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09:29: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陕西省高等教育在盲目追求外延发展与迫切需要内涵式发展之间显现出诸多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在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在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行政与学术权力、质量与创新之间的不协调;反映了教育硬实力迅速增强与软实力之间发展的不统一。
一.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内涵”是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基本特征的界定,“学校的内涵发展是一种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选择。它关注的是学校长远的发展、合理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
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本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特征,以转变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强大学软实力建设和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发展规模、办学质量和和发展速度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201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达到78所,比2005年增加6所,独立学院12所,成人高校19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0所。其中,大部分为省属普通院校。地方院校是陕西省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1.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探索特色办学道路,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探索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不仅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第二条关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中对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地方院校在现有发展资源的基础上,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发挥高校三大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高校肩负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地方院校更是担负着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纵观发展环境,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推进实施以及陕西省实现经济转型、推动自主创新、引领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普通地方院校担负着特殊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类高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大推动下,在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保障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建设教育强省输入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质量人才。
三.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讨
1.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处理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正确的发展观决定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规划、服务领域、发展规模等等。在出色的完成为地方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科学研究两大任务外,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我省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主动的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发展目标。地方院校应该以提高质量为出发点,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主动调整学校结构,明确办学定位、深挖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将学校的发展模式由外延向内涵上转变,使地方院校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2.积极培育优良校园组织文化,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理奠定基础
在党的十报告中,不再用“平稳较快发展”,代之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再用“又好又快”的提法,代之以“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寓意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前进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紧迫感、使命感,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主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作用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经过十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质量和效益上仍然远远地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虽然我们年年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讲又好又快发展,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特征仍比较明显,发展效率总体不高,发展代价过高过大,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十分突出,质量和效益不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形成。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发展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从国际看,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以总需求增长放缓和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发展方式的竞争。欧美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收缩,我国出口遇到极大的困难。要在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趋利避害,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必须加快构建更具活力更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方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内生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能源资源约束更趋强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等收入阶段风险凸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的现状,必然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经济工作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务必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1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诸多影响,因此,立足于经济学视角详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以此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提供支撑。
2数字经济的概述
2.1数字经济的模式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其中网红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种类型。根据调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是以网络为主。按照数字经济的变现方式,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一是线上数字经济,其主要是通过线上交易完成商品流通;二是线下经济,其主要是利用网红效应实施的系列经济活动。
2.2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优势:首先,数字经济是带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经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成效明显,通过组织系列扶贫活动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有效带动4万多个贫困户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名校+”“名师+”远程教育帮扶模式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六大行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河南省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2.3数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调查,数字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快速革新导致部分人群摩擦性失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技术的进步创造一些新的岗位,同时数字化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技术性失业”,对就业市场、民众生活与广大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痛苦的。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具有数字素养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边缘化危险。二是线上平台强势压低线下实体收入。线上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模式。线上经济的便捷性塑造了一批具有极高粘性的消费者,加之没有店租等实体成本的负担,线上平台相较于线下从业者往往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线上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大量线下实体从业者被迫降低利润目标,甚至面临破产。三是巨头垄断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数据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的生产资料,数据一旦形成规模就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不受规制的扩张必将走向垄断,垄断的后果是行业资源集中与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行业资源高度集中,互联网巨头与小微企业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在渐渐扩大。
