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字经济实训体系

数字经济实训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1 09:21: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字经济实训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数字经济实训体系

篇1

一、背景分析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音、视频资料进行剪辑、抠像、调色、特效、音频合成等影视拍摄后期的任务完成,使耗资较大、受环境制约、现实无法实现的影像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合成。

中职学校培养的数字技术影音后期制作专业学生,是中等层次的制作人员,毕业后可面向广播影视、影像艺术、多媒体设计等行业,从事数字插图、数字影像采集等工作,也可升入高等院校深造而培养成更高层次的影音制作人才。教育部“十二五”中职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重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为中职数字影音技术专业的深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建设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目前,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人基本的工作、生活工具,计算机基础技能人员饱和,而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又极度缺乏。学校计算机毕业学生的实际技能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无法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而“工作室制”便于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开设课程,开展教学与实训活动,进行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参与实际项目了解现实工作流程,提高操作水平,锻炼学生适应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更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每年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比赛。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会得到中职对口单招高考加分等政策优惠,因此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学校都受益。中职组“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比赛项目,涉及色彩、构图、影视创作、音频处理、视频剪辑、后期特效等多门专业课程,旨在检验参赛选手在数字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的素材管理、影视编辑、影视合成、音频处理能力和影视短片制作能力。

只在计算机广告设计专业中植入了“后期特效AE软件”的课程,在综合能力上无法与“影音后期制作”专业的学生相抗衡。丰富课程知识、扩大专业平台,将一门课程扩展为一个专业课程群,扩宽学生专业素养,有利于他们在“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各项赛事中获益。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施前期准备

1.有效的政策支持

(1)模块化教学:教学课时多以整体的时间和模块化知识结构进行,便于安排教学活动。

(2)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将专业课程设置主动权交给专业教师,用专业的目标安排教学任务。

(3)教师配备:注重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师搭配,配备相关专业教师,并结合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加盟,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完善的制度保障

(1)教师工作量计算:课程教学实行课时制。

(2)小班额教学,公共专业课共上。每班以不超过30人为宜。

(3)学生学分制。

3.有力的资金支持

(1)学生实训硬件购置,尽量以分组的形式,做到设备最大化利用。

(2)聘请专家、校外实践:每学期保障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进校讲座1~2次。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训,培养学校自己的专业人才;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进行观摩、创作、拍摄、制作等实践活动。

(3)考察培训经费,支持专业教师定期专业、有效的外出学习培训。

(4)奖励、激励教师和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出成绩、产效益。

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1.“工作室制”建设对接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符合地方经济、学校和学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促进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与能力对接、专业设置与岗位对接、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全面实施“工作室制”,设置无缝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训工作室,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岗位职业技能“直通”。

注重艺术与技术的有机整合,加强美术、设计、实践的培训和融合,使学生手巧(技能)而心灵(思想性、艺术性),得心(方法、素养)而应手(职业能力),培养基础厚、扎实干、能吃苦、有创新的操作性专业人才。

篇2

中图分类号:F27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of Training System of Digital Art Professional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Fang Jingli

(Anhui Zhong-A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fei 230031)

Abstract:The professions of digital art have been opened in great majority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how to improve vocational ability of such professionals is the problem which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exploring.This theory is based on the action-oriented to establish such professional teaching system of the sessions of training,and discusses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Keywords:Action-oriented teaching;Digital art;Training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某项行为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通过设计项目或任务进行引导,以学生的行为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既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情境。

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为一个包括收集信息、提出项目或任务,制订计划(包含分小组)、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检查质量、评价工作成效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行为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组织者变成教学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教学活动的主持人。使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团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以达到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高职数字艺术类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随着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国内大多数院校都开设数字艺术类专业,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数字艺术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该类专业涵盖了动画、游戏、数字影视、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室内设计、网页设计、插画/漫画等领域,但目前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提高此类专业的教学实践性,特别是在实训环节中解决学生动手能力问题,积极推进我国数字艺术事业的发展,在今天就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院校设立的数字艺术设计类专业,因缺乏科学的培养流程,培养出的学生也离市场的实际要求有一定距离。分析其原因:(1)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设置存在极大的盲目性;(2)教师队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训环节表现出无所适从。因此,造成了此类专业毕业生真正能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企业陷入了不愿接收应届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

三、“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的实训体系的构建

(一)实训体系构建的原则。实训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实训体系不应该是固定的、封闭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这是由经济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数字艺术类专业的实训要将课堂搬到企业中去,或是将企业项目引入实训中来,坚持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依据设置实训项目和确立实训目标,同时实训体系的建设方案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模式、课程内容相衔接。

(二)实训的具体过程。具有“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的实训过程大体可以分五个步骤: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每个步骤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根据实训内容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资讯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理解任务的基本思路;计划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与实训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实训计划;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作品设计,同时做好文字记录;检查阶段,学生对照任务要求检查实训成果;评价阶段,学生自我评价作品,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教师评价实训过程和实训成果。

(三)资源库体系的建立。建立专业的资源库体系,具体有项目库、案例库、辅助课程库、专题讲座和资料参考库等。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校的教学情况,动态调整实训内容。项目库、案例库是核心建设资源库,主要来源于企业,并更加实训的具体需要进行调整。辅助课程库和专题讲座是辅助建设资源库。辅助课程库主要包含实训项目前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讲座指包括行业的技术讲座和职业素养的讲座。资源参考库是指实训教师自主开发的项目、案例等。

(四)实训室建设与实训管理模式。作为艺术类院校和此类专业所属的系部,在当下建立数字艺术实验室是非常必要的。院校在构建数字艺术类实训室时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逐步完善实验基本配置。同时,参照公司的管理制度来制定实训管理模式,因材施教,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思维。实训管理体系是实现实训过程的规范化,即实训过程管理和监督体系,采用的措施和手段对实训项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明确质量要求,在实训过程中,规定实训的过程、手段及形式等方面,综合运用项目指导、案例讲解、团队协作、专题讲座等实训形式。

四、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从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数字艺术类专业实训过程来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师生共同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显著增强,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需要时间来共同调整。对于教师,工作量比原来增大,同时在自身缺少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常常会措手不及。对于学生,从原来的教师做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模式下,突然改变了学习方式,自我学习表现出不适应。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主动去了解岗位的能力需求,增强课改意识,需要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培养自我学习的思维观念。第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团队合作意识淡薄,缺少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采取一定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

