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学学科建设

医学学科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5 09:25: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医学学科建设

篇1

    1.2学科建设不同于专业建设,它主要包括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管理工作的提高等,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又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形成稳定的学科群,发挥系统功能。

    1.3临床医学学科建设不同于基础医学等其他学科建设。临床医学学科建设作为构建医学学科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医学学科建设的共性,更有其特性。它更注重于临床技能培养和临床实践操作,而不像基础医学那样专注于基础科学和实验研究。当前,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落后于基础医学,如何实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共同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像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等都已经在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取得重要进展。

    2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内容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核心”的强校理念,并详细规划了相关内容,主要涉及:学位点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科研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学科管理体制创新、学报发展建设等方面,为高校学科建设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依据。

    3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方法

    对于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普遍使用定性理论分析,基本属于个人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西方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很少有涉及对学科建设内涵的认识,定量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研究比较少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参与和开展相关研究,并不断取得突破,科研人员广泛运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等统计分析方法、SPSS统计软件、调查问卷分析法、DEA超效率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学科带头人胜任特征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相关因素,不断完善学科构建体系,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4临床医学学科建设评估的研究

    学科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动态监控管理的过程,做好评估工作,有助于学科持续、健康、高效发展。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评估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科学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现状和水平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为了解临床学科的技术水平、人才状况、科研能力,许多医院、管理机构和高等医学院校大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评估工作,探索构建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并根据反馈和研究结果不断进行完善。虽然各地具体的实施方案细节有所不同,但是大体上都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4.1制定临床医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学科评分表采取等级指标的方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指标涵盖主要评估因素,涉及人力、财力、物力、科研、技术等大方面,二、三级指标是一级指标内涵的延伸,根据国家和军队对医学科学发展和医院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可测性、一致性等原则进行立项。不同机构根据本院具体学科情况设计的学科评估指标内容各有不同。

    4.2确定临床医学学科评估指标的权重权重系数是临床医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赋予各项学科评估指标内容不同的权重系数,才能更好地保障指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4.3构建临床医学学科评估标准方法的研究当前,各机构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问卷法、系统分析法、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尤其是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确定学科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系数,采用赋值统计迭代法、样本平均法、加权加法等统计学方法计算权重并进行评估。

    5促进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策略与思考

    5.1凝练科学研究方向,构建特色学科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向的凝练是科研工作开展的前提。不断探索各门学科的特色科研方向,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关键,是特色学科形成的主导。汲取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不难看出,在学科建设战略上,只有集中科研力量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以伯克利加州大学为例,它原来下设100多个学科系,每门学科的发展非常均衡,虽然水平很高但特色不明显。于是,他们就调整发展战略,集中科研力量,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终于经过几年努力拿下17个诺贝尔奖,形成生物原子工程特色学科,闻名于世。

    5.2注重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学科的形成往往是某一领域研究课题的综合,是专业分工的必然,然而学科之间又有发展的不平衡。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广泛,任何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都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团结协作。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在日常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强调临床和基础两个学科的紧密结合。例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就明确主张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应强调基础与临床医学的交互作用,采取两个学科的交叉教学,关注对医学生两方面能力的全貌性培养。

篇2

关键词:

中医学;学科构建;培育措施

学科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也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与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中医学专业是我校2016年新开的专业之一,属国控专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疾病的无毒、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要求也逐步提高,这就为中医学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进行中医学学科建设,是目前摆在我校特别是中医中药系面前的重要问题。

1建设目标

1.1中医学的学科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由于中医学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并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充分发挥中医学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学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学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2贵州省及毕节市的卫生资源现状

我国中医药人才资源缺乏,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基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医学发展不平衡。以贵州省为例,据统计,2014年贵州省共有卫生机构2918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42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数19448张,每万人口床位数5.54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7528人,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15人。以毕节市为例,2014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365个,床位31629张,卫生技术人员22407人,其中开设中医诊疗服务的卫生机构1073个,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645人。全市乡镇卫生院共240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104个,基本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45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23个。全市村卫生室3994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1199个。2015年9月,在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深化医改,增加医疗卫生资源和人才,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贵州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1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人。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中医学服务能力,到2020年,80%的县级中医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综合诊疗区,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学服务能力。

1.3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学科建设目标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黔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医学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综合考虑毕节市的区域特点,结合本校的工作实际,突出中医学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毕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把中医学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有特色、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专业;为城镇社区和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和高等中医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医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完成毕节市每个乡镇以上医院建设中医馆、开设中医门诊、设置中药房的战略任务。

