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产业发展状况

新产业发展状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1 09:21: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产业发展状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新产业发展状况

篇1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水稻的商品属性和价值功能得以体现,农民可根据稻谷品种的产量、质量、效益等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使水稻由产品生产逐步转向商品生产[1~3],这就要求水稻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水稻品种高效化、专业化,种植结构集约化,栽培技术综合化,产品质量绿色化,加工技术精细化,经营一体化,利润最大化。

河南沿黄稻区主要指引黄河水灌溉的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的新乡市、开封市、濮阳市、焦作市、洛阳市等,这里土地肥沃,黄河水质好,富含适合水稻生长的天然营养物资,具有独特稻作优势[4,5]。并且沿黄两岸工业发展较慢,基本上无污染,是河南重要的稻麦两熟高产区和优质米生产基地。新乡市水稻种植面积占河南沿黄稻区近50%,是沿黄主要稻米生产区,原阳县在新乡市所辖县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是河南省沿黄稻区的核心区,原阳大米以米质优闻名全国,形成了以原阳为核心的沿黄水稻产业经济区。

一、水稻生产现状

1. 区域分布

目前,新乡市稻区域主要分布在获嘉县、原阳县、封丘县、长垣县、新乡县、延津县的36个乡镇(见表1、图1)。近十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在4~5.35亿平方米,2003年面积最大,达到5.37亿平方米。其中,原阳县3.15亿平方米,获嘉县8304.15万平方米,封丘县7023.51万平方米,新乡县2914.79万平方米,长垣县2621.31万平方米,其它1387.36万平方米。

2. 水稻品种利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水稻品种利用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0-1990年),主要品种新稻6811、郑粳107等。第二阶段(1990-2000年),主要品种为豫粳6号、黄金晴等品种,期间确立了黄金晴为优质稻米品种,经不断提纯复壮,品质进一步提高,1992年“原阳大米”经农业部稻米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化验八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被誉为“中国第一米”。上世纪90年代初原阳县黄金晴种植面积达2亿余平方米,成为原阳县优势农产品和重要的支柱产业。90年代末,由于豫粳6号产量高、效益好,曾一度在全市种植面积占到60%以上,成为第一大品种。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主要品种为豫粳6号、新稻18、新丰2号、郑稻19等,这几个品种比黄金晴产量较高,一般可高出150千克左右,667平方米可达到600千克以上,但其米质还达不到黄金晴水平,因此整个稻区米质水平下降。

主导品种豫粳6号推广种植十多年,近年来,由于病害不断加重,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优质品种黄金晴由于多年种植,病害严重,产量低,2009年种植面积不足4469万平方米。目前,主推的品种有新稻18号、郑稻19、新丰2号、方欣1号等,虽然产量提高较大,而其米质达不到黄金晴水平。品种更新换代较慢,生产上可供选择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优良品种较少,节水高效品种少,是制约稻区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

3. 栽培技术

在生产技术方面,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相对滞后,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应对灾害的能力弱。优质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较慢,优质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建设规模较小。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械插秧不到1%,机收面积只有一半左右。而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业生产急需机械化装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为粮食持续增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水利条件

随着农村改革及供水商品化的推行,灌区用水由过去的福利性逐步转变为经营性用水。1998年乡镇机构改革以后,乡水利站撤销,乡镇一级水利服务名存实亡,村级水利管理多数处于真空。虽然从2004年开始逐步推行“用水者协会”,但目前仍然只是在原阳县进行尝试。据调查,部分地方由于上游不交水费,下游交的水费也被退还,致使农民无水可用,改成旱作。受小浪底调水调沙的影响,引水口门引水不畅。一是引水口门和引黄穿堤闸门抬高,造成引水困难。几年的调水调沙造成黄河主河槽南移且下切1.5米左右,最深处下降3米~4米。黄河引水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引水渠道严重淤积,引水更加困难。7月份,黄河只有100多个流量,此时正是稻区急需用水之际,而黄河却无水可引。部分稻农采用机井灌溉,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抽水难,导致井水灌溉成本太高。2009年水稻插秧期间,原武镇大部分村机井抽不上水,部分农民把稻秧扔掉只好改种玉米或大豆等旱田作物。

篇2

[中图分类号]F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70-03

作者简介:杜朋(1988-),男,汉族,山东枣庄人,新疆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

一、引言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在“服务型经济”的大背景下,生产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且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及国际大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如今,生产业被称为最具活力和增长最快的部门,有极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这是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就新疆来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西部大开发”以及“向西开放”政策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方向。加快新疆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提高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实现新疆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业概述

(一)生产业的概念

Machlup在1962年最早提出了生产业的概念,他指出:生产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他认为生产业提供的服务主要以知识为产出,服务的过程是向社会输送各种专业知识的过程。Gruble和Walker认为生产业是经济活动中的中间投入要素,其应该被用来生产可以被消费者直接消费的商品,而不是直接被消费者所消费,其消费对象应该是工业生产部门,并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消费品的生产过程。Noyell和Stanback强调生产业应该是一种中间投入而并非最后的产出。Daniels认为服务业应该被区分为消费业和生产业,如果其中某种类型服务业的产品作为某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并生产出产品,然后再被消费者所消耗,那么该类型服务业就是生产业。

(二)生产业的分类

对于生产业的分类,目前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这主要是由于现实生活中服务业活动很复杂,而且存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生产业的分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美国商务部:商业及专门技术(如电脑、工程、法律、广告、会计等)、教育、金融、保险、电子传讯。

英国标准产业分类:金融、保险、不动产、商业服务、法律服务、会员组织、其他专业服务。

香港贸易发展局: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与贸易相关的服务。

Niles(1990):金融、保险、运输、大众传播、会计、研究开发、资产服务业。

段杰、阎小培(2003):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邮电通讯与交通服务业、教育、文艺和广播电视电影业、进出口贸易业。