篇3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19.1%,占GDP比重的7.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80.9%,占GDP比重的31.2%。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呈现“二八”比例分布。2020年,三次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0%、40.7%,同比分别增长0.7、1.6和2.9个百分点。数字时代下,培养新一代国家建设人才已迫在眉睫[1]。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服务、区块链、数据安全、数字消费等各种数字化技术所用的新基建和数字化设备,使数字产业快速发展并得以应用。这些数字化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是支撑起产业数字转型的砥柱。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5G等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变革和应用,席卷行政服务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医疗系统等所有领域。高校传统专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产业数字化新需求,唯有顺应时代和产业的变化不断更迭,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新技能型人才。

二、数字经济新业态产教融合现状

美国能诞生如此众多的互联网巨头,与其职业教育的“合作教育”模式密不可分。“合作教育”模式是将专业人才培养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策略。2009年,美国将“合作教育”模式更名为合作与实践教育(CEED)。该策略由于较好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得到了美国相关政府机构、教育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2]自英国脱欧以来,欧盟经济支柱主要来自德国和法国。德国作为老牌工业强国,虽然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其成功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双元制”,却值得学习和借鉴。[3]我国数字经济新业态正处于刚起步阶段,相比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两化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近些年“数字”成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但是,由于我国数字化人才较为缺失,暴露出高职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关于高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并不多,尤其是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成果更是比较少。通过研究目前关于数字经济新业态产教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关于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及解决的方法。产教融合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二是如何依托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例如,钮雪林结合苏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建设必须要以协同化对接、数字化改造以及融合化转型等方面入手,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三是关于国内外不同育人模式的比较与实证分析。

三、“数字化转型”下的产教融合新挑战

(一)目标企业选择难题

合作企业的选择,需经过慎重甄选。企业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软硬实力都不及大型优质企业,在承担校企合作的教学育人中,人力、培训、设备、场地、技术、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的成本和投入会成为其主要制约因素。同时,产业数字化也使得行业“洗牌”加剧,涌现出一批顺应数字化转型的优质企业,这批优质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对人才培养方向更能把握时代脉搏。在目标企业的选择问题上,需要高校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评估和谨慎甄选。

(二)企业课程与传统教学内容不相符

在产教融合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企业课程与传统教学内容不一致的问题,以及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低导致课程内容陈旧两大问题。首先,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沿用陈旧人才培养方案和原有知识体系的情况,教材和教法,都没有融入最新数字信息技术,专业建设停滞不前。课程负责老师不愿与企业深度融合,改革课程内容,导致最新的企业标准、企业操作规范、理实一体化课程及企业实训实践类课程无法顺利推进。其次,当目标企业选择不当,或企业发展速度大大低于产业变革,导致企业开发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转折点,企业需要最新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做支撑,才能在产教融合中开发和融入产业最新数字化技术内容。因此,新时代下的产教融合和产业人才培养,不仅对教师、教法、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合作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企业投资巨大,回报不稳定

首先,从课程的开发来说,需要校企的共同参与,针对学生群体,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发一套既囊括现有知识体系,又符合企业标准的教材和课程。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企业上层战略决策的支持和大力投入,需要有经验的专职人员与课程负责老师积极双向沟通,因此,人力成本的投入必不可少。其次,从实训基地建设来看,校企双方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实训室、实践基地、教学设备、网络设施等,合作期间产生的水电、培训、师资等一系列费用,以及后期对实训基地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成本,一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校企合作不稳定,合作最终不了了之,企业投入将无法收回,也会造成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最后,从人才培养过程来看,校企达成产教融合意向,设置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开设各类实践实训项目,最终完成学业,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期间会存在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就业双向选择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并且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周期大大加长,难以满足企业短期人才紧缺的需求。

四、基于“数字”的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产教融合过程中叠加产业数字化转型,给校企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下文将以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为例,研究和探索基于“数字”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一)“数字”发展背景

2015年阿里巴巴首次提出概念,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发展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例如,2018年我国数字规模为22.2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9.4亿元。由此可见数字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引擎。“数字”是企业级的业务能力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其通过对业务、数据以及技术的抽象化,将业务按照领域进行拆分,以服务化的形式输出共享能力。数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数据层面上,数字有效解决了企业系统间数据孤岛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数据“汇管用”的问题;在业务层面通过对各业务线的模块去除,让前台业务走向市场,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力;在技术层面,具有可扩展性,能够让整个网络架构更加开放,避免了重复开发[4]。

(二)“数字”+产教融合模式“数字”产教融合模式,使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教学广度和教学深度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契合了高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数字服务于教学,实现深度产教融合,如图1所示。数字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起到核心关键作用,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涉及从生产制造、采购物流、仓储运输等生产制造环节,到客户服务、数字营销、门店调配等流通环节,再到结算中心、供应链管理、人资管理等企业运营管理环节。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教育教学的视域更开阔,理念更趋全局化,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教学广度随着数据的延伸,不仅涉及数字化营销,而且延伸到了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门店运营、成本控制等多个领域,教学广度得到了大大提升。从教学深度来看,从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营销策划实践为辅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基于数据的数据采集清洗、可视化报表制作、公(私)域运营、大数据品牌营销、内容营销、算法和AI提升人效等基础上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划,教学深度增加,专业深度增加,更适合数字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1.数据采集

如图1所示,产教融合部分包含两大内容和一大条件。根据上文数据来源分类,企业数据分为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大类,数据的采集过程主要从离线采集与实时采集两方面进行。首先,内部数据是指在根据企业内部经营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筛选,主要包括不涉及商业机密的企业以往数据:营业额达标率、客单价、人效、毛利、进销、损耗等数据。具体数据包括日(月)营业额、日(月)营业指标、日(月)完成率、客单数、客单价、人效、每日(月)同比、每日(月)增长率、客单增长率、采购、销售、毛利(率)、陈列(样品)报损、报损率、日销前十等。其次,外部数据是指通过网络爬虫获取的互联网数据、第三方接口数据等产生的相关数据。最后,对于上述用于教育教学的数据,其数据量相当庞大。在互联网环境下,客户数据来源比较广泛,既包括客户办理各项业务的数据。例如,客户的基础信息数据、客户消费数据、订单业务数据等等,还包括客户位置移动范围数据等。基于日益繁琐的数据,需要系统要具备数据收集和储存的系统作为支撑。因此,基于数字将数据进行整合,并通过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才能获取动态全面的数据,并最终筛选有效数据用于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

2.数据应用

数据应用是“数字”平台建设的核心,传统的数据系统只是简单地存放或者展示难以有效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不能达到数字资产的应用价值。基于数字产业的发展,构建产教融合必须要将所有的数据纳入到同一套系统中,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DNA”数据视图,整合系统的所有资源,让平台系统内的成员都可以使用数据资产,以此达到支撑整个智慧运营体系的数据要求[5]。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数据应用,主要是利用智慧运营体系中数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客户精准画像、企业科学决策、AI(算法)预测、制定营销战略、撰写营销策划方案、个性化学习等,通过校企产教融合,将数据应用环节共同开发成各类数字营销实践课程。

