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工系的毕业设计

化工系的毕业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5 09:24: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工系的毕业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化工系的毕业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everal Thoughts on Graduation Design (Paper) Projects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LIU Dan, LI Shaobo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3)

Abstract First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paper)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Guide of Graduation design(paper)work of Guizhou University, the problems of 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s is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

0 引言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重大命题,因此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在工程中的传递方式与流程,能够对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进行规划、采集、处理和管理的新型两化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信息化方向正是基于此需求开设的。由于信息化方向是集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先进设计与制造、计算机、信息与管理等技术的综合叉学科,与传统的机械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和确定,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与否的第一步,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做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毕业设计从选题、开题到答辩结束,历时数月。毕业设计中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质量完成得如何,均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根据两化融合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和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进行探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毕业设计选题基本原则

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南,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首先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能使学生受到全面的科研和专业基本训练。(2)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联系科研、生产、实验室建设或社会实际,促进学、研、产的结合,增加课题的应用价值。(3)体现多样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方面的科研实践训练。(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5)深度、广度和难度要适当,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按时完成任务。

2 目前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分析近几届毕业生所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本专业方向的选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类:(1)理论研究类:如《基于TRIZ的可拓产品创新设计》(2008届)。(2)机电系统设计类: 如《基于触摸屏和PLC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2010届)。(3)管理信息设计类:如《汽车配件采购管理系统开发》(2010届)。(4)计算机技术研究类:如《基于Web服务器安全防护的用户行为检测方法研究》(2010届)。

分析本专业方向历年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具有以下特点:(1)选题的先进性 :由于信息化方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方向,必须紧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解决问题,本方向的指导教师拟定的题目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科研项目,因此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基本紧跟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2)选题的唯一性。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应有的、较为全面的训练,强调训练每个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保证了一人一题。此外,本专业方向的选题还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在选题时,采用了尽量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个人发展意愿的方式。(3)选题的创新性。题目的选择具有新意,教研室各位指导教师对每一个选题,都认真进行研究,通过对选题要求的分析,提出选题的方案。并力求做到了:选题有新意、内容有新意、观点有新意、方法有新意、手段有新意。

虽然在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方面,各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严格遵照相关毕业设计的工作指南,但是在实际选题时,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方面,仍然以学生被动选题为主。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都是在教师出题时已经限定。这样的选题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而且大部分学生对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缺乏了解,导致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后,学生进展缓慢,甚至失去兴趣,而是应付性完成。(2)选题随意性较大,选题范围比较广,部分选题缺乏生产实际性。(3)不同教师的所选题目工作量差异较大。某些教师的选题由于来自前沿的科研项目,在选题的时候涉及较多前沿性知识,而学生受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毕业设计初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因此出现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毕业设计的情况;而有些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由于对学生状况不太了解,要求完成的工作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得到毕业设计环节应得到的工程训练,毕业设计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4)学生选题比较盲目。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既不了解设计内容又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能力,仅凭兴趣或对教师的认可进行选题;同时有部分学生选题时,避难就易,选择自己认为要求比较宽松的指导教师,只求毕业设计顺利通过,等等。(5)片面强调“一生一题”,不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改进建议

(1)以就业为导向。不少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已基本确定未来的就业单位及可能岗位,因此在选题考虑前,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尽量选择与学生未来就业相关的题目或由学生直接选用来自就业单位的实际课题。对已经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应安排科研性比较强的课题,做好进一步从事科研的准备。

(2)在保证课题类型多样化的同时,保证和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满足教学要求。在选题控制上,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导师组制,进行集体讨论。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并说明每个设置方向侧重培养的能力。原则上企业信息化的选题应该来源于实际的信息化方面的科研项目,根据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要求,可以从实际的科研项目中提取相应的小模块确定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题目具体可涉及到CAPP、CAD、CAM、ERP、PDM等企业信息化主要领域的技术问题。在具体选题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但在题目内容设置上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就业倾向,有继续深造愿望的,考虑设计侧重研究型的题目,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可考虑侧重系统开发、应用。②使学生接触到本专业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理念。③信息化系统实施也是企业信息化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以前毕业设计选题中,这是一个空白。毕业设计选题时,应该考虑增加与信息化系统选型及实施相关的课题。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类题目尽量选择与制造业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

(3)在选题方式上,改变传统的指导教师先出题目,再提供学生选择的情况。而应该提前公布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名单和毕业设计老师主要研究方向及历年毕业设计题目主要偏向,由学生选定老师后,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再行出题。指导教师出题时,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如基础较好的同学,安排一定的研究型、创新性题目,而基础薄弱同学,则选择以工程训练为主的课题。

(4)在选题时间上,建议由四年级上学期后期提早至三年级下学期,以方便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对于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允许学生提早进入。此外,也便于对于选题知识需求范围超出本专业培养计划的题目,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新知识。对于开发类题目,针对项目组开发任务需要的技能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集中培训。

(5)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议在确定选题后,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由指导老师负责联系,将从事学生安排到相关企业和/或软件公司进行1~2个月的毕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企业对实际需要人才的要求,以便自己更好地面向企业进行定位。在软件开发公司的实习期间,学生应该充分融入到具体产品开发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工作管理模式,培养软件产品质量观念,为将来从事企业信息化如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储备知识积累。

(6)为了提高本科毕业生写作能力,便于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毕业设计指导的整个过程中,从开始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阶段都要求学生必须及时完成相应的开发文档,由指导老师组织进行文档评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4 结束语

众所周知,毕业设计选题和毕业设计任务书工作量的确定,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整个设计过程与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毕业设计环节中的首要环节,对培养合格的本科毕业生非常关键。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和教师均应充分重视这一过程。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源头和基础,为了确保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指导教师一定要切实加强对毕业设计选题的考虑,估算其难度、工作量和覆盖面,列出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指导过程中,做到耐心细致,正确引导。使学生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在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中做到与时俱进,正视问题,积极探索,勇于改革,适应社会的需要,发挥毕业设计环节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自勤,王秀伦,杨志刚等.机械工程信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4):35-38.

[2] 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南.2011.

