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文新概念

语文新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1 09:21: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语文新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语文新概念

篇1

(二) “新概念语文教学法”是为了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提出这种教法并非全盘否定过去教学法中的优质成份。以往的教学法的弊端一言以弊之――教学中目中无人。具体而言就是“三化”,即: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八股化,口语教学沙漠化。

阅读教学程式化是指从小学语文开始,我们养成了一套固定程式,那就是分析其中心思想,再分析其写作特点。教师总是要将教参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移植到媒体――黑板上,再让学生输入到自己的在脑中,最终传送到试卷上。

作文教学八股化是指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一味地迎合高考,比如高考流行材料作文的年代,我们就很快从中发现了一种高考作文结构律这东西,即 “引、议、联、结”。作文教学很少或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发展。

口语教学沙漠化是指以往的语文教学很少培养学生的口才,以至于学生上了高一或在一要讲两分钟的话,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不能或不善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人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三)理论依据这种教法有其理论作为它的支撑点。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其主要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主体性是人的属性,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传统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存在着压抑甚至摧残儿童个性发展的问题。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活动(教学)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教师从机械搬运教参中解放出来,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打碎学习的奴隶的枷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扶助者和导引者,而非某次考试的牺牲者。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见前)

(二)成功性原则

“新”教学法是一种没有挫败的教育,只有暂时过不了的语文关口。

(三)自我教育发展性原则

受教育主体从自在到自由发展过程。在高一主要是自在发展,高二则由自在发展过渡到自由发展。

(四)实践性原则

“新”教学法强调在尽可能多的语言、人文环境中和谐发展自己。

(五)新异性原则教学中极力渲染教与学的个性化的东西。唤醒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八观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学观

1、以语文习得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重感性语料的习得,重语料习得的运用,轻繁琐的字词句段解析。讲授“含意”的实验,让学生补充作文题上“生活是”,结果受试班能用技巧含意的远远多于控制班。

2、以教会学生自学语文为主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为主的教学理论。

3、以生活为语文学习场的教学概念;

4、以“感”、“读”、“述”、“悟”为主模式的学习语文的教学理论;

5、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为主的发现式教学理论;

6、以学生参与教材内容选择的互动性的教学理论;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阅读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欲望,每期开校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互荐名著,以至读典成风,如《红楼梦》热,《水浒》热。

2、由被动选择阅读语材料发展到主动自择语料。新教材尽管有两本,尽管有七十来万字,但仍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选择,于我有用者,取之;无用者,弃之,学生主动选择讲解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大家,教师主动选择书卷气浓郁的作品给学生阅读,这种种做法弥补了教材过分稳定带来的弊端,引入活水,共兴语文是师生最大的心愿。

3、阅读教学从繁的语料分析中解放出来,走向重鉴赏重感悟的感性语料积累阶段。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它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我们都为力主学生复活其 “临场感”,感受作品的美感,接受作品的独特感,积淀作品的语感。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作文观

1、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作文训练不出空题目,大题目,远离学生生活的题目,尽管高考有所谓考查想象力的题目,我们弃之不用。如上期的生活作文训练系列,则由感受生活,感悟生活,感知生活构成。

2、重体验的作文训练观。生活是作文之源,善于体验,才有妙文的可能,因此,我们带学生访谈了股民,冬游了凉帽山。学生有了体验,为文言之有物了。

3、文白整合观。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语体文的写作,也重文言的写作训练。在学《劝学》后,我们要求用文言表述自己的求学经,在游凉帽山以后,用三百字的文言写感受。尽管学生的表述不乏幼稚可笑,如:三百字用了二十五个“之”的,但克服了用文言表述的心理障碍。

(四)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口语训练

1、口语与书面语同等重要。生活不仅需要书面的表达,也少不了口头的表达,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口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书面语。因此口语也应该称为“课”。

2、在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成语述猜游戏。

3、挖掘教材中口语素材。

4、创造口语运用的情景。

(五)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学生观

1、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燃烧的;

2、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

3、每个学生都可以过语文关。

(六)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材观

1、补充经典文化;

2、补充地方文化;

3、补充时尚文化;

