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0 08:51: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跨国经营战略案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跨国经营战略案例

篇1

引言:自从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如果说上世纪的改革开放是我国运用“请进来”的策略,使国民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进而让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那么如今就应在此基础上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全球资源共享来享受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创造的经济效益,主要在于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享受到了国内经营难以满足的利益需求。

跨国经营是由国内经营延伸出来的,属于企业经营范围内的,指的是市场经营主体为了开拓发展空间,从而跨出本国范围到国外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行为方式,它是企业实现国际化中的高级形式。换句话说,跨国经营指的是企业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的舞台,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分工,在国外设立各类分支机构,如子公司、分公司,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境外投资及生产和销售等企业经营活动,其动机就在于通过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取得跨国经营效率,即尽可能的在全球市场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以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点

1、对外投资技术水平偏低

全球跨国公司的发展、渗透,主要是依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知识。以航天航空、生物工程、微电子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它们逐步成为现代跨国公司的支柱产业。相对于我国企业来说,科技比较落后,很多企业技术上没有优势,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所以我国企业虽然在开展跨国经营,涉及的行业比较多,投资范围比较广,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才刚起步。

2、对外投资管理水平偏低

跨国公司一般是在一个国家设立母公司,同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不同的实体,在母公司的控制、管理和指挥下,开展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在这样一个高组织性的大型企业中,必须要进行高度科学、合理、严谨的管理。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优势,积累了上百年的资金和技术经验,拥有科学的、规范的、熟练的管理技术。然而在我国许多对外经营的企业,不完善的组织功能,不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与国际运行规则相比,有些管理制度明显不衔接,这都使得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受到严重限制。

3、宏观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都是根据市场化原则不断发展、成熟起来的。我国企业不同之处就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是形成跨国经营管理体制的前提。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部门被分隔,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透明、统一的政策。目前政企没有被完全分开是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中存在的最大体制障碍,政府对企业一系列的进出口贸易和投融资等市场活动的审批、人事和过细的产权管理,在地区与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对企业的兼并、收购、重组、联合等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这就说我国体制深入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

二、我国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中的问题

1、跨国经营目标不明确

政府积极倡导鼓励企业“走出去”,其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到底改不改走出去、怎样走出去。在我国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并不少,也不乏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对于企业而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企业的跨国经营变成一种国家战略时,不仅是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还会使部分企业缺乏对自身竞争优势足够了解,认为国外市场一定是前景无限,所以很多企业在跨国经营时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发展目标,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与长期的战略思考,在环境分析、投资项目、地点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合作伙伴选择等方面,往往是单一的经营方式,缺乏论证,没有从企业实情出发扬长避短。在对国外环境没有进行详细考察的前提下,投资带有盲目性,在当地市场缺少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中难以实现完全市场化,尚处于半政府状态,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取得成功难以实现。有些专家就指出不能仅靠一腔热情去开展跨国经营,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生存的根本。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这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缺乏跨国经营的人才

当前在我国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许多对外管理人员一般只是具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或一门外语专长,缺乏既懂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管理,又熟练掌握外语等各方面知识,能够适应和了解国外的传统习惯、社会文化、商业操守、利益集团、法律制度、政治等复合型人才。在实施跨国经营活动中,有些企业过于依靠国外的律师、银行及一些国外中介机构,这不但使企业的决策判断受到影响,而且可能还会由于合同存在缺陷导致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3、企业文化整合难

来自文化整合的风险也是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怎样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不同国家文化有效融合的企业文化模式,是跨国企业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特别是跨国并购,因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我国企业向被并购的企业强行灌输自身的文化,在企业之间很可能会造成文化排斥,甚至可能会导致强烈的矛盾冲突。具有典型代表的事例就是首钢并购巴西的企业后出现了严重的劳资矛盾。

三、我国拉动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跨国经营战略

与国际市场上先进的跨国企业相比,我国先进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实现跨国经营后,企业对自身在别国甚至是在全球的竞争地位,都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企业需要将主要竞争对手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性进行对比,进行市场分类。在发达国家中的跨国企业全力实施全球化战略,以全球战略眼光来统一协调、规划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主要目的就在于实现整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在我国的跨国企业因实施的全球化战略程度偏低,当实施跨国经营时,我国多数企业选择的多国市场战略应该目标明确。伴随以后企业不断深入的跨国经营参与程度和竞争能力的逐渐提高,逐渐实现全球市场战略。在全球市场战略中,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出现在国际化经营程度较高的企业,主要原因就是通过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垂直分工、水平分工最优配置资源的目的。这些企业对不同国家存在的相对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寻求高效率的投资,以便达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这种投资在美日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实施的跨国经营中表现明显,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企业由于受自身能力的限制,或是受国家市场参与度的影响,用这种形式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为数不多。

2、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引进和培养专业知识丰富、业务技能强,精通国外文化和外语的企业经营管理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先进企业能够成功实施跨国经营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解决人才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企业内部大力培养一大批既熟练掌握外语和法律,又精通财务、金融、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让他们去担任企业的管理工作和业务、技术骨干。通过吸纳海归学子、高薪聘任国外的专家、将内部员工送到国外受训等各种渠道吸引人才;第二,大力推动国外分支机构员工的本土化战略,擅于使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进而更好更快的适应当地情况,将我国进一步推向世界。

3、对企业文化整合要引起高度重视

篇2

以来的理想,政府早在改革开放

初期就提出这个口号。经过20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上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中国企业现阶段的跨国经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跨国经营表现为母国和东道国经营政策、东道国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共同作用。比较优势在跨国经营的初期阶段有助力作用,但企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是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具有决定性作用。

跨国经营外因与内因

制造企业跨国经营必然涉及到产品、资本、技术的跨国界转移,各国政府是否支持和欢迎这种经营活动,是跨国经营的基本前提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限制和成本在逐步减少,在区域自由加工和贸易协定之下,物理界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母国和东道国政府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某些行业和市场区域的禁入,但企业总能找到两国政府共同支持的行业,或者是某些不受限制的经营方式,开展跨国经营。跨国经营活动体现为进出口贸易、绿地投资和并购,以及许可证贸易等多种形式。

各国对于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兴趣日趋浓厚,渐成潮流。而中国政府则将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主要经济目标。从外部环境上看,中国企业遇到了较好的向外发展机会。从企业内部来看,案例企业都具有明确的立足于全球资源配置和整合的国际化战略,而且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远大的国际化视野和抱负。

案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动因,体现为具体的国际化策略,主要分为防御性进攻、被动进攻和主动进攻三类。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各国根据自己在某些行业的特长,专心发展产品,可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这对于各国都是最优选择。这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象的解释力有限。

中国企业普遍具有廉价而充裕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明显,产品成本明显低于国外竞争对手。但国内企业缺乏品牌和渠道优势,产品技术含量一般,低价优势有时并不能敲开国际市场大门。国内企业更多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充当国外品牌厂商的加工厂,赚取低廉的加工费。

不同行业的企业利用比较优势的结果不太一样。在技术发展较成熟而创新机会较少的行业,如家电、个人电脑,企业已经获得了规模生产效益,技术和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销售额和利润率仍未达到国际领先企业水平。差强人意的利润限制了研发投入,品牌和渠道上的弱势使得总体竞争优势不明显。

在一些新兴和快速发展的行业,如通讯设备,国内领先企业近年来抓住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契机,同时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几乎可与国际竞争对手同步推出新产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获得较理想的收益。尽管研发经费比国外企业低,但得益于高素质、低成本的研发人员,费用实际利用率却不低于对手。这些企业正在借助比较优势形成一定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与低成本竞争优势相比,成功的差异型竞争优势通常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因而代表更高的生产率水平,而且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从而更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

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有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用较低的成本能够取得生产技术方法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在与国外竞争对手提供同质量产品时,中国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低成本竞争优势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壁垒低,容易被模仿,很难持久保持;二是,无法形成高收益,用以向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升级。案例研究显示,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提供了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竞争优势转化的可能性。

