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09:19: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哲学和政治的关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14-01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目前对其具体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其具有下述两个特点:①多数由于脑血管因素引起;②具有典型帕金森病临床表现。随着近年来影像学的发展和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研究的深入,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1]。现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1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按照全国椎体外系疾病研讨会的诊断标准[2],均符合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61-87岁。患者当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有12例,糖尿病病史的有11例,曾经发生过1次脑血管病的患者有11例,发生过2次的有5例,发生过3次以上的有2例。
1.2临床表现全部患者起病较慢或呈现亚急性,病程在2个月-3年之间,呈现缓慢发展状态。起病的表现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即:动作迟缓、主动运动减少。临床症状主要为:翻身困难、起坐困难,生活难以自理,见表1。
1.4影像学检查全部患者均经头部电子计算机X射线扫描,发现所有患者头部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其中单侧2例,双侧19例,同时有放射冠区腔隙性梗死14例,脑萎缩17例及脑白质疏松11例。2方法与结果
入院治疗的21例患者均给予左旋多巴治疗,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对症施以改善循环、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多芭丝肼片口服开始时62.5mg(1/4片),每日2-3次,可视症状控制情况增至125mg,2-3次/d。最大不应超过250mg,3-4次/d;空腹用药药效好,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部分患者同时服用盐酸苯海索,1-2mg口服,3次/d。服药1周后,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服药2周后,10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服药3周后,5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20例患者基本能够保持正常步态,生活无需他人照顾,已卧床3年的患者1例可自行翻身,稍加扶持可起坐。3讨论
3.1血管性帕金森病发病的主要机理是因脑部的黑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致使输入纹状体内的多巴胺不足而发病的。患者的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40-70岁之间,50-60岁的人群发病较多,而且在发病人群中10%左右有家族发病史。发病初期,患者大多表现为身体震颤,其他的表现有行动迟缓、步行障碍及肌肉强直。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出现一般为由上到下,即由上肢开始,逐渐波及到同侧的下肢部位,或者对侧的上肢及下肢,影像学检查较难发现特征性改变[3]。有学者提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的诊断标准:①非药物性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患者出现帕金森综合症。②使用多巴胺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③起初发病年龄较帕金森综合症晚;④有脑卒中、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病史;⑤伴有不同程度智能障碍及椎体束征;⑥协同动作减少和肌肉强直、震颤尤其是静止性震颤少见;⑦步行呈碎步及前冲步态。
3.2近年来有报道研究发现,患者生前表现出明显的帕金森症症状,对患者做尸检时发现患者脑部基底节区广泛性梗死,即缺乏明显的帕金森症病理改变的报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作为一种与帕金森综合症有别的独立病症的观点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目前的研究发现,因患者脑部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是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的重要原因。对基底节区供应血液的血管属于深穿支小动脉,极其容易受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在高血压的长期影响下,小动脉及微血管壁可能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或节段性脂质透明样变。另外血小板大量聚集、纤维蛋白原升高及血液整体黏度的增高,对微小血管的改变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因血管腔堵塞而导致腔隙性梗死。黑质-纹状体通路或基底节与皮质之间的联系,以及纹状体多巴胺能突触及突触后结构会因腔隙性梗死而受到损害,从而引发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的发生[4]。经研究发现,正常人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随着年龄的变化,每10年可以减少13%[5]。
3.3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进行辅助治疗。
3.3.1饮食治疗是帕金森综合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目的在于维持患者较佳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通过调整饮食,使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疗效,建议帕金森病患者采用以下的饮食原则:食物多样,愉快进餐;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经常适量吃奶类和豆类;限量吃肉类;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每天喝6至8杯水及饮品;服药半小时后进餐。
3.3.2针灸治疗方法头部穴位对本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百会、四神聪、头皮舞蹈震颤区、足运感区、平衡区等对本病具的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体针的局部穴位对局部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根据不同的病人选用不同的针灸处方。
3.3.3康复治疗如对患者进行语言、进食、走路及日常生活训练和指导,日常生活帮助如设在房间和卫生间的扶手、防滑橡胶桌垫、大把手餐具等,可改善生活质量。晚期卧床者应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患者的体质、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判断,对该病的治疗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早日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参考文献
[1]魏岗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病例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2004,36(7):474.
[2]王新德.帕金森氏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2008,37(8):307.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pid profil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s and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methods:a tatol of 32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among these patients, 258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chd. all thes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 by with or without metabolic syndrome. the lipid profile and gensini score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test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hd without ms group, the patients of chd with ms had more severe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more lesion vessels(p<0.01). the chd with ms group had higher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tc), triglyceride(tg), apolipoprotein(apo) b and apob/apoa1 ratio(p<0.05~<0.01), but lower levels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p<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in levels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and apoa1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p>0.05). the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g had largest area under curve(auc,0.732), followed by apob, ldlc/hdlc, hdlc and apob/apoa1 ratio.conclusion:most parameters of lipid of the patients with chd and ms are significant differ from those chd patient without ms, and ms maybe relate to the severity and number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tg,tc,hdlc and apob are the good parameters in evaluating ms.
