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09:25: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银行相关金融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Abstract:Patents related to commercial bank is financial product patents,it refers to the owner of the financial products enjoy patent rights in accordance with law. Fo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as a whole,there is a weak awareness of patent protection,independent capabilit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weak,talent shortage,existing patents has not been effective use and other issue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must develop strategies of patent protection in a strategic height,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patent protection for commercial banks,strength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business method patents in a bid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patent protection,with a view to gradually occupy the competition advantage.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s,pat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3-0061-03
国内对商业银行专利的关注始于2002年前后有关花旗银行在我国申请了近20件商业方法专利的报道之后,但就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专利战略,始终没有比较可行的对策。很多学者担心外资银行在我国专利领域的“跑马圈地”会成为我国金融业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我国金融业将会面临巨额专利使用费的支付问题,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DVD产业。因而,及时深入的探讨商业银行专利的保护及其战略,是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迫切任务。
一、商业银行专利战略概述
(一)商业银行相关专利
与商业银行相关的专利就是金融产品专利,是指金融产品拥有者对所拥有金融产品依法享有的专利权利。专利持有者可以凭借这种专有权,在法律所规定的期限内,排他性地享有其发明创造的成果,并可以通过自己生产或特许他人使用的方式获得收益。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具有客体的无形性、法定性、地域性、时间性、独占性的特点;同时,遵守先申请原则、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和优先权原则。
金融产品专利可以分为诸如点钞机、信用卡识别器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专利和有关依托计算机系统实现金融业务处理及最具有价值的商业方法专利。有学者将金融产品专利细化为如下八个方面:信息资料的储存与显示;支付结算类;电子银行类;金融交易的管理与处理;资金管理类;测试技术类;银企合作类;其他涉及计算机系统中有关软件稳定性、安全防范、硬件性能改善、系统效率优化等方面内容,都可以申请商业方法专利。所谓商业方法专利,是指将商业活动的特殊经营,管理方法与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相结合申请的专利。
(二)专利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专利已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随着世界范围内专利保护制度的日益健全,拥有一个专利就意味着代表一方市场,控制了专利就意味着控制了市场。如果银行运用专利来保护自己,对自己创新的产品申请专利,不仅可以强化自身的服务能力,使金融产品日趋品牌化,而且还可以从专利转让中获得利益。同时,法律亦将对侵犯专利权者予以制裁,给竞争者以巨大的威慑力,迫使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而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我国商业银行专利保护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专利保护是最近几年的事,现在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成立了软件研发中心,自主技术创新研发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关金融商业方法专利数量和申请专利的商业银行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09年12月,国内外银行业和银行相关产业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738件,其中发明专利563件,实用新型专利114件,外观设计专利61件。国内银行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识别人民币的方法和装置、办公自动化设备、防伪造、防涂改用安全印刷油墨等银行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而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支柱并与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紧密联系的商业方法专利,则涉及不多。从国内商业银行整体上讲,发展还很不平衡,很多商业银行专利申请数量为零,国内商业银行专利保护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专利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许多银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专利常识了解甚少,而且国内银行业普遍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统金融产品上,没有充分认识到专利是银行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金融专利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没有将专利纳入金融创新下的核心竞争战略。很多银行还没有成立专门组织管理专利,也没有把商业方法专利纳入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对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缺乏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商业银行内部对有关专利、商业方法专利及创新方法等方面知识培训搞得少。宣传报道得也不多,但对于何为专利,何为商业方法专利,如何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等相关知识则比较匮乏。
(二)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人才匮乏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技术上过分依赖国外的大型IT企业,购买专利后往往照搬别人的技术或在别人的基础上略微做些本地化开发,不能针对客户日益增加的需求设计和研制出快捷、高效的银行产品和工具,整体的研发能力明显不足。我国目前大量缺乏高层次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即使仅有的少数人才,也不搞开发,而以维护为主。科研人员的缺乏和大量流失,带来的是金融研发能力和技术的研制滞后。
(三)没有有效利用现有专利
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很少有专利管理部门,即使设立了专利管理部门,其专利管理工作也是由其他部门兼管,这往往会出现管理人员不懂相关业务的状况,缺少对银行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的专利战略研究和运用,难以有效促进专利保护。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一般只注重对专利的静态占有,而忽视专利的许可、转让等动态运用,没有有效地对专利进行产业化和商品化,缺少将技术转化为价值的能力。
自从花旗银行在我国抢注商业方法专利引发我国银行界恐慌和学术界争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专利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2003年,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国际卡申请的“一卡双账户银行卡处理装置”通过了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这是国内银行卡首次获得国家批复的专利;2005年,兴业银行以“实现不间断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获得中国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些事实表明,尽管步履维艰,我国商业银行在专利权保护方面还是展示出了较强的应变性和创造力。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专利战略构想
