,同时课题设置不清晰,与社会需求脱节,先进的艺术元素无法融入课程课题当中。要改变这种情况,势必要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一方面紧跟进步的视觉艺术元素,一方面系统研究文化艺术传统,指导学生建立稳定、成熟的学科模式,加强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一、造型基础课程创新课题设置的依据

1.依据新专业新理念的不断更新

新理念、新技术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动力,艺术本身还是创新精神的产物,掌握新的文化特征,研究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创新艺术作品。新课题设置重视培养学生对新专业新理念的认知,这也是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造型基础课程课题重置要依据不断更新的新专业和新理念,课题本身的创新才不会停滞。比如将造型基础传统课题近似构成设置成互联网盛行的“QQ表情创意”,再深化课题为固定形象近似、拟人形象近似、时空形象近似、单一场景形象近似、著名形象近似、模拟时事形象近似等。这样,新课题虽然挂靠在简单明确的流行理念之下,训练目的却既有助于专业理念的更新,又不会破坏造型基础形态训练的本质。

2.新课题设置中专业的明确指导作用

造型基础的课题重置离不开系统化研究视觉艺术发展的脉络和学生学习的专业方向。新课题设置要加强与专业的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专业创新的能力。通过课题专业的指导实践,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专业实践的最新课题和理念,让学生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带着课题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完成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创作出与专业相契合的课题作品,从基础课题的技巧训练层面上升到专业研究的新境界,促使其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造型基础课程的课题重置架构

1.平面构成的创新课题设置

平面构成课题重置时应遵循传统理念:点、线、面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形态元素,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这主要取决于形态间的相对位置对比。平面构成要求学生在二维空间创意新形态。

新课题设置包括对形态的认知课题,可设置典型案例和学生自己搜集专业实例的形态分析两类。要求分析内容包括分辨所有形态的形状特点以及它们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观者观看不同形态时产生的情感回应。如点、线、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排列方式、方向等区别,它们会给人轻快、平静、柔软、紧张、扭曲等丰富的心理感受。

新课题还包括形态的创意课题设置。“包豪斯的课程安排被认为是标准化构件,这些标准构件既包括实际的也包括形式的学习,相互协调达到不同的目的。”①新课题据此往往结合形式美法则来训练,但传统法则事实上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平面专业为例,结合经典广告创意,勾画模拟真实形象,抽象形态,草图训练10至20张。教学中通过抽象、具象形态语言形式来表现重复、渐变、发射、对比构成,这些常用的表现手法用来探索如何将平面构成形式美的规律和专业应用紧密结合,运用到实际艺术创作中。创意中还包括对造型、方向、大小、色彩、肌理、明暗等构成形式的探讨。

2.色彩综合训练的创新课题设置

色彩训练偏重理性思维,“在你的整个画面上,每一种颜色都因受到你在别处添加的任何一笔的影响而有所变化”②。实践训练中要紧紧抓住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的综合训练。新课题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更多理性的实践课题让学生自由驾驭色彩特性。

新课题的设置分实例分析和色彩秩序综合训练两大方面。实例分析主要要求学生结合相关专业实例的色彩要素进行分析,同时包含色彩心理、色彩文化、色彩地域分析等方面。起始阶段先要辅助绘画实例分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然承接对色彩的专业认知。色彩秩序综合训练分以下多个实践课题:4—6块颜色配色训练、色彩秩序训练、色彩空间训练、色彩换色训练、色彩个性训练。几大课题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4—6块颜色训练依据主色、辅色、关系色、点缀色四部分的和谐与对比,结合色彩面积来训练,下面的课题都以它作为基础。色彩秩序训练注重扩展四类色彩的强和谐和弱对比训练。色彩空间训练依据以上两个课题加强对明度的强对比训练。色彩换色训练用来加强和检验对以上课题的掌握。色彩个性训练则是训练对色彩性格、色彩心理、色彩时代、色彩文化的专业创新。

3.立体构成的创新课题设置

立体构成在造型基础训练中是一个相对不直观,考验学生虚拟空间能力、直观运用材料、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课题。课题重置围绕如何认识立体形态的空间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将平面的二维图形转化成三维立体的造型结构形式。在课题重置中专业针对性要突出,如环境艺术专业可探讨背景墙的立体视觉肌理美,同时考察学生对专业材料的认知度,使理论知识具有实践性和研究的深度。

新课题设置内容主要有:认识分析相关专业案例中的线材、面材、块材;分析立体形态功能和传达的情感因素;创意立体空间形态;调查相关专业立体形态的材料构成。新课题训练形式为:教师指导案例和学生搜集专业案例,分析说明立体形态类别、形态功能、空间专业目的。创意立体空间形态训练内容包括重复构成、对比构成等综合构成训练。例如重复形态创意会形成节奏感、韵律美;形态之间的不同包含曲直、粗细、大小、高低、长短、疏密、光滑和粗糙等对比关系;仿生构成在造型结构上有更多探索空间,增强了创意趣味性。

三、造型基础新课题系统对学生的综合指导作用

积极改革学科模式,重要的是完善已有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地改进并细化、更新课程中的子课题,明确子课题与专业的相关性。以造型基础课程课题系统重置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强化基础的造型概念,转换学生无意识的造型习惯,承接学生未来所学专业的属性。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专业理论指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互动合作的课堂氛围,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和实践习惯。课题重置还致力于结合实际,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机衔接学生原有的造型经验技法,挖掘课程的专业应用价值。改变学生对造型基础课程甚至是常态教学安排的误解,在严谨的新课题系统下学习造型基础宏观规律以及专业的相关元素。

结语

造型基础作为传统课程,它的课题多样,重置更为复杂和全面。这就要求课题设置者认识到课题重置要不断适应专业需求进行调整,更多吸纳新的进步的艺术思想,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不断积极进取,自我完善,使课程向着更高、更新的层次发展,完善我国新形势下的艺术文化教育,满足研究型大学的需求。

注释:

①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71.

②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