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儿童的健康教育指导

儿童的健康教育指导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0 08:51: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儿童的健康教育指导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儿童的健康教育指导

篇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for community infant parents participatio child health care by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400 cases of infant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according to the normal health educ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ccording to the new health education.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to master, infants physical examination, vaccination rate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New health education; Community infant parents; Child health care

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儿童进行保健的主要方面。婴儿年龄较小,各方面尚未发育完全,其抵抗力、自身免疫功能均较差。当有外界的病原入侵的时候,会发生感染,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1]。婴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不实际[2]。因此,需要社区对婴儿保健知识进行宣传,让婴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参与到儿童保健中,提高婴儿成长质量。婴儿的健康成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一个民族得以振兴的栋梁。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婴儿的健康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现将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男108例,女92例,月龄为1~10个月,平均(4.56±1.39)个月;婴儿家长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0例,高中或中专124例,大学及以上16例。对照组男104例,女96例,月龄为1~11个月,平均(4.77±1.56)个月;婴儿家长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8例,高中或中专125例,大学及以上17例。两组婴儿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根据社区工作要求,在醒目的地方张贴海报,为家长发放健康手册等,普及儿童保健知识。

1.2.2 实验组 采取新式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婴儿家长讲解健康知识,可以发放健康小册子,电话咨询,开展讲座等。健康宣教:在社区张贴海报,向婴儿家长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提高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3]。定期组织讲座和活动,让婴儿家长们进行经验交流,共同分享,提高见识。为家长们讲解疫苗接种及注意事项。根据家长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一对一的指导[4]。针对性指导:对于婴儿自身健康状况不佳,家长需要进一步进行了解的情况,可以上门指导。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询问婴儿的情况,指导家长掌握相关的知识,确保家长基本掌握。

1.3 观察指标

随访半年。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后,观察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掌握、婴儿参加体检、接种疫苗情况,两组婴儿家长掌握儿童保健知识评分情况及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

家长掌握儿童保健知识情况采用5分法进行评分,内容包括评分营养指导、疾病防控、生长发育和计划免疫几项,评分越高表示掌握度越低[5]。相关知识知晓率评估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疫苗接种、生长发育监测、常见病预防、母乳喂养和营养指导等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分为知晓和不知晓两种,计算知晓率[6]。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掌握、婴儿参加体检、接种疫苗情况比较

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掌握、婴儿参加体检、接种疫苗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婴儿家长掌握儿童保健知识评分情况比较

实验组婴儿家长营养指导、疾病防控、生长发育、计划免疫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儿童的健康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早期教育[8]。大多数的婴儿家长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得婴儿感染疾病的机率增加。传统的社区教育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宣教,缺乏专业的健康指导。总体上来看,婴儿家长普遍缺乏儿童保健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婴儿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的情况,不利于儿童成长[9]。

篇2

作为集体儿童机构的保健医师,不仅要完成日常的医疗保健工作,还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并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健康教育使保教工作人员及入托儿童学习、掌握卫生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保障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1.确定保健医师在健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健康教育是集体儿童机构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健康教育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对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许多集体儿童机构的保健医师位居从属地位,因此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不得力。为保障健康教育顺利进行,必须将保健医师纳入管理的地位,做到有职、有权、有责,使其在集体儿童机构的各级人员和家长参与的健康教育机构中发挥主导作用,才能确保健康教育有效地进行。

2.发挥保健医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的整体管理

2.1 健康教育要纳入集体儿童机构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实施目标管理。保健医师根据总体计划制定健康教育专项计划,确定目标、内容、措施和考核标准及方法。年终或期末以儿童健康为中心,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2.2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在园(所)长直接领导下,由保健医师、保教人员、工勤人员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组建健康教育指导组,统管园(所)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监督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2.3 适当增加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医师的编制名额。中型以上的集体儿童机构以配备2-3名保健医师为宜,其中一名专业水平较高的保健医师负责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保证教材的购置和宣传器材的供应。有计划地选派保健医师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保健医师的业务素质和健康教育水平。

3.保健医师的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实施科学求实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3.1 保健医师要在健康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要以儿童身心健康为中心,通过先进科学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体现。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做到全面、系统性和儿童健康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性与季节发病特点相结合,园(所)教学与家教协调一致。力求实效,最终达到减少疾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3.2 结合儿童和家长的需求及文化层次特点,采取通俗易懂、形象具体、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使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4.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效果评价

