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4: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农村发展前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小额信贷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孟加拉国,它是一种以低收入群体为对象的特殊信贷制度。由于这一制度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全球得以推广和实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小额贷款这一概念,已经从最初的高利率无担保小额贷款拓展成为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住房金融、小额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它正向着商业化、金融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小额信贷是一种向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小额度、无资产抵押和担保的信贷,主要以“农户联保、整贷零还、小额短期、定期例会”等方式操作,是一种具有扶贫功能的特殊金融制度和金融技术。我国公认的第一个正式的小额信贷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成立的扶贫合作社。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初至1996年10月,该阶段为试点初期阶段,开展的主要项目有NU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四川和云南项目、世界银行的四川阆中和陕西安康项目、陕西商洛地区政府“扶贫社”项目等。第二阶段是1996年10月至2000年初的试点扩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00年初至今,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制度化建设即全面试行与推广阶段。经过这些年的项目试点和扩展阶段,可以看出小额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它正向着商业化阶段发展。
二、小额信贷在我国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随着小额信贷制度的推行和实施,目前,这一制度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农村
金融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扶植和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和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小额信贷制度的推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一方面,小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农民,主要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而农民是弱势群体,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弱势产业,由于不可抗的自然力造成的农业减产,产品销售不畅,会直接减少农民的收入,降低农民的还款能力,因此这一制度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多数小额信贷无法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单独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造成得到小额贷款的农户的产品不能顺畅销售,经营效益也就很难实现,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发展。
第二,小额信贷制度的推行,使利率市场化进入了两难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但是,由于小额信贷的主要对象是中低收入人群,是没有抵押的小额度贷款,因此贷款的成本较高,只有收取较高的利息才能保证盈亏的平衡。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小额贷款利率要在25%左右,才能实现盈亏平衡。银行等金融机构担心过高的利息会造成小额信贷的贷款人难以承受,因此,始终将一年期的小额贷款利率控制在15%左右,使得银行的收益和成本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也使利率市场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三,农民难以获得持续有效的贷款。一方面,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的转移,小额信贷的发放量逐渐减少,使得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成为发放小额信贷的主要力量。但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实力有限,很难满足当前的资金需求,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由于规模较小并且不能通过吸收存款来弥补资金不足,因此农民的贷款需求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担心农民的还款能力,在贷款对象上出现了偏向中高收入农民的现象。有资料显示,农村小额信贷可获得的覆盖面不到25%,且获得支持的也是以中等收入以上的农户为主,信贷的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平等。
第四,风险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小额信贷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户小额贷款审查和信用评级主要依靠村委和农户,这就使资信评估工作带有一定片面性,而信贷人员又缺乏对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的农户的深入调查,对贷款户情况掌握不够,从而造成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居高不下。二是,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 贷款管理滞后。由于小额贷款额度小、对象分散、行业众多,同时有些信贷工作人员有人在账不烂的观念,因此 忽视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到期清收。
三、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小额信贷正在走向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小额信贷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趋
势。政府应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规范、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为其提供有序发展的规则和机制。
1、采用灵活的贷款方式,创新贷款机制,改变金融服务的模式,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要发展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就要促进小额信贷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一是“小额信贷+ 公司+ 农户”模式。这一模式由银行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农业公司,农业公司再将资金投向有经营和创收能力、认真履行合同的农户,并且与签约的农户选定统一的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农户的信贷资金定期回收一次,从而将公司的利益与农户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二是在贷款方式上,我们可以借鉴格莱蒙模式,采用社会担保或连带担保的方式。需要贷款的农户可以自愿组成一个小组,银行向其中一人放款时,其他的小组成员都有还款的责任。银行依次给小组的成员发放贷款,根据规定,如果有一人不履行还款责任,那么其他的小组成员都不能取得后续贷款。这种方式,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制约,互相承担担保责任,互相监督,同时有效的排除高风险借款人进入贷款小组,从而提高了无抵押条件下的还款比例。“小额信贷+ 农户合作基金组织”这一模式正是联保贷款方式的一种扩展,是农村合作组织的一次创新。这种方式在给农户小组提供资金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项目的选择来组织农户的经营,并且可以为起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等。三是创新信贷产品。借鉴GB模式,针对农村不同产业对资金的需求不同,开发“整贷零还”、“零贷零还”、“零贷整还”等不同的小额信贷产品,以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推出高利差的存贷款产品,推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小额信贷的主要是向农户等中低收入人群或者中小企业提供的无抵押贷款,风险较大,成本较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往往不愿进入该市场,或者需要依靠国家补贴才以能保证盈亏平衡。在这一问题上,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采取的有效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983年6月,印尼政府推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BRI可以自主制定利率。他们改变了小额信贷低利率的方式,而将小额贷款的利率控制在20%-40%,这样以来,高额的贷款利率可以弥补银行的成本,实现利润收益。同时,也可以使富裕的农户放弃小额信贷,使中低收入的农户和中小企业更加容易获得贷款。实践表明,高利率的小额信贷,在印尼市场需求十分旺盛,这也说明,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贷款资金比低利率更加具有吸引力。而对于小额信贷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BRI也采取了有利的措施使其积极吸收存款。村银行吸收储蓄需要支付的借贷成本为13%,而向地区分支行拆借资金的成本为17%,这种利差的安排必然增强了村银行吸收储蓄存款的积极性,他们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设计了不同的储蓄产品,既满足了储户对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需求,也为小额信贷提供了资金保证。针对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市场的状况,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可以针对不同目标顾客制定不同的还贷利率,对于特别贫困的农户可以提供全额资金支持,贷款利率可以相应降低,同时政府给予一些补贴;对于生产经营能力较强,但是资金短缺的一些农户,可以适当提高还贷利率,以弥补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成本。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新理财储蓄产品,尽可能多的吸收存款,为提供小额信贷建立坚实的资金支持,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避免形式主义,提高小额信贷还款比例。
首先,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对申请借贷农户的评估、监督和管理。对申请贷款的农户,应该对其家庭人口、年收入、年支出、资信状况做严格深入的调查,避免因为人情关系而带来的资信评估工作上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掌握申请贷款农户的第一手资料。农户评级结果达成一致后,应 由评信小组成员签字确认, 明确责任,评级结果应在村公务栏进行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在办理贷款手续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贷款人的身份证明、资信证明等做仔细的审查,同时严厉禁止贷款证转借他人。在贷款证发放过程中,信贷员应该将证亲自送到农户家中,禁止将贷款证交由他人代送,以避免涂改、乱收费现象的发生。贷款发放后,信用社信贷人员应该定期下乡访问客户,调查了解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收入状况,以随时掌握信息,同时,也要防止贷款挪作他用,推行农户贷款证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管理程序,以更好的监督监测农户贷款风险。其次,对发放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的监管上,为了推动小额信贷的商业化运作,应该对小额信贷机构实行准入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小额信贷机构发展的研究和评估;而对于已经开展小额信贷的信用社,应该建立透明的会计核算系统,定期进行信用社的审计工作,实现良好的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只有把对贷款农户的深入调查监督和信用社的严格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降低小额信贷的风险,提高还款的比例。
