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8:22: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322-01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以高效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把外向型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手段;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把支撑保障体系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保障[1-3]。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但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在江苏处于落后水平。现就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探讨如下。
1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1.1 德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德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托于政府对农业信贷的扶持以及农业科研与农业协会的发展。德国政府对农业投入领域包括对休闲地补偿、小农场合并补助、资助困难农场生产及社会保障等,并对农业(农机)技术服务协会、企业给予一定启动资金。
1.2 印度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印度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为提高粮食单产,印度政府引进高产品种,改进灌溉技术,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印度政府一方面鼓励农民增加农业投入,政府控制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售价,有关企业因此而产生的亏损由国家来补贴。
2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2.1 发展现状
连云港市是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城市,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虽逐年降低,但仍占很大比重。近年来,连云港市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在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外向型农业、农产品质量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2.2 取得的主要成效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连云港市4个县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积极调整粮食内部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4]。制定并实施了十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优粮、强牧、扩菜,优质粮比例得到明显提高,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农业经济格局进一步优化,设施蔬菜、鲜切花、食用菌、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瘦肉型猪、食草家畜等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3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连云港市经济欠发达,财政投入低,农业科技贡献率不高,新的人才、技术、管理、理念、投入等内外环境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高效农业虽然亮点较多,但多数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有特色无规模、有规模无特色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导产业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现代农业重点组成部分的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小。
3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3.1 优势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西与徐州市、淮安市毗邻;南与淮安市、盐城市相连。本区域属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常年日平均气温14.0 ℃,全年日照百分率为54%;生长期平均气温为20.4 ℃,日照总时数为1 262.2 h,日照百分率为46%~58%。平均年降水量为889 mm,相对湿度为61%~84%,无霜期212 d。地势较为平坦,东南部为低平原,西北部为丘陵、岗坡地,土质从砂土到黏土均有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6%~2.5%,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50~129、4~31、30~478 mg/kg,该区域自然条件适合于高效农业的生产。
3.2 劣势
连云港市经济基础较差,市、县财政投入农业资金较少,造成农业基础设施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同时,由于市区规模较小,周边没有发达的大城市,缺乏直接经济辐射,致使农产品销售成本较高。与周边地区相比,市、县二级科研院所较少,市级农科所起步晚、实力弱,对全市新技术推广带动力不强。
3.3 机会
近年来,全球粮食供求偏紧,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今后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江苏省沿海开发为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也对连云港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连云港市是江苏省高效外向农业生产基地,具有较强的自然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明显。
4 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按照(下转第325页)
(上接第322页)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围绕构建“三个机制”,即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的发展机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生态高效外向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国际化水平,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牧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努力用先进的物质投入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整体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5]。
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5 参考文献
[1] 赵蕾.国外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2):48-51.
[2] 李瑾,黄学群,孙国兴,等.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1):76-80.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要依据现代农业内涵设置指标体系,对现代农业内涵的理解主要包括三个角度。其一,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理解,认为现代农业实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基础的高产、高效和优质的新型产业;[8]其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认为现代农业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最终出路是生态农业;[9]其三,从结构优化角度理解,认为推进结构优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结构效应对农业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10]可以看出,现代农业内涵既包括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出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又涵盖了农业结构效应和生态农业理念。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遵循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评价应该结合这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置考虑了现代农业能否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能否优化农业结构、能否拥有高产出水平、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等目标。评价指标分为5类共18个影响因子,一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B1),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农民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等衡量;二是农业经济结构因子(B2),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现代农业实现的重要途径和特征,由农业产值结构和农业从业人员结构衡量;三是农业产出水平因子(B3),产出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中物质产出的重要指标,由粮食产量和农业增加值等构成;四是农业生产力水平因子(B4),衡量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情况,由水、电、肥料和农机等投入情况构成;五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子(B5),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由农业受灾率和森林覆盖率等衡量。这5组分类指标既能从不同侧面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又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西部地区及西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整体测量。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赋予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评价指标组成的系统,各指标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有所差异,对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西部现代农业评价指标的权重,第一步,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5类B组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向相关农业部门和高校农业专家分发20份调查问卷,专家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后进行打分,再采用各专家对判断矩阵指标重要性标度的平均值,运用Mathpro软件,求出最大特征值为5.129,和判断矩阵的维数5基本相等,一致性比例CR=CI/RI=0.032/1.120=0.029<0.1,说明一致性检验通过,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得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B组分类指标的权重向量WB;第二步,分别对5类B组指标各自所包含的C组单项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向专家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打分,再对各组指标依次进行赋值、计算和检验,得出C组分类指标相应权重WC;第三步,分别用B组指标权重乘以各自相应的C组指标权重,得出最终18个单项指标综合权重,即W=WB•WC。从权重值分布情况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B1)权重为0.386,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B5)权重为0.063,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小。(见表1)