篇2

作者简介:姜旺恒(1979-),男,湖南邵东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研项目“道路方向本科主干课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zl102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84-02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填鸭式”的课程学习,毕业设计过程要求学生更加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扩展、加深,这就要求学生阅读较多的相关专业文献、规范,因而毕业设计过程是培养大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的最好时机和途径。然而,目前毕业设计往往轻设计过程而重结果,不管学生有没有认真做毕业设计,只要在毕业设计结束前按时提交设计文件,一般都可以通过毕业设计答辩。在这样的毕业设计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答辩前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应付,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方法,学生没有通过毕业设计学会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法,如学生对所设计工程类型的发展研究现状了解不充分,对设计任务的重点、难点不甚了解,对自己所做设计采取的措施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开题报告主要内容相似度较高,等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初衷落空,究其原因在于除了学生和指导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以外,年复一年的假设工程项目供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模式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地步。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高校无力采取与对研究生论文进行管理相似的措施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质量审查,而往往采用不定期抽查的管理方式,对毕业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依赖各教学院系和专业教师,特别是后者,但往往人情关系、师生关系、绩效考核等因素导致对毕业设计的评阅和答辩的把关不严。受教育者在用人机制不完善的社会条件下,容易出现只要一纸文凭、不求真才实学的现象,对教学质量的需求缺乏足够的动力。[1]由于保证就业率的需要和管理还不够精细的原因,高校往往不能提供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面信息,一般只提供课程学习成绩证明、获奖证明和荣誉证书;而等到毕业设计阶段的成绩公布时学生早已与用人单位签约,或早已被研究生培养单位录取,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热情大打折扣。

为更加便于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高校应提供毕业生参加科研活动包括毕业论文等情况的证明,使得毕业生信息对于用人单位更透明和更易掌握,这同时也是对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激励措施。作为高校的服务对象,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在人才需求上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性,[2]高校应主动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这些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避免同质化竞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对毕业设计可以采取的主动改革方式有:联合生产单位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一体化,以及毕业论文与科研立项、创新实验一体化,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支持和引导师生在高校设计的运行范围内互动;以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与相关活动为核心对教师和学生提供足够的向心力,优化毕业设计开展的环境,避免个别师生由于对教学环境的失望而产生厌教厌学倾向或偏离该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开展多种类型毕业设计(论文)

一、联合生产单位指导毕业设计

由于师生比的关系,学生多,指导教师少,精力有限,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往往由指导教师拟定,缺乏足够多的工程实际背景,历年题目相似度较高,造成学生对设计任务缺乏新鲜感和产生脱离实际感,对毕业设计兴趣不高,完成毕业设计的动力不足,只求通过答辩,得过且过。此外,部分学生也要求参加拟就业单位的试用性质的实习,以更早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获得好的发展,并且事实上脱离了教师的指导,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找工作和报考公务员等事务不能专心完成毕业设计,这些都导致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在生产项目的高峰期、攻坚期,生产单位十分需要毕业生参加项目,求贤若渴;而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在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的帮带下往往能够迅速掌握相关岗位工作技能,且能够较好地适应工作强度。项目有需要的生产单位和优秀的高年级实习学生之间相互存在用人与实习工作需求,具有潜在的合作可能,有部分生产单位抓住机会充分发挥了到本单位实习学生的作用,有的单位更是要求签订了工作协议的毕业生提前到单位上班。

因此,联合生产单位指导毕业设计对期望到生产单位参加实际项目工作以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因势利导,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使毕业设计教学顺利进行和保障完成质量。

二、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一体化

在传统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中,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相互独立,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很难考虑与其他课程设计之间的连续性、互补性,局部独立性、片面性较强,全局系统性、整体性较差,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得不到良好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训练,不了解不同课程间的前因后果,工程设计整体观模糊。在做毕业设计的初期,学生需要了解毕业设计,收集、分析设计资料,还有学生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对以前做的课程及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复习与学习,无形中就压缩了毕业设计的总时间,分散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扩展、加深的精力。

同时,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还是毕业设计中,部分学生面对设计任务感到题目太大,无从下手,缺乏主动性,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基于学习的迁移理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始终围绕同一个工程案例展开,以此为学习、扩展和加深的立足点、出发点,得到连续、系统、整体的专业训练。例如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练习并掌握了某一类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在毕业设计中则要求学生对同一路段进行多种类型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即在相同的交通量、气候和土基等条件下,加深对沥青路面结构类型、材料类型和结构组合设计的认识。

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联合开展期间,必须保证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见面次数,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直至撰写、修改和定稿,指导教师要为学生层层把关,引导学生统筹合理地安排时间,以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学生也必须严格按毕业设计的写作要求独立完成写作过程,尽可能减少和消除抄袭。

三、毕业论文与科研立项、创新实验一体化

以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为例,在国家实施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科技兴交和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行业背景下,实施和参与科技活动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素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强调本科办学目标定位要从教学研究型转向研究教学型,认为科学研究是保证教学内容始终反映文化、科技的最新成果,是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前沿的基本条件,也是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高校都大力提倡并要求教师要从事科研,强调要把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这无疑是有益的,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但高校的科研活动仅仅是以教师作为主体。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育部于2007年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有的高校将这一计划作为学风建设的措施之一,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尽管该计划以学生为申报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项目的执行往往忽略了科研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须性和重要性,在根本上未摆脱教师讲授科研成果,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理论基础不够全面、可用于创新实验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等。

在创新实验中,往往由于学生没有专门的时间,只能挤占课余时间进行文献检索学习和实验,而参加创新实验又要求学生已经学习了专业课程,另外,课程学习、课程设计、考研、找工作等又使得学生很难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因此难以保证创新实验的实施。对参加创新实验的学生,允许他们以创新实验项目的内容为基础申请做毕业论文,可以从时间和精力上保证创新实验项目的完成。如中山大学在第二课堂由科研课题组负责指导本科生的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并与毕业论文相结合。[3]

与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相比,大学生创新实验、科技立项项目完成时间短、经费少,且本科生参加实验需熟悉和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操作规程等较多内容,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应以理论研究为主,了解和参加实验过程为辅。同时为保证大学生能切实完成创新实验计划,在该计划项目的申报中宜要求申报人除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习外,还应选修一定的课程以夯实科研基础,如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的学生应选修“水力学”、“弹性力学”、“有限元”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如何参加和开展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公共选修课程。由于执行创新项目的主体是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对于这些科研道路上的新人,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应该选择以其目前所掌握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学习科研方法为出发点的课题。

四、各改进对策的综合比较分析

显然,上述前两种毕业设计改进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一种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能胜任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等工作。因此,尽管上述改革方式可能使毕业生的培养方向差别化,毕业生可能具备不同类型的专业素养,但仍然是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

对原部属院校等行业特色优势明显的高校,与生产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有利于保持和加强与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好高校潜在教学资源,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形成教学特色。联合生产单位指导毕业设计可以直接接触生产实际,具有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势,但往往易受生产项目内容和生产单位实际用人需要的限制,学生参加工作内容与毕业设计题目不一定一致,学校和生产单位联系沟通工作量大,且学校教师指导难度较大。

毕业论文与科研立项、创新实验一体化有利于将毕业设计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发挥科研骨干的长项和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但存在学生培养训练周期短、教学工作量大、难度大的问题,适合教学科研团队或承担了科研项目的年轻教师开展该项工作。

相比之下,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一体化无论对师生还是高校而言都更易实施,在面临题型多样化选择时可能大部分学生会参加该类毕业设计,但它无法防范部分学生潜在的逃避、懒散应付毕业设计的倾向,尤其对学习成绩优异且喜爱探索性活动的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挑战性不足而难以挖掘其学习潜力。

对三个改进对策还需进行如表1所示的综合比较分析,表1仅为初步分析,还应经实验后加入选题学生数量、实施后培养效果等的分析,并对各因素分配权重系数后计算综合得分。

五、结语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毕业设计采取题目多样化的策略,对如何毕业设计的参与者是更加广义上的“选题”。对如何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督、导结合,实现以导为主提供了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1]郑健龙,袁剑波.建立教学质量社会监控制度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44-46.

