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统计学的基础理论

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1 09:21: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统计学的基础理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统计学的基础理论

篇1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上对信息技术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对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鉴于专家对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大量研究和证明,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和信息对人们生活的重大推动作用,尤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它们是科学知识及其团队的合成和结晶,依靠着科学团队的知识储备和智力,利用集群产业的优势,带动了当地经济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靠着学科团队的优势形成学科集群,将科学团队的知识运用到产业集群中去,然后进行推广销售,这不仅给产业集群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为下一步进行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基金。通过学科集群产业集群二者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成功地带动了本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学科集群二者的相互配合,协同创新,是我国目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学科集群以下简称为双集群。

1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学科集群日益壮大,这不得不说得益于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但是,他们之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且产业学科集群也并不是不相矛盾,天然就具有相互协作的能力。学科集群向产业集群输出的知识只有储备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激发集群内部各要素的创新与协作,进而促进集群的发展,才能促进集群的壮大。

所以产业与学科集群的相互协作是一种全新的创业模式,是集群内各创新要素之间、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合作、依赖促进的关系,促使集群内创新资源在合作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而使集群创新协同能力得到动态持续的发展。

2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特点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二者的相互协同创新是用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而且渴望在短时间内解决,因此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有其独到的特点。

①广泛性。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产业部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进行横向协作的方法和纽带,如果任何一个链条出了差错,效果就发挥不出来了。

②拓展性。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协作创新领域已由国内的转向外国学科集群,外延扩大。企业开发的方向也早已由自主转向协作,另一方面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从最开始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发展到二者的联合体,加强了合作的力度,深度与广度,内涵也在持续更新。

③竞争性。一方面,产业集群对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引入,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与高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作中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克服了以前的行政“摊派”也或“撮合”结合的毛病。这些优势,都为产品增加了更多的竞争力和高科技含量。

④互补性。资源与信息的互补是双方协作的原因。他们协同创新因为各有优缺点,可以优势互补,形成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构成了两者的互补性。

⑤开放性。协同创新的着眼点在于开发研究,开发研究必须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实验室进行的也是基于实际的了解;而且其开发研究很多时候是两个集群科研人员共同进行的,开发研究的成果首先要经过中试实验;最终还要经过市场的鉴定,这些都反映了协同创新的开放性。

⑥风险性。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想要取得成功,实行产业化,必然会遇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投资与风险投资和市场创新等几个问题。基础应用研究要么是为了学术价值,要么是为了探索研究方式,不考虑短期的直接的利益。而产学研合作所进行的研究开发则不相同,他首先考虑的因素则是他能否取得的利益,他所研究出来的成果都要接受市场的鉴定。

⑦多样性。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方式已经从项目合作为主,发展到平台共建、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和信息融通等,有的企业已开始实现以资产为基础的机制转换,共同建成长期稳定的联合体。有的因人才交流相互输送,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集群。共同创新进行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技术转移,是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生意买卖关系。

⑧收益滞后性。协同创新双方为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投入的现有资源,产生的市场收益是滞后而且是难以预期的。具有风险意识的双方,只有对与协同创新有关的各种经济、科技、社会变量的未来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做出理智的决定,才能解决收益滞后性给投入者带来的困扰。这种对收益的评估是决定投入的主要方面,它可以决定投入量或者是否投入。

3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

了解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是他们之间共同产生效应的前提。在他们相互协作期间,一方面,产业集群可为学科集群提供具体数据与合作研究的基金,又可为学科集群提供实验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科集群则可为产业集群提供技术团队风险评估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学科集群也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建议可在企业内部实施激励措施,可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两者的协同创新是一种双赢,不仅对企业、科研院所,还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两个集群协同作用,一起完成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整个过程或创新的某些环节,通过这两个集群的优势互补和集群资源共享,创新能力与支柱系统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可以极大地提高创新效率。惟有不间断地创新科研能力才能促进产业集群稳步健康地发展,所有现有的产业集群建设,企业都是更多地注重产业内部的生产,忘却了与科研团队进行协作提高创新能力。企业惟有与科研团队进行协作才能拥有持续的创新力,企业凭借科研团队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团队也只有通过企业提供的经费,才能继续发挥创新能力,在科研创新上也才可能有更大的突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让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相互协同共同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两者协同创新能力的结果与评价则是督促他们共同努力的因素。

4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作出了积极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从而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进而有利于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晓莉.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2012(04): 29-30.

[2]邵云飞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4):79-84.

[3]徐乾.基于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的现状分析及展望探讨[J].价值工程,2012(26).

[4]徐乾.如何以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商业时代,2012(28).

[5]赵剑冬,曹育红.面向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3(06).

[6]D’ESTE P,PATEL P.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in the UK: What are the factors underlying the variety of interactions with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2007,36(9):1295-1313.

基金项目:

篇2

一、引言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⒈ 关于学习的含义

⒉ 关于学习的方法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⒈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⒊ 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⒈ 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⒊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六、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的革新

⒈ 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

⒉ 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⒊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课例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1][14][15]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棽黄胶鈼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面我们就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关于学习的含义 [1][2][4]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学习的方法[8][9][12]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⑴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⑵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⑶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⑵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⑶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教学模式。

那么,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又应是怎样的呢?如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1][8][13]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⑴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⑵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⑶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⑷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⑸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⑴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⑵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⑶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篇3

随着近代机械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摩擦、及机械传动等分支学科迅速发展,深化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它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机构的基本分析方法、选择常见机构类型及一般工作条件下常用零部件的能力。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分析一般机械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具有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领域的机械设计人才,因而不同专业的设置应运而生[1]。

近年来,西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开设了机电工程、包装工程、工业设计、生物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其他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乃至到工作岗位后,都会经常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通用和专用机械,应该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因此,“机械设计基础”是工科机械类及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教改和探索,特别是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做了改革。在适应不同专业设置过程中,“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做了相应修改,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变动。理论课程学时包括64,56,48学时,下面就我校目前不同学时对应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做解析。

1.课时64学时的内容设置

“机械设计基础”上半部分主要讲述各类常用机构的设计和应用,即机械原理部分;下半部分主要讲授通用零件(连接零件-螺纹、键等;传动零件-带、链、齿轮等;轴系零件-轴、轴承等)的设计计算,即机械设计部分[2]。这两部分内容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体系的系统和完整。通过原理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机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运动分析获得杆长等长度尺寸;通过设计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通过计算准则获得零件的主要尺寸,并通过结构设计得以确定零件的其他尺寸,完成设计工作[3]。

课时64学时设置用于机电工程、包装工程、工业设计及机电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四年制本科教学[4]。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向这些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及基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大多数将在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护等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机械系统及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为以后机电系统、包装机械等的设计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前续已经完成《工程制图》、《工程力学B》、《热工基础》等课程学习,后续还将进行《智能仪器设计》、《机械CAD/CAM》、《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学习。为适应这一教学要求,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加强了对机械相关概念的讲解,对机械的现代设计思想和方法做了较多评述,以使学生了解现代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由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可能会应用到机构运动分析、联轴器的选择、滑动轴承的设计这些方面的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联轴器的类型和选择方法、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及设计计算这些知识点应加以设置。在讲授过程中,对关键公式进行推导,使学生了解其由来,加深了解。如V带传动中由于楔形增压原理使当量摩擦系数大于平带传动的摩擦系数;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拓展,如宽V带主要用于调速的原理加以阐述,使学生明白带传动可以用于机械无级调速中,从而开拓其创新思维。

2.课时56学时的内容设置

课时56学时设置用于生物工程四年制本科教学,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灌装、装卸等机械知识,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领会各种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

为适应这一目的教学要求,在理论教学内容上,主要讲解常见机构的选型、通用零件的设计计算,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透彻,了解一般机械的设计过程。由于课时较少,课程内容减掉机构运动分析的相对运动图解法,联轴器的选择,以及滑动轴承动压设计。讲授时除了要结合工程实例,还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适当设疑,让学生课余时间回味与思考。

3.课时48学时的内容设置

课时48学时设置用于建筑环境及能源应用工程四年制本科教学,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建筑设备系统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保障等方面的技术工作[2]。

由于该专业的学生对机械方面知识接触较少,对课程中涉及的各种机构、结构难以理解,同时理论课时设置少,为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在教学内容中注意重点和难点内容。相对56学时教学内容,取消了该专业设备上出现很少的轮系教学内容,适当精简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的部分讲述内容,如对常见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进行重点讲述,而对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进行删减。

随着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代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质量以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要求,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实际的工程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陆萍,宋可总,栾莹,孟剑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49-51.

