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与属性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与属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8 09:19: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与属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与属性

篇1

把包括绘画艺术在内的艺术教育标举到今天的高度,绝非空穴来风。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教育家、社会学家们认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艺术素养这三个文化疆域知识的融合贯通是新世纪全面型文化素质的基本内涵。人们曾以挑剔的眼光审视艺术教育这“匹”“马”是否能够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并驾齐驱,现在终于认定这绝非一匹“驽马”。

1.何谓“绘画艺术教育”

绘画艺术教育这个概念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模糊不清,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绘画艺术教育方兴未艾,但大部分陷入各种误区。考察古今中国绘画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和开放的视野对此进行探究。

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教育的观念和实践大体上是注重教化、审美、实用三大价值取向。最最记载于《左传》的伦理教化的绘画艺术教育;记于《考工记》中的实用绘画技能艺术及魏晋南北朝的审美艺术等都是很有思想的,值得我们学习。如那时人们注重整体素养的提高,古人论画不盯技法,而将画品视为人品――道德境界、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的综合反映。因此,绘画艺术教育决不仅限于技能而是要全面学习。明代董其昌曾指出:学画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邱壑内营,成立甄鄂,随手写生,皆为山水传神矣。”自古倡传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

近代以来的绘画艺术教育是指1840年以来160年的绘画艺术教育。前100年突出特点是片面强调实用意义,到解放后,特别是近20年来,从开放的视野出发,提出全面分析绘画艺术教育,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美术教育,绘画艺术的概念似乎不言自明。其实不然,以往人们对其理解往往各执一端,或者强调绘画本身,或者着眼于教育功能,认为就是通过绘画达到通过德育智育的目标,这些看法是比较片面的。绘画艺术教育是一个“绘画”、“艺术”、“教育”多元整合的结构元素。重视“绘画性”即绘画操作和创作,使绘画艺术教育过程成为一种活生生的操作、创造性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教育性”至力于发掘和发挥绘画艺术教育的多种教育功能和效应,实现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具有的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艺术性”使整个绘画艺术教育始终沐浴在审美的洗礼之中,在艺术美的熏陶、感发中潜移默化。如果用一句话来界定绘画艺术教育的含义,表述为:“它是以绘画为媒介和载体,施受双方共同参与操作,并通过艺术的体验和领悟从而达到人的全面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动作上的简易性、自由性,效应上的非强迫性和融洽统一性的长处。

2.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特点

从总体上讲,学校的绘画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校绘画艺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将绘画艺术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向他们普及美术文化,而不是注目于少数美术尖子。全体性是保证绘画艺术教育不背离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普及性和基础性的。在保证全体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再谋求包括绘画艺术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人都是艺术家,”“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其实在人类早期社会,艺术与生活就是溶为一体的,从人的天性讲,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属于全体人民,它被体现为全民的一种素质。由于社会分工,虽然涌现出个别艺术家,但广大群众却成了“艺盲”,以广大民众的无艺术换取个别的高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艺之哀。艺术教育的关键是要把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绘画艺术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要游于艺,但又不专于艺,使绘画知识技能成构建人的基本素质的积极因素。著名艺术教育家罗思非德指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

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也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因为绘画艺术本身展示的正是人的丰富性。用绘画作为自我表现的方式有促于消除学生表现欲上的压抑感,让学生更积极地表现自我,在绘画活动中即使表达的方式不成熟,表达的意图模糊也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学生总把别人难以介入的自由价值作为目标,这种没有压抑的自我表现若得到呵护而稳定的发展,就催进自我实现的萌芽发展。

绘画艺术教育鼓励个体差异。在学校教育中,似乎只有绘画艺术教育竟评鼓励学生个人特质充分自由发展,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要求。学习过程是激动自己心灵,张扬个性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它是一种情趣的过程,绘画教育目的不在于受教育者能否为家,甚至不在于其作品的结果如何,而是让学生专注过程,体会从中的乐趣。沛西.能讲过一句很有启发的话,他说:“解决教育上极大多数实际问题的钥匙在于了解游戏。”这正是绘画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科学理性教育以及影视,文学等其它门类艺术教育特性所在。

3.绘画艺术教育对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功能价值

3.1 绘画艺术教育的文化建设价值。

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教育,虽然不以培养专业画家为目的,但是培养和造就无数懂得绘画,有能力用绘画语言表述其情思意趣的美术文化建设者,拓展了绘画空间,促进以绘画为中心的美术文化建设。因为绘画所有的价值功能都是靠创造绘画作品和从事绘画活动来实现,而不论它是原创.摹仿.精品还是平凡之作都是不同层次,不同程度性质的绘画艺术教育成果。形式多样的绘画作品为大多数群众提供精神粮食,同时也为自己拓宽了发展的空间。

3.2 绘画艺术教育能促进审美教育功能发展。

审美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塑造一钟感性情感,按中国传统美学说法,也就是陶冶性情。”通过性情的陶冶,最终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生命感受的丰富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绘画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它能够有效改变人的视觉态度.培养人的视象感受力,从而培养出审美视知觉。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用实际的生活目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总难超越实用的目的,所以视象感受能力弱,而功利主义分辨力强。一般的人,包括那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形象直观力.联想力几乎丧失,造成艺术趣味底下.审美能力缺乏。由此若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首先要改变人的视觉态度,培养人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对形式美感的把握,同时以直接方式陶冶人的生命情感,树立一种超越的自由态度,和谐有趣的行为方式。绘画艺术在这方面作用无疑是其他艺术教育门类所不可替代的,受教育者得到了一种高雅的生活趣味,充实闲暇的活动,以高品位的情感取代低级庸俗的行为,从而全面提高了人生活的审美素养。

3.3 绘画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的健康心理发展。

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在社会高快发展中,快节奏的生活,超负荷的学习.工作,让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心理障碍。有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和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五大不良心理,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治疗和纠正不良心理,使人的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和有效开发的心理教育,就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绘画是作画者心理现实的展示,所以,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心理内容,绘画中蕴涵的心理内容和绘画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心理效应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在学生学习中,作为普通绘画艺术教育虽不以创作为教育目的,但必要的.经常性绘画作业.习作仍是教育内容之一。从心理教育角度来看,绘画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正好是一种心理磨练的过程,这是绘画作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它恰好对学生心理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绘画过程是高度自主.不带任何强制性,是高度个性化,不设任何统一的条框,受教育者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主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久而久之养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强以及独创.革新等良好的自我心理,使盲从.依赖.自卑等心理得到矫正。其次绘画要专心安静,具有严谨的条理性,对浮躁.焦虑.粗心等不良心理的消除,纠正具有很好效果。完成作业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信心理。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画展.校园画刊.手工角)都可增强学生之间交流协调合作机会,对克服和矫正孤独.封闭.自卑心理都有很大助益。

3.4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

鲁迅在谈到美术的德育功能时指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之人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这段话道出了绘画教育能辅翼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内化,催化道德形为走向自由。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画面在大屏幕上巨幅画像冲击视觉时,学生目簦口呆,来自农村的学生若有所思。课后,不少学生改了铺张浪费的毛病,说画上的“父亲”就是自己那在农村劳作.节衣缩食供自己上学的父亲。可见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有时真能发挥预想不到的道德教育作用。

