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共管理笔记

公共管理笔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5 09:24: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共管理笔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共管理笔记

篇1

2各个项目在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内容

企业的技术管理包括众多的技术组织以及管理。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从系统理论的观点米看,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和决策,组织和指挥,控制和调节构成的施工工岂和技术涌动工程施工企业的各种元素。我们都知道,工程其实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工作,需要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利用,相互协调运行的过程。其中“技术活动”的意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的会审、质检以及施工时的安排与管理,一直到全部施工完善验收的技术工作。根据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大致可分为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

2.1施工准备阶段

设立工程技术管理系统以及对于质量和技术管理制度;建立工程的质量指标;确定各个职位的技术责任制;设定“四新”项目应用计划;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调查分析好在技术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再基于结果选择最佳的组织资料的方案、布置设备的方案、组织劳动力的方案、优化工期的方案以及施工技术方案等。并基于各项方案制定出有效的《组织工程施工设计》文件;组织能够熟知图纸的相关人员进行图纸的会审工作,提出科学的建议,以便保证质量的同时缩减支出加快施工进度以方便施工;有关的技术人员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考察,编制出相关的安全技术方案(《施工安全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了解公司技术部门在技术方面的不足。上面的那些准备工作是施工准备的重心,指导着工程的施工,为做好技术的准备工作收集各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2.2施工期

在所有的进程中包括施工技术措施的审查、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材料的编制以及各个阶段的工程,同时保障科学的经济方案;并要做好对分包商在质量和技术保证能力方面的检查;做好技术方面的测试;监测技术方案的实施状况,及时修正偏差;在施工过程中的细分市场要加强检验审批,在产品的过程中,监督、检查、验收,特别是加强关键工序的监督,隐减进程,应用新技术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而引发质量事故;对以往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审查,回顾已经执行措施;注意对工程项目防范变化和其他参数设置,所有当事方进行定期谈判,形成真正的工程变更信息库;科学整理合并起经济与技术变化的分析等重要的工程项目;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理,提高各个项目间的数据测量、变化、计量管理等工作。提高对于该项目的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文件管理,确保其合理性,在保证规范以及技术标准的条件下,确保项目工程。加强对施工时的动态控制跟质量监控,保证质量能够满足计划的规定。

2.3竣工期

要及时的整合并归档工程文件中的数据和其他种类的技术管理数据;分析和评价技术和经济的“新”应用项目总结特定技术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在施工过程中,要吸取多年来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教训,对于之前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反省总结,勇于创新,提出更多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做好企业标准编写相关的书面总汇。在这期间的总结,能够令工程管理水平得到积累且升华,这是两者之间的PDCA循环阶段的接口,可以发现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实现效益可以通过管理水平的完善来提升。

3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任务

技术管理的首要任务,通常是利用管理职能与合理的方法,以提高改革工作的进度,同时,在工程的过程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按照上级对技术制定的工作标准来实行。为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达标规范,制定好的施工秩序,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来实施,以保证施工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同时,科学的合并起生产、经济和技术以及技术管理在企业中的管理,有以下几点表现:(1)为满足在施工时有效的技术要求,保障施工的过程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2)通过技术的管理,令企业职工的素质跟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使得企业的人员能够自己处理跟检测各种问题,降低安全隐患的存在几率,保证工程的质量。(3)工程材料、工人以及设备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为保证质量、经济效益的提高,竞争力得到增强的基础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篇2

2BIM在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实践应用作用

2.1立项决策阶段的作用

项目的立项决策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该阶段旨在探究项目的可行性并探讨最佳投资方案。在BIM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得到更加满意并且可靠的研究结论。项目决策过程中,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环境气候和与周围建筑的协调都对项目的最终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传统模式下的场地分析方式存在诸如掌握信息量有限、处理相关数据困难等弊端,会给项目后期带来大量风险。很多建设单位通过BIM技术与Revit的结合来保证得到最为满意的解决方案,避免传统模式下的许多问题,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2编制勘察设计文件阶段的作用

2.2.1碰撞检测。设计工作是由不同专业人士独立完成,由于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缺少协调与沟通,碰撞问题不可避免。我国长时间采用的CAD图纸设计由于不直观等缺点,设计中存在的隐患难以发现,以致增加了整个项目的风险。而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功能,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给各设计方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轻松快捷地解决了传统二维模式下不可避免的碰撞问题,提前反映施工设计问题,有效地管控了设计风险。

2.2.2信息实时更新共享。在一个建设项目过程中,信息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想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高效进行,就必须要提升对信息的管理力度。在传统的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不同阶段的信息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因此很容易流失掉很多信息,这样的现状对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起不到任何帮助。而用了BIM技术的建设项目能够快速高效地对信息进行管理与修改,最终达到较为满意的信息更新速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后续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在项目的编制勘察设计文件阶段,充分运用BIM技术可有效地避免空间碰撞问题,尽可能地将设计风险消除在设计阶段,避免后期返工。同时,BIM的协同设计能够在设计阶段发挥巨大作用,把相互专业设计工作的繁杂过程简化为各自专业水平上的可行性工作。

2.3建筑施工安装阶段的作用

2.3.1实现质量风险管控。传统的质量管控方式较为抽象,没有将问题具体细化,给后期的施工埋下了质量隐患。但是有了BIM技术之后,就能通过三维表达方式实现以往二维表达无法准确表达的内容,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细致地表达出来,最终起到降低工程质量风险的作用。

2.3.2严谨安排进度计划。建筑施工的进度管理一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严谨的进度计划有利于工程总体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传统模式下用来描述项目进度的图很难清晰地演绎实际中的施工进度。我们通过将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建立3D+时间进度要求的信息模型,模拟项目施工动态过程,并标记出施工进程与时间。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模拟施工进度施工,及时调整误差,实现工程进度的精准控制,降低工期延期风险。

2.3.3严格控制工程成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中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就必须要提升内部成本控制的水平。结合BIM技术,可以自动生成所需材料订单,不会出现像以往那样材料费用难以管控的现象。BIM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施工方案选择,进而找到最适合企业、最为经济的施工方案。

2.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的作用

2.4.1科学人性化检测。在工程竣工之后,业主方在验收阶段会对整个工程建筑的绿化面积/建筑物的采光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进行测试检验。对于大多数承包方来说,在竣工验收阶段难以满足建筑项目的科学人性化建设,而被要求继续完成相应指标,达到标准后才会被业主方验收成功。在BIM软件的应用下,承包方能够对建筑结构的绿化、隔热、采光、保温的性能在工程项目验收前做好指标检测,避免在验收阶段被业主方做不合格处理而延误工期增加额外损失。

2.4.2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在工程验收完成之后,BIM集合的所有工程信息形成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给试用阶段的后期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后期的管理提供第一手建筑结构信息。

