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09:21: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35-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卫生部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1]报告显示,全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高血压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胡大一等[2]认为,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社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为探索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水平,我中心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2011年开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引入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并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东王卫生服务站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诊断标准;②本社区常住居民,年龄>60岁;③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无恶性肿瘤;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剔除标准:死亡、外出、迁移,未能完成全部观察者。符合条件的对象共224名,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人,其中男51例,女69例,平均年龄(67.31±7.52)岁。对照组104人,其中男43例,女61例,年龄(66.51±8.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主要内容如下。
1)提高认知水平 做到《高血压自我保健手册》人手1册,每月举办高血压健康讲座1次,内容包括高血压危害性,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技能等。根据自愿原则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俱乐部,通过制定目标、群组学习、经验分享、相互督促,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
2)合理膳食教育 传授合理营养知识,教会患者自行计算热卡摄入量,帮助患者采用食品交换法制订食谱,控制食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限酒戒烟,多吃蔬菜水果。
3)运动治疗教育 增强患者对运动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了解运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学会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慢跑,每天运动30~60 min, 每周3~5次,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血压监测教育 提高患者对血压监测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患者自测血压,学会血压自我测量的正确方法,每月至少1次,特殊情况增加测量次数,做好记录并由社区医生定期输入电脑。
5)服药依从性教育 平稳降压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向患者传授基本的药学知识,教患者使用“服药盒”,将药片分天装入小盒凹槽,防止多服及不服;采用电话、短信平台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6)合理情绪教育 卫生站设有谈心室,每季度举办1次集体心理辅导,学习释放压力的放松技术,设立24 h咨询电话随时接受患者咨询。
1.2.2 对照组
门诊治疗、进行常规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及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控制情况 按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3]的操作规范,由东王卫生站的家庭医生或患者自行进行测量,并登记在高血压管理软件中。
2)治疗依从性 采用Morisky等[4]1986年提出的用于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问卷(Morisky问卷) ,Morisky问卷的条目为:①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②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③当你自觉症状得到改善时,是否曾停药?④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曾停药?以上问题的答案在本研究中均设置为“是”或“否”,问卷全部答“否”为依从性好。依从性(%)=依从好的人数/总人数×100.0%。
3)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自制高血压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表,每次调查10题,每题1分,问卷得分≥6分为合格。知晓率(%)=合格人数/总人数×100%。
在干预前,干预24个月后分别进行治疗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血压每个月测量1次。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 l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干预前下降,但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4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区域经济发达,居民文化层次较高,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22.05%。人口的严重老龄化导致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实施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因素、全方位干预势在必行。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和基础的社区综合防治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必由之路,探讨适合上海市中心城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模式也显得十分必要。
社区健康教育是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但是非药物的干预方式,形式多样,效果很难量化,作为健康教育的受众—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相关健康教育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很重要。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随访,增强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确保了医疗质量;②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由熟悉信赖的家庭医生进行,更有针对性、说服力,也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5];③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知晓率;家属的参与及“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同伴效应,更有利于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采取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坚持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减轻高血压的危害,改善预后[6]。
干预的结果显示: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时,注重个体化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使患者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2(12): 919-922.
[2] 胡大一, 郭艺芳. 遵循指南原则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高血压防治策略[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
[3] 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12): 1101-1115.
[4] 许卫华, 王奇, 粱伟雄. Morisky问卷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5): 424-426.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最常见的慢性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而且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全国患病人数逾2亿[1]。而我国的三高、三低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30.2%,服药率24.7%,控制率6.1%,高血压病占慢性病门诊人数的41%,居于首位。60%的高血压人群分布在农村,这说明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社区医务人员是防治高血压的主力军。因此,对社区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管理及治疗是我们防治的工作重点。我社区中心医院在2012年1~12月对96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63例,男性592例,女性371例,年龄32~87岁,平均59.5岁,其中1级高血压403例,2级高血压521例,3级高血压39例。
1.2诊断标准 以安静休息10min以上,采取坐位,右上臂血压为准,必要时测双上肢血压,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1、2、3级,见表1。
2 规范管理
2.1本组963例,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腰围、血糖、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记录了相关病史、家族史、饮食、生活习惯等。
