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水利工程渠道管理

水利工程渠道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5 09:24: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利工程渠道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水利工程渠道管理

篇1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大业,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做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从多方面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综合管理,将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将围绕当前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综合管理的有效措施,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在民生事业中的强大效益。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从当前的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在加强人性化管理的同时,针对整个发展的现状进行思考,并围绕渠道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全方位的考核、奖励、惩处机制,形成技术性运用、制度化管理等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更好的发挥出水利工程渠道建设的长远效用,将有着很大的实际效果。

1、简述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现状1.1安全隐患的客观存在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工程规模比较大,现场工程相对分散的管理层面,造成施工安全管理比较封闭,整体的安全性能不高,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持续运转的高强度表现下,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譬如,一些水利施工操作人员有些是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低,工种分配的不同,造成安全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尤其是应变能力减弱,就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1.2传统技术的相对落后在渠道建设的技术应用中,作为以前灌区的一项关键工程,由于受到工程设计粗糙、建设标准低、工程运行以及维护不足等的一些影响,造成渠道的整体效率不高,尤其是渠道边坡垮塌失事、渗漏等严重威胁灌区的安全生产,因此,思考如何提高灌区的输水效率,围绕渠道防渗、渠道边坡除险加固进行渠道的整治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在打破传统的砼分块浇筑的方法,形成更快、更好、更省的方法和技术的整体运用模式。传统的渠道防渗衬砌,多采用砼分块浇筑。分块间设伸缩缝,伸缩缝用柔性材料填充。内坡砼设排水孔,以消减地下水对砼衬砌块的浮托力。但这种方法,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伸缩缝费工费料,造价高,且处理不到位易形成新的渗漏通道;二是普通排水孔在渠道运行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渠道水会通过排水孔形成新的渗漏通道。1.3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在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与维护管理中,由于受到主观因素等一些影响,在综合的管理技术中,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在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中,没有形成强烈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在对于整个技术的提升、综合模式的运用等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些单位对于渠道管理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严格按照整体的需要,尤其是不能更好的把握整个工程的建设需要,在维护上不能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造成主观与客观双重压力的作用失效,不利于整体效能的发挥。2、分析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2.1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的渠道水利工程渠道维护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程,尤其是其中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中实行管养分离,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综合使用维修以及养护措施,对水利工程建筑物以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修缮显得更为重要。在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中,对机械实行常规化的管理与维修,在实际管理中,通过采取规范的设备管理措施,对各种设备给与规范化的管理,譬如压路机、推土机等设备,通过可视化、技术化、现代化的应用手段,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应用能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给予管理与维修,能更好的为工程企业节约费用,将设备的每一个技术点运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之中,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2.2确保沿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在水利工程渠道日常维护与护理的措施中,其中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与养护成为确保供水沿线安全生产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采取经常性的、定期性的设备检修,尤其是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形成沿线供水系统的全面化构建,能减少对生活等各种不良影响。采取以“八定”,即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表格、定记录、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加强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力度,从而有效的改善员工在生产中的理念,形成自主维修、全面进步的良好优势,更好地为沿线供水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3、探讨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3.1工程概况扶余市石碑水库除险加回工程,石碑水库位于扶余市东北部,拉林河左岸,,坝高8.35m,输水干渠13km,支渠160km。3.2维修技术的整体运用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维修技术的综合运用。一是坝体裂缝的技术处理。裂缝是由于坝体混凝土材料内温差变化所引起,同时也会受到材料水分丢失等因素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坝体裂缝多数为横向裂缝形式。处理裂缝病害时可选用填补技术、灌注技术、浸入技术等。如:灌注技术,选用高性能的水泥砂浆,把粘合材料注入裂缝中,从而发挥出较好的凝固效果。二是坝体支护的技术运用。对坝体结构设置支护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的维修方法,在病害发生之前加强结构的巩固。如:养护期间,施工人员对遭受水利冲击较大的区域添加支护结构,可增强坝体抵制外界力作用的破坏。此外,可适当采用钢筋网作为支护体,将其摊铺在坝体表面后喷洒水泥砂浆,待其凝固后即可发挥出较好的稳固作用。3.3加强队伍建设在具体的管理机制上,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管理技术和规章制度约束,在设备维修与养护上,促进维修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围绕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需求点,实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更好的创新企业员工在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上的整体创新,让员工在设备管理中对在设备管理中表现突出,工作积极、成效显著,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将管养分开,把养护作业推向市场,管理部门重点加强路况普查、检测与评估、养护作业的招标与质量监督,完善机具、机械的保修保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量化考核,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再次,严格把住计划和资金管理这关,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继续加大工资的定额考核和强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稳定管理维护队伍,增强整体凝聚力。3.4渠道防渗无缝施工技术的研究在无缝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可以结合考虑当前的砼渠道防渗技术,对于砼渠道防渗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一是防渗透的效果很好,并且经久耐用,如果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率。二是糙率小,输水流量大,一般糙率为0.012~0.018,允许流速为3~5m/s,混凝土本身的耐冲流速可达10~40m/s。因此,可加大渠道坡降,节省连接建筑物,缩小渠道断面。占地面积和建筑物尺寸相应减小,可大大降低造价。因此,在具体的技术运用中,首先要思考这些优势的发挥,为了更好的发挥砼防渗面板与温度的适应能力,并且阻止渠床基础部分不均匀而造成沉降等现象,在具体方案的设计应用中,可以采用伸缩缝技术的运用,就是规定纵向、横向分缝的宽度,一般宽度在5-8cm,但是,这种施工的造价相对高一点,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调整。3.5加强水库综合管理与监督加强日常水库渠道巡查,对渠道施工中的违规行为,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处理,杜绝违规行为事态扩大;定期开展渠道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渠道开发活动有序开展。建立现场巡视制度,经常对渠道使用范围、深度、数量及弃料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到位。建立健全案件查办、审理、批准、执行四分离制、执法违法错案追究制、案件公示制、公开举报制等规章制度,提高办案水平,形成渠道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模式,更好的确保渠道运行的整体质量。4、结语在全面分析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综合措施中,只有围绕渠道建设的每一个质量、安全需要角度出发,围绕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全面加强综合技术运用、安全模式、质量监督等多方面的运用中,形成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严格约束的管理机制,更好的形成渠道维护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篇2

2、分析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2.1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的渠道

水利工程渠道维护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程,尤其是其中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中实行管养分离,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综合使用维修以及养护措施,对水水利工程建筑物以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修缮显得更为重要。在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中,对机械实行常规化的管理与维修,在实际管理中,通过采取规范的设备管理措施,对各种设备给与规范化的管理,譬如压路机、推土机等等设备,通过可视化、技术化、现代化的应用手段,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应用能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给予管理与维修,能更好的为工程企业节约费用,将设备的每一个技术点运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之中,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2.2确保沿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在水利工程渠道日常维护与护理的措施中,其中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与养护成为确保供水沿线安全生产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采取经常性的、定期性的设备检修,尤其是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形成沿线供水系统的全面化构建,能减少对生活等各种不良影响。采取以“八定”,即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表格、定记录、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加强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力度,从而有效的改善员工在生产中的理念,形成自主维修、全面进步的良好优势,更好地为沿线供水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3、探讨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黄海462.11M处,干渠为21KM,其中左干9KM,右干20KM,支渠163KM,左干设计流量0.5m3/s,右干设计流量2.0m3/s。