(三)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基于《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以及西部各省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到原始样本数据。为了消除指标不同及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消除或减弱原始数据噪声干扰而呈现的不规则波动,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为了把标准化数据压缩到[0,1]区间,采用极值标准化即归一化处理,其公式为:X=(X''''-X''''min)/(X''''max-X''''min),式中X为数据标准化值,X''''为原始数据值,X''''min为原始数据最小值,X''''max为原始数据最大值。在数据归一化过程中,将指标区分为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评价体系中的负向指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C4)、恩格尔系数(C5)、农业就业人员占农村就业人员比重(C7)和农业成灾率(C18),这些指标与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负向关系,对负向指标要转化为正向指标,转化方法有取负数和取倒数等,[11]采取对负向指标取负数方法转化为正向指标,以保持评价指标与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方向的一致性。
二、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一)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情况评价
测度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需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不同的贡献度,以体现出现代农业各个侧面的发展情况,为了有效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论文采用线性加权函数法测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公式表示为:Sj=∑WiPij(i=1……18,j=1……12),其中Sj为第j个地区的综合得分,Wi为C层单项指标的组合权重,Pij为j地区i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值。[12]根据现代农业得分情况,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得分在[0,0.5)之间;第二个阶段为初步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处于[0.5,0.75]之间;第三个阶段为基本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处于(0.75,1)之间;第四个阶段是完全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此时为1。[13]1.西部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评价。依据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得分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为0.375,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西部现代农业处于第一阶段即准备实施阶段。同期相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0.520,而且比中部地区少0.214,比东部地区少0.269,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十分落后。2.西部各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省际间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综合得分差异较大(见表3)。内蒙古和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名列前两位,而和贵州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最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相差0.373,最高地区的内蒙古已经处于初步实现现代农业阶段,而最低地区的则处于初步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从西部各省现代农业得分与西部平均水平相比来看,有7个省份得分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其余5个省份得分低于西部平均水平,表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地域梯度拉开。新疆和内蒙古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梯度,现代农业平均综合得分为0.54;陕西、宁夏、四川、重庆构成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第二梯度,平均综合得分为0.46;广西、青海、甘肃构成第三梯度,现代农业发展平均综合得分为0.35;云南、贵州、构成第四梯度,平均综合得分为0.23。从四个梯度得分情况看,各梯度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差异,第四梯度与第一梯度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平均综合得分相差0.31分。四个梯度除了第一梯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初步实施阶段,其余三个梯度均处于准备实施阶段。
(二)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类评价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B1)。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中的构成关系。[14]从表2和表4中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得分中,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高为0.159,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了42.40%,在五组指标中居于绝对的首要位置,具体表现在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水平贡献较大;从各省份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内蒙古,为0.316,最低的是,为0.015,两者相差21.07倍,表明西部各省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此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内蒙古、陕西和青海综合得分影响最大,贡献率均超过了50%以上,现代农业综合得分贡献最低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贡献率仅为7.35%。(见表4)农业经济结构方面(B2)。现代农业是拥有合理产业结构的农业,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得分为0.071,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为18.93%,处于第二重要位置;从西部各省份农业经济结构得分看,最高的是新疆0.107,最低的是内蒙古为0.030,主要因为内蒙古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较低。农业产出水平方面(B3)。农业产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体现,不仅表现为产量的增加,也表现为产出效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水平得分为0.062,对现代农业得分的贡献为16.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西部各省份看,四川和重庆的农业产出得分最高,主要体现在人均农业增加值和粮食产量较高,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均超过30%以上。农业产出得分最低是甘肃,为0.015,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仅为4.87%,可见,农业产出水平是影响四川综合得分较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甘肃综合得分较低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力水平方面(B4)。农业生产力水平主要通过农业要素拥有量和要素的投入量衡量,表现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发展的程度。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得分为0.055,对现代农业综合得分贡献为14.67%,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从西部各省份看,农业生产力得分最高的内蒙古为0.129,是得分最低的贵州0.034的3.79倍,因而,农业生产力得分成为内蒙古现代农业得分的第二重要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B5)。农业生产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现代农业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分为0.028,对现代农业综合得分的贡献为7.4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得分低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水利化落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西部各省份看,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分最高的广西为0.049,最低的为青海0.014,两者相差3.5倍,农业可持续发展对青海现代农业贡献仅达到4.17%。从各指标得分和贡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缺乏足够重视。
三、结论与讨论
(一)讨论