2建设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55人,兼职教师17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30人,初级职称8人。拥有专业课教师5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8人;专业教师中医学专业背景47人,专业教师与临床兼职教师之比达到1∶1;专业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有30人。近三年来,中医学专职教师在省内外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14部,现有师资能够满足中医学专业理论及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专业开办后,学校将根据专业发展规模需求,合理规划专业师资结构。计划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引进高层次中医学专业人才,建设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2.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按照中医学专业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加强对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的教育教学研究,以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为核心课程,强化实践技能教学,使教学更贴近岗位需求。同时,根据专业特点,构建“课证融合”双证书课程体系,将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以岗位任务为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3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中医诊断实训室、中药标本实训室和针灸推拿实训室等,能满足中医基础、中医诊断、针灸推拿以及中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学科的教学需求,具备学生教学实训、教师培训、社会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并有与之配套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学校始终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实训实习课时占总学时数的58%,校内专业课程实训课开课率100%,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奠定了基础。校外实训主要有毕节市中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8所教学医院。教学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医护人员业务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医疗、教学和科研能力,可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能较好地保证教学和实习工作的开展。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加强实习管理、检查及指导,实习管理日趋完善。

3人才培养模式

3.1建立“校院合作,共建专业”机制

为使专业发展与行业需求相对接,成立由医院、行业专家和学校领导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由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团队,共同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制定保障校院共建专业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制度等,形成共育人才的机制。

3.2传承中医文化,以德为先,文化育人

积极创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所学、所得、所见、所闻和所悟中传承、发扬和创新中医文化。把人文精神与中医学专业教学紧密对接。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精神以及“治未病”理念贯穿于中医学人才成长的全过程。

3.3以实践育人为主线

在院校合作建设发展过程中,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附属医院,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边教、边学、边做”,实现医院教学化、教学医院化。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教、学、做高度一致的校外实训基地。

3.4构建“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中医学专业岗位能力分析和中医执业准入为依据,以就业能力为核心建立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丰富教学资源

在中医学学科建设发展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建设中医学专业两门以上核心课程,形成课程标准。建设突出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就业课程,包括中医适宜技术课程。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切入口,训练中医辨证思维和诊断治疗能力。

3.6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

篇3

当前,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球推进。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此,必须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1.1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医学教育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依托于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教育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有不少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管理进行过总结和研究,但一直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在1985年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厦门大学设立首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确立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方向。此后,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广泛开展,一批著作相继出版。1997年,薛天祥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管理学》,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由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转变[1]。

1.2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

随着教育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医学教育管理学也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经验总结到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1]。在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工作总结和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热切期盼医学教育管理学的诞生。199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教学管理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进入到规范化、科学化阶段;1995年,在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下,由周东海主编出版了《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2014年,许劲松主编出版了《实用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2015年,《医学教育管理》杂志问世。至此,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已基本形成。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成为该学科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2如何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

2.1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

对于如何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入手,并按照管理活动的先后环节次序建立学科的内容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然后提出管理的各种原理原则,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从明确管理的任务和职责开始,以此为基点,然后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基本框架,然后一步步地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前后一贯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上述几种意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科学地确立学科理论体系,应取各家之长,采取综合的方式研究。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真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确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这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终究只是对管理活动的部分记载,或者局限于对管理活动个别方面规律进行研究,而缺乏对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各个方面规律的综合研究。因此,单单总结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除了根源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给它提供的条件外,还要根源于自身的规律和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理论框架,既包括它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也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则,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结构。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必须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以使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善。只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紧密结合,才能找出医学教育管理的自身规律,形成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互补。归纳研究的基础是实践、实验和观察,由于任何阶段的实践、实验和观察都有局限性,归纳的经验材料可能不准确或不完备,弄不清结论的性质和意义,而归纳本身又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这就要靠演绎来分析和补充还不充分的知识。演绎同样需要归纳,因为演绎不是先验的,而是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归纳的结果。归纳和演绎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必须交互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既重视理论推导,又重视实践总结,使二者互为补充,交互作用。这样,才能使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成果。三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抽象方法,研究多层次管理活动,从中抽象出管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运用典型分析方法,剖析典型的管理活动,研究其经验和方法,从而丰富对管理活动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的认识。运用系统方法,研究管理活动各个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认清管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2.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要以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为组织基础,凝聚一批集各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和教学管理干部于一体的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遴选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热衷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专家为学科带头人,选拔一批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和一定研究能力的中青年管理工作者为学术骨干,定期组织活动,开展研究。(2)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科队伍的培训,提高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特别要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培训,也要组织关于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的培训。此外,也可组织医学院校中有较好基础的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培训活动。(3)积极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科队伍的新生力量。目前,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中,已有医学教育管理学方向,不少学校已开展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教育。要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多培养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毕业后,要吸引他们参与到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中来,并加大培养力度,使他们成为学科队伍中的后备队和生力军。(4)组织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相关项目研究,通过立项、研究、成果评审、成果推广等活动,以任务带培养,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的水平。

2.3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2.3.1围绕学科内容,开展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管理包括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医学人才培养阶段的教育管理,涉及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医学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医学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管理现象、管理关系和管理问题,探讨医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特征[1]。应组织力量,开展对上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

