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茶文化的研究背景

茶文化的研究背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3 08:22: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茶文化的研究背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茶文化的研究背景

篇1

[作者简介]蔡文娟,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助教;王秀华,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171-04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数量激增,目前已超过2000万人。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大学期间恋爱、结婚、生子,已经不再是被禁止的违纪违法的行为,而是每一个达到法定婚龄的公民的合法权利。特别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如何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一所新办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表1100份,回收1032份,其中有效问卷908份,有效率达87,98%。被调查者的男女生比为30.51:69.49。其中大一学生占8.37%,大二学生占43.72%,大三学生占36.34%,大四学生占11.56%。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大学生78.85%来自农村,21.15%来自城镇;非独生子女占86.89%,独生子女占13.11%。这两组数据与该校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通过对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对80后、90后的在校大学生的婚恋思想道德状况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主流是健康的

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25岁之间。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所说的“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这个年龄的青年男女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有爱和被爱的渴望。加上男女学生经常在一起学习、生活、活动,这为他们爱情的产生提供了机会。调查显示,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是理性健康的。

(一)大学生对婚恋的态度严肃认真,注重感情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谈恋爱的人数接近50%,是比较普遍的。其中24.29%曾经恋爱过,21.36%正在恋爱,两项加起来达到45.65%。尽管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接近半数,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未刻意去恋爱,而是抱着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对待爱情。当问及“你对大学期间的恋爱持什么态度”时,77.53%的学生认为应该顺其自然,有不拒绝,没有也不强求。因为感情的事情确实不能强求,顺其自然的心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恋爱问题有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

尽管多数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并不强求,但是,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多元化。问及“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时,选择“纯粹的感情投入”的有58.33%,选择“为了选择人生伴侣”的有42.86%。由此,反映了绝大多数大学生恋爱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重视感情在恋爱中的重要意义;恋爱的态度是认真的,重在选择人生伴侣。“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排遣寂寞而恋爱的”、“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的魅力而恋爱的”、“随大流、赶时髦的恋爱”只是少数,分别为12.8%8.33%和4.76%。

(二)大学生择偶标准健康理性

以往公布的调查结果反映大学生恋爱的功利性是比较强的,但是,我们这次调查的结果否认了人们这种固有的看法。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恋人最主要的标准是“对方的品性”,占80.84%;位列第二的是“双方的感情”,占76.10%;位列第三的是“对方的个人能力”,占46.70%;位列第四的是“恋人志同道合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占40.86%。而强调对方的外貌只占16.74%;看重对方的家庭条件的仅占12.78%。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大学生恋爱有健康的选择标准,把品性、感情和能力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从调查数据我们也发现另一个新的现象,当代大学生选择恋人的标准又是比较反传统的,以往被多数人视为重要条件的、年龄、学历都被忽视了,被放在并不重要的位置上。将、年龄、学历作为主要选择标准的比例分别为:7.60%、6.83%、4.30%。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学生对选择恋人标准的认识更加成熟、理性和客观。

(三)大学生承受恋爱挫折能力较强

恋爱过程并不都是浪漫幸福、一帆风顺的。实际上,恋爱过程也会出现坎坷、遇到风浪。当恋爱过程中遇到对方健康出现问题或者对方家庭出现变故时怎么办?调查中,我们就大学生的这种思想准备进行了解,当问及“恋爱过程中,你做好哪些思想准备”,有44.94%被调查者选择“不论对方健康或者生病,也不论对方有钱或者没钱,都对对方负责”,是所有思想准备项目中选项比例最高的。在问及“假如你失恋了,你会怎样和过去的恋人相处?”49.89%的大学生认为“虽然感觉有些尴尬,但是可以争取友好相处”;22.91%的大学生认为“可以维持好朋友的关系”;而选择“大吵大闹,誓不罢休”的仅为0.33%。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比较理性地处理失恋问题,那种“恋人不成,成仇人”、“由爱成恨”的失恋心态大大减少。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有较强的承受恋爱挫折的能力。

二、大学生婚恋观的矛盾和迷茫

上述调查分析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出现了许多可喜可贵的变化,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他们的婚恋观又呈现出一种复杂、矛盾和迷茫的状态。

(一)大学生的性观念是复杂的

1 对恋爱中性关系的认识是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并存

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发生性关系的现象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大学生的看法如何?对“恋爱中发生性关系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时,位居第一选项是“感情很好,水到渠成”,61.34%;位居第二是“一时冲动”,50%;第三位是“生理需要”,40.75%。说明多数大学生还是认为恋爱中发生性关系是自然的事(61.34%)。

在调查“对现在大学生同居现象的看法”时,认为“短暂快乐之后带来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无奈,应该克制自己”的占49.01%;认为“这是恋爱者双方自己的事,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可以接受。但是,自己会慎重考虑”的占43.39%。不认可(49.01%)和认可(43.39%)的比例很接近。而只有3.85%的大学生认为是“严重违背传统道德和违反校纪”的,也只有3.74%认为“无可厚非,如果是自己也会接受”的。认为不道德(3.85%)和认为无可厚非(3.74%)的比例同样很接近。这两组统计数据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处在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并存和互相碰撞的特殊时期。

2 大学生的观念呈淡化趋势

问题历来是恋爱、结婚中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甚至成为决定恋爱是否成功、婚姻是否幸福的关键因素。但是,当代大学生的观念却呈淡化趋势。调查发现,认为“很重要,是衡量道德水准的标志”的占52.31%;认为“一般,有了更好,没有也无所谓”的占31.50%;“强烈反对用作为衡量道德的水准”的占14.65%。不在乎和强烈反对用作为衡量道德的水准的百分比加起来达到46.15%,说明观已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淡化,在恋爱过程中并不是一项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与前面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只有7.60%的被调查者会把作为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

观念淡化还表现在大学生对的态度上。大学生对坚决反对的占44.60%;“慎重,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的占23.13%;不反对,但自己不会这么做的占22.80%;对此持“无所谓,双方自愿的嘛”占9.47%。从这个统计数据来看,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认可现象。

对大学生观念的淡化趋势,应该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即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其消极落后的一面。从积极进步方面来看。淡化“”观念是对传统“”观念的反叛,弃封建社会几千年来摧残妇女、奴役妇女的观,是一种思想道德观念的进步。从消极落后方面来看,淡化观念,会造成青年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的放纵态度,这也是目前大学生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现象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对发生性关系的可能后果的认识是矛盾的

由于恋爱过程发生性关系和婚前同居现象增多,未婚怀孕和未婚生育的现象随之增多,通过性关系传播性病或艾滋病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对此了解多少呢?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性关系的可能后果(怀孕、性病、艾滋病)了解的情况是:1.54%很了解;39.76%基本了解;40.64%一般了解;11.56%基本不了解;6.50%很不了解。说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发生性关系的可能后果,多数大学生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况。

虽然多数大学生对发生性关系的可能后果的了解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况,但是,对于“恋爱过程发生性关系是否有必要采取安全措施”,75.8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20.3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42%的学生认为应视情况而定;0.88%的学生认为不必要;0.44%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必要。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能够认识到发生性关系时采取“安全”措施是比较安全的,他们对发生性关系可能发生的后果还是比较担心的。从这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发生性关系的可能后果的认识处于矛盾状态。

(二)接受在校大学生结婚但思想准备不足

根据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达到法定婚龄的中国公民,凭身份证到有关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不需要所在单位开具有关婚姻状况的证明。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大学生不少已经达到法定婚龄,他们同样可以持身份证到有关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那么,对在校大学生结婚这个话题,他们是怎样看的呢?77.20%的大学生“不反对在校大学生结婚,但是自己肯定不会在大学期间结婚”;仅有5.62%选择“如果可能,会在大学期间结婚”;只有8.37%反对在校大学生结婚。调查数据反映了在校大学生结婚已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不会在大学期间结婚。究其原因:第一,大学生没有经济能力承担结婚的责任。第二,大学生结婚的思想准备不足。“假如你未婚怀孕(或你的女朋友怀孕),你会怎么办?”调查显示,59.58%被调查者选择到大医院做流产;37.00%选择告诉父母;30.07%选择告诉好朋友和同学;仅有16.08%选择马上结婚的。说明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思想准备不足,即使已经怀孕了,选择马上结婚的大学生还是少数,多数还是选择流产。第三,大学生对结婚可能承担的家庭责任的思想准备不足。当问及“在恋爱过程中,你做好哪些思想准备?”选择“准备承担赡养双方父母的责任的”占24.40%;选择“准备承担为人父母责任的”仅占17.86%。反映了多数大学生思想上还没有成熟为可以承担家庭责任的成年人。

