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09:19: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经济林产业;重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湖南湘西
经济林不仅为工农业生产提品和原料,同时也为人民生活直接提供果品、油料、粮食及为人民健康提供重要药材等;并且经济林以其生产周期短,效益高,适宜农户经营的优势,在丘陵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作为开展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引导农民奔小康,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近年来,湘西州经济林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从适应市场、产业化和高效持续经营等方面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3-4]。因此,如何将湘西州富有特色的经济林产品建设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将是该州今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重点。
1发展经济林产业的重要性
1.1富民强州的需求
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也是湖南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山区林区面积大,全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希望在林。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以往单一的经营模式,以短养长,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是使群众脱贫致富、财政增收、部门增效的有效途径,也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1.2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经济林水果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经济林产品价格一路飙升,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我国年人均水果消费量已达到54 kg,比世界人均水平75.4 kg少21.4 kg,居民个人水果消费总量由1981年的150万t上升到2001年的3 720万t,19年间增长23.8倍,市场每年增长18.2%。因此,经济林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基本上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发展潜力巨大。
1.3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由于湘西州生产落后,乱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商品林价格又不稳,群众经济来源受制约,为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经济林产业附加值高,地域特色突出,规模经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增收,拉动地域经济增长,而且产品加工污染少,可以保护环境,生产绿色产品,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因此,发展经济林产业,对加快湘西州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湘西州经济林现状
2.1生产现状
湘西州有土地总面积1 548 888.6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 115 191.8 hm2,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经济林产业的自然件和社会条件。近来年,随着宜林荒山的消灭、高效林业的发展,使经济林发展速度加快,品种结构业得到了有效调整。油桐等传统品种种植面积减少,优质干鲜水果、木本药材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以湘西柑、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椪柑5.33万hm2,猕猴桃生产基地由1998年的600 hm2发展到2005年的6 666.67 hm2;以黄柏、杜仲、青蒿、百合为主的药材种植面积2万hm2;以油茶、油桐为主的木本油料面积逾10万hm2。此外,湘西州还有板栗、核桃、花椒等2.13万hm2,油桐4 000 hm2,茶叶5 333.33 hm2。泸溪椪柑多次在湖南省优质水果评比中荣获金奖,通过了ISO9001认证,荣获了“绿色食品”证书,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中国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中国椪柑之乡”等。据不完全统计,泸溪椪柑年产值已突破1.5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0%以上;全县人均开发椪柑466.7 m2以上,年人均创收600多元。另外,古丈茶叶1980年以来也连续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名茶[5-6]。
2.2加工利用现状
湘西州的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才刚刚起步,但近几年来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在湘西州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1998年以来,老爹公司把猕猴桃做成了食品和保健品,形成了当地最大的绿色产业链,20万农民因此脱贫致富。目前,全州有5个县市发展松脂采集业,兴建了6家松脂加工厂,年加工松香、松节油6 000 t,年产值5 500万元。老爹公司、喜阳集团及湘泉制药等林果、林药龙头企业极大地带动了湘西州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湘西州打算通过10年的努力,营造以小桐籽、光皮树、黄连木为主的油料能源林2万hm2,营造以砾类为主的木质能源林6.67万hm2,建设高产油茶基地6.67万hm2,形成4万t油茶产量及其副产品的产业链,合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
3.1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布局
湘西州目前还没有形成与经济生产相适应的,从生产布局、良种化、培育技术到经营流通一整套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经济林种类繁多,没有根据市场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及树种适应性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出现了许多不遵从自然规律和跟风的不良现象,这不但给林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环境的破环。此外,经济林隶属于农、林、水等部门,政出多门,交叉管理,生产过程和市场服务均不配套,造成了大多数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商品率较低。
3.2一般品种多,优良品种少,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低
据统计,全国名、特、优、新经济林仅占总面积的18%。目前湘西州的经济林树种品种多且混杂,存在品种老化等问题,如柑桔主栽大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选育的。全省桔园种植品种均为一般品种,其产量与品质均缺乏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省选育了100多个油茶优良品系,但因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严重挫伤了林农生产的积极性,致使新品种、新技术无法得到推广,很多品种资源正在不断流失,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这湘西州经济林良种化和集约化经营。
3.3经营分散,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湘西州经济林生产大多以一家一户分散模式经营,多数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难以组织起规模生产,贮藏保鲜能力不强,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少,产品流通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如有“中国椪柑之乡”之称的泸溪县,其果品贮藏保鲜量仅为总产量的1%,加工量几乎为0,每年因贮藏保鲜和加工跟不上需求而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湘西州现有的油茶加工厂多为作坊式作业,规模小,资金短缺,设备比较简陋,加工技术和工艺落后,原料浪费大,产品多为粗油,含有残留的植物碱,品质差。几年来,湘西州所销售的经济林产品几乎都是原材料,很多产品未能得以开发利用,附加值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经济林的发展和林农的收入。
3.4市场适应性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波动对经济林的生产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桐油价格高达1.5万元/t,非常畅销,湘西州油桐生产相当红火,但到20世纪末却降到了0.6万元/t,油桐生产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很多油桐林惨遭破坏。此外,全州经济林产品虽多,但大宗出口产品却极少。如椪柑、猕猴桃是湘西州的传统产品,外贸需求量大,虽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且泸溪椪柑也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要想真正地打入国际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主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不高。
3.5加工利用率不高,特色支柱产业少
湘西州经济林产品大多数以出售原材料为主,不重视产后商品化处理以及可以产生较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果品采后没有经过挑选、分级、打蜡和包装处理等工序,优质果率不到1/4,这就导致了其市场价格低廉;柑桔和猕猴桃是湘西州最主要的水果品种,但只有少量被加工成罐头和果汁,产品附加值低,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泸溪县椪柑产量虽然达到10万t,但全县椪柑仓贮能力仅为椪柑总量的8%,加上没有冷库贮藏果品,造成大规模果品腐烂的情况已屡见不鲜。
4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对策
4.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前的大好形势和国家导向做好协调工作,理顺经济林产业管理思路,通过政策导向和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产业发展策略,引导社会投资向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领域和产品集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大力推广优质林木种苗和先进的营造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林农“绿色证书”工程;发挥林业政务网在产业化建设中的政策导向和咨询服务作用,构建全省经济林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化营销形势,提高林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在经济林产业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2优化产业结构,走产业化道路
首先,加快乡土树种油茶、油桐、椪柑等经济林果及名贵药材红豆杉等的发展速度,扩大规模,充分利用湘西州丰富的荒山资源及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富足的劳动力,走“公司+基地+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营模式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其次,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实行“分户经营,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经营体制。发展的重点要支持有精加工能力与营销市场的私营企业与个体大户上,通过他们建办果品基地、药材基地、苗木基地等,形成林企对接的产业模式,使湘西州经济林产业走进市场,拥有市场,占领市场,在国内外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品牌,从而带动湘西州山区林业的综合开发利用。
4.3开展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湘西州丰富的经济林资源,为发展林药、林果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通过低产油茶、油桐林改造及加快良种化进程,建设优质油茶、油桐基地,延伸产业链,发展茶、桐油加工业,形成具有特色的油茶油桐产业集群;重点培植名、特、优、新经济林加工业,发展壮大椪柑、猕猴桃、食用菌、山野菜和竹笋等食品加工业;加大干果和香料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薄壳核桃、花椒、山苍子等加工业。实现经济林产品由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由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的转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林林农的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4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湘西州目前经济林“三低”林分较多,主要是树种品种的品质不良。良种一直是制约经济林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且良种生产一直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只有种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经济林的现代化,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林的产量和质量的目的。但是只有良种没有良法,也无法达到“两高一优”的栽培目标,这就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林的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与措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5参考文献
[1] 陆忠泽.广南:经济林果前景好[J].中国林业,2007(11B):43.
