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09:21: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护理在医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是全面实施医疗卫生的有效途径,社区护理的健康发展会极大地促进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那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就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同健康教育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南丁格尔曾倡导:“教育是护理的一部分,所有护士都应使自己成为一名健康教育者。”为适应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应加强社区护理工作同健康教育的结合,真正体现到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职责,社区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一支最重要,最基本,最可靠的力量。
1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责
社区护理的目标是促进和维护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并帮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而社区是健康教育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社区护士的主要职责。
1.1社区护士日常的工作重点是家庭社区以及有关团体为主,有较多的机会与病人及社会人群广泛接触,比较了解居民的生活各个方面,包括家庭生活环境,个人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有利于对不同的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1.2社区护士的服务范围比较固定,比较容易与所辖社区人群建立长久和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
1.3社区护士针对居民的需求,开展与护理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入户宣教,健康促进疾病预防,防止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1.4社区护士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群体性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活动,个体化和随机性健康教育活动针对性强,也是点滴的,无时无处不存在,与护理工作密切结合。
2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应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后三者为心理卫生的任务。”正是由于健康的新定义,使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变化。加强社区的健康教育,就是帮助他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使广大居民改变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这个单一的健康模式使医生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疾病的预防,是一种消极的健康观。同时也忽视了生理、病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不同的职业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也不相同。社区护士要把健康教育贯彻到每一个社区居民。
随着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蓬勃发展,健康教育既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护士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为使社区护士更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社区护士应做到:
2.1社区护士应系统地,动态地收集有关教育对象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由个体到群体,由病人到健康人,由医院内到医院外,护理内容由生理、心理两方面,护理模式也由单纯的护理操作转化为实施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六位一体”功能。
2.2从社区实际出发,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使社区护士通过健康教育掌握更多的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2.3社区护士是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担负着对社区和个人提供健康及保健知识的重任,将健康教育融入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的各项社区服务中,推动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与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了满足对社区健康教育的需求,社区护士要做好本职工作,搞好医患关系,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各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和针对少数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开展得较少。还没有形成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课内与课外教育、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专题讲座、宣传栏、心理健康宣传月、宣传日等有助于营造增进心理健康良好氛围的活动开展得不多。尤其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何通过网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应对的课题。高校在这方面的探索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形势的需要。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医学化倾向
这种倾向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以“调试”和“治疗”即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为出发点,甚至主张应用药物或医疗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当成心理医生。个别医学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不具备行医资格的情况下,擅自给学生进行药物治疗或仪器治疗。这种倾向的存在不但混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医疗单位专门心理医生的区别,而且背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把多数大学生中存在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当作疾病对待,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恐惧。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他们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促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可以说德育属于一种目的性较强的思想品德培育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最终养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他们的实际心理状况出发,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从而确保青少年最终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性
首先,两者的具体目标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有效地克服成长中的障碍,以便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其核心问题是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工作重点在学生心理的矫正、调适与发展上,以达到帮助学生维护健康心理、优化心理素质、发挥个人潜能的目的。而德育主要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符合一定阶级利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再次,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智力训练、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耐挫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而我国传统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工作不能解决强迫症、焦虑症、性心理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直接解决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及政治立场等问题。