篇3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和外延式的拓展,但办学层次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办学水平的必然提升,教育思想观念、办学特色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迫切需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加以解决。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管理_始汲取“目标管理”的思想并付诸实践,以此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整体办学水平。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一所创办十余年的独立学院,在教育部提出地方高校应朝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向时,学院积极响应,并于2012年启动,2013年、2014年度连续两年对学院内部进行了系(部)目标管理考核工作。文章以2014年考核结果为主要讨论对象。

一、指标体系――突出教学的主体中心地位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4年度系(部)目标管理指标体系是在2013年试运行基础上修改而来,考核指标分为综合和专项两大类。2014年度的综合考核大类中,本科教学指标的考核比占到了70%,分数达到了56分,重点突出了它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中心地位。从2014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学院的教学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见表1)。

表1 2014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二、考核方式――注重三个方面的结合

(一)横向与纵向比较结合

目标考核比较的是综合实力,但由于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各系(部)获奖机会多少、开展工作难易程度等),更需要根据差异性制订相关考核目标,所以横纵结合的考核更能体现各系部的实际能力。

(二)定性与定量结合

定量考核是加强学院目标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开展目标考核时,将重点放在定性分析上。借此机会,邀请校外不同层次院校的专家对原始材料进行评审,对各系(部)的工作进行评审,并将评估专家意见反馈到各系(部)。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各种校内可能存在的不公正因素的干扰,提高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另一方面通过专家指导、评价和反馈,给下一年度整改指明方向,使考核的过程成为提高的过程。

(三)学校组织与系(部)共同参与结合

目标管理是偏重结果的管理,易导致简单化、形式化。目标管理虽有学校组织,但不能缺少相关各方的共同参与。在考核主体对客体“多指导、常沟通、勤反馈”的同时,着重加强各教学单位的自我管理。各职能部门、各系(部)共同参与考核指标的制订,扩大考核主体,强化目标管理中的过程管理,增强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工作实效――促进学院工作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科技处(原高教所)在年初分解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各系(部)再根据指标要求具体安排好当年度的工作。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考核的成果看,对学院工作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

(一)教学方面

1.专业与课程建设。(1)人才培养方案较大幅度地减少了课内教学总学分,增加了实践总学分,专业定位比较准确。(2)专业建设成效:当年度,学院已建有省级重点培育专业1个,校级重点培育专业5个;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专业2个,新增专业2个。(3)课程建设:2014年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校级精品课程6门,新立项课程4门。申报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教材建设规划与选用。

各系(部)重视教材建设,制定的教材规划科学合理,在教材选用上严格把关,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质教材,并积极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学院倡导教师针对专业特色、学生实际编写教材,信息系、城建系、外语系、管理系、基础教学部教师积极进行教材编写,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共11本。

2.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各系(部)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并且加强教研室建设,注重发挥各教研室的工作职能,把教研活动作为一个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的平台。各教研室按教研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将其常规化,结合专业教学特点,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培养、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探索等活动,教研活动质量比较往年有明显提高。

3.教学管理。总体来讲,每月各(部)系领导都会深入课堂听课,引导教师重视教学的各种材料(如公开课、系组织的讲课比赛),而且会亲自召开学生座谈会,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注重整改与落实;基于各系(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优良率均达到95%以上,学生满意度较高;各系(部)试卷管理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规范化、成效化。每学期开学初我院督导专家从命题质量和阅卷质量两方面对期未试卷进行专项抽查,整体情况较好。

4.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系、化工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可供其他系(部)参考学习。其他系(部)的质量监控体系较之2013年提供的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有很大进步。2014年石油系、信息系、外语系、机械系部分教师出现教学事故,影响该项考核得分。希望在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到全年无教学事故发生,教学质量监控做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5.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从2014年我院教学督导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的专项检查结果看,不管是各系均分还是全院均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都比2013年有明显提高。从全院来看,绝大多数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工作量比较饱满,工科类专业大多经过认真的计算、或设计与绘图、或实验、或编程与调试等过程,学生实践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对学生论文的评审、评阅意见较往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答辩渐显规范。

存在的问题较明显。如毕业设计任务书不明确具体,甚至是错误的任务书;部分审查意见与评阅意见非老师亲笔所写;对毕业设计的成绩缺少评定细则;个别专业一名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太多,精力和时间必然不够,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和效果等。

6.实践教学。(1)实验开出率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化工系、基础部、城建系较好,均达到A级。石油系实验开出率未达到100%,主要原因在于长江大学石油学科相关学院搬到武汉校区,我院相应实验室未建设,集中表现在勘工专业的部分实验。信息系、机械系因专业限制,针对小知识点的验证性及演示性实验较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不高,建议以后可开发设计一些创新性实验,结合多类知R点的综合性实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2)实习、课程设计。化工系、信息系完成情况较好,计划、总结材料齐全,内容完备,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全年基本无变更。其次为机械系、管理系,这两个系(部)按要求落实实践教学任务,计划、总结资料较齐全,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全年变更较少。石油系、城建系在本年度变更情况较多,部分变更未提前申请,在实习、课设任务落实方面有待加强管理,如能提前做好沟通和准备工作,这样就能避免因临时突况导致任务过多地被变更调整。

(3)实验、课设、实习实训管理。通过学院近几年不断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实验、课设、实习实训工作稳中有序,逐步提升,各系(部)在规范性管理上比以往有所进步。实验开出率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比情况较好,个别系(部)仍需加强。实习、课设任务安排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落实难问题。

(4)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大多数系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到位,管理资料完善。部分系根据本系专业特点,制订了相关的管理文件。如化工系、信息系等制订了本单位的实施细则或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的格式规范,资料齐全,装订整齐。但全院均分却从2013年的82.14分下降到79.29分,需引起重视。

较欠缺的地方表现在各单位和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总结上,虽有,但多数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不能对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特别是对毕业设计的质量未作认真分析和评价。

7.其他指标。近几年学院不断加强质量工程建设,与2015年相比,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显著,省级精品课程申报上有了突破;专业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现有2个战略新兴产业专业,新增专业2个,申报新专业1个(待批);重点培育专业成绩喜人,从无到省级两项、院级两项。学科竞赛获奖单位中机械系以明显优势稳拿第一,是比较好的学习典型。

(二)科研方面

在具体系(部)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中,指标权重达到24分,充分体现了学院及各系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发现了指标体系中的一些不足,比如说:论文方面,作为一所朝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大学,青年教师在学院占多数,能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特别是文科在权威期刊上发表存在一定的难度,和理工科的专业目标值存在一定差距;在个性指标上,如果设定10分为上限,没有量化标准设置分值则存在不合理性。