篇3

【关键词】

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弊端问题;优化策略

在市场竞争体制中,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综合能力,在化工工程中化工机械设备质量是工程管理中重要部分,对企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提高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工程质量,需要不断对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制度,对传统的机械管理模式进行改革[1]。从当前实际施工中发现,部分机械设备造成过度磨损,使用寿命较短,导致化工机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化工机械管理工作没有有效落实,从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为促进化工企业的长足发展与持续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1化工机械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意识淡薄,专业管理人员数量较少

在化学工程领域中,施工操作人员较多,施工时间长,机械使用频繁,但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化工机械的管理意识,且在企业中为控制劳动力成本,对于化工机械设备工程管理人员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甚至由施工人员进行代替,因此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没有有效落实,部分企业对于化工机械的数量及内容缺乏了解,出现无人管理现象,在施工中容易造成机械设备磨损,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损失。

1.2缺乏完善的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制度

化工机械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工作效率差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工作缺乏规范性与制度化,对于化工机械的管理流于形式,影响工程质量。在对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中其管理内容较多,且管理周期长,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及专业知识,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逐台登记,建立机械设备记录,并定期对化工机械进行维护与保养工作,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监督,保障化工机械的完好,减少机械受损现象,保障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制度,促进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1.3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没有有效落实

化工机械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是对机械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工作,保障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但由于当前化工企业中缺乏专业的化工机械工程管理人员,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影响工程进度[2]。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在机械管理方面的投入资金较少了,不能满足化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需求,管理人员为节约成本,对化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没有有效落实,一般会延迟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从而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机械设备遭到损坏,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

1.4设备陈旧,机械设备没有及时更新

化工机械的投入成本较高,化工企业对化工机械的定期更新工作难以保障,从而造成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周期不能有效保障。由于化工企业的工程量较大,使用效率提高,在化工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没有有效落实,造成化工机械设备会提前老化或损坏,严重影响施工进度[3]。除此之外,化工企业中对于机械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引进,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并对化工机械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从而影响化工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程进度。

2化工机械工程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培养专业化工机械管理优秀人才

化工机械管理工作不能进行有效落实,工作效率不能整体提高,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化工机械工程管理的优秀人才,为保障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需要加强专业化工程机械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化工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让工作人员的行为,技术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对施工人员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完善施工队伍的文化建设与素质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促进化工企业的长足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2.2建立健全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制度与责任体系

化工机械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责任体系。因此加强化工机械工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化工机械工程的管理制度与责任体系,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针对施工操作人员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体系,让施工人员能正确的对化工机械进行使用,防止化工机械设备遭到损坏,岗位责任体系需要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权限与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对施工现场的化工机械设备使用需要进行登记记录,对化工机械设备设置编号,并登记档案留存[4]。针对在施工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操作人员进行表扬,对违反工作制度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操作人员给予惩罚,对奖惩制度进行明确,从而保障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并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化工机械工程管理是化工项目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化工机械工程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程进度,减小因化工机械设备遭到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5]。

作者:刘亚龙 高南林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门玉琢,王华,高金刚.我国机械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

[2]李永鹏.探索和思考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策略[J].商,2015(10):11.

篇4

bim and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inking

lv song-hua,ji rong-yang,li de-ping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works laiwu shandong 271104)

【abstract】from a scientific viewpoint of construction and harmonious management, reporting features and bim bim fiv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im problems. demonstrated adopt bim-base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dvantages and feasibility.

【key words】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construction management;collision detection;application

1. 引言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可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数字模型对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可以在建筑工程整个寿命期中实现集成管理,这个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与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组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可以模拟实际施工,在设计阶段就发现施工阶段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能提前处理,从而可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配置人员、材料和设备,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运用。现阶段工程建设行业工作效率的提高不显著。美国建筑行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称,工程建设行业的非增值工作(即无效工作和浪费)高达57%,而作为比较的制造业,该数字只有26%,两者相差31个百分点。目前存在问题:cad和效果图分离,施工图与方案相差较大;各专业分离、专业之间沟通不彻底,不可预见性增加。复杂形体设计出图难度大,复杂部位设计深度不够;施工管线综合图、预留洞图、装饰装修等设计深度不够;设备材料清单与设计图纸分开;现场施工不可预见性;预制构件加工、定位图纸深度不够。bim正是依靠先进生产流程和技术的应用。正是一种方法和机制。

2. bim的特点

2.1 可视化。

(1)可视化即“所见即所得”。目前,在工程建设实施中所用的施工图纸,只是将各个构件信息用线条来表达,其真正的构造形式需要工程建设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但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形式各异、造型复杂,光凭人脑去想象就不太现实了。bim可将以往的线条式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面前。

(2)在bim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不仅可以用来展示效果,还可生成所需要的各种报表。更重要的是,在工程设计、建造、运营过程当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可在可视化状态下进行。

2.2 协调性。

(1)协调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工程实施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需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召开协调会,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这种协调是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协调。

(2)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事先协调。如在工程设计阶段,可应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内设施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此外,还可对空间布置、防火分区、管道布置等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2.3 模拟性。

在工程施工阶段,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将3d模型加施工进度(4d)模拟实际施工,从而通过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指导实际施工,还可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实现造价控制。

2.4 优化性。

(1)工程施工过程可应用bim技术进行优化。bim提供了建筑物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并能在建筑物变化后自动修改和调整这些信息。现代建筑物越来越复杂,在优化过程中需处理的信息量已远远超出人脑的能力极限,需借助其他手段和工具来完成,bim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

(2)目前,基于bim的优化可完成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有些部位往往存在不规则设计,如裙楼、幕墙、屋顶、大空间等处。这些部位通常也

是施工难度较大、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部位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2.5 可岀图性。

利用bim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后,还可帮助输出如下图纸或报告:

(1)综合管线图(经过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

(2)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

(3)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3. bim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 应用目标。

bim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借助bim理论及其相关技术搭建统一的数字化工程信息平台、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阶段数据信息的整合及其应用,进而更好地为委托方创造价值,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3.2 应用范围。

当前,绝大部分工程项目仍然是采用横道图表示进度计划,用直方图表示资源计划,无法清晰描述施工进度以及各种复杂关系,难以准确表达工程施工的动态变化过程,更不能动态的优化分配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施工场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程,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现场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控制,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工程建设领域迫切解决的问题。