2.3.2要以立项研究的方式,推进研究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每年的立项研究中,应专设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同时,应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积极申报有关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争取在“十三五”规划项目中立项。

2.3.3建立研究团队

当前要尽快组织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2.4推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

2.4.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在每年的年会上,应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相关内容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可以定期召开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专题研讨会。此外,两个学会的下属组织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2.4.2围绕学科内容,组织专题研讨

要鼓励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有计划地、分专题的开展系列研讨,并将研讨结果分析整理,形成资料,供深入研讨或编写专著参考。

2.4.3在医学教育相关杂志上开辟专栏,提供研讨平台

建议《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在杂志上开辟医学教育管理专栏,供广大专家学者和医学教育管理者就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探讨和学术争鸣,不断繁荣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环境。

2.4.4加强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合作交流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交流渠道,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在同国外相关组织交流中,要有意识开展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要注意收集整理国外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资料、书刊和信息。2.5组织力量,出版专著(1)建议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联合组织力量,编写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编写团队应有资深的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专家,也应有目前在医学教育管理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少数教师参加。编写团队应相对稳定,并采取边研究边编撰,研究和编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建议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同人民卫生出版协商,在“十三五”参考书编写出版计划中,专门列出关于医学教育管理专著的选题计划,并组织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编写。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出版一批医学教育管理的专著。(3)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科方向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相关教材,在总结教材编写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相关的专著。

作者:文历阳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篇4

    2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对策

    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优势相较于综合性大学或医科大学并不突出,以建设学科特色为发展途径能很好地解决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存量不足问题。地方医学院校应在现有基础学科的细节上下功夫,抓住重点,培养出与其他医学院校同类学科的特异之处,将其作为本院校该学科的特色发展;与此同时,地方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建设重点学科建设,这是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出路,统筹全局,集中人力和物力的投资,形成优势,突出特色,使重点学科建设率先取得突破;再利用特色学科的优势和影响力,积极主办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支持各基础学科积极申请、参与国内外其他组织的科研项目,以推进学科与国内外优势学科共建协作平台。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35-02

1“学科极”概念的提出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 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 “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 “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著。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见表1),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 “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 “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2.2.1 科研产出情况课题申报的成功已成为体现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学科极”思想提出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过程中均实行由科室论证、“学科极”论证、管理单位论证组成的“三级论证体系”,使我院课题申报的数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立项课题316项,经费1.2亿余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等课题取得了突破。自主发表国外SCI论文207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4篇,单篇最高9.38(PNAS)。获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军队、省部级二等奖9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72项。以“学科极”模式成功申报“重庆市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军队“530”重点建设学科等一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

2.2.2 学术交流情况为了浓厚学术氛围,扩大我院学术影响力,给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广大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视野,扩大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学术圈。2006―2010年间,我院成功举办8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共计259人次交流合作;与法国法兰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长期合作研究,部分海外学者定期来我院做学术交流和科研指导,其中在双方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共同建成了“中-加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形成了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一体的联合开放实验室。

2.2.3 人才培养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09年开始,我院一直以“学科极”的方式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期间,113人顺利毕业,1000余人次参加了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通过“学科极”联合答辩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为各学科间提供了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我院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鼓励创新、争先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对培养综合性人才、发展新兴学科有着重要深远意义。不仅研究生培养如此,我们还将“学科极”培养模式运用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十一五”以来,我们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院士后备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总后“科技金星”、“科技新星”5人,先后有15人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次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学科极”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注重对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还有利于优化学术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对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有特色、有重点的优势学科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求精拓新,着眼未来,为建设创新型一流基础医学院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篇6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根本和基础。学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步发展,是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在学科建设中的特色所在,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循环互动,才能推动医学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1]。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 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 radiography, 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 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2) 配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脱产、非脱产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医护人员与全国成人教育考生。

(3) 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在职职工研究生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职工与江苏省乃至全国考生。

(4) 与国外著名大学、学术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2~3次,对象涉及本院相关医护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

(5) 学科学术地位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要求本学科及学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众多的医技人员来院学习或进修。我们利用“中华医学会实用介入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基地,每年认真组织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次以上,对象涉及本院医技人员和全国需要参加培训的各层次医技人员。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学科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推广学科成果、宣传自我、扩大影响、构建学科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转贴于

(6) 常年接受国内各单位进修生来院学习、工作,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职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考察或进一步深造。

(7) 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科室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医师读书报告会,以督促年轻人好学、向上。

(8) 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高质量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会议以及省市年会,并制定了《参加学术会议及差旅费使用的规定和的奖励办法》。凡在放射学全国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在省市年会进行专题讲座或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者,科室承担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和资料费。每年根据北京大学版“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凡在目录内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及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在单位奖励的基础上,科室根据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幅度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职工多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科研、教学质量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后劲,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6]。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又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7]。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培养、聚集创新人才相结合,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多年来,我们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并采取主动培养、积极引进、大胆使用、热情关怀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好,形成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35人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近5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中华级期刊4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4项,获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2001年以来,学校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建设投资60余万。国家教育部985工程 Ⅰ期拨款400万用于我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985工程 Ⅱ期拨款800万用于我校“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充足的经费保证对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发展以及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带动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和互相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态势,使学科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蒋健敏.建立创新教育模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4):216,235236.