author′s address:institute of geriatric cardiovascular in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100212,china
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disease;metabolic syndrome x;hyperlipidemia
代谢综合征(ms)患者聚集了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人群。ms的血脂特点为甘油三酯(tg)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降低,而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趋势不明显。近年关于冠心病以及ms的研究发现,血浆中的载脂蛋白(apo)b、a1及其比值对于冠心病以及ms的诊断预测价值可能更高,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筛选以及ms患者冠心病风险的判断更有价值。本研究分析了冠心病伴有ms患者的血脂特点,并研究了ms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 年2 月~2008 年10月在我院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58例,其中冠心病合并ms组140例,不合并ms组118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 、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吸烟史。排除患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血液系统及痛风等疾病。
1.2 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
入选患者空腹12 h 以上,于次日清晨采集肘正中静脉血4 ml ,置于普通干燥管,分离血清于当日应用xl220 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清空腹血糖( fpg) 、尿酸(ua)、tg、tc、hdlc、ldlc、apoa1、apob。
1.3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病变程度评价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法,由介入医师依据量化冠脉造影(qca)法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判采用gensini积分方法, 根据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累及血管数目及其支配范围确定其严重程度。具体方法为:将病变血管分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25%计1 分;26%~50%计2 分;51%~75% 计4分;76%~90%计8 分;91%~99%计16 分;100%计32 分;乘以不同节段冠状动脉的相应系数:左主干病变×5 ;左前降支近段×2.5,中段×1.5,远段×1 ;第一对角支×1 ;第二对角支×0.5 ;左回旋支近段×2.5 ,远段和后降支均×1 ,后侧支×0.5 ;右冠近、中、远段和后降支均×1,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积分值越高表示病变程度越重。
1.4 诊断标准
根据冠脉造影冠状动脉分支狭窄≥50%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 mmhg 和( 或) 舒张压(dbp)≥90mmhg。糖尿病按美国糖尿病学会2006 年公布的诊断标准。ms诊断标准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制定的中国人ms的诊断标准[1],具备以下4 项组成成分中的3 项或全部者: 超重和(或)肥胖:bmi≥25.0 ( kg/m2) ;高血糖:fpg≥6.1 mmol/l 及(或) 2hpg≥7.8 mmol/l, 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高血压:sbp/dbp≥140/90 mmhg, 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血脂紊乱: tg≥1.7 mmol/l 及(或)hdlc (男) <0.9 mmol/l; (女)<1.0 mmol/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服从正态分布或经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单变量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wilcox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及吸烟史均无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合并ms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比例明显高于无ms组(p<0.001),见表1。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冠心病两组患者的各参数值及血脂特点
冠心病合并ms患者bmi、空腹血糖、血尿酸、tc、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ldlc/hdlc、apob、apob/a1水平均比不合并ms组的高,hdlc水平则比不合并ms组的明显降低(p<0.05~<0.01)。而ldlc和apoa1水平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表2)。表2 冠心病两组患者各参数值以及血脂特点注: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载脂蛋白;non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表同。
2.3 冠心病合并ms患者血脂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对冠心病合并ms患者的各种脂质成分进行roc分析,除tc、ldlc和apoa1外,所有脂类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g的aucroc最大,其次为apob、ldlc/hdlc、hdlc以及apob/apoa1(表3)。表3 冠心病合并ms组血脂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注:auc:曲线下面积。
2.4 冠心病两组患者冠脉病变支数以及病变程度
与不合并ms组比较,冠心病合并ms组冠脉病变支数多,狭窄程度更重(表4)。表4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注:为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3 讨 论
目前确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年龄以及性别均属于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但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肥胖均是可以通过外力干预达到预防或延缓冠心病发生和进展的危险因素,被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指南(necp-atp)ⅲ作为代谢综合征归纳到一起,从而使ms聚集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互相关联,协同作用,使ms患者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险性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较无ms者明显增加。由于ms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应用不同的标准得出的ms患病率差异较大,本组资料应用2004年中国糖尿病学会(cds)制定的适用于中国人群的ms诊断标准,发现冠心病患者中54%合并ms,明显高于中国11 省市代谢综合征队列研究统计的人群中ms 患病率(13.3%) [2],与solymoss 等[3]报道加拿大冠心病患者合并ms 者占51%类似。本组资料对ms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显示ms组冠脉病变无论在狭窄程度、病变范围、以及受累血管支数均较不合并ms严重。提示对于ms 患者应进行全面积极干预,以预防、延缓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在ms各组分中,血压与血糖成分相对单纯,易于确定,但是血脂因其成分众多,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相对复杂,因此临床医生以及科研工作者至今仍在寻找更好预测as尤其是冠心病的脂类指标。目前如魁北克心血管研究[4],载脂蛋白相关性死亡风险研究(amoris)[5], 欧洲研究合作组织评估溶栓治疗预后之不完全梗塞研究(interheart)[6]等大型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发现apob、apoa1以及apob/a1对于预测正常人群心血管病发生是一个很好的预测因子,有研究显示它甚至比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的脂质参数风险预测价值更好[7],尤其是对于患有糖尿病、ms等疾病的冠心病高危人群 [8,9]。对于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达标后的冠心病残余风险的预测也有很好的价值。本组资料对冠心病合并ms患者脂类特点分析显示,除了tg和hdlc外,尚存在多种脂类指标异常,应用roc曲线分析可以直观看出除tg外,apob对ms的预测接近hdlc,优于非hdlc,这可能与tg升高患者血浆脂蛋白中小而密的ldl颗粒增加有关。sldl颗粒的致as作用更强,但是其中的胆固醇并不高,因此apob能更好的显示致as脂蛋白水平。既往研究还发现apob与体重指数的增加、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凝血和炎症的关系密切[10~12],也就是说apob 与ms的其他特性密切相关,因此,apob比非hdlc 更容易筛选出这些具有心血管风险的人群。有分析研究表明[13],apob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比ldlc更准确,并指出对apob的研究可能将进一步阐明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关系。因此,apob可能可以作为ms的诊断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症研究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症的建议[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12 ( 3 ):156-157.
[2]周北凡,武丰阳,赵连成,等. 我国中年人群向心性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 ): 70-73.
[3] solymoss bc,bourassa mg,campeau l,et al. effect of increasing metabolic syndrome score on atherosclerotic risk profil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giographic severity[j]. am j cardiol,2004,93(2):159-164.
[4]lamarche b, moorjani s,lupien pj,et al. apolipoprotein a-i and b levels and the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during a fiveyear followup of men in the quebec cardiovascular study[j]. circulation,1996,94(3):273-278.
[5]walldius g,jungner i,holme i,et al. high apolipoprotein b, low apolipoprotein a-i, and improvement in the prediction of 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ris study): a prospective study[j]. lancet,2001,358(9298):2026-2033.
[6]yusuf s,hawken s,ounpuu s,et al. effect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 (the interheart study): casecontrol study[j]. lancet,2004,364(9438):937-952.
[7]sniderman ad, furberg cd,keech a,et al. apolipoproteins versus lipids as indices of coronary risk and as targets for statin treatment[j]. lancet,2003,361(9359):777-780.
[8]bruno g, merletti f,biggeri a,et al. effect of age on the association of non-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apolipoprotein b wit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casale monferrato study[j]. diabetologia,2006,49(5):937-944.
[9]han jh, park hs,kim ja,et al. apolipoprotein b is a better marker than nonhdlc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koreans[j]. atherosclerosis,2008,197(1):333-338.
[10]sattar n, williams k,sniderman,ad,et al. comparison of the associations of apolipoprotein b and 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ith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j]. circulation,2004,110(17):2687-2693.