3数字经济崛起的原因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调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2016-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增长态势,从623亿元增长至3419亿元,增长了2796亿元,如图1所示。其中,直播带货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直播带货成为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方式。2020年直播电商占GDP比重达27.8%,年增速高达227.7%。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数字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方面。
3.1数字经济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我国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发展动力。5G技术能够为网络直播提供稳定的信号,为直播带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平台形式更加丰富,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看平台,有效地刺激了粉丝的消费欲望。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居家隔离”政策的实施,网络购物成为满足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提高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而扩大了数字经济的粉丝量。据统计,2020年我国移动用户占比达互联网用户数量整体的99%,手机流量时代全面来临。可以说庞大的网络群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大力的潜在客户。网红利用营销手段,猎取消费者心理,通过高粘度、高互动的方式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并且通过精准的营销手段引导粉丝消费,形成价值回报。
3.2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支持
基于“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例如,在全国经济发展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是民营经济、“双创”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为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地方省市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表1所示。陕西省加强数字领域标准制定,探索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2条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核心区。目前陕西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12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西安,助力陕西加速步入“数字时代”。
3.3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主要目标。2020年我国实现绝对全面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消费成为当前90后、00后消费的主要方式。相比80后消费群体而言,新一代消费群体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创意性。所以数字经济的发展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体的个性化消费理念:一是基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线支付方式的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例如,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一定程度会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产生诸多“不必要消费”。二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懒惰性”催生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了居家消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时间。
3.4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数字经济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基础配套体系。一是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体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冷供应链物流技术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新鲜食品的质量。例如,根据调查,基于冷供应链技术的发展,生鲜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额不断扩大。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国家政策,道路、网络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上述产业的支持。二是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在5G通讯方面,截至2020年5月底,陕西5G基站已累计开通7621个,力争打造中西部地区5G网络建设先行区,为后续5G产业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4数字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
4.1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经济模式存在的本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消费满意感。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是数字经济带动了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高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地方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陕西省是全国有名的网红城市,通过互联网传播有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催生了诸多新职业,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经济有效带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助农直播带货可以将诸多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以此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品牌效应。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丰富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以网络直播为例,网红直播带货不仅需要大量的后台客服岗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人员,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
4.2营销效用分析
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线上购物模式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一是数字经济模式下的营销方式实现了全员营销模式,营销人员面对的是所有的受众,需要了解消费者在态度与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迫使电商企业要从过去的营销局部视角升华为用户、文化、生意、经济、民生的大局观。二是细化市场。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都是确定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性不断提高。因此,企业通过大数据洞察了解目标用户,以精品内容与品牌用户创造共鸣,以优质产品和资源矩阵搭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场景,全面助力品牌实现营销突围。
4.3数字经济文化效用分析
文化效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背后是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陕西是网红城市,例如,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西安加入GDP万亿俱乐部,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根据调查,当前我国网红更多采取的MCN批量生产的模式,导致缺乏内涵文化。而依托区域独特文化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老乔是一名美食博主,在抖音上的粉丝为1200万,其认为自己走红的原因归功于陕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弘扬了当地传统文化。另外,数字经济变现速度快,网红一夜成名现象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冲击。
5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时代变迁和市场变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心态与社会价值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挥了其经济学的本质,促进了“双创”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同时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归根结底是缺乏正确引导和有力监管以及其自身缺陷的产物,我国应积极消除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政府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管理制度、数字经济主体自觉维护数字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等方式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放大数字经济对经济的积极贡献,规避克服其负面影响,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婧怡,杨秀丽.网红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59-61.
【2】韩雪.我国“网红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8):15-17.
【3】彭妍,李星星.浅析数字经济及其影响[J].商业经济,2019(08):109-110.