[2]万学红,张肇达,李甘地,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与在中国的实践[J].医学教育,2005,(2):1113.

[3]王宪,周卫红,孙翠银.对综合性医院继续教育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6):2627.

[4]季仲友,倪系和.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及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4,(2):1314.

篇7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医疗卫生行业如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前提下,实行医疗收入总量控制、医药分业、医疗保险制度、特困病人救治方案等改革措施,使得大型综合性医院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保持医疗优势和特色,很多大型医院提出和实施了“科技兴院”的战略措施,以期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医疗技术和特色【1】。学科为跨世纪人才培养、名医培养、创造和运用先进技术的基本单位,是“科技兴院”战略中的载体和关键,其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工程。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与必要性

大型医院的先天优势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本条件,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高学历人才的相对集中、良好的人才发展平台、专业学科体系的完备是大型医院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重点学科【2】以其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名医效应,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先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科研、医疗和人才培养综合实力,以及对本学科领域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成为医院优势和特色的突出代表和集中体现。医院发展也需要“品牌效应”,医院依靠重点学科、依靠人无我有的名医特色,在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目标。大型医院虽然科系完备,但长期以来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是普遍现象【3】。由于学科研究的基础不同以及发展趋势的变化给不同学科赋予了不同的发展背景和空间。因此,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根据疾病谱和人口构成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需求的变化,综合考虑学科的合理分布及其发展规律,审时度势,选择重要学科予以重点扶持与建设十分重要。

心血管内科在内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内科系统最大的、医疗技术含量最高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但伴随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损害心血管健康的不良因素和生活方式。所谓的四化即工业化、城市化、自动化和西方化,前两者带来的生活环境污染,后两者带来的体力活动减少和高能饮食结构,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的根本原因。而如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对整个国家医疗和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将在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某个时期集中突显出来,这些信息对于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十分重要。今后20年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才能防治心血管病的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作为国内省级大型医院的重要学科之一,心内科及其医护人员已经认识到形势的严峻和责任重大,创建和巩固专科的领头地位,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综合实力水平已迫在眉睫。

二、学科建设的工作部署和成效

心血管内科在一代代老专家和前辈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在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科室骨干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努力进步,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绩,学科发展速度增快。学科建设是一项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的宗旨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临床为中心,以教学为辅导,医教研并举,全面实施“科技兴科”的综合目标。

1.科技为先导,人才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中人是第一重要因素。心血管科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正高级职称(教授、主任医师)12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5人,硕士7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生1人,省厅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1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4人,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学术专著200余篇,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近年来科室培养出硕士研究生30名以上。引进硕士生5人,派送副高级职称人员外出进修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国家级大型专科学术会议一次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加强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锻炼和扩大了科研工作队伍,开拓了科研工作思路。这几年心血管科每年申报课题2项以上,新开展三新项目1项。在册的中标课题7项均实施良好,科研风气端正,科技人员奉献精神强。

2.临床为中心,科研助医疗。临床即是科学研究的主战场,又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地,而且还是先进医疗技术应用推广的前沿阵地【4】。临床工作有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两面。一方面要完成大量的日常医疗工作,另一方面又要以临床医疗为基础,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心血管科日常医疗工作量较大,年门诊人数5万以上,病床92张,年住院人次4千余人,年手术1500余例次。床位使用率和诊断符合率达90%上。近几年医疗收入翻了几番,药品收入比却降至2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断开展一些医疗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心血管科已经成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较多的学科。医疗技术新项目包括:1)冠脉造影术,冠心病、急性心梗的PTCA和冠脉支架安置术。2)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和室缺的导管封堵术。3)腔内电生理监测,室上速及房扑射频消融术。4)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5)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和ICD植入术。6)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消融术。7)超声心动图室心脏和组织彩色多普勒、食道超声、心肌声学造影。8)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相关致病基因分析的实验室工作等。心内科配备最现代化的医疗、抢救和诊断设备,包括最先进的超声心动图仪(HP-IE33)、数字板悬吊式C型臂心血管专用X光机(PHILIPS FD10,120KV/800mA以上)、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心血管监护系统、除颤仪、呼吸机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具备氧气通道、麻醉机、有创测压监护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生理记录仪。一些三新项目属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不断开发的科研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医疗科研含量,提升了学科“品牌效应”,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还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教学为目标,培养后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实现自身功能的定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5】。安徽医科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其附属医院便是医疗教学研究型医院,教学是其目标之一。临床学科除了承担学院的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着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工作,是培养医学人才的主要基地。多年来心血管专科教师承担着诊断学和内科学的较多主要课程,总教学学时量位居首位。同时,科室重视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和研究生的培养,定期举办各类(含省级、院级)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学术新动态。经常深入基层县市级医院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和学习班,发挥自己的医疗优势和特色,不断在省内扩展着本学科的“领头羊”作用。此外,科室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管理和质量控制项目的研究,通过申报教学研究课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追求