以上这些区别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系统中两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都着眼于人的幸福生活,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德育偏重于将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想以及道德规范逐步转变为个体的思想认识与道德品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从实施手段上来说,两种教育方式都必须贯彻落实差异性、主体性以及发展性的基本原则。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既强调社会功能,又强调个体价值的活动,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确保青少年能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推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旨在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丰富德育的基本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应用到德育过程中,从而让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都能够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手段。
过去的德育手段主要是说服教育和灌输批评,一般是源于社会要求的外在影响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引入,能够让德育工作更加深入,能够更进一步地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2]。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逐渐优化和改善中学生心理素质时也会让学生的外在行为习惯有所改善,让他们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以及伦理道德更加贴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其自身不同的侧重点,但双方之间都是针对学生的社会化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四、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路径
(一)在实施方法上应保持共用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主体―发展性”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并且严守保密的原则,以平等、朋友式的身份与学生建立关系,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对他人的信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主要采用疏导、自由联想、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调节、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即教师的“助人”最终是为了学生的“自助”。
传统德育由于理念与方法的落后,常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容易引起中学生的抵触情绪,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生道德生活的主体性地位,抑制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而,德育要寻求出路必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化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更加平等的沟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验、感悟,把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于心,成为自觉的行动。
在工作方法上,有些思想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借用“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理疏导。而且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引起的,很容易走向自负或自卑的极端,而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德育则可以帮助其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客观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导学生坦然正视自我、悦纳自我,促其心智健康、人格健全。
(二)采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德育模式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当属生活化德育、欣赏型德育、体验式德育[3],但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不是德育课堂教学,两者虽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但在内容表达、组织形式、考核评价上却各有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结合学科特色,从学生实际出发来探索德育课教学模式。
所谓活动体验,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对个人的自我觉察和经验检验。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体验教学的关键词就是体验、环境、实践和经历。活动体验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在戴维・库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启发下,以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为理论依据,并结合中职学校的特色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指教师依据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要求,围绕德育教育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受,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并内化优良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的课堂模式。
(三)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双向融合并非是将二者等同起来,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道德问题心理化或心理问题道德化都是不科学的。德育更加倾向于ρ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当充分掌握二者之间的侧重点,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系起来。从中学生思想发展与心理形成规律出发,对于思想道德认识与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引起的矛盾,应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利用有效的思想引导,帮助中学生摆脱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认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能够共同发挥出其功能,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4]。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育工作中,推进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融合能够促进学校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为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才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柯晓军,王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J].华夏教师,2017,(2):17.
[2]王建斌.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92.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58-01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
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于上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格局
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
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或相关讲座,注重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式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我们还要把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对个别学生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开展好团体和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