【4】吴晓辉.浅谈疫情之下的“宅文化”传播[J].新闻传播,2020(07):16-17.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常州改革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积极投身“三大一实干”、合力种好常州幸福树,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质效不断提升、环境更趋优化、成果普惠共享,形成了稳中向好、稳中更优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开票销售、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双双迈上万亿元台阶,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特别是重大项目、企业上市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这一年,让我们感受最为深切的是,全市上下党群一心、政企合力,精气神充分提振、好势头充分彰显,团结奋进、实干为民成为了常州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劲旋律。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今年是开局之年;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是关键一年。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动员全市上下以“重大项目增效年”为主题,坚定把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六大行动”引向深入。凡事都要脚踏实地,不能驰于空想、骛于虚声,必须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精神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提高政协协商议政质效,把职责履行得更实,把作用发挥得更好,共同种好根深叶茂、硕果满枝的幸福树。
种好幸福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改革开放。革故鼎新、敢为人先,一直是常州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魂。这些年,我们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拓空间,持续推动了“苏南模式”常州升级版的探索实践。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开放也远远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开放倒逼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面对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坚持效果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发挥好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的支撑带动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着力激发市场主体的更强活力和民间蕴藏的巨大潜力;要强化大开放理念,放大视野、敞开胸怀,在国家大布局中找准常州位置、拓展常州路径,集聚一切优势资源、优质资本、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产城融合综合改革、“不见面”审批、开放型经济发展、园区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精选课题、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对症献策,多提一些真知灼见、多出一些实际成果,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推动全方位开放增创新优势,为常州转型发展积蓄新能量、释放新活力。
种好幸福树,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提质增效。常州靠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这几年,通过连续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持续实施“三位一体”战略,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我们的制造业还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转型跨越仍处在“推着石头上山、到了半山坡”的关键阶段,发展中各个方面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鲜明导向,乘势而上、尽锐出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的高质量。特别要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着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系统发力,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迈入量质齐升的良性轨道。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围绕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推进金融改革服务、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等重点,多谋良策、多出实招,议政协商、监督落实,助推常州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种好幸福树,我们必须坚守初心为民尽责。幸福树需要由大家一起栽种,果实也应该由所有人共享。这些年,市委、市政府始终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连续五年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三优三安两提升”等民生实事得到了群众认可。民生千钧重,责任大于天,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爱常州”成为全市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民履职、为民尽责,继续抓住老百姓最急最烦最忧的问题,反映群众所盼,参谋党政所需,助推各级各部门办好更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年轻人成就事业、让年老者颐养天年,把所有常州人共同建设美好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亟须解决的价值性矛盾
(一)公平与效率:学前教育发展的伦理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公平与效率的纷争一直是横亘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大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政策确实让我们国家的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公平问题也正是当前我国政府正在付诸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下,学前教育的发展应追寻公平还是效率为先?学前教育的发展能否是先让一部分人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再谈教育公平?在长期的“效率为先”的观念影响下,我国的教育财政投入将主要的资金投放在建立“示范园”“重点园”上,以期通过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幼儿园来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同时这也引起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示范性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无论在园舍建设、活动材料配备,还是在师资队伍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财政投入的偏差不仅存在于幼儿园之间,也存在于地域之间、城市和农村、公办和民办,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平衡性发展。
(二)稳定与发展:学前教育发展速度问题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省(区、市)政府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牵一发而动全身,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否追求在短时间内取得飞速的发展,还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稳定性发展。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部署实施区域性学前教育发展战略前,要考虑地方学前教育的稳定与发展问题,质量和数量问题。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我们的孩子“有园可上”“上得起幼儿园”,还要保证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要求条件不仅包括园舍设施建设、活动材料投放,更为重要的是优质的师资。幼儿园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是一项长期性和滞后性的工作,关乎当前和未来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根据教育规模经济的原理,我们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同时,切勿将主要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土地和园舍设施的建设中,要考虑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资源使用的适当性和规模扩大的有限性。有效的财政性投入要考虑幼儿园师资的培养和培训,要更多地关注质量而非数量。
(三)普适性与针对性:学前教育结构性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了政府办园、集体或企业办园、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都为实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失。根据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在当前我国政府还不可能保证每个儿童享受充足和平等的幼儿园教育的时期,学前教育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即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倾斜性的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使学前教育的竞争性变得尤为激烈,幼儿园都在竭力想获得来自公共财政的资金支持,家长也想自己的孩子获得收费低廉并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这种政策一方面使各个幼儿园都在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幼儿园丧失了竞争的动力,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可能享受国家财政性补助的境地和来自于公办幼儿园的竞争已使他们进退维谷。正如宋映泉的研究指出:“如何通过财政投入和管制扶持措施调整民办和公办教育机构协同提供数量足够且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学前教育的结构性发展要求类型不同和性质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能够协同发展,能够根据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广大民众提供高质有效的学前教育服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将学前教育的发展完全投向市场是不可行的,违背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要想建设一批数量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不同性质和类型幼儿园,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要发挥其杠杆作用。政策既要考虑资金投向的针对性,又要考虑公共资源的受众面,使我国的学前教育能够获得健康均衡的结构性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应然价值