3.2维修技术的整体运用

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维修技术的综合运用。一是坝体裂缝的技术处理。裂缝是由于坝体混凝土材料内温差变化所引起,同时也会受到材料水分丢失等因素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坝体裂缝多数为横向裂缝形式。处理裂缝病害时可选用填补技术、灌注技术、浸入技术等。如:灌注技术,选用高性能的水泥砂浆,把粘合材料注入裂缝中,从而发挥出较好的凝固效果。二是坝体支护的技术运用。对坝体结构设置支护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的维修方法,在病害发生之前加强结构的巩固。如:养护期间,施工人员对遭受水利冲击较大的区域添加支护结构,可增强坝体抵制外界力作用的破坏。此外,可适当采用钢筋网作为支护体,将其摊铺在坝体表面后喷洒水泥砂浆,待其凝固后即可发挥出较好的稳固作用。

3.3加强队伍建设

在具体的管理机制上,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管理技术和规章制度约束,在设备维修与养护上,促进维修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围绕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需求点,实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更好的创新企业员工在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上的整体创新,让员工在设备管理中对在设备管理中表现突出,工作积极、成效显著,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将管养分开,把养护作业推向市场,管理部门重点加强路况普查、检测与评估、养护作业的招标与质量监督,完善机具、机械的保修保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量化考核,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再次,严格把住计划和资金管理这关,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继续加大工资的定额考核和强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稳定管理维护队伍,增强整体凝聚力。

3.4渠道防渗无缝施工技术的研究

在无缝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可以结合考虑当前的砼渠道防渗技术,对于砼渠道防渗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一是防渗透的效果很好,并且经久耐用,如果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率。二是糙率小,输水流量大,一般糙率为0.012~0.018,允许流速为3~5m/s,混凝土本身的耐冲流速可达10~40m/s。因此,可加大渠道坡降,节省连接建筑物,缩小渠道断面。占地面积和建筑物尺寸相应减小,可大大降低造价。因此,在具体的技术运用中,首先要思考这些优势的发挥,为了更好的发挥砼防渗面板与温度的适应能力,并且阻止渠床基础部分不均匀而造成沉降等现象,在具体方案的设计应用中,可以采用伸缩缝技术的运用,就是规定纵向、横向分缝的宽度,一般宽度在5-8cm,但是,这种施工的造价相对高一点,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调整。

3.5加强水库综合管理与监督

加强日常水库渠道巡查,对渠道施工中的违规行为,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处理,杜绝违规行为事态扩大;定期开展渠道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渠道开发活动有序开展。建立现场巡视制度,经常对渠道使用范围、深度、数量及弃料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到位。建立健全案件查办、审理、批准、执行四分离制、执法违法错案追究制、案件公示制、公开举报制等规章制度,提高办案水平,形成渠道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模式,更好的确保渠道运行的整体质量。

篇3

1 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以及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安全隐患的问题

水利工程当中的渠道施工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隐患,再加上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比较庞大,而现场工程在管理层面上比较分散。这些方面的问题也就导致了施工安全管理部分较为封闭,因而工程的安全性能较低,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当中,各种机械设备在高强度的运行之下,难免会有误差的出现。因而,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客观存在着,比如,有的工作人员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在工种不同这一条件之下,安全方面的适应能力也就各不相同。

1.2 传统技术的问题

在渠道建设的过程当中,采用到的传统方式造成了整体效率偏低,特别是渠道边坡的坍塌、渗漏等问题严重的影响着灌区的正常运行,因而,进一步去思考提高这个区域的输水效率,围绕着相关问题进行整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打破传统的方法,使用混凝土分块浇筑的方式,使得分块之间存在伸缩缝,这一伸缩缝采用柔性的材料进行填充。在内坡当中,需要设立排水孔,这样做旨在削减地下水对混凝土衬砌块的浮托力。同样,这种方法利弊并存:第一,伸缩缝比较费工费料,并且代价较高,处理不当就非常容易产生另一个渗漏通道;第二,当普通排水管在渠道当中的运行水位比地下水位高时,渠道水就会通过排水孔再次形成渗漏通道。

1.3 管理机制的问题

在对水利工程的渠道进行维护以及管理的阶段当中,由于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在渠道的维护以及管理措施之中,没有形成一种质量的安全管理意识,这些问题对于技术手段的创新以及模式更新有着严重的影响。有些单位针对渠道管理方法往往停留在过去采用的模式之中,并未依据整体需求开展活动,特别是无法更好掌握项目建设的需要,在维护方面不能够采取现代化的手段,这些方面不利于最终效能的发挥。

2 渠道维护以及管理在水利工程当中的重要作用

2.1 提升经济效益

渠道维护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特别是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实施管养分离的方式,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综合采用一些维修和养护措施,对于水利工程和设备的维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水利设备进行管理的阶段当中,需要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与维修工作,通过规范管理措施,促进对设备的规范化管理。这种方式的采用,能够提升设备在运行方面的能力,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得到进一步保障,给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2 确保安全运行

在进行日常的渠道维护以及管理的过程当中,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对于水沿线的安全运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而,经常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特别是通过检修环节,促进整体供水系统的构建,进而降低在生活当中产生的各种不好的影响。采用规范的流程进行设备检查,加强检修的力度,促进员工在实际工作当中的理念的更新,形成一种自主维修的优势,为日后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 水利工程在渠道维护以及管理方面的措施

3.1 维修技术的运用

对于出现的各种问},所应用到的维修方面技术应当综合运用。一种是坝体裂缝方面的技术处理。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坝体内砼温差变化所引起,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其中裂缝大多是横向的裂缝。在进行裂缝处理时应当采用填补、灌注以及侵入的技术。比如,若是采用灌注这一技术手段时,应当选择较好性能的水泥砂浆,将粘合的材料注入到裂缝之中,进而使得最终的凝固效果最好。另一种就是采用坝体支护这一手段。对坝体的结构做一个支护体系,这实际上属于一种防御的维修手段,在一些病害发生的前期阶段加强对于有关结构的巩固。比如,在工程建筑的养护期间,工作人员应当对承受了较大冲击力的区域添加支护体系,通过采用的这种方式,加强坝体抵御外界力造成损坏的能力。除此之外,可以采购钢筋网当做支护体,将它平摊在坝体上部,进行水泥砂浆的喷洒工作,在其凝固之后就充分发挥了它更强的稳固作用。

3.2 加强队伍建设

在管理体制的制定过程当中,需要运用较为严密的管理机制及相关规章制度,在进行设备维修以及保养的阶段当中,促进相关维修人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在这个阶段当中,时刻围绕着工程项目当中的各个需求点,进而实现其现代化的管理,使得职员在设备管理方面表现突出且工作较为积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将管理以及养护分开作业,把养护这一工作推向目标市场,有关的管理部门应当做好检查以及评估工作,明确好其中的责任确定,在制定的一系列的操作规范的基础之上,做好定期检查的工作。同样,对于资源管理这部分应当做到严格把关,保证每项工作循序渐进地开展。进一步加大对于工资方面的定额考核以及强化管理,创设一个较好的工作氛围,做好团队的稳定工作,进而加强其凝聚力。

