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09:23: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微商的运营策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移动微件技术
微件(Widget)是一种基于成熟Web技术的应用形式,最早出现在互联网领域,由于其开发简单、移植性好、表现能力强等特点在互联网领域被大量使用。移动微件技术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对微件技术的提升和应用,同时受到运营商、终端厂商、平台厂商和应用软件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重视,是因为它可以满足产业链上不同角色的需要。从运营商角度看,移动微件可以作为业务运营的一种良好方式;从终端厂商角度看,移动微件可以用于增加其终端的可定制性;从平台厂商角度看,移动微件可以作为其控制终端桌面,从而实现控制用户的一种方式;从应用软件提供商来看,移动微件易于开发、易于部署的特性使其成为应用开发的较好平台;从内容提供商角度看,移动微件是开展内容服务的较好通道。
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微件因其灵活、简单、可控的优势日益受到运营商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微件的业务应用种类,然后分析了移动微件目前在全球业界的部署现状,最后从多角度探讨了移动微件今后可能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移动微件微件业务
的需求,以及移动微件自身的技术特征,使得移动微件逐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得到应用,并且逐渐成为多种业务的承载形式。图1展示了移动微件的生态系统构成。
2 移动微件业务分类
移动微件已经用于很多业务的部署,从移动微件的业务分类就可以看出来。移动Widget的业务分类可以按很多维度进行,按照应用对象不同,可分为个人应用和企业应用;按照是否访问网络,可分为单机类Widget和网络类Widget;按照是否有较多用户参与,可分为信息呈现类(如天气预报、新闻)和交互类(如聊天、联机游戏、邮件);按照是否具备访问本地能力,可分为不依赖于本地能力的Widget和依赖于本地能力的Widget(如摄像头、震动、信号强度、电池电量等)。
从业务运营层面分析,可以分为移动业务、互联网业务、移动和互联网融合业务三大类别。移动业务主要是指通话、短信、彩信、位置服务和移动支付等移动网业务,互联网业务主要是指与互联网相关的电子邮件、资讯、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和广告等业务,移动和互联网融合业务主要是指二者兼有的业务,比如个人信息同步、地图导航服务和小区服务等。
这样分类的主要优势在于,既能够兼容运营商已有的运营系统,又可以无缝增加对来自互联网CP/SP的支撑,降低升级成本。
从呈现的形式上分,可分为三种:手机桌面、锁屏上的浮动Widget;手机菜单动态图标、动态背景、动态交互界面;全屏方式。
从功能上划分,有手机资讯、手机游戏、手机电视、媒体播放器、图片预览、手机小说等,也可以方便用户展现手机基本功能,比如通话、短信等。
3 移动微件部署现状
从移动微件部署现状来说,沃达丰已经将移动微件作为应用商店中开发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且推出了相应的开发者网站沃达丰360(),O2推出的Litmus应用开发者网站(o2litmus.co.uk)也将移动微件作为重要的应用开发形式之一。
从国内现状来说,三家运营商均已将移动微件作为应用商店的一部分,并且逐步部署了相应的平台来支撑移动微件业务的运营,如中国移动的JIL()和中国电信的xface()等。
从终端厂商的角度来说,诺基亚、三星、LG、夏普等厂家均已经支持移动微件,并且是国际上移动微件标准的积极推动者。从平台角度来看,Android、Windows mobile、Symbian、Blackberry、LiMo等主要平台均内置支持移动微件,其中Symbian平台上更推出了大量基于微件的应用。
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是移动微件的主要部署方,但是其目标是不太一样的,运营商希望通过移动微件能够控制终端、部署业务,而终端厂商是为了增加终端的灵活性,从而吸引用户。所以,运营商的部署往往对终端有较强的控制力,比如分层分级的终端能力访问以及移动微件的运营平台等。图2是一种移动微件运营平台的参考方案,从中可以看出,运营商更加重视如何增强对移动微件的网络侧控制能力。
4 移动微件业务发展策略
从移动微件业务本身来说,支持何种形式的应用都有可行性,但是技术毕竟有其局限性,除去标准化的因素,结合运营商自身的需求,找准移动微件最适用的业务形式,是移动微件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里重点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移动微件从技术角度来说适用的应用形式;二是移动微件如何与其它业务相结合。
从技术角度来说,移动微件对复杂逻辑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难以用来开发较为复杂的本地应用,如大型游戏等,至少在现阶段仍是如此。从微件简单易移植的特性来说,更加适合信息类的应用,以及对现有应用进行UI优化或者集成的方面,除简单的天气预报、新闻类业务外,可以重点考虑话费查询、影音播放等逻辑较为简单的业务,以及开展广告等后向收费型的推送业务。
从移动微件与其它业务的关系来说,移动微件可以成为其它业务的良好承载形式,如将运营商常见的手机音乐、手机电视、手机邮箱等业务用移动微件的形式来提供,即可提高应用的可移植性,加快部署速度,也可以有更优化的UI和更灵活的界面布局控制。从部署策略来说,移动微件常与应用商厦相结合,可以成为应用的一种形式。但是,移动微件在访问控制上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终端本地能力访问控制上,比常见的应用有更好的控制力,因此移动微件也有自己的控制平台,除通过移动微件引擎进行控制外,部分功能还需要与平系来确定应用的访问权限。从发展的趋势来说,移动微件的策略应该是与本地应用相混合,从形式上不再让用户区分是微件应用还是本地应用,也就是类似Palm在发展WebOS时的技术途径,但是应用之间应该有相互调用的机制,以保证业务的一体化。
5 结束语
移动微件业务是受到通信业界各方重视的业务形式,运营商希望通过移动微件来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同时保持对业务和终端的控制力。移动微件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具体的业务部署上,仍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运营商应把握移动微件在部署业务上的优势,充分结合业务需求,将移动微件作为移动互联网运营的入口,在业务的多样化、个性化与运营商控制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鲁维,胡山. 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电信技术,2009(5).
[2]王艳艳. 基于Widget技术移动终端应用集成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 北京邮电大学,2008.
[3]黄荣志. Widget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 移动通信, 2009(1).
[4]张智江,严斌峰. 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探讨[J]. 中兴通讯, 2009(4).
[5]倪敢峰,薛立宏,等. Mobile Widget在移动增值业务中的应用研究[J]. 电信科学,2009(5).
[6]CCSA. 移动微件业务技术研究报告[R]. 2009(9).
