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视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5 09:25: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视新闻报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视新闻报道

篇1

在新闻传播的理论中,对“受众”是这样界定的:是新闻的接受者,是新闻信息传播的目标和传播效果的检验者,也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而所谓“可信性”,是指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肯定性反应,即相信的程度、比率和取向等属性。可以说。可信性构成了所有新闻信息的品格和素质。如果新闻报道的受众多。可信性高。产生的社会效益就积极,就可以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而“不可信性”则与“可信性”恰恰相反。

电视新闻报道出现受众不信任的情况,是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相矛盾的,是现实的一种不和谐现象。一方面。电视受众要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及身边发生的时事信息,了解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的信息,对党和政府的电视新闻媒体抱有真挚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受众有日渐强烈的自主意识,往往对所接受信息的真实性有疑虑、有戒心,特别是对某些敏感、热点问题的报道,不信任的心里特别突出,且不说大到“固若金汤”的豆腐渣工程,仅就我们眼前。那些已经出笼或正在出笼的掺杂着各种水分的电视新闻报道,就已经使部分受众不信服我们的新闻报道,损害了新闻事业发挥党和政府的效能,削弱了电视新闻媒介的舆论影响。综上,正因为电视新闻报道的受众多,如果他的可信性低,不仅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影响新闻信息发挥积极的效益,还会对社会起到不小的涣散性、破坏性作用,长此以往,会使受众的不可信心态恶性蔓延,造成社会性的“信任危机”

二、不可信性的主客观原因及其表现

受众对电视新闻报道的不可信心态,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本身的问题,他还涉及其他许多方面。但是睿智思考、明辨真伪、追求真知是受众自我意识的健康心态。而良好的党风、社会风气则是高素质新闻报道和受众正常心态存在的社会政治大环境。这三方面的不和谐与脱节。致使新闻报道在宣传和受众双方出现不可信性及其他一些问题。当然三者之中,有内因有外因。有主因有次因。从一定程度上说,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大环境影响新闻报道和受众心态及相互关系的小环境,具有决定性意义。

真实的新闻报道是赢得受众信任的源泉。不真实的新闻报道是丧失信誉的症结所在。失实失真有无意和有意之分。我们主要分析有意失实失真的情况。大致可有以下几种:

1.政策走样。新闻报道未能全面表述或用典型的表述体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而是过分热衷于眼前的宣传效果,取其所需,不恰当地突出某点,渲染某部分,以致政策变形,甚至于此政策与彼政策抵牾,使正确的走样,变得经不住理论辨析和实践检验。

2.观点错误。未能把理论同我国实际结合好。未能吃透某些理论观点,就在新闻报道中生搬硬套地引用、“体现”这些理论观点。或以某观点俯就过时的个别事实现象,或把社会中的个别事实现象硬帖某观点以应时,致使新闻报道倾向偏颇。

3.思想片面、唯上是尊。未能全面权衡、比较各个方面新闻事实的联系,利害,不是按比例地浓缩、反映事物的正面与反面、成绩与缺点、利与害等环节和侧面的关系,往往取其一点一面、以某个上级领导的意图为报道宗旨,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说好就绝对好,说坏就绝对坏,不断出现“否定之否定”,致使聪慧者反感,盲从者错觉。可以这样说,片面的、唯上是尊的报道及报道后舆论监督和引导不利,也是导致事态扩大的原因之一。

4.颂今非昔。未能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事物,或今昔褒贬不一。或颂今不当。非昔过多过滥,或对今昔功过、是非、得意随意评价,出尔反尔,缺乏准头和稳定性。

5.闭门造车,人为地拨高。典型化、言过其实,搞理想化的主观宣传,造成新闻报道与受众生活体验的认知和和谐,拉大距离。

6.沽名钓誉、恶意造假。某些电视台人为、主观、故意、为了沽名钓誉进行的恶意造假、炒做,这已经不仅仅是在考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判断和能力,而是考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人格。

三、如何尽力消除电视新闻报道的不可信性因素

不盲从、不依附、不轻信而独立选择、思考和评价,这无疑是现代受众对待所有新闻报道的基本取向。仅就电视新闻报道而言,笔者认为,消除不可信性因素,提高可信性效果,重要的在于新闻信息视听要素的真实,倾向正确,适应受众的“期待视界”。要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讲真话、讲真理,全面正确的报道、体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看问题要客观辩证这一大前提下,还要注意:

要善于用心、用眼、用镜头捕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敏感、焦点、热点题材。正因为电视新闻报道受众最多,影响最大,及具有视听兼备、时效性强、家庭式接受方式等一系列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更要注意需要与可能、长远与眼前、客观与主观各个方面,要切中要害,在报道时立场、态度要正确,时机要恰当,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呼声,要注意疏导和降温,分析入情入理,不强词夺理,不民意,不舍本逐末,避实质而讲枝节,在这一点上,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可为楷模。