综上所述,对于应用技术型的本科高校来说,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技术型高校,教学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学校的校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科研工作,科研能带动教师教学工作的长足进展,从而说明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分离。

通过学院目标管理考核,能够促进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带动教师自身的成长,不仅仅是完成好学年度的教学工作,更在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科研,发挥科研的能动性,这就充分说明在新建应用技术型高校开展目标管理考核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篇4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学习的内容广、任务重。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环节紧密联系,从而缩短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期,本专业培养方案中技术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增大实践环节比例,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因材施教,多规格培养人才学生在毕业之后将面临不同的发展方向,考虑到学生对后续学习和就业的不同需求,应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设置,使学生所学知识充分为其所用,发挥其所长。同时,为实现学生的多方向发展,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结合仁爱学院历届学生存在的一些特点,如理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动手实践意识较强、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多样化等特点,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本专业推行“保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因材施教、多规格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1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我们秉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打好理论基础,加强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把握化学工程学科前沿发展,突出自身专业特色为原则,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各类课程学时比例具体分配见表1。

2.2课程体系的内容

2.2.1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体现专业特色,兼顾学科发展前沿的原则,本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实行因材施教,分流教学,将理论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拓展模块。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中设置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专业课,拓展模块中设置本专业学生可选修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拓展模块包括模块一和模块二,模块一适用于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适当选择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新型分离技术、生化工程导论等);模块二适用于选择就业的学生,操作实用性较强(如环境化工等)。学生可选修不同种类的专业选修课,以满足个性发展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拔高学习的需要。另外调整一些课程和专业课的开设时间和科目,从大一入学开始进行专业教育,开设《现代化工导论》,使学生了解化工学科的入门知识,大二增设《化工设计概论》课程,力争与高年级专业课良好衔接,使专业教育贯穿始终。为了培养学生跟踪科技发展步伐,开设《化工前沿讲座》,适当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比例,增设特色课程,如《ASPENplus工程设计软件应用》、《工程管道》、《化工DCS》等课程,增加了应用技术类课程的学分及学时(如《化工原理》由96学时调整到128学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2.2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训练(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30%左右),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性课程可以分为实验、实习与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其中,实验是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工程能力;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工程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可以把原来相对独立的理论知识连接在一起,对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起到支撑作用。独立学院主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突出学生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与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1)参照国内外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对国内重点大学、知名院校实验室建设、实验装置的种类及性能和现代实验技术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特点和实际情况,本着高标准、高水平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占地8000m2的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大楼,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建设有四大化学、化工原理、化工技术开发、现代仪器分析、化工仿真等实验室。同时建有300m2的“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力求通过化工基础实验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保证本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顺利进行,已与天津天大北洋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中沙石化公司、宝月钢制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专业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人才,达到学校企业双赢。(3)强调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设置多门课程设计(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和二共80学时、化工设计课程设计64学时)、毕业设计等设计环节,学生覆盖面达到100%,使所有的学生受到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毕业设计环节,加强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设计题目主要来自于实际生产领域,毕业设计周期保证至少16周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充足,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的目的。

2.2.3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是相对于知识教育提出的,本专业的素质教育体系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智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拓展。前三部分均在公共基础教育中实现,本文重点强调专业素质拓展的内容。仁爱学院化工系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大赛、化工原理竞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和数学建模大赛等等。增设创新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相关的创新实践锻炼并获得相应学分,若获得的科技创新实践学分高于2分,则可抵消其他学科基础类/专业类选修课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校期间完成上岗前的基本实践训练。仁爱学院化工系制订了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十条”,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拓展提供了具体指导。自“双十条”实践创新环节开展以来,我系学生踊跃参与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以结合专业知识找寻解决思路并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提交报告符合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化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其中有116名申请实践答辩并成绩合格获得了奖励学分。本专业学生有15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市人民政府奖学金等,105人次获得市、院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学干,在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获奖25人次,9个班获得市、院先进班级、优秀团支部等称号,22人次获得院先进团员称号。我专业李颖风等5名同学在2012年“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第六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和华北赛区一等奖,韦明鑫等5位同学在2013年“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第七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华北赛区一等奖和最佳节能奖。

篇5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研究利用化学与化工的理论和技术来解决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及能量传输问题的战略性专业。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将是21世纪化学科学与工程的前沿性课题,也是当前社会急需的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我国于2010年开始设置了能源化学工程战略新型专业,并于2011年进行试点招生。目前针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

(1)东北石油大学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专业按照“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四个层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设置[1];

(2)沈阳工程学院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教学探讨,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守则》《校内外实习管理办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等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2];

(3)北京化工大学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科发展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每年邀请国际上著名的学者到能源化学工程实验室进行访问和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和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与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和联合培养学生机制,为学生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3];

(4)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科研究方向的改革,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功能晶体材料的制备,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生物质能源与化工原料的转化研究,多晶硅高效回收新技术,发光二极管(LED)用荧光粉的研制,LED新型散热器材料的合成及LED封装材料等研究方向[4]。菏泽学院是一个应用型的地方本科院校,2012年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紧扣菏泽市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成功地申请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5]。近年来,菏泽学院根据地方资源特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师资结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主要从人才培养规格、理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人才培养规格的建构

人才培养规格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6]。为此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应用人才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多规格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制定切合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我系深入菏泽市及周边地市各个能源化工企业进行调研,与人力资源招聘部门进行接触、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反馈等,多方收集相关信息,并结合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师资结构特点,对我们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定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对能源化工专业的人才需求有三种类型:科研创新性,动手操作技术性和管理经营性人才。考虑到我系师资力量和学校发展目标,我们把能源化学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动手操作技术性和能源化工企业管理经营性人才。采用“一个专业两个方向”进行培养,实行“5+3”分流培养方式,即前5个学期在一起上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后3个学期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开培养,主要开设专业课。同时对经营管理型的学生聘请经济系的老师开设经济管理型方面的课程。

2课程培养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能源化学工程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是涵盖能源、化工、环境和材料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课”四个模块设置,注意学科前沿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厚基础、宽口径、重视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实践课的建设。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十分重视实践课的比例,规定不少于总课时的20%。课程除了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暑假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外,还应增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开放实验室等项目。教学是基础,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创造知识,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赛等竞赛项目。其目的是以竞赛为载体,把探索精神、创新技能、动手能力、合作能力、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这些竞赛对于培养我国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18],加强了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

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应用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结合企业生产实例,采用范例教学改革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应用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过程,倡导“做中学”,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比赛中体会自己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项目活动法”,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仅起指导作用,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资料并开展与项目有关的研究性活动和合作学习。

4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构建多层次的包括校内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毕业设计,校外工厂见习、项目合作导师制、校外实习的“双导师”制以及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制度,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9]。“双导师”制是指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老师共同指导,使学生对工厂实际生产的流程和工艺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程问题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现在我们已与菏泽市的玉皇化工集团、洪业化工集团、多友科技等企业合作建立了10多处校外实习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行,加强了校企结合,有力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学生“所学”和企业“所需”脱节的问题,实现了学校培养和企业所需人才的对接。