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是健康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为此保健医师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4.1 儿童健康状况基本资料收集是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基础。集体儿童机构不同于学校,儿童入出、中途调班、插班、休学等情况较多,变动性较大是集体儿童机构的一大特点。如果基本资料不全,儿童健康状况统计数据不准确,势必影响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和教育目的的研究。基本资料的主体是儿童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以儿童入园(所)前的体格检查为基础,然后将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分析资料、计划免疫登记、儿童个人病案归入健康档案。儿童体检须在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医疗单位进行,并做到相对固定。

4.2 保健医师于每学期末按照不同年龄组或班级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是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统计分析可采用图表形式,将儿童的体重、身高、视力、牙齿保健、智力、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客观结论,有的放矢地制定和修改健康教育计划,最后经健康教育指导组讨论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篇3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口腔科的92例进行口腔检查儿童。纳入标准:年龄3~10岁;首次进行口腔卫生检查;既往无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史。排除标准:存在牙齿缺损;合并全身系统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存在认知障碍。儿童及其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17±1.28)岁。干预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24±1.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给予口腔保健的常规健康教育,调查儿童口腔清洁及牙齿保健情况、指导儿童正确刷牙、指导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等,每2个月进行1次。干预组儿童给予口腔保健的综合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手册、多媒体视频与图片、宣传讲座进行健康宣教,向儿童发放以生动趣味图画为主的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合理刷牙次数、正确刷牙姿势、不良口腔习惯及其危害等内容,向家长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手册,纠正家长如龋齿无需治疗的错误的口腔保健观念,指导家长正确刷牙方式、日常口腔护理内容、限制儿童吃糖果及其他零食等;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片向儿童及家长宣传局部用氟的好处、沟窝封闭的重要性,鼓励儿童积极提问,耐心、详细地解答儿童与家长的疑问;介绍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良口腔习惯,增强儿童与家长建立防龋齿意识,加强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监督;介绍儿童常见不良饮食习惯,强调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向儿童与家长推荐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叮嘱家长严格控制儿童饮食,避免进食过多甜食、酸性食物;强调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叮嘱家长定期带儿童来院检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健康教育每2个月进行1次,每次教育2h以上,针对个别儿童与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6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刷牙情况(正确刷牙姿势、刷牙时间、每日刷牙次数≥2次)、不良口腔行为(睡前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龋齿与牙龈炎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刷牙情况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保持正确刷牙姿势比例73.91%、每日刷牙次数≥2次比例69.57%均高于对照组的43.48%、39.13%,刷牙时间(2.96±0.42)min长于对照组的(1.78±0.3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口腔行为比较

干预前,两组睡前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龋齿与牙龈炎发生情况比较

篇4

【关键词】早期健康教育;应用;基层婴幼儿;保健

婴幼儿早期全面发展逐渐受到重视,但早期教育的服务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别。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基层儿保门诊开展多元化、灵活丰富的婴幼儿早期健康教育服务,研究早期健康教育对基层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参加儿童保健系统化管理的健康婴幼儿(孕37~41周,出生体质量2 500~3 300 g,出生前后未合并高危因素)200例。其中以第1次体检自愿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务、并坚持按照要求进行训练的婴幼儿为试验组,以常规体检婴幼儿为对照组。试验组100例,男童56例、女童44例,试验开始平均年龄(39±1.2)d。对照组100例,男童47例、女童53例,试验开始平均年龄(37±1.0)d。

1.2 方法:1)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4:2:1体检模式接受常规的体格检查。试验组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务,0~6个月每月1次,6个月~1岁每2个月1次,1~2岁每3个月1次进行保健。

2) 早期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及实施方法:①早期教育。依据鲍秀兰教授《0-3岁教育大纲》按各年龄段所在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感觉综合5个方面的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由儿保医生通俗易懂地讲解项目,示范动作并根据训练情况及时发现发育相对延迟的婴幼儿和落后能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②健康教育。定期开办家长学校课程,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婴儿护理、婴儿营养与辅食添加、疾病预防、早期教育及心理保健等。

2 结果

1) 2组婴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试验组小儿1周岁时的体质量、身长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 2组儿童智能发育情况比较:试验组儿童在各能区发育商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早期健康教育是将儿童早期教育、营养指导、保健、心理行为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起来对婴幼儿家长进行全面的育儿指导以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3.1 体格发育的影响:婴儿的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及各阶段运动训练能促进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增加食欲和机体抵抗力,改善睡眠,调节生长激素,促进体格发育。本研究试验组男女婴幼儿体质量及身长发育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综合训练配合营养指导、合理膳食对婴幼儿体质量及身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智能发育的影响:在婴儿期,由于言语交往能力有限,心理发展可有效地通过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家庭环境中父母和婴幼儿亲密程度,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婴儿心理发展极为有利。