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业务已全面开放,其在品牌推动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专利保护策略,完善专利保护机制,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在以后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一)提高商业银行专利保护意识,把专利作为银行发展战略来推行
商业银行专利的开发、保护已成为其日常经营和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专利的保护和管理,商业银行应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因管理疏忽导致的侵权行为,努力提高员工的保护和防范意识,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建立专利开发、转化及保护体系。为不断培育和发展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银行业各层面人员都应明确专利在竞争中的重要性,要全方位、多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不断培养专利战略意识和全方位保护意识。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外资银行专利保护理念和做法,加强宣传力度,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以各种形式普及专利知识,以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专利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二)商业银行要成立专利管理部门,实现工作的规范化
专利领域是比较专业的领域,涉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软件开发和金融业务等多方面,必须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这是专利战略实施保证。商业银行要配备专业的知识产权人员负责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并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及时调整该组织的职能。其主要职责是:制定专利战略操作流程,让创新成果尽快得到专利保护,在完成一项重大的金融产品后,只要是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专利法定义的“三性”,应尽可能申请专利。借鉴花旗银行等外资银行的做法,加大在国外知识产权专利的申请,分支机构开到哪里,专利就申请到哪里。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加强专利信息搜集和分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知识产权网站对专利法文献等信息进行检索查询,了解国内外银行业专利项目的空白点,然后组织创新为实施专利战略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保证。
(三)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加强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
我国由于金融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起步较晚,商业银行自主创新的专利比较匮乏,缺乏大量的高层次金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内部科研人员也流失严重。因此,各家商业银行在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建立专门专利机构的同时,应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既懂银行业务知识,又懂专利保护的高素质人才。国家专利主管部门应当对商业方法专利问题采取稳健、审慎、务实的态度,依法制定明确的审查标准,并在专利审查与授权的过程中充分听取银行业专家的意见,使得专利制度能够适应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实际需求。
(四)积极应对专利纠纷,进一步加强维权工作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专利的管理和运营,积极捍卫自己的专利权,防止专利权被侵犯,充分发挥专利在开拓市场和提高经营效益等方面的作用。
未来我国银行市场竞争会日益激烈,应在完善专利战略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开发拥有自主专利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项目,鼓励科技和业务创新人员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其产品,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红英.金融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J] .浙江金融,2009,(2).
[2]黄毅,尹龙.商业方法专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一、客户经理
职位描述:
(1)认真学习并掌握我行零售、公司业务金融产品特点及相关业务知识;
(2)做好客户的营销开拓及维护工作;
(3)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并为其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
(4)严格执行我行信贷政策及相关规范要求,做到合规经营;
(5)根据服务的相关礼仪和规范,做好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的服务工作。
职位要求: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在38周岁以下;
(2)金融、经济、财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经济管理专业,熟悉金融、经济基础知识;
(3)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或银行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资格证书者优先;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有意愿从事专业化、节奏快、高要求的客户开拓营销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并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5)身体健康,形象气质好;品行端正,无任何违规违纪行为;符合交通银行亲属回避规定;
(6)具备两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专业对口的社会人员,金融同业的正式员工相关工作经验可放宽至一年。
二、综合柜员
职位描述:
(1)办理各类会计结算业务,确保银行本外币会计结算工作顺利进行;
(2)做好各类帐户的开立和维护工作,确保帐户资料准确、完整;管理相关凭证、印章等;
(3)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反洗钱相关规定;
(4)了解各种银行金融产品特点,做好柜面的营销和推荐工作;
(5)根据服务的相关礼仪和规范,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职位要求:
(1)三十五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财经类、管理类、部分理工类等相关专业毕业并获得相应毕业证和学位证;
(2)大学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主课成绩优秀,掌握一定金融、经济或银行业基础知识;
(3)政治素质良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好的仪表气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意愿从事专业化、节奏快、高要求的客户营销及服务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并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二、法律风险
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最突出地体现在洗钱犯罪问题、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和管辖权争议三个方面。网上银行的远程性和便捷性,使得对洗钱犯罪的监管更加困难。网上银行在客户隐私方面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是在客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将客户的交易记录和帐户信息泄露给他人,或即使银行没有主动透露信息,但根据他们的承诺,银行有保护客户隐私信息的义务,在银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客户信息的情况下,将面临被的风险,导致声誉和许多其他方面的损失。网上银行的司法管辖区的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造成的。因为网上银行是没有国界的,所以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客户,而是世界各地的客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争议,将面临管辖区有争议的问题。此外,银行还面临着全球电子货币用户的问题,如果其在网上银行登记以外的其他国家流通电子货币,它应该遵守流通地的法律,否则也会遭受相应的处罚。