3.3 渠道当中对于防渗无缝技术的研究

针对无缝这一技术手段的开发以及应用而言,可以考虑当前应用于混凝土渠道的防渗技术,对于这一防渗技术来说,它有着多方面的优点:第一,它在防渗透方面的效果比较好,通常很耐用,若是在整个过程当中加强对砼的保养工作,就能够提高其使用率;第二,糙率相对而言比较小,并且它的输水流量较大,通常这个糙率在零点零一二到零点零一八之间。因而,能够大大提高渠道的坡降,进而缩小它的渠道断面。故而,在实际运用这个技术的过程当中,最先要考虑的就是这种益处的发挥,为了较好的发挥混凝土防渗面板的适应能力,并且避免出现由于渠道基础不均匀导致的沉降现象,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当中,就能够运用到伸缩缝这一技术手段,也就是说对于纵向以及横向分缝的宽度做一个明确的规定,通常规定的宽度范围是在五厘米到八厘米之间。但是,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它造价相对而言比较高,因而,需要进行一些技术方面的调整。同时,需要做好渠道的巡查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应当及时处理。建立一种现场的巡视机制,对渠道的使用范围、数量以及深度做好监督检查方面的工作,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好及时处理,更好保证整个运行系统的质量问题得到进一步提高。

篇4

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的越来越大,其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以2011年—2015年为例,其中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72%。2016年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保底投资在8000亿元。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更需要加强后期渠道的维护管理及保养工作。这项工作具有系统性,关系到了渠道沿线供水的安全性,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提高了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现代的管理理念应用在渠道维护管理的作业中,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养护作业。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保障作用。

特别是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模式不断推进,必须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渠道维护保养工作,加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管理,促使水利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得以提升。此外,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工作,构建全面化供水系统,保证供水系统运行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灌溉、防洪等积极作用。

2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管理及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渠道管理工作不到位.一般情况下,渠道维护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当地的水利部门进行,但是对于工程管理的权责划分还存在不明晰的现象,没有树立对渠道的管理意识。这就导致在管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矛盾,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在工程建成之后无人管理维护的现象,造成资源及设备的浪费。即使渠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渗漏或者损害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地修复,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无法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降低了渠道的供水能力。其次,在水利部门内部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没有对部门之间的职责进行有效的划分,使得渠道的管理和保养工作不能真正的落实下来。水利人员是进行管理及保养工作的主体,但是受到技术水平限制,再加上部门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水利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

2)工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也在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在水利设施维护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存在着一些隐患性水利工程。这种类型的水利工程修建年限相对长,期间经历较大的时间跨度,由于受到当时施工技术、设计标准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不仅存在严重的工程老化现象,同时其质量也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实际需求,导致渠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渗漏以及损坏的现象。一旦渠道渗漏量过大,将会严重影响防洪、灌溉等效益的发挥,同时还会使地下水位升高,影响地质结构稳定性。一般而言,初期垂向渗漏阶段渗漏量最大,具体如图1所示。而且水利工程投入运营之后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也不到位,还存在人为破坏的问题。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实用性,使得工程的综合效益不能得到发挥。

3)维护管理及保养资金不足。在国家投资的基础性工程中,水利工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部分注重的是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在后期管理和维护中所需要的费用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后期的管理维护资金不到位,使得各項的工作都难以正常开展。水利工程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在创收及盈利方面的能力较低,无法为管理养护提供充足的资金。地方政府虽然对渠道管理维护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但是,倾斜幅度相对较小,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这就导致在进行渠道维护管理及保养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及设备投入,在水利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解决,一旦出现突发事故或者是洪涝灾害就可能导致严重经济损失。

4)自然灾害影响。由于水利工程环境存在特殊性,易受到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侵袭,导致渠道工程受到损坏。例如,在山洪冲刷作用下,出现坍塌或者滑坡等危害,不仅渠堤会受到影响,山洪中携带的灌木、石块等淤积在渠道之中,造成水闸及渠道堵塞,若管理人员未能及时疏通,将会出现水位上升的情况,对渠道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3水利工程渠道维护及保养措施

1)改造和维护原有的渠道设施。在我国的水利工程中,由于受到使用年限较长以及后期管理养护工作的缺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对原有的水利渠道进行勘测,调查在渠道中存在的损坏现象,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修复方案,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原有的渠道进行修复处理,提高水利渠道的使用性能,减少在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渠道供水能力。

2)加强渠道的日常管理及保养。在水利工程中渠道出现渗漏以及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体现在设计环节,由于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或者与工程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导致水利渠道的质量存在问题。其次,由于施工中的不规范操作而出现滑坡、渠道冲刷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渠道的使用性能,相关部门需要对日常的管理及养护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在渠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渠道中存在的淤积现象,既可以在水源处采取措施,降低水流中的含沙量,并及时将渠道中存在的杂草、碎石等阻碍因素清理出去,控制淤积现象的出现。

3)加大维护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在渠道的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中,為了保证各项工作正常的开展,需要相应的资金作为保障。在现阶段存在的管理维护资金不足的情况,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根据实际情况拓宽投入资金的来源和渠道。首先政府部门可适当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出相应的管理保养计划,对渠道的维护管理给予财政扶持。其次是水利部门利用节水改造或者水利工程重点建设等手段,来实现对于资金的筹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充分动员社会资源,例如公益性募捐或者相关的水利基金等。此外还要不断的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管理及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此来降低在工作中的成本投入,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

4)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管理及养护中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保障,能对水利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在水利部门内部应该进行明确的管理责任划分,建立起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于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将具体的管理工作落实下来,确保维护管理能够正常高效的展开。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在规章制度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完善。

5)建设高素质维护管理队伍。维护管理队伍在保障渠道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对人才队伍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为渠道维护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首先,在管理部门内部应形成完善管理机制,对渠道维护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定期组织量化考核,确保维护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其次,还应当加强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对水利渠道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普及,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定期的进行考核,在水利部门内部建立奖惩机制,激发水利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责任意识,促使专业技能的提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管理队伍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保证其使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要加强后期的维护管理及保养工作,保障水渠的输水调水功能。通过日常的管理及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在渠道中存在的渗漏或者破损现象,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此类问题进一步恶化,增加后期维护的投入,确保水利工程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邢俊海,邓昌军.浅谈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渠道管理措施——以新疆地区为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5):226-227.

[2]林森.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综合管理的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17.