点评

政府扶持带动产业升级

国内制造企业为了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攀升,需要积极向外发展,寻求获得技术与市场,从成本和差异化两个方面打造出持续竞争优势。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获得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通常需要较大的投资,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利润,可能出现投入不足或者提升速度过慢,导致永远落后几步。通过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重点产业或关键项目上,政府可以起到资金支持和资源协调的作用,扶持支柱行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这在德、美、日等发达国家都有成功先例。

跨国经营方式取决于竞争因素

企业竞争力的实质是将竞争优势转化为持续而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品和服务的能力。尽管不同行业里的企业在这方面差异很大,但仍然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如果企业能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就能持续地比对手更有效率地提品和服务。

随着国外企业大量涌入,将技术研发中心搬到中国,以争抢和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资源,国内企业提升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空间也正在被挤压缩小。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更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提升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

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产品的技术和服务适应客户需要,良好的品牌黏性,市场渠道等。案例企业多数采用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于国际中、低端市场。在这样的缝隙市场里,国际一流厂商关注度和竞争不强,给缺少知名度和市场渠道的中国企业一个不大的生存空间。

通过在海外设立贸易公司、售后服务和信息收集点,以及小型研发机构,有助于企业把握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技术与消费变化趋势,更准确地寻找和定位适于生存的市场,也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建立互利的战略合作联盟,提高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案例企业多采取了这种方式进行海外市场渗透。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和渠道劣势,如果仅仅依靠自身成长来克服是不现实的,必然会遭遇资金缺乏和时间过长这两大问题。解决的途径一般采用并购国外有一定影响力和渠道资源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品牌企业。有些资本运作经验丰富的企业甚至以低廉的价格同时获得了部分优质资产和专利技术。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逐步淘汰和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行业中,仍有不少机会。

在采取并购方式成长的案例中,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如万向、华立等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大多数企业表现出对被并购对象的驾驭能力不足。错误的并购判断,失败的并购整合,不仅拖累了企业原定目标的实现,甚至伤害了企业的健康肌体。在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缺少跨国企业运作经验,不适应跨国经营环境下的企业文化,不了解海外市场和国际惯例等条件下,并购风险被急剧放大。

中国企业迈向成熟的跨国经营需要一个过程,在决策中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要走得稳,不能盲目冒进。一些案例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出现过为争取获得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未能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的情况,结果使得总体竞争力大大降低。如TCL未能及时将海外生产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内,实际上违背了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初衷。

也有企业通过先在周边地区设立跨国生产企业,逐步熟悉海外企业运作和市场,产品先以贸易方式打入发达国家,在建立了一定市场基础后,在发达国家建立生产和服务基地,开展产、研、销一条龙的跨国经营。如海尔,可能在短期内要以损失部分低成本优势为代价,以便能在中长期获得更大的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这些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中,有用国内收益补贴海外损失,牺牲部分短期收益,以获得跨期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采取何种跨国经营方式,内部取决于其企业能力、战略目标,外部受到产业和市场环境的制约,而且企业的竞争力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阶段应采取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并无普遍适用的一定之规。

点评

利用比较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篇3

中图分类号:F42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66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内涵及意义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内涵

本土化,简而言之就是入乡随俗。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就是指在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本土市场后,为了适应当地发展,成为当地具有特色的经济实体,进而努力融入东道国经济体系的一种发展战略。跨国公司本土化主要是跨国公司将自身的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核心在于跨国公司不以商家的习惯和偏好为标准,而是将消费者的习惯、偏好和需求作为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活动的核心;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规范也必须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相应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经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意义

虽然越来越多的公司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并在世界各国各地区设立子公司,成为颇具实力的跨国公司。但是,在实践中,所有希望通过海外投资来获取高额回报的跨国公司都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国家、民族、社会、制度和语言差异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实现良好的跨国经营。跨国公司可以无视以上差异,在世界各国各地都照搬母公司的全套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全球统一的经营模式,但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跨国公司而言,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不可取的。因为跨国公司要实现海外成功经营这一目标,就必须在东道国市场经营的过程中熟悉当地的各种社会环境。所以,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战略意义在于是否能满足不同国家或地区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差异;是否可以满足营销渠道的差异;是否可以获得替代产品及产品调整的需要;是否可以更好地满足适应东道国市场结构的需要及东道国政府的政策性规划。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原因探析

跨国公司为了更好地实现全球化战略目标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所以采用了本土化的策略。以下将从跨国公司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论述跨国企业本土化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 满足外部文化环境差异的需要

文化差异是构成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和偏好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跨国公司在实现经营全球化的同时,势必会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价值观念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国公司融入当地社会环境带来很大的阻碍。在国际经营活动中,企业必须对东道国的文化环境进行了解,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东道国市场的产品生产方案、营销策略、销售计划等,以适应不同的消费需求和偏好,以免造成文化冲突,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促进管理变革。

2.转移风险。

在国际化经营业务中,公司往往面临着如汇率、利率、通货膨胀、国有化及政治动荡等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例如,当跨国公司由于规模经营和市场容量的限制,被封闭在一个小的区域,导致其抗风险能力弱,各种政治和经济波动可能给公司带来沉重的打击。而如果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力资源、文化等方面实行本土化,将投资分散于不同国家的企业,那么,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将不受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萧条、资源短缺、政治变动的影响,有效的将风险转移到了不同地区。所以,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在东道国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3. 资源在全世界优化配置的需要。

本土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的一个阶段性的实施工具和手段,实施本土化是为了使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更好的存活并发展起来,从而形成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跨国公司在任何一个海外市场的本土化战略都是其全球化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着眼全球、立足当地是进行全世界资源优化配置的两个基点。因此,跨国公司只有高度融入当地社会,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真正植根于当地市场,同时又领先于本土企业,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全球市场,对各类资源进行调配,以实现物尽其用、利润最大化及全球性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经营目标。

(二)内部原因

1.降低综合成本的需要。

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最根本的原因是要降低成本,而跨国公司的母国大多是发达国家,其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价格都颇高。因此,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当地实行经营本土化,可以帮助跨国公司利用当地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实现降低人力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目标,来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便于获得更大利润。

2.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各行各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同时许多产品和服务也具有很强的国别性或区域性。跨国公司只有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才能在东道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发展壮大。因此,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行经营管理、生产、营销等活动时,先要考虑到东道国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偏好等因素,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使当地居民从心理上先给予接受,有利于产品更快更好地打入东道国市场。最典型的案例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内容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其他东道国均采用本土的语言文字。

3.营销系统的需要。

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经营活动最大的障碍。在国际市场上,由于资金有限,跨国公司将首先考虑在东道国利用现有中间商渠道,经验和专业优势的销售,消除与当地政府、当地社会、当地消费者的隔膜,从而快速开拓市场,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投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机构,降低了风险,赢得了市场时效。此外,不同国家,不同的分销渠道,定价、产品定位、广告等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实施本土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现状

跨国公司之所以积极的加大本土化进程,是基于前文所述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的原因,即以达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然而,实施本土化各种手段仍有很多缺陷与不足。下文将从人力资源、文化、营销等本土化方面论述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经营现状。

(一)文化本土化现状

自从跨国公司出现以来,便存在着内在文化差异问题和外部文化差异问题。内部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以及对于公司管理的理解不同;外部文化差异就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东道国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东道国的国情、政策以及消费群体。

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导致在东道国子公司出现战略失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跨文化管理冲突”。例如中西文化,其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无法准确把握中国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消费群体心理, 致使公司外部的市场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市场经营的难度。在公司决策过程中, 跨国公司习惯于依照其母国文化模式下形成的思维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在东道国市场上面临的问题, 习惯将在其母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经营手段照搬使用, 忽略了外部文化环境的差异可能导致这种管理方式在东道国市场上无效甚至产生负效应。此外,东道国的国情、政府政策以及消费群体也是跨国公司文化本土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营销本土化现状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本土化营销过程中往往因为在认识上的误区, 导致经营效益不良。例如在中国市场上, 本土化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推出的产品不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中国13 亿人口中80%是农民, 真正高收入的消费者并不多, 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跨国公司对于其商品制订的价格偏高, 很难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同。