3.基础工具及条件

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的过程中,校企共建实训场地提供软硬件保障,硬件设施包括本地机房、互联网设备,物联网、互联网等,软件设施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工具(python、excel)、云平台、数据共享数据等。通过云平台和数据共享数据,服务器将操作实践内容共享至学校机房,同时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校企指导老师在线指导和评估,前置课程中可加入一些基础的工具课,或在实训课中加入有针对性的工具操作模块。数据是领先行业的共同选择,构建了企业进行应用开发的新一代平台型基座,通过数字赋能变革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秉承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兼顾时展特征,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基于数字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希望能对高校实现新时代数字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所帮助,希望能对各专业建设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希望能对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常春,张晓丹.职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模式分析[J].电子技术,2021(12):200-201.

[2]汪福俊.美国应用型高校的合作教育机制——以德雷塞尔大学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57-67.

[3]陈保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8(5):40-46.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80-01

目前来说,我国经济发展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需求量猛增,该领域出现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大部分高校也已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但是,实际社会中却出现了专业人才“相对过剩”的局面,究其原因,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相脱节。因此,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构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是该专业发展的新出路。

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1.1创新性

创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新模式是该专业必须积极面对的重要问题。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效果与教学质量,因此,在专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积极贯彻“创新性”原则,探究科学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结合学生职业定位,尊重学生个性与兴趣发展,因材施教,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2以学生为本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构建自身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职业目标,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展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实践教学,彻底打破传统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

1.3系统性

构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应积极贯彻系统性原则,将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建设充分结合,将实践改革作为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部分,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科学调配二者比例,保持专业体系的系统性。

2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性与职业性特定,积极构建实践教学新目标、新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二者相互联系、相互独立,可将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到50%左右,这对达成专业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建设实践教材。教材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依照实训教学大纲,集思广益,共同编写整体性、创新性、应用性的实训课程教材,并设计跨专业、跨年级、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项目树,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要求以及考核标准。另外,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建设力度。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开展实践教学必须积极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理论知识完善、实践技能高超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学校可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力度,并将教师送入一线岗位锻炼,在实践锻炼中检验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学校还应积极聘请一线高级技术人员任职教学,并加强这部分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力度,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

2.2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建设校内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锻炼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条件。学校应加强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建设数字视频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流媒体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数字动画实验室等,并积极购入实验室所需教学管理软件、专业软件以及专业图书资料,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需要积极调配、整合学校实训资源,更好地承担实验教学、实践锻炼、毕业设计、学生创新等教学任务。

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是实现市场需求、人才培养充分对接的重要途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作为专业实践的重要目标。学校应积极聘请数字媒体企业中的技术专家,聘请其来学校指导、讲座,使学生迅速掌握多媒体技能;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定向培养、对口接收等方式,将毕业生分配到相关实训基地实习并积极参与项目研发,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2.3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考试评估方式并积极引入现代高新教育技术,是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第一,结合数字媒体行业发展新要求,按照重实践、宽知识等原则,积极创新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相吻合的教学新方法,例如,积极推广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创新性应用模拟训练法、实地考察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教学新模式。第二,充分利用教学新环境,积极开发网络学习资源与教学软件,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加强教学与竞赛的结合度,以竞赛为契机,集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并将学生作品直接拿去参加比赛。通过竞赛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创新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彻底改变传统“一刀切”的评价模式,促使考核方式多样化。例如,过程性评价与最终性评价相结合,实训操作与笔试成绩相结合,作业设计与报告相结合等方式。实践教学评价注重将检验学生应用能力、实际技能放在首位,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推动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新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专业教学模式必须按照一定原则,积极建设实践教学目标,构建实践教学环境,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多方面入手,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秀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4(05).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50-02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门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工科应用型专业,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关键。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讲授知识性,并不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采用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电子信息类学科实际和专业特点,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专业的兴趣,熟练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增强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其中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如表1所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初步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通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入研究,提出建立由“课堂实践教学+专业独立实践教学+综合创新实践”构成的开放实践教学体系,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到27.7%,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1.课堂实践。配合课程理论教学,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应用该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实践。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电子电路实验、单片机实验、高频电路实验和其他专业方向课程实验等。

2.专业独立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见习实习、专业实训、设计教学三部分。专业见习实习,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和进入企业实习,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和工程师给学生授课和讲座,拓展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专业实训,主要包括校内外的实训,实训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实训中的过程考核;设计教学是综合应用已学的专业知识,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实践教学活动。

3.综合创新实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意识为主要目的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

“课堂实践教学+专业独立实践教学+综合创新实践”构成的开放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实施时间安排和内容如表2(见下页)所示。

1.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依托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专业教学实验室进行。具体时间分布主要和培养方案相应课程对应,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实验指导老师由理论课老师和实验室老师共同担任。

2.专业独立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训、设计教学,分布在大学1―8学期,其中具体如下。

专业见习:专业见习,主要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观摩企业生产线,了解企业运作,感受企业生产环境,学生完成实践报告。

专业实训:包括电子制作实训、PCB和SMT实训、智能家居系统实训、LED封装技术实训(选修)和风光互补技术实训(选修)。

①电子制作实训。训练学生电子元件识别、焊接、拆卸和安装,设备的调试等方面,完成3个完整的小系统,比如“叮咚”门铃、彩灯控制、直流电源或音频功率放大器。②PCB和SMT实训。培养学生掌握电路板设计和制作的生产流程,电路SMT贴片流程。要求学生独立利用PCB和SMT实训设备,完成PCB制造工艺中的各个流程包括激光底片输出、数控钻孔、金属化孔、线路成型、阻焊与字符印制、阻焊防氧处理、PCB成品检测等,以及电路SMT贴片流程。③智能家居系统实训。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想法改变房间的监控参数,可以将房间里的各种电操作,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和访问,比如:空调控制、灯光控制、窗控制等。该实训主要锻炼学生的系统设计、APP编程、系统调试、故障排除、网络配置等置等动手能力。④LED封装技术实训(选修)。通过实训主要使学生掌握普通发光管和大功率发光管封装的一般流程,并且能够熟练操作手工制造发光管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应急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⑤风光互补技术实训(选修)。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基础理论和原理,以及风能、太阳能并网运行实验系统的大部分控制过程。

专业实习:是大学四年本科学习的综合知识检验和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的知识的必修环节。通过专业实习,使电子信息类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