为了区分不同指标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程度的差异,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相应权重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考虑到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对投入和产出相关指标给予更高得分数值,突出了西部地区农业产出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性。但不同权重赋予会导致分析结论差异性较大,因此可以进一步改进权重设置方法,比如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到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或者采用回归系数法获得权重,即在评价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和各项评价指标之间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然后对方程的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确定为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现代农业得分,虽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较为便利,但需要赋予指标相应权重,导致主观性偏大。可以考虑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或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采用DEA分析法,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地理空间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分布在地理空间中,导致了地理空间的差异性。[15]从西部地区不同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地域间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拥有量的不同。如果能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会更有意义。同时,仅对西部12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截面分析,如果能采用更小的市、县级作为研究基本单位,研究结果会更为细致。
(二)结论
1.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准备实施阶段。无论是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东部或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都十分落后,仅处于准备实施阶段。从西部地区各省份看,仅内蒙古和新疆是初步实现了现代农业,而其余10个省份还是处于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民非农就业和进城就业机会增多,许多农民不愿经营农业,或通过土地流转,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土地资源的加速整合,由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种植向大规模集约种植转变[2-4]。如河南省舞钢市、济源市的土地流转规模达到土地保有量的30%以上,有些地区实现了整村、整建制乡镇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2]。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资本大注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闲散资金丰富,许多过去经营矿业、房地产和工业的资金纷纷抢滩农业,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大面积土地,通过资本密集投入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道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
1.3主体大转换,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
逐渐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后,大多数小规模农户退出了种植业甚至农业,由农业经营者转变为劳务提供者或个体业主。农业经营主体由数量庞大的小农户向数量有限的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转换。经营主体的大转换,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以千万农户为基础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变革要求。
1.4科技大支撑,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与传统农业发展不同,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注重产品产量和质量,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目标,需要农艺技术、物资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等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综合技术的集成应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具备了支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科技水平高、综合示范性强的科技示范基地,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鹤集团的2000hm2粮食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就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集成应用的典型。
1.5功能大拓展,农业内涵更加丰富
随着大量现代资本注入和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企业化方式管理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发展纵向向产前、产后延伸,横向向生态休闲及文化教育服务功能拓展[5]。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备展示、教育、体验、观光和休闲服务功能,甚至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体现历史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大大丰富了农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
1.6园区大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全国上下都在把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各种农业特色产业园、农业休闲观光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通过园区建设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经验。在园区内,通过各种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应用,建立相对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和先导区,示范带动其他农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各种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有效的途径。河南省现已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家、省级园区8家,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
1.7产业大集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是涉及农业生产及产前、产后各产业配套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基础,把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贮藏、物流配送和配套服务等产业,在一定范围内集聚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产业集聚的企业越多、产业越全,产业体系越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从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看,凡是现代农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农业产业集聚度比较高、农业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的地方。
1.8方式大转变,农业发展转型加速
随着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速度加快。在生产上,农业加速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在经营上,农业加速向企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转变,小农经济加速让位于规模经济,农业在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经营手段、产业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在加速转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重要阶段。
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利用的非粮非农化突出
唯利是图是资本的天性,产业资本注入农业,是为了抢占土地这个唯一没有资本化的资源。资本进入农业多半瞄准的是养殖、蔬菜、林果等高效农业产业,而不会热衷粮食这种低效产业,尤其是在当前土地流转成本较高的状况下,种植粮食作物盈利空间较小,风险较大,种植非粮作物的预期效益较高,也是大多数土地承包企业的选择,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土地的非粮化。另外,有些企业在土地流转后,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了生态餐饮、休闲娱乐甚至疗养休闲服务设施等,加快了土地的非农化利用。如此下去,必将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2.2产业选择盲目和布局随意
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可供选择的产业和品种十分有限,种植业中通常所说的高效农业主要是蔬菜、林果、花卉、药材、食用菌等农产品种植业,而林果、药材种植有较强的生态区域性,食用菌受较强的资源制约,并且各种农产品受需求总量和增长速度制约,不可能为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需求容量。企业经营农业,选择好项目后,往往是在哪里流转到土地就在哪里干,没有考虑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产品的适应性问题,对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缺少与大区域规划的有效对接,存在项目选择的盲目性和生产布局的随意性,一旦存在经营风险,会造成较大的投资和资源浪费。如2012年冬季,全国各地出现的露地蔬菜难卖的问题,就是设施蔬菜面积急剧发展,精细蔬菜供给增加,导致露地蔬菜积压的结果。
2.3失地农民的就业缺乏保障
土地流转要建立在农民离乡进城实现稳定就业的基础上,但在我国农民进城难以实现稳定就业,或部分处于隐形失业状态,土地流转的速度快于农民就业问题解决的速度。有些地方还存在强制流转的问题,一旦经济发展不能为农民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将出现大量农民无法就业的问题,从而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先解决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6-8]。
2.4农业服务方式转变滞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土地流转需求日益迫切,农业经营主体的转换需要一批提业规划、运营指导、产品营销、技术综合服务的综合性公司。同时,面对千家万户要成立像日本农协那样真正属于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生产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产品销售方面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对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政府的有效组织和规范指导,导致许多大企业流转土地后,不知道如何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广大种粮农户由于处于分散无助的状态,不能通过自身的互助合作解决土地科学经营问题。