三、新疆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疆生产业发展状况的横向分析

2011年新疆的 GDP总值达到66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20%(扣除物价水平后)。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113903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32259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224512亿元,分别占GDP总值的172%、488%和340%;生产业产值在第三产业产值中的比重为3364%,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143%。2011年新疆的总就业人数为9533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4639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1490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34039万人,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4866%、1563%和3571%,而生产业就业人数和非生产业就业人数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 273%和3298%。

由以上数据可见,目前新疆生产业在总产值和服务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较低,生产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也较低。据统计,生产业中的金融业、物流业等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新疆GDP的贡献也较小,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也相对较少,因此对新疆的就业贡献很小,这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产业的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新疆来看,在生产业中,占比重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以及金融保险业,为生产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新疆和全国比较,新疆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租赁商务服务业所占的比重都要小于全国水平,说明新疆的生产业发展滞后。

由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新疆来看,在生产业中,对就业贡献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以及金融业。新疆和全国比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租赁商务服务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和对就业的贡献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生产业,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但是目前新疆生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吸纳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新疆生产业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二)纵向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新疆生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下的变动特点,有必要对历年来新疆生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作出纵向分析。对1995―2011年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的变动情况作出分析(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伴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1995―2011年间新疆生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的产值增加较快,但增加幅度存在着显著差别。在最初时期,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在总量上占据最重要地位,2011年的总量是1995年的5倍,从图1中可以看出,代表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的曲线一直都比较陡峭,说明年增长率较高,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金融保险业的总量一直落后于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但在2010年发生逆转,其产值超过了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代表金融保险业的曲线在初期比较平缓,表明在这段时期金融保险业发展缓慢,增长率较低,但在后期曲线变得陡峭,表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为新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贡献,间接贡献表现为金融业可以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从而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来说,1995―2011年不管从总量还是从年增长率来看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总量上明显低于其他两个行业,曲线非常平缓,说明科研投入不足,年增长率过低,这些都制约了新疆生产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从图2可以看出,1995―2011年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除了在前期略有上升之外,之后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这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增长,虽然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在不断发展,但是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金融保险业在这17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说明在最初的几年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慢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保险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科研与地质勘查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平稳,说明新疆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需要加强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将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业将进一步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也说明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顾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具备知识密集型特点的生产业是其中增长效率最快的产业,这是因为生产业不仅仅直接为国民经济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生产业通过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入间接地为国民经济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新疆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新疆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提高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策建议

1政府应加大对生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要想实现生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必不可少,政府的资金投入可以完善生产业的基础设施,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为生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有效地引导和管理生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应高度重视建立并发挥相关的专业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生产业的市场秩序,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便于政府与企业的协调沟通,建立成熟的专业服务体系。

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培养吸引人才力度

生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密集型,因此生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积累,目前新疆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也大大制约了新疆的生产业的发展。因此,新疆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时应制定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为新疆发展生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3加大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生产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它的发展更加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因此要实现新疆生产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大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其中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有效地推动新疆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平,徐显峰,刘军,刘晓博都市生产业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J]宏观经济研究,2012(3)

[2]胡晓鹏生产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J]企业经济,2008(9)

[3]赵成柏生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1)

篇3

一 舟山临港产业发展背景

目前,连接舟山本岛与宁波的大陆连岛工程已经建成通车。普陀山机场已开通全国各大城市多条空中航线。近年来全面实施基础设施“登陆战略”,水、电、通信已实现与大陆联网。舟山口岸开放范围不断扩大,机构齐全,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大通关环境建设不断推进,但目前使用的岸线不到一半,绝大部分尚未开发。

二 舟山临港产业发展状况

1.港口业及临港工业发展迅速

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为强化我国在国际航运业的地位,满足航运现代化的需求,优化区域运输结构,争取在新一轮港口运输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迫切需要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这给位于长江口南翼的舟山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近几年,舟山港凭借优越的港口资源条件,投入建设资金31亿元,初步构建客货运并举,水水中转功能突出,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大型综合港口构架体系,逐渐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能源、矿山等战略物资和大宗物资储运基地。

2.各大工业发展态势风起云涌,船舶修造业一枝独秀

2007年,舟山市水产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62.2亿元。其中,精深水产品产值达67亿元,精深水产品加工比率达41.3%;船舶修造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2.9亿元,成为舟山市工业第一大行业;化纤制造业产值累计达15.5亿元;电力生产供应业产值达20.6亿元。

三 舟山发展临港产业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第一,海洋资源丰富。舟山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基础。舟山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舟山渔场有10.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是我国最大的渔场,素有“祖国渔都”之称。舟山旅游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于一体,具有明显的海岛风光、海洋文化、佛教文化和隐逸文化的特点。舟山地处东海,具有率先发展风能、波浪能、太阳能、海水温差能、海水淡化等优势,有望成为实施循环经济、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第二,优越的区位条件。舟山市地处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面向太平洋,是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会的咽喉要冲,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具有较明显的区位优势。舟山地处亚洲东岸的中部,水路交通要冲,洲际往来便利。

第三,得天独厚的建港条件。舟山群岛岛屿边界陡峻、深水岸线众多,水深12~30米;港池面积有1000平方千米,少淤积,常年不冻,并且被岛屿遮掩成内港,即便遇上强台风也可安然锚泊万吨级以上巨轮数百条。

2.劣势分析

第一,外部联系的孤立性。从空间关系的角度看,舟山最大的区位瓶颈是孤悬东海,与内陆隔海相望,时期对外经济联系缺乏畅达性,直接腹地不足,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区位瓶颈。海岛的对外经济联系主要靠海运,不能形成海陆空、公铁水多元化的综合运输网络,必然成为长三角地区现代经济流网络中的薄弱环节。加上受台风、海浪、大潮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常使已不畅达的经济流雪上加霜,从而导致经济边缘化。

