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能源管理与节能

能源管理与节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0 08:51: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能源管理与节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能源管理与节能

篇1

1 企业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概述

1.1 企业用能特点

能源消耗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且在企业产品成本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节能降耗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能源种类复杂,包括电、水、燃气、煤油、生物质等,却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面临基础能耗数据缺失、数据统计不完善、可靠性和真实性差、能耗分析手段匮乏等一些列问题,如何建设企业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已成为众多企业决策者关心的问题。

1.2 系统架构

企业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系统管理层

系统管理层针对管理、操作人员,是人机交互的直接窗口,也是系统的最上层部分。主要由系统软件和必要的硬件设备,如工业级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系统平台软件需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采集现场各类数据信息、分析与处理等,并以图形、数显、声音等方式反映现场的能耗状况。

(2)网络通讯层

通讯层主要是由以太网设备及总线网络组成。该层是数据信息交换的桥梁,负责对现场设备回送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传送等工作的同时,转达上位机对现场设备的各种命令。包括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通讯网关、数据采集器等设备。

(3)现场测控层

现场测控层是数据采集终端,主要由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计量仪表组成。用于计量水、电、气等能耗数据。计量仪表需带有RS485、M-Bus等通信接口,可以方便的接入到通信网络里。

2 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

2.1 管理水平受到局限

首先,在将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的过程中,存在管理水平受到局限的问题。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期,将其应用在企业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了解程度较低,可能会出现数据分析错误、预报不准确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流动速度较快,无法对企业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精确判断。

2.2 复杂工序影响生产

在将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的过程中,存在复杂工序影响生产的问题。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的操作比较复杂,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导致生产工序停止运行。企业在应用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高耗能的器材进行技术改造,还需要对高耗能器材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二者的同时进行可能会导致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陷入卡机停顿。

2.3 数据采集难度较大

在将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的过程中,存在数据采集难度较大的问题。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需要记录大量的信息数据,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却存在数据采集装置覆盖面积小的问题。一方面,数据采集装置模型的构建和实际生产情况不相符合。另一方面,数据信息的范围过大,采集装置并不能实现对数据的全面采集。

3 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3.1 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

首先,将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中,应该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管理人员是进行信息化能源管理的主体,因此在开展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突出管理人员的领导职能。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管理人员应该落实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科学的信息化能源管理决策。第二,管理人员应该对系统分配资源进行二次审核,并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第三,管理人员应该优化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的队伍组织,为系统提供人才支持。

3.2 规范信息化管理程序

将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中,应该规范信息化管理程序。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应该严格遵照管理流程。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应该对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技术规划,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形成系统模型。第二,应该对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看系统是否能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第三,应该对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效性进行检验,对节约的能源总量进行计算。

3.3 落实信息化建设资金

将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中,应该落实信息化建设资金。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企业应该成立专项资金,投入到系统建设之中。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证流动资金的畅通,为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第二,成立专门的系统维护小组,对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3.4 壮大信息化管理队伍

篇2

1.“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EP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是由节能服务公司(国外简称ESCO,国内简称EMCo)通过与企业签定能源服务合同来为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的模式。即:节能服务公司自带资金、技术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在合同期,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回收投资和获得利润,合同结束后,设备及效益归企业所有。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原本由能源用户进行的节能改造工作现由节能公司承担,能源用户坐享节能改造成果;二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来实现赢利的目的;三是能源用户利用预期的节能效益引进新型节能技术,改造升级现有设备;四是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开拓节能市场,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客观上提高了全社会节能降耗水平。

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作用是能够有效排除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障碍,其核心是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合作,通过实施节能项目创造节能价值来实现互惠双赢。

能耗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接受节能服务,自身不投入,不担风险,不占用太多精力,不需要额外投入节能资金就能引进新型节能技术,改造升级现有设备,坐享节能成果。

节能服务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的节能服务,容易开发潜在的巨大节能市场,通过同类项目的开发和大量“复制”来提高其节能项目的运作能力,降低节能项目的实施成本,在为能耗企业提供节能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随着节能服务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发潜在的巨大节能市场,可带动节能产品生产、租赁和节能投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国外的发展现状

1.“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外得到普及

“合同能源管理”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之后,就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据统计,美国已有专业节能企业2100多家,其中有些公司已形成跨国集团。2003年仅纽约州专业节能公司的营业额就达85.5亿美元,节能客户已由工业企业扩大到机关、团体、学校和私人住宅。1990~1994年,加拿大EMCo协会所属公司的营业额每年递增了60%。

2.“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得到推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以促进国内节能机制的转换,提高能效,节能减排。早在1996年就开始组织实施“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以示范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一期,于1998年12月正式实施,在北京、辽宁、山东建立了3个示范EMCo,并成立了国家节能信息传播中心,为项目提供技术援助。项目二期,于2003年11月正式启动,将世行/GEF赠款的绝大部分用作EMCo商业贷款的专项担保资金,进一步在全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促成更多新EMCo的建立与发展。到2005年12月底,三家示范EMCo累计为客户实施了423个节能项目,节能能力达到135万吨标煤/年,项目寿命期内的节能总量为1411.3万吨标煤/年。二期到位专项担保资金1100万美元,拉动节能投资29505万元人民币,实现银行贷款18090万元人民币,累计担保总额16271万元人民币。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和国内巨大的节能市场,在国家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各省纷纷建立和发展节能服务公司,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步伐。湖北2002年1月成立首家EMCo――湖北美欧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并申报第二批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2002年10月,上海成立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和上海首家EMCo――上海市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并制定了2003~2005年上海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规划。自2002年10月起,“合同能源管理”在上海兴起后3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其中30多家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完成了各类节能项目200多个,有3.1亿元的非政府资金投入,年节约能源15万吨标准煤,减少用电负荷80MW,年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粉尘42吨,全部投资预计在3年内可收回。“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再结合本市“十一五”节能规划的内容,组织、协调安排40个大中型节能项目,预计可削峰140MW。经过5年努力,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效果要达到相当于建成一个600MW的能效电厂。