4、学生自编名著互荐集。

(七)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课程观

1、走近经典课,习《声律启蒙》,诵儒家经典,背唐宋名作,研宋元妙文,论明清章回,究外国名著。

2、时文开讲课。每周一节时文开讲课,时文内容选自《十月》、《收获》、《当代》、《新华文摘》等,要求选文要有浓郁“书卷气”。

3、口语训练课。课前三分钟演讲。

4、交际训练课。到华西证券射洪营业部与股民交谈,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

5、研究性学习课。研读《成都商报》上的股评文章,采访股民,并学会从课堂外获知练能。

6、学月教学法切磋课。每学月或讲学法,或研究教法

篇2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就娱乐化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原因、表现、影响等方面作了探讨,其间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媒介娱乐化”②、“大众传媒的娱乐化”③、“媒介文化娱乐化”④、“传媒娱乐化”⑤等等,其中“传媒娱乐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在国内,李良荣最早提出了“传媒娱乐化”的概念,他认为:“传媒娱乐化,不单单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冷漠和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内容越来越多,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美国新闻界称之为‘娱乐信息’,用来形容传媒提供的没有实质的家长里短的消息。而新闻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⑥林晖认为,在消费逻辑引导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表现为:“最初是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⑦

其他学者在谈到传媒娱乐化风潮时也有同样的论述,如李金梅认为,媒介娱乐化风潮,不仅仅表现为新闻资讯采用小说话语的叙述模式,《还珠格格》、《欢喜游龙》、《九岁县太爷》等娱乐性的电视剧以及其他如《快乐大本营》、《相约星期六》、《玫瑰之约》等电视娱乐节目的推出也是传媒娱乐化的重要表现;郑根成则认为新闻娱乐化仅仅局限于新闻或新闻媒体。而事实上,在传媒界,不仅仅是在新闻或新闻媒体中存在着普遍的娱乐化倾向,几乎所有的传播媒体都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

上述研究所呈现的一个共同的观点揭示了新闻娱乐化与传媒娱乐化的关系:1.传媒娱乐化包括整个大众传播领域中娱乐因子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渗透,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2.严肃新闻的娱乐倾向是传媒娱乐化最为显著的一个标志。

新闻娱乐化与娱乐新闻

在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混淆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的概念,或者直接用娱乐新闻作为蓝本来探讨新闻娱乐化问题。两个词组虽然都由“新闻”和“娱乐”组成,但是它们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娱乐新闻是个偏正词组,其中主体是新闻,娱乐是用来修饰新闻的,如同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国际新闻等等,根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断:娱乐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娱乐事实的报道。

对于什么是娱乐新闻,很多人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就连李幸2001年所著、号称“国内第一部”的《文化娱乐新闻的采访与写作》中也没有明确说出什么是娱乐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甚至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的区别。其实,从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娱乐新闻是有一种逻辑关系的。社会新闻与西方的软新闻有某些相通之处,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社会新闻即那些政治性较弱、人情味较浓、趣味性较强的新闻,大部分成为奇闻轶事的代名词,突出的是事件的反常性。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那么今天的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

目前业内对娱乐新闻达成的共识是:娱乐新闻包括电影界、电视界、演艺界,包括流行音乐界等领域发生的新闻以及演艺明星的新闻。而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今新闻传媒界的宠儿,它代表的是新闻逐渐走向娱乐化的动态趋势或过程,其概念和解释都要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新闻娱乐化主要指在内容上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的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新闻娱乐化与民生新闻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出现不仅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中引起了新浪潮,而且也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民生新闻,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个问题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类型”,如说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类新闻”⑧;或认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如说“民生新闻的主要形态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⑨;或认为是一种“节目形态”,如说“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不难看出,虽然对民生新闻的定义莫衷一是,但都肯定了其报道内容主要是与市民、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关注日常生活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所想所感;从表达上看,民生新闻多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从宗旨和终极目标上看,民生新闻是以关切的目光关心民生疾苦,将硬新闻软处理,同时赋予软新闻以硬道理,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也立足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简单的批评了事。[11]

可见,民生新闻与新闻娱乐化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内容上,都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而是以琐碎的日常事件和带有趣味性的新闻为重点;在表现形式上,大都采用一些软性表达,从以往的“播”新闻,改为“说”新闻,主持人用平民化的方式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娓娓道来,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诚然,二者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某些共通之处,我们可以认为民生新闻的出现是新闻出现娱乐化趋势的一种表现,但是毕竟二者还是存在区别的:一、在概念意义上,民生新闻是指一种静态的新闻传播方式,是一种新的“新闻体裁”或者“节目形态”,就好比娱乐新闻一样,都是一种独立的新闻样式。而新闻的娱乐化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在内容上,民生新闻包括一切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琐事,关注日常生活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所想所感。而对于新闻娱乐化而言,它包括的范围更为广泛,只是减少了严肃新闻的比例,增加了更多的软性新闻,如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等。对于一些严肃的政治和经济信息,也在报道方式上做了相应的处理,努力从中挖掘出娱乐价值,并且使报道更加故事化、情节化、娱乐化。三、从宗旨和目标上看,民生新闻是以关切的目光关心民生疾苦,将硬新闻软处理的同时立足现实问题的解决。而新闻娱乐化仅仅是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在观众审美需求改变的情况下,传播方式的一种变革。