第二,内部整合的艰巨性。舟山市岛屿数量众多、面积较小、分布分散,这为内部经济联系和资源优化整合带来一定难度。例如,有的岛屿具有发展港口、物流和临港工业的优越条件,但没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作为依托;有的岛屿定位为旅游岛,则其拥有的深水岸线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加上受自然条件、航班时间等影响,除连岛工程已涉及的各岛之外,交通联系十分不便,这对舟山市大型产业基地的建设、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联动、城市核心作用的发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舟山临港产业在布局、结构、产业集群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发展所需人才缺乏,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对舟山临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港口运营和在建项目布局分散,以货用码头为主。开发项目布局分散、致使水电等基础设施共享性差,管理难度增加,后勤服务难以集中,信息流等流动要素相对分散。港口转运方式较单一,货物吞吐方式基本上以水水中转为主。集疏运仅以海运为基本方式,缺乏集装箱门对门运输和铁路、航空运输,而公路运输占港口货物吞吐服务量寥寥无几。

第四,自然资源的限制。土地资源短缺是舟山这个群岛城市的致命伤。目前,港口和临港工业用地基本上以开山和围填海来解决,对生态影响较大,开发成本也较高。舟山本地缺乏能源,舟山作为煤炭中转基地,依附港口建造电厂,可为港口、临港工业和城市提供电力保障。舟山无过境水源,全靠降水补给,属于缺水海岛地区。

3.机遇分析

篇4

基金项目:2016年度鞍山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研究”(编号:as20162011);2016年度辽宁省社科联立项课题“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研究”(编号:2016lslktzdian-06)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人才开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衍生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是新科技与新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产业系统,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发展新引擎。我国2009年便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近年来,各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多数省市都制订了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产业集聚。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新技术和新模式,归根结底源于高端人才,他们凭借优质劳动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因此,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状况,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现状

近年来,鞍山市“三去一降一补”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紧迫,战略新兴产业更需做强做大。据市经信委对2016年前七个月的经济统计,鞍山新兴产业实现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66.6%,高于传统产业109.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0%左右。鞍山市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小,但速度快、后劲足。为了对鞍山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状况以及人才开发进行深入研究,笔者采集了相关数据,并深入聚龙股份、森远路桥等十几家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状况,最终将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需求的总体缺口较大

表1反映了2012年至2014年鞍山市主要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

以上数据来源于鞍山统计局网站。

鞍山战略新兴产业总体呈增长态势,从业人员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激光科技、新能源电池等产业表现明显。调研中,多数企业反映即使给出高薪,也很难招到人才;即便招到,又很难融入企业,高端人才需求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2.人才理念落后,人才政策效果有待评估

鞍山市通过各种措施加强扶持,吸引海外学子创新创业、建立博士后流诱镜鹊龋人才工作成效较大。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依然短缺,特别是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更加紧缺。鞍山还缺乏先进的人才理念和措施,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措施高度趋同,强度上又无优势;急需重构人才理念,加强政策效果评估,制定差异化、有吸引力的政策,做到吸引和培养双提升。

3.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

鞍山市尚未进行过系统、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盘点、预测以及人才规划;缺乏人才数量、质量、结构方面的准确数据,人才家底模糊不清,难以为人才开发和人才政策设计提供客观支撑。没有人才需求和供给的准确预测,就难以进行比较分析,难以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难以在未来较长时期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人才。

4.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政产学研合作脱节

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区域内高校相关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明显呈现大学生求职难、企业招聘难的“两难”现象。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学校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政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和稳定的合作机制。

5.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科学,引进培养双欠缺

调研中,多数企业人才政策还缺乏激励性,难以激发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潜能。许多企业认为,公司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层次人才专业能力的发挥。此外,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不明确、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培养力度不够。人才引进方面,缺乏吸引人才的软硬件条件,雇主品牌认知度低;招聘技术上,缺乏有效测评手段,高端人才招聘效果不佳。

三、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策略研究

1.更新人才理念,优化调整人才政策

鞍山应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专门基金,重点资助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对企业引进的人才给予适度补贴。同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可突破单位、编制、薪资的束缚,引导企业以任务聘任、人才租赁等形式吸引人才。最后,还要强化政企联合纳才,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培育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打造鞍山政府的人才品牌。

2.加强人力资源盘点,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

首先加强人才盘点,摸清人才家底,为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既要做好总量汇总,又要进行结构、质量分析;同时,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人才数据库,及时统计更新。还应结合产业发展规划,运用多种方法,加强人才预测,制定平衡方案。要通过有计划的人才规划,开发针对高端装备制造、高端阀门、激光科技、新能源电池产业的人才引进、培养策略,做到一产一策、一企一策,有效开展人才引进和开发工作。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产学研有机结合

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内容;搭建企业――高校合作联盟平台,为鞍山高新技术企业量身定做,培养高素质人才。还应由政府制定措施,建立校企联合机制,通过订单培养、合作研发等模式培养研发人员;高校要与企业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对接,将高校的专家引入公司,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新等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4.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做好企业内部招聘和培训开发工作

高新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激励制度,只有正确地评价人才、给人才以合理的报酬,才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到用事业吸引人,用成就留住人。此外,企业应重视人才招聘,选择有效渠道,建立测评体系,真正选拔既有才能,又扎根企业,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高端人才。还要摒弃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有效开展培训,为有潜质的员工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

参考文献:

[1]李叶飞.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选择标准和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2]刘家伟.2016前7个月鞍山新兴产业利润增近七成[N].辽宁日报,2016-09-14.