3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3.1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引导
现代农业是资金和科技集约投入的产业,其发展需要建设大量固定的水、田、路及标准生产设施,有些设施因产业而不同,如蔬菜和花卉产业发展需要建设温室大棚等,一旦产业落地,其用途便不可更改。但从各地土地流转用途看,土地用途很可能随土地使用主体的改变而调整,造成产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甚至混乱。对此,必须加强规划引导,对于不符合农业总体规划要求的产业不予审批立项和流转支持,通过规划,合理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避免因布局不合理导致资源利用和投资的极度浪费。
3.2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调控
当前,土地大规模向非粮甚至非农产业发展,必将打破现有生产结构和格局,造成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尤其是蔬菜、花卉、畜禽养殖和休闲观光产业,其发展速度超过需求的正常速度,必将引起产品价格的新一轮剧烈波动。对此,一是应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监测统计工作,及时农产品生产和供求信息,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服务;二是强化农业生产和需求的变动趋势研究,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和主要产品生产预警机制,适时为产业发展亮出“红绿灯”,引导产业发展更加理性、科学;三是根据产业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
3.3合理规范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但同时也不能过度伤害承包方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流转和产业发展。目前河南省土地流转价格增长较快,许多地区每公顷土地流转费用在15000元左右,有些城市郊区在45000元以上,流转价格超过了农民自身耕种收益,承包方只有选择发展非粮农业才有可能获得收益。对此,建议适度抑制土地流转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引导农民通过合理流转,保障长期稳定的收益和转入方利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粮食主产区应严禁流转土地用途非粮化,尽量减少向企业流转,可适度向种粮大户流转,主要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保障粮食生产。
3.4稳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
稳定就业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土地流转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成本相应提高,解决农民就业,尤其是不愿、不能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一是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引导农民为职能转变做好心理和技术准备。二是利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加工产业的发展,为流转土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土地流入的企业或农民大户,通过反租倒包或雇工,合理安排当地农民就业;并引导农民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解决农民的稳定就业保障土地流转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土地转入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02-1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阜蒙县做为农业大县,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富民强县。
1 破除传统落后思想,树立发展现代农业新理念
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破除一些传统落后的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
1.1 要破除小农狭隘意识,树立规模经营理念
当前,我县农业仍处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传统式零散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不仅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而且在无形当中限制了科技推广,经济效益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世界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路子,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1.2 要破除传统经营意识,树立现代经营观念
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管理农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优产业结构;其次,要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到终极产品上市;第三,积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实现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
1.3 破除粗放生产意识,树立品牌竞争观念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要克服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牢固树立品牌就是效益的意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一方面,要按照防治污染、优化生态的要求,大力推广应用环保节能农业新技术,大力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学会打造品牌,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培育、挖掘一批上档次、上水平的农产品品牌。
2 消除传统落后模式,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2.1 推动土地合理流转,鼓励发展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租赁、转包、入股、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积极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农业公司流转。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抓住中央政策支持的机遇,选择一个乡镇或几个村,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合作社等形式,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规模流转。同时应尊重农民群众的发展需求,让农民自主选择流转的对象、方式和条件,把土地流转权真正交给农民。
2.2 推行公司市场运作,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农业公司经营是现代市场行为,如何将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结合起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通过创办农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模式,就是找准了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结合点,并通过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走出一条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创造性地推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所谓“政府购买服务”就是政府把本应给予公益的经费按一定价格标准拨付给相应类型公司或竞标成功的公司,这些公司按照政府要求完成生产或技术服务任务,接受政府监督和指标考核,实行合同制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推行,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3 消除传统落后方法,搭建现代农业发展新平台
3.1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发展水平
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源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一是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支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搞好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农广校、技工学校、县委党校等教育网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举办大型科技下乡活动等方式,带动促进农民科技种养。
3.2 建立融资平台,加大金融支持
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农村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是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突出农村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信贷支持农村建设方面,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和农业发展等两家公司,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公路、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融资平台。
3.3 积极搞好园区建设。