[2]秦小屿,朱维兵.机械设计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蒲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4

《语言学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叶蜚声先生和徐通锵先生合著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初版于1981年,此后在海内外多次再版,广受欢迎。教材得到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编写原则很好地满足了语言学基础理论教学的特殊需求。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基础理论课,也是语言学的入门课。课程要使学习者藉此了解当代语言学领域的概貌,掌握语言学研究中基本概念术语的内涵,对语言本体的一般性质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要使学习者得到基本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学习中体会到理论的系统和严谨,从而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

原版《纲要》能在这两个方面为语言学教学提供支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材的两个特色。

其一,教材整体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原版《纲要》没有对当时语言学研究中的各种观念方法做面面俱到而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立足于基本的语言符号观念和结构思想,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为主线构建了体系的基本框架,对语言学中的基本问题,包括语言的基本性质,语言结构各个层面基本单位的确立原则和结构关系,语言的总体发展特征和语言系统的演变规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做了简明而系统的阐述。清晰的脉络和一贯的理论体系更利于初学者对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对学习者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

其二,教材尽可能地吸收了当时新的语言学研究思想。原版《纲要》不仅参考了当时国际上新出版的各种语言学专著和教材,而且综合了当时新的汉语言研究的成果,包括编著者个人的研究成果。所有这些内容都有机地纳入了教材的整体框架,各得其所。这使学习者由此能直接了解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

原版《纲要》这两方面的特点体现出基础理论教材应具备的系统性和开放性,这使其在语言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年来产生很大影响。此次《纲要》的修订正是为了在保持原书特色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使教材更好地满足语言学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研究领域有许多新的进展。语言研究的取向,从单纯地强调重视口语形式转为言文并重,从单纯地强调语言共时研究转为共时和历时结合,从回避语义研究转为重视语义语用研究。人们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语言与外在经验世界的关系、语言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们对语言整体的理解已经由同质静态封闭的小语言系统转向异质动态开放的大语言系统。作为学科入门教材,应该使学习者感受到学科的生命力,看到学科不断发展的趋势和广阔前景,了解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我国教育部规定,20世纪出版的高校教材必须修订才能继续使用,就是为了使教材能及时反映出学科的最新发展。

在原版《纲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科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教材、教员、使用者的连续性的需求。在国外同类教材中,美国弗洛姆金(Fromkin.V.)等编著的语言学基础教材《语言导论》(AnIntroductionto Language)在语言学界一直影响很大,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这部教材自1974年初版后,已修订了8版,2010年出版了第九版,不断把语言学的最新思想纳入教材,传递给学习者。可见一部具有开放性的经典教材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生命力。

原版《纲要》编著者徐通锵师在生前已确定《纲要》的修订意向,决定以原教材为基础,修订原书内容的30%以反映语言学的新发展,惜未能如愿。此次承担《纲要》的修订也是完成徐先生的临终嘱托。

基于以上原因,《纲要》的修订依托原书的理论框架,大的章节没有变动,整体上力求保持原书的特色,使教材内容既具有理论上的系统一贯性,又具有开放性,反映出语言学领域的新进展。下面就修订版《纲要》的理论框架和修订内容做概要阐述。

一、语言符号观念

修订版《纲要》仍然把语言符号观作为核心的语言观念。这一基本的语言观念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基础。因此,理解语言的符号性质,是把握语言结构系统的各个层面结构原则以及各层面结构关联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这本教材整体框架的立足点。

语言结构的很多性质都与符号性相关,包括语言状态和历史变化的各个方面,但与符号性直接相关的是其表义性,即语言是用形式表示意义。形式与意义关系的研究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语言的形式是多个层面的,意义也是多个层面的,语言研究就是探讨语言系统多个层面的形式和意义的关联,或者这种关联的变化。这既包括基本符号单位的意义,如语素义或词义,也包括各层次符号组合的意义,如短语义、句义等,既包括反映语言符号和经验世界联系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也包括指向语言自身结构关联的关系意义,等等。

这一部分修订的内容主要在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个重要的改动是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语言符号性质的示意图做了部分改动,把现实现象分为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对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心理现实和符号意义的相互关系做了阐述,同时也说明了符号在心理认知中的重要性。

原版:

现实现象可分为客观现实和心理现实,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客观现实现象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客观现实现象并在大脑中经过脑神经的综合处理转化为心理现实。心理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但由于感觉器官等自身的局限,人并不能感知把握全部的客观现实。同时,虽然心理现实中的主体是源于人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但其中也有超越客观现实的部分,如幻想,神话等等,都不属于对外在的客观现实的直接认知。所以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并不完全一致。

语言符号的产生是基于对心理现实的编码,所以语言符号直接指称心理现实,符号的意义经心理现实的中介反映客观现实。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有一套符号。符号可以有视觉形式、听觉形式等各种物质载体,但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符号帮助人达成对外界的认知,储存认知的成果,并且发展人的认知能力。符号固化了已有的认知成果,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使更多的客观现实现象得到认知,转化为心理现实。语言符号的产生还扩大了心理现实的来源,人们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接收间接的经验,获取更多的知识。

我们强调语言基本符号的编码包括两个方面:

(1)通过对心理现实进行离散化的分类概括,形成各种概念,即符号的意义。

(2)使这些概念与可直接感知的形式(语音)相联。

两个方面是任何一个语言符号系统都具有的,但又都是在特定社会群体中实现的。语言符号对现实的类分,以及符号音与义的关系,都是社会约定的。因此,虽然能够运用符号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但具体的语言符号在不同的社会各不相同。

关于语言符号二层性的内涵也是语言符号系统部分修改的重要内容。二层性是一个重要的一般性的符号性质。从符号编码的一般性质看,符号的二层性是指一个符号的形式是由若干成分构成,这些成分本身没有意义。人们发现二层性作为信息传递手段是内在于自然的原理,它还存在于基因代码中,四种核酸基构成一切生物。可见二层性会极大增强符号信息传递的效能。二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个符号的形式是由若干成分构成,这些成分本身没有意义。

(2)符号的组合结构上具有两个层面,这涉及复合符号的构成与语音形式间的关系,涉及到符号系统的表义性。

原版《纲要》关于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介绍基于美国描写主义音位学,着重强调了二层性的第一个方面,而忽略了第二方面。原书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表述为音位构成了有意义的符号的形式。虽然用双线箭头与单线箭头区分了有意义单位和无意义单位,但不同性质的单位处理为单线性的组合关系,这没有完全反映出语言符号二层性的结构关联。修订版《纲要》强调,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语言的组合可分析为有意义的符号层面的组合,即语素、词、词组等语法单位组合,同时还可分析为无意义的语音形式层面的组合,即音位、音节、音步等音系单位的组合。音系单位的组合为符号层面的各级单位提供了语音形式。同一层面上的小单位和大单位是构成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单位则是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的关系。比如音位按特定语言的规则组成该语言的音节,音节按特定语言的规则组成该语言的音步,而所组成的音节、音步则为该语言的语素、词等语法单位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形式。我们可以图示如下:

音系层面:音位音节音步……语调段

符号层面:语素一词一词组/短语一句

音系层面的单位和符号层面的单位不构成组合关系,而是一种跨层面的关联。不同语言的音系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常规关联并不相同。比如汉语的“字(语素)”整齐地对应一个音节,英语中的语素虽可以说是最小符号却不与任何一级音系层面的单位有整齐地对应。而英语中的“词(word)”在音系层面整齐地对应一个重音段。这种有整齐对应的关联单位是一个语言符号系统中两个层面间的枢纽,也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确定的语音编码模式,也与更高层面的符号组合形式相关联。

由于语言符号的二层性,语法研究在探讨各层面语法结构关系时不能无视音系层面的韵律特征,修订版《纲要》对于音系层面的描写相应地做出了重要修订,介绍了汉语层级性韵律单位及其与语法语义的关系(在“语音与音系”一章还调整了原版的部分音标和发音学术语,此不详述)。

总之,教材通过阐述符号与认知的关系,说明了:语言符号性和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是统一在一起的。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层次性、组合递归性、能产性等各种性质体现出语言的共性。符号编码的概念范畴分类、符号的语音编码模式等具体语言形式构成,则体现出符号的社会约定的一面。符号的二层性既体现出语言普遍具有的语言结构多层面的结构性质,同时也反映出不同语言具有音系层面和符号层面不同的结构关系模式。

语言符号观作为基本的语言观念是全书的理论基点。

二、结构思想和功能的视角

20世纪上半叶,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占主流,结构主义语言研究对语言基本性质的探索,对各种语言材料较全面的分析描写促进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其中包含的重要语言学思想成为当代语言学l的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受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影响,强调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把语言看作一个结构整体,一个由相关的各个部分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个要素的实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正如索绪尔所言:语言是形式(form),不是实质(substance)。基于这一思想,语言中每一层面的单位的性质都取决于它在系统中的地位。语言研究要着力分析描写各种具体语言的结构单位及其结构关系。

单位间的依存关系可以归纳为两个维向的基本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对术语源于索绪尔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基本内涵大体是一致的。不过,索绪尔因为更强调整体性,所以句段关系中还包括组合单位和整体结构的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系统中的所有关系不外乎这两种关系。

原版《纲要》立足于结构主义语言思想,把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为贯穿全书的总纲,每个层面都以单位的确定和单位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加以描写阐述。每一层单位的确定都离不开它在结构中的地位,离不开它与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关系。明确单位的确定原则,讲清单位间的各种依存关系,是共时部分每一章内容围绕的中心,也是把握每一层面结构形式的基本线索。

修订版《纲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结构主义的基本精神,同时我们在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把握中采取了功能主义的视角,在语义、语用层面的阐述中突破了语言内部结构静态分析的封闭格局,阐述了语言和外部经验世界的关系,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分析描写中也不再限于基于线性分析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描写。

功能的视角是从目的性解释一个事物存在的原因。在修订版《纲要》的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中,我们把语言的功能概括为两种基本功能: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现代符号学观点认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生物适应,就是为了模写世界。作为模写世界系统的语言的发展与智人的进化是同时的,而语言用于社会交往则是进化中的再适应(TA.西比欧克,S.M.拉姆1991)。模写世界和社会交往正与语言的思维功能和社会功能相对应。说明语言的这两种基本功能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语言符号本体结构形式各种性质特征都是为了满足这两种基本功能。

我们在第一章对语言的两种基本功能做了总体上的论述。“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节中强调了语言与思维认知的密切相关性,并介绍了其神经生理基础。“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节则进一步区分了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在其他章节对于语言各个层面的分析描写中,我们都看到了语言形式特征与这些基本功能间的联系。

功能的视角使语言形式研究具有了开放性。我们为什么使用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为什么这样使用语言?我们在使用语言做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把语言和它存在的周围世界联系起来。重要的是把语言符号本体和语言使用者、和使用环境联系起来,反映出语言结构形式不是孤立的存在。在语言研究中,语法学关注的是语言内符号与符号的关系,语义学关注的是语言符号及其组合与语言外经验世界的关系,语用学关注的是语

言符号及其组合与语言使用者(话主)的关系。三个层面相互依存。语义语用的一些重要的范畴,如(句法)语义特征中的“有生性”、“可控性”,施事、受事、工具等论元角色,与说话人主观交际意图相关的焦点、话题等等,在某些语言中已编码为语法的一部分。修订版教材在对语法、语义和语用的探讨中,从功能的视角出发揭示出意义表达的不同层面,以及这些层面间的内在关联。实际上,这些观念在当代语言研究中不仅限于功能派,也为形式派广泛采用。

我们在第四章对“句子”的定义中增加了其语用单位性质的说明,指出句子既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交际单位,具备“语气”等与说话人相关的成句范畴。这一定义兼顾了语法、语用两个层面。从语法层面看,句子是运用句法规则构造的最大结构单位。这里的最大不是从符号序列的长度上讲,而是指句子以上其间的关系不再是句法结构关系,而是属于语篇层面的研究了。作为语法层面的单位句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形式上的特征,如是否一定是主谓结构,是否具有主谓一致关系,是否有定式动词等,不同的语言间是有差异的。但从功能的角度看,句子作为语用层面的最小交际单位在起作用,这在各个语言中是共同的,也是句子不同于语法层面其他单位的重要属性。从语义表达看,句子真正把基本符号的意义整合起来,把语言与外部经验世界,与说话者联系起来,是语法层面与语义、语用层面的枢纽,在修改比较大的第五章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第五章由“词义”改为“语义和语用”,增加了句义和语用两节,集中探讨了语言意义表达的不同层面。

词义部分增加了“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和“语义特征和语义场”两个小节。词义部分内容的增加是基于现代语言学研究中日益凸显的语义网络的重要性。词汇或人类概念的层级网络系统在语言学及信息处理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理论都涉及到词义系统的研究,同时也是探讨词义和句义关系的重要途径。

句义部分首先增加介绍了句子的语义结构。包括各种语义角色,以及语义角色和句法成分的关系。涉及到语法结构中动词和相关名词的搭配关系如何反映人类的经验世界,强调了语义结构是现实世界事件结构的模式化抽象,说明了人类认知上的共性与语法表现的不同。其次介绍了重要的句法语义范畴,如人称、指示、时、语气、情态等范畴。这些范畴的表达使句子语义结构所描述的事件或现象与具体的说话者、说话时空关联起来,使句子的功能真正获得实现。所以这些范畴也是成句范畴。此外,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以探讨语义上有联系的句子中,短语义、词汇义和句义之间可推导的关系。

语用部分把语言表达与说话人的交际行为、语言使用的语境联系起来。介绍了语境的分类和语篇组织中的话题-说明、焦点-预设等句法、语用范畴,直接涉及到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交互主观性的表达。这一部分还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更直接地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的性质。

功能的视角和语言的结构思想是统一的。20世纪结构主义的重要流派布拉格学派就是结构主义中功能主义的代表。他们强调语言的结构性,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关系,但他们并不把语言看成可以脱离使用者而存在的静止而封闭的符号系统。相反,他们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一个功能系统,正是语言的功能制约着它的结构形式,或者说语言形式是因功能而存在的。从功能到形式成为布拉格学派语言研究的重要的视角,这使得他们的语言研究具有了相当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而且,正是由功能的视角,他们提出音位与作为物理事实的语音的不同,音位重在区别功能,由此形成了经典的音位理论。而语法研究中功能的视角促使布拉格学派区分出结构关系的不同层面,从而使语言研究从句法结构走向篇章结构。