从2004年国家成立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到2006年,EMCo会员已发展到226家,年均增长54%。截止到2006年底,国内各类EMCo共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426个,形成年节能能力28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81万吨。

三、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促进吉林省节能工作

吉林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期,要完成“十一五”能耗减低目标,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从节能效果看,国外普及、国内正在推广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可大幅降低企业的投入和风险,是节能的有效方式。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推动全省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一)吉林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吉林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除了财税、融资等国内共性市场障碍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节能产业薄弱。据各节能网统计,目前相关节能企业有16家,其中14家为节能产品生产企业,2家为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起步晚,发展缓慢。

二是节能市场尚未形成。“合同能源管理”在省内尚未广为人知。从长春市四星级以上酒店能管部门的问卷调查显示,不知道“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占70%。从3家大型企业、2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看,大型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都有所了解,而中小企业则基本空白。由于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不甚了解,EMCo与客户在节能服务的具体环节上难以达成共识。

三是存在信息障碍。目前全省还没有一家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权威、实用的综合节能信息。金融部门、私人投资者等潜在的节能投资方,对节能项目的可赢利性不甚了解,节能市场和节能资金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脱节。

(二)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2007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的关键一年,需要强化手段为节能降耗助力。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有必要加强政府推动,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公司,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1.成立专门机构,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借鉴外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经验,建议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对EMCo的指导工作。从科研院所、大型重点企业、机关部门中挑选人员,组成过硬的节能管理专家队伍,研究制定“吉林省‘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及扶持政策,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认知度。举办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大中型重点企业、节能服务公司参加的“合同能源管理”培训班。一是提高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立全省节能服务体系、推动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以及对国家节能政策和形势的认识;二是使耗能企业与EMCo正确理解和运用“合同能源管理”。

3.加大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合同能源管理”。一是动员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节能知识、政策和法规,提高全民节能意识;二是在政府网站开辟节能专网,权威、可靠和有效的信息,引导社会投资者及企业决策者了解、关注节能,搭建节能服务公司与耗能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三是开通能效诊断热线,积极开展网上培训、交流和咨询活动。

篇3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美国能源协会、同济大学、建委节能组织以及标准化办公室的共同主持下上海已经出台了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这个标准是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公共建筑当做控制的基础对象的,以将建筑运行的能源消耗节约50%作为控制节能的目标,对建筑各个能耗系统的运行参数以及围护结构等参数进行规定,同时对于不能够满足某种强制性规章制度的建筑物提出全年建筑能耗的费用控制措施,强调了公共建筑全年运行的能耗不可以突破规定范围值。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我国建筑管理与建筑能源匹配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建筑对象的调查

根据我国相关文件中的规定,将我国的公共建筑划分为12个种类,其中占据比例较大的是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笔者在针对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时,便以这两类建筑作为基本的调查对象,因为其他的建筑大多是在设计或者是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电气设备的使用和耗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性,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在照明设备和空调设备的运用情况,以过去十年之间完成的建筑物为基数,从中随机选择33栋不同高度、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作为调查对象,对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结果

(一)当前我国公共建筑正处在快速增加的阶段,其建筑功能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传统建筑的唯一功能在经过多年的改进后进行得到了充分的扩建和改建,通过多年的努力,建筑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而新时代建筑在施工甚至是设计的过程中就将消费市场的这一需求充分考虑进去,致使目前我国公共建筑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最为典型的就要数旅馆、商业以及办公建筑的结合。例如在本次被调查的33栋建筑物中,宾馆办公楼和商业办公楼所占有的比重非常大,其占到了调查总百分比的55%。

(二)建筑管理的具体情况

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商场中有很多公共建筑的管理和维护模式,根据调查人员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该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中,公共建筑物运行管理的模式主要由投资商控制,投资商通过出租来使用建筑物空间,并且以固定工资的形式招聘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其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的任务是管理整栋大楼的设备管理和建筑物维护,这样的情况占调查百分比的55%。而建筑业主本身管理建筑物的情况只占到了33%。同时以固定资金的承包形式招聘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的情况占到了总百分比的6%。

(三)建筑空调系统能源匹配的具体情况

我国夏季空调通常都是以电作为空调运行的主要动力,在供电高峰期也使用过用油替代电能源的溴化锂制冷机组来提供空调所需的能源消耗,但是后来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有很大部分的溴化锂制冷机组逐渐被取缔。根据这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能够看出,虽然以电当做主要能源的格局仍然存在,但是复合能源和天然气的使用频度正在逐渐上升。比如像在该次调查研究的公共建筑物中,有大约8%的公共建筑用天然气代替电能为空调提供运行能量,并且这些公共建筑物将天然气当做空调运行的唯一能源在使用,而公共建筑物中使用复合能源的比例也占到了8%左右。

可是冬季热源使用的情况就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了。根据调查人员调查统计的数据可以清楚的了解高层建筑物中,虽然单一能源使用的情况仍然占据了88%的最大比例,但是其中以电作为单一能源的公共建筑物却只占到了大约44%。对于将蒸汽、燃气以及油等作为公共建筑空调供能的单一能源,其使用的比例有明显的增长变化,特别是使用燃油锅炉的情况占到了冬季热源的大约30%。

三、技能潜力的具体分析

(一)多样化的建筑功能致使管理系统和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越来越复杂

也许是处于人性化考虑,使得多样化的建筑功能已经成为了当今我国最流行的建筑形式。就算是在相同功能的公共建筑物中,由于建筑物用户的使用方式不同,致使建筑空间使用的功能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别。使用功能的不同致使建筑物内各个空调的能源复合特征和使用时间也不尽相同,与之对应的能源系统管设计和管理以及建筑管理都需要做出相应的适应和调整,所以,建筑功能变化的情况直接带来了建筑能源供应管理与供应系统的复杂化。