三、针对网上银行风险的监管对策
1.构建统一的政府监管机构
在网上银行监管主体体系中,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居于主导地位,其监管职能的发挥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调控所不能取代的。在我国,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监管机构,负责对网上银行的监管。一方面可以避免监管上人力财力的浪费,防止监管的职能和权力的交叉,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各监管机构互相推卸责任,造成监管真空的局面。可见,统一的政府监管,适应了网上银行虚拟化,数字化,跨时空,非现场,低成本运行等特点,也适应了银行业务与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混合的发展趋势。
2.完善网上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根据上文分析,网上银行由于其特点,在法律方面有着不同于普通银行的特殊风险。而当前的法律体系,特别是从我国的法律体系来看,在网络方面是非常不完善的。例如,在洗钱犯罪问题上,法律虽然在洗钱犯罪方面给了银行更多的压力,但是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网上银行难以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因此,对于网上银行方面,应当指定专门针对数字化网络交易,网上银行相关业务等其他基于网络的特殊业务的法律法规。并且要充分考到通过网上银行犯罪和违规的便利性,以及责任方的难以确定性,在法律法规制定时还需充分考虑到效力执行方面的问题。
2006年l2月20日,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2007年1月22日,银监会制定并《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我国村镇银行从2007年3月1日开始试点建设。组建村镇银行,对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支持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村镇银行的发展由于其自身特点和所处地理位置,也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资金来源不足,限制银行扩大资产规模
对村镇银行来说,一方面由于规模小、网点分布少、电子化设施以及网络建设落后,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金融服务,业务品种少等自身条件原因,在吸收存款上很难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信社等银行相提并论,吸收存款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加上缺乏宣传,广大老百姓对其了解不多,与农信社、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相比,其认可程度较低,社会公信度不高,造成农民和当地企业对其缺乏信任,缺少吸引存款的能力。
(二)业务品种和提供服务单一,金融产品有待丰富
村镇银行未能给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一是由于其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跟上市场需要开发出新的产品,二是由于其硬件设施落后,难以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比如多数村镇银行尚未进入国家的结算系统,不能提供票据,银行汇款,银行卡等服务,有的村镇银行没有加入银联,造成客户结算渠道不畅通,难以提供高效的结算服务;有的银行由于网点少,加上缺少ATM机等自助设备,造成客户流失。银行产品的缺乏使得银行只能靠传统的存贷业务获取收益,收益来源单一。
(三)人力资源匮乏,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从村镇银行招聘人员情况来看,由于当前农村经济环境和生活条件总体上比城市落后,导致村镇银行难以吸引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士;而新招聘的本科生,其经验不足,不熟悉当地环境,培养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着较高的培养成本,如果是从当地招聘员工,虽然对当地情况较为了解,但通常专业知识学历水平等不足,要真正满足银行的发展,还存在很大挑战。
(四)内部风险监控能力薄弱
一是制度建设滞后,在建立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措施进行上,还没有形成适合农村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系统。在职能部门的设置上,由于现有的人力资源短缺,村镇银行的人员配置兼岗现象较为严重,没有设立专职审计人员,审计监督职能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难以形成有效监管;二是贷款信用风险难以控制,存在对贷款“三查”不严的现象,银行不能完全按照新的贷款业务的规定办理贷款业务,做好贷款管理。农村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大,即使抵押担保贷款,通常抵押担保物是较难处理变现,存在流动性风险。
(五)金融监管工作难度大
尽管银监会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采用“低门槛、严监管”的管理模式,但实际情况是各级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工作普遍存在差距,很难按照“严监管”这一要求执行。一方面,各级监管部门在村镇银行的准入和筹建工作上投入了较多人力物力,却未能对村镇银行开业后的经营进行持续跟进监管,造成对其后期经营管理的风险管控不强,同时也对某些监管政策是否在村镇银行很好地贯彻执行没有进行有效的督促落实。另一方面,就目前监督总体水平来说是不够的,即使有足够的监督力度,如果按照对其他商业银行监管的模式对村镇银行进行监管,也可能由于监管严格,造成现有的村镇银行疲于应付满足各项条件,使得银行失去了活力,举步维艰。
二、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力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竞争能力
一要推出适合农村的贷款产品。掌握农户金融需求特点,实行差别对待,针对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农民互助合作社等开发不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量身订制个性化特色信贷产品,以快捷的小额信贷为主,推出丰富的信贷产品和抵押担保模式;二要疏通村镇银行结算渠道,推出方便客户的结算工具。通过与其他银行发展关系,依托他行资源,弥补自身在结算上的不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入央行的清算系统。
(二)加大形象宣传,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
村镇银行应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其性质、经营方式、服务对象和产品等,让广大老百姓认识并了解村镇银行,如可以通过组织“普及金融知识,便民金融服务”等宣传活动,向群众进行宣传;通过对银行标志、营业厅网点的设计,利用银行网点向客户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形象宣传,从而达到提升村镇银行社会认知度的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好人才培养,建设高效人才队伍
一是通过完善业务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通过建立符合本行发展实际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二是强化员工的培训机制。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金融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现有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要加快人才引进步伐。积极构建本土化用人机制,培育一批熟悉当地情况、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其人才队伍,引进一批高素质、具有丰富经验的银行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的引导作用,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快速提升,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确保农村银行实现稳健发展。
(四)加强监管,促进村镇银行稳健经营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审查,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准入监管,增强公众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应该加强对银行贷款分类标准,资本充足率标准,贷款集中度和流动性比率等指标的监管,引导农村银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改进业务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由于村镇银行尚处在发展初期,监管机构应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注重支持其健康稳定发展。引导村镇银行通过创新的产品,服务和机制,提高他们的品牌知名度,促进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珍.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行性及运营中的问题[J].金融会计,2008(06).