[2] 魏殿生,黄正秋.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现状、发展战略和对策[J].林业经济,2004(11):2-3.
[3] 姚先铭.湖南省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林研究,2007,25(2):95-101.
马鸣乡的森林面积较为广阔,具有十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目前,该乡内已知逾130种野生菌,知名品种主要有青头菌、香菇、木耳、鸡油菌、鸡枞、干巴菌、松茸、牛肝菌等。该乡依托野生菌资源发展壮大产业,目前已具一定规模的野生食用菌加工企业2家,加工产品主要有干制类(烘干包装)产品、油炸类制品两大类。在培育野生菌加工企业的同时,为了对该乡周边县市产生辐射作用,投资120万元建成一定规模的野生食用菌专业交易市场。2011年在云南省严重干旱的条件下,马鸣乡集散交易的野生食用菌量仍达到500 t,产值达到0.4亿元。
2存在的问题
马鸣乡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该乡野生菌产业的发展进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商品化程度低;二是部分菌农有在烤房内烘烤加工野生食用菌的习惯;三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尚未培育出实力强、规模大、产品硬、带动作用明显的核心企业,产业链短,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对野生菌深度加工不够,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野生菌的产品附加值;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马鸣乡野生菌的品牌效应及产地效应;五是不合理的刨撬采集,破坏了菌塘的结构,对菌塘的稳定性和繁殖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六是非法采集和非法收购,影响了菌类的繁殖,对菌类的再生能力产生破坏作用。
3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加强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的应用研究
马鸣乡生长的部分野生食用菌的种群小,分布相对集中且较为零散,但因其品质非常好,受人为干扰的几率较大。该情况下野生状态下的野生菌种质资源遭到破坏,不能产生明显的经济优势。应在当地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基础上,选择适宜该区域的、当地人工栽培较易成功的土生品种,以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3.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着力打造先进知名品牌
马鸣乡应加大对野生菌资源的宣传力度,充分应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函大、户长会、党员干部培训会、广播宣传等形式对该乡的野生菌资源进行宣传,并专门对从事野生食用菌采集、收购等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野生食用菌的基本生物学知识让更多人了解的目的,提高全乡农户利用与保护野生菌资源的意识,实现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报刊的作用,努力提高品牌效应和产地效应,力争将马鸣乡野生食用菌打造成继”野花沟”、”万亩草山”后的又一张名片。
3.3抓好野生食用菌的保育扩繁试验基地建设
马鸣乡本着适度采摘、重点保护、提升品质的原则,走封山育林与封山育菌相结合的路子,2011年6―9月启动实施了野生食用菌保育扩繁试验示范工程,面积17.07 hm2,通过聘请看护人员每天巡逻、设置防护网等措施,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基地采摘野生菌,技术人员通过测量地表温湿度、降雨量来分析保育扩繁基地内的野生菌产量及分布情况,找出野生菌的生长习性及出菇规律;同时技术人员每天记录农户进山的采摘量,大量宣传野生菌知识及科学的采摘方法,禁止农户采摘直径小于2 cm的童子菇及开伞菌,指导群众用木器或竹片轻挑轻摘。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核心样板区平均产值高达1.8万元/hm2。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在7个村委会建成666.67 hm2野生菌保育扩繁基地,通过林地承包强化人工促繁,人为调节植被郁闭度,改善腐质层的厚度、采集量及采集个体大小等,以促进野生菌再生能力的提高及种群数量的恢复[1-2]。
3.4规范交易市场,以市场促流通
一方面在建好马鸣乡野生菌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加强对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对市场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培育和壮大市场,进一步规范交易及市场管理,促使交易的流通[3];另一方面要培养一批信息畅通、会经营的农民经纪人,努力将马鸣乡打造成周边县市最具吸引力的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3.5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抓好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野生菌资源的出菇期较短,每年集中在6―9月,且该区域的交通不便利,雨季相对较为集中,野生菌的出菇集中,增加了该资源保藏、加工及运输的难度,导致野生菌资源积压,降低加工成品的量,同时还导致大量野生食用菌腐烂,造成资源浪费[4]。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野生菌资源附加值的提高[5]。因此,2012年马鸣乡计划在龙头加工企业家顺工贸有限公司的引领下,招商引资,兴建2座野生食用菌加工厂,满足其出菇时期的加工需求。
4参考文献
[1] 刘文学,自正权.浅析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产业之发展[J].中国食用菌,2011(4):16.
