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08:51: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23-02
一、温州人经济的三大板块
温州人有经商做工的传统.温州人以四海为家,善于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求生存、谋发展.故此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时至今日,温州人经济已形成三大经济板块,第一板块是温州本土经济,第二板块是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板块,第三板块是温州人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务工板块。
温州本土经济为第一板块。温州市辖8县、3区、11个县级单位,温州全市780多万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是全国12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2009年与1978年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由13.21亿元上升到5377.06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由6.29亿元上升到1264.72亿元;财政收入由1.34亿元上升到360.72亿元;温州民间资本由上亿元上升到6000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由350元左右上升到280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3元上升到10100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上千万元美元上升到132.5亿美元,年利用外资从零状态上升到2.34亿美元。温州本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善经商的温州人,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温州几百万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的经济为第二板块。温州人除本土经济以外,全国各地都有温州人,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温州人有175万人,其中从事贸易业有114万人,占65.1%;从事服务业30万人,占17.1%;从事工业18万人,占10.3%;其他行业13万人,占7.4%。175万温州人在我国东部有92.03万人,占52.59%;中部有57.98万人,占33.13%;西部有24.99万人,占14.28%。
温州人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人数最多是上海市,已达20万人,其次是北京市和武汉市,各有17万人,人数达10万人的有天津市、石家庄市、新疆自治区,人数最少的省份,也有2万多人。
温州人投资100亿以上的城市有3个,50亿以上的城市有8个,20亿以上的城市有22个,以项目为单位,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2个。
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投资超千亿元,达1764亿元,实现工业产值超千亿元,达1600亿元.经销温州产品超800亿,在全国各地创办各类市场100多个,摊位5万多个,实现商业贸易额2880亿元。
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投资创业,在全国形成许多温州街、温州城,甚至“北方温州”、“西部温州”。4万温州人在云南省的昆明、大理、个旧、荣自等地建立10条“温州街”。在石家庄.温州人投资39亿元,建设“金世界”商业步行街,在山东泰安建设泰山温州步行街。
在山东烟台投资36亿元建设北方温州城,在天津投资11亿元建设北方五金城,温州人在上海创办轻纺城,在南京创办陶瓷城,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建设“北方温州”,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被先生称为“西部温州”。
温州人在世界各地的经济为第三板块。温州人不仅走遍全国。而且闯荡世界。建国前,就有华侨3.8万人。现在旅居各国的温州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已有50多万之众(以户主计算),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俄罗斯、美国、新加坡、港澳等。在华侨华人居住的地方,逐渐形成华人社会.通称华埠,外国人叫它“唐人街”。目前,五大洲76个国家有60多条“唐人街”,温州人居住的地方叫“温州街”。世界上著名的温州街有:法国巴黎“温州街”,在法国居住着10万左右的温州人。意大利米兰“温州街”,在意大利有4万余温州华侨,居住在佛罗伦萨附近的冈北市,有50%是温州人。美国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唐人街居住着4万余温州人,经营着皮革业、餐饮业和小百货。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瑞典、奥地利、挪威等中国餐馆近7000家,其中温州人占半数。据纽约《美华世界》杂志披露.温州人在国外以车衣业、鞋业占多数。其次是皮件业、服装业。再次是百货、家具、杂货业。并逐渐由服务行业、手工业扩展到制造、金融、珠宝、房地产、旅游、外贸、远洋运输和超级市场等行业,向稍高层次发展。同时由于闯荡世界的温州人居住比较集中,所以同乡联谊互助式的侨团组织比较多.比较著名的有旅法华侨俱乐部、法华工商联合会、旅荷华侨总会、西班牙王国温州同乡会、罗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新加坡温州会馆、美东纽约温州同乡会、旅港温州同乡会等30多个团体,为温州人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
温州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是有历史、经济、环境多方面原因的。一是产业组织形式随经济发展而变化。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总部会向大城市转移,因为大城市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各种生产要素高度集聚,信息、资本、技术、人才高度汇集,不仅应用方便,而且获得相对低成本,大城市还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所以,企业总部集中到大城市是经济规律决定的,温州也不例外。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随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提高的。世界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效率高于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效率,全国范围的配置效率高于局部区域的配置效率,这也是温州人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三是温州人有外出经商做工的历史传统,早在南宋时期,温州的小商品、手工业就比较发达,温州人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比较强.是有历史渊源的。四是环境制约,人多地少是温州的特点,用地紧张和高地价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电力缺口也是突出问题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流动的,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从低效益向高效益流动,从低效率向高效率流动,要素流动是市场经济实施资源优化配置、获得高效益和高效率的机制性原因。
在外温州人经济不仅放大了温州,也放大了温州精神。一些城市认识温州的过程从否定温州,到怀疑温州,到肯定温州。到羡慕温州,在外温州人的创业历程给全国各地现身说法。在外温州人发扬光大了温州精神,丰富了温卅l精神的内涵,改善和提高了温州的形象和地位。进人大城市的温州人,自身也得到提高,打开了眼界,实现思维、观念创新,提高了自身素质。大城市很有吸引力,具有区位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人文
优势等,大城市也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和利用国际资本的桥头堡。
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投资1764亿元,50万温州人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做工,更多的是从事劳务。在这个双向对流中,资本自然有流出也有流入。在温州实施对外开放中.从1985年至2009年的20多年中,温州签定外资项目14.32万项,实际利用外资29.37亿美元,相当于200亿人民币。在利用外资过程中.约有50%-60%的项目同华侨的直接投资和间接牵线搭桥有关。特别是近10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温州人经济转为温州经济.通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的190多家商会,发动和鼓励温州人回家乡投资发展,提升温州经济,推动温州经济上台阶.升等级、上规模、提占占位,收到很好效果。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在内部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电力企业应该重视日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和深化,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于市场监管体制的不完善,目前宜宾供电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存在管理思想陈旧、管理方式不合理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管理者应该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企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采用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资金运营的安全性。
1、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电力企业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损失。经营者想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对企业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策略。同时,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经营理念的革新,以保证竞争优势。
2、保证资金运行的安全性
由于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同,企业的资金管理也呈现出相对复杂的状态。企业资金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命脉,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要重视企业资金的管理和利用,制定长远的资本运作计划,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心,企业应该重视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做好企业资金安全监管,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
3、财务信息的完整
财务信息的完整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率。财务报表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运转和使用情况,清晰准确的财务报表是企业资金利用的依据,能够保证各方面资金的合理利用。相关部门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企业财务工作管理的优质和高效,同时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定期的收集、审核和汇总,保证财务报表的完整合理。财务信息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管理经营状况,企业要重视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保证自有资本和债权资本。
二、深化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意义
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是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构建高质量的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的主体控制力,不断加强对企业资金和成本的管理。
首先,企业的内部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员工的利益和需求,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采用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的方法,监督员工的日常工作。在绩效考核方面和实践运用中不仅局限于对员工工作状态的监督和鞭策,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工作量和绩效汇总,确定员工日常工作的能力边际。具体而言,就是让员工通过绩效考核了解其工作效果在企业中所处业务水平段位,让员工更加清楚自己的工作表现是否优良。企业绩效考核结果的具体执行则是对工作绩效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工作绩效差的员工给于惩罚,以此形成与之对应的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从而让绩效好的员工更加积极地工作,让绩效差的员工自觉反省和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提高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打造高质量的员工团队。