前言
金融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金融保障。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信息化技术发展有密切联系。这种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将会显著改变现有银行业的运作方式,提升银行业生产管理的效能。
1知识库理论概述
1.1知识库概念
知识库是将知识进行工程化处理,通过知识集群组织的运作方式达到结构化、操作化以及高利用率等,重点会对某个或者某些方面问题进行综合性解答,其体系或者相关知识将会以计算机存储、处理和管理的方式进行有效整合。知识库中所涵盖的知识包括着理论内容、事实内容等,专家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尝试,能够得出该领域知识定义、知识定理、知识运算法,以及对应的常规知识含义等。
1.2知识库优势
知识库优势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能够以高性价比的状态构建出大规模知识库。这也是具备着其经济效能和运作效能的双向效果。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其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层面。其次,是知识库构建具有着多层次以及多领域环节下的高效率性。因为不同的知识库能够集中解决某一领域的内容,所以它有着高效性的应用效果。最后,是体现在知识库具有着联动性效果。其依托于网络信息化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升信息更新的效率,同时也是会通过联网的方式达到集约化效果。
1.3知识库功能
知识库功能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通过知识库的使用,能够将信息和知识进行秩序化的规范和操作,体现出知识库对知识组织的重要价值。其次,是通过知识库的运作,能够促进知识与信息的快速流动,对知识共享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再次,使用知识库的过程中有利于组织的沟通与协作,这种强化的互动作用从广泛意义上带来全面的运作处理效果。最后,使用知识库能够提升企业对外工作的效率,强化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构成。
2银行业生产管理理论
2.1银行业生产管理运行应用
银行生产管理运行系统主要是指已正式运作的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其包括着核心业务管理系统、普通业务管理系统、国际业务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办公室管理系统,企业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相关配套的基建设施。它所构建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是涵盖着内部柜员业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监管系统等。这也是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领域,运行良好则可以显著提升工作的效率,降低工作的成本,强化运作的安全,完善工作的机制,优化工作的流程。
2.2银行业生产管理系统特征
银行业生产管理系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是现在银行业生产系统主要是采用集中式运作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综合性分布式运作模式,通常在总行统一处理账户以及财务等相关工作,具体业务由分行处理。这也是由于银行自身业务特点以及广众银行客体等综合性要素构成。其二是银行生产管理系统具有立体式的多层面结构,它包括五个自上而下的生产管理系统,从形式上分析,其具备核心业务、具体业务、拓展业务等多元化层次。其三是银行生产系统具有高体量的工作内容,这也是需要在进行实时交易和服务的过程中,充分保障其安全性、便捷性以及人性化处理,既满足客户的金融交易需求,同时也降低金融交易的风险。
2.3银行业生产管理运行保障
银行业生产管理的本质也是成为其相关层面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前面的分析能够深入了解到,有效的开展银行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是需要有技术性支撑和管理性规范。其运作重点是支持请求突发性,这也是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不可确定性风险的有效方式。因为在系统运作的各个流程中都需要解决及时性问题。要能够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有效解决出现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升整体运作的效率。这也就表明,其支持时间越短,则产生的效果越显著。其高度专业化,如果从技术角度探讨,可分为网络、系统、硬件、数据库、软件应用和维护等,如果从业务上进行分析则涵盖业务处理方式、业务管理制度,以及业务操作权限等。需要银行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生产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运作效能。
3银行业生产管理知识库操作
3.1生产管理的目标和需求
在银行业开展生产管理操作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其中有两个重要内容需要分析,其一是银行生产管理系统的目标制定,其二是银行业知识库操作需求分析。前者主要是依托于系统构建的方式,创建出具有立体化层次的知识库。其中要将硬性知识有效转变为显性知识,这样能够迅速构建出可以用于生产管理的知识应用渠道,能够实现其在具体运作中的知识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有效整合知识搜集、知识整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知识应用以及知识反馈等诸多内容。后者在进行分析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是知识库的需求分析,涵盖以行业为探讨视角的业务系统、业务过程、业务运作等各种知识的应用和管理,包括业务知识库、问题知识库和错码解析知识库等。其次是软件资源库的系统应用,以保障知识库运作的效率和效能,主要是涵盖应用系统的软件信息、交易源代码、数据库接口,以及端口资料等,主要是由内部工作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是服务运作和相应运作,以具体业务为工作重点内容开展的相关操作,具有极高的践行价值。
3.2生产管理知识库的构建
银行业发展需要生产管理知识库的重要依托功能。现阶段各类型银行都在积极创建本银行的生产管理知识库,在具体操作中其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业务知识库的构建和管理、问题知识库的构建和管理、错码解析库的构建和管理。这三个层面的构建具备共性要素和特性元素,既表现它们在具体运作中的独立属性,同时存在它们功能上和资源上的互补效果。这并非表现并列或者递进的关系,而是整体运作的功效展示,会在不断的运作中体现出它们各自的效率和协作的效能。其中业务知识库包括业务系统运作、业务流程运作、交易代码运作等。问题知识库包括整个金融行业的知识问题库内容,其有两个知识库系统,其一是事件库,其二是问题库。通过计算分析和模拟方式,可以有效整合所有的知识库问题内容,并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错码解析知识库是针对具体运作中可能出现或者存在的所有业务的错误代码进行分析,包括统计错误代码信息和形式、错误代码内容。在此基础上搜集具有共性的代码解决方案。
3.3生产管理知识库系统构建
银行业生产管理知识库的运作离不开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既要考量其模块化的功能优选方案,也要进行整体上的密切关联运作,需要相关业务人员进行系统构建和管理应用。该系统有五个部分组成,其一是业务支持库,包括业务系统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交易代码管理、业务信息导航、交易信息导航等。其二是问题知识库,包括业务事件提问、业务事件调度、业务事件解答、业务问题管理、业务问题检索。其三是出错代码库,包括着出错代码管理、错误代码导航等。其四是软件资源库,包括着软件系统资源、交易代码资源、数据库资源、交易接口资源等。其五是数据统计,包括业务流程统计分析、交易代码统计分析、出错代码统计分析、事件问题统计分析、软件资源统计分析等。
4银行业未来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4.1知识库的移动互联网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未来发展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业务量持续增长、资产涵盖范围扩大和交易结构实时更新的态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潜在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因此,能否客观的分析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抓住理财业务已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已成为决定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良好、健康的发展的关键。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者缺乏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认识,基本的理财知识储备不足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对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不理解“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基本概念,导致他们把收益率当作判断理财产品“好坏”的唯一指标,从而忽略甚至无视理财产品的其他评价指标,很容易出现“扎堆”投资现象。而且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前从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等重要文件,不清楚理财产品的运作原理,也从不主动搞清投资的一些基本概念,缺乏基础理财知识,从而导致经常投资失败[1]。
(二)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
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至少包括重要条款信息、风险信息、投资运作信息等三个方面。