语义的表达是多种意义范畴多层面的实现过程,而非单层线性的组合过程。对句义以及更复杂的篇章话语的语用意义的把握,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词汇义的组合搭配,词汇概念意义与句义中涉及的意义范畴,如施事、受事、工具等,以及篇章语用中涉及的范畴,如话题、焦点等,并不在一个意义层面上。因此。基于线性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不能把握其间的复杂关系。修订版《纲要》对这一部分的阐述没有囿于组合聚合两种基本关系的描写。

不过,从宽泛的意义讲,语义语用这一章的阐述和组合聚合关系的总体线索并不矛盾。事实上,对词汇语义的范畴分类以及语义网络系统研究的深入离不开句义和篇章义的研究,词汇义的研究目的也是为了句义和篇章义的表达,寻求二者间的对应关系,始终是探求话语语义表达一般原则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材这一部分的修订一方面反映了语言学的新进展,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教材开放的语言系统观念。

三、文字和语言的相关性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从最初的语言研究开始就纠结在一起。许多独立的语言研究传统中,最初表语言的概念范畴都与文字是统一的,如西方的word,grammar,中国的“名”,“字”。其实文字的产生就是对语言的不自觉的分析。由于这一点,语言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借助于文字对语言的分析。

撇开语言研究和文字的历史渊源,就语言和文字自身的关系而言,二者也是极为密切的。作为语言最重要的辅助编码系统的文字,与语言的性质、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融入了语言历史演变的进程,是了解语言基本性质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

例如,汉字有大量在现代汉语中的同音字。这些同音字中有些是语音变化造成的,语音演变使原本不同音形的语言符号具有了同样的语音编码,如剑(咸开三见母)、件(山开三见母)、践(山开三从母),这些字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同音;有些则是同一符号单位随着语义引申逐渐在本族人心理中分化为不同的符号单位,如弯和湾(皆为山合二影母),原和源(皆为山合三疑母)。这些同音字在语音形式上并不能区别开,但汉字一方面保持了有区别的符号单位的字形对立,另一方面通过形声字的创造固化了由于词义引申产生的新的语言符号,成为重要的辅助编码手段。以往针对新的化学元素所做的符号编码就不是通过构建新的语音形式来编码,而是通过新的文字来编码,如钋、铯,体现出文字的辅助编码能力。

文字和书面语在语言接触导致的演变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汉语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带来的叠置式音变。这些都反映出文字与语言两种符号间的密切关联。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系统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其中文字成为基本的符号形式。文字对于知识积累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既包括口说的语,也包括文字符号体现的文。在这一背景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更需要深入的研究阐释。

在这一章,原版《纲要》对文字的定义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修订版改为“语言的书写/视觉形式的再编码系统”。这一修订是基于对文字的形音义关系的新的解释。

文字作为符号至少具有两个层级,第一层是文字中

的字词层级,指代音义结合的语言码(语素或词),既表音也表意。第二层是文字中的字符,指代语言码中的音或义素,是对语言码的再分析。

文字符号的最小单位和语言符号的最小单位不一定是一致的,但必须有一级文字单位与语言符号的一级单位相对应,这就是所有文字体系都具有的第一层面即字词层面。与字词层面的文字单位相对应的语言单位往往也是语言符号中的基本符号单位,如英语中的“词(word)”或汉语中的“字(语素)”。在书面表达中,这一层面文字单位的组合排列次序和语言单位是一致的,体现出文字作为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的这一层单位往往也与语言符号编码中与音系层面有整体对应的符号单位是一致的。

在文字的第二层面字符层面,不同文字体系体现出不同特点。表音文字的字符是对字词层面指代的语言码的线性再切分,指代音节或音位。而意音文字的字符或表音或表意,是对字词层面所指代的语言码的非线性的分析。前者如英文中的字符,是单纯表音的字母,是对词的语音形式的线性切分:后者如汉字中的字符,表音的声符或表义的义符是对语言符号(字)的语音或语义的一种类分。

把文字符号分为这两个层级可以更好地说明文字的形音义关系。这里我们比较分析一下汉字“睛”和英文sun的形音义关系,按原版《纲要》观点体现为:

字词的形

字词对应的音

字词对应的义

sun /sAn/ 太阳

晴 qing 天气晴朗

从这个描写中我们看不出两种文字形音义对应关系上的差异。但如果从字符层级看,二者形音义关系的不同特点就体现出来了:

字符的形

字符对应的音

字符对应的义

sun s、u、n /s/、/A/、/n/ 无

晴 日、青 /qing(青) ‘太阳’(日)

可见,英文文字体系属于表音文字,字符都只表音,而汉字属于意音文字,字符或表音或表意。文字符号分为两个层级更有利于对世界上现行的文字进行分类,也利于说明文字的历史演变过程。

不管是表音,还是表意,都和语言符号有一定联系。文字是表达语言的,通过语言指称现实现象,这一点不同于图画和单纯的表意符号。不能把文字和语言完全割裂开,把文字看成独立存在的一套符号。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二者都是符号系统,有不同层级的符号单位。在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侧重文字编码和语言编码的不同层面的对应关系的讲解,会使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字体系的性质以及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四、共时与历时的统一

原版《纲要》有三章内容阐述了语言的历史发展,分别从语言的分化、语言的接触和融合以及语言系统的演变三个方面介绍了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当中援引了许多生动的汉语方言学和音韵学中典型的研究例证,其中不乏个人的深入研究成果,如结合中国历史文献,对语言融合的深入研究等。这在当时同类教材中颇具特色。

历史语言研究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分支有其特有的理论方法,比如教材中介绍的历史比较法等。但语言的共时与历时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了解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了解语言结构性质的重要方面。20世纪初,索绪尔虽然提出符号性质体现在语言的共时状态中,但同时他也指出,语言存在于大众和时间中,语言是变化的,而且正是语言的变化昭示出符号的社会约定性和任意性。对语言历史演变的许多解释也得益于现代语言学的结构思想,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中对音变规律的解释就要结合共时部分介绍的语言的结构规则,如音变规律与区别特征、与音位聚合的关系等。

语言学发展至今,把语言的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把语言看作动态的异质的开放的系统已成为语言研究中的共识。语言的历史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修订版教材就此在这一部分做出相应修订,把语言的历史演变总体上区分为语言系统自身的演变和不同语言系统间的接触两个方面,通用语对方言的影响原理上等同于语言系统间的接触,因此原书“语言的统一”一节归入语言接触一章。

这一部分主要的修订在语言的接触部分,这也是近年学界研究的热点。20世纪初,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把语言学研究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强调研究语言系统自身的内部语言学。按此分类,语言间的接触属于外部语言学的范畴。但是,随着语言历史研究的深入,语言的接触在语言历史演变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由此也带来人们对语言系统的新的认识,即语言接触带来的语言系统要素的多层次性。基于这些新的语言演变思想,教材以接触方式和接触程度为线索,以接触结果为纲系统地介绍了语言接触这一语言历史演变的重要方面,补充介绍了语言联盟及系统感染,通用语影响造成的方言层次等新的语言接触类型,对原有表述也做出一些调整,如把“语言融合”改为“语言替换”。

语言接触直接反映出语言的社会属性,不同类型的语言接触更突显语言和社会群体交往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语言接触中的演变也反映出语言本身具有的系统性和开放性间的平衡,如借词、仿译词与源语言和借入语言结构性质的关系,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系统中的语音层次性等。