4. 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建立有效的资金供给机制,扩大资金供给渠道。
从国外推行小额信贷的经验来看,小额信贷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覆盖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商业银行引入小额信贷市场,这无疑会减少对小额信贷后续资金来源的制约,有利于金融资源的配置,促进小额信贷市场的良好运转。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借款人需求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适合当地需求的小额信贷管理制度、内部考核制度以及配套的监管激励措施,加大小额信贷的投放,扩大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使更多农户享受到小额信贷带来的优势。
5. 加强国家对小额信贷的引导、扶持,缓和小额信贷的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矛盾,促进其健康发展。
国家财政部可以按照每年农业信贷投入总量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补偿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重大自然灾害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国家还可以对发放小额信贷的银行业机构按年度进行财政补贴,使小额信贷在尚未完全实行市场利率的情况下,实现保本微利。地方上可将省年财政收入的1%-2%的提取出来,主要用于保障20% 最低收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开支,以及这部分人群的贷款利息支出。此外,可以免除农村小额信贷所得利息收入的营业税和所得税,适当减免银行业机构在接受和处置抵贷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
结束语:农村小额信在我国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市场发挥更好的资金供给作用,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农村金融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参考文献:
[1]刘晨 . 关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探讨[J]. 特区经济,2008年2月
凯里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是以苗族为主的聚居城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巴拉河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所在地,其苗寨农家风情游发展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区位优势等为观光立架西瓜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礼品西瓜以其形体美观小巧、肉质细嫩、汁味甜、品质极佳、生育期短、携带方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适合现代家庭消费和市场发展的要求。城郊农家乐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带来了无限商机,也为礼品西瓜提供了一个新的消费市场,两者的有机结合为双方发展起到了互助的推动作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新途径。
1 立架礼品西瓜生产概况
2007年,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梦里水乡苗寨休闲娱乐山庄种植了礼西瓜,面积7 344 m2,每公顷产量为32175 kg,总产量2.36万 kg;每公顷产值8.04万元,总产值5.9万元礼品西瓜种植有红小玉、黄小玉、金福、小凤仙、礼品3号5个早熟西瓜品种.通过增施有机肥、地膜覆盖、立架引蔓、网袋吊瓜等栽培技术,西瓜产量、产值得到了很大提高。
2西瓜上架促进苗寨农家乐风情游发展的原因分析
2.1种植新颖,吸引游人 观光立架礼品西瓜与人们常见的爬地西瓜不同,西瓜悬浮于空中,能够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开阔眼界,实现观赏品尝的需心。前来游玩的城市游人90%以上是第1次见到吊挂悬空的西瓜,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新颖的栽培方式能吸引更多的游人来欣赏苗寨风情和观赏园风光。
2.2提高景区知名度 观光立架礼西瓜与旅游业相结合、交叉后形成了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打破了产业界限,既能提高当地礼品西瓜知名度,打响礼品西瓜旅游品牌,促进产品销售,拓展产品增值空间。实现产品增效;并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当地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必兴旺发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又能为苗寨农家乐推波助澜现在到巴拉拉河游玩的游客80%以上都知道梦里水乡苗寨休闲山庄有礼品西瓜,到山庄游玩的每个游人都会带上几个礼品西瓜给家人或朋友品尝,既提高了苗寨的知名度,又实现子西瓜的增效。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05-2
0 前言
近年来,辉南县农村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公司等一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们辉南县农经局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指导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渠道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因势利导,强化服务,科学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9家,吸纳会员8000多人,生产经营服务范围扩展到了养殖、制种、林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及其储运、加工等领域,辐射带动全县11个乡镇、142个村、1.5万多户农民,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
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使农村经济组织进入发展与创新时期。新时期农村经济组织需要新的创新理念、确立新的创新原则与目标,探寻新的创新路径和模式选择。
1 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原则
1.1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农民群众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由农民自发、自愿组织和加入,形成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组织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农民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掌握市场行情,形成农民利益的自我保护和调节机制。使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壮大。
1.2 科学选择合适的组织创新模式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组织创新模式,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至关重要。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必须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规模、组织形式和发展途径。坚决防止贪大求快、脱离实际、盲目发展,切实按照经济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工作健康运行。例如辉南镇永兴村立足本村优势,于2001年由村委会组织牵头,依托本村传统黄烟产业成立了黄烟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合作社,又成立了经纪人模式,做大做强了当地的黄烟产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决定经济组织的多样性。例如:辉南县农村经济组织根据实际重点发展了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专业合作社。其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合作比较紧密,形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广泛。二是专业协会,其特点是机制灵活分布广泛,农民易于介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三是股份合作经营。其特点是合作紧密,利益直接,股东关切度高,更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经纪人模式。其特点是经纪人对农户的导向性强,农户利益直观,易于接受。
1.3 正确处理发展与规范的关系
加快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突出矛盾和主要任务,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快发展,做到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在规范中促进发展。
2 多途径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加快创新步伐
2.1 积极鼓励倡导,增强发展意识
为了切实提高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消除疑虑,正确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并组织编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宣传材料,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注重用典型经验引导干部群众,提升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认识,为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2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创办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充分利用现有人才、技术等优势,积极构建新型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中中发挥骨干带动作用。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好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要注意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办、领办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乡离退休干部、科技人员到农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经纪人和其他各类人才的表率作用,让他们在牵头领办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施展才干,组织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强化带户功能,形成龙头带基地、组织连农户的经营形式。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中具有骨干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与省外、国外企业广泛开展联合与协作,形成跨区域、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体。