(三)大学生对离婚问题的态度是矛盾的

在一个高离婚率的年代,社会对离婚者也持更为宽容的态度。离婚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的夫妻来讲是一种解脱和理智的选择,但是,对于已经有了孩子的夫妻来讲,离婚就不再是夫妻两人解除婚姻关系那么简单的问题。调查显示,40.42%被调查者认为父母离婚对子女负面影响非常大;35.68%认为负面影响比较大;很难说清楚的占16.63%;负面影响不大的只占5.29%;没有影响的仅占1.98%。也就是说76.10%的大学生认为父母离婚对于女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和比较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对于子女来讲,他们需要父爱和母爱、需要一个完整的温暖的家。而父母离婚,孩子的这种最基本的家庭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对孩子的心理、感情及精神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子女不希望父母离婚。但是,当离婚话题直接涉及大学生本人时,答案则是不同的。当问及“你对离婚的看法”时,回答“如果不合适,应当早点离婚”占51.76%;回答“既然结了婚就不要轻易离婚”占44.49%;回答“婚姻就应该天长地久。不应该离婚”的仅占3.74%。可见,对于当事天来讲,如果感情已经不存在了,多数人认为选择离婚是最好的结局。从这两个选项的不同答案来看,角色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必然是不同的。作为子女,难于理解父母的感情危机及离婚的选择,不希望父母离婚导致自己失去一个完整的温暖的家。作为当事人,希望自己的爱情是幸福的、婚姻是美满的,当这一切无法满足时,当然希望结束这种无爱的甚至是痛苦的婚姻。所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对象会选择不同的答案,甚至出现矛盾的选择。

尽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矛盾的,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虽然婚姻是一对男女因为爱情而缔结的。但是,当婚姻涉及到第三个人――两人的孩子,婚姻就不只是两个人的事,“结婚容易离婚难”的困境就可能出现。因此,婚姻是人生大事,必须慎重考虑,既不草率结婚,也不草率离婚,这才是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四)大学生对网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网络在大学校园的普及使大学生上网聊天交友成为常事,甚至有些大学生在网上成立虚拟家庭。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是如何呢?选择“见仁见智,在于个人的心态与处理态度”的占46.92%:选择“不看好,而且觉得满是陷阱。有危险”的占42.62%。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网恋的认可和觉得网恋有危险的比例很接近。虽然网恋也让一

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那毕竟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由于网恋而上当受骗的案例展有发生,网恋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人们的一般认识。

三、大学生婚恋观的困惑在子婚恋教育缺失

(一)性教育与大学生性知识需求的矛盾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性的欲望,有了解性知识的渴望,有获得健康性观念、性知识教育的期望。但是,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这方面的教育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基本上没有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学生也难以从学校的教育中获得性知识并形成健康的性观念。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56.06%来自网络了解;54.85%从书本上获得;50.66%是朋友传授的;只有9.14%是父母教育获得的。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渠道,是网络、书本和朋友传授。从网络上、书本上获得的性知识可能是残缺不全的、不健康的,甚至有不少还是属于黄色性质的或是的内容,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朋友的传授也可能存在性知识不科学、不健康的问题。所以,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渠道是不科学的。那么,要扭转大学生获得性知识渠道不科学的状况,第一,全社会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大学生性知识教育的问题,把大学生接受性知识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方案中,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接受科学的、健康的性教育。第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应该成为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老师,而且应该成为孩子青春期性知识教育的启蒙老师。但是,调查显示,只有9.14%的学生是从父母的教育中获得性知识的,可见,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盲点。因此,父母要转变观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青春期的性知识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篇2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受到经济、政治、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国际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英语已成为国际性的语言,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沿着相互补充、接近和吸取的轨迹前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真正融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体系,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探索一条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新途。而脱离文化去理解一种语言,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以往对跨文化教育认识不足。应首先明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几方面。

(一)中西文化依托不同的语言环境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汉语语言社会背景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因此汉语和英语中某些事物名称的内涵和引起的联想就有了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在中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象形文字”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象形语言。 这种象形语言,包括了字、形、音,还有语气、感情、表情等。 而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以符号简单、多种组合、含义固定,成为被更多人所接受的文化。

(二)中西文化有不同的语言习惯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政治、历史、地域和自然环境下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这就决定了不同的语言之间尽管存在着许多词汇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关系并不等同与“对等”。

(三)中西方文化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中西方写作观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多强调“写作是一种交流”,而中国受传统写作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主张 “诗言志”、“文以载道”。 欧美写作理论受人本主义的影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拓展事件、拓展观点,使自己的文章展现个性,更具创造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跨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跨文化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跨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对处于某一种文化背景的教育对象实施异文化内容的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进教育对象与异文化的互动,从而达到使教育对象充分理解和尊重与自己文化不同的文化和培养教育对象良好的跨文化交往的态度和较好的跨文化交往的能力的目的。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是扫除文化壁垒,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学习者开放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对他人敞开胸怀,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体系,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跨文化运作能力。

(二)跨文化教育的层次

认识为第一层次。不同文化间通过彼此之间交流和交往互相学习和影响。 有些学生在学习外语启蒙阶段,缺少对异质文化的信息以及缺乏对异质文化的了解。

宽容为第二层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质文化进行探究,以形成对异质文化更深的了解。 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我们将更好地理解了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质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

鉴赏为第三层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的。 当我们进行学习异质文化、进行跨文化教育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是要加以判断、欣赏并吸取异质文化的精髓和长处,因此,这也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

(三)跨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

1.科学选择教材,增加跨文化教育内容

适合的教材应体现文化的差异,兼顾语言形式和交际原则。外语教材应当既符合英语学习规律,又包含丰富的语境知识;在介绍语言的同时,既要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目标语语言系统和交际原则,补充学生交际所需的目标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跨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开阔的心怀、开明的态度。

以交际为目的,追求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跨文化的教材编写队伍应包括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经仔细选材,按主题分类的跨文化教材既具综合性,又具科学性。有利于鼓励学生以一种开放的胸襟积极体验外国文化,通过分析比较,在两种文化间建立联系,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外国文化,又能深入思考本国文化如何被目的语文化所理解。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跨文化教育的后果

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判断与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因此,教学方式和策略也应该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以跨文化教育为目的的教师应拓宽思路和视野,把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出发,使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及生活经验相结合,更好地实施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认知法传授知识,并结合具体情况以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为辅助。认知法重在理解和领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则能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借助母语加深理解。

3.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深化对母语文化了解

英语在不断扩大影响的同时,各民族文化也是在不断与之抗衡,进而造成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可以说任何国家的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都是两国文化的交汇及矛盾之处。跨文化教育给我们审视本国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母语与目的语文化的对比,了解哪些是民族文化精华,哪些目的语文化可为我所用。还应包含母语文化的教学,包括表达中国特色的词汇、短语、句子以及成语和典故,都可作为教学的素材。

三、结束语

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已成为近年来外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对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希望它有利于广大英语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实施途径,也希望能引起有英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索与研究。最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里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Byram,M. Culture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s, 1998

篇3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欧洲,由欧洲传到北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多样的茶文化亚类。本文从不同文化背景视角研究亚洲、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感知的特征及异同,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得出对茶文化传播趋势的预测与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文化背景;定量研究