[7]肖志辉. 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 电信科学,2009(10).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7.012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7-0062-06
〔Abstract〕Micro-blog has rapidly gained worldwide popularity and has grown into a major method for commercial promotion for most of the companies in china,An influential micro-blog can spread information more efficiently.However,most of the telecom operators micro-blog accounts lack of such influence.The present study built an influe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lecom operators micro-blog based on the data of 200 micro-blog accounts with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and applied to 30 telecom operators micro-blog accounts,the results verified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 of the influence evaluation system,which could be used by the telecom operators to promote their micro-blog influence and eventually propagate their products.This study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Key words〕influence of micro-blog;influence evaluation system;telecom operators;factor analysis
微博作为一种便捷的社交媒体平台,截至2014年12月底,已拥有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微博不仅是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常用方式,同时也成为企业进行商业推广的重要媒介。用户和用户关系是微博平台关系中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微博和转发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许多微博信息在发表的初始没有引起关注,而在几个或一些用户转发后备受关注,这些用户即为高影响力用户。因此高影响力的微博账户信息更加容易使得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播。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电信运营商通过注册企业微博,信息对企业实时动态和业务进行宣传与推广,可以有效的促进业务发展和提升企业品牌好感度。由于粉丝作为微博信息传播的基础受众,对衡量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扩散具有较为直观的影响,本文对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3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分别进行数据统计,如表1。可以看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省市官方微博粉丝数超过100万的占比不足一半,超300万的均只有3个,在所有省市中占比不足10%,其微博影响力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研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提升路径。
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方法,提炼出电信运营商微博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因子分析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聚合,据此构建出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选取30个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所得到的微博影响力的评价结果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的影响力提升提出具体策略。
1 文献回顾与指标选取
从研究微博影响力的文献来看,研究主体包含个人用户、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等,对微博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从实证分析角度的研究很少,此外,针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通过实证方法研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为微博影响力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微博影响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
Meeyoung Cha等[1]学者运用大量的Twitter数据,研究分析了被跟随(Indegree)、转推(Retweets)和提及(Mentions)3个指标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认为粉丝数量(跟随影响)体现了微博账户信息的覆盖规模,微博的被转发数量(转推影响)表现微博账户所信息的被传播价值微博账号被@的数量(提及影响)显示了微博账户的互动能力。石磊等[2]以微博用户的活动行为为基础,提出微博用户活跃度模型,其研究侧重于通过模型具体指标的测算来评估微博用户的活跃度,缺乏对微博影响力的衡量。Ye等[3]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将用户粉丝数量影响力、回复影响力、转发影响力、粉丝数、微博数、回复和转发数作为微博影响力影响因素的主要因子,并得出回复量的多少对微博用户影响力的影响程度最大,以此将回复量多少作为影响力排序作为标准。所研究的指标较为局限,缺乏对微博账号本身属性如微博更新频率等指标的考虑。赵阿敏[4]等通过对17家慈善组织微博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了慈善组织微博的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其研究结果表明,留言数、留言转发数和留言评论数等体现微博用户对慈善组织微博反馈情况的指标对慈善组织的微博影响力最大。王宁[5]等运用问卷调查验证假设的方法对微博用户关注和转发企业官方微博的心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微博用户受到企业家的吸引而更容易关注其官方微博,在受到物质利益的刺激时更可能转发商业微博。
综合以上文献分析,在对微博影响力的评价研究中,影响因素指标较为分散,并主要关注于粉丝数、评论及转发等一些较为直观的指标分析,对微博影响力的评估缺乏对微博账户本身属性如原创率、日均发博数等因素的考虑,同时由于僵尸粉(有名无实的微博粉丝,它们通常是由系统自动产生的恶意注册用户)的出现,微博粉丝数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出其对微博账户的影响力的影响程度,因此需要将活跃粉丝数纳入评估微博影响力的考虑范畴。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确定的微博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包含微博账号平均发博数、微博原创率、关注率、平均被评论数、平均被转发数、互动率、粉丝数、活跃粉丝率和PR-值9个指标,各指标含义如表2:
2 电信运营商微博影响力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根据新浪微博对行业分类,分别选择包括娱乐、体育、传媒、财经、通信服务、互联网、文学、电子商务在内的9个行业共计200个企业及个人微博账户作为样本,其中认证微博数占比约为81%。
根据市场上现有的3家主流电信运营商各省市及集团公司官方微博开通情况,本文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家电信运营商中分别选取10个省市及集团官方微博账号,共计30个电信运营企业认证官方微博,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数据分析网站微博风云作为搜集工具,收集各个微博账户自注册日到2014年11月30日各指标值作为分析数据[6],运用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
22 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降维统计方法,从变量群中提取公共因子,将数据进行简化。因子分析中的公共因子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内在依赖关系,由公共因子代替原变量,更容易描述原对象的特征,避免变量重复引起失真[7]。本文利用SPSS210对前文确定的9个影响因素指标做因子分析,通过提取公共因子,确定微博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并据此构建评价微博影响力的指标体系。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做因子分析的合理性,在SPSS中,主要通过KMO和Bartlett的检验来实现。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检验是否适用因子分析方法。Bartlett球形检验是检验各个变量之间是否独立,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结果所示,KMO检验结果为0854,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取值0000,表示拒绝该假设,说明各个变量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