七台河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一是主导产业的带动能力不足。七台河地区农业的主导产业以玉米加工、蔬菜储运为核心,虽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不强的问题,其现实开工率往往不能达到实际生产能力,且整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融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农民的整体组织化水平不高。尽管七台河市目前已经成立60余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但是整体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真正能起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协调企业与农户关系作用的合作组织不多。因而多数情况下,仍是分散经营。三是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受资金与规模的限制,生产基地的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与龙头企业对接的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难以满足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四是区域品牌未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往往通过区域品牌效应来带动,但是目前七台河地区的农副产品未能形成国内知名品牌,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现代农业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缺乏七台河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在法律意识、技能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上。进行过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民数量有限,与七台河地区现代大农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距离。农技推广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技能人员缺乏,而且人员年龄、智能、知识、性别结构仍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同时,伴随城镇化以及机械化耕种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素质不高的劳动力出现,对七台河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失衡一是供给总量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了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七台河地区已经在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加大的成绩,极大的促进了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与现代大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总量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自来水工程、通村公路、电信网络、燃气、通讯等还没有实现100%的农村需求。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子女教育、卫生环境、福利设施等方面仍滞后。农村医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远低于于GDP10%的增长速度。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土治理、生态保护、能源改造等设施建设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供需结构失衡。在七台河现展扶持政策的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效果,但由于历史欠账问题,以及七台河所辖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七台河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供需仍未均衡,特别在供需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内部组成结构不合理。多数地区以交通、水利、供电等农业基础设施为建设重心,忽视子女教育、卫生环保、燃气等农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管理人员倾向于见效快、政绩突出的设施建设,如可以量化的的通村公路设施等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建设,而对关系到整体农业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设施的建设,却一拖再拖。如涉及到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经常以经费等借口不予建设。结合阶段性的发展思路,有目的地重点发展某些农业设施是可以的,但不能损害了农民的核心利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协调好远期与近期的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有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但因为基层政府官员过多的关注其政绩,加之干部任期的制约,经济增长指标的要求,使得部分官员一味强调GDP增长,忽略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效益的内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产生短期行为,重视见效快的基础设施建设,避开长远的见效慢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区忽视农民急需的、现代农业发展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技推广、教育培训、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问题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业政策运行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一是政策制定环节的信息管理、预测、科学决策等。二是政策执行环节的政策执行力不强。由于没有对执行客体的主观意愿进行充分的调查,发挥政策执行客体———农民在政策制定、执行、监督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认识政策执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加之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不强、素质不高,执行手段简单、被动,产生了不必要的阻碍,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政策的预定目标。三是政策的反馈环节政策体系不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持的基本目标是清晰而坚定的。但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还没有清晰的政策支持体系,其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措施的出台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农户小规模经营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运作方式,应当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于是,这一不协调的矛盾致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加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不多,机制不健全,整体实力较弱,规模较小,不能真正起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协调企业与农户关系作用的重要作用,带头能力强的合作组织不多。因而多数情况下,仍是分散经营。(三)农民培训与教育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现代大农业需要有高素质的农民及技术人员与之相适应,而高素质的农民是在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才能出现的,当前的农民技能培训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没有完善的机制和体系,很难适应农民素质提高的需求,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高素质农民的整体需求,因而,农民培训与教育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矛盾使农民素质无法较快的提高,整体素质偏低。(四)现代农业资金投入及利用效率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实施的供需均衡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较高资金利用效率。目前造成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需求失衡的原因就在于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不足,而且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浪费以及效率低下的状况。在资金的拨付上,程序繁琐,周期较长。在资金的利用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在资金的监管上,存在不足与漏洞。这些造成资金的利用效率低,难以形成均衡的基础设施供给,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山东是农业强省,优势地位无可争议。山东农业之所以能够在全国竞相发展大潮中形成优势地位,得益于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得益于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化、外向型农业等方面赢得先机。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对改造传统农业、开辟农业发展新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取向。当前,我省农业发展已进入突破传统瓶颈、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的关键时期,彻底摆脱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弱势地位,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再造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是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新的历史阶段再创山东农业新辉煌,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各项部署,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极端重要性,紧密结合山东农业发展实际,拿出有效举措,积极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省农业发展新局面。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现代农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开放型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就会迅速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其它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就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扎实推进。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对构筑**区域发展新高地、打造区域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二、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我市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迈进,以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但用辩证观点分析研判,可以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矛盾问题并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明显、产业竞争力不强,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一)既要看到农业产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又要看到继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依然繁重。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8倍;粮棉油、瓜菜、畜产品、果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既要看到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又要看到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明显加大。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5元,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达2.6:1,但同时看到,在连续四年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实令人堪忧。