2.2建立随访记录,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症状、体征以及用药情况,1级高血压3个月随访1次,2级高血压2个月随访1次,3级高血压至少每月随访1次。
3 治疗
3.1非药物治疗 对象:1级高血压患者。方法:控制体重,平衡膳食,减少热量;限盐(逐渐减至6g/d以下);戒烟节酒;减少脂肪摄入,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足够睡眠和消除紧张情绪。
3.2降压药物治疗 对象:2、3级高血压患者。主要选择药物:利尿剂,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则:采取长效单药或联合用药,从小剂量开始,按照个体化原则,逐步加量,加药,直至血压控制满意为止。
4 结果
1年后进行健康评价:病例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达69.7%,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731例,占案例总数的75.9%,因患恶性肿瘤死亡2例,合并肺心病死亡3例,发生脑梗塞4例,脑出血1例,并发糖尿病2例。
5 讨论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降低收缩压10mmHg和舒张压4mmHg,脑卒中的危险降低30%,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降低13%[2]。各国的实践也证实高血压的人群干预是有效的。美国成功开展了高血压人群综合干预10年时间,冠心病死亡下降35%,脑血管病死亡下降48%,本组病例防治兼顾、标本兼治,通过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投入少,效益高,是防治高血压最廉价和有效的策略。因此,笔者认为:高血压的防治,必须标本兼治,以健康教育为基石,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治疗,使患者血压达标并维持长期稳定,从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61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水平提高,人们生活也明显升高,特别是膳食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如高血脂血压、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率逐年增加,这几种疾病常伴随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疾患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已成为公众关注话题,国内外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在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生活方式,特别是膳食进行干预是目前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1]。现将我市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对慢性代谢性疾病措施效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咸宁市温泉为范围,从门诊病例中,根据体检和血生化检查确定适宜慢性代谢性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入组时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在观察中无一人退出。
1.2营养干预措施: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干预组进行营养干预,半年后对照两组前后效果及两组最终效果,干预方法有:
1.2.1营养教育。通过健康讲座或者个体制定相结合,对膳食营养观念进行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和有关营养及疾病的防治方式,包含“控制体重、体重与慢性代谢疾病关系”“高血压、高血脂防治基本措施”“食物的种类及营养价值”等进行宣传教育。
1.2.2膳食原则。参照国外资料[2],根据本地区的个人具体情况进行分别制定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膳食原则,通过能力检测仪器检测个人实际消耗的热量,按照饮食、运动能力的,用生活方式疾病防治原理开出个性化处方包含总摄入量、三餐食物的种类及数量,个性化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营养指导,让膳食结构符合健康要求。
1.2.3具体措施:适当限制能量摄入限制脂肪摄入、合理食用烹调油、限制钠盐、增加蔬菜和水果、适度饮酒、限制甜食 ( 单双糖)、多饮茶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茶多糖、咖啡碱等植物化学物对维持正常的血管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体重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1.2.4观察指标及分析方法。在开始及实施营养干预措施后半年后制分别取手指血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到、时血糖,取空腹静脉血测血清胆固醇(胆固醇酷酶法)和甘油三酷(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每两周测量一次血压和体重并记录症状。
1.2.5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录人数据并进行资料处理,组内比较检验,P
2结果
通过半年观察,干预组有明显效果。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三酰甘油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平均升高0.18mmol/L,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近年来医生和营养师们已经越来越注意用膳食来防治各种疾病和维持人体健康本研究通过对124名咸宁区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者营养干预后发现各观察指标均有显著降低。
在对糖尿病人的营养干预中,强调适当地减少主食,鼓励增加粗粮比例,多吃蔬菜及豆制品;对高脂血症者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合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保持理想体重,少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饮茶;对血压异常者重点是控制能量,限制食盐、少钠多钾,减少胆固醇及脂肪的摄入,增加瘦肉、禽鱼肉及蔬菜的摄入,经过营养预后以下观察指标平均降低:空腹血糖0.81mmo1/L,餐后血糖1.80(lnm o 1/L,胆固醇1 13mm o 1/L,甘油三酷} 37mmo1/L;血压、体重明显降低,症状得到明显改变由此可见,合理饮食对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者确有改善代谢、稳定病情、减少症状发生。
合理的饮食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血液中的许多成分,控制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合理膳食对防治这些疾病是合乎生理、安全有效的措施人。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抑郁症患者也逐渐增加。通过对老年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降压、抗抑郁及营养治疗等方式,观察疗效。
资料与方法
收治老年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140例,抑郁症状采用SDS量表,高血压均符合高血压防治诊断标准。14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营养干预组70例,常规对照组患者70例,高血压病程4~38年,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营养干预组患者给予降压、抑郁治疗及营养治疗,其中营养治疗包括饮食规律调节及饮食种类、数量等限制,鼓励患者多食用一些对抵制高血压有效的食物及一些小偏方。常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降压与抗抑郁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周后降压效果与抑郁效果(SDS自我评定量表)进行评价。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X 2检验。
结果
两组老年抑郁症伴随高血压患者血压比较结果,见表1。
两组老年抑郁症伴随高血压患者SDS评分比较,见表2。
讨论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6],其发生与心理与社会因素有关系。高血压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其病情易变,病程迁延性等特点,常会使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焦虑与抑郁的情绪,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会并发抑郁症。本研究选取140例抑郁症伴随高血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抑郁、血压不稳,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患者抑郁症使其不能有效配合高血压治疗,影响了疗效与其生活质量;抑郁症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紊乱,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基于老年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病机制,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治疗的方法,其中营养干预组在进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营养干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等,根据心理学的沟通原则,通过医护人员行为与交流,改善患者心情,提高了患者遵医嘱的依从性,提高了血压控制率。
本组研究得出结论,老年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配合治疗,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态度,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发挥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并对血压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Niu K,Hozawa A,Awata S,et al.Home blood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aged 70 years and over:a population-based,cross-sectional analysis[J].Hypertension research,2008,31(3):409-416.