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坚持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国家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补充,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农村信贷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项目建设。引导农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农民通过土地、劳力、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增加投入,兴办合作经济组织。
4 积极拓宽经营领域
农村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我服务的经济实体,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广泛开展农业各项经营活动。不断拓宽经营领域,在组织生产、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活跃流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逐步把经营领域向国际市场扩展。
5 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目标必须符合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
按照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方向,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完善组织功能和提高组织水平。要根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关章程和规定,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相关制度和运行办法,形成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最终目标是建立精简高效、富有活力、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的规定和办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理顺利益分配关系,做到组织成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和完善积累机制,不断壮大经济组织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
6 抓好骨干组织建设
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典型示范、带动全局的重要作用。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创新,要突出重点,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加快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带动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整体水平的提高。从实际出发,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功能强、作用好的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县级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7 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综合指导和管理,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14-1
1 巫山县概况及经济发展现状
1.1 巫山县域概况
巫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重庆市的最东端,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全县幅员面积2958.21km2,南北延伸78.4km,县辖26个乡镇,312个行政村,人口62.3万人,农业人口51.09万人,乡村拥有14.47万户。
巫山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绚丽多姿的人文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其中,“天下绝景”小三峡、“长江第一漂”小小三峡、“三峡第一峰”巫峡神女峰、204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堪称“巫山四绝”。随着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大功告捷,新形成的“高峡平湖”和新城等景观更是为三峡风光锦上添花。
1.2 巫山县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2008年巫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12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064万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714万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5345万元,增长18.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3%、23.8%、63.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8、3.5、9.2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6.1%,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为6802元,增长27.6%。
截至去年末,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5125户,民营企业184户,注册资金2.5亿元,从业人员12189人,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入库税金2600万元,占全县财政税收的20%。全县非公经济创造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创造税收、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占全县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重点扶持10户税收100万元以上、100户30万元以上、1000户1万元以上的企业和重点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百千”工程),带动全县个体工商群体发展。
2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特色资源优势相结合,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
2.1 充分发挥巫山县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
2.1.1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以长江三峡、巫山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为代表的峡谷风光;以距今204万年的巫山县龙骨坡古猿人遗址、千年悬棺、古栈道和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的巫山县大溪文化遗址为代表的三峡历史文化类;以千年古镇大昌镇为代表的古建筑及民俗风情等。
2.1.2 矿产资源贮量大 探明储量的矿藏众多:煤炭5.7亿t,原煤1.7亿t,铁矿1.53亿t,石灰石10亿t,石煤5亿t,石膏8000万t,铜、硫铁、粘土矿储量丰富且有一定开采价值。
2.1.3 农林特产富足丰饶 乌桕、高级造纸原料蓑草产量居全国前列;魔芋倍受日商青睐,蚕丝出口日本;中药材行销东南亚;柑桔、烤烟、油料、生猪、山羊板皮等大宗农副土特产品已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在全国具有较大优势。
此外巫山县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劳动力39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36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万人以 上。
2.2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发展特色经济
巫山县提出建设“和谐、富足、文化、生态”新巫山的总体目标,以兴办特色工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 “渝东门户、库区特色产业县、中国旅游大县和文化名县”。
2.2.1 发展劳务经济 每年新增劳务输出2万人以上,五年内转移劳动力15万人,劳务收入突破9亿元。
2.2.2 发展能源工业 整合煤炭资源,年产原煤175万t;投资9000万元,开发建设年产150万t桃花铁矿;实施千丈岩、后溪河水电站梯级开发,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0万KW。
2.2.3 发展旅游产业 启动小三峡提档升级、文峰观、神女峰观等景点建设,修复小三峡古栈道,打造精品旅游热线,打造“阳光三峡旅游”。
2.2.4 发展“四色”经济 形成红(柑桔)、绿(茶叶)、白(蚕桑)、黄(烤烟)色经济格局,即在400m以下低山发展柑桔业,建优质干果基地5万亩;400-800m中山发展蚕桑、茶叶业,年产蚕茧1万担;800m以上高山发展烤烟、畜牧业,发展烤烟25万亩,建设草食牲畜生态养殖科技示范百里长廊。
2.2.5 发展商贸经济 投资6000万元,开发文物仿制特色旅游品,建设“安登逸”农副土特产加工和年产28万箱萝卜干加工生产线等项目。
2.3 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促进巫山县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的状况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集中反映,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要求,切实发挥县域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的支撑作用。同时,只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其迸发的经济活力、外在张力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能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更好的促进巫山县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发展新阶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1-4],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业信息化从经济调节角度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从公共服务角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共享,极大地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建设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4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