篇5

1导言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地理上的集聚如果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制造业集群、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专用品供应商集群和一种特殊的产业集聚——产业(科技)园。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正经历一种演进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集群的发展已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中.这个网络是由掌握核心技术和控制技术路径的核心集群根据自身利益而在全球范围组建的。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创新的技术壁垒低.所需要的前期积累少.对技术适配度的要低.创新的机会少因此,会有大量跟进者进入.新加入的企业将共同作用于对现有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的改变:第二。创新的技术壁垒高.需要高度的前期积累.对技术适配度的要求高.但创新的机会多因此.只有较少的企业能够实施创新而获得这些机会.这些少数者将决定新的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并利用长期和连。

续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壁垒.强化优势。由于熊彼特第二种创新模式依赖企业的知识基础。特别是缄默型知识、复杂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这就需要企业间能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人际接触和互动.从而导致相关创新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相反.第一种模式对应的创新则不需要地理上的集中.创新依赖的知识更多是可编码的.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在全球范围布局这就使得各种集群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将被分为核心集群或边缘集群。核心集群掌握核心技术和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因此是全球生产网络(gpns)的控制者.他们可以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进行布局.发展和利用各种为其服务的边缘集群.特别是对于编码性强的知识和可以通过许可形式扩散的技术对地理位置的要求就更不严格由于当前技术模式下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是掌握在核心集群手中.所以.这些边缘集群就可能会处于长期依赖状态.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区域替代。

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已大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但大多数集群基本处于输出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或为掌握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和外包服务的生存状态其目前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上.但随着供应的增加.其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集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维持价格优势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能力就成为所有集群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2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湖北省4个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即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随州三里岗香菇集群和十堰、襄樊、武汉为基地的汽车产业积聚带以及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某些共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1)集群内部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湖北省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从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是模块化采购与同步设计相结合.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能够配套和具有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产业虽然都有.也有一定的分工.但缺少联系与协作机制.分工程度有限.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结果是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难以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格局。

(2)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市场化的网络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和学习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集群公共产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为整个集群服务的物流系统、信息平台、生产要素市场、技术开发和研究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对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都进行这方面的大量建设。并逐步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化供应模式但湖北省产业集群层面上的这些公共产品的供应非常匮乏.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上。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已经出现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迁移.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

(3)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内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比较少.虽然部分企业拥有一些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就总体而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企业.而企业规模有限,研发投入十分不足产、学、研之间缺乏科技创新的分工与合作.湖北省丰富的研究开发资源没有和集群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4)品牌、诚信意识缺乏,短期化行为、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市场环境不少企业品牌、质量、诚信意识淡薄,假冒他人商标、以次充好、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欺瞒等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状况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诚信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5)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处于依附状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十分明显.有的集群已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成为代工和贴牌企业.有的则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由于缺乏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市场和产品开发基本控制在大型购买商和重要技术供应商的手中.集群对未来发展的路径控制能力很弱。

通过对湖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和集群升级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升级能力也就存在差异。传统制造业集群往往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产品市场为国内市场或为多个跨国公司贴牌.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结构为竞争性市场这就不仅使其不容易形成对单个跨国公司的依附.并通过这种开放式发展模式使它们能够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最严格的质量标准接触.激烈的竞争将迫使集群提升其制造技术.通过引进行业标准和学习贸易惯例提升其制造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一个通过学习能力提高带动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很多集群就是因此而走过了由过程升级带动产品升级直到功能升级的道路因此.处于落后地位的传统产业集群只要学习和创新能力足够强大就相对容易实现价值链升级。

对传统产业集群而言.过程升级到产品升级是一个转折.虽然通常情况下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通过设计改进或技术改进而实现产品升级并不能孤立进行新设计的推出、产品功能的提升如果要在市场取得成功必须还有其他因素的支撑例如品牌和市场规模.如果集群市场声誉和协同能力不足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产品创新将成为外部性行为.那些实力更强大的集群和企业将模仿这些设计而迅速取而代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也是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中.由于拥有替代性很小的资源.它们更容易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升级潜力。

3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集群升级

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持集群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实现集群升级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由于大多数集群是由中小企业组成.其创新活动往往会受制于经济规模和技术能力.要实现集群的升级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形成合作机制和整和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集群的协同效应.而这一点正是湖北省大多数传统产业集群的弱点。

通过对广东省佛山市和浙江省传统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研究.有如下经验值得湖北省借鉴在集群发展初期.当地政府进行了大量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制度建设.为集群协同效应和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对集群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合作攻关。通过培养、招聘等办法建立了多领域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同时.成立集群研究开发中心和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集群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升了集群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了技术创新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先进的检验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从技术人才、信息、法律等方面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产前环节提供原料数据库和原料检验检测:产中环节提品的应用、工艺分析、质量问题分析、化学分析和技术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产后环节交易中心物流信息平台提供销售、仓储、物流配送服务。并逐步实现创新服务体系由纯粹的公益型组织向市场型组织转变同时.还建立了信息化服务网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③建立配套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降低创业门槛和增强集群经济扩张能力围绕集群主业.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兴建各种原材料交易中心.使产品生产的各种部件和材料都能够在本地采购订造:④树立集群品牌意识,对区域品牌进行营销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通过会展、博览会等形式大力营造区域品牌.并建立效应的抵押制度和信息甄别机制共同维护区域品牌的声誉。

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和能力不足以及多方合作的实现问题但这种合作机制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难以形成的.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这样的第三方积极介入.为企业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和提供公共产品.进而引导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样在不断进行的创新过程中.通过量的积累最终集群发生质的能力跃迁.实现逐步升级。

湖北省的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主要就是汽车产业集群而汽车产业目前发展的趋势和行业特点决定了集群协同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对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而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缺陷则正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集群发展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上.通过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投入和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为集群企业搭建合作创新的实现机制.提升集群的协同能力和创新能力政府所要解决的除了为集群发展营造公平公开的经营和法律环境、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以及通过一定优惠政策吸引高质量要素的投入外.针对汽车产业的特殊性.重点应该在如何提升集群协同效应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制造这个层面上体现为合作进行成本控制、提高市场反应弹性、在进货和产品定价方面进行合作提高市场势力: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层面上体现为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和参与设计、合作进行集群共性技术开发等这种协同表现在行动上的协同、资源上的共享和文化上的互信。

与集成化和区域紧密合作相对应的是零部件生产交易的全球化和网络化对于通用性强的零部件.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正加强合作建立零部件采购网站.共同建立网站可减少开发经费.系统一体化能大幅度降低订购成本。