(三)既要看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又要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尽管随着各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设施落后不配套、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没过关,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既要看到农业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又要看到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传统农业比重依然偏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明显提升,又要看到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90余家,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带动基地450万亩、养殖规模1.5亿头只、农户100万户,但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档次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体系不健全、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仍然艰巨。
同时,也应看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各级对“三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农村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入重点和重要取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为下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型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做强淡水渔业,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化和延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现代农业的正确选择。
我市已基本具备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对农业结构实施深度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深度培植开发,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并且培植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全省位置看:我市农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畜牧业,地方名优品种众多,常年产值和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10;渔业,我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4;种植业,粮食、棉花产量占全省1/10。从所处区位看:我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既是生态建设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总之,我市拥有建设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可靠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构想:(**特色现代农业的模样)大力开发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地方畜禽良种,尽快形成品种资源充分开发、生产布局合理、规模优势突出、加工体系健全、质量安全可靠、品牌效益凸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牧大市。立足**淡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努力做大做强微山湖系列品牌,尽快形成宜渔资源充分利用、产品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健全、品牌优势突出、产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的淡水渔业强市。坚持以优质安全为前提、现代科技为支撑、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尽快建成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产出效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名市。通过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和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推进,带动提高全市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特色畜牧大市建设,以开发保护九大地方畜禽良种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四畜两禽”,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青山羊和肉鸭、蛋鸭。建设“三区一带”,即西部牛羊产业区、中部肉鸭产业区、东部生猪产业区和沿湖蛋鸭产业带。培植“六大品牌”,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青山羊和绿源肉鸭、微山麻鸭。淡水渔业强市建设,着力构筑养殖、加工、流通三大龙头企业集群,打造湖区、库区、采煤塌陷区、池塘养殖区和沿黄开发区五大高标准健康养殖基地,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水产品质量监管、渔业环境监测、水产苗种检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渔政执法管理、渔业风险救助七大支撑体系,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法制化、生态化、设施化、规模化九化渔业发展格局。生态农业名市建设,通过实施“两减三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植被绿化与水土保持、现代农业功能拓展七大工程,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过程清洁、生态技术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遵循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原则。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物质装备条件,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着眼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二)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健全完善高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畜牧业、淡水渔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实施联合攻关、集中突破,集成配套、集中推广,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多种功能。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功能已由单纯的食品保障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延伸。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在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培植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
韩长赋强调,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历史时期,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农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城市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保障大中城市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的客观需要,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三化同步”的客观需要。实践证明,都市现代农业在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韩长赋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发展都市农业,要按照《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都市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基本方略,把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把聚集先进生产要素作为重要手段,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强大动力,不断优化布局结构,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充分认识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历史时期,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农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城市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保障大中城市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的客观需要,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三化同步”的客观需要。实践证明,都市现代农业在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发展都市农业,要按照《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都市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基本方略,把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把聚集先进生产要素作为重要手段,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强大动力,不断优化布局结构,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十二五”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都市农业建设成为城市“菜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样板区、农村改革先行区,大幅提升城市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生产要求,所以,农业现代化发展被逐渐纳入轨道,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条件。