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8岁,平均56.5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4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4例,ST段抬高心梗10例。入选病例症状、心电图变化、心肌酶学变化均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标准[3]。把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构成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首先都常规采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晨间顿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10 mg/d(夜间顿服)。同时辅以低脂、低盐、戒烟酒、病情平稳后适当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良。两组都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抽空腹静脉血复查TC、TG、LDLC、肌酸磷酸激酶(CK),进行对比监测。
2 结果
2.1 血脂的变化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TC、TG、LDLC、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过治疗12周后,治疗组TC、TG、LDLC较用药前与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分析(x±s)
指标
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5.89±1.265.98±12.55.86±1.524.96±1.23
TG2.96±0.552.99±0.452.96±0.581.75±0.54
LDLC3.36±1.963.52±1.633.39±5.232.74±0.85
CK80±1688±1383±1288±162.2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中均有良好的安全性。观察中两组均无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与用药不相关的肌痛病例两
作者单位:422000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组分别有3例和2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内皮功能不全,在冠心病初始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斑块破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改善内皮功能可能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策略[1]。辛伐他汀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上调肝细胞表面受体密度,减少肝脏内胆固醇合成,使含载脂蛋白的脂蛋白清除率增加,抑制脂蛋白合成,降低血清胆固醇和LDLC[2]。氯吡格雷主要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强有力的抗血小板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无活性的前体药物,需要肝脏CYP 3A4代谢为有活性的产物,才能发挥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研究研究认为,经CYP 3A4代谢的他汀可与氯吡格雷竞争性的结合CYP 3A4,呈剂量依赖性,从而抑制氯吡格雷的激活,最终影响其抗血小板活性。本临床研究显示,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TC、TG、LDLC、CK水平无明显差异,不过治疗12周后,治疗组TC、TG、LDLC较用药前与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
总之,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可通过提高内皮功能,抑制炎症等非降脂作用来发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
我院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0例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患者,采取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0例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38岁~78岁,平均年龄59±7.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39岁~79岁,平均年龄60±8.5岁。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瘙痒程度、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设备为血液灌流器(费非森-HA130型)、透析器(尤斯)、透析机、透析液(碳酸氢盐)。两组患者均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外用乳化油剂。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每4小时1次,每周2次。血液灌流(HP)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每4小时1次,每周3次。治疗时间均为8周,透析液的流速均为500ml/min,血流量均为200ml/min~250ml/min[1]。
1.3 疗效评价 显效,即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有效,即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症状减轻;无效,即治疗后皮肤瘙痒的症状未有改善或加重[2]。根据患者皮肤瘙痒的程度、范围、频度以及睡眠障碍对皮肤瘙痒评分[3],瘙痒程度的评分:1分为轻度痒觉不需搔抓,2分为搔抓但未破皮,3分为搔抓仍未缓解,4分为有破皮,5分为因抓痒而出现坐立不安;瘙痒范围的评分:1分为单个部位,2分为多个部位,3分为全身瘙痒;瘙痒频率的评分:1分为每10分钟发作4次或每10分钟以上发作1次,最高为5分;睡眠障碍的评分:2分为因瘙痒而导致觉醒1次,最高为14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 检验和χ2 检验,P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分数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分数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瘙痒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TH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PTH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治疗前的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后的PTH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3 讨 论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的临床症状。据相关资料显示,终末期的肾病患者中,50%~75%伴有皮肤瘙痒症状,其中37%出现严重的瘙痒症状,对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
皮肤瘙痒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而长期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可使瘙痒的发生概率增加。据相关报道显示,尿毒症患者受到血液内尿毒性毒素刺激,尤其是尿酶素的中大分子,可能是导致皮肤瘙痒发生的主要原因。普通的透析是利于弥散原理,清除尿毒症患者的体内毒物,但清除的毒物主要以小分子的毒性物质为主,很难清除大、中分子的毒性物质。血液灌流(HP) 能够吸附清除大、中分子的毒性物质,具有特异性的作用,但不能使患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以及酸碱紊乱得到改善。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清除大、中分子的毒性物质,改善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以及酸碱紊乱,有效治疗患者的皮肤瘙痒[5]。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3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36-737.
[2] 李永川,刘亚伟,梅长林.尿毒症瘙痒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76-78.
老年尿毒症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耐受力显著下降,常规透析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是将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两种技术有机组合,兼具HD和HF优点的透析技术,血液透析滤过具有血液动力非常稳定的优点,对于老年尿毒症合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1]。为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及临床护理对老年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该研究对该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滤过进行治疗,并配合优质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6例老年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男37例,女19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为(69.6±11.4)岁,透析前,患者的收缩压为(181.4±5.68)mmHg,舒张压为(107.8±8.42)mmHg。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肾病学分会制定的《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及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专家委员会 (WHO/ISH) 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
1.2 透析方法
老年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3次血液净化治疗,其中透析滤过2次,血液透析治疗1次,观察2个月。血液透析机为费森尤斯4008-型血滤机,血滤器为聚砜膜F-60(膜面积 1.6~1.8 m2);超滤系数>65,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滤过主要参数为:透析液流速500 mL/min,温度为36.5 ℃,血流量为200~280 mL/min,透析机连续制备无菌、无热源置换液,置换液输入速度 60~80 mL/min,后稀释法,置换液总量:18~25 L,每次治疗时间为4 h。透析治疗所用机器及电导度参数与透析滤过相同,透析器另为聚砜膜F7(膜面积1.4 m2)。监测患者血压、尿素、血肌酐等指标,观察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2]。
1.3 临床护理
1.3.1 透析滤过前护理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透析滤过及透析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透析滤过及透析的恐惧、紧张、焦虑等不适心理,积极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介绍控制干体重对透析滤过及透析治疗的意义,建议患者在下次治疗时将体重涨幅尽量控制在体重的5%左右[3]。
1.3.2 透析滤过中护理 治疗前监测患者的血清尿素氮、血肌酐等主要生理指标,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向患者详细介绍血液透析滤过及透析的治疗原则、安全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失衡综合症是较常见并发症,为增强患者的顺应性,透析虑过治疗第1、2小时先提高超滤量达到总量的60%,第3小时超滤25%,第4小时超滤15%,通过曲线透析法可以缓解患者对体内环境的改变导致的肌肉痉挛,头痛等临床症状。如出现其他不适反应,需安抚患者的情绪,同时给予适当的药物对症治疗。
1.3.3 透析滤过后护理 老年尿毒症患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如消化道吸收功能明显减弱,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良好的饮食方案,督促患者严格按照方案实行,尤其需注意水的摄入量。老年尿毒症患者只有做到合理的膳食,才能有效的防止营养失衡,防止液量过多,控制干体重,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对参与研究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尿素、血肌酐的含量,测定收缩压、舒张压等生理指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并配合临床护理,患者身体状况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尿素、血肌酐、收缩压、舒张压等生理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剂量口服20mg/d 洛伐他汀)和观察组31例(口服剂量为30mg/d洛伐他汀),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血脂等各项指标和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大洛伐他汀的剂量。
[
关键词 ] 不同剂量;洛伐他汀;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062-02