心血管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在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三方面共同协调发展的可喜的成果,心血管科不断创造和树立起学科的重要地位,在医院的发展中已经起到了重点学科的作用。也为我省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刻苦努力解决的问题有:1)不断寻找科研和管理问题,诸如发表一般论文多,发表国家级论文少。研究项目“开花多,结果少”。医疗科研成果多,获奖少,获大奖更少等问题。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改进科研目标和管理模式,才能牢牢掌握心血管学术和技术前沿阵地。2)进一步营造学术气氛,发扬学科人才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激励科研工作者不断求实、创新、勇争一流。反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行为。鼓励科研人员实事求是,积极申请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3)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竞争能力,开发现有人才,

篇8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4784

国内刊号:35-1241/C

邮发代号:34-5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9

伴随着我国医学工程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新技术逐渐在临床医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医院的医疗设备也有了比较长远的发展,为我们的医学工程学科管理和人才培养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因此加强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非常必要。

1当前医学工程学科化发展建设的现状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当前各大医院医学工程技术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会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引进临床医学学科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是这方面的认识是严重不足的,很多医院的临床医学工程从业人员在医院中的定位始终不当,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得不到应用的重视,专业技术潜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和进步,一些高端技术人才流失,这主要就是因为医院内部没有给员工提供很好的晋升机制和平台,不重视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大量流失,与此同时国内外医疗器械设备公司在我国逐渐开始加大设立售后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服务的医学工程技术的选拔过程中是条件是相对宽松的,因此调动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成为了当前医院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难题。

2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宏观调控 在宏观管理角度来看,需要设置相应的专职管理机构,能够从卫生部到卫生厅的各级管理部门对医学工程学科管理建设方面加强管理监督,对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存在的职能缺失加大管理服务,建议各级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不断对基础职能健全管理,实现从单一模式管理到宏观模式管理的发展和改革,将医学工程技术人才额培养、培训等纳入到整个宏观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2],促进医学工程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2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管理条例制定,能够在各家医院采购设备的同时要求设备经销商为医院内部提供完善的管理服务计划,加强对医院内部相关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开展,将培训作为日常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3],不断提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避免医院设备在采购国货的售后服务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不断通过培训指导,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医学工程学科精细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3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带动周围区域发展的维护站体系 伴随着我国现代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高精尖的大型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单独靠一两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就想要完成这些大型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时非常困难,同时一旦出现问题后,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工作,因此必须要建立以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带动周围区域发展的维护站系统[4],能够将城市的各大医院的相关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联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弥补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帮助他人的同时,扬长避短,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助于通过全面努力,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联合效果。

2.4根据每一个医院的工作开展需要,按照编制配备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 每一个医院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存在不同,在具体的医院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医院规模大小、编制人员情况来配备相应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医学工程专业人才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能够保证给予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相应的待遇,留住人才,为医院所用,更好的为医院内部的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条件,促进了医院学科化建设发展进程,能够根据具体不同的情况特点,将一些基础的维护任务进行社会化处理,从而使得医院内部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最科学合理的利用[5]。

2.5一方面重视临床技术保障,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科研学术能力 在具体临床医疗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提升医院内部的服务质量水平,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需要围绕临床服务工作开展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加强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设立和发展,能够为临床医护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保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学术能力的专业技术学科,进一步充分利用医学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科研学术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自身服务特点,更好的为开展临床医学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能够有效的解决临床诊断、临床治疗涉及到的工程技术问题,加强课题研究和探讨,更好的保证工程技术问题得以解决,突破更大的难题,对一些旧的医疗设备不断进行改造,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

3讨论

在医学工程学科化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化建设,能够不断加强对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学习和培训指导,加强考核管理,重视对人才创新精神、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更好的适应临床工程技术发展和服务需要,从而实现医学工程专业学科的精细化发展和建设,更好的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进一步形成健康完善的医学工程学科体系,满足实际的医疗服务事业开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唐武芳.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和管理[J].医疗装备,2011,24(6):53-54.

[2]沈正海,陈绵康,鲍俊成,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临床医学工程发展之我见[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3):113-115.