1.适合受众“期待世界”。电视新闻报道提供的信息,要急受众所想,满足受众视听所需,力求符合受众的“期待视界”。对于多数受众尚未普遍认识的真理,未能了解、赞同的信息、观点的倾向。不要硬性灌输,不要强加于人,要善于调动详实、准确的背景资料和事实信息,辅佐以剪裁得当的真实镜头语言。善于下“毛毛雨”引导,力求由浅入深、由少积多,疏密分量恰当,适合受众的承受能力。

2.平等交流、平视采访、多问为什么。要摆正电视新闻报道与受众的关系:电视新闻记者、编辑与被采访单位、任何时候也不可以救世主、教育者自居,要以知心朋友的热诚态度,循循善诱,让受众在和谐的气氛中了解事实,相信事实,接受健康有益的信息。其次,电视新闻记者、编辑不是“无冕之王”,决不能有“王气”。

我们手中的镜头和笔。不是展示我们“特殊地位”的机枪大炮,只是我们真实的纪录新闻事实的工具。新闻记者只能以平等的心态和姿态面对和接触被采访单位和个人,以理性的思辨报道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关注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在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能的同时,决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还是被采访单位、被采访人。

3.利用自身优势,讲求新鲜、时效。时效与新鲜关系很大。快可新,新需快,新快可以先人受众头脑,增大效益。电视,新闻报道要力求时间新、观点新,不要逆受众的求新心理。

篇2

基于以上认识,地方电视新闻在选题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要加强对新闻现场的报道,减少结论性的解说和评论,更多地把新闻事件所引发的思考让受众独自体味,或者让不同层面的受众展开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如某电视台报道了一则《赡养争执的背后》的新闻,内容是子女间为了争夺母亲房产的继承权而“争夺”赡养权,该报道除大量采用现场同期声外,还以老人无奈而伤感的背影作为结束方式,给受众留下了极大的思考空间。①

有了民生的视角,即便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法制新闻等照样能赢得受众。举例说,某市乡村道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果我们把报道的视角定位在有关部门的政绩上,也许这条新闻根本不会有人去关注。但如果我们从民生的视角出发,着力报道乡村道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报道农民获得的实惠和好处,以及农民的所思所想和所为,那么这条新闻一定能够抓住广大农民受众的眼球。

地方电视新闻报道要以为民服务为己任。关注民生意味着百姓生活无小事,地方电视新闻就是要把镜头瞄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气象物价、邻里关系、家长里短等似乎新闻性并不强的事件,不但要关注事件本身,而且要增强服务意识,着眼于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于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信息,以使问题得以高度重视和高效解决。尤其要注意,对问题的报道要有始有终,要时刻关注事态的发展变化,及时给予跟踪报道,直到问题得以最终解决。

如某电视台报道的《这样的商品房我敢住吗?》,即是值得借鉴的成功之作,该报道对业主在装修时遇到的房屋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尤其就现场勘察时楼板厚度、钢筋粗细和密度等与设计图纸的差异问题拍摄了大量的图像资料,随后又采访了开发商以及国土房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后又进行了及时的后续报道和反馈报道,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维护了有关业主的切身利益。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但吸引了受众,提高了收视率,而且使媒体和政府都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提高了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试想,如果电视台仅仅曝光这个问题,而不促成问题的解决,或者问题曝光以后就没有了下文,那么这样的报道对老百姓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这样的报道对受众又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地方电视新闻报道要植根于本土文化。尽管卫星信号扩大了地方电视节目的传播范围,但地方电视新闻报道无疑仍然是以本地受众为主,这决定了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必须以本地受众为中心,植根本土文化,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

植根本土文化,要求地方电视新闻报道不仅要注重选择能展示本土文化的新闻场景,更要注重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以寻求受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达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和培养受众热爱家乡的情感。所谓本土文化,包括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文传统、风俗习惯和图腾禁忌等,如果发掘利用得好,可以有效地形成地方新闻报道的特色。在这方面,南京电视台曾经制作的《1860新闻眼》系列新闻报道堪称典范之作。该系列报道以寻访南京老地名、重拾南京人的地名情结为主线,制作了八集关于南京老地名的节目,采用老南京人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资料画面相结合,辅以主持人适时的背景解说和现场访谈,极大地唤起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和认同。②

植根本土文化,要求地方电视新闻报道与本土受众感同身受,用百姓的话说百姓的事。为此,我们必须注意研究本地的风土人情,研究和运用本土受众的个性语言,使新闻报道通俗易懂,充满乡土气息。尤其是现场报道时主持人的采访用语一定要考虑本土受众的语言习惯,这样的报道才会让受众感到真挚、亲切,容易接受。