(一)以教育公平为导向
教育公平是公平内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的追求目标,追求教育公平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教育资源的分配和配置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非常直接的因素,而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核心便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在我国,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部分,一直承担着教育性和福利性两大功能。它一方面是一种特殊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担负着教育培养年青一代的职责;另一方面又是一项福利性措施,担负着为外出工作的父母照看年幼孩子的职责。这两大职责体现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而教育公平理应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制定应体现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在投入比例、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一是要合理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的比例,彰显学前教育应有的地位,发挥学前教育教育性和福利;二是在分配方式上体现公平,合理调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类型幼儿园之间的利益分配;三是要建立问责机制,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督导,使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农民高质量就业的涵义
十报告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就业观。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就业?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认为,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宏观层面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合理的就业结构。
具体到农民就业的微观领域,高质量就业就是要保证农民有业可就,就业中没有行业歧视和不公待遇,能够和城市居民公平的分享就业机会;就业后能够享受到《劳动法》所赋予的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包括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和卫生权、社会保险等权利,通过就业领域的和谐推进社会的和谐。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高质量就业的障碍因素
(一)公共就业的财政支出不足
增加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为此,政府必须有相应的财政支出,来保障由劳动保障部门代表政府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在统计数据上,我国以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涵盖的就业总财政支出低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平均值。2003―2008年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年平均支出占财政收入的7.42%,而国外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的平均支出占财政收入的平均值都高于30%(见表1)。
我国学者在就业实现途径的调查中,验证了农民就业大都是自组织就业,没有借助于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如劳动科学研究所“城乡统筹就业”课题(2007年)的调研显示,自组织就业是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方式;而赵树凯(2012年)在调查中显示,超过90%外出农民的就业是通过自组织形式实现的;而在黑龙江省的现实调研可以发现,农民的就业主要是通过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依托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自组织就业形式,形成了外出务工人员在某几个行业的集聚化就业的态势,如建筑业、矿产业、纺织业、服务业。
(二)农民的知识体系和就业技能不适应产业结构变革需要
当前,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农民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些非熟练的劳动力就业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不能把握产业向中西部城镇转移的历史契机,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在2012年2.6亿务工的农民中,仅1/4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超过六成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在许多行业都并不具有竞争力。因此,转移就业的农民迫切需要就业技能的培训。
(三)实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能力不足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共生共存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向好发展。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各类型高职院校1423所,高职专科专业1046个。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壮大。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优化办学方向,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做到“三个”精准对接,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实施技能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倒逼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保障,也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机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投资总量。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2月25日,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人社厅发〔2020〕17号),确定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明显体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崛起的应然反应,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依循。这必然倒逼职业院校紧随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困局
(一)两者互动发展的适切性不足
办学定位偏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味追求办学规模,但是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岗位需求,优势特色缺乏,实力不强或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更新就显得越来越滞后,不能做到切合时展和技术进步的及时更新,导致高职院校最终人才培养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不够契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人才输出的有效性。
(二)两者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优势凸显,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动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助机制尚不完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备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往往表现出“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校热企不热”的合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三)两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后起之秀”,不少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底蕴不深,相对稳定性的发展战略尚未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尚不能呈现可持续良性循环状态,人才培养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尚显乏力,对所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市场需求等缺乏贴合度和适应性。
三、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瓶颈
(一)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配机制的尚待完善,社会大众观念中对高管人才、“白领”“金领”等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追求意识凸显,但在重视技艺方面,观念日益淡化,推崇普通高等教育,轻视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广大家长和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招生困难,发展不畅,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极大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下一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心。
(二)教育质量尚待提高
截至2019年3月,河南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7所,但在教育部批复的“双高校”建设名单仅有6席,这说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数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尚需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师资、专业结构、课程建设等软实力的提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从而影响办学质量和学生社会岗位适应力。
(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短板
在内部治理上,存在办学理念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一味参照本科院校谋发展,领导班子协作决策能力较弱,忽略长期规划,注重短期效应,跟风设置专业,缺乏办学特色,教学硬实力不“硬”,内涵建设乏力。二是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校级管理过死,二级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学院发展的各要素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经济转型升级下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路径