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单个农户存在“小、散、低、弱”的先天劣势,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脱节,从宏观角度体现为农业结构调整难,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竞争力差,从微观角度则表现为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获取全面、及时、准确的产销信息,了解消费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及时地调整生产取向,准确地把握市场商机,有效地回避交易风险,充分实现市场对土地、人力、资金及物化投入的有效配置,繁荣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入世后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从发展角度又进一步赋予了农业信息化新的定位。它是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绿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农业信息化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村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发展滞后。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是逐步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3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引入,必将彻底改变农村这种“信息贫穷导致物质贫穷”的局面,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信息化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信息化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使信息和知识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引导、控制并改变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和配置关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科技和知识含量显著增长,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二是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少农民纷纷上网,利用网络学习最适用的生产技术、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并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农业信息化是减少市场交易风险的重要条件。农业信息化为实现生产、分配与消费等方面的有机衔接与运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农业信息将成为农业市场经济的“剂”,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提高了农民收入。四是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许多农民通过信息可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和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保障。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民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各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快捷地传播农业技术并加以推广,进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增加农民生产收入。六是信息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速路。农业生产涉及的因素很多,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异性大、气象和病虫灾害频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程度差等特点。当前,农民还是依靠经验进行生产,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存在生产经营分散,品种、品质差异大,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可指导本地区农民进行规范化种植,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实现规模经营,取得市场效益;指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取得市场效益;向农民提供实用可靠的新品种、新技术资料,提高农产品品质;还可通过气候和病虫害预测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迅速提高。
5农业信息化是提升政府部门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
通过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以农业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和出发点,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应用系统,从下行角度建立顺畅、有效的远程调控管理机制,从上行角度建立及时、准确的基层反馈机制,将显著提升农业管理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6信息化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以销定产”、“什么赚钱种什么”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民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各种生产技术、经营信息的缺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结构调整的瓶颈。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推进农业信息化,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农民传递大量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撞击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大批农民群众,而不是个别能人投入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去,迅速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2-0032-04
进入新世纪。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它为打破原有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的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还是滞后于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索兼有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解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笔者走访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省份――浙江省各地。了解到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做法,其中杭州市余杭区“六统一”“一园多点”的发展模式应是一个范例。它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试图解析这一发展模式,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六统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的含义
农村地区各乡(镇)、村分布分散,为了便于管理以均衡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余杭区提出了“一园多点”的发展模式。余杭区规定所有乡镇(街道)原由小学或行政村管理、资产为公有(含集体所有)的农村幼儿园均要从小学或行政村管理中分离出来,作为分园和教学点归属于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实行全乡镇(街道)学前教育经费管理、教师调配、教师工资发放、教师工作考核、教玩具配备、办学质量评估等“六统一”制度。
二、余杭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解构
杭州市余杭区是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区。在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实行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办分园(或教学点)进行“六统一”管理的“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施“六统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需要多方面作出努力和加强配合。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
1 确立发展目标,科学规划
余杭区教育局在借鉴国外经验以及贯彻落实国务院转发的10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的基础上,于2005年制定了学前教育近期(2006~2015年)发展目标,提出至2010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立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标准,并进入余杭区等级幼儿园行列;全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0~3岁婴幼儿家长受训率达95%以上。基本形成0~6岁儿童学前教育体系。至2015年,所有农村幼儿园均达到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标准。
2 出台具体政策,明确职责
要达到以上发展目标,必须改变当前农村幼儿园管理体制,将对村级幼儿园的管理从村小学或村委会中彻底分离出来,由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实行统一管理。早在2003年年底,余杭区政府就转发了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快余杭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村幼儿园由所在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2004年下发了《乡镇(街道)学前教育机构布点规划和建设的实施意见》。2007年余杭区政府又转发了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余杭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农村“一园多点”模式得到了落实和发展。
3 抓住发展契机,大力推行
随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的试行,从2005年下半年起,余杭区抓住了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的契机,及时总结先进乡镇的做法,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同时要求乡镇(街道)在制定《乡镇(街道)学前教育十年发展规划》时,明确将“中心幼儿园以分园或教学点的形式办好农村规范园的‘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列入规划。并及时创造条件予以实施。
(二)加强领导,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1 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
余杭区政府为此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教育、财政、建设、物价、卫生、人事、劳动保障、民政、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定期通报、协调、解决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2 因地制宜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完善相关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幼儿教育管理组织,为此,余杭区政府建立健全这三级管理组织,成员除教育部门派出的幼教干部外,还有县、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园长及教师,上一级组织对下一级幼教机构承担业务指导和管理责任,并协助本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县、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余杭区政府实行“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后,将学前教育发展列为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各乡镇(街道)政府不但统一规划本辖区内学前教育的发展,积极筹资建设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农村规范幼儿园,还负责辖区内托幼园所的日常管理。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有公办中心幼儿园,并依托公办中心幼儿园以分园或教学点的形式办好农村规范幼儿园。大的乡镇设有专职幼教干部,小的乡镇聘中心园园长为兼职幼教干部,每年召开各乡镇幼教干部会议,讨论解决各乡镇幼儿园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在经费筹措中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多渠道增加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1 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