在商业行为过程中,有些生产厂商会直接或间接地针对不同的客户有意无意的采用不同的营销标准或营销行为方式, 即营销歧视。例如化妆品SK -II的质量问题、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强生系列婴儿用品中的有害物质等, 均揭示了这些跨国公司的不良商业行为。因营销歧视给跨国公司带来的后果是直接影响了这些品牌产品的销售、品牌形象和口碑声誉。而且由于一些跨国企业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并不注重效率, 同样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麻烦, 同时导致产品的信誉度降低。

四、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的建议

(一)人力资源本土化方面

跨国经营企业在推行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时,必须找准跨国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对策,才能赢得跨国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1.母公司价值观创新继承化。

创新继承母公司价值观(提升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价值观匹配水平和提升个人与企业的价值观匹配水平)是贯彻执行母公司价值观的有效办法。

所谓提升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价值观匹配水平就是通过搭建制度平台(母公司外派高层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以及在东道国当地招聘的高层管理者的辅助作用)来传承母公司价值观和文化管理变革(子公司在继承母公司价值观的同时也要根据子公司地域文化等具体情况对母公司价值观与日俱进地、因地制宜地加以创新而形成独特的子公司价值观)来实现价值观从母公司到子公司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完成;所谓提升个人与企业的价值观匹配水平就是跨国经营企业在招聘时需适当了解当地员工价值观情况,在聘用以后加大对员工价值观培训力度,使企业拥有并保持高度忠诚的人力资源队伍。

2.人力资源本土化进程稳步化。

跨国经营企业在落实人力资源本土化行动中,要信任和依赖东道国员工,稳步推进本土化进程。理性把握人力资源本土化的速度和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层次是处理好稳步推进人力资源本土化进程问题的两大法宝。

人力资源本土化速度(放权)常规需要三到五年。在海外子公司建立之初,为了转移技术和管理,塑造特定的经营模式,一般向东道国派遣许多人员。但随着子公司在当地站稳脚跟,在当地逐渐积累经验并有能力自主经营时,逐步把一些重要职位让给当地人,充分发挥当地人的智慧和才能,促进跨国经营的持续发展,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过慢或过急。

跨国公司最好把重要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等也安置在东道国,提高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的本土化层次水平。海外子公司的经营领导班子要尽可能地由当地人组成,视公司需要可在高层管理职位保留较小比例的母国人员,中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则为当地人。公司经营决策的责任和权力相应合理地转移到当地人手中,以推进职务当地化和管理当地化,激发当地员工的工作热情,稳定职工队伍。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人力资源本土化进程中要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人力资源需求,安排适当的人选。

(二)文化本土化方面

1.加大企业文化本土化进程, 促进文化融合

在跨国公司内部, 外派员工和本土的员工之间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企业内部容易产生沟通困难和误解冲突的状况,所以加强企业文化本土化进程是处理文化冲突, 实现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应立足于新的环境, 在公司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创造出新的企业文化, 并使之与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公司的现实环境相适应。

2.加快其他活动本土化速度, 辅助促进文化融合。

除加大文化本土化本身进程之外, 加快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研发、采购、资本运作、人力资源、产品服务等本土化进程也是辅助促进文化融合进度的良方。例如,采购本土化利于迎合中国当地消费者的民族感情和消费习惯;营销管理本土化通过委托当地中间商销售商品, 这样可以迅速消除母国与东道国文化隔阂, 获得中间商特有的经验和业务关系;资本运作、人力资源、产品服务等商业活动的本土化, 有助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金融机构、本土企业、消费者等利益相关体之间良好社会关系的构建, 更有助于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 跨国企业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构建战略联盟的过程中亦要格外关注联盟内企业文化的兼容性, 主要表现在战略盟友的本土化,兼容当地企业, 从而兼容当地文化。

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文化差异,正视它的存在并促进文化融合,在充分适应企业本土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努力设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企业内部的员工认同和追求超越文化差异为企业发展目标,才是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及启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推进,竞争日益加剧,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成为领先者,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其发展战略,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本文从人力资源本土化、文化本土化、营销本土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给出解决这些负面影响的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跨国企业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新兴市场,中国的高速发展吸引着众多跨国公司纷纷来中国投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更是明显增加。而近10年来,跨国公司本土化,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的本土化将成为跨国公司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中国企业面临跨国经营的良好机遇,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开展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环境。因此,本文研究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不仅使我们了解国外跨国公司的发展形势,而且对我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以实现我国企业由 “东道国企业”向“跨国公司母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高蕾.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与启示[J].科技风,2010.(8):83-84

[2] 王嘉.浅析跨国公司本土化发展策略[J].中国外资,2012.(15):68-69

[3] 董谛.跨国公司本土化营销策略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营管理者,2011.(5):193

[4] 许峰,许敏.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土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39-40

[5] 汲静.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4):11

[6] 李静.浅析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7):68

[7] 谭博仁,赵洋.关于促进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探究[J].中国商贸,2011.(35):218-219

[8] 熊国祥,.跨国公司本土化对中国企业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J].商业时代,2011.(21):81-82

[9] 崔执树.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本土化探析[J].理论探讨,2011:82-86

[10] 韩雨楠,刘英侠.对本土化营销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0.(4):212

[11] 汪群,胡江凤.基于文化视角下的跨国公司本土化在华战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7):113-114

[12] 刘云.简论跨国公司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J].科技资讯,2011.(18):229-230

[13] 陈艳红,姜启军.跨国经营企业人力资源本土化的问题[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5):924-927

[14] 陈胜蓝,汪彬.跨国公司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面临的挑战[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1):31-34

篇4

一、引言

国际化运营是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从事生产运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的配置,以及其他超出国境的各种运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了国际化运营。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国经济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走向国际化。而最终能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二、国际化内涵

国际化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优化,即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总体的长远的策略。企业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由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

三、国际化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RichardRobinson,H.Perlmuter,H.IgorAnsoff等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论述中,将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

1.国内阶段。在国内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完全放在国内市场,但当国内原材料市场供货紧张、价格昂贵,而国外原材料充分且价廉时,企业就会采取以部分产品换取国外原材料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生产问题。

2.出口阶段。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并有饱和迹象时,企业开始逐步开发国际市场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出口阶段,企业会设立专门开发国际市场的部门,统一管理产品的出口事宜。

3.国际经营阶段。随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口且利润较低的局面,而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多国阶段是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场的较小份额。

5.跨国经营阶段。在跨国经营阶段,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度,从而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6.超国家阶段。在超国家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球,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可能会出现无国别的约束,在国际机构注册登记,在法律上并无国籍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企业国际化的最高形态。

四、国际化路径模式

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渐进模式和跳跃模式两种:

1.渐进模式

Johanson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连续形式主要包括国际化的地理顺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次序。渐进模式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理论。

2.跳跃模式

瑟威尔和巴克莱(1978)通过对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有采取“跳跃式”路径的案例,即由国内经营直接到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生产和经营。

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对策

1.实行多方位的市场开拓战略

国际市场既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因此,在生产技术方面,企业应对不同的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以取得比较优势;在经营内容方面,企业不仅要扩大产品出口,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有步骤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制定地区投资战略,促进发展跨国企业

根据对方国别不同,结合不同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来发展海外企业。对于输出导向型投资,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多创汇为目标,一般可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输入导向型投资,海外企业最终产品返回国内,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及人才,资金流向以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为主。