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教育性。“咨询心理学始终要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模式。咨询对象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适当的应变能力。”。可见,心理咨询者被认为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人。不能把咨询者必然地与病人联系到一起,视之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询中里要淡化心理学概念,恰倒好处地应用心理学原理,抛弃某种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时,不能把心理咨询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工作”混为一谈。要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咨询者走出困境。
三、通过各学科教学和利用体育手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的、有意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要客观、科学地判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核心,要达到高质量的目标,健康教育是最直接、最基础的工作,通过对2008年全科住院病人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护士、病人和环境等三个方面,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护士方面
1.1护士缺乏健康教育服务理念,根据护理注册法规定,护士有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这就从法律上规定了护士即是护理者又是教育者的双重角色,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护理人员着重于执行各项治疗,不能正确认识护士角色的多元化,对健康教育角色意识淡薄,给开展健康教育带来了困难。
对策:更新护士服务理念,改变护士只重视执行医嘱的传统方式,主动运用护理程序,“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核心”,全方位的为病人服务,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做好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一体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边操作边做健康教育,病人易接受,并非需要刻意按照时间去做。
1.2护士知识受限,缺乏教育能力。因为现在的护士多为普通中专毕业,护理队伍年青、知识面较窄,进行健康教育时不能对所掌握的知识运用自如,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不了解健康教育的基本程序,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有时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
对策:对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护士素质,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健康教育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掌握专科疾病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获得患者的信任。
1.3护士对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形式单一。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只根据病种,内容缺乏个体针对性,多采用讲解,单向传播的多,患者及家属反馈少。
对策:护士健康教育时,应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健康问题,不同的文化层次、年龄、社会角色、社会经历,对疾病的不同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标准示范和指导。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手段,随时给予有效的指导。灵活掌握,多与患者交谈,倾听患者的诉说,注重患者及家属的反馈信息,形成护患互动。
2.病人方面
2.1受传统观念,对护士工作不理解,病人认为护士的工作单纯是打针发药,对护士的信任度依从性远远低于医生。
对策:护士要加强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素质,掌握礼仪知识,树立自已的职业形象,逐步消除偏见,提高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依从性。
2.2病人素质差异较大,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差异。
对策:因人施教,对文化层次高的患者,可选择未知内容,对文化层次低的患者应讲一些通俗易懂的内容,使患者能掌握健康问题的有关知识,自觉地养成健康行为。
3.环境方面
缺乏发挥职能作用的支持条件,如缺乏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保障性。
对策:科室及院里应投入一定的财力来丰富健康教育材料,提供护患更多的学习机会,来提高护士的教育能力。4.结论
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做好健康教育,可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消除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
现在社会环境的复杂,学生接触的环境也日益多样化,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教师跟踪和调节,以期和社会保持同步。
一、健康教育心理讲座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并且根据提供的方法调节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实现自我检查和自我锻炼,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也得到增强。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开设心理辅导课,辅导课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和心理建设机能较低,希望有人能够为他们指点迷津,解除学习困惑。如果学校在这个时候能够开展及时的心理指导讲座,必然给孩子带来较多受益。
二、心理健康和具体学科的有机结合
结合学科教学对心理健康进行渗透,作为心理教学开展的重要途径,在学校学习是学生接触知识的主要方式,每一科的内容学习中都蕴含着重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因此,学科教师最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对学科内容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开展有效地挖掘,设计学科教学目标,准确把控切入点和结合点,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心理健康教学目标在此得以实现,潜移默化,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心理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
校园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最好积极地创造符合健康教育需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相关的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的教育契机,开展较为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在寓教于乐中放松自己的心情,调节心理状态。活动内容最好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或者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自己的心灵深处,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能力。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主要有护士进行的、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护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等;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按教育的目的或内容可分为:疾病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护理健康教育、生理与病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问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教育做为一种工作手段,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预防接种是利用生物制品将免疫原或抗体通过适当的途径有计划地接种于人体,使之对相应疾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接种不仅是一种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且是控制以致最终消灭某些传染病最根本的措施。然而在日常预防接种工作中,我们在社区进行儿童接种摸底调查时发现一些问题。
许多儿童因为缺少信息而漏接种。城市居民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医院出生,婴儿一出生便得到有效的接种,同时,对家长进行了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已接种的健康儿童都能够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完成以后的疫苗接种工作;新生病弱儿在其病愈后也进行了补种。但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中有一部分在家中分娩的儿童未进行疫苗接种,家长因逃避计划生育,或因认识不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抱着不打预防针也不会得病的侥幸心理,造成疫苗的漏种。