3.3 现场管理。

如工业建筑一般是占地面积大、厂房长、基础深,需要确定好综合及各主导工程的施工方案。基础工程及结构吊装是全部施工过程中的主导工程。bim从工程竣工需要、从每个主导工程统一的作业起点和流向、从整个跨间同时推进,使现场的施工配合形式趋于简单。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将bim和进度计划软件的数据进行集成,可以按月、按周、按天看到工程施工进度并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整,分析不同施工方案的优劣,从而达到最佳施工方案。此外,还可对工程项目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可见性模拟,按秒、分、时进行施工安装方案的分析优化。通过对施工进度和资源的动态管理及优化控制,以及施工过程的模拟,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项目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对整个工程建造过程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4 bim的实施建议:

bim是行业的大势所趋,现在讨论已不应是要不要做,而应该是怎么做。关键是领导层的决心和支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转变工作方式与组织模式,充分考虑模型的可持续性。抓紧时间行动起来,找一个典型项目,使用bim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5 施工方的bim应用。

施工方是bim的集中应用者,将会在具体的应用中获取巨大的收益。集中在以下方面:

3.5.1 三维碰撞检查。

(1)施工过程中相关各方经常需要付出较大代价来弥补由设备管线碰撞等引起的采用拆装、返工和浪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安全避免这种无谓的浪费。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消除各种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可以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

(2)在深化设计中选用相关软件,实现管线碰撞检测,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下无法避免的错、漏、碰、撞等现象。并根据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从而满足设计规范、体现设计意图、符合业主要求、维护检修空间的要求,使得最终模型显示为零碰撞。同时,借助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可以直接展现各专业的安装顺序、施工方案以及完成后的最终效果。

3.5.2 虚拟施工。

(1)虚拟施工对与施工方带来的价值在于可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知道计划是什么样,实际进展什么样。无论是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检测,大大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在全视频界面上,直观、系统地考察方案的可行性。

(2)施工现场施工计划、进度管理的主要工具:可以轻松创建、审核和编辑思维进度模型,编制更为可靠的进度表。可视化让进度安排与三维模型直接对接,从而使规划的流程与项目相关方顺畅沟通。通过在视觉上比较竣工进度与预测进度,项目管理人员可避免进度疏漏,更好地把握项目是否如期进行或落后于进度。

(3)其他管理的主要工具:bim还可以更好的用于管理成本、物流和材料消耗,包括提前协调更为经济高效的预制材料。

(4)主要演示手段:现今很多现场复杂方案的交底往往因平面图纸较难理解而流于形式,使用直观的视频化的bim系统对方案进行演示,可以让交底变得简单、清晰,让每个做的人都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和怎样做,是保证项目质量、效益和进度的关键。

提供给业主和物业一个可靠地的、真实的竣工模型。

3.5.3 三维模型校验。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的将工程建筑与实际工程对比,考察理论化与实际的差距和不合理性。同时,三维模型的对比可以使业主对施工过程及建筑物相关功能进行进一步评估,从而及早反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及时的调整。

3.5.4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将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工具用于施工阶段的图纸会审中,可以在正式施工前解决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签证和返工。另外,建设单位可以利用bim技术合理安排资金,审核进度款的支付。特别是对于设计变更,可以快速调整造价,并且关联相关构件,便于结算。同时,施工单位可以利用bim模型按时间,按工序,按区域出工程造价,便于成本控制,早精细化管理。

3.5.5 控制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在现实中频繁发生,传统的方法有无法很好的应对。首先,可以利用bim技术模型碰撞检查工具尽可能减少变更的发生。同时,当变更发生时,利用bim模型可以把设计变更关联到模型中,只要把模型稍加调整,相关的工程量变化就会自动反映出来,不需要重复计算。甚至可以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化直接反映给设计师,使他们清楚的了解设计方案的变化对工程造价产生了哪些影响。

3.5.6 设计图纸的复核:设计不仅有建筑、结构、水道、暖通、电气、概预算等专业,还有数据、通信、安全、节能等专业,这些专业之间分工是清晰的,合作是模糊的,每个专业的图纸是对的,合在一起通常是有问题的。没有一个专门的职位负责多专业协调,有的只是专业协调会,开会的时候大家还是盯着自己的图纸,很认真、很专业、很敬业。但仍避免不了每套项目都有问题,不是不同专业的内容互相打架,就是造好以后不合理。利用bim就可以尽早发现这些问题,及早提醒设计进行修改,避免施工时才发现问题。

4. bim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bim技术能够为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利益,为整个建筑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但是由于其在国内的应用环境还不成熟,所以要想充分的应用bim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内应用时间短、应用层次较初级,难以发挥其优势。

4.1 认识不足,推广不力。

bim技术虽然对建筑业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社会对其普遍认识不足,bim的优势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但是推广力度还是远远不够,同时又因为起步晚,应用不集中,造成bim在我国的发展没有发展起来。

4.2 行业高速发展的巨大惯性。

建筑业是一个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行业,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有着巨大的惯性。初期运用bim的项目往往不能充分体现bim对建筑业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对bim的坚定支持和对初始阶段周期延长的容忍。要想引进新的技术必须要经历一定的阶段和过程。

4.3 bim人才匮乏,培训和咨询不足。

随着bim技术在我国的引进和发展,以及行业对bim的不断重视,bim技术的相关专业人才在国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社会化的培训机构还没有相机发展起来。另外相关性的研究往往存在于理论的层面上,缺少实际的操作方法和项目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5. 施工管理如何应用bim技术

首先,要澄清一些理念,达成基本共识;其次确定企业在bim时代追求的目标;最后规划出实现目标的步骤。

(1)bim数据超越了设计过程,在整个项目周期中不断壮大;先进的技术必然淘汰落后的技术;bim是行业的大势所趋,关键是怎样做;实施一种新技术或流程的时候,关键取得领导的支持。

(2)施工企业最终达到全面实现bim化。bim所需的是软、硬件已具备,所缺的是应用,很可能几年内即成为衡量企业在业内水平的标尺。

(3)企业需要采取的行动。立刻组织bim团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bim。要认识到企业的bim化是一个逐步累进提高的过程。最最重要的是要在使用工程中,弄清楚bim流程中需要的东西,每个项目进行中、结束

后,不断总结、分析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为企业实现最终目标积累经验和数据。

6. 结束语

(1)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还处于初级且缓慢,但是随着政府部门的不断重视以及科研机构的深入研究,bim技术在国内将得到有效的支持,bim潜在的能量和自身优势也会得到充分发挥,为应用bim技术的相关项目和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促进bim技术在国内更多项目中去实践。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通过提出现行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将bim技术引入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中去,改进传统方法所存在的局限和漏洞,从而体现了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同时列举了相关案例进行说明,最后分析了bim技术对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问题解决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张建平基于bim和4d技术的建筑施工优化及动态管理中国建设信息,2010,2.

[2] 李腾浅谈bim划时代的作用建设者2010,10.

[3] 赵彬王友群牛博生基于bim的4d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建筑经济》2011,9.