[2] 张光亚.云南食用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二、淳安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淳安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1.淳安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充足。特别是千岛湖湖面宽广、云雾缭绕,具有立体调温效果,形成了“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加之淳安县政府重视生态建设,水、气、土污染轻,给高品质茶叶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淳安县是农业大县,而茶叶收入又在农民纯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政府对茶叶的支持就是对农民的支持。淳安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从茶叶种植、加工到营销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各乡镇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奖励种茶、收青加工等。
2.淳安县山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的自然环境很好的满足了山核桃的种植需求。自古以来,山核桃就是淳安县的一大特产,其栽培历史可追溯,是淳安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广大群众对山核桃的种植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淳安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发展山核桃产业相当重视,积极引导林农展开生态栽培,引进无性系良种,鼓励支持创办加工企业。
3.淳安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淳安县地处浙江西部山区,其县城千岛湖镇,依山傍水,是国际花园城市,风景宜人,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而沿湖分布的那些美丽乡村,则犹如散落在湖边的珍珠翡翠,生态景观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灿烂多姿。
为了加大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淳安县政府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收费标准、给予用地扶持、奖励示范典型、实行税收优惠、扶持宣传促销、补助规划经费、鼓励合作经营、提供信贷服务、鼓励利用国有集体闲置房屋及林农生产生活管理用房发展农家乐,以及支持国有林场利用林场闲置房屋、林木等各种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等多项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
(二)淳安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淳安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因为淳安县的大多数茶园都成块状分布,整体面积200亩以上的茶园不多,而且基本上是家庭式的培管经营,不成规模,茶农在使用肥料、农药等物时也没有具体标准,再加上约占全县40%的茶叶是家庭作坊炒制的,没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导致整体茶叶质量不一。
与茶产业相关的企业之间尚未达成高度一致的品牌意识,各企业只顾自己发展的现象较为严重,品牌规模效益不高,进而阻碍了千岛湖茶叶品牌的扩张进程,影响了整个地区行业的发展。再者,淳安县的茶叶品牌也仅仅依靠政府的宣传,其形式也局限于媒体广告、展示展销、举办茶文化讲座等方面,难以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2.淳安县山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非环保的种植方式,不利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山核桃产业的发展,产区农民对山核桃林的经营培管普遍趋于精耕细作,山核桃纯林占绝对比重,同时由于长期采取垦复及化学除草,致使树根、林下植被稀少,部分林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可持续经营存在困难。
(2)传统的采摘方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目前,大部分林农由于工具落后,采摘山核桃的方式还停留在人工手动敲打,又因核桃树大部分都生长在坡度较大的地方,且树枝较脆弱,不结实,难以承受重物的压力,虽然人们在采摘过程中也利用蜈蚣梯、保险带等工具,但作用不大,林农坠亡事件时有发生。
(3)山核桃产品简单,市场竞争力不强。淳安县山核桃产品大多数是椒盐和奶油产品,虽然最近几年也研发出了手剥山核桃、山核桃仁及山核桃油等新产品,但总体来说,山核桃产品种类不多,难以在山核桃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再者,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以人工之力很难把握产品的口味,质量无法确保。全县山核桃加工企业仅有30家,其中通过QS质量认证的只有11家,企业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远远不及其它县。
3.淳安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快速交通落后,缺少便利性。由于淳安县地处山地丘陵区,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距离较远,仅靠沿湖公路、山路来连接,且目前尚未开通便捷的公交路线,只有中巴车经过,班次也较少,旅游旺季容易引起游客的滞留问题,因而影响了游客游玩的质量,使得其兴致大减,不便于乡村旅游也的发展。
(2)旅游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性。淳安县乡村旅游依然延续之前的传统型观光游览,旅游模式与国内其他景点相类似,缺乏淳安特色。乡村旅游的形式基本是以“体验农业生产,感受农村面貌,享受农民生活”为主,没有充分将历史人物、民俗风情、民间传统工艺等融入到乡村旅游产业,缺少具有淳安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项目。
(3)旅游产品单调,缺少特色。迄今为止,淳安县的乡村旅游业还没有建立完整全面的旅游产品市场,如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等都比较少,更别说具有淳安乡村特色的商产品了。来游玩的游客只能买点当地居民自制的野生鱼干、野生蕨菜干等,更不用说是有知名品牌的产品了,规模小且不正规,这种家庭作坊式的营销方式,严重阻碍了淳安县乡村旅游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
(4)服务水平不高,缺少专业性。在吃农家菜方面,虽然大部分农家乐经营户都打着土菜馆的招牌,但其实并没有将本地食材做出其应有的特点,没有完全体现出本土特色,反而有些还迎合城市游客的饮食特点。在住农家房方面,乡村旅游经营者为使游客住得舒心,基本都将住房宾馆化,差不多的装修格局,使其失去了农家住宿的自然本色。另外,大多数经营者没有受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素质普遍不高,缺少对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认识,而且普通话、外语水平也亟待提高,难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淳安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
建议
(一)坚持因地制宜,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规划
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淳安实际,遵照自然法则和经济规律,合理布局,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转变。加大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研究分析茶叶、山核桃、有机蔬菜、中草药等产业的发展前景,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和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块化发展、产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充分利用淳安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扶持力度,努力促使茶叶、山核桃、水产品、乡村旅游等产业向更高的层次提升,积极培育有机蔬菜、中药材、松花粉等新兴产业。
(二)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特色产业专业化生产
政府应颁布更多鼓励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发展具有本土特色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形式提升特色农业,促进专业化转变,在特色村、产业大户、专业带等积极建设条件上,启动“一村一类、一乡一类、多乡一类”的成长,持续性的加快农产品的集中化、专业经营水平,团聚特色产业,凸显农产品特色竞争优势,大力转变农产品结构,凝聚力量突现优势产品,将其发展成为主打产品。相对淳安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有机蔬菜、干水果、中药材、畜牧、精品渔业等产业,突出重点发展千岛玉叶茶、有机蔬菜、水果、蚕桑、山核桃、山茶油、有机鱼、三元肉猪、千岛湖本鸡等优势特色生态农产品。
(三)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
要把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政府应做好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管理特色农产品源头、严格检测特色农产品等重要工作。特色农业经营者应积极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加强特色农产品产地和市场的跟踪检测,严格按照食用农产品产地标志卡管理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来生产销售。另外,政府也可颁布一些优惠政策,如鼓励农业生产主体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被认定为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的产品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未来几年,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加紧建立淳安县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淳安县及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努力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
(四)完善经营制度,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
农产品品类众多的特点并不要求每种产品都去注册一个商标,也不能随波逐流,纠结于形式,导致社会资源的流失。目前,淳安县已有“鸿坑毛尖”、“千岛玉叶”、“千岛湖银针”、“秀水玉针”、“雪水银针”、“千岛龙井”、“千岛绿园”、“鸿峰贡芽”等茶叶品牌,“瑶记”、“山之子”、“常香果”、“水竹坪”、“野花香”、“千岛皇子”等山核桃品牌。各农产品品牌应增强团队精神,合力打响“千岛湖”牌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从而将淳安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的市场。
【作者简介】王永明,常熟理工学院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江苏常熟215500
【中图分类号】G124;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133-06
休闲文化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1、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作为非物质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开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深入乡村听取当地领导汇报,选择典型实地考察,开展访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结合行业统计数据和文献分析,真实了解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对于建构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现状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民休闲需求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乡村休闲文化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呈现如下态势: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调查显示,近年来,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类型:以乡村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集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为一体,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的“田园休闲型”:凭借当地乡村的民居、农家生活和乡村民俗文化、乡村事务等文化景观资源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民俗风情型”:利用农民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娱乐购物等形成的“农家乐综合型”;以古村镇宅院建筑为吸引物,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观览为主要形式的“古村落观览型”: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景观和湖泊风景、自然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的“度假农庄型”:集革命传统教育、水生植物观赏以及美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休闲教育型”,等等。