5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

评价是学科教学的指挥棒。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评价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8]。对于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程,采取以闭卷考试(70%)和平时成绩(作业、小论文、实践报告)相结合为主;对于专业课,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设计(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选修课,采取教师自主考核与院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实习和实践课程,结合“双导师制”,采用化学化工系与企业共同考核的方式;对于实践课程,采取小组提交实践报告并答辩的方式进行评价。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复合”能力(高深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工业实践操作技能)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专业发展实际,构建“外引+内培+实践锻炼”相结合多渠道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系,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近三年来,我系派出4位教师到能源化工企业进行业界锻炼,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教师明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我们还聘请企业的业务骨干为我们的兼职教师,不定期地给学生开设讲座和实践课。同时,我们鼓励年轻教师考取化工安全评价师、化工工程师、设备设计工程师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措施有力地培养了教师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总之,根据社会发展对能源化学工程人才的需求和菏泽学院建设应用型地方特色明显建设的目标,化学化工系根据师资结构特点,对能源化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目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而对如何更高效的进行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是我们继续努力和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淑芝,王宝辉,陈彦广,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09-210.

[2]赵海,刘瑾,董颖男,等.应用型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547-550.

[3]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EB/OL].

[4]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EB/OL].

[5]邵波.论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4(5):30-34.

[6]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学科学,2012(3):30-36.

[7]任成龙.论科研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48-51.

篇6

专业培养计划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关键。培养计划的确定要经过反复推敲、多次修改,要既有助于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有助于融入和推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助于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由此,我们注重以下基础性工作。(1)通过网络、杂志、报刊、书籍等各种方式查询专业发展动态,初步构建了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的框架。(2)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多所高校的本专业教学计划并进行了反复学习和研究,同时选派教师分别前往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专项调研,博采众长,拟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初步方案。(3)设计了面向用人单位的“学生知识结构等系列问题”调查表,了解到用人单位强调工程实践类及应用类知识的强化,对新兴技术知识有迫切的需要,对外语的应用能力也较为关注。(4)多次参加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研讨会,认真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充分吸取诸多专家、学者的经验与提议。(5)建立毕业生信息库,跟踪实时信息,为未来进一步的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做好准备。

1.2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确定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是省属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是面向安徽,服务长三角及周边地区。根据社会的需要,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技术型人才。即,注重体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知识宽厚、适应性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多方位、多渠道加强新办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构成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高校新办专业,一方面,由于开设时间短,建设时间短,教学条件较老专业薄弱许多,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新办专业大多是目前就业市场紧俏的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新办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校化工专业新办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大引进力度,引入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稳定现有教师队伍;一方面,从社会挖掘资源形成兼职教师队伍。即采用多方位、多渠道加强新办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2.1加大教师引进力度稳定和培养现有教师

新办专业教师部分由原来一些老专业转调,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多,但属于新专业毕业的“科班出身”少。不是本专业毕业的教师,在担任新专业课程的教学时,专业课程教学经验缺乏,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感到专业经验不足,实践知识缺乏,甚至在组织教学上感到生疏。这些情况致使新专业整体学术水平不高,缺乏学科专业带头人,缺乏高水平实验人员。引进人才无疑是解决新专业建设师资的捷径。在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我校有较大的引进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条件吸引高学历、高职称、有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充实新专业师资队伍。比如,在化工专业新办初期,我校先后从研究院、其他高校引进多位高学历、高职称、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主干课程老师;另外,在应届毕业生中,通过多方联络和政策宣传,先后引进多位化学工程专业“科班出生”的硕士生、博士生加入教师行列。当然,在重视引进的同时,我校也积极创造条件稳定已有的教师队伍,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学历教育和各种非学历教育、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素质和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2.2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形成“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目前就业市场紧俏的专业,社会专业人才稀缺,地方普通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竞争力又远不及重点院校和效益较高的企事业单位。所以,吸引优秀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科班毕业生,尤其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对于地方普通高校来说,有些“先天不足”。但通过“后天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我校在加大力度引进人才,稳定和提高现有的师资队伍的同时,创造条件,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聘请化工设计院、化工研究院、煤炭研究院的学者专家作为兼职的教师,除了做学术报告外,还承担了对工程实践性有一定要求的教学工作,如“化工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这支兼职教师队伍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强化和提高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工程实践性,给高校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并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开放办学”和“专业特色”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因此,“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不失为加强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举多得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工程实践性要求高的专业。

3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重视新办专业内涵建设

3.1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广泛的考察和调研,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规范”为依据,结合安徽省富产煤炭的具体情况,确定了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主要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的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系列课程及各课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等等,突出了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因材施教;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扩展学生自由获取知识的空间;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并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和教案,切实保证改革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程考核方式方法上,通过“小测验+期末考试”、“考试+课程论文”、“理论考试+实验实践考核”、“笔试+口试”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3.2教学文件资料逐步完善

新办专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经过反复研讨与推敲,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文件,如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纲及实验指导书书(讲义)等教学文件,辅助教学软件、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等提前规划。我们的做法是通过校级教学改立项研究,围绕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开展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保证开课有教材,设计有手册,实践有内容。

3.3重视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建设

篇7

一、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

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是基础。常言道:“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量相关知识和专业知识,就不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就不能对一些专业性的实际问题有正确认识,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无机化学中,利用计算机完成化学反应式的配平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懂得配平原理,怎能利用计算机知识去解决这一具体问题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了这类问题,不但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还让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有了较深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设计需将教学、计算机及专业知识结合题意,通过专业课教学及毕业环节应用于实际,这对教、学两个方面要求较高。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总结,认为只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节奏,着重利用和围绕基本的专业问题的处理方法、相应教学处理方法及程序实现方法,把握好各学习阶段的难度、深度,加强各环节辅导,就能很好地完成这项教学工作。

三、教学节奏

在教学节奏上把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分成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针对不同专业,找出其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完成本课程任务的同时,结合本课程,就不同学科,全面深入地介绍有关知识方法及其应用。例如就“化学工程”学科,介绍教学模型方法及其应用,介绍最优化及系统分析等基本概念,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研究方法。

第二步,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选择、选拔不同专业的部分优秀学生,学习基本的数值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模拟方法、绘图法等,完成上述方法的相应的程序设计。通过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常见的教学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深入研究各专业、各毕业专题的各单元操作特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型。建立各单元间的模块关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化工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四步,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选择实际的化工过程,让学生结合化工实例,在计算机上进行化工过程的模拟设计,并将结果和常规设计比较。让学生自己体会采用先进方法、先进手段的优越性。

四、处理教材

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较难处理是教材教学难度的问题。教师既要考虑有效地处理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思想、方法、知识及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要照顾学生能否较好地接受。考察化工中数据处理、数据库、单元模拟、优化设计及优化操作、系统分析等典型问题,要针对专业问题,选择基本的教学处理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和FOXBASE)。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通过努力学习就能掌握针对化工生产问题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像多维最优化方法有好几种,其中重点介绍的序贯单纯形方法,虽然有时速度较差,但处理通常化工优化问题很有效,而且学生较容易接受。