2苏海霞,成静,蔡文玮,等.老年高血压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999-1000.
3任晓军,杨慧,李汇等.圣?约翰草提取物对伴有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5):303-30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037-03
根据健康促进国际大会《渥太华》的定义,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由于健康促进采取更主动的改善措施,调动政府、社会、个人广泛参与,因此它比健康教育有更积极的意义。已经被广泛接受。
其主要措施就是通过戒烟,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生活干预。以社区人群防治和健康管理等形式,在政府、社会、个人广泛参与下,健康促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美国10年的观察:冠心病死亡率小于35%,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45%。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七城市,健康干预工作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50%,死亡率下降45%[1]。
这些研究说明了以生活干预为主要措施的健康促进工作对慢性病的群体防治有明显的效果。
高血压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参与发病过程。因此,高血压的防治是多种慢性病防治的基础。其一二级预防是整个慢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对高血压防治工作不重视,特别是重治轻防,使抗高血压治疗中仅以治疗目标而忽视改善代谢异常、延缓或消除血管不良重塑两个目标。这种群体防治上的成绩和个体治疗中的问题形成强烈的反差。如何在抗高血压治疗门诊中引进健康促进理念,主动采取生活干预措施,通过改善患者个体及其周围群体的不良生活习惯,达到健康目的,尚未见报告。本文意在探讨如何改善高血压患者个体的健康,以及通过个体促进其周围高危群体的健康等方面的工作尝试。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流行病,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资料表明:舒张压每下降5mmHg,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分别减少44%和27%[3]。因此,人群中高血压防治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病最重要、最基础的措施。健康教育在群体防治高血压中的积极意义已被人们所接受,近十年来,人们又提出健康促进的概念,即在群体的健康教育基础上针对个体制定生活干预方案,以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消除各种慢性危险,并形成了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健康管理”。本文就高血压防治中所做的健康促进工作进行总结,以探讨健康促进对高血压患者防治工作的意义。
1 对象
全部资料来源于我科高血压门诊2002年4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收治的高血压病人1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排除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危险因素中并存临床情况病例( 因这部分病例生活干预有困难),随机分为健康促进组75例,对照组75例。两组情况如表1:
2 方法
2.1 全部病例分别编号,随机分组。将姓名、初诊日期、性别、年龄、既往史、生活史、家族史及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脂、血糖检查结果、用药情况、复诊及随访记录等资料录入微机管理。
2.2 健康促进组进行一对一的生活干预技术
2.2.1 在初诊后一个月内分三次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讲座,每次40 分钟,每周一次。内容包括:如何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如何测量血压,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什么是合理膳食(总热量及饮食结构,控盐 ) ,怎么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体力的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不良习惯戒烟(戒烟,限酒 )
2.2.2 在初诊时进行危险因素评价,生活方式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制定改善生活方式建议。膳食指导依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原则。运动指导依据KYN健康管理运动指导的方案原则。戒烟,限酒采用日记法。并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重评价,并相应修改指导建议。
2.2.3 要求患者了解家属及一级直系家属的血压水平,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
2.3 对照组除采用诊室宣传栏,分发手册,就诊时医护宣讲,答疑等形式进行高血压防治基础知识外,不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讲座,也不进行一对一生活指导。对家属及一级直系家属血压知晓率不做要求。
2.4 评价方法
2.4.1 于初诊时和两个月后分别进行同一内容的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效果( 问卷50 题共100 分,其中如何防治高血压占60%,膳食占18%,运动占10%,不良习惯占8%,干预项4% )并对比两组情况。
2.4.2 在初诊和一年后各进行一次生活方式评估。采用3×24小时个人膳食登记法,对饮食的总热量,营养素结构,盐量,饮酒等进行评价[4];采用问卷方法对运动强度,时间进行评估;用问卷方法测定家属和一级直系亲属血压知晓率( 测血压一次以上/年)。
2.4.3 在初诊和一年后各进行一次血脂,血糖和体重指数测定。
2.4.4 全部病例依据就诊记录统计一年内就诊次数及血压控制达标率,血压达标标准< 140/90mmHg,且至少稳定3个月以上。
3 结果
3.1 经统计两组间生活习惯,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等指标改善情况见表2
4 讨论
4.1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护诊治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已确诊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基础知识,两组均有所提高,而且提高水平上两组尚无差异。说明系统讲座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基础知识的提高不是必须的。
4.2 高血压知晓率是一个地区评价高血压预防效果的客观指标,但必须经大规模血压普查来得到。其本来意义是衡量一个地区人们对血压水平的关注程度。如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来体现这种关注程度,我们设计了高血压患者家庭和一级直系家属血压水平知晓率,即:患者所有家庭成员和一级血系中一年内,标准测过血压的百分率。我们认为它可以反映这一人群对血压水平的关注程度。尤其是这一人群属高血压高危人群( 因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和生活方式背景 ),所以他们对血压水平的关注程度,对高血压人群的防治尤其重要。由于健康促进中明确对这一人群血压知晓率提出要求,所以健康促进组和对照组在这一指标上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明确地提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成员和一级血系都要知晓血压水平的要求是必要和有效的。
4.3 就诊次数( 一年内 )实际上反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健康促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反映健康促进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4 两组在血压控制率方面无差异。一方面可能与两组患者都是自愿主动来门诊诊治,对治疗的依从性本来就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健康促进对预防较治疗更有价值。