篇5

一、财务共享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财务共享是以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全球化、企业信息的透明化、管理会计的诞生等为前提,通过优化财务业务处理和组织架构,通过重新梳理财务流程从而达到规范和提升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内外部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

2.意义。

财务共享可以实现共享范围内会计核算主体之间会计政策的统一管理,实现各个主体之间会计基础工作的高度集中管理。财务共享的实施将给财务带来系统化、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的作业过程,促使财务领域内核算方法、核算口径的统一,财务流程标准化,岗位职责范围、业务操作规范的统一和信息的高度透明,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实现企业价值再造。具体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基金管理公司目前的财务管理困境,包括但不限于:规范和标准化日常会计核算、涉税业务、资金收支、财务报告等工作流程;提高财务服务职能,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实现管理与决策职能的分离。

二、A基金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困境

A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成立于2011年,资本金5000万元,为国有股权投资平台控股的二级公司,主要为平台旗下区域性股权投资基金和新兴产业基金的全面运营管理。A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发起、募集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天使基金,目前共计管理母基金32支,所管理基金资金认缴总规模为153.8亿元,实缴规模120.8亿元,对外股权投资项目共计327个。A公司以获取各个基金后端超额收益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以收取各个基金年度管理费为日常运营资金来源。随着A公司业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模式已无法匹配目前公司管理需要,各种弊端显露出来。

1.财务管理功效甚微。

A公司目前所管理基金的特点是数量多、地域广、投资重点和方向错综复杂。财务部负责的会计核算主体(含A公司自身在内)共计33个,遍布省内15个地州市,财务部在岗人员13人,平均每五只基金需配备两名财务人员(会计兼报税员、出纳兼备案员)才能完成常规性管理。各个基金的会计核算、涉税业务、资金收支等日常事务繁重且重复性非常高和技术含量较低,但占用财务部大量的人、财、物力,几乎难以开展基础工作之外的分析、决策、管理,导致财务效能极其低下。此外,对于集团提出的A公司及其所管基金的对标管理存在较大障碍,以A公司一己之力难以获取对标管理所需的行业平均数、行业先进数等数据。A公司所管基金的投资项目涉及的行业范围较广、投资周期不同步,若无外部客观、及时的对标数据,仅靠财务闭门造车,对标工作难以完成,不利于集团对A公司的管理和考核,也不利于A公司对所管基金业绩的判断,更不利于提升基金的价值管理。

2.财务信息质量差。

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上级母公司对管理质量的提升、基金出资人对投资价值信息的需求等都对A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规范性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相匹配。从成立之初到现在A公司仍停留在简单事后核算阶段,难以提供动态财务信息,无法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无法满足募资团队宣传所需,无法满足投资团队决策所需,无法满足投后团队跟踪管理和退出时点、退出方式等决策所需。目前仅限于提供三大报表,财务报表附注以及财务关联信息难以获取,且三大报表的数据仅依据账面数字简单生成,没有与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无法真实客观反映各个基金在资本市场真实的估值,急需解决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标准性。

3.财务管理效率低下。

A公司目前沿用的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重记账轻管理。财务人员的执行力严重不到位,工作精力用于满足日常收支的记录,未能针对数据进行深挖,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和预测未来趋势。受限于财务管理成本和业务的繁杂,财务人员薪资偏低,直接导致财务人员素质偏低,难以承担管理职能。

三、A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共享的必要性

近年来财务共享在国内的兴起为A公司提升财务管理效能提供了路径,A公司有必要启动财务共享之路。

1.实现业财融合,提升运营效率。

全球信息化使得公司必须拥有大数据业财融合才能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实现A公司业财融合的前提是财务共享。A公司可以财务为起点向业务端进行延伸,打通会计与业务、会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各个基金的出资人)的界限,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实时控制;将股权投资业务流程中的募投管退四个核心环节中的不增值环节和节点、会计核算流程中的不增值部分逐一剥离和剔除;注重财务信息在价值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沟通与宣导;注重从财务信息、账表资料为主转向业务经营过程中数据化,以多种形态的数据更准确、清晰、直接的表达或传递企业管理决策、业务经营内在的情况与状态;注重从粗放的、概括性强的信息转换到精细的数据,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延伸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流程节点,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将原来不相关的信息经过分析整合重新解读,从而挖掘新的价值,摒弃原来的事后数据分析的模式,转型到实时动态分析管理。财务部门通过财务共享把会计工作前移到业务流程中,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把会计分析和会计判断放在业务流程中进行动态决策,让基金投资决策和基金募集完全匹配,做到统一筹划,从而为A公司创造新的价值。

2.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A公司财务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对募投管退四个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进而为公司提供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提升公司内部管理的有序性。其次最大限度降低了对财务人员数量的要求,不再需要财务人员面面俱到,转而要求财务人员专业化。目前需要13个财务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在财务共享之后仅需要2~3个财务人员即可胜任,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再次财务共享可以通过使用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等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技术,对A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规范和提升。最后A公司所管基金均采用标准化作业流程,减少了多余的步骤和流程,数据的共享和信息化使得各项业务和财务数据汇总、分析不再费时费力,更容易做到对标管理。

3.深化财务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篇6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求逐渐发生变化,公共建筑向“高度更高,基坑更深、跨度更大、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全面”趋势发展。这些都给公共建筑工程的决策、设计、建造及运维等全生命期项目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作为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是建筑行业两化融合的技术手段。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公共建筑包含写字楼、商场、酒店和科教文卫建筑等形式。

1BIM应用背景

商务酒店项目是集住宿、餐饮、休闲和停车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建筑。酒店项目功能多且能耗复杂,酒店建筑的特点是客房多、通道狭长、人流量大,造成隔墙多,净空要求高,管线设计复杂。为满足各种功能需要,仅机电专业就涉及电气、给排水、消防和暖通等系统。项目酒店位于广东汕头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3817.0m2,其中地下2309.5m2。建筑物高31m,包括地下车库1层,地上商业6层,是典型的商务型酒店建筑,具备公共建筑建设及运营的基本特点。本文以此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BIM建模、碰撞检查、BIM5D施工仿真和造价控制等方面进行项目管理应用实践和应用价值分析。

2BIM应用流程

2.1建立BIM模型及“一模多用”

本项目作为BIM技术应用研究对象,首先是BIM模型的创建,然后通过各软件标准转换,做到“一模多用”(见图1),进而进行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设计和建造阶段应用研究。

2.2碰撞检查

本项目是基于BIM技术碰撞检查进行的研究,其通过BIM审图平台导入土建和机电Revit模型(见图2),通过软件提供碰撞检查功能,在审图平台上可查看到机电各专业管线与建筑或结构等专业构件的交叉和碰撞(见图3),检查集成后的各专业模型的问题,通过视点、红线功能,将碰撞位置进行记录导出碰撞报告,经过各专业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后重新优化深化设计,重新调整专业构件定位、标高和型号尺寸。