最近几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临床医师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有效减缓动脉硬化的速度,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1]。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降脂以及非调脂功能,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是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之一[2]。现对 2011年12月— 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的洛伐他汀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2例,均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男34例,女28例,年龄45~78岁,平均(59.3±10.7)岁。其中有48例患者发生高血脂;56例患者出现稳定型心绞痛症状,10例患者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还有49例患者合并出现高血压症状,17例患者合并发生 2 型糖尿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剂量口服20mg/d 洛伐他汀)和观察组31例(口服剂量为30mg/d洛伐他汀)。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要求 31 例患者口服冠心病基础药物,并给予常规剂量的洛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每日在晚餐后口服20mg,连续治疗 8 周。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要求 31 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 10mg 的剂量。要求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都应该保证正常的饮食,在抽血前一天晚上不得食用高脂食物,并持续空腹 12 h之后在次日清晨抽取适量的上肢静脉血,分别在用药前后采用酶法测定患者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与此同时还需要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脂情况、血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症状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肌无力、肌痛、严重肝肾损害等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治疗。
1.3 降血脂诊断的相关标准
根据卫生部用药相关规定,本次研究中降血脂诊断标准确定为,显效:TC下降幅度在20% 以上,TG下降幅度在40%以上,HDL-C 上升幅度在 0.26 mmol/L以上;有效:TC 下降幅度在 10%~20% 之间,TG下降幅度在20%~40%之间,HDL-C上升幅度在0.10~0.26mmol/L 之间;无效:所有参数均未达到上述标准[3]。达标率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两组患者在纳入时都符合相关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并且合并发生高脂血症,在治疗之前长达 2 周时间内都没有服用过相关的血脂调节类药物。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率失常、心脏显著扩大、继发性高脂血症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并且在治疗之前患者都得到了知情同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x±s)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脂等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
对照组治疗前TC(6.22±0.68)mmol/L,TG(1.89±0.68)mmol/L,LDL-C(3.91±0.69)mmol/L,HDL-C(1.21±0.30)mmol/L,CRP(6.48±0.90)mmol/L,治疗后TC(4.36±0.49)mmol/L,TG(1.48±0.23)mmol/L,LDL-C(2.66±0.64)mmol/L,HDL-C(1.40±0.29)mmol/L,CRP(4.88±0.93)mmol/L;观察组治疗前TC(6.25±0.61)mmol/L,TG(1.87±0.65)mmol/L,LDL-C(3.93±0.66)mmol/L,HDL-C(1.22±0.35)mmol/L,CRP(6.57±0.94(mmol/L,治疗后TC(4.02±0.46)mmol/L,TG(1.39±0.30)mmol/L,LDL-C(2.14±0.47)mmol/L,HDL-C(1.47±0.30)mmol/L,CRP(2.48±0.94)mmol/L。从两组患者在经过 8 周的治疗之后血脂等各个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 TC、LDL-C、CRP 、TG、HDL-C 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经过治疗之后各项指标都有所降低,差异相比具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脂参数的达标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 还原酶的一种竞争性抑制剂,在经过国内外各种规模的临床治疗后发现,在冠心病疾病进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层面上,他汀类药物都能够发挥较好的预防以及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冠心病易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3]。其中洛伐他汀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胆固醇(TC)的合成,进一步降低血清 LDL 的含量,能够针对冠心病患者发挥较好的防治作用。而且洛伐他汀属于一种 HMG-CoA 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有效加快 LDL-C 转入到细胞中的速度,提高 LDL-C 的清除效率,以此来降低患者血中的胆固醇(TC)水平。此外,洛伐他汀在患者体内发生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妇限速酶甲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合成率,并且提高 LDL-C 受体的合成率,该药物通常会在患者的肝脏部位发挥效用,以此来降低患者血TC水平以及 LDL-C 水平,另外,洛伐他汀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等具有的非调脂作用,从而发挥出 AS 以及 CAD的防治作用。
本组资料显示,我院 62 例冠心病合并血脂血症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剂量治疗与使用较大剂量治疗的方式,结果提示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剂量较大的患者血脂等各项指标要比常规剂量治疗好很多,并且强化治疗并不会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大洛伐他汀的剂量。
[
参考文献]
[1]侯淑艳,蒋福春.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11):71.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患者血浆特异性蛋白质群与脏腑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诊断,观察146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病人的脏腑功能状况。获取病人的血浆样品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二级质谱分析,寻找可区别不同痰瘀证候的特异性标志蛋白群。采用图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与脏腑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区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医痰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中纤维蛋白原γ链、白蛋白及载脂蛋白AI前体主要与心气虚、肾气虚及脾气虚有关;区分痰证与血瘀证可能的4种标志蛋白质中,白蛋白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与心气虚、肾气虚均有关,结合珠蛋白前体只与肾气虚有关,并通过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与心气虚相关,补体C4与之均无关;区分血瘀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中白蛋白与心气虚、肾气虚及脾气虚均有关,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只与脾气虚相关;区分非痰非瘀类与痰瘀类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纤维蛋白原β链主要与肾气虚有关,载脂蛋白AI前体主要与肾气虚及心气虚有关。
结论: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血浆标志蛋白与不同的脏腑功能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组合。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痰证; 血瘀; 血浆蛋白质类; 脏腑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sma biomarker proteins and the states of ZangFu organs in patients with phlegm or blood stagnation syndromes due to hyperlipidemia and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The states of ZangFu organs in 146 patients with perlipidemia and atherosclerosis were diagnosed b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lasma proteins from these patients were separated by 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Differential protein profiling was established by Image Master 6.0 software, and the differential proteins were analyzed by 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QTOFM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lasma biomarker proteins and the states of ZangFu organs was analyzed by graphical models.
Results: The biomarker proteins such as fibrinogen gamma chain, albumin and apolipoprotein AI (precursor) in discri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hlegm syndrome from phlegm accumulating with stagnation syndrome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qi, heartqi and spleenqi. Among the four biomarker proteins in discri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hlegm syndrome from blood stagnation syndrome, albumin, adrenomedullin binding protein (precursor) and haptoglobin (precursor)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qi and heartqi, but complement component C4 was independent of the deficient ZangFu organs. The biomarker albumi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qi, heartqi and spleenqi, and adrenomedullin binding protein (precursor)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eficiency of spleenqi in discri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blood stagnation syndrome from phlegm accumulating with stagnation syndrome. As the potential biomarker proteins in discri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nonphlegm and nonstagnation syndrome from phlegm accumulating with stagnation syndrome, the fibrinogen beta chain was related with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qi, and apolipoprotein AI (precursor) was correlated with both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qi and heartqi.
Conclusion: There exists in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es of ZangFu organs and the plasma probable biomarker proteins in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hlegm or blood stagnation syndromes due to hyperlipidemia and atherosclerosis.