五、提高上机操作质量

强化上机操作的质量,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唯一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以帮助学生建立教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编制程序,并解决程序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先进方法的同时,通过足够时间的练习,对新方法、新手段进行消化,再组织并有所创新地通过程序解决化工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这种较高水平的操作动手能力。

总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设计,比常规设计选用的教学模型更准确、细致,处理方法更先进,设计结果精确。例如精馏塔的常规设计,由于缺乏平衡数据,往往将非理想物系当作理想物系,由于受计算方法和手段的限制,只能将多组分物系清晰分割成双分,将各塔板上上升蒸汽量和下降液量的不相等情况处理成恒摩尔系统、用简捷计算代替严格的逐板计算。这种近似再近似的设计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差很远。而应用UNFAC模型计算所缺少的平衡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设计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不仅能使学生接受了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还让学生能从系统观点来处理化工问题。可以肯定,如果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一定能完善化工系统设计和调优工作,教学水平还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一、“职业活动导向”的“实境育人”环境

1.校内“实境育人”环境

校内的实训室仪器设备配置齐全、适应性广、技术先进,拥有基础化学实训室、有机合成室、分析测试室和化工中试车间4大实训平台,成为专业的实训基地,确保实训开出率达100%,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达95%,完成年教学实训1000余学时,接收毕业生毕业设计及论文研究400余人次。实训室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真实再现职业氛围,学生人均参加生产实训不少于2.5个月。能够满足考评员培训、职业技能资格鉴定、中、高级工培训的场地设施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地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原有化学基础实验室、化工原理实训室、有机合成实训室、分析测试实训室、纯化水实训室的基础上,2004年一次性投入120多万元建成了制药专业中试车间;2006年对纯化水实训室进行了改造,2007年又新上纯水自动灌装线一套。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基地建设充分考虑了化工生产和专业教学的不同特点。如:装置间留有较大的空间,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方便学生观察、操作、学习和探究;实训室内布有黑板、投影、台凳,便于教师和学生互动讨论、研究和学习;在实训环境上,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装置和生产相关的知识、技术、应用等图片上墙;安放急救箱、消防设施,配套劳动保护设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按照“教学、实用、安全、规范”四大原则进行安装设计,车间内部分为动力区和生产区,公用工程齐全,蒸汽、冷冻盐水、压缩空气、循环冷冻水等全部按照制药厂实景要求安装,是一个小型化的制药车间,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实境教学平台。在车间内不仅可以进行加热、制冷、高压等反应操作,还可以进行固液分离、流体输送、干燥、精馏等操作,并可以进行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化学反应工程等多门课程的现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实境教学基地。

为了使实验、实训设备更加贴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2007年又新增80台微机,投入近20万元,购置了14个单元的化工仿真车间,在此化工仿真车间学生可以模拟例如离心泵、换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常减压蒸馏等操作。仿真车间涉及的仿真软件都具有真实的工业背景,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自控方案都来源于实际;精选的单元操作内容都是制药工业中最常见的;操作与控制界面先进;突出操作实践。仿真车间的建成和使用,在实境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在完成既定作业的同时,又在生产合格的产品。对于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而言,其产品不仅指有形的产品,还可指无形的产品。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操作技能,根据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要求,设计并制定工艺操作规程,完成相关任务就是生产一件产品。在中试车间蒸馏技术单元实训时,要求学生使用精馏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能源消耗,应用本技术单元学习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20%的乙醇蒸馏提纯到90%。在这合格“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还能训练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更能检验学生的职业素质。

2.校外“实境育人”环境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几年,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先后选择了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生产规模适度的生产企业,采用多种方式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与石家庄某制药厂合作,共建药物生产实训基地。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工程实验、毕业设计均可在工厂由专业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学生以工人的身份在生产一线跟班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对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环保要求和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关系,使产学研合作模式初步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制药专业的发展,达到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目的。

3.“实境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平和技术改造水平,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六步走”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步,针对入学不久的新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和对生产企业的体验实习;第二步,进行职业基础课程的实训和双证书培训;第三步,充分利用学校教学实训设备比较多,将教室搬到实训车间,进行职业技术课程的实训、实习;第四步,实地到工厂进行顶岗实习;第五步,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测试;第六步,进行工作实习或毕业设计。

“六步走”实践教学体系与相对应的理论教学体系交叉融合,螺旋上升,并在各个实践环节中渗透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教、学、做、讲、评、做”六环节教学法

“教、学、做”一体:主要针对理论教学环节。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车间、教室合二为一。专业课基本就到现场机器旁边上,很多问题在黑板上演示半天,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困难,一到现场,看着实物讲,一讲就通,一点就通。做到“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讲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现场由老师来演示,接着学生试着操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之间、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的界限。先讲授所需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教学对象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直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更好的领会理论,使教学对象能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被社会所用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使教学对象能掌握企业岗位应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应企业不断更新的设备以及用人标准。“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实现与教师的素质紧密相关。

篇9

1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学院在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体现学院“特色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推进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实施“两个压缩、两个加强”,即压缩总教学学时量,压缩理论教学学时量;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加强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本科6:4、专科5:5的教学学时量分配。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之中,把实践教学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1]。

实践教学主要由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科技创新实践三层体系构成。实现了实践教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具体见下图:

图1

1.1 基础实践

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以本学科应掌握的公共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验证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实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通用技能。

学生要通过基础实验和实训项目的全面训练,巩固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实训的基础操作方法及技能,掌握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正确地写出实验实训报告,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认识能力。

1.2 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实践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具有明显的专业方向特征,使学生受到专业理论相关的方法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更深入的知识打好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职业竞争力。同时重点培养本学科高年级学生的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

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离不开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应突出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提前将实验要求公布,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和建议,并提供实验条件[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合作开发,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自行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完成实验项目和总结实验报告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1.3 创新实践

创新实验完全实行开放式管理(实验项目开放、设备和环境开放,时间开放等),既可以有学生自发组队,自主完成,也可以为学生指定指导老师,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拟定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创新实验的质量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或者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成果两种形式得以保障。

学生在校期间,在责任教授指导下,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类型的创新实验,专门成立大学生创新实验指导小组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验及参与各种科技大赛。有结合校级、省级、国家级自然基金等不同级别科研的创新性实验课题,为具备一定科研潜质的学生提供较高级别的创新平台,进行特色培养。对于获得学科竞赛奖励、发表学术论文或作品、获得科研成果或发明创造,经学院认可后可获得创新实践学分,计入学生总学分之中。

学院鼓励有条件的系部积极创建有特色的创新实验室,在经费上大力扶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化工系、信息系等系部创建了创新实验室,实验效果较好。