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相对比较复杂。在日常管理中要较多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中,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避免因为决策的独断性,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和发展。同时,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内部沟通,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要重视员工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促进企业产权和权责的明晰化,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制定清晰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章程,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合理科学。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日常管理中重视企业管理的人文性,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
企业员工是企业内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重视对员工的管理。企业要重视日常管理的人文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多考虑员工的利益,才能保证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促进企业的快速和长远发展。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员工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清晰的管理章程,通过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等,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要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确保企业日常管理的科学合理。
其次,企业的资金管理也是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负责人要重视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根据企业的日常资金运行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章程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在企业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要规范企业的资金管理,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建立健全的内部资金管理机制,使企业的资金管理更加合理规范,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每一项资金的使用都有相关的记录和备案,避免资金问题的出现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重视对企业预算资金的管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企业定额的制定。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规范企业资金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资金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资金规划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相关企业负责人应该重视资金管理机制的构建,保证资金运用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减少企业资金的浪费。
最后,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重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控制,有利于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员工的管理意识。对企业资金进行严格、明细化的管理,养成定时清算和核查的良好工作习惯。同时要完善资金监管机制,使企业资金管理更加合理有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工作任务进行严格的执行,制定合理的企业资金控制计划,将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健全的资金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前提,重视企业资金管理是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很广,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分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相关负责人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管体制的构建,同时重视对企业预算资金的管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市场定额,针对市场情况,对资金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资金应用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定时进行审查和统计,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措施
1、培养科学的管理理念
科学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企业相关负责人要重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同时要关注市场动态。不断更新企业内部管理理念,将科学的管理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发展动态对企业内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质量。企业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制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发现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要重视日常审计工作,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保证审计的合理科学,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进行。还要重视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发展的重要性,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3、增强风险评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
风险评估和市场竞争是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企业负责人要重视风险评估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增强风险评估意识,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更新管理理念,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在竞争中寻求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对电力企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从人文管理和资金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措施和重要性,突出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我国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而且有利于企业竞争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鸿:企业经济发展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意义[J].科技与企业,2014(20).
[2] 永桑:企业内部管理深化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2(9).
[3] 刘娟:网络营销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水利,2015(2).
[4] 樊金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几点作用[J].学理论,2015(2).
一、河源市基本概况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的中上游,是粤东北地区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境内有包括105国道、205国道、河梅高速、河惠高速、粤赣高速以及建设和规划中的广河高速以及大广高速和汕昆高速等。到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720.9公里。
河源市在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477亿元,比2009增长13.5%,速度快3%。其中,第一产业增值62亿元,第二产业264亿元,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1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16000元。全市的工业总产值为883亿元,比去年增长230亿元,排广东省第十五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实际外资利用1.68亿美元,外贸出口17亿元,增长21.4%,。民营企业也迅速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8%。
二、公路建设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需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便利快捷的交通则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下面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阐述山区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一)宏观角度
1.促进山区GDP的增长
公路建设项目本身就是物质生产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税金、利润以及工资等增加值,这些可以说都是建设公路本身的贡献。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河源市建设河惠高速前,河源市的GDP年增长率是11.7%,而在建成后的一年,GDP增长值就为19.5%,在实现通车后的一年,GDP又增长26.5%,其中的工业总产值GDP增长幅度为37.9%,增长速度排广东省前三甲之列。根据凯恩斯投资乘数原理当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成倍的生产能力的增加;反过来,投资的减少则会引起成倍数的生产能力的减少,这个增加和减少的倍数就是投资乘数。通过相关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河源市“十一五”期间投资乘数约为1.45,公路建设投资每增加1亿元,为河源市GDP带来1.45亿元的增长;“十一五”期间河源全市公路完成投资54.36亿元,根据投资乘数原理易知,约拉动本市80亿的经济增长,为我市的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此外,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提供各个工作岗位,按照定额,山区公路建设每日用工约20万人。而在通车后又要提供相关的管理、养护等岗位。此外,通车后公路带附近的还会带来旅游、餐饮等服务产业,这些都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对当地产业布局及结构的影响
公路的修建,交通设施的改善对沿线资源有一个明显的“激活”作用,对于沿线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这种激活效应更为显著。可以说任何一个地区的产业带的基本走向均是依据公路来分布的,进而向着公路的两侧扩展,经济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相比,有集中的产业群体,发展水平明显较高。可以说公路网络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公路网络越发达,不同地区所存在的各种天然屏障被清除的越彻底,统一市场的形成速度就越快。市场竞争中的淘汰机制,又必然促进不同产业再进行重组、调整,区域经济向着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进而使得公路沿线区域的工业产品结构更高级,农业实现产业化,农产品实现商品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化。