3.5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智育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普通绘画艺术教育,主要不是灌输绘画知识和技法练习,而是培养视象感知和视觉思维的能力,进而培养艺术情趣.陶冶情操。这就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教育总是舍弃感性而形成一种普遍的理性思维模式,认知逻辑结构在教育过程和方式上,一般的智力教育总是以某种符号.文字表达概念.定理.公式等严密的理性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而绘画艺术教育正如前所说,是具有形象直观性,情意自由性,两者性质不同但又具有和目的的互补性。绘画教育能提高认知的强度和统摄性。如罗思非德所言:“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感觉的开拓和成长都被忽略,如果没有艺术教育的话,儿童几乎不会注意到感觉的意义和性质。”在整个教育中绘画教育在训练人的视知觉形象兴趣,增强视觉捕捉信息的灵敏度,提高对事物基本图形的识别力,提高视觉图象的记忆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无疑将直接促进智力发展。

3.6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绘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它对操作系统的训练,能使受教育者获得最佳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在人生的孩提时代,绘画活动当是他们接触并实施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从小学到工作,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简直就没有多少技术操作性的训练,所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绘画艺术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对绘画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一种技术意识就可能为他们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工作提供一般的模式,使他们能够迅速的进入技术过程,实现心眼手等的快速协调。

如果说在过去,人们是“将就的”生活着,那么现代和将来则是“讲究的”生活。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生活的主人具有创造生活美的能力,品位生活美的情怀。普通绘画艺术通过以上证明正是培养这种能力.陶冶这种情怀,因此绘画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审美教育,还是能提高全面素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篇2

二、对民族语言的影响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语言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中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还体现着该民族人民的性格和心理特征。蒙古族是使用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语逐渐走向成熟与规范。居住环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地区的蒙古语在发音和表达上有所区别。各盟市的蒙古语具有各自的特点。其中锡林郭勒盟的蒙古语被认定为标准蒙古语。锡盟蒙古语的发音纯正,很少掺杂汉语,使用率比较高。锡盟是以纯牧业为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较浓厚的盟市。锡盟土地面积广,人口稀少,牧民的孩子不能就近入学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据了解,整个锡盟地区目前只有两所牧区小学,其他的中小学都被合并到城里。牧区孩子到城里上学很容易接受现代化信息,汉语水平大大提高,甚至日常交流都用汉语。现在,很多蒙古族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吃力的不是汉语文课,反而是他们的母语——蒙语文课。在蒙语文阅读、写作、表达、语法等方面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更可悲的是他们对此毫不在乎,认为学蒙语没什么用。这关系到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问题。应用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才会得到更好的传承。牧区学生来到城市读书,减少了跟长辈用纯蒙语交流的机会,也减少了认识和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生活用具的机会。因此,对于出现在蒙语文课本里的民族风俗习惯感到不理解。这也是导致他们对蒙语文课缺乏兴趣、对民族缺乏情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语言环境的改变也是蒙古族学生词汇匮乏、表达能力差的原因。蒙古语的表达方式非常丰富,长辈们通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谚语等教育孩子。尤其是与老一辈居住在一起的大家庭里,这种文化气息会更浓。虽然老一辈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们丰厚的人生经历和从民间相传下来的诗歌、英雄史诗、谚语等,都能潜移默化地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环境。

三、对民族心理的影响

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社会风尚、、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各民族的心理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他们的需要、情绪、价值观、道德观乃至能力、性格、气质、兴趣都会刻上特定的民族印记。蒙古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敬畏自然规律而形成的游牧文化是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草原文化蕴涵着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精神,体现着开放性与包容性,是一种遵守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明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和加速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民族认识到自然规律,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草原为家,逐水草而居。在衣食住行方面,他们以皮毛为衣,以肉酪为食,以毡庐为居,以马驼为行。这种简约的生活方式释放出人的自由天性,孕育了蒙古民族坦诚豪爽、热情慷慨、勇武刚毅、乐观豁达等本真性格。而变化多端的生存环境和以畜牧为产业的特征使蒙古民族变得勇敢坚强、仁慈有爱。蒙古族的这些性格、气质、价值观等民族心理,只有在蒙古族应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下才能形成和发展。在牧区成长的孩子接触的自然环境多、社会限制少、思想自由、想象力丰富。比起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更勇敢、懂事、独立、民族意识强。牧区学校撤并后,有些孩子一下子难以融入新的环境,相比城镇孩子觉得自己“土气”,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会产生自卑心理。也有些牧区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在城镇上学,他们形成的民族心理与城镇孩子没有很大的差别。

四、对传统游戏的影响

篇3

1998年,小学教育专业呱呱坠地。从此,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本科教育范畴。然而,小学教育专业就像一个先天缺陷与后天营养不良的“婴儿”,在学科建设层面几乎处于“失语”和“空场”状态。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境地,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小学教育专业踏上了艰辛而漫长的学科诉求之旅。经过18年的探索与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构建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并将其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搭建初等教育学这栋“学科大厦”,首先必须厘清其逻辑起点,这是构建学科大厦的基石,也是初等教育学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

一、肇始: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

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它的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然而,自从1986年瞿葆奎先生首次提出关于探讨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命题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学界已持续讨论了30年。梳理30年间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寻历程,其中有分歧,也有共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当前,教育学界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教育学逻辑起点蕴含在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之中,并且必须遵循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当然,要探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必须明确两个前提性问题:一是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的标准有哪些?二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关于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一般以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和瞿葆奎先生提出的两条补充规定为标准。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具体内容是: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1]。而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则是:第一,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即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应受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限制——既不可抽象不足,也不应抽象过度);第二,逻辑起点应当以“直接存在”形态承担一定的社会关系[2]。因此,有关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都应该以这五个方面的质性规定作为考量的依据。

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主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教育活动观”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范畴就是“教育”活动[3]。这种观点主要以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标志,认为“教育学的对象是青年一代的教育”[4]。巴班斯基则认为,“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科学”[5]。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也认为,“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6]。在这里,他们所说的“教育”其实指的都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教育现象观”将教育学界定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7]。教育现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二是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三是教育现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教育问题观”则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种观点主要以日本大河内一男等学者为代表,他们提出,“我们没有把教育学的对象称作现象,而是特地采用‘教育问题’一词来表示,并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11]。这种观点对我国教育理论界的影响颇深,以至于有学者直接断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已成为我国和日本、英国等教育学界的共识。”[12]

我们认为,无论是教育现象,还是教育问题,其本质都是教育活动。首先,从“教育现象观”来看,在教育现象的三种类型中,无论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抑或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还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究其实质,它们都是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次,从“教育问题观”来看,教育问题的本质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亦即教育活动问题。由此可见,教育活动才是教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既然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那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就应该从“教育活动”范畴之中寻求。“教育活动”是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基石。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活动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13]。由此可见,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培养人”。鉴于逻辑起点应该是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中的关键概念,因此,我们可以从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培养人”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培养”作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徐东[14]对“培养”是教育学逻辑起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证,颇具说服力。

很显然,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应该从“培养”中去探寻。

二、辨析: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厘定

关于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目前只有刘慧教授对其作过简单的描述和分析。她提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初等教育,小学儿童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15]。虽然她同时也指出逻辑起点必须具备四个要件: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6]。但她并未对该观点进行详细和具体的论证。我们认为,刘慧教授将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初等教育,继而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从研究对象层面看,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其母学科研究对象系统中的某个要素或者特定的部分。按教育层次维度划分,教育一般可分为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中学教育(或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或高等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活动分别为幼儿教育活动(或学前教育活动)、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中学教育活动(或中等教育活动)和大学教育活动(或高等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肇始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界定为初等教育,而应该确定为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

其次,从逻辑起点层面看,将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界定为“小学儿童”,我们姑且不论其是否合适,单就“小学儿童”本身而言,也既存在“抽象过度”又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初等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小学儿童,也要研究小学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它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这种观点明显存在“抽象过度”的问题。同时,小学儿童不仅是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范畴,也是儿童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因此,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又明显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此外,这种观点也有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等同的倾向,混淆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的区别。我们认为,分支学科的逻辑起点肇始于母学科,但又区别于母学科,是母学科逻辑起点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它既有母学科的共性,也有子学科的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合金”。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共同逻辑起点是“培养”,但具体到各个二级学科,它们的逻辑起点又各有侧重。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其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源于教育学但又有其特殊性。