4.5 健康促进组能明显改善膳食不合理,提高运动水平,进而明显降低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提高运动项除外 )。因两组间防治知识水平无明显差异,确认这种作用应该是健康促进的作用,即:生活方式的干预结果。这种效果的产生,一方面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改善方案,另一方面由于健康促进中的重评价可以给患者一个正反馈信息,强化改善不良习惯的动力。但在戒烟和减盐上,促进组和对照组均无显著效果。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控制手段还有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改变一个习惯是不容易的。这倒印证了一些学者认为不良习惯的控制应提前到习惯形成前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5]。
5 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个体治疗中,引进健康促进概念,为患者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案,同时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周围高危人群对血压水平的关注程度,提高高血压治疗水平,有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推广健康促进。
参考文献
[1] 李锡武.慢病防治十年发展[M].第一版.湖南湘雅出版集团,2001,6.
[2] 王晓男,陈爱萍,肖晓红. 不同高血压人群健康知识需求的分析[J]. 现代护理,2004,10:897.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management in recuperator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Health files were established and health management measures including health assessment,counseling,instruction of life style,health education,rational us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follow up were implemented.After two months,the awareness rate of hypertension-related knowledge,behavior alteration and controlled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were analyzed by SPSS 13.0 software.ResultsAfter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the awareness rate of hypertension-related knowledge was increased;daily behavior was improved;blood pressure was reduced from(157.71±1.15)mmHg(1 mmHg=0.133 kPa)to(134.13±0.50)mmHg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reduced from(79.27±0.81)mmHg to(77.14±0.63)mmHg,P
【Key words】Hypertensive disease;Recuperators;Health management
高血压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管理,对治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对在体检中心健康检查的疗养员中11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8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患有高血压病的疗养员112例为研究对象,男70例,女42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5.79岁;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其中Ⅰ期高血压52例,Ⅱ期高血压48例,Ⅲ期高血压12例。排除对象:在6个月内因脑血管疾病住过院、有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疾病、卒中后遗症(肢体肌力在Ⅲ级以下)、严重肺心病和心衰等。
1.2方法
1.2.1基本健康信息收集①一般情况调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情况。②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史、家族史调查。③生活习惯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对吸烟、饮酒、身体活动状况、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④血压测量和身高、体重、腰围的测量。⑤相关体检结果:血脂、血糖、心电图、臂-踝指数、左心室厚度等。⑥健康管理2个月,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及血压控制情况等。
1.2.2资料的分析与评估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发现主要的危险因素,开展危险分层。结合年龄、性别、BMI,对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结果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风险评估。
1.2.3健康干预进行“一对一”的专家咨询,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概念及其危害性,情绪与高血压的关系,非药物治疗与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坚持终身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正确认识高血压药物的效应和不良反应。在15~20 d的疗养期内,每天上午9:00~10:00教练太极拳或太极剑,每天下午3:00~4:00在西湖边进行1次医疗步行,时间40~50 min。由营养师制定防治高血压菜谱,予以低脂清淡饮食。指导生活方式和行为包括限制钠盐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取,戒烟限酒,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减轻体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指导高血压用药,强调个体化原则,提倡使用长效平稳和对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出院后,每半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程度,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情况,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情况,服药情况,各靶器官功能情况等。根据随访结果调整健康管理方案,继续下一步的健康管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健康管理前后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行为改善的比较健康管理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对吸烟、酗酒、高脂血症的危害,钠盐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脂危害等知识的知晓率均达到100%。健康管理后患者行为改善(表1),与健康管理前比较,各项数据的百分率经χ2检验,P均
3结论