1世界主要茶文化

茶不仅是商品,而且是一种附有传播性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茶文化的融合与变迁导致了茶文化多元性和不同亚类茶文化的出现,形成了诸如“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等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茶文化[1]。正因为如此,茶文化的定义也十分广泛。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饮茶相关且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特征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如茶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行为文化(如茶艺表演、茶叶展览和茶文化节庆)和精神文化(包括茶美学、茶宗教和茶艺术)[2]。本文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茶文化,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1.1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之前,当时茶叶被当作一种草药使用;而茶叶正式被作为饮品大约在公元前59年[3]。到唐代,饮茶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唐代的陆羽(公元733-840年)被誉为“中国茶圣”,其著作《茶经》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和饮茶的著作,对茶叶起源和历史、茶叶生长和加工过程、饮茶方法、茶艺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对当时和后代具有深远影响。在唐代以前,中国茶叶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印度和中亚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茶叶出口国;到了17世纪,中国茶叶第一次被出口到欧洲。伴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发展,中国茶叶被源源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茶文化。Yang(2007)认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谐,融合了社会、历史、宗教、民族、音乐、舞蹈、绘画、美术、食品、烹饪等各个方面[4]。Wang(2001)则认为中国茶文化是“可见的艺术和不可见的道”相结合的产物,而“道”的内涵却非常丰富,自然法则是其主要内涵之一。从哲学视角看,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三重影响[5]。“和谐”和“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茶文化强调“以茶会友”和“以茶交友”,主张通过以饮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思想的体现;而茶艺表现过程也要求泡茶的水温不高不低,则正是“中庸”思想的体现。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后期加工均具有严格的时间和季节限制,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佛家思想强调“无欲”和“自省”,而中国茶艺则强调通过饮茶达到放松自我、反省自我的目的。中国茶文化博大而精深,对一品好茶的要求可谓良多,包括颜色、香味、形状、口感、茶具、水、时间、温度等[6]。茶圣陆羽认为泡茶的水最好来自于山泉,其次为河水,再次为井水。而最好的泡茶工具则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壶,不仅能够保持茶的原始味道,而且能够提升茶的芳香[7]。

1.2英国茶文化

茶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早期引入欧洲;到17世纪中叶,茶叶被出口到英国;英国最早的茶叶广告出现在1658年;到18世纪时,茶叶已经成为英国最流行的饮品;到了19世纪,喝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8]。绿茶是中国最初向欧洲出口的茶叶种类,但由于绿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容易保存的发酵型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出口英国的主要茶叶种类,并流行至今。在英国茶文化中,下午茶是当之无愧的代表。根据Pettigrew(2001)的研究,下午茶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1830-1840)的英国上层社会,因饮用时间在下午和傍晚之间而得名[9]。在英国,下午茶有时也被称为“低茶”(LowTea)。因为饮茶时经常坐在较低的椅子和桌子旁,饮茶同时配有面包、黄油等点心,且与糖、牛奶、奶油等搭配饮用。而与“低茶”相对应,英国茶文化中还有“高茶”(HighTea)的说法。在下午茶普遍流行于英国上流社会的同时,另一种饮茶形式“高茶”逐渐在英国普通家庭中流行起来。由于普通工薪阶层会承担更多的体力劳动,在两餐之间需要更多的食物补给。在“高茶”中人们摆脱了高雅却略显束缚的低矮茶椅,把更为丰富的食物摆放在高大的餐桌上,在饮茶时食用肉类、土豆、奶酪、面包和蛋糕等食品,份量更接近于一顿正餐。随着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英国流行开来,茶会逐渐成为了英国社会时髦的社交活动。与此同时,与茶有关的诗歌、小说甚至歌舞等文化形式也逐渐出现。早在18世纪,英国乡村就逐渐开辟了各式茶园,在每周六与周日对外开放,人们可以聚在一起饮茶跳舞。这种形式一直保持到二战前期,现在茶舞依然作为一种英国传统舞蹈而流传。从19世纪起,茶馆就逐渐在英国流行,一度成为英国女性最热衷的社交场所。现今的茶馆业依然火热,当然更多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可口的食物及茶饮,同时又保留了一种英国传统茶文化的氛围。

1.3美国茶文化

根据Yang(2007)的研究,茶叶第一次进入北美是在17世纪中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引入。但由于此后英国控制了北美茶叶贸易,从中国出口到北美的茶叶并不多。而英国统治者又不断提升茶叶关税,最终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使茶叶为美国历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美国独立后,自1784年起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美国人最早的饮茶习惯主要由来自欧洲的移民引入,在茶叶由北向南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北美南部地区干燥炎热,饮茶方式由以前的热饮变成了冷饮,由单一茶饮变成了与柠檬、糖等混合的茶饮,并逐渐被多数美国人所接受。如今,冰柠檬茶可谓是美国南方茶饮的代表,并逐渐通过罐装、软包装等形式向全世界范围传播,逐渐被亚洲市场所接受,这是茶文化由西向东的逆向传播。美国茶文化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袋泡茶包的发明。20世纪初,纽约茶商Sullivan将茶叶装入丝织的小麻袋中作为样品送给客户。但客户在泡茶时却误将整个茶包放入杯中,这个偶然的误会却使袋泡茶方便易掌控的优势显现出来,使之逐渐在美国广泛流行起来,并在其他国家得以推广。

2研究问题

茶文化经历了由东向西,又自西而返的传播过程,已经成为世界性文化现象。这样就使得茶文化研究应当跨越地域的限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茶文化的感知有何异同。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进行探索性研究。

3数据收集

本文数据由第一作者在美国北卡罗莱纳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收集。采用简便抽样的网络问卷形式,问卷包括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共收回有效问卷246份。调研对象分别来自于美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近半数被调查者声明具有欧洲文化传统,因此按照文化背景进行划分,可得出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文化背景群体。

4数据分析

4.1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分析中发现,亚洲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在保持清醒、遵循文化传统、对茶文化感兴趣及家族传统方面都明显高于欧洲和北美洲群体;但是,在喜爱茶的味道方面,其动机却没有欧洲及北美群体敏感。这显示出亚洲背景群体对茶的诉求更偏向文化传统,而欧美群体更注重茶的味觉体验。

4.2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来看,亚洲文化背景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更加了解,而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于英式茶文化更加熟悉。由此可以看出,英式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仍占据统治地位,而中国茶文化在亚洲文化群体中则有较好的传承。这说明茶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因地域的阻隔而中断,如在美国的欧洲移民及亚洲移民依然对其传统茶文化更为熟悉。

4.3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亚洲群体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明显高于欧美群体。这表明,亚洲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不仅更加熟悉,而且更加热爱,可以预见中国茶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中更具有生命力。

4.4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

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亚洲群体相较欧美群体而言,认为知道茶的原产地、饮用高品质的茶、了解原产地的茶文化、看到茶叶生产的过程以及体验传统茶文化更为重要。这说明亚洲群体对于饮茶及其背后所代表的茶文化有更多的诉求。同时,三种群体都认为饮用高品质的茶是最重要的要素。这说明在不同的茶文化当中,追求高品质的茶叶,满足人们对味觉及健康的需要,始终是第一要素。

4.5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分析可以得出,亚洲群体更多从文化传统中继承茶文化知识,而欧美群体则倾向于从旅行经历中获取。同时,亚洲群体在家族遗传、来自书本、电视或其他媒体、受周围朋友的影响以及通过社交途径等方面获取茶文化都高于欧美群体。这说明茶文化在亚洲有更深的积淀与更丰厚的土壤,无论是家庭内部传统、对外社交礼仪、书本电视媒体,无一不渗透着茶文化的熏陶。

4.6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

而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也有不同。欧洲群体对茶文化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精美的茶具,北美与亚洲群体则对饮茶方式最感兴趣。但是亚洲群体较欧美群体而言,在茶叶加工过程、茶叶冲泡过程、饮茶方式、茶具及与茶相关的艺术等方面都显示出更多兴趣。这说明对茶文化更加了解的亚洲群体,精细于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茶文化越了解,就越有兴致。这将进一步促使茶文化在亚洲的发扬光大。

5结论及建议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北美,茶文化经历着不断的融合与变迁。虽然随着近代欧美经济的扩张,茶文化又出现了由西向东的逆流之势,但以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丰厚的茶文化土壤,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深刻的茶文化内涵,必将孕育出更加蓬勃的茶文化生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吸取西方茶文化的精髓,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群体,应尊重其茶文化传统及饮茶偏好。例如招待英国客人应侍以红茶,并以糖、奶等佐之;而招待美国客人更应提供冰茶,而不是全部以中国传统的热茶来接待。同时,中国茶文化也应当随着中国茶叶的出口走向西方,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出版更多的英文茶文化书籍,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全面地展示给西方群体。另一方面,中国丰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也能在吸引西方游客的同时,将自身悠久的茶文化传统传播出去。这样的“一出一进”,将会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并使得中国茶文化在未来展现出其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2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篇4

