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3 23:27: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篇1

一、孤独感概念概述

孤独感是近30多年来心理学家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最初,“孤独”一词来源于医学,用以表示人际交往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医学界认为“孤独”是一种情绪性问题,孤独感是个体心理情绪的体验,是社会人际技能、认知或交流能力等均发生广泛性迟缓的现象(Leokamer,1943)。后来孤独被认为是一种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和体验,是每个人都会在生命中与之不期而遇的现象[1],引起了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于是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中,进行系统研究。真正预示着孤独感研究开端的是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 S.)的《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的发表。该文指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2]。

目前国内外关于孤独感的概念众说纷纭,Sullivan(1953)把孤独感描述为与人类的亲密需要或密切的人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不愉快的体验;Weiss(1973)指出孤独感不是独自一人引起的,而是因为缺乏某种明确的、需要的人际关系的结果,或者是对缺乏提供具体关系的反映。Peplau和Perlman(1982)提出当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和实际的社交关系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感到孤独感。我国学者朱自贤把孤独感看做是人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3]。黄希庭(2004)认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李传银等人(1999)则认为:孤独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不同学者对孤独感的定义的视角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论取向:行为主义、认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者认为孤独感源于不充分的社会强化,是对重要的社交强化的缺乏或不充分的反应;认知理论家强调孤独感是对社交关系的知觉、比较和评价,是期望的社会交往与实际的社会交往之间不一致而产生的知觉;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孤独感与个体未实现的各种社会交往需要有关,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所致[4]。

二、孤独感的结构及其相关测量

目前,心理学界关于孤独感的结构仍旧处于争论状态,没有达成一致观点,问题要集中孤独感性质上,即孤独感究竟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不同学者对孤独感的理解和界定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并发展出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验证,本文总结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孤独感结构观点以及相对应的测量工具,具体如下:

一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Russell是孤独感一维结构的最早倡导者。他认为:孤独的核心感觉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异的,所有孤独的人以同样的方式理解和体验孤独。据此理论,Russell于1978年编制了UCLA孤独感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Los Angels),用来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并于1980年进行了修订。

Schmidt和Sermat也认为孤独感是一维的,认为孤独感是个人感觉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他所希望拥有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并编制了孤独感分类量表(Differential Loneliness Scale),让被试评估一下在、友谊、同家人的关系、同集体或团体的关系四个方面的人际交往的质与量。

二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Weiss是二维孤独感结构的最早提倡者。他认为,孤独感存在性质上的不同或不同的类型,1973年他将孤独感分为两类: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其中情感孤独是指人们的依恋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孤独,表现为缺乏亲密联系,如儿童失去父母,成人失去配偶等。社交孤独是指人们社会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时产生的孤独感,如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或邻居搞不好关系等。后来Russell,Cutrona,Rose和Yurto(1984);Wittenberg(1986)分别以Weiss(1973)的这一里理论为指导编制了情感、社交孤独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之一。

Gerson和Perlman根据孤独感在时间方面的特征,将孤独感分为暂时和境遇性孤独感(状态性孤独感)和慢性长期存在的素质性孤独感(特质性孤独感),并以此为依据,于1973年设计了状态—特质孤独量表(Status-trait Loneliness Scale),目的是区分这两种孤独,但是该量表在实际运用中内容的灵活性不大,因此,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情况中。

多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de Jong—Gieveld和van Tilberg早期在对德国人的研究中将孤独感分成三个维度,强度(社会剥夺感的性质及强度)、时程(孤独的易变性或稳定性)、情绪特征(缺乏正性情感如幸福与爱,以及存在负性情感如害怕与不确定感),并依此理论于1990年设计了Rasch型孤独量表,用以探讨孤独者的感知、体验及对缺乏人际交流的评价。

Scalis,Ginter和Gerstein,以及Vincenzi和Grabosky都认为孤独感的结构是多维的。calis,Ginter和Gerstein于1984年编制了多维孤独感量表(Loneliness Rating Scale),用来评价孤独者特殊情感(衰竭、鼓励、激越与颓废)的频度与强度。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4年编制了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motional—Social Loneliness Inventory,ESLI)是为了区分R.s.Weiss(1973)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这四种类型是:情绪与社交孤立(状况),情绪与社交孤独(感受)。

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UCLA孤独感量表和情感、社交孤独感量表。由于我国孤独感研究起步较晚,本土化的信、效度较高的孤独感量表在我国并未成型,这仍是我国孤独感研究的一块空缺,需要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使得我国孤独感研究更加深入和精确化,让孤独感群体早日摆脱孤独。

参考文献:

[1]王晓刚、陈卓,孤独的概念辨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81-84

[2]黄希庭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谢华、苟萍,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36-38

篇2

1.人际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1)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解释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2]。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从而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3]。

(2)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是一种主动的、活动的过程,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4]。“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且在相对平衡的过程中,又相互促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5]。人际适应是“个体在进入新的生活环境时。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模式去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相应的,人际适应不良的产生是由于个体无法根据变化的社会环境主动地应对变化了的人际关系”[6]。

2.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人际关系的思想、观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真正对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对人际关系的系统试验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人们生产活动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调节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7]

(2)研究方法,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始于实验法,即霍桑实验。实验法的最大缺点是人为控制性,难以真正考察到人的心理状况,实验结果推广度不大,研究者继梅奥之后主要是进行理论建构,有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以及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建构为人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人际关系研究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1.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人际关系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直接的、现实的关系,所以自然也就成为影响或制约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温海芳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获得知识,开创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可靠保证。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8]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9]国外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协调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多种人际关系、有亲密联系的人最长寿;人际关系的崩溃与自杀、精神反常有密切联系。

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焦虑与困惑有以下几种。

(1)交往与学业发展的平衡、学习与发展智力,长期以来被视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观念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观念中常常不自觉地把交往与学业发展对立起来,担心过多的交往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学业的发展,因而缺乏处理人际交往与关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竞争与人际关系的协调。大学生一方面在青年人所特有的理想情怀的导引下渴望着纯洁的友谊与情感,另一方面又面对着由于无法避免的竞争而深恐加剧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复杂程度。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与交往处理过程中踌躇不前。

(3)交往伤害与自我保护等。在人际关系中,交往者的身份、背景、动机,以及交往目的都必然会渗透到交往的过程之中而影响人际交往的结果,并对交往者的心理带来重大的影响。这种日益复杂并极有可能造成交往者情感损伤的人际交往,会使大学生在交往与自我保护之间产生一定的焦虑与困惑。

三、研究结果

1.性别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男生人际交往的质量明显好于女生,可能与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不同预期,以及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关。我国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独立的、有理性的、积极勇敢的、进取的、不屈不挠的,而女性则易感情用事,是消极被动的,有依赖性和顺从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男生往往处于主动地位,而女生则比较被动。另外,女大学生普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依赖性强,理想化色彩浓郁,在人际关系中总希望对方迁就自己多一些;情感易外露,喜怒哀乐形于色;情绪体验深刻细致,环境的细微变化、他人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反复思量想得很多很远,甚至伤感痛苦;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常常以他人为镜评价自己,做出消极的判断;由于心眼小、喜欢夸张地评价人或事,相互之间就会产生误解,不良情绪因此进一步加深,导致了同学之间存在隔阂,形成更深层次的孤独和痛苦;情绪稳定性不够。同时由于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转化负性情绪的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发愁、心烦、自卑、忧虑,这些情绪反过来再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形成恶性循环。[10]