2.3BIM5D施工仿真及造价控制

把Revit三维模型(土建)导入算量软件,完成构件标准化转化后导入BIM5D运用平台,完成3D模型并具备较完整的构件名称和工程量、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信息;再导入施工进度计划文件,把进度计划与模型构件链接(挂接),完成4D施工动态模拟;最后导入GBQ计价文件及资源价格,完成5D(即模型3D、时间和资金)施工仿真,实现资金动态管理(见图4)。

3BIM应用成果价值分析

篇7

一、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撰写论文(设计)过程中,深化有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工程训练以及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

1、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设计、计算、绘图、实验、外语翻译、计算机应用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论文能力。

4、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照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

2、毕业论文(设计)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

3、毕业论文(设计)要具有创见性,要求作者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一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与完善。

4、毕业论文(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要求作者的论述系统完整,不能零碎和片面,做到首尾一贯而不能前后矛盾,要实事求是而不能主观臆造。

5、毕业论文(设计)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必要的相关资料、图表等。

6、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参阅一定量的外文资料,并在论文(设计)中反映出来。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与管理

(一)系内职责

系内负责本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的管理,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师代表组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主要措施;

2、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组织学生选题;

3、定期检查本系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和质量;

4、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组织本系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组织专家对有争议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进行复评;

5、评选、推荐本系各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

6、负责本系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管理、档案管理;

7、对本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自评、总结。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的资格

(1)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一般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含实验师、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时,可由教研室聘请相当于讲师以上的科研、技术人员担任指导,由本专业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负责,掌握论文的进度、要求,协调有关工作。

(3)指导教师由教研室确定并经系主任审批后,在系内备案。为确保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2、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2)帮助学生做好选题工作。学生选定题目后,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论文题目的意义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必读的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等。

(3)指导学生拟定论文(设计)写作计划和写作提纲,审阅论文(设计)初稿,指导学生完成论文(设计)工作。

(4)对毕业论文(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评语,参加答辩和进行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5)检查学生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定期向系(或教研室)汇报指导论文(设计)进展情况。

(6)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应安排充足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每周不得少于1小时。指导教师一般不应离校出差,因公必须出差经批准后,应事先布置好学生任务,并委托其他教师代为指导。

(7)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把好关,坚决杜绝学生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三)对学生要求

1、学生应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独立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不得弄虚作假和抄袭、拷贝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任务,不得虚构编造实验数据和社会调查资料。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

2、学生要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自觉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检查。

3、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因事必须请假的,应在不影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首先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再按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审批。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时间1/4的,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

4、学生调研或实验时,爱护仪器设备,保持设计室(实验室)的干净整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部门规定,严禁在工作场所戏嬉、打闹、打扑克、下棋等。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组织学生选题--确定选题并填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进行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评阅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定成绩--教学质量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评优、存档。

(一)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应认真做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工作。

(二)选题

1、选题要求

(1)选题时间:2014年1月25日前选题,1月31日前提交论文开题报告。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题目难度要适当,份量要合理,工作量要足够。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原则上实习做什么,论文写什么;不要离开实际工作,追求理论提高。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若是难度高、工作量大的团队项目,确需两人或多人合作共同承担,应使学生研究的题目、方向有所区别,做到分工明确、有所侧重,确保每个学生有独立完成的任务。

(4)若课题是来自校外有关单位或需借助校外实验条件的,应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安排。学生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系要指派专人负责联系工作,经常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

2、选题程序

由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确定指导教师,各系分配好指导教师和学生名单,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和学科要求,提出备选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经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审批后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在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报系审批。

(三)填写开题报告书

学生选定题目后,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在学生理解题目内涵与意义、了解论文撰写规范及素材要求、明确论文实施方案与步骤后,由学生填写《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指导教师负责审阅。

(四)撰写论文(进行设计)

1、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后,进入撰写论文(进行设计)阶段。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期间,应严肃认真,遵守纪律,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按时完成论文(设计)任务,并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论文(参见: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2、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一般要求在8000字左右。

3、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严格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进行指导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教书育人。

4、2014年3月1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14年4月3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终稿。2014年4月30日提交毕业论文终稿(doc版和pdf版文件命名为:学号_姓名_论文题目)进行。

(六)答辩(2014年5月中旬)

1、答辩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组织进行。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取消其答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1)未能及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要求者;

(2)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擅自离校、缺勤达到1/4以上者;

(3)毕业论文不通过者;

(4)查明有抄袭或找人代做行为者。

3、我系毕业答辩具体程序如下:

(1)成立答辩委员会,确定论文答辩方式,统一答辩要求,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组织工作、成绩评定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答辩委员会由本系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工作的系主任担任。

(2)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负责具体答辩工作。答辩小组由本专业(教研室)的教师或相关的教师3~5人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1人。

(3)答辩进程:答辩委员会(或小组)秘书宣布答辩人姓名及题目--学生陈述不超过10分钟--答辩小组提问--学生回答--答辩小组评分。每位学生答辩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4)答辩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答辩记录,并撰写答辩小组评语。评语要符合学生论文及答辩过程的实际情况,体现不同学生论文的个性化特点。

(5)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质量,加强同学对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重视程度,答辩工作应做到“三严格”:严格审查答辩资格、严格把握答辩程序、严格控制答辩成绩。

(七)评定成绩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应根据写作过程、论文(设计)质量与答辩情况三方面综合考核。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必须客观、公正、准确。优秀论文(设计)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且成绩被评定为优秀的毕业论文必须进行答辩。

(八)毕业论文(设计)装订、归档、总结工作

1、印刷

为便于开展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与检查工作,我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律使用A4幅面纸张打印,一本毕业论文(设计)顺序如下:

(1)封面(按学院统一格式印制)

(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中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4)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5)目录

(6)正文

(7)附件

(8)参考文献

(9)致谢

2、毕业论文(设计)存档,毕业论文(设计)的存档按照一人一袋的标准进行,一个学生一个档案袋,档案袋里要有: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毕业论文(设计)评语评分表以及理工科进行毕业设计的其他数据或材料。

3、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以后,系内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检查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执行学院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和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篇8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县级水利工程在"加强工程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指引下,从改革人手,注重狠抓小型以上水库的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注意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内在潜力,狠抓管理,着重实效,已成为县级水管工作的重点。目前县级小型以上水库基本上做到了"十有",即有管理机构、有专管人员、有管理住房、有简易公路、有照明和通迅线路、有财务管理制度、有综合经营计划、有民主管水制度、有鱼种培育池、花园式管理单位、有工程档案。在经营管理方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的方式,在水字上作文章,大力实施水面立体开发,逐步形成了以发展加工业,开拓旅游业的立体养殖模式,努力实现"一座水库一库鱼、一群鸡鸭、一栏猪、一片林"的构想。