注 释:

①⑦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3)。

②李金梅:《关于当下媒介娱乐化风潮的思考》,《新闻知识》,2005(1)。

③梅琼林:《谈大众传媒的娱乐化现象》,《新东方新领导》,2005(4)。

④蔡骐、蔡雯:《娱乐化浪潮中的媒介文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⑤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⑥李良荣:《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新闻记者》,2000(10)。

⑧韩泽:《民生新闻小札》,《视听界》,2004(1)。

⑨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10]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2004(6)。

篇3

《新课程标准》要求,职业中学的语文课程改革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为方向。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因此,课程改革应该以理念改革为先。

目前,大多数职校由于受传统观念、学生文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尽如人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着重讲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着重研习课文,忽视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学生发展。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够先进。职业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急需转变,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教学理念。

比如,在讲授《邓稼先》一课时,不必过多讲解课文的知识性,最好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发现邓稼先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让学生自觉学习这种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种精神和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更具职业精神。

二、把握课程目标、改进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根据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为目标,突出体现语文课程的职业性。

在语文课程设计时,可以采取语文模块式教学,根据职业中学语文着重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特点,将语文课程分成“经典诵读”、“应用写作”、“口语交际”等三大教学模块。“经典诵读”模块侧重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口语交际”和“应用写作”则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开设各自课程。如财会、商务等文科专业在设置“口语交际”和“应用写作”课程的内容时应把重点放在会议记录、公文写作、辩论等方面上。而数控、机电等理科专业则把重点放在日常交际对话、求职信、请假条等常用内容方面。这样,我们通过语文课程就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在职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实现职业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必须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阅读、思考、分析的方法,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思考。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的教学方式。我们在讲授课文时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课文《》、《阿Q正传》等经典篇目,可以采用先让学生欣赏影视作品,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辩论的形式分析人物形象,教师提问、点拨,最后得出个性化认识的模式。

四、更新评价方式,建立新型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它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长期以来,职业中学的语文教育,重视结果评价,重视知识评价,忽视学习过程评价。因此,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中职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中职语文课要以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考核为主,采用多层、全面、立体、公正的评价方式。比如,在设计试卷时,多设计自主性和开放性题目,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核定学生成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认真程度。只有改革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努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喜欢语文课。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70-01

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课改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对课改的误解,比如简单地让学生动起来;舍教学质量而取课改;把示范课、观摩课理解为课改;认为课改就是应景等,本文试就此加以分析,并指出课改与传统教学在认识上的区别,指出新课改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力求廓清认识,促进教改的进一步深化。

首先谈谈对新课程的几种误解:

误解之一: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改目标的二十个字“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运用・拓展、发现・创新”,无一不是围绕学生的学来制定的。课改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挥潜力与创造力,这样才会免得前瞻而后顾,可是有的教师把这种放开当成了大撒把,只要学生喜欢的,就是教师追求的。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回想起来收效甚微,这无疑是对课改的一种误解。

误解之二:课改就是示范课、观摩课的样子。课改中,很多组织者和推动者用心良苦,策划了很多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这些课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方向,引导了课改。这么做是要为新课改树立标杆,让广大教师有例可循,起到切磋交流的作用。可是部分教师由于对课改理解不到位,或者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于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把别人的所谓模式搬到自己的教学中,然而,除了那么一节或几节课,其它的课又不知道怎么上了。这种不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盲目跟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不是课改,而是歪曲课改。真正地推动课改,需要不断研究,学习走在课改前沿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误解之三:课改就是应景,必要时就改,平时该怎么上还怎么上。有些教师为了迎接检查,花很长时间做准备才上那么一节两节课改课,平时教学又回到了老样子。这么做虽然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然而还是误解了课改。如果这样来进行课改,我们可以想见的结果就是事倍功半。

误解之四:课改与成绩不能兼得,舍成绩而取课改。部分教师在课改时,只求迎合课改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放弃了成绩的提高。课改需要改革对教学的评价,但并不是说不要成绩了,而是要避免单一粗放的教学评价,以一种更为科学全面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成绩。

以上谈了在课改中出现的一些误区。那么,课改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回到根本的问题,就是课改究竟要改什么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不改什么?要改什么?不改的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要改的是不当的能力训练方法与形式;不改的是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改的是提升的方法与途径;不改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改的是对这些文化的认识与鉴别。于是困惑: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原本趣味盎然的语文课为什么会成这样了呢?新课程改革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高考走过了三十个春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选拔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优秀人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它的选拔方式单一粗放的弊端也逐渐为大众所诟病。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评价模式,以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模式选拔人才、指导教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科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过程他人评价”、“学习过程教师评价”诸如此类评价综合了多方面因素,以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模式来指导教学,有利于发挥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积极性,走出原有评价模式的困境,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还活力于课堂。