在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它具有公共性、竞争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学前教育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政府应成为学前教育经费筹措的主体,承担起相应的公共财政责任。∽然而,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很低,这不利于学前教育发展。基于这一背景,2006年杭州市政府提出,县(市、区)、乡镇在同级教育事业经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余杭区在贯彻落实杭州市相关政策的同时。提出公办幼儿园事业经费要做到逐年增长,区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要达到区级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的7%以上,超过了杭州市政府规定的5%的
标准。财政经费的投入保障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2 县、乡镇两级共同筹措学前教育经费
在我国。学前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主体是县、乡镇政府,实践中,许多县级政府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下移到了乡镇、村,自身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导致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困境的产生。
余杭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区和乡镇(街道)两级财政预算经费制度,提出乡镇(街道)应每年安排相应的配套经费,用于发展该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公办幼儿园(含分园和教学点)的新建、改建和较大规模的园舍维修,所需经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按区财政和乡镇财政1:1的比例来安排建设经费,由乡镇统一安排。
3 落实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可反映某一地区财力支持教育的程度。一直以来,我国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都偏低,生均公用经费自然也很低。余杭区提出,区和乡镇(街道)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并做到逐年增长。2007年,区级政府安排的公办幼儿园(含分园、教学点)及年审合格民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为40元/生・年,按隶属关系,各乡镇(街道)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投入。至2010年,区和乡镇(街道)安排的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将分别达到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的1/3以上。
4 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在我国,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经费本来就有限。这点有限的经费主要投入到了少数城市和县城公办园。广大农村地区受惠不大,政策具有扶强而不具有助弱性。韩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必须重视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在教育政策上给予倾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是人口最多的地区。应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要从根本上解决经费短缺和长远发展的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2008年起,余杭区区级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设备补助专项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及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幼儿园添置教玩具。每年由乡镇(街道)统一上报,教育部门核准,按总金额50%的比率给予补助,对经济相对薄弱的乡镇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乡镇(街道)也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杭州市政府则规定,用以奖代拨的形式,一次性奖励评上“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者10万元补助经费。
(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合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在我国,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完全靠国家来承担经费是不现实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须建立起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幼儿园提供的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余杭区明确规定幼儿园按等级收费。甲级375元/人,乙级250元/人,丙级200 5/人,丁级100/人,分园和教学点大多按丙级幼儿园的标准收费,个人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需要选择幼儿园。
2 重视社会集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通过企业、团体、个人的捐款获得办学经费,也是筹措学前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学前教育的社会集资数量非常少,且主要集中在城镇。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第二,政府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美国,募捐的形式很多,有先进捐赠、不动产所有权捐赠、有形资产捐赠等几十种捐赠方式。这些林林总总的捐赠方式往往都带有捐赠方获名获利或名利双收的策略,但我国目前的捐赠通常是无偿捐赠,不能有效地调动捐赠者的积极性。
3 规范民办托幼园所的办园行为
开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也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农村,许多经营者利用空房屋设立了简易的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往往经费有限,办学规模小,条件简陋,不利于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对于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而言,政府的规范、扶持非常重要。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制度变迁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或者改进过程。在这层意义上,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在自我运作过程中克服矛盾与冲突的过制度变迁过程。但从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依然有限,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和问题。因此,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演变还有待深入。
就当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受农户信用影响较大,贷款机构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成为当前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所在。能否建立起充分利用信息对称和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下将基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演进,尝试从农村金融拓展的视角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防范作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拓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空间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小额信贷的制度框架及发展意义
就中国当前的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而言,其制度框架主要包含了资金来源、信贷模式、业务类型和服务对象几个大的方面。从资金来源看,当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捐赠、拨款、财政支出、吸收存款等,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是各类存款。我国小额信贷的模式借鉴了国际上的主流模式,同时进行了适当创新,主要包括农业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三个方面。从业务类型看,我国的小额信贷主要集中在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两类业务上。而就服务对象而言,我国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以极贫、贫困和脆弱的非贫困者为主。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实施十几年来,作为信贷支农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其开设之初就因其手续简便、惠及面广、对解决农户小额资金需求有其独特的作用而得到一定程度推广。一方面,小额信贷的模式不断创新,其对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小额贷款使特色农业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农村小额信贷减少了农村的高利贷行为,缓解了农民的贷款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基础,为农村金融拓展打开了一条思路。另外,小额信贷也对稳定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为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当前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问题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风险,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
就风险而言,首先是自然风险的存在。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质,其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很差,由于我国农业保险的缺失,当前农户在自然灾害面前缺少补偿措施,造成拖欠贷款的风险。其次,以产品趋同和信息不对称为代表的市场风险广泛存在,农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也造成欠贷问题。再次,信用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小额信贷的推广过程中,信用风险时有发生,信用风险是农户小额新到存在的最大风险。此外,小额信贷还存在着操作及管理风险、利率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极大的制约小额信贷的发展。