农业发展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其发展模式的确定十分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此外,了解发展中的政策需求十分必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能保障发展的顺利进行。本文就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政策需求试做讨论,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沿海地区,是以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以及各类优质花卉、水果、蔬菜等的培育,其目标在于高质量农产品的加工出口。这种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方式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不仅能够使农业发展水平提升,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都市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对于资源丰富的大中城市郊区来说的,这里虽然人口相对密集,土地资源紧张,但是其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不仅技术先进,而且具备综合生产能力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布局等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一方面,做好农副产品向城市供应,另一方面,致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民持续增收。
3、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模式
由于各种农作物对生长环境需求不同,所以农业部专门划定了优势农产品区,对优势农产品分别进行种植。这不仅使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而且,形成的规模化生产,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
4、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需要市场做向导,并且配合当地资源来选择发展产业的一种复合农业,具有立体型、集约化、多层次的特点。资源综合开发使生产规模化,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点。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需求
1、增加科技创新驱动力,实现生产方式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这样才能使生产方式更先进,达到增产出、高质量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要依靠科技的发展,实现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这更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要给予农业科技一定的政策扶持,致力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更要在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上下功夫,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撑。
2、实现劳动生产高效性,提高产出能力
这一政策需求不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更要根据国情制定好我国的发展策略:一方面,的深化需要继续,而且要保证土地按规模经营发展;另一方面,支持农业合作组织的成立,使农业向着产业化经营发展;此外,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相关的政策包括,农业补贴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各类以农民就业为主的产业发展以及一系列的培训政策等。
3、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生产条件优化
为了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政府职能的发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即必须保障发展的每一环节的顺利进行。相关水利政策的实施十分必要,不仅要加强对江河湖的治理,做好防洪排涝的工作,还要合理调配水资源,开发节水灌溉设备。将生态农业发展提上日程,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劳动者素质培养,转移剩余劳动力
提出相关鼓励政策,实现劳动力合理流通。为进城务工并且收入稳定的农村居民予以相关政策支持,拓宽限制,同时对于投身农村发展的城市有志青年,给予提倡鼓励,让他们将先进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带到农村,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5、实现各区域均衡发展,发挥区域优势
由于各区域地理位置不同,再加上长期以来发展上造成的差距,各区域农业发展上有一定差距。为了这种状况得到缓解,国家和政府必须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大力推动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通过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周边区域带动等一系列手段,彻底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各地区现代农业均衡发展。
6、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地区间贸易
摘要:概述了现代农业的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对农业高职人才的专业、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25-04
作者简介:徐娟(1976—),女,湖南益阳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企业经营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二五”科研课题“高职农业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48)
现代农业生产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的特点,正朝着高科技农业、多功能农业、可持续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工厂化农业方向发展。农业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不同规格的农技人才;要面向农村经济、面向农业生产、面向农民兄弟,走一条多方位、多层次办学的路子。
现代农业的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主要内涵
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农业,集市场化、科学化、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社会化等诸多特征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形式是专业化,方向是持续化,目标是产业化。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式循环,从自给农业发展为市场化农业。
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农业发展突破了产销脱节、部门分割、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工业装备普遍使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逐步由现代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手工工具。农田水利化、农地园艺化、农业设施化以及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等的网络化、现代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先进科技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科研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农业的可控程度大大提高,农业增产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同时,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也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生态环境受到重视 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对农业
高职人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
(一)现代农业对农业高职人才的专业要求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专业需求有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以生产为主变成现在的生产、加工、经营、服务多种专业并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农业技术类专业人才,包括农学专业、园艺专业、设施农业专业、园林技术专业、水产养殖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等。(2)生态环保类专业人才,包括农业生态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等。(3)食品加工类人才,包括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等。(4)流通服务类专业人才,包括物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生态旅游专业、观光农业专业等。(5)工程机械类专业人才,包括水利工程专业、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等。(6)经营管理类专业人才,包括经济管理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
由于现代农业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专业需求不仅表现为不同专业的差别,而且也表现出同种专业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别。以生产类专业为例,它既需要研究型的高科技人才为其发展提供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持续动力,也需要应用型、推广型和服务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
(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知识要求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大致包含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构成专业知识。对于高职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而且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迁的出发点。具体而言,农业高职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