以河惠和粤赣高速公路为例,随着该高速的开通,使得河源市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促进了沿线地区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与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推动了沿线地区就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由农业向工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使科技含量与附加值高的产品与企业大幅增加,使得生产要素与资源重新配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统计资料表明,随着公路通车里程的逐年增长,河源市的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7.2:26.5:36.3上升为2010年的13.0:55.2:31.8。.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常听到“要想富,修公路”这句话。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不均衡等到,交通设施落后。只有修通了公路,提高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才可以提高农村矿产资源、物产资源的商品化程度,加快信息的流通,从而提高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河源从2003年开始完成了行政村通水泥路硬化改造5488公里,全市1251个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目标。极大缓解了沿线群众出行难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深受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4.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从发达地区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工业经济无不聚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地区。日本40%的工厂建在高速公路附近,仅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旁就新增了工业企业900多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公路建设。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尤其是山区投资环境,增强了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对外开放,为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二)微观角度
1.公路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规律本身决定了公路交通条件对于农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农产品有着显著的季节性,其产品实体不易储存、易腐烂,对于其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和周期要求比较短,因此交通条件的发达程度就成了决定农产品市场范围的关键因素。交通公路条件不同,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必然会有所不同,而所形成的供求均衡条件也会随之不同。所以改变公路交通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改变了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选择范围。
2.公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旅游产业也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河源是“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这一系列的称号都说明了河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公路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刺激了旅游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旅游景点的出行条件,提高了旅游出行质量,并可提高旅游的快捷、舒适等性能,缩短旅行时间,提高旅游连续性,使潜在的旅游资源显示出来,带来了游客的显著增加以及旅游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沿线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全年河源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840.4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84亿元。
3.公路对运输业的影响
公路运输系统有站场设施、车辆以及公路网络等要素组成。而我国的公路网络恰恰是这其中的薄弱环节。公路运输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公路网络的发达程度,尤其是高速公路。公路的建设可以缓解道路运输紧张,运输条件得到改善,运输成本有所降低,节约了运输时间,并且减少拥挤可以提高交通安全的系数。此外,在公路运输量有所增长的同时,公路运输行业的维修、搬运、客运以及货运和运输服务等分支产业也会有所增长。
4.公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由上述文中我们了解到,河源市在河惠高速建成后,工业总产值GDP年增长接近38%,因此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育新兴的产业,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河源市的落户企业主要是低污染、资源加工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美平家电、银龙汽车、福新纺织以及各大电子产品企业,年产值10亿元的上市公司龙记集团、中兴通讯、汉能等大型企业也落户河源,这些与河源市是粤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其次,由于公路交通发达程度提高了,就必然改变了企业原材料采购市场以及产品需求市的距离,从而对企业的战略布局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从最开始选址到后续的布局,都会将交通是否便利作为投资的首要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条公路可以形成一个发达的经济带,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第三,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降低了企业物流的成本,交易费用也随之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此外,交通便利还可以加强企业之间信息、人才以及商品和物资的交流。河源市的交通状况因为各高速公路的通车有了彻底的改变,珠三角的部分产业也加快了向河源市转移的步伐,并且是以资源开发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比如从东莞转移过来的鞋业制造、服装制造,从南海、佛山等地转移过来的陶瓷业等。第四,促进公路两边的土地增值,经济开发的速度提高。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社会属性以及自然属性与其它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公路的建设能让一块空间可达性低的土地,由于交通的便利而大大提高其空间可达性,附近的土地随之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大幅度的提了土地的价格和价值。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作用更为明显,沿线土地开发、租赁越来越多,吸收了大量的资金,经济得以发展。河源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广惠、惠河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位于该两条公路交汇处的小金口,其地价在几年内呈几何速度增长。
三、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地方商贸经济是消费者与生产者沟通的桥梁,是促进生产和销售共同发展的平台。地方商务贸易经济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地方商务贸易经济要想有所发展就要打破地域的限制,打破观念的限制,积极发展。目前,我国的地方商贸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瓶颈性的问题,急需找到解决的对策,从而促进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地方商贸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过去贸易模式的阻挠,地方商务贸易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通过调查,将地方商贸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如下:
1.对地方商贸的重视度不够,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不重视商贸经济的发展。地方的政府对商贸经济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只是一味的认为资源支持,市场引导以及其他经济上的支持就能促进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然而,这样的认识终究是大错特错,地方商务贸易经济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创新,创造性的寻找各种资源,既包括物资资源与精神资源,也包括文化资源与艺术资源,甚至包括社会关系资源,地方政府缺乏对当地资源的充分认识以及最大限度的利用。就商贸企业而言,其没有对商贸模式进行必要的思考,没有创新,还是一味的实施旧的服务模式,大众化的服务模式。
2.城乡经济结构不同导致商贸经济发展差距大
随着商务贸易经济的发展,各种必要的基础设施已经较齐全,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要。但是,农村的商贸经济的发展就不容乐观。这与农村一直以来的经济落后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农村贸易环境与城市性比,明显落后,其服务意识也不到位,经营的观念相对落后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影响了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了地方商贸经济大发展不协调以及不完善的想象产生。
3.地方商贸的布局欠合理
地方商贸在布局的时候考虑不周,导致了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进行网点布局的时候,将商贸网点主要布局在城市以及较发达的工业地区,而欠发展的农村地区以及偏僻的地区网店的布局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这就导致了这些地区商品的供应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不足,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就使得商贸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受到限制;商贸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和批发市场息息相关。然而,批发市场在规划的时候,缺乏统一的思想,其分布与流通需求不统一,很多批发市场还受城区租金的限制,面积有点小,限制其发展。
4.商贸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商业贸易由于其规模小,管理上缺乏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先进性,其发展受到限制,进而使得其在商贸的竞争中缺乏优势,就较大型的商贸企业而言,好多是由几个小企业合在一起组成的,缺乏商贸机制的统一性以及协调性,在科研方面,缺乏创新性以及积极性,进而使得其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5.商贸企业缺乏人才
由于目前商贸企业发展缓慢,规模较小,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并且这些公司缺乏战略眼光,不注重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的规划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另外,高层对人才不重视,不会管理,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这很不利于商贸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着当地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当前地方贸易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地方商务贸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其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快慢。因此,应该从解放思想,更新是商贸发展理念;加强农村商贸建设,缩小城乡商贸发展差距;加大商贸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为地方商贸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建设这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从而促进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