关键词:

茶文化;开发保护;发展策略;法律问题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在长期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内容。一直以来,茶文化都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阶段人们对养生、文化等消费需求更加突出,在这一背景下,茶文化的可开发度就进一步提出。因此在茶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就逐渐兴起了一系列有关茶文化开发的产业链条。但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茶文化开发过程中,过多追求价值导向,因此在茶文化内涵挖掘,品牌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多缺失和不足。从根本上看,想要解决茶文化市场的盲目开发现象,必须注重法律机制建设,提升开发者的法律意识,从而实现茶文化产业的体系化开发。

1茶文化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随着目前人们对健康、养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消费产品,但目前整个消费市场中,有关茶文化产业开发的产品比重还很低,尚且处于快速发展期,茶文化产业所开发的产品大多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因此加快茶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是满足消费者庞大消费需求的客观需要。我国是世界上茶文化体系最丰富的国家,也是茶叶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涵盖茶文化历史、茶文化、茶产业的庞大体系。所以我国具备茶文化开发的基础和前提。而提升文化品质,壮大文化产业链,也是我国推行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要求。因此,实施茶文化产业开发也是整个国家文化开发理念不断成熟的客观要求。再者,之所以要发展茶文化产业,也是人们对自身消费品质和内容日益提升的要求表现。如今人们的经济收入有了可观改善,加上人们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不断转化,传统单一的物质消费就很难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与文化相关的茶文化产业就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内容。因此,只有充分重视茶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才能有效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同时正是这一消费需求的存在,为整个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市场空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后,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所以,需要我们体系化开发茶文化产业。通过该产业开发不断完善,从而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提供重要保障。最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成熟,无论是资源利用,还是盈利模式,都需要我们探索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而实施茶文化产业开发正是将产业内容优化,多种资源要素充分利用的具体表现。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整个经济发展最大的要求就是走产业融合协同的发展道路。通过产业融合,尤其是产业链条建设,将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茶文化产业相关资源,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开发的目的和价值。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涉及到诸多产业,不仅包括茶叶产品开发,还包括文化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业态,因此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将对诸多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推动。

2茶文化发展与保护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目前整个茶文化机制在庞大的消费需求影响下,已经实现了体系化开发,因此一些茶文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无论是与茶文化相关的旅游开发,还是主打茶文化牌的茶产业体系建设,如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仔细研究茶文化开发及保护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以下问题:

2.1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强有力的核心企业。进行茶文化开发,需要持续投入,因此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开发状况。其次,缺乏完善全面的开发思路,所谓完善的思路指的是从企业发展融资、企业产品体系建设、企业发展战略等等,但目前多数茶叶企业都是在传统作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与现代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最后,茶文化产业开发缺乏深度融合,发展茶文化不仅仅是从某一点切入,而应该是以茶叶开发为基础,融入消费者体验,完善产品内容,但目前茶文化开发更多只是停留在某一点,因此无论其开发程度,还是与市场的融入度都较为缺乏。此外,在茶文化开发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知识产权意识,不能很好完善自身权益保护,而在部分茶文化历史的保护工作中,也存在重要缺失。

2.2茶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企业看到了茶文化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权益,因此其存在过渡开发茶文化体系的现象,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必要的茶文化保护意识。整个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茶文化保护难度大。经过几千年发展,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区域为核心的茶文化体系,在不同茶类型地区就形成相应的茶文化体系,比如在普洱市,具有普洱文化的茶叶企业超过百家,因此这就使得在进行茶文化开发时,实施难度大,很难取得理想保护效果。其次,是缺乏综合实力强的茶叶企业,如今多数茶叶企业在资本融资方面较为匮乏,其资金实力并不充足,因此其在进行产业开发过程时,首先想到的是开发收益,而非开发保护,这就使得很多茶文化资源只在于开发,而没有形成有效保护。最后,在茶文化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保护机制,缺乏相应法律规范,以至于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多流于形式,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明显力度不够。当出现茶叶企业破坏茶文化时,并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同时政府也缺乏必要的投入力度,整个茶文化保护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3从法律视角分析完善茶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具体思路

如果从法律视角看茶文化发展与保护,那么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法律制度的存在,其价值在于既有效开发茶文化资源体系,同时也在开发的同时做到了有效维护。从法律角度出发,实际上就是对茶文化最大价值的保护,其具体实施思路为:

3.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保护茶文化品牌与内涵

茶文化在开发过程中,想要保障开发者的权益,就必须从品牌维护角度出发,切实有效提升对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品牌维护,最大程度保护其利益。只有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才能为其品牌价值维护提供基础,同时只有茶文化企业具备了相应的实力,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茶文化开发和保护工作。从目前多数茶文化开发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品牌保护意识,企业自身所研发产品的知识产权也未能予以妥善保护。随着茶文化开发体系的不断成熟,应完善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维护。

3.2明确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使用范围

茶文化开发过程中,各相关企业都应该具备充足的法律意识和思维,不仅要让茶文化实现最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挖掘,同时也要充分保护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法律权责。首先,无论是茶文化的权属所有者,还是开发者都必须对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有效认知,在进行茶文化开发时,必须对相关环节因素进行界定,通过权责义务的准确界定,从而实现有效追责,一旦茶文化开发过程中,出现相关责任问题,就有据可循。

3.3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内部管理

在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相关机构和组织要加强对具体开发活动的有效监督,针对整个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而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要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坚持追根溯源,注重整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中,确保责任有人担当。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让其认识到依规章开展茶文化开发的重要性。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有效提升茶文化开发者对茶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过程。

3.4完善相关法规,提升茶文化保护范围

想要做好对茶文化开发过程中的保护工作,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及相关机构要完善法规建设。以法规完善、监督完善、履责完善来为茶文化有效保护提供保障;二是茶文化企业自身要树立茶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意识,其作为茶文化开发主体,只要其重视保护,才能从根本做好茶文化保护工作;三是,整个茶文化行业要构建全面完善的保护范围,茶文化企业要丰富法律意识,增加维权思维,一旦出现问题,也要据理力争,维护权益。

4结语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消费习惯更趋向多元,而消费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茶的价值,以及茶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以前,可以说,当前茶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体系化开发茶文化不仅能有效延展茶产业链条,同时也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具体要求,此外,这也是当前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正常表现。但是在具体开发茶文化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比如缺乏体系化开发思路,知识产权意识不足,不能将开发与保护协调开展等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看,都是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表现。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融入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系化文化内容,作为非物质化的文化产物,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现阶段茶文化开发进一步成熟,如何才能在有效挖掘其内涵特点的同时,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实现茶文化开发就成为当前我们对其实施开发的具体思路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楼慧心.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中国文化,2013(5):68-73.

[2]徐艺乙.我国转型期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J].传承,2013(18):179-182.

[3]杨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民族学刊,2014(6):53-58.

篇5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茶文化开发和挖掘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促进合作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十九世纪,丝绸之路作为中西方贸易的重要路线,茶叶使得中国和地缘国家以及更远的地方的不同的文化和宗教民族等促进了他们的融合。中国茶叶产区共分为四个产区,华南地带、西南地带、江南地带、江北地带,中国茶的产区较大,南自北纬18度附近的海南岛,北自北纬38度附近的山东蓬莱山,西自东经94度的林芝,东自东经122度的台湾地区。作为世界种植茶叶大国,同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茶文化的推广切合现如今的政治导向,具有很强的行为导向,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推广以茶文化、茶叶种植和茶叶二次开发为主要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提出要把文化发展放在排头兵的位置上,让文化发展带动贸易交往促进更深层次的沟通交往。茶文化传播将成为民间沟通交往层面上一个重要的认识交流平台。

一、采取现代传播方式积极推动茶文化,制造契合现今社会发展和民众普遍接受的传播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宣传茶文化,将茶文化制作成为不可替代和深入人心的重点。抓住人才培养,尊重市场规律,让茶文化成为国际间交流的共同语言。

二、在传播过程加强茶文化的宣传,也为国人树立茶文化,同时作为国人认识并肯定自己本民族文化,相信本民族自己的骄傲的优秀的茶文化,培养本民族人民的凝聚力,作为聚合作用,不仅连接中国和其他国家,更是连接中国人长久的民族情怀。