其次,改变教师的教。

1.倡导教学设计。传统语文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的成功之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亟须纠正的地方,比如相当一部分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现象。语文学科有其基础性和工具性,涉及的学科知识也比较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堂就可以天马行空,不讲严谨。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设计,即教师在对大纲、课标、教材、学情等方面认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节课的教学预设来。这种方式的提出,就是力求规避传统教学死的知识的传授,不管学生的学习反应,教师只管这么教下去的弊端。教学设计考虑了教师的教,也考虑到学生的学,是一种基于现实课堂的理性设计,是新课改的创举。

篇5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概念整合视角下的新闻媒体英语新词研究》(项目编号12524087)。

一、 英语中新词的界定

英语中的新词(neologism)是指一个新发明的词或短语,也包括被赋予新的含义的已经存在的词语。即,新词既包括有全新含义从未付诸应用的词或短语,又包括“旧瓶装新酒” 被赋予新含义的旧词。Neologism 按照词源学可分解为neo-, log-, ism。“Neo-”的含义是“新,崭新的”, “log-”意思是“lexi-”的变体,意思为“词语,词汇”,而“ism”常用作此后缀,意思为“特征,主义或学说”。

从广泛意义讲,新词并不拘泥于新的词汇或短语构成形式。新词是语言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的产生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词在社会交际中传达新思想,新观念,描述新事物和新现象。对于新词的产生过程,中外学者们普遍认同分为三个阶段:新词在小范围内产生及应用;影响逐渐扩大,被更具规模的社会团体接受,但并未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获得社会普遍认可,词语应用得到普及。

新闻媒体作为向公众传播新信息的主要媒介,因此成为新词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新闻中的新词新语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一个认知的过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一些领域的新词、新语借助新闻报道得以在公众中普及等等。

二、 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近年来对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最早由美国学者Fauconnier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包含多个心理空间的概念网络中进行的。概念整合一般至少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内心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合成空间。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是通过与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人们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当新的事物,新的概念或新的词语出现时,人们利用人脑认知活动的特点,通过头脑映像进行心理加工,将新认识的概念与已知、熟悉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关联点,借助对已有事物来认识、思考和表达新概念,将一个认知领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领域。

学者们认为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人们在交谈和思考时根据预知和心理期待等因素建立起心理空间,然后在心理空间之间进行交互映射。概念整合对应的英语为integration ,可见其本质是关系的整合,关系和关系联通形成了认知网络。研究概念整合理论要先从与概念有关的定义谈起,概念是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感受进而得出的概括性总结。此外,概念具有可压缩性和整合性,通过压缩整合,不同的概念表达了新的含义。整合后的含义必将大于各部分的意义简单相加即1+1>2。压缩是实现整合的必经途径,从而获得一个整体视角强化关联,来实现概念整合。

三、 从概念整合角度解读英语新词

本文选取了近年来一些英语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词新语,从词语的修辞手法入手,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整合的角度加以解读,分析词语的构建。

英语新闻中,新词的产生多需要一定的语境及背景。在这种条件下,隐喻是被较多应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修辞手法的应用使新闻报道的语言更鲜活生动,更吸引读者。而读者要领会其中的含义,就要经过认知系统中的四个空间转换。如Computer virus swept the world.为了理解这个句子中隐喻computer virus,读者首先会在头脑中建立两个空间即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II。输入空间I中,读者首先想到virus含义是病毒,通过血液或空气等途径传播会对生物体构成伤害。输入空间II中,读者会想到computer virus会通过网络或计算机程序进行传播,从而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伤害。输入空间I中有以下元素:传统意义上的病毒、肉眼不可见性、对生物体造成伤害使得生物体丧失某些机能,甚至瘫痪;输入空间II有以下元素:计算机程序、操作时不可见、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以致系统瘫痪;类属空间包括:主体、形态、结果。输入空间I中的virus对应输入空间II中的计算机程序,输入空间I中的病毒的不可见形态对应输入空间II中的计算机程序使用时的不可见性。输入空间I的virus对生物体造成的危害对应输入空间II中计算机恶意程序带来的危害。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投射到合成空间,形成层创结构,新的意义在层床结构中合成。因此读者会把普通病毒的特性结合到计算机恶意程序上,看到computer virus时就能将其与计算机恶意程序联系在一起,从而构建出computer virus新得含义。

四、 总结

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为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提供了新的角度。在英语新闻的新词的研究中,将概念整合理论加以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 G. Turn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J]. Cognitive Science, 1998,22(2):133-187.

[2] 刘宗开.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新闻英语语篇教学的切入点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24-10.