植根本土文化,要求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充分发挥受众主体性,使他们在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互动中,既是新闻的接受者,又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很多地方电视台都鼓励本地民众积极主动地提供新闻线索,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不仅拓宽了新闻来源渠道,而且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同时也拉近了电视台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新闻的收视率。这些做法非常值得各地方电视台借鉴和推广。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关注民生也不能为“民生”而“民生”。地方电视新闻报道一定要特别注意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防范假新闻的出现,力避新闻的“隐性失实”。否则,非但于民生无益,反而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注 释:

①杨明、裴金波:《从〈万家灯火〉栏目看电视新闻节目的人文关怀》,《新闻传播》,2008(8)。

篇3

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创新吗?这不就是很平常的新闻报道吗?没错!我认为这就是创新,创新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来的,创新是用一个个镜头积累起来的,创新是一次次超越自我的挑战。

在“甬黔携手 万人助学”活动正式启动前,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新闻主题,拥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因为这项活动体现了“政府积极引导,全民自觉参与”的特性,活动的开展对促进东西部合作,建设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拥有这样的新闻背景,一定能够为采制好作品创造条件。基于这样的前期心理准备,新闻综合频道下定决心,调集精兵强将,实施两个小时的新闻直播,目标锁定中国新闻奖。为实现预期目标,频道组织了两项活动,一是观摩历年中国新闻奖作品,要求全体采编人员集体观摩和讨论,加深大家对好新闻作品的把握和了解。二是开展现场好新闻大奖赛。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需要用镜头说话,没有现场生动的画面,再好的题材也不能在竞争中取胜。19日当天,新闻综合频道以大练兵为出发点,组织40名记者、编辑开展了同一题材的电视新闻大赛。在荣誉和责任面前,所有参与大赛的人事先都进行了精心策划。实践证明,这些前期工作的准备,为最后新闻作品获得大奖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为一个新闻事件设计一个大赛,让参赛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万人助学的现场,有成千上万的宁波市民参与活动。只要有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经历,也就会有不同的思想,更会有不同的行动,因此也就会有成百上千的线索供你采访。这其中每一个人每一种角度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篇4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2]。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等特点。现场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与核心,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头表达力,能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向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发生、发展情况;要善于应对,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能使采访者吐露真言;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反应敏捷,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把握现场的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3]。以泸西电视台曾报道过的一则新闻《铺筑山区致富路》为例——现场主持人:“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高寒山区三塘乡俱久公路的施工现场,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村民正在修建他们的进村道路,这条公路建成后,俱久村‘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主体部分:三塘乡俱久村委会有着600来户人家、2539口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村道路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修通水泥路成了村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都进不来,来的车(都是)进都不敢进来,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农副产品也出不去,生产资料也进不来,就是落后了。”乡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多方筹措资金170万元,村民自筹10万元,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三塘至俱久村年久失修的进村道路。据悉,这段公路全长4.2公里、宽6.5米,预计今年11月完工。在公路施工现场,记者随处可见筑路村民们挥汗如雨,一派忙碌景象,热情高涨的村民正为发展山区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位于三塘乡东部的大孔照普村,海拔2160千米,流传着“遍山都是宝,无路就是草”的是顺口溜,多年来,晴通雨阻的道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80多万元,投工投劳6万个,修通了长2.3公里,宽6.5米,厚18厘米的进村水泥路,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让老百姓真正走上了致富路。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修好后,好走了,现在基本上天天都有车进来。大车、小车、养的猪都能‘坐’小轿车了,小车直接就可以开到猪圈门前,养的猪都好卖得多了。”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三塘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发动群众走自力更生与多方支持的路子,总投资400多万元,共修建村间道路31.8公里,全乡8个村委会道路硬化效率达62.5%,通路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创造了山区修路史上的奇迹。同期声:村民李红英:“我们山区,(目前)到处是水泥路,村村寨寨(都是),我们三塘乡基本上到处都通水泥路了,方便得多了。”现场主持人:“如今的三塘乡,一条条康庄大道正向远方延伸!村村通水泥路领跑全乡经济快速发展!”这则新闻中,记者能把现场最真实、最精彩、最有说服力、最鲜活生动的形象呈现给群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二、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电视新闻具有新闻性、知识性、艺术性,是有声音的报纸、有文字图像的广播,列宁曾将苏联电影定义为“政治性强的形象化政论”。现场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报道对象的客观反映,现场真实性就是要把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加修饰、原原本本地展示在受众面前,充分发挥现场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把报道做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近一个时期,一些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尤其是纪实性很强的现场报道节目频频使用“再现”镜头。例如:抓获受贿者后,电视记者通过犯人或见证人的口述,人为地再现案件中行贿受贿的细节;人为地再现犯人密谋犯罪的过程……[4]众所周知,新闻与电视剧有不同表现方式,新闻之道在于求真,离开了真实,新闻便无价值可言,对电视新闻而言,其真实性包括: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由此可见,现场报道新闻的真实,是严格的事实的真实,无疑要完全忠于生活的真实,它不允许像艺术作品那样塑造典型、合理想象、推理,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记者的语言和道听途说的事情用虚假的画面显现出来,当然新闻也不是原始生活真实的翻版,而是在绝对忠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取舍,提炼主题,加强新闻表现力,便于新闻受众了解真实的生活,但新闻加工的幅度应严格遵循新闻原有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三、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电视新闻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体现,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除了现场感之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能带给观众另一种鲜明的心理状态——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参与感是人与人直接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当电视把画面与声音一齐诉诸观众的感官时,参与已成为普遍的收视心理需要和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参与感已成为决定现场报道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记者总是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这说明记者在第一时间已经到达了现场。《都市条形码》主持人总是能够深入案件本身给观众带来一种知识的解读性,一种能够深入其中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独特关注和客观评析。采用在现场完成报道,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开播以来,创下了昆明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最高点。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给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带来过最及时的新闻现场,共同亲历新闻、感觉发生、关注细节,创造了收视率最高的奇迹[5]。