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文化设施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乡镇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体育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各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发展步伐,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快速推进。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政府、国企、民企、外资对乡村休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类乡村休闲旅游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长。据统计,2012年苏州市争取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景区类、乡村旅游类)26个项目共1440万元,乡村休闲服务业资金引导项目6个共550万元,不管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创历史新高。同时,各县市均有项目获得省引导资金,并较之往年有所提升,从而有效推进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3.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查显示,居民对休闲生活持支持态度,并且期望能得到更多更有质量的休闲文化生活,说明人们拓展休闲生活空间、提升休闲文化生活质量、享受休闲文化生活的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居民对休闲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休闲消费主体、消费内容和消费产品发生了深刻变化,休闲消费内容也由过去的结构单一、消费层次低逐步向多样化、高层次转变,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休闲消费内容仅限于泡茶馆、看影视、打牌、收藏古玩等形式,而现代社会休闲消费内容和休闲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主要包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宠物养殖和园艺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节日与喜庆活动等等,由此进一步加速休闲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乡村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全面上升,文化教育消费越来越大,居民消费重心开始转向教育、科技、休闲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们的休闲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由此可见,人们的需求开始逐渐转向精神领域,将更多的时间和财富用于休闲,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文化消费占据重要地位,发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费正在兴起。休闲消费诉求趋向娱乐性、观赏性和体验性,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1.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科学分析,导致一些休闲娱乐产品供过于求,休闲产品供给层次相对低下,精神需求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产品的供给以及教育休闲的供给等相对落后,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休闲设施、休闲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休闲需求,从而影响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其次,由于地理区位、教育水平、思想观念等客观原因。导致了休闲文化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休闲文化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休闲文化产业的地区差异,城市周边的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很大的优势,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边远地区乡村休闲环境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原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最后,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逐步确立,假日旅游发展火爆,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主体和支柱,而现代信息、文化交流、新型会展、大众体育等现代产业相对滞后,在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偏低,由此导致休闲文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2.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为了更好保障和促进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制定并出台《星级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办法》作为省标并推广实施,制定了湖滨旅游风景区、江南水乡古镇手摇船等服务规范,在同林游览、儿童主题乐园等标准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乡村休闲文化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但调查显示,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造成部分地区休闲市场秩序混乱。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经营行为、职业道德和获利方式不规范,文化产业经营者把追逐高额利润作为唯一目标,无视市场规则,造成乡村休闲文化市场上不正当竞争异常激烈;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低级庸俗甚至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文化产品依然存在。由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对于休闲服务的基本标准、休闲产品的质量标准、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标准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3.乡村休闲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休闲品牌推广及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增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条件,但休闲文化产品的个性不够明显,休闲产品品牌化特色不突出,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刻挖掘,产品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乡村休闲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大多数乡村休闲文化经营者往往是独家投资开发经营,势单力薄,因而只开发了以观光农业为主的自然资源,对乡村休闲中的文化、历史、休闲观赏的开发存在严重不足。众多的休闲活动和休闲项目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异质化特色不鲜明,互补性差。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许多乡村休闲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重复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休闲产品比较单一,因而导致乡村休闲变成现在单一的“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其次,乡村休闲产品开发中没有很好立足本土传统文化开发相应的休闲产品,休闲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没有很好地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此外,乡村休闲消费市场开发中粗放型发展占主导地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差异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休闲消费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虽然随着总体科技实力增强而得到大力发展,但在休闲产品的个性化创新方面仍然不够,产品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4.乡村休闲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相对欠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休闲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但从目前状况看,休闲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调查显示,乡村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及服务业等产业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大约占5%,专科学历约占13%,中专、高中学历约占41%。这说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数不多,尤其是精通休闲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的人才十分短缺,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缺乏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素质较高的休闲文化产业服务人才队伍。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休闲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相关知识培训,导致休闲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技能跟不上,使得整个休闲业的服务质量不高。此外,大多休闲企业的创始人是由从事物质生产和服务性的企业家转行而来,大多缺乏文化战略眼光和文化创新意识,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意识,从而难以将休闲企业做大做强,制约了休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向。
5.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有效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乡村地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和独特旅游风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有效整体利用,甚至有部分资源存在开发不当的现象。休闲文化产业缺乏整体布局和主攻方向,个体行为、散乱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休闲行业雷同严重,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集群化规模相对不高。从资源整合上看,开发者没能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象;从开发利用上看,目前对休闲资源的开发仍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开发的项目大部分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形成与乡村旅游产业相配合的文化品牌。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呈现出和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态势,如休闲文化产业和娱乐、体育、健身、教育等产业的互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另外,休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等行业的互动融合虽然有所表现,但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乡村休闲资源缺乏整体利用,休闲文化产业链有待进一步整合。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不仅是城乡文明一体化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是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有效路径之一。
1.制定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创造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环境。从西方发达国家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在政府主导下。可以考虑将系统论与现代管理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休闲政策,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针对目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与行业标准不统一、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一些倾斜性和扶持性的政策,强化休闲组织管理体系,从而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良好的环境和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必须从休闲规划、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指导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休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休闲质量和水平,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政府充分认识到休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更要立足地方特点,发挥政府在休闲的调控、规划、引导、规范等方面的作用,不仅要提供满足公众休闲需求的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更要制定相关休闲公共政策,加强对商业休闲企业的规范,提高居民休闲意识,保障居民休闲质量。结合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休闲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制订休闲文化产业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切实保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质量;规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市场,防治坑蒙拐骗和假冒伪劣行为。