三、茶文化更要创新传播的方式,不仅需要传统的参与式体验,同时还需要借助新型的传播方式进行,借助新媒体,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种表现方式共同作用,弥补因为不能实地参与体验而造成的感官体验缺失的弊端,对茶文化进行不断深化。

四、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把茶文化进行全方位包装,变成符合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产品,通过技术平台推广至国际舞台,在认识和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新的“中国印象”,不断的推广具有“中国印象”茶文化,通过文化先行的方式,使得中国同各国文化之间形成合力沟通,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更好的促进经济和其他贸易的稳健发展。

篇6

当今世界不再是单边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过日子,每个国家都要打开国门,面对世界。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们走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文化中的不同随时都会凸显出来,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就是在考验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跨文化交际能力

1.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另一人或者另一个群体时,所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和融入能力。当今社会,人们的流动性在不断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生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曾经这些人并没有很多机会交往,但是现在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每天都在交流。例如很多中国人去美国和欧洲留学,有些人很快地融入到当地人中间去,和他们打成一片,一起出去逛街爬山开party。但是也有很多人一直和中国同学在一起活动,并不愿意或者是并不能很好地与当地人交往,最后直到回国时可能英语还说得不够流利。这就是一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直观体现,能否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们融为一体,被他们接受和认可是很重要的表现。又比如说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外国人“大山”,他常年生活在中国,主持各种中国节目,被我们中国人接受并喜爱,甚至如果不考虑他的外貌,我们都会觉得他就是一个中国人,这就是他卓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表现。

1.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不断加快,加入世贸组织、举办北京奥运会、举办金砖国家会议、成功申办冬奥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现在每天都在进行了大量的国际交往,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每个国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促进人们文化之间的交流。我们和外国人交流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你是非常可靠的,非常了解他们,也愿意和你交往或者做生意。例如我们和印度人交往,那么就要注意印度人是不吃牛肉的,而且至少有一半的印度人只吃素。当我们与印度人握手一定要用右手,因为他们的左手是用来擦屁股的,而右手是用来吃饭的,你握手时使用右手他会觉得你是很尊重他的。另外印度人摇头表示的意思是“是”,这都是一些常见的印度风俗。又比如我们和伊斯兰国家的人交往时,则要对伊斯兰教有足够的了解,尊重他们的风俗,才能更好地和他们相处。以上所说都是一些基本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做好了跨文化交流,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对外交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茶文化英语教学

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人精神的象征与代表。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推动了中国茶叶的发展与销售。在现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茶,并且开始学习茶文化。茶是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在饮用茶叶。中国和英国也形成了灿烂而多彩的茶文化。茶文化的输出非常有利于茶叶及茶叶周边产品的输出,我们今天应该大力推广茶文化。由于茶文化典籍主要都是中文著作,为了加强茶文化的输出,就需要进行茶文化英语教学。由于文化的差别,很多茶文化无法准确地用英语来描述,这对于英语教学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者既要对英语及英语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又要对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认知。当前我们的茶文化英语教学的开展还比较少,合适的教学者更是少之又少,而学习者和教育者也都是因为爱好才参与其中。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上的投入,市场需求非常有利于茶文化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茶文化英语教学可以促进茶文化的向外推广,而茶文化的推广也能促进茶叶及茶叶周边产品的出口,产品的出口又拉动了国内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政府、企业和从业者都应该为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3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茶文化英语教学

3.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受到周边环境影响和教育者培养所形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在当今社会不同文化交融的情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了每个人都必备的能力之一。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每个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教育者可以教育学生学习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如果我们要与某个特定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交往,就要对这种文化有着针对性的深刻了解,否则很难进行好的跨文化交流。事实上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欣赏外国电影,听外国音乐,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娱乐节目,这些都是跨文化交往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

3.2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茶文化英语教育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茶文化英语教育中起到了“打基础”的作用。课堂是茶文化英语教育的主要场所,而教师在这教育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培养方法、文化知识背景等因素对于学生茶文化英语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合格的教师会非常注意文化背景的教育,学生如果对英语国家背景没有足够的了解,就很难理解一些复杂的英文,更无法将茶文化翻译成英语转述给外国人。在茶文化英语学习中,要同时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理解外国人为什么这么表达,这么表达的目的是什么,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又该使用哪些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一个优秀的学生,熟练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后,那么他很容易获得其他文化人群的欢迎。当他和外国人交往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在向外宣传茶文化的过程中,熟练地使用英语,运用各种外国人的典故和俚语,很容易获得外国人的好感,这对于茶文化的向外传播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也将是我们茶文化英语教育的一大成功。

4茶文化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4.1提高教育者的教学能力

教育者在教学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育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之中。而且要提高学生们对外国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为了兴趣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鼓励学生多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多学习课外的跨文化知识,多参加茶文化活动,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些,就对教育者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4.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意识

中国的学生往往比较害羞,在学校学了很多年英语,可是当他们真的面对外国人时却不敢说出口。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当走在国外的街道上,很多外国小孩都会非常热情对我打招呼,大声喊着“你好”,让人感到非常惊喜。而很多中国孩子则不同,面对外国人时虽然想说话,内敛的性格却使他们不好意思开口,错过了很多很好的交流机会。我们的教育者要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们不再害羞,敢于大胆地说出口。性格的改变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重要部分,只有敢于说出来,才有了交流的基础。语言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们这种意识。

4.3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热爱

茶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外宣传茶文化。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们对茶文化的热爱,只有真心的热爱茶文化,才会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茶文化学习和宣传上去。茶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民族特色,它代表了中国人的真善美的品德。真心的投入到茶文化学习中去,把茶文化更好地传播给世界人民,是每一个中国的责任。在对外交往中,茶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待人真诚友善的精神非常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一个和善真诚的人,无论在哪种文化中都是被人们所喜爱的。我们的教育者不但要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同样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5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璀璨文明,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外国人对中国的茶文化还缺少足够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宣传茶文化,加强茶文化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国交往中非常重要,非常有助于不同文化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交往。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者不能忽视这种作用,并应该主动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范玲玲,李晓珍.谈交际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2):87-89.

[2]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的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19-30.

篇7

当下,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之一。每逢节假日,与家人朋友外出游玩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而与之前的传统旅游方式相比,现在的人们却愿意选择更节能环保的方式。作为节能减排的代言人,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引领了一股新的旅游风潮,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旅游业变得越来越绿色环保。而低碳旅游的发展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大有裨益。茶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生态化的旅游乐国,它不仅能够让人们看到恬静的茶园景色,也能够加深人们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因而,在此背景下,分析低碳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将会为经济旅游模式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1低碳经济与旅游的关系

1.1低碳经济概述

20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与之前只顾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相比,低碳经济将环境保护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低碳经济的主旨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土壤。在全民上下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也由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国家的政治高度。低碳经济模式的实施也展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态度,表明了我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决心。可见,低碳经济不仅是某个人的事情,或者某个组织的事情,它更应该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达成的共识。在全球化经济融为一体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改变某些国家对这方面认识的不足,提高他们对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1.2低碳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旅游业也迅速的改变了之前的发展模式,朝着更加绿色、更加生态的发展模式前进。在有限的全球资源下,如何制造可再生的能源,实现经济的可循环利用也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也更注重提高自己精神上的幸福指数。因此,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理念也为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做出了不少贡献。而将低碳经济引入到旅游业中,也必将为旅游业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2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是在当地茶叶资源以及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整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人们打造的一个更为贴心和环保的茶旅游方式。相比于其他行业,茶文化旅游本身就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为自然的生态环境,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茶文化旅游也开始着手筹建新的发展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中国,饮茶不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活动,更是促进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在重要的商业密会还是在老百姓的家中,都有以茶会友的习惯。可见,茶文化早已经深入到我国人民的心中,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以茶叶为主线,结合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不仅能够大大的增加当地的经济,更能促进当地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茶文化的弘扬。而茶叶生长的环境大都温度适宜,环境优美,这些先天性的条件也为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可行性基础。同时,茶文化的内涵也为当地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都为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文化条件。