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2],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18.8%,比1991年增加了近7 000多万人,全国达到1.06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将呈持续上升趋势。近年的疾病统计表明,中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200万,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第一原因。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很大的威胁。高血压的发生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是二者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种族、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唯一有效的手段[3]。目前比较公认的导致高血压的生活方式有高盐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过量饮酒、精神高度紧张等,所以高血压的预防及健康管理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而展开。健康教育要使患者能正确认识及对待高血压病。改变生活方式要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坚持适度而又规律的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球类运动、健美操等,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我国传统的运动和医疗保健方法,如气功和太极拳,能增进人体健康,对高血压的防治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吸烟虽然不直接引起高血压,但对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致病相对危险均为2倍,但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高达32%[4]。肥胖在心血管病的发生中也具有独立作用[5],因此BMI≥25 kg/m2的高血压患者应设法减轻体重,对超重与肥胖的人,减轻体重1 kg,可使收缩压降低1.6 mmHg、舒张压降低1.3 mmHg。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应强调个体化的原则。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进行分层[6],对每个个体量化管理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低危险的个体,一般只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于中危险个体,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开展药物干预;对于高危险个体,不仅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而且要经常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及脑血管的状况,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程度,改善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血压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健康管理是长期、持续的管理过程,在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后的一定期间,应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一般以2个月为宜,因为无论是营养指导或是身体活动指导,2个月都应该显示其健康效果。这时一方面应询问被检查者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另一方面检查其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的变化,并和第一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修正指导计划与指导方法,继续下一步的健康管理、健康促进。要强调的是,即使被检查者仅有较小的改善(生活习惯或体检指标),也要充分予以肯定并大加鼓励,以便被管理者坚持下去,取得较大的健康管理效应[3]。
我国高血压病存在三低现象,即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因此,我们要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尽早进行早期治疗和规范化健康管理,建立管理目标和治疗计划,通过健康评估、咨询、指导、随访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技能和信心,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张适时,吴时达.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WHO)高血压处理指南[J].心血管学进展,1999,20(3):177.
[2]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王培玉,刘爱萍,刘宝华.高血压的健康管理[J].中华华管理学杂志,2007,1(1):18-21.
[4]安宁,谢高强,武阳丰.心脑血管病主要危害因素对其发病和死亡的归因危险[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1):42-45.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达标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世界高血压联盟的专家提出提高降压达标率三步曲:第一,确保每个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的降压目标;第二,让患者了解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痴呆、肾损害等的危险因素,降压达标可大大降低患这些病的风险;第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达到降压目标。就我的体会而言,高血压患者应该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通过锻炼血压会下降或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宜做过快过猛的运动锻炼。我经常选择诸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较温和运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在进行何种体育锻炼时,都应记住避免长时间静止站立;避免过度低头、用力和闭气;也不要进行强度太大和快速激烈的运动。还有,进行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锻炼前做好热身活动,锻炼结束时要缓慢停下来;如果运动后有头晕、胸闷、气短、疲乏等现象,要分析是不是运动量过大了,要注意调整强度,以免发生意外。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021-03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给我国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公认的罪魁祸首之一。高血压的防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随同我县适宜技术和慢病防治的推广,关于我县居民近年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流行特点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对我县6个城乡居民高血压现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5~6月,在我县魏塘街道、惠民街道、干窑镇、西塘镇、大云镇、姚庄镇等6个地区的18个社区及村委会,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原则,共调查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居住年限≥5年)7 200人,其中有效调查人数为7 064人。
1.2 方法
①调查方式: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婚姻、文化等)、吸烟史、饮酒史、是否高盐或高脂肪饮食。对于已确诊高血压患者询问是否服药、服药方式、服药后血压控制水平,在认知上询问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压目标、危险因素、服药方式、是否知道非药物控制方式(如低盐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保持心理平衡等)。②血压测量及高血压的诊断:采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取坐位测量右上臂血压,分别采用Korotkoff第1音及第5音确定为收缩压和舒张压,重复测量3次后取其读数的平均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制指南(2005年修订版)》中制订的18岁以上高血压诊断标准[1]: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史,2周内再服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 Hg,也诊断为高血压。③调查指标:参考《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标准[2],知晓率为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的比例;治疗率为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2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控制率为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者的比例。④质量控制:所有调查人员由我院心内科医护人员、县疾控中心人员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医务人员经培训合格后参与完成,保证了调查的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调查资料由EpiData软件录入,录入后的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病率