3.开发国际型人才,保证企业经营国际化

篇5

关键词:国际化运作 国际化阶段 国际化路径

一、引言

国际化运营是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从事生产运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的配置,以及其他超出国境的各种运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了国际化运营。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中国经济需要继续繁荣,中国企业就必须走向国际化。而最终能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

二、国际化内涵

国际化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达到长期的总体效益最优化,即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总体的长远的策略。企业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由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

三、国际化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Richard Robinson, H. Perlmuter, H. Igor Ansoff等学者对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论述中,将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

1.国内阶段。在国内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完全放在国内市场,但当国内原材料市场供货紧张、价格昂贵,而国外原材料充分且价廉时,企业就会采取以部分产品换取国外原材料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生产问题。

2.出口阶段。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并有饱和迹象时,企业开始逐步开发国际市场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出口阶段,企业会设立专门开发国际市场的部门,统一管理产品的出口事宜。

3.国际经营阶段。随着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出口且利润较低的局面,而开始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多国阶段是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而国内市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场的较小份额。

5.跨国经营阶段。在跨国经营阶段,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度,从而真正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6.超国家阶段。在超国家阶段,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球,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可能会出现无国别的约束,在国际机构注册登记,在法律上并无国籍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企业国际化的最高形态。

四、国际化路径模式

根据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渐进模式和跳跃模式两种:

1.渐进模式

Johanson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连续形式主要包括国际化的地理顺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次序。渐进模式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理论。

2.跳跃模式

瑟威尔和巴克莱(1978)通过对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发现,英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有采取“跳跃式”路径的案例,即由国内经营直接到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海外生产和经营。 五、中国企业国际化运作的对策

1.实行多方位的市场开拓战略

国际市场既是一体化的, 又是多元化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因此, 在生产技术方面, 企业应对不同的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以取得比较优势;在经营内容方面, 企业不仅要扩大产品出口, 而且还要积极开展技术输出,劳务输出,工程承包,有步骤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2.制定地区投资战略, 促进发展跨国企业

根据对方国别不同, 结合不同的比较优势, 制定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 来发展海外企业。对于输出导向型投资, 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增加出口、多创汇为目标, 一般可流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输入导向型投资, 海外企业最终产品返回国内, 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及人才, 资金流向以资源丰富的欧美国家为主。

3.开发国际型人才, 保证企业经营国际化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 企业国际化经营离不开国际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企业不仅依靠高等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人才, 还要大力招聘国外经贸人才, 聘用各类技术与管理专家为本企业服务。

4.采取“鼓励”和“限制”政策, 引导并管理境外投资

对于外资, 除了给予某些特殊的优惠政策, 鼓励其进入投资的优先领域外, 还要对其进行“限制”, 以维护本国主权和正当权益。既要提供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给予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还要限制外资进入的部门及参股比例, 加强对外资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Antweiler, Werner, and Daniel Trefl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all that:A View from Trad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and University of Toronto,1997

篇6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7日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动荡,关于跨国企业如何通过制定与实施战略从而使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研究开始展开。全球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迫使企业进入国际舞台上,成为在两个或两个国家以上拥有和控制重大业务的跨国企业。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企业战略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关于跨国企I战略的研究不计其数。因此,本文对到目前为止有关跨国企业战略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回顾,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介绍跨国企业战略的演进模式以及其对于管理跨国企业的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的跨国企业管理实践者提供在跨国战略选择上的参考建议。

二、跨国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战略是一个长期的适应于企业的持续需要,并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而进行适应。企业最初进行FDI以及进行跨国经营的动机直接影响着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对企业跨国经营意图的分类很重要,因为不同的意图反映不同的战略方向和实现不同的竞争和增长目标。过去的文献中识别了主要的四种动机:

(一)自然资源寻求。自然资源寻求动机的跨国企业旨在确保公司的供应资源输入能够满足自己在东道国的生产或对合作伙伴的购买需求。虽然自然资源寻求目的地跨国经营可能会提高公司供应的可靠性,从而保护其当前的竞争地位,它通常不能够提高公司的资源利用和价值增加的能力。

(二)市场寻求。市场寻求动机的跨国企业旨在加强公司在现有市场的市场份额或开拓新的外国市场。它通常包括对当地资产的收购从而在特定市场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寻求的跨国经营一般只限于在东道国获得竞争优势,而对母公司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三)效率寻求。效率寻求的跨国经营往往紧跟市场寻求,通过在多个国外市场的整合操作来实现合理化和全球协同。为了追求效率而进行FDI与跨国经营,会扩展企业的中短期竞争优势,但它不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其长期的竞争力。

(四)战略资产寻求。战略资产寻求的跨国经营在本质上是探索扩张资产,旨在改变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地位。战略资产寻求的跨国经营主要是收购企业的边界以外的知识资源,如技术、品牌和管理技术,在跨国经营后,企业整合和利用收购的战略资产创建公司特有的优势。最终其旨在重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从而彻底改善其当前的知识基础和竞争地位,通常涉及对积极和长期的竞争行为形成的基础实施的竞争追赶战略。总之,相对于其他跨国经营的意图,战略资产寻求意图反映了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其核心竞争力和追赶全球市场领导者。

三、跨国企业战略的类型

在全球市场竞争的企业通常要面对两种竞争压力:成本降低的压力和对当地需求响应的压力。对于跨国企业来讲,这两种压力是相互冲突的。成本降低的压力要求企业通过将生产活动集中于最为有利的地区,向全球市场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充分享受区位经济与经验曲线所带来的利益。然而,由于全球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兴趣与偏好、各东道国的政府要求以及分销渠道的要求,企业也面临着对当地需求响应的压力。在这一压力下,使得跨国企业提供特制化的产品以及区别化的营销策略,从而使得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繁复过程,无法实现成本最低化。由于各跨国企业面临的两种压力的不同,其在跨国战略的选择上也不相一致,主要有以下四种战略:

(一)国际战略。采用国际战略的跨国企业其实现利润与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是其具备有价值的技术与产品。在各个东道国的竞争市场上,缺乏其具备的技术与产品。这种类型的企业将核心的开发流程集中在本国进行,将其开发的各种产品统一营销与推广到各个国家,从而创造利润。同时,他们也会将部分的生产和营销流程建立在有主要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也会根据各个市场的差距制定特定的产品与营销计划,但是此种行为的规模是十分受限的。跨国企业的总部始终需要对产品的核心开发与营销过程掌握最终的控制权。国际战略适用于拥有核心产品或技术的跨国企业,通过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创造价值,例如像麦当劳和宝洁公司都是采取的这类战略。然而,当企业在面临的当地需求响应压力大的情况下,采取这一战略将不太合适。

(二)多国战略。采取多国战略的跨国企业核心目的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需求相应的压力。这种类型的跨国企业主要的经营模式也是将在本国所开发的产品和技术向全球市场上转移,然而与采取国际战略的跨国企业所不同的是,它们会根据各个东道国不同的环境与情况对产品和技术进行广泛的调整,同时也会对应地调整营销计划,使得产品与技术能够满足各个市场需求。同时,它们也会在有主要业务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完整的价值创造流程(包括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营销),故而这些企业往往无法享受到区位经济与经验曲线所带来的效益,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多国战略适用于面临当地需求压力较大而成本压力较小的跨国企业。

(三)全球战略。采用全球战略的跨国企业其盈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享受经验曲线和区位经济的优势最大化地降低经营成本。也就是说,它们采用的是低成本战略。这类跨国企业往往将他们的整套价值创造活动集中在少数最为有利的地区与国家进行,很少对其生产的产品和技术进行调整,他们喜欢在全球市场上推行最为标准化的产品,从而取得规模经济的最大好处。同时,他们也会利用自己的成本优势实行强制性的定价策略。目前许多工业产品行业的跨国企业均采用这一战略,例如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因此,此类战略适用于面临成本压力很大而当地需求压力很小的跨国企业。如果各国市场的差别化需求很高的时候,很明显此类战略是不适应的。