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公共因子重要程度的指标,方差贡献率越大,其公共因子越重要,表4显示,根据提取因子的条件――特征根大于1,此次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其中公共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为36448%,公共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是27624%,公共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是19191%,3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263%,说明提取的3个公共因子可以充分反应原始的信息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为了便于对公共因子进行合理解释,因此采用旋转成分矩阵,经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提取因子,旋转在4次迭代后收敛,公共因子1(F1)中包含的指标为近200条微博评论数、平均被转发数和互动率,官方微博信息后,较高的被评论及转发数容易引发其他非粉丝用户的浏览及传播,从而形成滚雪球式的信息扩散,因此将公共因子1所包含的指标内容归纳为信息传播力;公共因子2(F2)中所包含的指标为微博原创率、关注率和平均微博数,主要体现了微博账号的内容频率以及原创内容的占比,因此命名因子2为账号活跃度;公共因子3(F3)包含活跃粉丝率、粉丝数和PR-值(即粉丝质量),主要体现微博账户信息时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受众范围,但由于僵尸粉丝的存在,较大基数的受众并不一定代表较强的信息扩散范围,而活跃粉丝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出信息传播过程中第一时间的覆盖范围。因此命名公共因子3为实际覆盖率。
提取方法:主成份。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其中F1、F2、F3分别代表信息传播力、账号活跃度和实际覆盖率,根据以上因子得分系数公式,可以计算出特定微博账户的信息传播力、账号活跃度及实际覆盖率的具体数值。
3 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实证分析
31 基于因子得分的电信运营商微博影响力评估
由于3家电信运营商不同省市官方微博开通及经营情况差别较大,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性,本文分别选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家运营商中粉丝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官方微博作为样本,通过上节得到的3个公共因子得分系数公式,对选取的30个电信运营企业官方微博分别计算出其传播力(F1)、活跃度(F2)和覆盖率(F3)的实际得分,并将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计算微博影响力的权重系数,如式(1),最终计算出微博影响力的综合得分,进行最终得分排名[8]后得到结果如表7:
根据表7的结果显示:(1)从选取的30家电信运营商企业的影响力综合得分排名总体来看,中国电信各省微博账户影响力排名均比较靠前,其中排名前十位的微博账户中,共有6个中国电信微博账号,3个中国移动微博账号及1个中国联通微博账号,而排名后十位的微博账号中,共有5个中国移动账号,4个中国联通账号及1个中国电信账号,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公司在微博影响力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其次为中国联通公司,而中国移动各省公司的微博账号则普遍存在影响力较为欠缺的情况。(2)3家电信运营企业中,影响力综合评分前三位的企业官方微博中,分别是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湖北客服,中国联通官方微博由于在活跃度和覆盖率两个指标上与中国电信客服和中国移动官博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3家运营商集团公司的官方微博上排名最后,微博影响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3)30个认证官方微博账号中,排名后三位的为山西移动、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和湖南移动,其共同存在的问题为活跃度和覆盖率指标得分较低,即其微博更新频率较低,内容吸引度不强,粉丝基数小同时粉丝中的活跃用户数又比较少,微博影响力亟待提升。
32 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提升策略
根据以上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分析,本文针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传播力、活跃度、覆盖率以及微博综合影响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
321 电信运营商微博传播力提升的策略
信息传播力因素(F1)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方差贡献率达36448%,对微博影响力的贡献度最大。信息传播力包含平均被评论数、转发数和互动率3个指标,反映的是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内容传播的效果。从表7信息传播力指标排名来看,前三名分别为中国电信湖北客服、浙江移动10086热线和中国电信,总结其发送微博内容来看,涉及的方面除了业务介绍和产品推广宣传之外,还包括推送较多的免费送流量、送话费等直接惠及用户电信业务体验的活动,所以获得大部分微博用户的关注、评论和转发。反观最后三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网厅,其微博内容单一,推送内容多数为新业务介绍、手机促销等,缺乏用户进行转发扩散行为的诱发因素,因此,在针对信息传播力提升策略中,电信运营商可推送更多以用户利益为主要关注点的业务活动,加入转发抽奖等内容以激励用户自愿进行信息扩散。
322 电信运营商微博活跃度提升的策略
账号活跃度因素(F2)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方差贡献率达到27624%,对微博影响力的贡献度次于信息传播力因素。账号活跃度因素包含微博原创率、关注率和平均微博数3个指标,反映的是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发博频率、内容原创性等账号本身的经营情况及活跃程度。从表7活跃度指标排名来看,前三名分别为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根据微博风云的数据显示,其微博内容原创率分别为87%、74%和89%,发送的平均微博数分别为9 374、6 373和5 768,关注率分别为5%、33%和22%,可以分析得出3个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原创率和平均微博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样从其微博传播力排名为26、29和27名也可以分析得出,其推送内容更新频率低,趣味性话题性不足,进而导致活跃粉丝数较低;因此,在提升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活跃度方面,应该注重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内容的原创性,保持一定更新频率的同时发送更多用户能够直接参与的活动微博,并结合当前实事,使推送内容更具有话题性。
323 电信运营商微博覆盖率提升的策略
实际覆盖率因素(F3)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贡献率达到19191%,实际覆盖率因素包含活跃粉丝率、粉丝总数和粉丝质量(PR-值)3个指标,反映的是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在的第一时间所接触到的实际受众范围。从表7实际覆盖率指标排名来看,前三名仍然为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根据微博风云的数据显示,其活跃粉丝率分别为47%、52%和62%,粉丝总数分别为1 700万、790万和499万,粉丝质量(PR-值)分别为097、14和15,对比覆盖率排名后三位的山西移动、湖南移动和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活跃粉丝率平均高出16%、在粉丝总数方面平均高出100万,在粉丝质量(PR-值)方面平均低于05,可以看出,较大的粉丝基数和粉丝质量是微博推送的信息覆盖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提升微博账号的实际覆盖率方面,电信运营商应在保证较大粉丝基数的同时注重粉丝质量,定期清理僵尸粉,并与粉丝进行一定的互动,以提高活跃粉丝的占比。
324 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综合影响力提升的策略
从综合排名来看,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前五名分别是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湖北客服、中国联通和浙江移动10086热线,在信息传播力因素方面,这5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得到的微博转发、回复和留言,内容主要包括服务评价、需求和咨询等。在活跃度因素方面,5个电信运营商官方的微博原创率、粉丝关注率和平均微博数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其所推送的主要内容包括新业务宣传、赠送话费活动和业务咨询微博等和用户业务使用相关的内容。在覆盖率方面,5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从粉丝数、粉丝活跃度上均以较大差距领先于其他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因而能够为自身业务和产品宣传提供广泛的宣传途径。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相关的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构建了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30个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将包括微博原创率、日均发博数等衡量微博账号自身属性的指标整合为活跃度指标纳入了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评价指标体系当中来,丰富了指标体系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完整;(2)本文所构建的电信运营商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微博账号的信息传播能力对微博影响力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其次为账号活跃度和实际覆盖率;(3)本文在对30个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的影响力实证分析结果基础上,分别对信息传播力、账号活跃度和实际覆盖率3个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本文研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价不足之处:(1)本文由于数据收集渠道的局限,为进行因子分析而采集的样本量较少,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因子分析的结论说服力尚显不足。(2)本文所提炼的指标中,粉丝质量(PR-值)的测算过程较为复杂,且微博风云并未给出详细的测算方法,因而粉丝质量数据的科学性有待验证。