3.3 营养性疾病的影响: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通过建立婴幼儿健康档案及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的监测,适时进行血常规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发放营养处方,尽早干预。

3.4 早期健康教育的服务效果评价:近年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的综合指导,在基层借助儿童保健医师已具备保健专业知识及家长沟通技巧,“医教结合”,将早期健康教育纳入基层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婴幼儿家长正确育儿知晓率得到有效提高,早期教育更易推广。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儿童体格发育不重视心理、智力、行为发展的状况,在提高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水平的同时,改善医患关系,增加彼此信任度,增加了儿童保健门诊量,提高了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晓霞,王念蓉.早期教育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58-59.

篇5

引言

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指导纲要》提出的工作体系建设目标包括: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10%;2015年城市达到60%、农村达到30%;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95%以上;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85%。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也可以看出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儿童进入小学学习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特别重要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生理的变化和在教育的作用下认知能力和个性的不断发展双重影响,进入到“前青春期”,是儿童正式进入青春期的一个过渡时期,这时,为学生提供系统、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纵观我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提高与解决。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有所谓的主科思维,觉得语数外是最重要的学科,对心理健康教育处在应付上级检查阶段,没能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之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学没能形成完善的一套教学体系,教学形式与内容比较零散,总而言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引起上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很多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没能有效的开展起来。

(二)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化。师资队伍的不够专业化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小学没有专业、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学校所谓的心理学教师大多是班主任老师、团委老师或其他一些老师代为承担,由此可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就无从谈起。有些小学配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但这些教师由于学校一些工作安排,没能全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是从事了学校的其他教务工作。可见,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是有待提高的。

(三)开展的心理活动过于形式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太过于单一。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所谓开展的心理活动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但学校开展的活动太过与形式化,开展活动大都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能到达评估要求,没能从儿童本身出发,因需开展相应活动。

(四)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全面。由于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相比前几年,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还是有所提升,但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重视方向还是不够科学。很多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往是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了才开始着手干预,没能建立提前预防的意识。

(五)家长和学校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不足。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大都是从儿童学习方面、学校有没有听话这些方面进行沟通,很少有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可能儿童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就被忽略了,长此下去,积累的问题可能越来越多,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一)加强家长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如果说学校是儿童的第二课堂,家庭就是儿童的第一课堂,二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二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只有二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儿童发展必不可少的任务来对待。

(二)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任何一门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队伍作为强有力地支撑。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首先要保证这支的每一名成员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经历过系统的相关知识培训,而且这样的培训要不定时的开展,保证教育者知识的鲜活度。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是一名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有相关的教育背景,接受过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及准确性。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活动就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来说,游戏活动还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因需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非常重要了。对于活动类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尝试在一些日常活动中渗透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儿童接受就更加容易和自然了。

(四)集各方力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有关注、保护儿童心理健康的责任。社会和教育机构更应该集各方力量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民众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我市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结合一致,共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儿童教育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M].1995

篇6

1 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积极做好妇幼保健各期健康教育指导

1.1 新婚夫妇的健康教育 我院采取与民政部门联合办公的方式,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立新婚学校,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通过一对一咨询、举办讲座、播放宣传片、免费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让准备登记结婚的青年男女学习遗传病知识、优生优育知识、性保健知识等,为提升婚姻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打好理论基础。虽然目前的婚检由“强制”变为“自愿”,婚检人数有所减少,但对婚姻当事人的婚前卫生指导却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持续开展。

1.2 孕前与孕期健康教育 积极探索健康教育模式,设立孕妇学校,开展声像模型健教,由经验丰富的妇幼保健人员坐诊,通过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和专职人员授课,配备实物模型,对准备生育的男女双方进行计划生育、孕前指导、优生优育咨询;与产科门诊配合,实行门诊导医与孕妇学校一体化模式,来院检查的孕妇由导医人员领入孕妇学校,进行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等知识的宣传,使孕妇掌握孕期家庭监护、孕期保健、胎教方法、孕期营养等知识。教学模式也引入多元化组合,如多媒体讲座、上下互动、模型操练等吸引了大批孕妇、家长们的前来听课。并积极开展孕妇体操等新项目,提高了母婴保健质量,提高了孕妇及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