2.1合理配置:科学设计茶文化旅游的路线

对于旅游业而言,旅游路线的规划往往直接决定着旅行的舒适度。因而,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路线的规划,绝对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制定合理的路线,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每个城市茶文化的特点,才能够利用这些优势打造专属的特色。中国地大物博,与茶有关的城市也有不少。而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不同,茶叶的味道也各有千秋。为了凸显当地茶城的特色,我们一定要对当地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的配置。在设计茶文化旅游路线之前,我们要对茶城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调查,包括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其次,我们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并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删减,当然,这其中涵盖着可能对茶文化旅游造成污染的项目,也包括了可能破坏当地茶文化特色的因素。剔除了这些不符合低碳要求的项目之后,我们才能打造一条低碳环保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而适度的开发机制也是维持茶文化旅游城市长久发展的前提。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茶文化旅游区的开放程度进行慎重的考量,并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测试,才能够促进茶文化旅游路线的优化升级。

2.2主打特色:开发低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在旅游中,旅游产品的开发至关重要。茶叶作为茶文化旅游的标配,成为了带动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必需品。与茶叶有关的药品和保健品业已经成为旅游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当然,在研发与茶叶相关的新产品中,我们一定要将绿色安全、低碳环保放在首位。因此,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我们也要对产业链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在包装销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资源的浪费问题,特别是包装纸的运用。践行低碳节能的发展理念,使用循环可再生的材料作为茶叶包装,突显旅游产品的茶文化特色。当然,同花哨却毫不实用的包装纸相比,人们更愿意购买环保实用的材料。所以,绿色节能的茶叶包装更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茶文化低碳旅游模式下,有的城市还开发了茶文化生态游、茶文化健身游的项目,这些项目符合了低碳茶文化旅游的主题,能够吸引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游客前来游玩。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下,有的茶城还将当地的茶叶制成低碳茶饼,不仅方便收藏,更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可见,开发低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增加当地的专属茶文化特色,更能为游客量身定制专属的旅游路线,为他们留下愉悦环保的旅游体验。

2.3保护底蕴:深入挖掘茶城的文化内涵

旅游中真正打动人内心的绝不仅仅是美食的诱惑以及别外洞天的美景,在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后,茶城如果想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深入挖掘历史所赐予的文化优势。例如: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之中,与色彩绚丽的服饰相比,更让人心之所向的是一段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可见,文化内涵能够为这个城市建造坚不可摧的城墙。这是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而这些不仅能够牵动人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更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以及心灵上的鼓舞。民族文化特色是强烈的印记,而少数民族自然的生活状态也能够增加茶文化旅游的魅力,让茶文化旅游低碳的主题表现得更为明显。深入挖掘茶文化也能够让本地悠久的茶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让这些尘封起来的传统文化重新被人们熟知,这对于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侨香风情,文化圣海,人们在获得了低碳生活的感受之后,更获得了心灵上的低碳享受。

2.4贴心服务:营造轻松自由的旅游体验

传统旅游之所以被人所诟病正是因为大量的被迫消费。强制性的消费行为不仅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不适,也使得旅游的质量大大的下降。因而,基于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一定要改变传统高消费给人带来的感受。在低碳经济的引导下,茶文化旅游应该是轻松自由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美好的低碳体验外,其他任何不好的印象都不能留下。而贴心的服务不仅能够给人们留下美好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沉浸在自然的茶园美景之中,更让人们不受强制消费的迫害,有了欣赏美景的心情。

2.5立足创新:打造茶城文明的茶文化品牌

旅游是城市对外宣传的平台之一,在当前的社会媒体中,仅靠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往往不能够让人们全面的了解当地的茶文化,只有亲身进入到当地,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才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茶文化的韵味。在茶文化旅游中,茶城应该注重打造自身的专属茶文化品牌。例如: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监测,打造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注重茶叶食品的开发,为人们献上风味独特的茶餐饮。这些不可替代的茶文化特色都能够为茶城不断积累名气,也为茶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通过一个品牌了解一座城市,这才是茶文化旅游对于这座城市最慷慨的回礼。而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低碳经济模式的基础之上,才能让人们得到最舒服、最自在的体验,才能够让每个人成为城市的发言人。这种力量要比广告强得多,通过亲身经历建立的信赖提升城市形象,从而让茶乡的知名度愈来愈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之下,茶文化旅游如果想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应该深入的挖掘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构建合理的旅游路线,搭配自由轻松的旅游体验,并在其中建立具有形象力的茶文化品牌,才能够使茶城的形象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吴雅玲.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0-12.

[2]李琴.低碳经济背景下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16(7):126-127.

[3]郑晓曦,吴肇庆.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基本策略[J].福建茶叶,2016(7):137-138.

篇8

尽管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具体到我国的旅游企业身上,情况依旧不是很明朗,尤其是企业自身对于低碳旅游的认知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重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研究较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只是一味地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环保问题,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低碳环保的发展迫在眉睫,低碳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1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1.1旅游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忽视环境影响

目前,大部分的茶文化旅游企业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忽视对环境的影响。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当中,环境的开发与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但是,大部分的旅游企业却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减少了对于环境的维护,没有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茶文化旅游景区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利用尤为重要,如果茶文化旅游企业没有尽到环境保护的职责,对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现象熟视无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大力发展娱乐、餐饮企业,那就会严重的危害到旅游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无论是对我国的旅游业还是对消费者来讲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尤其是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更是一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1.2旅游观念未得到改变

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最重要的GDP增长元素,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号召力越来越强,这些都不断的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系统巨大,仅仅是提出一个低碳茶文化旅游口号,或者只是在某个单独的区域实施这样的旅游开发政策其影响甚微,要建立切实可靠的低碳茶文化旅游景区,必须让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消费者的齐心协力来达成。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观念还停留在欣赏美景、购买特产之上,忽视了低碳经济的原则,因此,我们往往看到每当节假日旅游景区游玩高峰期之后,剩下的都是遍地狼藉,各种垃圾随地乱扔,旅游监管部门也熟视无睹。旅游产业各企业、各部门以及消费者对于低碳茶文化旅游的观念没有得到确认是其主要原因。

1.3没有明确的定位

茶文化旅游定位往往是以茶树、茶叶、饮茶、茶表演为主要旅游服务内容来进行。在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加入低碳环保元素,许多的旅游企业并未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其实,低碳经济并不仅仅是回归自然减少废气排放,更重要的是环保,在茶文化旅游景点中我们时常能看见,一些剩茶被随便乱洒,部分商家和消费者认为茶水倒在地上并没有污染到环境,实则不然,茶水虽然倒在地上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如果倒在河流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并且随地乱倒茶水还影响了茶文化景区的整体美感,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环境品质低的错觉。

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问题解决方案

2.1明确低碳茶文化旅游经营手段

茶文化旅游模式是一种针对不同地区实际茶文化情况而开展的综合性旅游模式,将产茶区域进行改造,使其既能够吸引游客又能进行生产,再结合茶叶相关服务的水平提升,例如茶楼建设、茶道与茶艺表演、茶具展示等等。在不同的茶文化旅游景区中需要从基础做起,对旅游景区进行全方位的盘查,检查出那些非低碳、不环保的项目,对这些服务项目进行查封并且更换为低碳服务,通过现代化的低碳科技手段推进景区内部建设健康发展。在低碳的基础上来凸显出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在茶文化的内涵中围绕低碳经济进行延展,这样既可以将茶文化旅游景区发扬光大,又可以很好地提升茶叶农业效果。

2.2积极进行低碳环保推广

茶文化旅游景区要想长久稳定地发展离不开低碳经济的融入,将茶文化、旅游文化、低碳文化三者融合在一起,积极进行推广、宣传。如今互联网发达,茶文化旅游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对自身进行推广,其中必然要加入低碳环保的元素,让人们了解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以一种正确、健康的心态来欣赏与维护茶文化旅游景区环境。政府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示范区,以茶文化旅游与低碳经济为核心,表现出茶文化古朴、独特的魅力以及低碳经济环保、生态的原则,让茶文化旅游景区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提升消费者素质,为我国的旅游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3科学的低碳环保措施

我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在茶文化旅游景区中推行受到阻碍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旅游企业、消费者没有给予低碳环保应有的重视,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对低碳环保措施的不理解,就如同上文所说的一样,在茶文化旅游景区内没有一个科学的低碳体系来引导商户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低碳环境,政府应当给予重视,并给出切实的、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借鉴国外先进的低碳旅游模式与经验,在低碳茶文化旅游中,对资源的循环使用、合理分配,进行科学的讲解,鼓励茶文化旅游景区中的消费者减少污染物的随处乱扔以及多余的能源消耗,一步一个脚印地对景区中的各个项目进行低碳化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低碳网络。

3结论

低碳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旅游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景区环境,更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在茶文化旅游景区中加入低碳环保理念对于我国的旅游产业以及其他各类型产业的低碳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以非常好的传播中国的茶文化,让人们的旅游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传统茶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欢欢.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线路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114-118.