1.改变发展理念,促进商贸发展
扩展商贸发展的理念,促进多式贸易发展。将传统的贸易形式:零售与批发,仓储与物流等,与金融,旅游以及科研等结合起来,形成全面发展的形式;以人们的需求为基础,发展地方商贸经济,建设规模较大的,专业化程度高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的大型市场;将物流与人流,信息流与商业流、资金流行结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功能齐全的商贸流通经济体系;加强商务贸易的环境以及文化建设,使环境贸易包含休闲氛围以及文化氛围,使得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享受购物的体验;将现代的科学知识引入到商贸的建设中,使得商贸经济跟上时代的步伐。
2.加强农村商贸建设,缩小城乡商贸发展差距
首先,加强农村商贸市场网络化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对农村进行商贸规划,对商贸企业进行合理的布局,促进零售业在农村的发展,并鼓励农村的超市进行连锁,进而形成专业化与特色化并存的商务贸易市场。然后,加强农村农产品购销网络以及农资供应网络的建设,以保证农村运用的生产资料不但质量好,价格便宜,还随时要随时到。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的r代,信息对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还要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增产,还可以降低污染。
3.加大商贸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
要想使商贸经济快速的发展,加强商贸企业间的沟通以及学习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逐渐形成以政府或者协会为纽带,多个商贸企业参与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使得各个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共享,利润共创的共同发展的模式。并且国家要切实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并积极探索内外贸易一体化的特色发展模式。
4.为地方商贸企业做好发展规划
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得地方商贸企业快速的发展,做好规划是重中之重。商贸体系的规划要从结构以及布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同时要保证该体系具有规范性和前瞻性以及功能的齐全性,还要重视商务贸易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快速发展当地商务贸易。
5.加强人才建设
要想使当地的商贸经济快速的发展,加强人才建设是关键。采取企业与企业联合,企业与学校联合,企业与培训机构联合等策略,实施对企业的经理,商务策划人员,会展策划人员,电子商务的相关人员等培训,积极引进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三高人才,促进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总结
随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当地商务贸易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地纷纷相应号召,发展地方地商务贸易经济。在地方商务贸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瓶颈性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根据其所面临的问题从改变发展理念,促进商贸发展;加强农村商贸建设,缩小城乡商贸发展差距;加大商贸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为地方商贸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地方商贸经济的发展关乎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强大,因此,政府机构以及商贸企业都要积极发展地方商贸经济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便促进地方商务贸易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琪.南宁市兴宁区现代商贸业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3.
[2]李杨超.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徐今瑾.西三角经济区商贸业协同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一、大学城概念
大学城是西方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逐渐出现的一种现象,近年来在我国大量发展并且为公众所熟知,目前全国共有五十多个大学城。根据《教育大辞典》,大学城是指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 万至10 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显然,目前我国的许多的大学城规模都远在该标准之上。
大学城的形成可以划分为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种。自然发展型是一所大学或多所大学由于学生增加、学校规模扩大而向周围扩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口资源、商业企业、事业单位等,而形成大学城,如剑桥大学城。这一类型的大学城形成时间较长,但建设成本较低。而规划建设型是由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共同合作,有政府统一规划出一块区域,将多所高校布置建设在该区域而形成,如广州大学城。规划建设型大学由政府主导,形成时间较短,建设成本较低。目前我国的大学城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因此本文将围绕规划建设型大学分析。
二、大学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大学城是高等教育而形成的居民点城镇模式,具有整合性、创新性和传播性的特征,对大学城所在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大学城的建设首先能够增加投资,建成后人口的聚集能够拉动当地的消费,从而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大学城一般建设在郊区或者偏远的农村地区,发挥了城镇化作用,首先解决了村民的收入和就业问题,并且能够吸引大量的商业企业的集中。大学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巨大的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大学城的建成需要数百亿的投资,如此巨额的投资将极大地拉动当地的房地产业、建筑材料、交通事业和餐饮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此外,地方政府能够从土地流转和拍卖中获得巨额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将会以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形式增加地方GDP。总之,根据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将在大学城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2.就业和消费增加,创造更多商机
大学城对当地就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当地居民就业结构的影响上。当地居民或者为城郊务工人,或者为农民,大学城的建成使得他们围绕服务大学城的师生而转变职业。其次,大学城后勤的市场化以及高校周边的餐饮、零售和住宿等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更多其他地方的务工人员。
大学城集中了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师生,虽然每年都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在流动,但人数基本上是稳定的,也就意味着这个消费人群是基本稳定的。并且这个群体拥有较高的购买力水平,总的消费支出也较为稳定。大学城师生的消费不仅集中大学城,而且还能够辐射周边地区,尤其是大学城所在城市的消费具有拉动作用。
3.产学研一体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学汇集了大量的学者、专家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拥有海量的图书资源和先进的实验室。大学城是高新基础孵化的基地,它为这些高新技术快速的转变为产出提供了良好的育种土壤。大学城是构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平台,在这一平台强大吸引力的作用下,高新技术企业在大学城周边地区集聚,由此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在这个平台的作用下逐渐发展壮大。此外,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属于知识、资本和技术集约型企业,大学城不但
能为其提供新的技术,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而且能够为企业大量优质的毕业生资源。
4.带动当地科学文化、教育环境的发展
极大地提升当地的文化氛围、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城郊农民的后代可以得到良好的高素质的教育,居民可以得到各种就业培训和持续教育,城郊农民将得到更多的就业和成才机会,享受到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
三。大学城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规划,集约用地
大学城的建设必须充分论证。大学城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如果规划不合理,不但短期内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长期也将导致不利的影响。大学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盲目建设,将会造成地方政府和高校背负沉重的债务,影响其地区经济和高校的发展。
2.妥善处理征地中的问题
大学城会占用大量的城郊和农村土地,这几涉及土地征用问题,这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在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拆迁补偿等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和征地程序。
3.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大学城的建设要与城市战略目标相协调,统筹安排,科学布置,并持之以恒,保证大学城与城市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环境之下,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而我国的航空运输业抓住机遇,不断更新技术,创新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如今,航空运输发展的趋势仍然没有减缓。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在这一背景之下,具有时间约束的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进而涌现了诸多的周期较短的产品。对于这类短周期产品而言,它们往往具有附加值高、体积小、质量小等特点。而企业要想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就必须对客户与市场两个角度进行充分的考虑。除此之外,在原先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下,资源分布对企业的布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之后,这种限制与束缚逐渐被打破,进而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就航空运输而言,它本身具有快速、安全的优势,正是凭借这两大优势,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目标指向机场。随着区位选择的明确,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机场为核心 ,以服务于航空运输相关产业和具有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组成的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体系除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以外,还能够对与之相关的产业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而这样一来,产业与产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并有效形成产业链,再由线到面,最终形成临空经济区。