(四)跨国战略。在当今全球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跨国企业如果想保持其发展的势头,稳定生存,不仅需要实现成本和区位经济,而且还需要注意到各国市场的不同消费需求。同时,在如今的跨国企业中,核心能力不能够仅为母国总部所具有,这些能力应该能够在全球的任一子公司或业务地点之间实现有效地流动。

跨国企业的经营不能只依赖于核心技术与产品从母国向全球各经营业务点或者子公司流动。相反,要求跨国企业的核心能力能够实现从国外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转移或者各个子公司之间的相互转移。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全球学习,同时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跨国企业所采用的战略被称之为跨国战略。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得知,当跨国企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和当地需求压力都很高时,采用跨国战略最为合适。但是,采取这一战略既需要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经验优势,又需要企业能够同时满足各国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故而采取这一战略绝非易事。企业需要同时考虑到两种压力之间的矛盾性,在两者之间需求平衡。但这应该是未来跨国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跨国企业战略演进模式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渐进过程。企业经营者缺乏市场信息时,为了规避风险会将未知市场成本减少至最低点,因此做出的决策属于前期试探性阶段。紧接着企业展开了产品在海外市场经营活动,随着活动前进,经营者对产品在当地市场信息掌握更加全面、认识更加深入,市场知识增加为企业经营者奠定了更好认识海外市场经营活动的基石,从而促进企业在市场上做出更多投资与否的决策。

企业进行海外市场选择时伴随着一种潜意识中由近至远的心理现象,即从邻国入手随着产品市场成熟和壮大再选择更远的区域和国家,因为不论是理论角度还是实际角度在相对熟悉的邻国会有更高的成功率。所以企业在最初进行国际经营时,不会直接选择跨国经营,四种跨国企业战略是有一个先后选择与演进的顺序的,其战略选择不仅仅与最初企业跨国经营的目的相关,与所面对的当地响应压力和成本降低压力相关,而且与战略本身也有关。本文整理出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演进模式,如图1所示。(图1)

企业在最初决定进行国际经营时,一般可以有两个选择:国际战略和多国战略。当企业实施国际战略时,活动的配置集中,仅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一般只是将自己的生产与品牌销售给国外市场。当企业实施多国战略时,活动的配置很分散,但是不需要对活动进行大幅的调整。

企业在第二个阶段国际阶段可以选择维持原来的多国战略或者是从国际战略发展为多国战略或者全球战略,从而扩张国际化的程度。

随着企业国际化的扩张,活动的配置会变得比较分散,而根据国际化进程中的经验学习其活动也需要做出高度的调整,此时跨国企业应该尝试跨国战略,利用经验曲线效应与区域经济效益,根据各国市场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和实施差异化的营销方案,受益于全球学习,从而建立自己的全球优势与独特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导者的地位。

五、结论及研究展望

根据本文分析,发现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跨国企业如何做出战略选择以及如果具体实施战略上。但是针对跨国企业在实施某一种战略之后对子母公司的绩效有何影响鲜有人研究。学者们对于跨国企业战略也只局限于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与对比,具体在实践中跨国企业在实施战略时不可能仅是一种战略模式,存在着两种以上战略的结合。在未来的研究中,一方面我们可以将视角转换到探索跨国企业战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对战略之间的结合效应做一个实证研究或案例研究,其对国际商务领域与战略领域都具有极大的意x。

主要参考文献:

[1]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uther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1.17.1.

[2]陈浪南,洪如明,谢绵陛.我国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7.

篇7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范围为了获得越过贸易壁垒、降低成本等各种收益,整合重组世界各地的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织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在努力地实现经营国际化的同时,本土化战略可以降低其经营风险、更好地融入东道国,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是跨国公司必不可少的战略部分。海尔集团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在国际化道路上实施三三战略、先难后易战略和本土化战略,成功为中国企业征战海外树立了典范。

二、我国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案例分析――海尔集团

1.产品本土化。从产品来看,海尔从不同用户需求出发,开发适合当地用户习惯的产品。例如,在美国,海尔推出了13公斤大容量洗衣机以满足当地消费者集中洗衣的生活习惯;在欧洲,海尔意式三门冰箱将独创的抽屉式设计与时尚的外观相结合,被当地消费者誉为“艺术品”。

2.人力资源本土化。海尔美国公司是海尔同美国家电公司的合资企业,实行海尔控股制。海尔美国公司聘请当地具有家用电器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他们具有经营管理自,由其来推销品牌、拓展销售渠道,而海尔母公司仅制定业务发展经营战略。海尔在美国的生产中心虽然是海尔肚子企业,但其主要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是美国人。

3.生产本土化。生产本土化是海尔全球化发展早期较为突出的特点。海尔在全球建立了16个工业园、29个制造基地。海尔实行生产本土化,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更好地满足了当地市场需求,做出了真正意义上本地化的产品。此外,在产品销售地设厂生产可以享有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例如海尔在印度享有减免5年税收的待遇,生产成本大为降低,品牌形象也在当地得到宣传。

4.研发本土化。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6个综合研发中心、8个全球设计中心及16个全球信息中心的研发网络,已申请专利1万余项,27项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并实施。海尔充分利用当地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将市场需求有效转化为针对性强的产品。这一特点在美国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利用地缘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海尔产品得以在激烈竞争的美国市场保持了领先优势。

5.营销本土化。从营销渠道来看,海尔以利益驱动的方式建立了如制的外销渠道;从品牌建设来看,海尔的产品取得了“MADE IN USA”字样,消除了“外来者”形象对美国消费者的选择障碍;在品牌宣传方面,海尔通过与乔丹等家喻户晓的明星进行广告合作、举办或参加与美国社会息息相关的活动等途径,全面打造海尔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

6.海尔本土化战略业绩。从全球经营业绩看,海尔通过本土化及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从亏空147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全球营业额达到1509亿元的国际化集团,实现了高速度增长,并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从市场份额看,海尔在美洲、欧洲、非洲及澳洲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产品销售量已经位于领先水平;从品牌价值看,2011年,海尔集团以907.62亿的品牌价值连续十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用户价值,实现了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1.注重本土化人才管理。人才本土化是一切本土化的核心,企业本土化最终都需要本地人才来实施。因此,实施人才本土化要放在企业本土化的最重要一环来执行,企业必须大力推行人力资源本土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另外企业应积极吸收本土的优秀人才,以扩大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便于企业对东道国市场的开拓。

2.利用本土化研发优势。由于国外市场需求和标准化程度不同,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本土化研发的诸多优势。一方面,在新环境下整合各国人才资源,强化企业研发实力,加快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调查当地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开发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认可度。

3.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都致力于经济持续发展,同时改善投资环境,支持海外企业到国内投资,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企业到东道国建立生产基地、与东道国当地企业进行合资生产,当地政府都是比较欢迎的。企业应详细考察当地资源,以便获得更低生产经营成本、原产地生产及避税方面等优势。

4.采取本土化营销策略。企业应结合当地的文化及风俗,采取适合本土的广告宣传、渠道营销等方式营销,并参与各种社会公共活动以扩大在公众中的影响,进行品牌形象的宣传和维护,从而形成本土化的品牌。

参考文献:

[1]朱启铭.形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的财务战略[J].金融与经济.2004(1)

[2]李清正,李清海.解密海尔模式[J].市场研究.2005(12)

[3]于炳浩.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上海,2005

[4]王伟.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北京:王伟,2008

[5]王春芬.海尔和格兰仕跨国经营战略的启示[J].现代企业.2005(4)

篇8

1、跨国经营发展总体态势较好,跨国经营企业大大增加,但总体投资规模较小。2002年6月我国在境外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为88.8亿美元;2003年6月我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147.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约12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9.2亿美元。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

2、大企业在迅速成长,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相距甚远。近年来,我国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3家,1999年增加到9家,2000年和2001年则发展到11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甚大。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经营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跨国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总体管理和资本运作问题。