设计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训练学生电路设计和单片机编程。要求学生利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和传感器原理等课程,设计一个完整的智能系统,比如数字温度计、数字万用表、数字电子时钟等。②毕业设计。实行导师制,借助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和自拟题目,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在第7学期完成毕业设计题目的选取和开题,在第8学期前8周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准备毕业答辩。

3.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针对专业竞赛的竞赛种类繁多的问题,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大面积参加学院组织的电子设计竞赛、联动装置大赛等非师范技能竞赛,主要目的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了解本专业,择优推荐参加校外学科竞赛,以扩大学生参与面。采取了校级、省级、国家级层层选拔推进的原则,通过学科竞赛,注重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四、践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完成了多个实训室的建设,包括PCB和SMT实训室;智能家居系统实训室;风光互补技术实训室;LED封装技术实训室。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有了明显加强,老师们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获得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并发表10余篇教改论文。近4年来,获国家级二等奖4项、市级一等奖和二等奖若干项,通过一系列活动巩固了学生基础知识和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庭.刘伟.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8(6):191-192.

[2]王艳青,马向梅,安林丽.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5):162-163.

[3]蔡国敏,王松峰.何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98:121-122.

Research on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LUO Hai-jun

篇6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各行各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革[1]。数字经济时代不仅要求慕课、在线课程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手段要大力创新,而且对包括培养目标、人才标准、课程体系等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职管理类人才需求

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平台经济、新零售等商业模式创新,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以及项目化、协同管控等管理功能提升[2]。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也要与之相适应。

(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1.“无边界”的协同式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变成了开放的生态空间和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从零和博弈变成合作共赢。基于此,海尔提出“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三无”发展观,并提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理念[3]。此举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管理模式,形成了“无边界”的协同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资源更好地被协同利用。2.“去中心”的平台化管理。数字技术将传统企业从流程驱动、中心控制的组织形式转型为高度去中心化的共享平台等新型组织。企业运营生产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改变。数字企业搭建了以产业链电商平台为中心的,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打破原来的部门和科层结构,只保留承担具体职责的岗位,每个岗位随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项目化组合,科层或部门并无决策权。这种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化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了“按需生产、零库存”。3.基于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参数等,对生产经营做具体要求和明确。企业的各项活动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展露无疑,也都留下了相关的数据捕获记录。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获取需求、生产、交易、售后等信息,了解员工工作情况、消费者消费信息等等。大数据思维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进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实现精准生产并降低成本。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1.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在互联网“去中心化”模式下,社会化思维的联结是网络。企业面临的客户以节点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整个形态。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每位客户都可能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个性化推广、个人评论等现象不断涌现[4]。每个员工、消费者、合作者手中都有话语权,其沟通与反馈也更加及时。每个个体都可能是企业形象的树立者、维护者。管理目标通过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扩展到企业外部人群。这需要职业管理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管理理念来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并具备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2.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在内的通用管理能力。此“项目”非工程项目,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或管理要求,各类组织生产运营过程中活动、作业、任务、事项等的总称。平台化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要求员工打破原有的部门、科层管理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管理目标,并将所做事情包装成一个个“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组合岗位来实现管理目标。腾讯马化腾实施“谁提出、谁执行”的策略,才有了微信张小龙的诞生。因此,职业管理人才应具备项目的形成、组织、跟踪、协调、评价等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各个管理岗位都适用的能力,是一项可转换、可迁移的能力,属于个人的无形资产。3.数据分析能力。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工作计划、员工发展等各项活动,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做出理性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管理者在工作中将接触到大量的数据。那么,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获取、清洗、分析数据,从而进行有效管理,即数据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未来管理从业者的必修课。

二、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与现存问题分析

1.“跨界”“融通”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亦是如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实施,但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实施效果却不太理想。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工商”)为例,管理类的专业散落于几个二级学院。例如,工商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在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外语外贸学院,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在人文旅游学院。管理类专业分散导致诸多问题:一是经济学、管理学、数据分析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师资源并未整合到一起,出现了各自设置课程标准、各自授课等“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呈现出盲目性。三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存在必修课的比例偏多、选修课较少,或是在实际中出现选修课也开成了必修课的问题,两种课程的比例不协调[5]。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资源并未得到合理分配,并未满足培养“管理能力+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四是除专业设置分散外,高职管理类专业方向也存在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以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延续以岗位为中心,专业方向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力求包罗万象的结果却造成培养靶向不准确,并未打破原有的科层制结构而将诸多岗位整合起来,缺乏项目管理、数据分析等通用管理能力将这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个能力统领起来。

2.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尚未形成。“供应链”原指涉及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客户”的网链结构。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提供给企业所涉及的“供应源(普高、职高、中专等)-高职院校-人才市场或大学-需求方(企业)”的网链结构[6]。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未根据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对人才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合理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学非所需,就业难或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

3.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更加要求高职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与实际深入结合,共同开发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技能实战、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这将有助于实现“无缝对接”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7]。然而,管理类专业相对理工科专业而言,涉及大量社会活动且具体工作不确定性较强,其实践教学面临更大的困难。义工商管理类专业由于缺乏服务区域经济以及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亦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由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一端,滑向做简单游戏、看网络视频、分析网上案例等易操作的另一端。很多实践教学课程人为割裂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这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8]。二是一些实践活动收益不大,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后即束之高阁,教师下企业锻炼只是堆积文字,学生到企业参观只是走马观花,顶岗实习让学生成为低价、低端劳动力而所学甚少,师生参加竞赛也是注重作品包装而轻视内涵建设……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

1.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包括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创新与重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职业管理人才是具备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内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职业人才的供需分析,结合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构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详细内容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职管理类职业人才,课程体系应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学校应构建出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应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升其创新性素养。

2.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过程柔性化设计。一是高职院校应与生源机构、用人单位联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共享数据来研判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和新的规律,科学管理与规划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高职院校应快速响应企业需求,面向学生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流程和指标,一方面结合当年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学生的行业和岗位取向,设置“定向式”课程系列或“订单式”培养模块,灵活增添相应的课程模块或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实行弹性培养,减少教学计划、常规管理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为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自主规划职业生涯[6]。三是建立“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的课程体系结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推动阶段以高职院校为主,搭建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而拉动阶段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专业模块建设。“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高度融合,课程体系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而且使高职院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3.“全程项目教学”贯穿三年教学始终。灵活、实战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应对数字经济“去中心化”“无边界”等形势变化的良方。项目教学不仅仅是将所授内容在教学形式上的项目化、模块化,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体现。此处的项目既包括参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观摩性项目,又包括校内实训等仿真模拟性项目,还包括参与教师课题项目,实践实习等真实性项目。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应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来选择、设计、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最终完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课程开发。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包括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技能实战、创业创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在态度、方法、技能上更符合企业的要求。项目教学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入职教育”,并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有助于“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