(二)从我国建筑技能工作目前展开的形式上来说,其主要侧重点在于对建筑的设计上,而事实上,因为建筑工程竣工以后,其运行管理和功能管理通常更能够决定建筑实际的能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设计对于建筑节能的影响要低于建筑管理对于建筑节能的影响。我国目前建筑管理的模式主要是建筑的业主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建筑物,与此同时,交付管理费问题上主要采用的是定额支付方式,就是不管建筑物的能耗是否降低,物业公司的酬劳都是相同的,用这种方式来管理建筑,很明显不能起到激励管理工作者努力工作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也没有管理人员对节能问题进行改进。所以就出现了能耗持续增高的情况,致使建筑物业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管理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有一定的阻力,所以建议物业管理单位改进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从而真正的适应新时代下建筑节能的具体需要。

(三)大力发展符合能源对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公共建筑物内的复合能源在今后一段时间的使用中使用频度必将逐步增加,它的优势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第一点,西气东输工程必将促使我国天然气更好的应在建筑节能建设中,同时其也可以为符合能源应用提供各种各样的选择空间。第二点,建筑使用的能源可以降低建筑物对电网的依赖,最终实现环节电网压力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将供求矛盾很好的解决。第三点,能源制冷机组运行特性的不同致使其各个特性也各有各的优点,它们合理的搭配能够帮助物业管理工作者灵活调度建筑需求,并且能够适应复杂的功能建筑需求。但是就建筑领域应用复合能源的情况看,还需要政府部门及时的改善原有的市场机制、政治导向等内容,在这方面还需要有关人员做进一步的研究。

总结

建筑能源与建筑管理匹配中的建筑节能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对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其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课题之一,所以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建议我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积极研究最新匹配措施,为我国建筑产业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雷丽珍. 浅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J]. 深圳土木与建筑, 2006,(04) .

[2] 贾红, 赵鹏, 刘小云. 关于住宅建筑体形系数的分析[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篇4

进一步明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依据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原则,该类项目应具备查账征收条件,实行核定征收的不得享受优惠政策。

对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期短于定期减免税优惠期的处理问题,按照孰低原则,规定对效益分享期短于6年的,可以按合同约定的实际效益分享期享受上述定期减免税优惠。

110号文件第二条第(二)款第2项规定“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按照应税收入与税前扣除匹配的原则,避免这部分资产因税法规定折旧或摊销年限大于合同约定管理年限而未折旧期满或摊销结束,77号公告规定部分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年限,应与合同约定的效益分享期保持一致。即,有关投资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按税法规定作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形成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应按合同约定的效益分享周期计提折旧或摊销。

对于在合同约定的效益分享期内发生的期间费用,77号公告规定了合理分摊的具体办法。即,期间费用的分摊应按照投资额和销售(营业)收入额二个素计算应分摊比例,二因素的权重各为50%。

77号公告还明确,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项目应属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规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包括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优惠实行事前备案管理

节能服务企业享受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涉及多个项目优惠的,应按各项目分别进行备案。节能服务企业应在项目取得第一笔收入的次年4个月内,完成项目享受优惠备案。办理备案手续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一)减免税备案申请;

(二)能源管理合同复印件;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情况确认表》,或者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出具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确认意见;

(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表》;

(五)项目第一笔收入的发票复印件;

(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发生转让的,受让节能服务企业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项目转让合同、项目原享受优惠的备案文件。

篇5

1.内涵。中国的工业企业绿色化发展的重点是要以创新驱动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企业层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架构下界定的,以企业环境管理为前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系列原则方针。但该界定必须首先考虑企业成长、发展层面的实际需求及社会需求,这是由企业利益驱动的性质决定的。从经济方式讲,资源型企业基于绿色视阈的节能发展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实施基于能源管理的集约化配置,促使其生产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最小化。在明确的节能目标和绿色发展的原则下,培养和普及绿色发展的理念,关键在于强化制度建设。推进节能技术项目的实施,重在有着科学完善节能评价体系的支持。同时加强资源型企业节能管理根本上要建立高效的能耗管理组织体系,同时又要依赖于资源型企业的绿色工业技术的支撑。也就是说资源型企业的节能管理要与企业绿色发展协同共进,以谋求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持续提高,这是一个多要素协同耦合、互动共生的系统工程。

2.原则。有利于创设和形成企业自主绿色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费,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改善运营机制,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共享机制和绿色文化生成机制。有利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时获取科学、有效的依据。并能够借此随时调整和校正企业政策、规章制度及战略目标与规划,从而进行科学指导和决策。遵守法规、落实责任;过程管控、创新技术;节能节水、提高能效;有利于企业绿色性的表征、集约经营方式的形成和企业生存发展质量的持续改进。有利于企业对内部、外部有关规则、标准的遵从与接轨,坚决贯彻国家节能工作方针 “资源节约与资源开发并举,把资源节约放在首位”。资源开发生产任务为核心,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节水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强节能节水管理,推进节能节水技术进步,建立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3.目标。通过开展能源管理与中长期节能发展规划,建立覆盖全岗位、全过程、全系统的能源管理体系,以质量效益和提质增效为关注核心,实现能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管理,节能减排,降污增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成本管控水平,促进循环经济良性发展。通过审计,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遵循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能源管理规定,并符合长期节能发展规划。

4.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绿色发展背景下企业尤其是大型资源型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做好绿色发展下的节能管理要创新管理机制,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机制转变为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转变为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科技、清洁生产、零排放、循环经济新模式,从单一的技术层面的污染防治转变为战略层面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从被动的、抵抗型、反应型企业环境管理机制转变为积极型、主动型、生态型、创新型企业环境管理机制。 科学而先进的企业节能管理机制不是资源型企业单一主体、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机制,而是一种由多元主体、多种因素有机组合创造出来的管理机制。因此,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构建资源型企业节能管理机制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生态环保法律为依据、以生态伦理、环境责任为支撑的构架。需要从节能技改项目、节能技术系统、节能制度与考核、节能管理系统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解决资源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创建企业节能减排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实施相应的激励制度。