二、临空经济与临空产业
对于临空经济而言,它又可以被称作为空港经济,在航空运输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依托于机场设施逐渐兴起。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些因素无疑都促进了民航事业的发展,无论是服务水平还是发展规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拉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并向外辐射,形成一个经济交流区。
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临空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机场的客货运量大幅提升,航线网络业在全球的范围之内不断扩展,在这种形势之下,机场对周边的土地利用模式长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使得经济与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机场本身也具有着一定的积聚效应以及扩散效应,在这种效应之下,经济空间的资源要素向周边地区发生聚集,并相互渗透、发展与融合,并最终形成一个临空经济高度集中的区域。
三、临空产业的发展类型
对于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而言,其结构与特点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在这些因素当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机场的影响力,正是因为这一因素,使得临空经济与其他经济模式之间有着较为鲜明的差别。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结合产业在空港相邻地区内吸引集聚程度的不同,对临空经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类,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高度集中产业、中等集中产业以及呈现集聚趋势的产业,具体情况见表1。
(一)临空工业区
在临空工业区当中,又可以进行进一步地细分,主要有临空配套工业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区。临空配套工业区主要是对航天科技、航空相关产业以及制造加工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发展,国际上,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临空配套工业区,例如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区、爱尔兰香农由贸易区等。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区而言,它主要针对以空运为依托的高新产业进行发展,例如美国北卡罗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的产业包括了生物工艺/生物制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信息技术、微电子等,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的产业涵盖了医疗设备、软件开发等。
(二)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主要针对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发展,目前状况下,主要有仓储、运输、中转、配送、包装和流通加工等。例如法兰克福物流城在机场附近,存在着很多数量的物流运输公司,而这些公司促进了世界与德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机械设备为例,德国是世界最主要的机械设备出口国,世界各国使用的大量的机械设备常年需要从德国进口各种零配件。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之较为密集的物流公司,使得德国的机械配件遍布在世界各地,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四、临空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区域经济平衡性
一般情况下,机场的设置不可能出现在闹市区,而大多远离市区,久而久之,机场周围就变成了一个经济空白区域。但是,自从临空经济出现以后,这种尴尬的局面被打破。在机场周围进行关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基础设施逐渐发展与完善,突出表现在交通、通讯等方面,同时,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后,机场区域的经济与腹地经济得到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之外,临空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促进区域区域就业岗位的增加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而一旦人口规模扩大,各种商业交流与社会服务也增加,进而促进商业及社会服务的出现与繁盛。临空经济出现的同时,也带来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进而促进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并逐渐成为区域开发中的“活跃分子”。当然,临空经济还担任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桥梁,使得与之相邻的几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无论是交通还是信息网络,都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发展。
(二)拉动区域临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临空经济的发展是以机场为依托的,具体而言,它是有效运用了机场快速安全的交通方式以及涉及范围广泛的航空网络,正是这种资源的利用,使其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进而吸引其他先进产业与之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并在机场周边逐渐聚集,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航空产业中的细分产业。在航空产业之中,又可以细分为多个更为具体的产业,例如航空制造业、航空运输服务业等,而这些产业往往对航空运输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尤其是对于航空制造业来说,它只有借助航空服务才能发挥出本身的功能,因此,只有将其设置在机场的周边,才能有效提供准确而及时的服务;(2)高科技制造业。在高科技制造业当中的很多环节,都需要用到航空运输,例如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以及产成品的销售等。这主要是因为高科技制造业中所用到的材料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具有附加值高、市场变化快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因此选择快速安全的航空运输是最为理想的,这样一来,高科技制造业也逐渐形成了对于航空运输的依赖,进而导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十分明显的临空指向性;(3)国际会展业。近年来,国际会展日益流行,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体系的产业,而机场所提供的便捷交通对国际会展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便利的交通以及良好的通讯必然能够对参展商的运输成本以及时间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展品的安全。准时以及可靠性进行有效的保证。(4)除了上述的三种典型产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产业能够被临空经济所吸引,主要有国际商务、综合物流、高新技术、 现代服务及休闲旅游等知识密集型和高端服务型产业。将这些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不难发现它们都具有低消耗、高产出、高附加值的特点,而这些特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转型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进而带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创新产业价值链,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航空运输本身具有快速、安全的优势,正是凭借这两大优势,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目标指向机场。随着区位选择的明确,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机场为核心 ,以服务于航空运输相关产业和具有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组成的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体系除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以外,还能够对与之相关的产业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而这样一来,产业与产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并有效形成产业链,再由线到面,形成集聚化、多样性的产业集群。而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脚跟并取得有利位置,就必须加强创新,创新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缄默知识以及粘性知识,而这种知识的溢出具有较为强烈的地域性与时间性,环境氛围对其传播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需要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并重复接触与联系。而在临空产业的集群之内,因为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聚集,因此在知识的传播一扩散上,也更为“得心应手”,进而对产业链的创新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临空产业集群之内还存在这学习效应与效应,因此产业与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竞争激励等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并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与全球经济产业链接轨,促进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在国际企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一个“时间竞争”模式,它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竞争重点集中压缩在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直到交付在内的整个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以获取竞争优势。而对于航空运输来说,它具有高效性与安全性的特征,较之于其他运输方式,它更能适应一些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航空运输,可以对运输时间进行有效的缩短,进而促使供应链突破距离的限制,促进区域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于临空经济而言,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开放程度高、国际合作度强的特征,尤其是构成临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大型枢纽机场、 国际航空运输公司以及外向型的高科技公司,其运作要符合国际惯例和准则 ,市场和客户要面向国际,正是因为如此,它对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临空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促进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在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的时期,利用临空经济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临空产业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推动区域内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及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对外开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李春. 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 技术与市场, 2010(11).