Keywords: hyperlipidemias; atherosclerosis; phlegm syndrome; blood stagnation; plasma proteins; ZangFu organs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范畴。中医学认为,痰浊系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水谷津液运化失常所致。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紊乱是血中痰浊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1]。研究显示,痰证患者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浆流动性降低、聚集性增高和成分异常。同时,痰证患者血液流动性降低、聚集性增高导致了血液流变性质的改变,此种改变被认为是血瘀。痰瘀互结,胶着脉道,这便是中医学所认识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主要病机。有临床研究指出,至少40%以上的AS或冠心病患者属于痰瘀兼证[2],这是我们将高脂血症及AS与中医痰瘀证候结合起来研究的根据。本文旨在对已发现的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群进行分析,研究其与脏腑功能的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的诊断按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3](甘油三酯>2.3 mmol/L,总胆固醇>6.2 mmol/L,符合其中一项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AS的诊断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S诊断及分类标准[4]。中医证候诊断参考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GB/T1675.121997[5]。痰证:痰浊内阻,以咳嗽气喘、咯痰量多、呕恶眩晕或局部有圆滑肿块、苔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血瘀证: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以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或腹内癥块、刺痛不移、拒按,或出血紫暗成块、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痰瘀互(搏)结证:痰浊瘀血相互搏结,以局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痰多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症;气虚证: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以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自汗、舌淡、脉虚等为常见症;心气虚证:心气虚弱,运血无力,以心悸气短、精神疲倦、舌淡紫、脉弱等为常见症;脾气虚证:脾气虚弱,以神疲、头晕、健忘、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肾气虚证:肾气虚弱,以腰膝酸软、夜尿多、小便不尽、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肝气虚证:肝失疏泄,以两胁胀闷、情绪低沉、疲乏气短、头晕眼花、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高脂血症和(或)AS疾病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血瘀证和(或)痰证的诊断。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痰证、血瘀证诊断标准者;(2)不属于脾、肾、心气虚和肝气虚(滞)。(3)肾病综合征、肝胆疾病及糖尿病、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4)半年内患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大手术者。(5)近1个月内服过调脂、活血、抗AS药物或因其他疾病正在服药者。(6)哺乳、妊娠期妇女。(7)由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
1.4 一般资料 2004年5月~2005年8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西苑医院心内科收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常住北京地区35~55岁的汉族患者共146例,其中,男61例,女85例。证候分类为痰证32例,血瘀证38例,痰瘀互阻证41例,非痰非瘀类证35例。
1.5 实验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真空采血器,空腹清晨采血4.0 ml,30 min内分离血浆,-80 ℃冰箱保存。用美国GE公司的Ettan IPGphorⅡ聚焦系统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取20 μl血浆样品与300 μl重胀液混合,与pH 3~10和18 cm的非线性胶条重胀聚焦。等电聚焦步骤:12 h重泡胀,24 h梯度升压至8 000 V,聚焦95 500 vhs。等电聚焦结束后,胶条在含1% 2巯基苏糖醇和2.5%碘乙酰胺10 ml平衡液中进行二步平衡。平衡好的IPG胶条转入预制的15%聚丙烯酰胺凝胶板上部,进行第二向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分析胶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按Neuhoff胶体考马斯亮蓝G250的方法进行)。染色后的胶用美国UMax公司Labscan凝胶图像扫描仪扫描,然后用Image Master 6.0图像分析软件对血浆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差异分析,比较蛋白斑点的数量及蛋白表达量,获取不同证候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和区别不同痰瘀证候的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经二级质谱对这些标志蛋白质进行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确定蛋白质性质(另文发表)。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图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区分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与脏腑功能的相互关系。图模型是一种用图来表示模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图中各个结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边来表示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可以综合地考虑所有变量,得出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更准确地把变量之间深层次的关系表达出来,从而优于以往的统计分析方法。图模型包括离散变量模型、连续变量模型和既有离散变量又有连续变量的混合模型3种。在图模型中,每一张图都是由结点和它们之间的边所组成。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变量,每两个结点之间是否有边代表了它们是否具有明显相关性。
2 结果
2.1 不同痰瘀证候患者血浆的蛋白质组学 前已发现区分痰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主要有纤维蛋白原γ链、白蛋白和载脂蛋白AI前体;区分血瘀证与痰证可能的标志蛋白主要有结合珠蛋白前体、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补体C4和白蛋白;区分痰瘀互阻证与血瘀证可能的标志蛋白主要有白蛋白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区分非痰非瘀类证候与痰瘀类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主要有载脂蛋白AI前体和纤维蛋白原β链(详细研究结果将另文发表)。
2.2 不同痰瘀证候患者的脏腑功能分布 对纳入的146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同一证候可以兼有一种或多种脏腑的功能衰退。见表1。
表1 不同痰瘀证候脏腑功能变化频数表(略)
Table 1 Frequency of the states of ZangFu organs in the patients with phlegm or blood stagnation syndromes
2.3 不同痰瘀证候患者蛋白质组学与脏腑功能的相关性 对上述区分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采用图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其与脏腑功能的相关性。见图1。图中两点的连线表示二者具有相关性(P
图1 不同痰瘀证候患者标志蛋白与脏腑功能的相关性(略)
Figur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sma biomarker proteins and the states of ZangFu organs in the patients with phlegm or blood stagnation syndromes
A: Phlegm syndrome; B: Blood stagnation syndrome; C: Phlegm accumulating with stagnation sydrome; D: Nonphlegm and nonstagnation syndrome.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和AS当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是脏腑虚损,元气不足,是本病的关键,其中尤以脾、肾、心、肝虚损为主;标实指痰浊和瘀血交阻而内留。若脾虚气弱,脾运不健,水谷精微不归正化,酿生痰浊,痰浊积聚体内,会导致高脂血症的产生,故中医学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由于痰之本在于肾,肾虚不能温煦脾阳,痰浊内生;同时肾阳主一身水液的变化,肾阳虚衰,五脏功能减退,水液输化失常,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水液的排泄,从而引起血脂的异常。心气不足或心阳虚衰,不能温运血脉,可引起血脉不通,瘀血阻滞而致动脉粥样硬化。肝主疏泄,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湿阻。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肝脾失调导致阴阳气血失和,痰浊中生,久则痰瘀互阻,阻滞血脉。脾、肾、心及肝功能失调,均可以使膏脂输布障碍,导致膏脂过多,渗入血中,致痰浊为患,痰浊存在于血脉,使脉络壅滞不畅,痰瘀互结,而导致胸痹、眩晕、心悸和头痛等病症。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 获得了可区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群[6]。初步证明了“证候的特异性以及证候病机的生物学基础是不同分子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组合”的假说[7]。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图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与脏腑功能的相互关系,发现了可区分非痰非瘀类证候与痰瘀类证候的2种标志蛋白,一种与肾气虚有关,另一种与肾气虚及心气虚均有关;可区分痰证与痰瘀互阻证的3种标志蛋白与心气虚、肾气虚及脾气虚均有关;可区分痰证与血瘀证的4种标志蛋白中有2种标志蛋白与心气虚和肾气虚均有关,一种标志蛋白只与肾气虚有关,但可通过另一种标志蛋白与心气虚相关,还有一种标志蛋白与脏腑功能无关;可区分血瘀证与痰瘀互阻证的2种标志蛋白中,一种与心气虚、肾气虚及脾气虚均有关,另一种只与脾气虚相关。提示区分不同证候的不同标志蛋白与不同的脏腑功能、不同临床表征和不同致病因素有不同相关性和差异组合,即同一证候的不同标志蛋白可能源自不同致病因素和不同脏腑的功能紊乱。其中,既有某一致病因子和临床表征及脏腑功能紊乱与一种或多种标志蛋白相关的情形,也有一种标志蛋白可能与多种致病因子和临床表征及脏腑功能紊乱相关的情形,同时还存在少数标志蛋白与脏腑功能紊乱无直接相关的情况;这一结果表明证候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脏腑功能而且也与其他因素存在复杂的网络组合关系,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同病异证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不同脏腑功能紊乱所致[7]。本项研究结果不仅为脏腑功能的变化与证候演变的相互关系提供了蛋白质组学的初步证据,也为微观指标对宏观辨证的诠释和中医证候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Song JN, Liu DY, Niu XH,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lipidemia and phlegm of Chinese medicine. Zhongguo Zhong Yi Ji Chu Yi Xue Za Zhi. 1995; 1(1): 4951. Chinese.