共调查我县常住居民7 064人,其中,男3 479人,女3 585人,男女性别比为0.97:1。高血压患病人数共1 664人,男871例,女793例,总患病率为23.56%。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4% vs 22.12%,χ2=8.337,P < 0.01),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 < 0.01)。55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女性之间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均> 0.05),而55岁以上各年龄段,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均< 0.05)。见表1。
2.2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患病人数共1 664人,已明确高血压的诊断1 105人,有559人在本次调查时才发现高血压,高血压的总体知晓率为66.40%,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中,服药人数为685人,占41.17%,女性治疗率高于男性(P < 0.01)。在高血压患者中,目前经治疗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的有315例,高血压控制率为18.93%,其中女性控制率高于男性(21.69% vs 16.42%,χ2=7.517,P < 0.01)。见表2。
2.3 对高血压知识认知水平
调查发现70.19%对象知道高血压诊断标准;对高血压的降压目标认识度仅为68.75%;在高血压危险因素中,对年龄的认知度较高(80.22%),而对于吸烟、高脂血症、高血糖的危害认识较低;在高血压并发症认知上,脑卒中最高,冠心病次之,对肾功能不全的认知度最低;对非药物治疗的认知总体偏低;只有75.28%的认识高血压需长期服药治疗。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隐匿,患病率高,危害大,目前存在着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现象[3]。2002年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估算,我国l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粗率为18.8%[2]。2004年浙江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3.4%,标化率18.7%[4]。有调查研究显示[5],嘉兴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为29.67%。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县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3.56%,4个成人中就接近有1例高血压患者。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县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略低于全省水平及我市平均水平。高血压呈上升的趋势,可能和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有极显著相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符合人生理变化特点,也与国内其他报道的资料相一致[6]。本研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可能和男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如吸烟及饮酒有关,这亦证明高血压非药物治疗中戒烟限酒的重要性。
本调查研究显示,我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分别为66.40%、41.17%,高于我国平均水平30.2%、24.7%[2],知晓率及控制率明显高于2004年我省平均水平56.6%、9.3%[4],控制率也远高于嘉兴市2004年9.74%的水平[5]。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显著提高和我县近年来积极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密切相关,如基层高血压治疗方案推广及防治网的建立,开展基层高血压适宜技术,开展慢病防治工作,定期安排心血管内科专家通过媒体举行“健康大讲堂”、“大手牵小手活动”,提高群众对疾病的认识,心血管医务工作组还定期到社区开展讲座,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让社区及基层一线工作者得到专门培训,对于>35岁的成人首次就诊必须监测血压,这大大提高了高血压的诊出率。虽然成人高血压知晓率明显提高,但是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仍低,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7]。比起美国1999~2004年知晓率68.9%、治疗率58.4%、控制率31.0%有很大的差距[8]。低的服药率和控制率可能和这几方面原因有关[9]:很多高血压无明显症状,不影响工作、生活,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不愿服药,很多在并发症出来后才服药;基层高血压患者服药不规范,往往在血压正常后自行停药;患者畏惧服降压药,怕终生服药,对药物治疗认识不足,服药依从性差。我们还需继续在高血压防治上进一步努力。
从本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县广大人群对高血压的认知度低,30%左右的人群不清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认知不足,特别是吸烟、高脂血症、高血糖这几方面。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认识较高,可能和脑卒中为我国高血压最常见并发症有关。只有75.28%的患者知道高血压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至于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广泛群体认知不足。我们可以看出,高血压健康教育是针对全人群的主要干预手段,提高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同时具备控制高血压的积极态度,最终达到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的提高,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下一步工作应放在加强对社区人群血压的动态监测,开展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4.
[2]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3] Gu D,Gupta A,Muntner P,et al.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clustering among thepopulation of China: 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 (InterAsia)[J]. Circulation,2005,112(5):658-665.
[4] 徐小玲,唐新华,金宏义. 浙江省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状况分析[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1):36-40.
[5] 顾伟玲,周爱芬,李雪琴,等. 嘉兴市高血压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4,4(6):45-47.
[6] 吴维群,李锐,卢伟. 上海市城乡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7):858-859.
[7] Kearney PM,Whelton M,Reynolds K,et al.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J Hypertens,2004,22(1):11-19.