最后,从本质属性层面看,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小学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它既有一切教育活动所共有的属性,也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与规律。具体来说,小学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培养”小学儿童知识和能力的属性,还具有“抚育”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属性。前者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固有属性,后者则是小学教育活动的独特属性。两者的整合,即构成了“养育小学儿童生命”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可以从“养育小学儿童生命”这个本质属性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养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三、论证:养育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养育”是否可以担当起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重任”呢?下面就以黑格尔提出的逻辑起点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及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加以考量。

首先,从黑格尔第一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1]来看,“养育”是“培养”和“抚育”,是养成教育。具体来说,“养育”就是培养小学儿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抚育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全面丰富,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但其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的养成教育。“养育”是小学教育的主线。“养育”可以说明“小学生”——小学生是接受养育的儿童;可以说明“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是实施养育的教师;可以说明“小学校”——小学校是实施养育的场所;可以说明“课程”——课程是实施养育的内容和载体;可以说明“教学”——教学是小学教师和小学儿童共同参与的养育活动;可以说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养育的预期结果,等等。“养育”本身是不需要说明的,如果要对它进行解释,就必须引入比“养育”更繁琐的概念。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一条质的规定性。

其次,从黑格尔第二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1]来看,“养育”是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细胞”,是初等教育学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全部蕴含在“养育”这个胚芽中。我们可由“养育”推演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养育原理,包括小学生生理学、小学生营养学、小学生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社会学、小学教师学等课程;第二大模块是养育内容,包括小学生德育、小学生智育、小学生体育、小学生美育、小学生劳动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三大模块是养育方法,包括小学生学习论、小学生教授论、小学各科教学论等;第四大模块是养育评价,包括小学生学业评价、小学生品行评价、小学教师评价、小学课程评价等;第五大模块是养育管理,包括小学生管理、小学生班级管理、小学生活动管理、小学课程管理、小学教师管理等。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二条质的规定性。

第三,从黑格尔第三条规定“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同”[1]来看,“养育”与小学教育活动的历史起点相同。从小学教育萌芽伊始,就出现了“养育”活动。当时的养育活动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儿童的生活时间就是养育时间,儿童的生活空间就是养育空间。养育成为人类最早认识的小学教育现象。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三条质的规定性。

篇4

 

引言:

素质教育是一个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过程的核心话题,作为20世纪90 年代迅速兴起的中国高职教育,是否应该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应该怎样构建?成为很多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贴近社会,贴近民生,是应试教育特征鲜明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围绕“职业素质”来做文章我们提出,新型的高职素质教育模式构架应该从组织机构改革、教学改革、综合人文素质拓展和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等全面着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参照国外发达职业教育经验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深度地创新构建。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 ,通过教育培训、 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和能力 ,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从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来看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可分为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基本职业素质指所有“ 职业人 ” 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主要体现在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是相应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 ,即良好的职业技能。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素构成来看 ,可以将职业素质分解为三大构成:身体素质、 心理品质、 思想道德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业者必备的、 对职业岗位 (群 )工作起保障作用的因素 ,可称之为保障要素;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反映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 (群 )工作并支撑从业者整个职业生涯所必备的素质 ,可称之为支持要素;而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是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自我潜力发挥服务的要素 ,可定义为发展要素。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

1、素质

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毕业论文,内涵。先天素质,是通过父母遗传因素而获得的素质,主要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方面的一些生理特点。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而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是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认识人的精神素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二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应注重学生综合归纳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还要进行具有现代文明素质和管理、组织才能的训练。把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起来,把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衔接起来,把应用目标与学术目标结合起来,把社会发展与个性发展协调起来。

三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心理教育,主要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心理素质教育。毕业论文,内涵。高职院校职业心理教育,旨在协助大学生解决其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职业选择和适应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提高其自我决策的能力,启发他们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采取最佳的途径服务社会,并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追求职业目标。

四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审美教育,主要是审美教育在职业岗位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是对专业技术人才在审美修养方面的特殊要求。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而是从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知识广博、技术专长,而且还要情趣高雅;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现代型专业技术人才所具有的素质,包括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人文素质等,其中就包括审美素质。 让高职院学生具备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审美素质,即职业审美素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劳动教育,主要是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职业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内容,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及发展,以及对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为全面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与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应该设立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负责全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收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信息,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各方面信息参考;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制订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

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探讨各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色,建立具有本校高职特色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负责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交流职业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探讨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二)建立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体现在实训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两个方面:一是从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充分实现实习、实训的最大价值。拓展“边实习边就业”、“预就业教育”的格局。在实习、实训中,将顶岗实习纳入学分制,将企业鉴定作为学分的评价依据,加大素质考核的分量,从而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空间。二是探索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人才培养技能评价机制,必须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实施“多证制”。高职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应从设备、师资、制度上保证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一门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水平等级的培训与鉴定,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引入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把学生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作为素质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

(三)加强就业与创业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根据生源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培养高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就业素质,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纳入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分阶段、分层面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利用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办好供需见面的双向选择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招聘活动;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办好校园就业专门指导网站,为学生搭建网上就业指导平台;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既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又可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用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毕业论文,内涵。创业素质的核心是创业能力,需要创业者在青少年时代打好创业教育素质的基础,就要培养学生发现与捕捉机遇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毕业论文,内涵。毕业论文,内涵。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四)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时,要将与学院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才能真正创立和形成。一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引进,如诚信文化、人本文化、尽职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非常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以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将诚信、人本、尽职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引进。高职院应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

(五)培养优秀的职业化教师

高职院校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和教育学课程之外,还可设立有关专业教学方法及大类专业技能课程。当地政府可以借鉴日本经验,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建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毕业论文,内涵。通过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实现对高职

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在终身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环节上,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丹,刘霄骁.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校精神刍议[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2).

[2]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篇5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万事万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系统。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豍系统原理既属于管理学的原理,又属于哲学中的重要原理,更是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内容。本文在对系统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其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试图找出适应时展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系统观点的内涵概述

(一)管理学中系统原理的意涵。

管理学中的系统原理是指将组织看成一个系统,研究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着力于发挥系统的整体,以达到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为了达到最佳管理,必须进行系统分析,抓住系统的三个环节:目的性、全局性与层次性。对于管理学中系统原理的特征,学界众说纷纭,主要包括: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环境适应性、综合性、自组织性等等。管理学中的系统原理与系统方法,突破了传统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辩证思维方法的特点,为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是管理中科学决策的重要“武器”。理解系统原理,主要从三方面:一是将管理的对象看作系统,二是要从全局角度把握组织运行的规律,三是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二)哲学中系统论的意涵。

从哲学的角度来阐释系统原理,其实,与管理学中的系统原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哲学中的系统观点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它同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一样,同样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等特点。联系的观点包含系统的观点,而系统的观点则是对联系的观点的丰富和深化。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系统论是“撇开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研究系统的一般规律和性质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豎总体而言,哲学系统论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特征,其中,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整体性揭示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系统论看来,整体与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另一方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因而需要协调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于整体的最优目标。

二、系统观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也可看作系统运行的过程,这个系统涉及到很多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比如,“两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者(比如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等因素。系统观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系统观点的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最优化。