对孕晚期孕妇进行强化教育,主要介绍孕晚期家庭监护、胎动计数、临产先兆、导乐陪伴分娩等,使孕妇掌握孕晚期家庭监护的方法,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1.3 年青父母的健康教育 对年青父母进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让他们学习母乳喂养、科学育儿的方法及婴幼儿家庭保健常识,解答育儿难题,提高育儿质量。

2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发挥妇幼专科特色,做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2.1 在门厅、病区走廊悬挂母乳喂养宣传版面,体现爱婴医院特色,营造母乳喂养的浓厚氛围。

2.2 产检医师在产检时常规向孕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

2.3 产科病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设有责任护士,负责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等,杜绝奶瓶和橡皮进病房,增加母乳喂养信心,使产妇有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帮助,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2.4 产科实施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将对产妇的健康教育贯穿始终,使传统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向整体医学模式转变。助产人员一对一的陪伴在临产妇身边,根据不同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健康教育更富有针对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降低了剖宫产率。

3 创新形式,让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3.1 在医院门厅、候诊室、各病房均安置广告机和内部电视频道。坚持每天对住院病人、产妇、家属定时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2 普及健康教育处方。制作不同种类的健康教育处方,以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分发给来院就诊的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让病人了解有关知识,增强防病治病意识,能积极主动配合临床医师的诊治,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病程,使妇幼保健知识得到普及。

3.3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积极与市妇联合作,推出妇幼保健大课堂健康教育讲座,由妇幼保健人员轮流到各乡镇和企事业单位举办大讲堂,重点普及宫颈癌和乳腺癌的防治知识及妇女五期保健知识,有力促进了广大妇女健康意识的提高。

3.4 健康教育进社区。利用《母婴保健法》宣传日、宣传月、母乳喂养宣传周及其他节日,组织人员走进社区,悬挂宣传横幅,展示宣传版面,发放宣传材料,进行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及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妇幼保健工作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认识。

3.5 利用新闻媒体等平台,分别在电视台和报社开设《科教之窗》和《妇幼保健大课堂》专栏,进一步提高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 体会

4.1 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在健康教育工作上做到党政齐抓共管,健康教育科作为医院的一级业务科室单列,并配备三名专职人员,通过树立整体形象突出妇幼特色等方式,使医院健教工作形成特有风格,不仅在医院创建爱婴医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医院顺利创建、通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7

        及时建立围产期保健卡,提供营养、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预防低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出生,孕妇应保证适宜的营养和足够的热能摄入,指导不能完全按自己的爱好来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达到营养均衡。指导早期注意事项,忌滥用药、忌放射线、忌病毒感染、忌烟酒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怀孕的中晚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要求定时产前检查。教会孕妇运用“胎动计数”观察胎儿宫内状况。预防和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

        2健康教育满足了孕产妇的知识需求

        调查资料证明孕产妇对待产、分娩及产后的知识迫切需要,做好各个阶段异常情况的预防工作,根据不同阶段的特殊情况给予细致讲解,使孕妇能早起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就诊,使孕妇对自身的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减轻对分娩的恐惧感并愉快的接受分娩,顺利完成分娩全过程。

        3健康教育促进新生儿健康发展

篇8

1开展健康教育与围产期保健相结合

及时建立围产期保健卡,提供营养、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预防低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出生,孕妇应保证适宜的营养和足够的热能摄入,指导不能完全按自己的爱好来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达到营养均衡。指导早期注意事项,忌滥用药、忌放射线、忌病毒感染、忌烟酒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怀孕的中晚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要求定时产前检查。教会孕妇运用“胎动计数”观察胎儿宫内状况。预防和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

2健康教育满足了孕产妇的知识需求

调查资料证明孕产妇对待产、分娩及产后的知识迫切需要,做好各个阶段异常情况的预防工作,根据不同阶段的特殊情况给予细致讲解,使孕妇能早起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就诊,使孕妇对自身的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减轻对分娩的恐惧感并愉快的接受分娩,顺利完成分娩全过程。

篇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97-02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我院的现有资源,观察在2013年8月到9月来本院弱视门诊就诊弱视儿童,被确诊后确定为研究目标,随后随机抽选20位弱视儿童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健康教育路径的规划 首先本院对确定的调查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家长对弱视知识的需求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制。