篇5

中图分类号:TV732文献标识码: A

1 渠道闸门管理存在的显著问题

渠道闸门的一个普遍特点是距离灌区管理的分站比较远,而且渠道闸门分布的范围广泛,数量多,由此而带来的一个明显缺点是管理不方便。在每年的灌溉时节,需要管理人员跟班检查。管理人员很难做到不离开闸门,每时每刻进行看护。在这些有空档的时候,一些思想落后的人,为了贪图一点点小便宜,挪用或者盗窃了闸门,由此而造成闸门丢失的现象。这样的行为给农户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是损失惨重。当渠道闸门丢失,没有闸门堵水的时候,农户不得不采取其他的办法堵水。常用的方法是选取一些树枝、木棍、草皮等装到袋子里面,辅助以泥土等,作为堵水的基本设备,进行农田的灌溉。灌溉完成之后,这些自制的堵水设备被毁坏,废弃物随着水势流入渠道中,容易造成泥沙杂物堵塞渠道的现象,对于渠道的过水能力造成很大影响。一些其他的行为也往往会对渠道造成损坏,使渠道渗漏严重。农民在自制堵水设备的时候,采取就近原则,使得渠道周围泥土缺失,造成大面积空坑,一旦发生漏水现象,很容易出现管涌。农民选取自制的方法制造堵水设备,额外地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工作量,对灌水成本造成影响。渠道闸门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会造成渠道本身的破坏,因此使得农民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是目前渠道闸门管理方面的一些很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灌水速度严重受到影响,需要及时解决。

2 渠道闸门管理问题具体解决对策

针对渠道闸门的以上问题,寻求合适的解决措施改善这一现状,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渠道管理的实际情况,选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促进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进一步完善,意义深远。现将几点措施分析如下。

2. 1 完善管理体系

渠道闸门管理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对于渠道闸门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 可以和农民联合起来,进行管理,对于用水的农民,实行承包或者租赁等方式,让农民参与到管理过程中,降低损失,提升管理效果。关于此方法,在一些地区已经采取试点的形式展开,而且收到的效果较好。通过和农民相结合进行管理,使得管理模式更加规范,农民也自觉地加入到管理的行列中来,对于渠道的破坏程度也降低了,农民自觉地进行渠道的养护和管理,减少经济损失。

2. 2 健全责任制度

对于渠道闸门的管理,常发生的是渠道闸门丢失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责任承担不明确造成的。针对这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具体可以采取责任到人的责任制度,从领导开始,一级一级进行落实,最后对于渠道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系统。这样对于渠道闸门发生的一些丢失等问题会显著减轻,每个人都会对渠道管理负责,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到管理中来。经过这样的管理模式的改进,相信对于农民的一些没必要的经济损失会有所降低。

对于责任制度的落实,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对于闸门管理地区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规章制度需要把考勤制度、巡查制度、上报制度等规定明确,还应该对于每一项管理都有具体的人员落实,制定合理的值班制度,每个时间段均有相关人员负责,降低丢失等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值班人员,要求他们要把每天的值班情况和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当发现一些非正常事件的时候,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使得损失尽量降低。另外,对于闸门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定期的维护。渠道闸门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在管理的时候,要安排好维修周期,检查和抽查渠道闸门的具体情况,核实每天的值班人员的记录是否属实,以免耽误事件的处理。最后,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常用的是考核制度。每个管理人员,均需要参与到管理中来,对于管理效果好,责任落实好的部门给予奖励,对个人进行公开表扬及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工作时间没有认真工作的,甚至导致出现纰漏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适当的批评。通过激励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渠道闸门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3 提高科技含量

现代社会的进步是科技的进步,对于渠道的闸门管理也不例外。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要多利用科学技术实现进一步发展。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素质,使其学会使用现代化的科技产品,更好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在渠道闸门管理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配备更加完善的渠道闸门管理设施,不断推广新的科学技术。对于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人员到管理部门来,研究更好的渠道闸门管理设施。另外,可以采取新的工艺技术等,加强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的建设,提高科学技术含量。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从而带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的进一步建设。采取进步的思想来指导渠道闸门的管理工作。通过在各个方面提高科技含量,使得渠道闸门管理能够更好地发展。

2. 4 加大宣传力度

渠道闸门管理,需要做好宣传方面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相关工作的宣传。常用的方式如: 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发放传单等手段,使得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普及,使得农民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管理方面会更加注意。

2. 5 强化管理功能

对于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的良好发展来说,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进行渠道闸门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采取一些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渠道闸门管理,明确渠道的管理职责,所有管理人员互相配合,紧密协作,规范化管理,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可以健全一下我国在该方面的法律制度,发挥水利部门的职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维护渠道闸门管理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水利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和规避,能够保障我国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研究解决的措施,对于提高水利工程运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并且逐步地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管理方面的普遍应用,相信在未来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会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 安泽峰,王友国,吕爱东. 渠道闸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38( 02) : 231.

篇6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05-01

渠道是农田灌溉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渠道又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渠道和渠系建筑物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渠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 灌区地处山区地面起伏,坡度大,灌溉渠道多,渠线长,渠道滑坡是渠道工程危害大,最常见的水毁形式。因此,做好 灌区渠道滑坡的原因及对其处理和防止对搞好灌区农业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灌区渠道滑坡的成因分析

渠道滑坡是具有滑动条件的斜坡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但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的发生起控制作用,我们称它为主控因子,在滑坡防治中应着力找出主控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和变化幅度,并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对其他因素则采取一般性措施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如地下水作用引起者以地下截排水工程为主,因削弱坡体支撑力引起者则以恢复和加强支挡工程为主。具体的原因有:

(1)由于渠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较差,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岩层倾向渠内,沿层面容易产生滑坡。

(2)改变滑带土的性状减小抗滑阻力的因素,如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变化、灌溉用水下渗、潜蚀和溶蚀作用等降低滑带土强度的因素。

(3)既增加下滑力又减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带土结构破坏(如液化)的因素,如地震和爆破震动等。

(4)施工方法不当,加大了边坡的滑动力,容易引起滑坡,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5)新、老土(石)结合质量不好,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6)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增大坡脚应力和滑带土的剪应力(即下滑力)的因素,如渠道坡脚人为大量挖土或水流冲刷淘空,导致滑坡等等

2.灌区渠道的滑坡处理

渠道滑坡的处理,首先应找出滑坡的原因,判断滑坡的稳定程度。提出滑坡的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寻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容易实施的处理方法。整治滑坡处理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

渠道滑坡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排水导渗、削坡减载、支挡、暗涵(或埋管)、渡槽及改线等。

2.1 排水导渗。排去地表水,疏干地下水是整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

(1)地表排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即在滑坡围界5米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要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准。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

(2)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干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2.2 削坡减载。对推移式浅层滑坡,则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般采用削缓边坡,当渠道外滑坡时,还可将上部削下土体反压在坡脚,从而达到稳定的滑坡的目的。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与支挡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2.3 支挡。在渠道已经塌方或将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单纯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支挡护坡措施。如加固坡脚砌挡墙,干砌护坡等。对渠道上侧滑坡可采用削坡减载重力式挡墙支挡的办法处理。另外当渠床为基岩时,可采用拱式或连拱式挡墙处理滑坡,等等。

2.4 暗涵(或埋管)。由地上转为地下。当地质条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于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时,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

2.5 渡槽。山区渠道常在陡峻的山坡上开渠,往往容易产生山岩崩塌。因限于地形条件,要维护渠道稳定十分困难,可采取改建渡槽输水。

2.6 改移线路。一般小型渠道工程,在选定渠线时基本上未做地勘工作,致使有的渠道修筑在滑坡体上,建成后渠道极不稳定,一旦雨水入渗,整个渠床都要发生大的位移和沉陷。当采取上述多种处理措施很难奏效时,最后只有采取改线,以避开滑坡地段。

上述是灌区渠道滑坡常用处理措施,滑坡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单独或综合采用。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单。

3. 渠道滑坡防止

(1)渠道滑坡防止应从设计规划入手,摸清渠线地质结构情况,避开地质不良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实可行工程措施以予防止。选择合理渠道结构和边坡,确保渠道稳定安全。

(2)施工阶段,应平台开挖后抽沟,开挖坡度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对设计边坡过陡给予修正,确保边坡稳定。对施工中发现可能滑坡的地段要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篇7