篇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3

三螺旋理论由美国学者埃茨科威兹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该理论从知识资本化过程中公共、私有和学术等多元重叠关系,以及创新发展所涉及的制度安排、市场及知识等多元因素出发,探索如何加强政府、产业和大学三方相互合作,进而优化创新制度安排,提高创新效率。近年来,将三螺旋理论用于官产学合作、产业集群升级以及高职专业群建设等研究都有成果出现,但三者结合的本土化研究特别是案例分析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作出初步探索。

一、三螺旋模型下的产业集群―专业群―专业集群驱动机制

(一)三螺旋理论的内涵

三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指政府、产业及以大学为主的科研机构等行为主体,依据市场需求,围绕知识的生产和转化,相互作用、密切合作,在保持各自原有功能和独特身份的同时,也表现出其他两个机构范畴的部分能力,从而构建起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三螺旋创新发展模式,使得政府、产业和科研机构在其独立初级机构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二级机构,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生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等。如图1所示,R所处的圆环代表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创新边界,G代表政府的创新边界,I代表产业的创新边界。

从这个角度看,产业集群具备成为一个小规模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各类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关键是从何处切入,扩大和深化知识、趋同、和创新这三个空间的重叠范围和程度。一般认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四个执行主体,四者之间有着双向联系。旨在打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知识生产与运用之间“篱笆墙”的产业集群―专业群―专业集群建设,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一种简约而切实有效的途径。

(二)三螺旋模型与产业集群――专业集群的成长演变

1.从专业群到专业集群

目前,对于专业群和专业集群的认知和界定,存在一些差异。从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看,一些文献认为,专业群是以学科本身之间的关联性为基础而建立的专业群体,仅以适应学科内部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合力的需要而产生。专业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形成的专业集合”,而很少或很难达到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整合。专业群与产业集群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即使没有产业集群,也可能形成专业群。

所谓专业集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需求、并能涵盖某一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集群与专业群的根本区别,在于专业集群是基于产业集群而形成的,它与地方集群产业经济相对应,可以是跨学科、跨校甚至跨地域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跨度学科之间的专业融合。专业集群在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满足服务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方面,愈加显示出招生和市场优势。

2.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形式和阶段

(1)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形式

专业与产业对接,按复杂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单体对接,即单门学科与单个企业的孤立项目对接,比如单个学科对集群内某个企业的科研项目服务,这种对接是产业链环节上零星松散的、孤立的、不成体系的对接。

第二个层次为链式对接,指以链状形式出现的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是高校、科研机构以专业为基础对集群内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的技术创新科技服务。

第三个层次为集群式对接,是指在链式对接的基础上,高校、科研机构除为集群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外,还通过课程群的设置,为产业集群培养所需的人才;同时,产业集群企业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人才培养的相关实践场所、工器具及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便利。集群式对接是成体系、全面的对接。[1]

(2)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阶段

在案例研究中,作为典型的内生型产业集群,海盐标准件集群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家木螺钉厂,快速发展于改革开放后。目前海盐标准紧固件产业集群已我国重要的标准件生产和交易基地,集聚企业1200多家,特别是拥有国家级标准紧固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内唯一一家省级标准紧固件技术研发机构(浙江海泰克),使海盐标准件产业成为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成功样本。

内生型集群多数产生于草根民众的敢想敢干,初期发展迅速,但当市场环境、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又很容易陷入瓶颈,难以升级,这种情况已屡见不鲜。海盐标准件集群的升级,很大程度上源于集群企业与知识性机构持续发生了积极的良性互动。集群中生产性企业与知识机构的互动大致经历了点对点互动(2001-2006年)、全流程互动(2006-2008年)和创新循环互动(2008年-今)三个阶段。在集群发展的初始阶段,生产性企业集聚数量较少,再加之该阶段企业以生产低端产品(标准紧固件)为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简单的知识需求通常通过内部化处理。因此,技术和知识的市场需求较小,没有专门的知识机构;当对知识服务需求的规模能够满足知识机构在市场化运作条件下生存发展的需要,且知识机构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效率更高时,专门的知识机构(标准紧固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就应运而生。[2]

借鉴以上理论和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在传统产业集群发展、演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在企业集群化的初始阶段,企业自发寻求技术、知识支持与合作,形成企业――知识性机构(含高职院校)点对点对接,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当产业集群演化至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环境要素制约、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的瓶颈阶段,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公益性的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高职院校等与企业全流程对接,实现专业群设置与产业链需求匹配,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驱动作用;当产业集群与高职院校专业集群有效对接,出现循环累积、自我强化、互利共赢的变化趋势时,政府应合理运作,让位于企业、高职院校互动共进,创新发展,螺旋式融合、升级。

3.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集群创设机制

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我国明确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标是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明确界定:就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从这个概念出发,此类产业应存在三要素:“战略性”是体现在满足市场全局性、长周期的需求;“新兴”则表明其背后有重大的技术创新作为支撑;而“产业”则说明这种科技创新已经过中试和工业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供给层面看,它是向更高效能的供给升级跃迁的载体,它能创造新的需求。

如何创设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成为摆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新兴产业是在新兴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新兴技术呈现出的复杂性、迁移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点,不仅要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协作,更在客观上对相关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由于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不确定性等特征,一般认为,在产业培育期,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以美国为例,联邦政府通过立法、财政资助、科研项目支持等多种手段,引导高校根据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对学科结构做出灵活、适时的调整,使之与新兴产业成长、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而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校政企、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体制内预算拨款、项目申请等方面都远远逊于本科院校的情况下,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开拓性、创新性地对接国家项目,依托政府平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实践中摸索建设新兴专业的可行途径,继而随着不断扩大的市场容量,近距离、全方位把握人才需求的脉络,对接企业需求,形成专业群―专业集群的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

二、高职院校开设数字内容专业的途径: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3年9月,是在全国创建较早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图书馆,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图书资料文献中心。但是,图书馆基础差、起步晚、馆藏少、馆舍面积有限,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短板。经过调研,决定集中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以数字资源的海量优势弥补纸质藏书之不足。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开拓了数字图书馆―数字加工中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三者联动,校政企合作的创新之路。