二、绿色发展视阈下节能管理的评价

1.企业绿色节能评价指标的构成。企业绿色可持续的运营实力与经济成长性指标系统,这是由企业本身盈利性决定的、必须考虑的指标子系统。企业绿色可持续的技术进步指标系统,这是企业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模式―集约化和绿色化的支撑子系统。企业绿色可持续的社会贡献与社会协调性指标系统,这是由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多要素协同耦合的共生性所决定,是社会需求满足子系统。企业绿色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指标系统,这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资源整台子系统。企业绿色可持续的环境管理指标系统,这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过程子系统。

篇6

具体地说,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育德功能:规范功能健全的教育制度有着对社会结构和利益体系的维系和规范功能。现代大学制度以其对人的教育制度的规定,决定了人的教育活动在操作层面的选择集。“通过选择集,独立的交往行为者形成特定的交往形式,依据各种交往形式,人们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预期,并产生特定的规范化了的结果。”[9](P161)“制度影响人类选择是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通过塑造动力,以及通过建立社会交易的规则而实现的。”[10](P80)对于制度的规范功能,罗尔斯如是说:“规范指定某些行为类型为能允许的,另一些则为被禁止的,并在违反出现时,给出某些惩罚和保护措施。”[11](P56)可见,制度的规范功能包括限制和保障两个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限制即其明确规定行为主体(学生)活动的权利与义务的界限,当学生的行为逾越了所规定的权利,就要受到惩处,以使学生在拥有权利的同时能履行义务。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保障是指防止大学生的权利受到侵犯与损害,以保证大学生在履行义务时享有一定的权利。就整个学校运行管理活动来看,学生管理制度通过明确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只有责任义务明确,学生才会知道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才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同时,学生管理制度还使学生在付诸一定行为的同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预期,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该效法和推崇的,什么是应该拒绝和鄙夷的,通过服从到认识和再服从再认识的反复强化,由他律到自律地形成良好的品德。科学与谬误、是与非、善与恶等概念和判断标准在制度的执行中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形成。而这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品德和知识、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在依据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来规范的同时,使学生在整个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带有鲜明制度特点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这也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育德的规范功能体现。

引导功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引导是指通过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学校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每个人每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问题,一方面取决于每个人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和偏好,另一方面取决于制度激励他做什么,约束或限制或禁止他做什么。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冲突如何协调的问题,则取决于制度如何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如何引导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追求社会利益,如何引导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利益,如何引导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承担相应的责任。集体制度如何引导个体的行为,或者如何改变个体原有的不合理行为?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情境中,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但是,其中有一个原理始终是有效的:只有使集体内的个体收益大于旧制度下的收益,个体行为才会应新制度的要求而改变;或者,在新制度下实现同一目标的成本小于旧制度下的成本,个体行为才会转变。[12](P134)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作为学生行为的指南和依据,在规范校生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的同时,引导每位大学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追求崇高的理想,引导每位大学生在追求自身发展时不要损害他人利益,还引导着每位大学生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当学生遇到利益和责任相冲突的问题时,让他们能够明白学生履行义务是为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当学生在渴望完善自我时,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依靠相应条例,确定主修专业和学习模式;当学生需要与学校沟通时,通过健全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的管理发挥监督作用;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让他们懂得怎样依靠学校的制度,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获得帮助。所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育德中的引导功能就是在充分发挥制度引导作用的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的功效。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旨在保证学校能有序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具有主体精神、创造才能和高尚品质、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制度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成才、发展息息相关,从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学生管理制度的目标指向性从根本上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肯定了大学生在个体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制度引导中坚持学生的自立自理,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激励功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育德中的激励功能指的是通过学生管理制度来激发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学生之所以能为各种制度规定的内容所激励正在于学生意识到成长成才中对自我利益实现的需要。需要是人们活动的源泉。由于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利益结构中得到满足的,这样,人的需要关系就成了利益关系。“人们的利益是人们生活的实质,是生活世界的厚重底蕴。人们现实生活的一切都是人们利益的映照和显现。”[13](P114)对利益关系的处理有多种社会调控形式,而在当今社会对主要利益的调控形式是制度。制度表征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利益格局,是对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确认。人们利益的实现,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凭借一定的制度形式。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4](P82)制度可以借助一定的利益机制来实现对人们社会活动的激励功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也认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交往的激励结构。”[15](P3)任何制度都要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结构,其激励功能则正是通过对一定的利益安排来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规定行为的方向与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生活学习所遵守的各种规范,也涉及到学生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丝毫不逊色于其它的道德教育活动。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利益而结成既定的关系,从制度的激励功能看,它是从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适当的管理手段以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的过程,这种激励具体两个方面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激励是使某种奋斗目标成为学生的内心渴望;对于管理者来说,激励就是赋予某种社会需要以个体追求的性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按教育目标行动。通过制度的控制作用,可以协调学生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把社会目标内化为学生个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只要提高期望概率,便可以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达到激励的作用。另外量化管理中的考评依据实际上是“强化理论”,通过量化管理制度中的奖惩手段,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供保证,从而使激励机制付诸实施。

作者:徐芳丽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篇7

1 前言

随着医院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各种设施的完善,因而也带来了电、水、气等用量大幅度的提升。如今国家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所以如何千方百计把能源消耗降下来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在大型医院里,中央空调作为医院的主要能耗,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找出有效的办法,管理好医院的中央空调,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量的达到节能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2 大型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设置

由于大型医院各类建筑的建设时间不同,所以中央空调的制冷(热)系统应该独立的设置。室内的空调设置应该根据功能及面积的大小分别采取全空气集中系统及新风加风机盘管的半集中系统。一般的病房则应该设置舒适性的空调,而手术室、重要设备安放室则应该采用专用空调。对于大型医院来说,中央空调系统的采用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首先,为手术室提供一个洁净、无菌的空间,保证手术室有适当的温湿度及空气流动性。