篇10

医院学科建设主要是指医院采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学科的规划管理,更大地发挥学科在促进和加强医疗实践探索进步的积极作用,当前医院学科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学科管理、医疗服务、科学研究以及开展新的技术以及新的设备软件等内容。在医院学科建设工作中,需要其根据医院管理的现状,展开对学科资源以及建设的相互交叉作用管理[1]。当前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发展,医院的学科建设情况也必然是同现有的管理制度相适应,达到“1+12”的医院管理的效果。

1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背景分析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理念的提出和发展,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当前医院建设发展的重点所在。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医院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局面,若是无法实现对现有的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对医院管理活动的优化改善,则势必无法满足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标准所在。第一,医院的发展管理活动具有双重性特点。医院是医疗服务的主体所在,其工作管理首先是具有福利性特点,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又要求医院管理活动能够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该性质影响下,医院的管理制度就要求能够实现优化升级,迎合时展的需求情况。第二,医院的诊疗人数不断增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医院的门诊人数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需要为社会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而随着工作任务的加重,如何实现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传统医院管理制度以及医院学科的划分情况已经不再满足当下的医院建设发展的需求,也严重制约着医院服务以及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对此需要展开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优化建设[2-3]。

2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学科重要性

根据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现状可知,当前情况下,我国所构建的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的应用特点:①现代医院管理活动具有多主体参与的特点;②现代医院的管理工作覆盖的范围和传统的医院管理不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需要展开对医院的学科划分,医院的服务职能等的管理和建设;③现代医院管理重视对治理结构和框架的设计,其强调在一个系统的规范的环境下完成对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使得医院能够提高运行效率,增加活力,提高管理能力。由此可知,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医院的医疗环境,医院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等体系都实现了变化。同时医院学科建设涉及到医疗、教学、学科队伍、科研研究、科研基地等多个要素内容的建设,其也会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变化而发生转变。如医院的科学研究需要医院的管理层能够重视科研研究,为其提供专项资金。展开医院的学科建设是提高医院发展的基础所在。具体来说,医院学科建设是医院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医院管理以及医院品牌打造的根本所在。实现医院学科的建设发展需要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加大医院的科研成果产出和高层次的精英人才队伍的培养,这一切举措都能够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3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学科建设方向

3.1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

第一,医院学科建设的要素内容。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医院实现了人性化、专项化发展,其学科建设发展也同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理念相适应,通过重点培育某一学科的方式来带动整个医院的所有学科的优化发展。因此医院可以根据每一个科室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以及其他的资源情况,重点突出某一个专业的学科,提高对重难疾病的诊疗能力。第二,医院学科建设的主要规律。按照医院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建设发展情况可知,当前实现对医院学科建设的优化创新,其必须能够具有以下的规律特点,如此才能够确保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性。首先是要求医院学科建设能够朝着专科化、综合中心化转变,确保医院的各学科都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和其他资源;要求能够由专业技术特色朝着功能化的趋势拓展转变。对于大多数的医院学科建设而言,其都是以专业技术为发展的重要支撑的,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多样化、综合化发展,实现医院学科建设的功能化发展也至关重要;实现由依靠学科带头人向学科带头人与合理人才梯队并重发展的转变。医院管理制度的多主体化发展趋势下,为医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的发展的动力支持。如,原本医院的科研项目是由医院的管理层也就是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所带领的,在如今可以实现学科带头人带领各学科下的技术人员进行创新。

3.2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学科建设的思路和理念

现有的医院学科建设的特点和方向必须能够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相互适应。当前在医院的学科建设中,其必须能够做到以下的几点,如此才能够确保所划分构建起来的医院学科是符合现阶段的发展要求的。第一,要求构建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学科管理体系。只有系统规范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才能够确保医院学科建设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学性。当下要求能够基于现代医院的管理模式,在医院的行政管理活动中,专门设置一个“学科建设工作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书记、院长作为管理的主任,对医院学科建设工作进行双岗双责管理,要求医院的各科室主任任工作组小组成员,负责执行和落实医院学科建设的工作内容。并且根据医院的学科建设工作设置工作规章制度,展开对医院的各科室的科研、医疗等方面的考核评价,确保能够不断地对学科各项指标进行适宜调整,使其在总体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学科的进一步优化[4-5]。第二,要求构建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的学科管理系统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医学的管理以及诊疗当中的应用已经是趋势所在。对于医院学科建设而言,也要求其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起网络交流平台。如,构建起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平台,能够整合所有的医院的临床经验展开对医院的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的水平。如对建立起全国的远程卒中救治网络平台,通过整合所有医院资源优势的方式,探索出心血管疾病的联合救治模式,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整体的救治水平。与此同时,构建起交流平台,还能够提高医院的科学研究结果的转化效率。一方面是在医学学科建设中,展开科学研究成为重点所在,通过沟通结合各种资源实现对医院的相关工作的科学创新,之后还可以根据医院的临床资料进行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变。第三,要求能够实现学科建设的多重评价管理制度的建设。事实上,医院的学科建设需要拥有系统化的管理监督,如此才能够确保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以及建设模式是符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的。这就需要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学科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明确学科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情况,充分调动学科内的各级别人员的工作探索的积极性,在医院学科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科文化氛围情况。另外还要求能够在院级层面上进行学科建设、发展与评估活动的推动和管理,如要求学科与学科之间能够加强沟通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更好地发挥学科之间的联动机制。当前众多的现代化医院构建了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其能够定时定期的展开某项疾病或是病人的临床多学科会诊,从而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实现医院管理发展工作的综合化系统化发展,对于缓解当下的医患矛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学科的构建划分是相对的,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挥以及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产生变化。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下,合理开展医院学科建设规划发展,使医院学科建设朝着信息化、综合化、科研创新化等新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新形势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4):97-98.