四、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版符号,只有声画的真实,传播的信息才是准确的。在这一前提下,新闻现场报道才能在受众中产生真实感。从而使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事实真实和表现手法真实统一。那种靠扮演、重拍等事后通过导演的“再现”镜头,制造出来的“真实”一旦被观众敏锐的目光察觉其中破绽,便会疑惑顿生,假作真时真亦假。图像的真实性既然受到怀疑,那么新闻的真实当然也无从谈起,这种没有新闻真实性的手法,也就没有了真实感,更谈为上新闻的报道力度了。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有助于其现场报道真实性表现,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电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出现了记者拿着话筒到处伸的现象,新闻中各类人物也不管有无必要,都请其出画面大讲一通,使电视新闻屏幕充斥着大量水分,降低了一档新闻的整体质量,倒了观众的胃口,所以现场报道时选好采访对象是决定同期声应用成败的关键。

篇5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尽可能地展现出新闻的原生态。一些电视新闻工作者害怕新闻直播出现闪失,因而尽可能地把新闻节目变成一个精心设计的戏剧类节目,追求起承转合,强调新闻的戏剧化冲突。或许是害怕观众不买账,在节目编排的过程中,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或者评论员尽可能地追求现场感。换句话说,本来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新闻节目,可是节目的制作者又千方百计地要求节目的主持人或者评论员极力掩盖“新闻策划”的痕迹,把新闻变成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

这样的电视新闻制作手法是不诚实的,它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而且更主要的是,会让新闻变得十分虚假。如果对新闻进行随意的剪裁筛选,把新闻变成一个个精致的小品,或者,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刻意地追求戏剧化的冲突,那么,这样的新闻节目就是一个不真实的新闻节目。

部分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了解新闻的本质,以为新闻就是信息供给,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观众提供大量的信息。部分电视新闻节目采用电话访问或者视频对话的方式,把电视新闻画面切割得支离破碎。新闻评论员在画面之外喋喋不休,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则一脸困惑呆呆地望着电视观众。这种为了追求信息量而彻底颠覆电视新闻传统表现手法的所谓创新举措,不仅大大削弱了电视新闻的表现能力,而且让电视新闻变成了电视宣传。电视新闻与电视宣传虽然都在传播自己的理念,但是,电视新闻强调的是真实性和客观性,“以事实说话”,电视宣传强调的是导向性和说服性,因而“以观点说话”。因为过于突出电视评论员的评论色彩,结果导致电视新闻具有明显的说教成分。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与其说是在传播信息,不如说是在灌输观点,久而久之,会让观众产生错误的思维定势。现在某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之所以成为公众嘲笑的对象,根本原因就在于节目制作者主题先行,在确定基本的报道基调和价值判断之后,聘请一些所谓的专家评论员在电视直播中胡说八道。由于电视台的主观倾向性过于明显,电视新闻评论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大胆猜测基础之上,因而电视新闻节目给人一种滑稽之感。

假如为了追求画面的完美,而故意选择奇特的角度;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故意舍弃一些重要的细节;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而让电视新闻评论员刻意地引导观众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这样的电视新闻就是在用现代传播手段集体造假。

篇6

(一)信息更新慢,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电视新闻报道需要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和最新性,这样才可以让受众群体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社会消息。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中,传播的信息需要经过很多的审查程序方可公布,使得信息播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也不能进行现场的报道,使人们难以及时的掌握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使新闻报道的意义难以发挥出来。