2.专业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文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普遍好于理科大学生,原因可能在于:理科学生的课程任务一向很重,空闲时间少,学生平时接受的大多是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而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与人交往的机会较少,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他们在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有时即使参与了一些活动,也大多是在配合别人在做。相对于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学习任务轻,平时参与的活动多,接触同学、朋友的机会多,逐渐积累了许多人际交往技巧,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3.年级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年级这个维度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大一学生在人际调控方面占优势,大二学生在人际知觉因子上得分最高,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总体上看大二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顶端。大一的学生刚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走出来,可以说没有任何人际交往经验,自然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欠缺,但对于本调查“大一学生在人际调控方面占优势”的原因还有待深入探讨。大二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且大多数在大一、大二这两学年参加了不少活动,结交了许多同学朋友,亲身体会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必须有宽容之心,因此在人际知觉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另外大三、大四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平时活动减少,因此大二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黄金时段。大四学生经历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人际交往技巧有了经验上的积累,另外随着身心的发展,在处理人际矛盾方面更加成熟,因此人际交往能力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364-367.

[2]郝唯貌.人际交往与现代人才素质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97-99.

[3]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4]张亚宁.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4.

[5]冯正直.大学心理素质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3.

篇3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666010)指导教师:韦磐石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走向社会必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必然面对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的综合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也在个断变化发展,对于人际关系的研究也在变化发展。在国内,近20年来,我国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作出研究的并不是很多,针对本次调查,本小组查阅过资料,在CNKI学术期刊上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大学生寝室关系”进行“全文”、“题名”、“关键词”搜索,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关论文四百多篇,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论文没有超过十篇。前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分类。从社会学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公众关系、一般关系和亲密关系。2.人际关系原则。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可以分为交互原则、功利原则和自我价值保护原则。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首应效应与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和投射效应。4.学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研究。5.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异,与我国相比,国外的学者对于人际关系这个问题就较早的做出了研究,与此同时也是由于差异较大,所以对于我们可借鉴性不强。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数量极少,其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类型、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特点的纵向变化。本问卷即是根据这些特点来作出研究。

关于研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方面,我们了解到,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寝室人际交往中没有万全之策。若在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关心他人的需要,与别人沟通,平等真诚的对待朋友,将心比心,培养自己的角色互换心理,就能消除隔阂,获得真正的友谊,建立起和谐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贵州省本科在校大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89份,回收率为99.08%,其中有效问卷1117份,有效率为93.94%。其中男生403人.女生714人。受测对象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答题。

2.研究工具:初测确定的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来源量表。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来源量表共有43题,主要包括生活习惯、情感特征、生活环境、人格特征、寝室氛围等5个维度。测验中采取五点计分。

3.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即90项症状清单(SCL-90)。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本次测验主要采取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中的10道题。

4.研究方法: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问卷的信度及分半信度。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即应用AMOS 7.0软件对偶数序号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模型确定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

2 量表结构的确定

1.项目分析

参与项目分析的项目为 43 个 ,在因素分析前先进行项目分析方法如下 :将问卷总得分前27%设为高分组,后27%设为低分组。在进行独立样本的 t 检验,检验每个项目在高低两组上的差异,以求出高低分两组受试者在各项目平均数上的差异,将讲未达到显著的题项剔除(P

然后用剩下的41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即进行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根据学者Kaiser(1974)的观点,当KMO

经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逐步删除载荷量小的项目(载荷量小于0.3),保证每个项目至少在一个因素上的载荷量等于或大于0.3:;同时删除共同性低(在两个因素上的载荷之差小于0.3)的项目。这一过程共删除了17、18、27、28、30、32、39。

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经由上面所说的正交旋转过后,34个项目得到了5个因子解,与初步设想是不一致的。5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从图1可看到从第5个因子,数据呈明显平稳趋势。故决定提取前5个因子。

图1 主成分特征碎石图

2.根据剩余的34个项目分析过后的结果,来重新排序,得到新的因子结构,见表1。

表1 因素分析

项目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因子4 因子5 共同度

项目41 0.677 0.542

项目40 0.664 0.479

项目33 0.658 0.444

项目26 0.610 0.443

项目43 0.587 0.481

项目34 0.574 0.385

项目31 0.564 0.410

项目19 0.523 0.386

项目22 0.494 0.370

项目35 0.469 0.268

项目6 0.635 0.486

项目7 0.622 0.509

项目1 0.585 0.409

项目4 0.525 0.301

项目9 0.523 0.291

项目12 0.460 0.433

项目13 0.451 0.394

项目29 0.635 0.495

项目36 0.584 0.389

项目25 0.584 0.430

项目21 0.462 0.494

项目20 0.457 0.531

项目3 0.653 0.571

项目2 0.627 0.443

项目11 0.616 0.514

项目8 0.535 0.424

项目10 0.502 0.352

项目23 0.472 0.303

项目5 0.467 0.409

项目16 0.640 0.470

项目37 0.593 0.416

项目38 0.521 0.317

项目15 0.495 0.443

项目42 0.490 0.384

特征值 5.491 3.738 3.001 2.761 2.252

贡献率 12.769% 8.692% 6.979% 6.420% 5.237% 40.098%

注:各因子表示,因子1:生活习惯;因子2:情感特征;因子3:人格特征;因子4:生活环境;因子5:寝室氛围。根据描述性统计得出具体结论,见表2。

表2 五个因子的描述性统计

因子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数 标准差

寝室氛围 1.40 5.00 3.3114 0.64515

情感沟通 1.57 5.00 3.4381 0.62138

生活习惯 1.00 5.00 3.5853 0.71831

生活环境 1.00 5.00 3.5949 0.77336

人格特征 1.00 5.00 3.7486 0.71766

按平均数由小到大排列因子顺序:寝室氛围因子的得分最低,人格特征因子的得分最高,五个因子对寝室人际关系程度均处于轻度影响水平左右。

3 量表问卷的验证

应用AMOS 7.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模型确定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

图2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因子结构图

注:sheng:生活习惯 qing:情感沟通 huan:生活环境 ren:人格特征 qin:寝室氛围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χ2/df大于10表示模型很不理想,小于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3则模型较好,但样本容量越大,则χ2/df越大 ①;IFI、CFI、TLI、NFI和GFI应大于或接近0.90,越接近1越好②;RMSEA处于0和1之间,临界值为0.08,越接近0越好③,

由此表可看出,该模型基本上稳定,拟合度也良好,证明本次编制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是有效可信的。

4 结果

信度分析。即采用二个指标来分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问卷信度:一是总问卷和各个因子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二是总问卷和各个因子分问卷的分半信度,其结果见表4。