[2]高宇,闫文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243-244.

[3]姚超,杨俊体,武新颖,等.基于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7):99-101.

篇11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11.004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11-0013-04

Abstract: The discip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nagement covers the fields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health industries of TCM.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can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ciplines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promot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he training level of specialties of TCM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on the goals, model and path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is the core iss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of TCM management,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management disciplines in the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featur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ying health management of TCM by us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odern management and modern economics can promot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CM resources and medical service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CM. As a result, all directions of TCM management can better achieve scientific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health care and health rehabilitation. Also, it can enhance the level of TCM management and team building and train outstanding senior personnel of TCM cause manage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specialties’ overall level of the discipline.

Key words: TCM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modes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知识源泉。由于中医药学具有整体性、辩证性、实践性等传统思维和技术特色而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发挥我国医学上特有优势,传承与创新中医学,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政策与管理问题。中医学在近展遇到了困境。在现代科学主义话语权下,中医学要生存就必须与时俱进。首先,教育模式从师承转变为院校教育,把技术进行分科,教育内容分专业,结果专业越分越细,形成中医药专业的碎片化和技术的实验化。古代中医与中药是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则分离开了,形成医不懂药、药不懂医。中药资源的质量日趋下降,中医师的中医水平不断下滑。中医药面临的这些困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制度问题。

制度是引导社会行为的最有效工具。建设中医药管理学重点学科,就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医药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更有效地为居民健康服务。运用制度促进传统中医药学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医药服务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更有效地为国民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服务。由于现代医学发展遇到了困境,其片面、静止、孤立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局限性,其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促使医学转向,而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要求正好与中医学的实践性、整体性与个性化诊疗思路相一致[1-2]。中医学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大医精诚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医德建设。这给新医疗改革背景下中医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经济新常态需要研究新医疗制度建设。借鉴精准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充分挖掘中医药蕴藏的无限潜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发展。

1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定位

1.1 概念界定

学科是学术范畴,指高校教学、科研等功能单位,占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资源,遵守特定的研究规范,具有规定的知识形态和动态运行能力的学术共同体或专业组织,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3]。而重点学科是指高校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重点投放于某些学科,以使其学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学科群或学科体系中发挥学术主导和关键作用,这些学科被称为“重点学科”[4]。

1.2 学科定位

中医药管理学是一门中医学、中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是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融合,重点研究传统中医药在现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将中医药特色与现代管理相结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如何将中医药资源和技术进行有效合理配置并及时提供给国民,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和保障国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原则和目标

2.1 总原则

遵循科学性原则,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需符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遵循特色性原则,基于中医药的特点研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殊规律;遵循规范性原则,规范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活动与过程,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遵循交叉性原则,管理学各部分内容在不同层次上与中医药学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同时注意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协调性;遵循引领性原则,重点学科应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起到引领作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学科范围内的各部分建设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实施;遵循系统性原则,规划内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互相之间不可分割。

2.2 目标

2.2.1 总目标 以提高中医药事业管理水平、引领中医药服务事业和中医药服务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核心,探索中医药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通过充分整合中医药学科和管理学科资源,进行学科的交叉整合,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明确科研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不仅要提升中医药事业管理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研究高水平的科学,全面提升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中药产业的进步,实现学科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2.2.2 分目标 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中医药的知识、技术特征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方法;研究中医药资源优化配置与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运用政策科学理论与分析方法,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研究中医药立法与政策科学问题;研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及制度化建设,有效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研究大卫生、大中医视角下中医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模式

3.1 宏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宏观模式,以学生培养为基础,进而推动学术发展,最终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形成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金字塔模式(见图1)。①学科建设是为专业建设服务,因此应从培养人才抓起。包括编写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经济与管理类教材;支持建设中医药管理类精品课程;支持建设特色和重点专业;支持教育教学项目的研究;围绕人才培养,引进社会管理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定向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突出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推进教育管理创新;开展专业教育联盟,优化教育资源[5]。②学科建设要深入开展中医药经济、管理、政策类的科学研究。在国家层面,省部级及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需要研究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增强学科团队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科的学术发展水平,在中医药管理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发表高水平论文。据笔者初步统计,截至2014年9月,全国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78项(含教育研究项目),其中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24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63篇,其中SCI论文6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含CSSCI扩展)36篇,核心期刊299篇。这些成果有效促进了中医药经管类人才的教育与培养。③不管是培养人才,还是开展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最终是服务社会。所以,该模式的最高层是要将教学与科研能力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即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部门培养合格人才,开展课题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力。