某灌区干、支、斗渠数量较多,流量大小各异,且渠道衬砌都是在已成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既可减少工程回填量,缩断工期,降低成本,又可改善水流条件,减少淤积,同时减轻冻胀破坏,延长工程寿命。近年来,灌区渠道防渗断面结构形式主要依据渠道流量大小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即工程附近回填土料来源、施工工期、回填土施工质量等条件以及多年来渠道改造工程实践经验来确定。

一、防渗材料的选择

该灌区原设计采用单一的砼或砌石等防渗材料,其虽然有一定的防渗性能,又能适应高流速,但通过多年的运行实践表明,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和耐久性。近年来,随着防渗膜料的发展,灌区不断总结经验,采用了复合土工膜防渗,即一布一膜土工布。由于其抗拉强度较高,抗穿透能力和抗老化性能好,可不设过渡层。另外,土工布表面摩擦力大,防滑效果好,便于安砌或浇筑砼板,与塑料膜防渗相比,具有施工简单,质量可靠,提高工效等优点。目前,灌区除部分斗、分渠之外,干、支渠防渗工程大都采用这种板膜复合结构形式,即采用一布一膜土工布柔性材料做防渗层,其上再用C15砼刚性材料作为保护层,厚度一般7cm~10cm。此层主要起保护膜料不被外力破坏和防止其老化以延长工程寿命的作用。两种材料互相扬长避短,显示了明显的经济技术性能。

二、伸缩缝止水材料的选择

以往大多采用沥青砂浆、油毡、聚氯乙烯油膏等作为伸缩缝止水材料。但这些材料有的性能差,有的造价高,有的施工技术复杂,不能很好地解决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导致伸缩缝处渗漏水现象较为严重。目前,工程上大都采用水利部西北水科所在聚氯乙烯油膏基础上研制的性能与其相同,但造价相对较低的新型伸缩缝止水材料―焦油塑料胶泥。其施工方便,造价低,止水效果良好,在灌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伸缩缝止水材料的选择

以往大多采用沥青砂浆、油毡、聚氯乙烯油膏等作为伸缩缝止水材料。但这些材料有的性能差,有的造价高,有的施工技术复杂,不能很好地解决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导致伸缩缝处渗漏水现象较为严重。目前,工程上大都采用水利部西北水科所在聚氯乙烯油膏基础上研制的性能与其相同,但造价相对较低的新型伸缩缝止水材料―焦油塑料胶泥。其施工方便,造价低,止水效果良好,在灌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施工技术

1.防渗渠道基槽的填筑与开挖东雷抽黄灌区近年来渠道衬砌均是在旧渠道上进行。由于原渠道多为土渠梯形断面,经长期输水运用,在水面以下均已变成不规则的弧形断面,对此处理方法如下:

(1)如渠基含水量很大,甚至为饱和状态时,为了填筑施工,就提前停水,使基土风干,或采用抽排、翻晒等方法,降低含水量。

(2)对于过流较大的重要干、支渠工程或有防冻要求的工程,采用换填土等方法。

(3)对于流量小于2m3/s的支渠及斗、分渠,首先进行清淤和清基土,再进行填筑。填筑时先将全渠槽填至设计高程(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机械施工时,不大于30cm,人工施工时,不大于20cm),再用U形开渠机进行开挖,最后再辅以人工检查和反复的修整工作,直到满足防渗层断面设计要求。

(4)大于2m3/s的干、支渠工程,由于全渠槽填筑土方量较大,故往往采用局部填筑补齐的方法进行填筑,填筑面的宽度一般应较设计加宽50cm以上,以满足一个蛙式电夯机的正

常工作面。开挖时,仅开挖填筑时加宽的50cm的部分土体,然后按整修渠槽的方法修整渠道基槽,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2.土工膜的加工和铺设

该工序包括剪裁、接缝、铺设等项工作。经理论计算,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安全系数,宝鸡峡灌区采用的复合土工膜规格为一布一膜,其中上面一层为100g/m2~150g/m2的土工布(根据渠道流量、断面、水深等具体确定),其表面摩擦力大,防滑效果好,便于安砌或浇筑砼板。下面一层为不小于0.25mm厚的聚氯乙烯膜,是主要的防渗材料。

(1)剪裁:成卷的土工膜料应根据铺膜基槽断面尺寸的大小及每段长度剪裁。纵向铺设时,首先按基槽的断面尺寸计算所需膜料的幅数。横向铺设时,以铺设基槽断面的长度为一幅。剪裁的长度应以其大块膜料便于搬运和铺设为宜。小型渠道一般为50m~60m,大中型渠道可选用20m~40m。

(2)接缝:膜料连接处理的方法有搭接法,焊接法和粘接法等。东雷抽黄灌区近年来多改简单的搭接及粘接剂粘接为机器焊接。焊接时的搭接宽度一般不小于10cm,采用双焊缝焊接。

(3)铺设:基槽检验合格后,在基槽表面洒水湿润,以保证膜料能紧密地贴在基床上。纵向铺设时,将按设计尺寸加工的大幅膜料叠成“琴箱”式,先横向放在下游槽内,再将一端与先铺好的膜料或原建筑物在现场焊接,再向上游拉展铺开。横向铺设时,由渠道一岸经渠底向另一岸铺设。总之,铺膜的速度应和砼铺砌或浇筑的速度相配合,当天铺膜,当天浇筑好砼板,以免膜料时间过长。

3.砼板的安砌、浇筑

为确保砼防渗渠道的防渗效果及耐久性,除了正确合理的设计外,还必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做到优质、经济、安全。

灌区近年来非常重视该项工作,迄今为止,采购一批施工机械设备,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渠道防渗工程施工已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发展。

(1)部分支渠及斗、分渠衬砌工程。管理局采用的的U型渠道衬砌机已被广泛应用,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施工进度快,砼质量高,渠道表面光滑,输水能力强,抗冻性能好。另外,在部分斗、分渠工程中,还采用了高强度砼构件生产机械―――衬砌预制板振动台,该技术采用了聚氯乙烯双层内膜工艺,实现了全U型、半U型平板等各种构件的工厂化生产,保证了渠道防渗预制构件质量、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更突出的是降低了预制板的糙率,加快了工程的建设速度。

(2)支渠工程。灌区支渠工程过流能力大都在2m3/s~5m3/s之间,设计中采用了弧底梯形断面。在许多高填方渠段,为适应沉降变形破坏,弧底均采用C15砼现浇,坡板为预制板。厚度一般7cm~8cm。预制板可在渠道行水期间采用工厂化生产提前预制,这样既缩短了工程工期,确保了工程质量,缓解了施工与灌溉行水之间的矛盾,又解决了现浇砼由于不均匀沉陷等原因造成的难以避免的裂缝。在预制板安砌时,采用滑道就位,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穿胶底鞋或软底鞋,严禁穿带钉鞋,不准在膜上卸放砼板及用带尖的钢钎作为撬动工具,以保护土工膜不被损坏。在基础稳定的渠段上,采用了砼整体现浇。

(3)干渠工程。灌区干渠过流能力均在20m3/s以上,设计采用了弧脚梯形及梯形两种断面,其衬砌大部分为机械化施工。衬砌机械为SDQTZ(梯形)衬砌机,对于弧脚梯形,仅对衬砌机面板横管架稍做变动,同样可以适用。