篇5

在培养目标上,两类硕士差距就更加明显了。学术型硕士要求可以进行基本的专业理论研究,有继续进行高等理论研究的素质和潜力,其中的一部分人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金融、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学术性的硕士生更强调理论学习和理论基础的训练。专业学位硕士则要求较好的专业知识实用能力,了解掌握常用统计方法的思想和软件应用,实践能力强,具有分析解决带复杂数据分析背景的实际问题的潜力,强调的是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各种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实战能力。在国外发达国家,目前均有应用统计专业学位博士,就是说将来在我们国家,优秀的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可以进一步攻读专业学位博士,这类博士应该对实际问题有敏锐的眼光,对各种实用的统计方法有全面的了解,知晓其长处与不足,可以解决复杂的实际数据分析问题,因此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的概率理论基础训练应更加倾向于实际,倾向于在统计学中大量用到的概率论知识。这就决定了对两类硕士在概率论基础知识要求方面有很大不同。在概率论基础方面,由于两类生源的本科知识体系中都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起点,概率论部分基本相同,内容是:概率基础及公式,随机变量及分布,随机向量及分布,数字特征及计算。在硕士生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考虑两类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差异,分别在概率基础课程中安排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篇6

[中图分类号]F091. 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5)03-0018-08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热潮消退之后,产业政策正在再次进入学界的视野。重新关注产业政策的学者主要有两类:一类采取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但是对长期指导后进国家发展的“华盛顿共识”持批判态度;另一类则依据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试图重构推动后进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逻辑。如果说第一类学者更多地是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政策措施进行微调的话,那么第二类学者则比较激进。由于与李斯特经济学具有直接的联系,后一类学者的研究逐渐汇聚为可以称为新李斯特主义的学术潮流。

在本文中,笔者将罗伯特・韦德( RobertWade)、艾丽斯・阿姆斯登(Alice Amsden)和梅迪・谢菲丁( Mehdi Shaeffedin)等秉承李斯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家称为旧李斯特主义者,而把运用制度与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赖纳特(Erik S.Reinert)、张夏准(Ha-J oon Chang)和贾根良等学者称为新李斯特主义者。目前,新李斯特主义方兴未艾,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探讨,例如,1日李斯特主义者关于为什么强调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模式未必会自动地为后进国家带来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重要问题的分析具有说服力。但是,旧李斯特主义者并没有充分地讨论提高企业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的具体措施。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强调管理学基础对于新李斯特主义的重要性。

由于旧李斯特主义者往往将关于发展战略的选择还原为经济理论之争并有将企业能力或生产力

李斯特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的形成机制处理成“黑箱”的倾向,所以直接从旧李斯特主义的文献出发来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具有难度。在这种背景之下,从与旧李斯特主义具有联系的相关研究出发,寻找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的线索就成为现实的选择。我们认为,与旧李斯特主义具有内在联系的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为系统地把握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提供了出发点。

近年来,在比较政治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发展型国家论开始进入我国经济学界的视野。由于具有相近的学术渊源和类似的政策主张,新李斯特主义者对于发展型国家论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挖掘并重温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有助于存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上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确认改进基于新李斯特主义的政策实践的途径。

一、为什么新李斯特主义需要管理学基础

长期以来,后进国家的发展战略受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在新古典经济学家开设的政策清单巾,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占有关键地位。对于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的重视源于以下认识:尊重市场机制和白由贸易原则意味着后进国家依据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而这种发展战略将自动地改变这些国家的资源禀赋,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正如依据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的后进国家在工业化的早期可能在工农业关系问题上落入李嘉图陷阱一样,在初步完成了工业资本积累之后,如果后进国家完全依据静态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则有可能在产业升级问题上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作为发展经济学中的经典议题,李嘉图陷阱描述的是稀缺的土地资源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进国家的工业发展的制约:在这些国家,人口增加往往引起粮食价格上升,粮食价格上升推动工资上涨并压低利润,而低利润意味着企业很难进行设备投资。在这一过程中,获利的只有土地所有者。相对于工业化初期的李嘉图陷阱,比较优势陷阱指的是,在初步完成资本积累之后,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未必能够提高后进国家的竞争力,其表现是后进国家被长期锁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价值链的低端。实际上,对于比较优势陷阱的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凶的分析是新旧李斯特主义的出发点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丁理论依据是否正确,而且受到政策实践的影响。换言之,即使理论依据是正确的,如果政府官员不能或不愿正确地设定具体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企业不能或不愿有效地利用政策环境,那么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或者难以实现、或者伴随成本。实际上,保护国内市场、推行产业政策的一些国家并没有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尽管新李斯特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之间的学术争论仍将继续,但是对于前者来说,在坚持介入必要性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相关政策措施的效率,即如何强化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显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二、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

对于高度重视政府介入的新李斯特主义者而言,政府介入的管理学基础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尽管一些具有新李斯特主义倾向的研究者和产业政策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进入体系化的状态,在相关领域的主流文献中没有占据关键地位。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后进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上,新李斯特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存在长期的论战。对于前者来说,在经济学原理的层面上论证己方的合理性是最重要的议题。

东亚地区的政策史表明,以产业政策为代表的发展战略的出现未必以一个学术流派的压倒性胜利为前提,更多地是一个围绕国家的发展意愿展开的政治问题。换言之,学术争论有助于推动政策范式的变化,但是发展战略的形成更多的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现象,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有学者将产业政策理解为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果,其原因即在于此。实际上,姑且不论中国的政策实践是否符合新古典经济学或新李斯特主义的原则,在现实中,在政府积极推行产业政策的20世纪80年代,支持产业政策的学者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理论基础;类似地,在自由主义的影响迅速上升的90年代,产业政策也没有退出舞台。

对于新李斯特主义者来说,构建管理学基础的主要途径本来应该是从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演绎出具体的政策措施。但是,因为这些理论依据具有比较强烈的纯粹理论的特征,所以这种研究显然不能在短期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更为现实的思路是对尽管没有成为新李斯特主义的主流文献,但是却与新李斯特主义的政策主张一致、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但是,如果我们选择这种研究路径,如何整理这些研究将成为一个问题:尽管这些研究具有近似的问题意识,但是相互联系却并不明确。因此,如果缺乏明确的出发点和分析框架,我们能做的将只是罗列这些研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产业政策为中心,通过对于发展型国家论――与新李斯特主义具有学术渊源的理论流派或李斯特主义的政治学版本――的早期文献的重新解渎,梳理出发展型国家论的两个重要研究传统,并以这样两个研究传统为出发点,对于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确认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

一般而言,学术界认为查默斯・约翰逊( Chalmers J ohnson)使产业政策一新李斯特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之一 成为学术研究议题并开创了发展型国家论。但是,这种流行观点忽视了约翰逊之前的经典研究。实际上,发展型国家论的早期研究具有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两个相互补充的研究传统,前者的代表是约翰逊发表于1982年的《通产省与日本的奇迹》,后者的代表则是詹姆斯・阿贝格兰(Jamcs C.Abegglen)发表于1970年的《日本经营的探求:日本股份公司》。长期以来,约翰逊的著作被奉为发展型国家论的开山之作,阿贝格兰的著作则由于在日本出版而被英语学术界忽视。实际上,阿贝格兰的著作包含了后来被称为发展型国家论的理论流派的所有关键要素。另外,对于本文而言,尽管阿贝格兰和约翰逊的经典研究都包含了以政治过程和企业生产活动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两个思路,但是相对而言,阿贝格兰的重点在于后者,而约翰逊的重点则在于前者。更为重要的是,以政治过程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的研究传统――本文称之为发展型国家论的上行路线或约翰逊传统――成为后续研究的主流,而以企业的生产活动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的研究传统