3.2 中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中观模式,是根据波士顿矩阵的思路,以学科影响力和学科发展力为指标,构建学科的波士顿矩阵模型(见图2)。学科的影响力高表示其占有率高,其在学术资源、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占据较高的地位,一旦加大投入,其发展前景自然广阔,学科的发展力高,此时学科就可形成一定的品牌水平,相当于“明星类水平”。学科的影响力比较大,但尚未得到大力发展,此时需注重学科研究水平的提升,能力越强,承担的项目就越多,获得的资金也越多,可以为打造学科品牌提供资金,因此学科研究水平可被称为“金牛类水平”。重点学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能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此时如果学科团队能积极充分发挥作用,那么学科的水平就能得以提升,打造出品牌;如若学科团队水平低,则学科的水平就只能下降到教育层面上的水平,因此学科团队水平可看作“问题类水平”。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学科仅仅拥有教育能力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要求,有可能使学科处于被淘汰的境地,因此被称为“瘦狗类水平”[6]。如同产品的波士顿矩阵一样,学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其能力的地位会在学科发展力和学科影响力的相互作用下有所转变,因此需充分利用学科波士顿矩阵进行建设,努力打造出重点学科品牌。

3.3 微观模式

建立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微观模式,凝练好方向,以团队建设能力水平为横轴,以科研项目水平为纵轴,使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形成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坐标轴模式(见图3)。①学科建设需要凝练出学科发展的方向。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风向标,也是该学科团队特色能力的体现,表达了学科建设的核心能力,形成长期可持续的科研平台。②加强学科团队的建设水平,学科团队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是学科研究的资源基础。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科方向带头人培养,需要通过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选派骨干教师去国外进修深造或国内其他名校做访问学者,同时需积极引进适合本学科方向发展的优秀人才,形成与学科发展特色相适应的高水平、结构优良的学科队伍。③需要提升学科科研项目发展的研究水平,通过组织高水平、高层次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讲学,共同主办学术会议等方式增加团队的信息交流和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重点学科更需要获得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使团队建设能力与科研项目研究水平均衡发展提升,促进中医药管理学科逐步向高水平学科稳步发展。

4 中医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路径

4.1 建设智库组织平台

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发展需有创新力,以及法律与政策推动,并成立智囊组织。该组织主要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促进政策、组织改革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等为研究对象,为政府、社会组织、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其形式可以是建立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或学会、协会)、创建人文社科及中医药政策研究基地等。

4.2 造就教学科研精英队伍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杰出人才、适宜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保证。建设高水平中医药管理学科人才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一支与中医药事业、中医药高校发展相适应的融合中医、中药、信息技术、图书情报、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高水平、结构优良的合作团队,才可有效推进中医药管理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院校首先要重视中医药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着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人才,特别是积极吸引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博士和博士后加入;需要注重培养出学术领导型人才及杰出青年人才;同时注重学术骨干的培养,尤其是年轻学术骨干,为其提供参与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及出国进修机会[7]。规划与建设学科的不同梯级团队,优化组织结构,促进学科不断发展。我国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目前已建立起中医药管理与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政策、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中医药知识产权、中医药资源管理与产业发展等研究方向的师资团队,各个团队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稳定的人才队伍结构。

4.3 创新中医药管理学科发展制度

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特别是要创新适宜于中医药学科建设发展的激励机制[8]。依据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相容机制体系,包括绩效评价体系、薪酬管理方法、荣誉制度和评估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充分调动学科成员的积极性,规范科研教学行为,保证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同时对于科研成果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如发表的论文应具有代表性,需评价其社会影响力;代表性专著需对某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评价,并能解决社会重要、重大或关键性管理科学问题;科研项目成果能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管理科学的创造力与转化力,提高社会贡献度,能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效率和效益,实现政府社会高校一体化设计,资源共享,功能协同的优化方案,从而优化利用中医药资源,推进中医药服务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更有效地为国民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有效服务。中医药管理学科不仅要创造知识,而且要注重知识的转化。因此,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不仅要重视教学、科研,更要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为此,需要对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的水平建立评估体系,如价值评估、系统评估、情景评估、项目评估等,并要有计划分阶段对学科进展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估[9]。只有通过创新学科建设制度,才能保证学科建设有序和规范开展,从而提高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申俊龙,马洪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语境及路径分析[J].中医杂志,2013,53(24):2076-2081.

[2] 申俊龙.中西医学差异起源的历史比较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183-189.

[3] 赵坤,王振维.学科建设的内涵、动力与竞争优势积累[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20-23.

[4] 王建华,朱青.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27-30.

[5] 申俊龙,汤少梁,黄雪梅,等.新医改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7-11.

[6] 单蕊,梁镇.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的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系统改革与知识转移平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