宋剑南, 刘东远, 牛晓红, 等. 高脂血症与中医痰浊关系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 1(1): 4951.
2 Cao HX, Zhang HM. Recognization on the attack mechanism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nterelation between phlegm and stasis. Zhong Yi Yao Xue Kan. 2001; 19(6): 544546. Chinese.
曹洪欣, 张华敏.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发病机理辨识. 中医药学刊. 2001; 19(6): 544546.
3 Fang Q, Wang ZL, Ning TH, et al. Remedial proposal of dyslipidemia. Zhonghua Xin Xue Guan Bing Za Zhi. 1997; 25(3): 169175. Chinese.
方圻, 王钟林, 宁田海, 等.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25(3): 169175.
4 Gibbons RJ, Balady GJ, Beasley JW, et al. ACC/AHA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on Exercise Testing). J Am Coll Cardiol. 1997; 30(1): 260311.
5 State Bureau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National Standard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linical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1997. Chinese.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
6 Wang X, Song JN, Fang XZ.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symptom diagno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Da Xue Xue Bao Zi Ran Ke Xue Ban Wang Luo Ban. 2007; (4): 320325. Chinese.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c)-0102-02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循环障碍性疾病,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一个主要原因,对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癫痫、抑郁、残障、认知功能障碍和感染等,对于这些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被认为可以提高卒中患者的预后[1]。OSAHS是一种与睡眠相关的呼吸紊乱疾患,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不仅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OSAHS在中风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60%~96%[2]。为探讨早期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醒脑静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获益,选取2012年3月―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男性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根据脑卒中诊断标准以及新修订的OSAHS诊治指南[3],选取该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男性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11例,治疗时间2周。所有入选者无意识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肺疾病、恶性肿瘤、颅脑外伤及卒中后新发的睡眠呼吸暂停以及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情况采集 对所有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BMI、打鼾史、心血管病史等。
1.2.2 疾病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需72 h内经螺旋CT或MRI检查确诊;OSAHS的诊断需对患者进行整夜(≥7 h)连续睡眠监测(泰达新便携睡眠记录仪,北京),数据经睡眠分析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最后结果经专门培训过的医师重新进行人工判读校正后得出。记录睡眠监测结果AHI、SaO2 min、SaO2 mean。
1.2.3 治疗方案 对照组常规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改善脑代谢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CPAP及醒脑静治疗,CPAP每晚至少使用≥4 h。
1.2.4 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残疾程度; SDS(10 min内完成)评价抑郁程度;MMSE评价总体认知水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各组间治疗前Rankin、SDS、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ank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研究表明CPAP治疗的益处主要表现在卒中后慢性期合并OSAHS患者高血压病和中风复发的二级预防。然而,CPAP治疗有可能对于急性期患者同样有“预防”效果,这是由于在缺血性事件发生之初,由于睡眠呼吸中止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不利于机体对缺血性事件的对抗,这个黄金时间密切与患者预后相关[4]。醒脑静注射液是在传统药方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主要由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等组成,具有开窍醒脑、清热泻火等功效。现代药理学还表明其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改善脑组织血供[5]。该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以及OSAHS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2周左右的CPAP+醒脑静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主要得益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及缺血情况的改善。
抑郁症是一种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高达50%。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恢复和死亡率增加有关,抗抑郁治疗已经被证实是有益于卒中后患者总体治疗的效果。该研究发现治疗组抑郁评分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由于OSAHS患者与抑郁存在症状的重叠,如白天过度嗜睡、疲乏、头痛等,这些症状存在于SDS评价项目中,可能会造成SDS评分虚高,而经过CPAP治疗后嗜睡等症状会得到很快改善,从而造成研究结果明显的差异。
认知障碍是另一个中风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大约10%的中风患者出现新发痴呆症,并以平均每年增加3%风险的速度上升[6]。该研究结果显示MMSE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这可能得益于CPAP治疗对于血压以及中风风险的控制,而醒脑静脑水肿、脑损伤以及脑血供的改善可能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CPAP联合醒脑静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的患者的益处不仅仅表现在慢性患者,急性患者尽早的干预同样能较快的获得临床效果,并且有可能长远来看可以提高该类患者的预后,对于早期适当的治疗模式的选择、效果和机制的研究仍需进一步设计合理的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Balami JS, Chen RL, Grunwald IQ, et al.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J]. Lancet Neurol,2011(10):357-371.
[2] Turkington P, Bamford J, Wanklyn P, et al.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in the first 24 hours after acute Stroke[J].Stroke,2002(33):2037-2042.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9-12.
[4] Pizza F, Biallas M, Wolf M, et al.Nocturnal cerebral hemodynamics in snorers and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apnea:a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J].Sleep,2010,33(2):205-210.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b)-0030-03
Effect of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CRRT) o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ognosis
REN Yan-hua CAI Ying-li LI Hai-bin GAO Ming-xia LI Zhong-zhan
Comprehensive ICU,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oqing 52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CRRT) o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nd its prognosis.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0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blood therapy, and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hospitalization time, improvement of heart rate, improvement of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improv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of heart rate, improvement of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improv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Blood purification;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Clinical impact
多器官功能障K综合征是指患者受到严重感染、创伤、休克或大手术后,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系统、脏器出现功能障碍等,使得内环境维持不稳定的临床综合征[1]。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患者在炎症、内毒素、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刺激下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和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失衡,是一种临床危重疾病,死亡率高。患者始终存在促炎和抗炎的相互作用,炎性反应主要表现在患者出现大量的炎性介质释放,引起免疫失衡等[2]。本研究就选取血液净化治疗对4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和预后进行深入的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4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实验样本20例。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22.9±8.3)岁;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9.8±8.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学会制定的标准。收缩压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患者行胃肠减压,同时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等;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清理创面,输血、补液及吸氧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患者的酸中毒,开展抗感染治疗,衰竭脏器患者给予综合疗法,密切观察患者的其他脏器,避免患者的其他脏器发生衰竭[3]。观察组给予患者血液净化,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采用贝朗Diapact CRRT或PRISMA机器,滤器为B.BRAUN AcuteM或prisma M100,在患者的颈内静脉或股静脉进行穿刺,留置患者的双腔管,创建体外循环,每分钟血流量设置为150~200 ml,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4-5]。
1.3判定指标
①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判定分为,基本治愈:各症状消失,胃肠道功能改善好;明显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通过各项指标检查显示,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改善良好;基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的改善,病情加重,有死亡。总有效=基本治愈+明显有效②住院时间和心率改善情况。正常心率的范围平均在75次/min左右(60~100次/min之间)[6]。③精神症状改善情况:对患者的安静、躁动以及狂躁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④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通过对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消化道出血、腹胀、腹泻以及便秘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指标行有效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为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心率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情况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为(17.03±3.6)分,消化道出血0例,腹胀1例,腹泻1例,便秘0例;对照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为(7.09±1,32)分,消化道出血3例,腹胀3例,腹泻4例,便秘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8.6±3.6)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9±0.6)d。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危重综合征,患者发病的同时伴有急性肾衰竭,使水、电解质发生紊乱[7-8]。目前,随着临床的深入研究,该病患者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刺激,释放患者的的体液,使得细胞因子对血管的张力、渗透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患者的微循环系统发生一定的障碍[9-10]。正常患者的的炎症反应是一个自限性的过程,疾病时患者的损伤因子毒力较强,数量大,持续时间长,使得机体处于长期的超敏反应状态,产生大量的炎症递质和细胞因子,大量炎症递质失控性释放作用于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对患者的多项器官造成一定的影响[11-12]。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说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较好。另外,本研究结果与程文涛[15]研究的结果一致。血液透析的治疗模式是,滤过泵在外侧施压,利用滤过泵的过滤原理,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和新陈代谢废物清除,在清除过程中电解质也将会随着水分的移动被排除[13-14]。因此,再进行补液,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在清除过程中,其他残余分子也将会排除,以维持身体正常功能[16-17]。血液透析的治疗作用也较为突出,除去血液中的多余水分,改善肺水肿的浮肿现象,维持输液空间的平衡;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避免相关疾病的产生[18-19]。
综上所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亢宏山,白艳,马珍,等.乌司他丁联合CRRT成功救治误输白开水致MODS一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9):1211-1212.