许多家长因缺乏预防接种的常识,忽视了恰当的家庭护理,致使很多儿童出现一般不良反应加重,或出现不良反应未能得到及时处理,既对儿童造成身心痛苦,又耗费了家长的精力与时间。另一方面,许多家长对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的红、肿、热、痛,以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等不良反应不了解,误以为接种人员操作不严引起的感染,以致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预防接种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它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支持配合,如幼儿园、学校及居委会的协助等。这就对预防接种人员提出了另一方面的要求,即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取得各单位的支持,发动群众协助做好社区预防接种工作。
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开展了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运用现代传播学手段理论技术,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卫生知识和健康信息。我们通过到社区发传单、上门宣传、发动幼儿园的协助、同乡外来工的互相介绍使他们获得预防接种的信息。抓住上门通知接种对象的时机,向家长介绍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做到宣传通俗易懂,并且要掌握家长的心理,宣传知识要有全面、辨证的观念;阐述问题时要注意分寸,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消除家长怕接种反应的心理。这样,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宣传使预防接种易为家长接受,在居民中树立预防接种有益的价值观念,主动接受疫苗的接种,提高接种率,达到“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
加大现场宣传力度,运用适宜的健康传播技巧,力求信息简单、中心突出、便于记忆。接种现场除张贴疫苗种类、计划免疫程序表、预防接种宣传画进行宣教外,指定专人负责登记解答问题。在家长等候过程中,先将各类疫苗说明、作用、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等让家长阅读了解。将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原因向家长解释清楚,以便小孩出现症状后家长不再惊慌失措。让家长了解禁忌证的范围,可减少疫苗的偶合反应,防止加重病情。出现不良反应,不要滥用抗生素,及时到医院进行对症处理,避免了影响疫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设立咨询电话随时处理家长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电话回访。
2.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再认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教学总目标中指出,体育与健康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发展和对自然、社会的适应型及应变能力;使学生增进健康、抵御疾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懂得体育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养成健康的身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体育等手段增进健康;使学生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并能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比赛;提高现代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对体育的兴趣,即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和竞争,提高欣赏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作用。
新课程明确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和本体价值的整合,学生和文化的整合,学科和文化知识、技能及能力的相互整合,学生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的整合。它提出四个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新课程标准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总体目标,满足未来社会对人的体育素质和健康要求。
(2)激发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新课程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学生的动机、需要、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把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真正作为日常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它说明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明显特征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了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提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3.健康教育及学校体育开展健康教育的涵义
随着现代社会健康观的转变,健康教育不能只是单纯进行社会宣传,要从根本上区别于一般的教育与卫生宣传,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是实现特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新时期的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不仅是传授或提供改变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们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服务,而且是促进健康氛围的逐步形成,唤起群众同自己不文明、不科学的行为作斗争。健康教育不仅要采用各种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作出合理的的选择,而且应通过宣传争取政府的有效支持。人类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受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的影响,健康教育已超越医学的范畴,涉及社会的诸多领域,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作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健康教育是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人们一方面通过自我学习或相互学习取得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多部门、多学科的社会实践获取经验。
学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不是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之间内容的简单相加或机械拼凑,而是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渗透或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综合学科。现代健康教育的内涵是“健康不仅指躯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健康教育是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智力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体育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建立以体育为调节手段的生活方式,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驭生活的目的。
4.学校体育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身体教育。通过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相结合,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来掌握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
(2)社会意识教育。通过体会体育各项运动中技术战术的相互配合协作来提高个性并完善需要作用于人与社会的支点。
(3)智能培养。促使人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下不断进取,完善自我,开发潜能。
(4)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运动中所经历的各种喜怒哀乐体验,使其认识事物的各方面来把握自己,并不断地成长。
(5)情绪体验。通过运动中鲜明、强烈的情绪体验,认识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学会积极地调节情绪,人能够处于信心百倍、精神振奋的学习、工作状态。
(6)营养方面。营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源泉,适宜的营养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糖、脂肪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合理营养对于人体具有十分的保健作用。