[3] 端木芳. 英语报刊标题的功能及语言特色[J]. 外语研究. 2001(2) .

篇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和感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我们努力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我们主张教师从“传道、受业、解惑”的讲台走入学生的行列中,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探究,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做法。主张通过实践来感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用既定的教案、拟订的程序去控制教学过程,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教学的自然进程去调节整个教学的进程与节奏,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展开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

二、树立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主人

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强调课堂的“七动”(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情)。北师大教授肖川博士曾说:“让学生动起来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目的。”“动”是课堂参与的表现,是融入教学过程的手段,是实践升华到理论的媒介。学生在参与、融入中不知不觉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把学生当作简单的存储器,而是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有强烈的表现欲、充满活力的个体。此时教师、学生在围绕教学目标达成中已融为一体,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空前提高,学习潜力充分挖掘,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如在进行诗歌诵读时,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指导学生。学生选定内容后,想尽办法设计风格各异的诵读方式。学生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在诵读中读出了诗的节奏韵律,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体味出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高涨热情和创新精神令教师感到惊讶。学生如同宝矿,那些潜藏的智能正等着我们去挖掘。这正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

三、采用情境教学,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时,先播放名家大师的配乐朗诵,从听觉角度去感受来自古代牵肠挂肚、缠绵悱恻的离愁别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逐渐感知体会离愁情感之真之苦之痛;接着播放有关古代长亭送别的风景画面,从视觉角度去吸引学生融入一幕幕有情人津口难舍难分的离别场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中体悟人物的音容笑貌,捕捉人物的心灵悸动,感知人物的思想情感。恰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创设教学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情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激情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变得愿意学,乐于学,主动学,课堂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问题为导向,在探究中培养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巧妙设问能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问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进入探究性学习层面,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的基础上发问置疑,而几个学生的问又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问,互动性设问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在质疑、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师生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的空间、探讨的价值,体现思维的长度和深度。

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可把探究的问题放在细节上:为什么作者不写其他意象而只写西风、黄花?于是学生展开联想,积极探讨。有的说,西风更能体现秋意,体现作者内心的悲凉;有的说,黄花比起其他花来更显得瘦削,更像处在别离愁思中的作者;有的说,秋雁、秋水、秋风比西风、黄花更有悲凉之感。探讨之后明白,词人写眼前之景与内心情感密切相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将离愁别绪、两地相思寄托于西风中的黄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此时黄花已幻化为词人自己,在凛冽的西风中孤独地品尝着离愁之苦、相思之痛。从设计问题、探讨问题到解决问题,问题导向始终贯穿其中,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

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思维的长度、深度在课堂提问中得到延伸和拓展,使学生的思维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五、注重体验性学习,促进能力提升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采取以练带学的办法,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片段写作。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将写作能力的训练融人其中。

篇7

课堂教学是新观念、新方式实施的主要渠道,依托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模式化的教学设计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课堂,无法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学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向来不受学生重视,他们认为课文枯燥无味,且考试极少涉及课内知识。然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能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保持这样的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激发学生思想的积极性,为提高学习效率铺平道路。

创设情景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运用导语、设置悬念、设疑讨论、现代化手段等。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方法,都能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

2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课堂不是照本宣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不是万能的。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的讲,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交流。教师接收不到学生的反馈,学生有没有真正接受所学知识无从得知。新课改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方式。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基本是六人一组围坐。六个人不同的思维撞击在一起,更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身为一个组,组内的合作与团结也是学生今后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新课改下小组讨论十分激烈,每组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是每位组员比较、说理、筛选出的一致答案,每个人都切实参与其中,不同的思想交流,开拓思路,相互学习,学习效率有明显提升。

3打破学科界限,课内外结合

早在政治中我们就学过,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与其它学科、与生活密切联系。传统的教学只讲课本,然而这样使得知识相互割裂,变得艰涩。新课改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

语文教材当中,收录的课文不仅是小说、散文、诗歌等,还有说明文和科技文。在每篇文章当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涉及生活的常识、道理在其中。文章都是源自生活的,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风土人情,见识到更多的科学技术,感悟到他人的生活哲理。语文学习的空间广阔,课堂学习只是给学生引一条路子,必须为学生拓宽学习道路,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宽视野,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到生活中去解决课堂上产生的疑问。

4强调语文实践,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通常的实践在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要求,主要涵盖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

篇8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

它有益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益于帮助学生确定并利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形成性评价也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新任务。新课程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主导。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呼唤教师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的原则。

一、明确评价的内容

要评价学生,首先必须明确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人的语文素养可以分为两大类:语文学力(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传统教学所说的“双基”)和语文修养(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品质)。

1、语文学力的评价可分为三类:

阅读类:背诵、查字典、词语积累、句段赏析、课外阅读等

写作类:日记、记叙文、小论文、各类应用文等

综合类:书写(硬笔、毛笔)

另外:

口语:朗读、朗诵、演讲、讨论、答辩等

表演:课本剧、小品、相声等

资料收集:书报、网络、影视、图书馆、日常观察等

手抄报:参加语文学科竞赛活动;语文课题研究活动等

2、语文修养的评价,可分为:

语文常规习惯,包括读写姿势、用眼卫生、朗读默读、思考发言、作业书写、书报保护、信息处理等;人文教育效果,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以及通过语文学习所形成的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等。

二、制定评价的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学得怎样才叫好,学得怎样是差,要有个度。这就需要给各评价项目定指标,否则评价就难以进行。

例如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就制定了12条标准:

(1)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习惯)

(2)阅读中能注意用眼的卫生,预防近视(习惯)

(3)天天朗读课文,并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习惯)

(4)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提出问题,能独立思考并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态度)

(5)作业的书写正确、端正、行款整齐、卷面干净(习惯)

(6)经常读课外书,看报或收看少儿节目(习惯)

(7)能采用剪报、收集图片、做卡片等方式收集信息(习惯、能力)

(8)能通过所学知识对个人和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

(9)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热情高涨(情感)

(10)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和同学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情感)

(11)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充满自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习的持久性(情感)

(12)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态度诚恳大方(情感、态度)

三、设计评价的工具

评价的工具至关重要,就像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教具,设计得好,运用得妙,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目前看来,各地在评价工具的设计上均颇具匠心,种类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较常用的有:作业评价本、各类试卷、成长记录袋、各类检测单、调查表、记录卡(写字卡、听写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小论文、手抄报、作文集(日常作文、随笔、读后感、小论文)等等。

四、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评价的主体(自己、同学、老师、家长)

实施评价,首先一个问题是由谁来评价,谁来收集资料。这就涉及评价的主体问题。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本次课改的大方向。由此可见,学生、家长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

2、评价的时间安排,可以有即时评价(随时进行)、阶段评价、期终评价等。

3、评价的途径,学校里无处不是,课堂、课外、活动中均可进行评价。家庭里则交由家长实施。

4、评价的方式

要根据不同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笔答、口试(包括朗读、朗诵、背诵、演讲、答辩、讨论)、网上答题、表演(小品、相声、课本剧……)情景测验、行为观察、谈话评价、问卷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等。

五、如何实施语文教学形成性评价

在实施评价前,教师应该首先把评价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从而注意到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具体可以按照如下几方面进行操作。

(1)做好课堂教学记录。

在形成性评价中,要求教师认真记录好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例如,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回答课堂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参与表演的能力以及示范的能力,都是需要记录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任务型学习”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对学生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情况做好记录,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ment)又称为“文件夹评价”或“另类评量”,它是由学生将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类归档,以展示自己学习进步的状况,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的状况。其中,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性,课堂表演的能力,学生的语文作品、测验试卷等。在课外语文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的书法大赛、短剧表演、作文竞赛、艺术节、演讲会等的表现。每个学生因其情况不一,档案袋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生应该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放进档案袋,以便建立自信,促进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教师只对档案袋里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做出规定。

(3)进行问卷调查。

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搜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遇到的困难、学习心得等,以便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简洁、明了,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现就我校03级和04级学生“口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调查报告”做些简要分析。该表主要是从学生的演说单元作业情况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进行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从这些评价表来看,学生对形成性评价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内外开口演讲。自评结果显示,小组长对本组同学的要求较高,可能他们更多地是以自己的水准来评价其他学生。教师的评价则相对比较宽容,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取得进步就是好的,说明教师已经开始从发展性的评价观来评价学生。纵观这一调查表,基本上反映了学生自己、同伴之间以及教师的形成性评价观,很值得我们深思。

(4)对形成性评价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篇9

一、引言

一般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始于Lakoff &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

纵观国内外的隐喻研究现状,多数学者对于体育比赛中隐喻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体育即战争“这一隐喻结构,而本研究则试图总结出更多潜在的概念隐喻结构,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分析,引导人们从全新的视角看待体育比赛,同时丰富了概念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

二、语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本文涉及大量的体育隐喻语料,所用的中文语料选取于ESPNSTAR中文网,所用的英文语料选取于ESPNSTAR英文网。ESPN(Entertainment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体育电视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为亚洲地区的观众带来世界各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及重要的地区性体育活动。ESPNSTAR的中英文网站中所包含的体育新闻并非是对同一则新闻的简单对译,因此语料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具有分析价值。