由表可看出,α系数和分半信度都在0.6以上,说明本文问卷信度属中等程度,可以施测。

效度分析。以SCL-90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为校标,计算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总分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15,P=0.000(P

5 讨论

在筛选题目过程中,学习了应用SPSS11.5及AMOS7.0软件来分析数据。主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等,而AMOS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验证行分析,通过模型确定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在探索因子过程中,得出较为显著的5个因子。分别是生活习惯、情感沟通、生活环境、人格特征、寝室氛围。

接着通过对问卷的信效度分析得出,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17,分半信度为0.8262。说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其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处于0.6~0.85之间。同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量表的五个因子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在0.214~0.625间,五个因子与总分的相关在0.623~0.775间。由此可得出,两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处于低中等程度,特别是生活习惯与生活坏境的相关性最低,但生活习惯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较高。在与总量表分的相关性中,生活习惯尤为突出,说明生活习惯在寝室人际关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量表虽然具有一定的信效度,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各维度题目组成的数量和分布不均衡,在生活习惯因子中,明显项目大于其他因子,这就会造成部分项目的因子归属和因子项目的构成的稳定性欠佳。本研究中施测对象由于是随机选择,造成样本中大二大三的学生较多,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未问卷进行重测,导致信度系数有点低,因此量表的稳定性仍需要进一步的检验,而且本问卷还有待考量之处,比如因子中的情感沟通与寝室氛围,应该需要一些替代项目进行替代,这些都是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向与目标。

参考文献

[1]毛小玲,李宏瀚,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7期

[2]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05年06期

[3]杨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以池州师范专科学 校为分析案[J].池州师专学报,2005,06 4

[4]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许传新;人际交往圈: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J];青年探索;2006年06期

[6]涂阳军. 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探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04)

[7]申武丹.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8]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 6

[9]陈小华. 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10]吴连海.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的实证研究[D]. 厦门大学 2007

作者简介

韦晓(1992-),女,贵州织金人,布依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刘娥(1992-),女,贵州威宁人,回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篇4

一、引言

在我坐班职校心理辅导室接待来访学生心理咨询期间,我经常会遇到类似于如下的两则人际交往案例:学生俞某因怕与人交往前来咨询。为了减少和舍友的接触,起先她早出晚归,后来干脆改为走读,终因家校间路途太远,来回奔波折腾,使得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学生徐某的情况则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一听说有班集体活动就紧张,能逃则逃,因此同学对他很有意见。虽然俞某和徐某的表现形式各不一样,但两人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都存在着过度的社交恐惧。在心理学上,社交恐惧症也称“恐人症”,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

二、由职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统计分析引发的思考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困惑问题,尤其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及障碍人数,我结合各班心育宣传委员工作实际,在各班心育宣传委员的积极配合下,组织各班统一开展了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和“职校学生心理健康问卷”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调查活动。

在以本校所有在校学生为心理健康调查对象的调查统计反馈中,我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发现有不少学生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人际焦虑倾向与人际适应的问题。而通过另一项“职校学生心理问卷”的调查活动,我发现,在全校学生中自述存在心理困惑问题的人数占全校学生数的43.18%,其中存在人际交往困惑问题的学生数占总困惑人数的25.02%,仅次于学习困惑人数(占总困惑人数的46.83%),成为本校学生的第二大心理困惑问题。其表述的人际交往困惑问题包括与同学、舍友、班主任、任课教师、父母长辈、朋辈间的,也包括与异性间的交往等等。而另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那些对学校生活感到满意度低的学生,其列在第一位的也往往是人际关系不适或不良,因此对职校学生进行积极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三、构建职校“四维一体”人际交往辅导活动网络

(一)组织开展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各类教育宣传活动,给予职校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

我们应在平时积极利用集合、大型集会、班主任阵地对职校学生进行积极人际交往心理品质的健康文化宣传,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师生旗下讲话”“主题教育月”“班会活动”等进行宣传,使积极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我们应通过人际交往讲座活动,给予职校学生积极的引导与正确的指导。一是让中职学生懂得交往,使中职学生懂得人际交往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只有在交往中才能晓得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学习别人的长处,增强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并逐步接触和认识到复杂的社会关系,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基础。二是让中职学生乐于交往。中职学生乐意与人交往,就能在交往中锻炼自己的积极思维和应对能力,在群体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三是让中职学生慎重交往。我们应教育中职学生慎重择交,知道交到不好朋友会受其消极影响,如果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也许会受其影响而误入歧途。四是让中职学生善于交往。我们应教给中职生交往的艺术,使他们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学会尊重别人,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交谈;有损于别人时,能主动道歉,请求原谅。

(二)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辅导活动,以分类分层的方式帮助职校学生疏导各种人际交往困惑问题

根据职校学生中存在人际交往困惑问题的种类与轻重,我们应组织各班开展各种小团体的人际交往辅导活动、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其人际交往辅导活动的主题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高一新生‘人际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当自己被别人误解的时候……”“About Love(关于爱情)”“放弃,是为了更好的追求――谈异往”“做负责任的决定”“花开应有时――如何对待我们的‘爱情’”“我们需要温暖和睦的家――改善亲子关系活动课”“妈妈我想对你说”“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等。通过辅导活动课的形式,我们教师可以对存在人际交往困惑问题的中职学生有更全面与客观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素材,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教育成果。如由本校班主任教师设计的心理辅导活动教案《知养育情 报父母恩》,录摄的辅导活动课《花开应有时――如何对待我们的“爱情” 》,撰写的论文《职校教师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好人》《中职学校入学新生心理调适的探索与实践》《职校师生信任危机干预措施的探索与实践》《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职高师生心灵互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教育成果分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

(三)深入开展“与你心灵有约”个别心咨心辅活动,及时有效地帮助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职校学生

为使教育辅导工作开展得更为深入与细致,在考虑全体学生的同时,我还兼顾个体,建立“特殊”学生的个案跟踪调查,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如连同校女职委、星级工作区、心理辅导站发起的组织师生“手牵手,心连心”结对活动和连同德育处新出台实施的“德(心)育导师制”工作方案。现在,各班人际交往特殊生的情况正在发生令人可喜的变化,为我的实践研究积累了又为可贵的经验与做法。如由本校心理辅导教师撰写的典型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自卑自信成功》也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被评为本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设立班级心育宣传委员,组建职校阳光心理社团,充分发挥职校学生自我教育与服务的作用

一是为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桥梁和纽带作用,每班均可选一至两名性格开朗并能耐心助人的学生作为班级心育宣传委员,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成各年段的心育宣传委员班,由心理辅导站的教师根据各年段学生的人际交往实际心理需求,组织开展隔周一次的心育心辅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心理理论知识和同伴辅导工作技巧,使心育宣传委员能做到及时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动向,及时协调班级人际关系,解决一些同学的心理疑难问题,当好同学的“知心朋友”,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二是通过组建校阳光心理社团,为职校学生积极搭建自我演绎校园心理剧的活动舞台,创设各种人际交往的活动场景,增强职校学生的交际能力。如为职校学生设计多种不同的角色,或是处于负责人的地位,或是接受别人的指导,或是主动表现自己,或是学会欣赏别人……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能正确理解不同角色,把握自己在活动中的地位,明白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从而与同学愉快地交往。又如,为职校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景,使学生置于多种不同的交往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与同学交往,使学生心理活动内容得到丰富,个性得到发展。我们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法、内容和组织形式,训练职校学生具备不同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配合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一定的应变性、主动性、互谅性和互补性等交往心理品质。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大活动交往范围,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职校学生接触成人社会,开展校外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与不同年级的陌生同学交友等,使学生学习别人良好的生活经验,懂得尊重别人,爱护他人,形成良好健康的交往态度。