[2] 孙淑美,黄达海. 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J]. 科技和产业, 2010(01).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大冲击,以及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一系列矛盾日趋突出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国家主要政策导向,这对崇明建设现代化生态岛,以生态促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搭建了广阔舞台。
虽然崇明的生态岛建设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可是相应的,由于我国的生态发展或者说生态岛发展的经验尚且不充足,导致了崇明岛在发展生态的同时,无法把握住其经济产业的联动发展,一些工业企业的关闭使崇明很多劳动力无处可去,纷纷失业。同时,这部分劳动力又无法在崇明找到相应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崇明劳动力流向了上海市内或者其他地方,使其相较于上海其他地区,经济发展不迅速,所以,可行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为此,笔者将从低碳技术、生态产业和人才引进三方面对崇明岛生态岛发展对其经济和当地人就业的影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
二、崇明生态岛发展对其经济和当地人就业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崇明生态岛的建立与发展
崇明三岛做为冲积岛,其总面积为1411平方公里,地处我国东部海岸带的中部与长江汇点,西接长江,东临东海,南北各有上海,江苏,启东等省市,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另外由于崇明自规划发展生态岛以后,大量树木的种植,使其土地肥沃,空气清新,水流纯净,气候温和,优美的环境是崇明的一大特色。
同时,崇明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其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生态休闲岛,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从而把崇明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崇明三岛功能定位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
(二)崇明生态岛的经济发展状况
以环保发展为引领,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步伐的调整,必须尽快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绿色产业体系为支撑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同时,坚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不动摇,不断拓宽新领域,发展新业态,产生新热点,加快形成具有本地化特色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基本框架。结合三岛功能定位和现代化生态岛建设要求,以长兴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最好例子,进一步构建一个本体,两个侧翼的工业格局,不断坚持海洋装备产业主导地位,努力发展新兴产业,为现代化生态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坚持“向高处走、向宽处扩、向远处望”的思想,加强农业不断朝着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建设,使崇明成为全市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三)崇明当地人就业趋向
崇明岛当地人就业的趋向,可以按照年龄层次分为两个部分,年轻人和老一辈人。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原有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中的大部分对原有工作充满了感情,他们也失去了再去打拼的精力和勇气。而且他们的大多数家人都生活在崇明,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在崇明当地工作。而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走出去不乏是一个好的选择,他们的事业要靠他们自己出去打拼,而建设生态岛后企业的减少使得他们不得不去更远的地方去闯荡,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离开崇明岛去往上海市内发展。
三、崇明生态岛发展及当地人就业趋向实际调查
为了更好地收集崇明当地人就业趋向方面的数据。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应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因此我们把调查对象选为崇明岛劳动力的大体,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可以初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一是在对崇明人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时,仅仅有17%的崇明人表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54%的崇明人表示一般还可以,有29%的崇明人表示不满意,而在那仅仅的17%满意人群中,89%是在上海工作的崇明人,仅有11%是在崇明本地工作的崇明人。在相同工作压力的环境下,崇明人在崇明本地就业的工资水平较低,多数人处于上海平均工资水平之下,这可能是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一半多在崇明就业的崇明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
二是在询问受访者就业倾向是在崇明本地还是上海内地或者外地时,有1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去外地工作,有高达64%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去上海工作,而仅有2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留在家乡崇明工作。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愿意走出崇明岛去上海或者别的地方工作。由于崇明靠近上海市区,而上海市区的各种区位优势如制度、基础设施完善,使上海市区相对于崇明本地更具有吸引力。
三是崇明人在上海市区与本地就业利弊分析调查。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在上海工作的优势是工资水平高,制度完善以及本人发展空间大。崇明当地的工资水平相对于上海较低,上海市区更具有吸引力。再加上年轻人眼高手低的特点也加重了这种转移趋势。同时上海市区发展空间大,公共资源丰富,政策优势明显也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崇明岛相对于上海市区生活环境更接近于大自然,与家人的联系更加紧密,生活压力更小。但是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未来收入的多少是吸引劳动力的主要因素,这就会导致崇明岛对于崇明人在当地就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差。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崇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崇明的劳动力失去了新鲜的血液,经济没有活力。
四、缓解生态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当地人就业矛盾的相关建议
(一)大力推广低碳技术
崇明要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必须要建立环保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并且牢牢以此体系为基础,可以从这方面引申出各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同时积极利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成熟技术和先进经验,将世博科技成果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中进行实际应用,重点推广和运用低碳建筑、低碳旅游、低碳能源等低碳环保技术。低碳技术的发展对各行业企业的发展影响并不大,从而有利于缓解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二)大力扶植新兴产业
大力扶植新兴产业,必须把目光放在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地区,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产业扶持政策,使相关政策不变成一纸空文,并逐步扩大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措施的覆盖面,加快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的政策环境。因为崇明生态岛的发展,很多重工业有污染的企业关闭了,从而使无业人员增多,所以必须尽快扶植新兴的绿色产业,这样不但加快崇明的发展,不破坏环境,也切合了崇明建设生态岛的宗旨。特别是现代化服务业方面,可以大力发展,因为现在社会的主流就是如此,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其金融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崇明可以适应其发展,主推金融服务业,由此可以吸引大量高学历学者加入到发展崇明经济的队伍中来。
(三)设立“崇明人才公寓”
“崇明人才公寓”的设立旨在给予有意向在崇明发展的高学历学者一些政策及经济上的支持,同时,对于在崇明发展的人才,政府机构也应给予他们再深造的机会,设立独特的培训机构,此外,可以设立一个独特的基金,给予对崇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优秀人才一定的物质奖励,用于鼓励以及吸引那些人才,人才的增多必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崇明经济的发展。
五、小结
通过对崇明岛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在崇明发展生态岛的同时,崇明的经济发展相较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缓慢现象,劳动力的流失是其主要问题之一,但是崇明岛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如果能够较大程度上的利用这些区位优势,崇明的经济也能得到较大程度上的发展。为此,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生态岛先例,提出了低碳技术、新兴产业以及“人才公寓”等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希望能对崇明的生态以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李太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态因素研究[J].当代财经,1997(2)
发展低碳经济根本上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抓手,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这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并郑重承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日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地增加。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
我国目前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数据,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0亿吨标准煤,即21.32吨油当量,同比增长6.3%,全年CO2排放总量达2214.4万吨,而美国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也仅为21.7亿吨油当量。
(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1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三)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而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2008年中国的基本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4%,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同期,中国进口原油1.7888亿吨,比上年增长9.6%,价值1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进口成品油3885万吨,比上年增长15%,价值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7%。据行业统计,全年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49.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四)伴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费,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可避免地快速增长,成为环境污染的最大来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迅猛增加。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对策
(一)制定相应政策保障机制,营造低碳经济环境
一是加强低碳发展立法,完善法治,深化相关配套改革,强化环评制度和能评制度,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二是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政策向主要依靠市场为主的政策转变。三是完善现有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四是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强化企业家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有序引导低碳消费。