(二)反馈环节薄弱,无法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

传统的电视媒体中存在着反馈环节薄弱的问题,使电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较少,从而很难获得用户的真实反馈。传统媒体中,信息者是电视媒体,而媒介从业人员需要把编辑好的内容以电视传播的渠道传播给受众群体,这一环节缺少必要的反?和互动,使得受众群体不能及时的表达自己对信息的见解和想法,同时由于反馈环节的缺乏,导致新闻媒介不能了解到受众群体对自己的改善意见,从而难以在满足受众群体的基础之上更好的完善自我,使传统观媒体不能实现很好的发展和突破。

(三)选择性较差,使得新闻传播缺乏灵活性

电视媒体中,一般是按照电视台规定的顺序进行播放,受众群体自主选择性较差。另外,电视媒体播放具有不可逆性,电视节目播放不具有重播和后退的功能,使受众群众不能根据电视节目合理的选择自己的时间,很多电视节目由于播放时间和受众群体休息时间相冲突,使很多受众群体错过了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严重影响受众群体的观看欲望,不利于电视媒体的发展。

二、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

(一)将电视新闻与移动媒体建立联系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要和异动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要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得到完美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不断开发电视新闻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着很多点播观看电视新闻的网站,但是这种方式不太方便,会受到网速传播方法的限制,因此可以不断的开发电视新闻手机客户端,以此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捷;第二,创立社交媒体的客户端。社交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腾讯微博、新浪微博、搜狐微博都推出了客户端根据热点事件,客户端提供互动评论、消息更新、视频直播等多项功能。在建设电视新闻品牌中,也能够利用和别的社交媒体的合作,创立客户端,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也可以减少自身在客户端的投入。

(二)创新新闻报道形式

新媒体带给受众的强烈的视听感受是电视新闻无法比拟的,因此,电视新闻报道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新闻报道形式进行改革,简单的主播加上采访视频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接受需要,其他多样化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参与到新闻报道中。例如,借助网络技术将画面声音结合,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现场报道情形,使采访环节的感染力更强;又如,借鉴新闻类节目的形式,将新闻事件采用动画、配音、新闻小短剧的形式再现,给受众强烈的新闻事件还原感,引导受众的感知情绪和新闻评价走向;另外,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群众时应加强与群众互动,强调群众的参与,群众的参与能够给新闻报道提出许多临时性但极具创意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形成有特色的新闻报道。同时,在电视新闻报道的后期制作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调整,让互动画面更加真实生动,使新闻有血有肉。

(三)建立完善的反馈及交流机制

篇7

电视新闻报道的特性就在于强烈的现场感和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与同步性。在这一特性的要求下,新闻报道当中现场出境记者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超出简单的新闻报道本身,而是代表着媒体的形象以及舆论的导向。成为研究电视新闻报道所必需面对的课题。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与很多种,有一般消息的简单处理,大多言简意赅,突出信息量和时效性。但与之相对照,电视记者在现场新闻的出镜报道,一般都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显示了媒体对这一新闻事件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电视媒体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强化新闻的重要性,是由于现场出境报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新闻效果所决定的。从传统意义上讲,记者在现场是新闻报道的必需条件。这一点不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概莫能外。而电视新闻由于记者的出镜报道,使得记者的身份和形象从隐性的幕后转而来到台前。因此比起其他媒体来说,电视新闻报道具有了独特的手段和表现形式。记者出镜报道既为新闻增加了现场感,也为新闻现场报道增加了记者参与的痕迹,将新闻报道的主客观因素清晰可辨的统一到新闻报道中来。电视记者的现场出镜报道形式多种多样,总的来看分以下几种:1)现场报道;2)现场探访;3)现场评论。不论哪一种形式,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记者出现在一条新闻的报道的起始部分,手举话筒进行现场报道。由于身处现场无论画面还是声音都强烈的发出来自现场的信息,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这种方式被普遍采用到新闻报道当中。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这种记者出镜报道形式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现场报道记者与演播室的节目主持人先后对同一条新闻的导语或内容进行播报,造成重复。在遇到这种情况发生时,后期的新闻节目编辑往往会去掉记者现场出镜的段落,以保持新闻节目的整体和连贯,因此这就对现场出镜记者的报道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的现场出镜报道不能是新闻导语的简单重复,而是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切入点。在这里,现场报道记者的身份不是一个出外景的主持人,而必须是一个带着问题去采访的记者,他需要发现现场的新闻事件有哪些值得拿出来强调的新闻点。而这个新闻点,必须就在新闻现场,而通过现场出镜可以将该新闻点进一步强化突出,以达到通过现场报道为整个新闻增色的目的。目前,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的新闻报道,其记者出镜的运用大多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一原则。不论是“一带一路”这样的大型系列报道,还是比较重要的时效性新闻报道,记者出镜目的性强,记者现场把握能力和编辑后期选材能力都显示出较高水平。但是在地方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当中,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尚缺乏严谨规范的训练,现场抓取新闻点的能力,现场表达能力都有欠缺,如果后期编辑的要求也不规范,就会出现记者语言、行为、形象失当,现场报道与演播室导语重复等现象,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进而影响媒体的公众形象。