[2]慧智,董宏,钱秦娟,等.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8):116-119.
[3]吕先念,刘辉,周飞虎,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疗效分析[J].医学院学报,2014,35(11):1090-1092.
[4]肖红艳,许卫江,刘彬,等.亚低温血液净化技术在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及风险评估[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2):975-979.
[5]季大玺,谢红狼,龚得华,等.连续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 10(2):176-181.
[6]王旭,董斌,李|,等.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蜂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6):442-444.
[7]黎书,王峥,董丽群,等.血液净化治疗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6):703-707.
[8]刘安平,肖雪.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用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5):3-4.
[9]黎婉明,翁利.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炎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57-59,62.
[10]陈艺坛,潘云虎,陈光,等.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5,(9):945-947.
[11]何川鄂,杨林,黄倩,等.早期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蜂蛰伤致多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 14(7):398-401.
[12]伍民生,周红卫,赵小琴.连续血液净化在ICU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8,14(2):292-295.
[13]张兴荣,王锦权,陶晓根,等.羟乙基淀粉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2):159-163.
[14]刘立新,朱海勇,王肖铭,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劳力性热射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4):505-506.
[15]程文涛.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136-137.
[16]王函,李清初,明,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10):1608-1610.
[17]黄贤文,王黎,黄英.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及预后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21):2805-2807.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代谢综合征 游离脂肪酸
Regression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of free fatty acids and metabolism syndrome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free fatty acids in type-2 diabetic(T2DM)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Methods T2DM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T2DM with MS(group A 150例) and T2DM without MS(group B 62例),we measured their FFA level,then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subjects' and each other.Besides,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Results The FFA level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0.63±0.26)mmol/L vs. (0.43±0.20)mmol/L,P<0.01];It was also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patients of group B [(0.60±0.26)mmol/L vs. (0.50±0.18)mmol/L,P<0.01];multiple regression showed triglycerides (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body weight index (BMI)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plasma FFA.Conclusion The FFA level in patients of T2DM with MS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it can be influenced by BMI,TG and LDL.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free fatty acids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症候群,包括向心性肥胖、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脂血症、高游离脂肪酸(FFAs)血症、高尿酸血症及血栓前血液状态等,其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与代谢综合征(MS)关系密切,共同促进了心血管疾病(CVD)的流行。有证据表明,血浆中脂类水平的升高主要原因是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酯(TG)导致胰岛素抵抗[1]。2型糖尿病人群常伴随有血浆FFAs水平升高。但在代谢综合征人群中,对于仅具有上述高危因素而尚未发展成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其血清FFAs水平的研究报道不多。本文通过对212例T2DM患者进行不同分组,并与44例健康人对照,探讨MS对T2DM患者的FFA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FFA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T2DM组212例,来自北京市海淀医院2003年8月~2006年12月内分泌科住院病人,根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T2DM,病史均在6个月以上,并排除近期感染、酮症酸中毒、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消化性溃疡等应激状态以及肿瘤、手术、外伤者,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服药史,经询问病史、查体、常规生化检查肝功及血常规正常者。全部病例符合1999年WHO代谢综合征推荐定义并参考国人特点制定的诊断标准[2],将病例组分为A组(T2DM合并MS)150例,B组(T2DM不合并MS)62例。两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6.3%或≤6.3%)各分为两个亚组,A1组(血糖控制不佳)、A2组(血糖控制良好)、B1组(血糖控制不佳)、B2组(血糖控制良好)。对照组44例,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健康者,年龄、性别与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匹配。所有入选者经询问病史,测空腹及OGTT服糖后2 h血糖证实排除2型糖尿病,肝肾功能正常,无吸烟史,2周内无服药史。
1.2 研究方法
1.2.1 生化检测 受试者禁食12 h后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发色底物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血清检测HbA1c、TG、TC、LDL-C、FFA,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进行自然对数转换使之成为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应用方差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预测一个应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依存关系。
2 研究结果
2.1 各组之间一般指标及观察生化指标的比较 见表1。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在性别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A组较B组女性比例明显升高(P<0.01);A组和B组的年龄、病程及应用胰岛素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C组之间BMI、TCH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之间只有BMI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之间FFA、腰围、TG、BMI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之间FFA水平的比较 见表1、表2。A组FF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0.60±0.26)mmol/L vs (0.43±0.20)mmol/L, P<0.01],A组较B组的FFA也显著升高[(0.60±0.26)mmol/L vs (0.50±0.18)mmol/L,P<0.01]。进一步按HbA1c(HbA1c>6.3%或≤6.3%)分组后显示,A1组和A2组的FF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1组与B1组的FF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A2组与B2组的FF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FFA与观察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 见表3。糖尿病组作为整体,FFA与其他指标的简单相关分析显示,FFA与TG、BMI、LDL呈正相关,将FFA作为因变量Y,以年龄(x1)、病程(x2)、HbA1c(x3)、TG(x4)、HDL-C(x5)、TC(x6)、LDL-C(x7)、BMI(x12)、WHR(x13)等12项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TG和BMI进入回归方程,常数项为零。TG(β=0.514,P<0.01)、BMI(β=0.378,P<0.05)、LDL(β=0.391,P<0.05),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浆FFA水平。表1 各组一般指标及观察生化指标的比较注:A组与B组比较,*P<0.05,**P<0.01;A、B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2 四个亚组之间及与对照组FFA的比较注:常数项为零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MS)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的积聚现象,临床表现为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高TG血症、低HDL-C血症)及高血糖等[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MS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直线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M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非MS者[4,5]。治疗MS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MS的诊断标准较多,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MS定义与其他标准最大的不同在于将中心性肥胖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IDF定义突出了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性,更符合MS的基本特征。本研究统计显示,住院的T2DM中MS的患病率为67.8%,较一般人群明显升高。
M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IR,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FFA浓度的升高通过特异性地阻断胰岛素的信号传导系统通路,在IR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6]。此外,IR也可以导致FFA升高,其机制可能与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和脂蛋白脂酶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改善IR并降低血浆FFA水平对MS的治疗至关重要。美国的Boden指出FFA是连接肥胖、IR、T2DM以及MS其他成分的联结点[7]。