整体性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豏因而,需要从系统的全局性出发,研究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联系,协调好各方利益,对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和调配,以达到整体的最优化效果,发挥出系统整体的最优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目标,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同时,还有必要对各个阶段的目标进行分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进行合理地分工,从全局的角度协调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其二,从整体出发,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规律。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和智力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和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等等,把握好这些规律,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三,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各种社会资源,但是社会资源(比如网络信息资源)纷繁复杂,因而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管部门的仔细甄别,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其中突出的一点是要努力实现价值整合和利益整合,这也是评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系统观点的动态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

系统原理的动态性可以这样理解:“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系统内部的联系就是一种运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运动。”豑将系统观点的动态性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条件、对象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也迫在眉睫。其一,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等适应时展要求的新理念,并积极贯彻落实;其二,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方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而言,要特别重视高校“两课”的德育功能,切勿把“两课”放到“务虚”的位置,要努力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单一、单调和枯燥等弊病,丰富教育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者而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内容纳入工作体系当中;其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三)系统观点的开放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系统按照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包括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豒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跟外界断绝一切联系的,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总会跟与系统的外部事物或多或少发生着的联系,可以说,“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豓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可能是封闭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观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有:其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土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资源,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德育思想,比如孔子强调因材施教理念、墨子重视生产劳动教育、荀子强调学以致用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鉴吸收其他国家道德教育(国外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经验,要积极吸收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比如,英国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把道德教育与学校各科的教学以及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并且借助大众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其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高校所处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还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一说),内部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家庭环境等。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价值观念的涌入等,我国高校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可以通过完善内部环境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环境,也可以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革新来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结语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时展的要求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学界对此也展开大量了分析和研究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然后,要寻求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借鉴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系统观点就是一个例子,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注释:

豍豏豑豓张兆响,司千字. 管理学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0.71.72.72.

篇6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长发育、个人品质等多方面培养的初级阶段,同时小学生又是处于思想、活动较为不受控制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调动其积极性。针对这一特殊性,只有通过其他方面来加强小学的德育教育力度。在传统中国式教育方法中,需要每一个学生端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但是小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生长阶段,思想和行为不受控制很难保证注意力集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希望以一个更加灵活、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更多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加入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接下来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说明。

1 德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德育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德育题材的广泛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素材十分广泛,大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小到教育学生厉行节约,勤奋学习,规范行为,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题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其一,社会资源。如通过“家乡民俗有哪些”“养殖与环保的探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深入所在社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品质。其二,自然资源。如通过“亲近校园植物”“河水变臭的原因”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投入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以此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1.2 德育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新的概念,其中包括信息科学、研究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因为综合实践课的多个方面这就可以促使德育教育从各个方面很好的融入综合实践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例,让每一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德育知识,促使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牢记德育知识,还可以通过以后的生活当中更好的熟记,并且加以应用。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在网上下载关于德育教育的视频或者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沟通探讨。或者通过综合实践课上组织编排关于德育教育相关的小品、演讲、歌曲在学生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德育教育知识。最后学校组织大型的宣传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组织游行活动让学生派发关于正面的德育教育知识,在宣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身去宣传了解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1.3 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传统课堂的教育方式显然难以控制现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和灵活多动的状态,小学的德育教育之所以将其融入到综合实践课程当中,是因为德育教育本身就是与每一个人生活的环境的国家密不可分的,德育教育不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空想教育。德育教育主张每一个学生在本质上得到好的思想教育,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得到应用。例如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不是说在老师面前或课堂上表现得状态,而是在生活当中真正的做到帮助别人。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2.1 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必须有好的德育课题。好的德育课题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其一,要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即所选课题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这是德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和要求;其二,要具有贴合性,即所选课题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这样无法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如果仅仅用书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材料,显然是无法让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感同身受的。在组织学生开展“粮食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农民伯伯调查和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或者通过新闻然学生了解到非洲一些国家孩子吃不上饭的状况。

另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因此,我在本学期实施了以“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打扫学校公共卫生,修缮花坛,张贴名人画像和宣传标语,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公物、珍惜时间、节约粮食、团结同学学校走廊、橱窗、板报、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作用。

2.2 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经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总结等,这些活动对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往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开展方式。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4~6人为一个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如在《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中,将本班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让其中一组的五名学生分别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以及处理方式,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交由组长写出调查报告。其他组的学生有的调查水污染,有的调查废气污染,有的调查绿化情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3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关心他人品质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新型的课程形式授课,目的就是以一种类似于课堂又区别于课堂环境的教育方式,通过对于生活中小事的关注和讨论,从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积极性、主动性、逻辑思维能力和责任感。在通过灵活的课堂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小事或者是老师列举的案例,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从小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

结束语

结合以上叙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利用与学校课程方式相近却又相较于普通课堂环境较为灵活轻松的一种课程方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灵活轻松地在课堂之中学习到德育知识,让学生的德、育、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同步发展,进而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农村学校主要是指县以下的由镇乡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其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农村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6万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 900多万,农村约占74%。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农村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窘境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

(1)名义上虽有校长分管体育,但实际上许多分管校长分而不管,对随意占用体育课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听之任之,有些地区毕业班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3)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

(4)分管领导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

(5)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抓体育工作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2师资不足

(1)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寥寥无几。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被认为是副科,体育教师很难被列入师资培训的范围内。

(4)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不能同工同酬。

3.教学问题突出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灵活性;体育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够科学、灵活、全面。

(2)体育课开课率低,随意性大。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的体育课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行。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对上体育课是随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体育课名不副实。

二、哲学思考

笔者认为,在认识上,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会评价与管理上,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还缺乏一

套科学规范、严格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在经济上,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中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现象: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对某个体育项目的特别爱好,也能使小城镇学校体育硬件有所变化。苏州横扇小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和对篮球的特殊爱好,导致了人均GDP并不被看好的横扇镇,在人均球类数指标上,超过人均GDP第一的上海中小学。

对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已形成一条“规律性”的认识,即领导的态度和爱好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并已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成败竟完全取决于少数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目标是公民社会。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走向公民社会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感叹世界文明进步的同时,审视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我们也意识到公民社会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2.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

体育,使人的生命系统按其自然本性而正常发育、成长,避免畸变伤损,圆满地实现生命全过程的预求;使生命系统按照人类社会的需求,在体质、体能、体型、体力等等方面发生合乎目的的相应变革、强化或优化,适应不同形态人的活动的需要。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五育”的整体性推进来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却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整体性规律。

体育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整体结构中各个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的综合体,如果单独一个方面,孤立起来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在农村,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构成了一个体育文化整体,但事实却是农村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属于不同的条块,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大,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我们一味地强调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对农村的导向和表率作用,长期奉行的整齐划一思维模式,事实上造成了我们在教育取向上的单一化。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也潜在地使得我们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

没有对先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就不会有先进理念的形成,与此同时,先进的理论并不代表先进的理念,因为理论转变为理念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体育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必须先接触和了解理论。能不能接触和了解理论,有三个问题:第一,想不想知道?第二,从哪里知道?第三,有没有条件和办法知道?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就面临着这三个问题。

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体育课堂的情形是:标准的课程,规范的教学,有力的控制,等等;学生的自由、天性、创造力就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丧失殆尽。在这个问题上,教育本身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理性回归

农村学校体育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态环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现代性的先进文化传播器;是联结学生与自然、学校与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促进体育文化传承,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后盾;是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器。

1.构建主体性意识,依法教改,依法治体

李泽厚先生认为,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体系。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上尊下卑思想的长期影响和现实社会体制内的等级压迫,造成了广大农民及农村体育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使得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经常发生,却少有人问津。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农村,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治。例如,对学校体育经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只做了一些原则的规定,如“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等。但学校体育经费具体给多少,还是有关领导说了算。张校长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多给一点,李校长不太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少给一点。如果体育教师胆敢提出不同意见,就用“要顾全大局”、“服从整体规划”等大话来压你,如果不服就给你“穿小鞋”,甚至搞打击报复。