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协议众多,各种条款信息一般通过理财产品宣传单和销售说明书体现,但由于理财业务人员的存在,投资者甚少关注相关材料,而是通过业务人员了解理财产品信息。而有的理财业务人员由于自身业务水平或个人偏好,并不能很全面的将所有重要条款介绍给投资者,从而造成重要条款信息披露不充分。
2、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从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往往偏重宣传产品的高收益性,而对高风险性却只隐晦提示甚至避而不谈,吸引了某些不具备风险意识的投资者投资,造成风险信息披露不充分。
3、投资运作信息的披露不足体现在大部分银行的官网上一般都没有理财产品的运作信息数据,当投资者需要相关数据进行投资决策时,很难从理财产品数据服务提供商那里获得所需信息。
(三)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理财产品的研发力度不强、市场细分程度不深和产品定位不准的问题。经调查发现,商业银行推出的大部分产品是在原有的基本产品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的,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且没有进行产品定位的长远规划,从整体上看无法形成经典品牌。
(四)理财业务网络化程度低,服务手段落后
随着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一大批电商企业的兴起,让服务业务网络化成为可能。但我国商业银行并未吸取电商企业的经验,未实现网络化理财服务,仍然采用宣传资料、计算期等简单工具为投资者服务,没有专门的可供投资者使用的软件,无法为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
二、针对商业银行理财服务存在的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一)帮助投资者深入了解风险概念,为投资者提供多渠道的咨询方式
1、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应组织资深专家撰写一些关于投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普及材料,放置在银行显眼位置,供投资者随意阅读,或将相关知识编写成小册子的形式,免费发放给投资者。
2、商业银行应该针对自身理财产品的特点,开展相应的理财产品宣讲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由投资者根据不同的内容模块自由组合,例如将理财知识分成风险控制、投资组合配置、vip客户个性化服务等模块,让客户自行组合,从而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这些服务最好以网络视频或专场宣讲的方式提供。
3、商业银行应聘请或培养一批素质高、专业强的服务人员,在精通理财知识的同时,由善于为投资者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可以采用网络留言或热线电话的方式提供服务。
(二)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实行严格把关
商业银行应对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进行审查,如果发现信息并未以规定的方式或与投资者事前的约定进行披露,应对其进行整改,使其结果符合理财产品信息的充分披露原则和全程披露原则,从而确保投资者的知情权,维护投资者的合理权益[3]。
(三)加大理财新产品研发力度,避免理财产品同质化
随着理财产品受众不断增加和各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的产品无法赢得市场青睐,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新产品研发活动,不断创新,以求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跨域合作,将传统的理财产品与新兴的金融产品,如融资券等结合,大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整合能力、开发能力。
(四)借鉴电商行业经验,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理财服务网络化
商业银行应向电商行业“取经”,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化个。如银行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等设备基础上,构建独立的客户服务系统,并且针对用户操作设计出符合投资者操作习惯的理财软件,可以让投资者在网络上与银行对接,实时掌握相关信息。银行方面也可以利用服务系统,对客户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提供更富特色的网络化个。
三、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更应专注于投资者的本质需求,进行相关服务的整合与优化。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现有资源,针对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与需求,打造更具综合性、更富个性的服务平台,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伴随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涉及企业融资电子平台的相关模型以及监控工具和监控方法方面,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再一次落后。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金融创新企业在专利等知识产权战略上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在建立金融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方面仍有待加强。
应该说,知识产权运用已经成为跨国金融集团、银行等争夺市场份额,打击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国际跨国公司,银行要进入别国市场,通常采取知识产权先行的战略,在进入前先在别国申请注册知识产权,用知识产权挤压别国的科技创新空间,制约其技术竞争。外汇宝之争、九州卡之诉、花旗银行抢注事件、渤海银行域名风波等,无不是金融业商业竞争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表现。
因此,体现在当下我国金融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上,一方面是企业要建立自己长期的知识产权战略,善于利用现有知识产权的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进行有远见的布局,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的今天,整个金融产业都在拥抱互联网,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背后涉及的商业方法的发明方面,政府都应该引导企业进行更富前瞻性的战略性布局,尤其在涉及敏感的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国家还需要出台或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保护需求。
在当今天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事关产业的竞争格局,这在苹果、三星、谷歌等跨国公司掀起的全球知识产权大战中已经略窥一斑。事实上,不仅是IT和通信产业,技术越来越密集的金融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甚至直至产业竞争的“命门”。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业的发展与竞争具有了新的内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不仅成为金融创新的组成部分,同时也逐渐成为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显然,金融业的市场化趋势决定了未来金融业的竞争必将异常残酷和惨烈,而以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权保护为核心构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正是金融产业塑造自身品牌、深化金融服务和进行金融产品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随着金融竞争的全球化,中国在金融产业上越来越开放,金融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性也越来越提上日程。
《中国经营报》2009年就报道过“花旗银行借专利布局在我国放水养鱼”的事件,笔者恰恰是当时这篇稿件的编辑,话题也是我设计的,当时的报道披露了花旗借助网上银行技术的专利保护,谋求未来的网上银行的一夺天下,当时的预警虽然饱受业内关注,但6年过去了,金融产业在知识产权上的保护现状仍然并不乐观。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案例,以期能透视知识产权保护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自1996年起,花旗银行纽约总部委托上海一家专利事务所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了19项专利,这些主要是具有前瞻性的配合网络技术的金融服务系统方法专利,执意构造专利壁垒,欲领先网络服务,使中资银行难望其项背。
目前,花旗银行已有两项专利获得授权,分别为电子货币系统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及操作该系统的方法。除现金和票据之外的支付系统均是电子货币系统,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银行卡、ATM和POS机等。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更是目前中资各银行后台支撑的平台。花旗银行这两项专利分别涉及网上银行90%以上的业务和证券公司应用最普遍的网上交易业务。
花旗专利申请授权,不仅可以强化自身的服务能力,从专利转让授权中获利,更为重要的是,其他银行以后一旦与其同台竞争,稍逾雷池就有可能面临被挤出市场的危机。花旗银行在美国已取得几十项网上银行商业方法专利。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市场迟早要放开,网络银行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其中专利技术的分量越来越重,本着专利先申请后授权的原则,花旗已是稳坐钓鱼台。”