集群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制造和产品开发方面.更主要表现为对未来行业技术路径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上.集群必须具有合作进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的能力对于处于跟随地位的集群而言.由于进行构架创新比进行根本性创新更有可行性。因此.针对现有动力模式.可以从提高汽车技术性能方面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使集群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开拓出新的细分市场例如.电子控制技术、提高燃油效率技术、轻型材料、安全报警技术、信息显示技术、汽车通信技术等。另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废车回收利用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当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集群也可以集合区域经济的力量.合作开发针对新动力形式的共性技术.这类技术如果获得突破就可以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技术范式.控制未来的市场方向例如,混合动力车的相关技术以及各种新型动力的相关技术。

但由于共性技术开发的高风险、公共产品特征和系统创新特征.单个企业和研究机构都没有能力和动力进行开发.共性技术的供应只有走合作开发的道路但针对共性技术.合作是难以通过市场利益自动达成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共性技术的供应有美国式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和日韩式的政府主导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确立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是竞争前技术.而不是产品阶段的技术,具有国际前沿性、共性基础、耗资巨大、需要不同利益主体联合攻关);设立专门机构对合作单位进行统一协调:政府拨出专门的研究经费支持项目的早期开发。

因此.对于汽车产业这样对规模和技术依赖都很大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投入使集群形成协同能力共同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反应弹性以及共性技术开发能力。

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不仅要具有技术优势.同时还必须能够快速形成市场优势.否则集群进行的创新就会成为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或价值链治理者——核心集群的廉价利用的正外部性产品.集群的先动行为也很容易成为触发市场释放各种风险的不明智行为。对这类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应该解决的就是弥补高技术企业在创业初期市场势力较弱小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制度投入.建立创新技术的市场信誉和促进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应围绕营造技术商品的综合价值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采取合作的方式提高研发速度和降低风险。通常的合作方式包括:合作风险投资、联合技术开发和外购。合作风险投资一般是介于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之间的合作大公司通过人股、给小公司提供资本或者提供营销渠道的形式使小公司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对于大公司而言.合作风险投资可以使公司获取外部的技术来源.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速度;对于小公司,这种合作可以为自己带来急需的风险资本和营销能力联合技术开发是一种战略联盟形式.特指两个或三个公司在一定时间里联合起来进行项目研究.项目的收益也被合作伙伴所有外购则是指公司把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营销通过外部契约导人.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速度通过在行业共性技术领域的合作.行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有利于每一个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新的技术产品、更新技术模式.为占领市场赢得宝贵的时间。

第二.与现有市场网络进行捆绑销售和实施信息共享当企业打算向市场推出一种新技术产品时.如果企业能够和市场覆盖面广的著名品牌的营销网络进行捆绑.其新产品就能够利用这种有形的网络资源和无形的品牌资源快速实现产品覆盖.而最终成为主导技术模式和行业标准微软的发展历史就是这种捆绑销售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信息共享是指合作双方共享互利的商业信息来实施技术产品的营销航空公司、银行网络和通讯网络都是具有巨大网络资源的合作对象。

篇6

新产业的科技创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中之重。但相较于传统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是高新产业的显著特征。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支持,一家科技企业很难成功的从一开始的项目培育过渡到产品成形阶段,并最终实现产业化。但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仍不成熟,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不齐全,从而导致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相对较为单一。而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较高的特殊性以及银行贷款规避风险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了银行贷款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及资金需求。风险投资不但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能为其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比如开拓市场、帮助上市等。那么风险投资究竟是如何促进高新产业发展的呢?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和实证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探讨我国如何建立起一个能为高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的多层次的风险投融资市场。

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

1.被解释变量。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力以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基于此本文选取了相应的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一是选取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营业收入(Y1)和利率总额(Y2)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经营状况的相关指标;二是在影响力方面,本文认为如果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被认可越广泛,其影响力越高,尤其是超越国别范围,因此本文选自出货值(Y3)作为影响力的指标;三是在技术创新方面,本文采用了学术界公认的专利申请成功的数量(Y4)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2.解释变量。本文主要选取了可投资规模(X1)、投资额(X2)、投资强度(X3)三个指标。3.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研发人员全时当量(K1)和新增固定资产(K2)。在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统计指标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是特有的指标之一,主要指全时研究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研究人员实际从事研发工作时间总和,可以通过该指标衡量科技人力投入强度。由于科技人员的研发投入对高新产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采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控制变量之一。固定资产是高新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其中由:实验室、研究中心、技术设备仪器、引进或改造设备技术、其他配套设施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对高新产业具有显著影响,所以本文选取新增固定资产作为控制变量之一。高新产业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和《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风险投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出版的《中国风险投资年鉴》。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区分布,将中国地域划分为北京、上海、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部7大区域,样本数据时间区间为2004年-2013年。