要改变学校体育改革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因领导的好恶而变化的局面,必须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各主体的主体意识,依法治教,依法治体,真正做到:第一,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定新的制度和法律,具体明确农村学校体育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制度和法律的宣传,唤醒农村学校体育改革中各主体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特别是教师主体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维护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教师自身的利益与地位。第三,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加强对教育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2.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辩证联系的思想要求用整体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另一方面,整体的属性、功能并非各部分属性、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的整体。

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必须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此,第一,农村学校教育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五育”是一个整体,偏废任何一育都不利于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是现代教育的主体。第三,教学内容需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利用学校教育12年的时间(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改变一个人的思想,12年的时间足可以让一个人接受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第四,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依托,推动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对于一个以“三农”为主要成分的国家来说,没有富于特色的合宜的农村学校体育模式及相关的政策倾斜,应该只是一种遗憾,而对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本已存在巨大差异的农村学校体育来说,“城市取向”的学校体育政策,使得本是乡村传统体育文化最为丰富的农村,遗弃和背离了他们原本有价值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们的遗憾,更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悲哀。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改革要解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不管是教师还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勤于学习,掌握和培养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开展创造性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部门应尽可能地建立创新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如农村有山、有水、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大自然,让学生去爬山不会比枯燥的“跑圈”运动量小;让学生在田野里抓蝴蝶,听到的笑声或许是最开朗的。农村学校应尽可能地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这种“兴趣”能够陪伴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刘志民,丁燕华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R]体育科研,2004(1):62~75

篇8

苦命的裴斯泰洛齐5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庭一贫如洗,生活陷入困境。人在困境中往往有两种选择,要么堕落,要么奋进,裴斯泰洛齐没有堕落,而是以一种独特的眼光与思考来面对眼前的一切。他比其他的孩子更为懂事。外表瘦弱的善良的母亲坚强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为了一句承诺而放弃自我的无私而忠诚的巴贝丽勤俭持家,她美好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裴斯泰洛齐,使他从小就懂得了去关爱与感恩,拥有了慈爱、信任、克己、无私的良好品质。

假期里,裴斯泰洛齐常常去看望在韩谷教区做牧师的爷爷,在那里,他完全被那些灰心丧气的脸、肮脏乞讨的手、麻木不仁的心所震惊;他为那些衣衫褴褛、面色菜黄、到处流浪的弃儿们的生活而心酸;面对那些有权有势的富人们趾高气扬的姿态他感到无奈甚至气愤……渐渐地,他的心中形成了一个伟大的理想――“拯救贫苦民众,消除苦难根源”,他期望让穷人恢复人的尊严,过上真正的人的生活。从此,他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他说:“我的心就像一条奔腾的激流那样,孤独而寂寞地向着我唯一的目标前进。”

同情心、使命感让年轻的裴斯泰洛齐不甘平凡,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希望寻找一条改变穷人生活的道路,卢梭的《爱弥尔》、《社会契约论》等的思想在17岁的裴斯泰洛齐心中扎下了根,他矢志改革传统教育和社会现状。大学期间他因参加进步活动而遭逮捕,但监狱生活更坚定了他的志向,出狱后他便开始了通过教育帮助穷人的活动。1768年并不富裕的他贷款购置了一块荒地,取名为“新庄”,把它当作一个模范农场。向附近的农民传授新的农业技术与方法。他不只想让那些农民有饭吃,更想让他们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他认为把教育同劳动熔为一炉,从劳动中去了解生活的意义,从劳动中去学习生活的方法,才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观念。1774年,裴斯泰洛齐在新庄又开办了“贫儿之家”,收留了几十名无家可归的孤儿和乞儿,他不仅做他们的父亲和母亲,还亲自教他们读、写、算的初步知识,同时让几个工匠教他们纺纱织布,让他们感受人世间的温暖,使他们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虽然自己的生活因此更陷入困境,但裴斯泰洛齐却说:“我看到这些幼小儿童以前非常凄惨,现在却慢慢茁壮地成长,感到极大的欣慰……”他对儿童的无尽的爱,被教育史家称为“裴斯泰洛齐精神”。

尽管裴斯泰洛齐努力地为孩子们付出一切,但“贫儿之家”还是因为经费问题而被迫停办了。新庄的孤儿院失败后,他埋头写下了著名的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法国立法会议因此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称号,这在当时是极大的荣誉。1798年和1800年,他又先后在斯坦茨城与布格多夫城进行教育实验。1805年至1825年在伊弗东城的教育实验最为成功,全世界的眼睛都注视着这里,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都派专家前去参观学习。伊弗东被视为教育圣地,裴斯泰洛齐也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与新学校的创始人。许多国家都掀起了国民教育运动,公共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新庄穷人的救星。斯坦茨城孤儿的父亲。布格多夫城和明亨布兹城人民学校的创办人。伊弗东城的人类教育家。正人,基督徒,公民。毫不为己,一切为人。”这是瑞士政府在裴斯泰洛齐诞辰100周年所立的纪念碑上的一段文字,记录了他一生从事的四次教育实验。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情感教育、爱的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基础。他强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营造出一个充满爱的教育环境。因此,教师要精心照顾好儿童,注意儿童的需要,对儿童的进步和成长报以慈爱的微笑;教师要用亲切的话语、情感、面部表情及眼神打动儿童;当爱和信赖在儿童心中扎下根以后,教师要尽力激励它、增强它,使之不断升华。裴斯泰洛齐不仅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他以自己的实践践行他的理论:1774年,他的“贫儿之家”里收容了几十个流浪儿童,裴斯泰洛齐和他们一起生活,教他们劳动、说话、读书、写字;以身作则指导他们的行为。他给孩子们洗澡、换新衣服,而自己却衣衫褴褛;他给孩子们安排食宿,而自己却只能以一块黑面包和一杯水来充饥;他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倾其所有,却没有钱来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治病。这样的关心爱护、这样的无私奉献给孩子们带来的教育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无法超越的。孩子们在他言传身教的爱护下也学会了爱护别人。

裴斯泰洛齐像慈父一样,以极大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孤儿,他视孤儿们为己出,在这个大家庭里,他充分发扬民主,培养孤儿们的道德习惯,呼唤儿童内心的伦理情感,手把手地教他们传递爱的火把。一次,阿尔德堡发生了火灾,裴斯泰洛齐把儿童们集中起来问:阿尔德堡失火了,一定有成百的儿童无家可归,让我们向政府请求拨20个左右的人到我们这里来吧!儿童们很感动,一齐答道;“赞成!赞成!就这么办!”他接着说:“但是,各位小朋友,我要你们考虑一下,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如果你们要这些孩子进来,你们必须努力工作,也许你们不得不缩衣节食。如果你们不是真正为这些儿童忍受一切痛苦的话,最好不要随便答应他们进来。”儿童们的决心非常坚定,纷纷回答道:“食物差些也好,工作增加也好,少得一件衣服也好,只要那些可怜的孩子能够进来。我们什么都可以忍受。”裴斯泰洛齐就是用这种方法进行道德教育,既生动又感人,既现实又深刻。使儿童真正体会到了爱的力量和道德的意义。