本研究发现,T2DM合并MS人群的FFA水平不仅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与T2DM不合并MS人群比较也显著升高,这提示我们,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脂代谢紊乱。多数研究表明,对于T2DM患者,糖代谢异常来源于IR,而IR的原因是脂肪代谢异常。同时,近年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又具有内分泌功能,其分泌的一系列因子参与了IR、脂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8]。随着血糖的控制,胰岛素活性恢复,脂肪分解得到抑制,FFA水平下降,从而进一步改善胰岛素抵抗,中断IR与FFA升高之间的恶性循环。对四个亚组比较发现,随着血糖降低,FFA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且合并MS组的两个亚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FFA的多元回归分析中显示,BMI、TG和LDL可作为FFA独立的影响因素,由此可见,FFA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尽管严格控制血糖有利于纠正脂代谢紊乱,但是并不能纠正高FFA血症,这可能从侧面反映出脂代谢障碍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发病理生理改变[9]。
T2DM和MS的高患病率是伴随着超重/肥胖率急剧增加而来的,本研究表明,BMI和TG可以直接影响血浆FFA水平,因此,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是这些患者的治疗基石,在ADA第56届年会上,许多专家提出,锻炼是目前可供选择的MS的“最佳药物”。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限于良好的血糖控制,而且要控制体重并降低血脂、循环FFA水平,降低糖脂毒性对胰岛细胞和心血管的危害。MS概念的提出使得T2DM的治疗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由过去的以降糖为主转变到现在的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或病死率为总目标。T2DM合并MS是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人群,对上述患者进行强化代谢控制的综合治疗将从源头上控制大血管并发症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McGarry JD.Banting lecture 2001.Dysregulation of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the etiology of type 2 diabetes.Diabetes,2002,51(1):7-18.
2 卢艳慧,陆菊明,王淑玉,等.国际糖尿病联盟与中国糖尿病学会关于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比较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6,86(6):386-389.
3 Alberti KG,Zimme TP,Shaw J,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a new worldwide definition.Lancet,2005,366:1059-1062.
4 Baltali M,Gokcel A,Kiziltan HT,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newly diagnos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iabetes Nutr Metab,2003,16:169-175.
5 Boden,Guenther.Free fatty acids as target for therapy.Current Opinion in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2004,11(5):258-263.
6 Itani SI,Ruderman NB,Schmieder F,et al.Lipid 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muscle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diacylglycerol,protein kinase C and Iαβ-a.Diabetes,2002,51:2005- 2011.
Study on Plasma Level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 and Tumor N ecrosis Factor_α (TNF_α)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HUANG Yi_wei, WANG Jun, ZENG Xiang_cun,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enzho u No.2 people's hospital, Zhejiang 3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plasma MIF and TNF_α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 S and explore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ACS.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ACSwere recruited, including 3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nd 2 8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UA), 24 cases who had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ph y also were recrui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 as determined by Gensini's scores system. Plasma MIF level was measured by ELISAand TNF_α was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method.Results The levels ofMIF and TNF_α in AC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 up(P
[Key words]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Tum or necrosis factor_α; Coronary angiography
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斑块的不稳定性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 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_α水平(TNF_α)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细胞因子,参与一 系列炎症和免疫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2]。 本文通过对ACS患者MIF和TNF_α含量的测定,探讨其在ACS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组均为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我科住院的ACS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 女20例,平均年龄(62.3±8.0)岁。AC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28例。AMI的诊断按照国内2001年的诊断标准,UA的诊断按照国内2000年“不稳定性 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的标准。正常对照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59.8±8.3) 岁。58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排除标准包括重度炎症,或伴有主要器官功能衰竭 的病人,接受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其它抗炎症性药物治疗的病人。
1.2 方法:(1)MIF测定:入院时即刻采血,用ED_TA抗凝,分离血浆并分装后,部分冻干-70 ℃以便做重复试验。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MIF含量。试剂盒由武汉中美试剂公司提供,操作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2)TNF_α测定:应用RIA法定量测定血清TNF_α浓度,放射免疫分析 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内变异系数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 示,采用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检验水 准。
2 结果
2.1 MIF和TNF_α与临床症状关系:见表1。ACS组血清MIF和TNF_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 显著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血管壁对损伤和刺激的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在AS斑块区域有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的浸润,MIF主要来源于这些细胞,在促进AS炎症进展的过程中起着 关键的作用。MIF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促进巨噬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向血管内皮迁 移,而ox_LDL能显著促进细胞内MIF产生[3],MIF可能参与了LDL、oxLDL、胆固醇 和TG所致的AS进程[4]。本文MIF在对照组、ACS组有显著性差异(P
TNF_α是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炎症前体细胞因子,它通过抑制平 滑肌细胞胶原基因的表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导致泡沫细胞破裂凋亡,诱导斑块内血栓 形成,并促进斑块破裂。多个研究表明TNF_α是冠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内膜增厚的始动因 素[6,7]。本文结果ACS组(UA组和AMI组)患者血清TNF_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MI 组血清TNF_α水平显著高于UA组,提示血清TNF_α水平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在预测冠心 病的严重程度及心血管事件、ACS患者危险分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IF、TNF_α水平均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Takahashi M, Nishihira J, Shimpo M. M 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 ry factor as a redox_sensitive cytokine in cardiac myocytes[J]. N American J C 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01,52:438-445.
[2]Ridker PM, Rifai N, Pfeffer M, et al. Elev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 ha and increased risk of recurrent coronary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Ciriculation, 2000,101(18):2149.
[3]Okamoto T, Atsumi T, Shimizu C, et al. The Potential role of macrophage mig 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on the migration of vase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J Atheroscler Thromb, 2008,15(1):13-19.
[4]Pan JH, Sukhova GK, Yang JT, et al.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 r deficiency impairs atherosclerosis in low_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_defic ient mice[J]. Circulation, 2004,109(25):3149-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