(一)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从企业跨国经营的微观机制及管理模式上看,仍带有较多行政色彩,许多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家计划指令安排的,从而导致了政府部门过多的行政干涉,企业没有经营自。管理上主要是沿袭国内先行体制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跨国经营的国际惯例,企业难以对国际时常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总体投资效益不高。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地区分布上看,投资过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加工项目较多,高科技项目较少,且忽视生产资料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

(三)企业海外融资和投资能力较低。一方面,国家对外汇汇出的限制及给海外企业贷款和融资额度不足,使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和经营。另一方面,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进展不大,没有金融业的支持和参与,企业海外贷款和项目担保的风险较大,削弱了企业跨国融资和投资的能力。

(四)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矛盾。我国专业外贸公司虽已转向企业化经营,但体制上仍具有国家进口贸易行政管理职能,而国际化经营需要以实业化为基础;专业外贸公司因技术、资金、规模的限制,发展跨国经营力不从心,而大中型企业无法直接对国际市场,从事跨国经营缺乏经验和信息,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这种工贸分家,各自出击的现状,造成跨国经营中的重复建厂,项目规模小,水平低,竞争能力差。

三、发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思考

1、改善企业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千变万化,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决策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在决策管理机制方面,充分的信任授权和适当的管理控制是跨国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在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尝试跨国经营,很多在海外建立了稳固的据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家身先士卒,掌握问题全面,决策实施迅速。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很难做到对跨国经营企业进行合理的授权。一家最近在海外进行了大规模收购兼并的国有汽车厂商认为,虽然国内的有关部门对其收购兼并采取了专案处理,但是多个审批环节和漫长的审批过程不仅耗时耗力,会造成错失时机,更关键的是,这些程序实质上不过是“免责程序”,起不到激励企业家的作用,因为企业家不走这些程序会有麻烦,走了这些程序,就不用承担相关决策的责任了。目前,世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又频频进入我国,这对我国的自主研发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因此,加强我国企业的研发机制建设,对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显得尤其紧迫。

2、调整投资结构,实行多元化战略。首先,实行投资区域多元化。我国的海外投资集中在港、澳、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这几年虽然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仍然偏少。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把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放在我国跨国经营的重要位置上。因为同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能为这些国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投资行业多元化。过去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餐馆、承包工程、金融保险及咨询服务等服务行业,这几年延伸到资源开发与加工业,今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高科技领域,如航天科技、核能、生物工程等领域。

3、发挥民营企业特有的优势。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国民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产生发展并壮大的,它的内部机制、经营方式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加入WTO以后,我国民营企业将摆脱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视”,与国有企业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近年来,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激起了跨国公司新的投资兴趣,一些跨国公司敏感地意识到,与民营企业联营是新的投资方向。这一战略动向改变了中外合资的传统路径,为民营企业通过与外资合作,迅速壮大,实现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使一批民营企业走出了国门,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4、积极实行海外融资,提升中国跨国企业投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演进,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金融资本的一体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我国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已是大势所趋。今日中国正在展现其巨大的和史无前例的发展潜力,对资本的需求量无疑十分巨大,要为这样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仅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市场,显然不够。因此,需要迅速拓宽融资渠道,从而保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上述企业而言,海外的股票资本来源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总量不大,发展却很快,对外投资项目已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太、非洲和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中获得了成功。例如,我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在欧美设立了分公司;高科技公司联想集团不久前投入12亿多美元,收购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这样的成功案例,要是没有充足的资本做后盾是不可能实现跨国发展的。

5、政府应为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对跨国经营企业给予宏观指导。

(2)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自发地形成跨国企业集团,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集团组建上,政府应进行产业领域的宏观指导和协调,鼓励企业自发的并购扩张形成企业集团。

篇9

在全球化经济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经济已经从单打独斗发展为共生并存,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小型企业只有建立国际化经营战略才能适应强劲的时代潮流。

一、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企业全球化是推进全球经济的主体,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向其他国家输出大量的产品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战略和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的经营都是从国内经营发展跨国经营。大型国有企业商品国际化都是从国内生产,来料加工,再到国外生产阶段,通过许可证贸易、与国外厂商或经销商进行长期合作、在国外直接投资建厂,最终成功步入跨国公司阶段,与其他国家建立战略联盟,向世界市场提供和销售产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如中国石化进出口跨国公司,在全球许多地区设立了多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中信信托投资公司更是在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建立了10多家海外企业;海尔集团在l06个国家设立了3万多个销售网点及信息网络维修点,并在美国南卡州建立冰箱生产厂,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已经将单纯的出口产品转化为了出口品牌。此外我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包括工业集团、外贸集团、信托公司、中国银行也在全球化发展。

在大型国有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成功的同时,我国的中小型国际企业,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悄然走进国际舞台。但是与我国大中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中小型国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还显得势单力薄,在国外投资规模小、经营区域不固定,营业额不稳定,有着挤占国际市场的能力,却没有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能力。特别是从行为标准衡量(即从企业的管理经验、动机与取向、策略及规划等角度衡量),则我国中小型企业只能算得上跨国生产,离跨国公司却相去甚远。

我国中小型国际化经营企业需要向联想、海尔等国际化大型企业学习,将经营中心放在战略性发展方向上,而非单纯以需求为向导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确立长期有效的发展策略,对此应该借鉴已经走向国际化经营的一些企业的宝贵经验。如联想在进军全球为自身制定了国际发展战略三步曲:首先,联系贸易公司,对接海外产品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产品进行开发;其次,针对海外消费者消费行为及生活习惯进行研发和生产,以确保产品成功出售,降低库存;第三步是在海外股票市场上市,形成规模经济,树立中国品牌。

中小型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还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品牌建立、技术生产体系、信息网络营销,并将组织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与海外市场文化相结合。其次要制定海外营销战略并执行其产品营销策略。中小型企业必须适应海外市场环境变化,在确定的长期目标和行动方针的同时与时俱进,这样中小型企业才有能力避免海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中小型企业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估测

中小型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要具备以下三点:第一点,具备没有满足的需求市场;第二,企业有能力满足需求的市场;第三,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市场,三者缺一不可。 结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要通过国外市场的需求,积累资金,技术,服务,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海外市场,从海外边缘城市做起,向全球经济中心扩张,可以说是海外目标市场筛选过程中的首选之策。

三、中小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选择

中小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需要通过三种模式:一是贸易式进入,比如通过商或经销商为其开拓国际市场,亦或是直接与外国经销商联系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契约式进入,如许可证贸易、生产合同、技术协议、服务合同、管理合同、建筑或交钥匙工程合同、特许经营、合作生产协议等安排,转移技术、商标等方式间接切入国际市场;三是投资式进入,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采取投资新建、跨国并购(独资)和合资经营(股权投资)以及策略联盟等形式转移各种经营资源。

四、中小型企业海外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

中小型企业自身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其能否参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与合作,国内企业本身在国内的优势不一定就能成为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优势。在进军国际市场的同时,必须了解自身企业在国际市场所处的位置,了解国内外同行业市场的相同或相异之处,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有着突出表现。因此,中小型企业不能盲目走出国门,进入国外市场,甚至盲目为了成为跨国公司而进行企业扩张。而是要适时选择,适市选择,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最优竞争战略,以此嫁接、延伸和扩张的变迁,突破国际发展。作为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利基战略常常是一种有效突破国外市场,实施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竞争战略的明智性选择。

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层面上,中小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进程必须加快,而从自身层面上我国中小企业要将眼光放长远,建立企业战略性制度,为中小企业在未来能够在国际舞台长久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我国企业全面向国际化深度和广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境外投资的战略与管理[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篇10

一、适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模式及策略

1.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达到间接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对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采用这种模式的适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是成本较低。首先是上市成本,若要买企业,只须买股票。其次,证券市场是一个融资成本低的地方,尤其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其规模较大,体制较完善,十分利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融资。