目前,本校以各班心育宣传委员为社团骨干、众多“校园阳光使者”为社团主力的校“阳光心理社团”已成为校内学生社团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特别受广大学生欢迎与广泛参与的热门社团之一。同时,其活动成效突出,也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与上级部门的积极肯定,并获得了本市“优秀学生社团”的荣誉称号。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构建职校“四维一体”的人际交往辅导活动网络和对活动的实践操作运用,增强了职校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提高了他们积极人际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进而发展他们的主体性、社会性、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他们持续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家庭医生在线.大学生社交焦虑症如何自我治疗.新浪网新浪健康频道,2013.

[2]杨红梅.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99个故事:建立人际关系的剂.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3]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1983.

篇5

郝彩(1989.10—)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摘 要:为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用《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整体上有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显著的正相关

1.问题的提出

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个体在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一种能力[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交往方式产生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而直接的心理关系[2]。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理想。因此,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 以班级为单位,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问卷45份,有效问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Schutle等人[3]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来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征。

2.2.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

2.3 施测过程 测量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指导语的要求填写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结果

3.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点

3.1.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郑州大学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上以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3.1.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知觉情绪、调控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理解情绪和运用情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和人际交往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待人接物和与异往方面差异不显著。结果见表1

3.1.3 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交往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在理解情绪的能力方面的差异显著外,他们在其他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

3.2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相关分析得出结果:情绪智力在与人交谈维度上,与情绪智力各个维度和情绪智力总分有显著相关,人际关系总分与知觉情绪、运用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显著相关。具体结果见表3.

4.结论

性别对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和总分没有显著性差异。年级在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总分上差异显著,对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平衡。除在理解情绪的能力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外,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在其他方面的得分都不显著。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总体上呈显著的正相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37-01 

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宿舍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朝夕相处的近距离接触容易使学生产生复杂的内部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大学生宿舍生活的质量。调查显示,我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有70%是人际问题,而宿舍人际交往困惑和障碍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第一,亲密友好型。此类型中,学生之间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宿舍关系融洽,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问题时能够相互帮助。宿舍活动丰富,参与程度高,宿舍整体氛围良好,宿舍成员有一定的信任感,并对宿舍有一定的归属感。 

第二,独立松散型。此类型中,宿舍里的同学自主性和独立性强,宿舍同学之间交流较少,虽不会经常吵架与产生纠纷,但很少以集体形式参加活动,对舍友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很难形成宿舍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三,对立冲突型。这种类型的宿舍中,宿舍同学之间互相不信任,经常会因为生活习惯或琐事出现一些矛盾,而且往往互相不能迁就和理解,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引起纷争,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很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打架斗殴等事件。 

二 宿舍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 

第一,生活琐事引发宿舍人际冲突。现在大学生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相互间不能容忍,使得宿舍矛盾更加频繁和尖锐。在宿舍日常生活中,平常不打扫卫生、管理欲望强、作息时间不统一、性格脾气不合等小矛盾大多宿舍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维护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二,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引发宿舍矛盾。目前,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至少有25%以上,他们比普通家庭学生更加自卑,更加急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一个宿舍中,因为贫富差距,导致生活习惯、价值观差异而引发学生之间的非和谐关系,有时在某些宿舍甚至出现排挤和孤立的状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三,小团体使宿舍存在隔阂。大学生在宿舍交往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亲近的朋友,这就会形成一些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小团体。小团体的产生使得他们不再迫切希望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小团体间因为利益、兴趣等不同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隔阂,这种隔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当小团体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往往后果更加严重。 

第四,竞争使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认可,宿舍同学之间在奖学金、入党、班干部选举、助学金等方面自然存在竞争,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往往会同自己的好友等开始形成小团体,明争暗斗,形成紧张局面。另外,成功者洋洋自得,失败者不甘示弱,背地里各种议论,从而使舍友之间关系恶化,这些都不利于宿舍的团结。 

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适方法探索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抗挫折、抗压能力。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因为个性、地域、家庭环境等差异,必然会在某些场合或事件中产生分歧,从而引发人际矛盾。在宿舍中,因为要朝夕相处,即使是人际关系恶劣的双方都必须面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况,需要适当容忍,正确面对问题,并能在挫折和压力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篇7

“信”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为“仁义礼智信”的一部分,共同奠定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道德根基。孔子将“信”看作一个人之可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君子之成败(信以成之),一个政府与社会之存亡(自古人皆死,民无信不立)所系。[1]可见,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

1 人际信任的内涵及研究历程

1.1 国内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在1934年最早提出了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的观点,社会学家郑也夫认为信任是一种态度,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差与不对称性;二是不确定性;三是主观的倾向和愿望。[1]后来,杨中芳等人对中国人人际信任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界定,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人际交往的一方能够履行对方所托付的责任。[2]他们认为,人际信任的研究对象是当事人双方关系,重点研究双方个体之间的行为。陈介玄、高承恕(1991)在对台湾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进行研究时,认为人际信任是后天成就而形成的,它是针对于特定个人的一种信任。所以,国内研究中所定义的人际信任,关键词是责任、义务、双方关系等,双方信任的程度如何,是由交往双方共有的既定关系基础以及两人交往所累积的经验决定的。

1.2 国外的研究

国外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美国心理学家多伊奇(M.Deutsch,1958)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研究“信任”问题的学者,他是第一个运用囚徒困境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通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结果发现:双方合作与否反映了人际信任的有无。并提出信任的定义,为“个体根据预期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相应行动的过程,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一事并未如预期般地出现,此一行动所可能带来给他的坏处比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3]后来罗特尔(J.Rotter,1967)将“信任”定义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信任而不包括对事件的信任。[4]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人际信任进行研究,社会学界研究信任问题的代表学者有卢曼(Lumann,1979)、Mckinight和Cummings等人,他们认为,人际信任来自于个体间行为的互动。心理学界研究信任问题的代表学者有罗特尔(Rotter,1967)、赖特曼(Wrightsman,1992)、萨贝尔(Sabel,1993)等,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是人际信任逐步形成的助推器。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人际信任的研究侧重各有不同,国内偏重人际交往中信任所蕴含的义务和责任;国外则倾向于被信任者的期望、预期、愿望。

2 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在关于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哈丁(Hardin,2002)

指出信任过程受到信任者本身与被信任者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5]很多学者也普遍认同哈丁的这种说法,将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信任个体、关系属性、情境因素三方面。