本文以中英文网站中2010年5月1号至2010年5月6号的主要体育新闻报道为语料。按新闻更新的时间先后顺序取中英文体育新闻标题各50则,共计100则新闻标题。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以考察汉英体育隐喻在映像层面和文化认知层面的特点和差异。

三、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常见隐喻类型及出现频率对比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保留了传统的竞技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等众多特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传媒也纷纷开设专栏,以或严肃、或轻松、或幽默的语言对各种体育赛事进行报道、分析或预测。体育报道中使用的许多表达方式都是从人类其他的认知领域映射而来,这些表达方式在展示体育活动的竞技性特征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用语的隐喻性特征。

笔者对所搜集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根据体育用语始源域的不同,存在隐喻现象的体育用语主要来自军事用语、生活领域用语、财经用语、自然现象用语等几个范畴,探索性地总结出了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并对其中所暗含的隐喻类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所总结出的隐喻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从表1和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方人在语言习惯方面并非是完全不同的,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正如表格中所呈现的,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习惯用战争、旅途、商贸等活动来比喻隐喻,而相似的隐喻类型也同时存在于英文中。除了这些相似的隐喻的类型,当然由于文化或认知等方面的不同,东西方人对于体育比赛的认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可以从表中所列举出的隐喻运用方面的不同得到体现。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在下面的章节中总结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各种隐喻出现频率的差异,并试图总结出导致这些相似性及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四、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类型的异同性分析

从上节中可以看出,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式的分析:

1.汉英体育新闻标题的相似性

上节中笔者已统计出了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通过观察发现,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着相同的隐喻类型,分别为战争隐喻、人类隐喻、商业交易隐喻及旅途隐喻。

此后,笔者对每种隐喻类型在各自语言环境下所占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如果对中文标题中的这四种隐喻类型按照出现频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那么得出的结果竟然与英文标题中隐喻类型按频率高低进行排序的结果一致,具体情况参加下表:

通过观察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汉英体育新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隐喻是战争隐喻。体育比赛是战争这个根隐喻从始至终都贯穿在体育新闻报道之中。体育比赛的整个过程被隐喻为战斗的过程,比赛的双方是战斗的双方,比赛的结果是战斗的结果。准备比赛叫做“备战”,迎接比赛叫做“应战”。比赛开始叫做“开战”、“交锋”等等。从汉英体育报道比赛的参与者来看,整支球队经常被冠以“某某军团”,的称号。球队的主教练称“主帅”,“掌门人”等;队员是“小将”、“老将”等等。通过这些战争隐喻的例子,我们可以说,战争隐喻是体育新闻语言的一个重要言特色。

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Deignan(2001)曾著有《隐喻7》一书,书中将人类赖以生存的隐喻分成了几大类,其中有一类可以说是沿袭了莱考夫对于隐喻的分类,即上文中提到的人类(或人体)隐喻。体育运动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人类活动,即便是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无法回避这种现实。因此,汉英体育中的人类隐喻都占有极大的比例这一现象就成为一种必然,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

商业交易隐喻(businessmetaphor)也是体育新闻语言中常出现的隐喻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体育比赛中,某些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体育比赛除了具有较强的对抗性、竞争性、观赏性、娱乐性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以篮球为例,球员被球队出售是篮球界极为常见的现象。如此一来,体育比赛中大量存在着商贸隐喻就不难理解了。

旅途隐喻也是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的一种常见的隐喻现象。在这一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旅程的起点对应着比赛的开始;旅程中遇到的阻碍对应着体育比赛中遭遇的劲敌或是失误;旅程中所巧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对应比赛中的应战技巧,最后旅程的终点就象征着比赛的结束。借助隐喻强大的认知功能使得人们对体育比赛的理解更加清晰。

2.汉英体育新闻标题的差异性

源域与目标域的概念并非被孤立的理解,而是被认为是处于“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之中。这样,隐喻所转移的就不只是各个概念内在的属性,而是整个认知模型的结构、内部关系或逻辑。这里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即文化模型。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运用于理解都不能脱离它特定的文化模型。

对比表1和表2,笔者发现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着一些各自特有的隐喻结构。例如,容器隐喻与自然隐喻是西方文化有的,而机器,机动车辆,动植物及鬼怪隐喻则是东方文化中所特有的,其中尤以鬼怪隐喻最为明显。

首先,笔者将阐述西方文化中所特有的容器隐喻。众所周知,中西方人是存在一定的思维差异的。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注重事物的性质,进而上升为概念和范畴;而东方人的思维则更关注事物的环境背景以及注重事物和事物的之间的关联性。简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西方人比较善于总结事物所分属的范畴,而东方人则更倾向于探究事物之间的深层次关联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如:

(1)Pakistan cricket needs to be in ICU?

(2)Vaughan digs deep for England.