(一)建设区域实用性数字图书馆

2000年11月6日国家文化部、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在考察、评估后与学院签订协议书,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分馆(以下简称“分馆”),这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在高职院校落地的第一家分馆。在此基础上,分馆局域网、校园网与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卫星网有机结合,图书馆联合学院相关部门,为教师、本校、远程学生定期举办网络资源导航、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检索与使用的讲座和培训,积极有效地为远程教育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建立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加工中心

2003年,学院图书馆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节点。2004年6-9月,三方合作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邯郸数字资源加工基地”(以下简称加工基地),甲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乙方: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丙方:北京北鑫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方以各自的品牌、资源、资金、设备、场地以及人员作为投入,以甲方为主体,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运作加工基地。加工基地隶属于学院图书馆,第一批引进计算机、服务器、快速扫描仪等30多台(件)设备,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0-30名从事加工业务,共加工数字图书2000余册。

(三)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处理相关专业

在开展数字加工业务的同时,发现必须招聘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学院数字图书馆遂与计算机系整合教育、实训资源,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处理专业,为数字内容加工项目定向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师资配备采取双向流动的方式,派馆员到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培训,同时邀请数图专家到校培训指导;由计算机系教师、数图专家和图书馆相关人员共同拟定课程,自编讲义;同时建立仿真性实训室,实时安排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内容加工的项目实训,做到学中做,做学合一,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随后,学院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出版社合作,承揽数字期刊加工和电子书出版等业务。学院数字图书馆与本校赵文化研究所、邯郸学院等单位合作,整理加工建立“赵文化数字信息资源库”,“成语之乡典故集录”等,可在数字图书馆服务器上直线浏览,亦可供邯郸及中原地区用户通过教育科研网,访问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图书馆网站。通过检索、集成邯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开发旅游产业服务,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文化建设。随着校企合作的范围扩大,数字图书馆、计算机应用专业又联合艺术系,开办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初步形成数字内容加工专业群,并出现集群化趋势。

三、专业集群的构建与动态调整

(一)实训基地转型是专业集群化的必然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原则,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紧跟技术发展,装配先进的生产设备,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在此基础上,校内实训基地应由注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向注重多功能服务平台建设转变。校外基地建设,应在合作发展联盟的平台上进一步摸索数量、质量和合作共赢的关系。以实训基地建设、转型为载体,推动专业群向专业集群演化。

(二)工作室制是新兴数字媒体专业集群的基本载体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校企合作或产学研项目任务为载体,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强化教、学、做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与就业自然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类产品是数字产品,这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可以远程化,可与企业空间分离。工作室的课程项目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拟的学习研究课题任务;二是来自于外面企业的实际课题和项目;三是工作室与企业合作设计开发的课题和项目。以数字内容加工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以出版社、期刊社、文化传播公司数字出版、有线电视数字化的生产流程为依据,培养学生学习与工作的方法,掌握从事数字出版、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制作到等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具备数字化加工和管理的能力。根据就业方向所对应的具体岗位,分别设立“传统资源加工与管理”、“互动式书报刊数字内容制作与”、“互动式数字电视内容制作与”、“虚拟现实媒体内容制作”四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学生规模为二十人左右。以工作室建设整合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一体化工作室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丽洲,李平,孙敏.学科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嵌入机理及策略――基于学科链嵌入产业链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4(12).

[2]佘明龙,杨黎明.产业集群中生产性企业与知识机构互动机理研究――以海盐标准紧固件产业集群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5(3).

[3]温金海.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海盐模式[J].中国人才,2010(10).

篇8

(二)借助软件园产业优势,“实施“引企入校”工程”在新型“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指导下,美术系积极寻求与企业的最佳合作点,借助寿光软件园产业优势,筑巢引凤,实施“引企入校”工程。2011年5月,美术系与潍坊乐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校企共建、共管校内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将行业企业标准成功引入课程体系。加深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加盟。为解决艺术设计人才奇缺问题,美术系启动了“百名设计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先后与中央美术学院鲲鹏影视动画人才教育中心、潍坊乐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潍坊科苑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飞天时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强美数字动漫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举办影视制作、建筑漫游等高级培训班,共培训学生600多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为动漫产业输送数百名优秀动漫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创意设计产业飞速发展。

“引企入校”工程的实施,通过订单培养做到了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一是学生就业有针对性,顺利实现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缩短了就业链条,节约了就业成本,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上岗。二是用人单位能找到真正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三是落实了招生———培养———就业统筹,达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校、企、学生三方共赢,体现了订单培养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到目前为止,美术系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师生已共同完成了《农圣贾思勰》(第一部)、《白鼠与灰鼠》、《黄鼠狼皮皮》等多部动画片的制作任务,也完成了《菜乡魂》、《贾思勰文化广场群体雕塑》、《蔬菜百子》、《水浒一百单八将》、《第八届荷花节雕塑》等大型雕塑作品的制作任务;举办了中国首届漫画艺术博览会;承办了山东省第八届武术套路大赛、第九届全国武术学校武术套路大赛、“安踏”全国排球联赛和中美女篮对抗赛等大型赛事;承接了寿光市林海生态博览园雕塑景观工程;设计并制作的蔬菜大棚育苗室模型亮相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创作的陶艺作品《金陵十二钗》获国家设计外观专利。这些校企合作教学成果的取得为学院和地方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通过“会展”方式,促进校企合作办学

经济学家将会展称为“城市经济的拉力器”、“诱人的城市面包”。美术系借助各种各样的会展,不断向社会推介新产品,拉近与企业的距离,吸引企业到学校来投资,促进校企合作办学。近年来,美术系先后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山东文博会、潍坊文展会、寿光菜博会等多场文化艺术博览会,展示了雕塑、动漫、摄影、广告设计、环艺设计等现代艺术设计作品,通过展示资源、推介项目、交易产品,突出“创新、合作、繁荣、发展”的校企合作主题,构建了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高端平台,实现了会展经济与校企合作双丰收。到目前已有北京完美动力影视动漫公司、杭州时光坐标数字影像技术有限公司、济南智诚动漫有限公司等10余家动漫影像制作公司到校联系业务,寻求合作。2012年3月5日,美术系和杭州时光坐标数字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协议。合作本着“互惠互利、校企双赢”的原则,学院在公司挂牌成立“潍坊科技学院美术系校外实训基地”,公司在学院挂牌设立“杭州时光坐标影视特效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从合作人才培养入手,逐步增加合作深度,不断拓宽合作领域,积极探索合作机制。

篇9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关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在探讨研究,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目前,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体系,既是地方经济发展对学校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旨在解决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按照会计岗位需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如餐饮、超市等连锁商业服务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从事初级、中级会计核算工作,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能胜任各单位会计岗位以及收银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知识目标定位