本文称之为发展型国家论的下行路线或阿贝格兰传统

则流落于主流之外。然而,只有将包含在发展型国家论早期研究中的两个研究传统整合在一起,发展型国家论以及新李斯特主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后进国家的实践。对于本文来说,只有将这样两个研究传统整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系统地梳理关于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研究。

首先,阿贝格兰被忽视的研究包含了发展型国家论的所有关键要素。众所周知,格中克龙的后发优势说是发展型国家论的理论起点,而后进国家如何解决融资问题则是格申克龙最为重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阿贝格兰的研究与格申克龙的思路的相关性是非常明显的:在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分析中,阿贝格兰不但将日本企业对于外部资金的高度依赖视为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明确指出,这种融资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和央行介入的结果。一般而言,齐斯曼关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的关系的研究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论中较早讨论融资制度的经典文献。但是,这一研究的发表远晚于阿贝格兰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阿贝格兰是最早将格申克龙的核心思路运用到关于东_哑经济发展的研究之中的学者。另外,强烈的发展意愿、自主的核心官僚机构、紧密的政商关系和选择性的产业政策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的主要特征,也是发展型国家论的关键要素,而阿贝格兰的分析则涉及了上述所有因素。因此,尽管没有受到发展型国家论者的重视,但是将阿贝格兰定位成发展型国家论事实上的开创者之一当不为过。

其次,产业政策是约翰逊和阿贝格兰的中心研究议题,但是两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路径有所不同。尽管约翰逊重视企业在政企关系中的作用、正确地评价了关注企业层面的生产活动的“企业合理化政策”的意义、甚至将管理学家德鲁克的名言――“只有管理者,而非自然、经济法,或者政府,能够使资源变得有效” 作为《通产省与日本的奇迹》的题记,但是,他对于企业层面的牛产活动的分析浅尝辄止。在总体上,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制度主义倾向的政治学家,他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产业政策的形成过程.并试图将政府介入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相对地,作为管理学者的阿贝格兰对于上述问题的处理方式则完全不同。在论述日本经济的特征时,他将日本企业的组织形态和资金结构与政企关系并列,并倾向于通过分析政府对于企业的融资活动和劳资关系的影响来把握政府的作用。换言之,阿贝格兰的产业政策论建立在对于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来源的分析之上,其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政府介入对于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层而的制度安排的影响来论证政府介入的作用。这种研究思路反映在《日本经营的探求:日本股份公司》之中,在后续研究之中也得到了延续。

篇7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实现理论研究指导的功能最大化”,这是所有研究人员,乃至技术性教学工作都应该时刻遵守的指导方针,所以为了顺应现在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被大量应用在实际生活方方面面的大趋势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切实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工作。

一、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定义与概念

1.1接触器:

由于接触器具有可控较大容量,自身活动性质稳定,功能可靠,工作效率高以及结构经久耐用等特性不仅被广泛应用在远距离操控高频度接断电路,以及容量较大甚至兼具负荷的各种系统物质中,比如各种电热机械装置、电焊机、电动机等,而且由于接触器可以进行自动控制以及欠电压情况下的释放作业保护型调节,所以,在各种进行远距离自动操控中也被作为一种电磁式自动调控开关进行使用(如图一所示)。如果我们将接触器依据自身结构的主触头所通电流类别进行划分可以得到: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两种类别,其中前者种类较为多,而且就我国而言现有常用的自主设计并以进行投产的交流接触器主要有CJ10以及CJ20等系列型号。

(图一:接触器基本结构图)

1.2继电器:

与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点,因为接触器的主触头是可以通过大电流的,但是继电器的却只允许通过小电流。所以,继电器一般在控制系统中只能应用于控制电路里面进行延时,隔离,遥控检测电路从而实现自动转换调节线路以此保证安全性甚至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等功能(如图二、图三所示)。通常按照电气性质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等)和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电磁式、固态式、时间控制式、温度感应调控式、环境风速感应式、以及其他光度声度加速的等感应式继电器。由于继电器兼具反应敏捷,工作性质稳定,结构经久耐用,占据体积小巧等特性被大量应用在日常生活的电力保护,自动化控制,遥控检测等机械装置中。

(图二:常见空气式时间控制功能及电气工作结构图)

(图三:延时功能继电器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图)

二、现有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研究中存在问题

2.1过度关注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由于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更换率有一定实效性,所以教材中理论知识会出现脱离实际应用的实践性。

2.2安装时由于注重理论到位忽略了实际安装作业时继电器、接触器触头接触不牢靠等问题。我们知道继电器与接触器如果发生触头接触不良就会使存在于动静触头间接触之间的电阻增大,产生装置接触面温度超过理论限制,致使装置的面接触形式变成点接触,甚至产生不导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安装时结合理论为指导注意观察仪器触头上是否有油污、花毛、异物;经过长期使用后的仪器触头外表面是否发生氧化;一起上面是否存有电弧等高温烧蚀带来的仪器缺陷、毛刺或形成金属屑颗粒等;最后观察仪器的运动部分是否有卡阻问题。

2.3在理论指导安装后出现继电器与接触器功能在控制系统中不能达到和谐共处,影响使用初衷:互助互促互不干扰的原则。这是因为没有做好各自功能分析: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电流小,没有灭弧装置,可在电量或非电量的作用下动作,一个继电器往往有几对常开/常闭节点,可以用于不同的控制回路,它的节点不能通过大电流,一般不用于动力回路。 接触器:类似于断路器,用于主电路、电流大,有灭弧装置,一 般只能在电压作用下动作。 其实原理都一样,主要是触点容量不同,继电器触点容量较小,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主要用于控制,接触器容量大,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用于主回路较多。接触器原理与电压继电器相同,只是接触器控制的负载功率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继电器是一种小信号控制电器,它用于电机保护或各种生产机械自动控制。

2.4对理论充分研究后还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输入信号受到干扰,影响继电器以及接触器的型号选择。由于输入信号是会受到实际工作环境存在的电、温度、时间、光信号等干扰,那么通过这种扰后的输入信号所确定选择的电磁、温度、时间、光电等继电器与接触器一般虽然不会有大问题的。

三、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要性

3.1注意实际应用中所选用的继电器与接触器相互间功能的配合,充分实现各自工作效率最大化。比如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在电动机结构中应该主要起到在失压状态以及出现过载情况后应该进行电动机的自主判断与保护(如图四、图五所示)。因为在电机出现失压问题后通过连入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后可以当电机的电源电压低于85%时,出现置入的接触器触头的自动断开活动从而有效防治了烧坏电机的情况;而且,如果电机的电源突然出现暂停后又突然再来的这种瞬时大量电流变化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机的瞬间起段所带来的操作人员安全隐患问题。

(图四) (图五)

3.2一定注意对置入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进行充分理论分析,选择符合实际应用情况的继电器和接触器,一般根据教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际功能需求科学的选择符合机械装置容积规格的继电器与接触器类型,因为一般小型继电器主要考虑电路板安装布局。然而对于小型电器,像玩具等机械装置需要选择超小型体积的继电器。