(7)卫生因素。卫生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因为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物质交换的停止即意味着死亡的到来。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活动场所,学校的卫生状况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有直接影响,关系到我国民族健康水平的大事。如:教室的卫生,宿舍的卫生要求,食堂的卫生,以及教育过程的卫生和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等等。
(8)自我价值实现。人在体育实践中会认识到,人生的快乐是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获得的。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思想开放、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易于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他们较易形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首先,学校教育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和学校卫生两条途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体育由原来的对学生进行“身体的教育”转变为“通过身体而进行教育”,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属于身体文化教育),而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生物改造,即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而且将体育作为增进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还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进而增强防范意外伤害的观念和意识,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降低常见病患病率,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其次,学校健康教育是关于学生身体保养或养护的系统教育。它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掌握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通过改善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最终达到育人育体的目的。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两者在以学生身体为对象上是共同点的,前者通过身体的活动达到优化健康的目的,后者通过采用外在手段达到这个目的,都是为保持学生健康服务的。可见体育更为积极、更容易调控。虽然这并不能解决健康教育的所有问题,但学校体育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不可缺少和至关重要的载体,它不仅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重要手段,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詹华宁.对健康及健康教育的认识.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作松.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
[4]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
在目前医疗市场化的情况下,卫生服务营销已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医疗服务已由原来治疗疾病、延长生命、降低病死率,拓展到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和优化生存环境,增进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病人社会能力改善与维护[1]。医疗服务包括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活动过程,是医院及医务人员以实物和非实物形式满足病人需要的一系列行为。它是医疗和服务的有机融合,包含疾病诊断、治疗等职业技术过程,也包含满足生理和心理素质需要的服务过程。医疗服务由3个基本层次构成:核心医疗服务、形式医疗服务和附加医疗服务。医院健康教育是附加医疗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是卫生服务单位以知识为营销内容,以社会为营销范围,以广大群众为潜在客户的知识营销手段。因此,在健康教育中开展服务营销是卫生服务单位开发市场潜力,赢得竞争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
1卫生服务营销的必要性
1.1满足市场服务需求
人们的健康需求具有多样性,目前注重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的人逐日增多。医院作为卫生服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主动为满足人们的健康意识变化与健康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服务。
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医院服务把注意力,从单纯的治疗疾病扩展到满足病人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上。注重医学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服务途径,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卫生服务单位要树立以满足病人需求为目的的服务营销理念,不断延伸视点,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营销。
1.3有效地将健康需求转化为需要
医院健康教育是一项附加的医疗服务,是卫生服务单位的重要职责;它是一种治疗手段,是医护人员教育能力与素质的体现,是服务质量的保证[2];同时也是挖掘医疗资源的重要手段。实实在在地为病人健康着想,通过治疗各环节有效地将病患的健康需求转化为需要。病人维护了健康,而医院也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2卫生服务营销运用于医院健康教育
2.1社会营销
开展义诊、下乡服务、健康教育橱窗宣传、讲座、社会健康公益活动、卫生咨询宣传活动、健康知识竞赛、健康形象大使等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树立卫生服务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形象。
2.2社区卫生服务营销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六大功能之一。社区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提供社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老年保健、社区人群健康检查与疾病普查、临终关怀、家庭健康咨询、心理咨询、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营养膳食指导、科学健身运动指导、科学改善和保护生存环境等服务,满足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同时能获取社区对健康与医疗服务的需求信息,为卫生服务单位及时调整服务结构与合理分配、利用资源提供可靠的信息,是典型的营销行为。
2.3网络营销
2.4关系市场营销
这有3个层次。①财务层次。是通过价格因素刺激病人购买服务,很容易被模仿,比如赠送健康体检卡、节假日优惠等。②社交层次。重视卫生服务单位与目标人群之间的社交关系,强调个体化的服务。要求卫生服务单位制定统一的健康教育服务方法、制度、规范等,主动与目标人流,通过健康教育方式,随时收集信息并及时调整服务结构。
③结构层次。主要通过增加技术投资、利用技术成果,及时收集目标人群需求信息,精心设计服务体系,强调个性化服务,如会员制服务、临终关怀、心理康复等。通过卫生服务单位与目标人群、政府机构,及其他公共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建立稳定的关系。
2.5文化营销
对健康教育服务而言,产品文化营销主要是指健康教育服务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形象等整体素质,同时也包括根据目标人群的文化背景,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服务。在健康教育服务范围,品牌文化营销主要是指卫生服务单位以自己特色或优势形成的健康教育服务品牌,为目标人群提供优质的品牌服务。通过健康教育服务的各种制度、服务规范、人员素质与形象,让目标人群认同与满意,从而促进卫生服务单位文化营销。
3讨论
我国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居民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和健康教育,采取措施,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促使居民从有病求医向保健求医的观念转变,主动预防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防病,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自身的建设,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包括根据辖区居民的需求,增加服务项目的种类和改善服务质量[3]。
将营销策略用于健康教育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方向。通过与目标人群的交流,可以获得很多潜在的健康与服务需求信息,了解他们对卫生服务单位服务的知晓与满意度,亦是其反馈服务质量的渠道,便于卫生服务单位及时调整服务结构和促进流程再造,从而提高卫生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