二是时间短,速度快。中国企业一旦选择了国外的目标企业,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上市的目的,而不必经过较为烦琐的审批、登记、公开发行等手续。

三是“2+2=5”的协同效应显著。中国企业所选择的“壳”公司通常业务规模小,业绩平淡或不佳,所以当被收购的消息后,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会有所上涨,有利于提高股东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发或配售新股,筹集资金。

2.换股并购

换股并购,即以股票作为并购的支付手段。随着中国并购市场的日趋活跃,换股这种交易方式在全球并购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首先,换股并购避免了短期大量现金流出的压力,降低收购风险,而且在财务上可合理避税和产生股票预期增长效应。其次,充分发挥跨国并购“功能互补”效应。因为换股并购多为“强强联合”,善意并购,外国企业在技术、市场、产品和服务、管理方法和理念乃至企业文化等都有其独特的一面,进行跨国并购能更好的使中国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市场所接受,从而强化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并购模式的选择与运用的策略

1.强强联合,换股并购

一家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兼并收购与本企业已有竞争关系存在、可以实现战略互补的企业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方式。这便符合了美国DEC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Nigel)提出的跨国战略联盟理论。

首先,在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上,我国的企业应以优势互补为前提,即可以是生产领域的产品线互补,也可以是业务方面的品牌优势互补等;其次在行业的选择上,轻工业纺织、家电、机电、医药等产品的加工生产和工程承包都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对外国企业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不但有利于跨国并购的实现,而且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也会顺利进行。

通过国内外并购案例经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强强并购活动发生时,采取换股收购的模式则较为合理。例如:数据通信领域全球最大并购案“朗讯并购恒生”,在诸多同类公司中,朗讯选择恒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朗讯和恒生公司的产品线非常互补;之二则是在数据通信领域,恒生公司的ATM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近两年来一直居世界第一。而且,恒生的远程访问业务有非常重要的internet顾客,这些都是朗讯以前没有的。对于这场珠联璧合的并购,采取的就是换股收购。

2.优势民企,买壳上市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和稳健高效经营管理机制的民营企业。其中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经济外向程度逐步扩大,国际化经营的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初期的“两头在外”,出口代销,合作租赁,和目前逐渐发展的较高形式的海外直接投资等。

对于这类企业,可以在产品质量优先,品牌突出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资本运做,以达到跨国并购,国际化经营的目的。但是,考虑到外汇管制、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因素,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初应以稳健型投资为主,以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目前我国有一定基础的民营企业就可以在保证了一定国际市场份额和树立品牌的前提下,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却缺少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通过买壳上市并购国外的企业以设立自己的营销公司,以其为支点建立国际市场体系,最终做到“市场本土化,管理本土化,资本本土化”。

3.跨国公司,资产并购

对于已具有跨国公司规模的企业,在实力适当之时用资产并购的模式以达到跨国经营战略。为此,我国的大企业应首先按照“‘创牌’而不是‘创汇’”的方针,出口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打“知名度”;再按“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原则,当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衡点时,开办海外工厂以实现真正的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跨国战略。

试以海尔为例,海尔的“逆向思维”,即:外国公司之所以到中国来是因为在其资源组合中,最缺少的是廉价劳动力。对中国企业来讲,虽有廉价劳动力优势,但当很多的外国公司来中国设厂,廉价劳动力就不再是中国企业独特的优势了。引导了海尔的战略是“先难后易”,先在发达国家创出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海尔到美国,虽然付出较高的成本,但获得确实需要的技术和人才。继美国之后,海尔在欧洲也初步实现了三位一体。为实现“当地融资、融智、融文化,创世界名牌”的理念铺平了道路。

总而言之,中国已经有了像中国石油化工进出口公司、首钢集团公司和中国信托投资公司等企业进行跨国经营。以海尔、康佳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积极从事跨国经营活动,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跨国并购将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发展我国跨国企业的重要方式,并帮助我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篇11

自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日渐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外贸依存度逐年攀升。尽管大家对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具体数据的解读不尽相同,但在总体上已达到60%这一点上基本没有异议。显然,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鉴于此,我国经济的发展思路不能再沿袭传统的封闭型内循环式发展模式,而应从全球的开放视角出发,有机整合国内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尽早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控制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逐步培植和夯实核心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国家拥有跨国公司数量的多寡与规模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7万多家跨国公司,其中发达国家占有90%左右。世界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美、日、德、法、英五国就占80%。跨国公司以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强大实力在世界市场攻城掠地,其触角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倘若说20世纪中期以来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主宰的世纪。为了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逐步摒弃内向型发展模式,积极推动跨国经营。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广东省就曾有个别企业率先“走出去”,试图在国外市场上一试身手,结果事与愿违,铩羽而归。尽管对其失败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事实上其败局也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即缺乏较长时期市场经济的磨练,一两家企业贸然“走出去”,无异于孤军深入,陌生的环境、孱弱的实力和匮乏的经验使其感到处处掣肘,疲于应付,很容易陷入重围,成功的概率自然不高。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跨国经营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在政策倾斜、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海外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广东省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方面占得先机。截至2006年底,广东省在境外创办企业2072家,协议投资累计达67.25亿美元,年均增长约77.6%。广东跨国企业涉足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的行业主要包括:餐饮、旅游、建筑、化工、纺织、水利、水电、农业、加工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通讯设备、工程承包、咨询服务、医疗卫生、进出口贸易等。这些“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当地很受欢迎的外国企业,树立了“优质广东”形象。

二、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渐进深化,我国的改革重点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性,在空间上则表现出从沿海到内地的梯级扩展和延伸。广东省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海外社会资本,在与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省市的激烈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如何在兼顾国内竞争优势的同时成功实现跨国经营,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便是一项十分艰巨和重要的任务。

(一)跨国经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竞争优势

众所周知,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全国的1/6,量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但倘若从经济结构上考察,所得结论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广东省同样存在结构雷同、层次低级等顽疾。在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不下以及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处罚力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广东省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尤其是其他省市同类企业不仅具备低廉的人工和土地成本,而且拥有政策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国内市场竞争必然更为激烈,广东企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被蚕食。

广东省既有的经济结构曾为本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面临外部环境的变迁,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与其在有限的国内市场自相残杀,倒不如掌握主动,早日推行跨国经营,寻找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市场。利用跨国经营的契机,将一些在国内产能相对过剩但在国外市场仍有发展前景与那些劳动密集度高、原材料消耗大与土地占用量多的企业合理有序地转移出去,将自身的技术与管理优势与转入国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空间有机结合,实现成本最小化,最终确保竞争优势。同时,一些企业因跨国经营之举转移阵地也为留下企业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氛围,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适时适度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积极稳妥地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跨国经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原材料、能源以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前者供给的有限性和后者上涨的刚性均决定了这个瓶颈很难突破,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事实上,内地一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资源型城市无可奈何地衰落已经提供了鲜活的样本。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环境承载的脆弱性决定了广东省经济发展必须更新思路。不然很难再有所作为。因此,在日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引导企业积极主动“走出去”不失为一种良策。首先。广东省资源匮乏,市场相对狭小,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资源供给相对宽松和市场竞争不甚