二、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工程中有不少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县级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六、七十年代,标准均偏低,施工质量差,加之工程已运行了40一5O年,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如水库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现渗漏、软基、涵管断裂、堵塞及白蚁害现象,这些病险水库有的需降低水位运行,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这样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失事,将会造成惨重损失。一些防工程存在着堤顶高程偏低、堤身断面单薄、土质差、堤身堤基渗漏严重等问题,加之防汛备料不足,致使洪水期间不少堤段将产生管涌等渗透破坏,甚至有溃堤的危险。

(二)资金投人不足,重建轻管,工程效益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资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三)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由于生产方式改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配套工程,致使受益范围窄小,影响了灌溉面积的正常发挥。如一些水库只重视枢纽工程,而忽视了对渠系配套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渠道淤,致使每到放水季节,上游淹死,下游旱死,渠水白自流失,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四)机械设备流失,老化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机械设备有的流失,有的已经老化,由于经费制约,还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无人修理,带病运行。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排涝站、电灌站平时无人管理,导致变压器、输电线路等被盗,加之设备缺乏必要的维修,每到防汛抗旱季节,机器不能运转或带病运行,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

(五)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造成了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广文化水平低,更换频繁,缺乏水库的管理经验,造成工程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混乱。更有一些水库无管理机构,无专管人员,造成水利工程毁损严重,乱扒、乱挖现象时有发生。

三、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弊端

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水利的管理有所放松,"重建轻管"使水利工程管理行业"不景气",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一)农民的经济意识观念增强,难以集中劳力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在五、六十年代,县级组织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每年都要抽调数万劳力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九十年代后,农民忙于经营或弃农从商,放松了水利建设,他们讲究经济效益。因此,难以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水利工程。

(二)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三)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四)管理人员待遇低,无自,影响了工程的积极性。如县级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每月在200-300元左右,部分人员未参加养老保险,加之水库无财务自,水库一切开支都需由各所在乡镇政府统管,这样势必挫伤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积极性,阻碍了水库的发展。

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宏观措施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开展水利综合经营,搞好水费征收是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信住机遇,迅速发展。为此,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篇9

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管理。

1中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比较

1.1管理体制

美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是协调分散模式。分散式管理体制是由市场需求自发地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协调政府一般不作干预,各级政府没有建立相应的行政与业务管理机构,但能及时满足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信息需要,从总体上对信息产业充分发挥行政中心,甚至协调中心的作用,服务效率和质量也比较高。这种分散多元管理体制缺乏统筹安排和全面规划、集中管理,有时过度的竞争会导致资源浪费。美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使处于分散状况的各种信息机构形成基本完善的体系。

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采取的是集中式的宏观调控,按行政隶属关系层层进行管理。集中式管理体制是国家按照既定计划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与协调,使信息资源统一计划、分工和管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职能管理机构,在行政上与业务上进行统一领导,有利于调动信息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大系统的功效,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共享。但由于行政管理机构庞大,需要政府大量的投资,易导致管理体制僵化,出现条块分割、行政垄断等现象,难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

1.2管理机构

美国鉴于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地位,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些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或对原有机构赋予新的功能,使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沟通,互为支持,提供服务,以此带动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以高效行使有关的管理职能,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如全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联邦管理与预算局、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国家科学基金会科技信息业、联邦通信委员会等。其中全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是一个常设的联邦机构,负责总统和国会在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方面的政策事务,该委员会下设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分会,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于2001年11月提出了《公共信息资源改革法案2001》,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获取计划的框架。

美国在各级政府部门设置高级信息主管,在联邦预算与管理局下设立美国首席信息官办公室;在联邦政府设立“联邦信息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联邦政府各部门的首席信息官组成。地方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有两种设置:一种是设置信息资源管理部;另一种是设置州信息主管,在信息主管下设立一个或几个信息管理机构。除上述机构外,还有一些私人单位、学术团体、公益事业机构、专业协会等也从事信息政策的研究并提出有关的报告。

我国的管理机构在集中管理体制下,使各系统的信息机构处于多头离散状态,形成了条块分割、协作水平极其低下的散乱结构。如国家经济信息系统,1986年成立了国家信息中心,1993年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1998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近年来,我国先后成立了信息管理办公室、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产业部等机构,尤其是2002年以来,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倡导和推动了一系列信息化发展规划。

1.3信息政策

美国是最早制定信息政策的国家,对世界各国信息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通过信息政策与法规,旨在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对于社会大众的无偿获取与使用。美国信息政策的制定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底,著名的《贝克报告》(Baker)是美国第一部专门的信息政策报告,它标志着美国国家信息政策研究的开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美国有关部门对信息政策的研究不断深化。美国信息政策的主要特点是:①在政策思想上,美国一直强调信息政策必须坚持3个原则:信息自由流动;信息市场竞争;政府实行优惠、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②美国信息政策的主要出发点是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需要,为美国谋求新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其政策目标的基本考虑是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中做出权衡和选择。③美国十分重视信息立法工作,制定了大量信息法规来强化对信息流通与利用活动的保护和制约。④美国信息政策的决策高度分散,还没能制定统一的国家信息政策。

我国的信息政策研究起步较晚,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面对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中国政府在信息政策的制定、实施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家科委在1990年的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四号)《信息技术发展政策》和1991年的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六号)《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可以看作是中国国家信息政策的发端。此后,我国政府又陆续制定和了《关于加快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的规划纲要和政策要点》等一系列信息政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信息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4信息法律

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它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通过立法的方式实现。据统计,美国作为世界上信息产业最发达和拥有信息量最大的国家,在1977-1999年期间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300余项有关信息方面的公共法律,从而强化了信息资源的法制管理。1964年制定了《行政诉讼法》,1974年制定的《隐私权法》,1976年颁布的《阳光下的政府法》,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信息科学技术法》,2000年通过《互联网非歧视法》。美国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还有:《信息自由法》与《电子信息自由法》、《文书工作削减法》和《文书工作消失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联邦储藏图书馆法》和《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等。除国家的法律法规之外,各州也都有自己的信息资源管理法规。

我国信息法律建设近年来发展较快,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与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登载广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些地方性的公共信息管理法规也正式出台,如《北京市网络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我国已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国家信息法律涉及知识产权、信息保密、信息流通、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在信息法律的数量上已有一定的规模。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备统一的信息法律,众多法律规范附属在各部门法中,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分散多头的行政法规较多,主要是一些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信息政策制度的规定、办法、条例等,由国务院制定的集中、全面、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家法规十分匮乏。

1.5信息环境

美国早在19世纪加年代就开始重视公共信息管理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公共信息管理纳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同时对公共信息的理论研究也已经比较系统和深入,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实行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基本形成了有利于公共信息管理顺利发展的环境。我国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不多,国内对公共信息资源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甚至学术文献也很少提及。各部门信息公开的实践也是近几年的事情,正处于探索之中,这种局面大大阻碍了我国信息化的进程。