2现场探访

出镜记者引领观众探访新闻现场以期更生动、更直观地报道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是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经常运用的手段。它发挥了电视新闻报道的优势,增强了现场感,同时也显示了电视新闻记者突破简单的现场报道程式,向更深入的现场报道发展推进的进取精神。“探访”与“引领”本来是电视专题节目经常运用的现场报道手段,在旅游风光考古探险类节目当中更是屡见不鲜。而电视新闻报道当中,现场记者运用这样的手段来报道新闻目前尚不多见。原因在于,这样的报道方式经常受到报道题材和现场记者本身素质的限制,加之新闻报道的篇幅有限,因此,在实际报道当中较少运用。但是随着电视报道记者队伍的不断充实,许多既具备新闻采访经验又拥有较强表达能力的专业电视新闻记者不断涌现,他们能内能外,能写能说,眼中有物,嘴里有话,脑有所思,笔下有神,这样的“全才”电视新闻记者的出现,为电视新闻报道增添了众多靓丽的色彩。基于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把握能力的现场“探访”式报道,目前在电视报道中经常运用到重大新闻事件现场花絮报道、重要科学考察现场报道以及重大灾害事故现场报道当中,这样的报道往往最为人们所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如何接待?南极北极珠峰科考,探险队员们的工作生活如何?矿难、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现场救援的进展和难度如何?这些报道,无法用统一的、客观的新闻通稿式的语言和程式化的镜头加以描述,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具有把握能力、发现能力、表达能力的现场记者来组织完成报道,而其最好的报道形式就是现场出镜报道。现场记者通过自己所处环境、所接触的有价值信息、亲眼所见并能与观众共同分享的特殊物品、细节,在电视镜头前,将其有重点、有逻辑、有次序的表达出来。通过强烈的现场画面和声音氛围的营造,给观众更多的信息量,更真切地感受,应该说是将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更大的优势发挥了出来。

篇8

谈到电视新闻报道是否应该有个性的问题,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个性会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而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是当前强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新闻工作的底线。那么在坚守真实这一底线的同时,是否允许电视新闻报道有个性呢?在这里我们暂时放下新闻这个话题,先看一下与新闻一样强调客观真实性的“历史”是否允许有个性。

我们都知道《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确定无疑是历史类书籍。然而《史记》一改以前历史书籍的枯燥与沉闷,开创了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在章法、句法乃至用词上都颇有个性,《史记》并没有因为其鲜明的文学性和包含作者情感这些个性,而失去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反而更容易被人接受、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强调客观真实性的“历史”编写允许有个性;同样,强调客观真实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也可以有个性。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是一种“本真真实”。新闻报道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和再现,是再现真实。传统的西方新闻教科书奉客观中立为新闻圭臬,却忘记了任何报道都会有倾向性,都不过是特定意识形态的反映,西方的媒体只不过更懂得表达观点的技巧。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也都或多或少地掺入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报道“5・12”汶川大地震和“3・11”日本大地震时,面对重大的自然灾害,在新闻报道时,记者也都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媒体和记者的个性也都表现在新闻中。这种感情是源于事实的生发,不但不会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而且会让人感到更加真实可信。如果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记者保持无动于衷的冷静、麻木不仁的客观,不但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反而会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反感。也正是由于媒体和记者有了自己的个性,他们才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报道新闻,使新闻更全面,更生动。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但是,这一万个哈姆雷特是大同而小异的,不会因为人们心中的哈姆雷特有“个性”而丧失哈姆雷特的共性,使哈姆雷特成为不可知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电视新闻报道在保证客观真实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个性。

二、个性让电视新闻报道更生动

随着科技和通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的日益开放,独家新闻已经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使新闻资源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共享资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每个广播电视台报道的内容和程式都一样,就很难吸引读者和观众。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没有感染力,没有感染力就没有竞争力。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就是依靠其独具个性的新闻报道成为二十世纪新闻采访女王。她在新闻面前表现出的犀利和直率,她那种富于文学色彩的语言、第一人称亲历报道风格、叙述与议论相结合、故事性构思新闻的诸多个性特点让其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偶像。

以严谨著称的山东电视台所创办的《早新闻》》以其严肃性、多信息、快节奏以及删繁就简的个性色彩让传统的正规新闻焕发青春,牢牢抓住了白领阶层;而以娱乐闻名的湖南电视台,其午间新闻《播报多看点》,则以轻松、幽默、知识性和少许的时尚性、娱乐性的个性色彩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以民生新闻一炮走红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其名牌栏目《南京零距离》以其犀利的语言、平民的视角的个性色彩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也是丰富多彩的。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充满了个性的新闻报道,才真实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反观许多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时政新闻和报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没有多少区别,甚至有人戏称,看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就不用看本省的《新闻联播》。