其次,为直线加速器、CT室、核磁共振及B超室等提供一个恒温、恒湿的治疗条件,从而确保一些治疗仪器的正常运行,保证其诊断结果不受影响。

最后,为各类病房提供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防止疾病的传染,使得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3 中央空调设备管理与维护

3.1 对设备运行进行建档与记录

中央空调设备安装与调试完毕后,要将空调的设备说明书、合格证等相关文件进行整理保存,并且建立相关的设备技术档案,把空调的安装、调试情况进行记录,对其运行、维修及保养的情况也需跟踪调查,并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3.2 建立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

根据不同季节及设备的运作情况,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制定中央空调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这对空调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寿命有着重要的帮助。定期对机组进行检修,更换机组零件,冷水机组更换冷冻油、油过滤器和冷媒过滤器等耗材,以及补充冷媒,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该对机组和系统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及防腐处理。还需要有一定的备用工具,以免空调运作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处理突况。同时,对每一次的检修都需要记录在案。

3.3 制定设备的使用管理计划

为保障中央空调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转,应该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及使用管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管理计划。一般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运行在每年的六月到十月之间,而热水机组的使用则是在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两者间的过渡时间较短,维修调试工作的任务非常艰巨,而且工作量很大。因此,制定好空调的管理维护计划,制定相关的操作管理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3.4 加强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

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把空调的运行情况与规定的标准相互比照,如果存在偏差,应该及时的调整,对于可能存在的故障要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比如冷水机组运行时出现冷凝压力过高的情况,那么就要检查冷却水的供应状况,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4 室内管理

医院中央空调的运行目的是为病人及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治疗环境。为了提高医护质量、病菌传染率,需要对室内的温度、湿度、清洁度进行控制。

4.1 对空气流通性进行管理

空气的流动性对于室内空气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保障室外新风的新鲜度,合理的采集新风同时对新风采取过滤、处理,从而为室内空气的清洁性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2 对病房温度进行调节

病房的温度不仅影响到病人的康复情况,而且还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医院病房人流量大,每个人对于温度的要求都有不同,这就需要空调的管理人员与病人及医疗工作者进行沟通,对于陪床人员做好工作,加强管理,从而保持病房所需的温度。

4.3 保证空调的洁净度

医院对于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要求很高,对于空调的净化系统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空调应该进行定期检查,对于过滤器进行清洗。一般情况下,粗效过滤器每星期清洗一次,中效过滤器则应该每一个月清洗一次,每半年更换一次,高效过滤器则应该一年更换一次,或视实际情况调整清洗和更换频率。另外,对于新风、排风机组都应该进行定期的清洗。

4.4 预防细菌的滋生

对空调的所有部件进行清洗,一般采用紫外线灯或者臭氧机进行消毒。还应该密切注意空调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损坏,应该进行及时的维修。还应该与感染控制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实时监控空气的质量,防止感染事件的发生。

5 对水质进行管理控制

水质的管理控制是空调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水质在各种作用下,会很容易发展变化。水质变差会出现污垢、腐蚀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传热的效果及系统的寿命,增加的对空调的维修量,带来很大的能源损失,因此需要对水质进行管理。

5.1 冷却水的管理

由于冷却水的开放性,一些灰尘、杂质都会进入其中,这就严重影响到冷却水的水质。因此,冷却水的过滤器要进行定期清洗,防止杂质的进入造成冷凝器管道的阻塞。冷却水应该使用软化水,并且对水质进行定期的检测。一旦发现水质不合格的情况,需要立即更换冷却水,并增加一定量的除垢剂、除藻剂。

5.2 对冷(热)媒水的水质进行管理控制

冷(热)媒水系统为封闭型的循环系统,其水质较为稳定。然而也需使用软化水,并且还需在系统内加入适量的防腐剂、除垢剂等。在维修调试期内对更换全部的循环水,对系统进行清洗保养,并且还要及时补充软化水。

6 空调的节能控制

6.1 对病房温度进行调控

病房温度对于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满足病人需求的情况下,对病房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国家规定,一般房间夏季温度不应低于26度,冬季则不应高于20度。

6.2 对室外的流动新风合理利用

为尽量的降低空调能耗,在机组运行期间可把新风保持在所需的范围内。在过渡时期,对于一些精密大型仪器的温度控制就需考虑到全部引入室外的新风,从而对其进行适当的冷却降温,减少空调的能耗。对于一些需要供暖的房间,可采用电暖气、暖风机等设备,可相对节约不少能耗。

6.3 对水泵就行合理的调整

在空调运行期间,水泵的能耗占据大头,因此要十分注意水泵的节能情况。选用水泵时,尽量使水泵运行在最佳工况点附近。根据负荷大小及时调整水泵水量,或安装变频设备,控制水泵的转速。

6.4 对冷媒水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满足病房、手术室温度需求的情况下,夏天对于冷媒水的温度进行适当的提高,冷却水的温度进行适当的降低。冬天则适当的降低冷媒水的温度,这样就会使得冷水机组能耗大幅度的降低,达到节能的效果。

7 结束语

大型综合医院的中央空调管理除了必备的硬件设施外,还需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空调进行维护保养,在给医患人员带来舒适的环境时,也需考虑尽量的节约能耗,让医院走上节能增效的路子。

【参考文献】

篇8

在社会发展中,医疗行业属于基础行业之一,此行业的发展效果和人类的生存繁衍有所联系,所以说,更好地发展医疗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此行业发展中,医院是作为基础组成部分存在的,传统的医院无论是在功能方面,还是在设计等方面,都存在漏洞。而且传统医院的能源消耗十分严重。面对这一情况,建设绿色医院,对医院进行设计与节能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 绿色医院的概念

在对绿色医院设计与节能管理进行探讨中,应先了解什么是绿色医院。绿色医院是指在医院的全寿命周期中,对周围环境的有害影响最小,对资源的需求最少,但在节约能源的过程中,并不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1]。实现绿色医院的建设后,医院既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节约各种能源资源,有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医院设计与节能管理