健康教育服务以知识为载体,是实现卫生服务单位进行知识资本经营与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传染病是临床殊的病种,传染病患者护理对于传染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传染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它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显著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认可。笔者以肠道传染病患者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为例,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本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住院的肠道传染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46例,平均年龄30、25岁。肠道传染病判断以常规诊断标准为参考,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
1.2 研究方法
以本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住院的肠道传染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护理中开展全面的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教育结果,分析比较患者在教育前后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作为数据录入软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健康教育前后肠道传染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前,患者对于肠道传染病的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很低,尤其对于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不清。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后,知晓率明显提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0.05)。详见表1。
2.2 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评价
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达到80.17%,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以百分制为标准,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及时性、趣味性以及全面性。趣味性得分较低,评分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此次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肠道传染病是“粪一口”传播,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肠道传染病可经苍蝇传播,饭前便后洗手可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在外用餐应选择干净卫生的餐厅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家中常备“泻立停”等应急药物,肠道病菌会随手、食物、饮用水等经口而感染等,与肠道传染病相关的知识。健康教育后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提示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的趣味性评分较低,相关人员可以采取各种方式,综合使用文字、图画、视频等媒介增强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从而使患者更加容易理解记忆相关知识。
在传染病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有利于传染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在开展中,突出传染病的特点,教育人群以预防为主,做好消毒隔离。鼓励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增强病人的法纪观念、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使患者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对他人负责。
第二,有利于病人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相关研究表明,98.21%的患者关心自己的病是否传染,96.80%的患者不了解传播途径,而且大多数病人及亲属不知道消毒隔离方法及隔离时间.又恐惧患了传染病。医院已经转向了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及亲属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教育,可以增强病人自我预防和保健的意识,消除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三,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的传播手段和技巧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护理质量。整体护理中,主管护士应该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由于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计划和评估的需要,对于目标人群和社区开展麻风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逐渐得到重视,方法也日趋成熟,改变了长期以来麻风病健康教育针对性科学性不强的落后局面。这方面的相关报告较多。如Giri等[3]对印度农村地区的医学生和医生的麻风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于麻风病的基本知识较为了解,但在麻风病的传染性、主要症状、公共卫生问题及婚姻等方面有错误的认知,医学生较医生更为明显,需要在这些方面予以加强。李孝安等[4]曾经在云南玉溪麻风流行较重的县(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麻风疫点村及非疫点村各3个,对抽取的调查点以随机入户法抽取18岁以上的大众人群各10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对麻风的认知、行为及态度。结果村民对麻风的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等知晓率偏低,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麻风病人存在恐惧与歧视。作者认为麻风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防治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患者仍存在偏见,今后需加强对大众的麻风健康教育。王景权等[5]曾经使用个别指导、发放宣传单和有奖测试的方式对浙北农村地区农民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农村居民对麻风的基本知识均有明显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并不同步,对于麻风的传染性、麻风残疾的预防以及麻风的皮肤损害等知识点,健康教育后知晓率仍相对较低,对于麻风病的态度有一定程度转变,但是与麻风患者日常交往的意愿没有变化。总体来看,随着国内外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增多,今后建立相对标准统一的麻风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能性将逐渐加大,更有利于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的计划与评价。
2 健康教育成为歧视干预的基本策略
麻风病歧视是指对于麻风病受累者及其相关人员持有的一种以贬低、疏远、排斥、敌视、不公平对待为特征的一种混合的态度和行为状态。本世纪初以来麻风病歧视受到高度的重视,消除歧视被列为麻风病健康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开辟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新的领域。如王景权等[6]曾经调查浙江省农村社区普通村民314人,结果发现其针对麻风病的歧视平均得分为(10.57±4.18)分(总分20分),10项歧视形式中前5 项依次为不愿小孩到病人家玩(1.44±0.68)分,不愿与麻风病人打牌娱乐(1.38±0.68 )分,不愿与麻风病人一起就餐(1.35±0.62)分,不愿用麻风病人家的粮食蔬菜(1.33±0.68)分,不愿使用麻风病人的工具(1.31±0.61)分,刘盾等[7]曾经对385例麻风病人的家属进行歧视的相关调查 ,麻风受累者家属麻风歧视得分为0~10分,平均(3.72±2.47)分,处于低位水平。家属麻风歧视最严重的形式为不愿意病人接触小孩,其次是在家庭事务决策上不够尊重病人。麻风受累者家属麻风歧视的相关因素为: 年龄、治疗方式知晓程度、麻风知识知晓程度。Raju等[8]在印度通过在社区成立麻风歧视消除组委会,并由组委会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结果这种形式效果很好,也被社区所接受,有效地减少了社区对麻风病的歧视。Hugh等[9]在南尼泊尔开展了“歧视消除运动”,作者先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和假说,确定了麻风病人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该计划于2002年开始实施,首先建立了自我护理小组,然后逐渐发展成自助小组,给予了微型贷款,逐渐发展成有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得到社区的广泛承认和认可。麻风受累者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与能力的建设改变了社会的歧视态度。这一系列有关麻风歧视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歧视的理解,所提供的麻风歧视干预的理论框架和现场工作经验,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麻风歧视干预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