3.3注意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被连入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和接触器类型以及规格。以继电器为例通常要注意其自身可承受的电压最大限度的电流,同时还要注意所工作环境需要自身进行控制电压及电流大小,以及根据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机械装置问题的继电器需要几组,应采取哪种安装形式这都是要以工作环境中电源电压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毕竟想要继电器尽到自身安置的作用是需要电路为继电器给予足够的工作电流才能正常作业的,如若不然继电器进行吸合作用就会十分不稳定。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3.4注意教学理论充分分析后实际工作环境对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影响。因为实际继电器与接触器工作环境,环境湿度,环境气压、机械装置工作环境的活动振幅等等都会为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功能性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比如因为继电器与接触器材料以及结构不同,所能承受的环境力要求各不一样,超过一定标准就可能发生损坏继电器所以一般在理论分析选择时通常会依据仪器整体的环境力限制条件甚至高一级的条件进行选择。

3.5在理论分析研究出有效的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养护方案后,根据实际工作后继电器与接触器理论分析没有预计到的油垢以及组部件异常松动等问题。

四、结论: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为了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通过安装继电器接触器来进行生产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构建,从而提高生产作业的机械在远距离下也能进行预定程序的安全自动操控。可见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多么重要,为此,作者在此呼吁所有参与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研究的工作人员可以切合现实情况,实现应用实践与教学研究理论的完美结合工作,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理论研究更好地为现实需要服务,更好地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篇8

2 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

研究目的不同、设计方法不同、资料类型不同,选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则不同。例如:2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t检验;而多组(≥3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即F检验),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想了解差异存在于哪两组之间,再进一步做q检验或LSD-t检验。许多作者对多组计量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两两组间t检验的方法是错误的。又如:等级资料的比较应采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或行平均得分差检验。许多作者对等级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是错误的。

3 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

假设检验的结论是一种概率性的推断,无论是拒绝H0还是不拒绝H0,都有可能发生错误(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因此,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

4 P值的大小并不表示实际差别的大小

研究结论包括统计结论和专业结论两部分。统计结论只说明有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明专业上的差异大小。P值的大小不能说明实际效果的“显著”或“不显著”。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或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对比组之间有(或无)显著的差异。P≤0.01比P≤0.05更有理由拒绝H0,并不表示P≤0.01时比P≤0.05时实际差异更大。只有将统计结论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恰如其分的研究结论。若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一致,则最终结论也一致;若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不一致,则最终结论需根据专业知识而定。判断被试因素的有效性时,要求在统计学上和专业上都有意义。

5 假设检验结果表达

篇9

1安全统计学定义

对安全科学进行研究就必须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进行抽象与概括,以求认识事物的本质,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推理,得出本质和规律。安全统计学是以安全科学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以收集与安全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等统计技术为手段,对所研究的对象和数据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分析出与安全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找到其规律性。基于统计学理论与安全科学学的原理,并参考有关文献[2-5],安全统计学定义为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与安全问题有关数据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揭示安全问题的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对安全生产规律进行预测和决策,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的一门方法论学科。

2安全统计学研究对象

安全统计学所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不同于其他安全学科的以“统计”为研究手段,研究事故现象和过程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等问题,这种数量关系既包括安全生产领域的安全现象,也包括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安全现象,以及各种安全现象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其范围几乎涉及安全科学体系中的各门学科,从大安全观出发,从社会各领域相互联系的角度入手,对社会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

二、安全统计学的知识体系

1安全统计学学科基础

安全统计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广泛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客观事实的大量观察来分析事故特征和变化规律,是在实现总目标前提下的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知识综合体,与安全学、社会科学、统计学密切相关,既有哲学、安全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部分,也包括数量理论的知识。基于安全学的理论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将其学科基础大致划分为以下三部分[8-10]:(1)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唯物辩证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最一般的方法论科学,它为一切科学提供方法论基础,安全统计学当然也不例外,哲学是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根本,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提供指导思想与哲学方法,其理所当然成为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唯物辩证主义是安全统计学的指导思想,处于安全统计学体系的最高层次,其理所当然成为安全统计学的指导科学。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安全统计学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反对弄虚作假。哲学中质和量辩证统一的原理又要求我们在质和量的密切联系中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哲学还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安全统计学正是依照这个原理,从对大量个别事物的观察中,总结出现象的总体特征。另外,哲学关于认识论及事物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发展的原理,都是指导安全统计学认识事物的方法。(2)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安全统计学的基础学科是由一些安全科学和统计学的基础学科所构成的,它们是安全统计学的基础体系。这些学科包括统计学、数学、数理统计学、政治经济学、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科学方法学、社会学等,为安全统计学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将这些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体系与方法等理论广泛应用于其安全统计学自身特殊活动与规律研究中,满足安全统计学交叉与综合学科属性对理论基础的广泛要求。(3)安全统计学的工程技术理论学科工程技术科学着重研究应用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是指导生产技术的直接理论基础,同时又是联系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纽带。这些学科包括安全信息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矿业安全工程、石油化工安全工程以及冶金、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各种安全工程技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经济、系统可靠性、系统危险分析技术等均是安全统计学必须与之紧密协同的学科。

2安全统计学主要内容

一个学科的构成及其研究内容都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安全统计主要是对安全生产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中大量事故现象的数量表现进行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开发利用,就是对事故现象的数量表现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或认识活动。安全统计学研究的是与安全有关的统计问题,运用到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安全学原理与方法、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等。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把安全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大部分。

(1)基础理论部分

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是安全统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如下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安全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如数理统计学理论、统计物理学理论、信息论、灰色预测理论等。二是安全统计学的方法理论,如统计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趋势预测方法等。三是安全统计学的体系理论,如体系结构、指标设置、相互衔接理论等。它们作为安全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是使安全统计学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本保证。

(2)应用理论部分

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安全统计工作的程序与操作规则,如统计时间要求、安全统计报表的填报、安全统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安全统计数据的获取与等。二是计算方式,如各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等,即是安全统计学应用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三是安全损失评估方法,它主要用于对各种具体灾害的危害后果进行价值评价与估算。主要实际运用如下: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方法是否正确和全面,决定着统计分析的结果准确性,主要包括原始记录、安全统计台账和安全统计报表等。安全统计资料的整理是将搜集的事故资料进行审核、汇总,然后将汇总的资料根据安全统计的需要编制成表,如按事故类别、事故原因和事故时间等分组。统计指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安全工作的不断加强,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的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显得重要,已成为安全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安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包括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安全生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行政执法统计指标体系、职业卫生统计指标体系、煤炭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统计组织体系统计组织体系,是指为了使有关各方尤其是统计组织系统及其内部的有关各方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而建立的一种统计组织结构网络,如图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对生产安全统计报告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了生产安全综合统计分析制度。有关行业事故由各相关部门统计后,以在安监系统内逐级上报为统计路径,即由事故发生地的区县安监局上报至省市安监局,再由省市安监局上报至国家安监总局;以事故发生的墓本情况为统计内容,由国家安监总局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通过官方媒体向社会统计结果。安监系统和煤监机构所进行的统计,不仅有工作对象状况的统计,还有监督、监察工作的统计,不仅有简单统计,还有统计分析以及综合分析。安全统计推断,就是以“安全数据库”为基础,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工程数学及时对数据进行统计推断,进而充分定性、定量分析评定比较系统的“安全度”,以便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隐患或将隐患降至最小程度。安全统计推断的最大特点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分析结果来推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监视系统危险的动态变化。事故损失评估事故损失[14],是各种外事故灾害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财产的损毁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时间的损失等方面的总称,此外事故损失还有人员伤害与财产或利益损失、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等种类划分。所谓损失统计是指对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害后果进行统计,包括事故发生前的损失预测评估统计、事故发生时的跟踪快速评估统计和事故发生后的实际损害后果的统计,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事故经济损失可由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之和求出。

3学科建设

根据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事故类别,结合安全统计学的属性和内容,安全统计学与其他安全科学技术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间存在交叉,见表1。安全统计学的研究也是安全科学技术各个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与统计学交叉部分的研究[2,15]