参考文献
[1]Meeyoung Cha,Hamed Haddadi,Fabricio Benevenuto,et al.Measuring User Influence in Twitter:The Million Follower Fallacy[C].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0:11-13.
[2]石磊,张聪,卫琳.引入活跃指数的微博用户排名机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2,(1):110-114.
[3]Ye S Z,Wu S F.Measuring Message Propag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on [C].In: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Informatics(SocInfo10).Heidelberg:Springer-Verlag,2010:216-231.
[4]赵阿敏,曹桂全.慈善组织微博影响力评价研究――基于17家全国公募基金会官方微博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3,(10):36-40.
[5]王宁,胡小阳,杨学成.微博用户关注和转发企业官方微博行为的心理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7-21.
一、打造智能管道,建设做好流量经营
智能管道已逐渐成为运营商与OTT竞争或合作的新能力基础。面对OTT业务竞争,运营商可通过建设DPI,PCC,特定网关,API接口等,实现针对OTT业务基于对流量识别进行差异化流量计费;实现基于QoS控制进行不同业务的差异化保障;实现短信和计费能力等电信能力的开放。(1)VoIP/IM类OTT会对电信运营商的语音和短信产生替代,因此对此类OTT可采取3G网络接入限制,QoS管控,分流Wi-Fi等应对策略。(2)社交媒体类OTT所掌控的用户关系、行为数据以及信息高效传播的属性,是电信运营商非常重要的客户服务和业务推广的新型渠道,其最直接的潜在价值在于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客户维系和营销推广的成本,对此类OTT可采取以定向流量、用户数据或计费能力开放等应对策略。(3)流媒体类OTT其价值在于所掌控的高质量内容资源对用户的高吸引力,对此类OTT可以采用定向流量,QoS差异化保障等应对策略。同时,运营商也可将智能管道能力作为与OTT进行资源置换的合作筹码,借助OTT的业务提升自身向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比如将基于流量识别的定向流量套餐作为OTT业务分销的渠道,通过QoS保障提升用户对OTT的体验,开放计费能力给OTT提升用户在线支付的便捷性等。智能管道也是流量经营的基础。在流量经营方面,运营商应通过精细化手段提升单位流量价值,基于用户等级或业务价值,动态配置流量资源,形成差异化服务。目前可通过资费政策,引导用户更多地使用运营商自有业务。
二、加强综合平台建设
IT能力是OTT既有的核心优势,运营商与OTT进行同质化业务竞争,需要通过改造现有BSS、OSS或新建SDP、云计算、BI等来补充IT能力,以达到业务与需求间实时及精准匹配、海量用户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对第三方应用开发的支撑和灵活的计费和支付等。
平台是运营商拓展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与OTT进行同质化业务竞争,除了要做好网络、业务管理和计费、客户服务外,还应建立综合平台。通过搭建聚合的内容型平台和开放的能力型平台,开放网络通信、内容处理、综合数据等能力,创新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提供创新应用服务的生成环境,帮助开发者推广、销售其产品,利用平台优势获取利润;通过改造现有BSS、OSS或新建SDP、云计算、BI等可实现业务与需求间实时及精准匹配、海量用户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对第三方应用开发的支撑和灵活的计费和支付。最后,在平台建设方面,可以建设建一个通用长连接公共平台供微信、微博等时时在线业务使用,以避免对其他用户使用业务的冲击。
三、加强与OTT运营商的合作,打造面向OTT价值服务的商业模式
电信运营商可将OTT视为一种依托电信运营商网络获取价值的客户,通过利用自身资源为其提供价值服务,从而帮助OTT提升其服务价值,并最终作用到用户使用无线网络体验的提升上。整个数据流量传输过程中的价值会随着用户体验的提升而提高,电信运营商则可以通过提供的价值服务获取这部分提升的数据流量价值。
电信运营商可将将智能管道的定向流量、PCCQoS管控以及API接口作为面向OTT的分销渠道或体验提升服务的功能,并对此制定标准化套餐、定制化套餐、竞标拍卖等收费体系,通过将“功能”和“收费体系”的组合,形成真正意义上基于智能管道能力的面向OTT的服务体系。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微博、微信的呈现方式更多样,成本更低,但其信息送达存在不确定性。虽然短信费用略高,但正式、直接、可靠的特性使其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首选。所以电信运营商还可以与OTT进行优势互补,比如建立微信平台与短信中心接口,在目标用户离线状态下可通过短信方式将消息送达。
互联网已经跨过了个人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时代,进入了混合的成熟期,关于互联网的应用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投身于“互联网+”的浪潮中,更多的传统企业从信息化走向互联网化。场景深、产品重、强关联、服务化是企业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特性,中小微企业进入互联网平台的最好的姿势是把握入口、借助平台,借助开放平台的力量百花齐放、优胜劣汰。借助公众平台,腾讯已经绕过企业互联网移动入口之争,获取了千万级别的企业用户,并且开始通过平台开放构建微信企业应用生态。腾讯的微信平台已经获取了数亿级别的用户,构建了良好的微信用户应用和企业应用生态圈。这给企业借助微信营销平台来实践其营销战略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盈利型营销模式在企业的微信营销平台建设中还普遍缺乏。在全新特质的微信平台上照搬传统营销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客户群体的流失。其二,O2O市场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障碍。不成熟的企业微信营销平台O2O市场不利于将微信相关应用的线上人气汇聚效能与线下广阔的商机相结合,也不利于将潜在盈利优势通过企业微信营销平台转化为企业现实利润。微信营销时代中的营销资源具有赢家通吃的特性,在微信市场中,大的公众号或信任特定账号能够聚集大量的用户群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从而将潜在的消费者市场资源转换为盈利资源。
2.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模式冲突问题
传统营销渠道与微信营销平台的渠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在建构微信营销渠道时,会导致企业线上线下渠道间产生差异化营销目标的对抗,围绕同一目标客户群展开争夺,在目标市场营销定位及营销策略安排上产生冲突。为此,中小微企业在开展微信营销战略部署时,应当合理规划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区分目标人群,高效的开展差异化运营和营销工作。
3.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探析
借助自媒体、微营销、微电商的大发展,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如微盟、微店、有赞等异军突起,不计其数的商、服务商、营销者借助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丰富功能,帮助企业商户搭建运营微信营销、服务平台。标准化的模板产品只能满足微电商的入门需求,很难满足企业的深度个性化需求,有实力的营销商开始自研或外包定制,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和策略将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垂直化”是指基于某个特定行业进行定向营销。针对行业细分领域做出小而美的产品和服务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进入垂直行业的运营商需要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了解行业特性及运营模式,匹配行业特性的应用进行定向营销,从简单的“工具”转变为系统提升行业效率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化”。“定制化营销”是指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营销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需求复杂多变,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千差万别,支持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会有广阔的需求空间。例如微电商订单系统与ERP系统的对接,标准化的产品都很难满足不同商户的需求,因此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异常强烈,利用开源的产品平台进行二次设计和营销可以提升营销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在企业信息化时代,绝大多数系统是私有化部署的,云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互联网时代,即开即用、零维护的SAAS公有云应用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的需求,PAAS/IAAS公有云上的应用满足企业非标准化的需求,涉及核心商业数据的应用则私有化部署,微信是连接公有云和私有云这两个平行世界最好的桥梁。此外,微商们在社交电商上的探索,让我们看到除淘宝、京东之外的去中心化、去流量模式电商新模式外,也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存在的可能:平台型组织。未来,平台型组织将打破传统企业的组织边界,替代现有的企业组织形态,组织变更也可能带来新的机会。