2.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休闲教育是指以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念为指导,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为核心,引导公民在休闲时间内主动发展自己的主体意识和休闲能力,科学地安排休闲生活,培养正确的休闲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以及有效利用休闲活动的能力,最终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普及休闲教育。培育国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文化与消费理念,对促进休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文化产品具有高雅、通俗之分,消费者的立场、观念和情趣以及文化素养有明显的差异。普及休闲教育,对居民精神文化消费进行合理引导,使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休闲文化消费意识,自觉抵制与批判各种消极落后的文化精神消费,有利于休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居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引导居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价值,使休闲文化消费结构朝着健康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加强对文化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的规范与教育,树立起良好的行风和职业道德,引导他们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精神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此外,可以通过创办休闲教育学校,开设休闲知识课程、专门课程以及发展成人兴趣、爱好与特长的课程,向成人系统灌输休闲知识与技能,提高其休闲素养;以消费者协会为载体,构建休闲教育网络,维护休闲消费者权益,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在休闲教育中的阵地作用,采用讲座、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让居民更多了解休闲知识和方法,提高其休闲质量。
3.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国民个性化休闲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休闲产品的消费结构也逐渐优化升级,主要包括健身休闲产品、度假休闲产品、体育休闲产品、文化休闲产品、生态休闲产品和体验休闲产品等。针对当前乡村休闲产品个性不鲜明的特点,推动休闲产品创新,满足居民个性化休闲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丰富休闲产品供给体系,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丰富的休闲产品供给体系能够丰富人们多元化的休闲选择,改变静态、被动、消极、单调地打发休闲时间的状况,同时也将休闲时间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带来休闲市场的繁荣。”充分挖掘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工艺产品等充实到休闲市场,丰富人们的休闲需求,不仅促进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保障休闲市场的稳定繁荣。其次,实施多元化产品开发战略,满足不同层次休闲者的个性化需求。休闲产品供给部门要赋予休闲产品与服务以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确保休闲产品与服务既具备质量等基本品质。又具备个性、情感等超基本品质,以满足要求日益提高的新消费者的需求;瞄准休闲者的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和知识需求,创造多样化、网络化的休闲场所系统,适应、引导、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拓展休闲内容,增加休闲产品的科技和知识含量,以激发人们自我实现的休闲体验。
4.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休闲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比较欠缺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休闲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提升休闲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加强基层休闲文化队伍建设,为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对于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完善乡村休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机制,制定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到基层服务;选拔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乡村休闲场所工作;深化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文化骨干,采用聘用、专兼职配备乡村休闲文化从业人员。其次,重视发现和培养乡村的乡土文化人才、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乡村休闲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实施休闲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推出针对旅游、会展、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储备;在人才引进上需要投入人才引进资金;在人才使用上必须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提高休闲人才待遇,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再次,创办乡村休闲培训机构,对乡村休闲企业的经营者和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强化服务规范与技能培训以及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培训,提高经营者与当地村民的从业素质和服务技能。最后,开展校企互动,鼓励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开办和设置休闲文化产业设计、导游文化、休闲文化产业管理、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经济统计学等休闲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课程,并建立健全休闲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层次;根据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大高职层次的培养力度,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中级人才为主,以培养休闲文化产业高层专门人才和休闲文化产业高级管理人才相辅。鼓励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采取“选调培训”和“下乡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城乡文化专干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
5.培育休闲志愿服务组织,完善乡村休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休闲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休闲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直接影响到公共的、私有非赢利型的以及市场赢利型的各种休闲服务”,休闲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休闲服务体系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核心、社会力量为支撑,以满足国民休闲需求、保障国民休闲权益,向国民提供休闲公共物品的供给系统。休闲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休闲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小城镇;产业联动;规划应对;西高镇
Key words: small towns;productive collaboration;planning response;Xigao Town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01-05
0 引言
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与乡村,它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亦城亦乡、半城半乡”的双重特征[1],既承接了城市的辐射和外溢,又承担起对乡村的服务与拉动,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尾、乡村之首”,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既往等级化的行政体系与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长期以来受制于政策、资金等条件的局限,我国小城镇发展进程缓慢,且大多倾向于“土地的城镇化”,并未从产业、人口、文化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样的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健康有序的成长。
在当前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需要积极合理地建设小城镇,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小城镇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选择合乎其自身及外部环境需求的产业,是实现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城镇在未来发展释放更大空间的保障。
1 我国小城镇现状产业发展问题概述
1.1 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传统的小城镇产业发展出现了若干矛盾[2]。首先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三类产业之间缺乏联系;其次在三类产业内部,第一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且产品附加值不高,各类产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多数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传统的第二产业,部分小城镇集中在中低端的生产加工制造业,资源利用率粗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第三产业发展迟滞、普遍规模小且缺乏集聚效应,无法产生竞争力;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单一,缺乏连贯互动,与周边旅游产品同质化发展,竞争激烈。传统高成本高耗能、以工业思路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小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1.2 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处于蓬勃的态势,截至2015年我国小城镇的数量达到20000多个,多数小城镇已经拥有符合地方个性化的主导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区位环境、资源要素、产业状况和政策条件的差别,小城镇的发展情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从地域情况看,我国东南部的小城镇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大部分小城镇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特色产业群。相比之下,我国中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则相对滞后,相当数量的小城镇由于缺乏自身的特色及资源优势,加之产业结构存在缺陷――即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其缺乏有效的经济产业发展路径,仍处于城镇化的较低层次。
综上所述,为实现我国小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探索一种普遍作用、适合大多数一般小城镇的产业模式,对于发展我国大部分以第一产业为主、无明显特色的小城镇,寻找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产城人文的健康城镇化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x。
2 多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思路
本次小城镇多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于农业、旅游、人居及文化产业,通过合理依托小城镇当地特色的资源条件,以“一镇一品”作为发展内涵,使之可适用于大多数小城镇的发展(图1)。多产业联动的发展思路在重点提升一三产业的同时兼顾第二产业,以产业增添小城镇的发展后劲,对解决小城镇“三农”问题、改善小城镇产业结构、拓宽小城镇经济市场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1 现代农业为载体