信任个体包括信任者和被信任者,信任双方各自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对其他人的信任,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信任者对其所面对的社会成员人性、可信性等问题的看法和人际交往态度等内容,研究被信任者个体早期生活经历、社会化过程中比较大的事件、所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等内容。张建新[6]通过采用人际信任行为量表(ITBS)对中国、香港及美国三地大学生对“亲人”、“熟人”、“陌生人”三个群体中具体人物对象的信任进行测量。此外,信任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赋予信任不同的规则和意义。[7]情境因素(双方的文化背景及面对的特定事件)也影响着人际信任度的高低。

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其人际信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影响。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中,很多人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是受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身心状况和交往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郑信军(1998)[8]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内向与外向型因素和人际信任总分呈正相关。伍明辉[9]等人对广西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反,认为外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低,内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高。此外,田可新等人(2005)[10]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密切联系,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各量表值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者。

3 人际信任的研究焦点

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等变量的关系层面,但研究热点集中于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在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中,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分歧,张海钟[11](1996)认为个体的人格特质(如内向和外向特质)与人际信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戚少枫(2003)[12]、伍明辉[9](2006)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系数,相关不显著。总体认为人格特征的稳定发展可以增强人际信任水平。

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中,有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13]。这是学者普遍认可的观点,认为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因此,通过给彼此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建立人际信任。

在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很多既往研究多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偏重于心理学层面的研究。本人的硕士论文研究中,将冲突应对方式分为沟通化解、求助、退让、回避、竞争、报复六种,采用RotterJ.B的《人际信任问卷》测量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将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分为高人际信任和低人际信任,在做两者相关研究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沟通化解、退让、求助策略总分间呈现正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竞争、回避策略间呈负相关。说明人际信任度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选择沟通化解、退让、求助等积极的冲突化解方式,在面对冲突时,以一种善解人意、信任的态度看待冲突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选择求助于他人或做出退让,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应地,人际信任度低的大学生,面对冲突习惯抱有一种怀疑、否定的态度,将注意力指向自身利益的维护上,而不太关注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维持,选择竞争、回避等消极的应对策略,解决冲突问题。这一研究与吴清兰、梁莎莎(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方式的大专生,人际信任度也较高,而倾向于使用自责等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度较低。但总体上有关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也夫.信任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8):11.

[2]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5.

[3]M.Deutsch:Trust and suspicion.Conflict resolution,1958,

265-279.

[4]Rotter,J.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35:651-665.

[5]Hardin R.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M].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2.

[6]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3):311-316.

[7]杨晓莉,李一茗,邹泓.儿童、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2008(5):49.

[8]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2).

[9]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6):440-442.

[10]田可新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07).

[11]张海钟.高师专科学生性格类型分布及其性格特质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1.

篇8

1研究背景

有研究表明,79%的大学生认为,进入高校后感觉最烦恼的问题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并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国内外学者也一直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知网搜索“大学生人际交往”,每年均有700篇左右的研究论文,可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也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多、最常见的正是人际交往问题,据统计,最近两年,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所接待的来访者中,大约50%的来访者受人际交往问题困扰。可见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活的主要因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中,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章内容往往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方式,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台下听,学时为2学时左右,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很难真正学会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他们的烦恼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通过8学时的体验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理解和验证,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有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参与式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心理学依据是瑞士学者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美国学者弗洛姆的学习期望理论。本研究认为,比较适合国内心理课现状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应该是,课堂内容的70%~80%左右为参与式教学活动,其余20%~30%的课堂内容为本节课主讲内容及活动介绍、总结和分享。要求全体听课学生都参与到我们设计的参与式活动中来。我们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学生们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整理出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4部分,每部分需要2學时,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剧表演、团体训练、小组讨论、理论讲授以及互动分享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部分设计如下。

2.11~2学时

2.1.1将全班同学分组,8~10人一组,选出小组长,大家一起为小组起名字,确定本小组的口号。小组内部成员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小练习快速熟悉彼此。(课后要对所有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等。)

2.1.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性的特点,人际交往究竟难在哪里。

2.1.3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者怀疑过的人际矛盾事件,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小组长负责组织,现场分工,保证每个组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教师要给班级同学现场示范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模式,所有小组课后自行排练,下节课全班展示。对于无法通过心理剧展示的问题,请学生为教师留言,网上解答。

2.23~4学时

2.2.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心理情景剧。教师要现场讲解应该如何处理该矛盾(付出与回报)。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2.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的技巧,法宝之一,微笑和赞扬。

2.2.3作业,搭讪陌生异性,目的是认识彼此,找到共同话题。搭讪过后写出整个过程及自己的感受。下节课展现整个搭讪过程,学生可以邀请搭讪对象来到下次课的课堂,也可以找本组成员代替表演。

2.35~6学时

2.3.1表演搭讪过程,心理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使其熟练应用微笑与赞扬,以及如何应对尴尬等情况。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3.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技巧,法宝之二,自嘲(示弱)。对于如何自嘲或示弱,心理教师要与学生搭档进行示范教学,示范要注意,尽量使用学生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课后练习的效率。

2.3.3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后练习,每位组员都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自己进行自嘲,其他成员配合。下节课展现自嘲过程。

2.47~8学时

2.4.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自嘲过程,教师要在其表演过程中及时指导并给予当事人鼓励,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4.2心理教师现场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提高自信心的小练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分享,最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开展团体训练活动——“优点轰炸”。

3研究过程与方法

3.1被试

随机选取在校大一学生380名,男女各半。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在班级的教室团体施测,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2份,剔除废卷7份,最终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8%。在选取有效的365个学生被试中,选择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得分处于低分段的146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3人,一组为实验组,使用参与式教学,另一组为控制组,使用普通式教学,学习内容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

3.2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包含了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性心理障碍、精神病倾向等12个因子,信度为0.837。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该问卷由28题组成,包括影响力、情绪控制、开放性、包容度、冲突化解、乐群性、友谊表达、异性关系处理、交往风度及语言表达10个小维度。通过对10个小维度的进一步因素分析,又可为4个大维度,即人际结交能力、人际融合能力、人际表达能力和人际理解能力。该问卷的克伦巴赫系数在0.725~0.946之间,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76。平均得分在2分以下的为交往能力差,得分在2~3分的为交往能力较差,得分在3~4分的为交往能力较好,得分在4~5分的为交往能力好。

3.3研究方法

大学生被试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课程共8学时,一周一次2学时课程,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再利用spss软件比较实验组(参与式教学)与控制组(普通式教学)的结果差异。

3.4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Excel2004和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

4.1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组间对比

对两组成员在授课前和结束后进行前测与后测,现将两组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结果表明,授课前,实验组与控制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授课后,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控制组,且差异显著。

4.2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组内对比

为进一步了解成员的差异是否由授课内容导致,现对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前后测组内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结果可知,实验组人际交往四个维度成绩在授课前后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授课前后分数虽有提高,但各维度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5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实验组被试在人际交往四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有效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授课前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组学生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始前兩组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同一水平。随后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而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授课后两组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可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被试在人际交往四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在人际交往四个维度上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有效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这与其他研究者(如:王月琴、李海燕等)关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原因分析:首先,参与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氛围十分融洽,小组活动提高归属感,降低孤独感,摒弃传统课堂中出现的事不关己的“低头族”现象。在团队中提倡每位小组成员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成员,在团队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来体验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从而认识自我,调整自我。随着团体活动的深入,成员体会到了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逐渐放松自己,消除心理防卫,更加积极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谈,在积极参与团体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