五、总结

总之,该灌区在进行渠道防渗工程后大大提高了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水的利用率及水分生产率,使输水能力逐年增加,给灌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另外,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对提高防渗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今后的渠道防渗乃至灌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8

中图分类号:[TV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测量和管控作为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对水利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管控渠道线型研究情况,对影响水利渠道线型影响因素,控制网点以及放样测量进行精确分析;由于测量误差对水利渠道工程线型影响最大,因此,工程施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精准有效的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方式,从根本上确保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管控效益。

一、水利渠道施工测量控制点检测埋设以及渠道工程检测

(一)水利渠道施工测量控制点检测以及埋设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水利工程布设根据国家以及相关部门要求,一般采用二边角网的方式,进行水利渠道施工测量;在采用间接平差对工程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通过2ppmTC802+2mm全站仪的方式,进行水利渠道工程测角测边工作,让测角误差始终在一定误差左右,相对于中误差,轴线始终小于十三万分之一,角形最大闭合误差满足水利渠道工程二等边角网要求。

在水利渠道河道东西两侧,通过分别设置三等位水准点,从根本上确保渠道南北两岸施工构件满足施工要求,标高统一;通过将两岸水准控制点分别运用于水利渠道承台水准点,保障先前埋设形成统一、完整的控制网,在高精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周期性现场校正、复测。在跨河水准建设中,水利渠道通常采用“Z”形双线布置模式,对水利渠道跨河网点进行重新布设(如图一、跨河水准布置)。在水利渠道施工前,通过承台引进,通过跨河水准,进行工程标高联测,直到工程施工完毕后0#版块预埋水准基点做出适宜调整。

图一、跨河水准布置

(二)水利渠道工程检测

1、水利渠道边跨现浇段块施工

当水利渠道工程进入0#版块后,必须根据墩顶预埋位置,进行平面底板放样,由于工程0#版块块件较长,精度定位要求高;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高程位置以及平面出边线的形式,对相关尺寸误差进行调整,从而正确指导平面模板位置安装。在模板垂直度调整中,通过相关测试,让水利工程0#模块始终满足高程、平面、垂直度指标设计要求,0#版块和工程边跨现浇段块检测方法始终相同。

当0#版块施工完毕后,为了保障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监控精度,在0#版块顶面必须建立施工监控需要的水利渠道局部控制网络。水利渠道局部控制网点,据0#版块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布置情况进行布置,一般可以在0#版块、1#墩、2#墩的顶面进行控点预埋(如图二、墩控制点布设情况所示)。

图二、墩控制点布设情况

2、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检测

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由于渠道施工受张拉预应力、外界荷载、温度以及日照因素影响较大,整个水利渠道工程在标高以及水平方向变化都是动态的。为了保障水利渠道施工阶段没有线型差错,必须在监控测量基础上,进行标高值以及平面设置,从而确保下一施工块件始终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在放样测量中,一般选择当天晚上十点或者第二天早上八点前进行工程施工,从根本上避免温差、日照对工程测量造成的影响。另外,根据已经建立的工程控制网络,在明确水平曲线、竖向特点时,在水利渠道底板以及顶板位置,进行预测点放样。

3、水利渠道合拢段测量控制

当水利渠道工程施工到达合拢段时,必须保障合拢度精度,标高一般在正负20毫米左右,平面内部则在10毫米左右。为了达到水利渠道要求精度,必须对合拢段渠道进行调整,将允许范围始终控制在调整范围内;通过保障工程测量工作,从根本上确保立模位置以及立模标高,方便合拢时间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获取水利渠道合拢相关参数,必须按照“后中跨,先边跨”的方式,进行工程合拢,将合拢臂梁进行跟踪式观测。

二、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监控精度以及方法

(一)水利渠道工程观测方法

在施工观测中,由于个墩悬臂荷载不断增大,各个墩在产生较大变形沉降的同时,由于混凝土墩柱徐变收缩特点,导致墩柱在0#版块水准点,极其不稳定。为了更加真实的反映水利渠道挠度变形情况,必须以水利渠道岸边水准点为具体基准,对墩柱进行周期性0#版块水准点监测,根据挠度观测结果,对水利渠道工程进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水利渠道2#、1#墩承台,由于经常发生观测沉降的现象,一般采用水准测量二等跨河水的方式,进行测量施工;当墩柱产生徐变压缩时,根据精密水准钢尺测量方式进行水利渠道施工测量。

(二)水利渠道挠度观测点埋设

为了保障水利渠道工程监测观测点埋设,必须根据施工挠度变化情况,在渠道中间腹板位置以及顶面两侧腹板埋设直径为两厘米,长度为20到25厘米的钢棒合金。合金钢棒作为事现加工的内容,顶部呈椭圆形式,一般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已经事先埋置好,端头一般在露出混凝土表层的一厘米左右。挠度观测点作为水利渠道挠度监测的重要内容,根据施工要求,在充分整合挂篮结构时,将工程观测点埋置到顶部腹板中,从而保障观测点自身稳定性,尽可能的反映水利渠道挠度变形情况,保障同一渠道观测点和挂篮迁移顺利进行。

在挠度观测时间确定中,挠度观测作为最关键的观测时间,不仅能减少温差日照,对观测结果也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根据相关位置,将观测时间控制在清晨六点到八点之间,在梁内温度以及空气气温记录中,保障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管控效益。

结束语:

水利渠道工程施工测量、监控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手段,由于对水利渠道工程效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必须提高管控、测量工作,在做好梁体轴线监控、渠道梁标高的同时,保障渠道轴线始终满足规范以及设计要求,从根本上增强大跨度水利渠道合拢精度。

参考文献:

[1] 王志荣,任惠康.综述水利渠道工程施工的测量与管控[J].科技信息,2012,(17):353.

篇9

1水利工程渠道闸门运行管理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闸门通常设置在距离灌区管理站所较远的地方,且渠道闸门分布十分广泛,点多面广,数量非常多,所以普遍存在管理不便的问题。在每年灌溉的季节,经常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跟班现场检查。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不可能时刻都看护闸门,必然存在空档的时候,加之社会上个别人员为了贪图小便宜,经常盗取或者挪用闸门,因此闸门损坏丢失情况频发。当闸门丢失之后,就会导致渠首无法挡水。一些用水户就会用一些草皮、木棍、树枝等物装入袋子中,辅助泥土等进行堵水。然而完成灌溉之后,这些自制堵水设备会随着水流进入渠道,致使渠道出现堵塞等情况,影响渠道过水能力。在自制堵水设备的时候,经常就近取材,乱挖乱采,导致渠道周围泥土缺失,出现大面积空坑,一旦出现漏水情况,就会形成管涌、塌方等险情。这些问题的发生,会导致水利工程及其设施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应急需解决。

2水利工程渠道闸门运行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完善管理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针对渠道闸门分布广泛、管理不到位的特点,应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以此确保农业经济正常运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提高农户的思想觉悟,共同参与渠道闸门的管理维护。比如,对渠道闸门进行分区分段等方法,承包或者租给用水农户,从而就近看护管理渠道闸门,以此确保管理全方位全覆盖,减少闸门的损坏及丢失等情况,提高渠道闸门运行使用的周期和使用寿命,增强使用效益[1]。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运行管理中提高用户参与度,可实现管理的规范性与灵活性,同时也减少了人为破坏渠道闸门等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延长了渠道闸门使用期限,降低了经济损失。