(二)实证结果分析

1.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从解释变量来看,风险投资规模、已投资额和投资强度都对高新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力度不大,其中:风险投资规模对营业务收入影响系数为0.03,即可投资规模增加1%,则高新产业的营业务收入增加0.03%;已投资额对主营业务收入影响系数为0.04,即已投资额每增加1%,高新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0.04%,;投资强度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系数为0.05,即投资强度每增加1%,高新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0.05%。从控制变量来看,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高新产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系数是0.32,新增固定资产对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系数为0.29。3个解释变量对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系数没有控制变量大,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资金投入企业后,并不能直接导致营业收入的变化,企业使用风险投资资金首先投入到人力和固定资产方面,通过人力和固定资产促进营业收入的增长。从地区间个体固定效应系数来看,差异较为明显,华东、中南、上海三个地区系数较大,这三个地区风险投资比较活跃,特别是我国两个证券交易市场分别位于上海和中南地区的深圳,加之这些区域具有投资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多,更有利于风险投资发挥对高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促进作用;西部和东北系数位列倒数前两位,这也表明西部和东北风险投资不太活跃,高新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传统产业仍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其他地区的风险投资活跃程度则介于二者其间。显然,上述结果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现状基本一致,也说明了实证结果的有效性。2.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影响的实证分析从解释变量来看,投资规模对利润总额影响不显著。已投资金额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为0.07,即已投资金额每增加1个单位,高新产业的利润总额增加0.07个单位,风险投资金额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投资强度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值为0.06,即投资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高新产业的利润总额增加0.06个单位,风险投资投资强度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促进作用也相对比较显著。从控制变量来看,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是0.26,新增固定资产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0.38。3个解释变量对高新产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系数没有控制变量大,原因同上。结合风险投资对营业收入影响进一步分析,风险投资已投金额对高新技术企业利润影响要大于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追求的是高回报,更加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主营业务收入,这也说明风险投资能够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3.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出货值影响的实证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风险投资规模对出货值的影响系数为0.06,表明投资规模增加1%,则高新产业的出货值增加0.06%,可见风险投资可投资规模对高新产业出货值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已投资额对出货值的影响系数为0.04,即已投资额每增加1%,高新产业的出货值增加0.04%,表明风险投资的已投资额对高新产业产品出货值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投资强度对出货值的影响不显著。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高新产业出货值的影响系数为0.42,新增固定资产对高新产业出货值的影响系数为0.21。从回归结果来看,所有变量对高新产业的出货值都具有正向影响,但是控制变量对高新产业出货值的影响系数大于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原因同上。从个体固定效应系数来看,上海、中南、华东三个地区系数值较大,分别是3.07、2.99、2.96;东北和西部地区系数值较低,其中西部个体固定效应系数为-7.67,是唯一的负值,表明西部地区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出口能力呈现负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地理位置约束其产品外销较少,出口量低,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更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西部和东北地区改革创新观念比较滞后,产业结构调整将面临较大的挑战。4.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有效专利申请影响的实证分析从解释变量来看,可投资规模影响系数为-0.02,已投资金额影响系数为-0.01,可见两个解释变量对有效专利申请的影响不显著,投资强度对有效专利申请的影响系数为0.25,即投资强度每增加1%,高新产业的有效专利申请量增加0.25%,表明投资强度对高新产业有效专利申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际分析可以看出,风险投资平均到单个项目额度大的企业,意味着其科技创新能力较高,创新的要求和质量较高,从而推动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从控制变量来看,其中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有效专利申请数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影响系数是1.42,而新增固定资产对高新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影响系数相对较低,为0.19。从个体固定效应系数来看,个体固定效应系数全部为负数,这也充分说明我国高新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尤其需要加强对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三)实证结论

一是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各项指标的影响均较为显著。但是由于风险投资的高效率、高风险和追求高回报的特性,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从而导致风险投资额对营业收入的影响小于对利润增长的影响。当然,这也是资本的逐利本性使然。二是解释变量风险投资对高新产业促进作用小于控制变量研发人员当量和固定资产增加值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主要是间接地促进高新产业发展,风险投资投入到高新技术企业后,企业会用资金进行人才引进、固定资产投资等等,因此风险投资通过控制变量间接对高新产业产生促进作用。三是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中国风险投资和高新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和东北风险投资量相对较少,同时高新产业发展不足。四是由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少,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对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导致在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地区因素起到了负向作用。

篇7

〔中图分类号〕F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052-08

近20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有关新兴经济体崛起可持续性的疑问也相当多。如普遍认为,金砖国家等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动力主要源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要素投入或资源开发,而源于技术进步及新产品开发、新产业培育等的贡献并不高。这就引发了关于金砖国家等新兴大国崛起持续性的疑虑。推进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被提上金砖国家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和努力谋求经济持续赶超发展的重要日程。金砖国家也都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和从各自产业与技术优势出发,加快新技术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推动本国新兴产业的成长,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稳定持续的赶超发展。对于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政策、管理及其成效进行观察与比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赶超发展动力、潜力与前景,进而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梳理、总结各国学者现有的研究已从不同视角和层面论证了新兴产业的内涵、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新兴国家升级产业结构、维持赶超发展的强劲动力所具有的革命性作用,证明了新兴国家明确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发展新兴产业的基本路径。但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就新兴产业发展对大国崛起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以及这些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选择,开展新兴产业国际合作等问题较少触及。在金砖国家加快增长转型、增强合作,谋求经济成功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制订、实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发展政策和开展有效合作,对于金砖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尝试通过对金砖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政策选择与发展状况等的比较,探寻新兴大国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的特点与经验,以及开展新兴产业战略合作的有效途径,以期有助于金砖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合作。

一、金砖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与政策取向

篇8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篇9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贵州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及评价指标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8日

一、引言

近年来,基于传统旅游发展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国务院明确指出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旅游业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互为一体,它不仅是贵州经济重要增长点,同时也是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传承的助推器。贵州旅游产业应顺应宏观经济导向,抓住建设契机,利用独特文化资源,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和主动权,找到一条符合省情的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模式,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

1、独具魅力的多元文化。贵州文化底蕴深厚,形态丰富,多元并存,共同发展。众多文化包括已开发和未开发文化资源。象征人类起源的古人类文明、代表浩瀚历史的古夜郎文化、封建王朝羁縻制度的土司、圣人王阳明、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革命摇篮”以及多元民族、黔菜饮食、酒文化、茶文化无不彰显独特魅力,根据历史沿革贵州文化代表可见表1。(表1)

2、“多彩贵州”省级旅游形象的树立。近年来,贵州省政府提出“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旅游品牌,发展和谐旅游,建设旅游大省”,树立起“多彩贵州”旅游新形象。2010年,全国首个省级文化品牌 “多彩贵州”商标注册成功,以品牌融合资源,以文化创造价值。旅游业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总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2016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57亿,实现旅游收入2,241.35亿元,同比增长39.2%和41.1%。

(二)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劣势。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利用现有资源,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文化旅游创业产业存在先天不足。

1、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薄弱,创意人才匮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创意产业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创意产业在旅游与文化领域的传承和延伸。目前,贵州旅游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贵州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基础薄弱,阻碍了贵州文化旅游创意的发展,文化创意的渗透性欠佳。创意人才匮乏是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目前,贵州省的文化院校和艺术院校较少,旅游专业对创意的培养不重视,阻碍了贵州文化旅游创意的发展。