1.6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学术机构的推动

美国与图书馆有关的机构已意识到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美国图书馆协会设立了公共信息管理办公室以负责公共信息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协调工作。对ALA执行者、官员与成员提供公共关系咨询、培训与支持,帮助图书馆提升为地方的服务。美国已有不少大学在MPA或在政治学下设公共信息管理方向的课程,培养了大批从事公共信息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科学领域学术机构,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公共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还有很大的缺口,国内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学社会工程与管理学院都有公共信息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但目前还没有一所大学开设公共信息管理的本科教育业。

2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公共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前我国还没有将公共信息资源上升到关键的资源和战略性资源的高度。

2)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部门设置交叉重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设置主要包括图书馆、科技情报所档案馆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各有自己的上级主管部门,分别为各级文化部门、科技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时图书馆又分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3个系统,这样使信息资源管理在体制上出现了严重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态。各有侧重,功能交叉,势必影响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难以协调统一工作。

3)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和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目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协调职权主要掌握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地方各级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手中,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又存在多头管理,这就难以真正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国家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具有强有力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职权的管理部门,同时要真正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合理使用、良性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公共信息共享机制。

4)政策与法律保障不利,实施机构权、责、利定位不明确。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公共信息管理法规或条例,已通过的相关法规太笼统、抽象。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严重滞后,对具体的实施机构(包括图书馆、情报所、档案馆、政府信息中心)的权、责、利的定位不明确,功能设置交叉重复,经费来源不稳定且极其不平衡,发展无正常保障(如我国现在许多县、市级图书馆举步维艰),阻碍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

5)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失。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我国政府部门掌握着80%的公共信息资源,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决定了国家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程度。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和部门既得利益的驱使,造成信息资源的部门控制条块分割,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信息不畅,缺乏有效共享,导致信息闲置。政府信息公开困难重重,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全部归国家所有,不公开是原则,公开是例外,很多掌握在相关部门手中的信息,公众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加上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政府信息公开难以为普通公众所熟悉,信息成为一些行政机关,甚至是权力拥有者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造成信息垄断。信息的不公开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产生了资源配置失调、经济活动成本增加、腐败滋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6)政府上网工程不够普及。政府上网工程和信息港项目提供的信息量小、信息陈旧,远不能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的需求,普遍存在有硬件无软件、有形式无内容的局面。此外,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步骤,信息化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缺乏公共信息管理人才也影响了公共信息管理的顺利发展。

7)公民平等获取信息的保障机制缺失。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导致了信息垄断的产生,信息能力的不均衡和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更造成信息鸿沟的加大。我国公民平等获取信息的强制性保障机制的缺失,致使我国东西部地区信息鸿沟、城乡信息鸿沟、个体信息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信息孤岛现象日益凸显,并出现为数庞大的信息边缘化人群和信息弱势群体。

3从中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比较分析得到的启示

3.1建立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我国现有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施机构呈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状态,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的最大障碍。应当在充分研究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社会的信息需求为依据,对相关实施机构进行机构调整、资源整合;建立国家级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信息政策、规划,实行全国性的协作协调;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组织建设与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对同级公共图书馆和情报所进行合并重构,对档案馆与政府信息中心进行功能调整;加大高校图书馆和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的社会开放程度,加强图书馆与地方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合作力度;同时加强公民平等获取知识的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从总体上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工作。

3.2强化国家的信息政策

信息政策作为保证国家信息系统健康发展、协同工作的主要调节机制,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战略性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但我国的信息政策内容比较陈旧,基本上还局限于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工作流程,至今信息政策还没有突破性发展,的若干规程也不具有政策指导性和权威性,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等。

3.3强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职能

信息法规政策是人们信息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只有加速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信息法律的执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好组织与个人的各类信息活动,才能保障公民平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自由,才能促进信息产业的性发展,才能提升组织和个体的信息管理能力。我国与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但针对信息内容特别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专门法规和相关政策非常少。目前我国政府也在加速着手相关法律与政策的修改与制定。如对关于信息活动内容的修订、《档案法》的修改、《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审议通过,《国家信息化战略》等等。还要通过《图书馆法》、《档案法》、《出版管理条例》等立法保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实施目前,世界各国信息法律建设呈现出加强信息资源管理保护信息安全、为公民提供享受公平信息机会的趋势。我国的信息法律应紧跟时代步伐,尽快制定保障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健康发展的全国统一系统化的信息法律,使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3.4加快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

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生产者、使用者和者。政府信息活动规模巨大,对社会公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政府信息资源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价值极大。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社会公众有权利要求政府开放其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将极大地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也有义务公开其信息。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政府的各项行政管理法律政策和行政过程应当逐步实现公开和透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府应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公共信息资源的合理、公平、公正的获取。

3.5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有利于组合和共享公共信息资源,支持合作开发与发展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网络的目的和实现功能主要有及时交流信息、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实现分散的公共信息资源的实时整理和管理等。

3.6构建公共信息共享机制

在我国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应充分协调各类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利益,以市场机制和经济补偿机制为信息共享的推动引擎,达到信息共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3.7重视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明确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导地位。首先,在政府部门中设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机构,负责收集、加工、传递和提供公共信息资源,领导和协调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其次,实行政府信息资源指引服务,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扩大公共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实现信息的多样化传播。发挥图书馆、文化馆、情报所、电视广播等信息机构的作用。这些信息机构不仅拥有大量的公共信息资源,而且它们能够整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信息资源,弥补政府在公共信息服务中的不足,扩大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面,体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质。

3.8实行政府信息开发利用主体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政府信息资源被政府独家垄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就是垄断造成的竞争意识的缺失。因此,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下问题的关键是打破政府垄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的多元化,允许非政府部门参与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社会化的开发利用策略,是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的必要途径。

篇10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中,建筑工程管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目前,建筑企业改制使得私营建筑企业不断涌现,也对传统的内部管理机制造成很大冲击,建筑市场也打破了良性发展的格局,使得建筑行业当中建筑管理更为混乱,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工程质量没有保障等等,暴露出建筑企业存在的诸多管理漏洞。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弊端

1.1质量管理不科学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成熟,我国在建筑工艺水平达到甚至赶超了发达国家,但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却落后很多,相对落后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建筑生产的要求,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跟着感觉走”的现象。比如较为典型的有过程质量的评价、数据的假设检验、抽样方案的确立;而发达国家企业对待原本感性的问题却在用理性数据分析,如感性质量的定量评判、用户意见措辞的矢量分析等。因此造成的中外质量差距也就显而易见了。

1.2施工单位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公司分包单位众多,施工中不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执行,加上管理层人员不加强执行,管理这一环节薄弱,统一管理和专业化经营不够,缺乏企业的自主竞争力。导致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协调不得力,资金投入的协调也不完善,形成工作滞后的情况,为以后的工程质量等诸多问题埋下隐患。