(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
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职业道德与素质高,能胜任紧贴企业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高职院校必须与区域的相关企业合作,坚持“学用一体、供需对接,人才共育”的办学机制,在区域内寻求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深入融合,以专业布局、教学管理、实习实训以及企业岗位标准等为切入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格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构建校企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二)推进与区域内行业、企业互联互通、产学结合
1.产学结合,实质上是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各自优势充分融合,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形成体现综合优势的先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推动校企共同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产学结合是最佳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与区域行业、企业做最好的邻居,“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够很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形成“生态链”。真正做到企业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场所,学生既是技术的学习者,也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者,实现产学“真”结合,工学“真”交替。2.“产”“学”紧密对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主动向区域经济发展靠拢,主动向区域主打企业“借力”。教育教学方面,积极贴合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建顶岗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讲授一线岗位实际工作技能;师资投入方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知识更新,建设一批“双师双能型”队伍;发展理念方面,定期做好走访调研,听取市场和企业意见,切合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实用性更强、岗位切合度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三)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主体,高职教育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下,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方案,注重教育内涵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重点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而不是只关注招生规模,重点提升技能培训和教育成果,而不是只关注面积硬件拓展,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侧重到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上。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要充分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机构,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专业,对接行业岗位要求办专业,适时增减、及时优化,做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3.人才培养与区域市场用人标准相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较为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特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着重培养适应其要求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特色服务(文化)产业等各类人才。转变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订单培养”,鼓励院校一线教师(实训指导师)、课程研究者、行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积极参与相关专业课程开发,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开发机制,为企业培养出完全“适销对路”、岗位转换适应能够“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燕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J].河南科技,2012(24):86-87.
关键词: 高职院校;战略管理;转变发展方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rategic management;convert develop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68-03
0 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高职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从注重硬指标显性增长向注重软实力内在提升的转变,实现高职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使其在推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07-020引言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了超过1300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专业数量的增加,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坚持就业导向,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加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凝练专业品牌,彰显办学特色等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1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深化高职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推进高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部署未来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发展战略及发展任务,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在杭州专门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陈希副部长谈到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影响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二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三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我院开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2010年12月我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考察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教育教学建设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诊断性意见: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发展不够平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尚需加大力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深入构建;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需加大力度,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平衡,各专业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差距较大,多数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值偏低,实训工位偏少;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均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有待加强。
针对专家组的诊断性意见,我们重新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精神,并结合我院教育教学内涵的实际,就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展开调研与思考:一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怎么样相对接、与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怎么对接?二是专业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如何有效联接?如何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三是专业特色与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怎么有机融合?如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四是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的产业资源(“猪、药、茶、菜、渔”五大产业)怎么样统筹整合,如何借力发展?五是专业设置雷同程度比较严重,专业结构欠合理,发展极不均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如何进行?六是专业实习实训资源利用更新不均衡,有的资源紧缺、有的闲置浪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七是招生规模小,生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报考专业的人数差异大,完成计划的专业少,这些难题如何应对?八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队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这种现状如何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提出了“发展特色专业,服务区域社会”的办学思路,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实现学院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力求与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就专业建设与改造提出“强优、改老、调困、育新”八字策略。强优——强化的优势专业,巩固规模和基础,做优做强,突显特色,引领发展;改老——改造老专业,寻求生机,拓展专业方向,激发活力,持续发展;调困——调整困难专业,依托行业产业,另辟新径,嫁接改造,借力发展;育新——培育新型专业,结合区域经济,搞好市场调研,灵活实用,合作办学,共同发展。