2、贵州各地文化旅游创意类型“同质化”。首先,纵观贵州业已成熟旅游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原有资源发展而来,而以创意为主开发的旅游产品如具有影响力的主题公园、新兴街区,艺术园(社)区、影视基地几乎没有。另外,在文化旅游创意开发过程中,除了资源不同,体现地区的差异外,各地创意旅游的类型和服务极其相似,各地创意纪念品、民族工艺产品“同质化”,差异性不明显。

(三)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机遇

1、国家创意政策的扶持。国家层面对于文化旅游创意高度重视,政府给予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支持力度加强。国发[2014]10号文《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及政策措施包括强化人才培养、加大财税支持、加强金融服务等内容;国发[2012]2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战略定位,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的指导思想。贵州旅游产业应顺应宏观经济导向,抓住建设契机,加快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

2、贵州会展业的崛起。随着贵州会展业发展,会展以集聚效应、品牌效应、扩散效应,对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拉动作用。“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贵阳会议作为国内唯一的生态文明大型论坛,至2009年以来每年盛夏在省会贵阳召开,历届会议围绕当年主题探讨了众多有关科技创新,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建立,对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借鉴作用。另一方面,随着该论坛国际影响的加强,对贵州旅游资源的宣传、贵州旅游形象的树立起着积极重要影响。具有相等意义的会展还有如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少数民族运动会等。

3、贵州文化旅游创意市场潜力巨大。首先,宏观而言,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全国文化消费需求逐步增加。全国2015年人均GDP5.2万元,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增大,众多国内文化旅游创意实践的成功也予以证实;其次,就区域来看,贵州旅游在融入部分创意元素后,即已享受丰厚经济利益。贵州着力打造《多彩贵州风》名族舞台史诗,自2005年以来海内外商演逾3,000场,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50个城市,被誉为“全球最生态的歌舞演出之一”,可见文化旅游创意市场巨大,优先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创意产品势必抢占先机,占据市场。

(四)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挑战

1、基础设施落后。贵州民谚“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对贵州地形、气候作了生动概括。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典型喀斯特地貌,崎岖不平的地形使得贵州基础设施开发成本高昂,交通状况不佳。虽然近年来贵州城市设施、高速公路体系日益完善,但与全国同等省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基础设施落后始终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短板。

2、管理体制不健全。首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文化创意中蕴含的创意思想极易被复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源得到承认和尊重,是全国也是贵州省目前应以解决的问题。国外众多发达国家,像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把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升到了战略的{度。目前,贵州省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还不够健全,有待完善;其次,因地方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界限不明,权责不分问题已在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凸显出诸多矛盾,冲突随之加剧,地方政府官员已呈现出明显的疲惫及厌倦感。若不从本质上解决该问题,较难形成创新文化,从而影响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推广和发展。

三、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评价指标

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虽面临一定困难,但发展潜力巨大。由于区域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产业内部结构差异,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良好模式。

(一)构建评价指标的原则。依据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设计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层级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中所设计的指标须符合社会、经济、技术规律的要求,每一项指标的实际意义明确,测算方法标准,能准确反映产业发展态势。

第二,全面性原则。构建该指标体系,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根据SWOT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和动态分析;二是从区位要素、资源条件、行业要素(包括产业内部和外部)、创意性、相关利益者、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进行梳理,力求对文化旅游创意创业产业全面覆盖。

第三,可衡量原则。指标的设定应利于衡量,如资源要素,无法对其测评,可深入二级指标,如门票收入、游客参与性等。基于此原则,指标体系应至少延续至二级指标。

第四,对比性原则。指标的选取符合贵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衡量,在产业发展模式共性指标基础上,要能体现个性差异,即设计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指标。

(二)模式层级评价指标的含义。根据欧洲、香港创意指数,学界关于文化旅游创新产业指标体系,旅游创意成功经验,结合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发展状况,设计指标内容,如表2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1我国海洋经济的区域分类

我国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特征的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13271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4.5%,是我国目前海洋经济发展规模最大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次之,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4%,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最低[1-2]。上述海洋区域的划分仅依据地理范畴,不能体现不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因此,宜以衡量海洋经济发展的具体经济指标来描述不同海洋经济区域的分类及其特征。这里,笔者选择了这三个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即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广西和福建进行分析(以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区均以各省/市/区的名称来表示)。

1.1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

资源丰裕度指数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经济指标,体现经济增长的要素禀赋状况。这里,笔者利用张耀光等的方法计算了各地区主要海洋资源的丰裕度指数[3](表1),即各地区的各类海洋主要产品产量比重乘以各类海洋资源产业权重,包括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盐业资源和海洋矿业资源。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为:SRPIi=∑t1t2SRi/(t2-t1+1)×∑t1t2Pi/(t2-t1+1)式中:SRPI为各海洋经济区海洋资源丰裕度指数;SRi为各海洋产品产量比重;Pi为各海洋产业的权重①,t1为起始年份;t2为结束年份。表1显示,渔业资源丰裕度指数最高的是山东海洋经济区,与其海洋渔业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的现实相符,其后依次是浙江、福建和广西;海洋油气业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尤其是天津和广东海洋经济区,油气业资源优势明显,仅以天津为例,2009年天津市海洋油气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油气业增加值比重为45.5%,位居全国第一;盐业资源最为丰富的依然是环渤海地区,即山东和天津;矿业资源则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经济区,即浙江和福建较为丰富。

1.2海洋经济规模

以上述各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衡量海洋经济规模(表2),可以看到,天津和上海比重排位较高,从2006年开始,上海占据首位,说明上海和天津的海洋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规模较其他地区大,一方面依托其雄厚的海洋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其重视发挥自身的海洋经济优势,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增长潜力大的优势产业和项目,通过项目和产业带动海洋经济规模的提升。相比之下,江苏和广西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弱,没有发挥资源优势,海洋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其他地区的排位变化不大。