[2]郑春霞.基于游客感知的文化旅游产品体验质量提升———以闽南功夫茶文化旅游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683-692.

[3]魏遐,周倩雯,林枫.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长兴县顾渚村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387-390.

篇9

茶艺表演的核心

人是万物之灵,人之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人的美是万物美的核心。在茶艺表演中,茶由人泡,水由人备,器由人选,境由人设,艺由人演,茶艺的程序与形式都需要人去设定去演绎。茶艺师将背景音乐和肢体语言、场景布置相融合,塑造出与茶品本身相符的茶艺表演,在突出茶本身品质的同时也诠释了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中要遵循茶礼茶俗,不仅从形体造型上给人以灵动之感,还要融合茶艺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进行合理的布控,从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个性形象,在烘托和升华主题的基础上,使品茗者感受到茶文化深远之意境。

茶艺师肢体语言在茶艺表演中的关联

茶艺表演中肢体语言与茶叶本身的关联。茶的品种丰富多样,不同的茶都有其不同的生长特点、环境一、特点、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哲理蕴意等,不同冲泡手法的选择、肢体语言的把控则有助于品茗者学习这些茶的相应文化内容。如果选取的冲泡手法、器具和肢体表达与茶文化内涵相差较远,则会大大降低品茗者对茶的文化内涵和特性的理解,产生茶品本身与茶艺形体表现不相称的违和之感。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茶艺表演中形体与茶叶本质特性的关联性,要选择适宜的冲泡手法和恰当的肢体语言以烘托和陪衬出不同地域茶文化古朴、雅致、清远的韵味和艺术风格。

茶艺表演中肢体语言与音乐的关联。茶艺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音乐是表演中的重点要素,日常艺术表演形式主要以表演为主,所以音乐的选择会注重围绕舞台气氛的渲染,用音乐带动表演。但茶艺表演与日常表演不同,茶艺表演的核心是茶艺展示,音乐不能够喧宾夺主。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艺表演蕴含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肢体语言与音乐的搭配要表现出两者的相衬,不能混淆,更不能分离,否则就无法用形体创作出艺术感染力,也不可能用创造性的肢体语言诠释茶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者展示其优美形体的过程中,适宜的音乐搭配会让整个茶艺表演深入人心,让品茗者在茶艺表演所营造的视觉影像中,将肢体语言与背景音乐融合为一体,感受到茶艺表演神采飞扬的艺术魅力,体会到茶艺表演无尽的审美内涵。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b)-048-02

在翻译界,有许多种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豪斯的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莱斯、费米尔、霍茨和诺德的功能理论翻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等翻译策略和理论在翻译史上百花齐放,对语言翻译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归化和异化之争还是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之争,为翻译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总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逐步超过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华体系,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历史上,有“丝之路”,很少提及“茶之路”,但是“丝之路”,和“茶之路”是并行发展的。由于茶叶的地域特色,以及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惯,茶叶慢慢被当地化,那么在“一带一路”这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特色也将被全面推广。为了更好地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茶文化的英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译中,既要保持我国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又要准确体现中国茶文化的茶名和茶叶品性。在茶叶文化翻译中,我们需要注意翻译方法的多样性和灵动性。因此,笔者认为,基于宣扬中国茶文化的文化内容和达到交际目的,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指导价值。

1交际翻译理论和文本类型

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皮特·纽马克(PeterNewmark)提出两种翻译模式,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通常是在目的语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形式上的翻译,更注重翻译文本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比如科技文、说明文等。语义翻译力图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再现原文的语境意义。交际翻译具有相对意义。哈蒂姆和梅森(Hatim&Mason)指出,翻译是“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而纽马克指出:交际翻译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茶文化的交际翻译目的在于通过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历史[1]。翻译是对文本的翻译,因此纽马克将所有的文本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text),在将所有的文本类型分类的前提下,不同的文本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作品和权威性言论等为表达型文本,阅读时不需要考虑读者的反应;教材和学术论文等为信息型文本,强调文本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而通俗读物等为呼唤型文本,起到号召和宣传作用。茶文化的交际翻译集归化翻译和意译翻译的优势。

中国茶文化的相关阅读资料,有《舌尖上的中国茶》、《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茶文化》、《茶经》等,以《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茶文化》为例,该书从文化角度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让读者了解茶文化的认识和加强鉴赏能力。在外国友人阅读时,简单明了地理解我国茶文化和解读源语言文化与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词语和句子要尽可能翻译出源语言的文化特色。翻译文本时不仅要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还应将中国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东方文化内涵传递出去,对不同的文化特色的词语和句子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茶文化文本中多散句和短语,翻译中要体现汉语散文形散意不散的特点,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不同方法,对文本的句子进行拆分、整合。因此笔者认为,根据中国茶文化的文本类型,交际翻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中国茶文化翻译技巧

将中国的茶文化通过文本翻译的方式,不仅让外国读者不仅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更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等诸多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茶文化的翻译是跨文化文本翻译,涉及两种文化,包括语言,是将源语言文本与目标文本嵌入到一定的情景中,因此屬于交际行为或者交际活动的一部分。翻译的茶文化文本可以被视为交际情景中交际符号的综合,但是文本翻译的情景和翻译文本接受时的情景是完全不同的。利用翻译文本所要实现的意图决定文本翻译时所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翻译手段。

2.1直译

纽马克认为特定的时间内与特定的文化所发生的事,适合采用语义翻译,保留地方特色。这里所说的语义翻译比较接近直译。茶文化翻译内容只要是包含民族特色和茶叶产地,茶叶形色时,可采用直译法。比如西湖龙井,所产地为西湖,茶色嫩绿,茶味甘醇,形状扁平挺直。这里的西湖龙井译为“WestLakelongjingtea”,句子可翻译为“Longjinggreencolor,aroma,mellowrefreshing,shapedlikeBuxus”。由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边茶”,这里的边茶翻译为“bordertea”。在翻译茶器名称时,也可采用直译法,比如紫砂茶壶,可译为“purplesandteapot”,翻译时点出了色泽、材质、器物等要点。

2.2意译

对于中国茶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和古代诗人的诗句可采用音译的方式。音译是看重原文,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在中国茶文化中,有“斗茶”这一说法,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将“斗”误解为打斗、斗争的意思。但是历史上,我们可知“斗茶”是一项文雅的活动。那在翻译的时候,如何让外国友人不产生误会,而且又能将这一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传递出去呢?因此,根据“斗茶”的历史记载,我们可知,这是一项竞赛,因此,我们可将“斗茶”翻译成“teacompetition”。关于茶文化的诗句,比如白居易有“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的《两碗茶》,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就需要翻译者针对诗句的意思,进行英文翻译,向外国友人传达更加准确的原文意思,表达独特的美感。

2.3音译加注释

音译是对中国茶文化中茶叶名称、产地、区域适合的翻译方式,有些茶叶名称和茶叶品质体现了悠久的中国历史,体现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文化魅力,可以增加注释,例如武夷山的大红袍,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因此在翻译时,可译为DahongpaoTea(WuyiMountainRockTea)。

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茶文化翻译探索

3.1外宣翻译理论策略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外宣对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外宣翻译可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国家的文化传播。因此要求外宣翻译者潜心研究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在抓住茶文化文本主旨、领会其精神的前提下,翻译时对茶文化文本中的茶叶科学知识、茶叶文化进行直译、音译、整合、意译等方式加词、删减等[2]。在外宣翻译中,交际翻译又是最主要的翻译策略,其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把读者的反应和读者的文化背景作为核心,力争翻译的文本通俗易懂,同时通过语义翻译,最大程度地传递中国茶文化的语义信息和美学信息。