激烈的条件下,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场实力,但当以上两个条件均发生质变时,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空间逐渐被挤压和分割。其次,尽管广东省部分企业开始涉足电子、生物制药、高新技术研发等高端产品,但从总体上看,其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加工领域,该行业进入门槛低,复制性强,附加值低,竞争压力大。最后,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一般首先选择在沿海地区试水,广东省自然成为它们理想的试验场,它们与广东企业在能源、材料、人才、市场等方面展开争夺,本地企业的生存状况日渐恶化。同时,其他省市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广东经济腾飞的经验,同时兼有后发优势,产业布局上的同构性与消费结构上的同质性必然加剧省际间企业的竞争。可见,广东省企业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审时度势,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种种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出国门,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配置资源,贯彻盈利最大化的目的,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跨国经营有利于降低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在金融危机全球肆虐的环境下,如何尽量降低金融震荡对外向型经济的冲击,是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终结,对某些幼稚行业的保护已经解除,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如何消弭汇率波动对广东经济的负面影响?如何尽量减少愈演愈烈的外贸摩擦?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再拘泥于国内市场,而应从国际视野来通盘考虑。要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拓展业务,通过进出口贸易、FDI、工程承包、产权运营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努力拓宽国际市场。唯有如此,方能继续确保广东省企业的活力与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在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出口萎缩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巨大就业压力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企业如何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季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虽然仅选择广东省跨国企业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对外贸和就业的影响,但目的则在于以此作为典型案例,通过系统考察跨国经营战略对二者影响的内在机理,说明广东省及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对外贸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始,广东省凭借优惠政策和优势区位,经济得以迅速腾飞。广东省之所以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创造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于外贸的快速发展。从时间序列上考察,广东外贸的发展在早期主要靠“三来一补”等“引进来”模式,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则可能更多地依托商品和资本输出等“走出去”方式,伴随着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向型”思维向“外向型”思维的转变,跨国经营势必对广东省外贸发展产生多重影响。

(一)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繁荣

虽然囿于资料的局限无法通过具体数据来量化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本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广东省跨国企业对进出口贸易发挥着积极作用倒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透过2006年广东省外贸的发展态势,初步估量出广东省跨国企业对外贸的影响。首先,从总量上考察,据海关统计,2006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了5272.1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99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9.9%,对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9.3%,其中出口3019.5亿美元,增长26.8%,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1.2%,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0.8%;进口2252.6亿美元,增长18.7%,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8.5%。显然,就全国而言,广东省在外贸领域具备了量上的绝对优势。其次,从结构上考察,机电产品占出口近七成,高新技术产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持续增长。2006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20453亿美元,增长24.4%,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962.6亿美元,增长30.3%,机械及设备出口636.1亿美元,增长1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44.4亿美元,增长25%。其他传统大宗商品如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灯具、照明装置等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可见,广东外贸出口已经日渐摆脱了过分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限制,转向依托跨国经营模式更多地涉足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二)降低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过快上涨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能源供给普遍吃紧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加之公众对工人福利和工作环境问题的关注,再加上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技工荒”的困扰,广东等沿海省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严峻,生产和运营成本骤然增加,其结果必然影响到以“低成本、低价格”为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相比之下,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提倡和引导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采取各种积极举措主动“走出去”。从初期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餐饮、物流等少数领域,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方面,这条“渐进式”跨国经营之路必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广东省跨国企业的区位选择目前主要集中在东盟、非洲和美洲等地区,这些地区原材料丰富,能源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市场竞争状态较弱,劳动力成本低廉,生产和经营成本较之于国内更有优势。同时,依托跨国经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在时空上相对统一,不但缩短了适应新市场的时间,而且也大大节省了企业物流成本,这些有利条件将使广东企业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规避了低价“倾销”的嫌疑

自“人世”以来,虽然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减少,但层出不穷的所谓“绿色壁垒”已让我国企业应接不暇。时至今日,一些国家依然固守贸易保护主义的信条,动辄挥动反倾销的大棒,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省深受其害。2004年以来,广东省的玩具、皮具、纺织品以及鞋类等小商品行业接连遭遇反倾销调查,其频率一年高过一年。据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人世”至2006年7月,广东省企业共发生90余起对外贸易摩擦案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广东省外贸规模逐年扩大,发生外贸摩擦的概率也自然增加;(2)由于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观念的差异所导致各自对产品质量标准的界定不同;(3)外国繁琐的司法程序、漫长的应诉周期以及高昂的应诉成本使得相关企业退避三舍;(4)个别企业仅仅出于贪图一己之私利而展开的恶性价格竞争难免授人以柄;(5)普遍存在的“搭便车”心理使得应诉企业间协调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在短期内采取一致行动,即使拖到事态过于严重有关部门不得不介入时,也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应诉时机,一切已经无可挽回。因此,倡导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这种“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新型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倾销”嫌疑。

(四)满足了发展中国家“招商引资”的需求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拉美国家由于长期受债务危机影响,国内投资不足,为了摆脱困境,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纷纷放松了对外来直接投资的限制,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同时,拉美市场容量相对较大,消费结构与我国相似,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人工成本较低,非常有利于广东省企业开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跨国经营。我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经济互补性强,非洲国家拥有我国相对稀缺的矿石、木材等自然资源,我国一些发展后劲不足的夕阳产业在非洲仍属于朝阳产业。其中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把广东省作为考察的重点地区,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非常看重广东省在轻工、电子行业的技术优势和海外承包工程方面的经验。广东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努力拓展和延伸海外业务。

当然,广东省企业在积极推进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因为要在国外陌生的市场环境下立足乃至逐步拓宽业务范围,必然会挤占企业的部分优质资源,甚至会降低企业的外贸业绩,短期内势必增加企业的运作成本,侵蚀企业利润,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独具慧眼的前瞻陸举措必然为企业的未来竞争夯实更坚固的平台。

四、广东省企业跨国经营对就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依托数量庞大的外向型企业,不仅解决了省内绝大部分劳动力的就业,而且吸纳了数以千万的外省劳动力。但是,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融资不畅、成本高昂和订单减少等因素使得其中一些企业倍感压力,要么苟延残喘,要么破产倒闭,广东省政府所推行的“双转移”战略又进一步模糊了传统企业的发展前景。面临这种内外交困的情景,广东省的就业形势不再乐观。审时度势,如果引导一些企业逐步从事跨国经营,不仅有利于拓展国外就业空间,而且也为国内劳动力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带动了海外劳务输出

广东省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从早期较单一的出口贸易、餐饮、对外工程承包,逐步扩展到目前的投资办实业、营销服务、生产制造、资源开发、远洋捕捞、农牧养殖业等诸多业务。尽管投资的地域不断扩大,投资的领域也得到不断延伸,但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情形一面说明了广东省企业的跨国经营之行步履艰辛,迄今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弱质性的“走出去”模式却起到了带动本省乃至全国国际劳务输出的作用。广东省海外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既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有利于其生活状况的改善,同时,长期历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实践,又有利于提高其业务素质,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最终推动企业海外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为国內再就业人员留出更多的工作职位

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人数分别为4058.63万人、4134.27万人、4395.93万人、4681.89万人、5022.97万人和5220.00万人。尽管从业人员总数稳步增加,但增速明显放缓。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随广东省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受冷遇,被迫选择向周边省份搬迁,而现代新型的服务型企业展滞后,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职位断档,从而限制了就业总容量。较之于其他省市,广东省就业形势比较特殊,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粤西、粤东、粤北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向城镇转移;二是本省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置;三是外省低端劳动力(其主体为农民工)的涌入;四是高校毕业生大批南下求职;五是本省产业结构调整中所排斥的大量结构性下岗人员。这五股就业洪流一旦汇集在一起,必然对广东省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出严峻考验。

在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受到重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日益被冷落乃至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坚持依靠省内企业来消化日益庞大的求职队伍恐怕很难奏效。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众多企业业务务萎缩、效益锐减、纷纷选择通过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的条件下,已不可能在就业方面对它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了。此时不妨转换一下视角,适当考虑依托企业的跨国经营来拓展海外就业渠道。广东省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承包国家的对外援助项目,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气候条件与非洲、拉丁美洲及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比较相似,所以一直是承担援外项目比较多的省。从2001年至今,广东省承担的援外项目以大、中型为主,以这些项目为依托,广东省的对外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02006年广东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派出劳务人员17626人次,年末在外人数27827人。截至2006年底,广东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72588个,合同金额109.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0.61亿美元。可见,随着广东省跨国企业在国外生产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大,从事跨国经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容量不断拓展,这也为缓解本省就业压力探索出了一条较理想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