作为教育者,裴斯泰洛齐也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但这种权威性不是来自对儿童的惩罚、告诫、命令和指示,不是来自凌驾于儿童之上的特权,而是来自教师对儿童强烈的爱和责任感。在道德教育中,裴斯泰洛齐主张师生之间的民主,重视儿童尊严,但对于儿童的顽固、粗暴的行为,他从不姑息养奸,甚至于用惩罚来加以矫正。他说:“若要把一个人教育得好,若要把他培养成器,就一定要消灭他的恶习,根除他的虚伪,使他在诡诈的道路上惊出一身冷汗来。”然而在他施行惩罚后,立即主动与被罚者握手、接吻,沟通师生间的感情,使受罚的儿童获得了心理平衡;而且他与儿童们朝夕相处,食寝与共,俨然成为大家庭的家长,师生感情非常深厚。因此学生虽然受罚,不但不恨,还主动承认错误,表示愿意受罚。裴斯泰洛齐的这种既爱护又严格的奇妙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爱的惩罚”――没有爱就没有罚,罚是

为了更深的爱。

自然地塑造自然的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想。他认为自然的教育就如“夜莺在黑夜中的一鸣,丝毫没有强迫的阴影存在”,他十分重视儿童的天性,认为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与生俱来的生理、心理的规律来进行教育。做到循序渐进。他曾把儿童的本性形象地比喻为“岩石”,把他所期望培养的和谐发展的人比喻为“大厦”,而教育工作就是在岩石上砌造大厦,必须根据岩石的特性与形状合理选择,合理建造。当然裴斯泰洛齐的“自然地塑造”并不等于顺其自然,而是把自然发展与教育目的一致起来,如果仅仅听其自由地发展,那么孩子的能力就不可能达到和谐发展的程度,这种和谐应该是指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或力量的和谐发展,它不仅来自儿童自身的努力,更来自与周围的伙伴、社会的和谐交往。裴斯泰洛齐认为如果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只是依赖本性的力量,而无其他帮助,那么,“使人从动物的感性特征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将是缓慢的”。这样的合作发展、和谐发展意识在当时实在是难能可贵。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他借毕立夫斯基伯爵之口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他认为儿童的本性是教育工作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的方法是顺从自然的本性的要求。”(《隐士的黄昏》)因此裴斯泰洛齐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教育心理学化。这是一个研究至今的话题,1800年7月,裴斯泰洛齐向“教育之友会”提出“把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理论,即把教学的形式建立在儿童精神需求的层面上,使知识的要素单纯化,从而获得自然的、精神的以及道德的陶冶。裴斯泰洛齐早年的学生、后来成为知名教授的弗由伊曼回忆道:“为了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我们被带到户外,向伊弗东附近人烟稀疏的比由仑河谷步行。我们首先观察河谷的整体与各个部分,对这个河谷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挖取河谷的黏土,把它包在一张大纸里面。回到学校,大家就站在一张大桌子边,把带回来的黏土捏造成河谷的模型。次日我们观察较高的地方,继续扩展我们的研究范围。最后,我们终于把整个伊弗东盆地研究完毕,把它做成鸟瞰的彩雕模型。然后,我们才开始学习地图。”他的地理课颇有特色,学生在需求心理的推动下,愉悦地、主动地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在合作中获得能力,提升道德修养。裴斯泰洛齐认为要培养儿童崇高的品德必须先唤醒儿童内在的伦理情感,以此为出发点,才能进一步使他们对外在的事物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有一天,当裴斯泰洛齐拿着“窗”的图片讲课时,一个学生询问他道:“从真正的窗子上不是能更好地学到窗的属性吗?”这一问使他恍然大悟,他自言自语地说:“正是如此,你说得很对……”从此,他更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更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外在教育内需化,他的这些理论为以后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51-0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分支,其载体的形式、特征及应用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所类似,但也有其特殊化的一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形式包括理论传输载体、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媒体载体四个方面。

(一)理论传输载体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传输也相应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讲授可以大致分成理论课和讲座两种形式。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在高校的理论教学中会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学生讲授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基础与常识等。通过理论的灌输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正确认识国家政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吻合的世界观、价值观、成才观。讲座也是理论传输的一种形式。讲座的内容会针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特点、学历层次、存在问题进行,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说清一个问题或者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相关讲座越来越多,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趋势。

(二)实践活动载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学科建设的完善成熟,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越发丰富,专题研讨、读书活动、志愿服务、竞赛竞技、参观调研等均属于实践活动载体的内容。教育者借助活动形式对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并与其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2]。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群体容易接触新鲜事物,信息交流通畅,能力素质较高,加之受教育者社会背景多元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也呈现丰富性。

1.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可以使学生就某一思想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与他人交流看法和观点,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吸取有关思想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形成优良的政治素养。

2.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将读书活动而不是书籍,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因为虽然书籍本身承载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但书籍本身不能担负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功能,因此,只有读书活动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3]。

3.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又一种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备受推崇。志愿者通过社会服务工作,能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树立为他人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成贡献社会的思想觉悟。目前,高校志愿者服务实践主要体现在“三支一扶”,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推动高校大学生为边远地区、基层组织进行服务。通过思想和物质的双方面激励,使在校学生建立服务基层的信念、理想,在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4.竞赛竞技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还有一种形式是竞赛竞技,使学生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形成潜在的思想政治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比如,五四演讲比赛、歌唱祖国合唱比赛、党建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使参与者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全面了解相关内容,从而在思想觉悟上、理论体系上、政治感悟上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活动使国家政策、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大学生活之中,既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举而多得。

5.参观调研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研,能够促进学生在观察调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在实际观察调查中寻找真知,从而树立牢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信仰,为校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现在许多高校会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旧址,倡导各种形式的红色旅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参观考察中形成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三)校园文化载体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进行教育,以达到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4]。在校园生活日益精彩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理论灌输和教育教化,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探讨的话题。

校园文化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归功于各类校园文化产品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和养成。美观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和谐宁静的校园文化底蕴都能够对在校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消除思想偏差,引导正确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规范;坏的校园文化环境会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从而走上弯路,产生不良行为,危害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心理、个性、人格。

(四)校园传媒载体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呈现出了新趋势、新变化,以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媒技术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传媒载体主要包括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形式。

1.校园网络

为方便信息的传递,现阶段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形成自己的网络站点。在网络逐渐普及的发展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领域也相应得到了扩充。利用网络传媒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辅导和政治教化,同时,通过视频、图画进行直观的思想、心理、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吸收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校园传媒中的又一种形式,以广播的形式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广播作为高校校园的主要传媒工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学生进行信息的传递。比如,午间新闻报道,使得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探讨和思考;再如,校园点播,可以无形中形成友爱和谐的校园气氛,使学生养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3.校园报刊

校园报纸、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另一个阵地,占领了校园报纸刊物阵地,更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报纸、刊物以文字为主,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和意图。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对象具有能力看懂报纸、期刊的内容,因此,克服了社会中报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与网络、广播分庭抗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又一项关键形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多重特性,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探索和分析,不难发现其具体属性可概括为:内涵丰富性、目的明确性、创新发展性。

(一)内涵丰富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多样,内涵不断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分支,其载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致可以分为校园理论传输载体、校园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传媒载体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涵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体系中有动态载体也有静态载体;有传统载体也有现代载体;有显载体也有潜载体;有物质载体也有精神载体。这些载体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和引导作用,通过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配合,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目的明确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的特定性,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能够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工具,具有特定的目的,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很明确。衡量一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可以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取、设计和采用方面,载体的形式、内容都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生密切相关的,一切均以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和道德规范,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宗旨。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标,有利于考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适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和应用提供了引导和规范。

(三)创新发展性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吸收消化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高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接受过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纳基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和要求。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创新和发展。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数以理论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主,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无论从整体的形式、类别还是从某类载体的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社会的前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具有的创新发展性使之能够围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端人才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道德素养方面不断上升、不断进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原则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发展快,没有特别要求如何进行使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在对载体的使用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际应用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可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遵守和维护。