1.具备中职学生基本要素,其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基本文化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心理生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会计、税收、财务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会计计算技术等基本技能和会计手工模拟技能。

4.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操作技能。

5.熟悉财经法规、职业岗位规范和职业道德。

(二)能力目标定位

1.通用能力

学生要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包括协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开拓能力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与人顺利的交流、沟通合作。

2.专业能力

1.掌握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具体包括珠算、点钞、传票算、账表算、票币算、录入(中英文、数字)、数字书写、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运用各种财务软件网络技术开展日常业务及管理工作。

2.掌握岗位技能:具体包括出纳、总账会计、材料物资会计、往来结算会计、工资核算会计、成本费用会计、收入利润会计、固定资产会计等岗位技能。

二、会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框架

会计专业教学要为企业服务,培养的人才要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因此,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就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整个课程体系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校内外实训环节相互结合,通过调研将构建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服务专业教学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学生良好身心素质、职业基本素质、创业意识等德育体系;设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职业拓展体系。

1. 基本素质课程体系

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基础素质课程体系,得出每一种素质对应的内涵、基础课程和实践项目,构成德育活动、基本知识、拓展项目的职业素质体系,具体构成如图所示。

基本素质课程安排表

课程类型 课程目标 学期安排 考核方式

基本素质课程 必修课 德育 培养学生人格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课程 1.2.3.4 项目考核

文化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和社会的基本能力的课程 1.2.3.4 过程考核

项目考核

限制选修课 高职升学文化指导 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升学考试需要的课程 5.6. 结业测试

就业技能指导 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课程 5.6 实践考核

任意选修课 德育实训、德育活动课程、基本素质专题讲座 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素养提高需要的课程 1.2.3.4.5.6 过程考核

实践考核

2.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提倡采用任务式的课程模式,以技能为核心,专业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融合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的特点,建立“四段递进式”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教学体系,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职业能力。

3.专业实训课程

如何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核心技能实训进行有效结合,并最终达到中职教育的目标,构建核心技能单项化,技能实训课外化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

(1)核心技能“单项化”

核心技能单项化是对会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后,确定会计核心技能点,然后逐项进行单独训练。分解出的单项技能可以包括:数码字书写、数字小键盘录入、专业术语录入、点钞和假币识别、会计凭证编制和审核、账簿登|己、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等。这些技能点不仅是根据会计职业分解出的核心技能,也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体现,因此逐项进行单独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较深的了解,还可以强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2)技能实训“课外化”

新生入学初步了解专业后即对其提出实训任务,并告知实训手段,如利用第二课堂讲座、视频等开展培训,然后由学生自主训练,自主报名参加考核。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各项技能任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技能任务,并使之与学生毕业证书挂钩。技能任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技能任务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部分技能任务是由学生选择完成的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的通用必备技能有所了解,同时又可以根据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所选择。

二是教师制定各单项技能的训练方法和考核要求。专业要根据各单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制定学习指导计划,并落实到具体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采用讲座或者网络视频的方式讲解技能训练方法,同时还要提出明确的技能达标要求。

(3)技能考核“证书化”

实训指导部门每学期循环组织各单项技能的考核,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考核的技能。另外,学生考核合格后应颁发相应的“校内技能证书”,让学生本人、指导教师和用人部门随时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4)技能提高“大赛化”

每学期期末,专业应组织技能比赛,可以是单项赛,也可以是综合赛,并评选出技能能手,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择优推荐就业单位,并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大赛,以提高学生实训的兴趣,最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三、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一)教学方法改革

篇10

对于何种类型的高校来说,所有的先进教学观念,只有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落实到每一门课及教学中,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1]当今的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不缺理念,缺乏的是用于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更缺乏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指导。大多数地方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依然延续、继承着传统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一次性教育”,具体特点体现如下:

1. 受限于传统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结构。[2]此结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面向系统专业理论和系统知识学习,不符合综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 缺乏统一化、系统化、关联化教学理念引导。专业内大多数教师只是完成“备课―授课―作业”三阶段的任务,形成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机械循环。此特点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不明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关联性,也不知道所学课程到底可用于什么工作。

拿“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举例来说:素描、三大构成(其基础课)――摄影摄像基础、剧本创作、导演理论、视听语言等(专业基础)――影视后期等(专业课),这样的结构模式阶段式地分布在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每一学科的专业老师只是自顾自地为学生们讲授本门课程的内容,如素描课只是在画素描,教师没有拓展素描在今后的哪门课程上会起到何种作用。再者,剧作只是剧作,导演只是导演,摄影只是摄影,这三门课程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相互联系?三者如何有机地体现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这样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理念,只能造成“熊瞎子掰玉米”般的后果,学生到最后只是掌握了影视创作后期阶段的一些简单软件操作。

面对这样的问题,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设计学部于2014年―2015年期间,研讨出一种定义为“主讲教师责任制”的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如今该体系率先在设计学部数字艺术系施行,已取得初步成效。经过多方研讨与具体实践,主讲教师责任制课程体系模式将面向全学部2015级新生。

主讲教师责任制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首先,将全学部4个系(工业设计、数字艺术、艺术设计和建筑学)11个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人物造型、电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环设;建筑学、风景园林设计)的所有课程逐级划分为“部通”课程(全学部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如素描、三大构成;“系互通”课程(两个以上系之间相通、共上的理论课或专业基础课),如工业设计与数字艺术系之间共同开设的摄影摄像基础、3D数字建模等;“系通”课程(某一个系内各专业相通、共上的理论课或专业基础课),如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共同开设的世界电影史、导演理论基础等;“专独”课程(各系内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实训设计课),如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独享的影视短片制作工程等。

其次,在基础课和大设计课程中设置专门的主讲教师,负责制定本门课的授课内容,分配本门课的学时数和具体授课教师人数。主讲教师要具备从整体到局部、从细节到全局的把控能力;还要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经验都过硬的综合能力。在本门课的第一次授课时,主讲教师要对本门课进行“叙课”,以便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本门课内全部课时内容的前后联接,以及所学知识将以何种形式用于未来就业领域。

拿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实训设计类课程“影视短片制作工程”举例说明。该课程分阶段呈现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阶段的第二学期,从概念、理论、实践的宏观与具体操作层面上,以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技巧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系统教授。该课程在一年级阶段为64学时,包含剧本创作、表演基础和摄影摄像技术与技巧三门小课,其中理论授课与实训课程各为32学时。首先通过每次实训课程的相关模拟练习,让学生们在创作中自己发现问题理;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通过论课讲授影视前期创作各环节的理论知识与其关联性延续,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同时引出对影视拍摄期创作(由二年级阶段的影视短片制作工程2体现)的思考。该课程在二年级阶段涵盖了分镜头台本设计、导演理论基础、影视造型艺术三门小课;在三年级涵盖了影视导演创作、剪辑、影片合成三门小课。其具体授课方式同一年级的形式基本保持一致。