人们需要洞见的是,花旗银行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想收几个专利使用费这么简单,专利申请象征着它要做世界范围内银行电子核心技术及标准的垄断者。在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由于花旗银行不可能在中国建立庞大的金融网点,只有网上银行才是花旗的方向。因此,花期银行只要拿住“标准”这个“七寸”,国内商业银行将来有可能必须与它合作才能生存。
这个案例非常典型的说明了跨国金融机构利用知识产权所进行的战略布局,而这恰恰是国内金融企业的软肋。可以说,美国花旗银行专利战略逼迫中资银行加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金融知识产权的分类
从现阶段来看,金融知识产权包括以下几类:
首先是商标或服务标志类。其主要表明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语言或符号特征。如银行的注册商标和信用卡等。
其次是专利权类。即专利给予制作、使用或销售机器,制造工艺,制造品组成成分的专利权。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如计算利率的方法,支持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实施按揭等的计算机程序、电子货币系统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及操作该系统的方法,包括当下互联网金融难以逾越的企业融资电子平台的监控工具和方法,都属于发明专利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
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金融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形势以及风险的种类也愈加多元化,在应对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银行也需要面临严峻的财务管理风险。因此商业银行首先应当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一方面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使得自身财务管理能够趋向于完善;另一方面应当对金融服务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提升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形势下,银行财务风险的体现
在当前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深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商业银行结合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财务融通、财务支付以及相应的网上操作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同时客户在网上进行操作和资金的支取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险。传统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现实、封闭的环境之下,往往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非常低,而互联网则恰恰相反,其较高的开放性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造成的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日益完善的现代化社会,银行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挑战便是财务体制的建立,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客户发展的不同需求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体系。虽然当前阶段,互联网金融产品一直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体制,在不断的创新自身的产品,但是很多产品依然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到达成熟的地步,这些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其次,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之下,银行的相关财务管理模式需要涉及到各方各面,还需要对流动财产进行一定的风险管理。例如传统存款体系根本没有考虑到互联网的相关技术手段,而当前如果想要结合互联网技术,便要将传统存款体系进行全面的改善,使其能够完成线上和线下双重存储的模式。最后,线上交易过程中往往缺少了对客户身份的有效识别,很多时候不法分子会借助这一漏洞进行一些违法犯罪事件,导致银行机构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1]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下,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规避措施
当前互联网时代下,针对以上银行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主要问题以及局限性,可通过多种有效对策加强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
1.提升银行财务运作管理能力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之下,商业银行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第一步,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体系建立,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合理的预判财务风险的类别,进而为商业银行更好的提供决策依据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使银行能够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及时将资金进行转移或调配,最小化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损失。第二,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借助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通过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合理的预测未来市场的风险动向,获取到第一手的资料,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深度剖析,进而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以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决策。第三,构建市场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在进行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引入高素质人才,在进行风险管控过程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增强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2]
2.调整财务管理体制
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的优化及调整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使银行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能够做出有效的调整;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对相关金融产品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提升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稳定性来降低银行面临风险的概率。在金融产品的管理和控制上应当重视对其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机制建立。
3.重视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当重视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作风的培养,通过良好的金融机构内部文化建设,对机构内工作人员产生正向的熏陶作用,进而使每一个人员都能够按照制度办事、具备良好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应当重视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讲座,定期的引进一些优秀的专家进行培训工作,加强当前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技术能力。最后,银行工作人员自身也应当不断的学习,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之下,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银行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当做出优化和调整措施,逐步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以及风险评估机制,为保证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二)学习银行个人业务部的基本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熟悉个人信贷管理系统,了解贷款业务流程;在理财经理的指导下,学习华夏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学习为有需要人士办理华夏钛金信用卡。协助接待来访客户,整理客户资料等。
二,实习具体内容
(一)跟支行经理学习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及银行相关各种文件
在实习的前几天里,我主要跟个人业务部经理学习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及银行相关各种文件。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的实务操作,另一方面,还要学习人民银行下达的相关文件,个人业务的变化是与时俱进的。结合中行金融报,金融研究等杂志刊物,了解银行改革的方向。同时通过实习还让我了解银行的业务,华夏银行的业务有公司业务,个人业务,资金业务,网上银行业务以及国际业务,平安支行主要划分有4个板块,有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大堂业务,其他业务等。我实习在个人业务部,主要包括个人信用贷款,信用卡卡业务,个人理财类产品等。