就制约因素而言,一方面是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使得小额信贷公司的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制约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贷款的对象认识不足,当前的商业性过强,导致目标的偏离和制度的实效无法落实。另外,在内部组织管理、农村的金融信贷环境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形成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重要瓶颈。
四、加快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措施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也意味着是农村金融创新模式的拓展。从制度本身来说,农村小额信贷由扶贫信贷制度发展而来,其对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由积极支持作用,也能为农村金融的拓展和完善提供一条出路。
首先,要加强农村信贷机构自身建设,确定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小额信贷组织自身要建立一套信用评级体系,明确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等内容,开展外部审计,提高其资金运作的规范性。信贷机构要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要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减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产生。
其次,要努力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要提高认识,整治农村信用环境,实行风险管理。
再次,要积极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由于小额信贷的对象是农户,必须要通过加强农户项目的成功率提升小额信贷资金的安全率。就国内的实践而言,农户不仅缺少资金,关键是需要加强与资金配套的相关服务,从技术、信息方面加强对农户的扶持,在解决资金的同时,要积极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在此基础上,农村信贷机构的业务也能得到拓展,资金结构会进一步优化。
现代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就是金融,而金融的发展基础则是经济,因此,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的金融发展,必须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然而,由于在整个改革中农村信用社在主题思想上较为模糊,改革涉及的对象也较为复杂,推动难度也较大,同时在金融改革的认识和目标定位的意见上也存在严重分歧,从而对金融改革的脚步造成了很大束缚。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金融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金融环境的优势
首先,农村信用社具有较低的金融信息成本。农村信用社这种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其主要是对当地的农民和企业进行服务。这样的环境较为的封闭,致使金融信息具有非常通畅的流通渠道和较快的传播速度,且信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这对农村信用社了解贷款对象和项目、风险等级等信息上有着很大帮助,获取成本也普遍要低一些。而且它还具有很强的地域特性,在监督贷款人和贷款项目的实施上对信贷工作人员都有着很大帮助,从而让贷款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确保。
其次,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各个乡镇甚至村庄上都有着服务网点,而且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而在城乡的各个地方都有农村信用社,也为人们进行存取款等业务带来了一定便利,其优势非常巨大。
此外,农村信用社具有灵活的经营方式。农民是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对象,而在资金需求上农民都没有太特别的格式,而这种随意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否则多农民需求很难做到满足[1]。据相关实践调查显示,相关的信用社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农村人,甚至和用户是同村人,因此他们非常的了解农村的生活状况,这便于更好的服务大众。通过结合农民生活状况和需求的不同,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最合适的服务方式体现出来,从而较为容易别农民接受。
(二)农村信用社内部金融环境的劣势
首先,农村信用社相对于商业和股份制等银行业务上全国通存通取的方式,其由于在先进计算机设备上的严重缺失,很多计算都是靠人工手账来进行,这对工作效率造成了严重降低,而且在资金存取上农村信用社是一种隔离状态,这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客户上每年都会损失很多,而较差的硬件设备也让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束缚。
其次,是在抗风险能力上较为薄弱。任何金融机构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要承担一定风险,而在金融机构中,抗风险能力是与其资金成正比的,而农村信用社在资金上不具备较强的规模,从而也致使其抗风险能力较为低。为三农服务是农村信用社最为主要的作用,这也说明其在农业上的投资也同样不是小数目,面对各种贷款业务,农村信用社如果仅仅只是依赖于以往的基础,自然而然就会降低抗风险能力,一旦发生,则必定会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农村信用社外部金融环境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外部金融环境的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就当下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实施了相应改革,挪用了大量资金,投入到了农村信用社产权的改革和创新上,从而也进一步的让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的资金得以充实,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让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机构得到了扩大。
(二)农村信用社外部金融环境的劣势
在最近几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贷款渠道也越发多了起来,很多人都开始在一些民间金融机构中进行贷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抢走了农村信用社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生力军[2]。而随着局势越来越严峻,农村信用社就必须对改革力度进行加快。然而,很多农村信用社在遭受民间金融的威胁下,都普遍将另一个服务市场给放弃,这种做法虽然会带来一时的稳定,但对其长期发展会造成严重阻碍。
三、农村信用社金融目标的战略定位
(一)“三农服务”的选择
结合当下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来看,在改革目标上,农村信用社金融目标的战略定位应该始终坚持对“三农”的服务。当下农村信用社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三农”的服务,从某个方面上看,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可以说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它具有着“主场”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也为其奠定了基础[3]。此外,当下我国正在重视和扶持“三农”,农村信用社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将以往零散的小资金慢慢的转化成生产资金,从而让自身实力得以壮大。
(二)具有较差的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
农村信用社不管是在软件条件上,还是在硬件条件上,相对于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来说都存在着很大距离,因此,农村信用社只有坚持服务“三农”,切实、有效的为农民服务,才能有效的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全方位定位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让其市场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再结合对“三农”服务战略目标的坚持,才能够对农民的资金需求做到有效满足,从而促使自己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一、引言
济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保障,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也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笔者将会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综合探讨与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挑战,并根据这些问题想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方案,同时探究了新农村未来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上世纪中叶被提出,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吃饭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主要的方向是要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概念就是在吃饱的同时还有精神的享受,此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了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世纪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在全新的历史背景和指导理念下的一个综合性的农村变革的开始。纵观整个时代背景,我们提出建设新农村的理念,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的急切的需求,还是巩固和增强农业主要地位,保障按时实现全面小康终极目标的需求,既是新思路,也是老想法。新思路就在于进入了这个新世纪,有新的发展诉求,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日益蓬勃,我们需要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村更好的融入和谐社会。
2.如何从经济学解读新农村
新农村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良好体现,社会主义最初的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拒绝剥削,去除两极分化的情况,最后时限共同富裕。我们从最初的农业社会到今天的现代化的工业社会是每个国家都要走一遍的必经之路。我国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所有收入只能依靠农业到后来一步步的开展工业化道路,不可不说,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发展越来越迅速,农村的土地、资产以及人才资源都在不断地流失,农村积累的一系列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这已经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中央政府提出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城池支持农村的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现出了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