三、安全统计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学科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一系列新生学科,从而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交叉学科群。其中有一类是由一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另一门科学的研究内容相结合而生成的交叉学科,安全统计学即属此类。它是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与安全有关问题的一门交叉科学,特点是研究方法属统计学。安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如下: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就是通过对大量同类客观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去认识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社会客体中的现象更多地遵循统计规律,安全生产领域也不例外。统计调查中有许多方法,如安全统计台账、安全统计报表、安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

2统计图表法

统计表法是将事故资料数字变成表格,利用表中的统计指标来表示各类事故统计数字的表示关系,一般是根据统计表的资料,用点、线、面或立体图像鲜明地表达其数量或变化动态,事故常用的统计图有趋势图、柱状图、饼图。

3统计分组法

由于事故现象具有多层次性和多各类性,通过统计分组,将事故现象进行分类,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按事故发生的单位所在行业、事故发生所在的地区进行分组汇总统计事故数据。

4数量分析法

数量分析法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反映风险的各项指标进行整理分析,编制出各种指数,或者建立数学模型,揭示与安全有关的现象和事故过程中反映规律性的数量联系,揭示其发展变化中反映质的数量规定和界限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可分为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指标、抽样推断等。安全统计学中的数量分析方法都是在可比的条件下,运用数学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的规律性,所以统计工作就要借助于统计指标。作为安全情况衡量指标通常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绝对指标是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现象的规模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反映的是安全事故的全面情况的绝对数值,反应的是总体水平,如死亡人数、重轻伤人数、死亡事故起数、损失的工作日、经济损失量等。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将安全事件的总体组成和其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相对指标是绝对指标的比值,如百万吨死亡率、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其可以很明确地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安全管理发展情况和同期各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它反映的是某单位在某一时间段、某个范围内的总体安全管理水平,如每起火灾平均损失折款数。抽样推断是根据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总体某一现象的数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判断。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概率论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2)动态分析法

篇10

统计学专业不是仅仅像其表面的文字表示,只是统计数字,而是包含了调查、收集、分析、预测等,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也要求毕业生掌握扎实的统计基础理论,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统计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1

从不同角度对劳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其发展结果是在一些学科中形成了新的分支.例如: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劳动保障学、劳动保护学等。

随着分支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增多,有关劳动的知识积累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兴的学科和知识呢?笔者认为.必须将劳动科学视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上述分支则为这一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确立学科体系是劳动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科学研究中,劳动主要是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知识的发展.许多学科的研究都涉及到劳动这一人类社会现象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劳动,事实上已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些学科分别对劳动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寻找劳动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其结果远远超出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范畴.极大地丰富了“关于劳动”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仍将劳动局限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专题,显然是不适合的.范围狭小,知识弥散的现象将严重地影响人们对劳动现象及其规律的进一步探讨。

近代科学的发展,总是朝两个方面前进.一方面.由于研究课题的逐步深入,将不断地分化出新的学科.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现实存在的重夭问题,又需要多种学科的配合,进而出现一些综合性学科。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等学科的出现.是课题研究深入并分化的结果.将劳动科学视为综合性的学科体系,也正是为了顺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对劳动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劳动进行说明和解释,阐明规律,而且需要人们从整体上对学科进行综合.将广泛的、弥散的知识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学科体系,以便利学者们在专题研究中,综合同一学科体系—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内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分析和阐述.促进劳动科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随着与劳动有关的分支学科的增加.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有关劳动的研究,可以包含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某些部分,但经济学学科体系和社会学学科体系都无法代替将要产生的劳动科学学科体系。

对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劳动法学、劳动沈计学、劳动保津学、劳动保护学等分支学科的地位和层次的整体性认识.对害分支学科研究领域的确立等,也要求将劳动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并确立其内部结构。

第二.确立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实践应用的需要。日前.随着有关劳动科学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对劳动问题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劳动进行理论上的说明和基本规律的描述,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于将理论应用于劳动活动之中,以促进人们的实践活动,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劳动制度的改革、人力资源的开发、劳动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劳动管理的深入、劳动保障的推广、劳动统计的广泛开展等等,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有关学科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完善、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为了避免学科研究中出现混乱现象,也需要理论界对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作出系统的论述。

第三.有关劳动科学的学科发展为劳动科学学体系的建立莫定了基础。考虑现有各学科体系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学科体系的出现,往往经过几个程序:

1.专题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在基础理论学科中,就某一间题开展专题研究,此时,知识面狭而不深,有待于发展。

2.扩展阶段。随着专题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扩展到与该问题有关的其它领域,并继续向纵深和宽广两个方向进军。

3.分化阶段。当研究结果使与间题有关的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专门研究该问题的新的应用性分支—新学科从基础理论学科中分化出现。

4.组合阶段。当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在几个基础理论学科中都带来了新学科的产生时.这些新学科一方面仍作为原学科的分支而存在,另一方面又从原学科中抽出来,重新组合出新的学科体系。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也遵循上述程序,其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分别来自原某一基础理论学科中的专题研究,是理论基础的研究成果在劳动方面的运用.目前,劳动科学的发展已达到并部分完成了分化阶段,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主要分支的出现,为劳动科学自立门户进入组合阶段形成完整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劳动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

二、体系结构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在整个科学之林中,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以经济学和社会学为基础,属于行为科学中的一部分。同时,因为劳动科学的研究注重于从劳动实践出发,对劳动实践中某一层次、某一侧面进行经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凝结,形成应用性理论和实用知识,所以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又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应用科学中的一部分。

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研究可从多个侧面和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学科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性学科,各层次学科的研究成果构成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总知识,这些知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理论、一般理论、应用理论和实用知识。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学科层次、知识层次以及学科与知识间关系如右上图所示:

在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基础理论学科主要有劳动学和劳动史学.

目前,劳动学还没有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笔者认为,当我们把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社会学中一些共同的内容抽出来作为劳动科学的基础理论并加以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时,劳动学有必要并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在一定意义上,劳动学的形成正是劳动科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标志。劳动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劳动的一般特征和原理、劳动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劳动的基本规律等,其研究成果将构成基础理论的主体和一般理论中的一部分。

劳动史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劳动及其研究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其研究成果参与基础理论的构成。由于劳动学和劳动史学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负有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研究、指导其它分支学科发展的重任,所以这两门学科堕待发展和完善。

基础学科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人事)心理学、劳动管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医学,劳动卫生学等,其研究结果是产生基础理论中的一部分内容.一般理论中的主体和部分应用性理论。例如:劳动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劳动集体的社会结构与劳动集体中的社会关系、劳动经济效益、动作—时间研究、工作紧张和心理疲劳、劳动强度和生理疲劳等。

应用学科包括劳动法学、劳动统计学、劳动保障学、劳动保护学等.其研究成果是形成应用理论的主体,并指导产生实用知识。例如:劳动生产率统计,劳动统计分析一般问题、劳动中的不良条件及其对策、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及其防治、劳动保障制度、《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等。在整个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中,各层次学科与知识间存在着相辅相承的关系,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三、知识来源及与其它学科体系的关系

劳动科学学科体系是从其它基础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的母体运动中逐渐孕育、发展、脱胎而来的,所以这一学科体系的知识来源离不开作为母体的其它基础学科.并使劳动科学学科体系与其它学科体系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天然联系。

劳动经济学与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根本,对劳动经济现象的研究,在经济学中上有支柱性的地位,而劳动经济学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既是一系列有机联系首的理论,又是从属于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劳动经济学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经济学作为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阐述劳动问题。

劳动社会学与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是社会学中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是劳动社会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又可极大地丰富社会学的知识。劳动社会学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学存在着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