基于微信开放平台构建的O2O生态闭环里,订阅号、服务号与企业号各司其职。订阅号进行营销,塑造品牌形象;服务号实现互动,增加客户黏性;企业号实现公司业务移动管理,企业主在微信上随时随地查阅店内经营数据,实现动态管理。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的营销模式和策略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才能聚集用户群体,得到良好的营销解决方案。
作者:郝茹茜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小永.2012微信营销十大案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3(03)
[2]牛勇,张月萍.双剑合璧:图书的微博与微信营销[J].科技与出版,2013(06)
互联网已经跨过了个人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时代,进入了混合的成熟期,关于互联网的应用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投身于“互联网+”的浪潮中,更多的传统企业从信息化走向互联网化。场景深、产品重、强关联、服务化是企业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特性, 中小微企业进入互联网平台的最好的姿势是把握入口、借助平台,借助开放平台的力量百花齐放、优胜劣汰。借助公众平台,腾讯已经绕过企业互联网移动入口之争,获取了千万级别的企业用户,并且开始通过平台开放构建微信企业应用生态。腾讯的微信平台已经获取了数亿级别的用户,构建了良好的微信用户应用和企业应用生态圈。这给企业借助微信营销平台来实践其营销战略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盈利型营销模式在企业的微信营销平台建设中还普遍缺乏。在全新特质的微信平台上照搬传统营销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客户群体的流失。
其二,O2O市场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障碍。不成熟的企业微信营销平台O2O 市场不利于将微信相关应用的线上人气汇聚效能与线下广阔的商机相结合,也不利于将潜在盈利优势通过企业微信营销平台转化为企业现实利润。
微信营销时代中的营销资源具有赢家通吃的特性,在微信市场中,大的公众号或信任特定账号能够聚集大量的用户群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从而将潜在的消费者市场资源转换为盈利资源。
2.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模式冲突问题
传统营销渠道与微信营销平台的渠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在建构微信营销渠道时,会导致企业线上线下渠道间产生差异化营销目标的对抗,围绕同一目标客户群展开争夺,在目标市场营销定位及营销策略安排上产生冲突。为此,中小微企业在开展微信营销战略部署时,应当合理规划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区分目标人群,高效的开展差异化运营和营销工作。
3.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探析
借助自媒体、微营销、微电商的大发展,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如微盟、微店、有赞等异军突起,不计其数的商、服务商、营销者借助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丰富功能,帮助企业商户搭建运营微信营销、服务平台。
标准化的模板产品只能满足微电商的入门需求,很难满足企业的深度个性化需求,有实力的营销商开始自研或外包定制,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和策略将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
“垂直化”是指基于某个特定行业进行定向营销。针对行业细分领域做出小而美的产品和服务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进入垂直行业的运营商需要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了解行业特性及运营模式,匹配行业特性的应用进行定向营销,从简单的“工具”转变为系统提升行业效率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化”。
“定制化营销”是指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营销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需求复杂多变,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千差万别,支持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会有广阔的需求空间。例如微电商订单系统与ERP系统的对接,标准化的产品都很难满足不同商户的需求,因此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异常强烈,利用开源的产品平台进行二次设计和营销可以提升营销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
在企业信息化时代,绝大多数系统是私有化部署的,云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互联网时代,即开即用、零维护的SAAS公有云应用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的需求, PAAS/IAAS公有云上的应用满足企业非标准化的需求,涉及核心商业数据的应用则私有化部署,微信是连接公有云和私有云这两个平行世界最好的桥梁。
此外,微商们在社交电商上的探索,让我们看到除淘宝、京东之外的去中心化、去流量模式电商新模式外,也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存在的可能:平台型组织。未来,平台型组织将打破传统企业的组织边界,替代现有的企业组织形态,组织变更也可能带来新的机会。
结论
基于微信开放平台构建的O2O生态闭环里,订阅号、服务号与企业号各司其职。订阅号进行营销,塑造品牌形象;服务号实现互动,增加客户黏性;企业号实现公司业务移动管理,企业主在微信上随时随地查阅店内经营数据,实现动态管理。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的营销模式和策略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才能聚集用户群体,得到良好的营销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程小永.2012 微信营销十大案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3(03)
[2]牛勇,张月萍.双剑合璧:图书的微博与微信营销[J].科技与出版,2013(06)
[3]王时杰.关于微信营销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信息与电脑,2014(01)
[4]原雷霞.浅谈微信营销的价值及其运用策略[J].时代经贸,2013(24)
第一,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处于WiFi、包月套餐的丰富覆盖之下,单纯地按照单位流量费用和话音流量“标准定价”来计算对比,本就有“计算马力就找匹马来跑”的愚蠢。
第二,OTT业务,甚至微信电话本,都并非此时才出现。一款名为“微话”的应用,也已经悄无声息地发展了数千万用户之多。微信电话本的安卓版推出已有两年,只是因为腾讯背靠近八亿的微信用户,又刻意选择此时猛推iOS版,才被媒体炒热。
微信电话本确实可视为独立性的产品,但为何要独立于微信之外,做成一个单独的客户端应用,以及在这个时候热炒?这一点似乎关注的人(或者媒体)却并不是很多。这意味着,腾讯“声东击西”的策略确实起到了效果,实实在在地打在了阿里系胸膛上,却让人替中国移动(也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喊疼。
第三,一些文章只顾分析,却没想也不耐烦知道:运营商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运营商总体上,因为其机制和体制问题,不怎么愿意表态,但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还是说了。他的大体意思是,微信电话本对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存在竞争,但就本质而言,这个产品是基于运营商数据业务之上的,用户使用微信电话本,其实是在使用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是可以双赢的。
那么,运营商是否会有损失呢?肯定会有。就目前而言,运营商的话音业务本质上早就是数据业务了,单位数据体现在话音这种业务形式时,对运营商ARPU值的贡献,相对其他常规数据业务仍然高一些。但这个局面正在改变,以中国移动为例,今年前三个季度,其数据业务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高达98.6%(中国移动这里还是将话音独立计算的,并没有视作数据业务)。
从这一点上,微信电话本受到热捧,既是互联网公司之间一次针锋相对的炒作事件,也是进一步刺激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契机,哪怕是以免费话音作为一个表现形式或者噱头,其本质,仍然是刺激更多的人使用数据业务。
话音业务对运营商而言,在从前,甚至在现在,仍然是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未来,肯定不是。智能手机和4G网络乃至未来5G网络,带来的最大改变将是,从“打电话是最主要的,数据业务是额外体验”,向“数据业务是主要的,打电话只是联系方式的一种”转变。
运营商的意图是什么?这几年以来,都可以看到,全球领先的运营商们都在谈论两个话题:智能管道和流量经营。其实就是如何增强单位流量、单位数据量的价值。以前的运营商,不仅中国,包括外国也是,热衷于大包大揽,特别在意“主导整个产业链”,直白些就是控制权,是听我的话有钱赚、不听话的靠边站。
或许,以不变的视角看待运营商显然不太合适了。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整个产业链都在调整,运营商也已经给自己做了新的定位,这就是这次微信电话本事件,没有一个运营商表态的原因。