1.3海洋产业结构

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能够反映海洋产业发展状况,海洋主要产业③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可以衡量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4]。由于海洋产业包括海洋主要产业和海洋教育科研管理等服务产业,若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比重越高,说明海洋经济还是依靠传统的海洋产业拉动,产业发展的重点依然是传统的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比重较小,从而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低,反之则说明海洋服务产业比重较大,产业高级化程度较好。从各地区的比重来看(表3),上海、广东以及浙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其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低,海洋教育科研管理服务产业比重较大,海洋经济发展逐步从依靠传统产业拉动转向依靠新兴海洋产业。天津、广西以及山东海洋经济区等地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比重较高,反映出其传统海洋产业依然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1.4海洋产业就业

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也是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特征的重要指标,从各地区的涉海就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重看(表4),一方面,就业结构比重反映了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即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好的上海、广东和浙江,就业比重也较高,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低的山东、广西和江苏,相应的就业比重也偏低,海洋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尚待提升;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构成也反映出不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特征,即虽然天津和上海的比重较高,但是其两者吸纳就业的产业有所区别,天津的海洋就业更多的是来自海洋油气业和制造业,而上海则是以海洋服务业吸纳大量的就业劳动力。

1.5海洋基础设施

上述各海洋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货物吞吐量是衡量基础设施状况的有力指标。表5显示,2004—2009年,货物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是浙江,其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较快。紧随其后的是天津。相比之下,福建、山东和广东增长率较低,一方面体现出其本身良好的硬件条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大规模建设的空间有限,只能在已有基础设施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整合。

1.6海洋科技水平

海洋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数代表了海洋经济科技水平的基本情况,从各地区的科技人员存量看(表6),山东海洋经济区、天津、江苏和上海具有明显优势,其海洋科研人员数量较多,海洋科技人力资源储备基础较好;从科技人员增长率上看,广西、江苏表现突出,一方面体现出其对海洋经济人力要素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海洋科技水平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结果高度相关,海洋科技储备较好的地区海洋经济规模也相应较大。根据以上具体的指标衡量结果,可以将上述地区进行如下分类:I类地区资源禀赋较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包括浙江和广东;II类地区资源禀赋较好,但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相比较弱,包括山东和江苏;III类地区资源禀赋一般,但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包括天津和上海;IV类地区资源禀赋一般,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较弱,包括福建和广西。#p#分页标题#e#

2我国海洋经济区域特征分析

I类地区:这类地区为产业优势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其依托较好的海洋资源禀赋,尤其是广东的油气资源和浙江的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加之海洋基础设施状况较好,海洋科技水平较高,因此海洋经济产值较高,较好地发挥了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海洋经济规模较大。II类地区:这类地区为资源禀赋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即拥有较好的海洋资源禀赋,但是海洋经济规模却不占优势,主要的问题在于资源禀赋绝对优势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海洋产业高级化的程度也相应较低,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这类地区海洋科技水平不高,尚不能借助其海洋科技发展基础和已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扩大海洋经济规模,因此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III类地区:这类地区为科技优势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即虽然海洋资源禀赋一般,但海洋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其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借助较高的海洋科技水平和充裕的科技人才储备,使得自身相对要素禀赋优势得以发挥,从而形成优势产业,产业发展高级化程度较好,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因此海洋经济规模较大,且能够保持未来强劲的增长势头。IV类地区:这类地区为后发增长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禀赋一般,海洋经济规模也较小,属于海洋经济发展的后发地区,虽然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尤其是海洋科技水平及科技潜力方面差距较大,但是未来若能借助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挖掘自身资源禀赋潜力的机遇,逐步克服制约海洋经济增长的因素,将有机会扩大海洋经济规模,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实力。

3我国海洋经济区域发展对策建议

依据上述海洋经济区域的分类结果,针对不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特征,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I类地区:这类地区拥有良好的海洋资源禀赋,且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海洋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高级化程度较好,但是依然面临着海洋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一方面海洋产业中传统产业应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并加快其配套的海洋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海洋产业链,向更加高级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浙江的海洋经济增长应在继续保持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强海洋产业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海陆统筹”的前提下尽快实现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5]。广东则重点强调其综合发展特征,并突出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因此应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挥海洋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提升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推进海洋经济综合管理的示范和先行作用发挥。

篇1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直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初,我国还成立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以更快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2个省市正着手或已经完成了新兴产业调研、规划,大张旗鼓地拉开了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发展。为分析新兴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本文对几个典型省市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

(一)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广东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与港澳地区比邻,历来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居于龙头地位。而且广东省无论是技术还是观念,都一直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很多创新性的技术和观念都源发于广东,广东省深圳市甚至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创意之都。因此,研究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产业领域发展的前沿情况。

1.广东省产业结构状况。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为6.0∶51.3∶42.7;2008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提升为5.5∶51.6∶42.9,而同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1.3∶48.6∶40.1。可以看出,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同全国相比,更为优化和合理,产业结构层次更高,其中新兴产业发展功不可没。

2.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粗略统计,2008年,广东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航空制造产业在内的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85亿元,对当年GDP的贡献率为4.8%,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2.1%;实现工业增加值171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1.2%。

(二)河南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中国的新兴工业大省,其经济发展状况对总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截至2008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合理性还比较弱。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河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4.4:56.9:28.6,与全国三次产业比重相比,很显然,第一产业的的比重偏高,第二产业实力不强,第三产业的比重严重偏低,产业结构合理性还有待提升。即使与中部其他同样发展水平的省份相比,河南省2008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是在中部地区处于最低。

2.河南省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滞后性。河南省比较弱的产业结构,同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足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河南省新兴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非常滞后,还存在着结构方面的问题,与河南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2008年,河南的传统服务业,诸如餐饮、住宿、商贸、交通运输、仓储等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在全省服务业总量中高达48.1%;而代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金融产业的比重仅占到全省服务业总量的5.7%,房地产业占9.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1.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软件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仅占4.5%。由此可见,在2008年,河南省新兴产业相当薄弱,还难以承担起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发展新兴产业,带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还任重道远(严能能,2011)。

(三)山东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