其次,在课程进行中采用心理剧的方式进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设身处地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心理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处理办法,使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能够真真正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门有价值的课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参与式教学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方案的制定是根据学生实际的需求,除了教授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还协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共性发展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另外,授课后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都比授课前的要有所提高,控制组在授课前后并在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人际关系能力也有所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中被试为大一学生,刚来到大学新环境接触新同学难免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较多困扰。随着成员在新的教学方法逐中渐学习了人际交往技能,适应了新的环境,其人际交往水平都有所提高,前后测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控制组进行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其人际交往水平略有提升,但后测与前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主要是大一学生一直处在一个需不断摸索和学习人际交往的新环境中,随着课程的进行这段时间他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事件、自身成长等因素导致其水平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郭俊汝范成博.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篇9

关键词:军校学员;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

1.研究背景及目的

人际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个体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凭仗。人际间互动离不开信任。若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审视,军校学员正处于成人初显期,此阶段的人际信任感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若从教育的观点审视,军校生涯是军校学员一步步进入任职岗位的过程。军校学员所处的人生阶段处在从校园逐渐走向社会的阶段,他们的对社会对人生的阅历从单薄到丰富,人际关系的圈子从单纯到复杂。虽然军校学员心智和生理已经成熟,但是如何在当代人际信任出现裂痕的大环境下,保持对他人、对世界的足够信任而不至于崩塌,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应该对军校学员的人际信任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致力于培养其良好的人际信任。

军校学员的人际信任质量对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具有直接影响。而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军校学员的学业、训练,工作和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是军校学员生涯的课题,是一种无可避免的情境,也是军校学员的主要压力来源[1]。而军校学员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是和战友进行合作和亲密关系建立的前提。如果军校学员一味拒绝信任他人,会让他在人际关系上失去了社会支持,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获得是非常不利的[2]。社会支持的缺失所引发的主观幸福感下降,也会再反馈到人际信任,使得军校学员对人际关系更加失去信心,继续加剧主观幸福感的低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甚至会增加社交焦虑、抑郁等风险[3]。

很多人都认同,军校学员的年级和专业对军校学员的人际信任有一定影响。随着年级的增高,或许是学员人生经验的丰富,所遭遇的被蒙蔽、欺骗的事件的累积,对人际间的信任也随之降低。同理,文科生由于接触到了很多哲学、心理学等资料,对人性持比较悲观的态度,也影响人际间的信任。因此,该课题研究应得到充分关注,但实际上军校学员的主观幸福感和人际问题的研究现状来说还不是很丰富,也很少涉及到对学员个体特征的全面研究,包括生源类型、专业、年级、是否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生源类型和户籍所在地中的影响。本论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研究的缺陷,从而为后续有关军校学员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2研究意义

有些人认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军校学员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全身心投入学习工作中,日后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而军校学员本身的幸福感是可以被暂时搁置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经常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工作中,以至于我们失去对我们自身幸福感的关注。最终,这样的策略会反过来伤害我们,使个体陷入了焦灼不安甚至抑郁烦闷中。增强军校学员主观幸福感,对他们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进而更好地完善自我、报效祖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因此,研究不同类别军校学员心理压力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区分情况,对症下药,对存在高风险的学员个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解决学员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进步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员更好地投入到日常学习训练之中,对于上级分配的各项任务也能够更加按时保质地有序完成。

军校学员比起普通地方大学生来说,具有更大的丰富性。从生源类型来说,军校学员中有刚刚经历过地方高中的本科青年学员和部队考学的本科士兵学员;有在基层经历锤炼的士兵保送学员;还有少数的干部子女学员原生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上的差异影响到了个体人格特质上的差异,并从而影响他们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态度、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导致了不同类别军校学员面临的人际信任问题会存在差异性。如何有的放矢,对不同类别军校学员面临的人际信任问题和由之带来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提高,保障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综合分析当前军校学员的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果,在指导和促进教育教学,以及开展相关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正常军营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军校学员因为某些因素产生主观幸福感较低等情况。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我们从军校学员这一特殊群体的人际信任视角思考主观幸福感水平变化的根源,进而以军校学员的人际信任为出发点探索主观幸福感,有着莫大价值。

3.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幸福是认知和情绪上的满意感,是一种爱、满足、快乐和喜悦的状态。然而不同的人对幸福有自己独特的定义。有人说幸福就像处在一个可以休憩的场所,温暖、安全,不需要去躲避威胁,也不需要努力追逐奖赏;有些人说幸福是你找到适合你的地方,在这个位置,你不觉得不情愿,尴尬,窘迫,而是感到自然而然[4]。个体对于幸福感的理解是从一定的主观感受出发的。因此,文章定义的幸福感为个体所感知到的幸福感,即主观幸福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形态、人民意识形态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剧变。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人际关系的信任感。就本文所关心的军校学员信任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仅仅少数军校学员对他人有较高的信任感,大多数人信任感水平一般。缺乏信任感的军校学员无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体现在不能和战友、干部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即使军校学员处在一个结构相对简单、欺诈相对较少的环境,信任水平仍不理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所接收到的各种负面信息和所经历的不公正对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这个群体正在经历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军校学员的人际信任对其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军校学员,虽然心智和生理已经成熟,但是由于军校学员处在从校园逐渐走向社会的阶段,社会经历从浅薄到丰富,人际交往从简单到复杂,如何在当代人际信任出现裂痕的大环境下,保持对他人、对世界的足够信任而不至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畏惧和不信任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关注军校学员人际信任,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注意培养其良好的人际信任对其主观幸福感是很有意义的,人际信任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军校学员学习训练,工作表现和人际交往水平。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军校学员人际信任从是否为独生子女、年级的角度看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生源类型、专业和是否为城镇户口的角度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军校学员主观幸福感从是否为独生子女、年级和是否为城镇户口的角度看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生源类型、专业的角度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如下:

从生源类型这个角度看,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生源虽然考入军校的方式不同,但是都同样在考前面临较大的压力,在年龄上同一届的部队生虽然普遍比青年生大,在部队的经验和阅历比青年生多;不过随着在军校共同生活的时间增加,两者之间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小。

从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个角度看,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表现为独生子女在两方面的得分都低于非独生子女。可能的原因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是家庭的中心人物,父母在对其照顾的过程中处处顺从同时对独生子女的期望不仅多而且高,此外独生子女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生活环境中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在与他人相处中更多的考虑自身的利益,遇到困难不愿积极面对,导致主观幸福感不高。

从年级上看,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整体上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增长,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在逐步提高。可能的原因是从大一刚入校时大多数人是不太适应军校的生活节奏和环境的,同时面临的学习训练压力都比较大,导致在心理上情绪不高,与他人的交往不积极主动;而随着在军校生活的时间变长,学习的技能以及人际交往的增多会提高自身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从专业类型上看,文科和理科的学员在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两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不同专业的基础科目基本是一致的,同r专业课的开课时间比较迟导致文理科的学员受到的专业影响没有地方大学的学生那么深。

从是否为城镇户口这个角度来看,人际信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主观幸福感上又有着显著地差异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来自城市的学员家庭条件普遍要好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学员,经济条件的水平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学员的主观幸福感。

通过相关分析可知人际信任水平不同的学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而当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人际关系的作用更是可见一斑。每个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接纳和认同,而人的愿望与现实的差异就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更确切地说,对社会关系满意的个体往往会更加幸福,这是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性支持的重要基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事件对个体总体满意度的不利影响[15]。相反,对社会关系不满意的人可能具有消极的自我概念,怀疑自己的人际能力,然后导致消极情绪,降低自信,变得畏畏缩缩,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从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因此,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环境,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军校学员提高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刘波, 张俐. 本科教学评估中军校军校学员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D]. 重庆医学,2010. 39(5), 567-568.