2.2完善各项责任制度

对于渠道闸门经常出现的损坏及丢失等情况,管理不到位是其主要原因。所以,应加强管理改革,完善各项责任制度,以此减少渠道闸门损坏丢失情况,确保灌溉正常进行。要想确保渠道闸门管理人员真正负起责任,就要加强约束机制的完善。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实行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定期检查与维护,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可在墙上张贴责任追究制度、渠道闸门巡查制度、考勤制度等相关制度,进一步细化责任,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事业心,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3提高运行管理科技水平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渠道闸门运行管理也使用了较为广泛的先进科学技术。所以,在水利工程渠道闸门建设中,应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培养,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采用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为水利工程的大建设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渠道闸门运行管理中,应加大地方政府财力与人力的支持,配备先进管理设备,提高管理科技水平,调动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采用先进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渠道闸门运行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此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更好的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3水利工程渠道闸门先进技术

3.1采用预埋件方式定位安装孔位

对于水力自控翻板闸门而言,可用固定铰座将3块预制混凝土面板、支墩、支腿等设备连起来,之后用螺栓固定。安装预制混凝土闸门的时候,普遍存在螺孔移位的现象,所以,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翻板闸门组件安装正确,应采用预埋件方式解决螺孔移位,即将闸门面板与支腿、支腿与固定铰座、固定铰座与支墩间连接螺栓处设置成预埋件,为了确保预埋件质量达标,一定要请专业人员进行制作。要严格按照设计焊接定位预埋件与钢筋,确保尺寸合格后浇筑混凝土,以此确保闸门各组件安装正确。

3.2采用外包不锈钢片设计侧止水

对于水力自控翻板闸门而言,一般依靠P型止水橡皮两侧水磨混凝土进行侧止水。在闸门运行的时候,P型止水橡皮和水磨混凝土之间不断摩擦,长此以往就会损坏P型止水橡皮,进而促使P型止水橡皮快速老化,易出现漏水现象。为了预防漏水现象的发生,可采用外包不锈钢片的方式进行处理。

3.3清理杂物

篇10

1 引言

当前我国大部分渠道工程由于修建时间较长,再加上年久失修,所以都存在着严重的渗漏问题,灌溉水利用率较低,大部分水资源在渠道中被浪费掉。因此做好水利渠道工程防渗和设计十分重要,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系数,这就需要提高渠道防渗技术的水平,减少渠道的渗水量,同时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这样对于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将起到有效的防治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积极发挥支持作用的关键举措。

2 水利渠道工程渗漏的原因分析

2.1 冻胀破坏

在水利渠道工程中,由于在总干渠或深挖方渠段,由于该段土壤中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这样当气温长时间处于零度以下时,则会导致基土中出现严重的冻胀现象发生,随着基土地中水分不断地结成冰,从而导致基土体积的增大,同时其产生的冻胀力则会作用于衬砌的混凝土板上,从而导致混凝土板在足够大的冻胀作用力发生翘起、滑落及勾缝脱落等情况,渠道衬砌混凝土板受到破坏,导致渗漏的发生。

2.2 地下水的反渗破坏

地下水反渗破坏通常都会发生在灌溉后或是大雨后,由于灌溉后或是大雨过后,渠道两侧的土壤中水分饱和度较大,地下水位急剧上升,而一旦渠道停止放水,则会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而渠道内的水泄空后,则此时两侧土壤地下水位差则会较大,这样就会导致渠埂侧受到较大的水压力,如果渠道还没有进行截渗沟设置时,则会导致土壤中水通过混凝土板向渠道内开始渗透,将一定压力作用于混凝土板,从而导致混凝土板与土壤之间的附着力下降,使渠道内的衬砌板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渠道受到破坏。

2.3 化学因素

由于土壤中含有一定的酸性和盐类物质,这些物质会与混凝土中的部分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板整体或是局部出现酥松的现象,导致混凝土板的强度丧失,在侵蚀破坏下,导致衬砌的混凝土板破坏,使渠道工程发生渗漏。

3 水利渠道工程防渗的常用方法分析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水利渠道防渗方法被研制出来。如图1所示,为水利渠道工程进行防渗施工。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目前我国主流的水利渠道防渗方法。

图1 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现场图

3.1 沥青等材料防渗

用来做防渗的沥青一般都需要纯度高一些的,同时还需要在沥青里面加入一些防寒剂、减水剂等化学药品。施工方法一般都是人工施工,施工的厚度一般要在一到二厘米厚,同时还需要在沥青的表面覆盖上一层混凝土。

3.2 土料防渗

施工中土料的原材料应粉碎、过筛,必须清除含有机质多的表层土和草皮、树根等杂物;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和含水率;铺筑时灰土、三合土、四合土,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3.3 混凝土防渗

目前,水利渠道施工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水泥含量需要大一些,同时还需要在混凝土中参加一些化学药品,这些化学药品主要有减水剂和早强剂。混凝土中夹杂的碎石应该比较小一些,一般都是一到二号级石块。可采用活动模板和分块跳法、滑模振捣器法施工。

3.4 塑料模具防渗

随着塑料制品的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进行水利渠道施工的过程中塑料模具的防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是因为塑料膜具防水效果最好,使用的年限也很久,同时造价十分便宜。适合很多工程使用。

4 水利渠道工程防渗设计研究

4.1 防渗设计原则

根据水利渠道工程实际建设和应用需求,防渗设计要严格遵守以下四个原则以达到支持服务工农业生产与建设的目的。

(1)渠道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结合施工目标和要求对施工现场山林田路规划要求、水渠利用情况、防渗防冻情况、防土壤盐渍化等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以确保水渠工程能够满足总体灌溉需求和科学布置规划情况。

(2)在规划阶段,要对水利渠道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深入勘察和调查,对拟建水利渠道地区的基本地貌信息、渠道土壤信息、建筑材料信息、施工要求、施工目标等进行充分收集和综合掌握,评估技术难度,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防渗、防冻害技术与经验服务本工程规划设计,从而进行科学的施工规划与设计。

(3)综合考虑技术性需求和经济性需求,结合施工现场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地表水位地下水位、渠道耐久性、抗渗性与抗冻性、渠道大小等因素对施工方案进行多方论证,尤其是技术性和经济性,确保施工中能够实现对本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工农业生产服务的需求,做到最佳。

4.2 防渗设计分析

4.2.1 前期规划阶段防渗设计

施工前要做好现场水文、地形勘察,综合掌握施工地质资料,对于现场机械、建筑材料、技术电力用工人员等做好供给准备。渠道施工沿线要遵照标准进行严格地址勘查,及时获得岩土信息(滑坡、断层、裂缝与岩土分类等),对土壤含水率、冻胀系数、渗透系数、干密度、抗剪切等物理、化学、力学性质进行全面了解,以服务规划设计,还要根据情况需求判断是否需要配备带状地形图等。

4.2.2 施工阶段防渗设计

施工阶段水利渠道的防渗漏设计是施工关键,想要有效防治渗漏,就必须做好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从施工材料到施工技术全程严格把关,加强质量控制和验收,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防渗漏的目的。