(二)倡导低碳新理念,鼓励发展低碳经济
1、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
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采用低碳环保住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倡导绿色出行;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2、加大城市、农村绿化力度,提高碳汇能力
据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发现,林地具有碳汇功能,每增加1公顷林地可吸收5.77万吨碳,相当于每公顷建设用地碳排放量的85.34%。另据研究表明,我国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村的绿化工程,以增强林地的碳汇能力。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
1、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
一是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高度重视和鼓励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发工作,并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支持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二是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三是要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四是以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为重点,建立清洁能源的发展机制,以不断增强我国碳减排的技术支撑能力,为今后全面、深入开展碳减排工作提供技术基础。
2、围绕低碳目标进行各种创新活动,诸如管理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理念创新等
从研发和利用能源技术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尚德太阳能、远大空调、比亚迪汽车等企业,已经在某些低碳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又如玖龙纸业公司进行管理创新,将低碳目标和环保融入企业管理和市场战略,在生产过程中用最先进的设备节能减排,并采用技术手段对废水、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这种“变废为宝”的经营管理模式,既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污染,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提高认识,全员、全方位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其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如爱普生全方位的环境管理体系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从设计、选择、制造、运输、使用,到再生。爱普生以“节能”、“省资源”、“排除有害物质”为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生产中以能耗、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全面打造符合环境要求的绿色产品;削减运输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立废弃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机制。同时让全社会人员树立低碳意识,积极鼓励大家节能减排,开动脑筋,建言献策,激发大家主动参与环保,在日常工作中将“绿色环保”理念落到实处,如提倡“无车日、绿色消费日等”,培育大家低碳节能,省时省钱,高效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
陕西号称“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这里蕴藏着很多音乐文化瑰宝,她让我们看到了此地所具有的历史沧桑感和自豪感。陕西的音乐总体高亢、激昂,但是也有不乏陕北信天游的宁静和悠扬,不乏陕西山歌的缠绵和婉转。
当今社会,经济基础是一个省份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然而,“文化经济”是一个新概念,是文化与经济共同作用催生出来的新名词,且是以经济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的经济化”或“经济的文化化”共荣共和的新名词。文化产业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当然文化对经济对政治的的渗透作用也成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使得艺术也对经济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音乐更应该受到重视,这样使得当地的经济产业才能具有特色。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有人认为传统音乐老掉牙了,已经不适合灯红酒绿的社会发展,还是现代音乐更吸引眼球,其实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内容形式也不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非水火不容相互对立,重点在于它们蕴含的思想情感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审美取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凡能给人以有益的影响,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历史上,古长安是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是歌、舞、乐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市,2000年前在西安郊区秦遗址出土的“乐府丞印”等说明秦代已有乐府,秦汉时期的“鼓吹乐”“相和歌”“大曲”到“雅乐”再到隋唐时期的“教坊”“梨园”,从周时期秦国的歌师秦青到唐玄宗李隆基,都说明三秦大地传统音乐极为丰富。如何让传统音乐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三秦大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京剧这门艺术,其特殊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符,很难看懂,已与我们越走越远了。传统音乐作为国粹,是经过历史的检验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根本,是中国现代音乐确立独特乐风的重要途径,或许这就是立命之本。现代音乐的发展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整合,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
(一)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的传统音乐势在必行,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
秦地传统音乐文化是秦地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这样的艺术特色是秦地生活方式的折射。它的艺术特色持续而鲜明,千百年来秦地百姓一直秉承着特色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经受了现代生活的冲击,秦腔作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已经失去了其作为生活方式的现实空间,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拘谨是生存空间已经把秦腔挤到了特定的场所――广场。如果不注意引导,恐怕慢慢的秦腔也会在广场上消失的一干二净了。老百姓心里的那种豪迈,那种秦地音乐特征产生的内在气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是音乐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内在需要。作为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有根,必须接地气,秦地百姓是生活方式就是根,秦地传统音乐就是根,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势在必行,是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二)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扶助。
秦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挤压下已经在生活中渐行渐远,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积极的扶助。
陕西的传统音乐也是一样的,有些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渐趋不适应,我们应该在这种冲撞下认识到人们的审美对传统音乐的冲击,借助于我们的传统音乐的本质来适应甚至促进经济的发展。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现代经济的冲撞,反映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我们应该实行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措施,让传统音乐在发展中求得传承,成为一种“流动的音乐”。我们的秦地传统音乐,也正是由于融会了当代的意识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既融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当代的风貌。在继承中,把当代的艺术形式融入到秦地传统音乐中,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补充的局面,让传统秦地音乐不断注入新的创作理念,源远流长。
秦地传统音乐的保护需要政策的优化,需要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性干预,更需要经济的扶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没有经济的扶助很难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应当拿出切实有力的措施,把保护、传承和弘扬秦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这而大旗高高举起,共创秦地传统音乐的繁荣时代。
(三)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与传承人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的发展,秦地传统音乐的发展同样需要传承人的培养。应该加强秦地传统音乐的传承,在中小学校、甚至地方院校应该设立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科目,使得本地的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发展,这样一些传统音乐才能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二、秦地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在对秦地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丰富的三秦文化,滋养了传统音乐的发展。这片土地艺术品种丰富,影响广泛、深远。陕西单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歌就有紫阳民歌、陕北民歌、镇巴民歌,戏曲乐种就有秦腔、眉户、碗碗腔、商洛花鼓、汉调二黄、阴老腔、华县皮影、合阳线戏、陕北说书、西安鼓乐等等。仅陕北就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受人文风貌的影响,秦地传统音乐形成了豪迈激昂,粗犷且淳朴典雅,并以特有的形态与民众朝夕相处,生活即是艺术。如此种种都记录了百姓的生活,记录下了三秦大地的沧桑。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新使命
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推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独特的使命。
首先,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艺术形式是陕西形象的文化窗口。大家知道,音乐是一扇窗口,是一扇认识世界、认识人的独特窗口,是一个地域音乐文化和人类生活的表达形式。透过秦地传统音乐,我们可以洞悉三秦悠久的区域文化。向世人展示自己富于特色的地域文化,恐怕惟有盛行于民众中的传统音乐。它音声依旧、风采依旧,能揭示出区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只有使世界认识自己,才能赢得发展机遇。
陕西应该借文化氛围浓厚、地域色彩鲜明的传统音乐,让世界了解自己秀美的陕南、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和具有浓郁特色的“陕北”,让世界认识我们三秦大地卓越的历史和文化。让世人感悟我们这个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的“三秦之子”。我们应该借助优美的音乐,开展良好的秦地音乐文化导向作用,不断招商引资,把陕西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发展宝地。
其次,传统音乐是陕西旅游、饮食经济赖以发展的一部分。秦地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仅秦腔就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冲动,诱发人们把这种冲动传递出来化为一种情感或意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也滋养的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秦地传统音乐作为文化载体,要映射出“此地”所区别于“他地”的不同之处,我们希望在陕西的旅游业、饮食业等方面都能和本地的“传统音乐”挂钩,这样既能继承了传统音乐,同时这些不同场合的表演也同样使得经济得以创收。
(二)运用传统音乐促进秦地经济发展的措施