化学创新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开放平台的建立和学生兴趣课堂的开展,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课内不能完成的实验部分或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小实验,这既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场地、仪器设备和师资等良好条件,也提供了学生课外进实验室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好奇心、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使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必不可少的场所。自实验室建立以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信息系创新活动室和智能终端实验室分别是创新性的开放实验室,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实践素质,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协作的能力。创新活动室作为大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的训练场所,积极扶持学生从事电子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Altera杯CPLD设计大赛、高校智能车竞技邀请赛事,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四年承担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任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多次,获得省级多类奖项。

智能终端实验室每年可接纳12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有关创新研究。每年还可以培养年青教师,提高年青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自实验室建成以来,学院和系部领导主持,各专业教师和部分学生共同参与研发了一些项目。大家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设计并实现了网购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产品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客户需求,完成了设计初衷,已初步投入商用。实验室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第二届Google Android应用开发中国大学生挑战赛”,获得华中赛区三等奖;两次参加“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累计获得华中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2项。

2 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统筹规划实践性教学环节,确保了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基础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和创新实践在教学中的体现和要求主要见表1。

篇10

学院领导指出,把技能大赛融于常规教学中,主要建立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基于技能大赛标准建立教学标准,二是基于技能大赛形式组织教学。

在基于专业技能竞赛建立教学标准方面,由于技能大赛的目标与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恰好契合,职业院校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以参照技能大赛的相关内容,所以学校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在这方面,学院的电梯专业通过对竞赛项目和操作内容的研究,调整了原来的实训条件建设思路,以培养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职业综合能力的真实装置与仿真装置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工学交替教学的实训环节作为主线,利用技能大赛这根指挥棒,辅以仿真实验室实习工场等,将注意力转移到技能训练上,把参加各类大赛纳入教学范畴并加载教学内容。为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指导。

在基于技能大赛组织教学方面,学院采用“赛教一体”原则来组织教学。由于专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形式对职业院校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组织教学时,职业院校可以仿照技能大赛,创设真实工作环境,融赛于教、学、做为一体。学院机电专业将技能竞赛融入毕业设计中,与企业合作,开展了毕业综合设计制作大赛;经济管理系商务管理专业把技能大赛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形成了“课课有比赛、一个都不少”的教学局面;人文社科系应用英语专业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大赛为主线的项目化教学,将技能大赛与基础英语课程无缝对接;在艺术系家俱雕刻与设计专业,开展了各种“主题式竞赛”,建立“校级―企业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专业赛教一体教学机制。化工系工业分析专业把工业分析专业技能大赛中项目技能评分标准编入《化学分析技术实训》(化学工业出版社)实训教材中,以国家技能大赛评分标准来训练学生和考核学生。

此外,在每年国家举办的技能大赛的选拔机制中,学院同样做到融“选”于教。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以竞赛项目进行教学,“引大赛入教学,以大赛领训练”,实现全体学生参赛、全体教师参赛,所以每年参赛选手选拔就以平时考核成绩排名作为竞赛选手选拔的依据,不再单独举办竞赛来选拔参赛选手,从而形成常规参赛选手选拔机制。消除目前赛前单独选拔、单独突击辅导造成的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参赛学生受益现象,达到常规教学辅导、常规选拔,既节约人力、物力,又达到了全体学生参赛的目的,真正使全体学生受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事实证明,融赛于教真正实现了通过技能大赛引领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技能大赛为标准,把国家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技能大赛形式组织教学,克服了目前存在“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在常规教学中形成常态的技能大赛教学、辅导、考核、选拔机制。

融赛于学――由目前“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 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的,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对此,学院领导认为,专业技能大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大赛获奖,能使学生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从而产生愉悦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除了专业技能竞赛物质与精神上激发参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之外,更多通过融赛于教,摒弃了传统的、古板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代之以生动活泼的“赛教一体”形式来组织教学,满足了高职学生的好奇心和争胜心,增强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和成就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兴趣、劳动兴趣、创作兴趣等学习心理原动力,使全体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把技能大赛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形成了“课课有比赛、一个都不少”的教学局面。电子系电梯专业在课堂举办默写电梯行业术语大赛,把枯燥的专业术语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此,融赛于学,是推动学生自我成长的有效手段。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通过大赛获奖,能使学生成为“名学生”,进而形成特色就业竞争力。如学院机电系数控专业学生欧阳祖贤在2012年6月底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数控装配、调试与维修赛项团体二等奖,7月初接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录用通知书,捧起了一个令许多硕博士都羡慕的、月薪7千元的“金饭碗”。

正如学院领导指出的,技能大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由于竞赛者的成功对于学生非常有吸引力,促使优秀学生更加努力,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逐步形成了“比、赶、超”的学习氛围,从而全面提高了学习质量与效率。

融赛于评――由目前“自我评价”到“标准评价”

全国专业技能大赛理论竞赛考核标准统一,竞赛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学生强化和检验基本功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与引领性。

对此,学院领导认为,若用专业技能大赛标准来考全体学生,其结果就具有权威可比性。把技能大赛融入常规教学质量评价中,基于竞赛的模式来建立评价常规教学质量的体系,这样得出的结果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各个院校的办学质量也就一目了然,具有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近年来,学院专门成立了《基于技能大赛专业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构建》重点教研课题小组,通过建立技能大赛与教学质量评价融通机制,以技能大赛题库和技能评价标准为基础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系统,从而形成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化的考核体系,并且各门课程以赛代考,其中实践考核以全国大赛技能标准进行以赛代考;理论考核以全国技能大赛理论竞赛考试内容作为题库,并借助于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考核内容标准化、考核形式自动化,最终得到客观公正的教学质量考核结果。

其中,学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与探索,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建立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课程考核体系,并首次应用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中10和11级学生的“仪器分析技术”课程考核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应用英语专业分别对2013届和2014届学生进行了基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商务英语社会调研”课程考核改革,毕业大作业30%的成绩是对专业技能大赛的设计和考核。从而实现了从“自我评价”到“标准评价”转变。

篇11

虽然应用型高校和研究型高校同属于本科办学层次,但是对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学生就业的侧重点却理所应当不同。研究型本科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侧重理论和学术研究型,更擅长于研究物流方面的某一理论和某一项技术,掌握物流业发展的某一规律,研究物流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适合于行政事业单位和物流研究院所相关岗位。而与一般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则更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应用性本科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应该是更适合物流生产活动中一线管理岗位叭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多为地方政府主管或共建的,生源主要以本地为主国家赋予地方院校的使命是重点为所在地区服务,适当服务周边地区。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能力型、创新型,创业型”的培养目标要求,针对区域产业发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按照区域产业升级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链紧密衔接,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培养方式。如本地的主导产业是服装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和农业,物流管理专业针对这些行业的特点,设置服装物流方向、电子信息物流方向、石化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方向。为了让培养的物流人才更容易被企业接受,学生毕业后能顺利上岗,学校要与各行业的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签订共同培养协议或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等适合不同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其源于地方、服务地方的特色。

2.地方院校物流苷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就业难与企业物流人才严重缺口的矛盾折射出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一定问题。尤其对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脱节问题严重,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2.1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不够科学合理