医院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而人体的内部构造又是十分精密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已医院中的医疗设备以及能源供应设施,其质量都是非常高地。而同时,医院的设备数量较多,这些精密的设备运转中对能源的需求比较大,所以医院的能源消耗比较多。面对这样的情况,实行绿色医院,对绿色医院进行设计及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绿色医院的设计与节能管理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2.1 机电设备类型的选择

在医院中,机电设备的数量需求比较大,而且对机电设备的类型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机电设备其功能不同,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也不同。而机电设备的类型选择是节能工作有效开展的核心。因此,从机电设备的类型选择入手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在实际落实设备类型选择中,前期的医院建设投入成本大量增加,而且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的难度也一在提高。所以在进行绿色医院建设过程中,为了做好设计及节能管理工作,就应在设计阶段,确定医院的基本功能需求,然后考虑患者的需求,医院系统的运行安全等因素,做好机电设备类型的选择工作。

首先,在绿色医院中,需要设计冷热源配置。在目前的很多医院中,高效机组以及热泵等组合机组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这些机组的应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锅炉的热负荷。但医院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组织机构,其中包含的部门多样,比如说门诊、手术室以及病房等,这些不同部门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都存在热负荷,所以医院总体的热负荷是比较大。在此种情况下,在绿色医院设计中,就应做好冷热源的配置。在进行此配置中,既要对最大负荷进行考虑,也需要结合最小负荷,满足两个负荷极端的需求。如此一来,才能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能源消耗,并将医院的热负荷控制在承受范围内,进而保证医院中各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在绿色医院中,需要设置变水量系统。医院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能源,同时会产生较多的热负荷,而与热负荷相对的冷负荷,则是出于随时变化中的[2]。以医院的中央空调为例,在其运行中,当制冷主机的负载逐渐降低的时候,系统能够所产生的水流量循环也在逐渐地减少,所以在医院中,配置变流浪水泵是非常有用的,此水泵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再次,在绿色医院中,需要设计变风量系统。医院区域可以从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洁净度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另一部则是要求不高的区域。高要求区域病人家属等是不能进入的,如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关键的区域,此区域中一旦洁净度降低,那么感染情况就很难控制,因此,外国发达国家通常情况下手术室中采用的是全空气系统,而目前借鉴此方面的经验,也正在进行变风量系统的改革。而对洁净度要求不高的区域,比如说公共区域,为了节能能源,可以以公共区域中的人数变化为标准,对调风系统的换气次数进行调整。如此一来,既可以满足医院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是一举两得的。

最后,在绿色医院中,需要应用二次回风系统。在医院高洁净度区域中,对室内空气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为了及时获取新鲜的空气,调风系统需要进行多次的换气。在其不断换气过程中,空调系统承担的热负荷会超出其承载范围,所以面对此种情况,在建设绿色医院中,就应使用二次回风系统。在此系统作用下,冷却后的空气可以重新变热,这样既可以减少热负荷,同时也能够减少资源的资源浪费。

2.2 对机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绿色医院在设计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对机电设备的类型进行有效的选择,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自动化功能,只有设备的自动化功能较强,设备能够自动控制节能运行,这样绿色医院的建设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因此,在进行绿色医院设计及节能管理中,不能单纯的使用PLC控制系统,而是应以医院各部门的功能、气候波动等因素为基础,为其量身定做节能控制系统。在构建控制系统过程中,可以将更多先进的技术与机电设备管理无缝集成,并在此基础上拟定灵活多变的控制策略,如此一来,医院机电设备在应用中,就可以实现随机变化,这样有针对性的满足医院不同部门的需求之外,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2.3 监测管理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运行时间能够增长,运行安全能够得以保障,是运行过程中,就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管理。在实际监测管理中,应对设备的运行时间、状态等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数据信息的不同,进行分类的存储,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有效的查看数据信息,并通过将存储信息和目前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出现故障的部位,然后及时的开展维护工作,确保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3]。

同时,在机电设备监测管理中,还应为设备添加h程故障报警系统,在此系统的作用下,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那么设备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设备维修。

另外,在设备监测中,还应对设备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医院的单位面积耗能比,如此一来,就可以对医院的耗能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价,进而为绿色医院设计及节能管理的调整提供有力的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众多行业中,医疗行业是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此行业不仅可以增加国家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治病救人,为患者的痊愈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在医疗行业发展中,就应进一步建设绿色医院,做好绿色医院的设计与节能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P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0-2449-02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超深亚微米技术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已步入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时代。SoC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设计方法学中的新技术,是指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以IP核复用技术为基础,集软、硬件于一体,并追求产品系统最大包容的集成芯片。SoC是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采集和转换电路、存储器、MPU、MCU、DSP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一个系统。以超深亚微米(VDSM)工艺和IP核复用(IP Reuse)技术为支撑的系统级芯片技术将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

为突破传统电源管理模式,将研发的智能电源管理模块以SoC为核心,利用SoC内部的ARM922T处理器提供处理能力,外部配置AD采样逻辑、存储器等资源;并采用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FC)为通信接口,通过FC总线,接收系统其它模块发送的控制命令,进一步提高了电源模块的可靠性、通用性、易扩展性和灵活的配置能力,并促进了FC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系统功能和性能的优化。

1 智能电源管理模块的系统结构

智能电源管理模块是以片上系统SoC为控制中心,实现对数据的采集。模块由电压电流调理电路、开关阵列电路、AD选通转换电路、控制器、存储器、FC接口等构成,主要负责电源模块的检测和控制。当上电BIT测试正确,则电源管理模块以一组固定的动作序列去控制开关阵列PSA向外供电;若流经PSA电流超出范围Is≥IsMAX,控制PSA并对其进行状态转换;在应急供电下,停止对通用模块供电,只对关键模块供电;电源管理模块通过FC接口与系统管理者进行传输开关动作状态、报警信息、数据(各支路电流),记录电源自测试BIT结果、故障信息。