1.2.2 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 根据本院对调查对象的了解分析,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家长希望在患病儿童进行治疗时得到本院对其进行和弱视疾病相关的发病机制以及预后的知识指导;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的家长希望在患病儿童进行治疗时得到本院对其进行和弱视疾病相关的散瞳注意事项知识指导;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家长希望在患病儿童进行治疗时得到本院对其进行和弱视疾病相关训练方面知识的指导。然后根据患者家长的相关希求以及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差问卷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添加了以下几点内容:①患者的个人资料。其中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长的姓名、行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②患者家长对其子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主要包括弱视的基本知识、弱视的治疗方法、弱视的训练方法、弱视的健康训练规范以及和弱视相关的散瞳等注意事项。在这个部分中对家长设定八个和弱视知识相关的题目,采用1-8的量化加分,分数的高低决定着家长对弱视知识的了解程度的高度。

1.2.3 健康教育的实施 对患者家长进行弱视疾病的健康教育时前,需要门诊护士对患者家长详细的解释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和重要性,得到患者家长的支持,然后向患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后,门诊护士需要向患者家长进行耐心的健康教育,给患者家长讲述与弱势疾病有相关的相关知识以及怎样配合医院治疗弱势疾病的相关知识。待患者三个星期后来门诊进行二次确诊时,门诊护士需要对患者家长再次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家长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以及是否配合医院的治疗进行患者弱视康复训练的监督。

2 结 果

将20名家长在健康教育前后对调查问卷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打分量化,共分为三个等级,如果平均分在0-3分之间为较差,平均分在3-6分之间为一般,平均分在6-8分之间为较好。在健康教育前调查问卷显示,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较好层次的家长人数为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零,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一般层次的家长人数为7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较差层次的家长人数为13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五,品均分为2.9分,健康教育后的调查问卷显示,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较好层次的家长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一般层次的家长人数为9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五,对弱视知识了解达到较差层次的家长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品均分为5.8分。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护士也对家长回答与弱视有关知识问题的正确率做出了分析,对于弱视发病机制的问题,健康教育前的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十五,健康教育后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八十五;对于散瞳目的以及散瞳的注意事项的问题,健康教育前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五,健康教育后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五十;对于弱视健康康复训练的问题,健康教育前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五,健康教育后家长回答的正确率为百分之八十。

3 讨 论

根据调查结构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弱视知识的了解判若两人,由对弱视知识的掌握为白纸程度转变成能够良好的配合医院的治疗,督促其子女在家进行康复训练,对弱视的发病机制、散瞳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知识和弱视健康训练等知识做大了系统的掌握,说明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门诊弱视儿童健康教育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失。本文提出了怎样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些有效的、常规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心理辅导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针对问题,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提供一些参考对策:?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于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更应该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去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健康的生长环境,引导孩子走向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成功大道。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1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贯彻落实,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到,要真正为广大幼儿园的身心健康着想,关注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作为一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笔者欣喜地看到园长们对于切实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也深切地感受到一线教师对于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迫切愿望。为此,笔者拟就若干幼儿园健康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根据幼儿园的基础水平规划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

不同的幼儿园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对于某个具体的幼儿园而言,首先要分析自身的基础教研水平,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以往较少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的幼儿园应脚踏实地、从零开始

以往较少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的幼儿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通过对本园儿童健康现状的调查,把握本园不同年龄班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调查的内容应丰富而具体,应涵盖儿童健康的方方面面。既要了解儿童身体发育如动作发育情况,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如情绪发展情况;既要了解儿童饮食行为表现,也要了解儿童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既要了解儿童有关健康的认知,也要了解儿童的健康行为;既要了解儿童的知行,也要了解家长的知行。

(2)根据本园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专门的健康教学、幼儿园和家庭一以贯之相互配合的健康教育问题。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故设法抓住每一生活环节的特点和要点是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

(3)反思目前的健康教育效果,找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思考改进的措施。无论是教育过程的实施还是教育效果的衡量抑或是改进对策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反思“儿童是什么”和“儿童是怎样的”这类本质问题,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可能形成科学的教育行为。

(4)选择一套权威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材,先领会、尝试实践,再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后基于实践、逐步改进,还可以不断将自己成功的实践经验补充到权威的教材中。