[2]商春艳.上海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D].南京:上海师范大学,2010.

[3]王希平.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

[4]陈抗,张英彦.国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宿州学院学报.2011(03)

[5]杨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杨秀木,申正付.人格特质、人际信任与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 第35卷第一期

篇10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把握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早日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影响着生理健康

健康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心理健康常常会对生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常常会影响消化、循环、内分泌、免疫、呼吸等生理系统的活动,从而使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2.心理健康影响着环境适应

在人的一生中,周围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心理健康状况则影响着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健康的心理状况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变化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要求;有助于大学生承受外界环境造成的压力,促使大学生与环境保持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更好地主动适应大学及未来生活。

3.心理健康影响着潜能发挥

所谓潜能,是指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学习和工作,逐渐形成的能力倾向。人人都有一定的潜能,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潜能都能得到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对潜能发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在学习和其他实践活动中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自身潜能的更好发挥。

4.心理健康影响着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全面发展。大学阶段是人生道路各阶段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要面临很多过去从没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由学习产生的学习压力也成了大学生较大的压力源之一。大学的学习具有与中学不同的特点,课余时间很多,自主学习为主。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及时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这种改变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容易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虚度时光。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增加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感。对于学习和学习带来的竞争压力,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否则容易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并导致焦虑失落心理及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

2.人际关系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主要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与实现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信息交流,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会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需要宽容与合作。但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往往不能很快地适应独立的生活。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常常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现象。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懂交际技巧、人际敏感等原因使一些大学生封闭自我、害怕交往,影响了心理健康。

3.情感问题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往往在18~25岁之间。他们向往美好的爱情,但由于生理心理还没完全成熟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把爱情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的倾向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并因此造成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学生由于年轻,情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遇到情感方面的挫折,并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据报道有近3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情感方面的困惑,因情感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案件目前已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伴随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工作出路问题,并不得不因此而放弃很多施展自己个性空间的机会,甚至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比如用很多的时间去背GRE单词,花很多的精力去准备让自己感到非常烦躁的各类证书考试。但这些努力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还是个未知数,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状态。严峻的就业压力,容易让人产生紧张、恐惧、焦虑、逃避的心理,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哲学的有关原理告诉我们: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即使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同时,另外一些大学生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1.保持浓厚学习兴趣,正确面对学业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乐于接受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从而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学习各种新知识,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主动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和未来的社会,而不应被动地让环境和社会来适应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提前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注重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主动进行人际交往,保持和谐人际关系

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曾经说过:“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际关系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意识和亲和力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增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且能在交往中用尊重、理解、宽容、信任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大学生应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策略和原则,积极健康地进行人际交往。同时大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对情感问题合理认知,在积极健康的交往中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己。

3.树立正确自我意识,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大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来说自我意识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大学生若过高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负甚至狂妄自大;而如果过低评价自己,就可能会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意识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越接近现实,社会适应能力就相对越强。因此,大学生应在积极开放的人际交往中,通过比较鉴别、客观体验等方法,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主要涉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大学生应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品质,积极悦纳自我,不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完善自我。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篇11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灾后人口迁移不仅表现为人口居所的搬迁,同时也是移民一整套生存发展系统的综合变迁和持续适应过程,而灾后移民的社会适应,既牵涉到个体的生存发展,同时也对区域人口重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因灾人口迁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前期人口迁移的规划部署工作,同时也必须重视移民后期的社会适应问题。

一、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

社会适应研究“最早源于有关智力缺陷、智力落后的诊断标准的探讨”[1],是“个体在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持续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为了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动而做出的积极或被动的行为改变”[2];高斯习德(Goldscheider)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3],全美智力落后协会(AAMD)对社会适应的定义是:“个体达到人们所期望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团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有效性和程度”[4]。从心理学的视角看,社会适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心理现象[5],其自研究伊始一直贯穿于心理学的人格研究、智力研究和应对行为研究的过程中[6,7];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界则更关注族群接触后社会适应的后果,并由此产生“同化论”和“文化多元主义”两大对立的观点[8]。

国内相关的移民社会适应研究中,对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的考察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路线:一种是通过对个体行为表现的持续观察,经验概括个体心理调适和行为转变的过程和机制,这一方法常常为心理学预期所采用,但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迄今并没有出现相关深入的研究实践;更多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在考察移民社会适应时都倾向于采用第二种研究路线,即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或田野研究,以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收集一手资料,进行深入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来客观呈现移民在多维度下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而在客观证据或主观理解的基础上总结问题并阐释原因,最终给出对策建议。由于不同类型移民的自身特征差异,学者们在具体研究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操作出不同的移民社会适应结构内容[913]。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界对个体社会适应的逻辑结构区分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心理学侧重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中心理和人格适应等内容的认定,而人类学基于移民视角更加强调文化适应范畴,社会学界又在调查研究中将社会适应的结构内容细分为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的适应亦或是生产、生活、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等的适应,但针对不同的移民群体也会相应考察其在不同侧面和内容上的社会适应:对水利工程移民,一般强调生产、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内容的适应;对生态移民,一般侧重文化和生计发展的适应;对城市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的是心理认同和经济层面等适应。

基于此,文章通过对移民社会适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参考,结合本次调查的灾后移民个体特征,认为灾后移民的社会适应实质上就是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移民的社会适应内容实际上就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对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技能和文化的不断学习、内化及其在新环境下的心理调适。由此,将现阶段我国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系统构成概括为:心理适应、生产按照人口论观点,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仅指物质资料生产,广义则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文中“生产”为狭义的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和文化适应五个方面。

第一,心理适应是社会适应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众所周知,意识支配行动,灾后移民在应对生存环境变动时,首先会产生心理上的变化,移民若想更好地适应环境,必须不断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下的行为方式以符合自身在新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生产适应是个体社会适应得以进行的物质前提。人口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两大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没有物质资料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衍续。同样,灾后移民在其社会适应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经历生产适应,生产适应是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前提条件,移民必须在生产适应的基础上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可供于自身和家庭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具体而言,生产适应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对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工作的适应等内容。