至于说微信电话本,或者OTT业务,会给运营商带来灭顶之灾的评论和说法,更是无稽之谈。运营商终究是基础网络(包括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甚至是互联骨干网络)的持有者和运营者,最终是用户的连接者。换言之,再能装的铁皮车厢,没有铁路也全是白搭。更进一步,如果说OTT业务就能够给运营商带来灭顶之灾了,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有一点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不管是民营资本还是其他资本)能够在未来十年内,重新构建数百万的基站,重新构建覆盖中国的骨干网和接入网络,这不是资本能力的问题,而是实施能力的问题。
如果说以前铁皮车也全都是运营商的,现在不全是,甚至大部分都不属于运营商,也很正常,这是整个产业链演变的结果。至于运营商想不想也去抢铁皮?想。但是否能抢得过,这就要看运营商的本事了,从目前来看,运营商有这个抢铁皮的心,却缺乏抢铁皮的力,这也是事实。
[2]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2015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R]. 2016.
[3] 企鹅智酷. 微信数据化报告(2016版)[R]. 2016.
[4]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大数据时代[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5] 涂子沛. 数据之巅[M].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4.
[6] 李谦,白晓明,张林,等. 供电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与数据化运营[J]. 华东电力, 2014(3): 487-490.
[7] 黄勇军,冯明,丁圣勇,等.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发展策略探讨[J]. 电信科学, 2013,29(3): 6-11.
[8] 张云帆.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发展策略与价值挖掘[J]. 移动通信, 2016,40(5): 20-23.
更为少见的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这三大运营商难得地达成一致,三家的用户都能参与—一旦计划实现,这很可能是中国手机用户第一次体验到除通话外真正的通讯免费。
易信是近年来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少有的深度合作产品。中国电信和网易在今年8月初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其中中国电信拥有73%的股份,网易占27%。但电信只负责财务,产品、市场、人事等都交给了网易运营。
此前几大运营商都各自推出过微信的竞争性产品,但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中国移动旗下的即时通信应用飞聊在今年7月内部正式宣布停止研发,产品与运营团队解散。这款产品是2011年9月中国移动在移动端用以抵抗微信仓促上线的产品;中国电信的同类产品翼聊也遭遇失败。
北京电信的一名中层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易信上线前一周,电信内部开会要求全国所有省公司配合推广易信,除了活动、免费短信/通话、免费流量以外,也通过自己的互联网服务给易信导流量,比如189邮箱就内置了易信Web版。
“运营商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做产品做不好,用户留存率很低。电信手机预装应用的激活量一般在20%左右,留下来的会少很多。”上述中国电信中层说。
中国联通也曾经推过沃友,但在遭遇同样结局后,联通最早转向了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今年4月,联通就开始针对一些互联网服务推出包月套餐,包括用户每月15元可以在3G网络下不限量观看搜狐视频的节目,其它支持包月套餐的还有唱吧、豆瓣FM、虾米音乐等音乐类服务。而在8月,广东联通率先和微信定制合作了微信沃卡,10元包300M的微信的定向流量,不过双方暂时不会互相分成。
“现在4G来了,运营商都开始释放流量,以前互联网公司花钱都不会卖流量给它们,现在卖了,3G现在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集团今年的策略。”广东联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自8月19日上线,易信在24小时内获得了100万用户。截至10月28日,易信的官方数据显示用户数突破3000万,并保持20万的日增长量。而它们的目标是在6个月内获得1亿的用户。丁磊认为,中国电信至少两亿以上的月活跃群体,加上网易活跃的1.3亿邮箱用户,会是易信的主要争取对象。
网易在近几年将重心几乎全部移到游戏业务上后,已经逐渐退出了一线的行列,尤其在最近两年巨头纷争的移动互联网大战中,除了新闻客户端和有道产品,网易都极少露面。
这也使得易信的出现多少让人感到意外。在8月易信的会上,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把目标直接指向微信,并不断强调易信将在品质和通讯体验上超过它—声音上“是微信3.5倍的清晰度降噪”、“用户给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发短信且有免费的座机语音留言”、免费的趣味贴图、放宽群的人数上限。10月,易信还开通了初期面向海外用户的免费国际电话功能。
就在易信宣布三网免费的前两天,阿里巴巴也宣布自11月起,使用旗下手机淘宝、来往、天猫等移动客户端即可申领每月2G的免费流量包。相比易信,阿里巴巴的计划只针对移动、联通两大运营商的用户,首批覆盖的区域为广东、江苏、浙江、湖南四个省份,时间上也仅限于11月和12月。
为了挑战微信,互联网公司正在联合运营商将竞争拖入“送流量”时代。然而这还很难威胁到微信的地位。微信官方在今年1月宣布总用户数突破3亿后就没有再更新,但据腾讯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现在他们收到的数据已经在6亿左右。自2011年1月,微信用了14个月的时间收获了1亿用户,击败了更早出现的同类应用米聊和Talkbox,随后它的增长速度越来越 快。
说到底,对于在产品功能上无法做出太多新东西的易信或者“来往”而言,身为后来者它们只能依靠更多的推广和费用来争夺用户。
在运营上,易信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是通过明星的粉丝群来建立热度,目前易信的日活跃用户达到28%—而目标是50%,用户群也以年轻用户为主,超过7成的用户年龄段在16至25岁之间。倾向年轻化的另一个原因是电信在9月初开学季的校园策略,针对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学生群体,易信有一定优势。
不过这些做法短期无法产生迅猛的增长。“我们跟微信比,关系是弱势,我们的产品也有很多小创新,但易信顶多只是一致并没有领先于它,所以我们必须利用运营商这块的资源,三网流量免费就是我们服务上独特的优势。”易信公关总监何宽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之所以在11月试验就是难以预期,通过接下来两个月的试水来定明年的整体预算。为这两个月我们做好了1个亿的财务准备。”
微信(Wechat),是国内网络巨头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APP(Instant Messenger)。这款软件仅需要很少的流量就可以支持免费短信、语音对话、图片、视频等。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时代,以微信为首的OTT(Over The Top)业务异军突起,凭借着过去的客户基础迅速占据了大片的市场,OTT的运营方式对三大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了威胁,2010年是微信的崛起之年,到现在为止微信用户已突破六亿,数据显示,当年运营商的业务收入总量虽在增长,但其语音电话收入和短信、彩信收入正在下滑,而数据流量的收入正在增加。
三大电信运营商如何在风云巨变的互联网产业链中寻找对自身发展有利的非对称合作企业主体的合作伙伴?微信与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博弈如何实现共赢?该如何保证微信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1 移动运营商的基本现状与未来发展
1.1 电信运营商的基本现状
2008年之后,电信行业有经历了一次大的合并,之后移动和铁通合并,联通并购了网通,同时又将CDMA网络卖给了电信,又初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而重组之后的中国移动,虽然在优势有所削弱,但是仍占据着行业老大的位置。而联通在并购网通,以及电信拥有了CDMA网络,两家在宽带市场成了寡头。使用移动2G的客户仍占多数,在联通3G网络投入使用后,基本每个月移动2G客户都在下降,为此,移动积极研究4G网络,力求能够挽回更多的损失。
1.2 电信产业的未来发展
在当今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的驱动下,电信行业必将走向网络化的时代。未来,人们都将能平等的接入网络,未来的宽带将结合光纤的速度与无线的便捷,云技术将运用于各处,数字时代的洪水将冲击传统。未来的时代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而电信运营商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规避自身的劣势,来夺取未来通信世界的制高点。
2 微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2.1 微信的现状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这一款免费即时通讯软件,这款软件可以通过流量来发送免费文字信息、语音、视频以及图片,同时还有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个性化服务。微信问世之后,这款软件以“火箭式”的速度拉拢了客户群。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首次突破1个亿,而这仅耗时433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耗时缩短至不到6个月;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达3亿;2013年7月25日,微信的国内用户超过4亿;8月15日,微信的国外用户也超过了1亿;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此时的微信已经跃然成为亚洲第一大即时通讯软件。
2.2 微信的未来发展
免费的微信几乎占据整个即时聊天的市场,巨大的利益的驱使下,无论是谁都眼馋,即便是占据实时通话市场的基础运营商也难以抑制嫉妒的心理,微信发展继而遇到了瓶颈,虽然微信是后发先至,但是未来的路是向左向右,盈利模式的路在何方,三大运营商联手夹逼下该如何应对是微信所应该考虑的。