(3)Messi facing six weeks out.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西方人往往重视事物所属的范畴,换言之,西方人倾向于用较为具体和形象的概念来使抽象概念清晰化。这一点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三个例句加以解释。例(1)中的容器隐喻主要体现在词汇ICU(重症监护室),这个词向我们传达中这样一个信息,即巴基斯坦的板球出境艰险。至于其艰险的程度本是一个很难定于的概念,而这则消息的记者采用了几位巧妙的叙述方式,用ICU这一普通大众都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报道,使得报道更加形象,达意更为清晰。同时,ICU、deep包括例(3)中的out都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但是如果将其视为一个容器,那么它们自身指代的内容则更加清晰明了了,这也正是善用语言的妙处。

其次,多数欧美人相较于东方人更加崇尚自然。以美国的住宅为例,美国人往往要求自己的住宅不仅具有现代城市的一切方便,更要求住宅与环境具有返璞归真的自然景色,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正是由于西方人对自然的尊崇,因此,面对体育比赛这种竞技活动时,他们较容易借助于一些传达自然信息的词汇来描述体育赛事,正如例(4)和例(5)中所呈现出的:

(4)Ferguson hails Fletcher

(5)Molinari set to shine at St Andrews

再次,针对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中所出现的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类型,机器与动植物类隐喻的存在是必然的。体育比赛是充满对抗性,体现力量的活动,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象征力量的隐喻结构。如例(6)所示,这种类型的隐喻无论是在英文还是中文体育报道中都有存在的可能性。此外,动植物类隐喻在中文体育报道中大量出现,主要是与中国长期的国情有关。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牧业的支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国情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认知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比赛中出现大量的动植物隐喻类型也便是偶然中的必然现象了。不仅如此,动植物类隐喻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新闻语言,为其带来一定的生机,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例(7)例(8)来得到证实。

例如:

(6)维特尔错失夺冠良机 爆胎乃是小汉所为?

(7)半年休眠内毒蛇复苏,大因扎吉亮出场上毒牙

(8)玻璃人梅开二度 荷兰2∶1击退墨西哥

最后,笔者通过对搜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之后发现,在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一定的带鬼神色彩的隐喻结构,例如“欧洲列强紧盯巴西妖人红魔亦欲争新卡卡”。鬼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演化发展的同时,鬼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入其中并随之发展。在中国远古,因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无法理解和生老病死的无法制控,以及人死后所归之处的迷茫无知,认为人死后,将处在另一个超越的境界,并由此幻化产生出鬼崇拜和鬼畏惧。在先秦典籍《春秋》、《左传》、中,都有关于“鬼”的记载;到了明代神魔小说盛行,主要有《封神传》、《西游记》等;到清朝,鬼文化的记载更是林林总总,不下数百种之多,其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五种》可作代表作品。在以上关于鬼文化的典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以民为本、人定胜天的古朴思想。可以说,这种鬼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体现了人们对超灵异力量的尊崇和向往,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它在体育新闻语言中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

五、结语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其研究已经从语言层面步入了认知领域。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推理、想象、创造等诸多活动中,其认知性在于它能够组织人们的思想,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针对先前人们对于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分析都是集中一个侧面,如单一的对战争隐喻结构的分析,笔者试图突破这种研究定式,通过收集大量的语料总结出了其它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统计它们各自在使用频率上的情况,并分析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源。当然,本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权且作为探路之作,望今后学者不断丰富这一领域的隐喻研究。

参考文献:

[1]Deignan,A.Metapho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2).

[4]胡壮麟.认知语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5]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肖鸿波.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J].新闻知识,2006,(3).

篇10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实践着对课改的解读。

我对此有深切的体会。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滔滔不绝的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了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有用的教育目标。

首先,老师的认识要彻底转变。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变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年以我们的认识也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不是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妨授之以渔”。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积极投入,主动思考,探索疑难,做到“乐学、会学、善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最终做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所以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 就是“知学、乐学、善学”。

其次,由单调的说教型学习向全方位、多角度的快乐型学习转变。新课改提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的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再好的理论都要在实践中具体落实。尤其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农村中学,教学工具缺乏,学生水平低下,视野狭窄,陈旧的教育资源更是郁长,教学手段也很难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及语文能力,仅有的就是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面黑板,再多也就是个录音机、幻灯片之类的,老师们常常是在三尺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们则是张在口袋一揽无余地接下,没有兴趣,没有思考,没有创新,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就在这样的跑道中重复,循环再循环。

篇11

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是教育产业的“产品”,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 ,肩负着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高中毕业生的重任。语文教学也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教学方法来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老师从课堂的主讲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科研究性课题和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评价标准也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地去发现、感悟,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才能把学生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活动入手,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