第三,生活适应是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重点内容。在生活环境发生较大或重大改变时,灾后移民必须适时通过继续社会化或再社会化掌握适应性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主动进行生活适应,才能使自身有效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基本条件。生活适应首先表现为对新的生活环境如生活设施环境、自然环境的适应,其次包括在新的生活环境下生活观念和生活技能等的掌握和适应,此外还应有应对生活困难的心理和行为调适等适应内容。

第四,人际适应是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主要构成。人是生活在由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中,人际关系也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灾后移民在迁居后,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或多或少地遭到破坏,他们社会适应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人际关系网络的恢复和重构,人际适应也是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人际适应包括对新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亲属及朋友关系等的调适以及对社区和社会参与的适应。

第五,文化适应制约着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总体成效。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文化适应是个体社会适应模式是否能够得到维持和延续的关键环节,也是移民为应对新的生活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策略。灾后移民在搬迁到新的居住地时,有可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移民在面对风俗习惯、生活观念和多元文化交互激荡和冲突的情况下,如何采取适应策略和达成何种具体的适应状况也为学者们集中关注。

上述五个方面的社会适应共同综合作用,相互交织构成了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系统。心理适应状况直接支配移民在新环境下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制约其生产、生活和人际适应。同时,移民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也会面临包含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等在内的或多或少的文化差异上的难题,在文化层面的适应状况又会综合作用于移民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影响移民其他社会适应层面的状况;另一方面,移民在生产适应、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等层面的适应也会反作用于其心理适应,移民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心理预期的差异状况会进一步反馈于他自身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状况实证评价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概况

从已有经验研究情况看,社会适应主要包括个体在生产、生活、文化、人际关系和心理五个方面的适应,但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会因研究对象的特征差异而有所操作侧重。本文结合经验研究和对调查对象特征的把握将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内部系统操作为生计发展适应、基本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文化适应四个维度灾后移民一般是在灾后恢复重建后期即灾后较长时间后最终长期或终生迁移安置的,除了个例之外,大部分个体的心理创伤的康复等已经在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前期完成,其心理适应内容应该侧重于对当前生活的心理预期和对往昔生活情境的追忆及其调适等,因此调查在前期操作化时并未单独发展心理适应维度,将具体考察心理调适的指标纳入到基本生活适应维度下。并相应发展评价指标(见图1),设计出的问卷由个人基本情况、基本生活层面的适应状况、经济生产层面的适应状况、人际交往层面的适应情况、文化层面的适应情况和总体适应状况六个部分组成。

调查主要在“5?12”汶川地震灾后移民集中的北川等四地进行,实际调查中因调查地点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多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两种方案抽取样本,实际发放问卷765份,回收有效问卷6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超过81%;回收的有效样本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婚姻家庭结构等相对比较合理(见表1、表2),其分布状况与调查区域的移民总体状况较为接近,对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也显示数据具备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较强的结构效度。

(二)评价方法与步骤

根据经验操作和发展的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结构维度与指标主要是基于收集相应的数据考虑,并不一定能与实证分析完全吻合,这就需要针对具体收集的数据,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调整。基于此,文章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前述操作化出的能够反映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14个因变量进行主成份分析,结果见表3~5。

由表3~5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显示4个公因子分别对各变量的影响程度,据此可以写出4个公因子的方程表达式(式1~4):

F1=0.294×工作满意度-0.207×工作适应度+0.299×收入满意度+0.264×收入提高信心+0.750×居民交往度+0.848×向亲戚求助意愿+0.854×向邻居朋友求助意愿+0.725×邻里关系满意度-0.113×原居住地怀念度-0.073×原居住地熟人怀念度+0.272×风俗习惯适应度-0.033×社区环境满意度+0.213×生活满意度+0.059×生计发展技能掌握度(1)

F2=0.488×工作满意度+0.728×工作适应度+0.648×收入满意度+0.467×收入提高信心+0.110×居民交往度+0.033×向亲戚求助意愿+0.104×向邻居朋友求助意愿+0.233×邻里关系满意度-0.099×原居住地怀念度+0.081×原居住地熟人怀念度+0.519×风俗习惯适应度+0.123×社区环境满意度+0.178×生活满意度+0.675×生计发展技能掌握度(2)

信心+0.041×居民交往度-0.060×向亲戚求助意愿-0.054×向邻居朋友求助意愿-0.139×邻里关系满意度+0.868×原居住地怀念度+0.849×原居住地熟人怀念度-0.124×风俗习惯适应度+0.017×社区环境满意度+0.011×生活满意度-0.152×生计发展技能掌握度(3)

F4=0.242×工作满意度+0.112×工作适应度-0.119×收入满意度+0.134×收入提高信心+0.258×居民交往度-0.036×向亲戚求助意愿-0.058×向邻居朋友求助意愿+0.213×邻里关系满意度+0.108×原居住地怀念度-0.113×原居住地熟人怀念度+0.348×风俗习惯适应度+0.761×社区环境满意度+0.751×生活满意度+0.145×生计发展技能掌握度(4)

最后,根据客观数据所支持的因子分析结果,按照各公因子支配下的指标属性,论文具体将F1因子命名为“生计发展适应”因子,将F2命名为“基本生活适应”因子,将F3命名为“心理适应”因子,将F4命名为“人际交往”适应因子,并由此最终得出与理论分析稍有不同的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实证评价体系(见图2)。

(三)结果分析

综合对生计发展适应、基本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状况表现及其相关调适行为的描述和评价,结合分别反映四个社会适应层面公因子F1、F2、F3、F4的加总和赋值结果比较(见表6),可以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从频数分布状况可直观发现,四个层面的社会适应状况中,生计发展适应和基本生活适应下不存在“很不适应”者,“不太适应”者比例也分别不足5%和2%,生计发展适应状况较好者均表现为“很适应”,基本生活适应下大部分为“比较适应”者;人际交往适应下仍然存在一定比例(12.5%)的“不太适应”及“很不适应”的人,心理适应下调查对象则多集中在“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

从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分析认为,四个层面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明显分化。生计发展适应状况相对最好,其均值为1.98,介于“很适应”和“比较适应”水平,但样本数据相对较为离散;其次分别为基本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二者均值分别为2.34和2.44,介于“比较适应”和“适应一般”水平,其中基本生活适应样本数据相对更为集中;在思乡情绪层面的心理适应状况相对最差,均值为3.96,可近似认为处于“不太适应”水平。

结合公因子所支配的具体评价指标分析,研究认为,由于此次调查对象均为政府统一迁移安置且进行整体搬迁,在迁移规划和迁居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较为充分的背景下,移民在住房满意度和工作适应度等自评指标上偏向“很适应”,导致生计发展适应评价水平相对较高;加之移民整体没有跨越文化圈,总体上不会面对陌生的区域文化环境,他们的风俗习惯适应良好,同时虽然受到摇号分房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但“整体搬迁”使得居民日常人际交往关系并没有支离破碎,因此他们在相关指标层面倾向于“比较适应”,基本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相对良好;在反映思想情绪的两个指标上,移民总体倾向于“比较怀念”,这也直接导致心理适应因子赋值相对较低。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