3 以SWOT理论分析微信与电信运营商博弈
3.1 竞争优势
微信借助QQ向用户发送推送信息,在2013年年末,成功吸引了6亿的用户。免费是微信的大卖点,相对于三大运营商的实时语音通话和短信服务,微信的发送语音、文字、图片、视频成功地将三大运营商的客户拉到自己这边来,实时性的方便快捷,传播能力的强大恐怕是三大运营商也望尘莫及。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微信的优势成功占据了即时语音通信的市场。
3.2 竞争劣势
现在微信有了6亿的用户,安全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微信的注册方式是邮箱注册、QQ注册、手机号注册。而通常QQ被盗之后,微信进而就被盗,而微信所绑定的“微支付”功能是连着自己的银行卡,因此财产也将受到威胁。
3.3 机会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代表,而智能手机是微信的载体,网络是微信的传输方式,这二者的发展对于微信的未来是极为有利的。
3.4 威胁
现在,微信发展最大的威胁就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微信抢占了三大运营商的“蛋糕”让他们无法容忍,三家联合向工信部提出抗议,力图阻止微信的强势劲头,来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但是,固步自封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三大运营商不能进步,这势必将被历史淘汰。除了运营商的施压,微信还面临着同类软件的竞争,恶意软件的攻击、认证欺诈、垃圾信息等一系列的问题,微信的这条路其实并不平坦,需要拿出策略来应对。
4 合作才能共赢
基于4G的开发和运用,语音通信与短信业务将逐步减少,数据流量的使用必然增加。原因是OTT的出现基本能够代替语音、短信业务。因此,电信运营商与微信要基于各自的利益,同时考虑到对放的利益来优化方案。电信运营商可以推出新一类的套餐业务,与微信共同建立针对微信等OTT业务的专用通道,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到电信运营商的基础业务的使用,同时能够提升微信的用户体验,当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时,电信运营商、微信以及用户就能形成共赢。
参考文献:
[1]欧清铭.通信产业价值链的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终端商竞合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刘克飞.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
模式一:与传统产品捆绑营销。主要代表是今年2月香港电讯旗下 PCCW Mobile与微信签订合作协议,在香港推出微信用户8元数据优惠包。
模式二:借助BBM业务带动传统业务增长。黑莓公司提供的BlackBerry Messenger(BBM)业务通过改进产品设计,与其它产品相比更能够刺激用户增加数据链接的时间,这对于市场弱势地位、希望通过OTT刺激其数据业务的运营商来是一个好的机会。
模式三:将OTT运营商发展成为内容应用提供商。AT&T、德国电信、Orange、西班牙电信、Verizon、沃达丰、KDDI和软银八家运营商与Facebook进行合作,为没有信用卡的Facebook社交网站用户提供代收费服务,解决了购买游戏道具、音乐等应用的支付问题,运营商因此获得代收费分成收入。
模式四:以积分计划形式将OTT纳入到运营商产品体系中。西班牙的Telefonica与Google、Facebook、微软以及RIM达成“全球性框架协议”,用户能够使用其移动积分在OTT商店购买应用以及其它虚拟商品。通过该项协议,Telefonica一方面通过积分的使用,有利于促进业务量、培养用户忠诚度,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用户手机的付费下载。
中国运营商OTT发展历程
随着OTT浪潮的推进,国内三个运营商采取不同的措施。中国联通从一开始就主张合作,中国移动一直态度强硬,中国电信态度由硬转软。
联通
联通是三大运营商中最早接受OTT产品,也是最积极开展合作的运营商。一方面,联通通过与OTT服务商的合作扩大自己的用户规模;另一方面,联通依靠WCDMA的3G制式优势,全面转向流量经营,并通过智能管道实现增量增收。联通合作形式主要是与传统产品捆绑营销的形式。联通与OTT企业合作历程如下:
2012年,沃派套卡推出定向流量。联通36元沃派套卡享500M定向流量,可用于手机QQ、微信、人人网、米聊、手机音乐校园专区、沃阅读校园专区、视频分享、沃商店、手机电视、悦云、超信等多种增值服务。
今年年初,联通与音悦台、搜狐视频、多米、沃电台、沃豆瓣、炫铃DIY、唱吧、故事宝贝、乐视等合作,推出5-15元流量包。
2013年6月,联通与OTT企业合作推出相关业务定向流量包。
2013年8月,联通与腾讯合作推出联通微信沃卡。10元可以开通10元包300M微信定向流量,同时在促销期内,每月再加送200M的微信定向流量。微信沃为广东联通带来了可喜的用户增长。微信沃卡自8月5日在易迅网上线,首日预定人数便已超过70万;截止8月8日正式发售前,微信沃卡预定人数早已超过150万人。发行一个月新增用户达到100万。
电信
联通公开与腾讯合作推出微信沃卡之后,电信与网易合作推出免费聊天即时通讯工具“易信” 8月19日上线,在10天里全国易信用户接近千万。易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具有微信的基本功能。但易信的突出功能是可以拨打国际电话。此功能具体形式为:当用户IP所属地在境外时,即可拥有国际漫游电话拨打权限,被叫用户为国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10月份开始试运营后,易信用户在境外可拥有累计60分钟的免费拨打权限,但在非免费上网条件下使用时,产生的流量费由当地运营商收取。
移动
面对竞争对手联通和电信的猛烈进攻,中国移动态度有所软化,但是依然有所保留。原因在于移动3G TD制式在目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并不具备优势。
8月21日,广东移动对动感地带3G网聊卡进行全面升级,以19元月租含1.7G超大自由流量+互联网权益赠送为核心内容。“互联网权益特惠包”,有以内容为主的,如搜狐视频、盛大起点文学、优酷土豆、凤凰网、国家地理杂志、咪咕特惠、高清下载、动漫杂志、游戏视频、爱电影等;有以社交为主的,如新浪微博、人人网、飞信会员。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升级主要是维持存量用户,吸引新增用户,这部分用户未来将成为4G时代信息消费的主力军。
而移动的核心策略并不是与OTT企业合作,事实上,移动一直在寻找机会绝地反击,以获得流量时代的主导地位。目前移动正在试水VOIP,VOIP是一种以IP电话为主,并推出相应的增值业务的技术。基于在4G平台下拨打基于VOIP免费网络电话技术的手机电话软件,从理论上说也可以获得更加高清晰的通话音质。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视角看,各类智能移动终端在国内的高速扩张和加速普及,已经将手机用户带入了移动互联网应用时代,而基于“走流量”方式进行电话拨打和通信的VOIP免费网络电话,有着微信易信目前还未涉及的通话领域。而VOIP对网络的要求,移动4G目前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给运营商建议
第一,运营商加强与OTT企业合作,挖掘新价值空间。未来,电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一定是从产品到服务高度融合的。不管运营商是否情愿,互联网企业一定能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运营商对OTT企业也是从抵抗到合作的过程。从运营商与OTT前期合作发展来看,无论是服务定制、还是资源互换,亦或是定量流量包,更多的还是基于基础领域的基础服务。而在这之外,尽管尚未有深入的合作,但仍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对运营商而言,不如与OTT服务商一起帮助用户从传统的语音、短信转移到数据消费上,先将数据业务做大,然后共同深入挖掘用户价值,这样才能够在重大转型过程中,在较短时间内以风险最小的方式在新市场站稳脚跟。
第二,电信运营商为OTT厂商提供定向的差异化计费。这种针对某个OTT业务的差异化计费还可以为电信运营商解决两方面的难题:一是如何合理地承载正在爆炸式增长的数据流量,二是如何经营和管理这些数据流量。这种合作方式需要电信运营商向OTT厂商“定向提供”有保障的网络服务。在这一前提下,电信运营商可以针对某个或者某几个OTT业务,制定打包使用费。打包计费虽然大幅拉低了运营商数据流量的使用单价,但可以提高用户黏性、减少离网率。目前,全球不少运营商已经开始部署这种“智能管道”的计费控制功能。据了解,这种对某个或多个OTT业务进行打包收费、无限量使用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采纳,其中包括南美、香港地区的一些运营商。像联通微信沃卡的定向微信流量,就是采用了这类方式。
第三,运营商加强自身竞争能力,发展自身优势产品。运营商和OTT企业可以各自做大做强,共同发展互动互联网市场。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一方面要学习互联网企业的特点和经验,一方面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运营商占据得天独厚的管道优势,如果将互联网新兴业务与管道优势重新整合起来,运营商有能力通过升级、创新与投入,来扩大其市场版图。中国移动目前探讨发展的VOIP网络通信业务,就可以直接跳过OTT企业,通过4G网络资源优势独自发展。移动VOIP的发展无疑是移动的杀手锏,这项业务可以直接通话发信息,相对于微信来说更能有即时通话的特征。无疑这项业务可以挽回被微信等抢夺的通信业务。但是由于VOIP就像移动公司的双手互搏,同时也抢占了移动本身的通话时长,所以暂时被叫停。但是可以预想,随着移动通信产品的发展渐渐深入,运营商与OTT企业竞争的激烈化,VOIP产品重新开放的可能性很大。
习得法律习性的另一个向度是个体的倾向,也指场域对媒介用户的影响。在微博子场域中,对个体的影响有两条路径:推送路径和抽拉路径。这两种路径适用的主体略有不同,前者适用于微博社区委员会的会员,后者适用于普通的微博用户。上文提到,微博社区管理中心的“举报大厅”里有20多万件案例,对于微博社区管理中心的委员而言,运营商以推送的方式让他们介入案件的审判和投票过程中,具体来说,运营商给每个委员设置了“我的卷宗”或者通过私信的形式把待审判的案件推送到委员手中,这就是所谓的推送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能提高案例审判的质量,缺点是普通用户无法参与。如果说推送模式中普通用户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话,那么抽拉模式,则是用户积极参与的过程。该模式的隐喻在于,案例好比放在抽屉里,而用户则主动去抽拉,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互动,比如转发或评论。笔者统计了新浪“微博管理员”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的131个判例,发现被转发次数最高的达13877次,被转发1000次以上的有16个,500到1000次的有18个,0到500次的有97个。鉴于微博病毒式的传播特征,即便是数百次的转发,知悉该案例的用户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由上可知,微博中法律习性的习得和子场域关系密切。一方面,法律习性的形成受所处场域的调节或制约,法律是建构子场域最重要的元素,而子场域的运作,至少在表面上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因此,假以时日,法律习性会形塑媒介用户,并且会内嵌于其思想之中。另一方面,法律习性也能建构所在场域,它使得法律文化在其中充满意义,尽管权力场域经常破坏这种意义的正当性,不过还是有理由认为,这种符号资本和文化价值对于行动者而言是值得角逐的。