(一)重视载体结合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丰富,形式多变,载体的功能和特性纷繁复杂,为使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方面,应当将有效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一类载体都有其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文化载体虽然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化,但其也存在着引导速度慢,见效期长的劣势。又如,理论传导载体能够很快地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主流意识传达给教育对象,但是,它也有可能会引起教育对象的不满和排斥,使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阻碍。因此,如果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仅靠一种载体来对教育对象进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多种有效载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类载体的优势,弥补不同载体劣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佳、见效更快。

(二)把握载体适度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育者在载体的选取和应用上会出现迷茫,也有部分教育者会存在采用载体多多益善的误解,企图用各种载体的罗列来达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变化快,但是在使用上,依旧存在适用性原则,教育者需要把握好载体使用的度,才能够得心应手,相得益彰。如果不经过思索和筛选就将各类载体进行应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果,造成教育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目的,对载体进行差异性选择,确保“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三)注意载体互动原则

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要满足对教育对象的教化和引导作用的条件,还要满足主客体之间产生互动作用的条件才能够称之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使用,增加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运动,达到感情的交融和人格的升华[5]。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上,要特别注意主客体间的互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载体使教育主客体间产生联系,互相作用,充分发挥载体的传导、枢纽功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联系方面以及教育功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各种形式,掌握载体的特征,遵循载体应用的原则,从而承担起高等院校培养思想品德、政治素养、道德规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万长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刍议[J].社科纵横,2008:(5).153-156.

[2]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7):115-119.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自身生活空间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为了使人们生活在一个舒适、和谐、艺术的居住空间里,现代室内设计以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手段,采用多材料、多种制作工艺手法形成整体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居住空间中的装饰品陈设,是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室内设计中融合了文化、历史、美学等知识,体现了主人的审美、个性、品味、内涵等等,是一种装饰艺术风格的体现。

一 饰品陈设分类

家居饰品陈设设计的范围很广泛,品种也非常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纯观赏性的陈设品;一类是以实用性的装饰品;另一类是手工性的装饰品。

纯观赏性的饰品陈设:它的装饰效果比较强烈,而且能够体现主人的文化涵养和设计风格,大多与主人的个人爱好有关。这类性质的装饰品一般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如油画、国画、书法、摄影、壁画、挂画、纪念物、工艺制品、花卉植物等。

实用性的饰品陈设:这类装饰品既是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又是工艺品,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如家俱、茶具、酒具、家用电器、文房四宝、灯具、花瓶、音乐器材等。

手工艺性的饰品陈设:是主人或亲友手工制作的装饰品,如织毯、相框、剪纸等,自己动手制作的工艺品最能体现主人的性情。现时流行的DIY(do it yourself),就是利用废旧物品而创造的别具匠心的工艺品,为室内增添独特的装饰效果。

二 饰品陈设的价值

室内陈设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装饰与实用的双重属性。同时它也是当代建筑装饰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也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

(1)经济价值

人们提出了一个设计新理念:轻装修重装饰。这个理念也是近年来在装修行业中广泛响应的一个理念,现在很多的设计师也非常推崇。所谓“轻装修重装饰”就是说设计师不要把过多的精力和财力花在硬装修重,反对盲目堆砌高档的建材,而应给后期的饰品陈设留下足够的空间。当前有很多年轻人迫于高房价的压力,在购房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计划,即优先购买小户型或二手房过渡,待经济状况好转之后再换新房。这些年轻人在装修房子时,也会抱有同样的想法,因此一般不会投入太多的钱在装修上。重装饰轻装修的出现,无疑迎合了这批年轻人的需求。如今,市场上的家居工艺装饰品也越来越多,款式也越发新颖时尚,无疑满足了消费者者追求个性的心理,也使得个性装饰成为可能。利用这些饰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搭配出各种个性、独特的家居风格。这种家装方式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变化风格,紧跟时尚潮流的步伐。

(2)环保价值

新世纪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反思自己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同时,给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思索自己在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应负的责任与努力的方向,自然、绿色、环保的环境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几年,装修材料中甲醛超标而损害身体健康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很多消费者开始放弃过去奢华的装修风格,回归淳朴、简洁、自然。在装修过程中,材料用得越少越安全,而更多地把精力花在后期的配饰上面。尤其是室内绿化陈设,它具有吸收有害气体,杀灭细菌,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质量,从而避免复杂装修带来的潜在污染。由此可见,未来的家居陈设将更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是当代居室环境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

(3)欣赏价值

饰品陈设是建筑内部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一间屋子,只有所谓的骨架,室内没有任何装饰物品,可想而之,室内虽空间很大,但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毫无生活气息,也没有一丝一毫空间的美感。相反如果室内除了生活用品,再另加一些装饰品,会自然呈现出一种与前者完全不同的韵味,不仅可以丰富室内空间,而且可以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看到陈设的某件装饰品,也许会使你联想到以往的历史,也许会使你原本很糟糕的心情,突然变得无比轻松,在欣赏中享受各种来自于艺术本身的美,给人带来的是无限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例如中国瓷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古以来,在居室陈设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瓷器装饰,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也对室内环境起到了很好的装饰点缀作用,是一件很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三 饰品陈设的作用

饰品陈设是赋予居室空间生机与活力,是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它对居室空间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

(1)营造氛围,加强装饰风格

所谓气氛就是指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现象。如高雅清晰的文化艺术气氛,热烈欢快的喜庆气氛,亲切随和的轻松气氛,深沉宁重的庄严气氛等等。而在家居设计中,饰品陈设就对营造氛围,加强装饰的风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饰品陈设就好比居室环境的外衣,它不仅能够丰富居室空间的层次感,而且还可以使空间更加具有个性魅力,更具精神享受。因此,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根据不同类型空间的要求及空间形态的特征,用陈设艺术的美学法则,针对陈设品本身的艺术内涵及在内空间中的效果,对各件饰品作系统的安排与布置,才能创造良好的居住空间环境气氛,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地中海装饰风格”是最具金典的代表装饰风格之一。为了突出地中海的民族风情,在装饰品陈设上大量运用地方特色小物件,如鹅暖石,马赛克,贝类,玻璃珠,铁艺家具,花瓷盘,金属器皿,向日葵花、薰衣草花田以及海盗船的模型等来增强烘托气氛、增加内涵,体现了室内环境的个性风格。

(2)空间的分割与利用

现代居室空间大多是由直线形和板块形物体组成的几何体,造成居室内墙面、地面、顶和隔断组成的空间是固定的分隔方式,构成了封闭式空间。而利用饰品陈设特有的曲线、多姿的形态、柔软的质感、悦目的色彩,则可以改变和减弱这一固定的、坚硬的空间,使室内线条自然柔和,色彩丰富,增加空间的时空感和亲切感,并赋予更多的人情味。不仅如此,利用饰品陈设还可以使空间划分更为灵活,能随时对空间进行调整,使各部分既能保持各自的功能作用,又不失去整体空间的宽敞性和完整性。在我国传统室内设计中,常常采用橱架、织物屏风、帘帐、绿色植物、灯具等对空间作灵活性的划分,能营造室内的若隐若现的朦胧感,表现环境的特殊意境。

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首先反映在陈设品摆放的合理性上,同时也反映在对室内边角的利用上。室内有些不规整的边角空间,往往是建筑时或安装设施等原因形成的,这些空间闲着,既浪费,又有碍观瞻。巧妙地设置陈设品可以产生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当感到室内某个角落太空旷时,如果摆上一个小柜或花几,会感到平衡和稳定,这些小陈设就起到填补利用空间的作用。在摆放中,要注意空间的层次感、区域感,合乎逻辑序列。

四 总结

饰品陈设作为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室内环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设计师们以装饰美与实用价值为前提创造的一种既实用又有艺术价值的欣赏品,它的设计构造体现的是一种形式美,给人带来的是无限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章锦荣,《室内设计》,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8):49~53.