培养方案的优劣决定培养的人才的素质和社会适应性。但是很多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均是本校在职老师集体讨论的结果。据调査,大部分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招聘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并非物流专业毕业。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没有接触过社会。因此,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否认会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缺少企业管理层的参与和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缺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合。因此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论性较强,实践性不足。

2.2课程设置大而空,与地方产业联系不密切

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有600多家,其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有200多家。不管是综合类高校还是地方性院校,教育部对物流管理专业评估采用统一的标准,致使地方院校特色不明显。很多地方院校课程完全按照教育部要求来设置,专业课程标准化严重,没有地方特色,没有行业特色。例如大多数学校统一开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傑三方物流》、《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存管理与控制》、《物流技术与装备》等课程。即使有些高校划分了具体方向,如企业物流、国际物流方向等,但方向课程设置通常是一些常规课程,如企业物流方向中设置了Cik业物流>、《物流战略管理>、〈性产运作管理)等课程,没有一项与地方产业相关的课程和方向。同时,课程开设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知行分离。即便设置了实践课程,开设率非常低,仍然是理论讲解为主,使培养的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功底不深,动手操作上又技能不足,导致就业时的高不成低不就。与此同时,大多数院校不重视实践教学考核,考核方式不规范,考核力度远远低于理论教学。

2.3 实践教学条件有限w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其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课程中开展一系列实践教学,在课程中需要增加一些实验课程,如物流仓储、配送作业流程操作和物流相关软件的操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建立专业实验室或者开展校企合作,将实践基地建在企业。而实际上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因为是省市共管,往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导致资金缺乏,实验室建设简陋,技术设备较为落后,无法正常开展教学。即便有很多地方院校积极的与地方物流企业或物流园区进行合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但因为学校位于二三级城市,当地的物流企业均为中小规模企业,企业业务量小、操作简单低端、管理落后,无法提供教学所需要的实践条件,致使实践教学难以开展到位。

2.4师资结构不合理,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

物流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具有充足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工作。但事实上,很多地方性院校为了实现综合院校的发展目标,提升本校师资层次,只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导致很多物流管理专业表面上师资较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较髙比例,但真正能担任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却非常缺乏。甚至很多教师不是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的,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进入学校。此外,副高以上职称评审条件也由省里统一制定,主要考查科研成果、论文、专著等,导致很多专业教师忙于学术研究,对实践技能的提高漠不关心和重视。

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向

3.1调整优化物流专业结构’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集群对接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并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要根据地方主导产业结构,建设一区一品的特色专业群,形成专业集群效应,实现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髙技术人才。如广东惠州本地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石化产业,惠州学院作为惠州唯一的地方本科院校为此设置了相应专业院系:电子系、服装系、化工系。而物流管理专业并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顺利就业于本地产业服务中。因此,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应紧紧围绕这些产业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在原有专业方向基础上增设石化物流方向、电子物流方向和服装物流方向。在方向培养方面可以采用订单培养模式,企业有什么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就可以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与之对应。如石化物流方向可开设危险品化工知识、石化加工流程与工艺、危险品储运、化工物流装备使用与维护等。教学过程采用双方合作培养模式,化工类的专业教师主讲危险品化工知识、石化加工流程与工艺等课程,物流专业的教师主讲物流学、危险品储运、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课程。

3.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办学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充足的场地和资金,同时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种类繁多且更新速度快。地方本科院校受条件差、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的双重影响,难以进行大型实验室建设。同时地方院校基本分布在二三线城市,本地严重缺乏可合作的大型物流公司。因此为了保证地方院校实践教学的需要,就要建立经济实用型且能培养地方性一线管理人才的实训基地。如选择建立《物流管理沙盘模拟>实验室,这种实验室建设成本低且实用性较强,能模拟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个管理和作业系统,通过构建整个经营环境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其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另外,还可以购置或者与企业共同开发一些符合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物流操作流程的物流软件,如〈潘三方物流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仓库管理系统软件》、〈淀输配送系统软件》、《物流系统仿真软件》等。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整个物流运作流程和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化与设计过程,提高学生对整个物流过程的熟悉,在虚拟的操作过程中让其具备实践中的组织和协调管理的能力。

(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除了学校自建实验室,实践教学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和顶岗实习,可以有效地节省教学成本,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但在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方面,如果实习基地企业选择不当会给人才培养的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学校有关部门从企业的需求、学校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和企业的物质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探索建设“校企合作”办学的订单培养模式。如让合作企业设置实训的生产岗位和企业培训中心,提供培训岗位,实现人才培养校企共同承担,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主导实践教学并兼有学生成绩考核。可以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论教学阶段,由学校老师进行讲授,-二个阶段是实践教学阶段,请企业高管进入课堂或者直接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实训岗位,亲身体验,使其主动发现问题、‘决问题。

3.3实施校内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进行“满堂灌”的被动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参与、老师引导和指导,以掌握技能、综合运用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教学目标的主动式教学。可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归纳式教学和项目设计式教学蹲方式。

(1) 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案例教学。在讲授理论知识之前先让学生试着阅读和分析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启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再结合案例问题进行知识点讲解和结合。在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再分组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一些相关案例,让学生从中熟悉物流行业概况,包括企业发展沿革过程、营业项目、服务特色、设备设施基本情况以及具体的作业流程和发展战略等,使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培养其洞察、判断和分析能力。

(2) 归纳式教学法

教师先安排学生去企业参观和体验实习,然后再根据实习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理论问题的讨论。然后老师再通过适当的点评和统一分析讲解,把学生感性的、零乱的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 项目设计式教学法

在落实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带学生深人企业调研,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在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将不同问题设计成不同设计项目,布置多人为一组共同参与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项目。按照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学科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共同讨论、研究后将任务分配给每个人,让其独立完成各自任务,最后由项目小组负责人汇总后整合提交设计方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防止理论与实际脱节。还可以使得不同性格爱好和不同基础、掌握不同方法的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协调能力的提高。

(4) 将竞赛类活动列人人才培养计划

将与物流相关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暑期社会实践”等竞赛项目列人到大学生培养计划中,成为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两次此类竞赛活动才能获得毕业学分要求,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加此类活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很多地方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实践能力,必须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从企业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聘用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改革应用型院校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级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3.5进行学生考核机制改革

大多数髙等院校存在统一的评估制度和重理论考核轻实践考核的不合理考核方式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教育部首先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出台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大学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气其次,学校实施以实践能力考査为主的实践教学考核新方式。现代社会企业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又具有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人才,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该考核机制要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案例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技能展示、合作协调的团队精神等P1。

(1) 积极推行“双证制”

将理论考试和应用技能考试作为毕业考核的双重要求,在正常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开展的各项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的水平等级考试,包括全国物流师证书、报检员证书、报关员证书和国际货代员证书等,为学生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

必须改革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建立笔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实际操作、口试、上机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上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合理性来确定成绩。通过建立基本技能的教学考核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环境中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物流设计大赛、相关的社会活动和各种职业技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