作为“乡村之首”,小城镇的农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农业、农村、农民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小城镇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而小城镇的发展也改善了农业水平,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现代农业为载体,可实现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的需求。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运用、新兴手段推广、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推动了传统农业改造升级,通过拓展和提升农业的多种功能、赋予文化和环境价值,进而生产出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产品,在短期内实现产品的盈利,从而解放农村生产力,带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在空间布局、种植模式、大地景观、乡村旅游等方面,也将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从而实现“载体本身亦是产品,产品同时必能作为载体”的发展目标。现代农业更有着生态调节的功能,它能保育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从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2.2 乡村旅游为主导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土观光、乡野休闲、乡俗体验、乡居度假为目的,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为基本载体的旅游活动”[3]。乡村旅游为主导,是新常态下旅游业和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方式,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地区收入和就业产生强大影响,适合于具有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及历史文化遗产,或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乡村旅游在为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增加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激活农村潜在消费市场的同时,还能结合现代农业增加“五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小城镇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依托优美独特的乡村环境及拥有吸引游客的乡土资源,这两个条件是小城镇乡村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吸引力所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小城镇需要营造优美独特的乡村环境,配备相对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旅游起步初期,通过外部资本的投入改变一般小城镇先天公共服务的不足尤为必要。
2.3 精品人居为提升
我国既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人们在居住空间上形成了城居、乡居分异的状况。在呼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今天,这种二元分离需要得到改善。随着厌倦现今社会繁杂都市生活、意图重返乡村的归农人口增多,这种新的人居模式应运而生。
精品人居不是单纯的地产业,它是依托乡村现有的土地与景观资源,基于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需求,从单纯的一般乡村旅游提升为乡村休闲度假及体验生活,所出现的一种物业或财产形式;其重要内涵是通过整合小城镇及其乡村内部的各类人文及自然资源要素,成为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乡土特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旅居产业。中国农村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精品人居市场特别是乡村人居在中国地产行业的地位将日益显现。以精品人居为提升,既有效地满足了人们旅游度假的需求,在未来更能解决农村人口住房问题,是小城镇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素质可借鉴及采用的路径。
2.4 文化创意为灵魂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历程发展中大多存在着“千城一面”的现象,小城镇同质化发展、缺乏地域特色的问题较为突出。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还蕴含着较多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广大的乡村地区仍保留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及乡土文化。重新认识并充分利用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将文化融入到各项建设发展中,塑造“一镇一特色”的品质,是未来小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结合农业、旅游及乡村人居等产业,以文化创意为灵魂,把特色及地域文化作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内涵,这既能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又有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以保证小城镇实现差异化发展。小城镇通过深入挖掘自身的自然和人文历史、融合新兴文化要素,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等手段,从而打造突出当地特色、富含个性及文化的小城镇,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
3 广汉市西高镇产业联动发展思路及规划应对
3.1 研究对象概况
西高镇地处广汉市西北11公里,比邻著名的三星堆遗址公园景区,是广汉市重点农业产业基地,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良好,与成都、德阳、什邡等大中城市联系紧密(图2)。
西高镇现有的发展面临着若干问题:
①产业现状与城镇发展的矛盾。目前农业在西高镇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农业发展仍局限于传统种养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工业发展受政策等因素限制而减弱;商贸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传统的产业发展乏力,新兴的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从而使西高镇的经济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②禀赋资源优势与发展意识薄弱的矛盾。西高镇既有特色的乡土田园环境(如万亩油菜花田、林盘院子等),又有悠久的城镇文化,包括多姿的民俗文化(如三星堆文化、耕读文化、革命文化等)、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如临近三星堆遗址景区、高坎子遗址、牟家台地遗址等)等,而这些优势的资源均未被综合利用,无法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助力。
③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由于西高镇目前大部分劳动力仍然以农业为主要从业路径,经济发展动力较弱,导致城镇的集聚力不强,城镇化水平尚低于广汉市全市城镇化平均水平,与区域周边乡镇比较也处于弱势地位,经济发展基础较差。
3.2 产业调整及规划应对
3.2.1 产业策略与规划
西高镇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乡村田园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第一产业为载体,两者联合构成支柱主体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一、三产联动发展;严格控制具有污染性质的第二产业发展,积极引入生态工业,向无污染的绿色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同时加快推进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整体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结合旅游人居产业等特色产业,文化创意内涵贯穿于各产业其中,丰富整体产业结构,以实现“现代农业为载体,乡村旅游为主导,精品人居为提升,文化创意为灵魂” (图3)。
参照产业策略,在规划上形成“两心,四片区”的产业空间结构(图3);两心指商贸文化中心、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四片区分别为镇区、乡村旅游协作区、健康养生体验区、规模生态农业区(图4)。
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无污染工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加快制度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促进分散地权集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使分散小型地块的规模化集中,实现农业生产的公司化发展,同时加强与周边高坪镇、新平镇的联盟合作。在此基础上以现阶段的优势产品为平台,引进高科技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高品质生态农产品,采用高科技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建设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农业技术推广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图5)。同时面向城市居民,开展生态农业体验及观光旅游(表1)。
②第三产业:乡村田园旅游+文化创意+精品人居。
依托 “金色花海油菜花季”旅游品牌、双低粮油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折耳根种植基地等农业条件,鼓励地区农业产业向乡村田园旅游产业转型;旅游采取“观光三星堆、休闲西高镇,游三星堆博物馆、住西高镇农家乐”的发展方针,基础设施上实现区域对接、功能互补。通过多产业联动,打造集“三星堆古蜀文化感受、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基地、乡村田园生活”为一体的西高镇乡村田园示范区。
以古蜀文化、耕读文化、乡村田园文化为内涵,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体验、文化教育感受等旅游项目及特色节庆活动(图6)。创新改造传统的川西林盘建筑聚落空间,结合乡村田园风貌打造极具地方个性的精品人居品牌,建设集乡村体验、休闲度假、有机农庄和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乡村民宿和家庭式旅馆,以租赁的形式吸引周边大城市居民的眼光和入住。全镇多种旅游产品协同发展,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专业化的旅游核心竞争力(表2)。
3.2.2 用地布局及控制
以完善现有的镇区、强化村镇联系,服务各类产业项目为主要内容。①将西高镇经济产业发展目标和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环境中;②注重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分区、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概念的协调,综合划定规划控制线;③在规划中落实重点的产业发展项目用地,加强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④加强村庄的规划引导,强化镇区与村庄的关系:明确村镇等级,构建村镇网络结构;将村落划分成不同类型,提出用地、功能模式,从空间上指引村庄的集聚与迁移,使之与产业的发展相契合(图7)。
3.2.3 实施保障及措施
产业整合升级,财政转移支付是针对目前西高镇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的这一困境而提出的使得城镇产业转型、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改善的发展策略。
①产业整合优化。
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西高镇未来的产业提升可按照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图8)。产业结构的整合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②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指“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4]。西高镇可通过与周边的高坪镇、新平镇的转移支付合作,获得相对充足的启动资金或有利政策,以确保初期实现顺利的发展(图9)。
4 结语
小城镇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原动力,是小城镇获得“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支撑着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的产业模式为小城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有利于协调城乡经济环境、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增加农民有效收入,最终使小城镇走上产业与城镇发展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在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背景下,指导一般小城镇发展的城乡规划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广汉市西高镇的实际情况,在规划中运用“现代农业为载体,乡村旅游为主导,精品人居为提升,文化创意为灵魂”的多产业联动发展理念,结合用地配置及空间布局,以期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成果将为该类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供借鉴,也可为其的规划编制发展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汉超.非城非乡、亦城亦乡、半城半乡――论中国城乡关系中的小城镇[J].史林,2009(5):1-10.