3.2“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互相补充策略

茶文化的文本翻译中,“异化翻译”是“归化翻译”的基础,“归化翻译”是“异化翻译”的补充。“异化翻译”讲究的是“在两种异质文化存在的前提下,将不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关注国家间,民族间文化的差异,坚持茶叶文化的真实性,茶叶的品性或采用目的语中的特色词语来解读茶文化中的艺术美感,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针对我国茶文化从属于儒家文化,茶文化文本的翻译应当坚持异化翻译。而茶文化中包含了相当多的农业科技,这些科技论文采用归化翻译更加适合。

3.3交际功能翻译策略

跨文化文本翻译涉及两种文化,包括语言,将源语言文本与目标文本嵌入到一定的情景中,因此属于交际行为或者交际活动的一部分。茶文化翻译的文本可以被视为交际情景中交际符号的综合,但是文本翻译时的情景和翻译文本接受时的情景是完全不同的。茶文化译本需要反映原茶文化的有关特征,读者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长大,所以其对世界的了解、生活方式、对事物的观点以及阅读目标语文本时的体验均有所不同。交际功能是中国茶文化文本翻译的决定性标准,翻译的文本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都从属于这一标准。

4结语

随着我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英文翻译已经成为促进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茶文化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的产物。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茶文化也将走向更国际化境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茶文化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只有实现茶文化的信息传递,才能进一步弘扬我国悠久的中华文化,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参考文献 

[1] Newmark P.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西方翻譯理论精选[M].申雨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 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3] 林治.以茶文化优化“一带一路”人文生态环境[J].西部大开发,2016(7). 

篇11

一、中国茶文化

追溯中国历史,茶的生产和追寻至公元前1066-221年。中国茶艺起源于南方,随着经济的发展,喝茶逐渐被广为接受,但同时茶也是当时阶级划分的一个标志,以茶为饮品主要是贵族阶级。因为气候因素,秦岭淮河以北不适宜种植茶树,因此茶文化在秦岭淮河一带停留。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挖掘出土的古墓中发现了古代的茶,才最终确定茶生产于公元前875年。探寻中国茶文化,陆羽所著《茶经》不可不读。《茶经》中茶文化内涵既包含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儒家尊师重道,克己复礼,与品茶注重仪式相对,取适量慢慢品也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讲究道法自然,无欲无求,按自然变化发展,与品茶时讲究心神合一,顺其自然相对应。同时《茶经》包含中国的天文地理、易经八卦、经纬天时。系统而详细了介绍了中国古代自然观和生态生活。

二、叙事学视角与茶文化翻译

叙事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69年法国,叙事是讲诉“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叙事学主要包括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经典叙事学更多关注文本本身,力图构建叙事语法,后经典叙事学出现在文学批评、后结构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为应对这种社会文化趋势,后经典叙事学应运而生。后经典叙事学关注读者、语境及读者与当时社会历史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回归交流本质,打破只注重文本的限制,是一种“泛叙事观”。

茶文化翻译,是对外传播的一种,是外宣的一种形式。真正实现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的过程是以译者为主导作用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在叙事学理论框架下构建外宣。可以从叙事学两个阶段构建,第一阶段运用经典叙事学从文本层面关注茶文化翻译――一种非文学外宣翻译,信息性翻译,注重翻译实现交流的目的,且对象是多层面的,因此翻译过程应采取变译策略,对原文信息采用扩充、取舍、补充等方法,以传达信息的中心内容或部分。了解汉英民族的语用修辞习惯和政治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熟知外国语言习惯,用外国受众接受的语言来搭建沟通桥梁,传播中国茶文化。如茶博士在中国的意义不是西方所讲的哲学博士,也不是在茶叶的成分研究中有丰富知识的人,而是是指煎茶、煮茶、沏茶、泡茶的师傅,如果直译成tea doctor就会产生歧义,因此根据历史背景可译为waiters in the old-time houses。

同时运用第二阶段,后经典叙事学从关注读者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从宏观意识形态方面讲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与国际茶文化的区别,在翻译茶文化过程中,注重补充有关背景知识,平衡保存中国的民族文化与推广中国文化的特色给外国读者之间的关系,适当进行增译补充,同时满足英语行文的语法规则,在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解析文本,解释中国。同时设置藩篱区别突出中国茶文化所蕴含的中国儒释道精神及中国的天文地理、易经八卦、经纬天时等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

在中国古代,茶叶是贵族专享物品,因此在销售茶叶过程中,为突出茶叶的历史地位,我们可以用一些符合西方行文的表达,例如 i would’t give it up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这种类似于西方俚语的夸张表达,能有效的拉近中西举例,幽默风趣的达到宣传效果,同时也暗含中国茶叶特定的历史。

目前的翻译理论有很多,符号学理论、目的论、功能对等、归化与异化、文化视角等,常见的翻译方法也有直译、异译、音译、约定俗成法等,这就要求译者根据具体的语境与用途,考虑文本需求及社会情感需求,平衡弘扬传统文化与对外宣传之间的关系。

三、信阳毛尖的翻译

中国茶中有红茶和绿茶,绿茶指未经发酵的茶,绿茶代表有龙井,信阳毛尖等。信阳毛尖以龙潭毛尖为代表,主要是绿茶,未经发酵。1914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赢得金牌,1958年入选中国十大名茶。维基百科中,信阳毛尖茶名翻译有两类,第一类为 Xingyang mao jian tea,“mao jian” (毛尖) are the words to depict the shape of the tea C “mao” (毛) means tiny fuzz in cup when brewed,“jian”

(尖) refers to shape of tea leaves:sharp,full young leaves.第一类翻译是音译加注释,是一种解性翻译,表明了产地,传达了中国茶的在中文名称,对于外国茶文化爱好者地道的了解中国茶提供了可能,同时以英文句子加以注释,便于国外受众了解毛尖的由来,忠实地转达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为跨越国家、语言、文化的再叙事提供了可能,但这样不便于外国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记住茶的名称。

第二类为Green Tip,Tippy Green。这一类翻译从茶的外形上来翻译毛尖,是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首先可看出毛尖主要说的是一种绿茶,而且有尖状外形,属于叙事学的第一阶段,经典叙事学,注重翻译文本,强调与西方英语受众的英语行文习惯,但忽略了读者与文本相关的文化呼应的需求,忽略了不同文化差异情况,出现了“死译”现象,如不酌情增加背景知识,就会让外国受众摸不着头脑。

在信阳毛尖的推销过程中,不仅阐明其作为饮品的口感,也要突出其健康保健功能,如能防治头疼,缓解抑郁,预防癌症,口气清新等。这就运用的是后经典叙事学关注读者与社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以西方接受者的语言习惯,以west or east,home is best.这样的句式来讲 coffee or wine,tea is best. 贴近西方表达习惯,传播中国对于茶的理念,考虑接受者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并考虑社会对健康的关注而突出茶的保健功能。同时考虑茶文化对外宣传的双重属性,可采用“归化”“异化”并存策略以直译、异译、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同时可运用注解对其人名、地名、历史年代、专有名词等进行解释,同时使用换位思维法提高接受效果。 译者要不断增强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正确的读者意识、技能意识以及素养意识,才能真正实现最优选择。

四、结语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在茶文化翻译、对外传播茶文化的过程中,运用叙事学视角,强调茶文化翻译与叙事学共有的交流的本质。从交流出发,强调外宣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何在茶文化上进行有效沟通,以达到宣传中国茶文化,提高国家文化实力,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本文从经典叙事学注重文本、后经典叙事学关注读者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茶文化的外宣翻g。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将字面意思表达清楚,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对同一词汇的中西文化差异有所了解,而且要对不同颜色、功能的茶叶名字有全面的认知。其次是对翻译进行语言优化,最后具体举例,以信阳毛尖为例,浅谈信阳毛尖的历史及茶名的翻译,并用叙事学理论分析茶名的翻译,及信阳毛尖的国际推广战略,强调不仅突出其作为饮品的口感,也可强调其对身体的保健功能,与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的趋势相呼应,以此提高产品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李娜.《茶经》中的茶文化内涵及其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04).

[2]胡兴文.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3]李玉龙.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研究《茶经》翻译[D].大连理工,2015.

[4]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5]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01).

[6]黄有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06).

[7]卿婷.浅析中国茶文化及茶产品的英文翻译[J].福建茶叶, 2016(04).

[8]柳菁.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4(04).

[9]方梦之.翻译中的阐释与注释[J].山东外语教学,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