经济发展赋予了音乐文化新的使命,我们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从传承方面进行努力,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部门艺术院校,要努力以一种新的文化思维,为传承传统音乐这一“新兴产业”建立一套新的文化政策和技术规则,保证其传承后继有人,可以在中小学阶段甚至一些地方艺术院校设立一些针对本地区的特色课程,这样使得传统音乐可以会更好的继承下来。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实质在于提升和应用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和储存技术,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并可能发展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对我们的一个巨大挑战,更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良好机遇。
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近期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的根本途径。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1.1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继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设立目标后,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本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和政策,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与灾害的频率与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面对未来气温升高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
1.3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比较迅速,而来自能源结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使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现实的挑战。为了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而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导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所以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英国,其目标也是到2050年建设低碳经济社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目前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2.1 产业和能源结构的挑战
我国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许多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加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发展态势不可避免,对能源的巨大要求使得企业主动进行低碳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意识较差。而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以上。这种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和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十分艰巨。
2.2 低碳技术水平的挑战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技术的关键,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一是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二是我国低碳技术项目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三是中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领域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许多情况下,中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这对中国显然是一个沉重负担。
2.3 路径依赖的影响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这种现象成为路径依赖。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基础设施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等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石化能源技术依赖严重。当面对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很难摆脱。
2.4 强制性减排的挑战
发达国家从未放弃过将中印拉入减排行列,挑战来自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伴随而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剧增。尽管中国的碳排放许多来自出口产品,发达国家在享用中国廉价商品的同时,还要指责中国的排放。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承诺的压力与日俱增。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比2005年减排40%-45%,从而把中国彻底推向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归路。
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创新低碳技术。纵观世界各地为发展低碳经济而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应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立体式”的管理模式,加快低碳经济的迅速推广和应用。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
确立以低碳经济理念为发展经济的指导原则。一是要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并落实到年度计划中,让低碳理念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目前国务院正在起草《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涉及建设低碳经济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配套政策、重点工程等诸多内容。各地也应该尽快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既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又能加速本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二是要尽快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规。发达国家均将制定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推进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做法,我国也应尽快考虑从财政补贴以及税收方面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低排放的环保、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
3.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一是发展具有低碳特性的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消耗大量能源的是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第三产业单位能耗量非常有限。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应提升现代生产业的比重。二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优先开发新型的、高效的低碳技术,打破路径依赖。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清洁燃料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环保型农业等领域的低碳技术。三是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问题,首先要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要落实下去;其次要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逐步从以前的行政手段向市场化过渡,从而使企业产生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再次,继续培育和推广循环经济型企业和园区,构建循环经济型社会。
3.3 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首先是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转型的原动力。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弱,政府要加强对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构建国家级的低碳技术研究机构,整合国内现有的技术资源自主创新,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持引进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消化与二次创新,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的差距。加快如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其次是加大对低碳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政府未来投资的重要领域,加大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持。同时支持各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优先安排低碳经济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中确定的项目和企业。
3.4 加强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引导
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角,政府应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发展低碳经济。一是建立奖惩机制。制定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指标,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核算指标和控制排放、治理污染的责任机制。对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把关,并对完不成年度节能降耗指标的企业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县四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减排领域,重点支持一批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节能减排项目。三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既然短期内无法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那么煤炭的清洁转化和多联产综合利用就成为能源消费战略的重要内容。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煤炭清洁利用新技术比如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工程,鼓励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群.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J].财会研究,2009,(23):
乡村旅游一开始就与振兴乡村经济密不可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就业、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在一些乡村旅游先发地区,乡村旅游能较大程度地增加乡村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并促进乡村经济由单一农业经济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创造不少就业机会,扩大乡村居民的就业途径。
一.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经济贡献的分析
(一)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与适用条件
乡村旅游的初次消费,实现GDP与消费同步增长;更重要的是,随着消费向下一个企业的流入,在乘数效应作用下,GDP还将成倍增长,与此同时还将带动就业、税收乃至投资,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的测算
2007年当涂县园艺村全村农家乐旅游收入达300多万元,2007年园艺村有50户农家乐,2007年马鞍山市共有农家乐100户,对于刚刚起步的马鞍山乡村旅游来说,可以初略估算2007年马鞍山市农家乐旅游收入至少600万。即乡村旅游收入至少600万。为计算方便,以下以600万元计算。
基于第一部分的宏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在本节以2007年为例,测算以下经济值。
(一)2007年马鞍山乡村旅游对GDP贡献的测算
(5)税收效益终值。考虑到乡村旅游的消费过程中可能存在不需要缴纳营业税的消费,因此,还应对税收效益值进行相应调整。实际纳税值要小于337.6万元。
三.总结
由于数据获得有困难,只能进行初步估算得到如下结论:20O7年马鞍山乡村旅游才刚刚起步,2007年乡村旅游收入至少使GDP增长了1621.6万元,带动的GDP增长率为0.038%;对社会增加了48个宝贵的就业机会;为马鞍山增加了略小于337.6万元的税收。
参考文献:
[1] 顾筱和,黄郁成.试论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6,(2):53.
[2] 季俊杰,沈红.国家助学贷款的宏观经济效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