[2]金逸民,乔忠.关于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62-66.
[3]关霜.浅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2):89-91.
[4]李兰,蒙婷怡.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转移支付政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1-96.
[5]张莉.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研究[D].东华大学,2014.
[6]张燕,李长春,李军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探索――以榆林市金鸡滩镇总体规划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5.
[7]常华.小城镇,大文章――新时期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之路探索[J].科技智囊,2008(5):8-27.
[8]张领先,王德成.小城镇产业发展战略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4(5):33-35.
[9]王微微.论小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J].统计研究,2005(4):45-46.
[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2009
[4]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R].2008
[5]宋魁.建立黑龙江省旅游集散中心带动旅游发展[EB/OL].
园林花卉
(1)攀西地区荚蓬属植物资源 潘天春 李佩华 梁剑 罗强
信息荟萃
(5)重庆市财政突出“五大重点”耕作美丽乡村 无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存在的问题:一是到村项目中,产业发展类项目所占比重也不高。二是在到户项目及措施中,产业发展类项目所占比重偏低,其中带动作用突出的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所占比重很低;总体上,产业扶贫项目安排不少,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基础性、根本性、长效性的举措,在实施其他脱贫路径时,忽略了产业扶贫。
(二)对产业扶贫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认为产业扶贫难度大、见效慢,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在工作推动、政策支持、资金安排等方面用力不够。
(三)没有利用好主体的带动作用。没有出台鼓励、引导、支持主体带动贫困户的政策,主体带动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虽然对带动主体投入较多,但是没有选好带动模式、没有建好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效果较差。
二、整改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粮、棉、油、果、茶叶等产业特点,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商贸流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力争产业项目、支持资金、主体带动、干部帮扶等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力争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者参与发展一项产业,为村出列、人脱贫提供稳定、持续、有力的基础支撑。
三、主要整改措施
(一)精准选择脱贫产业。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产业发展条件,逐村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产业。对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以及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支持安排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能稳定增收的产业。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山场、水面、设施、设备、帮扶资金等入股、托管的方式,或者以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于有发展意愿、贷款意愿、还款能力或还款措施的贫困户,金融机构应给予贷款。大力推广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等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土地、山场等资源和资金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收益。鼓励和支持贷款贫困户购买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分散贷款风险。对购买扶贫小额贷款保险的贫困户,财政可适当安排保费补贴。支持贫困户在发展种养业时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户承担的保费可从扶贫资金中支出。贫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的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79-03
0 引言
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一方面其乡村地域广阔,独特的条件、文化内涵和人文环境,使其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另一方面,重庆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空间上还需要提升和引导。根据重庆的独特背景和全国各地旅游产业集聚现象的大量成功,重庆也可以尝试走产业集聚道路,大力发展并规划乡村旅游,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的竞争力。
重庆有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重庆有渝中、沙坪坝、九龙坡、渝北等九个主城区,长寿、永川、合川等19个区和潼南、垫江、大足等21个县都有各自特色的乡村旅游,这些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通过集聚、合作、资源和信息共享形成了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1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重庆市如今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品位档次较佳,多数景区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截止2009年底,重庆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①农家乐及乡村饭店模式。这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目前,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主要分布在“1小时经济圈”区域;②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这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形式,典型资源有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等;③乡村自然森林及生态景观模式;④乡村古镇及民俗模式,人文民俗活动.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⑤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表1所示:
表1 重庆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2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2.1 构建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特点,我们选择从效益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区域合作竞争力、区域品牌形象竞争力、集聚经济竞争力、区域环境竞争力、集群创新竞争力、区域资源竞争力和区域营销竞争力等九个方面来构建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前两项为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可直接衡量的竞争力因素,是集群在市场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现阶段的生存发展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和争夺市场的实力,选用可以量化的数据对其进行衡量。后七项为产业内在的、不可直接衡量的竞争力因素,它们代表了产业集群未来发展应该面对的方向和发展潜力,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决定着产业集群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定性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2.2.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根据已经建立的乡村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本研究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选取了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经委和部分乡村旅游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
2.2.2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依据层次分析原理和程序,聘请有关专家,自上而下地对各层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该文章采用9标度法对重要性进行量化。(见附录1)
2.2.3 指标权重的计算
利用公式和调查问卷(见附录1)选取的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经委和部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利用问卷得到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 一级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表3 二级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结果1
表4 二级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结果2
由计算可知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如表5所示。
表5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通过上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表可知,在区域合作竞争(0.057)和区域营销竞争方面(0.060)的权数较小,即为这两个因素对产业的总体的影响因素较小,即: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在长期以来还是比较重视合作,在营销手段方面,也在不断的创新和跟进,这两个指标上能表现出比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在集聚经济竞争和效益竞争这两个方面竞争力较弱。这说明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长期以来是把精力放在了营销和联合、合作方面,而在通过集聚形成集聚经济,并获得高利润方面的关注度不强。从指标权重的大小上来看可以认为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提升的关键性因素是集聚经济竞争和效益竞争,它们是制约重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3 制约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生态因素分析
产业集群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好比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互利共生,分工协作,互相作用;在竞争中相互合作,获得自己所需,达到共赢。同理,企业也能通过共生、分工协作提高集群企业的生产效率,获得经济规模。以上述实证结果和生物群落的生态特征(共生性、差异性和竞合性[3])为依据,找出制约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因素。
3.1 集群内企业生态位重叠严重,差异性小,导致恶性竞争循环
在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内已实现企业共生,但主要是以竞争和偏害为主的共生。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生态位重叠严重,造成了企业对同质资源的激烈竞争,降低了集群的共生质量。首先,内部的发展模式较少且现在还主要是处于以农家乐为主,企业的性质雷同现象严重,企业的产品项目类型单一且原生态的东西太少,由于同质同构的产品多、相同的目标市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助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导致恶性循环。其次,在服务项目上,各个地方几乎统一,缺乏差异,几乎没有创新可言,有的甚至脱离了乡村旅游的本质。