1.3行政监督系统有待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都是由监督站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监管,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存在很多弊端,同时建筑企业的高速增长使得监管部门人员不足,这也加重了监管部门日常工作的难度。此外,由于我国政府在施工监管方面重视程度以及起步都相对较晚,所以在监管力度与重视程度两方面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对于此类现象的处理,则应当进一步的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处理,时刻确保政府部门监管力度能够真正意义的应用到实际当中。

1.4建筑工程市场秩序不规范

虽然监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管比较严格,但建筑市场存在的违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为了赶工期加快施工,在没有办理或办理施工许可以及质量监督与建筑项目等手续的过程中提前施工的情况很多,同时任意缩短工期,实施内部交易的现象也很普遍,尤其是美其名曰政府的一些形象工程建设,政府监管十分不力。更为严重的是,甚至有承包的与发招标的其实是同一个经济实体。

1.5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不够明确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主体责任不明确造成往往造成很严重的工程损失。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各自职责,没有将工程项目放到一定高度重视起来,施建各方安全理念缺失,没有端正态度,弄清在企业效益发展与安全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利益的驱动下,形成建筑失责、监管不力等现象的发生,形成建筑工程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弊端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技术方面的因素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杂,工人也表现出一次性、分散性与移动性等特点,只有形成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才能对其实施很好的管理。

2.2 管理方面的因素

在实施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建筑业形成以承包制度为主的项目分包形式,总承包商牵头,以劳务合作及委托形式分包给具有专业水平的施工团队,但这种结构形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除了少部分极具专业水平的施工团队以外,其具体工作是由层层分包形成的自由承包形式,总施工任务仍然是由承包商分发,但具体操作是由个人施工团队进行承揽,不但机械设备不具现代化水平,同时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总承包商在管理劳务团队的同时,没有多余精力进行团队的有效管理,导致其管理水平无法提升。

3 建筑工程管理弊端的应对措施

3.1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当前建筑行业亟需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而若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必须将计算机引入到工程质量与管理中。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除了需要具有专业施工水平的团队进行施工以外,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需要通过计算操作来完成。实践证明,通过计算机来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开发出不少用于项目管理的软件以及专门用于成本控制及管理的软件,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辅助管理人员进行设计、决策管理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2企业加强管理和约束

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实现员工的自我约束,并且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安全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企业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完善机制,遵守法律了,有序竞争,才能为建筑工程业带来净化空气。

3.3完善招投标办法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当中,提倡和鼓励合理竞争,按照招投标的规定选取最接近标底的施工单位,避免因盲目杀价造成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等严重后果,甚至对企业的信誉、质量造成影响。各建设主管部门应以《建筑法》为依据,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就对项目的进行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监管力度涉及到整个工程的实施,从立项开工、施工及其工程收尾阶段贯穿始终,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

3.4市场秩序的规范

建筑行业需要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从招投标、施工许可与资质审批等环节要遵守行业秩序,并对其严格把关。对建筑市场存在的违规现象要进行严肃处理,以保证市场准入门槛,使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5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让优化配置成为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同时,企业要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对劳动力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劳动力实施调度,使之能够有效流动,合理搭配,调动企业员工劳动的积极性,强化员工的思想层次与思想意识,进而有效的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要按照动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建筑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建筑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企业管理薄弱的状况,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对建筑行业的规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是个大的系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改进对策,把安全措施落实,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把各方面问题都处理好,把好质量关,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确保参建各方顺利运行,只有这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才能很好的提高,才能为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创设稳定而又和谐的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新兴的法务会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律领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飞速的当今社会,和谐共处发展理念使得社会系统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形成相互连接和相互协调的关系,使得社会各界的相互利益关系可以达到平衡的状态。由于不同的利益冲突会产生不同的舞弊现象来侵犯他人的相关利益,其中可能存在员工或管理层人员的舞弊,以及企业财务报表的舞弊等等,使得反舞弊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舞弊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性造成严重影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利益冲突

利益相关者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经济利益的直接受益者,或者是企业利益的间接受益者以及相关受益群体,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市场经济利益目标,这个原因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当其在利益诉求过程中,他们为了考虑自身的利益,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发生分歧等现象,使得其作为维护相关利益的行动不同,如果发生上述现象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很容易产生相应的利益冲突,因此,当产生经济冲突和矛盾时,要站在不同相关利益者的角度进行利益问题的考虑和解决。因为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当中地位不同,使得收益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目前很多企业的相关利益者范围在不断扩大,有些企业是为了协调企业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1],实施让部分员工可以购买或持有一部分企业股份,使得企业员工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发展管理当中去,有效提升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二、利益冲突中产生的舞弊行为的表现形式

当利益相关者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时,不仅关系到某个单方面的利益,同样关联到企业各个发展环节和部门之间多方面的利益冲突,因此,利用冲突产生的舞弊行为的表现形式是涉及到企业发展多方面的表现形式。针对企业的发展运行环节来说,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应的利益冲突,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行合作环节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以及产品在配送和销售两个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针对舞弊行为的范畴来看,舞弊行为存在企业发展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当中,通常以偷账和漏账等舞弊行为达到自身的目的,或者通过自身的权利接受贿赂,以此帮助他人完成相互的利益需求,企业的股东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利进行舞弊行为,以此来侵占企业的资产,从而产生利益冲突。在舞弊者准备舞弊之前,一般都会制定相当严密的舞弊计划,利用较为隐秘的手段来达到自身所需的经济利益,进而达到舞弊的行为;与其他的非法行为相比较,舞弊行为是有目的性而采取相应的行为,不同的舞弊者利用的舞弊行为不同,促使其利益在表面上构成和谐关系,使其不容易被人察觉。

三、法务会计治理舞弊的功能分析

法务会计的服务氛围和对象很广,因而法务会计为了实现服务对象的目标,使得其治理舞弊手段的多样化,呈现出不同的治理特性,使得法务会计的功能多样化,以下几个方面是法务会计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舞弊治理手段,首先,针对企业财务报表出现问题,可以对服务对象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其指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出相关的现实证据;其次,法务会计向服务对象提供已经经过交易或者相关事宜,以及获取和损失的经济效益,并且告知其发生的时间等方面信息;最后,法务会计根据相关实际依据得出相应的调查报告,为服务对象争取相应的经济效益赔偿[2]。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法制社会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法务会计对舞弊行为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就目前企业的舞弊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为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事务发展的引领方向,根据不同相关利益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冲突,一方利用相关的舞弊行为对另一方进行侵占相关经济利益,法务会计通过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舞弊行为,进行相应的舞弊调查和诉讼,为损失经济利益者寻找处理方式,维护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以及协调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