新农村建设施小康社会全面创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农问题,这一知识我们在建设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国际和党的关键性问题。农业是一国之基础,同样也是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对国民经济的整体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需要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他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农民素养的提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就要有新的思想,以及新技术的全方位的应用,只有用心的科学技术培养来造成新型的高素质农民,让农民应用高科技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新农村的建设还需要国家的支持,国家增强对它的宏观调控,因为市场存在后滞性、盲目性等缺点与弱势,所以不能够简单的进行市场的调控,还应该增强政府宏观的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现在我们已然具备了城市助力农村发展的条件。
三、新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村的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力低
当前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道路交通、水电供应水利条件都比较差,第一个是水利条件弱,不能防治灾害,大量的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损害严重,设施老化。第二个是农田比例不够标准化,这使得总的生产力降低,难以形成较大的农业生产规模。三丰显得南部地区城镇规范的公路都十分破烂崎岖,有的甚至还是水泥路,这就导致农村的资源很难转变城经济发展,农村基础的薄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及组织运转日益艰难
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缺乏规范管理,经济几类日益缩水,而债务却日益增加,使得村级组织运转困难,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3.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效益低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供求关系也适应的发生了一些转变,市场需求多样化,方向转向高质量产品,导致农村的结构越来越不合理。许多农民盲目的跟随转变,不考虑自身优势,使得种植风险增加,不利于农业的稳定与发展。
4.人才的缺乏,制约经济发展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想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这就使得农村人才严重缺失,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使得其发展陷入困境。
四、如何解决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加大投入,加强农村设施建设
政府出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电、水利、道路设施的建设与修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在农村设立集体经济会社,每个人都有固定职位,并且做好选产于管理,保证集体经济的发展。
3.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经营产业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发展优势产业,去除劣势,不满目跟风,合适自己发展的才是最好的,推进产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整体提高,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
4.引进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助力
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鼓励年轻人来农村探索,政府可以出专项紫荆用来培养专业人才,前提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出一份力,鼓励那些学业有成的的回想长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结束语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更要重视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兴农村,我们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建国.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J].全国商情.2013(08).
[2]冯之俊.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出版社.2014.(07).
[3]吴越,浅议循环经济与中国农业统筹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
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发展新阶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业信息化从经济调节角度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从公共服务角度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共享,极大地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建设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二、农业信息化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村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发展滞后。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是逐步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引入必将彻底改变农村这种信息贫穷导致物质贫穷的局面,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信息化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信息化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使信息和知识作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引导、控制并改变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和配置关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科技和知识含量。显著增长。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二是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少农民纷纷上网利用网络学习最适用的生产技术。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并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农业信息化是减少市场交易风险的重要条件,农业信息化为实现生产、分配与消费等方面的有机衔接与运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农业信息将成为农业市场经济的剂,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提高了农民收入。四是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许多农民通过信息可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和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保障,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民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各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快捷地传播农业技术并加以推广,进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增加农民生产收入。六是信息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速路。农业生产涉及的因素很多。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异性大气象和病虫灾害频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程度差等特点。当前,农民还是依靠经验进行生产,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存在生产经营分散、品种、品质差异大、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可指导本地区农民进行规范化种植,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实现规模经营,取得市场效益。指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取得市场效益。向农民提供实用可靠的新品种、新技术资料,提高农产品品质还可通过气候和病虫害预测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迅速提高。
四、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
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单个农户存在小、散、低、弱的先天劣势,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脱节。从宏观角度体现为农业结构调整难,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竞争力差,从微观角度则表现为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获取全面,及时,准确的产销信息。了解消费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及时地调整生产取向,准确地把握市场商机。有效地回避交易风险,充分实现市场对土地、人力、资金及物化投入的有效配置。繁荣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入世后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从发展角度又进一步开发总量不足。
五、相关思考
农业信息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并坚持去做,特别是需要政府加大力度。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把农业信息工作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要统筹规划、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目前,各级农业信息中心及所维护的网站,是一种公益性事业。不具备企业化经营的能力、没有政府的资金扶持是难以维持的。
政府要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的农业信息投入机制。由于大部分农业信息具有社会公共物品的性质,应由政府主导和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建设农村公共信息网络体系。免费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公共信息服务、重点传播农业技术市场供求、价格、气象、病虫害防治等各种农业信息资源。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的预见性。目前发达国家无不投入巨大财力来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达国家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投资主体地位。有效推动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稳步发展。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同时我国还应发挥市场的引导机制允许和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信息协会和农户等投资信息化建设,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信息投入体系解决财政投入不足问题。