(二)跟个人业务员学习个人信用贷款系统
我在华夏银行平安支行接触到最多的贷款业务是住房按揭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分为一手房和二手房按揭贷款业务,定义分别为:个人一手房按揭贷款是指银行利用信贷资金,向自然人发放的用于购买一手房并以所购房产作抵押的贷款业务。个人二手房按揭贷款是指银行利用信贷资金,向符合华夏银行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借款人购买二手房并以所购二手房作抵押的贷款业务。此业务1,贷款期限长:最长期限可达30年。2,担保便利:由开发商承担阶段性担保和以所购房产抵押相结合。3,还款方式灵活:可选择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方式归还贷款本息,并可根据需要办理多次提前还款。
让我记得最深的就是申请贷款需要准备的材料,厚厚的材料塞满了牛皮档案袋,贷款需要提供的证件有: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经办行认可的有权部门出具的借款人稳定经济收入证明或其他偿债能力证明资料;合法的购买房屋合同,协议及相关批准文件;保证人出具的同意提供担保的书面承诺及保证人的资信证明;借款人用于购买房屋的自筹资金的有关证明或付款凭证;房屋销(预)售许可证等五证或楼盘的房地产权证(现房);如果借款人为已婚,还须提供配偶相关信息,若配偶与其共同申请借款,借款申请书上还要填写清楚配偶的有关情况,并出示结婚证和户口簿等;本行规定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三)跟理财经理学习并销售理财产品
其在实习期间,我第一次接触理财产品。华夏银行的理财产品多种多样,有长期的,有短期的,有稳赢系列,增盈系列,创盈系列,全赢系列等等。而平安支行的理财经理主要经营增盈系列理财产品,增盈系列产品是向投资者发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客户理财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等。理财经理在出售理财产品时,不断地与投资人强调,增盈系列理财产品可能因市场剧烈变化等原因产生投资风险,投资者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理财经理和我聊天时也总会提到,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投资前要充分了解理财产品,不能盲目。
(四)协助业务人员为人口普查员办理华夏银行信用卡
实习期间,正好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进行时,因华夏银行与市统计局合作,所以,华夏银行为此次人口普查员办理华夏钛金信用卡,此次办理的信用卡额度最低一万,最高十万,相当于一张小额贷款卡了。在实习期间,我与银行工作人员一起,上街道办事处协助普查人员填写信用卡申请表,在现场进行初次审核,回到银行之后再仔细登记台账,记录信息,核对资料,并打电话再次审核信息,确保信用卡信息的真实性等等。办信用卡时,有些普查员很乐意办理,有些普查员不乐意办理,我就得耐心地和他们说,华夏银行信用卡相对于其他银行信用卡的种种优势。当自己说话说的口干舌燥,换回来填的整整齐齐的申请表时,感觉好极了。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暑期实习,除了让我对华夏银行的基本业务有了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的毕业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网上银行相关问题概述
(一)定义
对于网上银行的含义,学界一直聚讼不已,存在诸多争议。第一种观点为“银行说”,这种观点认为网上银行是银行。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其在1998年发表的《电子银行与电子货币活动风险管理》的报告中将网上银行定义为:“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和服务的银行。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存贷、账户管理、金融顾问、电子账务支付以及其他一些诸如电子货币等电子支付的产品和服务。”此外,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美联储和英国金融服务局也将网上银行定义为银行。第二种是公司说,该种观点认为网上银行是一种公司,例如我国香港金管局在2000年5月的《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南中指出,“‘虚拟银行’是指主要(并不完全是)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银行服务的公司,但不包括利用互联网或其他电子方式作为向客户提品或服务的另一个途径的现有持牌银行”。第三种是“方式说”。该说认为,网上银行是一种服务方式。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网上银行定义为“银行通过因特网提供的金融服务”。第四种是“系统说”。该说认为网上银行是一种系统,例如美国货币监理署在其1999年10月的《ICC网上银行检查手册》中,将网上银行(其又称之为因特网银行)界定为:“网络银行是指一些系统,利用这些系统,银行客户通过个人电脑或其他的智能化装置进入银行账户,获得一般银行产品和服务信息”。第五种是“金融机构说”。该说认为,网上银行是指“即采用数字通信技术,以因特网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在线为公众提供和办理结算、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或虚拟网站”
本文认为,网上银行是指借助客户的个人电脑、通讯终端或其他职能设备,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线为客户远程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银行。
(二)特点
网上银行作为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客户在线提供远程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与传统的银行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1、网上银行具有虚拟性,这是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最主要的特征。与传统银行只能通过柜台面对面的服务方式不同的是,网上银行主要是依靠虚拟的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客户通过网上银行得到的金融服务并不是直接由某位工作人员直接提供的,而是由网上银行的经营主体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的。客户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的交易并不能得到纸质的凭证,而是通过电子信息的形式储存在网上银行的系统中。
2、网上银行具有信息不对称性。网上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主体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这一问题,这种不对称性使得客户只能单纯依靠网上银行公布的信息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选择,因此这种信息的公布必须有必要法律的进行制约,广大客户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3、网上银行具有节约性和开放性,与传统银行相比,网上银行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和运营成本。网上银行不需要真实的柜台和工作人员,只需要计算机设备和相关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建立网上银行,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而且这种服务不受地域的限制。
二、我国网上银行现存的主要问题
网上银行特殊的运作方式和网上环境,使其具有了无时间、地域、空间的虚拟特性,对传统银行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正在不断加快,但监管体制的发展明显滞后。
首先,网上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制度不系统。与传统银行相比,网上银行在产业组织、业务种类、经营管理模式、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都已有所变化,传统的监管模式已不能对网上银行进行有效监管。我国对网上银行的监管基本上沿用机构监管和传统业务的管理模式,监管机构有银监会、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署和公安部。不同机构在监管思路、重点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对同一网上银行业务流程和合规性与风险判断的不同。同时,各机构间的协调难度大,难以形成一套全面的监管制度。
其次,监管实效有待提高,综合风险控制能力有待加强。在日常监管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规章,监管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业务知识,检查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在市场准人方面,实际监管效果也不理想,不少银行在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时并没有经过人民银行的审批,经人民银行批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也存在着未按《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提交安全评估报告的现象。在风险控制方面,目前主要注重对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的控制,忽视了对网上银行发展的战略风险、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监控。对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监管又由于缺乏必要的风险识别、监测、评估和处置手段,而流于形式。