二、培育策略:扩容与分层
相对于整个微博场域而言,微博社区管理中心是其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场域,它具有“自治”的性质,并且场域架构、资本来源、惯习和策略等都和微博所形成的大场域有所不同。从法治角度说,如果认为出台、实施法律法规和加大处罚力度是从客观上强制性地约束媒介使用者,那么,“自治”场域的治理策略则试图通过进入行为者的主观世界而实现,是培育惯习的一种尝试,而微博委员会扩容则是惯习培育的外在化过程,即布尔迪厄所说的“策略”。“策略是实践意义上的产物,是对游戏的感觉,是对特别的、由历史性决定了的游戏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在童年通过参加社会活动而获得的,在卡比尔社会中存在着这一情况,无疑在其他地方也存在着这一情况,策略是在儿童的游戏中获得的。……这就预先假定了一种有关创造性的永久的能力,它对于人们适应纷繁复杂、变化多端而又永不雷同的各种处境来说,是不可或缺的”。[7]如果把微博场域中的符号权力争夺看做一种游戏,那么策略的目的便是占有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资本,使符号实践者处于一种最有利的位置。在微博建构的符号权力的文化网络中,策略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既反映出该场域中不同行为者拥有的资本状况,又反映出分化情境下的微博中的符号实践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策略最终的指向,决定了微博场域中各种资本的移动方向及资本掌控者在场域中的位置改变之趋势。微博社区委员会是微博管理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普通委员和专家委员类似于布尔迪厄对知识分子的描述,即他们属于支配场域中的被支配一方。
从整个微博场域来说,委员对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是与非、对与错享有判断权,然而他们又被排除在权力场域之外,面对权力场域中的掌控者,他们又是被支配的一方。因此,委员会的委员们所拥有的符号权力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中,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权力的主体,二是主体所掌控的符号权力大小。拥有权力的主体处于动态之中,指的是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和数量不固定,会因微博规制的政策和思路改变而变化。如为了实现所谓的“全民自治”,2013年7月,新浪微博称计划在年底将社区委员会成员增加到10万人。[8]如何从惯习培育的视域来理解这种扩容?首先还应分析相关背景:2012年5月,在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中,专家委员会入选475人,普通委员会入选4971人。[9]2013年8月,普通委员会成员数量增长到13091人,专家委员会成员增至773人。[10]从2012年5月到2013年12月,微博运营商把社区委员会委员扩充近20倍,而且成员皆对普通微博用户言行的对错拥有判断权。对微博社区管理中心这个小社会而言,这个变化的意义不只是全民自律,更具有后现代社会治理的特征。专家扩容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日常生活的政治,系统权力异化成无所不在、让人难以逃遁的微观权力。伴随微博委员会扩容至10万人的还有:分层。这种分层在微博社区管理中心中无处不在,集中体现在社区委员会委员之间,还体现在普通用户之间,仿若在犯人的额头上刺字,区分功能一目了然。比如,就整个微博社区而言,从下到上的分层大致如下:违规用户、普通用户(又可称为旁观用户)、普通委员和专家委员等。紧接着,在各种用户内部又细分成很多等级,诸如以信用积分的正负区分了普通用户和违规用户,以经验值的多少来区分普通委员和专家委员等,而运营商对微博委员会委员所做的区分具有研究价值。主体享有的符号权力大小也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在讨论这个问题时,笔者限定了两个前提:一是在探讨该问题时,对主体的变化予以忽略;二是从委员会委员的“经验值”角度来切入。微博社区管理中心对委员的经验值描述如下:“社区委员会晋级经验值是社区委员会成员通过出席判定举报、判定是否正确的行为反映出的积分增减。经验值是社区委员会成员进行等级晋升和获取特权的唯一依据。”
根据经验值之多寡,普通委员被分成10个级别(-1,-2……-10),专家委员则被分为5个等级(-1,-2……-5)。等级不同,所享有的权力大小也不同。笔者认为,所谓经验值,实质是把监控和所享有的符号权力勾连起来,使微博用户积极参与判定举报。对于传统社会而言,这需要极高的成本,而且对用户自身所掌握的法律专业知识也有相当要求。在微博场域中,这个监控者同时也是被监控者。通过这种详尽的分层模式,义务被逆转成符号权力。换言之,经验值属于“策略”的范畴,是资本转化的一种手段;而经验值所隐喻的资本转化策略来自规制主体强烈的治理冲动以及微博社区管理中心这个小社会的结构特点等;这也表明在微博的治理实践中,处于场域中优势地位的行为者已经认识到,无论是法治还是技术控制,成本最低的是“借力打力”“群策群力”,因此,让渡出符号权力网络中的一部分权力成为必然。但是让渡权力的一方又给获得权力的一方设定了复杂的晋级路径,恰如微博中普通委员和专家委员的晋级方式:夹杂着义务、奖励和“特权”的拥有,尽管所谓的“特权”还处于“待推出”状态。那么,实践中微博运营商是如何把义务转化为奖励乃至特权的?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晋级制度》中列举了两种加分和一种减分情形:奖励加分、额外加分和处罚扣分。在该子场域中,用户监督他人的义务被量化成了分值,微博用户如果不参与监督判定,或者错误判定多,就会失去相应的加分可能。反之,用户越是积极主动参与、越是具有相关的法律专业素养、判断的准确率越高,其所获加分就越多,而加分累计到一定程度,又会获得资本拥有者让渡出来的“特权”。分值和特权之间又如何产生勾连的呢?以普通会员晋级到专家会员的路径为例,《社区委员会晋级制度》中规定,普通会员达到-3级,经验值达到120之后可以申请成为专家会员,两者所享有的权力是不同的,普通会员仅享有“参与用户纠纷类判定”的权力,而专家会员则具有“参与不实信息类判定及上诉类判定”权力以及获得更多“特权”的可能。这种情形可以被看做资本的转化策略。“该模式强调不同类型资本的不同形构、不同类型的资本之间的‘兑换率’。布尔迪厄把社会流动看做资本的投资与转化策略,这样的观点把‘纵向的’运动与‘横向的’运动加以区分。前者指的是在同一场域中向上或向下的运动,而后者指的是跨场域的运动。场域内的纵向运动(比如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包括同一种类型的资本的积累,而场域之间的横向运动则要求资本的再转化”。
把义务量化为分值,而分值又成为普通会员晋升为专家会员的主要依据,这是所谓的“纵向的”资本转化策略。在微博专家委员中也存在“横向的”资本转化行为,指专家委员从传统社会场域跨语境位移到微博场域,其所掌握的资本也相应从此种形式转化成彼种形式。一般来说,微博中的专家委员在现实社会中就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一点从微博运营商对专家委员的要求以及第一次招募的专家委员构成情况可以看出来。先来检视“专家委员会报名及审核条件”的相关规定:拟成为专家会员者,“需具有以下任一身份:1.领域专家学者(机构),2.科学及科普人士(机构),3.知名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机构),4.善于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的人士”。[13]2012年5月第一次招募的微博专家会员人数为475人,其来源情况是“记者、媒体人士138人,学者、研究人员、教师64人,机构用户57个,领域专家55人,律师44人,医疗卫生人士26人,科普人士14人,公务人员29人,互联网专长人士48人”。[14]上述资料表明,微博管理中的专家委员来源多元化,且在现实社会中拥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资本,尤其是“领域专家学者(机构)”和“知名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机构)”等类型的专家。在475名专家会员中,律师等具有法律专业素养的人士所占比例尚不足1/10,公务员等来自权力场域的人士仅占6%有余,媒体人员所占比例接近30%。这至少表明,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受到大众传播媒介从业者的关注。另外,对微博做出反应的社会阶层多元。
但是在招募专家委员时,法律并未作为一个特别强调的因素而予以凸显,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既然所谓的专家委员并非来源于微博场域中的符号资本拥有最多者,因此,上述400多人在履职之后,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进行资本的转化,把在现实社会中拥有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符号资本等转化为适用于微博场域中的资本类型。比如,利用已有的名誉来扩大粉丝数量,扩大在微博场域的影响力,或者利用专业素养来强化人们对其专家身份的认同等。当然这种转化也是双向的,微博专家委员同样可以利用专家委员所形成的文化资本,转化为适用于现实社会的资本类型等。微博运营商和专家委员之间的关系简单而又微妙,专家委员的招募或除名缺乏一个严谨、合法的程序。因此,存在冲突不可避免。笔者对新浪“微博管理员”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的关于开除社区委员会委员的微博做了统计:其间除名普通会员62人,专家会员45人,前者除名的原因有,“用户不实信息”“人身攻击”或“账号已不存在”等;后者除名的原因有,“人身攻击”“不实信息”,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有27个专家委员是主动辞职。这意味着微博运营商试图借助专家委员所具有的资本来树立微博规制的合法性,不过具体规制策略又不仅仅限于法治,这是两类资本的不对等交换。但是无论如何,该策略至少在表面上改变了法律在微博中滞后、文化冲突、武断和粗暴的形象,它使得微博中的法治从肉体惩罚等暴力运作模式转向为修辞的、嵌入日常微博实践中的权力运作方式。在该场域中,冲突的解决方式被仪式化了,法律是以修辞与互动的面貌呈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