总之,只有长期的坚持和发展才有可能有所成效,才有可能获得一定的进步,才有可能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缺少足够的财力支撑,环境治理难度更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落后,消费习惯和生产方式的落后,环境问题更加明显,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张红凤(2009)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刘兆征(2009)专门研究了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表明农村环境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已经越来越明显。所有这些研究表明,解决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一点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尤为重要。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和经济的特点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低度开发的落后或边缘地区,其内部发展缓慢且受到外部的抑制,经济发展尚未突破“起飞”转折点。从经济的内部条件和内部循环来看,“低水平陷阱”仍然存在,从外部环境和外部循环来看,中心-边缘的不平等关系也起着作用。
(一)环境污染状况严重
农村污染主要是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已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
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农业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大。全球有30%-50%的地表水体受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Dennis,1997)。美国60%以上的地表水污染问题是由农业污染引起的(贺缠生等,1998)。在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呈现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Batie,1989;Norton and Alwang,1993;Ellen Wilson,1994)。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最大且利用率极低和严重过量的国家,残留和扩散污染严重,来自农业源的CH4和N2O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0%和90%。每年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300亿元以上。据统计,我国氮肥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万洪富,2005),平均为35%,农业生产中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的则流失到空气、土壤并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中(万洪富,2005)。散失在自然环境中的大量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参与生态环境系统循环,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水体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在环保总局对省会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的检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20%-45%。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年生产量约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来自畜禽粪便的COD排放量已经达到7118万吨,远远超过我国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量之和。据测算,到2005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经达到固体废弃物的4倍以上。到2009年,这个数据又有了大幅度增长。
对淮安市而言,生产污染方面,主要污染源有化肥、农药、农膜、秸秆燃烧、畜禽粪便等方面的污染。根据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数据,2008年末,全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使用量分别达到6944吨、343191吨、5543吨。据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的调查和测算评估,我国乡村人口人均年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分别为:0.812吨、0.255吨和22吨。淮安市农村人口314.6万,年人均排放人粪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分别为:2554552吨、802230吨、6921.2万吨。
淮安市农村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主要为柴草。其中,主要使用柴草的有77.73万户,占81.7%;主要使用煤的3.27万户,占3.4%;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13.24万户,占13.9%;主要使用沼气的0.42万户,占0.5%;主要使用电的0.46万户,占0.5%;使用其他能源的0.01万户。由于大量秸秆被用于作为燃料,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同时燃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环境污染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的结果显示,2008年末,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镇只有总数的13%,有垃圾处理站的镇只有26.1%,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的村只有8.8%,有沼气的村只有28.4%,完成改厕的村只有37.8%。由于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的严重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同时大量畜禽粪便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从而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急剧恶化。
(三)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为滞后。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较低,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高。2008年年末淮安市户籍人口536.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55.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657元。
二、现有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制度创新理论充分肯定了制度对于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现状是将精力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对于由此造成的资源短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关注度不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专门涉及到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的制度非常缺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相关专门制度缺乏
我国现在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比较缺乏,现有的制度主要是从全国性的角度设计的。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缺失,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更加缺乏。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自身特点,无法完全参照适用于全国的制度执行。结果导致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环境资源状况日益恶化。
(二)现有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许多地区环境保护监督部门明知到有些单位、有些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的严重性,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的角度考虑,往往不了了之。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更是如此。
(三)现有财政、税收制度的缺陷
现有的税收制度使得绝大多数的税收集中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越是基层政府,财力短缺状况越是严重。由于财权上收,而办事还要实行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由于资金的缺乏,只能放任本地区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而集中精力抓本地区经济增长。在这种思路指引下,许多经济欠发达农村基层政府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本地头等大事,往往引进一些发达地区淘汰的、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结果更加加重本地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制定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财政投入制度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欠债运营的状况非常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个乡镇政府欠债达到400万元以上,这种情况虽然经过努力有所改观,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各个省市政府应该针对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资源与环境现状,从财政投入上加以保障。如可以规定每年要拿出多少经费,从哪个渠道支出等,用硬性的制度约束来保障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充足的财政经费,治理当地资源环境问题。
(二)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区别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已经不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而言,农业还是当地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所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政府的考核应主要关注当地资源环境指标。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指标的重要性。只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三)加大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土地制度创新步伐
以淮安市为例,农村地区平均每人耕地不足1.5亩。现有的土地制度使得土地分散经营状况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家庭耕作再少的土地,也要购买相应的农机具。很显然,这不能产生规模经济的好处。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农村居民将土地志愿流转,由种田大户承包,实行规模化经营。但是,一方面,这些制度还没有得到推广,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实行土地流转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流转后的收益分配,流转后种什么,流转后规模经营的土地环境问题归谁治理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凤,周峰,杨慧,郭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