最后,立法滞后,存在监管真空网上银行的出现,不仅给我国而且给全世界法学领域引出许多空白点。网上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也需要创新,要有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正常发展。我国对网上银行的监管除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上银行法规依据不足的矛盾之外,在其他法律方面,国内除了原有的国家安全法、保密法以外,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法律非常有限,未对网上营业活动的参加者设定任何合法性,不能明确网上银行业务中的数字、电子凭证的有效性。从而导致网上出现的法律纠纷无法可依,加大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严重阻碍了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三、完善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是网上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网上银行的诞生是银行领域的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因此对网上银行的监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一)严格市场准入。市场准入监管主要包括机构、人员、业务和资本,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还包括发展模式问题、业务定位问题、外包问题和从业人员问题。我国对市场准入的监管主要针对的是网上银行业务的准入监管。基于这一点,银监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网上银行业务审批和监管制度。
(二)加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监管机构可适当地增加若干对口监管部门,强化监管力度,增强监管效率。对网络银行的对口监管模式,不但可以更好的适应网上银行业务无缝运行的特点。而且可以避免因不同部门在监管思路、重点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对同一网上银行业务流程的合规性与风险判断的不同。消除了多头监管中协调的困难,有利于形成全面的监管制度。
(三)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评估风险是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前提,它通常包括三个步骤:识别风险、确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风险暴露是否在银行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网上银行业务的即时性、潜在性和与技术相关风险快速变化等特征,加大了银行识别风险的难度,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特别重要。较为成功的风险评估体系有:1979年,美国启用骆驼评级体系,用于识别银行业务风险即内在风险;英国RATE监管模型、针对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是否充分的。
(四)完善网上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有效的网络信息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将纠纷发生率降到较低的水平;也便于银行客户与投资者充分地了解银行的运作状况,从而避免他们可能遭受的损失;还能使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策,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并且有利于促进银行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下进行审慎经营。因此,应当为网络银行制订较之与传统银行更为严格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则。这主要包括要求网络银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定期在其网站上向社会公众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关于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公允信息。
在当前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深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商业银行结合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财务融通、财务支付以及相应的网上操作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同时客户在网上进行操作和资金的支取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险。传统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现实、封闭的环境之下,往往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非常低,而互联网则恰恰相反,其较高的开放性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造成的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日益完善的现代化社会,银行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挑战便是财务体制的建立,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客户发展的不同需求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体系。
虽然当前阶段,互联网金融产品一直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体制,在不断的创新自身的产品,但是很多产品依然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到达成熟的地步,这些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其次,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之下,银行的相关财务管理模式需要涉及到各方各面,还需要对流动财产进行一定的风险管理。例如传统存款体系根本没有考虑到互联网的相关技术手段,而当前如果想要结合互联网技术,便要将传统存款体系进行全面的改善,使其能够完成线上和线下双重存储的模式。
最后,线上交易过程中往往缺少了对客户身份的有效识别,很多时候不法分子会借助这一漏洞进行一些违法犯罪事件,导致银行机构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下,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规避措施
当前互联网时代下,针对以上银行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主要问题以及局限性,可通过多种有效对策加强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
1.提升银行财务运作管理能力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之下,商业银行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
第一步,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体系建立,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合理的预判财务风险的类别,进而为商业银行更好的提供决策依据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使银行能够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及时将资金进行转移或调配,最小化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损失。
第二,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借助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通过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合理的预测未来市场的风险动向,获取到第一手的资料,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深度剖析,进而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以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决策。
第三,构建市场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在进行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引入高素质人才,在进行风险管控过程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增强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
2.调整财务管理体制
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的优化及调整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使银行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能够做出有效的调整;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对相关金融产品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提升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稳定性来降低银行面临风险的概率。在金融产品的管理和控制上应当重视对其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机制建立。
3.重视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当重视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作风的培养,通过良好的金融机构内部文化建设,对机构内工作人员产生正向的熏陶作用,进而使每一个人员都能够按照制度办事、具备良好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应当重视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讲座,定期的引进一些优秀的专家进行培训工作,加强当前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