在这三年中,该专业的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充分地体验到了影视创作的全部环节及具体流程,既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又能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兴趣、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主讲教师责任制既保留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精华,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成为为培养“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探索出的一条新课程体系模式。(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篇11

一、传媒产业的升级转型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现阶段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促使媒体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传媒形态呈现多样化。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形式多样的融媒体、新媒体先后涌现,一批具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呈现,新的传播体系与媒体矩阵形成,新媒体传播机制推陈出新,媒体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发生显著变化;二是顺应新媒体的发展特点,陆续产生首席内容官、直播视频记者、微信微博运营、新媒体编辑、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自媒体推广等众多新的职位。新兴的新媒体岗位标准既需要掌握传统媒体的采写、编制、剪辑等基本专业技能,还要熟悉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懂用户会互动、懂数据会信息整合、懂内容会产品运营、能策划会短视频制作,并熟练进行可视化新闻报道等新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面对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专业人才的职业内涵需求的变化,高职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对应调整,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也是最重要的改革突破口。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产生巨大冲击,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受众粘性、信息整合、内容形态、传播渠道等对传统媒体产生深刻影响,传统媒体已走上融合媒体的发展道路。目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互联网+”式跨媒体型人才培养特征薄弱。融合媒体已向纵深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已成为趋势,“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的诉求准确分析的能力也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技能,当前数字内容管理、数字信息存储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也是“互联网+”式人才需求的特征,而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局限在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媒介岗位的采编、播制、拍摄技能,缺少融媒体需求的具有复合型的“互联网+”式人才培养的特点。二是“专业+”式复合型技能特点不显著。现阶段,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不能体现新媒体传播分众化、窄播化的特点,仍然以传统新闻写作、拍摄、视频制作为主的技能培养,对学生缺少用户分析能力、新媒体产品内容整合、策划与运营能力、新媒体小程序、微视频、微传播等产品的策划与设计能力、创意剪辑合成能力、网络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观念滞后于产业发展态势,课程体系与新媒体市场需求的职业能力有很大差距,课程内容也缺乏与新媒体工作内容相关的项目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不能有效对接新媒体岗位的需求。

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于理论教学体系,是与知识理论体系相对应的一项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训体系,包涵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既要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统一性,又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为此,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当主要从下以几个方面进行构建:1.构建基于新媒体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构建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通过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分析而构建。现阶段,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深刻变革传媒产业,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已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碎片化、渠道化、可视化、多媒体形态化的发展,媒体生产内容以多元的形式展示,内容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混合传播形式,内容报道丰富,尤其短视频、H5、VR可视化形态报道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对新媒体相关岗位需求较多的领域主要分布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娱乐、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新媒体岗位职责集中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多渠道与平台的内容更新、策划运营、产品推广等,尤其对用户、内容数据分析、线上活动组织、与用户互动的能力需求日渐明显。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聚焦现阶段新媒体产业的变革与发展,围绕融合媒体、新媒体领域职业岗位的新变化、新需求,确定新媒体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根据新媒体内容制作、数据分析、媒体技术、内容策划、新媒体运营等核心岗位技能,分析融媒体、新媒体就业岗位群的专业基础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构建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新媒体人才需求呈现“专业+”复合型,策划能力、写作能力、采编能力、摄制剪辑能力已成为专业通用能力,新媒体技术、融媒体内容整合编辑、文案策划、融媒体内容运营等能力为专业核心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融媒体产品设计、品牌策划、互联网市场运营等能力逐步发展为专业的拓展能力,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遵循“产业需求调研—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主要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确定实训课程领域与目标—确定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实训模块—开发实训项目及任务—开发单项、综合、顶岗实训项目”的流程,构建以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结合,实训项目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实习平台与生产平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媒体快速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2.构建“层次递进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每个实践课程不是独立割裂的,而是依据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设计的体系化课程。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分析,递进的职级岗位主要涵盖新媒体内容编辑、运营主管、新媒体总监。新媒体内容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内容、用户、活动、推广”四个模块,工作内容为资讯的收集与整理,素材信息、数据的收集,文章的编排与排版,根据主题、活动等撰写新媒体文案;与用户互动并解答问题,建立粉丝交流群,策划与组织线上活动;撰写活动推广方案,对各新媒体平台、渠道进行信息推广与管理。新媒体运营工作内容主要有“分析、团队、运营、市场”四个模块,对行业网站或新媒体各平台进行市场分析定位;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确定用户画像;对内容、活动数据分析,优化运营方案,对项目进行规划,确定每期内容选题,制定项目整体计划,制定管理团队并绩效考核;聚拢媒体资源,商务谈判等。新媒体总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运营、管理、市场”三个模块,具体为制定项目战略目标,对行业市场预判,整合行业渠道、媒介等资源;独立带领团队,协调内外部资源,运营栏目或平台;开展市场、商务谈判等。基于新媒体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变化,高职新闻专业要培养具备复合专业能力的人才,就需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引入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新媒体内容生产、文案创意与策划、新媒体数据分析、运营推广、数字产品制作等核心职业能力的需求,开发与新媒体工作岗位对接的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模块化课程,每个模块化课程可采用三级化实践教学,即课程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暑期社会实践、毕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层次递进化”能力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3.打造校企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高职新闻专业要培养具有新媒体思维,具备新媒体复合专业能力的人才,就需要持续结合传媒产业发展,联合行业优质融媒体企业,建立校企融合多元化的实训教学平台。校企协同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构建虚实仿真工作情景,训练学生适应复杂化的新媒体实践任务;引入新媒体行业资深人士,成立“大师工作室”,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复合式新闻实践能力;以教室、仿真室、实训室“三室”为基础,以识岗、习岗、顶岗“三岗”为途径,拓展课堂的内涵外延,通过仿真、模拟、实践能力训练、新媒体技术培训、社会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功能,深度融合课内、课外、企业“三课堂”,学生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仿真”或真实的生产项目的教学实践,切实感受职业标准,才能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实践教学目标。4.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是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衡量,也有益于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评价主要面向专业、实践课程、教师、学生四个维度来设计评价指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基于新媒体的岗位工作内容,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尚需完善,需要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合新媒体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新媒体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发新媒体系列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依据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系统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的变革,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新媒体行业所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胜宏,唐红雨,王琳.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J].镇江高专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