2. 已有多年健康教育研究基础的幼儿园应深入反思、不断突破

有的幼儿园已研究和实施健康教育多年,在进行新一轮健康教育研究时可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本园健康教育的理念或特色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理清以往健康教育的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本园健康教育理念或特色是否真正形成”这一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理念或特色应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不是只呈现在文本中,即健康教育理念与健康教育行为是统一的。

(2)是否进行过分时分段的教育规划?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涉及面广,长期注重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应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期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摸索规律,积累经验。比如,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生长教育、安全生活教育、日常健康行为教育及饮食营养教育等内容中选择研讨重点,也可以在日常健康教育、专门的健康教学及家园健康教育互动等形式中选择研讨重点,还可以在不同年龄班中选择研讨重点。

(3)本园健康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各是什么?长期进行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很可能已经在许多方面形成了优势,比如,善于有效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善于开展适合儿童深刻体验的有情境辅助的健康教学,善于家园配合形成健康教育合力等等,对此应及时总结、不断提升。但是具有优势的同时往往也存在不足,比如,健康教育理念不是十分清晰,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不够稳定,健康教学中的说教较多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要集思广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4)健康教育研究队伍是否相对固定且有梯队?处于同一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学骨干与新手是否有不同的研究重点?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认识到教师参与研究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如何激励教师在研究活动中逐步做到“一专多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如何避免研究队伍无规划、同一课题研究队伍经常变化、教学骨干与教学新手没有合理分工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

(5)最近的健康教学观摩活动是否属于具有创意的新课题?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教学角度反思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否充满生机,有助于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在与同行交流分享时,展示具有创新价值的教育活动,而不是一再重复已有的教育活动。

(6)能否部分建构体现本园特色的健康教育教材?可从某个健康教育活动或某些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始,依据健康教育的成果,从思想到实践,逐步建构体现本园健康教育理念、反映本园健康教育成果的健康教育教材。精心编写教材和持续修改教材的过程也是从实践到理念再从理念到实践的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

二、把握和遵循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根本

无论是研究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还是研究幼儿园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学,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切实把握和遵循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往往体现在健康教育的内在关系上。

1. 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1)教师教的思路与儿童学的进程的关系:教师教育设计的思路是否顺应了儿童学习的心理逻辑?教师是否因为急于完成设计好的各个环节,而疏忽了儿童,变得不那么耐心等待儿童作出反应了?

(2)教育重点与教育难点的关系:是否为了丰富教育内容而忽视了教育难点的深入解决?抑或只注重了教育内容的“面”而忽视了教育内容的“点”?

(3)教育形式多样化与教育结果有效性的关系:是否为激发儿童的兴趣而过多运用了各种教育形式或手段(比如在短短半小时内,视频、绘本、情境表演及实践操作等一一呈现)?对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是否欠考虑?

(4)形象生动性与教育科学性的关系:实施健康教育,常常需要借助生动的形象以增强教育效果,但要考虑形象的生动性是否是以违背教育的科学性为代价的?

(5)有趣快乐与探究表现的关系:儿童在快乐中是否充满好奇?儿童在好奇中能否充分探究?儿童的恍然大悟是否来自亲身体验?儿童在探究表现中是满足了自身需求还是迎合了教师的某些预设要求?

(6)挖掘经验与呈现经验的关系:如何把儿童的经验挖掘出来并帮助其深刻地体验和提升,而不是将成人的经验直接呈现给儿童?

2.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由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独特性带来的特殊关系

(1)在饮食营养教育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教学与生活的一致性关系,如午餐食物与教学内容的有机呼应。②儿童饮食营养的现状与科学搭配的矛盾关系,如要对儿童饮食现状作出是非判断,将儿童的日常喜好引向理性追求。③进餐音乐与噪音干扰的对立关系,即进餐是“主”、音乐是“辅”,不能喧宾夺主。

(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出乎意料与儿童消极情绪的多元关系,如“意外”并不一定就等于“不开心”,解决情绪问题的方式方法应缘于儿童生活而不是成人经验,诸如不开心时“大吃一顿”“上街购物”等就不像是儿童所为。②游戏情境与情绪体验的不确定关系,即游戏中不同的儿童可能体验到快乐、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而不一定是某种预设的情绪反应。

(3)在亲子活动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亲子距离与榜样示范的回归关系,家长不仅能直面自身的非健康行为,与孩子拉近心理距离,而且能就纠正非健康行为找到可行对策。②孩子调皮撒娇与家长急于求成的冲突关系,家长需耐心艺术地引导孩子而不是只顾“面子”,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