3.2 产业集群“种群”不完善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内部的“种群”种类不完整。首先,产业网络中的产品开发、技术测试、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的机构数量非常少且能力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效益竞争能力。由于缺乏产权保护机构,所以产品之间很容易相互模仿,滋长了“搭便车”行为,导致集聚经济竞争弱。其次,集群网络结构不够合理,现阶段还主要是以农家乐服务模式为主,规模偏小,开发能力弱,且无法很好的通过简单的集聚来满足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
3.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生命周期不匹配
首先,在集群增长方式上不能满足生长期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的要求,成长期期间虽然可供开发的资源和市场还是比较广阔,但是由于缺乏一个健全的乡村旅游管理机以及我国相应的旅游法规不健全,重庆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盲目、无序、混乱状态,一味的采取盲目型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根本没有从长远角度(比如品牌形象等)去思考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次,集群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产品的同质化,政府调控力度小,胡乱开发现象严重,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注重本土味、原生态的开发越来越少。
4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生态的选择策略
4.1 生态位分离策略
生态位分离策略是指集群企业基于缓解由于企业生态位重叠度高而带来的激烈竞争而采取的各种降低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生态位重叠度的手段和措施。对于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产品同质化,服务项目、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集群内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组合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选择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发展重点进行开发和经营,抓住乡村旅游的本质,开发特色、经营特色,比如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屋外观造型、家具设施色调搭配)应突出和反映当地文化背景和内涵。硬件设施建设不应一味的追求“高贵”(高价格)而应该实用。在特定节气举行一些带有参与性、体验性的独特地方风俗习惯活动
4.2 生态位的控制与优化
企业的生态位是企业在生存竞争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并在竞争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变化[8]。生态位的控制与优化是指企业在竞争中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调整影响其生态位的方向变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降低竞争压力。在类似于生物群落的集群群落中,集群内企业应该协作的建立起产品开发、检测中心,使之成为高壁垒进入的技术,从而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那些“搭便车”现象,也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例如,开发出多种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使得产品异质化。
4.3 有所偏重的调整集群的发展模式
政府应该在重庆乡村旅游集群粗放型增长的同时,给予一定的规划和引导,健全管理体制和法制法规,实施规范化管理,使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再盲目和混乱。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监督、鼓励并支持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积极的创新,处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有关问题,按照实际情况设定经营标准和质量要求,控制农家乐规模,取缔和罚处服务质量不合格或未挂牌的黑市经营户,避免市场上的低价恶性竞争,在保证乡村旅游的质量的同时又保证能控制数量和规模,抓住乡村旅游的资源特色、优势,摆脱现经营中的小农意识,加强联合和整体宣传力度,扩大其美誉度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吴红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岁月联盟,2010-06.
[2]王爱忠,娄兴彬.重庆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空间结构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3]李辉.产业集群的生态特征及其竞争策略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57-62.
[4]徐蓓.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及其生态化模式发展的探讨[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56-58,68.
[5]陆小成,罗新星.基于资源整合的产业集群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及其K-R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92-9794.
[6]梁嘉骅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李东亮,吴绍琪.基于生态管理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458-460,489.
[8]武玉英,田萌.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研究[J].企业管理.2008,(6):174-176.
贵州省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位于德江县东北部,距县城19km;地形切割严重,坡高路险,交通不便;坝地仅有20余hm2,土质极差,夏秋连旱等自然灾害、工程性缺水严重,以往以种植玉米和红薯等传统作物为主,2014年全乡总人口2.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1.9%,2016年9月被列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是典型的贫困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乡村发展农业产业,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桶井乡自2014年开始实施脱贫攻坚后,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发展了花椒、水果、食用菌、肉牛、生猪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并结合乌江红色旅游,建设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1],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实现当地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桶井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促进当地和类似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更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参考。
1桶井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整乡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升级转型
按照“种植业为主导,结合生态养殖业,农旅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采取由村集体将可利用土地基本流转,企业、合作社进行承建,建立了承建主体、土地流转农户、贫困户、村集体按5∶3∶1∶1比例进行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了花椒为主导,水果、肉牛、生猪为铺的现代农业产业,还建设了红薯和加工厂,并结合乌江“新滩梦屿”旅游点建设160hm2的玉竹山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示范园。全乡农业产业已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转型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2],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于2018年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1.2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规模效益
充分利用乌江河谷区域热量充足和无污染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适宜产业。一是选择喜温、抗旱、耐贫瘠[3]的九叶青花椒和柑橘、李等水果进行发展,到2019年末,累计共建设九叶青花椒基地933.33hm2,柑橘、李水果基地433.33hm2。二是发展了占地面积小,效益高的黑木耳、羊肚菌、茶树菇、香菇等食用菌种植基地22hm2。三是发展了具有生产传统的肉牛养殖场13家,规模生猪养殖场4家,并带动散户发展生态养殖。
1.3产业发展市场化和生态化
全乡引进培育了68家企业、合作社,其中引进省级龙头企业2家,培育本地市级龙头企业1家。由企业、合作社开展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分阶段验收兑现扶持资金的办法,督促主体按时保质开展基地管理,开拓市场。全面推广应用了生态化种养技术,禁止使用除草剂等破坏环境的农用物资,切实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消费者满意[4]。
2桶井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合作社管理和运行不规范。二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足,造成对支持产业发展的脱贫攻坚子基金、扶贫资金使用性质认识不清,影响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三是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十分严重,劳动效率不高,导致培养技术管理人员、推行返租倒包模式生产没有合适人选。
2.2专业化服务落后
一是技术服务落后,县乡政府提供的技术指导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导致盲目听从肥料、农药、种苗等供应商的技术指导,造成生产损失严重。二是金融部门间的壁垒,造成合作社融资管理极不方便。三是保险公司验损和赔付不及时,使合作社受灾后恢复生产困难。四是财务会计服务落后,质量不高。
2.3产业发展设计缺陷
全乡虽然在支持产业发展上较一般地区适当提高了投入标准,但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支持资金主要是脱贫子基金和扶贫资金,资金要求到期归还和兑现分红,但恶劣的生产条件使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失败风险,造成合作社压力较大。二是种植业项目设计了2年的田间管理费用,但种植产业实际第三年投产见效可能性较低,而合作社投入能力又普遍较低,使得基地后续管护仍然缺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要求仍不匹配,部分机耕道和蓄水池没有发挥作用,一些基地又缺乏建设。
2.4产业协作发展滞后
全乡共引进培育了68个企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发展,虽然以建立产业微信群、召开产业推进会议、现场走访等形式,努力推进合作社相互增加信息交流,成立行业协会,推进种养产业循环发展和规模化基地一体化发展,但由于思想很难统一,组织化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合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3桶井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3.1强化政府服务和指导职能
一是加强招商引资,引入有市场、有能力的企业,以“龙头企业+”模式发展产业。二是要加强政府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完善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完善金融保险服务,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四是推进主导产业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协作发展,共拓市场。
3.2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县各级科技专家服务农村的机遇,及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二是在产业规划设计上强调基地建设标准化,提高机械化率,减轻后续管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6]。三是要加强产业技术培训,特别是到先进地区学习,开阔眼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