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学院建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三年”(2005年-2008年)是建院初创、起步阶段,“中三年”(2009年-2011年)是学院整合、转型,完成新校区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阶段,“后四年”(2012年-2015年)是学院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突破发展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定位中,我们确定了“优化内涵、创建品牌、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三步走”战略,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①牢固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实现学院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统筹兼顾,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谋求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中、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我院发展态势,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坚持以办学思想为纲领,专业建设为龙头,课程建设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认真实施质量工程,全面落实“5432”工程①,始终不渝的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②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布局,稳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我院是汉中唯一一所市属高职学院,我们要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乘职业教育改革之风、乘汉中发展战略之势,提高办学水平,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目标。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与企业开展合作,按职场化、实战化标准规范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以“厂中校”为主要模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④以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抓手,推进内涵建设。坚持师资队伍建设与学院发展、专业建设相协调,立足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培并举,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师德建设工程”、“名校进修工程”、“名师与团队建设工程”、“双师素质工程”。根据专业、学科建设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师资培训,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安排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专业带头人,培育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面向社会聘用客座教授、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做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全面推进各项质量工程建设。⑤搭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畅通育人“出口”。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院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能,通过举办招聘会、用足用好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倡导“实习+就业”、鼓励毕业生考多证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多途径搭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努力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声誉。⑥拓展办学视野,彰显综合办学实力。我们要依托教育教学资源,高质量开展以成人函授、现代远程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充分利用我院是首批“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举办好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培训、导游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中学教师上岗、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丰富学院办学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层次的技术人才,为学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3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体会与建议
3.1 抓内涵建设,务必紧紧依托地方政府,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我们是一所市属的地方高职学院,我们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我们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充分利用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力登高;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搞好技术服务,为地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利。通过为区域社会服务,有效地带动自身的专业建设,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专业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让非优势专业得到相应的调整与改造。
3.2 抓内涵建设,务必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发展专业作为地方高职学院,我们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既要坚持从学院自身的办学基础、专业特点出发,孵化和发展具有竞争专业优势的特色产业,又要在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及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设置专业和进行专业改造。只有这样,学院才能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3.3 抓内涵建设,找准办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作为地方高职学院,我们就是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扬长避短,针对本地区特有行业的特殊需要,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应用性专业,培养服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努力为社会提供服务,持打好“地方牌”。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一起构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特色上,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作为培育和建设特色专业的目标和方向,在办学实践中予以彰显。
注释:
①“5432”工程:每年划拨10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8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60万元用于课程建设,4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五年期间投入资金分别是50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简称“5432”工程。
参考文献: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设置,这会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产业机构进行调整可结合市场发展走向,依据具体的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的结构,促使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方面实现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实现优化革新,需结合市场的具体发展需求,也要同时满足市场不断拓展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革新的目标为优化农业发展的质量,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内涵。首先需结合市场具体发展方向来推动市场的拓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但需迎合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需准确把握市场的发展走向。其次需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来调整格局。最后需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业转型能够直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更高的关联性,更可推动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需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在市场的引导下结合地方的实际条件来整体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
2加强乡村规范治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不但包括生态方面的环境条件,同时还指积极的人文环境。较高质量的人文环境不但能够体现出生态文明的追求目标,同时还能为人们带来福祉。提升对乡村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促进人居环境的优化改善,可作为乡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需先对乡村治理的理念进行革新,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通过实施更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行管理,改善人居环境,让生态文明有效地渗透到乡村发展的各阶段。提升生态文明的建设效果,便需在实施乡村治理期间更为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形成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人居环境,这也是形成乡村绿色发展新趋势的体现。在提升乡村经济期间,需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坚决落实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发展原则,不能将资源的破坏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此外还需形成长效的机制和策略,提升发展策略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形成乡村理想的风尚也是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在提升乡村治理工作效果的同时,还需形成积极的氛围,从内外两个层面来实现乡村建设工作,不但将乡村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示范基地,同时还能够综合汇聚更多的自然风光。
3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