文化基础知识 文化基础知识是高职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要求具备一定的政治、哲学、法律、公文写作、文秘、体育、计算机、英语、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是所学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园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微生物、遗传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 指的是所学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技术知识。比如,园艺专业主要有蔬菜栽培及育种、果树栽培与育种、设施园艺等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及时了解专业领域里的最新知识,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现代农业需求。
专业拓展知识 指的是所学专业领域以外的跨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知识。比如学农学的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植物保护、园艺等专业的知识,了解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在现实的农业生产领域较好地开展工作。
(三)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能力要求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高职人才具备以下六种能力。
专业能力 指的是在所学专业领域里的专业核心能力。比如,兽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是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园林植物养护能力、园林工程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能力、园林工程管理能力等。
实践能力 指的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它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身心能量系统。这一系统包含着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以实践能力结构为依据。
创新能力 指的是运用理论知识,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等。
创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高职人才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在农业产业实践中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团队协作能力 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才能在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职业迁移能力 职业迁移是指人们随着社会进步和竞争加剧,打破一生只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的模式,进行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变动。职业迁移能力也可称为通用技能,是职业主体将所从事职业的知识应用到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时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衔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迁移能力是职业生涯中专业技能之外的能力,它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不断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业人员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大农业观念、大生态意识、大环境意识,具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要爱农、学农、乐农,主动承担起改变农村、农民和农业现状的责任,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专业素质方面 要树立严谨的科学精神,甘于探索的寂寞,经得起工作中失败的考验。有敏感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有积极的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要朝着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目标迈进。
文化素质方面 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既有容纳世界优秀文化的胸襟,更有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与自豪感。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胸怀宽广,眼光远大,热爱自然,寻求和谐。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想,明晰办学定位,构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办学顶层设计
农业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要求,主动承担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以服务“三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流通与服务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新教育思想,树立大产业观、大综合观、大市场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构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办学顶层设计。
(二)对接现代农业产业,打造涉农特色专业(群),满足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求
作为农业高职院校,要对接现代农业产业,打造特色专业(群),延长专业链,满足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求。要在加强原有种植类、养殖类等优势专业类群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需要,增设观光农业、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新专业。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服务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群。例如,以畜牧兽医为代表的农业技术类特色专业群、以园林技术为代表的环境美化类特色专业群、以食品加工技术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服务类特色专业群、以物流管理为代表的流通服务类特色专业群、以工商企业管理为代表的经营管理类特色专业群等。
(三)实施系列培训工程,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提升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三农的能力
实施系列培训工程 一是实施农业企业员工(农民)培训工程,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觉悟高、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技术骨干队伍;造就一批服务现代农业主体的优秀企业家;培养一支精干的经验人队伍,重点培训农民自办的各类流通组织的带头人和业务人员。二是实施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业务素养、较强奉献精神的农技推广队伍。三是实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程,着重培养与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农业信息处理能力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
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一是成立专家智囊团,为地方政府与农业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职能作用,推进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二是鼓励教师个人积极承担农村、农业企业(行业)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学院与农业企业、农户合作,以“公司加农户”、“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企业和农户增收。四是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可选择省级重点建设的新农村示范村作为试点,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探索构建综合服务的院村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农业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五是以知识更新为目标,面向农民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在服务形式上,学校转变为农服务模式,设立为农服务窗口,建立为农服务网站,开通为农服务热线。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农业综合素养 农业高职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农业企业优秀文化理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学农爱农、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现代农业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设施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将国际化现代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工艺流程、农产品质量标准、流通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主干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有利于专业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推进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与现代农业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农业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农业职业标准对接;引入农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境教学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与农业企业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农业企业文化;鼓励将课堂放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村家庭农场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拓展国内外产学合作办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加强农业高职院校与农业企业、行业、地区的联合培养或合作培养,增强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院校与农业企业、地区联合或合作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较早、较快地了解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的现状与要求,可以更早地了解工作要求,增强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