三、电视新闻报道个性的塑造

1. 个性新闻报道要有好思路。公式化、概念化、教条化的新闻报道无人爱看,又何谈作用。一条新闻的优劣关键是看是否有好题目、好角度,是否有深度。一个好题目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好导语让人耳目一新,一条好新闻引人深思。记者的思维方式往往体现在其采制的新闻中。怎样观察、观察什么?怎样采访,采访什么?怎样报道,报道什么?同样一件新闻事件,有的记者会更侧重从社会的原因去分析报道,而有的记者会从经济的视角去诠释,还有的记者会从道德和情感的角度去感悟。用记者最擅长的角度去采访、分析、报道,也就形成了个性化新闻报道。

2. 个性新闻报道要有个性化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内容是记者的基本功。而一条优秀的好新闻仅仅清楚准确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制出具有个性的新闻就需要有个性的语言。新闻的语言最忌陈腐,老生常谈,缺少活力。富有特色、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语言能让新闻更鲜活。

3. 个性新闻报道要有个性化栏目。电视新闻是要依附于媒体和栏目的,每一个新闻栏目都要有自己的风格。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栏目的个性化尤为重要。要有个性化的理念、个性化的主持、个性化的点评、个性化的包装。栏目也要养成自己的风格和习惯,形成自己的个性,以栏目的个性统一记者的思维。同时,栏目还要具有开放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型思维。能够包容个性记者,包容个性新闻报道,为记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篇9

中图分类号 G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57-1

新闻自由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繁荣兴盛,许多新闻报道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新闻报道中侵犯隐私权的案例这些年尤为突出。2011年11月在新闻媒体报道的“杨武事件”中,伸张正义的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但各大媒体记者却为新闻侵害他人隐私权。殊不知,任何泄露他们私人信息的做法都意味着第二次伤害。如何进行正确的新闻报道,如何尽到媒体应尽的责任,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失误,如何自律,任何一个媒体人都应该从中得到反思。

1 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

面对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问题,我们要更明确新闻中对隐私权的具体规范,从而在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下更好的进行新闻报道。

1.1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有责主体。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有责主体的含义就是当事人的隐私被侵权后,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1.1非职作品侵害隐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规定:杂志报刊对需要发表的作品,必须严格审查,若发表的作品侵害第三者的名誉,影响到第三者的名声,则作者和出版单位都有责任,作者和出版单位为共同被告。如果当事人可以选择作者还是出版单位之一为被告,也可以把两者同时列为被告。一句话总结:当事人有权选择被告是单一的还是共同的。

1.1.2职务作品侵害隐私的。早在93年就有此规定,在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查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如果因为职务行为发生新闻报道和其他作品发生名誉权纠纷,作者和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如果新闻报道或者作品为作者履行他的职务所导致的,那么只能列出版单位为被告。一句话总结,如果作者的行为为职务行为,又有隶属关系,则责任主体为新闻单位。

1.1.3提供新闻材料引起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此类行为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提供的,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那么出版单位和提供者就为族人主体。如果是因为被动采访,出版单位又不经过采访者的同意,擅自发表该作品,导致其他人的隐私权受到伤害的,那么采访提供者不承担责任。如果采访提供者对这些行为采取默示或者知道不采取积极行动的,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提供者仍然要承担应由的法律责任。

1.2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有如下几种形式: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但由于隐私是真实的事实,只不过当事人不愿意公开,所以一旦泄露,很难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而只能以前三种方式加以补偿。这也是隐私权不同于名誉权的一个方面。

在明确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法律后,新闻人更应提高的是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更要保持住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贞洁。遵纪守法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报道。下面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中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2 新闻侵犯隐私权的思考

2.1价值、利益层面。新闻的自由与隐私之间的博弈其实就是价值和利益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是对当前社会特定状况的反映。在利益冲突的条件下,公平问题总是表现为新闻报道自由与隐私权平衡机制的问题,也就是利益协调问题,于是公平问题就转化为如何限权与保权的问题。

“个人自主的领域――其存在和行动的范围不触及其他人的自由的领域,即是我们所称的隐私。它使个人有权利使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从公共生活中退回他自己的私人领域,以按照他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和期望塑造自己的生活。” 这段话说明新闻报道应严格遵循符合“公共利益合理关联”原则,即在保护公益的时候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比普通当事人高,不同条件下新闻自由和隐私保护需求经常会造成两者冲突的根据,甚至加剧或者缓冲和冲突的因素。拥有足够权力而又极可能违法或的政府而言,公民渴求能寻求一种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政府的牵制作用。