电源管理模块系统结构包括如图1所示的主要功能块。

2 电源管理模块电路设计

2.1 复位电路

复位类型包括上电复位、手动复位、调试口复位、软件复位和看门狗复位。

上电或手动复位有效时产生200ms的低电平复位信号,提供给SoC芯片作为系统复位触发源之一。调试口复位由外部调试工具产生,用于复位ARM922T处理器的调试接口。软件复位指系统根据软件运行要求生成的复位触发源。而当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得到响应时产生看门狗复位。

当SoC芯片接收到上述复位类型中任意一种触发复位机制,由SoC芯片输出系统复位信号对电源管理模块进行复位。

2.2 时钟电路

电源管理模块中需要使用时钟的电路有:SoC芯片、FC接口。其中,SoC芯片选择53.125MHz运行时钟,内部进行4倍频提供ARM922T处理器使用。FC接口收、发数据时钟频率为106.25MHz。

2.3 存储器电路

电源管理模块中的存储器是SDRAM存储器。该存储器工作电压为3.3V,封装为54引脚的TSOP,容量为32M*16。在设计时使用2片K4S511632E实现32位操作。SoC芯片内置SDRAM存储器控制器,提供SDRAM的时序控制逻辑,并且提供SDRAM访问时钟,时钟频率为56.125MHz,同存储器时钟的时钟频率和相位在EDA设计时保持一致。

2.4 电压转换电路

模块中使用了多种电压的电源,分别为+3.3V、+2.5V和+1.8V,统一由外部+5V经电压转换电路实现,输出电流可达到3A。由于SoC芯片要求内核上电时间万余I/O上电时间,所以在设计时对内核电压(+1.8V)转换电路增加场效应管控制,使其满足SoC芯片供电要求。

电压转换电路设计图如图2所示。

2.5 模拟量输入电路

系统的模拟量信号是由多路模拟开关进行选通。多路开关是采用2片16通道模拟开关和1片8通道模拟开关,通过4位通道地址选取相应通道,其中最高位为片选位。因此,最多可选通38路模拟信号,满足本模块所需的24路模拟量信号的要求。模拟开关用于选通被测试信号,包括4路电压检测信号、16路电流模拟量信号和4路应急模拟量信号,通过对GPIO0-5配置进行通道选择。

A/D转换器件控制端直接与EBI接口连接,CS信号接EBI_CS2,读写信号则与EBI读写信号相连。A/D转换的操作为中断方式或查询方式,转换结束标志EOC信号作为外部中断连接到SoC芯片,当转换结束后产生中断,由SoC芯片读取转换结果并作出相应处理。EOC信号在设计时也连接到SoC芯片的GPIO端,可作为输入信号,当转换开始后查询该信号状态判断是否转换结束。

模拟量输入和A/D转换电路如图3所示。

2.6 离散量输出电路

离散量输出主要用于控制开关阵列的工作状态,当状态一旦置出,在没有检测到错误或是在没有接受到系统管理者更新指令时,该状态是不能变更的。

在设计时,利用EBI数据作为开关阵列的控制信号。首先,对EBI数据通过锁存器进行锁存,然后进行电平转换,以此输出满足开关阵列使用的+5V电平信号,初始默认开关阵列的状态为全开,所以采用+5V上拉方式保证离散量输出信号为高电平。设计图如图4所示。

2.7 FC接口

SoC芯片提供FC接口,所以只需要在外部连接串并转化器和光电收发器即可。串并转换器具有10bitTx/Rx总线接口,提供并行回环测试模式,接收、发送时钟可达到106.25MHz,兼容SSTL-2电平,供电电压为3.3V。而光电收发器也采用的是一款高性能光纤模块,具有4通道接收器/发送器,单通道带宽1Gbps至2.7Gbps,兼容8B/10B数据格式。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PCB制作和FC接口端接匹配电阻的选择。

3 结论

电源管理系统模块利用FC接口,通过FC总线接受应用系统中其他模块发送的控制命令,并根据命令,控制开关阵列的输出,可以实现分别为各可替换功能模块(LRM)的上下电。而当智能电源模块发生故障时,电源管理模块能够通过FC总线将故障信息发送给应用系统的主控模块。在系统控制下,发生供电系统的重构动作,从而实现电源故障隔离。

参考文献:

篇10

1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的外部经济性

1.1节能行为外部经济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根据经济学观点我们可以得知,外部经济性特征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行为中的体现,造成了社会生产活动无法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进而市场经济机制无法正常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阻碍了生产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举个例子,在用户或者单位对民用建筑暖通空调采取节能行为或措施时,将个人收益设为VP ,个人成本设为CP, 节能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收益设为VS 。就目前的节能技术条件而言,开展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行为难度较大,投资高,收益性差,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采取系列的节能措施,如节约用电,供热系统改造等获得较好的收益,通常是高投资低回报;即个人成本投入大于个人收益(V P < CP ); 另外,基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行为具有外部经济性特征,个人收益也会远远低于社会收益,即VP < VS ;从社会角度分析,尽管是V P< CP< VS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的发展是极有利的。但是从个人利益分析,由于进行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行为是高投入低收益的活动,很难激发他们参与到节能活动的积极性。导致个人节能活动水平较社会所规定的水平差距深远 ,根据帕累托公式我们可以得知,个人或者单位在节能活动的收益损失为 ( CP -VP ) ;社会其它人的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活动中的收益为 ( VS -VP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即 ( V S- V P) > ( CP - V P ) ;如果将社会其它人的收益按一定的比例收取补偿个人或者单位进行节能活动的收益损失,对社会其它人不会带来太大的利益影响,并且能够较好低平衡社会个人或者单位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更多的社会人员或者单位参与到节能行为活动中,实现节能全民化,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奠定人力基础。