混凝土衬砌过程中防渗支模技术要求高,考虑到水渠施工情况,衬砌模板选用钢模,这样钢模可发挥自身利于散热的特性,确保施工稳定。需要注意的是,钢模安装必须在稳固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足够大的支撑面积,以避免模板发生滑动或倾覆现象,拼装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进行,模板尽量平整,以免产生漏浆现象、位移或者变形现象,尺寸偏差值不超越施工规范中的标准值。同时施工时,可以考虑使用预制U型槽技术来保证尺寸,其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施工完成后要对防渗设计效果进行评价,观察是否存在泄露问题,比如渠道设计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可能会存在泄露现象要及时进行调整,渠基位于透水层上也会造成泄露,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补救,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水利渠道工程防渗设计时,要严格遵循设计原则,在施工中应用多种技术防范渗漏现象,综合考虑施工区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领域与环节加强监督与管理,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减少水资源的渗漏和浪费。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灌溉渠系布置的设计原则

1.1 总体规划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灌溉渠系规划时,要把当地的国土整治,水、田、林、路的规划密切结合,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如人畜饮水的需要,全面安排,统筹兼顾,做到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其规划布置一般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力求自流灌溉、排水,建成灌排分开,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排)等措施处理,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减少交叉建筑物,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

(2)安全为主的设计原则。渠道工程必须要安全可靠,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避开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3)综合利用的原则。开展多种经营,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1.2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确定干、支渠的布置方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1)平原型灌区。平源地区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形比较开阔,而且有大片集中的耕地。设计时可以把地理条件与洪、涝、旱、溃、碱等灾情的程度结合起来,进行干、支渠的布置。

(2)中积平原型灌区。针对这类地形,在设计时当工程位于在地面水丰富、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时,应该采用灌排分开的布置形式。利用灌溉渠道进行灌溉和冲洗压盐,排水沟道则除涝、防溃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2灌溉渠道设计的主要内容

灌溉渠道设计中流量的求解:流量为灌溉渠道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对灌溉渠道的流量进行准确计算和求解对整个灌溉渠道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灌溉渠道设计规范的深入研究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灌溉渠道设计中流量的计算主要按照以下公式进行:

在公式中,我们假定灌溉渠道设计中的流量为,单位为(),假定渠道输水损失和灌区灌水损失的流量为,单位为(),假定渠道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的流量损失为,单位与相同,为灌溉渠道设计灌水率,单位为,灌溉渠道所能控制的净灌溉面积为A,单位为。然后我们可以知道,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等于未计渠道输水损失、田间灌水损失的流量与输水过程中渠道流量损失之和,即,而则等于灌溉渠道设计的灌水率与灌溉渠道所能够控制的净灌溉面积之和,即。

通过对灌溉渠道的渗水损失计算,我们了解到灌溉渠道在实施后,通过对其渗水量的观测,可以求得灌溉渠道所产生的渗水损失。但是,在灌溉渠道的设计阶段,我们通常都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的公式进行该项指标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灌溉渠道在灌溉过程中所损失的流量=(灌溉渠道每公里灌水的流量损失/1000)×灌溉渠道的总长度,其中灌溉渠道每公里灌水损失流量的单位为(L/(s·km),而灌溉渠道的长度单位为米。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很多因素对灌溉渠道的设计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如果临时需要扩大灌溉面积,或者遭遇严重干旱时,所设计出的灌溉渠道要能够保证大流量的水能够安全通过,所以,在灌溉渠道的设计过程中,就要对流量的求解进行考虑,并适当的考虑加大流量。根据灌溉渠道的设计经验和规范,加大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要以原始流量设计为基础,并以灌区的气候、地质状况为基准,来选取一个适当的流量加大系数,进而保证灌溉渠道的稳定性。

此外,灌溉渠道还是连接水源地与灌区的重要枢纽,对能够进入灌溉区域中的水量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在保证灌区所需水量能够通过灌溉渠道的同时,还应保证灌溉渠道的运行质量能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一般来说,对灌溉渠道的运行质量进行等级评定所产生的综合指标就是渠系水利用系数与渠道的水利用系数等。因此,在进行灌溉渠道设计时,要充分保证灌溉渠道的施工质量,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灌溉渠道进行管理与利用,提高灌溉渠道的运行水平是保证灌溉渠道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3灌溉渠道断面的确定

灌溉渠道的断面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渠道横断面设计与渠道的纵断面设计,但是,无论是那种断面设计,都要以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为依据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灌溉渠道能够拥有对整个灌溉区的水位的控制权,能够为灌溉渠道提供足够强大的过水能力,并为灌溉渠道的断面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在灌溉渠道的横断面设计中,一般都是按照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而进行设计的,同时,运用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来对灌溉渠道进行水力计算,进而得出灌溉渠道的横断面尺寸。

在确定灌溉渠道横断面尺寸时,我们要知道,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与灌溉渠道中能够过水的断面面积成正比关系,而且,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还受到渠道的水力半径与灌溉渠道的纵坡影响。所以,在计算灌溉渠道断面尺寸时,要先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即水力计算,要对计算过程中所能够用到的灌溉渠道的纵坡,渠床糙率以及灌溉渠道断面的宽度与深度之间的比率等相关系数进行拟定,因为,这些计算参数对灌溉渠道是否合理,渠道的行水是否安全以及灌溉渠道的安全施工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它们不仅可以保证灌溉渠道设计的合理性,还可以为灌溉渠道的运行管理提供便利,缩短工期,减少渠道的工程量,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所以在进行计算之前,要根据灌溉渠道设计的原则和规范,实践经验等对计算参数进行正确的拟定。

此外,对灌溉渠道的纵断面进行设计就是对渠道水位的衔接问题进行设计与解决。所以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要对灌溉区域的地质条件,地形的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因为渠道纵断面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灌溉渠道周边的建筑物、分水口等特殊位置的实际状况都会对它造成影响,所以要先对灌溉渠道的实际地理位置进行实际考察,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对灌溉渠道的纵断面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设计,为水位的衔接和水流的通顺提供保障。

4 渠系建筑物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布置

在设计灌溉渠道设计中,为了满足对水位与流量的良好控制,对水量的合理分配,灌溉渠道还要布置其它设施,我们称之为渠系建筑物,渠系建筑物的数量和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在灌溉渠道设计的过程中对渠系建筑物也要进行合理的布置,进而优化灌溉渠道的渠线,保证其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要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合理布置和选型,从全局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考虑:

(1)在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布置的时候要满足渠道的输水、排水以及泄水等要求,同时保证灌溉渠道能够安全的运行,并且维修和管理便利,保证灌溉区域内部的交通畅通,不会发生堵塞的现象,以及满足灌溉区域居民生活中对水的需求。

(2)渠系建筑物的布置要起到调节水位和流量的作用,同时能够保证水流量的损失能够处于最低水平以及水流的稳定性等。

(3)渠系建筑物最好可以采用联合运用,以便对他们能够进行集中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灌溉渠道对渠系建筑物的需求数量,还可以减少渠道的交叉现象的发生,节约成本,降低工程投资。

(4)在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布置时,要以灌溉区的地质、地形条件为基础选择施工技术,对它们所处的位置和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安排。此外,在布霞渠系建筑物时要对灌溉区域的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所以,可以采用定型设计的设计方式。

注:缺渠道材料选择比较;设计内容过于理论化,无实际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