2.2规范层面。遵循“法律均衡原则”,即意味着在处理新闻报道与隐私权保护,要在法律、政策条文与源于处境公平的诉求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规范新闻人报道的权责,另一方面对公众人物的报道尤其以有权官员隐私的权限进行政策及法律的明晰化。

如何判断某种权利安排的正当性,笔者依据经济共和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一个共同体当中,其正当性是某种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的约束下,在不损害任何一个成员的生存和基本尊严的前提下,能够增进该共同体的总体利益。对新闻报道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样做会不会损害公众的隐私权,会不会带来公众利益的增进。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这种改革的正当性就存在问题。

篇10

“华体”引入我国后,曾在报纸媒体上风靡一时,国内的知名媒体《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深度报道,都有着典型的“华体”的风格和特点。其实,概括一下,“华尔街日报体”就是以人物命运为骨,以调查评述为肉,以细节语言为神,即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精髓就在于“以人为本”,这种理念不仅表现在报道内容上的人性化、个性化,而且新闻主题也体现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识,同时也顺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掌握了这种报道理念和方法的精髓,“华体”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篇11

随着时代的飞旋,对于便捷而快速的传播方式,人们普遍认可。时代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但是,传统媒体运营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1]。对于新媒体的挑战,传统电视媒体必须要将定位找准,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够立足。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现状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广泛覆盖资讯的内容,时效性非常强,民众可以将评价及时地进行反馈。但是,新媒体的管理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从而降低了资讯的准确性和民众的信服度。

传统媒体从产生的时间来看,比较长,有特定的用户,几十年来,对电视节目准时进行收看,已经成为许多用户的习惯。电视新闻媒体的工作者,都进行过专业培训,经验比较丰富,报道的新闻权威性比效高[2]。但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报道传播的速度比较慢,形式也比较单一,民众不但不能及时地进行反馈,也无法参与互动,从而将一些用户流失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都有优缺点,如果想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必须要取长补短,才能够使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困境

(一)收看电视要有特定接收环境

观众在接收电视信息时,需要有特定的环境,不但要有一台电视机,还要有机顶盒及固定的接收场所,将安装设备人工进行开通。只有具备了这些特定接收环境,才能够收看电视[3]。因此,人们更青睐手机上网,对于比较感兴趣的新闻热点和资讯,可以利用网络信号随时进行查阅。

(二)用户的互动性差,无法及时与民众进行交流

电视媒体的用户体系虽然非常庞大,但是,与用户的互动性却很差,无法及时地与用户进行交流。传统电视媒体传播比较单向性,新闻资讯只是由媒体工作者传达给观众,观众的声音却听不到,民众对事态反馈的信息无法及时地接收到。新媒体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对民众的意见可以及时地听取,将传播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改革,从而使用户的需求得以满足。

(三)新闻资讯更新速度慢

对于新闻资讯而言,快和新是传播的主要特点,对于新闻事态发展,在第一时间,民众需要了解。新闻事态发展的,传统电视媒体需要一些过程,这对于民众所要求的快和新是很难满足的。而新媒体却能够将热点的事件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民众只要将网络打开,就能够将最快最新的新闻资讯及时收看到。

因此,虽然电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比较强,但是,互动性比较差,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接收的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就使电视新闻报道工作,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陷入了困境。

三、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发展的策略

(一)与新媒体合作

从当前来看,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都非常广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机的结合,共同进行发展,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实现电视新闻报道的长足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地结合,可以将自身的缺陷进行规避,优势进行互补,使双赢局面得以实现。传统媒体应该将自身的基础雄厚和受众广泛以及公信力高等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结合新媒体,新媒体将自身内容丰富和传递速度快的优势进行利用,对传统媒体进行反作用,从而使双方共同的进步得以有效地促进[4]。

(二)建立完善的交流和反馈机制

新媒体与传统的媒体进行比较,能够与民众及时地进行交流和反馈。在新媒体的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将完善的交流和反馈机制建立起来,对于民众的意见应该及时听取,分析和研究观众对于新闻报道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和意见,改进自身不合理之处,从而使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得以有效地促进。

(三)提高新闻的传播速度,提升传播的时效性

新和快是网络媒体最主要的特点,传统的电视媒体应该学习。电视新闻报道不但要有特定的采集和编辑,还需要有一定的制作费用和机制,这就会使传播新闻的速度受到影响。对于第一手信息,人们更喜欢在网络获得,不愿意等待传播速度比较慢的电视新闻。对于新闻的传播机制,电视媒体的工作者就应该不断地进行改革,将资源进行节省,对新闻资讯的利用率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使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以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有优缺点。所以,若将电视新闻报道的长足发展得以实现,就需要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结合,优势进行互补。

参考文献:

[1]陈一鸣,阎罡.试论基于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J].视听,2016(1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