篇11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被人们公认的道理。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唱响的今天,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滞后,思想观念落后,学校管理还不能顺应时代需要,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教育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让人深思:怎样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的管理之路?方能促进教育机制的完善与创新。这里,笔者就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出现的误区及对策做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及形成原因

1.管理者的因素

(1)管理者办学态度消极

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是教师和学生的“领头人”,代表了整个学校的形象,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必将影响整个团队的生活面貌。领导的懒散偏安,抱着“当天和尚撞天钟”的工作态度,揣着“天高皇帝远”的幻想混日子,必将导致学校管理的松散。很多学校教师无组织纪律,学生常有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不良现象,原因也在于此,可见“态度决定一切”。

(2)学校领导高龄化

农村学校领导高龄化导致管理思想落后、保守,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当前农村大多教师属于接受过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教师年轻化趋势明显,由于年龄的因素,导致许多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合作过程中隐藏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悖行的思想,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学校管理。

(3)领导工作的原则性不强

农村许多领导原则性不强或无原则,甚至凌驾于既定制度之上,制度的公平性、权威性被抹杀,导致制度架空,团队无组织、无纪律,进而导致管理混乱。

2.办学规划因素

纵观现在的农村学校,很少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如实科学的规划,某些学校即便是有规划也不过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落实。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供上级检查的一张“护身符”而已。一所没有办学目标的学校如同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永远停滞不前。办学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学校发展的茫然,也必然导致学校管理水平的滞后,即便它有百年的建校史,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3.制度因素

如果说思想是影响人、团结人的隐性武器,那么制度则是制约人、控制人的显性武器,许多学校管理的失误就与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有很大关系,具体表现为:

(1)许多学校存在执行制度一曝十寒,或有的制度不执行,就会给教师和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有无制度一个样,将制度变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藐视制度,无视制度之风盛行,必将使管理混乱,最终无法管理。

(2)只强调管理制度稳定性,而不管客观适应性。在一些学校,制度一出台便长期不变,只讲制度的稳定性、强制性,从不思考或很少思考制度随客观形势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的老化性、不适应性,对学校管理这一动态过程实施机械管理,使管理制度不但起不到管理作用,而且成了管理工作的绊脚石。

(3)重视行政管理,而忽视民主管理。其特征是:把学校管理与学校行政管理等同起来,认为学校管理就是学校行政管理,学校行政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而完整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应当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民主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对民主管理作用的忽视,不但使学校管理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受到破坏,更主要的是助长了家长制管理作风在学校工作中的蔓延,降低了学校管理与管理实施的保险系数。

(4)生搬硬套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脱离实际。学习外地的管理经验本无可非议,出现这类问题的症结在于部分学校在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不是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整个管理处于脱轨运行状态

4.过程管理和细节因素

过程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细节的重视和关注。“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个细节可以彰显事物的全貌”——这是新时代学校管理公认的名言。但许多学校在管理中不注重细节,经常粗疏了事,使管理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死胡同。

(1)管理目标的错位。天天高喊素质教育,但在管理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使学校管理偏离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结果导致学校成了升学率的专营店,教师成了升学率的生产商,学生成了升学率的加工品,从而使学校管理失去其本质意义。

(2)只注重常规管理,而忽视了各种非常规管理手段的应用。学校是知识密集型的场所,作为管理主要对象之一的教师,不但思想成熟度高,且个性各异,因此,在对其实施群体管理的同时,如不对个体实施特殊管理,取得他们对常规管理的认可和支持,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就难以达到工作合力的目的,常规管理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3)评价过程失衡。评价实际是一种价值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作用。但目前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存在严重的失衡,评价权把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评价往往是为了完成利益分配,如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这种以外在名利目标为导向的比较评价方式怎能公平?怎能不失衡?那么,学校管理的活力何存?出路又在何方?

5.德育工作因素

当今时代,经济迅猛增长和多元文化并行冲击,使得很多学生的思想受到猛烈的冲击,而教育则是主导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成为谁的建设者”这一方向性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学校大力宣传狠抓质量的今天,我们的许多做法都体现为“德育第二位”,这种做法已偏离了教育方向。

许多学校在管理中首先怕的是“出事”,领导怕的是“责任”,殊不知在我们怕这怕那的时候,更大的教育问题表现出来了,那就是学生道德的缺失或沦丧,我们提高了教学质量,保住了个别领导的地位,却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于是,更多教育管理的弊端便暴露出来。

6.社会力量因素

学校管理还牵涉校园周边的状况。用好周边力量对学校管理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很多农村学校因受各方面工作的影响,未与家长委员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系,学校管理自行其是,久之,就会遭到一些社会力量的疏远,学校管理就得不到更多人的支持,使学校管理势单力薄。

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折射出当前的教育形态,每一处管理的失误都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农村学校管理如此,实在令人担忧。

二、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对策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农村学校管理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培养精选管理者

(1)选好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决定了整个师生团队的精神,因而在学校管理者的选拔和任用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任人唯贤。既要看考察对象的业务素质管理,又要看其政治素质,切记先用人、后培养,甚至任人唯亲。

(2)加强对管理者的管理方向教育。管理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学校管理中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紧紧抓住教书育人这一关键所在,将管理过程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又红又专这一目标上,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必须让管理者有清醒的认识。

(3)不断完善管理培训体制,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各级行政部门要从管理的高度认识管理培训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制定有力措施,将管理培训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使教育管理与教育发展相适应。

2.建立科学务实的战略宏图

学校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综合的战略意图,将远期发展规划转化为长、中、近期发展规划,再及时将近期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并据此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学校治理工作。

3.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探究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是解决“管理者如何管理学校”这一关键性问题的策略。学校管理虽有现成的路走,但不能不顾实情照抄照搬,应采用科学有效的可行之法。

(1)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采用目标责任一致性管理模式,既体现“人本主义”,又体现管理者的主导性,使教职工既成为管理的智慧源、生力军,又成为管理的护航者,以弥补行政管理者个人因素而导致的管理失误。

(2)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督导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帮助和指导学校管理者进行管理,采用粗放与集中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减少管理失误的出现。

4.开辟德育优先发展的格局

将学生德育放在学校工作之首,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发扬,又是当今时代“主流与非主流充斥”、“欲望与精神充斥”条件下的必然抉择。学校管理应将对学生的德育考评提到一个高度来抓,将德育再次放到教育工作的首位,要求各个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把德育当重点来抓,,就是要将德育分数放在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第一位,而学科成绩和其他只是第二位,要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对学生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环境与法制教育等。久之,学生的自律水平就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就会得到发展与进步。

5.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指学校的教师与教师、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既要合作,又要竞争,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手段。这对促进管理的完善有很重要的意义。竞争机制的建立是学校管理走向成熟的标志。有竞争,大家就会克制不良的行为;有竞争,教师们就会努力工作,不甘人后;因为竞争,学生就会刻苦求知、积极探究、追求真理。

学校管理者要把激励的相关办法、举措写进工作制度,要有适当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6.树立办学的品牌理念

21世纪。人类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困惑、抉择。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农村地区教育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站住脚。关键在品牌学校的打造。学校管理者应有品牌意识。注重学校品位的提升并形成特色。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治理者只要强化民主和服务意识,革新学校的治理形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人、影响人,用科学的管理协调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 盘活农村学校的内在潜力,推进整个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才能有新的突破,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焕发生机并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庚杰.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误区及对策[J].教育论坛,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