东莞市;农村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
高血压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高血压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我市农村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在东莞市选取三个自然村,调查对象为在东莞市居住时间超过5年且年龄在35岁以上的常住人口。
1.2调查方法和内容先在我院有关专家指导下设计调查表,对参加调查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采用问卷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学历、高血压病史、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高血压家族史、相关危险因素、用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主要体检内容有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等。主要辅助检查有血常规、生化、血脂等。
1.3血压测量方法使用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舒适,被测者在30 min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安静休息5~10 min,测量时被测者取坐位,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首先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 mm Hg,然后以2 mm Hg/s左右缓慢放气,按柯氏听音法,读第Ⅰ音为收缩压,读第V音为舒张压,相隔1 min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判定标准高血压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其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者;体重指数(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知晓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的比例;治疗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2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控制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以下者的比例;高血压危险因素是指:父母至少一方有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24;摄盐量≥6 g/d;吸烟每天≥1支,持续1年以上;饮酒每周至少1次,持续1年以上;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3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85~89 mm Hg);血糖升高和/或血脂异常;精神紧张度高、生活不规律,持续1年以上;口服避孕药物1年以上;缺乏体力活动(每日活动总量折合不足2000步),持续1年以上。
1.5统计分析使用Access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χ2检验,以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高血压标化患病率计算。
2结果
2.1完成情况及人口构成此次选取三个自然村进行高血压调查,共计完成2132人,占社区3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86.28%(2132/2471),女性调查完成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年龄范围40~96岁,平均(58.71±17.28)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6.85%,初中占29.22%,小学占46.76%,文盲占17.17%。
表1
调查完成情况(人,%)
性别应调查人数实调查人数完成率(%)χ2值P值
男115292580.3065.73
女1319120791.51
2.2高血压患病情况此次调查的2132人中高血压患者946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37%,标化患病率35.4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高血压患者年龄范围40~96岁,平均(61.56±16.65)岁,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及年龄(岁)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分层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χ2P值
男92544047.576.82
女120750641.92
40~5051615329.6579.52
50~6068328641.87
60~7052823845.08
70~8026817163.81
≥801379871.53
2.3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比较在本组946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正常、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患者分别占12.26%、53.38%、25.48%和8.88%,1级高血压明显高于2级、3级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多项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在本组资料中,具有高血压家族史、正常高值血压、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精神紧张、患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占40.73%,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7.68%。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升高而升高,肥胖人群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超重人群,BMI正常者患病率最低;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病率(50.11%)高于无家族史者(4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
表3
多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分类比较
分类调查人数高血压人数患病率(%)χ2P值
BMI(kg/m2)
24~2871234047.75
>2824816365.73
高血压家族史
父母一方37818248.154.33
父母双方593762.71
糖尿病患病时间(年)
5~101167362.93
>10715983.10
吸烟时间(年)
15~301155749.57
>3025915057.92
危险因素个数
0107141939.1242.28
1168431345.76
229115553.27
≥3865968.61
2.5高血压防治情况本组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7%、37.53%和12.26%,女性治疗率(40.91%)高于男性(3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起病隐避、病程长、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研究显示:①本地区35岁以上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37%,标化患病率35.42%,高于安徽万宇辉等[2]的报导,略低于辽宁郑黎强等[3]的报导,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拥有高热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增大,导致了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升高;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也是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此外,本地区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也是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②1级高血压患者占53.38%,明显高于2、3级高血压患者(P0.05),由于本组资料样本量较小,其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③正常血压人群中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群占40.73%,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7.68%,说明有1/2的农村社区居民将有可能发展成为高血压患者,显示本地区高血压防治任务异常艰巨。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与BMI、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患病时间、吸烟时间和危险因素个数呈正相关,从而进一步证实遗传因素、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与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4- 7]。由此可见,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⑤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7%、37.53%和12.26%,高于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30.2%、24.7%和6.1%[8]。一方面,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代健康理念逐步被农村居民所接受,疾病预防意识有所增强,另一方面,近年来开展的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的健康促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进而促进了其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提高。但农村中老年人群普遍较低的文化素质不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阻碍了本地区高血压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要全面提高农村居民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作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彻底转变医疗服务观念,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全科医师培训,改善农村社区医疗条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把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成效纳入社区日常工作中,并作为年终考评的指标之一;②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单位深入社区开展大范围高血压普查工作,同时加强农村社区高血压宣教,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及其危害性的认识,促进高血压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③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血压社区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④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为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和社区全人群提供测量血压与体检的定期或经常性的健康服务,接受社区居民的健康咨询,采取持久的人群危险因素监测和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促使农村居民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可逆性危险因素,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致谢:本课题有扬子江药业集团和东莞市社卫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课题组人员的辛勤劳动才能完成,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改版全文).
[2]万宇辉,胡传来,严中亚,等.安徽省某乡镇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10-3412.
[3]郑黎强,孙兆青,张新忠,等.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743-744.