1.2对节能行为外部经济性的改进策略

基于节能行为具有上文所介绍的外部性特征,造成各人节能行为活动成本和收益远低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某个人的节能行为能做到节能的最优化,但并不能推动社会节能活动开展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了能较好地提高社会效益,全面开展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活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我们可以将节能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制度合理安排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收益;将其转化为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具体的改进策略为通过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激发更多的社会或者个人参与外部性节能活动中。

2 暖通空调用能价格经济原理

2.1 供热收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暖通空调用能计量收费和用能价格对民用建筑用户参与节能活动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暖通空调的计量收费是以供热和用电为交换产品的一种活动,其价值需要通过供暖和用电的价格费用来体现;我国的部分供暖地区建筑节能活动开展的之所以缓慢,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仍然保留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型供暖制度;即福利型民用建筑供暖费用大部分是由用户所在的工作单位支付,而用户则支持供暖费用的较少部分,甚至是一些单位的福利优厚,完全给职工支付供暖用电费用,职工节能意识差,出现大量的浪费热能的现象,没有积极地采取有效的节能行为,通常对建筑住宅内的门窗未做好密闭处理,热能大量的散失。为了改变此种状况,应对目前的部分福利型供暖收费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将福利型的供暖方式改为工资化,有职工所在单位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给职工发放取暖补贴,加强对职工节能意识的培养。

2.2 暖通空调用能价格形成及管理

暖通空调用能价格, 是供热和供电企业通过一定的供热、供电设施, 向用户供热供电, 以保持设定的室内温度, 所形成的供热供电商品价值的货币反映。因供热供电系统是由热源、电源, 热网、电网,热、电用户组成的庞大、封闭、复杂的循环系统, 供暖用热和空调用电具有自然垄断性, 热价、电价不能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形成, 只能由政府模拟市场机制而对热价电价进行管理。

热价电价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热价的制定、构成、调整和执行等。其中热价电价够成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正确地核算规定热价电价的成本费用, 合理计算热价电价的税金利润, 使热价电价能正确反映热和电的商品价值。热价电价制定管理是根据热价电价控制原则,借助两部制的价格形式,进而使制定的热价能够真实反映热和电的价值,通过一定的手段合理调节用电用热的需求情况,同国家政策保持一致;热价电价调整管理是按照供热供电成本的客观变化和降低成本的政策要求, 通过热价电价调整听证会, 使对热价电价的调整, 供热供电方理解, 用热用电方满意, 政府方认可。

结语: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55—02

与其它语言技能相比,听力理解能力是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在交流过程中听的比例是写的两倍。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传统教学中听力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现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却往往要面对事倍功半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许多高校英语教师进行了多种尝试。

作为学习策略的分支之一,元认知策略逐渐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和分类。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不同看法。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元认知策略是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思考,是学习过程发生时对学习进行的计划,监控,以及在学习结束后的自我评估。其目的是使学习更具目标性,任务性,自主性和娱乐性。外语教学研究虽然也开展了相关的元认知策略的研究,但把元认知策略与听力理解结合起来促进学习效果的还很少。通过实验研究,希望建立以元认知策略指导为中心的外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的水平。

一、实验研究方法

来自于两个自然班的72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实验组为37人,在听力课上接受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培训;控制组为35人,接受没有元认知因素的普通听力培训。实验收集的数据包括两组学生前后两次听力理解测试的成绩。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第一阶段,试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同时进行内容相同的听力测试。第二阶段,对试验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听力水平元认知策略训练。控制组则接受没有元认知因素的普通训练。第三阶段,在策略训练结束之后,两组学生的听力水平再一次被测试。测试内容与前次题型相同,难度相同,内容相异。第四阶段,在实验结束后作者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的试验组学生和没有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控制组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策略意识方面的变化。

二、实验过程及研究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具备相似的语言运用能力是首要条件。因此进行实验前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测试内容包含对话,短文和填空等20道听力理解试题,之后对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在接受策略培训之前听力理解能力方面并未存在明显的差异。测试结果见表1:

(二)元认知策略培训

学生对于听能较强的听者如何有效理解听力内容的过程并不了解,因此在元认知策略培训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单向、无交互的听力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提供听的机会。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元认知策略培训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听前,听中和听后。

听前阶段是整个听力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听力材料的题目,选项并结合自身所具备的常识以及思维逻辑的共性来大胆提出预测,如材料的主要内容,谈话者的身份,谈话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能提出的问题等等。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从而增加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

经过充分的听前准备阶段,学生就可以顺利的过渡到听力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听中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评估和补偿策略。学生要具备对听力过程进行持续自我监控的能力,判断评估听前阶段所做的预测以及自己所选择的答案的正确性,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立刻做出反应弥补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选择某个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专家模式”的演示,即成功的听者是如何在大脑中进行这一系列的计划,预测,监测,评估和补偿过程的,从而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如何使用这一系列的元认知策略。

听后阶段的重要性也同样不可忽视。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的策略来对整个听力任务进行反馈并总结经验。通过自我监控,学生可以发现错误并及时的做出更正;自我评估策略可以使学生正确判断出自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自己所选择的听力策略是否正确有效以及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总结出得经验。这样,学生能够逐步加深对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并下意识地把它们运用到不同的听力任务中去。

(三)实验后测试结果比较

实验前测试以及试验后测试的结果分别经过了统计和分析来确定元认知策略和听者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独立样本t检验和成对样本t测验被用来统计分析数据。

独立样本t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分从实验前测试的10.6573分上升到了试验后测试的14.0169分,提升了3.3596分,提升的幅度远高于控制组的0.6871分。

成对样本t测试结果显示,控制组中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它的平均数为—3.3596,(t=—13.870)。Sig=0.000(p

三、结语

实验过程以及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呈正相关。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对象听力水平有明显提高,他们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并能够将其自动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能够得出结论:以元认知策略培训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7.

[2]Marine Celce—Murcia.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in Guy and Barbara Seidlhof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