[4]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5]郝超,李建新,张建陶,等.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288-29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7例,男44例,女23例,年龄42~73岁,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所有入选患者神志清楚,对答良好,并排除脑、肝、肾、神经、精神及内分泌等方面的疾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
1.2.1 血压测评 对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测量平均血压(用同一台式血压计每周1次,连测3次,不能来就诊者上门测量),自制调查表,利用台式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量前患者平静5 min以上。患者取坐位,双足平放地面上,测量右上臂的血压,袖带下缘在肘弯上2.5 cm处,连续测读3次,重复测量间隔5 min,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若收缩压大于140 mm Hg或舒张压大于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期间,每周给患者测量血压1次。
1.2.2 干预措施 每周与患者或家属通话1次,提醒、督促患者按时按医嘱服药,向患者宣传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危险因素、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根据患者血压状况,针对患者入院时的评估情况,干预人员反复宣讲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原则和正确用药的益处[3]。鼓励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防治能力,指导、督促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轻体重的方法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如少食油炸食品、洋快餐等;增加有氧体育锻炼,如快步走、太极拳、健美操、慢跑等。每日进行1~2个运动单元的运动,达到轻至中度的运动强度,并认真填写运动纪录。鼓励患者家属全程参与。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干预前后血压的比较:干预后血压明显下降,与干预前血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3.1 高血压病的病因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外,长期饮酒、吸烟、精神紧张、缺乏锻炼、摄入食盐和动物油脂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导致高血压的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防治高血压必须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应按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才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4]。
3.2 护士是心理干预的主体 患者住院后,与护理人员接触的时间最多,所以护士比医生更利于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取得患者的信任,展开心理干预。有学者认为,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感受及反应,以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护士对老年人的态度要耐心细致和富有同情心,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心理护理水平,通过对病情的解释更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控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通过护理干预,改变高血压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药物种类、剂量等对控制血压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科学认识,充分开展用药知识的宣教工作,注意健康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5]。即如果采用积极地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干预高血压发病的可逆性危险因素,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科技部,国统局.中国人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国心血管杂志,2004,2(12):919-922.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2-4.
高血压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据国内外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小儿高血压约占儿童总人口的3%左右,许多成年高血压患者,常自其儿童期就开始发病。小儿高血压与成人高血压不同之处是。绝大多数为继发性的,其中以继发于肾脏疾病(主要是肾炎)者为多,其次是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因此,预防这些原发病的发生是预防小儿高血压的重要环节。引起小儿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的原因很多,多年来的研究认为主要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很重要,高血压病患者的子孙,容易患高血压,然而,许多环境因素如生活不规律,户外活动少,肥胖,喜吃肥肉、油炸食品,蔬菜吃得少,盐的摄入过多,精神紧张等,对小儿高血压的发生起着一定作用,所以,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小儿一定要避免和克服上述容易导致高血压的不利因素,并定期作体检,及早发现高血压,采取积极妥善的防治措施。
高脂血症 在国外7~10岁的儿童中,约有9%~23%患有高脂血症;国内,同济医科大学对武汉市幼儿园及小学400多名3~14岁健康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几个儿童的血脂含量超过正常指标。可见,高脂血症在儿童时期确实存在。儿童罹患高脂血症,往往是在体检测定血脂时才发现,容易被忽视。由于高脂血症是引起中老年人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最危险的致病因素,而成人高脂血症往往是由儿童期发展而来的。因此,及早发现儿童高脂血症,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该说,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的体育活动是预防高脂血症的关键。一旦发现孩子有高脂血症,应根据高脂血症的类型制定相应的饮食结构。例如,单纯胆固醇增高的小儿,应限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平时可摄入一些胆固醇含量不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类、瘦猪肉、牛肉等,以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素;限制动物性脂肪,相应增加植物油,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等,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
冠心病 大量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虽然在中年以后起病,但它的病理改变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及肥胖等,在儿童时期,较为突出的是被动吸烟问题。而且,医生在一些儿童身上已发现有动脉硬化的迹象,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演变、加重。由于早期血管病变是可逆的,到了晚期则无法逆转。所以,预防冠心病应从幼儿开始,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方案专家委员会推荐,2岁以上所有健康儿童基本营养食谱的原则为:必须通过摄取各种食物来保持营养需要;能量(热卡)必须是以维持生长和发育所需,并保持理想体重,总脂肪、摄入量小于总摄入量的30%,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小于总摄入量的10%,胆固醇摄入量每天不超过300毫克。对于2岁以上有早发冠心病或高胆固醇血症的儿童、青少年,都应进行膳食控制,严格遵循儿童基本营养食谱,尽量避免食用奶油、冰淇淋、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食物,可选择粗米、面、豆类、水果、蔬菜、瘦肉、低脂奶等食品。运动能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灌流量,是儿童时期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一项积极预防措施。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被动吸烟会造成动脉壁受损,并可使血胆固醇升高,在孩子体内种下动脉粥样硬化的祸根。因此,吸烟的家长应尽’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